"有人问,释万行法师师手机里有多少个号码吗

简介/万行法师
万行法师,现任东华禅寺方丈。1971年6月出生于湖北省随州市的一个普通家庭;1988年1月于福建厦门南普陀寺剃度出家;1988年9月至1992年7月就读并毕业于闽南佛学院;1993年1月至2000年9月分别闭关于福建漳州、西藏灵芝、翁源东华寺,为期七年,证佛性之本源;出关后,万行法师带领僧众开始复建东华禅寺,十多年致力于建寺安僧、弘法利生。万行法师
出家/万行法师
万行法师15岁虔诚信佛,18岁出家于厦门市南普陀寺,得偿所愿。21岁经福建省佛教协会批准受戒于莆田市梅峰寺。万行法师当时就发愿做一个利益众生的大和尚,要刻苦学习和修正,证本悟源后普度众生。&万行法师
求学/万行法师
为了增加自身的佛学理论修养,对佛教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万行法师于1988年9月进入闽南佛学院学习。
闽南佛学院是一所驰名中外的佛教高等学府,位于闽南古刹南普陀寺内,由转逢和尚与南普陀寺会泉法师共同创办于日,是国内创办最早的佛学院之一。闽南佛学院崛起于上世纪初的佛教衰微之秋,抗争于国家民族危亡之时,恢复于改革开放之春,光大于国家昌盛之际。它记录了几代闽院人与民族共命运、同时代齐奋进、为国家谋复兴的奋斗史,见证了国运与佛运休戚相关的史实。90年来,闽南佛学院不仅培养出许多高僧,任教的老师中更有高僧大德。&
在闽南佛学院就读期间,万行法师严格要求自己,对佛学知识孜孜以求,争分夺秒读万卷书,于1992年7月学成毕业。万行法师和闽南佛学院
修证之路/万行法师
万行法师深知佛法不能只停留在“口头禅”,而是要做到真正的实修实证。于是,万行法师于毕业的同年首次闭关于漳州绝尘洞;24岁再次闭关于于闽南佛学院毕业后,万行法师有感于理论知识的局限性,深知真正的佛法是离不开亲身修证的。喜马拉雅山,为期2年;27岁又第三次闭关于韶关翁源县三圣洞,为期3年。7年的闭关经历终证佛性之本源,如是出关。万行法师闭关&
建寺安僧/万行法师
万行法师第三次闭关的东华禅寺前身是灵鹫寺,由印度智药三藏禅师于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创建。唐龙朔元年,六祖惠能于黄梅受衣钵,南归经此寺而隐修,改灵鹫寺为东华禅寺。东华禅寺于唐宋鼎盛,毁于明清。至今翁邑有传“先有东华,后有南华,东华悟道,南华弘法”之说。
万行法师出关后,为再现翁源历史名寺的辉煌,在翁源信众至诚礼请下,万行法师决定恢复东华禅寺。从2000年开始,万行法师带领僧众,于杳无人迹的黄山上日夜劳作,手执刀斧,开山辟石,斩荆修路。在10多年的时间里,先后兴建了山门、大雄宝殿、法堂、禅堂,开凿了放生池,南北两厢分别建有客堂、僧寮、斋堂、迎宾牌坊等,所有殿堂造型古朴,佛像法相庄严。古刹中兴,祖道重光,万行法师在东华禅寺的恢复建设中作出了重大贡献。
十多年来,万行法师严格管理寺院,带领四众弟子恪守丛林清规戒律,立东华家风“信教先爱国,学佛先做人,修道先发心”,遵从祖训“农禅并重,&堂上坐禅,堂下禅做,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白天率四众弟子出坡劳动,建寺安僧,晚上参禅打坐为弟子讲经说法,答疑解惑。&万行法师建寺安僧&
创立东华禅/万行法师
万行法师延禅宗之血脉,续佛祖之慧命,经过数十年的学习和修证和实践,创立“东华禅”,东华禅是万行法师的思想结晶。
“东华禅”源于释迦牟尼佛的思想------以人为本,众生平等;以成人为基础,以成佛为目标。
“东华禅”源于祖师禅的手法:不怕妄念起,只怕觉知迟。在行住坐卧中培养觉知,运用觉知,成为觉知。
“东华禅”以人为本,借事炼心,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目的是落实佛教人间化,开创人间净土,成就人间菩萨。
“东华禅”将信仰落实于生活中,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将佛法融入世间,将个人融入大众。在工作中修行,在修行中工作,在尽责中修福报,在觉照中修智慧,在奉献中修解脱。
“东华禅”首在发心,重在行愿。发四无量心,修四摄六度,行十大愿王。虚空有尽,行愿无穷。
“东华禅”功法:目前无法意目前,闭目开眼往前看,有眼无珠人不识,一目了然观大千,剔目瞠眉黑变白,绵密不绝,能所脱空知已灭,原来家风依旧,学佛做人,做人学佛。&农禅并重
名誉/万行法师
多年来,万行法师恪守丛林清规管理,以更高的标准,更严格的要求管理寺院,不断完善寺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带领四众弟子严守丛林清规,东华禅寺道风纯正,曾数次被评为省市“模范宗教活动场所”、“和谐寺观教堂”。
万行法师也致力于公益慈善事业,曾荣获粤港两地“公益之星”称号,被选为广东省慈善总会终身名誉理事。&万行法师
著作/万行法师
万行法师十多年来于各地开示多达万场,真可谓“讲课满万堂,著书千万言”,其思想已集成书册,有《心中月》《降伏其心》《其心无住》&《善用其心》《微言大义》《德行天下》《心灯录》等。&万行法师著作
东华禅寺招聘/万行法师
2015年4月,东华禅寺一则“我佛要你”的招聘引爆了网络,引来过百万点击量,4000多份简历挤爆邮箱。首轮面试者来自四面八方,其中不少还是90后应届“小鲜肉”。
“看到这么多人才,让我眼睛放光。俗话说千里姻缘一线牵,现在不用线牵,借着高科技到达了无线时代。”东华禅寺“70后”方丈万行法师在面试现场的幽默指数也很高,一名90后面试者现场提问:“敢问方丈大师,在紧张的当下怎么放松啊?”万行法师一句“多呼吸,往外呼气就好了”逗笑了大家。
本次招聘让“我佛要你”成了网络热词,有网友认为用词不雅,万行法师表示,“我佛要你”道出了佛教的根本精神:不舍弃一个众生。
“办公区域都覆盖了wifi。”万行法师当了30年和尚,2008年当方丈时才37岁。这名“年轻的老和尚”2010年开了微博,目前有60万粉丝,是中国最早开微博的两个和尚之一。现在他不单有微博还有微信,每天吃完早饭看半小时微信,回应信徒疑问。
在万行法师看来,微博、微信、网站总结起来就是三点:成本低、速度快、影响力大。他认为,无论社会还是佛门都需要人才,也都要利用好互联网这个管道“一年可以超过过去一辈子,不用去大都市讲法,坐在自己庙里就可以在网上讲法。现在一个人可以做一万个人的事,做过去几辈子做不到的事。”&东华禅寺招聘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5次
参与编辑人数:1位
最近更新时间: 10:15:16
贡献光荣榜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88|回复: 8
微信扫一扫 转发朋友圈
040241ywnlsy36pjsqysyq.jpg (213.12 KB, 下载次数: 1)
22:17 上传
249518.png (188.54 KB, 下载次数: 1)
22:17 上传
267486.png (210.27 KB, 下载次数: 1)
22:18 上传
276182.png (198.32 KB, 下载次数: 1)
22:18 上传
289962.png (201.25 KB, 下载次数: 1)
22:18 上传
& &&&东华禅寺位于广东北部韶关市翁源县,由印度智药三藏创建于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502年),唐朝时六祖惠能在此隐修,改名东华禅寺。“半月可在林中静寺松神经,半月可在都市work,轻松、灵活、自由,你还在等什么?看过来,有态度的产品运营,你能负责App运营维护、程序数据对接,熟悉iphone/android/wp等手机客户端产品,精通第三方软件……”这是东华禅寺3月27日在微信中发布的招聘广告中的一个片段。广告用悠扬的乐曲、有趣的漫画背景和生动活泼的招聘语言,发出八个岗位的邀请,其中包括APP运营专员、UI设计师、新媒体传播、IT维护等。参与策划该广告的东华禅寺文化部工作人员“没有人”说,这则广告目前已经吸引了100多万点击量,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意大利等地的简历超过4000份,其中不乏海外名校毕业生,还有给爱马仕等国际品牌做过策划的资深人士。一些公司把这个广告发给下属公司,要求“好好学习招聘创意”。“反响简直是超乎我们预料,现在后台已经爆棚了,我的QQ也快崩溃了,投递简历来不及看,平均一两分钟就有一封新邮件进来……我们压根就没有这个思想准备,没想到火成这样!”她说。网友们纷纷给广告点赞、留言。网民“顺其自然”称这是“见过的最好的,没有之一”。“钟涛”说:“招聘做成这样,施主们恐怕都是醉了。”来自武汉的网友“三月兔飞啦”表示,“这样一个半出家的工作摆在眼前,突然好心动。” 创意广告出自80、90后居士之手 据负责东华禅寺文化部运营工作的慧可法师介绍,这个广告是几名热心的80、90后居士今年春节后策划出来的。一开始,他们只是想在寺庙网站或者招聘网站上发布招聘公告,但年轻居士告诉他这样不行,“很少人会看到”。“我当时也是一头雾水,什么APP啊,UI啊,这些新东西我也不太明白。我就想,让他们弄就行了,我负责给他们提供一些资料,只要最后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就行。”慧可法师说。“没有人”认为,既然是要招新媒体人才,就需要使用这些人最容易接受的渠道和方式传播。因此,他们定下了“简单、生动、活泼”的基调,请了专业人员设计出了漫画,最后挑选了深圳一家公司的场景应用模板。实际效果显然远超这些年轻人的预期。来自上海的王英曜是这次投递简历的申请者之一,曾经为香奈儿、兰蔻等品牌撰写过广告文案。他说,当他在朋友圈看到这条广告时,马上就被吸引了,因为广告直观、简单、不神秘、接地气,跟之前他对寺庙的印象完全不同。“我看到招聘的当天就投简历了,一方面是被这种新颖的形式所吸引,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对佛的智慧一直很感兴趣。我是自由职业者,他们灵活的工作时间也适合我。”王英曜说。对此,“没有人”说:“我想这个广告确实打动了他们(应聘者)。很多年轻人可能之前只想着去外企、国企工作,看到我们这个招聘后也转变了观念,认识到其实寺庙也会是一个能发挥他们才能的地方。” 千年寺庙的新媒体尝试:在互联网上“遇见你” 一个传统寺庙为何需要那么多新媒体人才?“没有人”说,现在东华禅寺文化部的12名工作人员,不少都是年轻人。他们在工作中体会到,旧有的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需要。比如,年轻人不喜欢拿着纸质书籍阅读。“很多年轻人不会捧着书籍去看,而都是利用碎片化时间来进行碎片化学习,所以为了方便他们更好地学习,就需要建立信息平台提供服务。”她说。在她的设想中,这些新媒体人才要帮助东华禅寺建立起三大技术平台:重建官网、提升微信公众号服务以及建立一个真实人际社交网络的“云圈”。通过这些技术平台,能方便获得东华禅寺的新闻资讯和最新活动,也可以进行互动交流。
UDDT54.jpg (42.92 KB, 下载次数: 1)
22:36 上传
UD4DT54.jpg (42.2 KB, 下载次数: 1)
22:36 上传
UD5DT54.jpg (48.78 KB, 下载次数: 1)
22:36 上传
& && & 台媒称,为招聘年轻人才,连佛祖也上网征才。广东千年&&古寺东华禅寺为宣传佛法,在网络上推出征APP人才广告,还表明“我佛要你”。该广告在微信爆红,除有百万点击量外,还吸引了4000份履历投递。
& && &据台湾“中央社”4月2日报道,东华禅寺位于广东韶关,由印度智药三藏创建于公元502年,唐朝六祖慧能在寺庙隐修后,改名为东华禅寺。  据新华网报道,这座古寺近日为利用新媒体向年轻人推广佛法,打算重建官网、建立微信公众号、手机应用程序(APP)等,特别在网络上,推出生动活泼的漫画招聘广告,吸引年轻人才。  这则广告意外在微信朋友圈爆红,点击量高达100多万次,并且有4000多份的投递履历。  一名东华禅寺工作人员指出,外界反应超乎预料,平均1、2分钟就有一封新履历,根本来不及看。而且,目前收到的履历中,不乏有国外名校毕业生,还有曾在国际精品爱马仕做过策划的资深人士。  报道引述投履历的王英曜谈话说,自己在微信朋友圈看到这则广告时,马上被广告的直接、简单、不神秘、“接地气”吸引,打破对寺庙的刻板印象,于是决定投履历。
须菩提,于意云何?
无有定法&&快投简历
看看千年古刹寺庙怎么玩转互联网+!“我佛要你”招聘文案爆红,有高达百万点击量,广东韶关东华禅寺面对逾4000份简历雪片飞来,感叹“我佛”千手难支,万手还慢,昨天,禅寺推出的新玩法又在网上火一把:建微信群,征集面试方案。现在8个群都被挤爆了。群友们一进群,先求:来个法号吧。
太火了!8职位引来4000简历,开8微信群征面试方案
深处韶关翁源县深山中的东华禅寺现在非常火,想来寺庙上班的人太多了。东华禅寺文化部居士“没有人”就是本次招聘的主要策划者。然而现在文化部只有10多名工作人员,面对4000多份简历,寺庙内80后、90后的年轻人就商量,不能用传统的方式来操作招聘。
“我们想到了更好玩的玩法,因为应聘者太多,所以干脆把参与点开放给大家,征求大家意见,共同制定下一步面试方案。”居士“没有人”解释。
目前这8个岗位包括了禅寺的产品运营、摄影师、UI设计师、文案策划、影视后期、新媒体传播、IT维护、活动策划。
面对逾4000份简历雪片飞来,韶关东华禅寺有“幸福的烦恼”。
挤爆了! 入群先求法号,多数不问薪酬
10日晚9时,几个小时内就被挤爆棚了,百人群很快就满员了。记者奋力入群也仅进入其中几个。目前8个群最起码有4个群满百了。
由于禅寺要求应聘者标明目前所在城市。记者统计发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应聘者成为了主力。从头像上看都是80后、90后。
这些年轻人非常有精力,凌晨4、5点还在群聊。群里段子手不少,语言轻松活泼,有的人好不容易挤进群就来一句“我来晚了”。就有人调侃他,“哎,与佛无缘了,头发都剃了”。当然,不少人一入群就求群内的师父赐个法号。甚至有人自命法号“戒不了”。应聘者中还有大三的学生。这名陈姓男生称自己自行命名为悟天,“现在在全国最大的互联网O2O家政公司担任运营,做得了微信,玩得了APP,扮得了萌,卖得二,只是对感情失望,求带走。”还有北京的应聘者直言过腻了城市的喧嚣嘈杂,受够了帝都的雾霾芬芳。一些应聘者提出不单要看业务,还得考对佛法的理解和修行。大部分人入群都不问薪酬,只有一个人问及有没有五险一金。
大家对这份工作很感兴趣。有的人应聘IT维护员很快进入状态,单刀直入就问,机房有多大,服务器是什么系统,有多少服务器,有没有无线覆盖,使用软件防火墙还是硬件防火墙……
不过这都不是问题,昨天,禅寺推的新创意又在网上火一把:建微信群,征集面试方案。
太激烈了! 初定在寺院进行集体面试,将有3轮PK
居士“没有人”表示,虽是古老的寺院,但佛法不分时空。为了更好地传播佛法,需要应用新的方式、新科技,利用新媒体等各种渠道来弘法。所以非常需要专业人才的加入。
对于大家关心的面试方案,禅寺初定在寺院进行集体面试。届时除了面试,大家还能在千年禅宗道场全方位体验禅寺生活,食宿免费,法师心辅。
面试初定三轮,笔试、作品考试、考官面试。除了常规流程,还会在面试之余有惊喜给到大家。群里已经有人提出,由于人员过多,应该先在网上同题操作比拼一轮。最后才到现场面试,免得我佛千手难支。面试方案将于本月12日出炉。谁能有机会与“我佛”有缘只能静候佳音了。
惊呆 我佛光芒下
4000多份应聘申请
众生热情如潮
却奈何本部千手难支,万手还慢
海量的申请如何应对
我佛紧接召唤
现有8个职位的微信群,邀你火线加入,请你献出你非凡的idea,
我们共同制定面试方案,
助我佛完成招聘大业。
对话人物慧可,东华禅寺法师,寺院文化部运营工作管理者。对话动机近日,微信一则题为“我佛要你”的招聘广告爆红朋友圈。广告来自广东韶关翁源县东华禅寺,结合动漫、音乐、时尚流行语等新尝试,迅速引发关注,几天来,微信阅读量超110万人次,超过4000人报名应聘寺院工作。负责寺院招聘工作的法师慧可对新媒体的威力“很意外”,本次招聘之后,他打算用新媒体弘扬佛法。寺院别出心裁的招聘方式也带来了争议,面对“炒作”、“商业化”的说法,慧可说,“寺院唯一的产品是佛法,佛法商业不起来。”“本想收一二十份简历就满足了”新京报:在很多人印象中,佛门净地应潜心修佛,为什么广招俗家弟子,还玩起了互联网+?慧可:寺院有一个官网和一个微信公众号,一直由居士(义工)打理,我们发现,这种义务的帮忙没有持久性,经常会出现断档、长久不更新、与网友互动性不强等问题。这样满足不了社会对寺院信息的需求。新京报:招聘APP运营、摄影师、文案策划等8个岗位,是出于什么考虑?慧可:习总书记说,要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我们需要将一些佛教经典,通过新媒体的形式传播出去。这是弘扬佛法的需要。新京报:什么事情让你们觉得用微信公号、网站等如此必要,做这么大规模的招聘?慧可:比如APP,大家都喜欢通过手机软件互动嘛;IT呢,搞佛学信息总是需要维护吧;影视后期,需要拍摄剪辑整理吧;文案呢,这需要写作能力很强的,修修改改,要变成书出版;活动策划,你既然用了APP、官网等不同平台了,组织居士、社会人士做些线下互动啊,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佛法。我们需要一些懂技术的年轻人加入寺院。新京报:怎么想到利用新媒体的平台去招聘?慧可:过了年,我们和一些年轻居士探讨,居士们说,网络的方式比较好,速度快、成本低、易于传播、影响力也大。我们本想在网上挂个招聘广告,能收一二十份简历就满足了,但有居士说,师父这样不行啊,你挂招聘广告挂网上一年也收不到几个简历,得用微信,得用新媒体。新京报:招聘广告的创意都是法师想出来的?慧可:寺院法师平时以修行为主,打坐念经参禅等等,很少接触新媒体。几个懂新媒体的居士主动请缨,用什么语言、图片、音乐、漫画,都由几个80后、90后的居士负责,撰写招聘语、找人做动漫。应聘者多来自北上广深新京报:招聘广告一发出就受到海量关注?慧可:是啊。没几天,招聘广告的阅读量超过110万(人次),4000人报名应聘寺院的8个工作岗位。挺意外的,没想到有这么多人应聘。意大利、俄罗斯、日本等国的华人也来应聘。一些朋友也给我打电话,说微信圈都在转发寺院的招聘广告,广告做得很有趣。新京报:获得这么大的关注度,你是什么感觉?慧可:如果按照佛法要素的话,认识都是一种缘分。我们通过招聘结了这么多善缘,是件好事。应聘的人多也好,少也好,都是一种缘分。新京报:应聘者的来源和年龄层有什么样的特点?慧可:我们统计了应聘者的数据,发现绝大多数都是80后、90后,并且以北上广深四个城市为主。新京报:一线城市青年想去寺院工作,你认为是什么原因?慧可:首先是广告很有创意,吸引了他们。我们也不好分析应聘者热衷寺院工作具体是什么原因,但现在不少寺院都举办禅修班,禅修中,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人不少,很多禅修者反映工作压力大,心里有困惑。新京报:禅修中,年轻人遇到比较多的困惑和苦恼是什么?慧可:苦恼很多,现在大学生越来越多,为了得到一份好工作,年轻人就得拼命工作,身体心灵可能会受一些影响,有一些压力。于是到寺院来,通过禅修、佛法来减轻压力。应聘者中应该也会有人是以减压为目的。新京报:据了解,面试的微信群里很活跃,大家都觉得招聘过程中玩得很HIGH,准备面试的人是真想来,还是图个新鲜?慧可:找工作嘛,现在大家都很忙,没有时间为了玩。多数都是对寺庙工作状态比较感兴趣。另外,加入微信群的也不一定都是找工作的人,寺庙自古以来都是广开善门,不管你对工作感兴趣,还是对佛法感兴趣,都欢迎大家。“佛法商业不起来”新京报:4000人竞争8个岗位,淘汰率会很高。慧可:4000人报名应聘,投简历的有四百多个。我们在广东韶关深山,地处偏远,有些人可能因为地方远来不了。我们会筛选真正适合愿意在寺院工作的人。新京报:招聘的年轻人供职在什么部门?慧可:统一都在寺院文化部门。一个是负责网络上的东西,文字整理、拍图片,法师出书也需要人来整理文字资料。新京报:招聘中说“半月可在林中静寺松神经,半月可在都市work。”工作环境不固定?慧可:因为是新媒体技术性工作,要考虑到在大城市做技术性的对接与合作,这比在寺院方便。所以,有一半时间可能在城市。新京报:寺院提供的工资情况怎样?慧可:招聘中几乎所有应聘者都没有问工资、福利等。但要告诉大家,我们要和社会上同酬。新京报:岗位中要招聘“商业”摄影师,是从什么角度考虑的?慧可:这是一些居士提出的建议,他们认为商业性的摄影师拍摄水准会高一些,会拍出一些符合市场和大众的作品来。这样写的目的是能招聘到高水准的求职者。新京报:摄影师前面加上“商业”,会让人觉得寺院趋向商业化,或试图炒作。慧可:寺院没有商业。我们不是公司,也不生产什么产品,如果一定要说产品,寺院唯一的产品就是佛法。佛法你怎么商业化呢?佛法商业不起来。新京报:招聘广告用“我佛要你”,会不会有亵渎佛祖之嫌?慧可:既然面向社会招聘,寺院就得考虑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去做。不管做任何事,总有人有各种想法,我们阻止不了,但我们的初衷是招募优秀的人来辅助寺院,弘扬佛法。法师没法变成互联网“达人”新京报:你认为寺院能给将入职的年轻人带来什么?慧可:自古以来,大家对佛教的印象是比较平和,没有人会大喊大叫大吵大闹,都是安安静静,很庄严的。我想这种氛围会让他们安定下来。新京报:这次互联网+招聘有什么心得?慧可:这次招聘,通过新媒体手段是无心插柳,没想到这么多人关注。这说明,网络和手机等技术方式是很好的平台,千年古刹也不应该拒绝这些平台。通过招贤纳士,以专业的方式更有利于弘扬佛法。新京报:寺院住持如何看待互联网?如何看待互联网弘法?慧可:住持当然支持互联网等技术方式,如果不支持,我们现在也不可能招聘这么多新媒体的技术人才。我了解到,方丈支持年轻人加入佛教,对年轻人来说,如果不改变方式的话,就没有办法与年轻人对接、互动。新京报:东华禅寺是座千年古刹,互联网会给寺庙带来什么改变?慧可:互联网只是一个工具,可以把工作效率提高一些,互联网会让更多人、更快地了解寺院,了解佛法。新京报:法师们用互联网的东西多吗?慧可:寺院很多法师都有微信,开通微信是因为用微信比打电话便宜,便于交流。但僧人们并没有微信依赖症,大家的目的还是潜心修行。我们吃饭、打坐、上殿等,都不允许带手机等互联工具。新京报:有培养自己的法师变成互联网达人的打算吗?慧可:法师就是专业修行的,怎么变“达人”啊?除非此前已经精通互联网专业了。我们寺院的法师,绝大多数对互联网专业技术不懂,我们还是认真修行好。
33B1BE6A82D9591CA0FC.jpg (16.7 KB, 下载次数: 0)
06:58 上传
360截图25289.jpg (79.59 KB, 下载次数: 0)
07:34 上传
360截图40871.jpg (41.83 KB, 下载次数: 0)
07:34 上传
360截图13125.jpg (96.68 KB, 下载次数: 0)
07:34 上传
马上新年,先来一张票子,沾个财气。之所以放上小日本的,是因为最近安倍大选压倒性胜利,志得意满,“安倍经济学”火力再开,一来推出3.5万亿日元(约合291亿美元)的“额外经济刺激”计划,二来拟定“下一财年中将公司税率降低约2.5%”;前面有同学问楼主,要提振神州,有何良方??立-宪、开-智、解-禁这些政治层面上的东西,说了白说,不紧说,单经济来讲,就如这样,一是派钱,一是减税。只可惜都是要老爷从自家兜里掏镚子的事,以老爷从泥腿DNA得到的传承,打死也不会干,所以“小强经济学”沦为高级推销员,满世界拉业务,不胜感慨。小日本一边量化宽松,磨刀霍霍,这厢老(佛)爷携军机大臣、协理大臣、各部尚书侍郎、议事房行走等诸公梨园观戏,一曲《唱响神州梦》,和谐盛世。不知道小日本蓄谋挑起的“甲午货币战”,来年是否又有“李二先生”出来背黑锅,师母已呆。
  小日本的万元大票,放的人物,福泽谕吉,一辈子无官无职,不过一个开办学堂的教书匠。臭老九雄踞票子头牌,比神州太祖猫主席好五倍,正所谓人比人气死,神州臭老九们可在井中瞑目??当然,教育家也不是凭空而生,前面也有同学说得不错,人生出来都是一个模样,谁也不比谁多知道些什么,如何拉开差异,后天的教育和环境。教育家也是靠教育出来的,福泽森色一样不例外。话说小日本当年,和我前清一样,闭关锁国,一口通商,通商口岸长崎,而且比神州还苛刻,只和尼德兰商人做买卖。点解?楼主在《龙马传》中详解过,这里不紧说。福泽森色虽然家道中落,但是把握住一个机会,去长崎学“兰学”。楼主前面说过,小日本当年也分“和医”“兰医”之争,最终西风渐进,到现在位居世界医学领先,回望神州,百年之后,还在“中医”“西医”泥潭中纠结,感慨白驹过隙,时不我待。
  说回森色,自去长崎学了“兰学”,后到大阪学了“兰医”,学成之后,以臭老九身份回到帝都(江户)执教,光宗耀祖,颇为自负。孰料一日去横滨开了眼界,当时小日本被打开国门,横滨成了通商口岸,英美洋人在此聚集,福泽森色发现数载寒窗精心苦学的“兰学”,老祖宗荷兰人都被扔到了爪哇国。悲愤之余,好在痛定思痛,“重头再来”,要与世界先进文明接轨,唯有苦学英语一途。当时小日本英语人才稀缺,政府外交,都要靠荷兰人从中翻译,福泽森色手里连本“日英字典”都没有,不得不自己靠本(荷)兰英字典,苦学英文,最后学以致用,搭上小日本政府欧美考察的航班,特别欧洲一游,奠定福泽森色的三观。
小日本把福泽放在票子头牌,倒不是仅仅因为他开创了庆应大学,而是提出“脱亚入欧”,将小日本打包带入近代文明。一个【脱】字,就是福泽一生经历和思想的写照。落后的,就要毅然“脱”去,迅速融入到更先进的文明中去,才能从落后走入进步,乃至最后雄踞世界列强之位。例如福泽苦学“兰学”,功成名就,帝都任教之时,猛然发现业已过时,森色不是抱残守缺,以期在自己熟悉的“兰学”领域里面四处卖弄,博取虚名,而且毅然放弃,重头开始学习英文和西学。甚至开应庆私塾之后,废除传授兰学,改为英文,又不忍看后生哥们为了生计而去抄录兰书以糊口,自己掏腰包补贴学子,如此“自我否定”的精神,令人敬佩。福泽森色赶上好时光,明治维新,回顾当年影响小日本的思想最重要的两个人,佐久间象山,“洋才和魂”,福泽谕吉,“脱亚入欧”。象山的门下麟太郎等人,在历史十字路口,热衷“兴亚论”,即“先富带动后富”,最后实现“大东亚共荣”。唯福泽眼光毒辣,深知神州尿性,提出切不可坐等前清腐朽老爷,麻木屁民们睡觉睡到自然醒,“坐等开明”,唯有“脱亚论”,才能让小日本摆脱神州和棒子这些“腐朽邻居”,而与西洋文明共进退。
  所以前面很多同学问楼主,神州老爷一意孤行,前途灰暗,未来的道路怎么走,希望有所指点,展望马上将至的新年,楼主唯有寄语一个字-------【脱】。福泽森色人生赢家,遇上开明君主,能把一个长期积弱的封建小国,“脱亚入欧”,打包上市。但是回望神州,百年之前,福泽森色就断言不可能“坐等开明”,如今泥腿老爷的DNA做派,楼主断言一样不可能“坐等开明”。同学们或为自己,或为DNA,如果不满生存现状,唯有极力摆脱。好像前面楼主提到的“烂泥思维”,如果不幸生在神州烂泥阶层,身边全是二呆68之流满地打滚,就自己切不可去和他们一起打滚,溅得一身污泥,来以期获得人生价值。而要勇敢的“自我否定”,摒弃自己学到的无用之功,抛弃自己身边的无知陋习,脱离自己不满的生活圈子,去学习先进文化,先进知识。而今网络时代,信息时代,一个人只要愿意去吸取去学习,条件远比当年纸媒时代优越太多。这也是大流氓这些高科技福荫世人的一个体现,对此,倒是同学们要感恩。
  因此新的一年,希望同学们都能有一个【脱】字,该“脱光”的“脱光”,该“脱手”的“脱手”,该“脱贫”的“脱贫”,该“脱困”的“脱困”,该“脱离”的“脱离”,每位同学如果心中有正确的方向,那么自己多做努力,自然都会有好的结果,师母已呆。
004m4YtSgy6OOQmIBDE2e&690.jpg (29.72 KB, 下载次数: 0)
07:42 上传
900x600_ANG0P87K00AP0001.jpg (49.8 KB, 下载次数: 0)
13:29 上传
900x600_ANG0P80F00AP0001.jpg (115.75 KB, 下载次数: 0)
13:29 上传
900x600_ANG0P96L00AP0001.jpg (58.84 KB, 下载次数: 0)
13:29 上传
900x600_ANG0PFER00AP0001.jpg (99.34 KB, 下载次数: 0)
13:29 上传
今天,参加首批面试的有近60名应聘者,不少是90后小鲜肉,而且是应届毕业生,幼儿园老师也来了。最远的应聘者从北京、内蒙古等地赶赴韶关。居士“没有人”告诉记者,还有远在法国的设计师无法今日赶赴,求禅寺随后给他再次面试机会。史上规模最大的禅寺现场招贤活动即将启动,它就在广东韶关的千年古刹——东华禅寺。 “我佛要你”招聘文案爆红引发过百万点击量,4000多份简历雪片飞来挤爆邮箱。现在东华禅寺从线上转入了线下,今天在韶关翁源禅寺中举行现场面试PK会。现在笔试已经结束啦,知客广融法师将带面试者导览东华禅寺,并体验打坐禅修。当然这些体验可不是那么清闲的,因为下午他们将要根据这些体验,以及对东华禅寺的感悟创作作品。恩,法师说,全寺院都可以让你取材。这可是真枪实战。“赶上好时代!”东华禅寺方丈万行法师今早在面试会启动前接受南都专访时重复3次这句话。对于招聘爆红,万行表示完全没有想到。他自己也玩微博、微信,每天吃完早饭就看上半个小时微信。不少应聘者感叹现在寺院条件感觉不那么艰苦了。万行说,这是赶上好时代了,不可能再艰苦了。政府在政策很鼓励,建设寺院方面是免税的。对于当下各种新媒体的应用,是否会让人心更浮躁。万行认为,现在衣食住行没有后顾之忧,信仰越来越坚定。追求精神上的信仰。万行从2013年有了自己的微信。现在他每天都看微信。每天吃完早饭第一件事情,就是看微信,半个小时。他会在各种群里回复。现在东华禅寺有自己的寺庙微信群,和外面信徒好多微信群。寺庙活动、政策都在群里发布。万行说自己并没有鼓励和尚们用微信,因为“不用鼓励,看自己的需要”。万行说自己不会用微信发布自己的生活工作,思想都在寺庙网站传递。微信主要用于给信徒答疑解惑。“有人问,万行法师手机里有多少个号码吗?我一个手机是为几十万上百万人服务。”面试正式开始前,万行法师致辞说,20年前,一个和尚拿手机好像有点不对,但现在不会了。有道德没道德,也不能以是否有手机来衡量。它只是一个工具,看你用它来作什么。如果天天上网打游戏当然实在不应该。他说,以前一个和尚讲经,可能很难出省,但现在利用互联网,一个和尚可以做一万个人做的事,一年做的事可以超过过去一辈子做的事。
|四川麻辣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 ICP 川B2- ||||||川网文[号 |
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 四川麻辣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万行法师的莲花动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