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明代成化斗彩鸡缸杯鸡缸杯有凹凸不平的画面吗?

  鸡缸杯事件是收藏界的郭美美事件?
  作者:姚政
来源:中藏网专稿
  今年本是“马”年,谁知竟被两只“鸡”闹成了“鸡”年。“名妓郭美美事件”可用“炫富”、“豪赌”、“吹牛”、“卖淫”、“既当婊子又立牌坊”、“中国第一名鸡”、“出名不择手段”、“家喻户晓”来概括。而一只普普通通的“鸡”缸杯也在中国掀起巨澜,近日杯中又冒出“仙气”,搅得民间收藏家六神不安,羡慕、嫉妒、还恨,亦成为老百姓饭后谈资。其实鸡缸杯事件很简单,简单的就像杯子本身,就这么几两瓷土,就这么简单的工艺,就这么简单的图案,就这么简单的色彩。十句话就能讲清鸡缸杯之古今骗局。
  第一句话:明代鸡缸杯价值十万之最早出处?
  据笔者目前所查到的资料,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四“庙市日期”一节中称:“窑器最贵成化,次则宣德。杯盏之属,初不过数金。余儿时尚不知珍重。顷来京师,则成窑酒杯每对至博银百金,予为吐舌不能下。”沈德符字景倩(),浙江嘉兴人,万历四十六年举人。他从小随祖父、父亲居住北京,孩时即闻朝家事。中年后祖、父去世,他便回到南方,仿造欧阳修归田录,开始把早年从祖、父听来的朝章故事,加之自己的其他见闻,撰成《万历野获编》。此书可断为野史,成窑酒杯值“博银百金”是逛城隍庙市时道听途说的,被收入书中,实不为证。注意:此书中只提到“成窑酒杯”,未提何种酒杯。之后的万历《神宗实录》有了进一步的演绎,第一次提出:“神宗时尚食,御前有成化鸡缸杯一对,价值十万。”《明神宗实录》为编年体史料长编。从明到明熹宗凡十三朝,皆有修纂。有一说为:《神宗实录》由于阉党的把持篡改,所以清代学者或说它“叙述一无足采”,或说它是“秽史”。可见“鸡缸杯价值十万”说很可能为不实之词。清代朱彝尊、朱琰等对鸡缸杯的评价沿用此说,有以讹传讹之嫌。
  第二句话:鸡缸杯是成化皇帝御用酒杯?皇帝为万贵妃亲自设计了斗彩鸡缸杯?
  第一、明代史书无任何记载。第二、皇帝赠予万贵妃更是臆猜。万贵妃所用瓷器都有特殊记号,即“大明成化年制”底款下方另写一“萬”字(见图一、图二、图三、图四)。而媒体、拍卖方大势宣传2.8亿的鸡缸杯有正宗的皇家血统,是万贵妃亲自用过的,实为捕风捉影,毫无根据。历代文物贩子只是为哄抬鸡缸杯价格编造故事,制造商业骗局,谋取暴利。
  第三句话:斗彩鸡缸杯在明代的历史地位?
  瓷器中祭祀器、陈设器、雕瓷器、尊、瓶、缸、罐、盆、碗等地位都高于杯盏。杯盏的生产成本、销售价在瓷器中都是最低的,历代如此。把鸡缸杯吹到了天上是基于:一、成化年发明了斗彩,成化皇帝最喜欢;二、小巧玲珑;三是子母鸡图案。其实斗彩不是成化官窑所发明,1988年11月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在明御厂故址的西墙之下,发现两件有宣德官款的斗彩莲池鸳鸯之后,证实“斗彩”发明于宣德官窑,成化斗彩是从宣德继承而来;相比瓷器大器物,鸡缸杯确实是小(比南方人喝功夫茶的杯大多了),但说它小巧玲珑不敢苟同,器型太一般了,既不如同期的高脚鸡纹杯(见图五)、成化脱胎白釉暗刻龙凤纹杯(见图六、图七),更不如明永乐甜白釉暗刻龙薄胎葵口杯(见图八),以及雍正珐琅彩锦上添花薄胎小杯(见图九);至于子母鸡图案宋代就有,太简单了(千万别跟我说是抽象派),大鸡带小鸡,这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情景,这种图画毫无创新,在中国美术史上毫无地位,非熟练工几分钟画一个。明代杯盏中,鸡缸杯并非第一。明谷泰《博古要览》曰:“成窑上品,无过五彩葡萄撇口扁肚靶杯,式较宣杯妙甚。次若草虫可口子母鸡劝杯······”(见吕成龙著《明清官窑瓷器》)。那么吹捧鸡缸杯目的何在?古董商的商业运作,编故事,现代词叫“包装”,要不怎有“无商不奸”之说。2006年香港一个张姓“大收藏家”,花1000元人民币在苏州买了一只清乾隆珐琅彩杏林春燕碗,胡吹全世界仅有2只,一运作拍了1.5亿元(“买”者为其妹),弄得全国有瓷碗的收藏家天天在做杏林春梦。同样“家有千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所谓千年古训,最早流传于天津,不也是古董商为了利益编造的谎言吗?
  第四句话:明清两代御窑厂生产的酒杯茶杯成本价?
  明清两代没用特殊材料、特殊工艺做的御窑酒杯茶杯成本极低。据故宫瓷器专家吕成龙所著的《明清官窑瓷器》记载,明代文献中有“瓷器节传二十三万五千件,约费银二十万两”(见图十、图十一)的记载,由此推算每件瓷器的平均烧造费约为一两白银。而清代的记载更为详细,《清宫瓷器档案全集》中乾隆三十年皇太后万寿贡物成本报价:“洋彩如意茶盅十副,计二十件,每副五钱三分,共银五两三钱”(见图十二);成本最高的是转心瓶,也只有60两。嘉庆十二年,内务府奉旨变卖宫廷瓷器十万件,其中“各色盅一万二百二十件,每件银二分五厘;酒盅八千四百七十一件,每件银一分五厘”(见图十三)。嘉庆十五年内务府变卖宫廷瓷器十五万件,其中“盅一万五千九百六十三件,每件银二分二厘;酒盅一万六千二百十一件,每件银一分五厘”(见图十四)。
  第五句话:鸡缸杯的数量?
  杯盘碗碟是实用器,是宫廷或民间需求量、存世量最大的瓷器。清代嘉庆皇帝三次卖给民间御窑库存瓷器45万件,仅各色盅、酒盅七万余件。有人说鸡缸杯全世界仅存19件,真是胡编。据景德镇窑工讲,这么小的鸡缸杯,一窑可烧12000件。几年前一个窖藏出过1900件;修建深圳至厦门高铁时,出土了成千上万件。收藏家手上谁没几件(见图十五、图十六),北京中藏会馆一次就购买过200件,并全部通过科学鉴定。何必为了一己私利,把别人的鸡缸杯都打成赝品?
  第六句话:此杯是彼杯?
  2014年拍卖的鸡缸杯与苏富比瓷器拍卖图片第36页上的鸡缸杯对比,此鸡缸杯非彼鸡缸杯(见图十七、图十八),如果不是一件东西,编造“流传有序”故事有点滑稽。
  第七句话:2.8亿元的鸡缸杯是仿品?
  可以说99%是仿品。可能是明代成化年民间仿品,也可能是明后期、清代仿品。原因一是此杯来路不明,迄今为止无任何核心证据证明,此杯是皇帝御用;二是和民间被指责的鸡缸杯赝品没什么不同,甚至还不如收藏家手上的鸡缸杯精致;三是杯上无包浆;四是无任何人出示科学仪器鉴定报告;五是拍卖公司从来不保真。
  第八句话:此杯付款?
  付没付款,上没上税,开没开发票并不重要。假戏真做,真戏假作都可。关键谁得到了这笔巨资:可能是鸡缸杯的收藏者(那他太幸运了),可能是买者的弟弟、妹妹(香港张家就是先例),可能是表哥、表叔······
  第九句话:买者会交6000万税?
  不会的,永远是从上海保税区仓库借展。按理说买得起马还买不起鞍吗?假如真的花了2.8亿元,尤其是这么有钱的人不会差这一口气。给海外付款那么大方,给国家交点税又何必战战兢兢?但假如是做局,这几千万税款可是要买者自己掏的。
  第十句话:买者为什么敢拿鸡缸杯喝茶?
  买者心里有数,掉到地上也不值钱。再说,收藏家有几个没拿鸡缸杯喝茶?还喝酒呢!
  结束语一:鸡缸杯事件相比郭美美事件,究竟有多少共同点,套用2014年中国流行语:你懂的!
  结束语二:鸡缸杯事件的历史意义在于:民间藏家手中的鸡缸杯增值了,原来卖200元,现在能卖2000元了;普及了文博知识,让许多民众知道有一种瓷器叫“鸡缸杯”,客观上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为“国宝帮”找到了真正的帮主。
  结束语三:本文无意攻击任何一只“鸡”,无论是“土”鸡,还是“肉”鸡。尤其有一只“鸡“已关进了“鸡笼”,更不应落井下石。本文只是为了履行“中藏网”之职责---把收藏界的真相告诉民众!如有冒犯,恕请谅解。
  /p/m/.jpg
  /p/m/.jpg
  /p/m/.jpg
  /p/m/.jpg
  /p/m/.jpg
楼主发言:5次 发图: | 更多
          盘碗碟是实用器,是宫廷或民间需求量、存世量最大的瓷器。清代嘉庆皇帝三次卖给民间御窑库存瓷器45万件,仅各色盅、酒盅七万余件。有人说鸡缸杯全世界仅存19件,真是胡编。据景德镇窑工讲,这么小的鸡缸杯,一窑可烧12000件。几年前一个窖藏出过1900件;修建深圳至厦门高铁时,出土了成千上万件。收藏家手上谁没几件(见图十五、图十六),北京中藏会馆一次就购买过200件,并全部通过科学鉴定。何必为了一己私利,把别人的鸡缸杯都打成赝品?
  此杯付款?  付没付款,上没上税,开没开发票并不重要。假戏真做,真戏假作都可。关键谁得到了这笔巨资:可能是鸡缸杯的收藏者(那他太幸运了),可能是买者的弟弟、妹妹(香港张家就是先例),可能是表哥、表叔······    买者会交6000万税?  不会的,永远是从上海保税区仓库借展。按理说买得起马还买不起鞍吗?假如真的花了2.8亿元,尤其是这么有钱的人不会差这一口气。给海外付款那么大方,给国家交点税又何必战战兢兢?但假如是做局,这几千万税款可是要买者自己掏的。  买者为什么敢拿鸡缸杯喝茶?  买者心里有数,掉到地上也不值钱。再说,收藏家有几个没拿鸡缸杯喝茶?还喝酒呢!  鸡缸杯事件相比郭美美事件,究竟有多少共同点,套用2014年中国流行语:你懂的!        
  买者会交6000万税?    不会的,永远是从上海保税区仓库借展。按理说买得起马还买不起鞍吗?假如真的花了2.8亿元,尤其是这么有钱的人不会差这一口气。给海外付款那么大方,给国家交点税又何必战战兢兢?但假如是做局,这几千万税款可是要买者自己掏的。  
  收藏品市场是最好的洗钱渠道啊  因为藏品的价格没有标准 呵呵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几种画法的成化斗彩鸡缸杯之对比及鉴赏
&一、史料钩沉朱彝尊(1629~1709),中国清代词人、学者。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以布衣授翰林院检讨,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一两黄金=10两纹银(顺治到乾隆六年)一两黄金=15两纹银(乾隆六年到同治12年)一两黄金=30两纹银(同治十三年到清末)朱彝尊所处的(顺治到乾隆六年)换算则有人实称清代当时的&把山石兰草图定为公鸡、母鸡的翅羽均呈姜黄色(红彩勾轮廓)。母鸡尾巴右上方的花蕾尖部画的比较抽象,画成三根红色的线条。&图1图2图3图4&。48。。厘米。&图5-大维德基金会藏图6图7图8-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图9-英国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藏图10-北京故宫藏&&&&三、拍卖成交的斗彩鸡缸杯分别以418万、528万成交,刷新了当时中国瓷器的成交纪录。据有关资料介绍,以528是在1949年,由香港古玩收藏家仇焱之以千元港币购得,收藏30年后才拿出来拍卖。结果1999年4月,另一件又被香港苏富比拍卖,以2917万港币成交。&的图11-1980年香港苏富比拍卖图12-2009年欧洲拍卖图13网上有篇文章认为:&成化景德镇御窑厂根据市场所需,先后烧制了很多鸡缸杯,但是能够流传下来的极少。从御窑厂周边出土的鸡缸杯残片得知,这些杯子形状、花纹各不相同。&(见图&&&&&&图14图15-柳州韦氏藏图16-A图图17-B图图18-C图图19-D图图20图21图22图23图24图25图26图27&&&&&图28-康熙仿品-2008年春保利拍卖图29-仿品-2011年春保利拍卖&
&&最后修改于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我的意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明成化年制鸡缸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