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里湖八五二农场场长车祸黄迎春贪污了多少

八里湖办事处_百度百科
八里湖办事处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蕲春县八里湖办事处,亦为湖北省国营八里湖农场。该场创立于上一世纪五十年末,地处蕲春县南端,长江中下游北岸,版图31.9平方公里。农场内部管辖有10个农业大队、5个多种经营园场、10多家工商企业、7所中小学校、1家职工。
八里湖办事处地区概况
全场现有总人口2.06万人,职工6000多人。农业有效使用面积28900亩,其中耕地15795亩,养殖水面9254亩、林果3851亩。内部产业结构的构成,以粮棉油种植和鲜鱼、莲藕、水果、蔬菜、禽畜、花卉苗木等多种经营为基础,以水泥砖瓦建筑材料生产,新型室内免漆套装门生产,建筑用板生产、金属非金属矿产品加工、粮棉油等农副产品加工、港口物流、建筑和交通运输等为主要工交企业生产经营门类,兼有商贸和商品流通,是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现代农垦垦区。[1]
八里湖办事处机构设置
行政机构设置:蕲春县八里湖办事处,直属中共蕲春县委、蕲春县人民政府领导。内设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行政人员编制35人,其中领导班子成员13人(党委班子7人、副科助理6人)非领导职务成员4人、机关管理干部18人。
企业机构设置:湖北省国营八里湖农场,直属湖北省农垦总公司、黄冈市农场管理公司业务领导,农场内部企业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由办事处领导集体主持负责,具体工作由“三大办”落实。内设农场财务结算中心,由经济发展办公室负责具体业务。
“办事处”与“农场”合署办公,共同运作,简称为“两块牌子一套班子”。贡 献,党委书记兼任人大主任;黄迎春,党委副书记、主任;党委成员其他领导班子成员根据党务工作、办事处行政工作,农场生产经营等业务工作领衔各自分工。[2]
八里湖办事处经济发展
经过建场以来半个世纪的创业与发展,这里已经成为资源丰富、产业兴旺、交通与区位优势得天独厚的富饶之地。2004年以来,经过国营农场综合改革,内部完成了教育、卫生、政法、文化等社会职能的剥离,建立了职工养老保险体系,对现有国有企业进行了改制,总场重新建立了行政管理机构,确定了行管人员编制,农业推行了生产经营“两田制”的耕种模式,改革后的八里湖,仍名为湖北省国营八里湖农场,按市场化企业化运作,是为国有农垦企业的经济实体。亦名为蕲春县八里湖办事处,是县属如乡镇一级行政管理单位。经过负担的剥离,体制的转换,机制的激活,今天的八里湖更是一派生机盎然。2011年实现GDP10320 万元,同比增长11.4% ;工业产值24625万元,农业产值 15313万元,实现财政一般性预算收入1117万元,同比增长 10.2%,人均纯收入5880元,同比净增350元。[1]
八里湖办事处特色资源
八里湖办事处鳜鱼孵化基地
现代农业建设项目--鳜鱼孵化基地生产场景
八里湖办事处莲藕
“八里湖畔走,十里荷花香”,成为这里夏日以来一道亮丽的风景。全场3000多亩莲藕种植面积,年产鲜藕千余万斤,入夏过后,莲藕即可陆续上市,直至次年立春销完为止。
这里的莲藕颇有特色,夏季食之,色泽鲜白脆嫩,口味甜美,秋冬季食之,多以煨汤,色泽红润,富含粉质,有舒筋活血之功效,且口感极好。形体特征与异地大有不同,外形个大节稀,断开则多出2个藕孔,有“聪明孔”之说。据李时珍《本划纲目》记载,这里生长的莲藕,其药用功效也十分突出。因有这样特色,这里的莲藕有广东、上海、南京、武汉、山东等地市场十分热销,经销商纷纷随车现场购货。八里湖围绕本地丰富的鱼藕产品资源以及自身的特色,积极做好特色富场文章,目前已经取得10000亩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今后将进行产品深度研发和打造,通过深加工而提档升级,通过品牌打造而巩固和扩大市场。通过无公害认证而引导农业产业化与生态自然和谐发展。[3]
八里湖办事处鲜鱼
从孵化,到鱼苗生产,到成鱼养殖,到市场销售,按市场化的要求,形成了自己的产业链。鱼苗孵化,有专业孵化场2个,每年向市场提供鱼苗2亿多尾。成鱼养殖,以青、草、鲤、鲫、花鲢、白鲢为常规品种,年产成鱼600多万斤,产品在上海、江苏、安徽、江西四省20多个县市占有主要市场。特色养殖;近年来取得重大突破。通过招商引资请来浙江老板邱阳文,投资1000多万元,承包场内自然河流800多亩,进行河蚌珍珠养殖,实行珠鱼混养。此种模式,为农场“兴水产主导产业”提供了发展新路。此外,养殖专业户童水明投资近100万元,建成鳜鱼养殖基地一个,面积150多亩,兴建鳜鱼孵化场一个。每年向市场提供鳜鱼苗5000多万尾,鳜鱼种30多万斤,获纯收入10多万元。
八里湖办事处九公里长江岸线
长达九公里长江岸线,是八里湖又一大特色资源。上至八里湖双沟林场,下至八里湖龙凤山脚,八里湖长江岸线长达九公里,在蕲春沿江岸线中占有重要比例。且八里岸线地势平坦开阔,开发利用条件得天独厚。更有甚者,八里段江域形态开阔稳定,水流平缓,港口可停靠万吨级驳船,素有深水良港之称。八里湖以长江港口为中心,顺长江岸线,向西翼拓展,滨江工业园的建设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目前,落户园区的企业有蕲春航燕水泥有限公司、蕲春港口矿产有限公司、湖南湘泽有色金属提炼公司、蕲春县冶金矿业有限公司、蕲春县红灯建材有限公司、八里汽车轮渡公司等企业。滨江工业园的重点建设与发展,将依托长江,充分发挥和利用岸线资源、蕲春矿产品资源、蕲春物流、发展港埠企业,对码头、泊位、货场、仓储、运输传动装置等进行改良和机械化、现代化装备,把八里湖长江港口建设成为蕲春县最大的水路物流基地。 [3]
.湖北蕲春县八里湖办事处[引用日期]
.湖北蕲春县八里湖办事处[引用日期]
.湖北蕲春县八里湖办事处 [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慧眼看蕲春(一)
“千年陶都”正复兴
——蕲春县管窑镇抢救开发陶艺文化初探
&&&&&&&飞旋的辘轳车前,72岁的制陶艺人李从孝凝神贯注,轻轻抚弄着徐徐上升的泥团,手和泥的纹路一致。五分钟后,一个细口大肚的花瓶雏形就出来了。作坊外,卧着一条形似龙脊的柴窑,合抱粗的重阳木为其庇荫。空旷的坪上铺陈着烧好了的钵子、坛子、罐子,码成序列晾晒在阳光里。
&&&&老艺人手中的这门“泥与火”的艺术在蕲春县管窑镇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上世纪90年代前的鼎盛时期,该镇万余名手工艺人以制陶为业,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如今,能工巧匠和手工制陶技术流入他乡,绝技古窑亟待复兴。
&&&&2007年,管窑手工制陶工艺被列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古陶窑遗址的旅游文化价值,探索规模化的现代制陶业发展,一场抢救非遗的战役已经打响。
辉煌历史:原国防部长出访赠礼“管窑造”
8月30日,记者来到李家窑古窑遗址。省美术院、省博物馆工作人员曾在此发掘出土大量宋代窑砖、彩色陶片和部分剔花彩陶完整器件,推断管窑手工制陶工艺出现在宋代。“管窑明末清初即享有‘窑州’之称。”镇委书记吴华君介绍,1950年管窑镇组建了陶器生产合作社,1958年改名为岚头矶工艺陶器厂、管窑陶器厂、李窑陶器厂、卢窑陶器厂。上世纪90年代为鼎盛时期,全镇有上万个陶艺工人,生产工艺陶、包装陶、园林陶、建筑陶、卫生陶共350多个品种,远销欧美、日本、东南亚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原国防部长张爱萍等领导人出访,曾将管窑陶器作为礼品赠送外宾。
&&&&质朴的坛坛罐罐,巴掌大的茶壶,镌刻着书法的笔筒,绘有“喜鹊闹梅”、“鲤鱼穿莲”、“鹭鸶采莲”图案的花瓶……管窑陶器厂掌门人何良发高兴地展示着厂里生产的宝贝,向我们讲述练泥、拉胚、盘筑、印胚、画胚、施釉等工序。“手工制陶技术含金量高、劳动强度大,盘制出来的产品密度大、渗水量小,远远比机器制的陶器经久耐用。”他与陶艺打交道50余年,是全省知名的美术工艺陶瓷大师。
&&&&在鄂东民风民俗的熏染下,管窑手工制陶形成了“器形古朴厚重,刻划简洁生动,釉色流光溢彩,兼具艺术和实用功能”的艺术特征。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会员、湖北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陈君曾多次前往管窑写生、调研。他评价称,管窑的陶器艺术是基于实用价值上的审美发挥,具有鲜明的民间原生态风格,是非常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陶香飘万里。1958年,制陶艺人何纯元出席全国首届工艺美术大会,获“全国优秀民间艺人”称号。1984年,管窑陶被国家轻工部表彰为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质产品奖。1985年5月,全国首届陶艺家会议在蕲春管窑岚头矶工艺陶器厂召开。1987年,管窑镇被省政府命名为“陶器之乡”。
尴尬现状:能工巧匠“墙内开花墙外香”
&&&&“我弟弟做一个美术陶比我烧几个窑的坛坛罐罐还值钱。”30多年前,红旗岗村的范启德、范成雄两兄弟同在管窑陶器厂学艺。后来,厂里效益不佳,哥哥范启德一家四口在村里开起了制陶作坊,并请了3个制陶老工人,家庭年收入5万元左右。弟弟范成雄1999年去广东佛山学美术陶,如今在云南省红河州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其作品动辄卖出上万元的价格,还曾于去年代表云南省送展第八届上海世博会。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由于塑料制品、玻璃器具渐渐取代陶制品等种种原因,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管窑制陶业日益萎缩,手工制陶工艺出现危机。一部分制窑艺人像范启德一样守着祖业,从事日用陶生产。更多的人像范成雄一样带着手艺到沿海地区“淘金”。
&&&&“最兴旺的时候,我们厂一天可以烧制陶器近万件。现在最多也就烧2000件。”岚头矶工艺陶器厂厂长李端玉说。目前,管窑镇百年以上历史的龙窑还有7座,只有李家窑厂、管家窑厂、芦家窑厂、岚头矶工艺陶器厂4家窑火依旧。4家厂的陶艺工人,加起来也只有200余人,且多数人年龄在60岁以上。
&&&&在李端玉印象中,外出“淘金”的管窑制陶艺人超过2000人,他们担任起各自企业的技术骨干。2006年,广东佛山市举行全国制陶艺人手工拉胚大赛,第一、三名的获得者都是管窑艺人。
&&&&在贵州省,何良发的“80后”弟子王霁成为一家年产值过百亿制陶企业的“座上宾”,月薪两万余元。“坚守在管窑,每个月最多能挣千把块钱。”在广西钦州,来自管窑工人村的“90后”王灿,高中毕业后跟着父亲在家学陶艺,在江西、海南、福建等地的陶瓷企业上过班,“哪儿都缺拉胚的人才,我们管窑工匠的拉胚技术在全国都是顶呱呱的!”
&&&&当问及长远打算,这些在外打拼的制陶艺人均表示,等积累了足够的资金,技术成熟,熟悉销售渠道后返乡创业。“千年窑州传下来的手艺不能丢,管窑发展陶产业大有可为。”范成雄坚定地说。
复兴之路:旅游开发与产业振兴双管齐下
&&&&6月初,管窑镇与广西钦州承坭斋陶艺有限公司达成协议,该公司将投资3000万元建管窑工艺礼品陶艺公司,年底可见作品问世。这是该镇招商引资,振兴陶产业的最新成果。
&&&&“一方面开发古陶窑遗址的旅游文化价值,一方面探索规模化的现代制陶业发展。”镇党委书记吴华君、镇长杨振武认为,重燃千年陶都昔日的荣光,最有效的途径是通过招商引资,发掘、保护和开发好古窑遗址的文化价值,引进现代制陶企业管理制度,在顶层设计和技术层面同步推进。
&&&&赏万亩栀子花,游万亩赤西湖,拜千年二焚寺,鉴千年陶文化,享蕲春养生谷……管窑镇旅游资源丰富,古陶窑遗址的旅游开发正当时。
&&&&该镇坚持“以干求助”的指导思想,在岚头矶工艺陶器厂成立了“管窑陶器工艺样品陈列室”,收藏明代以来的手工制陶器物200余件。积极申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把千年窑州陶文化推向全县、全省乃至全国。&
&&&&以镇域经济的发展推动陶业的发展。管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蕲春县把管窑作为蕲春的交通物流大市场和李时珍医药工业园区来规划,同时规划修建管窑与漕河(县城)一河之隔的蕲河大桥,把管窑纳入县城经济圈来规划。
&&&&如何发展规模化的现代制陶业?何良发、李端玉等人认为,要由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协调联动,大力招商引资,实现由生产单一日用陶瓷到观赏陶瓷、创意陶瓷、建筑陶瓷和高科技陶瓷的转变。除保留最传统的手工拉胚技艺外,须对现有技术进行升级改造,注重培养人才。
&&&&“以前交通不便,招商引资过来的老板看了后扭头就走,现在管窑的交通区位优势正在凸显出来。”吴华君展望,黄石盘棋洲大桥将于今年底动工,带动通港公路的改造升级、沿江公路的延伸;黄黄高速将在管窑修建出口;鄂东机场目前已选址于管窑镇;预计投资6000万元的码头和物流港口项目正在洽谈之中。届时将形成水、陆、空三路并进的交通体系,以大交通带动管窑经济大发展。
&&&&管窑人有信心把握机会,在抢救开发陶艺文化的战役中,打一场漂亮的复兴仗。
&&&&链接:
&&&&管窑镇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15公里,面积72.5平方公里,人口3.2万。乡镇企业以陶瓷、建材、商贸、运输和饮食服务业为主。农业以水稻、油菜、小麦种植为主,是该县柑橘、鲜鱼、莲藕主产地。该镇生产陶瓷历史悠久,手工制陶技艺被列入我省首批非遗保护名录。
&&&&2012年,全镇工业总产值51467万元,同比增长21.4%;农民人均纯收入5321元,同比增长27.30%;财政收入96万元,同比增长10.34%。
喜看稻菽千重浪
——蕲春县八里湖办事处农业现代化建设探访
万亩良田稻飘香,田间流金溢彩,收割机、稻麦脱粒机轰轰作响;万亩湖面清如镜,水天一碧,渔歌悠扬……金秋十月,蕲春县八里湖农场处处洋溢着丰收的气息。
&&&&蕲春县八里湖办事处,亦为湖北省国营八里湖农场,成立于1958年。曾经的“水袋子”、“虫窝子”,经过几代人的垦荒,其现代农业的雏形已在逐步成型。记者踏上“美丽八里、梦里水乡”,探访农业现代化的八里湖经验。
科学化:“科技兴粮”&粮满仓
&&&&“每亩产稻谷1400斤、小龙虾100斤,纯收入由几百块增加到了一千七!”八里湖原种村村民王老汉喜上眉梢,不禁随口作了一首打油诗:优质农资进农家,“科技保姆”顶呱呱,先进技术来种田,省时省心又省钱!
&&&&今年,他加入了金穗水稻专业合作社,由蕲春中健米业公司合作免费提供超级杂交稻Y两优2号、珍稻种子,县农业局、科技局农技人员上门来指导“稻虾共育”技术。公司优价回收稻谷,还给农户发放技术培训生活补助和育秧补助。
&&&&这是八里湖农场科技富农的一个缩影。记者参观了位于原种、高山、高垸、半边山的2600亩优质中稻高产创建示范基地,位于白堰、三线塆大队的1000亩优质再生稻高产创建示范基地,仿佛徜徉在金色的海洋,稻谷熟,天地香。
&&&&沉甸的稻穗蕴藏了当地党委、政府和农民的心血。近年来,八里湖全面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提高土壤有机质量,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
&&&&他们建立了以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体、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产业化龙头企业等补充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网络,每年都超额完成购机补贴任务,机械插秧占比达30%,机械收割几乎达到了百分之百。
&&&&在这片丰收的土地上,掀起了争当学习型农民的热潮,一批懂科技、会经营的农民脱颖而出。当地党委政府先后组织干部、农户外出学习取经,赴荆门五三农场、湖南岳阳屈原农场、黄石军垦农场学习土地流转和现代农业建设经验。不久前,组织了30多位小龙虾养殖户到安徽滁州市全椒县参观学习小龙虾养殖情况。
规模化:土地“转”出高效益
&&&&土地流转,“流”出了效益,“转”出了活力。在八里湖白堰大队,农户忙着采摘南瓜、峨眉豆等新鲜蔬果。这些农户已经尝到了土地流转的甜头,既当起了“地主”,又干起了工人,生活水平直线上扬。通过合理流转土地,规划面积2400亩的李时珍养生示范区在该大队落户。“示范区全部建成后,可带动500户农民服务餐饮食品加工和旅游产业。”前来投资的时珍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丁勇告诉记者。
&&&&喜看稻菽千重浪
&&&&“农业是农场的主导产业,也是农工增收的主渠道,为适应发展的需要,我们重点在做好土地流转、推进规模经营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农场党委书记贡献介绍,今年全场流转土地将达到2万亩以上。政府引导企业、专业大户将分散在农民手中的土地,归并整合,集中布局,进行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经营田流转集并带来的土地增值收入,全部用来基层公益事业和农业基层设施建设——由于农业基础筑得牢,大旱之年从容应对,今年农业形势一片大好,可实现粮油十连增。
&&&&为确保规模经营不懈怠、不折腾,八里湖本着“试点先行,循环渐进”的原则开展土地流转工作,成效明显:已建成1000亩的柳苗木繁育基地,每亩利润高达5万元至6万元;建立400亩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养殖南美白对虾,基地建成后预计实现年收入558万元;800亩的无公害莲藕基地,500亩蕲艾种植园,1000亩的夏枯草基地,300亩油茶套种栀子基地已然成型。
产业化:种养业“龙头”高昂
&&&&碧绿的湖水,娉娉的荷叶,嫣红粉白的荷花,晶莹剔透的露珠,流连其间的蜻蜓……在八里湖,“连天荷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丽景象不仅在夏天可见,还出现在城区街道立面上,湖乡风情醉了游人。
&&&&莲藕是八里湖农场的一大特色产业。“你看,我们这里的藕多出了2个孔,是‘聪明孔’呢!”莲藕批发配送店老板何国学切开一段鲜白脆嫩的莲藕,笑着调侃道。何国学是莲藕专业合作社的股东,是当地莲藕产业带富的居民之一。除经营配送店外,他还种养了200亩荷塘,年收入在50万元以上。
&&&&莲藕专业合作社由湖北彬鸿食品有限公司牵头成立。该公司看好八里湖的优质农副产品,投资1.1亿元在八里湖建立目前省农垦系统最大的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目前,已注册了喜来隆、九孔莲藕、山大王等十大类近百单项商标,加工莲藕系列、腌制品酱菜系列等近百个产品,年产值、销售收入逾2000万元。董事长熊强描述出了企业发展蓝图:力争在3年内打造成省市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年内实现国家级农副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成为鄂东南地区农副产品、冷冻食品市场中心集散地。
&&&&企业建立基地,提供农资、技术指导并收购农产品,农户承包进行种植、管理。农户、基地和企业三者“联姻”,让八里湖的莲藕等农产品增产增收,走上了产业化的道路。熊强算了这样一笔账:“莲藕的亩产量在4000斤左右,约莫1500斤能以每斤1元的价格进超市,剩下的2500斤我们公司收购来加工成藕粉,每百斤莲藕可加工8斤藕粉,以25元每斤的价格销售,除去加工费,算下来,每亩创造了1500元的附加值!”
&&&&八里湖的另一张名片是渔业。据农场党委副书记、场长黄迎春介绍,八里湖目前已建有400亩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1000亩、年产值590万元的野生寄养小龙虾基地,年产2亿多尾鱼苗的专业孵化场,年产鳜鱼苗种500余万尾的鳜鱼繁养基地,以及800多亩河蚌珍珠养殖基地,形成了集孵化、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全场每年养殖青、草、鲤、鲫、花鲢、白鲢等成鱼300多万公斤,产品在上海、江苏、安徽、江西四省20多个县市占有主要市场。
&&&&鱼满舱,粮满仓,八里湖农场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步履铿锵。&
&&&&链接:
&&&&八里湖办事处,亦为湖北省国营八里湖农场,地处蕲春县南端。版图面积34.46平方公里,总人口2.08万人,职工6800多人。农业有效使用面积35100亩。自1958年建场以来,已形成粮、油、水产、畜禽为主的农业产业机构,以建材、建筑、码头装卸、农产品加工、矿石加工、板材生产为骨干的工业格局。
&&&&2012年完成GDP110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30080万元,实现税收123万元,人均纯收入6190元;实现农业总产值16527万元。
魅力刘河迎宾朋
—探访蕲春县刘河镇
11月19日至21日,2013&“艾格丽杯”全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在蕲春县横岗山景区举行,100多名车手和30多个车队在刘河镇风云际会,50多家媒体聚焦这场盛会。
刘河镇有何魅力,吸引全国性的赛事在此开锣?一场比赛给城乡居民带来怎样的喜与乐?刘河镇又将如何乘赛事的东风,以“速度与激情”推动农业、工业、城镇化建设比翼齐飞?带着这三个疑问,记者踏上这片风光秀丽的土地。
刘河印象:文化气质浓厚
在杨林冲村,乡亲们把小小的农家书屋挤的满满当当,文学名著、农业科技等方面的书籍摆满了书架。该镇党委书记丁纳新告诉记者,全镇像这样的农家书屋已有56个,农家书屋成为村民学科技、快致富的“充电站”,成为村民休闲娱乐、放松身心的“大本营”。今年9月,镇里还举办了“全民读书月”活动,农家书屋活动周、“品读经典”影片欣赏周、“书香人家”和“读者之星”评选、“我爱读书”大征文、“科技养殖种植”恳谈会、诗词“六进”活动等一个个喜闻乐见的活动,把书香送进了千家万户。
镇区的孺子牛文化广场上,矗立着俯首的孺子牛铜像,设有LED大屏幕,篮球架、单双杠、踏步机等健身器材一应俱全。每到夜幕降临时分,男女老少们或翩翩起舞,或舒展歌喉,其乐陶陶。这个投资400万元兴建的广场,已成为刘河城区居民锻炼身体、陶冶情操的好去处。今年该镇还投入了110万元,正在建设占地14400平方米的滨水广场。
在濒湖诗社刘河分社活动室里,退休老干部、老师群众忙着编撰第21期社刊《诗书画友》。该分社自1998年9月成立以来,培养了大量的诗词创作人才,累计创作诗词1.2万余首。去年12月,刘河镇被省诗词学会授予“荆楚诗词之镇”荣誉称号。今年,正在创建“中华诗词之乡”,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丁珍桃担任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通过看镇区、走乡村、访诗社,记者深深地感受到,文化是刘河的独特气质。
文化气质也是吸引全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移师蕲春刘河镇的重要原因。“举办比赛是人民对文化体育需求的结果,是一个地区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国家体育总局汽摩运动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中国汽车运动联合会副主席詹郭君曾在发布会上表示,汽车运动是一项惊险、刺激、愉悦并充满挑战性的项目,又是一个比较时尚的体育运动项目,把这个项目放到蕲春刘河,使时尚与传统、运动与养生、文化与经济相互激荡、相互融合,能够为这项运动增添无穷的魅力,唤起现代都市人群对自然气息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赛事红利:三天“落袋”两百万
汽车沿大别山旅游公路驶往横岗山景区,一路上,田畴如画,群山回环,秀水相依。&景区更是“风景这边独好”,重峦叠嶂,空气清新。
去年11月,“斯多塞尚”湖北蕲春全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就在此举行。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对决赛进行了90分钟的现场直播,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频道《朝闻天下》进行了报道,全国50多个知名网站也进行了热播。这次锦标赛不仅吸引了全国28个车队72名选手参赛,还吸引近10万游客来刘河现场观摩。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导演徐彤赞扬说:这场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创造了“全国五个之最”,即场地风景最美,安保秩序最好,安全设施最齐,场地建设最优,民风最纯。
为了延续去年的精彩,将今年的比赛举办得更好,记者10月初采访时看到,横岗山景区对赛场进行了改造,各类配套设施齐备,俱乐部选手、新闻媒体记者及游客接待工作已经准备就绪。
景区周边的村民则忙着准备乡土特产。“比赛那三天,给村里带来了两百多万的收入。”高潮村村支书书记蔡国勇兴奋地告诉记者,村里的鸡蛋、生姜、山药等乡土特产成俏货,光山药三天就卖了七千多斤。
村民们还瞄准了赛车手和游客就餐的商机,农家乐、餐馆如雨后春笋般开了起来,多达二三十家。土锅土灶、长凳方桌、篱笆栅栏,新摘的蔬菜,腌制的腊鱼腊肉,让远道而来的客人赞不绝口。村民陈志新是村里的头号“活泛人”,比赛期间,他批发了大量塑料凳子,拿到赛场卖给前来观看比赛的游客,三天净赚一万多!
丁纳新信心满满地说道,要把全国汽车场地越野竞标赛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影响,在丰富百姓的体育文化生活的同时,促进经济发展、农村致富。
续写魅力:建设“四宜”刘河
跟去年相比,今年的赛场又添新景——一个个“古列延”式弧形蒙古建筑拔地而起,蒙古风情与风景秀美的江南水乡完美融合,再现了蒙古草原的地域文化和民族传统。蒙古风情园是今年蕲春县政府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该项目由上海天骄府娱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建设大型演艺厅、四星级宾馆、洗浴中心、高级接待公寓和商住别墅。共占地面积200亩,计划投资1.5亿元,今年10月底已完成一期投入5000万元。据了解,项目运行后,可解决300人就业,年可实现利税约1000万元。
蒙古风情园项目负责人坦言,在刘河镇投资项目,看中的不仅是这儿的旅游资源,更是宜居、宜业、宜商的好环境。
近年来,刘河镇党委、政府立足镇情,坚持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道路,围绕实施全域城镇化战略,打造宜居刘河;围绕实施药旅联动战略,打造宜业刘河;围绕集成发展战略,打造宜商刘河;围绕招商引资,打造宜游刘河。
一栋栋新房、一套套别墅拔地而起,宜居刘河绘美景。该镇投资2亿元齐河佳园项目和1.3亿“锦绣新城”项目正在建设;城区主干道已实现绿化、亮化、美化;刘河、汤畈、鸭咀、新河、曹庙、王桥、胡坝等地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刘河已为蕲春的“后花园”。
一块块基地、一家家企业喜结硕果,宜业刘河实现新跨越。农业形成了以畜牧为龙头的产业,有万头养猪场1个,千头奶牛场2个,大小养鸡场8个共26万羽,万亩优质稻、万亩药材、万亩水产、万亩芋麻规模效应日渐显现。工业形成了以塑料产业为龙头的产业集群,金鸡山工业集中区、刘河创业园已初具规模,入驻企业达18家。其中,投资3亿元的孺子牛鞋业园一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完工————该镇农业产业化和工业现代化发展迅速。
银行相继入驻,商贾汇聚如云,宜商刘河风生水起。去年9月4日,蕲春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刘河支行开业,这是该行在全国设立的第一家乡镇级支行。刘河镇现有5家银行,商贸兴隆,物流发达,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吸引了不少南来北往的游客和商家前来投资。与此同时,通过土地置换和吸引民间资本等形式,投资480万元建起占地1500平方米的“刘河第一农贸市场”。
放眼望去,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魅力刘河发展势头正旺。
刘河镇地处蕲春中部,版图面积228.9平方公里,下辖56个村(居)委会,总人口10.2万人,先后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乡镇”、“楚天明星乡镇”等荣誉称号,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红旗乡镇党委”、“山区经济十强乡镇”等荣誉称号,并被省诗词学会授予“荆楚诗词之镇”称誉。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友谊农场场长来永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