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战下载四十三大区和那个区了解一下

机战如何快速重构(自力更生篇)
来源: 官方作者: 暂时不会玩
  十月一日第一次玩,到今天刚好十天,也正是重构的阶段,把这阶段的个人心得总结一下,给比我还新的新手看估计效果会好很多^_^
  玩机战的时候,看了相当多的攻略,这是我玩之前的习惯,但是一到重构这里就说的非常简单,无非就是刷怪,那么到底什么怎么重构比较好呢?
  首先,我的观点是:170级的第一要务就是重构,大多数的人到这个时候都只有一台主机到达了170,很多人去冲击另两部机体,争取做到合体,但是得不偿失。因为170冲级已经很慢了,这时候最明智的就是磨好友经验,但是我们不能总挂机吧?所以,去重构。
  第一次接到重构任务后,1.清空包裹,包括虚拟空间,尽量做到身上只有一个传送装置和一个双倍经验。2.修理所有主机装备,这两点非常重要,直接影响重构速度。
  一、选路
  重构地点我选择了绿A,而不是栈道,那地方太费钱。因为我们追求的是快速重构,所以传送器2型(太阳石商店有售)必不可少。加上系统送的传送器,我们将在绿A中固定两个传送地点。这两个地点的选择也很重要。第一固定点(系统赠送的无限次无冷冻时间的传送器)选择一条宽路,就是最上面或者最下面的第一条路靠近最里面的角落(设为A点)。第二个固定点选择第三条小路(设为B点)。
  那么以后,我们就固定在这两个点间重构了,并且不能变动了。刷的次序是:进入绿A后,直接传送到A点,杀出来,然后拐到A点和B点间的路,杀到底,如果这两条路上怪不是非常多,就需要传送到B点,杀出,然后传送到A点重复循环。三条路的怪,对于170的远战群秒来说,足够接上,并且不降低怪的密集效果。
  二、物品选择
  这个时候是装备更新泉涌的时候。必须注意地下装备的选择,因为我们的仓库空间实在太有限。
  1、最豪华的方式:只捡流星和晶体、大堆粉水(1500个以上)和四个以上的蓝水(100个以上)。
  2、次豪华的方式:除了豪华选项,核心只要7格以下,10号核心、单项完美属性;装备只要+2以上,或者全部要自己可以追加的装备,精品等不予考虑。
  3、最佳性价比的方式:有商人小号的,什么值钱的都要,交给小号卖,边打边卖。没商人小号的,除12项外,核心全部都要,装备只要自己追加的(其他职业的+3以上才要)。
  4、最穷的方式:值钱的,不值钱的,都弄回来,满了就回去摆摊卖。
  PS1:对于物品选择,特别是第三种,需要解释一下。重构过程中,可以得到经验组件和战斗力组件。经验组件必须第一时间升级,那么过程中需要使用核心,这些垃圾核心就用来升级。重构过程中打的流星完全可以满足升级经验组件的需要。暂时,战斗力组件我们只往里扔升级经验组件多出来的垃圾核心。
  PS2:之所以能快,就是我们不再购买药品、修装备,不再升级机体星级、不再合成70、80聚态水晶,总之一句话,从绿A传到钢铁,最多进行装备追加、仓库、领取重构任务,其他一律不去。这样我们可以直接从门内回到绿A,既省钱又省时间。
  三、经验药水
  对于重构的人,建议一定要自己组队开双。因为每次重构的时间很短,不到一个小时,有照队伍混双的时间自己都能打好多了,所以建议自己开双。最最重要的一点,组队的时候,千万千万不要开XP!特别是100杀以上的远战群秒,除非带朋友升级,否则不要在130级以下开XP!
  因为拿双后,100只怪可以让你从111升级到116或者105升级到108(没打错,大家注意一下会发现机战确实有X5规则,例如105升级到106都不如111升级到112快,我解释不清楚),但是100杀以上的XP最多显示20亿左右经验,但是你发现自己最多升2级。特别是级别越低的时候越明显。
  新手注意:重构过程中,得到经验组件,一定要立即升到最高级,这样有助于重构的速度。因为地点选择问题,绿A最好是晚上12点后,没有被杀的危险。现在我15次重构,大概40分钟每次。
  最后按惯例,某某是四十大区6服,暂时不会玩。天天在被杀中度过,到现在还只敢在晚上2点起来重构,因为白天见到人影就跑都不行,会有人追杀。混的。真不咋地。
点击复制文章地址,推荐给QQ和MSN上的朋友
漫画名状态观看地址
新游预订榜《机战星迭》 正文 第八卷 第六百四十三章 超光速打击与绝对零度
请记住我们:【www.qbxsw.com】
“神迹!首相大人,那是神迹!”轩辕岐的副官埃文斯,一个英俊高大的伙子,一脸仓皇失措地闯了进来。
“你什么”轩辕岐用一种应付的语气道,然后疲倦地抬起头,带着一丝疑惑看着埃文斯。
“首相大人,在c区,您一定要去看看,几名物理学前沿的科学界权威已经赶过去了。”
“好,等我处理完手头的事就赶过去吧。”轩辕岐叹了口气道,依然没有把埃文斯所的“神迹”放在心上。
“首。。。首相大人,那个,阿基米德大人也赶过来了。”
“什么你的是暗灵国驻太阳系大使,阿基米德教授”
“没错,他最近正好在王星附近考察,一听到这件事之后就立刻赶过去了。”
“多久之前的事”
“大概是20分钟前过去的。”
“好,马上过去。”完,轩辕岐立马站了起来。
十分钟后,轩辕岐跟埃文斯乘坐快速飞艇来到了c区上空,轩辕岐有些疑惑地看着地上那个凭空出现的陨石坑,他略显惊愕地看着埃文斯,道:“是不是来错地方了我们不是要去区都没了”轩辕岐显得震惊无比,这一刻,他的思绪终于从即将准备进行的日本围剿大战中抽了回来。
“是。。。是的,阿基米德大人已经在下面了,我们还是不要直接降落到陨石坑中间。那。大家都在那里。”埃文斯指了指斜下方的一个位置。那里有好几个黑点在移动着。
轩辕岐迅速指挥飞船下降,地面上,阿基米德跟几名物理学家正在紧急地交谈着,他们旁边立起了一台将近五米高的能量分析仪器。
“首相大人,您好。”阿基米德上前话道,其余几名物理学家则是一脸哭丧地跟在他后面,搞得轩辕岐一头雾水。
“整个c区被不知名的力量夷为平地了。”阿基米德道,用平淡的语气把惊人的事实呈报出来。
轩辕岐感到有些头痛。他转头朝埃文斯确认了一下,埃文斯点了点头。
“c区2000多万的人民呢”
“应该都死亡了。”阿基米德道。
“你什么!怎么做到的为什么没有打击警报没有收到任何攻击预警,这不可能。”
“这是有可能的,如果对方的科技或者实力超出我们整个人类群体的话,”阿基米德沉吟片刻,又继续道,“您必须首先接受这个事实。”
“z组织方面有没有派人过来”轩辕岐这话一出口时,整个人都颤抖了一下,他无法想象自己现在竟然变得这么懦弱,遇到超出想象范围之外的事情时。第一反应竟然是寻求z组织作为依靠。
“暂时还没有。”阿基米德摇了摇头。
“这。。。这到底是怎么攻击的我们的全行星监控系统居然没有探测到打击么”
“很可惜,这种打击是无法探测到的。”阿基米德道。
“为什么”
“因为这是超光速打击!”阿基米德终于道出了关键之处。
“超光速打击我们听错吧”
“没有。这种攻击方式已经完全超出我们的科技水平,鉴于它是在太过骇人听闻,您还是先来这边让我们为您普及一下相关的知识吧。”阿基米德身后的一名物理学家道。
轩辕岐点了点头,接下来,一个圆形的解界面出现在他面前:
所谓超光速打击,是指能量或者非能量攻击的速度超越光速时形成的打击。由于人眼在观测某种现象时,必须以光子作为媒介,亦即光所能照射到的物体,通过反射后在眼底膜上形成视像,才能够被观测到。
可当超光速打击出现时,攻击行为本身已经超越了光速,导致连光都无法作为媒介观测到这种打击,所以在这种时候,攻击是无法被观测到的,被打击的对象在我们看来,就像是忽然消失了一般。
这种现象看起来似乎是违背了物理学的常识,实际上是因为以人类目前的科技还未达到解读那种现象的程度,正如量子科学和弦理论未出现之前,狭义相对论被喻为真理,但却又在后来被弦理论完全推翻一般。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前被认为是真理的事情看起来都会变得荒谬,对于科学来,真理永远在变,只有死神永生,世界万物的尽头最终都是迈向死亡,没有什么可以幸免,就连时间也一样。
“哈哈哈,真可笑,所以你们几个科学界的泰斗聚集在这里,就是为了告诉我,偌大的c区和它的两千多万民众是忽然间凭空消失的,而且你们也找不出任何分析的办法罗”
“唉,”阿基米德叹了口气,“造成这一切的人留下的可不止超光速这个未解之谜,还有那里!”
完,阿基米德指向弧形“陨石坑”的中心位置,那里正是刚才埃文斯不要下降的地方。
轩辕岐眯起眼睛看过去,发现在那个位置,有一团很微弱的蓝色的光。
“那是什么”
“绝对零度空间。”阿基米德道。
“绝对零度那有什么稀奇的”轩辕岐道,现在人类已经能够制造出无限接近绝对零度的温度了,绝对零度这个词也很普通,甚至很平凡,就算是没怎么受过教育的人都知道它代表着什么。
“可您知道绝对零度的科学内涵么”一名物理学家面带质疑地问道。
轩辕岐沉默了片刻,道:“你请。”
那名物理学家点了点头,道:“根据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分布,粒子动能越大,物质温度就越高。理论上,若粒子动能低到量子力学的最低点时,物质即达到绝对零度,不能再低。然而,绝对零度是不可能达到的最低温度,自然界的温度只能无限逼近。如果到达,那么一切事物都将达到运动的最低形式。因为任何空间必然存有能量和热量,也不断进行相互转换而不消失。所以绝对零度是不存在的,除非该空间自始即无任何能量热量。”
“这我知道。”轩辕岐,“无限逼近绝对零度,现在可以制造出距离绝对零度只有几亿分之一度的超低温不是么,所以绝对零度并没有什么了不起。”
一时间,所有人都不言语了,片刻之后,阿基米德才道:“很遗憾,首相先生,这是真正意义的绝对零度,我们刚才用这台能量分析仪器,朝那片蓝光中发射了一串激光束,最终激光束消失在蓝光里,什么都没能出来。任何粒子,一旦进入那团蓝色光芒中,粒子本身的运动就完全消失了,所以。。。那是一个绝对零度的空间,而且外界无法对其产生任何影响。”
“怎么可能你的意思是没有温度交换绝对零度的空间,怎么可能”
轩辕岐抓狂了,就算是绝对零度制造的武器,在攻击时,都会由于不断地与外界产生温度交换而上升,导致真正逼近绝对零度的温度也只能存在很短的时间间隙里,要维持一个绝对零度的空间,那需要的能量根本大到不可想象。
而且,这种能量一定是以人类目前科技所无法解释的形式存在的。
我的,连续两个无法用科学解释的现象,难道真的像埃文斯所,是神迹想到这里,轩辕岐有些惊恐地看向那团蓝色光芒,然后又求助似的看着阿基米德。
“首相大人,很遗憾,那不是神迹,是毁灭的前兆,宙斯种族。”阿基米德出了四个让人肝胆发颤的词语,“从暗灵国1000年前跟宙斯种族的战斗记录来看,它们当时已经具备发动这两种攻击的能力了。”
“不会吧宙斯种族出现在这里”如果此时有一面镜子的话,轩辕岐一定能发现自己的脸色已经难看得跟肝癌晚期的病人一样了。
“我不清楚。。。”阿基米德叹了口气道,“但这两种攻击方式。。。都远远超越了我们的科技水平。”
轩辕岐陷入了沉思之中,短短的几分钟内,他的表情不断变换着,时而哀伤,时而惊恐,时而绝望,时而癫狂,最终,他的脸色恢复了正常,道:“可以把这个绝对零度空间先。。。弄掉吗总觉得看着就会眼皮跳,心烦得很。”
“那是一个孤立的空间,任何进入它的粒子都会变成不会失去活性的粒子,举个例子,你拿最坚硬的武器放到里面,武器就会解体,变成一个个孤立的原子。”
“用武器攻击呢核武器之类的”
“不行,用武器攻击的话会导致绝对零度空间不可预测的扩散,您不会想再失去一个b区或者a区吧”
“一个空间有这么大能量”
“这是被高能力量束缚着的空间,一旦扩散出来,知道能变得多大。假如扩散到一个星球那么巨大,即便扩散后的空间只能存在0.1秒,也足够灭绝掉整个王星了。”(未完待续。。)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如果您绑定手机遇到困难,请联络老圣:论坛私信admin QQ与QQ邮箱7365057 微博@圣者】
新人注册发帖步骤:1、 → → 2、→ →3、系统自动审核报到帖(3~5分钟)→ →4、审核通过,开始发帖!
查看: 5382|回复: 19
UID47471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52 小时积分910阅读权限50分享主题帖子威望910 金钱876 精华3资料贡献值0 情报贡献度0
高级会员, 积分 910, 距离下一级还需 90 积分
帖子威望910 金钱876 精华3资料贡献值0 情报贡献度0
本帖最后由 热爱小丁 于
10:12 编辑
之前完成过一段时间了~~ 应友人要求这里也发下~~
个人制作为基础直做~所以没有进行改动~
期间喷涂透明消光时出了一点意外~幸好尽力修复了一些~~
作为个人的一点点新的突破就是拍照方面~~ 这是本人长期以来第一次使用闪光灯拍摄物体~
早画质上比以前稍微清晰了一些
(244.55 KB, 下载次数: 681)
10:1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219.62 KB, 下载次数: 672)
10:1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286.72 KB, 下载次数: 673)
10:1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244.34 KB, 下载次数: 674)
10:1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201.27 KB, 下载次数: 675)
10:1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147.89 KB, 下载次数: 679)
10:1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189.92 KB, 下载次数: 675)
10:1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219.42 KB, 下载次数: 681)
10:1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152.66 KB, 下载次数: 672)
10:1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299.63 KB, 下载次数: 682)
10:1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269.42 KB, 下载次数: 674)
10:1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235.28 KB, 下载次数: 672)
10:1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UID98408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65 小时积分65阅读权限20分享主题帖子威望65 金钱926 精华0资料贡献值0 情报贡献度0
实习会员, 积分 6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5 积分
帖子威望65 金钱926 精华0资料贡献值0 情报贡献度0
寿屋现在的机战系列外型很漂亮,不知道关节设计得怎么样
UID47471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52 小时积分910阅读权限50分享主题帖子威望910 金钱876 精华3资料贡献值0 情报贡献度0
高级会员, 积分 910, 距离下一级还需 90 积分
帖子威望910 金钱876 精华3资料贡献值0 情报贡献度0
xkking 发表于
寿屋现在的机战系列外型很漂亮,不知道关节设计得怎么样
关节我觉得还行~~
UID3202624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85 小时积分243阅读权限30分享主题帖子威望243 金钱1370 精华0资料贡献值0 情报贡献度0
中级会员, 积分 24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7 积分
帖子威望243 金钱1370 精华0资料贡献值0 情报贡献度0
非常漂亮,比素组漂亮多了
UID47471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52 小时积分910阅读权限50分享主题帖子威望910 金钱876 精华3资料贡献值0 情报贡献度0
高级会员, 积分 910, 距离下一级还需 90 积分
帖子威望910 金钱876 精华3资料贡献值0 情报贡献度0
上官翊青 发表于
非常漂亮,比素组漂亮多了
表情兴奋兴奋
UID47804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867 小时积分9717阅读权限90分享主题帖子威望9717 金钱13090 精华0资料贡献值121 情报贡献度0
发帖将军, 积分 9717,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3 积分
帖子威望9717 金钱13090 精华0资料贡献值121 情报贡献度0
UID47471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52 小时积分910阅读权限50分享主题帖子威望910 金钱876 精华3资料贡献值0 情报贡献度0
高级会员, 积分 910, 距离下一级还需 90 积分
帖子威望910 金钱876 精华3资料贡献值0 情报贡献度0
lee8103 发表于
配色是~基础黄色打底~~ 红色使用匠域普通红~
关节深灰色是黑色补土打底之后~~ 70%白色 30%黑色+微量青色 调和出来的~~
亚光黑色部分是直接用了黑补土~没有喷涂颜色~
肩膀上的浅灰色是60%白色 +40黑色~或者更多~~
UID47804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867 小时积分9717阅读权限90分享主题帖子威望9717 金钱13090 精华0资料贡献值121 情报贡献度0
发帖将军, 积分 9717,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3 积分
帖子威望9717 金钱13090 精华0资料贡献值121 情报贡献度0
热爱小丁 发表于
配色是~基础黄色打底~~ 红色使用匠域普通红~
关节深灰色是黑色补土打底之后~~ 70%白色 30%黑色+微量青色 ...
万分感谢!
UID53706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617 小时积分2427阅读权限70分享主题帖子威望2427 金钱4992 精华0资料贡献值6 情报贡献度0
金牌会员, 积分 2427, 距离下一级还需 573 积分
帖子威望2427 金钱4992 精华0资料贡献值6 情报贡献度0
LZ好手艺,做得真帅!
UID2349970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463 小时积分6502阅读权限90分享主题帖子威望6502 金钱10363 精华0资料贡献值0 情报贡献度0
发帖将军, 积分 650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498 积分
帖子威望6502 金钱10363 精华0资料贡献值0 情报贡献度0
造型很是喜欢
UID51554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743 小时积分3733阅读权限90分享主题帖子威望3733 金钱6863 精华0资料贡献值0 情报贡献度0
发帖将军, 积分 3733, 距离下一级还需 6267 积分
帖子威望3733 金钱6863 精华0资料贡献值0 情报贡献度0
镜中花,水中月
UID1302136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790 小时积分24220阅读权限100分享主题帖子威望24220 金钱12887 精华0资料贡献值103 情报贡献度10
发帖皇帝, 积分 2422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780 积分
帖子威望24220 金钱12887 精华0资料贡献值103 情报贡献度10
做得不错哇,不过我发现了还有水口和分模线木有处理好。
哑光黑可以用黑水补直接代替,深灰色为神马不用德国灰呢,嗯,我现在喷漆,挺喜欢用德国灰来做关节色的。
UID3697927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27 小时积分62阅读权限20分享主题帖子威望62 金钱225 精华0资料贡献值0 情报贡献度0
实习会员, 积分 6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8 积分
帖子威望62 金钱225 精华0资料贡献值0 情报贡献度0
现在的关节比以前的好点,但持久力还有待时间考验
UID47471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52 小时积分910阅读权限50分享主题帖子威望910 金钱876 精华3资料贡献值0 情报贡献度0
高级会员, 积分 910, 距离下一级还需 90 积分
帖子威望910 金钱876 精华3资料贡献值0 情报贡献度0
菰單尛魚 发表于
做得不错哇,不过我发现了还有水口和分模线木有处理好。
哑光黑可以用黑水补直接代替,深灰色为神 ...
手头暂时没德国灰~所以就随手调了一个~~&&其实那个灰色我调了好多在瓶子里备用
UID47471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52 小时积分910阅读权限50分享主题帖子威望910 金钱876 精华3资料贡献值0 情报贡献度0
高级会员, 积分 910, 距离下一级还需 90 积分
帖子威望910 金钱876 精华3资料贡献值0 情报贡献度0
日日 发表于
现在的关节比以前的好点,但持久力还有待时间考验
关节我基本上都稍微做了一些保持力加固~
发帖数超过1000可以申请
资料贡献中级勋章
资料贡献值41~100
最强素组活动三等奖勋章
最强素组活动三等奖勋章
2011年终总结
2011年终总结
2012年终总结勋章
参与2012年终总结勋章
最强素组哈罗
参加最强素组活动并成功录入资料库
2013年终总结勋章
2013年终总结勋章
2014年终总结勋章
2014年终总结勋章
78动漫九周年
78动漫九周年
2016年终总结勋章
2016年终总结勋章
第四届英利杯Q群争霸
第四届英利杯Q群争霸
资料贡献初级勋章
资料贡献度20~40
素组学堂毕业勋章
素组学堂毕业勋章
涂装学堂毕业勋章
涂装学堂毕业勋章
第二届恒辉杯模型大赛
第二届恒辉杯模型大赛
第一届火种杯可动周边小剧场大赛
第一届火种杯可动周边小剧场大赛
78动漫7周年
78动漫7周年
第十一届萌系摄影比赛
第十一届萌系摄影比赛
第二届英利杯Q群争霸
第二届英利杯Q群争霸
第2届火种杯可动周边小剧场大赛
第2届火种杯可动周边小剧场大赛
恒辉杯城市争霸模型赛
恒辉杯城市争霸模型赛
2015高达讨论园活动勋章
2015高达讨论园活动勋章
78动漫八周年
78动漫八周年
第一届超人玩具特摄活动
第一届超人玩具特摄活动
第三届英利杯Q群争霸
第三届英利杯Q群争霸
2015年终总结勋章
2015年终总结勋章
论坛最新公告 /1
78一番赏第三季与大家见面了!奖品更多更给力,百分百中奖,最终大奖免费领,欢迎大家多多支持!
Powered by重要声明: 本专题讨论区全部采用本站站内的信息(包括:社区、网友评论、IT商情等),并应对你的指令进行自动聚合。信息的顺序排列方式只是为了按时间阅读的方便。聚合过程不含人工参与,此聚合也不含有其他网站的任何链接。&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088f35e9f0ecedef94eef4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3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088f35e9f0ecedef94eef4_r.jpg&&&/figure&&p&  近几年来,架空历史已成为一个喜闻乐见的题材,而其中,与二战相关的作品始终占据了一席之地。近几年问世的《钢铁苍穹》《高堡奇人》和《德军总部2》就是其中代表。尽管设定互有差异,但它们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点:其中出现了纳粹制造的超级武器。而在《德军总部2》系列中,开发者更是架空了一个纳粹胜利后的科幻世界,其中,眼花缭乱的黑科技充当了其统治的支柱。&/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088f35e9f0ecedef94eef4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3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088f35e9f0ecedef94eef4_r.jpg&&&figcaption&在《德军总部2》系列中,纳粹黑科技的技术含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figcaption&&/figure&&p&  创作者们对纳粹科技的偏爱,并非建立在一厢情愿之上——相反,在二战结束后,后者一直是军事爱好者津津乐道的话题。事实上,从纳粹德国崛起到灭亡只有不到15年,但它确实留下了大量足以载入史册的武器。其中的代表包括了虎式坦克、STG 44突击步枪、喷气式战机和V-2弹道导弹,尽管这些武器有的存在致命的缺陷,有的因为技术问题从来没有脱离绘图板,但是,它们在文艺作品中却频繁登场——而一方面,尽管盟国的科学家们当年也成果颇丰(其代表作就是早期计算机、雷达和原子弹),但和纳粹德国的武器相比,它们得到的关注却没有如此广泛。&/p&&h2&&b&飞翼式战机&/b&&/h2&&p&  导致这种情况的很大一个原因,在于纳粹德国的技术成就有着前卫的外观,其中一些甚至在理念上跨越了时代。这一点体现得最明显的,就是《德军总部2:新秩序》中登场的飞翼式战斗机:游戏开始时有一个桥段,主角需要在战位间来回穿梭,抵御它们的攻击;而在《新巨人》中,以该战机为主题的海报也在许多场景中出现。&/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c35fc5f81da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4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c35fc5f81da_r.jpg&&&figcaption&《德军总部2:新秩序》中登场的纳粹战斗机,其原型实际是二战期间霍顿兄弟开发的Go 229(下),不难发现两者设计上的相似&/figcaption&&/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4fd0ef2d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4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4fd0ef2db_r.jpg&&&/figure&&p&  这种战机一登场,便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其背后的原因显而易见,和传统飞机中规中矩的设计不同,它的外观像是鸟类张开的翅膀——既具有视觉上的张力,同时也极富有现代感。这种设计被称为“飞翼”,历史可以追溯到飞机诞生时,当时,一些工程师就开始以鸟类的体态为蓝本,来设计自己的航空器。&/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704e378fc4f06faff22195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2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704e378fc4f06faff22195_r.jpg&&&figcaption&1900年代初,约瑟·魏斯(Jose Weiss)设计的单翼飞翼机,早在载人航空器诞生之初,工程师便进行了许多相关的尝试&/figcaption&&/figure&&p&  与传统飞机相比,飞翼的优势不言而喻:首先,其在飞行时产生的空气阻力要远远更低,另外,由于去掉了机身和机尾,其重量也得到了大幅度的减轻;不仅如此,大型飞翼式飞机的机翼内部空间也极为宽敞,其中便于增设各种舱室和武器设备。在该理念出现之后,飞翼设计便引起了许多航空界人士的关注,其中就包括了德国的雷马尔·霍顿和瓦尔特·霍顿兄弟,在1930年代,他们制造了一系列的飞翼式滑翔机,并从测试中获取了大量的宝贵数据。&/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406fbf84c52d47c21cb57f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12& data-rawheight=&3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2&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406fbf84c52d47c21cb57f_r.jpg&&&figcaption&霍顿兄弟在其设计的H. I型滑翔机前&/figcaption&&/figure&&p&  然而,在当时,霍顿兄弟的研究并没有得重视,因为整个项目的未来并不明朗。同时,随着航空技术变得愈发精密,飞翼机的开发成本也水涨船高,这令其项目一度步履维艰,但在1939年、二战爆发,情况突然出现了转机。&/p&&p&  由于飞翼式战机的军事潜力,许多军队都给予了极大关注,期间,他们资助霍顿兄弟启动了一系列富有想象力的战机项目,其它的航空企业也争相效仿,一时间,在德国,飞翼式战机成了最炽手可热的航空项目。&/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de9af07d133f6f6df0d9bc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86& data-rawheight=&3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de9af07d133f6f6df0d9bc_r.jpg&&&figcaption&加入德国空军后的雷马尔·霍顿(右)和瓦尔特·霍顿,在航空史上,他们既是先驱和开拓者,也是备受争议的人物&/figcaption&&/figure&&p&  1941年,霍顿兄弟完成了官方赞助下的第一部飞翼滑翔机——H. IV。这台滑翔机中间部分的表面由胶合板制成,而内部骨架则采用了钢管材料,至于机翼主体则使用了木结构,并以柔韧的纺织品作为表面材料,只有机翼尖端部分使用了坚固的铝合金。而在驾驶时,飞行员将使用半俯卧姿态,以减少长途飞行带来的疲惫感。&/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2fc91d21400d33feeddab09f30877c34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5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2fc91d21400d33feeddab09f30877c34_r.jpg&&&figcaption&保存在德国一座博物馆内的H. IV滑翔机&/figcaption&&/figure&&p&  H. IV的试飞相当成功,其总飞行总时间超过了1000多小时。受到鼓舞,霍顿兄弟相信,他们很快就可以开发出真正的飞翼式战机。他们的下一批主要项目便是为此而准备的。其中最早问世的是H. V,最初,该机是一部没有任何动力系统的滑翔机,后来,为了让潜在的飞行员适应飞翼式战机的性能特点,霍顿兄弟又在H. V的基础上开发了H. VII,它同样安装了两部引擎,后来也被成了其设计的、最成功的飞翼机。&/p&&p&  H. VII的原型在1943年建造完毕,在测试中大体表现良好。但另一方面,由于飞翼机是一种全新的设计,它始终很难上手,还要求飞行员的技巧足够过硬,另外,作为霍顿兄弟推出的第一款有动力的产品,H. VII还存在不少的技术缺陷。&/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cbf13e9b7aea3946bff8b47abc9d70e4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3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cbf13e9b7aea3946bff8b47abc9d70e4_r.jpg&&&figcaption&霍顿兄弟设计的H. VII,该机旨在帮助飞行员在驾驶喷气式飞翼战斗机前,熟悉此类机型的操作手感&/figcaption&&/figure&&p&  1943年,在德国空军司令戈林的要求下,试飞员沙伊德豪尔(Heinz Scheidhauer)将该机飞往奥拉宁堡机场,以便进行性能演示。当天的气温只有华氏14度,在单引擎飞行环节结束后,沙伊德豪尔发现,空气压缩机故障导致之前关闭的发动机无法重启。由于该发动机还负责为控制起落架的液压泵提供动力,在迫降前,起落架也没有完全打开。令情况更尴尬的是,在尝试重启发动机的过程中,用于紧急弹出起落架的压缩空气也被耗尽。最终,该机只能用机腹强行着陆的方式完成了整个表演。&/p&&p&  雷马尔·霍顿博士评论说:“真遗憾,他还剩一个小时的燃料,完全可以飞了一会儿,用发动机的动力给压缩气瓶重启。”但是戈林对此表示满意,尽管没有得到正式批准,但到1945年3月,一架H. VII已经完成,另外有19架样机正在组装和测验。&/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ad432edc144be14ab71194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ad432edc144be14ab71194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fafe22307b36a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fafe22307b36a_r.jpg&&&figcaption&下文中H. VIII项目的构造图,这是一种大型飞翼式运输机,原本计划用于战后的商业市场。德国战败后,雷马尔·霍顿流亡阿根廷,期间他试图向当时的阿根廷军政府推销这个项目&/figcaption&&/figure&&p&  一个更为雄心勃勃的项目是H. VIII,这是一架翼展超过50米的大型机,安装了6台600马力发动机,预计航程超过6000公里。该机的中心舱段可以容纳60名乘客,但也可以用于军事使命。与此同时,霍顿兄弟还希望开发一种真正的战斗机,这种战机将凝聚他们全部的研究成果,并帮助纳粹政权逆转盟军的空中优势。&/p&&p&  由此,诞生了H. IX——《德军总部2》系列中出现的战斗机,就是它们的科幻翻版。该机后来被命名为Go 229,该机安装了2门30毫米炮,在两台喷气式发动机的推动下,该机可以达到977千米的速度,并摆脱大多数盟军战机的拦截。&/p&&p&  按照霍顿兄弟的设想,德国可以大量建造H. IX,以迎战铺天盖地的盟国战略轰炸机。同时,与传统的战斗机相比,H. IX还有一个显著优势,这就是廉价和耐用。&/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eb11cefd23b02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3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eb11cefd23b02_r.jpg&&&figcaption&《德军总部2》中登场的德军战斗机,其实就是H. IX的“威力增强版”&/figcaption&&/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7.zhimg.com/v2-4e4d7b26d19c49cc250c85d4fdbf7b08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4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7.zhimg.com/v2-4e4d7b26d19c49cc250c85d4fdbf7b08_r.jpg&&&figcaption&H. IX(Go 229)的结构图,在设计之初,该机也可携带炸弹,成为战斗轰炸机&/figcaption&&/figure&&p&  除了中心部分采用焊接钢管外,H. IX的绝大部分内部框架都由木质材料组成,飞机的表面是一层加固的胶合板。按照雷马尔·霍顿的说法,这些都是为了让制造工艺尽可能保持简单:按照他的设想,在年间新招募的工人,只需要短暂的木工培训,就可以加入到飞机的生产中。另外,其表面使用了耐燃胶和清漆,这让燃料可以直接注入结构之间的空隙中,而不需要再增加任何内衬或油箱。另外,一旦表面发生破损,维修者可以将胶水和锯末混合在一起,涂在漆面上填补漏洞。另外,机翼外壳的厚度达到了17毫米,这保证了必要的结构强度。&/p&&p&  除此以外,木结构还带来了一些额外的好处:比如该机在雷达屏幕上几乎很难被敌人发现。另外,当其被机关炮命中后,其机身上只会出现一些破洞,并造成几条翼肋损坏,但飞机仍可以正常飞行。&/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efbc036046adc5b9cc729c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2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efbc036046adc5b9cc729c_r.jpg&&&figcaption&准备进行测试的H. IX一号原型机,该机没有安装动力装置&/figcaption&&/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3f99a83e0b3d0f474ebe0c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3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3f99a83e0b3d0f474ebe0c_r.jpg&&&figcaption&身着特制抗压服,准备操纵样机起飞的试飞员埃尔文·齐勒&/figcaption&&/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64e5b0e552f027a3e7bc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3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64e5b0e552f027a3e7bc_r.jpg&&&figcaption&进行试飞准备的H.IX二号原型机&/figcaption&&/figure&&p&  H. IX的第一架样机是无动力的滑翔机,安装喷气发动机的版本后来在1944年底完工。1945年初,该机被推向了试飞跑道,并由经验丰富的试飞员埃尔文·齐勒(Erwin Ziller)操纵。虽然前两次的结果令人鼓舞,但在第三次试飞中,悲剧还是发生了:1945年2 月 18 日,齐勒在升空45分钟后报告左发动机熄火,必须返航,期间,他试图用爬升-俯冲的方法重启发动机,但这种尝试没能成功。&/p&&p&  情况急转直下,在齐勒尝试迫降时,由于机体内的液压装置失效,起落架突然被放下,飞机变得难以控制,尽管到最后一刻,他都没有放弃拯救样机的努力,飞机最终翻滚着冲出跑道,试飞员最终伤重不治身亡——这对霍顿兄弟的事业也是个沉重打击,在战争结束前,他们始终没有完成另一架原型机的装配,只能看着未完成品被当成研究对象送往美国。&/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2eaf1fe993ecda8c0ff2e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4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2eaf1fe993ecda8c0ff2e_r.jpg&&&figcaption&如今航空研究者复原完成的Go 229战斗机模型&/figcaption&&/figure&&p&  而在当时的纳粹德国,霍顿兄弟又并非飞翼式战机的唯一研究者。亚历山大·利皮施博士(Alexander Lippisch)的成果同样值得一提,虽然他的作品和H. IX一样未能得到大量生产,但仍给了后人极大启发。其设计的一款战机,甚至影响了一部人尽皆知的恐怖游戏——《寂静岭》。 &/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6c8c00e8d6c880f75dc9de1176b5fca1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73& data-rawheight=&5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3&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6c8c00e8d6c880f75dc9de1176b5fca1_r.jpg&&&figcaption&亚历山大·利皮施博士,其手持的就是P13项目的空气动力学模型&/figcaption&&/figure&&p&  利皮施的第一个飞翼式航空器项目,是1937年建造的DFS 194,该机最初是一款纯粹的滑翔验证机,专门用来测试相关的空气动力学性能。1940年,该机安装了火箭发动机,并在8月进行了第一次火箭助推起飞——后来,世界上第一种火箭战斗机Me 163便是从该项目演化而来。&/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332d5bc2dc571ea29bacde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3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332d5bc2dc571ea29bacde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bfca9a325e950f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3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bfca9a325e950f_r.jpg&&&figcaption&DFS 194的原型机及其利用火箭发动机起飞时的照片&/figcaption&&/figure&&p&  对利皮施博士来说,DFS 194只是一个开始。1943年5月,他被任命为维也纳航空研究所(LFW)的主任,并着手承担起超音速飞机的研制,这种飞机计划安装大功率的喷气式冲压发动机——后来从中衍生出了两个项目,这就是P12和P13。&/p&&p&  然而,此时,战局已对德国不利,即使地处内陆的维也纳,也时常遭遇盟国的空袭。另外,战略物资和技术人员的匮乏,也妨碍了两个项目的推进。在战争结束前,P12和P13只建成了全比例模型,风洞和滑翔测试显示,在设计上,它们完全可以成为有人驾驶的、喷气式战斗机的雏形。&/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ba09dbf0055a1ace113b8e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3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ba09dbf0055a1ace113b8e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faaadf3b3aad9e9aac60f8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4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faaadf3b3aad9e9aac60f8_r.jpg&&&figcaption&利皮施P12(上)和P13的想象图&/figcaption&&/figure&&p&  为研究飞机在低速状态下的航空特性,维也纳航空研究所还建造了P13的全尺寸滑翔机——该机的代号为DM-1。尽管在战争结束时,它还没有建造完毕,但在盟国占领当局的责成下,利皮施博士还是完成了该机的建造,随后将其运往美国接受进一步的测试。&/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bec82f7f4e862ec597c2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4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bec82f7f4e862ec597c2_r.jpg&&&figcaption&落入盟军手中的DM-1滑翔机&/figcaption&&/figure&&p&  1946年,DM-1被送进了美国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NACA)的全尺寸风洞中,并对8种主要指标接受了详尽检验。然而,初步的测试结果却令人失望:报告显示,整个机身的升力系数偏低,但空气阻力又相对较大,同时稳定性也非常之差——这意味着,如果其竣工,甚至安全飞行都很难实现。分析报告也指出,在调整机翼后掠角度、修改外观后,该机也许可以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下接近音速。&/p&&p&  遗憾的是,美国人对DM-1的兴趣已经耗尽了。就在这一年,美军与贝尔公司签订了超音速试验机X-1的合同,与前者相比,X-1的设计更为成熟,而且拥有更高的可靠性。出于显而易见的原因,DM-1已经失去了研究价值——最终,该方案直接被美国当局所抛弃。&/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10b1c06dca869d14cb9ae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5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10b1c06dca869d14cb9ae_r.jpg&&&figcaption&在打破音速的实验中,美国人选择的是更为可靠的X-1,该机最终不负众望,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种突破音速的有人操纵飞行器&/figcaption&&/figure&&p&  在德国和奥地利,由于盟军禁止喷气飞行器的研发,利皮施只能远走他乡。在为美国康维尔飞机公司担任了几年的顾问之后,他加入了一家知名广播公司,成了航空问题的专业解说员。1966年,他创立了利皮施研究所,并建造了RFB X-113地效翼飞行器,但在他1976年去世之前,RFB X-113都没有得到来自官方和企业的投资。&/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0c39079ddde61c10ce1b8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0c39079ddde61c10ce1b8_r.jpg&&&figcaption&RFB X-113地效翼飞行器,该机只生产了一架&/figcaption&&/figure&&p&  亚历山大·利皮施于1976年去世。直到此时,他的设计都没有一种被批量生产,但另一方面,他的实验的确为许多机型(如冷战中美国的B-58轰炸机和法国的幻影式战斗机)提供了基础。另外,由于科幻般的外形,利皮施的一些设计还成了模型爱好者追捧的对象,而在当中,就包括了《寂静岭》“三角头”的设计者伊藤畅达——按照2017年6月他在推特上的说法,“三角头”的外形,就是受到了利皮施P13喷气机的启迪。&/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a360a4bbee8a40fcb0e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3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a360a4bbee8a40fcb0ec_r.jpg&&&/figure&&p&“三角头”设计者伊藤畅达当时的twitter留言,更多详情,可以查看本站当时的报导:&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gamersky.com/news/797.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寂静岭》设计师爆料:护士竟然是张婴儿脸!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a&&/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acc7119ffda81c461ceddeb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56& data-rawheight=&36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6&&&figcaption&从这个角度,两者确实有一点相像……&/figcaption&&/figure&&p&  除了霍顿兄弟和利皮施博士的设计,在谈到纳粹德国的飞翼式战机时,还有一些项目值得一提,它们在二战结束前只停留在图纸阶段。与前两者相比,这些设计更像是纯粹的概念论证,但其中一些仍然前瞻性地遇见了未来战机的潮流和趋势。&/p&&p&  在1944年下半年,德国空军向各个厂商发出了一份关于单引擎喷气式战斗机的紧急招标通知书。其中,空军希望新设计的性能必须接近或超过德军装备的其它喷气式战斗机。其动力必须采用一台亨克尔/希尔特109-011A型涡轮喷气发动机,并在7000米高空达到近1000公里的时速,同时,该战机还必须装备四门30毫米机炮。&/p&&p&  为了满足德国空军的要求,梅塞施密特公司提出了P.1111方案,这是一种使用了木制和金属材料的无水平尾翼战斗机,在满载燃油和弹药后,这款战斗机的全重达到了4.2吨,7000米高空的最大时速可以达到995公里。在这款战斗机的基础上,梅塞施密特公司后来又提出了P. 1112方案,与前者相比,P. 1112的设计更为传统,有一个桶状的机身,在战争结束前,它只完成了一个简单木制舱段模型。&/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14eeed883b49c29f98e5d4ba0dfbc650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5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14eeed883b49c29f98e5d4ba0dfbc650_r.jpg&&&figcaption&梅塞施密特P.1111项目的模型图&/figcaption&&/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c2eb69f0a971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4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c2eb69f0a971_r.jpg&&&figcaption&梅塞施密特P.1112项目的想象图&/figcaption&&/figure&&p&  作为梅塞施密特公司的竞争对手,德国的亨克尔公司推出了三个竞标方案:即P.1078A、B、C。除了传统设计的A型之外,B、C方案都采用了飞翼式的布局。作为其中的首选版本,P.1078C是一架喷气式无尾翼战斗机,其驾驶舱位于进气口以上,而机关炮则位于进气口底部。至于P.1078B则更离经叛道,它采用了不对称设计,拥有两个机首——其中一个布置着驾驶舱,另一个安装了四门机关炮。需要指出,由于蓝图来源有争议,一些历史学家们相信,B设计更有可能是亨克尔公司在战败后为盟军当局绘制的。&/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3de0f99fb28acbce27870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3de0f99fb28acbce27870c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933aa8ffe8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5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933aa8ffe8_r.jpg&&&figcaption&梅塞施密特P.1078B(上)和P.1078C&/figcaption&&/figure&&p&  年间,亨克尔公司启动其它飞翼式战机项目包括安装有两台喷气发动机的双座夜间战斗机P.1079,以及单座双引擎火箭斗机P.1080,其中后者并没有采用传统的起落架,而只安装了一部降落用的滑橇——在起飞时,该机将由四台固体燃料火箭提供必要的升空推力。&/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ed428dbafad802b90eae7b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61& data-rawheight=&3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1&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ed428dbafad802b90eae7b_r.jpg&&&figcaption&亨克尔P.1079项目的想象图&/figcaption&&/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a7f638cbf4c5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4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a7f638cbf4c5_r.jpg&&&figcaption&亨克尔P.1080项目的想象图,该机的设计相对偏向传统&/figcaption&&/figure&&p&  事实上,上述概念只是设计师构想的一部分,在开发飞翼战斗机的同时,他们还在轰炸机的项目上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其中一些创意令人拍案叫绝——比如阿拉多公司的E.555项目,以及霍顿兄弟为空军推出的几个超远程轰炸机设计。&/p&&p&  这些方案的问世,一方面与飞翼式战机航程远、速度快的特点有关,另外,对轰炸机来说,这种布局还有一个好处,这就方便了机关炮塔的布置:在普通轰炸机上,由于机身部件的阻挡,这些炮塔存在许多射击死角,为保证轰炸机的生存,设计者只能安装更多的自卫机枪,这导致飞机的重量大幅上升。另外,在战场上,由于操作者过度紧张,经常会出现打中自身尾翼的情况。&/p&&p&  但另一方面,飞翼式轰炸机则不然,如果要保证全方位的自卫火力,设计者只需在飞机背面和腹部各安装一个炮塔。正是因此,在年,德国设计师便开始了关于飞翼式轰炸机的讨论。但按照计算,要想保证载弹量和航程,其全重可能要达到22吨,机翼面积则要超过165平方米——这已然超出了当时技术能实现的水平。然而,1943年后,随着喷气式发动机的出现,飞行器获得了更强大的动力系统,许多新概念也得到了实现的可能性。&/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f2cb5eea0a04f3f881f27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4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f2cb5eea0a04f3f881f27_r.jpg&&&figcaption&阿拉多E.555,二战德国轰炸机项目中视觉冲击力最强的一个&/figcaption&&/figure&&p&  在这些项目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阿拉多E.555,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43年6月,当时,阿拉多公司的沃尔夫冈·劳特博士提出了15个飞翼式轰炸机的方案——它们都是为了满足一个需求,即为新的远程轰炸机提供技术储备。这15个方案的指标具体各有差异,比如第1、2、3号方案的全重为25吨,4、5、6号方案的重量则超过了35吨。同时,其动力系统和外观也不尽相同,比如说1号方案安装了多达8台BMW 003喷气式发动机,并采用了飞翼结构,而11号方案则采用了传统布局,动力则由四台Jumo 012喷气式发动机提供。&/p&&p&  按照设想,这些方案都可以携带4吨的炸弹,并达到超过700公里的时速,一些方案的航程则能达到4000千米。其中的核心构想非常明确,这就是在不受敌方战斗机拦截的情况下(当时战斗机的最高时速很难突破700公里)攻击敌人的战略目标。&/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898cc0ff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2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898cc0ffc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43d96a21ff1b7b08eb2212a2fcc7c301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63& data-rawheight=&3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3&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43d96a21ff1b7b08eb2212a2fcc7c301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549f9bb1a6639bdfaa3c30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84& data-rawheight=&14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549f9bb1a6639bdfaa3c30_r.jpg&&&figcaption&阿拉多E.555的几种设计方案,从上至下以此为1、6和11(14)&/figcaption&&/figure&&p&  这种设想背后,是来自军方的迫切需求:因为在1943年后,战局对德国已经极为不利,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开始寻找一种手段:通过集中打击敌军后方的重要设施,破坏其战争潜力,甚至换来体面的和平。&/p&&p&  事实上,直到年,第三帝国濒临失败之际,工程师们依旧没有放弃相关的研究,不仅如此,他们还计划用这些轰炸机达成一个史无前例的目标:在不着陆的情况下轰炸美国东海岸。&/p&&p&  1945年初,德国的航空企业甚至在柏林召开了一次会议,以共同探讨远程轰炸机的开发,尽管此时帝国首都已化为废墟,但在会议上,与会的企业代表还是决定,必须将项目尽快推进下去。当时,有三个方案正式入选,其中两个都采用了飞翼式设计,其中之一是梅塞施密特公司的P.1108,另一个方案是霍顿兄弟的H XVIII。它们不仅在造型上极为前卫,在尺寸上也堪称登峰造极,比如说梅塞施密特P.1108,它计划安装4台喷气式发动机,翼展达到了20米,最多可以携带4吨炸弹。霍顿兄弟的H XVIII则更为庞大,它计划安装6台发动机,翼展则达到了40米。另外,一些资料显示,在战争结束前,梅塞施密特和霍顿兄弟还将资料提供给了另一家飞机制造厂——容克斯公司,后者也很快完成了一项高速超远程轰炸机计划——它被称为EF 130。&/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a86c4b6edfc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44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a86c4b6edfc_r.jpg&&&figcaption&梅塞施密特P1108项目的设想图&/figcaption&&/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d3aca5eebd99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3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d3aca5eebd99_r.jpg&&&figcaption&容克斯EF 130项目的想象图&/figcaption&&/figure&&p&  如果这些项目真的完成,那么它们的外形将极为宏伟。比如霍顿H XVIII,其机身占据的面积相当于半个足球场,在当时的德国,能容纳它的机库甚至还没有出现。当然,由于战争末期的混乱,军方并没有对这些项目作出实质性的表态,但雷马尔·霍顿却在战后不止一次宣称,他们的H XVIII项目是其中最有潜力的方案。&/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8beb095fe775d25b40b2f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91& data-rawheight=&4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1&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8beb095fe775d25b40b2f_r.jpg&&&figcaption&霍顿H.XVIII项目的布置图&/figcaption&&/figure&&p&  这一说法并非毫无根据,H XVIII确实存在许多优势,其中之一在于巨大的航程,按照设计,它能搭载16吨燃料飞行上万公里,航程将覆盖地球上的大部分区域。另外,H XVIII的结构将采用木质材料建造,这一方面降低了其生产成本,还可以让家具企业参与到生产中,从而减轻其它工业部门的压力。最后,如前所述,采用木结构的战机还可以逃避雷达的探测,这也成了H XVIII的一个额外优势。&/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a07e8defd217f5db8b121f9aed312831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4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a07e8defd217f5db8b121f9aed312831_r.jpg&&&figcaption&霍顿H. XVIII项目空袭纽约的想象图,对它的前景,雷马尔·霍顿始终表现乐观&/figcaption&&/figure&&p&  尽管局势已经相对不利,但霍顿兄弟仍对H XVIII心态乐观。战后,雷马尔·霍顿曾经表示,他希望在1945年夏天开始建造该机的全比例木质模型,至于原型机的完成还额外需要大约6个月。期间,他只需要投入150-200名工人,这比同期的战略轰炸机项目更低。如果一切顺利,试飞则可以在1946年2月开始。&/p&&p&  事实上,当霍顿兄弟为这一理想孜孜不倦时,盟军的先头部队已经在抓捕他们的路上。1945年4月,一支盟军分队闯入了雷马尔·霍顿的研究所,并俘获了所有的研究数据。对霍顿兄弟来说,这也成了研究的重要转折点。战后,他们试图与盟军当局合作,但始终没有得到机会。事实上,在后者眼中,飞翼式轰炸机已经不是一个特别诱人的项目。因为在美国的诺思罗普公司,正在制造盟国自己的飞翼式轰炸机XB-35和YB-49。&/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11be98d6d22021aebcb76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11be98d6d22021aebcb76_r.jpg&&&figcaption&事实上,在当时,同样研究飞翼式轰炸机项目的还有美国的诺思罗普公司,在相关领域,他们走的更远,这里展示的就是其开发的、XB-35远程轰炸机的样机&/figcaption&&/figure&&p&  在稍后的一系列测试中,飞翼式战机暴露出了许多霍顿兄弟避之不及的缺陷。其中致命的一点就是飞机的稳定性不佳——在战机进行高强度机动时,随时会失控坠毁的危险。而在1970年代,电子飞行控制技术出现前,这一问题都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盟国方面显然不希望其重金打造的战机,成为谋杀飞行员的飞行棺材。&/p&&p&  1948年,雷马尔·霍顿移居阿根廷,并在当地继续进行飞翼的研究,期间,他试图获得阿根廷政府的资助,但对后者来说,这些项目显然过于昂贵了。尽管在1980年代,霍顿兄弟的设想最终在美国的B2轰炸机上变成了现实,但这一成就完全与他们的研究无关。由于纳粹政权轰然倒塌,他们在30年前提出的理念和设计,只能永远作为图纸,保存在胜利者的档案馆里。&/p&&h2&&b&太空基地&/b&&/h2&&p&  除了各种高技术战机,另一个备受同类作品偏爱的架空设定,是在战争胜利后,德国启动了大规模的探索太空的计划。而在诸多作品中,尤其以《德军总部2》系列的设定最叹为观止:在征服世界后的不到20年,纳粹的太空项目已经硕果累累,其基地甚至建设到了其它星球:在《新秩序》中,主角攻入了纳粹德国的月球基地,而在《新巨人》中,BJ又将来到金星,并与衰老的希特勒离奇相遇。&/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80b904f8de90df3b6dfc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3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80b904f8de90df3b6dfc_r.jpg&&&figcaption&《德军总部2:新秩序》中月球基地关卡的截图&/figcaption&&/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0dc15bc28ac5aa72df998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3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0dc15bc28ac5aa72df998_r.jpg&&&figcaption&《德军总部2:新巨人》金星基地的设定图&/figcaption&&/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bef83c6038ebe936c78efa73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06& data-rawheight=&60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6&&&figcaption&《德军总部2》中出现的纳粹太空宣传海报&/figcaption&&/figure&&p&  这种设定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是基于“纳粹胜利”后、世界形态的合理推断:一方面,受意识形态的支配,纳粹必然会把将人类送上太空,以表明自身无愧于“统治民族”。同时,从一些零散的资料中,人们也推断,如果战争胜利,纳粹完全可能将探索太空当成一项基本任务。另外,在太空竞赛的初期,美苏两国的研究,一部分确实是以纳粹德国的研究为基础,而这些研究,又都源自一种武器,这就是德国火箭设计师冯·布劳恩博士开发的A4(V2)火箭。&/p&&p&  A4火箭在当时也被称为V2,即第2号复仇武器,实际上是一种早期的弹道导弹。在设计上,这种武器为后来的运载火箭奠定了基础:为携带1吨重的弹头落向敌军目标,这种武器首先需要升上近50000米的高空——这也是人造飞行器第一次接近了太空空间。&/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da6d1ea5b7bdbc7c3c900b07ee2bd615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4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da6d1ea5b7bdbc7c3c900b07ee2bd615_r.jpg&&&figcaption&纳粹德国的V2火箭,后来运载火箭的先驱&/figcaption&&/figure&&p&  然而,以技术人员的标准,A4仍是一种有缺陷的产品,抛开严重的精度问题不论,其射程也只能覆盖英国南部,对更遥远的目标完全力不从心。在意识到这点之后,德国技术人员也在A4的衍生型。其中之一的代号是A9,它实际是增加了一组弹翼的A4,经过改进之后,其射程可以达到800公里。&/p&&p&  同时,另一种更大尺寸的火箭——A10也被搬上了绘图板,其原始概念早在1936年便已提出,实际是A4火箭的最终放大版。其推力达到了100吨,动力来自六台A4火箭使用的发动机。该设计最初的目标,是将一个重4吨的弹头发射到500公里外,但随着计划不断修改,A10火箭逐渐变成了洲际弹道导弹项目上的一个部件。&/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f9b54b8809622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3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f9b54b8809622_r.jpg&&&figcaption&二战及二战前,冯·布劳恩设计的一系列火箭,右侧就是A9和A10&/figcaption&&/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55f4e2fb28b5f0ae00cba9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3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55f4e2fb28b5f0ae00cba9_r.jpg&&&figcaption&A9/10二级火箭的设计图&/figcaption&&/figure&&p&  按照技术人员的设想,如果条件允许,他会把一枚A9安装在由A10火箭改装成的基座上,从而组成一枚二级火箭。其中,A10负责提供升空之初的动力,一段时间后,两者将彼此分离,A9最终将携带着一枚1吨重的弹头落向纽约。和航天飞机上的固体助推器一样,A10组成的分段也可以重复使用,分离后,降落伞会让它缓慢地落在大西洋上,以方便海军舰艇收回。A9/A10组装后的尺寸,与美国战后研制的“阿特拉斯”火箭相当,在冷战时期,美国也正是用后者把宇航员发射进太空轨道,从而与苏联进行“太空竞赛”。&/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2fa6c0eee4f973b4e5c30cafe5cd9860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5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2fa6c0eee4f973b4e5c30cafe5cd9860_r.jpg&&&figcaption&A9/10二级火箭升空时的想象图&/figcaption&&/figure&&p&  虽然整个设计听上去相当宏大,但以二战时期的技术水平,它更像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A9/A10的设计非常原始,由于条件所限,布劳恩也没有进行更多细节上的完善。另外,由于成本高昂,1943年,这一项目被德军高层取消,只有布劳恩和少量技术人员仍在研讨一些后续的研究方案。&/p&&p&  战后发现的A9档案中,盟军发现了一组草图(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工程蓝图),其中展示了一种有人操纵的火箭,其设计明显来源于A9,但额外安装了一套抗压驾驶舱以及降落装置。按照设计,该飞行器可以在20000米高空达到3.4马赫(至少3500千米)的时速,这在20世纪40年代是一个惊人的数据。&/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4cba74abebbd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4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4cba74abebbd_r.jpg&&&figcaption&德国载人火箭项目的设想图,按照分析,该项目更可能是一种科学研究机或高速侦察机&/figcaption&&/figure&&p&  正是因此,有人猜测,这种火箭可能是纳粹载人航天项目的一部分,但考虑到它是在战争期间研发的,其服务的最终也必然是军事目的。其中一种猜测,是该设计可能是一种自杀炸弹,它将在狂热分子的驾驶下,撞向帝国大厦和白宫等标志性建筑。但需要指出的是,在原始设计图中,该火箭上并没有为弹头预留空间,这表明其真正的用途,可能只是执行科学研究或是远程侦察任务而已。这也意味着,如果该飞行器真正完成,在A10火箭的助推下,它可以在40分钟内穿越大西洋,或是进入离地球100公里外的外太空,然而,随着纳粹德国的战败,这一设想注定不会有实现的可能性。&/p&&p&  二战中纳粹德国另一个太空项目,是欧根·桑格尔博士的“银鸟(Silbervogel)”计划,它也被称为“环球乘波轰炸机”。在德国航空界,桑格尔博士是一名公认的鬼才,自20世纪30年代初,他便在研究超音速飞行器和火箭发动机,这也是当时航空技术的最前沿。20世纪30年代,他提出了一种火箭式超音速客机的设想,这一点引起了德国空军的关注,随后,按照军方的要求,桑格尔奉命推进上述计划,并将其改建成一种特殊的轰炸机。&/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cb88bd542e0e42bb85b0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46& data-rawheight=&6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6&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cb88bd542e0e42bb85b0_r.jpg&&&figcaption&欧根·桑格尔博士和她的妻子——伊琳娜·桑格尔,后者也是桑格尔博士的助手&/figcaption&&/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8bf5ca287d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8bf5ca287d_r.jpg&&&figcaption&“银鸟”项目设想图&/figcaption&&/figure&&p&  这也成了“银鸟”项目的起源,其全长为28米,拥有扁平的外形、粗短的机翼和尖锐的机首,整个机身采用全金属构造,其中还安置了一个增压驾驶舱,以保证乘员能适应高空高速的飞行环境。&/p&&p&  按照桑格尔的设想,该轰炸机将在大型火箭的推动下,沿一条长3公里的轨道起飞,一旦升空,飞行员将启动大功率火箭发动机,并突破每小时10000公里的时速。抵达美洲大陆时,该轰炸机将在特定的战略目标上空投下8吨炸弹(很有可能是核弹)。期间,该飞机还会在高空进行一连串“跳跃”。&/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55a8a6a8fd844b14f025d0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5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55a8a6a8fd844b14f025d0_r.jpg&&&figcaption&“银鸟”预想的飞行轨道&/figcaption&&/figure&&p&  具体来说,就是在超高速后,“银鸟”会向靠近大气层的方向进行平缓的俯冲,受地球引力的影响,该飞行器的速度会进一步加快,一旦靠近大气层,它就像是打水漂的石头一样开始反弹、并跳向太空,期间其因高速飞行产生的热量也会迅速散失——这令“银鸟”不必再安装厚重的隔热层。最后,“银鸟”将在太平洋上、日军占领的某座机场着陆,当地,将有另一条轨道把它发射回国。&/p&&p&  这是一项宏伟的计划,但它超过了当时德国的负担能力,早在1942年,德国空军取消了整个项目,并要求桑格尔进行“更传统”的设计。甚至在今天,除了航天飞机和美国的X-37B试验机之外,由于造价昂贵和技术问题,类似的飞行器在世界上也寥寥无几。&/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9b8cdde04ae3a7b7ef3904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4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9b8cdde04ae3a7b7ef3904_r.jpg&&&/figure&&p&  另外,桑格尔的设计还存在一些硬伤。按照他的推算,整个飞行器的全重只有10吨,但其中却搭载了90吨燃料,即使在今天,也很少有材料能在保证强度的同时满足这一条件。另外,在高速飞行时,受到作用力的影响,其弹舱根本是无法打开的,其能否顺利执行任务都值得怀疑。&/p&&p&  另外,以当时的技术条件,“银鸟”也没有一种配套的引擎,退一步说,即使该飞行器能达到预想的速度和高度,但在冲击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以超过10000公里时速接近大气层的“银鸟”也只会在半空中解体。尽管当年“银鸟”的空气动力学模型确实接受了测试,但事实上,整个项目的进展也仅仅局限于此。战后,桑格尔曾主导了一些独立的航空研究工程,还帮助中东国家研制过弹道导弹,但从来没有一个国家,愿意为他成本高昂的“银鸟”项目埋单。&/p&&p&  最后一个纳粹德国的航天设想不得不提,这就是赫尔曼·奥布赖特(Hermann Oberth)的宇宙空间站。这一设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20年代,也就是纳粹政权崛起之前。当时,在一部关于探索太空的著作中,奥布莱特提出了一个空间站设想,该空间站的结构成环形,将通过自转产生人工引力,其自身的能源将来自太阳能,另外,空间站内还将种植大量的南瓜,以便为太空人提供食品和氧气。&/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afe272417eec96de2f8b2d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70& data-rawheight=&7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afe272417eec96de2f8b2dc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7db542c2c694df5b4c87b5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70& data-rawheight=&7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7db542c2c694df5b4c87b5_r.jpg&&&figcaption&战后,美国《生活》杂志上对德国太空站构想的介绍&/figcaption&&/figure&&p&  同时,这个太空站还是一座杀人机器。按照设计,这座太空站还是一座巨大的聚光镜,可以把太阳光聚向地面,从而摧毁城市和军事基地。这样一座空间站将采用模块化建造,并像积木一样在太空中组装,其过程则需要数十年,并发射“不计其数”的火箭。正是因此,奥布赖特本人也从来没有将它当成一个严肃的设想,他只是希望唤起公众对太空事业的注意。另外,其灵感来源也是荒诞不经的。奥布赖特后来回忆说:&/p&&p&  “让我产生这种想法的,是上学时,用聚光镜点燃老师胡子的恶作剧。”&/p&&p&  一些资料显示,战争爆发后,德国的研究人员曾以此为启发,研究过太阳能武器的项目,但这一项目也仅仅停留在几份计划书的程度,和前面提到的几种研究几乎无法相提并论。总而言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的太空计划只有一个潦草的开始。&/p&&p&(未完待续……)&/p&&p&作者:最后的防线&/p&&p&传送门:&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gamersky.com/zl/academy/215.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德军总部2》的纳粹黑科技 哪些源自真实研究?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a&&/p&&p&&/p&
近几年来,架空历史已成为一个喜闻乐见的题材,而其中,与二战相关的作品始终占据了一席之地。近几年问世的《钢铁苍穹》《高堡奇人》和《德军总部2》就是其中代表。尽管设定互有差异,但它们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点:其中出现了纳粹制造的超级武器。而在《德军…
&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c77cbb18ee1d1e0f36bf88_b.jpg& data-rawwidth=&704& data-rawheight=&3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c77cbb18ee1d1e0f36bf88_r.jpg&&&/figure&&p&  提到《星球大战》,除了那句经典的“我是你爸爸”外,想必大多数朋友们脑海中闪过的第一个念头应该绝地武士对打时,那些能发出五颜六色光芒,碰撞时还会发出“嗡嗡”声音的光剑吧。&/p&&p&  身为一个男孩子,笔者小时候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在书本上画各种各样的帅气兵器,由于所接触的影视剧与游戏限制,书本上出现频率最多的就是剑类武器,而这些发光荧光棒因为炫酷的颜色成为了我的最爱,毕竟我只需要用荧光水彩笔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一把能够斩断一切的神兵就能跃然纸上。最多只由两种颜色组成的光剑,早在1999年就向普罗大众们诠释了什么叫做“极简风格的力量”。&/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42cdcef5f12e3bb22a8ae43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35& data-rawheight=&5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5&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42cdcef5f12e3bb22a8ae43_r.jpg&&&figcaption&我画的&/figcaption&&/figure&&p&  新发售的游戏《星球大战:前线2》里,虽然严重的氪金内容让原力的使用蒙上了资本主义的阴影,但是万幸的是这对我们使用光剑时的照明效果影响不大,玩家们依旧能见到这些彩色灯管在战场上切金断玉的英姿。&/p&&h2&&b&光剑的原型是武士刀&/b&&/h2&&p&  上个世纪70年代,日本文化产业突飞猛进开始对外输出,传奇导演黑泽明影响了当时许许多多的好莱坞导演和编剧。乔治·卢卡斯就是其中一位,当时还正直壮年的卢卡斯疯狂的迷恋着黑泽明电影镜头下的东方世界,那种武士与武士,武士刀与武士刀之间的挣扎和对抗,在他眼里显得异常神秘而富有魅力。&/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01643dac02cf24270c9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6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01643dac02cf24270c9d_r.jpg&&&/figure&&p&  而在《星球大战》里的两个机器人的灵感则是来自黑泽明的作品《战国英豪》中的两个农民搭档,一高一瘦的机器人C-3PO和R2-D2正好对应着战片里的那两个高瘦的农民。&/p&&p&  对黑泽明电影备加推崇的卢卡斯,得到了福克斯公司的850万美金投资,用于筹备拍摄第一部大制作的科幻电影:《星球大战》。为了致敬黑泽明大师,卢卡斯在影片中采用了武士的设定,并且还将武士道精神加入到角色设计中,创造出了“绝地武士”。既然有了武士自然要有武士刀,附和故事背景,带有科技感同时又十分帅气的光剑应运而生。&/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33f8339dff43870b0caf7e81fa4b3f87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4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33f8339dff43870b0caf7e81fa4b3f87_r.jpg&&&/figure&&p&  虽然我们经常在电影中看见绝地武士们耍得一手好光剑,他们也有成套的光剑剑法教学和制作方法,但是实际上光剑的创造者并不是这些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原力大师,事实上,与其说绝地武士是光剑的使用者,还不如称其“抢夺者”来得正确。&/p&&h2&&b&绝地伊&/b&&/h2&&p&  最早的绝地武士实际上并不知道光剑为何物,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青睐于直接使用原力的力量来击溃敌人。那时候的原力使用者们自称为“绝地伊”,在古语中,意义为“神秘中心”。雅文战役前36453年,来自宇宙各地,能够感应原力变换的“原力敏感者”,由九艘神秘的、来源不明的菱形金字塔飞船“托尔”召唤聚合在一起,送往具有强大原力的星球泰森,这些人在此创建了最早的绝地武士教派。&/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bf217de25baea5f62f9e31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6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bf217de25baea5f62f9e31_r.jpg&&&/figure&&p&  绝地伊们与原力和谐共存,他们使用原力讲究一个阴阳调和,不能太过于守序光明,也要避免自己沉迷黑暗陷入混沌。伴随着和谐的原力力量,绝地伊们在泰森星球上繁荣而平静地生活了近万年,并且发展培养出来了各种神奇的原力驱动装置与能够熟练操作原力的绝地大师们。&/p&&p&  绝地大师们负责训练和教导那些富有原力的学徒们如何正确操作他们的力量。他们因材施教,武勇过人的学徒会被配以坚硬无比的马多格钢造成的剑刃,进行体术训练;那些能够直接从原力本身汲取力量的学徒会学习如何放出能量波攻击、操控其他生物心智的训练。一批又一批的新学徒在他们的指导下诞生,学徒为了追求原力的能力在星球上接受着试炼。&/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80919dec23c5e121df9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4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80919dec23c5e121df9c_r.jpg&&&/figure&&p&  在浩瀚宇宙的另一端,一个名为拉卡塔的种族也同样追求着对原力的掌控,但是只有其黑暗面。拉卡塔人用黑暗原力征服了数以千计的星系,并且靠着黑暗原力创建了庞大的帝国:无限帝国。手握巨大资源的拉卡塔人将自己征服行星中的原力敏感者找出来,奴役他们,用原力为其提供能源。少部分资质优秀的人,还会被残忍的洗脑训练成为自己的原力“猎犬”,为他们寻找新的原力丰富的星球,然后再征服它。&/p&&p&  雅文战役前25793年,一个名为泽什的拉卡塔帝国猎犬找到了泰森星,上面蕴含着的整个帝国近万年来从未遇见过的巨大原力,他敏锐地感觉到如果能够获得这个星球的原力,主人将会非常的开心,会对他赐予丰厚的奖励。&/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713fdb8c58a324f1331c18bcfa338b5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5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713fdb8c58a324f1331c18bcfa338b52_r.jpg&&&/figure&&p&  作为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绝地武士的神圣之地,泰森星球有着自己特殊的防御机制,当星球上的原力平衡被扰乱时,它会以唯有绝地伊才能平息的猛烈风暴做出回应。风暴击倒了大树,也击倒了泽什的飞船。&/p&&p&  星球上的三位绝地伊学徒,有着游荡者称号的谢·科达、塔傻·赖奥和赛克诺斯·拉思也感受到了这份力量,他们的眼中浮现出了这个充斥着黑暗原力的扭曲灵魂。他们不约而同地到达了飞船坠毁之处,寻找那个打破平衡的人。&/p&&p&  只见他们面前的地面上有一个硕大的坑洞,周围浓烟蔽日,火影绰绰。当学徒们正尝试用原力寻找感应幸存者时,一个脸上画着紫色等边三角线的泽什从浓烟中缓缓地走了出来。只见他右手手持一精钢剑柄,但是剑却无刃,剑柄冒出三尺长紫色光芒,剑光反复流动发出隐隐虎啸之声。口中嚼动法诀,左手抬起,五指微开,聚集起无数原力向三个学徒射去。&/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5cad092bef390e919b60a05e0f1a0ec8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5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5cad092bef390e919b60a05e0f1a0ec8_r.jpg&&&/figure&&p&  刚准备和来人交涉的三名绝地学徒见状连忙掏出自己的武器迎敌。几个回合下来却不敌泽什,反倒是手持紫色光剑的泽什轻而易举地将他们的武器切成两半。四人鏖战数个回合,但是在削金断玉的光芒面前,绝地武士渐渐陷入了战况的僵局。就在所有钢刀都被击碎,武士们赤手空拳被击倒在地,即将被泽什杀害时,拉思上来一招空手夺白刃将泽什的剑柄抢了下来,扔给了科达。包含着愤怒与绝望的科达一下子点燃了光剑,这才堪堪击败了泽什。&/p&&h2&&b&光剑的制作&/b&&/h2&&p&  三人将泽什五花大绑地捆了起来,连同原力剑的剑柄带回绝地伊的地界。剑柄交给锻造技巧最为精妙的绝地大师康姆·马多格,希望能在绝地大师的帮助下分析出这柄剑所蕴含着的能量。&/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31f85ff8e3ba6d89d2a20a753ddd7fc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6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31f85ff8e3ba6d89d2a20a753ddd7fcd_r.jpg&&&/figure&&p&  马多格大师称其为“原力剑”,并分析出这柄剑内蕴含着极其丰富的黑暗原力,很有可能会让其使用者陷入混乱的黑暗力量中不能自拔。即便是这颗星球上最为炽热的锻炉也无法令其融化分毫,掺杂着寒冰的冷水也不能使它淬火。剑柄本身没有启动开关,也没有明显的能量来源,只是在金属包裹的内部有一块儿小小的水晶。&/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6eea1eedbee1b6320412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34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6eea1eedbee1b6320412d_r.jpg&&&/figure&&p&  这边被关押起来的泽什遇见了放水的二五仔,二五仔贪图原力剑的力量,于是将他放了出来,请他再制作一把原力剑。泽什回答道:每一个原力猎犬都必须亲手制造自己的原力剑,原力剑的能量经由一块凯伯水晶提供转换,接下来还需要用非常精密的炼金术对其进行改造后,才能装到剑柄上,成为一把能够使用的武器。&/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debdef95be78a03ec32785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6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debdef95be78a03ec32785f_r.jpg&&&/figure&&p&  至于原力剑的运作原理则是,原力在剑柄中会放出高度集中的等离子能量形成剑的形状,这些等离子被束缚在磁场之中,一旦接触到其他物质,磁场就会用极高的温度穿过它,切断它。除了同样用等离子构成的另一把原力剑外,理论上它可以斩断任何东西。在电影当中,光剑的锋利程度在断手方面效果拔群。&/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dfe39aea75670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5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dfe39aea75670_r.jpg&&&/figure&&p&  原力剑作为宇宙中使用黑暗原力最为强大的帝国拉卡塔所造,启动它需要使用者将自己的全部原力都倾向黑暗面,用负面情绪让它发散出的真正的力量。尼采有一句被用烂的话:“与魔鬼战斗的人,应当小心自己不要成为魔鬼。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着你。” 原力猎犬能够如臂使用它的代价就是让自己完完全全地陷入黑暗,终日承受那挥之不去的黑暗与折磨。&/p&&h2&&b&结尾&/b&&/h2&&p&  众所周知,《星球大战》系列的核心内容就是主角价值观的反复游离与变换,这个泽什也不例外。在与绝地伊们生活的时光中,身陷黑暗的原力猎人逐渐地爱上曾经击败过他的科达,明白了均衡才是正确使用力量的法则,他应该奋起反抗奴役自己的杀父仇人,又转头带领绝地伊们对抗拉卡塔帝国的入侵暴行。&/p&&figure&&img src=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机战ogs汉化版下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