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利利海上的风暴和低加波利之间的距离

智慧之子,总以智慧为是(有古卷作但智慧在行为上就显为是)。』」
﹝文意注解﹞「人子来了,也吃,也喝,」『人子』是指主耶稣(太十六13);『也吃也喝』是说祂的饮食与常人无异。
「但智慧之子,总以智慧为是,」意指施洗约翰和主耶稣两人虽然生活方式各异,但从他们智慧表现的行事结果来看,都是正确无差的。
﹝灵意注解﹞「但智慧之子,总以智慧为是,」『智慧』是指基督(林前一24,30);『智慧之子』是指敬畏神的人(参箴九10)。敬畏神的人不凭外表判定是非,而事事仰望基督,以祂的带领为依归。
﹝话中之光﹞(一)约翰『不吃不喝』,主『也吃也喝』,却不因光景相反,而彼此定罪。在生活行动的方式上,应该允许别人有绝对的自由;定罪干涉与自己不同的,最是愚昧。
(二)从犹太人的眼光看,『不吃不喝』是错,『也吃也喝』也是错;当人有自己的看法时,不能接受别人的行为,别人无论怎么作,在他看来都是错的。
(三)基督教不是『不吃不喝』,基督教也不是『也吃也喝』;基督教不是注重人外面的作法,乃是注重人里面的存心。
(四)神的国,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义、和平,并圣灵中的喜乐(罗十四17)。
(五)「智慧之子,总以智慧为是。」懂得持定基督的人,乃是最有智慧的人。
(六)有属灵看见的人,和真心敬畏神的人,才能认识主的行径。
(七)那些要基督、属基督的人,总以基督为是;凡接受主的人,都以神所安排的救法为是。
(八)信徒所要竭力追求的,不是道理、教训、理由、经历,乃是主自己;不是主的恩典,乃是赐恩的主。
【太十一20】「耶稣在诸城中行了许多异能,那些城的人终不悔改,就在那时候责备他们说:」
﹝文意注解﹞「耶稣在诸城中行了许多异能,」主耶稣不只传讲福音,并且以大能显明是神的儿子(罗一4)。
﹝灵意注解﹞「那些城的人终不悔改,」『城』代表世界的组织;属于这个世界的人定意不要主、弃绝主。
﹝话中之光﹞(一)今日基督教中迷信灵恩的人,盼望藉施行异能(诸如神医、说方言等)来征服人心,应当从本节学取教训。
(二)行异能、传福音总有一定的时候,并不能长久;人若不悔改,随之而来的必有责备。
【太十一21】「『哥拉汛哪,你有祸了;伯赛大阿,你有祸了;因为在你们中间所行的异能,若行在推罗、西顿,他们早已披麻蒙灰悔改了。」
﹝原文字义﹞「哥拉汛」秘密;「伯赛大」网之地,捕鱼之家,粮食之家;「推罗」岩石,使受痛苦;「西顿」打鱼,打猎。
﹝背景注解﹞「哥拉汛哪,你有祸了;伯赛大阿,你有祸了;」『哥拉汛』、『伯赛大』和『迦百农』(23节)是加利利和低加波利的大城,主耶稣起头的工作就在那一带地方(参太四23~25)。
「若行在推罗、西顿,」『推罗』和『西顿』均为加利利地以北的腓尼基古城,在主前三百多年即已倾毁,故主耶稣从未去过那里。
﹝话中之光﹞(一)全世界只有我知道那个『秘密』(「哥拉汛」字义),别人不知道,这样骄傲的人,有祸了。
(二)传福音──『打鱼』(「伯赛大」字义)我也会,造就圣徒──『供应粮食』(「伯赛大」另一字义)我也会,样样都会,无所不备,就是不要主,这样的人有祸了。
(三)「披麻蒙灰悔改」就不会落在审判里;人非悔改,就不能脱离神的审判。
【太十一22】「但我告诉你们,当审判的日子,推罗西顿所受的,比你们还容易受呢。」
﹝文意注解﹞「审判的日子,」指世界末日面临神的审判之时。
﹝话中之光﹞(一)由本节可知,将来所受的审判并不是一律的,刑罚有大小、轻重之分。
(二)将来审判的后果,与我们今日从主所领受的有关;这说出了多给谁,就向谁多取;多托谁,就向谁多要(路十二48)。
【太十一23】「迦百农阿,你已经升到天上(或作你将要升到天上么),将来必坠落阴间;因为在你那里所行的异能,若行在所多玛,它还可以存到今日。」
﹝原文字义﹞「迦百农」安慰之乡,那鸿的村;「所多玛」焚烧,上脚镣。
﹝文意注解﹞迦百农是主当初作工施恩的中心,属天的福气临到他们,他们却不要,故必受神审判,变成荒凉之地。
「你已经升到天上,将来必坠落阴间,」『阴间』位于地底(参太十二40),是人死后灵魂暂时所归之处(参徒二27路十六22~23);全句表示从至高的尊荣地位,被降到最低的受罚境地(参赛十四13,15)。
﹝话中之光﹞(一)凡是从前因为悔改得着『安慰』(「迦百农」字义),但如今自以为了不得的人,虽升到天上,仍要被坠落阴间!
(二)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太十九30;廿16)。
【太十一24】「但我告诉你们,当审判的日子,所多玛所受的,比你还容易受呢。』」
﹝背景注解﹞「所多玛,」是同性恋的滥觞之地,罪大恶极,被神毁灭(参创十八20;十九5,
﹝话中之光﹞(一)当审判的日子,人所受的刑罚大小不一,乃视我们对主的反应如何。
(二)人若尝过天恩的滋味,后来又离弃主,其结局将比原不认识主的人更可怕(来六4~8)。
【太十一25】「那时,耶稣说:『父阿,天地的主,我感谢你,因为你将这些事,向聪明通达人,就藏起来;向婴孩,就显出来。」
﹝文意注解﹞「那时,」就是指主耶稣在那样被人误会、轻忽、毁谤、厌弃的时候;「耶稣说,」原文为『耶稣回答说』,下面廿五至廿七节的话,就是祂内心对前面廿至廿四节述说的景况所起的反应。
「父阿,天地的主,我感谢你,」『父』表明神是一切的源头;『天地的主』表明是神主宰、安排一切。主耶稣在那样落魄的境遇中,却能认识凡是临到祂身上的,乃都出于父神(罗八28)。『我感谢你』表示主不只接受神手的安排,并且是感谢着领受。
「你将这些事,向聪明通达人,就藏起来;向婴孩,就显出来,」这说出神作事的原则。神虽然乐意将基督启示给人(加一16),但人若自以为聪明通达,想凭理智来领会属灵的事物时,反而得不着启示;惟有像婴孩般敞开心,单纯向着主,就会得着丰满的启示。
﹝话中之光﹞(一)认识父是『天地的主』──一切都操在祂主宰的手中,就会凡事安息感谢。
(二)许多时候,我们虽然接受神手所安排的环境和事物,却是相当勉强地接受,心里觉得不平,因此得不到像主那样的安息。
(三)我们若能从神作事的法则,来看我们日常所遭遇的人事物,就会有超脱的心境,而在诸多困扰中,仍能得着安息。
(四)基督徒的遭遇、环境、事情、四围的安排,都是神的旨意;我们对于每一件事,若能当作是从神手里接过来的,就不会有埋怨了。
(五)十字架在我们身上工作得最成功之时,乃是神的安排和我们的意见不一样之时;当我们能顺服下来,十字架就真的在作工。
(六)神在我们身上的作为,与我们的存心和态度有密切的关系;我们的存心越像小孩,就会越多得着神的恩待。
(七)谦卑肯受教的人,常得神的启示(参彼前五5)。
(八)凡自以为知道神应该怎样作祂的工作的(「聪明通达人」),反而根本就不知道神的心意;凡自以为甚么都不知道的(「婴孩」),反而容易明白神的心意。
(九)人读经读不好,并非因他的头脑不好,乃因他的头脑太好,想用自己的「聪明通达」 113
来读经,以致失去「婴孩」的态度,所以神就向他隐藏起来。
(十)主虽然在廿至廿四节说了重话,但祂的里面还是满了感谢与平和;我们的里面若没有像主这样的存心,就不配向人说严重的话。
【太十一26】「父阿,是的,因为你的美意本是如此。」
﹝原文直译﹞「是的,父阿,因为这在你面前本是以为美的。」
﹝原文字义﹞「美意」喜悦,认为美好,羡慕。
﹝话中之光﹞(一)「父阿,是的。」这是儿子的灵,是儿子一直该有的态度。凡出于父的,我们都该说『是的』──阿们。
(二)我们凡事不求自己的喜悦,只求神的喜悦。
(三)凡父神所喜悦的,我们就说「是的」,就说『阿们』;这样,即使是在逆境中,我们仍能有安息。
(四)父神的美意乃是要我们:经过苦难才能达到荣耀,经过十架才能达到宝座,经过失败才能达到得胜,经过魂生命的损失,才能达到属灵境界的高峰。
(五)神所要的仆人,不在乎他工作的成果如何,乃在乎他有没有遵行神旨意的存心。
【太十一27】「一切所有的,都是我父交付我的;除了父,没有人知道子;除了子和子所愿意指示的,没有人知道父。」
﹝原文字义﹞「知道」认识(指主观经历上的认识);「愿意」想,商量(counsel);「指示」启示,显明。
﹝文意注解﹞「一切所有的,都是我父交付我的,」这话有两个意思:
1.我一切的遭遇及『得着』,不是人给我的,乃是神给我的,所以不必怨人。
2.既然一切都是神给的,就必有祂的美意,所以我们只管安然接受。
「除了父,没有人知道子,」人不知道主、不认识主,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只有父神和父神所启示的人才认识祂。这里含有一个意思:人可以不了解我,人可以误会我,但我只要父神知道我,这就够了,这就可以让我安息了。
﹝话中之光﹞(一)「一切所有的,都是我父交付我的,」这话说出:
1.主服在父的一切安排之下。
2.主最终承受父的一切。
长子如何,众子也如何;凡与主一同服在父一切安排下的,最终也必与主一同承受万有。
(二)「除了子和子所愿意指示的,没有人知道父。」只有父所启示的,才能认识子(参太十六17);也只有子所启示的,才能认识父。我们对三一神的认识,必须是从启示而来。
(三)惟独能安息于只让神知道的人,才能知道神;也惟独知道神的人,才能带领别人来知道神(约十七25~26)。
【太十一28】「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
﹝原文字义﹞「劳苦」劳累,困乏;「担重担」负重;「安息」安歇,舒畅。
﹝文意注解﹞「凡劳苦担重担的人,」指所有世人的实际情形:不只有生活上的『劳苦』(创三17),并且有罪恶的『重担』。
对信徒而言,我们也有跟罪恶挣扎的苦(罗七24),有为主事工的劳苦(西一28~29),还有各样的重担(来十二1)。
「我就使你们得安息,」原文作『我就安息(动词)你们』;或作『我就给你们安息』。
﹝话中之光﹞(一)要得着主的安息,首先必须认识自己是个「劳苦担重担的人」。
(二)惟有「来」到主面前的人,才会得着真正的安息;并且最要紧的是,我们的『心』要来。
(三)「来」是我们的本分,此外我们不必作甚么,都是主作的。
看过本文章的还看过。。。
马太福音讲义。马太福音讲义第一讲:导论
马太福音的特色:
经文解说:......
马太福音讲义。马太福音讲义第一讲:导论
马太福音的特色:
经文解说:......
第一课 马太福音经典ppt讲义_文化宗教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马太福音经典ppt讲义今日推荐 88份文档 2014年全国注册造价工程师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重点整理 工程造价计价.........
马太福音讲义_法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马太福音提要 壹、作者 根据早期的教会历......
马太福音讲义_文化宗教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马太福音讲义 第一讲:导论
第五课 马太福音经典ppt讲义_文化宗教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第五课 马太福音经典ppt讲义今日推荐 78份文档 笑翻神图 爆笑图片汇集 搞笑图片乐翻人 cs3简单制作动.........
相关文档推荐 暂无相关推荐文档第三课 马太福音经典ppt讲义 暂无评价|0人阅读......
第二课 马太福音经典ppt讲义_文化宗教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马太福音经典ppt讲义 你跟從我來。 耶穌從那裏往前走,看 見一個人名叫馬太,坐 在稅關上,就對他.........
賜下聖靈,使 我們活出更高 的道德標準 儀文 條例 影子成為實體 預表成為實際 ......
马太福音二十章讲义_文化宗教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 马太福音二十章讲义_文化宗教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马太福音二十章 ——.........
约翰福音讲义_文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约翰福音讲义 第一课:导论
简今:《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 音》,在新约福音书的分类里,我们把它称作 .........
约翰福音总讲义__简体_日语学习_外语学习_教育专区。课程名称:约翰福音 研读福音...原因是因为两处的记载有许多雷同之处,但马太、马可二福音 书所记载的洁净圣殿.........
圣经讲义_英语学习_外语学习_教育专区。圣经故事的英文介绍及讲解..马太福音》 记述: and before him shall be gathered all nations: and he.........
罗马书研读讲义_法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真道分解 罗马书讲义第一课: 第一课...“祝福”是求神加恩典给人,而 “咒诅”根据马太福音 25 章 41 节所记载,是.........
1_神的护理_学生讲义_教学计划_教学研究_教育专区。神的护理延伸到我们的整个...? 马太福音10:30 神在一切受造物上掌权创世记 1-2 结论祂将祂的旨意成就在.........
教师培训讲义word学习1 4页 1下载券 新课程理念学校教师培训... 19页 2下载... 主耶稣看重儿童的灵魂 马太福音十八章里记载,有一次门徒问主耶稣,在天国里.........
约翰福音查经讲义(授课)_文化宗教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约翰福音导论 ...只见于马太的单元,有四十 二个 ;马可独有的只是七个 ,路加则是五十九个 .........
布道与宣教讲义01_教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空中神學院講義 課程:y106 佈道...2﹕马太福音大使命研究 最全面,因不但叫人去,且要使人作门徒,还要施洗和.........
标杆人生第八天讲义_文化宗教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原创标杆人生讲义。感谢主!被...马太福音6:25:食吗?身体不胜于衣裳吗? 所以我告诉你们,不要为生命忧虑吃甚么.........
诗篇第三篇 组长讲义_文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诗篇第三篇 讨论问题一.复习...大卫在痛苦的开始上橄榄山哭泣,这与基督被抓 之前的举动一致,马太福音 26,路.........
速读的顺序一般有以下几种: a、从创世记开始,按旧约、新约圣经本身编排的次序一卷一卷读下去,直到读完启示录; b、先读新约,从马太福音开始,一卷一卷读下去,.........
■ 热门推荐一个好答案的价值,在于“答非所问”。&br&&br&一个人,心中最难解的那些问题,通常不是源自知识的匮乏(求知可以谷歌百度),而是思维方式的禁锢。这些禁锢悄无声息,自己无法察觉,却总是能把人局限在一个狭小的认知牢笼中,纠结于不该纠结的问题,烦扰于纷繁芜杂的表象,而看不到一个更宽广的世界。&br&&br&牢笼中诞生的问题也框定了回答者的思维。扣住问题给答案,固可以解问者表面之惑,但是,心底的那个结终究没有解开。跳出问题的框框,瞄准思维的牢笼将其击碎,才是最好的做法。&br&&br&因为我深信,每一个问题的背后总是隐藏着一个更大的问题;正如每件平凡事物的深处也可能蕴含着深刻的启示。&br&&br&谷歌和百度,是答疑解惑的行家里手,它们永远忠诚于你的关键词,但是,这也是它们最大的软肋。它们看不到你内心深处的缺失、困境、彷徨和无助,它们只能给你牢笼里的答案。也正因如此,知乎的存在才有意义。&br&&br&知乎的很多好答案,并没有回答问题本身,却能够一下把你的思考拉到一个原先无法企及的高度:转变看问题的视角,颠覆原有的观念,发现一个更宽广的世界——就像一道闪电,劈过灵魂的腹地。&br&&br&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深。&br&&br&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看,每个人终其一生,忙忙碌碌,寻寻觅觅,就是为了寻找自己内心的那几个问题的答案。这些人生的答案,只能由自己来作答,旁人无法代劳。维特根斯坦说“哲学家的工作在于为一个特定的目的搜集提示物”,就像知乎上的好答案,也不过是些答非所问的提示,终究还得靠自己来领悟。而相对于你的人生,知乎也不过是场演习。&br&&br&关于怎样写出好答案,在我的认知牢笼里,也就这些内容了。至于在每写一个长答案前至少要先打一天腹稿、写完后至少要读上三五遍反复推敲修改这点小努力,以及首句出其不意以吸人眼球、文末以精炼警句结尾求引人回味这点小伎俩,实在是不足道也。&br&&br&所以归根结底,这个回答也不过是“答非所问”。&br&&br&&b&给自己插播一则广告:我的第一本书《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上市啦,在当当、京东、亚马逊、天猫等平台搜索“很厉害的人”即可。&/b&
一个好答案的价值,在于“答非所问”。 一个人,心中最难解的那些问题,通常不是源自知识的匮乏(求知可以谷歌百度),而是思维方式的禁锢。这些禁锢悄无声息,自己无法察觉,却总是能把人局限在一个狭小的认知牢笼中,纠结于不该纠结的问题,烦扰于纷繁芜…
说说个人经历好了,现男友。&br&&br&1.只要不犯原则性错误,吵架会被扼杀在摇篮里。&br&&b&2.风趣幽默,善于自嘲&/b&&br&&b&3.他永远比你想象的更了解你&/b&&br&4.和他一起参加活动或者独处永远不用担心他出岔子,也不用担心自己出岔子...&br&5.从不自吹,也不给你画大饼,只默默对你好。怕你以后有落差。&br&6.经常表达对你的爱意和欣赏&br&7.出了问题能包容的就包容了,感觉实在不对的就立刻和你私下温和地沟通,而不是自己默默忍着。因为他知道忍久了会有反作用。&br&8.人缘,包括异性缘都很好,但会控制在你绝对不会吃醋的范围&br&9.不会因为忙、游戏、球赛而冷落你&br&10.就算智商情商学识高出你很多,跟他交谈也不会让你产生自卑感,只会觉得跟他说话好有意思&br&11.你看不透他的自卑点在哪里,因为他几乎不被自卑心理左右。也不知道他优越感在哪里,因为他不用任何方式去秀。&br&12.能准确判断出你是生气了还是真的有事&br&13.一般不提起别的异性,提的话不会说坏话,但也不会夸女性特质的方面。&br&14.落落大方,襟怀坦白,不给别人添麻烦。&br&15.做到这一切的同时,却有可能并不是特别成熟深刻。仿佛天生就会处理人际问题,而不是因为有什么故事。&br&&br&暂时只想到这么多,总体感觉就是在一切意义上靠谱
说说个人经历好了,现男友。 1.只要不犯原则性错误,吵架会被扼杀在摇篮里。 2.风趣幽默,善于自嘲 3.他永远比你想象的更了解你 4.和他一起参加活动或者独处永远不用担心他出岔子,也不用担心自己出岔子... 5.从不自吹,也不给你画大饼,只默默对你好。怕你…
针对 &a data-hash=&d43f65fd7b7e30d285d5bd969d6594ce& href=&///people/d43f65fd7b7e30d285d5bd969d6594ce&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余雪松& data-hovercard=&p$b$d43f65fd7b7e30d285d5bd969d6594ce&&@余雪松&/a& 提到的答案做更新,发现他的答案是好几年前 方舟子 写的搬过来的,网上其实早就有针锋相对的反驳了,贴在这里对比着看看吧~&br&&br&回应“耶稣的历史真实性问题”&br&&br&作者:蔡哲民 (tjm)&br&&br&& 从来就没有救世主&br&&
--耶稣的历史真实性问题&br&&方舟子.&br&&&br&总之,没有任何可靠的旁证证明耶稣的存在。耶稣如果是个无名小卒倒也罢了,但是福音书声称:“耶稣的名声传扬出来,希律王听见了”(可6:14),“他(耶稣)这事的风声就传遍了犹太,和周围的地方。”(路7:17),显然是一个名满天下的著名人物,居然没有任何的历史文献、任何当时的历史学家留下有关他的任何可靠的记载,岂非怪事?&br&&br&其实不是没有旁证对不对?作者已经找出许多例子,另外也有其他例子说明「耶稣」这人存在於历史之中。但是作者就用一堆「可能」来质疑耶稣存在的证据,经过这样的「可能」质疑後,到底哪一个古代的人物的存在可能是真的?&br&&br&spring
key的资料打上来,我也就不再多说。其实您知道耶稣真实存在的证据很少人质疑,因为如果您要否定耶稣的存在,那用同样的标准您也不应该相信其他的古人如「孔子」、「释迦牟尼」等人真实存在於世间过。&br&&br&因为您把支持的证据都说成是「窜改的」、「不可信的」。然後把没有记载的文献都说成是「应该记载的」,那还有什麽人还可能存在呢?要谨慎的说明:为什麽是「窜改的」、「不可信的」,要说明像耶稣这样的案子,每一件都会记载在罗马历史上,而且要说明罗马历史文献是完整的,可靠的,才能说明您的立论是可靠的。&br&&br&&&br&&二、福音书的作者不跟耶稣同时&br&&&br&耶稣没有在世上留下任何的著作。他的事迹和教诲主要地被记录在福音书中。&br&&&br&收入新约的福音书有四篇:“马太”、“马可”、“路加”和“约翰”,它们都被教会认为是耶稣的门徒或门徒的门徒写的。实际上它们的作者是谁我们无从知道,但是不会是耶稣的门徒所写。耶稣的门徒都是犹太人,当以希伯来语写作,但是福音书却是用希腊文写成的。在一世纪末和二世纪初,基督徒掀起了假托耶稣的门徒匿名写福音书的热潮,这四篇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其它的还有“彼得”、“马利亚”、“腓力彼”、“多马”福音等等,只不过这些福音被教会认为是假经,不收入新约。新约的这四篇福音是在公元190年左右被确定为真经的,其原因也无非是跟当时教会的教义比较吻合,互相之间的冲突不大而已。既然别的福音是假的,这四篇当然也可能是假的。&br&&br&这真是笑话,当时会希伯来文的人经不多了,流行的语言是「亚兰文」和「希腊文」。又您怎麽知道福音书的作者不是这些人?只因为您错误的认为当时的通用语文是「希伯来文」?尤其四福音中的路加福音是「希腊医生路加」的作品,难道也该用希伯来文?约翰写约翰福音时,
也不再以色列,而在深受希腊文化影响的外地教会(一说是以弗所教会),难道他要用一种别人都不太懂的语言来写书?呵呵呵!这不是太好笑了?还是您以为约翰和路加不熟希腊字?&br&&br&喔!是不是有假经就不会有真经?教会把假经分别出来,正显示这四本书有独特的权威。&br&&br&&br&&&br&这四篇福音书的最原始的版本都没有保留下来。教会声称他们保留下了耶稣的坟墓、耶稣被钉的十字架、甚至耶稣的裹尸布(已被同位素方法证明是中世纪的产物)等等圣物,却没能保留下最珍贵的原始版本,使得我们在今天永远无法知道现在的版本跟最初的差别有多大。我们所发现的最早的福音书是在埃及出土的,是写在纸莎草上的约翰福音的片段,被断定为写于125年,不晚于公元150年。约翰福音不是最早的福音书。大多数研究圣经的学者认为,最早的福音书是马可福音。马太、路加福音都是根据马可福音写成的,约翰福音写得最晚,因此,在研究耶稣的历史真实性时,唯一值得考虑的福音书就只剩下了马可福音了。&br&&&br&&br&呵呵呵!这讲法只能拿来骗骗不懂考古的人。不然请您整理出各古典籍的最早抄本与著作年代的差距!看看新约圣经是不是最烂的一本。还是您要看看我帮您整理的(附件一)?另外读者文摘最近的几期提到「马太福音」的抄本年代已经被提早到西元九十年。&br&&br&&br&&&br&马可福音据传是马可写的。按照基督教的说法,马可不是耶稣的门徒,而是彼得的门徒,保罗和路加的朋友,也算是耶稣的同时代的人了。但是我们有极为充分的理由证明马可绝对不可能是马可福音的作者。马可福音中提到了耶路撒冷的圣殿被毁,此事发生于公元70年罗马军队进攻耶路撒冷之时,所以马可福音一定写于70年之后。信奉基督教的圣经学者普遍认为马可福音写于公元75年,那是因为他们相信马可是作者,在他的晚年写了这篇福音,所以时间不能离70年这个下限太远,否则他未免长寿得太离谱了。但是一世纪的基督徒作家都没有提到马可福音,它是直到二世纪中叶才被基督徒作家所引用,它的出现时间不会很早。由于马太福音在二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被提到,而马可福音写在它的前面,所以我们可以推测马可福音大约写于一、二世纪之交。&br&&br&&br&喔!马可福音哪里提到圣殿被毁?还是您认为不可能有「预言」这件事?&br&&br&&&br&为什麽说马可福音绝对不可能是马可写的呢?因为第一,从他的语言风格推测,它的作者的母语是拉丁语,而不是希腊语或希伯来语,是一个罗马人。第二&br&^^^^^^&br&喔!这我就不知道了,反正我也不懂拉丁文。&br&&br&&,它的作者很可能根本就没有到过巴勒斯坦,在文章中处处暴露出他对巴勒斯坦地理、风俗的无知。比如,他说“耶稣又离开推罗的境界,经过西顿,就从加波利境内来到加利利海。”(可7:31),有学者指出,按照这个旅行路线,耶稣不是到达而是背离加利利海。&br&&br&这个问题关键就是「低加波利」(不是「加波利」喔)到底在哪里。而不是学者怎麽说。低加波利一般认定是在加利利海与约旦和东北部,看看马可福音五章20
节就知道低加波利就加利利海附近。所以耶稣这次的旅程正式绕了一个圈子,由南部的推罗,到北部的西顿,越过约旦河东岸南下,到低加波利,然後到加利利海。&br&&br&不知道您所谓的学者知不知道「低加波利」的位置?还是一看到由南向北就很高兴的有了结论?&br&&br&&他把处死施洗者约翰的希律称为王(king)(可6:14),实际上当时的希律只是四个分封王(tetrach)之一。&br&&br&马可是不是政治高手?奇怪的是罗马人居然会弄错自己王的称呼,这才是奇怪。&br&&br&如果是殖民地的人民(马可是犹太人),知识又不高,弄错王的用字大概还可以原谅。&br&&br&&他还认为所有的犹太人都有吃饭前仔细洗手的规定(可7:3),实际上这只限于法利赛人。&br&&br&喔!我还奇怪到底您有没有看马可福音咧!还是抄一抄书而已。他不是说「法利赛人和犹太人」吗?不是强调法利赛人而提到一般犹太人吗。显然他知道法利赛人强烈遵守,而一般犹太人「大概遵守」这规矩。&br&&br&奇怪的是,怎麽您的资料特别说一般犹太人没有特别洗手的规矩,而我的资料都说有特别洗手的规矩呢(Manners
and Customs of Bible Lands by Fred H.Wight中文 「圣地风俗习惯」
P.59)?&br&&br&&他记载耶稣教导说“妻子若离弃丈夫另嫁,也是犯奸淫了。”(可10:14),妻子离弃丈夫另嫁在当时的罗马是有的,在巴勒斯坦则完全不可能发生,耶稣的这句教导也就是无的放矢了。&br&&br&呵呵呵!好笑的是这点您又认定所有的犹太人一定遵守规定了?为什麽吃饭洗手&br&&br&您就认定大家都会混,而这点您又认定大家都遵守呢?显然只是为了把耶稣干掉喔!&br&&br&告诉您一个秘密,犹太人离婚是合法的,可以参考申命记二十四章
而且大概离婚个三次还没有关系。看看其他的福音书也知道「休妻」不是没有发生过的。不知道您说犹太人「不可能离婚」是哪一本「古典籍」中的记载?&br&&br&&&br&总之,种种迹象表明,马可福音的作者不会是见过耶稣的人所写,他很可能连巴勒斯坦都没去过,而马可福音是有关耶稣的记载的最原始的资料,其可靠性如此之低,耶稣的历史真实性也就岌岌可危了。&br&&br&呵呵呵!我看是偏见比较多喔!&br&&br&附件一:&br&记号解释:AD:西元 BC:西元前&br&&br&附件一:&br&记号解释:AD:西元 BC:西元前&br&&br&附件一:&br&记号解释:AD:西元 BC:西元前&br&&br&著 者
原著写成时期
手抄本数目&br&罗马大帝凯撒
BC100-BC44
10&br&罗马史学家李维
BC59 -AD17
20&br&柏拉图
BC427-BC347
7&br&罗马史学家塔西图
AD100 AD1000
21&br&罗马巡抚小普力尼
AD61 -AD113
7&br&希腊史学家苏西戴得士 BC460-BC400
7&br&罗马史学家苏东尼亚
AD75 -AD160
8&br&希腊史学家西罗多德
BC480-BC425
8&br&罗马诗人贺瑞斯
900&br&希腊悲剧家沙孚克理斯 BC496-BC406
100&br&罗马哲人陆克里帝亚士
BC53 or BC55
2&br&罗马诗人加塔加斯
3&br&希腊悲剧作家尤里拔帝 BC480-BC406
9&br&希腊政治家狄摩西尼斯 BC383-BC322
200&br&希腊哲人亚里斯多德
BC384-BC322
5&br&希腊喜剧家亚理斯多芬 BC450-BC385
10&br&新约圣经
AD50 -AD100
最早第二世纪
原文 5000&br&
大多第四世纪
不全抄本13000&br&旧约圣经
BC1000-BC400
BC200-AD100
研究中&br&--------------------------------------------------------------------&br&&br&再回“耶稣的历史真实性问题”&br&&br&要跟人家讨论文章矛盾问题,先要解决的是「文体」问题与「正确解释」的问题。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福音书是什麽文体?喔!对!就是记叙文。&br&&br&如果老师出作业,要学生写「
XX山游记」,收到两篇文章完全一致,记载完全相同,那老师会觉得「没有矛盾」还是「彼此抄袭」?如果老师出作业,要学生记录一个演讲,看到两篇文章记录的演讲词完全相同,他会觉得「没有矛盾」还是会觉得「彼此抄袭」?&br&&br&写到这里,底下的问题已经解决大半了。作者太快用「抄作业」的方式要求写传记的人了。对於记叙文而言,「没有矛盾」,意味著主题与内容一致,而不是完全相同。以下我就为大家解释这篇文章论点的偏差。&br&&br&&br&&三、福音书的矛盾&br&&&br&&&br&我们已经证明,四部福音书的作者都不可能是耶稣的目击者所写。当然,非&br&^^^^^^^^^^^^^&br&&目击者所写的材料虽然史料价值大为降低,却也不等于就完全不可靠。问题在于,这些福音书在有关耶稣的生平上各说各话,互相抵触,它们或者全错,或者只有一个对而其它的错,总之不可能全对。&br&&&br&&br&&br&「证明」不能乱用。即使我不反驳前一段文章,难道作者就真的找到完整的证据「证明」四福音的作者都不是耶稣的目击者所写的?更不用说我们已经提出反驳与反证了。&br&&br&&&br&比如,很关键的一点,耶稣的家谱就有不同的版本,“马太”说从大卫到耶稣总共二十八代(太1:17),“路加”却记载了四十三代(路3:23—32)。“马太”说耶稣的祖父是雅各(太1:16),“路加”却说是希里(路3:23)。一些教徒绞尽脑汁要把这两个版本调和,却至今没有找到任何能让人信服的说法。诸如此类的矛盾还不少,最大的冲突可能是有关耶稣复活的记述,时间、人物、经过,四部福音书四种说法,无法完全调和:&br&&br&呵呵呵!听说近两百年来没有伟大的神学家,大问题都已经被解决过了,难道作者已经超越古圣先贤以往的成就了?呵呵呵!&br&&br&首先,我们要说明犹太人记家谱不是为了「详细记载每一代的名字」,而是有其独特的意义。您注意到吗?马太福音的家谱每一个阶段都是十四代,创世记的家谱每一阶段都是十代。不是那麽巧,也不是谁说谎,而是本来圣经的家谱记载就不是为了要详细记录祖先姓名用的,而是要表达一独特含意。创世记要表达死亡,马太和路加都是要表达耶稣是「大卫的後裔」,路加更要表达耶稣是「亚当的後裔」。而「十四」这数字更是具有独特的含意。作者学问渊博,我看我就不多说了。&br&&br&所以家谱中的谁生谁,中间常常会有跳代,这您比较一下圣经的家谱就知道了。所以由家谱要来算出亚当的年代是没有意义的。所以这种差异也是必然的。&br&&br&另外路加所记的极可能是「母系」的家谱,因为由路加的观点来看,耶稣其实是「玛莉亚」的儿子,所以算家谱应该算玛莉亚的,这也蛮合理的。所以针对这问题,基督徒根本不用绞尽脑汁,因为家谱的意义是每一个研究圣经的人都应该知道的常识。&br&&br&&&br&&1、耶酥给埋了多少天?&br&&&br&〔太12:40〕记载耶酥的话说,他要在土里给埋三天三夜。据〔可15:42〕〔约20:1〕耶酥在星期五被葬,星期天早晨就被发现坟墓已空,实际上是被埋了一天两夜。&br&&br&这就是古文今解的问题。您应该看当时的人怎样看时间。我简单的说一下,犹太人的一天开始是「晚上
6:00」。所以耶稣礼拜五晚上六点前死了下葬,经过周六,到周日黎明才复活,就犹太人的观念来看,他的确是死了「三天」。他的死亡涵盖周五、周六、周日三天。&br&&br&还是您认为没有七十二小时就不是三天?&br&&br&&2、耶酥的坟墓什麽时候被发现空了?&br&&&br&&
马太:天快亮的时候。&br&& 马可:清早,出太阳的时候。&br&& 路加:黎明的时候。&br&&
约翰:清早,天还黑的时候。&br&&br&看到这个我就怀疑作者有没有看圣经,还是一找到资料就很高兴的把国际歌加在後面贴出来了。以下是四段圣经:&br&&br&太
28: 1安息日将尽,七日的头一日,天快亮的时候,抹大拉的马利亚和那个马利亚来看坟墓。&br&可 16: 2
七日的第一日清早,出太阳的时候,他们来到坟墓那里,&br&路 24: 1七日的头一日,黎明的时候,那些妇女带著所豫备的香料来到坟墓前&br&约 20:
1七日的第一日清早,天还黑的时候,抹大拉的马利亚来到坟墓那里,&br&&br&我们用了解记叙文的方式来看这四段记载,您我应该很快的拼凑出事情的真相,他们是清晨天快亮的时候准备好,由城中出发,到了天刚亮的时候就到了坟墓的所在地。我们问四个人的口供,不也是类似这样的情形吗?&br&&br&&&br&&3、谁最先发现坟墓空了?&br&马太:两个马利亚。&br&马可:两个马利亚和撒罗米。&br&路加:那些从加利利和耶酥同来的妇人,包括两个马利亚、约亚拿和其他人&br&约翰:抹大拉的马利亚。她发现坟墓空了以后,跑去报告西门彼得和耶酥所爱的一个门徒,三个人又一起去看。&br&&br&这也是一样,我们可以由马太福音的记载中读出来看的妇女可能不只两个人,我们可以由这四个记录中拼凑出详细的情形。应该是路加记录比较完整,有一群人一同去看耶稣,其中最有名的,或者是其中的领袖应该是抹大拉的马利亚。而耶稣的妈妈当然也会被提起,马可可能认识撒罗米,或者他认为撒罗米的重要性比较高。当时实际的状况也吻合,抹大拉的马利亚是地主,又常接待耶稣,所以极有可能他实际负责这次探视的准备行动,而有其他人跟随。另外作者这样的记载也不是不可能,因为当时的妇女地位不高,计算人数时也都不算妇女,所以作者只取代表性的几位记载是可能的,因为重点是有一群妇女看到耶稣复活。&br&&br&&br&&&br&&4、在空墓看见了什麽?&br&&&br&&
马太:地震,一个天使从天上下来,辊开石头坐在上面。&br&& 马可:石头已经辊开了,一个少年人坐在坟墓里面。&br&&
路加:石头已经辊开了,两个人站在坟墓里面。&br&约翰:石头已经辊开了,没有看到人。两个门徒离开后,马利亚看到两个天使坐在安放耶酥的地方,一转身,见到了耶酥。这也一样,我们可以拼凑出事实的状况:我把四段经文当成附件,读者可以自行去比较。所谓的「矛盾」,其实是圣经的作者取材与强调的重点不同。&br&&br&马太的记录中「天使滚开墓门」的记录不一定是妇女看到的,天使是两个或一个呢?是站或坐呢?应该看圣经作者由妇女口中问到的重点而定。可能问到的是「有天使」,详细点的就说是「两个天使」。没说就认为是「站著」,说清楚的就是「坐著」。&br&&br&而约翰福音的重点根本是马利亚的经历,而不是坟墓中的遭遇。&br&&br&&&br&&5、天使说了什麽话?&br&&&br&&
马太、马可:说耶酥已经复活,传令门徒们到加利利去。&br&& 路加:只说耶酥已经复活。&br&&
约翰:问“妇人,你为什麽哭?”,没再说别的话。&br&&br&哇!这样还不够像啊,真的要四个作者抄一抄您才会满意喔!路加与前两福音应该是重点节录的问题。而约翰福音则另有重点。约翰所记的恐怕在1、2节之间已经把前三福音的记载都涵盖了,抹大拉的马利亚是在门徒来看过以後才去哭,所以这应该是另一段记录了。&br&&br&&&br&&6、妇人发现坟墓空了以后做了什麽?&br&&&br&&
马太:跑去报告门徒,路上遇见耶酥,耶酥重复天使的话。&br&& 马可:逃跑,因为害怕,什麽也不告诉人。&br&&
路加:跑去告诉门徒,路上没有遇到耶酥。&br&&
约翰:马利亚在坟外与耶酥交谈,然后再去告诉门徒。&br&&br&唉!真的是要抄您才会满意呢!前三福音只不过是重点不同,我就不多说了。约翰福音根本是告诉门徒以後的事了,不应该混为一谈。&br&&br&&&br&&7、耶酥在什麽时候第一次显现?&br&&&br&&
马太:在妇人回去的路上。&br&& 马可:这一日的清早,向已从坟地回来的抹大拉的马利亚显现。&br&&
路加:在两个门徒去以马忤斯的路上。&br&&
约翰:抹大拉的马利亚还没离开坟墓的时候。&br&&br&哇!我真的是快昏倒了。请问这四个记载哪一个说他所记的是「耶稣第一次显现」?还是您认为没有记录耶稣第一次显现就是该死的福音书,每一个作者都应该记录耶稣的第一次显现?&br&&br&&&br&&8、耶酥从复活到升天经过了多长时间?&br&&&br&&
马太:至少等到门徒们到达加利利。&br&& 马可:时间不明,只是说在十一门徒坐席的时候最后一次显现。&br&&
路加:耶酥在一天之内复活、显现、升天。&br&约翰:至少一星期。耶酥在复活后第八日专门向多乌显现,以后又在提比哩亚向门徒显现。&br&〔徒1:3〕“他受害之后,用许多的凭据将自己活活的显给使徒看,四十天之久向他们显现,讲说神国的事。”&br&&br&&br&哇!这真是鸡蛋挑骨头了,您的立场好像是没写就表示作者认为「没发生」罗!那您也没写耶稣不是神,是不是您就认定耶稣是神?告诉您一个秘密,约翰福音21:
1写到「这些事以後,耶稣在提比哩亚海边又向门徒显现。他怎样显现记在下面」。这里的「提比哩亚海」,就是「加利利海」,这时门徒正在加利利。这样可以了吗?&br&&br&耶稣就是复活四十天後升天的。&br&&br&&br&证词互相冲突到这种程度,任何法庭都不会相信其真实性。&br&&br&呵呵呵!不知道作者有没有兴趣去拿两本毛泽东传来看一看......&br&&br&附件一:&br&&br&太
28: 1&br&安息日将尽,七日的头一日,天快亮的时候,抹大拉的马利亚和那个&br&马利亚来看坟墓。&br&太 28:
2&br&忽然,地大震动;因为有主的使者从天上下来,把石头辊开,坐在上&br&面。&br&太 28: 3 他的像貌如同闪电,衣服洁白如雪。&br&太 28: 4
看守的人就因他吓得浑身乱战,甚至和死人一样。&br&太 28: 5&br&天使对妇女说:不要害怕!我知道你们是寻找那钉十字架的耶稣。&br&太 28:
6&br&他不在这里,照他所说的,已经复活了。你们来看安放主的地方。&br&太 28:
7&br&快去告诉他的门徒,说他从死里复活了,并且在你们以先往加利利去&br&,在那里你们要见他。看哪,我已经告诉你们了。&br&太 28:
8&br&妇女们就急忙离开坟墓,又害怕,又大大的欢喜,跑去要报给他的门&br&徒。&br&太 28:
9忽然,耶稣遇见他们,说:愿你们平安!他们就上前抱住他的脚拜他。&br&太 28:
10耶稣对他们说:不要害怕!你们去告诉我的弟兄,叫他们往加利利去,在那里必见我。&br&太 28:
11他们去的时候,看守的兵有几个进城去,将所经历的事都报给祭司长。&br&&br&&br&可
16: 1&br&过了安息日,抹大拉的马利亚和雅各的母亲马利亚并撒罗米,买了香膏要去膏耶稣的身体。&br&可 16: 2
七日的第一日清早,出太阳的时候,他们来到坟墓那里,&br&可 16: 3 彼此说:谁给我们把石头从墓门辊开呢?&br&可 16: 4
那石头原来很大,他们抬头一看,却见石头已经辊开了。&br&可 16: 5&br&他们进了坟墓,看见一个少年人坐在右边,穿著白袍,就甚惊恐。&br&可 16:
6&br&那少年人对他们说:不要惊恐!你们寻找那钉十字架的拿撒勒人耶稣&br&,他已经复活了,不在这里。请看安放他的地方。&br&可 16:
7&br&你们可以去告诉他的门徒和彼得,说:他在你们以先往加利利去。在&br&那里你们要见他,正如他从前所告诉你们的。&br&可 16:
8&br&他们就出来,从坟墓那里逃跑,又发抖又惊奇,甚麽也不告诉人,因&br&为他们害怕。&br&可 16:
9&br&在七日的第一日清早,耶稣复活了,就先向抹大拉的马利亚显现。耶&br&稣从他身上曾赶出七个鬼。&br&&br&&br&路
24: 1&br&七日的头一日,黎明的时候,那些妇女带著所豫备的香料来到坟墓前&br&路 24: 2 看见石头已经从坟墓辊开了,&br&路 24: 3
他们就进去,只是不见主耶稣的身体。&br&路 24: 4 正在猜疑之间,忽然有两个人站在旁边,衣服放光。&br&路 24:
5&br&妇女们惊怕,将脸伏地。那两个人就对他们说:为甚麽在死人中找活&br&人呢?&br&路 24:
6&br&他不在这里,已经复活了。当记念他还在加利利的时候怎样告诉你们&br&,&br&路 24: 7
说:人子必须被交在罪人手里,钉在十字架上,第三日复活。&br&路 24: 8 他们就想起耶稣的话来,&br&路 24: 9
便从坟墓那里回去,把这一切事告诉十一个使徒和其馀的人。&br&路 24:
10&br&那告诉使徒的就是抹大拉的马利亚和约亚拿,并雅各的母亲马利亚,&br&还有与他们在一处的妇女。&br&&br&&br&约
20: 1&br&七日的第一日清早,天还黑的时候,抹大拉的马利亚来到坟墓那里,&br&看见石头从坟墓挪开了,&br&约 20:
2&br&就跑来见西门彼得和耶稣所爱的那个门徒,对他们说:有人把主从坟&br&墓里挪了去,我们不知道放在那里。&br&约 20: 3
彼得和那门徒就出来,往坟墓那里去。&br&约 20: 4 两个人同跑,那门徒比彼得跑的更快,先到了坟墓,&br&约 20: 5
低头往里看,就见细麻布还放在那里,只是没有进去。&br&约 20: 6&br&西门彼得随後也到了,进坟墓里去,就看见细麻布还放在那里,&br&约 20:
7&br&又看见耶稣的裹头巾没有和细麻布放在一处,是另在一处卷著。&br&约 20: 8 先到坟墓的那门徒也进去,看见就信了。&br&约 20: 9
因为他们还不明白圣经的意思,就是耶稣必要从死里复活。&br&约 20: 10 於是两个门徒回自己的住处去了。&br&约 20: 11
马利亚却站在坟墓外面哭。哭的时候,低头往坟墓里看,&br&约 20:
12&br&就见两个天使,穿著白衣,在安放耶稣身体的地方坐著,一个在头,&br&一个在脚。&br&约 20:
13&br&天使对他说:妇人,你为甚麽哭?他说:因为有人把我主挪了去,我&br&不知道放在那里。&br&约 20:
14&br&说了这话,就转过身来,看见耶稣站在那里,却不知道是耶稣。&br&约 20:
15&br&耶稣问他说:妇人,为甚麽哭?你找谁呢?马利亚以为是看园的,就&br&对他说:先生,若是你把他移了去,请告诉我,你把他放在那里,我&br&便去取他。&br&约
16&br&耶稣说:马利亚。马利亚就转过来,用希伯来话对他说:拉波尼!(&br&拉波尼就是夫子的意思。)&br&--&br&圣经中的「平安」,原意是指一种「健全状态」,是一种终极、全面性的健全状态。&br&圣经中的「恩惠」,是指上帝对不配的人所施的恩典。&br&&br&上帝的恩典临到不配的人,以致那人进入一种终极而全面性的健全状态—这就是「福音」&br&&br&&br&三回“耶稣的历史真实性问题”&br&&br&&&br&在上一节我们已经说过,“马太”和“路加”都是参考了“马可”写成的,&br&&br&其实这我们很难断定到底谁参考谁写的,甚至有人说是另外有一本「基督圣言录」(所谓的
典),而三本福音书参考这基本资料加上自己独有的资料而各自写成的。但是哪一本是最早写成的,实在也是难以判断。当然,比较後写的应该是有可能参考比较早写的,问题是到底哪一本是最早写的?是马可还是马太?这一直是没有定论的说法。&br&&br&&br&&但是这两部福音书的作者有著不同的神学、社会观点,因此在写作时就随意发挥、删减,使得这两部福音书在教义上也存在著很大的冲突。比如,“马太”认为耶稣在复活之前的使命是来当以色列人的救世主,而不拯救外邦人,所以他记载耶稣吩咐门徒的话说:“外邦人的路,你们不要走;撒玛利亚人的城,你们不要进;宁可往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太10:5)当一个迦南妇女请求耶稣为她的女儿驱鬼时,耶稣最初也是以“我奉差遣不过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太15:24)为由拒绝。但是“路加”却认为耶稣是来拯救全人类的,不仅以色列人,连撒玛利亚人、异邦人都要一起拯救,他清清楚楚地说耶稣“是照亮外邦人的光”(路2:32),吩咐门徒时,也没有不要走外邦人的路、不进撒玛利亚人的城之类的话,实际上耶稣曾派使者去撒玛利亚的一个村庄(路9:52),他在前往耶路撒冷时,经过撒玛利亚,并治好了一个撒玛利亚人&br&&br&我不否认福音书的作者可能因为收信人等原因对他的资料作适当的删减,这也是一个正常的作者写文章的必然反应。但是到底作者是不是「任意删改」原始资料,那还需要详细的评估与考察。&br&&br&大家可以想一想:写东西是不是不分读者是谁,都要写一样的内容才是「正常」?像我们写东西给基督徒看,就可以包含许多术语,要大家多祷告、读经、遵守圣经的教训....。但是写东西给宗教板的人看,我们就必须收起所有的术语,多用大家的共识,也要开始讨论「圣经是不是上帝的话」、「读经与祷告的意义」....。只要不是刻意歪曲事实,这样的题材选取是必然的,除非您认为我应该写一堆「宗教术语」在给一般人看的文章上。了解收信对象对写作的影响,我们的问题就解决大半了。&br&&br&首先,马太福音一般是认为针对犹太基督徒写的,所以关注於「大卫後裔」、「旧约应验」等应许,对於犹太风俗习惯也不做任何解释。既然对象是犹太人,多写一点关於犹太人的教训也没有什麽不对。除非您能证明马太刻意歪曲事实,把耶稣没讲的话拿出来乱讲,那我们才能说马太「随意发挥、删减」。而相对的,路加福音是写给不在犹太背景以下的人,是写给当时深受希腊文化影响的人,他就必须用希腊式的历史写法,用希腊人能接受的方式介绍耶稣,也要多介绍耶稣对全世界的计画,也要解释犹太的风俗习惯,这样才能满足读者的需要。除非您能确定耶稣没有那样的思想,没有讲过那样的话,才能说路加胡说。否则,现在所有的传记作者在您的标准下都是胡说。&br&&br&以下为您解释上面那几段圣经:&br&马太十章
5-14 节、马可六章 7-13 节、 路加九章
1-6&br&节三段都是提到耶稣差&br&遣他的门徒出去「实习」的记载。既然是「实习」,所以东西不需要带太多,不用跑太远,重要的是练习倚靠上帝传福音。三本福音书都记载了,显然这件事就是真的。但是马太中特别记载耶稣要门徒「不要跑太远」、「不要去面对文化差异」,应该不是要限制福音只给犹太人,而是说明「实习注意事项」。不然您可以看马太福音二十八章的记载(我引在底下),马太仍然说明耶稣的目的是要万人得救。&br&&br&而耶稣在世的工作,的确主要是在犹太人中工作,「主要是」并不表示耶稣一点都不曾在外邦人中工作,您自己也看到马太福音都记载耶稣对外邦人施恩。而路加福音二章
32节是「西面」这个人对耶稣将来的「预言」,所以说到耶稣是「外邦人的光」并没有不对。恐怕是您一看到「外邦人的光」就太高兴了,没有看看上下文就贴出来了吧?&br&&br&至於耶稣在实习前的讲课,应该讲了不少东西,大家选取合适的资料来写,应该没有什麽不对吧?还是您规定一定要把整段演讲都记录下来才是「正确」?至於耶稣少数的几次在外邦人中工作,如果连马太都记载了,难道路加不能记载?而即使是路加,岂不也记录耶稣的工作主要在「犹太人」中?&br&&br&另外路加九章
52节的资料,恐怕又是您看太快了,根本那是因为耶稣由加利利要到犹太地,途经撒马利亚,而派遣使者去探路(因为撒马利亚人对犹太人有敌意)。而不是故意要去「拜访」撒马利亚人喔!建议您多看看上下文,比较能了解整个事情的真相。&br&&br&太
28: 18 耶稣进前来,对他们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br&太 28:
19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或作:给他们施洗,归於父、子、圣灵的名)。&br&太 28:
20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br&&br&&br&&的麻风病(路17:11)。“路加”由于同情穷人,所以对耶稣的初次布道词也作了篡改,“马太”记载的是“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太5:3),“路加”却是“你们贫穷的人有福了!因为神的国是你们的。”(路6:20);“马太”记载“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太5:6),而“路加”却说“你们饥饿的人有福了!因为你们将要饱足。”(路6:21),“马太”中精神上的穷人在“路加”中却成了物质上的穷人了。而且,“路加”还在后头加了两句表达了对富人的憎恨:“但你们富足的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受过你们的安慰。你们饱足的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将要哀恸哭泣。”“路加”中有一章专门写耶稣对财主的谴责(路16),也是其它的福音书所没有的。&br&&br&&br&首先,马太福音的演讲,被称为「登山宝训」,而路加福音的演讲,被称为「平原宝训」。这两段演讲到底是一次演讲的不同摘要,还是根本就是两次不同的讲道?这还在激烈争论之中。想不到您这麽早就确定这是一次的演讲。还是您认定耶稣不能两次讲类似的话?&br&&br&好!就算是一次的演讲好了。我们不是正可以由两个记载中看出耶稣讲道的全文?当然,谁都知道记载耶稣的讲道一定是「摘要」,由两个人的摘要我们就可以看出一篇演讲的大致重点。那您看,这两篇摘要有什麽矛盾的地方吗?好!就算是路加的记载没有马太的补充好了。难道你不会想到「贫穷」、「饥饿」都是指心灵部份吗?如果您都会想到耶稣的讲道是指人心的贫穷与饥饿,那路加的记载又岂能误导您我的思想?&br&&br&至於财主一类的题材,应该属於作者可以独立决定的吧?各福音书都有独特的资料,总不能说有独特的资料就是犯大罪,就是随意删减历史资料吧?而路加独有的资料才多咧!您只注意到财主的资料吗?&br&&br&&&br&这种根据自己对教义的理解随心所欲地改动、编造的现象,在“约翰”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以致于当初教会是很勉强才把“约翰”视为真经的。“约翰”因为写得最晚,为了突显耶稣的威力,就对前面福音书的所述作了夸大,比如,“马太”记载耶稣救活一个刚死的人(太9:18),“约翰”却让耶稣救活一位已在坟墓里埋了四天的(约11:17);在“马可”中,耶稣让一个瞎子恢复了视力,也就是说这个瞎子以前眼睛是好的(可8:24),而“约翰”中耶稣治好的那个瞎子却是一生下来就瞎了(约9:1);在“马太”中,是一个叫西门的古利奈人为耶稣背十字架(太27:32),而在“约翰”中,却是耶稣自己背十字架(约19:17)。&br&&br&&br&哈哈哈!前面已经解说过了马太和路加的部份。以下来解释约翰的。显然您大概不是很了解约翰福音的写作背景。约翰福音是最晚写成的,而且作者是使徒约翰。当时可能其他三本福音书已经流传在基督徒当中了,这本书一开始就是以「补充福音」的姿态出现的。其中大部份选择三本「符类福音书」没有的资料,因为是要补充嘛!就不需要重复。&br&&br&一样的,讨论的重点不?m?神迹有没有变大,而是那是不是「真实」的。如果您不能证明约翰福音说的是假话,那也得承认约翰记录的是事实。却不能因为约翰福音的&br&题材与前三福音不同就说人家乱改,因为这福音本来就是意在「补充」的。&br&&br&另外,我的资料并看不出来约翰福音的地位是勉强被承认的,你说的大概是约翰&br&二、三书吧?四福音的地位早就被认定了。&br&&br&&br&好吧!我来讲解一下这几段圣经吧:这几个神迹对象都不一样,我们就不需要硬说是有矛盾,至於耶稣背十字架的部份,显然又是记载重点不同所致。有人记得比较清楚(耶稣背到半路背不动、换人背),有人记要点。这又不是教义重点,您我就不用无聊的要求大家都要有一样的记载,除非您要四本书都「彼此抄袭」。&br&&br&约
17&br&他们就把耶稣带了去。耶稣背著自己的十字架出来,到了一个地方,名叫髑髅地,希伯来话叫各各他。&br&&br&&br&&(约19:23),其他的福音作者看出了这个对句法,就只是说兵丁们拈阄分了耶稣的衣服(太27:35,可15:24,路23:34)。〔亚9:9〕中预言说:“看哪,你的王来到你这里!他是公义的,并且施行拯救,谦谦和和的骑著驴,就是骑著驴的驹子。”这也是用的对句法,说的是一头驴驹,而不是一头驴再加一头驴驹,但是“马太”没有看出这个对句法,让耶稣告诉门徒说:“必看到一匹驴拴在那里,还有驴驹同在一处”(太21:2),而其他的福音作者看出了这个对句法,就只说驴驹(可11:2,路19:30,约12:14)。象这种差错,是福音作者根据“旧约”的预言编造耶稣事迹的最好证明。&br&&br&好啦!既然前面看不出这四本书是编的(要编还会编出一堆漏洞让您抓到吗?),我们这里也就不用假设是编的了,除非您有更完整的证据。&br&&br&「对句法」并不是说这样的写法就一定要这样的解释,到底是不是「对句法」解释还是要看上下文。而且诗篇是「诗」,本身就没有极准确的字义解释,所以这样解释只不过是为了您的理论吧?而约翰和其他三本福音书的记载,恐怕又是「重点」与「记载角度」问题。另外,恐怕您没有注意到「约翰福音」的作者是十字架旁的目击者吧?另外驴驹的事也是一样,又是重点与「记载角度」的问题。反正最後耶稣骑了一只驴嘛!不然您怎麽解释马太这次怎麽便肉脚了而约翰变厉害了呢?呵呵呵!&br&&br&根本不用那麽麻烦,承认记叙文本质上就会有「记载角度」的问题比承认作者的文学水准突然变烂的好。&br&&br&写到这里,我真是觉得作者的偏见实在很大。我知道福音书中有矛盾,当然是不重要的记载矛盾(关於实习要不要带某件杂物的记载一类的)。但是作者一点都不提,倒是引一些记载重点不同的文字。实在让我怀疑他的用心以及研究精神。&br&&br&咦!好像问题都被回完了,还有没有讨论过的吗?&br&&br&--&br&圣经中的「平安」,原意是指一种「健全状态」,是一种终极、全面性的健全状态。&br&圣经中的「恩惠」,是指上帝对不配的人所施的恩典。&br&&br&上帝的恩典临到不配的人,以致那人进入一种终极而全面性的健全状态—这就是「福音」&br&&br&&br&&br&-------------------------------------------------------分割线--------------------原答案----------------------------------------------&br&看知乎上很多提问,不应该问为什么,而是先问问是不是这样?释迦摩尼和穆罕默德被认为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而耶稣被认为是“传说中的人”,这应该不是这个社会的普遍认为的吧?或者有不少人无知,对这三个人都认为是传说中的人,知道历史的应该认为都是历史上真实的人物,但很少有人认为前两个是历史真实的,而认为耶稣不是历史真实的,不知道这样的认为是如何产生的?&br&&br&关于耶稣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引用 《铁证待判》 一书里搜集的资料:&br&&br&&b&1A.耶稣是历史上出现过的一个人&/b&&br&&br&  最近我参加在美国中西部一间大学学生联会主办的辩论会,我的对手是一位纽约的众议院候选人。在她的开场白中,她这样说:“今天历史家们已经承认,耶稣并非历史人物……。”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我也很感谢她会这么说,因为当时在场的二千五百位学生立刻就知道她事先未对历史进行研究。)正巧我手边有以下的历史资料,有助于我用来证明耶稣确实在历史上存在过。事实上宣传耶稣是神话故事人物的,并不单是历史家而已(其中还有几位是经济学家!)&br&&br&  F.F.布如斯(F.F.Bruce)是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赖兰荣誉教席的教授(Rylands
Professor),也是圣经批判与诠释学的权威,他说得很对:&br&&br&  “有些作家喜欢把基督的存在当作神话人物看待,但他们以历史证据为背景的话,是不会这样认为的。基督的历史性与凯撒大帝的历史性,在未存偏见的历史家们看来都是一样可以证实的。因此很少有历史学家会宣传耶稣是神话人物的。”2/119&br&&br&  贝兹(Otto
Betz)在其《认识基督》(What Do We Know About
Jesus)一书中曾这样下过结论说:“没有一个严谨的学者会肯定地说,耶稣未曾在历史上存在过。”1/9&br&&br&&b&1B.根据基督教资料考证耶稣的历史性&br&&br&  1C.二十七种不同的新约圣经资料&/b&&br&&br&  约翰·W·
蒙哥马利(John W.Montgomery)在《历史与基督教》(History and Christianity,Inter-Varsity
Press出版)一书中提出这样的问题说:&br&&br&  “一个历史学家怎么发现耶稣在历史上存在过呢?首先他知道,《新约圣经》的资料已足以用来描绘出一幅准确的耶稣的肖像。而且他也知道这幅肖像是无法藉幻想、哲学上的假设或文字技巧而创造得如此合理的。”3/40&br&&br&  2C.根据教会父老先前所留传下来的资料&br&&br&  坡旅甲(polycarp,译者注:生于69至156年间,是使徒约翰的学生,士每拿的监督,被罗马官府用火烧死殉道。)、优西比渥(Eusebius,译者注:公元264至340年,是教会历史的鼻祖,对君士坦丁皈依基督有极大影响。)、爱任纽(Irenaeus,译者注:公元130至200年的人物,是坡旅甲的学生,曾任里昂教会监督、最后为主殉道。)、犹斯丁(Justin,译者注:生于公元100至167年,哲人,曾写一篇为基督教辩护的论文上奏罗马皇帝,最后在罗马殉道。)、俄利根(Origin,译者注:公元185至254年的人物,著作丰富,足迹广及各地,住在亚历山大城,最后为主殉道死在巴勒斯坦。)&br&&br&&b&2B.根据非基督教资料考证耶稣的历史性&br&&br&  1C.塔西佗(Cormelius
Tacitus,生于公元52-54年间)&/b&&br&&br&  塔氏是罗马史学家,曾于112年时任亚洲省省长,亦是公元后80-84年间不列颠省长、罗马大将阿古可拉(Julius
A公元37-93年)之女婿。在记述尼禄王史迹时,提及耶稣之死及基督徒在罗马的情形:&br&&br&  “所有来自人的安慰,太子的礼物,供给众鬼神的香烛都无法赎清尼禄王焚烧罗马城的罪名。当时基督徒人数愈来愈多,招致罗马人的厌恶,为了压制自己焚烧罗马城的谣言,尼禄王假加焚城之罪于基督徒身上,并对他们酷施严刑。基督徒因纵火犯的罪名而招致了人们的仇恨。基督教的创始人基督,在罗马皇帝提庇留(Tiverius,公元14-37年间)在位期间,被统管犹大地的罗马巡抚本丢彼拉多(Pontiux
Pilate)处死。这种迷信虽曾一度被压制下来,但后来又死灰复燃,不但是在其发源地犹大地,且一直漫延到罗马城。”编年史十五卷44(Annals
XV.44)&br&&br&  另外,塔西佗所著的《史记》(Histories)中,也有一残片提及公元70年时耶路撒冷城中圣殿被毁的情形。该书为塞佛雷(Sulpicius
Severus)所保存。(Chron.ii.30.6)。&br&&br&&b&2C.陆西安(Lucian)&/b&&br&&br&  陆氏是二世纪的讽刺家,常讽刺基督及基督徒们。他提到基督徒与巴勒斯坦犹太会堂的关系,并描绘基督是:“……因为创立异端邪教而被钉在十字架上的一个人。……尤有甚者,基督是该教的立法者。他劝服信徒离弃希腊诸神,转而敬拜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自己以求得神的饶恕,他也劝服信徒遵守他所制定的法律,并且宣称所有信徒皆为兄弟。”(The
peregrinus)&br&&br&  在陆西安的《伪先知亚历山大》一书的第25卷和第29卷中,也有几处提到了基督徒。&br&&br&&b&3C.约瑟夫(Flavius
J生于公元37年)&/b&&br&&br&  此人乃犹太史学家,十九岁时成为法利赛人(犹太人的教法师)。公元66年时成为加利利反抗罗马帝国统治的犹太军队司令,被掳后则归顺罗马军总部。以下他所说的一段曾引起多人激烈的辩论:&br&&br&  “这时犹太地出现一位名叫耶稣的聪明的人(如果他可以被称为人的话)。他能行神迹与奇事,又是许多喜欢追求真理之人的导师。跟随他的人除了犹太人以外,还有许多外邦人。这人就是基督,但罗马巡抚在我们的上层人物的怂恿下,判钉他十字架。从起初就爱他的那群人一直没有离弃他,因为他在死后第三天又复活了。众先知曾预言他的复活以及许许多多有关他的神迹奇事。基督徒就是从基督得名的,直到今天仍未完全绝迹。”[摘自约瑟夫著《犹太古事记》十八卷三十三章,约写于第二世纪(Antiq.xviii.33)。]&br&&br&  阿拉伯文的译文中也有如下的记载:&br&&br&  “在这期间,有一位智者名叫耶稣。他的行为佳美、品德高超,许多犹太人和其他国家的人都跟随他,成为他的门徒。彼拉多把他钉死在十字架上,但他的门徒却不肯离弃他的教训。他们宣称在耶稣被钉十字架后的第三天,开始向门徒们显现,如今仍然活着。由此可见,他可能就是先知们所提到的救主弥赛亚。”&br&&br&  以上这段话是从阿拉伯的一篇文章中录下来的,题名为:“Kitab
Al-Unwan Al-Mukallal Bi-Fadail Al-Hikma AL-Mutawwaj Bi-Anwa Al-Falsafa Al-Manduh
Al-Marifa。”该题名大致的意思是:“在全智引导下,在诸派哲学的成就上及在真理祝福之下所写成的史书。”&br&&br&  以上这卷文章是由阿伯比亚斯主教(Bishop
Apapius)于十世纪时所写成的。其中一段有如下的开场白说:“我们找到许多哲学书籍,其中都提及基督被钉十字架那一日的情形。”接着他列举并引用许多古卷作品。这些作品有些是现代学者所熟悉的,有些则是前所未闻的。5/&br&&br&  从约瑟夫(Josephus)的著作中,我们也找到一些有关耶稣的弟弟雅各的记载。在《犹太古事记》第二十卷九章1节(Antiquities,XX
9:1)中,他描写当时犹太人的大祭司亚纳诺斯(Ananus
)的事迹:&br&&br&  “这位我们提到过的年青人亚纳诺,继承了大祭司的职位。他是个绝顶大胆的人,且是与犹太人的统治阶级撒都该人同党,撒都该人比一般犹太人更为严厉。亚纳诺斯为人既有敢作敢为之性格,又见统治犹太地的罗马巡抚法斯托(Festus)过世,而新任巡抚阿尔碧纳(Albinus)仍在途中,于是他下令召集审判议会,将自称是基督的耶稣之弟雅各等人提审,判他们违法之罪,定他们以乱石击毙之死刑。”2/107&br&&br&&b&4C.绥托纽阿(Seutonius,公元120年)&/b&&br&&br&  此人是罗马史学家,罗马皇帝哈德理安(Hadrian
)宫中大臣,专门负责编纂皇家史记。他写道:“因为犹太人经常为基督徒之事起哄,因此他下命将他们全部驱出罗马。”[摘自《罗马皇帝革老丢之生平》(Life of
Claudius 25.4)]&br&&br&  绥托纽阿又写道:“尼禄王刑罚基督徒,因为这是一批迷信而可恶的群众。”[摘自《罗马诸帝生平》(Lives
of the Caesars,26.2)]&br&&br&&b&5C.普林尼长老、小普林尼(Plinius Secunds,Pliny the
Younger)&/b&&br&&br&  小亚细亚地区俾西尼亚(Bithynia,即今土耳其一带)的总督,曾在公元112年时上书罗马皇帝图拉真(Trajan),请求指示如何处置基督徒。&br&&br&  他解释说,他曾大肆杀灭基督徒,男女老少皆不分。如今他不知是否应继续屠杀任何被发现了的基督徒,抑或只杀其中的一部分。他又说,他命令基督徒向罗马皇帝图拉真的塑像下拜,又叫“他们咒诅基督,这些都是真正基督徒所不肯行的。”同封信中,他提到那些被提审的人:&br&&br&  “他们只肯承认他们唯一的罪就是他们已习惯在某一固定的日子里,天尚未亮之前聚会,大家选择性地唱赞美诗,颂扬基督为神。且立誓不做恶事、不欺骗、不偷劫、不行奸淫、不作假见证,对自己答应的事绝不失信。”[摘自《书信篇》(Epitles,X.96)]&br&&br&&b&6C.特土良(Tertullian)&/b&&br&&br&  北非迦太基城的律师并神学家,在197年非洲罗马法诞前为基督教辩护时,曾提到罗马皇帝提庇留(Tiberius,14-37
A.D)与罗马驻犹大地巡抚彼拉多之不同:&br&&br&  “提庇留大帝在基督教开始传布欧洲各地时,有机会听到有关基督神性的真理,特将此事在元老院中提出,且出于他自己的抉择,而赞成基督。然而元老院反对其立场,否决了他的提议,但提庇留大帝仍持已见,并发怒警告所有控告基督徒的人们。”[摘自辩护文(Apology,V.2),但有些史学家们对此段历史的确实性深表怀疑。]&br&&br&&b&7C.他勒(Thallus)--生于撒玛利亚的史学家&/b&&br&&br&  在外邦人当中最早提到基督的史学家是他勒,这些作品都是在公元52年左右写成的,可惜如今他的作品均已失传,我们只能从其他人的作品中略知其零星的片段。公元221年左右曾有一位名叫犹非利加纳斯(Julius
Africanus)的基督徒作家常引用他勒的话。犹氏在评论他勒作品中有一段很值得我们注意的资料:&br&&br&  “‘他勒在其所著的史书第三卷中,对耶稣受难时,遍地都变黑了的情形解释为日蚀,照我看来似乎不合理。’(当然是不合理的,因为日蚀不可能发生在满月之际,而基督死时正逢满月时节。)”&br&&br&  由这段资料中我们看出,四福音书中记载耶稣被钉十字架时,黑暗降临大地之事乃是家晓户知的事,以致不信的人需要用一种自然现象来解释黑暗发生的原因。2/113&br&&br&&b&8C.腓拉更(一世纪的历史学家PHLEGON)&/b&&br&&br&  他的《编年史》已失传,但仍存有一小残片,上面证实耶稣被钉十字架时的全地黑暗情形。朱力·阿弗里肯的著作提到了这一残片,他评论他勒对全地黑暗的看法后,引用了腓拉更的记载“在提庇留皇帝统治期间,在满月时节发生了一次日蚀。”7/IIB,Sect
256.f16,P.1165&br&&br&  在奥林金(Ovigen)的Contra
celsum一书的第二卷,第14、33、59章,都提到了腓拉更其人。&br&&br&  费罗本的De.Opif.mund.Ⅱ21说到:“关于这次黑暗……,腓拉更在其著作Olympiads中提到了。”他说:腓拉更提到救主基督被钉十字架时发生了日蚀,而没有提到别的日蚀,显然,他不知道从前也发生过类似的日蚀……,而且这件事也被提庇留时代的历史所记载。4/11B,Sect
256.f16.P.1165&br&&br&&b&9C.马拉巴萨拉蓬的书信(Letters lf Mara
Bar-Serapion)&/b&&br&&br&  布如斯(F.F.Bruse)在《新约文件可靠吗》(The New Testament
Documents:Are They Reliable?Inter-Varsity
Press.出版)一书中记载说:&br&&br&  “大英博物馆保存着一封有意思的信,这信约在公元75年之后写成,但其实际写成的日期已经不详。此信系叙利亚人马拉巴萨拉蓬给他儿子巴萨拉蓬的,那时马拉巴萨拉蓬正被关在狱中,但他写信鼓励自己的儿子追求智慧,并指出凡迫害智者的必招灾祸。他以苏格拉底、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希腊哲人及数学家,死于公元前497年)及基督之死为例:&br&&br&  “雅典人杀死苏格拉底又有何益处呢?饥荒与疾病接踵降临该地,审判他们的罪。萨玛斯人(Samos,爱琴中海岛上之居民亦属希腊)烧死毕达哥拉斯又有何益处呢?不久之后,他们的土地被沙滩淹没了。犹太人钉死他们的智慧之王又有何益处?紧接着他们的王国被异族所灭。上帝公平地处罚了这三个民族:雅典人饿死了;萨玛斯人被海淹没了。犹太人亡国了,被驱逐出自己的国土,从此流离四散。但苏格拉底并没有死,他活在柏拉图的学说里;毕达哥拉斯没有死,他活在汉娜(Hera)的雕塑中;智慧的王也没有死,他活在自己所留下的遗训中。”1/114&br&&br&&b&10C.犹斯丁(Justin
Martyr)&/b&&br&&br&  约在公元150年左右,犹斯丁曾上书罗马大帝安东尼庇额士(Antoninut,138-161年间任罗马皇帝)维护基督教。犹斯丁当时所引用的彼拉多报告必来自罗马皇家的档案。他说:“‘他们刺穿了我的手、我的脚’这句话描写钉子如何把耶稣的手、脚钉在十字架上;在他被钉十架之后,钉他的人掷骰子分他的衣服。这些都是事实,可以从彼拉多下命所记的‘行传’中找到。”[摘自犹斯丁的辩护文上第四十八章(Apology1.48)]。&br&&br&  毛耶(Elgin
Moyer)在《教会历史名人录》(Who Was Who in Church History,Moody
Press,1968出版)如此描写犹斯丁说:&br&&br&  “……犹斯丁是哲人与护道家,殉道家生于弗拉维亚拿波利城(Flavia
Neapalis,在撒玛利亚一带)受过优良的教育,家境似乎十分富裕,使他不必工作而享受教育与旅行的生活。他热心追求真理,曾先后深入地研究过苦修哲学(Stoicism)、亚里斯多德哲学(Aristotelianism)、毕达哥拉斯学派(Pythagoreanisms)及柏拉图主义(Platonism),唯独厌恨享乐主义(Epicureanism)。早年认识不少犹太人,但对他们的宗教毫无兴趣。他对柏拉图主义深感兴趣,他自以为已快发现哲学的最高目标即认清神的异象。但一天当他独自在海边散步时,这位年青人遇见一位年老的基督徒,此人喜颜悦色,态度温和庄严。这位谦卑的基督徒粉碎了犹斯丁对人类智慧的信心,向他指明希伯来的先知们比历史上有名的哲学家们还要古老,他们的作品、教训都预言到基督的来临……’遵守这位老翁的忠告,这位柏拉图主义的信徒变成了基督的信徒。他说:‘我发现唯有基督教哲学最安全、最有益。’年轻的犹斯丁信主之后,就全心地为信仰辨护,并四处传布基督教。”7/227&br&&br&&b&11C.犹太他勒目(The
Jewish Talmads)&/b&&br&&br&  在犹太他勒目的《耶稣家谱》(Tol'doth Yeshu)耶稣被称为潘特罗之子(Ben
Pandera)。&br&&br&  巴比伦犹太他勒目中亦记道:“………在逾越节的前夕,他们把他挂在十架上。”&br&&br&  犹太他勒目中把耶稣称为“潘特罗之子”(Ben
Pandera或Ben Panttere)及“潘特罗之子耶稣”(Jeshu Ben
Pandera)。许多学者都认为潘特罗(Pandera)这个字是将希腊文童贞女Parthenos一字曲解而来,等于称耶稣是“童贞女子”。一位犹太人克劳斯诺(Joseph
Klausner)说:“耶稣是私生子一事的说法在当时犹太人当中是很普遍的……”&br&&br&  犹太他勒目中之《智者之书》(Baraila),其中评语极具历史价值:&br&&br&  “逾越节的前夕,他们把拿撒勒的耶稣(Jeshu)挂在木头上。在此之前四十天,传令官就宣布拿撒勒人耶稣将被乱石击死的消息,因他广施巫术,以欺骗手腕引诱以色列人误入歧途。凡知任何有关此人之事的学者均可前来为他辩护,但是他们当时找不到任何人能为他争辩,于是在逾越节的前夕就把他钉在十字架上了。”(Babylonia
Sanhedrin,43a)--“逾越节之前夕”&br&&br&  乌拉(The Amoa
Ulla)是拉比犹迦南(R.Youchanan)的学生,第三世纪末居住在巴勒斯坦地,他说:&br&&br&  “你认为拿撒勒人耶稣还有权上诉吗?他引诱人误入歧途。怜悯人的上帝曾说过:‘你不可怜恤他,也不可遮庇他。’但耶稣却例外,他与当时的官府当权者有交情。”&br&&br&  犹太当局亦没有否认耶稣所行的种种奇事、神迹(马太福音九章34节;十二章24节;马可福音三章22节),但他们认为这不外都是巫术而已。5/23&br&&br&  犹太学者克劳斯诺(Joseph
Klausner)写道:“犹太他勒目中曾谈及犯人被挂在十字架上仍系罗马政府所施残酷的死刑,犹太学者只知道罗马帝国法庭有这种死刑,这一死刑非出自犹太的法律系统。甚至使徒保罗在加拉太书三章13节中也引用旧约圣经申命记二十一章23节的话说:‘凡挂在木头上都是被咒诅的。’用此来形容耶稣。”5/28&br&&br&  撒都该人所著古卷Sanhedrin,43a中曾提到耶稣的门徒。&br&&br&  “阿祖依之子西缅拉比(R.Shimeon
Azzai)论及耶稣时说:‘我在耶路撒冷城中找到一份关于耶稣家谱的记载,此人乃淫妇所生的私生子。’”&br&&br&  克劳斯诺针对上点另加补充说:&br&&br&  “最新版本的犹太他勒目注释米示那经卷(Mishna)有记:‘拉比亚哈修(R.Yehoshua)的话是不错的。’(同版之米示那注经上有引用亚哈修的话说:何谓私生子?按照犹太人法院(Beth
Din)的判决,每个私生子的父母都应被处死。)从这里的资料来看,耶稣之存在是不足疑惑的。……“2/35&br&&br&  在早期犹太人注释洁净礼的解经书Baraita中,提及书中主要人物以来色拉比(R.Elizer),他曾屡次提及耶稣。以来色说:“阿刻巴!你使我想起一件事!有一次我走在沙弗雷斯城(Sepphoris)的市场上,遇到一位拿撒勒人耶稣的门徒,名叫沙乾亚的雅各(Jacob
Sekanya)。他对我说:“在你们的律法书中有话说:‘不可奉献妓女的收入等。’那么这钱又该怎么办呢?投入大祭司的毛厕中去么?只是我没有回答。他又对我说,拿撒勒人耶稣教导我说:‘从妓女雇价所聚来的,后必归为妓女所得,’凡从肮脏之处来的钱必归回肮脏之处去。这话颇为有理,为此我以违Minuth
罪名被捕。我违背了律法中Minuth这一条的规定:‘离开此地,不要走近她的房门。’--因为那是地方政府的规定。”5/28&br&&br&  克劳斯诺(Joseph
Klausner)曾评论以上那段文字说:&br&&br&  “由以上那段文字中‘拿撒勒人耶稣的门徒’以及‘拿撒勒人耶稣教导我说’这两句话看来,这是早期的作品,其故事凿实切要,此书的其它章节也没有什么出入,这些说明此书的原始性不足令人疑惑。与其他作品间唯一的区别是他称耶稣为‘拿撒人耶稣’(Jeshu
of Nazareth)而非‘潘特罗的私生子耶稣’(Yeshu ben
Pandera)。”5/38&br&&br&&b&12C.大英百科全书&/b&&br&&br&  最新版本的大英百科全书曾以两万字来描写耶稣这个人,他所占的篇幅远较亚里斯多德、西赛禄(Cicero)、亚历山大大帝、凯撒大帝,释迦牟尼、孔子、穆罕默德或拿破仑为多。&br&&br&  在论到世间关于拿撒勒人耶稣的记载时,大英百科全书写道:&br&  这些各种记载证明:在古代从未有人怀疑过耶稣的历史性,即使是基督教的敌人也不怀疑,十八世纪末,有些作者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开始争论耶稣的历史性这一问题。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仍在争论此事。
提到的答案做更新,发现他的答案是好几年前 方舟子 写的搬过来的,网上其实早就有针锋相对的反驳了,贴在这里对比着看看吧~ 回应“耶稣的历史真实性问题” 作者:蔡哲民 (tjm) & 从来就没有救世主 &
--耶稣的历史真实性问题 &方舟子. & 总…
谢邀。&br&我只推荐一下我看过的而且觉得非常值得一读的。每个人对数学教材的品位不同,所以这些只是我个人的观点。为了让各位初步了解每本书的特点,我稍微写了下我自己的感受。&br&另:我会不定期更新这个答案,删掉或补充一些书,代表我重新回来看的时候一些不一样的看法。&br&&br&数学分析:&br&Spivak《Calculus》入门最佳,很多定理给出的是“感性”的证明,习题又多又好&br&Rudin 《Principles of Mathematical Analysis》练级,主要是前八章&br&提一下卓里奇,俄罗斯这边的人说他们都不怎么用卓里奇了。可能大一一上来就学那么多东西确实有些“残忍”。&br&&br&多元分析与流形:&br&Munkres《Analysis on Manifolds》第三章第四章太啰嗦但其它章出奇的好,第一章我认为是写的最好的对拓扑和线性代数的review,讲Tensor那章也是很好,注意一点,学习这本书之前最好有过一些多元微积分的基础,否则看第三四章的时候有点空中楼阁的感觉&br&Loring Tu《An Introduction to Manifolds》简练易懂,且不需要多少点集拓扑的知识,有些notation很奇怪,比如开区间。对我来说,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它的诚实。很多书前言会写不需要太多prerequisites,但你读着读着就会发现作者在开玩笑。这本书作者真的就做到了。还有它的习题量合理,难度适中,且都有hint,极为适合自学。总之强推。&br&Nigel Hitchin《Differentiable Manifolds》这只是一个讲义,但是写的很好。&br&&br&线性代数:&br&《Linear Algebra Done Right》必备,目前为止最喜欢的数学书&br&Hoffman《Linear Algebra》字典,能用到的这都有,但有些老,有些过于代数&br&&br&抽象代数:&br&Vinberg《A Course in Algebra》很几何,适合自学,习题穿插文中,是我很喜欢的风格 &br&Robert Ash《Basic Abstract Algebra》这个书很适合自学和复习,题不多但很精致,并且都有答案。所有的证明都是范本一样的书写,并且选取的都是最好的证明。内容上不多,即使自学也不会觉得迷失。我当时期末复习就靠这本书和老师的笔记。&br&Dummit&Foote《Abstract Algebra》例子多,是个定理的,是个结论的这书里都有。就是太厚了,习题多到做不完,好在都有答案&br&Rotman 《Advanced Modern Algebra》这个书AMS现在出第三版了,国内出过第一版,运气好能找到第一版。这个我现在觉得是写得最好的,但是前提是你得有点基础。Rotman的书都不错&br&&a href=&///?target=http%3A//www.jmilne.org/math/&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Mathematics -- J.S. Milne&i class=&icon-external&&&/i&&/a&这里面的lecture notes处理都很现代,Milne出品,业界良心。&br&说一下Lang的大部头,我的教授是这么说的:This is not a book for reading.他觉得Lang的书主要是reference book,所有定理的证明基本上选取的都是最简洁的,而不是最易懂的。另外,Lang也可以用来检查自己哪里还没有学懂。&br&&br&拓扑:&br&Munkres《Topology》圣经&br&John Lee《Introduction to Topological Manifolds》不失几何观点,同时又不像Hatcher全是YY。多补充一句我为什么不喜欢Hatcher这种风格。一本书写得再难懂,你多想想还有可能懂,但是如果是形象化的靠想象的证明,你想不出来就是想不出来。&br&&br&复分析:&br&Stein 《Complex Analysis》借用我同学的一句话,读这本书就像读小说一样,相当流畅。但深度不足,有些证明并不严谨,所以天赋高的可以考虑下面的这本:&br&Markushevich 《Theory of Functions of a Complex Variable》又是苏联人留给数学界的一个完美的作品。Amazon全五星评价,细致入微,证明严谨友好。总之哪里学不懂,来这里找,肯定有,也肯定讲得更好。缺点就是太厚了,铺垫太多,前两百页左右其实可以直接跳过去。&br&&br&实分析:&br&Zygmund and Wheeden《Measure and Integral》这本书写得很好,风格有点像Rudin,很concrete。我最喜欢这本书的一点是该有的定理和性质都会给证明,不像有些书放在习题里,没有老师的话就错过了。最近出了新版,是Wheeden一个人写的。&br&Donald Cohn 《Measure Theory》作者并不是一流数学家,但是书写的难得的好,挑不出毛病来。国内应该能买到第一版。&br&Piemarco Cannarsa and Teresa D'Aprile 《Introduction to Measure Theory and Functional Analysis》这书我觉得大部分人应该都没听说过吧……但是我为了复习实分析大概的读了一些,感觉写的很好。内容上不贪多,所用符号不乱,给出的证明简洁。&br&&br&概率论与随机过程:&br&Grimmett&Stirzaker 《Probability and Random Processes》这本算是本科和研究生都可以看的概率书,题是真多,不过有配套的答案,开刷吧!&br&Robert Ash 《Probability and Measure Theory》这是一本既可以当实分析教材又可以当概率论教材的书,Ash写的所有书没有不好的,这本也一样。这本书证明都非常的标准,习题也均有答案,选取的topic也很恰当,很适合自学。我非常推崇Ash的书的一个原因就是他写的东西都是很标准的,是正确地学这个东西的方式。Ash有个习惯,就是学完一个东西就写本书,所以他写的书跨度极大,什么方向都有。&br&Rick Durrett 《Probability: Theory and Examples》初学概率论不觉得这本书写得好,现在才觉得是真好啊。习题给劲,证明简介,结构清晰,选题恰当。对于初学者不甚友好,但是有过很好的测度论基础和一些概率基础之后再看,才会明白为什么北美基本所有学校都用这本书当教材。&br&Erhan Cinlar 《Introduction to Stochastic Processes》&br&Durrett 《Essentials of Stochastic Processes》&br&两本标准的随机过程书,都很好,而且不assume测度论。&br&&br&组合学:&br&Miklos Bona《A Walk Through Combinatorics》没看过几本组合书,但我认为这本很好&br&&br&ODE:&br&Arnold《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初学有点难(如果初学ODE这本书能读懂,那内功真的很深厚了),不过不像其他ODE书那么无聊&br&&br&更多的东西可参考:&br&Chicago Undergraduate Mathematics Bibliography &a href=&///?target=https%3A//www.ocf.berkeley.edu/%7Eabhishek/chicmath.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hicago undergraduate mathematics bibliography&i class=&icon-external&&&/i&&/a&&br&另外说一下,抽象代数还可以看一下Benedict Gross的视频,你不可能听到更清楚地讲解了。&br&值得最后一提的是,ETHZ的很多老师写的讲义都很好,比如Dietmar Salamon等,Nigel Hitichin写了几个虽短但是精致的lecture notes,善于从网上找资源,也是很好的,毕竟免费。
谢邀。 我只推荐一下我看过的而且觉得非常值得一读的。每个人对数学教材的品位不同,所以这些只是我个人的观点。为了让各位初步了解每本书的特点,我稍微写了下我自己的感受。 另:我会不定期更新这个答案,删掉或补充一些书,代表我重新回来看的时候一些不…
我要用绳命来回答这个题目。&br&&br&如果问题是:【什么样的人称得上是有趣的人?】,那答案就海了去了。知乎之前有类似问题,可参见:&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有句话说「日子很长,嫁个有趣的男人」,无论男女,怎样的人称得上是个「有趣的人」?&/a&&br&&br&而题主的问题是:【如何做一个有趣的人?】,那我的答案就是:&b&认真学习,努力练习。&/b&&br&&br&你没有看错。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和【如何成为一个好的编剧/足球运动员/情圣/歌唱家……】等问题的答案一样,天赋,兴趣,固然重要。但是,&b&认真的&/b&&b&模仿,归纳,总结,以及长时间高强度的反复练习&/b&,才是最重要的!&br&&br&而这个过程,一点都不有趣,但不有趣也不妨碍你热爱这个过程。&br&&br&至于什么热爱生活啊,乐观啊,充满智慧啊,脑子灵活啊,懂得创新啊,等等等等。都是做一个有趣的人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br&&br&一个热爱生活,乐观,充满智慧,脑子灵活,懂得创新…………但是他妈的一点都不有趣的人。也很多。也许他很能感染人,很能激励人,很能说服人,但是他一点都不让人觉得有意思。这样的人不少。&br&&br&既然要成为一个有趣的人,那我们就不能把“有趣”变成一个形而上的名词。我们必须让这个词落地。怎么落地,最简单的,有趣就是要能让别人开心。那这就成了一门技术。而掌握一门技术必然是无聊的,无趣的,需要反复练习和钻研的。你就想想,一个相声演员要练多少老活?一个脱口秀演员要准备多长时间,才够资格站在舞台上。&br&&br&所以,请允许我把“幽默”看作是“有趣”的一个子集,那下文就以我练习幽默为例吧。&br&&br&我从小就被人认为是”幽默“的人,无非是看书多点,有时能抖点机灵。但我也常常能遇上在我看来”大神“般幽默的人,在我看来简直是望尘莫及,感觉丫简直是天生的有幽默细胞,我这辈子都达不到他们的水平。&br&&br&就好像你可能在生活中也算得上是个幽默的人,但你看了&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梁边妖& data-hash=&48ddfaada296462afb5d564b& href=&///people/48ddfaada296462afb5d564b& data-hovercard=&p$b$48ddfaada296462afb5d564b&&@梁边妖&/a& 的各种答案,依然很想跪。&br&&br&之前,我没有想过要成为这类人,所以就没有去研究。但后来开班教人追姑娘,而如何帮助学员成为一个“幽默有趣”的男人,就变成了重要的课题。&br&&br&于是我就开始了长期的自我学习和练习的过程。接着我很快就发现了幽默也是有各种规律可以总结的。&br&&br&比如后来被马亲王总结出来的那些条段子写作方式,我都是自己一点点研究出来的。&br&&br&这个寻找规律的过程非常无趣,别人看到段子是笑,我看到段子是研究它的结构。别人遇到幽默的人也是笑,我遇到幽默的人则是默默打开手机录音,录下来回去总结他的幽默结构和表达技巧。然后又研究别的专业人士的研究成果,比如看喜剧写作的书籍,看&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东东枪& data-hash=&63b6a66d241f0cbd9b2ea4cb783acccf& href=&///people/63b6a66d241f0cbd9b2ea4cb783acccf& data-hovercard=&p$b$63b6a66d241f0cbd9b2ea4cb783acccf&&@东东枪&/a& 这些大牛的东西。&br&&br&然后自己把纸面上的笑话变成口语上的故事,自己对着镜子练习。&br&&br&在问题&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每次让你说一个笑话,你必讲的是哪个?&/a& 中,我回答的不是一个笑话。而是把我个人脱口秀的一部分场景,包括动作和语气词都搬了上来。大家可以去看看。虽然从文字上看,我说的几个笑话又低俗,又不够其他人的回答好笑。但这是我在各种聚会,PART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加利利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