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西法师辅导入行论9836课的三门是什么意思

《入行论》第35课&生西法师辅导
通过前面学习科判“因成办他利而生欢喜”,我们知道了菩提心是灭死胜甘露、除贫无尽藏和疗疾最胜药,能够成办很大的利众事业。生起菩提心之后,我们不断坚持,一定可以逐渐成办殊胜的利他事业,渐渐能和文殊菩萨、观音菩萨等大菩萨甚至佛陀的事业相媲美。虽然现在菩提心在我们的相续中还只是一棵嫩芽,但只要坚持不懈地保护、观修和串习,一定可以逐渐趋向圆满。
下面我们继续宣讲这部分内容:
彼为泊世途,众生休憩树,
复是出苦桥,度众离恶趣。
“彼为泊世途,众生休憩树”:“彼”指菩提心。菩提心是使长久漂泊于轮回中无法获得休息的众生得到休憩的清凉妙树。颂词是比喻和意义相结合。如在世间的荒野、沙漠中长途跋涉,疲惫不堪的众生,纵然坐下歇息,也会被烈日暴晒,非常希望有一个乘凉之所。如果出现阴凉的树林能得以休息,感觉会格外惬意。
众生相当于在轮回荒野中长途跋涉的旅客,无始以来在六道中不间断地流转,有时投生为天人、有时投生为地狱众生、阿修罗或者人。每一世投生全是痛苦的自性,没有真实的安乐。虽然在天界、人道也有安乐,但只是变相的乐,实际上仍然是痛苦的自性。
经论中宣讲了苦苦、变苦和行苦:变苦是指所谓的快乐都是变化的自性,众生的五蕴都是行苦的自性,因此我们无论投生在任何地方都会感受痛苦,都会受尽苦难的折磨。在无始轮回中,众生一直没有找到可以休息的凉荫妙树,现在通过菩提心的力量,终于可以真实地息灭种种痛苦了。在发起为利益一切有情之菩提心的当下,内心中充满喜乐。通过串习菩提心,完全可以息灭苦苦、变苦、行苦的种子。众生在轮回中漂泊,有了菩提心的加持,就可以让众生彻底从轮回中解脱,相当于找到了休息的妙树。
颂词一方面可以理解为:菩萨为众生传讲菩提心的修法,众生通过串习菩提心最终得以休息;另一方面可以理解为:菩萨依靠自己的菩提心,通过回向发愿加持众生,让众生得以清凉,菩萨的菩提心就像让众生休息的大树。
“复是出苦桥,度众离恶趣”:菩提心也是能够救度众生远离痛苦的桥梁。众生堕在恶趣中,依靠菩提心的力量可以出离。法王如意宝曾经讲过:“如果一个人相续中生起了真实的菩提心,那么他绝对不会堕恶趣。”在恶趣中的众生,虽然要产生菩提心并不是很容易,但如果生起了菩提心或者部分利他心,也可以从恶趣当中解脱。
以大家很熟悉的公案为例:佛陀往昔转成匝哦之女的时候,因为感受用自己的脚踢母亲头的这个果报,堕落到铁轮地狱当中。他当时产生一念的利他心:愿所有脚踢母亲头而承受痛苦果报的众生,他们的痛苦由自己一个人来承受,愿他们获得安乐!以此发心,他马上从恶趣当中获得解脱。还有一个公案:往昔佛曾堕入拉马车地狱,他也是不堪忍受同伴受苦,请求狱卒把同伴的绳子套在自己脖子上,让自己一个人受苦。通过这种善心,他从地狱当中获得解脱。
那么,这个利他心是不是真实的菩提心呢?实际上它并不圆满,可以算是部分的菩提心。即便是产生了部分的善心、菩提心,都可以让众生远离恶趣,那么可想而知,如果一个众生的相续当中产生了殊胜圆满的菩提心,当然是不会堕恶趣的。
为什么生起菩提心的众生不会堕恶趣呢?因为菩提心有两大特点、两大功德。一方面,菩提心是善心的自性,因此,当一个人生起了菩提心,并一直持续增长的话,由于具足善心,这个人一定会终止恶业。不造恶业,就不会有堕恶趣的因。
而且,菩提心是能够清除恶业、清净罪业的重大方便。所以,我们在金刚萨埵的修法当中,讲到现行对治力、所依对治力的时候也提到,菩提心可以作为一种对治力。如果产生了菩提心,“刹那能毁诸重罪”,一刹那之间就可以毁坏须弥山王一样的罪业。因此,如果经常地串习菩提心,相续当中再重的罪业都会被清净。第二个方面,菩提心也是一种能够累积善法的清净之心。而一个修持善法的人,不会出现反而堕入恶趣的情况。当然,如果一个人修持善法的力量比较弱小,还不足以完全清净以前所造的恶业,那么这个修善法的人也有可能在下一世中堕入恶趣。但菩提心修法的殊胜就在于:它一方面可以终止恶业,一方面可以清净罪业,一方面又修持了清净的善法。综合多方面因素来分析,可以知道有菩提心的人绝对不会堕恶趣。
因此,菩提心是引导众生远离恶趣的殊胜的桥梁,众生沿着这个桥梁就会从痛苦的深渊走向殊胜的解脱。我们不仅自己需要认认真真地观修、串习,更关键的是对其他众生也要宣讲菩提心的殊胜论典,鼓励他们修学菩提心。这样做才是究竟意义上的成办他利。
彼是除恼热,东升心明月。
复是璀璨日,能驱无知霾。
这一颂词也是通过比喻和意义对照的方式进行宣讲。
“彼是除恼热,东升心明月”:菩提心能够遣除烦恼的炽热和无知的阴霾。如在炎热的夏天傍晚,月亮从东方升起之后,人们会在月光之下感受清凉,遣除炽热的苦受。同样,菩提心犹如清凉的明月,能够遣除一切众生相续中的热恼。
很多大德在注释中把“恼热”解释为烦恼障。菩提心一方面能够遣除烦恼障,另一方面还可以遣除所知障。
如果我们生起并行持了菩提心,就可以遣除烦恼的炽热。弥勒菩萨在《宝性论》中讲烦恼障的本体时,提到其法相是六度的违品:比如布施的违品是悭吝;持戒的违品是破戒;安忍的违品是嗔恚;精进的违品是懈怠;禅定的违品是散乱;智慧的违品是邪慧,都属于烦恼障。修持菩提心,这些违品全都可以遣除。因为修了菩提心之后,要发心利益一切众生,行菩提心即是为了利益众生、打破自己的执著而修六度——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智慧,修六度就可以遣除烦恼障及其种子。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菩提心的本体和自性是智慧和大悲的双运。虽然从表面上看,我们为了救度、圆满众生而发菩提心,好像只是一种大慈大悲心,实际上,这里面还有智慧的自性、智慧的本体。因为六度中的智慧度本身就具足智慧的本体,所以完全可以了知烦恼障种子的本体是空性的,然后遣除它。综上所述,我们就知道菩提心可以遣除烦恼障。
在注释中上师提到一个问题:为什么阿罗汉没有修持菩提心也灭尽了烦恼障?圆满的菩提心是缘一切众生发誓成佛。菩提心有两个体相:一个是为利他,一个是愿成佛。从这两个条件来看,小乘的无学声闻都没有具足圆满菩提心。首先,他所缘的众生并不是一切众生;然后也没有意愿成就正等正觉的佛果。但要知道,有时我们讲菩提心,并不一定是从圆满的角度。在很多大德的论典中也说过,有时只是发愿成佛,也算菩提心;有时只是发心利他,也算菩提心。
&&&&上师在著述中曾对这个问题予以解释:阿罗汉没有圆满标准的菩提心,但是具有部分的菩提心。阿罗汉也有利益众生的心,但没有菩萨那么广大;也有一部分求佛果的心、求觉悟的心。前面我们讲过三菩提有声闻菩提、缘觉菩提和无上正等菩提。阿罗汉有成就觉悟的心,虽然不是那么圆满,但也可以叫菩提心。正因为这样,阿罗汉也可以断除烦恼障。
&&&&从另外的角度来分析,阿罗汉之所以能够遣除烦恼障、成为阿罗汉,根源在哪里?他的根源来自于佛讲法摄受弟子,或者是佛最初摄受的阿罗汉弟子成就了佛果,然后于佛陀涅槃之后再教导其他众生成就阿罗汉,这样一代代传下来,阿罗汉的根源来自于佛,那么佛的根源呢?佛的根源就是菩提心。从这个角度来看,阿罗汉断除烦恼实际上仍然是菩提心的力量。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了知,菩提心具有殊胜明月一样的自性,它完全可以遣除众生烦恼障的热恼。
&&&“复是璀璨日,能驱无知霾”:&菩提心也是璀璨的太阳,能够驱除无知的阴霾。阴霾有点像雾,但是里面的颗粒要重一些。阴霾在烈日出来之后,很快就烟消云散,被消除得干干净净。这里说众生的无知就像阴霾一样,这个无知就是所知障。所知障并不是说所知本身是障碍,而是对所知自性的不了知。众生由于根本无明,迷昧、执著于所知境界或所证之法,障碍了对一切所知自性的了知。
有些人说所知障就是学得越多障碍越大,这是根本不成立的。实际上我们学习得越多、了知得越多,智慧越增长,遣除障碍的力量就越强。《辨中边论》中说,三地菩萨在获得三地果位出定的时候,为了听闻佛法可以跨越刀山火海。佛陀是一切遍知,不可能说佛陀知道得越多障碍就越大。所以,将所知障解释为自身的知识成为障碍是一种误解。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知识也的确会成为障碍,但关键在于知识的用途是什么?知识和智慧的本体就是遣除障碍。尤其是佛法的经论,都是从佛和祖师智慧中流露出来的教言,它是智慧的等流与智慧本身无二无别。所以我们通过学习,一定可以增长智慧,而不是增长障碍。所知障的真实含义是指对所知的本体还不了知。为什么佛叫遍知?遍就是周遍,对一切所知法都能够完全周遍了知它的自性,这叫做遍知。所以,所知障是指众生存在对所知的自性无法了知,这种障碍就像迷雾、阴霾一样存在于众生的相续当中,如果不去掉阴霾,永远无法遍知一切。
如何遣除无知的阴霾呢?菩提心的力量就像璀璨的太阳一样,可以遣除无知的阴霾。为什么呢?因为通过菩提心的修持,菩萨会逐渐地走上菩提道,福德资粮与日俱增。菩提心不仅是慈悲心,它是智悲双运的,智慧也是菩提心的本体,六度中的智慧度或者胜义菩提心都属于菩提心的自性。如果我们能够了知万法的本体,就能够逐渐遣除所知障。
按照自宗的讲法,菩萨证悟了人无我和法无我空性登初地的时候,就能够断除相续中遍计存在的烦恼障和所知障;从二地菩萨开始断除俱生的烦恼障和所知障;到了七地末至八地断尽烦恼障;八地之后断尽所知障;到佛地的时候,一切障碍断尽,成就遍知佛果。这一切归根溯源,都是因为菩提心。
菩提心包括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胜义菩提心是指了知万法空性、远离四边戏论的智慧。有了胜义菩提心完全可以了知万法的本体,遣除无知的阴霾。在入定时了知法性,出定时对法的方方面面就会认知得非常清楚,从而能够遣除无知。从这个方面观察,菩提心不仅能遣除烦恼障,也能够遣除所知障。佛陀是经由菩提心成就的,佛陀相续中没有一点烦恼障、所知障。现在我们生起的菩提心,具有能够成办遣除众生二障的功德,当然应该产生极大的欢喜。
是拌正法乳,所出妙醍醐。
这也是比喻和意义对照。世间的牧民从牛身上挤下牛奶,然后用棍子不断地搅拌,牛奶表面就逐渐凝固成酥油或者醍醐。醍醐从哪里来?就是通过搅拌乳汁而来,享用醍醐对身体有很大的营养作用。同样道理,菩提心相当于醍醐,它从哪里来的呢?是搅拌正法的乳汁而产生的。
&&&&佛陀所讲八万四千法门,从中提炼出的精华法义就是菩提心。佛陀本身就是菩提心的自性,就是觉悟的心,所以佛陀所讲的法,也充满了菩提心的自性。
针对不同的阶段,佛陀讲法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比如说在小乘的教法当中,对于大乘的菩提心讲得就相对简略一些;而综观大小乘所有的教法,如果说要提炼出精华,一定是菩提心。因为菩提心是成佛之因,大乘的教育离不开菩提心,离开菩提心就没有办法成就菩萨,没有菩萨就绝对没有佛,菩萨是通过修持菩提心的教授而成佛的;小乘的教法能够利益众生,也是因为是由具有菩提心的佛宣讲的。菩提心是所有正法的精华要义。
现在我们得到了正法的精华要义,就好像得到醍醐之后可以滋养身体,得到菩提心可以滋养法身慧命。一旦法身慧命得到了滋养,就能在自他二利的菩提大道上突飞猛进。如果一个人的身体缺乏营养很虚弱,那么做什么事情都无法胜任;同样,一个修行者,如果没有菩提心的滋养,也不会有能力胜任和成办自他二利的事业。菩提心是搅拌正法所获得的精华,得到之后可以成办利益众生的事业,我们现在既然已经获得了醍醐一般的菩提心,应该生起欢喜心。
于诸漂泊客,欲享福乐者,
此心能足彼,令住最胜乐。
对于飘泊在整个三界轮回中想要享受福乐的众生,菩提心能够满足他们的愿望,令他们安住在最胜的快乐中。
所有众生都想离苦得乐,都在为此而奋斗。不学佛的人,为了生活舒适,通过谋求钱财、资具获得快乐;有一些清高之士对财富并不执著,但是渴望自心的满足,寻求内心的快乐,离群索居也是一种追求快乐的方式;有些人因名声而快乐;有些人得到赞叹而快乐;有些人得到财富或某个有情而快乐……都是为了追求快乐。世上有没有不追求快乐的众生呢?应该找不到。乃至旁生也是为了得到吃饱肚子的快乐而奔波。比如猛兽捕捉野味,是为了能够享受口腹之欲的快乐;一些很小的旁生如蚂蚁、蚯蚓,每天也同样在为了快乐而奔波。
那么学佛法的人呢?学佛法的人最初都是为了快乐,内心的快乐、成佛的快乐乃至可以享受度化众生的快乐……没到达一定的境界之前,都会有追求快乐的心。佛法到底是不是一个让我们得到快乐的法?我们要分暂时、究竟来看。暂时来看,学习佛法能够让自己快乐,这毫无疑问;但是,最究竟来讲,佛法是让我们觉悟的一种方式,是让我们觉悟的方法。如果学佛法只是为了快乐而不是觉悟的话,这就是不正确的想法。
有人会问:佛陀的那种快乐不是真正的快乐么?要知道,虽然在表述的时候,我们会说“成佛的快乐”、“远离轮回的快乐”、“成就佛果的快乐”等等,但真正加以分析的时候,佛陀的快乐和众生的快乐有很大差别,不是一个概念。众生所认为的快乐,属于五蕴当中的受蕴。受分为乐受、苦受和舍受三种。众生的快乐属于五蕴之一、属于有漏法、有为法、心法。而通过学习佛陀的功德我们知道,佛陀已经消尽了色、受、想、行、识五蕴了,不灭尽五蕴,如何获得解脱呢?所以佛陀的受蕴是已经灭尽了的。因此,《宝性论》当中一再强调,这个乐并不是乐受的乐,而是泯灭了快乐,也泯灭了痛苦。如果以为成佛之后:“啊,太快乐了!有永恒的快乐,天天快乐。”那就把佛想成众生一样了。如果不泯灭苦乐对立,那是没办法成就佛果的。
&&&&对我们而言,远离受蕴的佛果之乐还远远没办法体会得到。所以在没达到某种阶段之前,学佛法也是追求快乐的。因为我们还有受蕴,还有乐受,就一定想追求快乐。在我们的心能够体会到乐受的基础上,通过学习佛法追求成就佛果的快乐,这种想法暂时来讲也可以。
总而言之,不管是不学佛的漂泊客,还是学佛的漂泊客,都想要享受福乐。那么最好的方式是什么呢?世间人通过暂时的方便,甚至歪门邪道的方式来让自己得到快乐,这都不是真正的方法,真正最殊胜的方式是修持菩提心。
“此心能足彼,令住最胜乐”:“此心”就是菩提心,修持菩提心能够满足众生的愿望,让众生完全安住在最殊胜的快乐当中,获得轮回中一切增上生:即轮回中的一切快乐;也能得到决定胜:即解脱的快乐。既然我们知道了这个方法,为什么还要舍此逐彼、舍近求远呢?菩提心一定能够让自他都获得最胜的快乐,现在我生起了菩提心,能够以此利益众生,自然会生起欢喜心。
以上是能够成办他利而生欢喜,依然包括在自利当中。
辛二、令他欢喜:
今于怙主前,筵众为上宾,
宴飨成佛乐,普愿皆欢喜。
今天我在怙主面前,筵请一切众生为座上客,宴飨他们成佛的快乐,普愿一切众生皆大欢喜。
我们为什么要在受菩萨戒之前,祈请十地菩萨、住于三世的诸佛和金刚上师安住并垂念呢?主要是为了见证。这里也是一样的。“今于怙主前”:我邀请所有的怙主,请他们作为见证。在他们面前我发誓要利益众生,要给予众生快乐。
“筵众为上宾”:这个“众”字就是讲所有的众生,一切的有情。因为我们是人,目之所及也大多是人,所以在提到众生、有情的时候,很容易片面地划定为人的范围。虽然有旁生的存在,但都被我们当做食物、宠物,或者被我们忽略了,我们永远很难平等地对待这些旁生。实际上,情就是心识的意思。只要是具足心识的,都叫众生,都叫有情。不单单是指人,还有旁生、地狱和饿鬼。现在,所有这些众生统统作为我的贵宾来接待。
“宴飨成佛乐”。请他们赴宴享受什么呢?成佛的快乐。当然,如果能够赐予他们成佛的快乐,暂时的快乐自然也能够赐予。所以这里包括了暂时快乐和究竟快乐两层含义。“普愿皆欢喜”: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生起很大的欢喜。因为今天我在诸佛面前发愿为了利益众生发誓成佛,要把众生安置在殊胜的佛地。
&&&&实际上这也是督促自己的一种殊胜方便。于怙主面前自己再再地发誓,请了一切诸佛作证,请一切众生为贵宾,并且立誓要赐予他们快乐。如此一来,有些人听到了,有些具有神通的非人听到了,诸佛菩萨也听到了。这样自己发了菩提心之后就不容易再退失。
我们发愿之后,一切众生都成为利益的对象,今后自己所做的事都是以利益众生为出发点。没有发菩提心之前,吃饭、走路都是无记业;而发了菩提心之后,吃饭是为了众生而吃饭,走路也是为了众生而走路,所有的事情都是为了利益众生而奋发的。只要我们内心当中不忘失这样的想法,功德是很大的。
从另一方面来讲,经常这样观修,容易提醒我们牢记誓愿,提醒我们一定不要离开利益众生的初衷。所以,平时念这个发心仪轨的时候,应该跟随词句去观想,再再提醒自己内心当中的菩提心。
&&&&&作为一个修行者,做一点功课是必须的。如果单纯为了做功课而做功课的话,虽然有一定的利益但不是很大。实际上,功课一方面是对我们修学的一种提醒,一方面也是一种修学方式。比如说功课中的“发心仪轨”,当我们念到这一段的时候就提醒自己:我发了菩提心了,我的所作所为应该为了众生而奋发。如果念到《金刚经》,就提醒自己:不要忘失了空性的正见。
我们的仪轨当中也有这个颂词,念到的时候应该想:我是发了心要利益一切众生的,我是不是在实践自己所发的愿?还有什么欠缺?哪个方面需要调整?或者,如果在发完愿之后产生了退却的念头、怯懦的想法,念诵这个颂词的时候,就能再一次提醒自己,再一次给自己鼓励勇气。况且,我们是在怙主面前作证发的菩提心啊!他们是严厉的对境。基于这个原因的缘故,无论再苦再累我们也要坚持。
发了菩提心之后肯定会遇到困难,这毫无疑问;希望没有任何违缘、顺顺利利地迅速成佛也不现实。要成办世间上的任何事情都会有困难,何况是如此殊胜圆满广大的善法?因此,关键在于:我们在每天修行当中,不断地自我提醒,不断地取得进步。
以上讲完了第三品内容。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我们继续学习寂天菩萨所造的殊胜论典《入菩萨行论》,现在学习的是第一品《菩提心利益》。了解菩提心有什么利益,对于在我们相续中引发菩提心有非常大的必要。选择趋入一个法或一项事业,如果不知利益所在,就不会有人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所以在修学菩萨道之前,有必要了知菩提心的利益。菩提心不只是可以带来轮回中的某些安乐,最大的利益乃是能够转变我们无始以来的轮回之因即自私自利的作意。这种作意在轮回中给我们带来无尽痛苦,伤害了无数众生。修持菩提心能将自私自利的作意完全转变成利他的意乐,转变之后起心动念都能安住在利他的意乐中,一切所作所为都为了利他而奋发、入于殊胜的菩萨道。菩萨道是一切诸佛成佛的通衢大道,每尊佛都经由修持菩萨行而圆满功德,现在我们有幸修持菩萨道,就应了知发菩提心的殊胜功德和利益。庚五(以喻赞德):分六:一、以点金剂之喻说明由劣变胜;二、以如意宝之喻说明难得与珍贵;三、以妙树之喻说明果不穷尽而增上;四、以护送者之喻说明救脱罪业之果;五、以火之喻说明彻底摧毁罪业;六、经中所说其他功德之理。以喻赞德是通过比喻赞颂菩提心的殊胜功德。这六个科判以不同的比喻、义理,宣讲了菩提心的殊胜功德。辛一、以点金剂之喻说明由劣变胜:用极少点金剂就可以把很多废铜烂铁变成殊胜的黄金,点金剂是非常难得、殊妙的一种金属。同样的道理,菩提心也能让充满了业惑和三十六种不净物的劣身逐渐转为殊胜的佛身。这颗小小的菩提心就好像点金剂一样,能起到转劣为胜的殊胜作用,因此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引发相续中的殊胜菩提心。犹如最胜冶金料,垢身得此将转成,无价之宝佛陀身,故应坚持菩提心。
“犹如最胜冶金料”:冶金料就是点金剂。点金剂在古印度比较发达,有些大德为了弘法利生的缘故专门炼点金剂。如龙树菩萨除了证悟空性之外也有很多殊胜成就,其中就包括点金剂成就。龙树菩萨的传记曾记载:当年龙树菩萨在那烂陀寺担任执事(管家)的时候,他的上师罗睺罗正在入定闭长关。当时城外发生了很大的饥荒,龙树菩萨用点金剂变了黄金,到没有饥荒的地方换成粮食供养僧众,使僧众顺利度过了饥荒,但世间人死了很多。上师出关后批评他:你为什么不请我出关?我有降下粮食雨的禅定,能从天空降下粮食。因为你发心太小,间接导致了很多人死亡。为了让龙树菩萨忏悔这个罪业,上师命他大量修塔建寺培养僧众,菩萨也依教奉行。有一次菩萨看到一座很像铃杵之铃的铃形山,很想把山变成黄金,正要变时度母显现了,度母对他开示说:众生的贪心没有穷尽,黄金山会引发众生的贪欲、争斗和罪业,菩萨就打消了这个想法。从这些故事可以知道龙树菩萨是掌握点金剂的制造方法的,并曾以此方便方法供养僧众、救度众生。点金剂非常珍贵,一点点就可以把成千上万的铜铁变成殊胜的黄金,有这种神奇功效。与此相同,“垢身得此将转成,无价之宝佛陀身”。“垢身”指我们和众生充满三十六种不净物的身体。人和旁生都是血肉之躯,由皮肤、肌肉、血液、脂肪等不净物组成,不像天人的身体比较善妙。不净的身体得“此”,“此”就是菩提心。如果内心中有菩提心,经过不断串习,通过菩提心的加持和力量,就能把垢身转变成“无价之宝佛陀身”。佛陀之身当然是无价之宝,是一切圆满功德的累积。《宝鬘论》对佛陀相好的功德如何增长、如何成就有殊胜的讲解。佛身具有三十二妙相八十随形好,殊妙相好的佛身能够救度很多众生,而相好光明的佛身即来自于修持菩提心。佛在因地最初发心的时候,菩提心的苗芽也是从垢身中产生的。我们也应随学佛陀,发起利益一切众生的菩提心,使我们这种非常不净的垢身也有度化众生、发誓成佛的菩提心苗芽。如果我们像佛陀那样坚持菩提心,经过三个无数劫的修持,逐渐圆满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随着二资粮的圆满,随着不断修习殊胜的空性智慧,那么所有我执、贪嗔痴和其它不净的业,都将在修道过程中逐渐消亡。不净垢身的直接来源是不净业,不净业的来源是我执、烦恼,把这些业和烦恼消尽,业因已不存在,身体就逐渐变得清净,成为色界天人一样的光明身,修持到功德圆满,就成就三十二妙相、八十随形好的佛身。佛身是经由三个无数劫积累殊胜的二资粮所获得的,所以说佛陀的身体是无价之宝,是所有身体中最为殊妙、圆满的身体。
菩提心有这么大的作用,“故应坚持菩提心”。我们要生起菩提心,生起之后应该坚持。最初多数人会有一种新鲜感,如我们刚刚开始学《入行论》的时候,也有一种动力、一种想修学的心,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福报不够深厚,觉得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就容易退失初心,刚对菩提心产生的一点兴趣,最后也会被庸俗分别念全部遮盖。对于真正想修菩提道的人,我们应该树立最远的目标:成佛。
我们在看佛陀传记的时候,对佛陀的身相、佛陀的智慧、佛陀的大悲及弘法利生的事业都会产生极大的仰慕之情。但要知道:佛陀所有殊胜的功德,就来自于最初的、和我们一样在相续中产生的这一念:救度众生的菩提心。最初要生起菩提心,然后不断坚持、让它不断发展,最终功德圆满,就能令众生获得殊胜的佛果。从这个方面来说,也应该坚持菩提心。有了菩提心,不管是什么身份都应该赞叹,不管是什么样的身体,都应该顶礼。相反,如果只是徒具修行者的外表,衣着光鲜、处于高位,或者具有大法师、大和尚的名号,相续中却充满自私自利,这样的人身不是佛陀所赞叹的,令佛欢喜的是真正的修行者。世间人没有殊胜的智慧,只会以貌取人:外表庄严高大、衣着光鲜、声名赫赫就盲目追随;外表一般、没有财富就容易轻视。如前分析,表面殊胜的上上人有可能充满了自私自利心,路边的乞丐或一般人却可能具足菩提心。所以不管是谁的身体,即便是很脏的垢身,有菩提心就值得赞叹、顶礼供养。我们在修持佛法的过程中,应让内心真实地产生菩提心,不要做表面文章,要真实串习菩提心的教授,以期具足这样一种菩提心,这是非常重要的。〖就像是依靠最上等的冶金原料(普通金属也能变成金子)一样,不清净的这个身体依靠得受菩提心可以转变成无价之宝的佛陀身,因而我们一定要坚持不懈稳固受持具有这种能力的菩提心。〗通过使用最上等的冶金原料,普通的金属能变成金子。与此相同,不清净的业惑之身,依靠得受菩提心、修持菩提心,让菩提心不断增长、圆满,也能把不净身逐渐转为无价之宝佛陀身。通过修持菩提心,我们的身份可从凡夫变成圣者、从圣者逐渐成佛,这一系列转变的根本来源就是利益众生的菩提心。从佛的三十二妙相、八十随形好的介绍看,每个相好都具有不共的殊胜功德,每个众生都希望获得这样的妙身。而我们的垢身不只是不清净,还很容易四大不调、受到外缘的伤害。从生下来到死之前,我们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保护、照顾身体。如果没有这个不净身,或者这个身体很清净、具足功德,就可带来很多快乐、方便。既然我们现在还没有办法获得如是清净之身,就应该通过修持菩提心,把不净身转变成具有功德、能利益众生的无价之宝佛陀身。要想达成这个目标,就要付出不懈的努力:修持菩提心、坚持菩提心。此处作者告诉我们“因而我们要坚持不懈稳固受持具有这种能力的菩提心”。《入行论》对如何生起菩提心,如何让菩提心不退,或让菩提心在不退的基础上增长等等都有系统的教授,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会接触到更多、更珍贵的殊胜教言。
〖《华严经》中云:“以一两水银类之金能使千两铁变成金为喻,如是发心水银界善根以普皆回向遍知之智所摄持,即能灭尽一切业惑障之铁物,诸法亦成遍知之妙色,然而一切业惑之铁不能灭尽为一切智智而发菩提心之金。”〗前面讲过冶金料非常殊胜,冶金料的比喻来源于佛陀所宣讲的《华严经》。“一两水银类之金”:即一两点金剂。水银类就是汞,冶金料很多成分是汞。以一两点金剂可以让一千两铁变成黄金为喻,说明点金剂一样的菩提心可以灭尽一切业惑之铁。菩提心包括利益一切众生和普皆回向的心,一方面“普皆回向”给众生以安乐,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利益众生,回向成为“遍知之智”的佛果。因为已经发了利益众生的心,所做的一切善根是为了帮助众生成就殊胜的安乐,因此叫“普皆回向”。这种善根“普皆回向遍知之智所摄持,即能灭尽一切业惑障之铁物”。“灭尽”是逐渐进行的,我们发起菩提心的当下,已经有了能够转变垢身的种子,种子的力量逐渐加大,逐渐把我执等业惑、不净的法全部灭尽。“能够灭尽一切业惑障的铁物”:就是把业惑、障碍、我执等比喻成铁物,然后通过菩提心点金剂把这些铁变成黄金。如果内心中有了菩提心,相续中所有如铁物一样的业惑、障碍等诸法,都会变成一种遍知的妙色。铁本来是黑乎乎的,点金剂一点,一方面黑色变成了非常殊妙的金黄色,另一方面本体变成了黄金。所以通过菩提心的作用,能够把外相上的垢身转变成金色相好的佛陀之身,本体上也由凡夫的相续转成了具有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的佛陀。“然而一切业惑之铁不能灭尽为一切智智而发菩提心之金”:一两点金剂能让一千两铁变成黄金,但是一千两铁并不能变成一两点金剂,或者说点金剂能灭尽一切铁,但是业惑之铁不能灭尽菩提心之点金剂,因为菩提心这个点金剂的本体远远超胜了我执、业惑。菩提心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在这种清净的心态中没有自私自利,自私自利的法只存在于不具足菩提心的相续中,有了利他之心,就已经转变了这种自私自利的相续。菩提心的本体非常清净,没有自私自利的烦恼,没有贪嗔痴等等,菩提心能转变业惑而业惑不能转变菩提心,所以是灭尽了业惑。下面讲第二个科判:辛二、以如意宝之喻说明难得与珍贵:通过如意宝的比喻说明菩提心非常难得、非常珍贵。我们得到了菩提心这个如意宝,应该好好珍惜、利用,菩提心是所有心法中最为殊胜的法,我们好不容易得到了,就应该保护它,让它发挥最具善妙的作用。众生导师以慧观,彻见彼心极珍贵。诸欲出离三界者,宜善坚持菩提心。
此处讲到“众生导师以慧观”,从字面上解释:众生导师佛陀通过智慧已经观察到菩提心最尊贵,所以一切想要出离三界的修行者,都应该善妙地坚持菩提心。文中并没有明显提及如意宝,但在诸大注释中,都是以“极尊贵”来说明菩提心,因为极尊贵的缘故,菩提心犹如如意宝一样。
此处的导师是与寻求如意宝的商主相对应的。在很古以前的印度,很多人出海到宝洲寻找如意宝。取宝的商人靠自己无法发起这样的活动,必须要有商主的带领。商主必须有智慧、自己去过宝洲,还要拥有雄厚的财力。带领这么多商人出海,没有大船是不行的,商主必须提供一艘大船,大船上装满淡水、食物、备用的物资等等。为了防备抹鲸鱼,有时还要在船上带一群鸽子,如果鸽子放出去之后不回来(巨大的抹鲸鱼浮在海面上,鸽子以为是海岛就会停在上面),就说明海上有抹鲸鱼,这样他们就会非常小心。如果鸽子很快飞回来,就说明四周比较安全。到了宝洲之后,商主负责告诉这些商人:哪些是假宝,哪些是真宝,真宝之中哪些比较值钱,哪些不太值钱。来一趟宝洲不容易,如果拿很多不值钱的东西,跑这一趟不值得。不值钱的东西带得太多,船太重就会容易沉;带得太少回去之后没有大的利益。所以商主要指导他们拿轻的、价值高的宝物,最后还要护送他们返回。带领商人从宝洲回到南瞻部洲是商主的责任。商人依靠商主的带领,可以获得发家致富等利益,所以商主在引导商人取宝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非常大。就如商主引导商人在宝洲中找到如意宝能够利益众生一样,众生的导师佛陀也犹如商主一般引导众生趋向于解脱的宝洲,在趋向于宝洲的过程中也以种种方法照顾众生的身心。佛陀通过智慧观察告诉众生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在路途中哪些应注意、哪些要避免;到了宝洲之后什么最好、什么要抛弃等等,佛陀也要对众生负责任。导师佛陀通过智慧观察,在所有宝物中,犹如如意宝的菩提心宝珠最珍贵。如意宝不重,就是一颗珠子,但它的力量非常强大:得到如意宝可以遣除贫穷、疾病、黑暗等等。犹如如意宝一样的菩提心,在所有的心中最尊贵。求财的心、为得到暂时利益的心、得到阿罗汉果的心,都远远不如菩提心珍贵。佛陀遍观一切诸心、心所,最后了知最珍贵的是菩提心。所以佛陀告诉他的追随者说:要想出离三界的人,必须坚持菩提心,一定要坚持菩提心。对于追随佛陀修行的大乘行人来讲,一方面自己要出离三界轮回,另一方面也要带领众生出离,想要自他都出离三界,必须坚持菩提心。作为小乘的修行者,只想自己个人从轮回中解脱,所摄持的菩提心是不圆满的、相似的菩提心。大乘菩萨要带领自他全部趋向于解脱,相续中必须受持圆满的菩提心,要像保护如意宝、祈祷如意宝一样受持殊胜的菩提心。菩提心在我们相续中刚生起来的时候,力量还很弱,容易受到一些因缘的影响而退失。在现在的环境中,要修持菩提心也不太容易。因为我们身边有太多不修持佛法的人,太多不理解菩提心的人,太多的野蛮之人。而在极乐世界或其他净土中,人人都发菩提心,个个都修大乘妙法,坚持菩提心比较容易。现在这个娑婆世界,多数人对修菩提心没有兴趣,对造作恶业反而比较有兴趣,比如经常鼓吹如何造业、如何享受。在这样的环境中,坚持菩提心的确不容易,但不管怎样,越是不容易,我们越要小心翼翼地照看菩提心,就像保护一棵幼小的嫩芽。如果照顾得好,没有受到什么损害,菩提心的苗芽逐渐成长、强大之后,我们就能够感受到它的威力,无论自己修法也好,还是帮助众生也好,都会有一种不共的能力。
最需要注意的是,在刚刚受持菩提心、准备生起菩提心的时候,要尽量多结交善友,尤其是对修大乘妙法有兴趣的善友。虽然都是佛弟子,但是如果对方对大乘道、菩萨道没有兴趣并且有看法的话,在显现上我们都要暂时远离,因为与他们接触有可能伤害我们相续中的菩提心幼芽。对于那些有菩提心、或者对菩提心有兴趣的人,应多去探讨、交流。还要多学佛法、多祈祷上师三宝,通过很多策略保护相续中的菩提心。菩提心得到了精心培育,才能慢慢成长、壮大。这就是我们学习菩提心最初之时,必须要特别小心注意的地方。这段时间平安度过之后,我们的菩提心比较堪能时,就要尽量去做利益众生的事。
〖能将一切众生带到解脱城享受功德宝珠的唯一商主就是无与伦比的佛陀,〗
能够把一切众生完全带入解脱的大城,享受种种功德宝珠(即如意宝)所带来的种种利益的唯一商主,就是无与伦比的佛陀。〖佛智周遍所知万法,除此之外其他众生无法衡量,〗此处讲佛陀的殊胜性。佛陀通过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对一切万法完全了知、通达除佛之外其他众生无法衡量。此处以佛为标准,以佛为正量。〖佛陀以无量的智慧认真全面观察诸法时,彻底照见此菩提心最为难得,功德巨大,弥足珍贵。〗佛陀以众生无法衡量的无量智慧,非常认真全面地考察了一切诸法的实相,彻底照见菩提心最为难得。虽然如意宝难得、珍贵,功德也很大,但它只能成办世间利益——遣除身体的疾病、贫穷,遣除黑暗等,但对成办出世间的利益它就没有办法、没有能力。假如祈祷如意宝让自己生起出离心、生起菩提心、证悟空性,在这方面它是无能为力的。两者相较,实际上菩提心的难得、珍贵、功德远远超胜了如意宝,这方面我们要知道。
〖《华严经》中云:“诸宝之中如意宝堪为宝王,同理三世中遍知智慧照见法界对境,诸人天与诸声闻缘觉之有漏无漏善根皆不及发菩提心如意宝王之价。〗
《华严经》是这样讲的:一切珠宝中如意宝堪为宝王。现在只有龙王和天界的天人拥有如意宝,人间当中没有如意宝,即便有也没办法发挥如意宝的效用因为众生的福报逐渐减弱、不堪能,没办法显现如意宝的殊胜价值。而在远古劫初众生福报具足的时候,人间出现过如意宝,祈祷如意宝可以降下粮食雨、珍宝雨,这在很多经论都有记载。现在整个世间无法找到真正的如意宝。
“同理三世当中佛陀遍知的智慧照见法界对境”:同样道理,在所有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中,遍知佛陀的智慧照见一切法界对境。“诸人天与诸声闻、缘觉,有漏无漏善根皆不及发菩提心如意宝王之价”:人天的有漏善根、声闻缘觉的无漏善根都不及菩提心如意宝的价值。虽然有漏无漏善根也有价值,但远远比不上菩提心的价值。有些声闻缘觉已经到了无学位,但无学位仍不抵菩提心的价值,如果想进一步求取佛果,还要重新发起菩提心、修持菩提心最后才可以成佛。菩提心的本体是缘殊胜的佛果、缘一切众生的,这种殊胜性当然任何珠宝不能比。〖因此,想要远离痛苦的所有众生理当坚定不移善加受持菩提心〗。做一个大乘修行者,就是想让一切众生都远离痛苦,想要让所有的众生远离痛苦,就一定要受持菩提心。菩提心能够完全改变我们的心相续,把我们现在非常狭隘的心相续扩展到广阔无边。现在我们的心相续所缘取的、想让他们离苦得乐的众生范围非常有限,自己的亲朋好友,或者对自己好、有恩的人,我们就愿他们离开痛苦,但还有很多无量无边的众生,我们根本没有想到他们,也从来没想过要去帮助他们,他们从未进入我们想帮助的视野。如果我们真想修菩提心,就要认真审视一下菩提心所利益的范围有多大。稍作观察我们会非常吃惊,菩提心的范围简直没法衡量,只要是我们想得到的、有心识的一切众生,都是菩提心所饶益的对象。如果能够真正修持菩提心,比较狭隘的心胸从此就会因由菩提心的修持而逐渐扩展。菩提心的心胸无比宽广,虽然现在我们的心胸很狭隘但是只要坚持修菩提心就会宽广起来,在如此广大的心胸中,任何事情都可以包容、忍耐。如果我们有了非常宽阔的心胸,在度化众生的时候遇到一点违缘、小苦,就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不算什么真实的痛苦。佛在因地修持菩提心的公案影响和感动了我们,同样,我们如果去修持菩提心,心胸逐渐变得广阔,也能够迅速圆满福德、智慧资粮,最后在广阔的心胸中成就殊胜的佛果,就能真实利益众生。此处教导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受持菩提心。辛三、以妙树之喻说明果不穷尽而增上:妙树是指如意树,以如意宝树的比喻说明果实不但不会穷尽,反而蒸蒸日上。其余善行如芭蕉,果实生已终枯槁。菩提心树恒生果,非仅不尽反增茂。此处把芭蕉树和如意树做了一个对比:一个是生果之后很快就干了,果实穷尽;另一个是生果之后再再地生果。芭蕉树的善根就像世间的普通善根,如意树的善根就像菩提心的善根,二者之间有很大的差别。深入了知菩提心、接近菩提心,我们就会喜欢菩提心,因为菩提心能够带来的利益功德,绝对远远超胜其它任何一个法门给我们带来的功德受用,我们要好好观察学习菩提心的种种教证。“其余善行如芭蕉”:所谓的“其余善行”是指什么呢?就是一般的世间善法,称为随福德分善根。它是跟随福德分的一种善根,如修持不杀生、不偷盗等善根,这些善根因为没有被出离心摄受,所以没有办法成为解脱的因,只能成为世间福德的一个支分,所以叫做随福德分。不管是放生、顶礼,还是做一些其他的善业,如果没有以出离心、菩提心等摄受,这种善根就称之为随福德分的善根。这种善根即便做了很多,它的利益只能够让众生在后世感受人天的安乐。还有一类是随解脱分的善根,随解脱分善根有大乘和小乘之分。此处指小乘的随解脱分善根,它由出离心摄持,修善法不是为了得到人天的快乐,而是为了得到出离三界轮回的解脱,它的意乐如此。一切善法的成熟全靠意乐,意乐想要让善根成熟在解脱方面,善根就能在解脱方面成熟,这种善根称之为随解脱分的善根。当然这是从大的方面讲。除了出离心之外,解脱还需要有无我空性的摄受。这些随福德分和小乘的随解脱分的善根,犹如芭蕉树一样“果实生已终枯槁”。关于芭蕉树有两种观点:一种是芭蕉树生一次果之后就自然穷尽;另一种观点是芭蕉树也可以连续生果。但不管是生一次就穷尽,还是连续生几次才穷尽,绝对不是永远不尽地生果,生长周期毕竟有限,寿命到了自然会穷尽。也许它在几年、几十年当中每年都可以结果,但是绝对不可能永远不停地结果,这是做不到的。就好像有些善果成熟一次之后就永远没有了,而有些人可以在几世中连续不断地感受同一善果成熟的殊胜快乐。但不管是一世也好,几世也好,反正最后都会穷尽,这种善行所结的善果最后都会消亡。为什么世间的善行不可靠呢?因为它的作意、心量有限,所以得到的善果也是有限的。为什么佛法中不鼓励修行者发心去得一些天界和人间的受用呢?就因为它的引业是有穷尽的,引业一旦穷尽,果就会穷尽,这是世间的福善。出世间的福善,如小乘的目标定为出离三界,它的善根就是为了得到出离三界的阿罗汉果,所以这种善根引导相续到达阿罗汉入无余涅槃之后就终止了,善根在此用尽,不会再再生长。如果后面想修大乘,从定中出来之后要重新发起菩提心的善根,那是另外一个阶段的事了。
“菩提心树恒生果”:为了度化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而发誓成佛的菩提心,也像天界的如意树一样是恒生果的,它的果不会阶段性地没有了,而是树上一直生果,生了之后又生,源源不断产生殊妙的果实。菩提心这种善行也同样有此显著特点:再再地生果,生果之后非但不穷尽反而越来越蒸蒸日上,这就是菩提心妙树生果的殊胜功用。比如现在我们是一介凡夫,如果以菩提心摄持去放生、听课或者顶礼,心态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发誓成佛,有这种发心的话,从现在到成佛之间,不管中间流转多少世,如果没有遇到违品如很大的嗔恨心等等,这个善根在每一世中都会成熟很多殊胜的妙果,乃至于在成佛之间都不会穷尽。发了菩提心之后,善果永远不会穷尽,“非但不尽反增茂”——反而再再增上,这就是菩提心的殊胜作用。我们通过对比就知道了:如果我们没有以菩提心摄持一份善行,只是以世间心、小乘心摄持,能够得到的善果就很少;如果我们做善法时能够生起菩提心,以菩提心摄持这个小小善根,那么这个小善根就成了如意妙树一样,乃至成佛它的果还不会穷尽,生生世世中都会感受到殊妙的果。发了菩提心之后,引来的福德的确是非常深厚的。为什么说佛的福德是无穷无尽的?从这个例子看,如果一个小小的善根被菩提心摄持了,就能够得到这么大的福德,而佛陀得到了佛果——那究竟是积累了多少念的菩提心呢?所以佛相续中的福德是没办法计算的。从这个方面讲,要任运地利益众生,必须要像佛那样具足无量的善根、福德才可做到,这个善巧方便就是菩提心。如果没有菩提心,我们想要累积像佛那样圆满的功德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如果有了菩提心,通过菩提心的摄受,一念善根就可转变成无穷无尽的善果。每一念都有菩提心摄受,每一念都会积累无量无尽的善根。其他的善法没有这个善巧方便,通过常规方式累积成佛的资粮永远没法圆满,但是只要有菩提心这种善巧方便,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圆满成佛的资粮,达到能够利益众生的殊胜功德。
我们分析这个原理:为什么其余的善行得果这么少,而菩提心的善行这么多呢?这完全是由心量大小来决定的。世间的善根局限于我执,范围很小:只是为我得到快乐、我升官发财、我的朋友怎么样……只在轮回中善趣的小圈子里得到善果。它的心量很小,所缘对境也很少,就几个人或者干脆为自己。这样局限在一种狭小的心态中,怎么可能得到无量的善根呢?不可能的。声闻随解脱分的善根范围虽然是超越三界,本来超越三界范围很大,但是他只求自己一个人从三界获得解脱,这种心态对善行的增长造成了束缚,没法让善根成为无穷。它的善根目标在哪里?就是出离轮回。善根随着目标、意乐去成熟,意乐一旦成办了,业的力量就用尽了,不会再变得无量无尽。菩提心则不是如此,菩提心的范围、所缘是多大?——是无穷无尽、无量无边的众生。我们想要度化这么多众生,现在我们的心量有时还接受不了。但是换个角度想,就因为菩提心的所缘如此广大,它所缘的众生是无量的:缘一个众生发一个善心,会有一定的回报。如果是缘个、缘个、缘个,所缘的众生越来越多,回报的善根也会越来越多。所缘众生的数量无有穷尽的缘故——我愿每一个众生都能够离苦得乐、我愿所有的众生成就佛果,发心众生的数量无量无边的缘故,所以就得到了无穷无尽的善根。菩提心有两个方面,一方面缘众生,另一方面缘佛果,佛果也是无有穷尽的。所缘众生无穷无尽,所以得到无穷无尽的善根;所缘佛果同样是无穷无尽的,谁能找到佛果的边际?在一些传记、公案当中记载:目犍连尊者有一次曾经想要去探测佛陀传法声音的边际,最后他的声闻神通用尽了,不但没有找到佛陀法音的边际,还差点回不来了;还有一个阿罗汉想找佛所发光明的边际也没找到。佛果的边际、佛陀的功德法到哪里为止?根本无法衡量。我们想得到无有穷尽的功德、福德之佛果,就要“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这里面有两个必要条件:一个是缘众生,众生是无量无尽的,所以善根无量无尽;第二是缘佛果——为了度化众生而成佛,愿意成佛的话,所缘的佛果也是无穷无尽的,它的善根也是没有穷尽的。比较之下,如果我们正确发了菩提心,就能够获得这种超胜的功德。同样是一个善法,心态不一样就能带来这么大的差别。想想看,我们是不是真的应该对菩提心的教授高度重视啊?一定要高度重视!同样是两个人,都在修善法、都在放生,一个人的心态是为自己,一个人的心态是为了成佛度化众生,都在几分钟内把放生做完,但是所获得的功德就没办法比了,差距太大了。一天的差距是这样,一月的差距更大,一年的差距就更大了。像这样每年修持下去,有菩提心的功德就变成强者更强,没有菩提心的功德就弱者更弱。因为有了菩提心之后就是良性循环——福报越来越大,心量越来越宽,最后所获福报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所以有无菩提心摄受所得的果完全不同。有一个故事:释迦牟尼佛和两大声闻弟子在最初发心时是三个小孩,当时他们看到一位佛陀和两个侍者走来,一个小孩说:我们应该把璎珞供养给这些圣尊。另外两个就问:你要供养谁?中间的小孩说:我要供养中间那位佛,我发愿最后变得和他一样,于是就把璎珞供养了佛。旁边的两个小孩一个说我要变成左边那个,另一个说我要变成右边那个,然后就把珠宝分别供养了两位侍者。这个果报最终成熟的时候,发愿成佛的人很早成就了佛果,即是释迦牟尼佛,旁边两人还是凡夫,还得通过释迦牟尼佛给他们传法,才从轮回中获得解脱,差别就是这么大。所以说有菩提心摄持和没有菩提心摄持,成熟善果的速度完全没法比。我们不必畏惧这么多众生要度化,要知道菩提心的功德利益是非常巨大的,在后面学《精进品》等品时还要讲。菩萨道经由的痛苦都是非常微小的,只要咬牙坚持下去,一旦超越了这种境现,就可以达到究竟佛果阶段。下面是注释:〖没有被菩提心摄持的其他所有善根如同芭蕉树一般生果以后自然穷尽,而菩提心的妙树恒常都会生长果实,非但不会穷尽,反而会蒸蒸日上。〗我们要注意:有时我们没有发起菩提心,有时没有被菩提心摄持,或者在发了菩提心之后心态有所损伤,这些情况下相续中的菩提心可能会受影响。没有被菩提心摄持的善根,就如芭蕉树一样,生果之后就不会再增长;而菩提心摄持的妙树在成熟果实的时候,恒常都会不断地结果,不但不会穷尽,反而会越来越增长。〖《宝箧经》中云:“文殊,各种树以四大摄持而增长。文殊,如是善根若以菩提心摄持、回向佛果,则日益增长”。〗此处佛对文殊菩萨讲,世间各种各样的树以地、水、火、风四大摄持之后就能增长。同样道理,善根以菩提心摄持回向佛果,就会再再增长、非常迅速。我们培植善根要抓住核心,如果把关要抓住了,虽然表面上只是一个小善根,但实际上它的果报、福德的增长速度是非常惊人的。
辛四,以护送者之喻说明罪业之果。如人虽犯极重罪,然依勇士得除畏,若有速令解脱者,畏罪之人何不依。此处是通过护送者的比喻说明发菩提心能够解脱罪业。实际上每个人从无始以来,都犯了很多重罪、轻罪、自性罪、佛制罪,这些罪业存留在我们的相续中还没有成熟。第一,种子已经有了;第二,还没有通过受报等方式成熟。我们可以知道结论:这些果报一定会成熟,但什么时候成熟非常难以预料,一旦成熟没有一个人愿意承受。这些罪业之果,有时通过外在的地震、水灾、火山爆发或者风灾等等灾难成熟,有时通过内在的严重疾病如癌症、肿瘤或其他重病成熟,有时候遇到战争等等,这些情况都是没有谁愿意遇到的。但是罪业成熟之后,都是通过这些方式显现。有谁愿意承受?没有一个人愿意承受。然而不愿意承受只是我们的想法,如前分析,罪业种子已在我们相续中,果报还没有成熟但是一定会成熟。我们是坐在这个地方等它成熟,还是主动找机会在它成熟之前改变它?如果是一个有智慧、对自己负责的人,肯定会选择在成熟之前消灭它。这么多忏罪的方式、这么多解脱罪业的方式,实际上能够最有效、最快速清净罪业的,就是菩提心。
“如人虽犯极重罪,然依勇士得除畏”,这两句是比喻:好像一个人犯了重罪,本来要被绳之以法,但是如果有一个强势的伴侣——勇士,通过这个勇士(武功高强、胆识过人可叫勇士,更广义的勇士指有能力的人)的护送、帮助,就可以从大的怖畏、惩罚中解脱,这是从比喻的方面讲。
“如人虽犯极重罪,若有速令解脱者,畏罪之人何不依。”这三句是从意义上讲,“然依勇士得除畏”是从比喻上讲。就犹如弱者依靠勇士可以顺利通过危险之处一样,这个犯了极其严重罪业的人,如果遇到一个能够让他迅速解脱重罪的方法,畏惧罪业成熟的人为何不依靠呢?这个方法是什么?就是犹如勇士一样的菩提心。如果菩提心能够迅速帮我们解脱恶业,畏罪的人一定是愿意依靠这种殊胜菩提心的。原因如前分析:这么重的罪业我们都犯过,任其成熟我们是无法承受的,前面所举的例子还只是世间的痛苦,更重的痛苦是堕到恶趣中——堕入无间地狱、热地狱、寒地狱,堕入恶鬼、旁生,堕到任何一处我们都没办法承受那种痛苦。所以我们不能等它成熟,一定要忏悔。尤其现在学佛有了因果观念,知道因果不虚之后,我们特别想要解脱重罪。这么多方法中真正有效、非常迅速、像勇士一样能够稳稳当当帮我们解脱罪业的就是菩提心。有一个法能够帮助我们迅速解脱,为什么不去依靠呢?一定要依靠。这个法是什么呢?就是菩提心。当我们修持菩提心时,就可以从这样的罪业中获得解脱。所有严重的罪业都是由自利心引发的,而菩提心是打破自利、唯求利他的心态,所以这种利他的心态可以从根本上瓦解自利心的基础,基础一旦瓦解,罪业失去了依靠处,我们很快就会解脱。缘一切众生能够解脱的菩提心,其功德、力量、威力非同一般,远远超过以自私自利心去忏罪的方式无数倍。 〖即便是造了危害三宝等不堪设想的弥天大罪,然而就像依靠一位护送者的勇士能够摆脱怨敌的严重威胁一样,对于顷刻间就能脱离重罪异熟果的菩提心,小心谨慎罪业的人们为什么不依靠呢?理应依靠。〗“危害三宝”就是偷三宝物或者损害三宝,例如文革时砸佛像、烧佛经、迫害僧人,都属于危害三宝罪。还有很多不堪设想的罪业:五无间罪、杀生、偷盗等等。即使造了这么多的罪,然而“就像依靠护送者的勇士能够摆脱怨敌”一样——比如一个人带了很多钱,想到其它地方做生意,中间遇到一个非常危险的树林,里面可能有很多盗匪,如果这时能够依靠一个勇士护送,就能摆脱强盗的威胁。与此相同,“对于顷刻间就能脱离重罪异熟果的菩提心,小心谨慎罪业的人为什么不依靠呢?理应依靠。”对罪业非常害怕的人们应该依靠菩提心。 例如《大圆满前行》所讲到的匝哦之女公案:匝哦之女以前用脚踢了母亲的头,后来他在海中翻船,逐渐堕到了地狱中。在地狱的时候,他的头被铁轮不停地旋转切割,感受了强烈的痛苦,这时他想到:还有很多像我一样用脚踢过母亲头的罪人正在受这个果报,愿他们所有的痛苦由我一个人承担,愿他们都离开这种痛苦!当发起这一念利他心的当下,他即刻解脱地狱痛苦生到天界感受安乐。顷刻间发了一念利他心,严格意义上还不是圆满的菩提心,就马上让他脱离了异熟重罪。又如无著菩萨在鸡足山苦修年,未能见到本尊弥勒菩萨,后来也是通过一念大悲心净除了前世的罪障,才见到了弥勒菩萨的尊颜。类似的公案很多。现在我们经常对众生发起菩提心、通过菩提心去忏罪,也能很快从罪业中解脱。〖《无尽慧经》中云:“善男子,譬如依勇士可不惧诸怨敌,同理,依真实菩提心勇士之菩萨不畏一切罪行怨敌。”〗 《无尽慧经》中讲,如同依靠勇士可以不畏怨敌一样,依靠真实菩提心勇士的菩萨,也不畏惧一切罪行怨敌。因为通过菩提心,很快就可把一切罪业消灭。对于我们来讲,这相当于指出了一种尽快忏罪的殊胜所依。在忏罪中讲四对治力的时候,菩提心的修法,既是所依对治力,又是现行对治力。在所依对治力当中有菩提心,在真正现行对治的时候也有菩提心。华智仁波切讲道:如果有了菩提心和空性慧这两种修法,再重的罪业都可以清净。如果不具足菩提心、空性慧,即便是有了四对治力都不能够完全清净,所以菩提心在忏罪当中的力量非常大。 还有我们以前学习过《百业经》,里面有很多小乘行者的公案,他们在世时造了一些罪业:比如对一位圣者阿罗汉说了一句恶口,这还不是危害三宝、五无间罪等特别大的罪业,虽然他们马上当场很恐惧地忏悔了,但是罪业还是未能清净,结果还是堕到狗、猿猴等旁生道中。这么强烈地去忏悔都没有彻底清净是什么原因呢?就是不具有大乘当中所讲的菩提心、空性见,不具足这种殊胜的因缘。我们翻开《百业经》到处都是此类公案。所以小乘当中忏悔的法不是不好,只是不圆满。如果有大乘菩提心,依靠菩提心来忏悔,不要说前面所讲这些相对比较小的罪业,就是五无间罪、破根本戒的罪业,通过菩提心的威力全部都可以清净,因为它的力量非常巨大。本课就讲到这里。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此福已得一切智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摧伏一切过患敌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生老病死犹波涛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span styl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第二课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顶礼文殊智慧勇识!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第四课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顶礼文殊智慧勇识!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第一课第三课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顶礼文殊智慧勇识!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第十五节课思考题64、三恶趣具体有哪些痛苦?请以旁生为例,说明一旦堕入恶趣,则根本不会有修法的机会。65、有第十四节课思考题59、了解道次第对我们来讲有何必要?请引用公案进行说明。最终可得出什么样的结论?60、你对《第十二节课思考题51、藏地经忏师在超度亡人时说:“上去下去之关键,如马随辔头所转。”对于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第十三节课思考题55、有些人认为:“六度要逐一行持方可圆满,布施时不能持戒,持戒时不能修安忍……”这种想法正第八节课第十一节课思考题46、什么叫做依止四想?请结合自己的情况具体解释。每一条你都能真正做到吗?47、在依止上师的第十节课思考题40、什么叫持文不持义?什么叫持义不持文?哪些情况属于持文不持义?哪些情况属于持义不持文?你是第九节课思考题36、什么叫做内收?闻法和修行时若内收,会有什么样的过患?你平时是这样的吗?37、修行时如何才第四十七节课思考题194、你相信鬼的存在吗?如果有鬼魔对你作祟,阻碍你修行,你会怎么做?为什么?195、为什第四十六节课思考题190、你在观修饿鬼的痛苦时,是如何观修的?你自己有哪些收获?191、汉地寺院在布施饿鬼时第四十二节课思考题175、什么叫近边地狱?在本论中,它分为哪几种?请一一说明其受苦状况、转生原因。176、这第四十四节课思考题182、什么是血肉供养?你对此持什么看法?你家乡有这样的传统吗?《法句譬喻经》中的故事对你第四十节课第四十三节课思考题179、八寒地狱有哪些?请具体说明其受苦状况、众生寿量、转生原因。180、了解八寒地狱的痛第四十五节课思考题185、弘扬佛法时,应当采用什么样的方法?避免哪两种误区?186、饿鬼分为哪几种?它转生的答疑答疑答疑“如来藏”思想——厦门大学演讲『 2012年 2月24日晚上 』主持人致辞: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硕博学术答疑答疑答疑前行之重要性辅导答疑答疑兰州商学院问答 『 日下午 』(一) 问:我是高三刚刚毕业、即将步入大学的学生。现在的媒授人玫瑰 手有余香厦门大学问答『 2012年 2月24日晚上 』(一) 问:在藏传佛教的五大门派里,有四派认同如来藏思想,只有“佛法融入生活”系列开示(二)答疑付出从心开始 ——“慈慧”基金会志愿者年会开示『 日晚上 』 大家好!今天和这么多“慈慧”心底无私天地宽——兰州商学院演讲『 日下午 』主持人致辞: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修行与情感》答疑“佛法融入生活”系列开示(一)《修行与工作》《离幸福很近》法师辅导 第20课答疑《离幸福很近》法师辅导 第22课 胜利道歌1答疑 第21课 什么是密宗答疑《离幸福很近》法师辅导 第22课 胜利道歌2答疑以佛法利益亡者答疑《离幸福很近》法师辅导 第17课 再谈放生答疑《离幸福很近》法师辅导 第16课 三殊胜答疑《离幸福很近》法师辅导 第18课 为临终者献爱心答疑早睡早起占人体健康的百分之七十,心态、饮食、及时调理各占百分之十,我们就可以知道早睡早起的重要性。我们白天是慈善事业不应该是富人良心发现时的施舍和恩赐,而应该是每个人从内心深处发出的对他人的同情与关爱。1、问题的由来
在门诊上经常遇到。好多吃素多年的朋友。出现了面色萎黄。声音低微。元气不足。浑身乏力,畏寒肢导读为了远离高血脂、肥胖,越来越多的人对素食情有独钟。然而摄入足够的果蔬并非就一定会健康。这是因为人的体质有吃素要有方法,方法很重要的。比如说吃素时,早餐一定要吃好,而且早餐一定要吃饱。以前我吃素时,因为早餐就吃稀饭ptxx2014方便与学友学习和查找佛学资料热门文章最新文章ptxx2014方便与学友学习和查找佛学资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入行论法师辅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