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raid配置是每个都有的吗

17599人阅读
Windows System(25)
IT硬件(7)
服务器RAID配置全程
一、RAID介绍RAID是Redunde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的缩写,直译为&廉价冗余磁盘阵列&,也简称为&磁盘阵列&。后来RAID中的字母I被改作了Independent,RAID就成了&独立冗余磁盘阵列&,但这只是名称的变化,实质性的内容并没有改变。可以把RAID理解成一种使用磁盘驱动器的方法,它将一组磁盘驱动器用某种逻辑方式联系起来,作为逻辑上的一个磁盘驱动器来使用。RAID的优点1. 传输速率高。在部分RAID模式中,可以让很多磁盘驱动器同时传输数据,而这些磁盘驱动器在逻辑上又是一个磁盘驱动器,所以使用RAID可以达到单个的磁盘驱动器几倍的速率。因为CPU的速度增长很快,而磁盘驱动器的数据传输速率无法大幅提高,所以需要有一种方案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2. 更高的安全性。相较于普通磁盘驱动器很多RAID模式都提供了多种数据修复功能,当RAID中的某一磁盘驱动器出现严重故障无法使用时,可以通过RAID中的其他磁盘驱动器来恢复此驱动器中的数据,而普通磁盘驱动器无法实现,这是使用RAID的第二个原因。RAID的分类RAID 0,无冗余无校验的磁盘阵列。数据同时分布在各个磁盘上,没有容错能力,读写速度在RAID中最快,但因为任何一个磁盘损坏都会使整个RAID系统失效,所以安全系数反倒比单个的磁盘还要低。一般用在对数据安全要求不高,但对速度要求很高的场合,如:大型游戏、图形图像编辑等。此种RAID模式至少需要2个磁盘,而更多的磁盘则能提供更高效的数据传输。RAID 1,镜象磁盘阵列。每一个磁盘都有一个镜像磁盘,镜像磁盘随时保持与原磁盘的内容一致。RAID1具有最高的安全性,但只有一半的磁盘空间被用来存储数据。主要用在对数据安全性要求很高,而且要求能够快速恢复被损坏的数据的场合。此种RAID模式每组仅需要2个磁盘。RAID 0+1,从其名称上就可以看出,它把RAID0和RAID1技术结合起来,数据除分布在多个磁盘上外,每个磁盘都有其物理镜像盘,提供全冗余能力,允许一个以下磁盘故障,而不影响数据可用性,并具有快速读写能力。但是RAID0+1至少需要4个磁盘才能组建。RAID 5, 无独立校验盘的奇偶校验磁盘阵列。同样采用奇偶校验来检查错误,但没有独立的校验盘,而是使用了一种特殊的算法,可以计算出任何一个带区校验块的存放位置。这样就可以确保任何对校验块进行的读写操作都会在所有的RAID磁盘中进行均衡,既提高了系统可靠性也消除了产生瓶颈的可能,对大小数据量的读写都有很好的性能。为了能跨越数组里的所有磁盘来写入数据及校验码信息,RAID 5设定最少需要三个磁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会有1/3的磁盘容量会被备份校验码占用而无法使用,当有四个磁盘时,则需要1/4的容量作为备份,才能让最坏情况的发生率降到最低。当磁盘的数目增多时,每个磁盘上被备份校验码占用的磁盘容量就会降低,但是磁盘故障的风险率也同时增加了,一但同时有两个磁盘故障,则无法进行数据恢复。JBOD,JBOD(Just Bundle Of Disks)既简单磁盘捆绑。JBOD是在逻辑上把几个物理磁盘一个接一个串联到一起,从而提供一个大的逻辑磁盘。JBOD上的数据简单的从第一个磁盘开始存储, 当第一个磁盘的存储空间用完后, 再依次从后面的磁盘开始存储数据。JBOD存取性能完全等同于对单一磁盘的存取操作,也不提供数据安全保障。它只是简单的提供一种利用磁盘空间的方法,JBOD的存储容量等于组成JBOD的所有磁盘的容量的总和。Matrix RAID,矩阵磁盘阵列。是Intel 新近创立的一种针对SATA接口的专利RAID模式,特点是能在2个磁盘上同时实现RAID 0与RAID 1两种模式,其工作原理是将2个磁盘中的每个磁盘的部分磁盘空间划分出来组成RAID 0或1,而将剩余空间组成RAID1或0。Matrix RAID还有一个功能:支持RAID 1阵列分区的&热备份&硬盘。通常支持Matrix RAID功能的主板具有四个SATA接口,而建立一组Matrix RAID只需要两块硬盘,使用两个SATA接口。另外两个闲置的SATA接口就可以插上硬盘,启动&热备份&功能。当Matrix RAID系统中的一块硬盘出现故障时,&热备份&硬盘便会立刻接替它的工作,以保证RAID 1阵列分区中数据的安全。由于RAID 0阵列分区中的数据在一块硬盘崩溃的时候就已经损毁了,所以&热备份&硬盘对RAID 0阵列是无效的。以上是目前主流升技主板上搭载的RAID控制器所能支持的全部RAID模式,并且由于RAID控制器厂商和产品型号的不同,所能支持的RAID模式种类也各不相同,只有极少数主板能够全部支持上述的RAID模式,而每块主板具体所支持的RAID模式种类请至&升技官方主页的产品介绍当中核对查找。另有一些其他 RAID 模式基本用于专业服务器及工作站上使用,此处便不做介绍了。RAID 模式下磁盘空间的使用针对不同RAID 模式在实际运用中可以使用的磁盘空间分别有多少,在用列表举例说明:* Matrix RAID由于其特殊的磁盘分配概念,所以在此单独举例说明:例如,使用2 块 120G 的磁盘组成RAID 其总容量是240G,先建立一个RAID 0,并手动指定一个1至238G之间的RAID 0模式的磁盘容量,然后利用剩余磁盘空间建立一个RAID 1模式。如:100G(RAID 0)+ 70G(RAID 1)或50G (RAID 0)+ 95G(RAID 1)等等具体如何分配RAID 0与RAID 1的磁盘大小可按使用需求决定。二、RAID 制作如何制作RAID呢?第一步:一般板载RAID控制器在主板BIOS中都会有控制器的开启与关闭选项,以及制作RAID所必备的 RAID BIOS的开关选项,将他们设置开启并保存BIOS后,在开机自检时,在IDE设备检测结束后,会有RAID BIOS自检界面出现,按提示按特殊键进入RAID BIOS 进行创建、删除、数据恢复等操作。设置Block Size(区块大小),一般选64K至128K即可,区块大对于大文件的读取和大型游戏或程序的运行有益,而区块小,对于小文件读取或建立Web、BBS服务器等有益。然后保存RAID,要注意的是一担磁盘被组建成RAID后磁盘上原有的数据将全部被抹除;第二步:在安装操作系统时要让操作系统能够正确识别已创建的RAID,并能在其上进行系统的安装,Windows 2000以前的操作系统由于架构关系在此及以下步骤就没有相关设置了,而Windows 2000 / XP / 2003等操作系统在安装一始就需要按提示按F6键告知安装程序,有RAID设备需要手动安装驱动程序。第三步:按下F6后,系统没有任何提示,也不会中断系统的硬件检测过程,而是在全部自检完毕后,会进入手动驱动安装界面。此时,将主板附件中的软盘驱动程序放入软驱内,按S键开始手动驱动安装;提示软驱内插入软盘,按回车键确认;安装程序会读取软盘内的驱动,并以列表形式列出。由于受到安装程序的限制,列表中的驱动最多只能显示四项,如驱动大于四项的,可按上下键移动显示框,来显示列表中的全部驱动。加载完成后,继续操作系统安装过程时就能正确识别RAID和正确的磁盘容量,利用Windows安装程序自带的分区及格式化工具可进行分区及格式化并在RAID上安装操作系统。注意:在Windows全部安装尚未完成时,切勿将软盘从软驱内取出,因为在安装过程中还要多次读取软盘上的驱动。另外,如果出现以下画面是请不要紧张,按确定即可,这是由于某些旧版本的驱动程序尚未通过微软的徽标认证,但是不会对使用造成任何影响的。等到操作系统安装全部完成并成功进入Windows后,检查磁盘盘符是否与分区设置时相符,相符即告成功。大部分RAID控制器在Windows 下可以通过该厂商推出的相应软件程序,可以在Windows中对RAID进行管理。以上就是制作RAID并在RAID上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得大体步骤,而由于板载RAID控制器的厂牌不尽相同,所以在具体设置的项目名称和设置上有略微的差异。目前升技主板上板载的RAID控制器的厂牌主要有HighPoint、SiliconImage、intel、VIA、nVIDIA、ULi、SiS等,下面就按照不同厂牌的常用型号对RAID制作过程中的相关细节作介绍。HighPoint 374使用的主板型号有AT7、IT7、AT7-MAX2、IT7-MAX2。首先,将BIOS中的RAID开关项开启并保存随后在RAID BIOS自荐画面时按Ctrl+H键,进入RAID BIOS设置:选Create Array创建RAID;进入创建界面;设置RAID 模式;设置RAID 的名字(按自己喜好或RAID用户随便啦);设置区块大小,然后保存设置;RAID 组建后按操作系统对应加载驱动程序操作系统成功安装完成即制作完成。SiliconImage升技主板使用过、3132三种型号的控制器,对应型号如下:虽然是三种不同的型号,但是BIOS设定和RAID BIOS界面大致相同,只是所支持的RAID 模式稍有不同,所以就一起来介绍了。BIOS设定;按Ctrl+S键进入RAID BIOS主界面;创建RAID;自动配置;手动配置,配置区块大小;选取磁盘;确认磁盘容量;保存退出;驱动加载的加载3132 驱动加载操作系统成功安装完成即制作完成。intel目前升技主板使用的intel RAID 控制器 分别是 intel ICH5R、ICH6R、ICH7R南桥芯片中集成的SATA RAID 控制器。主板型号对应有以下几种:它们的BIOS设定和RAID BIOS界面也大致相同,只是所支持的RAID 模式稍有不同,所以也一起来介绍了。BIOS设定;将On-Chip SATA 模式设定为 Enhanced Mode;将On-Chip SATA Mode 设定为 RAID;保存BIOS充启后,按Ctrl+I 进入RAID BIOS创建RAID ;确认创建;RAID 0模式下磁盘信息;Matrix RAID 模式下的磁盘信息(只有ICH6R、ICH7R能够组建Matrix RAID);ICH5R(82801ER)与ICH6R(82801FR)软盘驱动加载;ICH7R 软盘驱动加载;组建成功Matrix RAID后,在安装程序中识别出的磁盘容量;操作系统成功安装完成即制作完成。VIA由于VIA的R南桥芯片集成了SATA RAID控制器,只要使用这两种南桥芯片的主板都是支持SATA RAID的,型号如下:Socket 478 平台的 VI7、VT7;Socket 462 平台的 KV7、KV7-V、KW7,VA-20;Socket 754 平台的 KV8-MAX3、KV8、KV8PRO、KV8PRO-3rdEye、KV-80、KV-81、KV-85;Socket 939 平台的AV8、AV8-3rdEye、RocketBoy AV8、RocketBoy AV8-3rdEye、AX8、AX8-V、AX8 V2.0、AX8-3rdEye。由于都是使用的R南桥,所以设置基本相同,只是由于RAID BIOS版本不同会稍有变化。BIOS中的OnChip IDE Device下将OnChip SATA MODE Select设定为RAID,有的主板BIOS选项为OnChip SATA RAID ROOM,将其设为Enabled,保存重启即可;按Tab键进入RAID BIOS,选则Create Array创建RAID;进入RAID创建菜单;选择RAID 模式;在选取磁盘和区块大小后,选Start Create Process 进行创建动作,当提示Create New Array OK!时,表示创建成功;退出RAID BIOS后,即可安装操作系统,安装时加载软盘驱动,绝大部分型号主板附带的软盘驱动都是ABIT整合驱动软盘,在进行下拉菜单项后即可选取VIA 的RAID 驱动;但也有如AX8系列主板附带的软盘驱动稍有不同;系统安装成功后即告组建RAID成功。nVIDIA目前板载RAID主要有nForce2 MCP-RAID南桥与nForce3、nForce4系列单芯片中集成,对应主板如下:它们的BIOS设定和RAID BIOS界面也大致相同,只是所支持的RAID 模式稍有差异,所以也一起来介绍。BIOS设定:将RAID Function设置为Enabled,然后将接有准备组建RAID的磁盘的端口RAID模式设置为Enabled,保存即可;保存BIOS并重启之后,按F10进入RAID BIOS,设置RAID 模式;设置区块大小;选取磁盘;按F7结束,确认并保存后,按Ctrl+X退出;加载驱动;在这里要注意的是nVIDIA系列的RAID控制器在加载软盘驱动时需要连续加载同系列的NVIDIA RAID CLASS DRIVER与NVIDIA nForce Storage Controller两项驱动,只加载其中任意一项都会导致磁盘无法正确识别,而无法完成操作系统安装。操作系统成功安装完成即制作完成。ULi升技目前所使用的ULi RAID 控制器只有M1689单芯片中所集成的SATA RAID控制器,对应的主板有KU8和UL8两款,RAID BIOS也完全相同。BIOS设定;保存BIOS重启后,按Ctrl+A进入RAID BIOS;RAID BIOS相当简洁明了,几乎没有二、三级子菜单,前三项分别是组建不同的RAID模式,然后设定区块大小;用左右方向键进行选择,然后保存退出,并在安装操作系统时加载软盘驱动;操作系统成功安装完成即制作完成。SiS目前升技板载有SiS SATA RAID 控制器的型号有SG-80一款。BIOS设定开启RAID;保存重启后按Ctrl+S进入RAID BIOS按 R 键开始编辑RAID;按 A 键建立RAID;按1 2 3 键选择RAID模式;选择自动创建与手动创建;设置区块大小;选取磁盘;此处提示的意思是:&您是否要将源盘数据保存到其他硬盘?&选 Y 保存的话所要占用的时间会相当长,且如果是两个新硬盘的话也没有必要保存数据,所以一般不推荐用此种方法保存。而选 N 则可跳过此处。通过以上步骤后创建操作已经完成,按 Q 键退出,此时会弹出提示是否保存此次操作,按 Y 键保存即可。加载软盘驱动成功安装操作系统后,安装Windows下的软件制作即告完成。以上就是主流的带有RAID功能的升技主板基本的RAID创建过程的介绍,希望能够给对RAID有兴趣的升技主板用户有所帮助。
参考知识库
* 以上用户言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CSDN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访问:1333783次
积分:15331
积分:15331
排名:第453名
原创:221篇
转载:81篇
评论:222条
3年.NET&Java开发
2年SQLServer DBA
3年MySQL DBA
现任某智能手机电商部DBA
MySQL(oracle) 4.0&5.1&5.5
Percona 5.5&5.6查看:11449|回复:35
中级工程师
如果我有一个服务器,为了数据安全,想做raid1 ,假如只有两块硬盘,理论上是够了吧。。。但我想问的是,系统是server 2008,硬盘直接挂上去就可以了吗,需不需要安装raid卡(硬件) 。记得在虚拟机里进入系统后的磁盘管理里可以直接创建raid1吧,并没提到需要硬件raid卡呢?
另外,raid1是让两块硬盘数据同步,那么第一块硬盘的第一个分区肯定是系统分区,则第二块硬盘同步也能把系统盘一起同步吗? 若能,同步以后,我把第一块硬盘取出,第二块也能照常工作吗?&&请指点,谢谢!
优秀技术经理
首先说,raid1的话,坏一块盘或者你认为的拿掉一块,系统仍然可以继续工作,不停机,这个是raid1的目的所在
其次,如果你在说服务器,那么硬件级别的raid card是必须的,仅仅支持raid0,1的card比支持raid5,6的card便宜许多,很多低级别的card是通过hard key去支持raid5的比如IBM的M5015
不建议且劝你不要尝试windows的软raid,除非你仅仅测试。
两种情况:
①服务器本身主板集成了Raid1,可以实现镜像同步功能!
②如果希望Raid1稳定性好的话,可以添加独立的阵列卡,那样效果更好。
不想说的第三种情况就是,建立在系统平台下的软Raid不建议使用,一旦系统出问题,Raid也就不复存在了!
补充下,Raid1的镜像复制,阵列是通过集成的Raid或者独立的阵列卡去创建的,系统安装好后,数据会镜像复制在两块盘上,数据同步好后,拿掉一块盘的情况下不会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
好像好久不见Angelee了~
本帖最后由 Angelee 于
10:51 编辑
中级工程师
引用:原帖由 Angelee 于
10:41 发表
两种情况:
①服务器本身主板集成了Raid1,可以实现镜像同步功能!
②如果希望Raid1稳定性好的话,可以添加独立的阵列卡,那样效果更好。
不想说的第三种情况就是,建立在系统平台下的软Raid不建议使用,一旦系统出问题,Raid也就不 ... 这样说来,做raid1的两块硬盘必须是单独的,不能是带有系统分区的硬盘吧?
——如果这样,就至少需要3块硬盘了吧:1个做系统盘,2和3做成raid1。 这样把资料文件全部保存到raid1里,第一块硬盘不存储任何办公文件。但不够完美的是,如果系统盘出了问题,raid1里的文件也不容易拿出来(因为有NTFS权限设置的),即使修改了NTFS权限把文件取出来了,又破坏了原有的文件安全性……
小微企业IT帮
引用:原帖由 七彩极 于
23:57 发表
如果我有一个服务器,为了数据安全,想做raid1 ,假如只有两块硬盘,理论上是够了吧。。。但我想问的是,系统是server 2008,硬盘直接挂上去就可以了吗,需不需要安装raid卡(硬件) 。记得在虚拟机里进入系统后的磁盘管理里可以直接创 ... RAID 一般分为两种,一种就是俗称的硬RAID,即通过硬件阵列卡来管理硬盘,这样做成的 RAID 1 中两块盘中的所有的数据是同步,一块盘坏掉不影响系统和应用;另一种就是软RAID,即通过操作系统来进行 RAID 的创建和管理,这种 RAID 的效率没有硬件 RAID 的高,但也是可以坏掉一块硬盘的。
言之命之,人随己愿!
中级工程师
引用:原帖由 冰封心事 于
20:19 发表
RAID 一般分为两种,一种就是俗称的硬RAID,即通过硬件阵列卡来管理硬盘,这样做成的 RAID 1 中两块盘中的所有的数据是同步,一块盘坏掉不影响系统和应用;另一种就是软RAID,即通过操作系统来进行 RAID 的创建和管理,这种 RAID&&... 我现在纠结的是,安装有操作系统的那个硬盘,可不可以加入raid1里面去…… 如果可以,那么机箱里就只需要2个硬盘,如果不可以,那么机箱里肯定就有3个硬盘。
小微企业IT帮
引用:原帖由 七彩极 于
22:56 发表
我现在纠结的是,安装有操作系统的那个硬盘,可不可以加入raid1里面去…… 如果可以,那么机箱里就只需要2个硬盘,如果不可以,那么机箱里肯定就有3个硬盘。 ... 1、如果楼主做硬RAID,那么系统本身就包含在RAID 1中的硬盘里;
2、如果楼主做软RAID,也是可以把系统盘添加到RAID 1中的;
言之命之,人随己愿!
引用:原帖由 七彩极 于
12:21 发表
这样说来,做raid1的两块硬盘必须是单独的,不能是带有系统分区的硬盘吧?
——如果这样,就至少需要3块硬盘了吧:1个做系统盘,2和3做成raid1。 这样把资料文件全部保存到raid1里,第一块硬盘不存储任何办公文件。但不够完美的是 ... Raid1一定是要求服务器有偶数的硬盘数量,简单地说就是镜像技术,两块盘存储的东西是一样的。
中级工程师
引用:原帖由 ydj 于
10:34 发表
Raid1一定是要求服务器有偶数的硬盘数量,简单地说就是镜像技术,两块盘存储的东西是一样的。 那你就直接说只需要2个硬盘嘛。。。饶来饶去的……
把系统盘和第二块硬盘做成raid1,当系统盘出问题的时候,取下。另一个硬盘也同步了系统盘的系统分区,那么也可以一样的启动操作系统吧。
引用:原帖由 七彩极 于
11:02 发表
那你就直接说只需要2个硬盘嘛。。。饶来饶去的……
把系统盘和第二块硬盘做成raid1,当系统盘出问题的时候,取下。另一个硬盘也同步了系统盘的系统分区,那么也可以一样的启动操作系统吧。 ... 如果机器主板是支持热插拔的话再监测出故障之后可以直接把坏掉的硬盘换掉。
引用:原帖由 七彩极 于
22:56 发表
我现在纠结的是,安装有操作系统的那个硬盘,可不可以加入raid1里面去…… 如果可以,那么机箱里就只需要2个硬盘,如果不可以,那么机箱里肯定就有3个硬盘。 ... 我看四楼已经说明了,你没有raid卡的话这种带系统的是不可靠的,系统是不会有镜像的,因为是在系统下作的软raid,硬raid的话两块都有系统。
引用:原帖由 七彩极 于
11:02 发表
那你就直接说只需要2个硬盘嘛。。。饶来饶去的……
把系统盘和第二块硬盘做成raid1,当系统盘出问题的时候,取下。另一个硬盘也同步了系统盘的系统分区,那么也可以一样的启动操作系统吧。 ... “把系统盘和第二块硬盘做成raid1”
軟RAID可以這樣操作嗎?我不知道
硬RAID是不行,在安裝OS之前,就要先配置RAID。
做一个RAID1的话,需要阵列卡、2块硬盘和相应系统的阵列卡驱动
引用:原帖由 爱喝可乐的小白 于
01:15 发表
首先说,raid1的话,坏一块盘或者你认为的拿掉一块,系统仍然可以继续工作,不停机,这个是raid1的目的所在
其次,如果你在说服务器,那么硬件级别的raid card是必须的,仅仅支持raid0,1的card比支持raid5,6的card便宜许多,很多低级 ... 提问下,为什么建议最好不要用软raid啊?
按你的要求的话 ,就买张阵列卡,然后配置好阵列信息之后,才安装操作系统就可以了
优秀技术经理
引用:原帖由 蔚蓝的天际 于
23:52 发表
提问下,为什么建议最好不要用软raid啊? 在民用级主板内是intel的南桥提供的,不靠谱!!!
但是在服务器主板上,就算你没有看到阵列卡,其实也是将阵列卡的raid芯片做在了也就是集成在了主板上,比如超微的主板就是,比如常见的Lsi2008芯片,Lsi2108芯片,等等
引用:原帖由 爱喝可乐的小白 于
00:36 发表
在民用级主板内是intel的南桥提供的,不靠谱!!!
但是在服务器主板上,就算你没有看到阵列卡,其实也是将阵列卡的raid芯片做在了也就是集成在了主板上,比如超微的主板就是,比如常见的Lsi2008芯片,Lsi2108芯片,等等 ... 这样啊,我看过一个教程说是能用软raid就用软raid,说是当raid卡坏了的话,阵列不是也一样没有了吗,数据也一样丢失了啊。。
引用:原帖由 七彩极 于
12:21 发表
这样说来,做raid1的两块硬盘必须是单独的,不能是带有系统分区的硬盘吧?
——如果这样,就至少需要3块硬盘了吧:1个做系统盘,2和3做成raid1。 这样把资料文件全部保存到raid1里,第一块硬盘不存储任何办公文件。但不够完美的是 ... 是的,赞同 不过一般要做就直接硬盘都做raid了&&很少再空一张盘出来做系统
助理工程师
学习了 到 有没有什么模拟阵列卡 可以做下呢
优秀技术经理
引用:原帖由 蔚蓝的天际 于
08:17 发表
这样啊,我看过一个教程说是能用软raid就用软raid,说是当raid卡坏了的话,阵列不是也一样没有了吗,数据也一样丢失了啊。。 如果是卡坏了,你买一块换上去就好了,就算是升级到新的型号,导入就可以了,信息在盘的头上有一份,关于raid信息很复杂,所以我说得简单一点您现在的位置: >
RAID[浏览次数:约8258次]
RAID的简介
  RAID通俗的说就是通过将多个存储设备按照一定的形式和方案组织起来,如同使用一个硬盘一样但是却通过这样的形式获取了比单个存储设备更高的速度、更好的稳定性、更大的存储能力的存储设备的解决方案。根据你的需要不同,可以采用不同形式以及不同价格(从几千元到上百万元)的RAID解决方案--很显然,越好的RAID系统,价格越昂贵,所以几乎没有最好的RAID系统。另外,选择Raid系统要适应不同的应用程序。
  一般来说RAID是用于比较昂贵的服务器系统中的。不过,随着便宜的RAID控制器的出现,它已经渐渐向市场主流发展了。当然在目前的主流市场实现RAID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并不适用于每一个人。
RAID的优点
  传输速率高:在RAID中,可以让很多磁盘驱动器同时传输数据,而这些磁盘驱动器在逻辑上又是一个磁盘驱动器,所以使用RAID可以达到单个磁盘驱动器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速率。这是RAID最初想要解决的问题。因为CPU的速度增长很快,而磁盘驱动器的数据传输速率无法大幅提高,所以RAID解决了。
  可以提供容错功能。这是使用RAID的第二个原因,因为普通磁盘驱动器无法提供容错功能,如果不包括写在磁盘上的CRC(循环冗余校验)码的话。RAID容错是建立在每个磁盘驱动器的硬件容错功能之上的,所以它提供更高的安全性。
  大容量逻辑驱动器。RAID比起传统的大直径磁盘驱动器来,在同样的容量下,价格要低很多。
RAID的级别介绍
  RAID的级别很多,各级别有着各自的优缺点,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级别。
  RAID-0需要至少两个硬盘,是没有任何保护的,它只是将两个或多个相同型号及容量的硬盘组合起来,而当系统提取数据时,它可以同时由所有硬盘(同一阵列里)读出数据,速度会比一个硬盘快得多。而亦因为它没有任何的数据保护,只要其中一只硬盘出事,所有数据便会被破坏。所以它通常应用在一些非重要资料上,如影像撷取。磁盘阵列的总容量为各个硬盘容量之和。 它的优点是读写性能得到很大的提升,缺点是没有冗余。
  RAID-1这个级别由两个(只有两个)硬盘组成,亦可称为镜像(Mirroring)。每一个资料均会相同的写在两个硬盘上,镜像就是因为两个硬盘的内容将会一模一样,但对于系统来说都只会见到一个硬盘。当然,资料写入的时间可能会长一点,但读数据时,因为两个硬盘是可以同时读取资料的,所以性能得以提高。磁盘阵列的总容量为其中一块硬盘的容量。这种盘阵列可靠性很高,因此RAID1常用于对出错率要求极严的应用场合,如财政、金融等领域。它的优点是良好的读取性能和很好的数据冗余。它的缺点是很大的冗余附加开销和只限于两个磁盘。
  RAID-3是带有一个专门的校验盘的分条技术。数据被分布在多个磁盘上以提高读/写速度,并用一个专门的校验盘来存储校验信息,当一个成员盘故障时,控制器可以从校验盘重新恢复/生成丢失的数据。它要求至少3个盘,且其中一个为专职校验盘。当一个成员盘故障时,控制器可以从校验盘重新恢复/生成丢失的数据。RAID3让整个阵列的带宽可以充分利用,在要求大块数据顺序传送时较理想,如:图形、图象、科学计算等应用。其缺点是每次读写要牵动整个组,每次只能完成一次I/O,所以作为文件服务器共享时性能不好。因为提供奇偶校验的磁盘常成为瓶颈,所以在没有相应技术的情况下,如回写高速缓存技术,不常使用。如果组成磁盘阵列的硬盘相同,磁盘阵列的总容量为各个硬盘容量之和减去一块硬盘的容量。
  RAID-5级别也是需要至少三个硬盘。数据分割跟RAID-3一样,但并不会有一个特定的硬盘将来储存校验值,所有数据及校验值都会分布在所有硬盘上。RAID-5消除了RAID-3在写数据上的瓶颈,可以提供高速数据读取并针对多用户模式(解决了争用校验盘的问题 ),所以RAID-5即适于大数据量的操作,也适于各种事务处理。它是一种快速,大容量和容错分布合理的磁盘阵列 。RAID-5常使用缓冲技术来降低性能的不对称性。与RAID-3一样,如果组成磁盘阵列的硬盘相同,磁盘阵列的总容量也为各个硬盘容量之和减去一块硬盘的容量。RAID-5级以合理的价位提供了最佳的性能和数据安全性,因此目前它很受欢迎。
  RAID-6级别至少需要四个硬盘。数据分割跟RAID-5一样,但它有两组奇偶性校验信息,而不是一组。RAID-6提供比RAID-5更高的数据容错 ,它可以同时支持两个驱动器故障,为数据提供100%的保护。但是由于用到两组奇偶性校验信息所以它比RAID-5的性能差些。同时这个级别并非被一般的控制器所支持而且成本也十分高,所以一般只在高端在应用。
RAID的操作步骤
  标准的RAID写操作,需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以校验盘中读取数据
  (2)以目标数据盘中读取数据
  (3)以旧校验数据,新数据及已存在数据,生成新的校验数据
  (4)将新校验数据写入校验盘
  (5)将新数据写入目标数据盘
  当主机将一个待写入阵列RAID组中的数据发送到阵列时,阵列控制器将该数据保存在缓存中并立即报告主机该数据的写入工作已完成。该数据写入到阵列硬盘的工作由阵列控制器完成,该数据可继续存放在Cache中直到Cache满,而且要为新数据腾出空间而必须刷新时或阵列需停机时,控制器会及时将该数据从Cache写入阵列硬盘中。
  这种缓存回写技术使得主机不必等待RAID校验计算过程的完成,即可处理下一个读写任务,这样,主机的读写效率大为增加。当主机命令将一个数据写入硬盘,则阵列控制器将该数据写入缓存最上面的位置,只有新数据才会被控制器按Write-Back Cache的方式最后写入硬盘。
RAID的应用
  AS --direct access storage device直接访问存储设备
  DAS是磁盘存储设备的术语,以前被用在大、中型机上。使用在PC机上还包括硬盘设备DAS的最新形式是RAID。“直接访问”指访问所有数据的时间是相同的。
  NAS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网络附加存储设备
  一种特殊目的的服务器,它具有嵌入式的软件系统,可以通过网络对个种的系统平台提供文件共享服务
  SAN --Storage Area Networks& 存储区域网
  一种高速的专用网络,用于建立服务器、磁盘阵列和磁带库之间的一种直接联接。它如同扩展的存储器总线,将专用的集线器、交换器以及网关或桥路互相连接在一起。 SAN 常使用光纤通道。一个 SAN 可以是本地的或者是远程的,也可以是共享的或者是专用的。SAN 打破了存储器与服务器之间的束缚,允许你独立地选择最佳的存储器或者是最佳的服务器,从而提高可扩性和灵活性。
RAID相关资讯
捷配电子通,电子知识,一查百通!已收录词条8142个
一周热门词条排行
RAID相关技术资料
RAID相关词条
IC热门型号
IC现货型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服务器raid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