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全面战争怎么安装改姓

保存至今的福建永安市小陶镇石峰村管姓祖厝管姓,出自姬姓。以名为氏。据所载,时吴国有公子名,其后遂有柯氏。 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羌族和鲜卑族皆有柯氏。据《魏书·官氏志》所载,时北魏有复姓柯拔氏,进入中原后改为汉姓柯氏。
姓氏源流管姓始祖——管仲管(Guǎn)姓源出有三: 1 、系自姬姓,为之后,以国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中国姓氏起源》及《广韵》所载,灭商以后建立了周朝,封其三弟,史称管叔鲜在管(今河南省郑州市),建立了管国,让他与蔡叔度一起管理商朝遗民。武王死后,由年幼的周成王即位,因为成王年纪太小,就由周公旦主持朝政。管叔和蔡叔认为周公旦的统治不利于周王朝,于是联合武庚起兵发动了叛乱,很快就被周公旦平息。管叔于是被杀,管叔死后,他的后代就用以前他的封地名“管”作为姓氏,称管姓。 2、系自姬姓,为之后,以邑为氏。据《通志·氏族略》及《风俗通》所载,周穆王时,将其庶子分封于,至管仲始显于齐,其后世子孙以邑为氏。周穆王之后是春秋时代著名的政治家,后来在齐国作了宰相,帮助齐桓公治理国家。管仲的后代也姓管,称为管氏。 3、出自他族改姓。锡伯族瓜尔佳氏,汉姓为管。 得姓始祖:管仲。名夷吾,卒谥敬,亦名敬仲。颍上(今属安徽省)人,春秋时齐国著名政治家,乃周穆王之后。管仲原辅佐公子纠,并用箭射杀公子小白,公子小白通过装死才逃过一劫,后公子小白回国即位,即齐桓公。他不计前嫌,重用管仲为相,管仲感恩戴德,辅佐齐桓公实施改革,他通过通货积财,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管叔因叛乱被杀,身败名裂,而管名显赫,德才兼备,又使穆王支庶之管姓扬名天下,故管姓子孙尊管仲为管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姓氏略考-管姓-姓氏渊源由上可知,管姓主源两支,抑或文王之后 ,抑或穆王之后,两支均自姬姓,有共同的血缘关系。在众多诸侯国中,管国立国早,消亡亦早,管叔鲜被诛,其子孙风流云散,到异地去栖生,时齐鲁富庶,多数子孙播迁山东,亦有南徙安徽、江苏北部和河南东部一带者。春秋时,管姓名人除管仲外,亦有同时代的管至父,亦为齐国人。可见此际管姓仍主要繁衍于山东。西汉时见于史册之管姓有高祖妃管夫人,侯管敢,管少卿,管姓郡望平原应在秦汉之际形成。东汉时农民军首领管亥,亦为齐人,中常侍,顿丘(今河南省清丰)人管伯,可见此际已有管姓在河南落籍。另东汉初年,有曾任山东副都军务的管思藏自豫章之带源徙居闽地宁阳招贤里羊岗坝(今宁化水茜张坊村)。三国时,北海郡朱虚(今省临朐)人管宁,避居辽东三十多年,有子孙留居当地。魏晋南北朝时期,因社会动荡,管姓避乱有西去秦陇,南及潇湘者。据《管氏宗谱》载:“齐鲁有管仲后裔,秦陇有管纯后裔,湖湘有管修后裔,辽东有管宁后裔。”南北朝时亦有管姓避居江南,隋末农民起义军首领管崇即为晋陵郡(今江苏省常州)人。唐宋之际,管姓在江南繁衍日盛。五代后唐年间,管思藏有后裔真郎,返徙江西带源居住,后其子孙播衍闽、粤、赣各地。宋代词人管鉴,随父仕宦,由龙泉徙居临川(今属省)。元时,翰林学士管祎开基河南光山。明初,有光山一支迁往新蔡。同时,管姓作为明朝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天津、江苏、安徽等地。据《明清进士题名碑录》所载,明清之际管姓进士及第者有五十五人,有三十五名为江苏、江西、浙江人,排除其特有的文化氛围外,说明管姓在此三地分布甚广,另南方还有湖北两名,云南一名。北方则以山东之莒州(五名)、高密(二名),陕西之咸宁(二名)为众。管姓此期的分布由此可见一斑。此际之管姓有渡海赴台,侨居海外者。另有山东之管姓闯关东谋生。如今,管姓在全国分布甚广,尤以江苏、山东等省多此姓,二省管姓约占全国汉族管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三。管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四十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九。
历史名人姓氏略考-管姓-姓氏渊源:名夷吾。春秋时期齐国人,和鲍叔牙是好朋友,他把鲍叔牙认为是自己的知音。后来经过鲍叔牙的推荐到了齐国任宰相,帮助齐桓公建立霸业,他执政四十余年,实行了改革,使齐国不断富强,使齐桓公成为五霸之首。著有《管子》86篇。 管宁:三国时学者,北海郡朱虚人,游学天下,学问很高。东汉末,黄巾起义,他逃避到辽东,聚众讲《诗》、《书》三十年之久。后归故里,魏文帝想让他为太中大夫,他没有答应。魏明帝让他出来做光禄勋,他又没有同意。著作有《姓氏论》。 管及:宋代官吏,全州人。崇宁间,黄庭坚被贬到宜州,当时管及在宜州任职。他不避权势,与黄庭坚交往甚密。黄庭坚于是写了“折桂亭”的牌匾送给他,并且对他说:“你的儿子肯定有登进士科的。”后来果然灵验。 :宋代官吏,字定夫,龙泉人。侨居临川。三迁至大理少卿,政绩显赫。著作有《定斋类稿》甲、乙集。 :三国时平原(今属山东省)人,精通周易,善于占卜,相传所占无不灵验。 管崇:晋陵郡(今江苏省常州)人,隋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大业九年(613年)率众起义,并推刘元进为主,任尚书仆射,后战死军中。 管鉴:龙泉(今属省)人,宋代官吏、词人。官至广东提刑,权知广州经略安抚使。有《堂词》。 :江苏省武进人,清代画家,字阳复,号松崖。乾隆年间翰林,官至漕运总督。工花鸟,得恽寿平真髓,尤善设色牡丹。有《松崖集》。 管声:浙江省瑞安人,清代书法家。工书,以风韵胜,学欧、赵,有名于当时。 :上海嘉定人,清代学者。同治元年举人,工诗,豪饮,善书法,曾任泰州学正。 :三国时期者。 :宋朝诗人,龙泉(今属浙江省)人。为人讲义气、勇敢,擅长于写诗。宋神宗想要授给他官 职他没有接受。称为。著作有《》。 管道升:元代著名女画家。吴兴人。被封为魏国夫人,也叫做管夫人。善于画梅兰竹,山水也画得很好。她在上也很有成就,擅长于书写行楷。 :宋代官吏,龙泉(今属浙江)人,熙宁进士。知,有善政,擢右正言。后累迁工部侍郎、吏部尚书、同知枢密院事。 :松江华亭(今属)人,明代官吏。出使楚府长史四十余年,忠然,处理大小事务,一丝不苟,勤政廉洁,受到百姓爱戴。 管松涛:山东省巨野人,生于1902年,卒于1966年,1955年被中央军委授予少将军衔。 管谟业:山东省高密人,当代著名作家,笔名莫言。一九八二年开始小说创作,作品有《》、《红高梁》、《秋千架》、《球状闪电》、《高梁酒》、《狗道》等。开创了一个的艺术世界。莫言小说创作往往借助于象征与写意,表现对世界人生的理知、感觉、理想和愿望。
郡望堂号1、郡望 平原郡:初期设置平原郡。相当于今天的山东省西北部平原县一带。 晋阳郡:本来是春秋时期晋国的都城,后来改为赵国的。汉代的时候在此置县,作为的治所。在今天的山西省。 2、堂号 堂:春秋时期,管仲为齐桓公的宰相,他帮助齐桓公平定、治理天下。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宰相之一。孔子称赞他“一匡天下”,意思是救了整个天下。 此外,管姓的主要堂号还有:“平原堂”、“白云堂”、“过一堂”等。 3、永安垇头平昌堂2009年冬修辑一新的福建永安市小陶镇垇头村管氏宗祠平昌堂永安管姓溯源及其在东南省份的分布 在福建永安市的小陶镇垇头村、石峰村等一些乡村,以及三明市尤溪县城关、沙县、建宁县,龙岩市漳平的双洋镇,福建省南平市,广东省梅州市,台湾省的台北、高雄等地,都或多或少地分布着我国一个古老的姓氏居民——管姓。 &&&&这些分布于我国东南部的管姓人口祖籍何处?又是怎样迁徙到上述各地的呢? 据《福建永安姓氏志》记载,根据永安小陶镇的《管氏族谱》记载,北宋年间的1094年至1098年,二十七郎管俞(yu4)自江西随征入闽,始居于汀州馆前里,后迁至现在的永安市小陶镇石峰村,再迁至现在的小陶镇垇头村,为永安管姓开基始祖,郡望平昌。 &&&翻开《福建永安姓氏志》我们看到,永安管氏裔孙,于明代外迁的有:管成宗、管成富兄弟迁往尤溪县城关水东村;管印迁往漳平市赤水镇香寮村;管佛法迁往汀州府的长汀县;管益彩迁往沙县登龙坊;管益照迁往沙县城头西门。于清代外迁的有:管以义迁往泉州府安溪县,其孙管斯钟迁往现广东省梅州市的原广东嘉应州厢城大旺口;管以明、管以昌迁往沙县石斗;管继腾迁往沙县菖蒲坑;管继旺迁往现福建省南平市的延平府;管振翮(hé)、管大芹兄弟于清末迁往沙县;管文源于清乾隆年间迁建宁县。于解放前随国民党到台湾的有管文汉、管占腾、管占宏、管占木,分别定居在台北、高雄等地。管台生一家先后移居台湾。 由永安市志办编写的《永安姓氏志》也记载,北宋年间的1094年至1098年,二十七郎管俞(yu4)自江西随征入闽,始居于汀州馆前里,后迁至现在的永安市小陶镇石峰村,再迁至现在的小陶镇垇头村,为永安管姓开基始祖,郡望平昌。 &1、福建永安市小陶镇垇头村管姓宗祠大门(管其乾 摄影)永安管氏现有人口2444人,在《永安姓氏志》中排名第25&位。现主要分布在小陶镇的坚村、美坂村、石峰村、垇头村和大陶洋盆地,洪田镇的东坑村、生卿村、水东村,曹远镇的下早村及罗坊乡的半村等村庄。其中垇头村全部为管姓,石峰村主要为管姓和吴姓。 永安管姓祖地垇头&&&&永安管氏始祖大宗祠“平昌堂”座落在永安市小陶镇垇头村。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六年(即公元1701年),占地面积2.5亩。清光绪年间小修,1993年秋大修,至今保存完好。在平昌堂的大门前,我们看到了管氏宗祠的牌匾,左右两侧的对联上写着“从宋随征闽省地,安居乐业永宁乡”;走进正厅,我们看到了“平昌堂”的牌匾,牌匾下,挂着“第一代开基始祖管俞(yu4)公画像”,画像的两边写着“树高千丈叶落归根,寻根认祖探本追源”的对联。正厅的两侧还有各村管姓后裔为永安管氏宗祠平昌堂维修出资人员名单,以及周边的半村采育场和华昌竹业等企业为永安管姓宗祠平昌堂维修捐资的纪念牌匾。每年除夕,当地垇头、长美、半村等地的管姓子孙都要带着年鸡年饭到位于垇头村的管氏宗祠平昌堂祭祀管姓祖宗。 永安管姓族谱上关于二十七郎管俞随征入闽和在石峰村居住后到垇头村的记载(管其乾 翻拍) 永安管姓族谱据《永安姓氏志》记载,&位于垇头村崇头庵自然村的管氏“永兴殿”,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建筑风格独特,殿内雕梁画栋。“文革”期间被毁。 &&&永安管氏始祖管俞(yu4)墓葬小陶镇垇头村的下畲栋,每年秋季,不少管姓后裔都要来到下畲栋祭祀永安管氏始祖管俞。 &&永安管姓的古代人物有:管谷,曾任明代南城县丞。管焰,字衡山,曾有授府经历。 &&&管帮韶,系清代官拜六品州同。 &&&管墩道,字濠(háo)琅(láng),号厚齐,系清道光三年(1823年)进士,敕(chì)授儒林郎。 &由永安市志办编写的《永安姓氏志》也记载,北宋年间的1094年至1098年,二十七郎管俞(yu4)自江西随征入闽,始居于汀州馆前里,后迁至现在的永安市小陶镇石峰村,再迁至现在的小陶镇垇头村,为永安管姓开基始祖,郡望平昌。 &&&&女:永安管姓的现代人物有:管文汉,号鸣浩,小陶镇垇头村人,黄埔军校第17期学员,曾任国民党海军少将。 管占宏,小陶镇垇头村人,国民党四川陆军学校毕业,曾任国民军校官。 由永安市志办编写的《永安姓氏志》也记载,北宋年间的1094年至1098年,二十七郎管俞(yu4)自江西随征入闽,始居于汀州馆前里,后迁至现在的永安市小陶镇石峰村,再迁至现在的小陶镇垇头村,为永安管姓开基始祖,郡望平昌。 &&&&&列入《福建永安姓氏志》的《革命烈士名表》的有:管正才,小陶镇垇头村人,生前的身份为副班长,所获得的荣誉称号是革命烈士;管其家,小陶镇石峰村人,生前身份为战士,所获得的荣誉称号是革命烈士。 永安管姓开基始祖管俞在石峰村的最早居住地永安管姓石峰祖厝&2008年秋鸟瞰永安管姓祖地福建永安市小陶镇石峰村&&&&据管其家烈士的亲属介绍,管其家烈士的遗骸骨灰墓葬永安市洪田镇东坑村,其墓地就在东坑村与洪田镇遥遥相对的一座山腰上。站在管其家的墓地上,可遥望洪田全镇。为使管其家烈士后继有人,日,管其家的长辈曾赴江西省九江市社会福利院收养一名失散儿童作为管其家的后代。 &&列入《永安姓氏志》的《英雄人物名表》的有永安市小陶镇美坂村流坑自然村的管彩金,1951年,管彩金曾在剿匪中荣立一等功。 永安管姓开基始祖管俞在永安石峰村的最早居住地永安管姓祖厝管姓在尤溪县属于小姓,人口只有143人。另据尤溪姓氏源流网的资料显示,尤溪县管姓现有人口143人。主要分布在城关镇水东村。明朝末,管成宗、管成富从永安小头(陶)镇后头(垇头)村迁居尤溪城东。& 百度搜:2013永安管姓,精彩视频图文多多2013年4月,永安管姓后裔制作了《2013版东南管姓祖地石峰垇头》视频并在互联网上发布,百度搜“2013永安管姓”可以找到。 &【抱歉,不支持flash】视频:2013版)永安管姓祖地石峰垇头 开国将军管松涛管松涛少将,(),原名,山东巨野人。1921年19岁参加东北军,历任士兵、班长、排长,1927年任连长。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入南京炮兵学校学习,毕业后任东北军49军炮兵营连长,参加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后任东北军57军少校副团长,参加徐州、扬州对日作战。1938年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参与万毅组织的捕捉东北军57军军长的行动,行动失败后被监视,强行送于学忠部受训。于途中逃脱,参加八路军。 抗日战争时期,任滨海军区独立旅参谋长。1943年任滨海支队参谋长,参与开辟海陵县抗日根据地,参加甲子山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进入东北任东北民主联军7纵20旅旅长。1946年任辽宁军区第2军分区司令员。参加了四平保卫战和叁下江南战役。当敌军大举进攻临江时,率领两个团在敌后坚持游击战争,牵制了敌3个师和两个交警总队。1947年参加围、解放沈阳。1948年任第四野战军40军153师师长。参加平津战役。1949年因病休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参谋长,参加了第一至五次战役。回国后,任炮兵学校副校长、高级炮兵学校副校长。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任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因病逝世,终年64岁。管姓历史名人管仲 名夷吾。春秋时期齐国人,和鲍叔牙是好朋友,他把鲍叔牙认为是自己的知音。后来经过鲍叔牙的推荐到了齐国任宰相,帮助齐桓公建立霸业,他执政四十余年,实行了改革,使齐国不断富强,使齐桓公成为五霸之首。著有《管子》86篇。三国时学者,北海郡朱虚人,游学天下,学问很高。东汉末,黄巾起义,他逃避到辽东,聚众讲《诗》、《书》三十年之久。后归故里,魏文帝想让他为太中大夫,他没有答应。魏明帝让他出来做光禄勋,他又没有同意。著作有《姓氏论》。 管络 三国时原(今属山东省)人,精通周易,善于占卜,相传所占无不灵验。 管崇 晋陵郡(今江苏省常州)人,隋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大业九年(613年)率众起义,并推刘元进为主,任尚书仆射,后战死军中。 管及 宋代官吏,全州人。崇宁间,黄庭坚被贬到宜州,当时管及在宜州任职。他不避权势,与黄庭坚交往甚密。黄庭坚于是写了“折桂亭”的牌匾送给他,并且对他说:“你的儿子肯定有登进士科的。”后来果然灵验。 管湛 宋代官吏,字定夫,龙泉人。侨居临川。三迁至大理少卿,政绩显赫。著作有《定斋类稿》甲、乙集。 管鉴 龙泉(今属浙江省)人,宋代官吏、词人。官至广东提刑,权知广州经略安抚使。有《养拙堂词》。 管珍 江苏省武进人,清代画家,字阳复,号松崖。乾隆年间翰林,官至漕运总督。工花鸟,得恽寿平真髓,尤善设色牡丹。有《松崖集》。 管声 浙江省瑞安人,清代书法家。工书,以风韵胜,学欧、赵,有名于当时。 管廷祚 上海嘉定人,清代学者。同治元年举人,工诗,豪饮,善书法,曾任泰州学正。 管公明 三国时期魏国学者。 管师复 宋朝诗人,龙泉(今属浙江省)人。为人讲义气、勇敢,擅长于写诗。宋神宗想要授给他官&职他没有接受。称为卧云先生。著作有《白云集》。 管道升 元代著名女画家。吴兴人。被封为魏国夫人,也叫做管夫人。善于画梅兰竹,山水也画得很好。她在书法上也很有成就,擅长于书写行楷。 管师仁 宋代官吏,龙泉(今属浙江)人,熙宁进士。知建昌军,有善政,擢右正言。后累迁工部侍郎、吏部尚书、同知枢密院事。 管时敏 松江华亭(今属上海市)人,明代官吏。出使楚府长史四十余年,忠诚谨然,处理大小事务,一丝不苟,勤政廉洁,受到百姓爱戴。 管鹏 (),安徽寿州(今寿县)人。谱名应鹏,字昆南,别号乐定。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创设信义会。三十四年参加熊成基安庆起义,失败后退居淮上,复没农会,以为革命机关。辛亥革命时,解除巡抚朱家宝卫队武装,宣布安徽独立,成立都督府,任军务部长。旋被推为青年军总监,并当选为省议会议员和省农会会长。“二次革命”时参加讨袁(世凯),失败后逃亡日本,加入中华革命党。1917年参加护法,任安徽宣抚使。1925年被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兼工人部部长,竭力反共。1928年任安徽省政府主席。著有《安徽革命实录》。 管平湖 (),中国著名古琴演奏家、画家;祖籍江苏苏州,生于北京一个艺术世家;名平,字吉庵,仲康,号平湖,自称门外汉;清代名画家管念慈之子;从小随父学习绘画、弹琴,幼年丧父后,广泛求艺,拜杨宗稷为师;师从名画家金绍城,学花卉、人物,擅长工笔,笔法秀丽新颖,不为成法所拘,为“湖社”昼会主要成员之一,后任教於北平京华美术专科学校。&管平湖先生的代表曲目计有《流水》、《广陵散》、《胡笳十八拍》、《幽兰》等。 管文蔚 江苏省丹阳市建山乡人。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挺进纵队司令员,华中野战军第&7纵队司令,苏南军区司令员。建国后担任全国五届、六届政协常委,江苏省副省长,江苏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1955年因历史问题受到错误审查,被撤销党内的一切职务,保留党籍、副省长、人大代表资格。1981年平反恢复名誉,任江苏省委顾问。日在南京逝世,享年九十岁。 管锄非 ()字枕嶷,号梦虞,古稀后取义“柔情似水,侠骨如冰”,又号柔侠老人,斋名寒花馆,湖南祁东县人,画家。早年入长沙华中美专、上海美专、上海新华艺专求学,师从黄宾虹、徐悲鸿、潘天寿等名流。抗战期间进黄埔军校独山分校任少校美术教官,因不满官场腐败,1942年回乡隐居作画。曾拜曾熙门人王秉机为师。后又入上海美专、新华艺专学习,得到黄宾虹、徐悲鸿、潘天寿等人的传授与赏识。毕业后回乡从教,困苦一生,晚年时始被社会承认。善写意花鸟,精于画梅,兼能画、印,擅诗。作品被人民大会堂、中南海等处收藏。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80岁始出山,先后在长沙、深圳、广州、北京、上海等地举办画展。擅梅花,精山水,书法诗词篆刻均见功夫,自成一格,收藏界将他和李可染并称为“南管北李”。邵洛羊评价他的画“书卷气浓,笔沉气畅,刁斗森严,画梅以干见长,突破古人,是历史上少数入得《梅花谱》的大画家之一”。著有《梅论》、《画论》、《梅叟――管锄非梅花山水集》、《管锄非精品集》、《管锄非诗词选集》等。《中国书画鉴定基础》(四川大学出版社)一书,将其列为“中国近现代最具影响力的51位书画家之一”。《丹青百家》(上海辞书出版社)一书,将其列为“中国近代最具实力的104位画家之一”。2003年初,我国最具权威的美术辞书《中国美术大辞典》,将“画家管锄非”词条载入第196页。2004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长篇纪实文学《画家管锄非》。 管惟炎 江苏如东县人,日出生。中科院院士、物理学家。研究发现了超导体在磁场中转变时的负磁阻效应,在SrTiO3和ZrO2衬底上分别达到5×106安/厘米2和106安/厘米2的电流密度&,在单晶硅衬底上取得居国际先进水平的&84K&YBaCuO&薄膜&。 管德如 男,1936年3月生,江苏人。工程师。中共党员。毕业于扬州建筑工程学校。现任四川港宏集团公司顾问,系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四川省分会副会长、中国国际商会四川商会副会长、成都世界贸易中心会常务副理事长等。主要业绩:30年来,长期从事经济管理工作,做出了显著成绩。年在708厂、四川省委工业二部、省国防工办从事国防工业建设。年在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任秘书工作。年在四川省进出口委员会、四川省外经贸委员会和四川省贸促分会从事对外经济贸易工作,对促进四川省对外经济贸易、增进四川与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做出一定贡献。年任四川省人民政府科技顾问团顾问,为四川的经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管谟业 笔名莫言(日-&),山东省高密市人,当代著名作家。童年时在家乡小学读书,后因文革辍学,在农村劳动多年。1976年&加入解放军,历任班长、保密员、图书管理员、教员、干事等职。1982年开始小说创作,作品&&当代管姓著名人物莫言(原名:管谟业)&有《透明的红萝卜》、《红高梁》、《秋千架》、《球状闪电》、《高梁酒》、《狗道》等。开创了一个高密东北乡的艺术世界。莫言小说创作往往借助于象征与写意,表现对世界人生的理知、感觉、理想和愿望。&管宁&男,1944年生,安徽枞阳人。中共党员。1961年中学毕业,先后任信用社出纳、会计、农金员、副主任、主任、枞阳县联社稽核员。1990年被授予经济师职称。1991年加入安徽省农村金融学会。曾多次被评为“县金融先进工作者”、“金融系统廉洁从政先进个人”。工作之余,爱好书画创作。1992年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合肥分校。作品多次在枞阳县文化馆参展并入选。1992年参加了安徽省农业银行第三届书画大展赛。1997年作品参展于中国历史博物馆被审定为佳作。并入编《中国文化艺术人才书画展精品集》。现为安徽省书画研究会会员,广东文化艺术研修会书画创作员。 日,莫言因其“用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 1980年代中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莫言在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2011年8月,莫言凭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山东省高密人,当代著名作家,笔名莫言。 作品集: 1981年&开始创作生涯,发表了《枯河》、《秋水》、《民间音乐》等作品。 1986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 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创作研究生班并获文艺学硕士学位 1997年&以长篇小说《丰乳肥臀》夺得中国有史以来最高额的“大家文学奖”,获得高达十万元人民币的奖金。 1997年&脱离军界,转至地方报社《检察日报》工作,并为报社的影视部撰写连续剧剧本。 2000年&《红高粱家族》获亚洲周刊选为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 2001年&《檀香刑》获台湾联合报读书人年度文学类最佳书奖。 2003年&《檀香刑》获第1届鼎钧双年文学奖。 2005年&再次失手于茅盾文学奖。《四十一炮》获第2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获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2006年&出版第一部章回小说《生死疲劳》获颂福冈亚洲文化大奖。 日,【2006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莫言以十年345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20位,引发广泛关注。日,中国作家富豪榜的子榜单【中国作家实力榜】发布,由包括朱大可、谢有顺、陈晓明在内的十位文学评论家共选出了58名作家上榜,其中莫言以9票高居榜首,余华、史铁生、阿来和王安忆以6票同居次席。 2007年7月出版散文集《说吧,莫言》。这套书分为三卷,约100万字,全面展示了莫言的心路历程。 2008年&《生死疲劳》获第2届红楼梦奖首奖。 长篇小说《四十一炮》系第七届茅盾文学奖最终入围作品。 2009年12月,出版长篇小说《蛙》,创作手法别具一格,小说由四封长信和一部话剧构成,讲述了一个乡村妇产科医生的人生经历,表现一个时代的难和痛。 2011年8月,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2011年11月,受聘请为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 日下午,中国作家协会第八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投票选出中国作协第八届全委会副主席,莫言当选副主席。 2012年5月受聘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 日北京时间19:00,莫言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管宏福 男,1962年4月生,湖北省公安县人。中学一级教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现任湖北省公安县梅园中学教师,华中教育信息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会员。1979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中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在语文教学中,探索出的“激活思维法”、“激发兴趣法”和“统筹安排,循序渐进,全面提高”的作文教学体系经实践证明,成效显著。所带班级语文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辅导的学生有20多人次在省市作文竞赛中获奖。班主任工作有声有色,班级管理科学规范,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各方面人才辈出。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文明班级。教研成果丰硕。所撰论文《作文教学改革初探》入选《通向21世纪的中国教育之路—中国中等教育研究论文集》并获一等奖,《统筹安排,事半功倍—作文教学之管见》入选《中华教育教学文丛》,《班主任要争当“四家”》入选《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论集》并获一等奖,且被《决策·研究·发展—中国发展理论与实践文集》转载,《浅谈班主任素质与教育效率》入选《全国教育教学优秀论文选集》并获“当代中国教育学术论坛”&’99全国优秀论文评选二等奖,《变革应试教育势在必行》入选《中国素质教育研究文集》,《应试教育弊端管见》入选《当代教育教学文论》。先后被省市县评为优秀辅导教师、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并入选二十一世纪人才库工程和《当代中国人才库》、《中国人才辞典》。 管华诗 Guan&Huashi&(&-)&水产品加工、海洋生物及海洋生物工程制品专家。出生于山东省夏津县。1964年毕业于山东海洋学院。现任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导,国家海洋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专家顾问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长期从事海洋生物资源高值化利用及海洋药物的教学科研工作。99.09,青岛海洋大学党委书记、校长;& 05.07,青岛海洋大学(2002年10月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党委常委、校长;第八届、九届、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1995.05,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03.03,山东省政协副主席;& 09.06.11,&山东省科协主席。& 至今,山东省科协名誉主席。 管虎 导演。1968年出生于北京。曾被称为第六代电影导演中的怪才,早年推出《头发乱了》、《上车,走吧》等电影。近些年,管虎转战电视圈,推出了极具影响的电视剧《黑洞》、《冬至》&、《七日》&、《生存之民工》。其作品犀利、生动,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 管彤 中央电视台《中国音乐电视》、《新视听》节目主持人。 管卫东 博森咨询公司教学总监,全国著名的应试辅导专家,高等教育出版社、山东教育电视台、北大附中网校特聘高考辅导教师,多家媒体教育版块的专栏作家。 管松 主持人、影视演员,影视作品有《不能见人的老公》、《眼线》等。江苏财经《经济时间》节目主持人,溧水电视台《溧水新闻》、《周末人物》、《小松说案》节目主持人。 管松涛 [2]管松涛(),原名管之山,山东巨野人。1921年19岁参加东北军,历任士兵、班长、排长,1927年任连长。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入南京炮兵学校学习,毕业后任东北军49军炮兵营连长,参加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后任东北军57军少校副团长,参加徐州、扬州对日作战。1938年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参与万毅组织的捕捉东北军57军军长的行动,行动失败后被监视,强行送于学忠部受训。于途中逃脱,参加八路军。 抗日战争时期,任滨海军区独立旅参谋长。1943年任滨海支队参谋长,参与开辟海陵县抗日根据地,参加甲子山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进入东北任东北民主联军7纵20旅旅长。1946年任辽宁军区第2军分区司令员。参加了四平保卫战和叁下江南战役。当敌军大举进攻临江时,率领两个团在敌后坚持游击战争,牵制了敌3个师和两个交警总队。1947年参加围困长春、解放沈阳。1948年任第四野战军40军153师师长。参加平津战役。1949年因病休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参谋长,参加了第一至五次战役。回国后,任炮兵学校副校长、高级炮兵学校副校长。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任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日因病逝世,终年64岁。
点击加载更多加载中...中国百家姓 展开收起
创建,、、、、等参与编辑。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
TA的最新馆藏[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国全面战争怎么攻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