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CI2H20怎样获得下载券MgCI2

氯氧镁水泥
> 查看版本
历史版本:2
编辑时间: 11:57:10
内容长度:10708字
图片数:0个
目录数:5个
修改原因:全文编辑
评审意见:感谢您的编辑,期待你的再次参与! 词条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欢迎到中进一步学习,或到询问。 非原创性的内容最好注明参考资料(即资料来源)。 段落开头不要添加空格,需顶格编辑词条。
氯氧镁水泥&-&氯氧镁水泥
  氯氧镁水泥(&magnesium&oxycholride&cement)是由法国科学家索瑞尔(&Sorel)在1867年发明的,所以也称为索瑞尔水泥(&Sorel&Cement),习惯上称为镁水泥、镁氧水泥和氯氧水泥,是由Mg0、MgCI2、H2O形成的。氯氧镁水泥的材料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基本材料,是指组成氯氧镁水泥三相或五相晶体的MgO、MgCl2、H2O。一部分是外加剂,是指各种能改善氯氧镁水泥各方面性能的有机和无机材料。
氯氧镁水泥&-&氯氧镁水泥的基本材料
  (l)&Mg0MgO原料是含MgC03的菱镁矿、白云石、蛇纹石一类含镁的碳酸盐矿石,我国储量丰富,主要分布在山东、辽宁等地。   Mg0的制备是将菱镁矿石在600~1000℃下燃烧、粉磨而得。矿石煅烧过程就是碳酸镁的分解过程。   由于燃烧温度和时间不同,烧成品的颜色、密度、晶粒大小、活性均不相同。   轻烧菱镁粉的化学成分随产地而异,我国山东、辽宁轻烧菱镁粉的化学成分变化范围如下:Tio&O.1%~0.&2%,Si0&3%~5%,Fe0&0.2%~1.O%,&&A%~4.0%,&&Cao&l%~2.5%,Mg0&75%~90%,烧失量3%~10%。   由于Mg0对氯氧镁水泥的质量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通常要求轻烧菱镁粉的质量满足一些性&能指标性&&能指标化学组成/%Mg0Ca0烧失量/%24h抗折强度/MPa3d抗压强度/MPa&75&2&15≥1.&5≥30&凝结时间初凝/min终凝/h细度(170目筛余量)/%安定性(20℃)&40&7&25合格(2)&MgCI2我国氯化镁资源极为丰富,沿海盐场副产物卤块年产量100万吨以上,仅青海察尔汗盐湖地区氯化镁贮量为20亿吨以上。纯氯化镁是无色单相晶体,密度2.&325g/cm3,能与水生成带多个结晶水的化合物,常温下以晶水的六水合氯化镁形态存在,分子式为MgCI2o6H2&O.也称,分子量203.3l。   卤块中的主要成分氯化镁含量45%—500/,主要的杂质有、NaCI、MgS04、CaSO4,卤块性能应满足下面这些&目指标项&&&&目描标MgCl2%KCI/%&45&2.0NaCI/%SO-2/4/%&0.5&2.0卤块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潮解流失,对金属产生锈蚀,易溶于水和乙醇,100—160℃时失去结晶水,放出氯化氢。氯化镁贮运需密封包装,防水防潮,不得与其他物品混杂。使用时需将MgCl2.6H2O配成水溶液。
氯氧镁水泥&-&氯氧镁水泥的硬化殛影响因素
  (1)氯氧镁水泥的硬化氯氧镁水泥的水化硬化可描述为三个过程。第一步:Mg0-MgCI2-H20三元体系中,氧化镁在氮化镁水溶液中的溶解;第二步:由于Mg0的溶解提高了溶液的pH值,导致了MgC12.6H20水合物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形成了许多水合氯氧镁阳、CI-和OH-,而Mg0与Cl-、H23O+又可形成氯氧化物,进一步提高了体系的pH值,从而使MgCl2.6H2O的水解反应和Mg0的溶解得以不断进行。第三步:当水解产物达到一定浓度后,水合氯氧镁离子发生了在碱性条件下的编合反应.反应式可综述如下:mMgO+MgCI2+nH2O→mMg(OH)&2oMgCI2.nH2O缩合反应主要形成5Mg(OH)&2.MgCl2o8H2O(简称5o1o8相或5相)和3Mg(OH)&2oMgC12o8H2O(简称3o1o8相或3相)的胶体微粒,同时放出热量[当配比中Mg0和H2&O有余,还会形成Mg(OH)&2晶体]。这些水合离子型配位化台物大量消耗了浆体中的游离水,浆体很快失去流动性而成凝胶,并逐渐析出体,相互交错连生迅速生长填充在未水他颗粒之间,最后形成了以3o1o8,5olo8.MgO,Mg(OH)&2所组成的密实的堆聚体结构,浆体硬化,强度不断增长。室温时,氯化镁水泥的硬化过程足一个放热反应,水是制品硬化的前提,它既是硬化反应的介质,又参与水化产物的生成。   (2)影响氯氧镁水泥硬化以及结晶相的因素氧化镁粉中活性Mg0含最越高,水化越快。活性是指Mg0参与水化反应的能力,与MgO的晶体结构、燃烧条件有关。但是如果活性MgO含量过高.易使制品内部产生结晶应力,出现微裂缝。含量过低,反应缓慢,并且影响到最终的强度。   氯氧镁水泥的基本配比是影响氯氧镁水泥性能最大的因素,恰当的配比,不但可以加快水化硬化的速度,提高强度,同时也可以提高氯氧镁水泥的耐水性。氯氧镁水泥配比对强度的影响见温度和湿度都会对氯氧镁也产生影响。温度较高则反应较快,但是过高的温度则会使氯氧镁水泥发生相变和使水化物分布不均,同时过高的湿度延缓凝结硬化,过于干燥,导致表面水挥发和水化物分布不均匀。因此氯氧镁水泥水化时必须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较好的水化养护条件是,温度为18~35℃,湿度为60%~70%。   (3)氯氧镁水泥特性氯氧镁水泥硬化快,强度高,室温情况下2~8h可初步硬化,28d最高拉伸强度可达70~90MPa,28d抗压强度可达90MPa以上;碱性弱,腐蚀性低,可以采用中碱玻璃纤维布做增强材料;黏结力强,对于各种无机或者有机和纤维均有较高的黏结性,易于制成复合材料;防火性能好,不燃烧,300℃可长期使用;此外,氯氧镁水泥耐磨性好,弹性好,且价格低廉。因此,氯氧镁水泥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和防火工程。   但是氯氧镁水泥存在耐水性差的致命伤(素水泥泡水数天自行断裂),未经改性处理的氯氧镁水泥浆体(:无机集料一1:1)试块(4cm×4cmX16cm)达到28d强度龄期之后放入水中缦泡,经泡水2个月或3个月,其抗压强度与28d相比,分别降低了78%和82%,若继续泡水则强度会继续降低。因此要拓宽氯氧镁领域,首先必须改善其耐水性能,其次进一步改善其流动性、黏性和对纤维的渗透性。针对氯氧镁水泥耐水性的改善,国内外都做了大量的研究,的试验结果表明,掺加了之后的氯氧镁水泥试块,1993年成型,养护在潮湿的环境中,2000年测试,抗压强度反而增长了80%。研究表明,有机物质的加入,使得氯氧镁水泥成为有机和无机的混合物,在保持其不燃性的同时,密度下降了,吸水性也降低了,很多性能都得到了改善。   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采用有机物共混的方式改善氯氧镁水泥的耐水性、流动性,是目前的主要发展方向。
氯氧镁水泥&-&氯氧镁水泥制品吸潮返卤原因分析
  (l)氯氧镬水泥的相变与游离氯盐氯氧镁水泥硬化后主要形成5Mg(OH)2oMgCI2o8H20(简称5o1o8相或5相)和3Mg(OH)&2.MgCI2.8H2O(简称3o1o8相或3相)的胶体微粒,最多的是5相,这两相都不是很稳定,相对更稳定的是3相。研究表明,5相和3相在氯氧镁水泥中并不能长期稳定存在,受大气中C02和水蒸气的作用,5相和3相会转化生成新相2MgC03.Mg(OH)&2.MgCl2o6H2O(氯碳酸镁盐)。对使用较长时期的氧氧镁水泥样品的物相分析表明:2MgC03&oMg(OH)&2oMgCI2o6H20仍不是氯氧镁水泥体系中的最终转化产物,在(她和水蒸气的作用下,2MgCO3.Mg(OH)&2.MgCI2o6H2O舍继续炭化、溶解,并且在雨水的冲刷下,复盐中的MgCl2:被冲走,最终变成MgC03.Mg(OH)&2o3H20和水菱镁矿4MgC03.Mg(OH)&2&-&4H2O以及MgC03等。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氧氧镁水泥体系中存在的相变过程是十分复杂的,根据这种相变过程,可以把氯氧镁水泥体系的龄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初期,主要有5相和3相,大致是氯氧镁水泥从拌和到几天或者十几天时间。第二阶段:中期,主要相有5相、3相和2MgC03.Mg(OH)&2.MgC12o6H20等,大致时间是几天到十几天之后。第三阶段:后期,主要相有MgC03.Mg(OH)&2.3H2O、4MgC03.Mg(&OH)&2o4H20、MgC03、5相、3相和2MgC03.Mg(OH)2&oMgCI2o6H2O等,时间大致是在数年到数十年后。应该指出的是:这种阶段划分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要分出三个阶段的确切时间是不可能的,另外,相变过程的机制还不十分清楚,而且这种相变过程受环境的影响很大。   虽然氯氧镁水泥的主要水化物5相和3相晶体并不吸潮,但它们在水中是不稳定的。在水的作用下会分解出MgCI2,这是氯氧镁水泥耐水性差的根本原因。因而,当制品表面与水接触或吸潮,表面上的水化物5相和3相就会分解出MgCl2成为游离可溶性氯盐(MgCI2.xH20或MgOHCI.xH20)。这些游离氯盐具有很大的水溶性和吸湿性,在潮湿环境下,制品表面的游离氯盐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潮解形成水溶液,以水珠状吸附在制品表面上,内部游离氯盐也会通过与表面连通的毛细孔隙吸收水分,并从内部向表面迁移。所以,在潮湿的环境中,制品表面的颜色会越变越深。当制品表面水分蒸发后,游离氯盐结晶就在制品表面上形成白色斑点——返卤现象。由此可以认定:氯氧镁水泥制品吸潮的根本原因是水泥中存在游离氯盐。   (2)氯离子的吸湿作用近几年来.研究工作采取现在的分析手段证明,普通氯氧镁水泥硬化体主要由纤维状的5相和3相结晶结构网组成;因它含有活性大的氯离子,使结晶接触点有较高的溶解度。在潮湿的条件下,由于氯离子的吸湿作用,使晶体的结构松弛而强度下降。当水泥硬化体浸入水中,氯离子很快溶于水中,使原来的5相和3相结晶结构网遭到破坏,5相和3相结构被Mg(OH)&2所代替,留下了许多大毛细孔,毛细孔的相互联通,增加了入水通道,加速了5相和3相结构的分解。   (3)多孔性结构氯氧镁水泥硬化体是一个多孔性的多晶体堆积结构。由于其凝结硬化较快,水化热较大,水化物结晶过程的不均衡发展产生较大内应力,因而在硬化体内产生许多微裂缝。当硬化体浸水后,水沿着孔隙和裂缝进入体内,削弱水化物颗粒间的结合力,引起结晶接触点的溶解;甚至引起裂缝扩展,使结构受到破坏。因而导致硬化体在水中的强度下降。   由于氯氧镁水泥硬化体中的主要物相是亲水性晶体,上述解是其浸水后强度下降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因为即使减少裂缝形成结构非常致密的水泥硬化体,在其吸水率很小时,其强度在水中仍大幅度下降。   (4)吸水性填料我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推行由木屑和氯氧镁水泥组成的菱镁混凝土材料代替木材,但未取得满意的效果。其原因一方面因木屑是一种多孔、吸水性很大的颗粒或粉末,它们加入到氯氧镁水泥浆体中,就会吸收大量的MgC12水溶液。被木屑吸收的MgCI2水溶液,除表面的可以参与反应外,其内部有相当一部分是不能参与反应而成为游离氯盐。另一方面,为了使菱镁混凝土材料有一定的成型工作性,便于操作,液体用量较大,因而菱镁混凝土材料中MgO/MgC12摩尔比较小,这就更增加了游离氯盐的含量。   其他多孔性颗粒如嘭胀珍珠岩等,也有类同的影响。   (5)杂质影响轻烧菱镁粉中或多或少地存在CaO,Ca0会与MgC12水溶液反应,形成的CaC12.H2O具有很大的吸湿性。制盐工业副产物——或卤水中,也会或多或少地存在不参与水化反应的NaCI或KCI等碱金属氯盐,它们都可导致制品吸潮、返卤。
氯氧镁水泥&-&氯氧镁水泥甜水性改性机理和方法
  氯氧镁水泥在水中强度下降的根本原因在于MgCl2的溶出。有试验也证明了,组成镁水泥的5相或3相是一种在固态或者饱和浓度的MgCl2溶液稳定存在的复盐体。而且MgCI2的溶出速度决定了氯氧镁水泥强度下降的速度。氯氧镁水泥中尽管存在一些孔隙,但它毕竟是一个致密的宴体,其内部MgCI2的溶出是以浓度差为动力向外面迁移的过程,这种迁移速度会随着溶出层的加深而减慢。试验中发现,浸泡12h后的水泥块再浸泡第二个12h时,MgCl2的溶出量不足第一个12h的1/3。   根据上面对氯氧镁水泥水解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要延长氯氧镁水泥的使用寿命,只有降低MgC12的溶出速度。具体的方法是,降低水泥体的孔隙率,改变毛细孔的亲水性,用有机树脂或者堵塞毛细孔,减少水沿毛细孔向水泥体内部的渗透和MgC12向外部的扩散,从而提高水泥体的耐水性。这就是我们寻找提高氯氧镁水泥耐水性方法的途径。   氯氧镁水泥的配合比决定了氯氧镁水泥的晶体结构,也决定了氯氧镁水泥的各种性能。按MgO-MgCI2-H2O确定氯氧镁水泥的配比,使硬化体中形成5相或3相和部分Mg(OH)&2相,尽量避免形成可溶的凝胶相。这对于制备具有优良性能的氯氧镬水泥是很重要的。这在2.4.2节中已有详细介绍,这里就不再赘述。   外加剂的加入,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氯氧镁水泥的晶体结构,堵塞毛细孔,降低硬化体的孔隙率,从而大幅度地提高氯氧镁水泥的耐水性。这是最有效的一个方法,同时也是目前研究最多的一个方面。现分类阐述如下。   (1)无机化学外加剂①磷酸及磷酸盐&&磷酸和磷酸盐是目前最有效的改性刺。有实验证明,掺加磷酸l%时,浸水28d软化系数达到1.104,比空白样增加了66.2%.一般认为这是由于磷酸根离子生成了不溶性的沉淀物并包裹在氯氧镁水泥水化物晶体颗粒表面,隔绝了水对水化物的作用而产生的。但是一般磷酸的用量都很少,只有l%左右,不可能生成足量的沉淀物包裹晶体。而且,并不是磷酸的掺量越大越好,试验证明,当磷酸掺量达到2%的时候,其软化系数就只有0.57。因此这种说法值得进一步探讨。和肖力光通过电镜分析试样断面,发现当磷酸掺量为1%时,氯氧镁水泥中短棒状5相和5相凝胶占多数,叶片状的5相晶体数量较少,三种形态彼此穿插,溶合在一起,明显改变了氯氧镁水泥中的结晶接触点的形态,使其数量大为减少,因而提高了它在水中的稳定性。当磷酸掺量为2%~3%时,氧氧镁水泥试样中短棒状的5相和5相凝胶数量减少,叶片状的5相晶体增多,氯氧镁水泥结构中的结晶接触点数量增多,还存在挤压、扭转、弯曲等严重变形,必然增大结晶应力,降低其稳定性,最终导致氯氧镁水泥抗水性降低。通过XRD分析,认为氯氧镁水泥浆液中磷酸离解出磷酸根离子与Mg2+配位,降低了水化物形成和稳定存在所需的最低Mg2+浓度,因此可提高氯氧镁水泥水化物在水中的稳定性,使得5相晶体在水中不发生水解反应。   ②铁盐和铝盐在氯氧镁水泥中加入无机铁盐或者铝盐(如FeS04,FeC13和AIC13),不仅能促进水化反应的完全,而且它们都是过渡元素,能形成Fe(OH)&3和A1(OH)&3胶状,堵塞毛细通道,提高了氯氧镁水泥的抗渗水性和减少其吸湿性。   另有研究表明,具有水化活性的铝酸盐矿物可以改善氯氧镁水泥的耐水性的原因是,掺加到氯氧镁水泥中有可能产生相变效应,即当MgO/MgCI2&5时,水泥硬化后形成的主要水化物是在空气中容易与C02结合生成水中稳定性良好的氯碳酸镁相的3o1o8相,而不是5o1o8相。但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③其他酸根离子盐无机外加剂&&硅酸盐、碳酸盐、硫酸盐等均是目前常用的一些无机外加改性剂,这些外加剂的作用均是使氯氧镁水泥水化后生成一定量的难溶于水的镁盐结晶化合物,以朴充氯氧镁水化物在水中相变化造成的强度降低。有试验表明,当掺加2%铁矾时,浸水28d软化系数达到0.77,比空白样增加了26.2%。   (2)无机填料活性SiO2、煅烧活化的石英粉末和粉煤灰,这类材料中的活性二氧化硅和氯氧镁水泥中过剩的Mg2+反应生成MgSiO3,可减少可溶性镁离子的浓度,堵塞硬化体内的毛细孔道,改变孔结构,减少孔隙率;另一方面材料作为超细填料也可增加氯氧镁水泥的密实性,提高了水泥的抗渗能力。   几种无机填料中,粉煤灰是应用最广泛的,对其的研究也是最多的。通常粉煤灰的反应一般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接触性,二是高温高压,三是碱或盐激发(粉煤灰中的活性成分需加以激发,常用的激发剂是硫酸盐和磷酸盐,如石膏、磷酸二氢钙、)。粉煤灰反应的主要特点是水化速度慢,但其后期强度能持续增长。由于氯氧镁水泥属中,且其水化反应为高放热反应。正是有这两个特点,才使得粉煤灰能在氯氧镁水泥中有效地参加反应。并且保证了氯氧镁水泥制品后期强度不但不会受损,反而呈上升趋势。为解决粉煤灰的反应速度和提高制品的早期强度问题,有人提出加入某种品种的假设,加入晶种的目的是能在初始反应时形成晶核,即以晶种为核心,使粉煤灰、氧化镁等围绕其周围发生反应;二是随着水化的进行,龄期的增长可持续、充分地参与反应,形成一系列硅酸盐以及一些凝胶等其他产物,这对后期强度的保证具有重要的作用。另外,粉煤灰中的活性A1203在硬化体中生成AI(OH)3胶状絮凝物也具有堵塞毛孔的作用,而且粉煤灰中的炭具有憎水性,使水分难以在水泥中流动,CI-、Mg2+损失很小。研究显示,掺加20%的粉煤灰,浸水28d的软化系数达到巭0.83。再如掺加经煅烧的硅藻土15%.试件浸水28d的软化系数达到0.97,强度也有较大的提高。但是这类材料的掺量过大,会影响氯氧镁水泥的强度,同时也会影响其耐水性,应根据实际所需的性质来确定掺量。   (3)有机外加剂①聚合物乳液&&这类物质是指水乳性高分子聚合物,如PVA改性脲醛树脂、、丙烯酸聚合树脂和307、189、191树脂等。它们在氯氧镁体系中不发生凝胶沉淀和破乳现象,不破坏氧氧镁的水化过程,能自身气硬交联或在催化介质中交联聚合。这类有机高聚物外加剂能在晶体外形成良好的防水保护层,同时在晶体间隙通道中进行交联,堵塞毛细通道,还可以取代部分氯化镁溶液,减少氯化镁用量,提高了制品的抗水性。目前应用较多的是脲醛树脂,但需加入固化剂。   利用脲醛树脂以及有机硅氧烷配合其他无机材料对氯氧镁水泥进行改性,在水中浸泡6个月后耐水系数仍能达到90%以上。复合外加荆中的脲醛树脂,使5相周围产生高聚物或疏水的保护层,减少了氯离子与水的接触,从而提高了水化物结构相对的稳定性,同时填补了水泥硬化体的内部孔隙,提高了抗水性。有机硅氧烷由于具有很低的表面张力和很强的扩散能力,能够分布到水泥硬化体的微孔壁上和表面上,形成疏水性的硅氧烷薄膜,阻碍了5相和3相与水的接触,使水泥硬化体的耐水性和吸湿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应用其他有机树脂的研究,目前未见报道。   ②减水剂和消泡剂&&前人对氯氧镁水泥一般不使用减水剂,原因是担心减水剂的加入会提高引气量,对制品质量不利。减水剂的最大优点是能有效地减少氯化镁水溶液的用量,节约MgC12用量,并提高料浆的和易性。减水的结果:一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制品内部MgCI2o6H2O的含量,因而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制品吸湿返霜的可能性,不吸湿、不返霜可避免后期强度损失和抑制制品翘曲变形;二是降低反应速度,从而抑制热量的快速产生,控制硬化体内温度,使制品结构更为均匀,质量提高,使Mg0、MgCl2和粉煤灰、晶种等相互充分反应,从而提高了制品的初期强度。一般可采用减水剂。在配方相同的条件下,掺人3‰减水剂中即可减水5.&2%,浸水1个月的软化系数与未掺加减水荆的试件相比提高了30%,掺人53‰消泡剂,28d抗折强度提高9。3蹦,抗压强度提高31.1%,浸水1个月软化系数为0.76(未加消泡剂的水泥软化系数为0&70)。原因是加入消泡剂后可以减小孔隙率,特别是大孔含量减少,使料浆更密实。   ③有机酸在氯氧镁水泥中掺人1%廉价有机酸,通过XRD分析,其反应产物是5相;电镜分析显示它的显微结构非常好,有机酸显著改,变5相的结晶形态,绝大多数结晶细小,呈凝胶形貌o针杆状晶体只在少数孔缝壁形成,且整个结构比较致密,是比较理想的氯氧镁水泥结构。试验证明,掺有机酸试样的抗压强度比空白试样增加了40,软化系数达到了1.2左右。这是因为有机酸不但保护了低活性的MgO,甚至封闭了孔洞中的针杆状晶体,只有极少数孔洞内的针杆状晶体分解。   加入草酸可以与氧化镁粉中的杂质Ca0反应,生成了难溶的草酸钙,从而不但防止了Ca0遇水生成Ca(OH)&2而体积膨胀,更能堵塞氯氧镁水泥中的毛细孔道。   (4)共混外加剂每种改性外加剂,均存在各自的缺点。例如,磷酸有明显的缓凝作用,粉煤灰等填料会影响氯氧镁水泥的抗压抗折强度。因此,混杂使用多种外加剂,取长补短,可以大大提高水泥的综合性能。   ①无机材料共混&&将磷酸和粉煤灰一起使用,其浸水28d的软化系数为1.&05,比单掺粉煤灰的镁水泥软化系数提高了30%。   将磷酸和硅藻土一起使用,其浸水28d软化系数为0.90,比单掺硅藻土的镁水泥软化系数提高了6%。将磷酸和铁矾复合使用时,氯氧镁水泥具有早期强度高、抗水性好、长期浸水强度高的特点。   ②有机与无机材料共混&&有试验证明o混合使用脲醛树脂、有机硅和磷酸复合外加剂,可以大大提高氯氧镁水泥的抗水性和长期使用性。当掺量为c%时.浸水6个月后的软化系数可达97.3%。   ③多种物质共混&&多种物质共混改性氯氧镁水泥,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o但是由于其影响因素众多,很难确定一个最佳的配方。工程实践中,应根据所需的性质添加外加剂,并用试验加以确定。下面只给出典型的两个试验,说明多种物质共混改性的效果。   采用硫酸镁、磷酸三钠、扩散剂C,分散剂O、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组成复合改性剂。掺入的磷酸三钠和硫酸镁的水溶液与氧化镁反应生成的复盐可使5o1o8相中水化产物的平衡溶解度增高、相对饱和度降低,减少结晶应力对结晶结构网的破坏,从而提高制品的强度。扩散剂C和分散剂O的使用可减少水的用量提高MgO/MgC12的比例,并且使形成的结晶结构网细小而致密,从而保护了氧化镁;甚至封闭孔洞中的针杆状晶体,减少其分解的概率,提高整个制品的抗水性和强度。实验结果证明,试件的吸湿率从12.6%下降到了7.9%。   采用有机改性材料(、苯丙乳液和等)以及无机改性材料(粉煤灰、滑石粉、H3&PO4,AIC13、FeCI3和NNO减水剂等)组成的复合改性剂。配方中掺人大量细粉状粉煤灰,一方面是为了避免放热反应形成内应力,同时防止生成粗大晶粒;另一方面是利用粉煤灰中具有一定活性的Si02形成稳定难溶的硅酸盐,利用Al203形成硅铝酸盐凝胶。掺人少量滑石粉,可以起细填料作用,更主要的目的是希望利用这种镁化合物,在试件成型时起到形成硅酸镁晶体的作用。加入少量FeCl3防水剂,可以形成Fe(OH)&3凝胶起防水作用或形成难溶稳定的铁铝酸盐。加入减水剂NNO可减少拌和水量,提高试件致密性。加入H3P04可生成难溶盐提高耐水性。事实证明1993年成型的试件,养护在潮湿环境中,2000年测试,抗压强度不仅没下降反而增长了80%。   (5)合理的生产工艺国内外众多学者对氯氧镁水泥耐水性的改善做了大量的工作,研究结果表明工艺措施的合理性也会对氯氧镁产生重大的影响。合理的生产工艺,可以使氯氧镁水泥的各组分之间充分反应,生成足够的晶体,减少多余CI-的存在,从而降低氯氧镁水泥的吸湿性。但是关于工艺研究的文献报道很少。   ①预处理常规混料是预先将卤片配制成所需浓度的卤液,所有原料一次投料搅拌成型。预处埋工艺主要有预水化和预搅拌工艺。预水化是用一部分水使高括性Mg0预先水化,放出部分热量,以期降低水化放热,从而改善体积变形,但会损失一定的后期强度。预搅拌工艺是指预先将卤片配制成卤水,磷酸与水混合均匀,再与部分Mg0预搅拌,目的是提高Mg0活性,稀释改性剂并改善降温缓凝效果,再加入其他的原料搅拌成型。   结合改性剂的加入,研究预处理过程的Mg0预掺量、等工艺参数对镁水泥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证明,Mg0预掺量对预处理工艺改性效果有较大的影响,Mg0预掺15%为最佳值,当预掺Mg0&15%,改性剂1%时,28d抗折强度比常规工艺提高20%,软化系数提高13%。其后随Mg0掺量的增大,抗折强度和软化系数均呈下降趋势。   镁水泥的硬化过程具有放热量大、放热速率快的显著特点,而水化放热的大小,尤其是水化放热的速率则会对制品的结构和性能产生影响。参照GB&2022-80硅酸水泥水化热的直接法,测定常规工艺不加改性剂、常规工艺加1%改性剂及采取预处理工艺(预掺Mg0&15%,改性剂l%)的水化温升。试验证明,常规工艺下加入1%改性剂,能显著降低水化温升,这是由于改性剂延缓了氯氧镁水泥水化物晶核的早期形成;而水化温升的降低对于减少热膨胀应力,促使5相形成稳定晶形,从而密实了氯氧镁水泥的水化结构。但过于明显的缓凝作用对于实际生产和工程应用是不利的。配合实施预处理工艺之后,一方面仍能减少水化放热效应,适当降低水化温升,促进形成良好的结构,另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强度的发展。这就使结合改性剂的预处理工艺,既能改善镁水泥的性能,又能满足实际生产中对早期强度的要求。   对常规工艺不加改性剂、常规工艺加l%改性剂及采取预处理工艺(预掺Mg0&15%,改性剂l%)的水泥进行X射线衍射和SEM分析。结果表明预处理工艺没有改变主要水化产物,但是Mg0在水化之后的含量减少了,这可能是预处理工艺激发了Mg0的活性,与其他成分反应生成了微品或凝胶结构。同时预处理工艺能使难溶水化物均匀分散于Mg0的颗粒表面,防止氯氧镁水泥过早地形成包括5相在内的晶核,因为它们在遇水后都是。   这说明预处理工艺影响了5相的微观形貌,有利于5相形成稳定的晶形,提高了其稳定性,延缓其水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耐水性。   同时,部分Mg0经预处理后,结构中存在一定量的Mg(OH)2凝胶,使结构更致密,并可起衬垫的作用,缓解膨胀应力,从而减小体积变形。试验证明,实施预处理工艺之后,体积膨胀率可减小15%~40%。   ②表面处理&&为防止水分渗入和内部Mg2+、CI-渗出,减少返卤,可以在已经制作好的氯氧镁试件表面涂抹不饱和树脂或者专用填料,以封闭试件表面的空隙。   ③养护条件&&为使水泥中的氯化镁和氧化镁尽可能反应完全,防止出现游离的CI-,减少体积膨胀、翘曲变形等现象,在成型完毕后应创造良好的养护条件,采取一定的保温保湿措施。适宜的温度为18—40℃,保湿养护。在MgCI2、KCI、K2SO4三种盐的混合溶液为2L,若K+为4.5moi,CI-为2.5moi,Mg为3moi,求K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
慕荣石1013
用电荷守恒做.溶液中正电荷数 = 负电荷数4.5mol K+带4.5mol正电荷,2.5mol Cl-带2.5mol负电荷,3mol Mg2+带3*2 = 6mol正电荷所以根据正电荷数 = 负电荷数,SO4^2-带的负电荷数 = 4.5 + 6 - 2.5 = 8mol一个S4^2-带2个负电荷所以n(SO4^2-) = 8/2 = 4mol由于SO4^2-全部来自于K2SO4所以n(K2SO4) = 4mol所以c(K2SO4) = 4/2 = 2mol/L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2moi/L由溶液中电荷守恒可SO4的浓度为(4.5+3*2-2.5)/2=4moi,进而可求K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i/L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获得香港身份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