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寒冰生化视频教学修罗用法视频前面的那首歌是什么

爱奇艺用户将能永久保存播放记录
过滤短视频
暂无长视频(电视剧、纪录片、动漫、综艺、电影)播放记录,
视频数:23
Copyright (C)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爱我二高】他们都说手机里的第11首歌是什么就怎么过??悲催!【朝阳二高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2,394贴子:
【爱我二高】他们都说手机里的第11首歌是什么就怎么过??悲催!收藏
大家都说手机里的第11首歌是什么就怎么过 那我怎么办啊!!!大家告诉我啊大家都说手机里我怎么办啊!!!大家告诉我啊
沿河畔优越的地理位置,提供一个完善配套及舒适的空间,备有多款不同套房间隔,以供选择.著名建筑师设计,时尚优雅的外形,是买房自住,留学或投资之选.
江映蓉,练习题。。。
为什么不是练习册。。
呵呵。天异伐
累死楼主。。
孤独患者,天呐
JB&车智妍-Together.mp3 怎么破- -
我擦 我回的话那
没手机怎么破?
第二中学在线辅导?个性化定制1对1辅导课程,10000掌门1对1名师在线精讲,高效提分第二中学,初高中高端在线1对1辅导品牌,随报随学,不限地域,省时省力更省心
我这总共还不到十首歌`
【唐笑 我不知道】我真心不知道啊…
汪苏泷 不分手的恋爱。。。
邪恶了.........................................
老人与海,我和老头过光棍节=_=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李重光《乐理》的老梗果然是常谈常新啊…&br&&br&这本书的广泛传播和经久不衰,更多的是因为特定的时代原因。书中的各种巨坑我就不一一细说了。我在这里更想表达的是:国内许多市面上流行的音乐理论教材都过于滞后和保守(流行的并不一定是经典的)。为什么呢?因为&b&我们惯于守旧而懒于革新。&/b&乐理、和声、曲式,一样一本书,教上几十年,多省事,结果就导致虽然有坑却依然如故,虽有新教材面世却因惯性的力量而无法推广。由于闭门造车,故步自封,造就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理论体系”,比如关于“调性”的论述,我手头有十几本乐理书能讲出十几种不一样的解释,最崩溃的是这些解释还可以互相矛盾…&br&&br&话题有点扯远了,如果你希望系统地学习一下基本乐理,&b&首选国外的教材&/b&,因为不会有各种复杂繁琐的概念把你绕进去,比如这本:&a href=&///?target=https%3A///Music-Theory-HarperCollins-College-Outline/dp//ref%3Dsr_1_1%3Fie%3DUTF8%26qid%3D%26sr%3D8-1%26keywords%3Dmusic%2Btheory%2Bcollin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George T. Jones: 2: : Books&i class=&icon-external&&&/i&&/a& 这本书用了 1/4 的篇幅讲清楚了最基本的乐理知识,之后用 3/4 的篇幅在讲调性和声以及音乐的展开手法,这部分内容是国内的乐理书甚少涉及的,但窃以为这才叫真正的基本乐理,而不像国内的乐理书与和声书之间缺乏良好的过渡而让自学者摸不着门道。这本书的另外一个特点是价格公道,提纲掣领,实乃居家旅行,乐理入门,必备良书。&br&&br&ABRSM的AB Guide也不错,对于基本音乐理论而言论述翔实,搭配习题还可以顺道考个英皇考级。&br&这是A:&a href=&///?target=http%3A//.tw/MusicBook.asp%3Fid%3D3655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台北音樂家書房】The AB Guide to Music Theory, Part.I (ABRSM)|5|||| 的相關資料&i class=&icon-external&&&/i&&/a& &br&这是B:&a href=&///?target=http%3A//.tw/MusicBook.asp%3Fid%3D3655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台北音樂家書房】The AB Guide to Music Theory, Part.2 (ABRSM)|2|||| 的相關資料&i class=&icon-external&&&/i&&/a& &br&&br&&b&其次是台湾出版的日本乐理书&/b&,比如这本:&a href=&///?target=http%3A//.tw/MusicBook.asp%3Fid%3D7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理論與應用 (附樂語小辭典) 日本全音出版社正式授權|2|上田昭.春永裕子||| 的相關資料&i class=&icon-external&&&/i&&/a& 这本书的特点是简明扼要,而且附有大量解题方法和配套习题。&br&&br&还有这本:&a href=&///?target=http%3A//.tw/MusicBook.asp%3Fid%3D3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台北音樂家書房】新訂樂理|3|邵義強 譯||| 的相關資料&i class=&icon-external&&&/i&&/a& 这本书和上本书不同,这本书解释比较详细,不仅让你知其然,而且让你知其所以然,因为书里面有很多乐理的历史发展知识,比如二二拍和四四拍的拍号为什么看起来像“C”却不是字母“C”?各种各样的谱号是怎么演变过来的?读来不仅有趣,而且常常引人思考。&br&&br&至于&b&国内的乐理书,童忠良写的这本书还是很不错的&/b&:&a href=&///?target=https%3A///dp/B01ASXME5W/ref%3Dsr_1_3%3Fie%3DUTF8%26qid%3D%26sr%3D8-3%26keywords%3D%25E7%25AB%25A5%25E5%25BF%25A0%25E8%2589%25A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音乐自学丛书·作曲卷:基本乐理教程(修订版)》 晏成佺, 童忠良【摘要 书评 试读】图书&i class=&icon-external&&&/i&&/a& 关于中古调式和民族调式的讲解是学习重点(他的其它乐理书不是很适合自学的初学者)。&br&&br&“李重光乐理”和“斯波索宾和声学”一样,如果没有老师带着,还是不要自学了。&br&&br&P.S. 顺带提一下斯波索宾等四人编的&b&《和声学教程》&/b&,这本书本身是一本很好的和声学教科书,但是原版的前言里明确地写明了&b&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不适合自学。&/b&当然我不会告诉你这句话在中文版里没有…&br&&br&P.P.S. 李重光的乐理也是基于苏饿体系编撰的,所以与其看这本,还不如直接看斯波索宾的《音乐基本理论》&a href=&///?target=http%3A//book./views/specific/2929/bookDetail.jsp%3FdxNumber%3D%26d%3D1AF8C262A91B139CBBFEC%26fenlei%3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音乐基本理论_深圳文献港图书搜索&i class=&icon-external&&&/i&&/a&(没错,又是斯波索宾……此书和斯波索宾的《和声学教程》、《曲式学》、《视唱》配套服用效果更佳!)&br&&br&至于禁止平行五八度进行,它们只是四部和声写作&b&规范训练&/b&中的一种和声进行规则,但并不是唯一的规则。避免平行八度是为了防止声部丧失独立性并为了平衡音响效果(注意这是相对于四部和声写作规范训练而言,和配器不一样),避免平行纯五度是为了防止听感上产生“双调性”感觉,但实际上在四部和声写作规范训练中也有打破上述规则的情况,比如“莫扎特平行五度”,在音乐作品中打破规则的情况更是不胜枚举,因为听觉比形式更重要。遵循规则的目的是为打破规则的桎梏,而不是要画地为牢,因此对于此类规则的语焉不详的表述会让学习者毫无头绪,也就不足为奇了。
李重光《乐理》的老梗果然是常谈常新啊… 这本书的广泛传播和经久不衰,更多的是因为特定的时代原因。书中的各种巨坑我就不一一细说了。我在这里更想表达的是:国内许多市面上流行的音乐理论教材都过于滞后和保守(流行的并不一定是经典的)。为什么呢?因为…
大弗里吉亚:1 b2 3 4 5 b6 b7&br&&br&弗里吉亚:1 b2 b3 4 5 b6 b7&br&&br&洛克里亚:1 b2 b3 4 b5 b6 b7&br&&br&日本调式:1 b2 4 5 b6 &br&&br&和声小调:1 2 b3 4 5 b6 7&br&&br&再来几个我也说不上名字的音阶&br&&br&1 2 b3 b5 6 &br&&br&1 b2 b3 3 b5 5 6 b7&br&&br&1 b2 b3 4 5 b6 7&br&&br&1 b2 3 4 5 b6 7&br&&br&1 b3 3 5 b6 7&br&&br&还有全音阶:1 2 3 b5 b6 b7&br&&br&半音阶:1 b2 2 b3 3 4 b5 5 b6 6 b7 7&br&&br&小三度:1 b3 b5 6&br&&br&大三度:1 3 b6&br&&br&减五度:1 b5&br&&br&金属乐常用的阴暗音阶也就这些了。&br&&br&要营造阴森可怖的氛围或写侵略性的riff,其实完全没必要被束缚在一个音阶里嘛,得灵活地变来变去,比如这个小节用了弗里吉亚,下个小节就用大弗里吉亚。&br&&br&-------------------------------更新------&br&&br&进阶技能:&br&&br&为了把旋律或riff的阴暗感或邪恶感更进一步提高,适当使用固定音程的和声是相当有效的。就好比在金属乐中,左吉他弹原来的段子,而右吉他用更高的弦、同样的品弹那个段子。&br&&br&以1 b2 3 4 3 b2 1这个旋律为例:&br&&br&最常见的是相差纯五度:&br&声部一 1 b2 3 4 3 b2 1&br&声部二 5 b6 7 1 7 b6 5&br&&br&&br&或纯四度:&br&声部一 1 b2 3 4 3 b2 1&br&声部二 4 b5 6 b7 6 b5 4&br&&br&&br&为了更加邪恶的感觉,可以用大三度:&br&声部一 1 b2 3 4 3 b2 1&br&声部二 3 4 b6 6 b6 4 3&br&&br&&br&或小三度:&br&声部一 1 b2 3 4 3 b2 1&br&声部二 b3 3 5 b6 5 3 b3&br&&br&&br&到此为止已经达到了几近癫狂的黑暗感,这种音程关系的和声如果经常听会疯掉的。&br&&br&&br&什么,还觉得不够?&br&&br&&br&那就来试试大六度吧:&br&&br&声部一 1 b2 3 4 3 b2 1&br&声部二 6 b7 b2 2 b2 b7 6&br&&br&&br&或小六度:&br&&br&声部一 1 b2 3 4 3 b2 1&br&声部二 b6 6 1 b2 1 6 b6&br&&br&&br&大小六度虽然本质上跟大小三度没什么区别,但是大小六度明显比大小三度多了一种空虚感、空洞感,黑暗到了极致。&br&&br&&br&若这些已经满足不了你了,那就只能踏入禁忌的领域:&br&&br&&br&崩坏的减五度/增四度:&br&&br&声部一 1 b2 3 4 3 b2 1&br&声部二 b5 5 b7 7 b7 5 b5&br&&br&&br&绝望的大七度:&br&&br&声部一 1 b2 3 4 3 b2 1&br&声部二 7 1 b3 3 b3 1 7&br&&br&&br&无情的小二度:&br&&br&声部一 1 b2 3 4 3 b2 1&br&声部二 b2 2 4 b5 4 2 b2&br&&br&&br&这些已经基本脱离了阴暗感的初衷,更多的是对耳朵的直接伤害。&br&&br&&br&所以请只在最必要的时候使用这些王牌。&br&&br&&br&----------------------------------------------------&br&该回答中出现的每个条目试听&br&&a href=&///?target=http%3A///share/link%3Fshareid%3D%26uk%3D&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hare/lin&/span&&span class=&invisible&&k?shareid=&uk=&/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made by Garage Band&br&&br&----------------------------------------------------&br&------------更新---发现的更多音阶----------&br&&br&1 2 b3 4 b5 b6 b7&br&&br&1 b2 b3 4 b5 b6 6&br&&br&1 b2 4 b5 6&br&&br&1 b2 b3 4 b5 6 b7
大弗里吉亚:1 b2 3 4 5 b6 b7 弗里吉亚:1 b2 b3 4 5 b6 b7 洛克里亚:1 b2 b3 4 b5 b6 b7 日本调式:1 b2 4 5 b6 和声小调:1 2 b3 4 5 b6 7 再来几个我也说不上名字的音阶 1 2 b3 b5 6 1 b2 b3 3 b5 5 6 b7 1 b2 b3 4 5 b6 7 1 b2 3 4 5 b6 7 1 b3 3 5 b…
那些年,因为资源的匮乏,我也是听着国内第二时期和第三时期摇滚乐长大的这一代人。&br&&br&那些时候,我觉得国内的摇滚乐真的很好,他们更多的是在探讨人生,表达生活,说的都好像就是你身边的事,好像你也有着和他们一样的困惑、质疑、迷茫、无助。或多或少,就共鸣了。我觉得那个时候的摇滚乐和民谣真的很好,它们不像红歌一味的歌颂,也不像流行歌曲整天哭哭啼啼的唱着“你不爱我了我哭得掉下了眼泪”这样营养过剩的废话。&br&&br&我们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我们都真实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中。那些流水生产线上生产出来的东西,适当的听听没什么,长久的去听的话,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人来说,真的是消费不起。我们需要的是真实的生活带给我们真实的感受。艺术毕竟来源于生活,音乐也是。&br&&br&所以那个时候我视一切港台流行乐为傻逼,我觉得摇滚就是牛逼,就一个原因——真诚与真实。在创作上来说,摇滚乐(民谣)就是比流行音乐真诚。而为什么我那个时候选择中国的摇滚呢?因为从语言上来说,比起非华语的歌曲,更容易理解,更容易产生共鸣。从荷尔蒙的分泌来说,摇滚乐确实能够更好的让我内分泌不失调。&br&&br&你看那个时候的花儿,他们唱着“妈妈不要再多啰嗦, 请不要为我担心和难过, 前面是一片绚丽的景色, 何必在乎那结果”——《结果》;&br&那个时候的AK47,直接将《金刚经》作为歌词——《超度》;&br&那个时候的阿修罗唱着“纹上一个新tatoo,穿上一身新衣服,拿起了他的guitar,他要成为一个rockstar,过着cartoon一样的生活,没有解决不了的trouble,在他自信的笑容面前,每个人都爱着他”——《New Boy》&br&那个时候的许巍,多哲学啊:“我只有两天,一天用来出生,一天用来死亡”——《两天》&br&还有前卫艺术家左小祖咒那深情的:“如果我吻你你就微笑,我就吻你,小莉啊,谁人敢像我这样对你,他就不怕我打他的头?但是法律这玩意儿可怕哟”&br&&br&我只是随便摘了几首歌的歌词,很诧异的是我至今还能记得,相反那些吐血背诵过的课文一句都不记得了。&br&&br&我只是想说,歌词对于中国摇滚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摇滚乐毕竟是舶来文化,并非我们自己的本土文化。所以不管怎么弄,在音乐上都逃脱不了模仿,于是只有从歌词上来出彩。结果不幸的是我们有一个奇葩的文化审查制度,有很多东西太直白了又过不到审核。所以有的乐队要么改歌词改歌名,要么就直接该风格。&br&&br&痛仰,就是个很好的例子。&br&&br&那个时候,他们还叫痛苦的信仰,他们是愤怒的,他们说“教育能够改变我们什么?专制能够改变我们什么?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他们说“粉饰着盛世的太平,粉饰着明白的勾当,粉饰着明摆的勾当,卖吧,要靠手段 卖吧,要用良心,卖吧,像个真正的婊子”。&br&&br&这是十多年前的时候,结果几年后,他们就转型了,叫痛仰了。出了一张专辑,叫《不要停止我的音乐(给摇滚的孩子们)》,其实我们都觉得不是给摇滚的孩子们的,而是给广电总局的。&br&&br&作为一个摇棍,那个时候我是从心里抵触高虎的,因为我不理解他们为什么要妥协。&br&&br&同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夜叉的《转山》,比如许巍从《在别处》到《爱如少年》。&br&&br&可是经过了许多年后,我觉得,高虎他们是正确的。他们用实际行动给在这个奇葩大陆上摇滚的孩子们上了一个意味深长的课——不转型,只有死。且不说音乐的表达方式,毕竟谁都有过愤怒热血的青春,可是谁都会成长,会沉淀,会无奈的对这个社会妥协。那个时候我不理解,是因为我是第三者,我没法站在高虎的立场和角度去思考人生的道路。&br&&br&很多人都是这样。&br&&br&他们从一开始就站在了上帝视觉上,自然是不理解别人的感受。人都是自私的,总觉得自己喜欢的是最好的,其他的都是傻逼。这个所谓有着几千年文化的大国,着实把人性弄得有点“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意思,很多人都已经丧失了“包容”,他们不会和你谈包容的伟大,他们只会整天和你谈包子大大。&br&&br&当然,这是一类人,另外一类人就是典型的装逼了。他们专挑一些生僻乐队,生僻音乐,以来显示自己非主流,以来表示自己境界非常之高,以来伪装自己是一个高逼格的斗士。什么?你喜欢淘宝计划?太大众了,主流!我呸!我喜欢支付宝漏洞乐队,来自柬埔寨腊塔纳基里Tumpoun族,你听过吗?&br&&br&其实说不定这种人私下还在听F4呢。暴龙仔仔西门美作如数家珍。&br&&br&但这种人真的很讨厌。你说你搞一些生僻冷门的音乐,又能够说明什么?&br&&br&什么都说明不了。人各所好。&br&&br&就像我相当喜欢东南亚国家的极端金属,越南啊,柬埔寨啊,缅甸啊,东帝汶啊这些国家出的极端金属乐队技术强悍得不要不要的。可我也没有到处以此践踏那些喜欢听说唱教父尹相杰的歌迷啊!&br&&br&话说我前段时间还在听毛里求斯的电子音乐人的作品呢。&br&&br&世界这么大,难道就不想去看看?&br&&br&我的建议还是多听多听多听,甭管哪里的音乐都抓起来听听,不要被局限,千万不要自己把自己给局限了。&br&&br&少年,你是幸运的。你选择了中国摇滚黄金时代的代表,他们的作品真的非常的好。比如你提到的许巍,以前我也不觉得有什么,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再来听他的一些歌,真的是感同身受,热泪盈眶。&br&&br&为什么大陆的摇滚会被叫做“土摇”呢?一方面是因为我前面说到的,摇滚乐并非我们的本土文化,所以再怎么整也难免逃脱不了模仿;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因为摇滚乐并没有被大众所接受,在加上本国人喜欢否认本国人这样的优秀传统。再者就是录音和制作的水平让你感觉和国外的比起来非常的“不干净”。&br&&br&大多数乐队也自称自己是土摇,实际上也是一种无奈的自嘲吧。就像当年巴主席说自己是农业重金属一样。谢教父想将古筝和雷鬼融合,却因为口音被人恶意嘲笑为淄博雷鬼。自己人都不支持自己人,中国的摇滚怎么发展得起来。&br&&br&为了吃饭,优秀的音乐制作人都做快餐流行音乐去了,谁会管你那些没有市场的小众音乐啊。挺可悲的,摇滚乐在大陆也算是小众音乐。很多人甚至不明白摇滚乐的表达概念,痛仰并非鬼哭狼嚎,对我来说,中国好声音上面的那些人才是鬼哭狼嚎。&br&&br&而正是这些娱乐节目的存在,更加的误导了整个摇滚乐、民谣和金属乐这些独立音乐的本质。&br&&br&今天和 &a data-hash=&2cf09372d1ebad5e786a9f9091150cda& href=&///people/2cf09372d1ebad5e786a9f9091150cd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夢旅十方& data-hovercard=&p$b$2cf09372d1ebad5e786a9f9091150cda&&@夢旅十方&/a&因为林海的无奈,感到非常的愤怒。林海的音乐大街小巷都在放,结果却没有肯花钱买他一张9块钱专辑的人。林海说,不做音乐了,没意思。&br&&br&居然还有人说,林海你不够意思啊,你不用管其他人买不买你专辑,但是你就应该写歌啊。&br&&br&卧槽饭都吃不起了,还弹个毛线的琴啊,写个屁的歌啊!&br&&br&某一次和 &a data-hash=&1195ceae03af65af5aa9fb5cf7c8a492& href=&///people/1195ceae03af65af5aa9fb5cf7c8a492&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吕浩峰& data-hovercard=&p$b$1195ceae03af65af5aa9fb5cf7c8a492&&@吕浩峰&/a&促膝长谈,峰哥也说到了林海的事情——林海这么有才华的人,依然处在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出境。很无奈。&br&&br&好吧,整个回答,好像一直处在偏题的边缘,我很久没在知乎写过东西了。我精神状况出了一些问题,至今也没有得到完全好转。现在写东西也不像从前那样思路清晰,错落有致了。&br&&br&请大家见谅。&br&&br&题主说到的这种事情,实际上很好处理。你也不用反驳,也不要去参与,让他们争论好了。&br&&br&你不管再怎么努力都改变不了世界,但是你却可以努力,不让世界改变你。&br&&br&现在的我是基本上不听大陆的音乐的,不管什么音乐。仅仅是因为我觉得现在大部分在奇葩大陆的人,写歌的动机不纯,对待音乐的态度不真诚。另外出于某些原因,我更在意编曲,而非歌词。&br&&br&且不论国外的音乐是不是和大陆一样,不过在这个基本上没有什么多少人权的大陆上,至少在听歌上来说,我还有选择权的。我也不在意谁批评我。&br&&br&毕竟你不是我,你没有经历过我的生活,你不能站在你自己的角度来批评我。&br&&br&我偶尔也会听华语音乐,也会听中国大陆的摇滚,还有民谣,还有各种金属。我依然觉得声音玩具那张《最美妙的旅行》是这三十年来大陆最经典的专辑之一;我依然会被李志在《和你在一起》中的那句“我愿意为你死去,如果我还爱你,宝贝,我也只能这样为你 ”所感动;我依然觉得白水是大陆做民谣做得最牛逼的人;我依然会惋惜寒冰寒放两兄弟解散了水母乐队;也会听跳房子、听水晶湖,听沙子,然后再适当的时候翻出《众神复活》让死因池的 &a data-hash=&400000fffd2d45beeacdb& href=&///people/400000fffd2d45beeacdb&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沙维琪& data-hovercard=&p$b$400000fffd2d45beeacdb&&@沙维琪&/a& 把我的音箱再虐一遍…… &br&&br&有人质疑很多乐队为什么没有发新专辑了,有人甚至从质疑变成了谩骂。&br&&br&实际上,要写出一首歌,真的很难。再加上在奇葩大陆专职搞乐队搞独立音乐,真的会被饿死。你看死因池那么牛逼的黑金属乐队,老沙最后还是搞制作去了……&br&&br&可能是很久没说话了,今天说得比较多,请原谅。摘几句你觉得我说得对的看就可以了。比如,要包容;比如,不要局限于自己的视野;比如,要坚持自己的口味喜好。&br&&br&&br&最后用一段扭机在十多年前唱的歌词来回答你在问题描述里的疑惑:&br&&br&“在学校上课老师说我错了,我回到家里父母说我错了,在单位上班领导说我错了,在街上走着警察说我错了,在白天和朋友,朋友说我错了,在晚上睡觉头脑说我错了,在餐厅吃饭嘴巴说我错了,在街上走着眼睛说错了。我要告诉你们,我根本他妈没错,错的是你们他妈管的闲事儿太多,我要告诉你们我根本他妈没错,错的是我不应该安静的活着”——《我没错》&br&&br&&br&&br&&br&&br&在我看来,土摇并非土里土气的摇滚乐,而是更接近土壤的摇滚乐。&br&&br&这样才是接地气的音乐。&br&&br&因为我们都是踩在地上生活的,不是悬空的。
那些年,因为资源的匮乏,我也是听着国内第二时期和第三时期摇滚乐长大的这一代人。 那些时候,我觉得国内的摇滚乐真的很好,他们更多的是在探讨人生,表达生活,说的都好像就是你身边的事,好像你也有着和他们一样的困惑、质疑、迷茫、无助。或多或少,就…
这问题很大,我慢慢写,争取让这个回答有一点点价值,也让初学者可以看懂。&br&&br&&br&(很多地方写的有些不严谨,也很主观,如有错误还请老师们多指点~谢谢!)&br&&br&&br&&b&是什么决定了电吉他的音色?&/b&&br&&br&&br&我认为这是很有必要搞清楚的一件事,但落笔之时我却思考很久。细分可以说到琴弦、木料、电容、电子管型号、效果器年代版本;往后可以推到di盒、输出设备;发烧可以烧到过线的线材。但这样就没完没了了。所以我决定把答案暂时归纳为:&b&吉他、效果器、吉他音箱、拾音麦克风、输出环境、演奏手法。&/b&&br&&br&&br&&br&&br&&b&当我们接好设备,站在舞台上时,我们实际上做了什么?&/b&&br&&br&&br&比如我们参加一个大众化的演出,我们背上吉他,一根过线从吉他输出然后输入到合成效果器,另一根过线从合成效果器输出然后输入到调音台。此时我们轻扫琴弦,从音箱发出了悦耳的声音。实际上这个时候,合成效果器替我们完成了:boost,eq,周边,吉他功放模拟,箱体模拟,麦克风拾音这一些列的过程。&br&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往往用一个失真单块,或者直接把吉他接到全频音箱上,并不能出来令我们满意的音色。&br&&br&&br&&br&&b&失真从哪来?&/b&&br&&br&&br&提到电吉他,我们印象最深刻的当然是它充满颗粒感的失真音色和丰满的延音。而这种效果,通常来自吉他音箱的前级增益,而不是像boss ds-1那种失真效果器。也就是说,我们想要完成一个&u&正确的&/u&电吉他音色,最起码的设备,是一把电吉他和一个吉他音箱。&br&&br&但是吉他音箱这个东西价格低廉的往往没有好音色,那些有着令人赞叹的音色的音箱我们一来买不起,二来不方便收集携带。于是,各种各样的音箱模拟效果器、合成效果器问世了。&br&&br&&br&&br&&br&&b&简单说说吉他音箱&/b&&br&&br&&br&&br&&br&这个东西种类很多,品质也相差很远,价格从几十元到几万元不等。从结构上可以分为一体和分体音箱;从放大电路可以分为晶体管、电子管和数字电路;电子管音箱又分全管和前级管。&br&&br&它和我们常见的音箱主要区别在于,它有前级增益和后级放大两种放大方式。按照一直流传下来的音色审美观,我们通常追求的是全电子管4x12放大器带来的音色。通常这种音箱有很大的音量,富有颗粒感的增益,有弹性的动态和高昂的价格、巨大的体积。很多数字电路音箱通过模拟电子管音色把它的体积做的很小,这虽然更方便普通用户使用,但也舍去了很多重要的细节。&br&&br&虽然市面上有这么多吉他音箱品牌,而且功能与型号越出越多,不过真正经典的品牌型号,几乎也不超过20个,而且人们的耳朵也早已被它们垄断了。具体哪些音箱属于经典范畴,大家可以参照一下市面上主流的高端合成效果器里面的音箱模拟功能,通常它们都模拟了这些经典、性格分明的音箱。&br&&br&音箱的调节其实都很简单,主要就是前级的增益和四段均衡,一些fender音箱喜欢加上混响旋钮,line6的数字周边做的也挺方便。但电子管音箱也有一些弊端主要注意,比如电子管的保养,一些不好的使用习惯会大大减少电子管的寿命。还有就是它的音量问题,电子管音箱的音量要尽可能的开大才能发挥出它的音色,可是用过大箱体的人都知道,把音量钮开到”2“的位置,那种巨大的音量已经让房间里呆不住人了,所以这种音箱其实并不适合普通用户在家里使用,所以我个人很推荐合成效果器中的音箱模拟——我认为这是很经济实惠方便快捷的解决方案。&br&&br&关于音箱的选择其实也不是绝对的,但大多数人会认为fender、marshall比较适合blues;mesa、百威比较适合金属;vox比较vintage;bogner比较morden;等等。但我也见过有人用fender音箱做出很漂亮的金属音色,用mesa做出富有颗粒感的crunch,我觉得大胆的尝试还是很有价值的~&br&&br&&br&&br&&br&&br&&b&效果器的种类繁多,它们都是做什么用的?&/b&&br&&br&&br&1、boost类&br&这类效果器主要用来推箱头,说白了就是给音箱前级的增益再推叠一层增益,来获得更有颗粒感的音色和更长的延音。&br&我们常见的过载、失真、fuzz、激励等都属于这类效果器。它们要放在箱头以前的位置。我们经常听到的大多数吉他失真,特别是重失真音色,大多都是这么制作出来的。&br&&br&2、延时&br&延时效果器能够在声音发出间隔一定时间后,再次发出同样的声音。电吉他音色的空间感主要是靠这种效果实现的。&br&我们要注意区分延时和混响的区别:比如我们对着麦克风“喂~”的一声,延时的效果是“wei wei wei wei wei wei wei wei......”混响的效果是“weieieieieieieieieieiiiiiiiiiiiiiii......”实践证明,在电吉他音色的制作中,我们更依靠延时来获得空间感和拖延感。&br&这是一种很常用的效果,特别是我们在弹solo的时候,加一点会使音色不那么干涩,而且能弥补一点手头功夫的不严谨……&br&&br&3、合唱&br&合唱效果器可以做出一种声音叠加的效果,从而使声音发出一种轻微的颤音,或者一种好听的共鸣。&br&这种效果通常用在clean音色上,比如超载乐队的《距离》前奏的分解和弦,就用了这种效果。Zakk喜欢把这种效果加上强烈的失真音色上,也获得了他标志性的声音。这也是一种挺常用的效果,很多人喜欢在clean音色上加一点,让分解和弦显得不那么单调。&br&&br&3.5、和声&br&之所以排序为3.5,是因为它也是一种叠加效果。但它不叫合唱(Chorus),叫做和声(Harmonist)。这种音色通常有固定的音程移位,要事先定调。它通常用来模拟双吉他演奏的效果,Avenged Sevenfold乐队有很多出色的双吉他编配,但他们是两个吉他手真弹的,并不是模拟的,不过可以做一个不错的参考。&br&这种效果远不如合唱常用,至少我只在刘若英的《当爱在靠近》的前奏中用过一次。&br&&br&4、均衡&br&这个效果器很容易理解,它就像你手头的电脑音箱的bass、mid、treble旋钮,只不过分的很细。我们从很多播放器软件中都能找到类似的东西。&br&我个人不喜欢用均衡,一来我的知识不足,没办法准确到针对某个频段的调节;二来我觉得均衡有些吃音色,会使原有的动态发生变化。我觉得箱头上的四段均衡足够了。&br&&br&5、压缩&br&这种效果器从波形上讲可以使声音的波形平均化,但这不是我们想要知道的,我们想要知道它究竟会为声音带来怎样的改变。其实它产生的效果从听感上很难描述,作用也很多。&br&但我个人不喜欢在吉他上用压缩,因为我觉得它会吃动态。我只在演奏大段点弦、琶音的时候使用它,我觉得这能弥补我力度上的不平均,让点弦和一些不好发力的击勾出来更大的音量,减小一些演奏的压力。&br&&br&6、移相,Flanger,颤音等&br&我把能想到的这一类效果归为一类,因为他们非常多,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会越来越多。而且它们的声音难以描述,硬要描述的话会出现很多奇怪的语言……但我相信这种音色又非常重要,它们不会很常用,但用好了就特别出彩,比如green day的《Boulevard Of Broken Dreams》前奏就成了经典。&br&&br&7、混响&br&我学琴初期曾经认为这应该是很常用的一种效果,因为这个概念我们很常见,唱过卡拉ok的人几乎都知道它是什么意思,但后来我发现在吉他这个事儿上,它并不那么普及。&br&这就涉及到我一开始说的一个概念——输出环境。理论上说,任何输出环境都是有混响的,只是大与小,长与短,能听到或不能听到。很多时候,过大的混响会让我们的演奏变得不清晰,没有音头,浑浊而凌乱,这显然和吉他音色的审美是相悖的。我只习惯在木吉他的演奏和鼓的录音中,加一点点混响,其他时候基本是不怎么用的。&br&&br&8、噪音门&br&一种降低吉他底噪的方案,但我通常不用。它会让演奏丢失很多细节,变得生硬、突兀。&br&我并不讨厌吉他产生的电流声,当然要在合理的范围内,不影响演奏就好。我觉得这种噪声是电子管音箱魅力的一部分。&br&&br&9、wah&br&这种效果器的音色和它的命名神同步,它发出的声音就是“哇
哇哇哇~”。这是一种踏板效果器,用脚踩出这样的音效。它会出现在blues、funk、硬摇滚、金属等很多音乐风格里,并且各有味道(突然想到戴佩妮的《等你回来》前奏编的很棒~)。这其实是一种挺难掌握好的技巧,不过好在很多合成效果器里加入了自动哇音模块,这让我们演奏一些funk切分,快速solo时可以大幅解放左右脑~&br&这里我们要区分一下talkbox效果,还有Whammy,以及用贝司弹dubstep的Hot Hand。这些都是很好玩的东西~&br&&br&10、音量&br&不要小看音量踏板在现场音乐中的作用,它可能是你最常用的一个设备。在现场音乐里,控制好自己的音量是最重要的。&br&&br&11、音箱模拟单块&br&我之所以把它放在最后,是因为它其实是效果器中的一个异类。它看起来就像一个失真单块,可他实际上充当的是吉他音箱的角色,失真效果器和箱头增益的区别我们前面提到过。我们可以用它替换效果链中前级放大器的位置。&br&&br&这里写的我元气大伤,其实更多的音色特点大家可以去搜一下视频演示,自己体会一下,毕竟很多东西用文字无法描述的,我只能说个大概。我还是想强调,效果器是用来修饰电吉他和吉他音箱的,大多数时候,一个吉他音箱才能为电吉他提供正确的音色。&br&&br&&br&&br&&br&&br&&b&效果链的顺序应该是怎样的?&/b&&br&&br&&br&这是个挺需要说清楚的问题,但设备的种类太多了,接口也都不太一样,输出模式也不同,其实很难总结。但至少如果你把所有效果都放在前级前面,那会有一层音染,声音肯定是混的。如果你用音箱模拟进前级,那么实际上就堆叠了两个前级放大的效果,这也是错误的音色。我想还是要从效果器的原理去入手,来分析它应该放在什么位置,从而获得怎样的效果。&br&我还是提供一些个人意见作为参考。boost类的效果器,比如过载,失真那种,一定是放在前级前面的;过了前级从loop插口进延时、混响那种周边;哇音通常是直接从吉他输入的;音量踏板放在效果链的最后,如果前置就是和吉他的音量旋钮一个作用;无论怎样输出,失真源要在延时前面;压缩、eq这种放在不同的位置会有不同的作用和效果,可以自己探索一下。&br&这个我就不一一举例了,因为因素太多,方案也太多,只要大原则没有错,再掌握一些原理知识,就不难做出好音色的,起码是正确的音色。&br&&br&&br&&br&&br&&b&如何面对那些不可调节的因素?&/b&&br&&br&&br&比如你需要演奏《yellow ledbetter》或者《any man of mine》,可是手头就是没有fender,只有一把es335。比如你需要演奏metallica,可是你连一把双线圈拾音器的吉他都没有。比如你需要演奏steve vai或者jeff beck,可是手里全是固定琴桥的吉他。&br&&br&比如你把混响都关了,演奏厅里还是有很大的混响。比如你竭尽所有努力也无法消除很大的电流声。比如你离音箱很远还是容易产生回授。比如就是没有监听音箱,你觉得演奏有很明显的延迟感而难以控制。&br&&br&比如你就是做不到zakk那样的揉弦和泛音。比如你推不出slash那样的味道。比如你达不到保罗的速度。&br&&br&这种比如还有很多,但我们都遇到过。可是此时你已经站在舞台上,没有退路,哪怕你已经精心做了准备,还是有很多问题让你无法解决。这个时候,你需要接受现实,保持自信,扬长避短发挥出自己的特色。&br&&br&可能这个回答让你有点失望,我想起一个例子,曾经我关注一个论坛,几乎每周都有人提问&u&“如何调出eric Johnson - Manhattan中的音色”&/u&。我想说即使你购买了eric Johnson的所有设备,把参数也调的和他一模一样,而且练会了eric Johnson的每首曲子,并且弹得和他一模一样。别人也只会听eric Johnson,不会听你弹——因为大家要听的是你自己的东西。想想如果都去模仿别人的音色,那将会是多么悲哀的一件事~我更提倡大家把调节吉他的效果看做一种创造的过程,在掌握了一些知识和基本原则之后,去创造属于自己的音色和演奏特点~&br&&br&这才是电吉他最好玩的事儿~
这问题很大,我慢慢写,争取让这个回答有一点点价值,也让初学者可以看懂。 (很多地方写的有些不严谨,也很主观,如有错误还请老师们多指点~谢谢!) 是什么决定了电吉他的音色? 我认为这是很有必要搞清楚的一件事,但落笔之时我却思考很久。细分可以说到…
&b&&b&我也来补充一点儿,&/b&&br&&/b&&br&&b&主要是自己听的多的一些队里边儿的,core, metal and its subgenre。\m/ &/b&&b&\m/&/b&&b&&br&排名不分先后.&/b&&br&&b&-------------26/11/2016 UPDATES-------------------------&/b&&br&&b&Asking Alexandria &/b&-------- lead guitarist Ben Bruce&br&&img src=&/982e29029bfe0bdfabadd3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982e29029bfe0bdfabadd3_r.jpg&&&br&&br&&b&Ocean Ate Alaska --- &/b&lead vocals James Harrison&br&&img src=&/v2-d8f7c9bf400fbf7df66bef0_b.pn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5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v2-d8f7c9bf400fbf7df66bef0_r.png&&&br&Polyphia --- 美国前卫的三个小哥,很干净
&br&&img src=&/v2-559dbc9fddffabc43c001bdae1330f8b_b.jp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5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v2-559dbc9fddffabc43c001bdae1330f8b_r.jpg&&&br&&br&&br&&br&&br&&br&&b&------------PREVIOUS HANDSOME AND PRETTY-------------------------&br&Mitch Luke. Suicide Silence &br&才子早逝,死核队里最帅的主唱!&/b&&br&&b&R.I.P&br&&/b&&img src=&/298b746b82b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7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298b746b82b_r.jpg&&&b&&br&&br&===================================================================&/b&&br&&b&&br&Bring Me The Horizon 的 Oli,人生赢家,他和他的乐队每次专辑都是不一样的风格,&/b&&br&&b&最近迎娶了陪伴多年的女友,&br&&/b&&img src=&/beeb7c75ba2991fdbdd8b43_b.jpg& data-rawwidth=&498& data-rawheight=&3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8& data-original=&/beeb7c75ba2991fdbdd8b43_r.jpg&&&br&Oli 和 Mitch 的合照&br&&img src=&/4d973aec4de7b3e480fbe_b.png& data-rawwidth=&770& data-rawheight=&3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70& data-original=&/4d973aec4de7b3e480fbe_r.png&&&br&&b&====================================================================&/b&&br&&b&&br&最近在各大metal, rock媒体上很是活跃的&/b&&br&&b&Slipknot & Stone Sour Frontman, Corey Taylor&/b&&br&&b&原貌是这样的,&/b&&br&&img src=&/997bc56f68c3a001a9e6_b.jpg& data-rawwidth=&424& data-rawheight=&4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4& data-original=&/997bc56f68c3a001a9e6_r.jpg&&&br&&img src=&/d68ca23d4a0fd2d057f2c6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br&&b&&br&但是其实他是以这样的面貌出现的,&/b&&br&&img src=&/d64a33cf95cc8afc57db250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d64a33cf95cc8afc57db250_r.jpg&&&br&&br&&b&==========================================================================&br&&br&Bury Tomorrow 主唱 Dani Winter&br&&/b&&img src=&/89ac595e651dd963baab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8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89ac595e651dd963baab_r.jpg&&&br&&b&==========================================================================&br&&/b&&b&Asking Alexandria 前主唱 Danny Worsnop, 虽然后面越来越胖,但是还是很有味道的。。&br&&/b&&img src=&/4d08e6e0eacbc18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4d08e6e0eacbc18_r.jpg&&&img src=&/d86dee5b70d1e8cd62e5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d86dee5b70d1e8cd62e5_r.jpg&&&br&附:去年前年在北美英国特别火的几支队伍的主唱合集;&br&&img src=&/b2d46bf8be391df06e214f03e499e0a1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2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b2d46bf8be391df06e214f03e499e0a1_r.jpg&&从左往右:&br&Sleeping With S &br&Pierce The Veil;&br&Suicide Silence;&br&Asking Alexandria;&br&Bring Me The Horizon;&br&Black Veil Bride;&br&&br&&b&==========================================================================&br&&/b&&b&Arch Enemy 的新主唱。Alissa。 女神。。。。。。&br&&/b&&img src=&/f26b3fb7f0f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f26b3fb7f0f_r.jpg&&&img src=&/11a7d15eda2cf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11a7d15eda2cf_r.jpg&&&br&&br&&b&==========================================================================&br&&/b&&b&The Maine 的 John O'Callaghan 。。。&br&&/b&&img src=&/bad3ad9a0b2fcbdac3897eafef149617_b.jpg& data-rawwidth=&736& data-rawheight=&6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6& data-original=&/bad3ad9a0b2fcbdac3897eafef149617_r.jpg&&&img src=&/7c57b89e893dbdbc58e1f2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7c57b89e893dbdbc58e1f2_r.jpg&&&b&==========================================================================&br&&/b&&b&Biffy Clyro的 Simon Neil, 苏格兰人~~~&br&&/b&&img src=&/066b3cd8980e_b.jpg& data-rawwidth=&693& data-rawheight=&4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3& data-original=&/066b3cd8980e_r.jpg&&&br&&b&==========================================================================&br&&/b&&b&Avenged Sevenfold 的 Synyster Gates,好多姑娘合不拢腿&br&&/b&&img src=&/8f4ba1b8ee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8f4ba1b8ee_r.jpg&&&br&&b&==========================================================================&br&&/b&&b&Bleed From Within 的 Scott Kennedy, 苏格兰人,只为那性感的格拉斯哥口音&br&&/b&&img src=&/b120ea1cc03_b.jpg& data-rawwidth=&415& data-rawheight=&57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5&&&br&&b&==========================================================================&br&&/b&&b&The Word Alive front man Telle Smith&br&&/b&&img src=&/36acfa37f72_b.jpg& data-rawwidth=&236& data-rawheight=&35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36&&&b&&br&Luke Holland-drummer from The Word Alive&br&&/b&&img src=&/88ff4d70bd09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88ff4d70bd09_r.jpg&&&br&&b&==========================================================================&br&&/b&&b&Black Veil Brides Andy Six&br&&/b&&img src=&/b3403dc1dfceabecb344b11f35aaac24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b&==========================================================================&br&&/b&&b&加一个压压惊...Varg Vikernes(有胡子&没胡子。。)&br&&/b&&img src=&/e7d3adc1d364a2cfd0838b_b.jpg& data-rawwidth=&930& data-rawheight=&5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30& data-original=&/e7d3adc1d364a2cfd0838b_r.jpg&&&img src=&/bd499ff0ef04b0553bb6b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bd499ff0ef04b0553bb6b_r.jpg&&&b&==========================================================================&br&&/b&&b&请轻拍。。。哈哈哈哈哈&/b&
我也来补充一点儿,
主要是自己听的多的一些队里边儿的,core, metal and its subgenre。\m/ \m/ 排名不分先后. -------------26/11/2016 UPDATES------------------------- Asking Alexandria -------- lead guitarist Ben Bruce Ocean Ate Alaska --- le…
(所有的更新内容都直接在原文中修改,看更新内容的请直接跳过前面的内容)&br&日更,第四章内容,修改前言部分的用词。&br&——————————————————————————————————&br&日更,第三章内容,最近在制作教学视频,敬请期待。&br&——————————————————————————————————&br&日更,最近太忙了,国庆了,看着你们都出去看人,我选择躲在家里看贴子。。&br&更新一些吧,好久没更新了。&br&还有,我准备搞一个教学视频,到时候我弄好了会贴出来链接给大家学习,希望不会搞砸。。&br&之后我会发布我的微信公众号、QQ号、博客和视频链接等资源,希望大家可以交流学习,共同进步,同时我也希望收集一大波志同道合的朋友来一起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br&同时招募一些大神来一起搞工作室,先在此谢过。&br&————————————————————————————————&br&日手机更,关于几个问题的说明:&br&1、鉴于关注作曲的毕竟是小众,还有一些热爱作曲的朋友想看到更多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我决定取消集赞,因为更新这些东西心太累,所以我会不定时抽空更新一些。&br&2、对于我评论区内暂时没有发现什么争论点和提问,所以暂不处理。&br&3、关于本文的内容,不是技术贴,只是一个指引方向,因为作曲不能手把手的教学,因为作曲充斥着太多的主观思想,老师只能起到引导的作用,所以大家还是要靠自己。&br&4、对于题主的问题,主要是包含了如何作曲和如何制作成成品两个大方向,所以我也会分成两部分讲解。&br&5、作曲需要大量的练习,从现在开始,不停的写东西,有可能的话找个靠谱的老师帮你指点,不要指望老师帮你修改,因为一旦加入了老师的主观意识,这个作品就不像你了。&br&6、当你有一天发现你之前写的东西很幼稚,自己都看不下去,那说明你进步了。&br&7、对于其他的回答我保持中立态度,有一些我是认同的,有一些我不认同,还有针对我进行点名的那位,说我的答案没有实际意义,我也不做点评,作曲只能写到这些,更多有意义的技术问题,请去看书,我没有责任与义务及权利把书本上的知识搬到这里。&br&8、我目前是搞流行音乐、影视动画配乐、电脑音乐制作编曲录音后期处理等工作的,但我依然坚持作曲必须从传统学起,原因下文有讲到。&br&9、我并没有什么优越感,请各位喷子自重,各位大神比比皆是,我只是把知道的告诉大家,毕竟有很多人热爱这个东西,真正在一线的大神也不会来知乎回答这种问题,我认为科普很重要,如果有地方科普错误请在评论区指正,我会及时修改。&br&————————————————————————日更,和声基础,这几天点赞速度明显慢了,我估计也就这样了吧。。。&br&---------------------------------------------------&br&日更、不好意思各位,我生病了,发烧了两天,等我休息好了一定更新!&br&———————————————————&br&日更(累计205赞)&br&吓到我。。我只是前天在坐火车。。昨天在跟别人谈创作,两天没上知乎,一上来205赞,看了看自己的目录。。要更新到和声了。。感觉给自己挖了个坑啊有木有。&br&不过没关系,我今天会更新的!&br&我今天有一个歌曲要录、一首歌曲要创作、还要搞一个编曲,但是我选择优先更新知乎,&b&要对得起大家的赞和关注&/b&,谢谢!&br&关于评论里的问题,我会在接下来的更新中加以说明,&b&特别是 &a data-hash=&5b61bdd870b99af12c4d& href=&///people/5b61bdd870b99af12c4d&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大咸凉师& data-hovercard=&p$b$5b61bdd870b99af12c4d&&@大咸凉师&/a& 的观点, &a data-hash=&8dd3d894afdcc2a3a991a& href=&///people/8dd3d894afdcc2a3a991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eden& data-hovercard=&p$b$8dd3d894afdcc2a3a991a&&@eden&/a& 已经做了一些解释。&/b&&br&——————————————与原文分割—————的———————线————————&br&谢邀,一开始我是拒绝回答这类问题的,因为作曲水深,不是自学可以搞定的,但后来看到一些不入流的回答我觉得我还是认真写一篇吧。&br&&br&&b&前言&/b&&br&大多数人认为,作曲就只是把心里的旋律写出来而已,这真是对作曲的侮辱(关于这句话,我会在正文中解释),不知道为什么会把作曲想象的那么简单,没跳过海不知水有多深。要想知道有多深,去考个作曲的本科学到博士也许你就知道了,反正我不知道。&br&&b&&br&中国音乐教育极为不普及,大部分人对音乐没有正确的认识,认为音乐是非常简单的东西,同时依然存在看不起音乐的现象,认为学习音乐是因为文化课成绩不好的偏见也是比比皆是,下面我就用冰山一角的理论知识来震慑一下这些“门外汉”及那些观念不正确的人。&/b&&br&&br&(我写个目录出来,长篇连载补充子目录内容。保证干货!取消积赞写作)&br&作者言:以下为个人结合各种理论书籍及自己实践经验总结,大多数为简述,为了更通俗易懂的让大家明白,尽量不采用太过于专业的词汇,并且会使用大量类比和举例,使知识变得不枯燥,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br&&br&(以下是从&b&自学&/b&作曲的角度出发的言论)&br&目录&br&前言&br&一、作曲需要具备的条件&br&&b&1、音乐基础理论&/b&&br&
音乐基础理论就是大家口中的乐理,如果说大家开始接触音乐是从一件乐器开始,那么真正进入音乐世界的方法就是从乐理开始。我们在学习乐器的时候都会或多或少的学习一些乐理知识,比如老师会告诉你什么是节奏、节拍,什么是调式调性等。&br&
那么,想要作曲,我们需要掌握那些乐理知识呢?&br&
首先,乐理是基础,是音乐理论大范畴中的敲门砖,学习音乐中的任何知识首先要了解的内容,这些内容不仅要了解,而且要熟练掌握才不会对以后的学习造成阻碍。&br&
推荐两本书,一本是李重光的《音乐理论基础》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的试用教材,也是其他地方院校教学和考试用书,这本书语言比较精简,需要有老师进行指导讲解。&img src=&/db066b358f0eb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db066b358f0eb_r.jpg&&另一本书是人民音乐出版社的自学丛书,《基本乐理教程》,这本就是为了自学者而创作的,所以更通俗易懂一些,建议自学者使用。&img src=&/d401e34a7ffdc46ccddd2bc18e0dafb8_b.jpg& data-rawwidth=&238&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38&&&br&首要要学习的第一章就是记谱法,作曲作曲,当然要会记谱,就好像作家一定要会写字一样(好像这个年代每个人都会写字了,什么时候音乐也能普及??)。歌曲创作的话建议使用简谱,其他器乐曲创作建议使用五线谱,民乐有些也建议使用五线谱(如古筝),如果是乐队作品当然是用五线谱,因为五线谱是目前全球最科学的记谱法,同样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全世界懂音乐的人都能看懂的“语言”。而且记谱一定要规范,不然别人看到你的谱子会笑掉大牙,曾经我见过用简谱写小提琴曲的人,最后演出的时候还让小提琴演奏者自己翻译成固定调,那个演奏员当时就疯了,各种吐槽各种骂啊,我们也就当个笑话看看吧,还有把音符写反的,把节奏写错的,把时值写错的各种。&br&(我在纠结,因为这样说可能并不能达到学习效果,只能做一个指引,毕竟这个可是一本书的内容,我在这里不可能讲的太详细,甚至连列举都做不到,因为太多了。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买来这些书进行学习,学习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可以私信我,我看到之后一定一一回复)&br&&br&节拍比较好说,所谓节拍就是划定了一个律动,比如四二拍子,写成2/4,分数,2是分子,4是分母,分子表示每小节有几拍,分母表示单位,也就是一拍是多少,2/4就表示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2拍,再简单一些就是每小节里边有两个四分音符。如果你能看懂,恭喜你,你具备继续学习的能力,如果你觉得绕了,赶紧买书来学习吧,这可是最基本的节拍概念。&br&节奏,简而言之就是音符的排列方式,我们这里一般说的是节奏型,比如二八、前八后十六、切分、前后附点等。灵活的节奏组合会给音乐带来鲜活的气息。从作曲角度来说节奏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程度大于音高旋律,因为没有音高也可以成为音乐,没有旋律也可以形成音乐,但是没有节奏,不行。即便是中国的散板,也是有内在律动在里边。&br&&br&音程和和弦,音程是两个音之间的关系,和弦是3个及以上音之间的关系。这部分内容庞大,不在此做陈述。&br&调式调性后来会单独拿出来说。&br&&br&乐理其实东西并不多,也不难,作为音乐学院的入门学科,是一个验证能否进行专业音乐学习的前提条件(高考入学考试内容、一般大学第一学期就结业的学科),希望还没有学习乐理的同学先从这里开始,学通透之后再进行以下环节。&br&&b&什么叫通透?&/b&&br&就是看五线谱和简谱像看文字一样快,看和弦和音程关系反应时间不超过2秒,迅速判断调式调性,只有运用自如才不会影响今后的学习与创作。&br&&br&&br&&b&2、通过什么工具来作曲&/b&&br&
这个问题可大可小,往小了说就是用什么乐器、笔或电脑等;往大了说就是作曲技法了,因为作曲技法就是作曲工具,学习作曲技法就是学习使用工具的方法。修自行车起码要扳手螺丝刀,你见过徒手修车的吗?血都喷出来了都不见得能拧下螺丝。要是真有那真是金刚手或者麒麟臂。。。。。我只有心生敬畏。&br&
先说小的,一般我们作曲都要有一个乐器来帮助我们,比如我习惯于用键盘(可不是电脑键盘啊,我说的是钢琴键盘或者MIDI键盘之类的。。。),也有大部分人会用吉他,其实用什么就是你擅长什么而已,乐器能帮助我们激发灵感,能帮助我们确定要写什么。&br&
之后就需要写出来,这里就看个人习惯了,有些人还是喜欢传统的方式,拿笔写在纸上,有人就喜欢用电脑输入音符,我呢,就习惯先用手机把自己的灵感碎片记录下来,然后再用笔整理成完整的旋律,最后把谱子在电脑上打出来,如果有需要会进行编曲和MIDI制作。&br&
这里推荐一些电脑工具供大家使用,记谱软件,Sibelius7、8版本,我是从3开始用的,更新到7之后就变得和word文档一样了,十分简单而且可以达到出版级效果的五线谱记谱软件,大家不要再用overture了,这个软件太水了。我曾经为出版社打过三本声乐教材,用的就是Sibelius6,还有更专业的出版社级的Finale不建议使用,尤其对于自学者来说。&br&
编曲推荐cubase8,有能力和条件的建议使用苹果公司的logic pro x,前提是你有IMAC,不建议黑苹果系统,cubase支持win和mac双系统。如果是专业级的或者是发烧友,或者土豪,建议使用全球最专业的编曲、录音、后期为一体的神级软件:pro tools,每月几百块吧,破解版应该有,但不建议使用,很不稳定,建议土豪直接随意。&br&&br&&br&&b&3、作曲理念的培养与审美&/b&&br&
这一点非常重要,&b&理念决定了音乐的创作方向,审美决定了音乐创作的品质&/b&。&br&
有这样一句话叫,首先过得了自己这一关,这其实就是理念和审美的范畴。&br&
这里我就要开始举例了,我先拿我自己说。&br&我自己对音乐的要求有一个标准:&br&
第一,不管用什么技术技巧,不管写什么风格的音乐,一定要好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里主要是要过自己这一关)&br&
第二,创意与灵感。一首乐曲、歌曲,一定要有至少一处是全曲的点睛之笔或者是亮点、特点。这个基本上取决与灵感,但有时真的是靠技术做到的,音乐是一种符号,一种特殊的排列方式可以马上定位一首乐曲、歌曲。你可以想像一下,十二平均律,你可以想到的好的排列组合从几百年前就已经开始写了,到现在重复率极高,但依然可以写出既简单又好听又不觉得有跟谁重复的音乐,这是为什么?因为各有各的特点,优秀的音乐作品一定要具备一个点睛之笔。&br&
第三,所谓理念就是态度,你对自己的要求有多高,对待音乐,就像烹饪,家常便饭大部分人都会,但要做到精致,需要潜心研究烹饪技术,以至于量的控制,刀工需要多好,火候需要多大,时间需要几分钟,如果做菜不走脑子,就会做出黑暗料理。这里牵扯到了一部分人的观念问题,对作品要求比较低的,或者根本不知道高标准是什么,自己有点灵感写出来了,自我感觉就非常良好了。&br&
第四,和声、曲式结构及其他技法的运用是否到位合理,并且有所突破。&br&
第五,知否具有一定的雅俗共赏的能力,为什么这么说呢?音乐真的是和美术一样,到达一定境界之后普通人就不知道这个音乐家或者画家在干什么了。你一定听过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的故事,能做到俗会获得人气,做到雅必定失去大量受众,所以雅俗共赏是我所追求的标准。俗话说高山流水觅知音,知音难觅因为懂的人太少了。&br&&br&所谓高标准:①具有核心动机或主题;②具有统一的旋法;③和声正常且多样化;④旋律好听且进行有动力感;⑤情感与音乐结合的很好;⑥可以清晰表达自己的思想;⑦配器是否精细;⑧制作是否精良等。&br&&br&&b&4、关于灵感&/b&&br&
这一点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拿出来放在第一位,但事实不是这样的,不能全靠灵感,如果你能灵感出一首歌而且还没毛病,那你就是天才中的天才,可以与莫扎特比肩!!!(莫扎特都不是靠灵感的,你看看他的作品,满满都是套路。)&br&
我并没有打压灵感,灵感很重要,灵感可以使一个新的事物诞生,各行各业皆如此,并非只有音乐需要灵感。灵感来源于生活,或者仅仅是一个闪念,如果你抓到了灵感并且记录下来,那么恭喜你,你可以利用的灵感片段,运用你的作曲技法进行延伸发展了。如果你灵感一闪而过,之后怎么也想不起来了,那不好意思,什么用都没有。不要说自己有音乐灵感就是有音乐才华,写不出来等于零。&br&
注意到我上边说的,灵感片段,是的,灵感都是片段,一句旋律,或者一个配器想法,或者一组和声连接。这些都是让你的音乐与众不同的因素,并不能作为音乐的整体,这个碎片放在这里没有任何意义,音乐是要有头有尾有发展。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发展?还靠灵感发展?当然不是!&br&
这里当然是要使用工具了——作曲技法。这个范围好大的,而且市面上的相关书籍比较分散,都是针对一个种类进行分析的,比如歌曲作法,小型器乐曲写作,交响乐创作等。想要都学就要看不同的书籍,那么书是什么?是前人总结的经验,这些经验总结的多了,就变成了理论,理论可以用来指导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就是你写的音乐,所有可以通过理论检验的音乐才是真正有价值的音乐作品,要想通过理论检验,就需要理论支撑,就需要利用理论技术进行发展与创作,不知道为什么有些人这么鄙视理论,而且我发现只有在音乐领域是这样,都以为过分强调理论是不对的,是对音乐的侮辱,是对艺术的侮辱。我到不这么认为,我恰恰相反,我倒是认为,过分强调灵感而忽视理论才是对音乐真正的侮辱,因为理论是成百上千年总结出的规律和人类听觉系统偏好。比如和声为什么要这样规定,为什么是十二平均律占领了世界,为什么调式调性那么丰富多彩,为什么你觉得这个好听那个不好听,为什么你听到的歌曲都是主歌副歌,为什么音乐是&a href=&tel:34567&/a&七个基本音,为什么是7个?因为这是自然规律,这是科学!对!你没看错,科学!就好像为什么你生活在地球上,为什么1+1=2,为什么地球有引力,你咋不飞起来呢。&br&
基于这个人类的总结的经验,理论是具有科学性的,灵感只是昙花一现,留得住是你技术好,留不住是你没本事。如果说灵感是推动世界发展的机器,那么技术理论就是帮助你实现梦想制造机器的能力。请不要神话灵感,更不能神话理论,因为同样没有灵感的理论是没有灵魂的。&br&
但是在实际创作中,不可能靠灵感完成所有事,不管在各行各业,还是在生活中,理性必须大于感性,我不愿意在音乐文章中过多的谈到哲学问题,但也是不可避免的,音乐中充斥的哲学,特别是西方国家在音乐处理上是这样的,我们都知道常见的三部曲式,结构上基本上都是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特殊的除外。也不要说我崇洋媚外,我一点也不,我推崇中国音乐向世界发展,但是放眼中国土生土长的音乐理论,简直是薄弱到不行,记谱法都不完善,以至于我们无法听到古人真正的音乐旋律,只能靠瞎YY,中国现在能看到的音乐理论书籍基本都是辛亥革命以后的著作,那时候的音乐家已经学习西方先进的作曲技术然后学以致用来发展中国音乐,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br&
下面我就要放大招了,有一些第三章要说的内容,现在结合灵感与技术的关系,放在这里来说,我举例子都是用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子,下面就来看看《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交响曲)。&br&Beethoven Symphony No.5 in C Minor Op.67(贝多芬交响乐第五,c小调,作品67号)&br&试听链接:&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w_19rqzm2rhh.htm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
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交响曲(卡拉扬)
/w_19rqzm2rhh.html
&i class=&icon-external&&&/i&&/a&&img src=&/6848cae96ce80f81b88ebe473a18c5bc_b.png& data-rawwidth=&705& data-rawheight=&7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5& data-original=&/6848cae96ce80f81b88ebe473a18c5bc_r.png&&&br&第一第二小节这四个音是核心动机,全曲你用心听,全是这四个音的变形移位,这四个音就是灵感,后边全是技术性的发展,&img src=&/67d072dd2df_b.png& data-rawwidth=&1215& data-rawheight=&5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15& data-original=&/67d072dd2df_r.png&&&br&继续看后边,一样的,全曲都是,听的人那叫振奋人心啊,如果全靠灵感,那一定会写成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前言不搭后语。技术让全曲更统一,更完整,更有标志性。&br&&img src=&/8cdef48e2f589d9db996df5568ddc5c4_b.png& data-rawwidth=&587& data-rawheight=&4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7& data-original=&/8cdef48e2f589d9db996df5568ddc5c4_r.png&&真的,你看,全曲都是。有兴趣可以找我要电子版总谱。&br&&br&
那些觉得我侮辱艺术的出来辩论吧,那些认为灵感才是王道的请认真对待艺术,不要用自以为是的心态把音乐当儿戏。&br&(今天先更新第一章,我要去工作了,明天继续)&br&&br&&b&二、写作前&br&1、和声基础&/b&&br&
终于开始进入正轨了,和声也算是音乐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哪怕你只是写歌曲的旋律线,也要考虑和声,那么作为一个自学者如何学习和声,或者要学习到什么程度可以写作且不闹心呢?&br&
首先说一下,如何自学和声学。&br&
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和声学的内容量其实蛮大的,因为不同的音乐体系就会有不同的和声感念。我们一开始就要学习传统和声学,这个是基础,我首先介绍一本大家都在学习的而且所有人都知道的普及的和声书。&br&&img src=&/79f6cfc5a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79f6cfc5a_r.jpg&&没错,就是这本,是不是很熟悉,不过这本书是比较正规了,内容讲解甚少,习题难度适中,目前有两本习题解答已经出版,而且这个其实不适合自学,因为看着本书是看不明白的,需要老师讲解。还有一本就是和那个乐理一个系列的,就是这本&br&&img src=&/6b6a2aa7bf1dbf37024e0edb6c273c1f_b.png& data-rawwidth=&257& data-rawheight=&46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7&&&br&这个据说很多人也看不懂,看不懂其实就是看的迷迷糊糊的,这个很正常,和声就是这样,最好是有个大神带你学,不然自己会跑偏。这里大多数人自学作曲我相信都是为了写歌,应该不会是为了写交响乐吧,或者是为了玩电脑音乐,不过不管你玩什么,和声不对,或者说和声不懂,做出来的东西就只能靠“感觉”了,也不是说就做不出来,只是会很累。&br&
和声是比较容易学偏的,概念容易混淆,所以学习的时候还是要严谨,对于写个普通的小曲子,这几本书够用了,如果你是想搞的很完美,和声玩的很炫,你也不会来这里看这篇帖子,因为这东西是需要沉淀和积累的,有这个水平的人也不需要看书了,听一听别人的作品就知道人家是怎么玩的了,那来分析一下就变成了自己的东西。&br&
下面介绍几个基础的套路:有了这几个和声连接,可以搞定80%的流行歌曲。&br&① Ⅰ→Ⅳ→Ⅴ→Ⅰ ;② Ⅰ→Ⅵ→Ⅳ→Ⅴ→Ⅰ ;③ Ⅰ→Ⅴ6→Ⅵ→Ⅲ6→Ⅳ→Ⅰ6→Ⅳ→Ⅴ ;&br&还有很多,就不一一举例了,只要符合这个功能圈都可以进行同功能组的替换,具体看书吧,我不知道怎么打在这个上面。。。&br&我自己画了一个功能圈,供参考。&br&&img src=&/0b746e3b9b46dfd0e0613_b.png& data-rawwidth=&446& data-rawheight=&44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6& data-original=&/0b746e3b9b46dfd0e0613_r.png&&大家先搞定三和弦,再搞定七和弦,至于九和弦,十一、十三和弦自己发挥,连接很重要,这个图你只要学过一些和声就应该能看懂,我用QQ截图的工具画的,基础部分其实很少内容,但是要学好不容易,大家努力吧。&br&&br&&b&2、调式调性&/b&&br&这些内容可以在乐理书中看到,也可以在和声书中深入学习。&br&好了,这里开始讲调式调性,这个初学者会比较绕,容易迷糊,一会儿貌似懂了,一会儿又不懂了的现象很正常,所以大家不要觉得难学,而是要放宽心,这种东西迟早会被自己搞定!&br&&br&调式调性,看这四个字,其实是两个词,即调式和调性。调式是指音高的排列关系,即音高关系,通常我们使用的是自然大调式、和声小调式、中国民族调式宫商角徵羽(五声、六声、七声等)等,较少使用的比如自然小调式、旋律大小调、和声大调、中古调式等。调性则是确定调式在音列中的位置,比如C、D、d、E等。两者结合,就是调式调性的整体概念。&br&&br&这里我举几个栗子,比如,C大调,音阶大家都知道是、71之间是半音(钢琴即相邻的两个键位;吉他即相邻的两个品),其他是全音(钢琴是隔一个键位、吉他是隔一个品)。那么这个12之间是全音、23之间是全音、34是半音、45是全音、56是全音、67是全音、71是半音,所以,大调式就是全全半全全全半(两全一半三全一半)。C大调就是从C开始的全全半全全全半,E大调就是从E开始的全全半全全全半,以此类推,从C开始C就是1,同理,从E开始E就是1,根据全全半全全全半的公式可以得出变化音,比如E调推出来之后发现要升高fa do sol re四个音,于是出现了调号。就是这样简单。&br&小调同理,,是全半全全半全全。民族调式依旧同理,比如C宫,就是C为宫音,D羽就是从D开始的羽调式。从谁开始,谁就是该调式的主音,从而可以对调式调性进行准确的定位。&br&&br&大家会遇到转调、移调、离调等问题,转调就是音乐在进行中主音换了,移调就是整个音乐换到另一个调上重新演奏,离调是个别和弦、个别音高暂时偏离原调,这些内容在此不做详细阐述,以后我出了教学视频会详细讲解。&br&&br&&b&3、曲式结构&/b&&br&非常多的曲式分析的书籍,在此不举例。&br&曲式结构内容庞大,学习这个有利于分析他人的乐谱从而为己用,还可以通过学习曲式结构深入了解音乐的本质的创作特点、手法、思维方式等一系列问题。有点类似于电影的深度解析,上学时期的阅读理解等。。。。。(阅读理解还是比较低端。。。不太恰当)。&br&各种题材的作品都有它们特有的曲式结构,所以内容太多,这里题主主要是为了创作歌曲,那么我就说一下歌曲的结构,目前市面上可见的歌曲一般有以下几个结构,比如 主歌、副歌、第二遍主歌、第二遍副歌、第三遍副歌(ABABB)、ABAB、ABACB、BABAB、ABABA、AAAA、ABABBBBBBBBBBBBBBB(副歌循环到吐)等。。。。。&br&其实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只是一种死撑到三四分钟的模式(这里只是个人偏见,其实不是这样的)。每个曲式结构可以长久存在是有其优点的,例如ABABBBBBBBBB这样唱更能让人印象深刻,比如先唱副歌更惊艳更能抓出人心等。&br&歌曲的结构很活,不一定非要这样。&br&&br&如果是严肃音乐,有一些固定的曲式结构是有特殊含义的,在此也不做讨论,以后我会出专业的曲式结构教学视频,再做陈述。&br&&br&&b&4、复调概念的运用&/b&&br&复调是比主调更早的音乐形式,后来主调以强大的优势压倒了复调,占领世界,我们现在听到的所有音乐都是主调音乐,因为不会有人去创作复调作品了,因为复调大师巴赫无人可以超越,挑战他是没有意义的事情,而且写出来复调音乐没人听。全世界的人类早就被主调音乐洗脑了,中国更是从血液里就没有复调思维,哦,确切的说是汉族人,汉族人从骨子里就没有音乐细胞,中国人也是满脑子主调思维和单声部音乐思维,比如古琴独奏、琵琶独奏、二胡独奏等。。。合奏基本出现在宫廷音乐中,民间基本看不到,不要被电视剧骗了。&br&&br&那么现在的复调都有什么用呢?&br&是的,丰富主调音乐织体!就是我们常见的副旋律、合音等。&br&创作复调化织体是需要洗脑的,这个过程非常痛苦,因为我们作为新人类,主调思维早已在祖上就刻在DNA里了。通过大量的学习和练习,我们可以做到,当然,简单的副旋律合音等创作只要有点乐感,搞定它们不难,但是要写的完美,那就是用一生学不完的科目了。&br&忠告:不要试图挑战巴赫!&br&&br&&b&5、配器基础&/b&&br&当然你要高流行音乐,而且要最后编曲,不会配器就是做梦。可笑的是好多人都不懂配器,配出来的东西总是听起来怪怪的,那是因为你配器没学好,跟电脑技术一点关系都没有。&br&建议从传统交响乐配器开始学,了解并熟练掌握各种乐器的音色、音域、特点、演奏技法等,以及他们之间融合在一起的音色、特点。&br&之后再接触小型流行乐队各乐器的用法和关系。之后再接触电音等。&br&一步一步来,有些人耐不住性子,一上来就搞什么电音,结果音乐听起来要么杂乱无章,要么过于单薄。&br&这个具体要怎么配。。。。。。可不是我几句话能说完的,也不是几万字能说完的。毕竟需要实践的东西。有条件的同学可以配后实践,没条件的同学只能上网看看人家怎么配的了。&br&网上很多配器教程,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出配器教程,但是学配器之前要懂和声、复调的,不然依旧是一头雾水。&br&我考虑考虑也出一个配器教程吧。。。。&br&&br&&b&三、开始创作&/b&&br&&br&&br&各位搞定了上边那些知识,有基础的大概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没有基础的就不知道了,学习音乐本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没有什么捷径,只有自己刻苦努力,跟天分无关。天分决定质量,努力决定成败。&br&第三章的创作比较复杂,而且方向较广,我尽量以流行歌曲创作为主,也尽量给大家举一些通俗易懂的例子供大家思考。&br&详细的讲解我会在教学视频中涉及,这里只做大概讲述。&br&&br&&b&1、旋律写作的种类方法&/b&&br&大家一般都是从旋律写作开始学习作曲的,就是所谓的单声部写作,旋律写作有一套完整的技法,市面上有很多书籍可以学习,给大家推荐两本。&br&第一本是适合自学的书籍,叫歌曲作法(这种书很多,去网上一搜索一大把我就不贴图了),还有一个比较适合中国人看的作曲技法书是《小型乐曲写作读本》苏夏著,里边讲解的非常详细,建议买来细细品读。&br&旋律的写作是有章法的,而不是所谓的想到哪里写到哪里,章法就是旋律的发展规律。有时候就是一个动机,例如前边提到的贝多芬的命运四个音,后边的发展都是用这四个音各种变型。还有就是利用一些复调技术进行发展,比如倒影、逆行等。&br&一般歌曲需要做到的是主歌与副歌的统一,每句之间的句法上尽量“押韵”,比如前一句的结尾音是下行三度,那么尽量保证每一句的结尾音都是下行三度,偶尔一两次不是没关系。&br&这其实就是接下来第二节中旋法的概念,就是旋律法则。&br&我们写作的顺序一般是首先来源于灵感的一句或者几句,然后把这几句发展成整首歌,那么就要熟练掌握动机的使用方法(动机贯穿、变型),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起承转合的关系,第二句与第一句之间的关系(并列、展开),段与段之间(补充、扩充)的联系,词曲是否搭配,意境是否合适,特征是否明显,是否存在抄袭嫌疑等。&br&在此不做详述。&br&&br&&b&2、旋法的概念和使用&/b&&br&旋法的概念一般在教科书中是找不到的,这个是大家的口语,其实就是规范化作曲的意思。我之前也有一篇回答是关于旋法的,我也忘记自己写的什么了,这里主要举个例子给大家参考。&br&胡夏的《美好的昨天》&br&&img src=&/v2-57628bdf75770fdab4ba_b.png& data-rawwidth=&487& data-rawheight=&60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7& data-original=&/v2-57628bdf75770fdab4ba_r.png&&&b&(网上找的图,侵删)&/b&&br&这里我已经用标记标注了,我解释一下我的标注。&br&红色箭头表示上行音阶,橙色则是其逆行,基本用于句子开始部分。&br&蓝色圆圈表示上行大跳,粉色则是其逆行,基本用于句子中间。&br&绿色方块表示第三种音型,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全曲统一度比较高。&br&而每句的句尾也基本用同音保持的方法写作。(谱面没有标注)&br&&br&&b&3、旋律与和声的关系&/b&&br&上图中有部分和声,这些标注的和弦不是原曲的和弦,不过不难看出,是有规律的,也就是我在上边和声一章中讲到的功能圈,上边的是有循环的,他的标记法是和弦标记法,这个可以去找贴子学习,不是和声范畴内的标记法,当然这个比较实用一些,不需要转换和翻译,可以提高识谱反应速度。&br&旋律是根据和声的走向进行的,也可以反过来说,和声是跟着旋律而构成了一个功能圈,如果你的旋律写出来,和声没办法构成功能圈,或者和声很乱,都是不良进行(这里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要注意,现代音乐允许出现合理的不良进行),那么,你的旋律肯定是有问题的。这里也不举例了,注意到就可以。&br&&br&&b&4、歌曲创作中旋律和歌词的搭配&/b&&br&这个就有意思了,网上很多视频是以吐槽的形式,基本上是说听音乐误会了歌词,比如“让我依次爱个狗”之类的,就是旋律和歌词的不搭配造成的误会。这个需要强烈的注意,因为普通话有其特性,就是声调,旋律的走向也要尽量按照普通话发音的走向进行,否则会出现倒置的现象,就出现了误会。其他语言也是如此,英语这种没有声调只有语气的语言除外,比如粤语歌曲,就比普通话歌曲要难写很多,因为难以搭配,反而粤语和古典音乐的旋律更为搭配,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粤语是古汉语的缘故。&br&&br&&b&5、小型器乐曲创作简述&/b&&br&这里在强调之前的所说的旋法的同时,也要另外注意器乐曲是器乐的语言,写某种器乐首先是要会演奏,或者非常清楚这件乐器的演奏技法,否则会写的四不像,我也有一篇关于钢琴写作的贴子,是关于钢琴的特殊写法分析的。&br&歌曲其实也属于一种特殊的乐器——人声。所以在创作的时候也要考虑到歌手的声音条件、音域等因素创作,不要写出来的旋律没办法唱,只能求助洛天依。&br&&b&&br&6、交响乐、协奏曲等大型音乐创作简述&/b&&br&这种我相信大家都不会闲着没事去创作的,在当今社会大环境下,单纯的交响乐与协奏曲存在的意义不大了,只为少量需求服务,没有人会像古人那样按照编号顺序一首一首来写了,第一是因为没有市场,第二是因为没有耐心,第三是因为时代在进步,现在的交响乐与协奏曲多数情况下都是在为配乐而服务。&br&这个是不可以几句话概述的,所以我选择不说,我仅仅创作过一首交响曲,是为了毕业作品,其难度之大,要考虑的东西多到你永远都觉得有地方需要修改,永远都对自己的作品不满意,即使听起来已经非常好了,但是还是不满足。这种东西,还是留给世界排名音乐学院的作曲大神完成吧。&br&&b&&br&7、20世纪音乐创作&/b&&br&20世纪是个奇葩的世纪,战火纷飞,世界动荡。&br&不仅仅是音乐,我相信各行各业在20世纪都是有一些巨大变化的。&br&音乐则是朝向突破人类极限的方向发展。&br&出现了印象主义、新古典主义、表现主义、民族音乐、整体序列主义、偶然音乐、唯音音乐、电子音乐、后序列主义(实验音乐、简略主义、拼贴音乐、新调性等)。&br&这里边有些确实很好听,打破了传统的作曲思维,而有些个人认为离音乐的本质越来越远了。&br&有些音乐到现在我都无法接受,比如整体序列主义(通过大量的排列组合、运算等物理与数学的方式来创作音乐),当然这里边梅西安和斯特拉文斯基是兼顾了音乐“好听”的本质的,特别是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真是我的最爱,这种创作的张力与手法,望尘莫及。《火鸟》和《彼得鲁什卡》也很好。&br&可能流传到现在能被老百姓接受的也就是电子音乐了吧。&br&21世纪科技的飞速发展,腾飞了电子音乐。&br&&br&&b&四、电脑音乐创作与制作简述&/b&&br&把曲子写出来之后,就要把谱子变成可以欣赏的音频了,在电脑音乐技术出现以前,确切的说应该是成熟以前,大部分作曲家都无法让自己的曲子真正被演奏出来,高昂的乐队费用让他们止步于书面阶段。在电脑音乐腾飞发展的21世纪,大量的音色可以用电脑模拟音色代替,于是快餐音乐也诞生了,对作曲者来说,是一件好事,如果一个作曲家同时掌握电脑音乐制作技术,那么他就可以独立完成自己的作品,可以让自己的音乐被人用耳朵听到,而不是只能在书面当一张废纸。&br&&br&&b&1、关于硬件、设备&/b&&br&电脑音乐是需要一定门槛的,除了需要我上边讲到的音乐基本知识之外,还需要拥有一套可以完成制作所需的硬件设备、软件插件等必要物质基础。&br&这些硬件在电脑音乐刚发展的时候是非常昂贵的,所以全国上下也就寥寥无几的人在研究,后来随着技术的发展,设备的量产加上制造成本的降低,这些设备就可以被普通人所接受。&br&①、电脑&br&首先需要一台运行流畅不会出现卡顿的电脑。一般我会选择苹果公司的一体机来进行音乐制作,I MAC 高配售价在一万七千万左右,处理能力良好,用起来比较安心,支持大部分主流音乐制作软件及硬件,当然如果没有条件可以自己配一台PC机,WIN系统下比较复杂,特别是软件安装等各种麻烦事经常会影响创作情绪,这一点确实不如MAC方便,用过MAC的人都知道MAC系统的简单与便捷确实非常适合进行专业领域的研究,比如音乐、影视、医学、物理、生物、化学、美术、建筑等行业。普通的PC机尽量选择的配置越高越好,我一般使用的是I7的处理器、16G以上的内存(我目前是32G),显卡2G以上(影响运行速度),硬盘越快越好。&br&②、声卡&br&音乐制作一定需要一款声卡,有很多业余玩家没有声卡,用主板自带的声卡,音质会差很多,我深有感受,因为我也是经历了这种没有声卡的时候,后来接触到了千元以内的声卡,后来接触到四五千的声卡,同时也用过一段时间一万多的声卡,音频输出的质量差别之大无法想像,我是用同一个编曲工程文件,用不同声卡导出之后对比了效果,确实,贵有贵的道理,一分价钱一分货完全体现在了这个上边。&br&编曲和混音不同,编曲需要能够带动数据运算就可以了,声卡的运算能力也会影响制作的流畅度,同时声卡的转码方式决定了音质的好坏,编曲输入的MIDI信号,MIDI本身不是声音,而是各种参数,它是控制类参数,控制的是音源的音量、长短、速度、力度、明亮度等这些数值,这些数字信号通过声卡发送给电脑,电脑处理之后生成数字信号发送给声卡,声卡把数字信号转化成物理模拟音效发送给音箱,音箱把这些信号通过自身的震动播放出来。所以每一个环节都影响音质。&br&有些人总是觉得自己做的东西听起来假,听起来不对,不好听,那你就要看看是哪个环节没有做好,是自己的技术问题,还是硬件问题,需要进行排除。&br&③、监听音箱&监听耳机&br&有些人不明白监听是什么意思,就盲目的认为就是好的,导致市面上的经销商根据这种心理把什么都叫监听级耳机、监听级音箱来忽悠老百姓,在此我要好好说一下监听。&br&音乐人常说的监听是有要求的,就是音箱本身没有经过任何的音频修饰(EQ、增益等),市面上的HIFI系列是针对某一种音乐类型进行调频的,比如有些会说这个音箱适合听古典乐,这个音箱适合听摇滚等等,那是因为这种HIFI把某一个频率段做了适当的调整,也就是在硬件上进行了EQ、增益等音频美化处理,听到的音乐并不是音频本身真实的情况,那么相反的,监听就是什么都不修改,把最原始的音乐直接播放出来,让音乐制作者可以清楚的听到音频中的瑕疵而进行针对性的修饰。&br&监听音箱一般是按个卖的,没有左右之分,音箱插在左声道就是左声道,插在右声道就是右声道,或者也可以用于环绕声,所以一般音箱都是卡侬接口,有源音箱目前比较多,无源的音箱则需要另外配置一个功放器为其供电。一般家用和录音棚用的音箱按照房间的大小来选择,不宜过大,影响耳朵的听觉敏感度。选择二到四千元一只的音箱比较合适编曲及后期处理。&br&监听耳机不建议常用,因为其声场与现实声场不同,人耳在接受信号的时候会与声源有一个距离,这个距离之间有很多的反射,构成了一个特定的空间混响,但是耳机不存在这个空间,所以耳机会与音箱之间听起来有较大差异。&br&极其不推荐用入耳式的小耳机来监听,这种耳机只能用作最后一步的审核。比如我用监听音箱为主要监听设备制作了一个音乐,然后我要在各种设备上播放他,我要用MAC播放、PC播放、手机播放、用监听音箱听、用监听耳机听、用手机公放听、用手机的耳机听、用两百元的民用音箱听等等,在各种设备上播放出来的音频效果都能让我满意,那么这个音频就是一个合格的音频,否则,各种尴尬的事情你会遇到的,比如自己听起来很震撼很高的音乐,放在二百元的音箱上发现低频不足,放在更好的声卡上发现爆频了,各种问题,所以,大家还是要进行最后一步的审核。&br&④其他设备&br&这里主要是指MIDI键盘、其他的输入设备、调音台、MIDI控制器等这些东西,可有可无,有了最好,没有也不耽误编曲,比如没有MIDI键盘也可以用鼠标绘制,只是麻烦很多而已。要录音的同学也要选择合适的麦克风,在这里不做详细讲解,我会在我的教学视频中详细介绍。&br&&br&&b&2、关于宿主、插件&/b&&br&宿主有很多,不同的宿主有不同的功能,不过都大同小异。这个世界上目前最好的最专业的音乐制作类宿主应该是Pro tools了,这款软件PC版有破解的,MAC没有,两种收费模式,一种是一次性买断(不可更新),一种是月卡(永久更新),适合以编曲、录音、后期为生的人使用,否则代价太大。MAC系统推荐使用Logic Pro X,苹果公司自主研发的软件,使用起来非常方便,而且自带的音源不要太强大,自带的鼓机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特别适合做电影特效、电子音乐。PC系统推荐cubase,斯坦伯格公司出品的东西还是得到了世界范围的认可,也是兼容性非常强大的一款软件,这些软件都可以进行编曲、录音、后期处理等工作。但是基于算法的不同,输出的音频的质感也不同,最好最完美的当然是pro tools了,这可是业内专业级的宿主,另外两个也是专业级的,但是可以用于平民化。&br&至于一些特殊的宿主,比如水果适合制作电子舞曲啦,Vocaloid是专业做虚拟歌姬(洛天依)啦,abletive live适合做现场DJ啦之类的,这些都是WIN系统的软件,专攻一种音乐类型的宿主。&br&插件就很多了,五花八门,音源类的就数不胜数,网上更是多的让人眼花缭乱,没有什么最好的音乐,都只是看你会不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那首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