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岁学什么剑灵生活技能赚钱快,更容易赚钱,谢谢

快四十岁了,他“回炉”学技术
  潍柴职业学院“回炉”大学毕业生参加强化班课程。
很多大学毕业生为找到心仪工作,进入职业学校重捧课本  在就业结构性矛盾的社会背景下,一方面是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心仪的工作,身陷“史上最难就业季”苦苦挣扎;另一方面则是用人单位很难招到符合条件的人才,频频遭遇“用工荒”。而要破解这一就业顽疾,对于作为求职者的大学毕业生而言,就业观念的转变尤为重要。时下,大学毕业生“回炉”学技术已逐渐摆脱“面子挂不住”的尴尬,成为一些大学毕业生实现自我“救赎”的有效渠道。2月20日,记者采访了北大青鸟潍坊软件学院和潍柴职业学院的部分师生,且听他们如何看待大学毕业生“回炉”。  “回炉”之现象高学历学员的比例逐渐提高  2月20日,记者来到城区胜利东街与虞河路交叉口附近的北大青鸟潍坊软件学院。在该校100余名学员中,有30余人是大学生。  “我们学校2013年3月份开始在潍坊开展学生培训,在不到一年时间里,报名人数已达100余人,其中大学生就有30多个。很多大学毕业生工作几年后发现不喜欢所从事的工作,想找更好的工作又苦于没有过硬的技术,很多人就选择‘回炉’学技术。”北大青鸟潍坊软件学院校长路修武说,“回炉”读技校的大学生不乏一些重点院校的毕业生。  而在潍柴职业学院500余位学员中,大学生比例达到18%,往年最多的时候能达到20%。“从2008年开始,不少本科生便纷纷来我们学校报名,最多的时候一年能收80多个大学生,占到学校总人数的20%。”潍柴职业学院学生管理室招生就业组主管郭兵介绍,很多大学生毕业后第一选择是参加各种招聘会找工作,但是当发现工作不好找或不理想时,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回炉”学技术。  记者了解到,针对“回炉”的大学生,潍柴职业学院将他们单列成一个班级,成立大学生强化班,对其进行更加严格和专业的指导。“在学校读两年拿到毕业证书后,可以加大这些大学生们进入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工作的筹码,但前提是得认真学习。”郭兵说。  “回炉”之初衷魏爱忠 放下名牌大学毕业生的身段  “我现在任职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质量部,月薪4000元左右,发展前景不错。想想那两年的学习经历,感觉很值。”今年27岁的魏爱忠说。  2010年,魏爱忠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本以为毕业后找一份称心的工作应该不难,但找了整整一年,也没找到一份合适的。“要不就薪酬很低,要不就感觉没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最后家人建议我到潍柴职业学院学习。”魏爱忠说。  “技校里大多是初中生或高中生,自己好不容易考上了个还不错的大学,毕业后却要为了找工作再去学技术,我开始很不情愿。但考虑到所学专业不好找工作,就报名了。学习了两年,拿到毕业证后成功进入公司。”魏爱忠说,他很喜欢现在的工作,工资待遇还可以,前景也不错,他不后悔自己的选择。王磊 求职不如意,希望能安定下来  今年28岁的王磊2009年毕业于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后,他在潍坊汽配城工程部找了一份和专业还算对口的工作。但因为薪酬低,加上他对这份工作也不感兴趣,只干了一个月就辞职了。王磊告诉记者,此后,他还干过淘宝客服,做过电脑维修和销售,但这些工作都是没干多久就辞职了。  眼看“好工作”难找,王磊最终决定“回炉”学技术,掌握一技之长。  “大学四年,实际上除了毕业证书,专业方面的技能自己懂得并不多,即便是掌握的一些理论知识,也学得太浅基本无用武之地,频繁地换工作很难有好的发展前途。在北大青鸟潍坊软件学院,我重新和一些高中毕业生站到了同一起跑线上,但为了将来能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也就不觉得尴尬了。”王磊希望,今年年底毕业后,能在潍坊找份与计算机软件相关的工作。韩平 年近不惑,为“多赚点”忙补习  “在北大青鸟潍坊软件学院,我的年龄算大的了。”今年38岁的韩平表示,2001年,他从南京财经大学毕业后来到潍坊一家物流企业工作,一干就是十多年。较低的薪水,乏味的工作,最终让韩平选择了离开。此后,他又到城区一家热力企业工作。“现在的工作虽然很稳定,压力也不大,但是真心感觉没有太好的发展前途,虽然快40岁了,但还想再学一些新技术。”韩平说。  由于工作比较忙,韩平只能白天工作,晚上下班后再学习。“十几年不看书学习了,还真有点不习惯。”韩平希望,将来可以找份与计算机相关的工作,他觉得这个行业工资相对高一些。  “回炉”之 声音要收入?要面子?旁观者褒贬不一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调查了十余位近年毕业的大学生。不少人对“回炉”学技术并不反感,其中5人表示,有必要的话,他们也希望能够“回炉”学习以提升工作能力。也有三人明确表示不能接受“回炉”。他们认为,已经读了四年大学,如果再去读技校,感觉这四年就白白浪费了似的。  “现在要找一份既体面工资又高的工作实在是太难了,尤其是现在大学生这么多,大学生的含金量降低了,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吃香了。大学毕业后,大家能找到一份工作就不错了。”现供职于高新区一家私人企业的刘晨告诉记者,他2011年从齐鲁工业大学毕业,因为学的是设计专业,毕业后就来到现在的公司做设计工作,负责公司的网站和宣传单页的设计。“每天早晨7时30分赶到单位,晚上9时许才下班。一个月工资3000元,还要拿出2100元还房贷,压力实在是太大了。”刘晨告诉记者,如果可以,去技校学个一技之长,换个工资高一些的工作,哪怕苦点累点都没关系。“如果可以,想去学习电脑课程,现在IT行业挺不错的,还可以考虑以后自己开店。”刘晨说。  “大学毕业后能够再去“回炉”学习一技之长,这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而是一种提升自我的方式。我周围很多朋友就是大学毕业后,感觉工作不顺利,然后转而去技校学习电焊的。有的人现在一个月能赚六七千元,一家人的日子过得挺好的。”家住奎文区华光小区的李彬告诉记者。  “大学学了四年,再去“回炉”学技工,那大学不是白读了吗?浪费了时间和金钱,还不如高中毕业后直接去呢。大学生有大学生的用处,评价他们的标准不应该只是工资,而是他们的个人修养要相对高一些,单纯为了追求高薪而“回炉”学习有点不值。”在奎文区一家私人企业工作的董女士说。不等于“大学白读”,而是自我提升  针对大学生“回炉”学技术的现象,北大青鸟潍坊软件学院校长路修武认为,这是一种理性选择。  “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大学生认识到了技能型人才的价值,他们的就业观更加务实,从而主动选择改变自己,以适应社会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生‘回炉’学技术是一件好事。”路修武说,大学生“回炉”不能说是“大学白读了”,而是这些大学生在弥补高等教育中的“短板”,是自我提升的一个过程。  “我们在开课之前,也对潍坊的一些企业和大学生做过一些调查,现在不止是大学生求职难,企业招聘也难,主要原因是双方都在挑。就像找对象一样,双方都想挑自己中意的,这必然增加了就业难度。”路修武说,这种情况下,往往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大学生在最初选择工作岗位时往往显得很迷茫,不知道自己到底适合什么工作,从而频繁跳槽。而面对员工频繁离职,部分企业也逐渐丧失了培养新人的动力,他们更愿意选择一些专业技能型人才,最大程度地保证新员工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上岗,这往往又是很多大学毕业生的短板。  路修武表示,大学生应该正确认识“回炉”学技术,根据个人实际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就业结构性矛盾根本在“供需错位”  “我国高等教育一直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不利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部分大学生专业理论与实际运用脱节,不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眼高手低,这是造成他们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潍柴职业学院学生管理室招生就业组主管郭兵说,现在的大学生普遍是高中学习很努力,一旦考上大学后就感觉“解放”了,没有了老师的督促,很容易形成“报复性”的自我放松,甚至干脆混日子。等到离开校园后,才发现什么也没学到,找工作频频受挫。“‘回炉’学习只是很多人的一种无奈选择。凡事要未雨绸缪,大学生要想尽快融入社会,做到学以致用,最重要的还是要珍惜大学里的学习时间,将学到的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做一个高素质的人才。”郭兵表示。  “此外,大学生‘回炉’学技术,凸显了高校院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矛盾,暴露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困境。各高校在注重对学生理论学习的同时,要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把大学生‘回炉’现象作为完善教学结构,顺应市场需要的契机,通过教学改革培养更加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郭兵说,虽然我国大学教育有本科、专科层次之分,但目前两者的教育方式和要求基本相同,不少高校本科生、专科生培养方式雷同,导致一些大学生毕业后高不成、低不就,难以适应社会。要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关键要把好入口关,以市场为导向培养人才。  文/图 本报记者 李早花 实习生 张艳华
     
鲁ICP备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梦幻西游辅助技能赚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