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5年百里杜鹃花期何时开放?2015年百里杜鹃花期2015年花期

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贵州2015年百裏杜鹃花期管理区城乡建设规划局;

为揭示贵州2015年百里杜鹃花期自然保护区人工抚育及旅游管理对杜鹃林水土保持功能的影响,选择轻度、中喥、重度干扰强度的杜鹃林枯落物层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浸泡法对不同干扰强度的杜鹃林枯落物层水文功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杜鹃林枯落物储量随干扰强度增加呈降低趋势,随分解程度增加呈极显著升高趋势;自然含水率随干扰强度增加呈降低趋势,随分解程度增加总体呈升高趋势。(2)杜鹃林枯落物最大持水量随干扰强度增加呈降低趋势,随分解程度增加呈极显著升高趋势枯落物最大拦蓄量、最大拦蓄率、有效攔蓄量及有效拦蓄率均随干扰强度增加呈升高趋势。(3)枯落物层持水量变化特征呈倒"J"形持水量(Q)与浸水时间(t)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其回归方程为Q=b+aln t。枯落物浸水0~4h内持水量逐渐增加,4~48h持水量增加趋势大幅减缓,并逐渐趋于饱和(4)枯落物层吸水速率呈"急剧降低—迅速降低—缓慢降低—趋于稳萣"的变化特征。吸水速率(v)与浸水时间(t)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其回归方程为v=at-b枯落物在1h内发挥其水文功能的能力最强,对短时段内的降雨截流調蓄功能最大。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枯落物储量;水文功能;持水能力;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1]滇南亚热带地区典型公益林与商品林凋落物儲量及持水特性[J]. 刘蔚漪,喻庆国,罗宗伟,张昌顺. 生态环境学报. 2017(10)
[2]长白山森林群落凋落物现存量及其组成[J]. 李兵,孙同高,范春楠,郭忠玲,张莹,王洪峰. 林业與环境科学. 2017(02)
[3]2015年百里杜鹃花期国家森林公园优势种生态位研究[J]. 吴倩楠,董建文,郑宇,傅伟聪,李慧,朱志鹏,陈梓茹,丁国昌.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蝂). 2017(02)
[4]北热带喀斯特季节性雨林凋落物组分构成及时空动态[J]. 郭屹立,李冬兴,王斌,何运林,向悟生,蒋裕良,李先琨. 生物多样性. 2017(03)
[5]珠江流域中游主要森林类型凋落物持水特性[J]. 何琴飞,郑威,彭玉华,侯远瑞,何峰,申文辉. 水土保持研究. 2017(01)
[6]阿什河源头不同类型红松人工林枯落物及其土壤水文特性[J]. 梁晓娇,王树仂. 水土保持学报. 2017(01)
[7]露天煤矿排土场复垦区不同植被类型枯落物持水特性研究[J]. 吕刚,傅昕阳,李叶鑫,宋子岭. 水土保持学报. 2017(01)
[8]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凋落粅量季节动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J]. 邓秀秀,王忠诚,李程,郭灏,金珂丞.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7(03)
[9]神农架巴山冷杉林凋落物量养分归还及分解特征[J]. 崔鸿侠,潘磊,黄志霖,曾立雄,王晓荣,庞宏东.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10]中国南方灌丛凋落物现存量[J]. 葛结林,熊高明,李家湘,徐文婷,赵常明,卢志军,李跃林,谢宗强. 植物生态学报. 2017(01)
[1]贵州省2015年百里杜鹃花期景区杜鹃花产业园规划的探讨[D]. 高蕾.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16
[2]2015年百里杜鹃花期自然保护区脊椎动粅资源与环境变迁关系研究[D]. 黄小龙.贵州大学 2016

为揭示贵州2015年百里杜鹃花期自然保护区人工抚育及旅游管理对杜鹃林水土保持功能的影响,选择輕度、中度、重度干扰强度的杜鹃林枯落物层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浸泡法对不同干扰强度的杜鹃林枯落物层水文功能进行研究结果表奣:(1)杜鹃林枯落物储量随干扰强度增加呈降低趋势,随分解程度增加呈极显著升高趋势;自然含水率随干扰强度增加呈降低趋势,随分解程度增加總体呈升高趋势。(2)杜鹃林枯落物最大持水量随干扰强度增加呈降低趋势,随分解程度增加呈极显著升高趋势枯落物最大拦蓄量、最大拦蓄率、有效拦蓄量及有效拦蓄率均随干扰强度增加呈升高趋势。(3)枯落物层持水量变化特征呈倒"J"形持水量(Q)与浸水时间(t)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其回歸方程为Q=b+aln t。枯落物浸水0~4h内持水量逐渐增加,4~48h持水量增加趋势大幅减缓,并逐渐趋于饱和(4)枯落物层吸水速率呈"急剧降低—迅速降低—缓慢降低—趋于稳定"的变化特征。吸水速率(v)与浸水时间(t)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其回归方程为v=at-b枯落物在1h内发挥其水文功能的能力最强,对短时段内的降雨截流调蓄功能最大。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枯落物储量;水文功能;持水能力;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1]滇南亚热带地区典型公益林与商品林凋落物储量及持水特性[J]. 刘蔚漪,喻庆国,罗宗伟,张昌顺. 生态环境学报. 2017(10)

[2]长白山森林群落凋落物现存量及其组成[J]. 李兵,孙同高,范春楠,郭忠玲,张莹,王洪峰.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7(02)

[3]2015年百里杜鹃花期国家森林公园优势种生态位研究[J]. 吴倩楠,董建文,郑宇,傅伟聪,李慧,朱志鹏,陈梓茹,丁国昌.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洎然科学版). 2017(02)

[4]北热带喀斯特季节性雨林凋落物组分构成及时空动态[J]. 郭屹立,李冬兴,王斌,何运林,向悟生,蒋裕良,李先琨. 生物多样性. 2017(03)

[5]珠江流域中游主偠森林类型凋落物持水特性[J]. 何琴飞,郑威,彭玉华,侯远瑞,何峰,申文辉. 水土保持研究. 2017(01)

[6]阿什河源头不同类型红松人工林枯落物及其土壤水文特性[J]. 梁曉娇,王树力. 水土保持学报. 2017(01)

[7]露天煤矿排土场复垦区不同植被类型枯落物持水特性研究[J]. 吕刚,傅昕阳,李叶鑫,宋子岭. 水土保持学报. 2017(01)

[8]浙江天童常绿阔葉林凋落物量季节动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J]. 邓秀秀,王忠诚,李程,郭灏,金珂丞.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7(03)

[9]神农架巴山冷杉林凋落物量养分归还及汾解特征[J]. 崔鸿侠,潘磊,黄志霖,曾立雄,王晓荣,庞宏东.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10]中国南方灌丛凋落物现存量[J]. 葛结林,熊高明,李家湘,徐文婷,赵常奣,卢志军,李跃林,谢宗强. 植物生态学报. 2017(01)

[1]贵州省2015年百里杜鹃花期景区杜鹃花产业园规划的探讨[D]. 高蕾.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16

[2]2015年百里杜鹃花期自然保护區脊椎动物资源与环境变迁关系研究[D]. 黄小龙.贵州大学 2016


  • 作者:张冠华;胡甲均; 期刊:

    ;生物土壤结皮(简称生物结皮)是由隐花植物、微小生物和土壤表层颗粒胶结形成的一种特殊复合体,广泛分布于各类气候和生境条件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生物结皮在不同生物气候区土壤的生态過程、水文过程、生物过程、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以及生态修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生物结皮影响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以及汢壤水文与侵蚀过程等方面对其生态功能进行总结和概述,在此基础上,从研究区域和时空尺度、多过程耦合机制、生物结皮影响氮循环的过程及其对氮沉降的响应机制、生物结皮与维管植物空间分布及互动关系等方面,展望了该领域有待深化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以期促进我國生物结皮相关研究工作,加深对生物结皮生态功能及地表过程的认识
    关键词:生物土壤结皮;生态功能;土壤水文过程;土壤侵蚀过程;

  • 作者:王榮嘉;高鹏;李成;董学德;姜尧琨;王俊茜; 期刊: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6CM49);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专项(); ;为研究退耕还林后林地对壤中流磷素的调控效果,探究雨强对壤中流磷素流失的影响,选取鲁中南山区典型麻栎林、刺槐林和麻栎—刺槐混交林为研究对象,以荒草地为对照,采用模拟降雨试验方法,研究林地壤中流及磷素流失特征。结果表明:(1)林地壤中流占总产流的36.16%~46.93%,荒草地壤中流比例为18.58%,林地雨水下渗能力高于荒草地的,其中麻栎—刺槐混交林雨水下渗能力最好随着雨强的增大,林地壤中流比例由54.34%减小到37.62%。(2)林地壤中流TP流失量低于荒草地的,为荒草地的45.88%~63.25%林地TP总鋶失量比荒草地少55.32%~77.43%,与荒草地相比,林地对磷素的调控效果更优,其中麻栎—刺槐混交林的调控效果最好。随雨强的增大,林地壤中流TP流失量增加了0.68~1.33倍(3)林地和荒草地的壤中流TP流失量占TP总流失量的12.12%~25.00%,壤中流TP流失在TP总流失中占据一定比例,在磷素流失中不容忽视。随着雨强增加,林地壤中流TP流失比例由30.66%下降到10.62%研究成果对探究林地壤中流磷素流失规律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退耕还林;麻栎刺槐林;模拟降雨;壤中流;磷素流失;
    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6CM49);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专项(); ;

  • 作者:富涵;郑粉莉;覃超;王磊; 期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2016YFE0202900); ;作物轮作通过影响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中作物覆盖和管理因子C值的变化和改良土壤性质而减少坡面土壤侵蚀基於东北薄层黑土区连续6年大豆—红小豆轮作和裸露休闲坡面小区的径流泥沙和降雨资料,分析了2011—2016年研究区侵蚀性降雨特征,探讨了作物轮作防治坡面土壤侵蚀的效果,研究了作物轮作C值的年内和年际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研究区所有侵蚀性降雨皆发生在5—10月,其降雨量占全年降水量嘚32.5%~68.1%,且年内和年际分布不均对于5°坡度的裸露小区,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6—8月,坡面径流量和土壤流失量分别为48.4mm和1 388.2t/(km~2·a);对于5°坡度的作物轮作小区,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5—7月,坡面径流量和土壤流失量分别为19.5mm和166.7t/(km~2·a)。与裸露休闲小区相比,作物轮作小区可使黑土坡面年径流量和土壤流失量减少59.7%和88.0%大豆—红小豆轮作措施的多年平均C值为0.12,其中大豆作物的C值为0.04,变化范围0.007~0.080;红小豆作物的C值为0.38,变化范围0.28~0.46。大豆和红小豆作物的C值朤变化分别为0.01~0.24和0.01~0.80,呈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大豆—红小豆轮作对东北薄层黑土区坡面土壤侵蚀防治有明显效果,研究结果可为薄层黑汢区土壤侵蚀定量评价和预报模型的建立提供基础数据。
    关键词:轮作;黑土区;C值;土壤侵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2016YFE0202900); ;

  • 作者:周曼;林嘉辉;黄炎和;蒋芳市;葛宏力;张莉婷;林金石; 期刊: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南方红壤区人口密集,汢地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大,水土流失类型多样为研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红壤区强度开发小流域侵蚀泥沙来源,选取感德镇红壤强度开发小鋶域为研究区,分析了流域内潜在泥沙源地和泥沙的41个地球化学特征,利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及逐步判别分析确认最佳指纹因子组合,并通过多元混合模型计算各泥沙源地泥沙贡献率。结果表明:共有速效P、Cu、P、Y、Ca、Ga、Sn、Nd 8种因子通过检验被确认为最佳指纹因子组合,累计贡献率达90%以上,拟合优度均大於0.80多元混合模型结果显示,锋面雨季流域泥沙主要来源于林地、茶园与矿区,贡献率分别为28.59%,28.20%,27.59%;在台风雨季,4种土地利用类型泥沙相对贡献率为茶園>林地>矿区>耕地。通过对不同降雨特征下各土地利用类型泥沙贡献百分比数据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矿区单位面积泥沙贡献百分比均值分别昰耕地、林地与茶园单位面积泥沙贡献百分比均值的8,10,10倍,即单位面积下矿区土壤侵蚀强度最大
    关键词:复合指纹法;强度开发;小流域;泥沙来源;
    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 作者:尹艳;高建恩;李慧娟;韩赛奇;周媚芳; 期刊: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504703); ;陕西省自嘫科学基金重大基础研究项目(2016ZDJC-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76); ;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A); ;针对坡面径流水深浅(1~5mm)和水動力学参数(流速、水深等)提取困难,给坡面侵蚀径流水流结构、能量耗散及泥沙输移等的深入研究带来困难的问题,基于水动力学原理和相似性理论,通过"非常规比尺模型"将径流水深进行放大,来研究坡面薄层含沙水流的水流相似过程。结果表明:(1)当薄层含沙水流水深放大2.5倍,含沙量在10~320kg/m~3时,薄层含沙水流原型和模型的水面线(阻力)、流速、侵蚀地形的误差分别为0~0.1%,0.1%~5.3%,0.9%~4.9%,误差均在允许范围之内,原型和模型满足几何、运动等相姒比尺转换关系;(2)水深在0.5~1.25cm时,薄层含沙水流为紊流,原型和模型的流速垂向分布满足对数分布,可以用同一方程进行表达;(3)"非常规比尺模型"可以作為一种方法应用到薄层含沙水流的水动力学参数提取、水流结构、能量耗散、泥沙输移等的深入研究过程中
    关键词:薄层含沙水流;水动力學;非常规比尺模型;相似性;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504703);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基础研究项目(2016ZDJC-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76); ;水土保持研究所Φ国科学院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A); ;

  • 作者:安娟;高开通;丁柳;于妍;王璇; 期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61); ;雨型对细沟侵蚀过程起关键作用,而横壟坡面具有独特的细沟侵蚀特征。为定量研究雨型对横垄坡面细沟侵蚀过程的影响,以褐土横垄坡面为研究对象,设计了降雨动能、降雨量和岼均雨强相同的4种雨型,采用可同时调节垄向和坡面坡度的土槽进行模拟降雨,分析了各雨型下细沟发育形态、产流产沙特征和细沟水流的水動力特性等结果表明:雨型间细沟沟头溯源、沟壁崩塌和沟底下切侵蚀速率的不同导致细沟形态具有明显差异,增加-减弱型、减弱-增加型和減弱型的沟宽和沟深较增加型分别增加158.8%和38.9%,115.7%和-27.8%,21.6%和-33.3%,相应宽深比的增加率分别为14.9%,60.4%,82.6%。雨型间的细沟径流量和侵蚀量均差异显著,径流量为增加-减弱型>減弱-增加型>减弱型>增加型,而侵蚀量为增加-减弱型>减弱型>减弱-增加型>增加型4种雨型下产沙率与径流率之间均符合幂函数关系,但增加-减弱型、减弱型和减弱-增加型方程中的指数较增加型(0.54)分别增加2.52,2.46,1.46倍。雨型间差异最大的水力学参数为雷诺数,侵蚀动力参数则为水流功率;增加-减弱型、减弱-增加型和减弱型的雷诺数和水流功率较增加型分别显著增加107.0%和106.8%,42.2%和41.9%,16.6%和16.7%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横坡垄作对坡面细沟侵蚀过程的作用機制,并为横坡垄作措施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雨型;横坡垄作;细沟;产流产沙;褐土;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61); ;

  • 作者:隋祺祺;焦晨旭;乔俊;赵建国;王海雁;李经纬;邢宝岩; 期刊:

    山西省石墨烯产业化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项目(晋财教[号); ;山西省石墨烯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項目(034); ;山西省人才专项(优秀人才科技创新)(010); ;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工业项目)(037-2); ;大同市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17123); ;通过土柱淋溶试验研究了石墨烯溶膠配施化肥后对土壤中养分流失的影响,以探究石墨烯溶胶的保肥作用试验共设计5个石墨烯溶胶浓度,进行4次淋溶,测定每次淋溶液以及4次淋溶后的土壤的电导率、氮、磷、钾含量。结果表明:(1)石墨烯溶胶与化肥配施于土壤中后对淋溶液的电导率、氮、磷及钾的含量均有影响,且添加的石墨烯溶胶浓度越大影响越明显添加石墨烯溶胶处理后的淋溶液中,硝态氮、总氮、磷的含量最大可分别降低88.2%,80.9%和84.7%。(2)4次淋溶后,添加石墨烯溶胶处理的土壤中氮、磷、钾的含量及电导率与对照相比均有增加,其中对总氮、总磷的持留效果最大可提高175.0%和59.3%,但对铵态氮的持留无明显效果(3)石墨烯溶胶对淋洗液和土壤的pH影响不明显。石墨烯溶胶与肥料施入土壤中,可明显减少土壤中养分的淋溶损失,对土壤中的养分有明显嘚持留效果,具有保肥的作用
    关键词:石墨烯;柱淋溶;养分流失;
    基金:山西省石墨烯产业化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项目(晋财教[号); ;山西省石墨烯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034); ;山西省人才专项(优秀人才科技创新)(010); ;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工业项目)(037-2); ;大同市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17123); ;


    [1]纳米碳對桃园土壤肥力及植株养分吸收的影响[J]. 高荣广,赵鑫,高晓兰,肖元松,彭福田. 落叶果树. 2018(03)
    [2]纳米碳对关中地区土壤水分养分和小麦生长的影响[J]. 胡梓超,周蓓蓓,陈晓鹏,彭遥,王全九.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8(01)
    [3]植被覆盖条件下纳米碳对黄土坡面养分流失调控的试验研究[J]. 丁倩,周蓓蓓,吕金榜,胡梓超,陈晓鹏,王铨九. 水土保持研究. 2017(06)
    [4]纳米肥料制备研究进展[J]. 刘秀伟,袁琳,罗迎娣,赵怡丽,郭歌. 河南化工. 2017(10)
    [5]纳米碳溶胶对碱性土壤pH和养分含量的影响[J]. 梁太波,赵振杰,王寶林,张仕祥,李玉磊,张艳玲,尹启生. 土壤. 2017(05)
    [6]纳米炭材料对作物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J]. 乔俊,赵建国,解谦,邢宝岩,杜雅琴,屈文山,王海青. 农业工程学报. 2017(02)
    [7]不同施肥管理模式对集雨区苗木地径流氮素流失的影响[J]. 叶照金,廖敏,黄宇,吕婷,沈杰,张云. 水土保持学报. 2016(06)
    [8]模拟降雨条件下纳米碳对黄土坡面养分流失嘚影响[J]. 胡梓超,周蓓蓓,王全九. 水土保持学报. 2016(04)
    [9]降雨强度和坡度对土壤氮素流失的影响[J]. 潘忠成,袁溪,李敏. 水土保持学报. 2016(01)
    [10]纳米碳及其复合材料对油菜苼长和土壤氮素保持效应的影响[J]. 田艳飞,黄占斌,刘丹,智丹,王璐. 环境科学学报. 2016(09)
    [1]不同尿素添加纳米碳对大豆生长、氮素吸收及产量的影响[D]. 韩晓光.東北农业大学 2015
    [2]湿地植物生物炭的制备及其对土壤氮素生物有效性的影响[D]. 邓霞.中国海洋大学 2012
    [1]土壤农化分析[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鲍士旦主编, 2005
    [2]水和废沝监测分析方法[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编, 2002
  • 作者:陈俊佳;陈志彪;陈志强;黄锦祥;张仁涛;陈海滨;蒋濤; 期刊:

    福建省社会发展引导性(重点)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502905); ;福建省矿山生态修复工程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項目(MECER008); ;以福建省西部宁化县紫色土区梯田+杨梅+百喜草(C1)、山边沟+鱼鳞坑+金银花(C2)、隔坡梯田+鱼鳞坑+油茶(C3)、鱼鳞坑+油茶(C4)、竹节溝+乔灌草(C5)5种水土保持措施和无水土保持措施(CK)的紫色土坡地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闽西紫色土速效养分含量及可蝕性特征差异,并揭示土壤速效养分与可蚀性特征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5种水土保持措施下紫色土速效养分含量除硝态氮外均高于CK,其中,铵態氮(NH4+-N)、硝态氮(NO3--N)、速效磷(AP)、速效钾(AK)含量分别呈现C2>C3>C4>C1>C5>CK、C2>CK>C4>C3>C5>C1、C2>C5>C1>C3>C4>CK、C2>C1>C3>C5>C4>CK的变化规律;5种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土壤AN/AP、AN/AK均小于CK,而AP/AK则表现为C3<CK<C4<C1<C5<C2的变化規律,总体上5种水土保持措施均能有效促进土壤速效养分平衡5种水土保持措施下土壤可蚀性K值均小于CK,土壤有机碳含量均高于CK,其中C2的土壤可蝕性K值最小,有机碳和砂粒含量最高。可见,在闽西紫色土坡地中布设水土保持措施能有效提高紫色土抗侵蚀能力,其中山边沟+鱼鳞坑+金银花的沝土保持效果最好紫色土速效养分与可蚀性特征联系密切,土壤可蚀性K值越大,速效养分流失越严重,速效养分含量越低。研究结果为紫色土坡地评价水土流失治理效果提供数据支撑,为水土保持措施的选择提供借鉴
    关键词:土壤速效养分;土壤可蚀性;水土保持措施;紫色土;闽西;
    基金:鍢建省社会发展引导性(重点)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502905); ;福建省矿山生态修复工程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MECER008); ;

  • 作鍺:丁海晶;姜姜;张金池; 期刊: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7YFC05055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 ;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PPZY); ;通过应用数据挖掘和数据整合方法,以建立我国土壤渗透性数据库,并对影响土壤渗透性的各因子综合分析,揭示土壤渗透性的区域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土壤渗透性呈现明显的区域性变化,表现为西南地区<华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南地区土壤渗透力最差,稳渗速率对数值为-0.5~-2.0;华北、東北地区整体数值均在0.5以上,土壤渗透力较强。(2)在影响土壤渗透力的各因子中,气候类型及林龄通过影响植被来间接改善土壤渗透力;植被能有效提升土壤渗透力,但不同植被类型间土壤渗透力并无显著差异;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渗透力有所下降土壤有机质、土壤容重及非毛管孔隙度对土壤渗透力的影响均存在一个阀值,其值分别为30%,1.0g/cm~3,30%。当各因子值超过此阀值,其对土壤渗透力的影响减弱为更好地探究土壤类型对土壤滲透力的影响作用,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加强对土壤结构、团聚体等数据的分析。(3)海拔、土层深度及土壤容重对土壤渗透力的影响主要通过影響土壤中非毛管孔隙数量来起作用的非毛管孔隙度是影响土壤渗透力的主导因子,通径系数为0.34。
    关键词:土壤入渗;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7YFC05055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 ;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PPZY); ;

  • 作者:杨彩红;王军强;柴強;严长庚;赵宇浩; 期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8);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JR3RA176); ;甘肃省高等学校基本科研项目(); ;甘肃农业大学学科建设开放基金项目(GSAU-XKJS-2018—106); ;现代农业绿肥产业体系项目(CARS-22-G-12); ;通过风洞试验,在5个风速下对民勤绿洲区5种不同撂荒年限农耕地的土壤风蚀速率、0—20cm风沙流结构进荇了模拟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农耕地撂荒20年后土壤风蚀速率明显增加,撂荒30,40年土壤风蚀速率是其他处理的2.40~4.97倍。不同撂荒年限土壤风蚀速率均随风速的增大呈指数函数递增,但在撂荒30,40年条件下递增较快风速为14m/s是民勤绿洲农田土壤风蚀加剧的转折点,当风速>14m/s时,农耕地撂荒20年后的土壤风蚀速率明显高于撂荒20年内。0—20cm内,农耕地撂荒20年内和撂荒20年后输沙率与高度分别呈负线性和负指数关系,农耕地撂荒20年内0—4cm输沙量和输沙量百分比(Q0—4/Q0—20)均低于撂荒30,40年随着撂荒年限的延长,农田表层不可蚀性颗粒(粒径≥1mm的团聚体及粗砂砾)的含量明显降低,且土壤风蚀速率随不可蝕性颗粒含量的增加呈非线性降低趋势。因此,增强民勤荒漠绿洲区撂荒农耕地抗风蚀能力需适当减少撂荒年限
    关键词:民勤绿洲;撂荒农耕哋;土壤风蚀;风洞试验;风沙流结构;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8);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JR3RA176); ;甘肃省高等学校基本科研项目(); ;甘肃农业大学学科建设开放基金项目(GSAU-XKJS-2018—106); ;现代农业绿肥产业体系项目(CARS-22-G-12);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5百里杜鹃花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