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练笔100字,英雄花木兰好想当兵上战场杀敌啊是如何杀敌的描写

花木兰 - 古代民族女英雄 花木兰(412年-502年),北魏宋州(今河南商丘)人,巾帼英雄,花木兰的事迹流传至今,中国北方古代民族英雄,忠孝节义,以替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闻名天下,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的绝唱。花木兰事迹被多种文艺作品所表现,电影、电视剧、歌舞豫剧等。人物概述生平经历花木兰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个传说色彩极浓的巾帼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壮的英雄史诗。花木兰(412-502)是北魏宋州(今河南商丘虞城县)人。花木兰的父亲以前是一位军人,因此从小就把木兰当男孩来培养。木兰十来岁时,她父亲就常带木兰到村外小河边练武,骑马、射箭、舞刀、使棒。空余时间,木兰还喜欢看父亲的旧兵书。 时值太武皇帝时期(424——452年),北魏经过孝文帝的改革,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较为安定。但是当时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断南下骚扰,北魏政权规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线。但是木兰的父亲年纪大了,没办法上战场,家里的弟弟年纪又小,所以,木兰决定替父从军,从此开始了她长达多年的军旅生活。去边关打仗,对于很多男人来说都是艰苦的事情,更不要说木兰又要隐瞒身份,又要与伙伴们一起杀敌。但是花木兰最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十数年后凯旋回家。皇帝因为她的功劳之大,认为她有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职,不过,花木兰拒绝了,她请求皇帝能让自己回家,去补偿和孝敬父母。千百年来,花木兰一直是受中国人尊敬的一位女性,因为她又勇敢又纯朴。1998年,美国迪斯尼公司将花木兰的故事改编成了动画片,受到了全世界的欢迎。《木兰诗》被列入中学课本,被千千万万的青年学生世代诵颂。木兰的事迹和形象被搬上舞台,长演不衰。她的精神激励着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保卫国家,可歌可泣。民歌历史上有一篇赞颂花木兰的北朝民歌——《木兰辞》,又称木兰诗,也是叙事诗、咏史诗。木兰辞唧(jī)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zh&#249;)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tiě),可汗(k&#232; h&#225;n)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w&#232;i)市鞍(ān)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jiān),南市买辔(p&#232;i)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jiān jiān)。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j&#236;)鸣啾啾(jiū jiū)。万里赴戎(r&#243;ng)机,关山度若飞。朔(shu&#242;)气传金柝(tu&#242;),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qi&#225;ng)。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jiāng);阿姊(zǐ)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hu&#242; hu&#242;)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zhu&#243;)我旧时裳(ch&#225;ng)。当窗理云鬓(b&#236;n),对镜帖(tiē)花黄。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b&#224;ng)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故里北魏宋州(今安徽亳州)在今安徽亳州市。木兰祠始建于唐代,占地面积72000平方米,自南而北依次有大门、大殿、献殿、后楼和各院落,共有百余间。大门过道内,塑有花木兰的高大战马;大殿内,塑有花木兰戎装出征像和两侧侍卫;后楼塑有花木兰少女像、全家合欢像;祠殿内外,有历代官吏、名人赞美花木兰的撰文、题诗、书画等碑刻十余通。如唐代杜牧诗:“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佛云堆上祝明妃”。可惜,原祠毁于1943年一场战火,近年重修,尚有元代、清代祠碑保存完好。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做出决定,命名虞城县为“中国木兰之乡”,并同意虞城县挂牌成立“中国木兰文化研究中心”。木兰葬于延安,圣地有胜迹。木兰家住延安城南万花乡花塬头村,为花姓,北魏人。死后葬于村旁山上,称“花家陵”。皇帝还派人送葬,墓下有石阶,两旁分列石人、石马、石狮、石羊。1984年,在延安万花山修复了木兰陵园。该园雕梁画档,典雅壮观,依山建有墓冢,石碑上刻有舒同所书的“木兰诗”、“花将军墓”,以及白居易、杜牧等著名诗人歌颂花木兰的诗词。园内遍植满了木兰喜爱的牡丹花,塑有木兰戎装石像,跃马横剑,逼真再现了木兰当年的英雄气概。史料记载相关记载花木兰(有学者考证,其生于412年,死于502年,享年90岁。一说生于412年,在从军12年后返乡,因不愿做魏主之妃,自杀。)的故事流传广远,一千多年以来有口皆碑,但对于她的姓氏、里居、出生年代,仍然传说纷坛,莫衷一是。关于她的姓氏,有人说是姓朱,有人说是复姓木兰,有人说是姓魏,明代的徐谓在《四声猿》中说她是姓花,名木兰,父亲花弧(一说朱文禄)是一个后备役军官,大姐花木莲,幼弟花雄,母亲姓袁,一家五口,这是至今仍为大家所接受的一种说法。至于出生年代,姚莹在《康輶纪行》中说她是北魏孝文帝至宣武帝时人;宋翔凤的《过庭禄》中则说她是隋恭帝时人,程大冒的《演繁露》中则说她是唐初人,比较起来北魏宋州(今河南商丘)时人的说法比较可靠,河南省《商丘县志》说她是商丘花宋村人,似以《商丘县志》的说法比较合理。《河南通志》:“隋木兰,宋州人,姓魏氏。恭帝时发兵御戍,木兰有智勇,代父出征,有功而还。乡人为之立庙”。侯有造《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说:“将军魏氏,本处子,名木兰。历年以纪,交锋十有八战,策勋十二转。朝觐,天子喜其功勇,授以尚书。隆宠不赴,恳奏省视。拥兵还谯,造父室,释戎服,复闺装,举皆惊骇。咸谓自有生民以来,盖未见也。卫兵振旅还,以异事闻于朝。召复赴阙,欲纳宫中,将军曰:臣无媲君礼制。以死誓拒之。势力加迫,遂自尽。所以追赠有孝烈之谥也……”花木兰的事迹传至今,主要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的绝唱,是这篇长篇叙事诗歌颂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年代考证根据北朝民歌《木兰辞》(又作《木兰诗》)(约作于北魏迁都洛阳以后,中经隋唐文人润色)的描述,对于花木兰的历史年代问题,目前有两种主要的民间说法是:第一种说法是:北魏太武帝年间,花木兰替父从军,参加了北魏破柔然之战,木兰多次参与了北魏出击大漠兵伐柔然的战争,且表现突出,但却无人发现她是女子。战争结束后,朝廷欲授予她尚书郎,被她婉言拒绝。第二种说法是:隋恭帝义宁年间,突厥犯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多载,屡建功勋。花木兰的事迹传至今,主要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北朝民歌的绝唱,这是一篇由宋代郭茂倩编的长篇叙事诗歌,歌颂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木兰辞》是公认的北朝民歌,和隋朝缺乏密切的关系,这种隋朝末年的说法却与全文多处有冲突,但是不知道为何会流传这种说法)。《木兰从军》原文: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少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翻译:木兰是古时候的一位民间女子。从小练习骑马,随着年龄的增长技术不断精深。时值皇上点兵,她的父亲也在名册上,和同村的许多年轻人都在此次出征中.她的父亲因年老多病而不能胜任。木兰便女扮男装,给马买好马鞍,替父亲出征。逆黄河而上,翻越黑山,与敌作战驰骋沙场十余年之久,屡建奇功。!男子可做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我看到木兰从军之事后便更加相信这个道理了。人物文化中国木兰之乡河南商丘市虞城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木兰之乡”。人们为了纪念花木兰,在河南商丘虞城县内还建有木兰中学、木兰火车站、木兰宾馆、花木兰度假村、花木兰产业集团、花木兰民兵连、木兰巨型雕像等。商丘市还组建有花木兰武术协会、花木兰盘鼓队、花木兰舞龙队。每年的四月初八,木兰的生日,人们前来祭祀,人山人海,庙会盛大。<font color="#09年10月26日上午,新落成的虞城县木兰文化广场锣鼓喧天,彩旗招展。备受瞩目的中国&#183;商丘第五届国际木兰文化节在这里隆重举行。木兰文化源远流长,木兰故事家喻户晓。“虞城县木兰传说”是2007年3月被列入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6月国务院确认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更好地弘扬木兰精神和民族文化,商丘市从2000年开始举办木兰文化节系列活动,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 现在,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名子不但在我国家喻户晓,而且由于美国迪斯尼公司耗巨资制作的卡通片《花木兰》的巨大影响,她的美名已传遍了全球。美国新闻媒体赋诗称赞&古有神州花木兰,替父从军英名响;今有卡通&洋木兰&,融中贯西四海扬。从木兰文化到产业品牌挖掘—盘活—做大,最终实现文化与经济比翼齐飞,木兰文化在虞城县掷地有声风生水起!&&&&&& 木兰的故乡到底在哪里?历史上曾经争论不休。徐鹏在1962年出版的第97期《中华活页文选》中的文章《木兰诗》里指出:“关于木兰的姓氏和籍贯……有人说她是谯郡人,有人说她是宋州人,有人说她是黄州人,有人说她是商丘人。”据史料记载,无论是谯郡、宋州或商丘,指的都是虞城县营廓镇周庄村小魏庄这个地方。木兰祠位于虞城县营廓镇周庄村,现存有记载木兰身世的元、清记事碑两通,并有木兰当年辞世的陵墓。据史料记载,唐代在此处建有木兰庙。金泰和年间,重修大殿、献殿各3间,并塑木兰像。元代元统二年重修扩建。清嘉庆十一年,修祠立碑。至民国初年,木兰祠已经占地万余平方米,另有祠地400多亩,原祠三节院落,有座北朝南大门、大殿、献殿、后楼和各院东西配房等百余间。大殿内塑有木兰闺装坐像,献殿塑有戎装像,后楼塑有木兰全家像。祠殿内外,有历代名人撰文、题诗、书画及香火碑60多通。1943年该祠不幸毁于战火,现幸存祠碑两通:一通为元代《孝烈将军祠像辩证记》碑,碑文详细记载木兰的身世、英雄事迹及历代修祠情况;一通为清代《孝烈将军祠辩误正名记》碑,于嘉庆十一年立。&&&&&&&&大量的史料证明,木兰故里在虞城早已为大家所认同。1981年出版的《中国名胜词典》把木兰祠作为词条已列入其中,并注明其在虞城。1990年出版的《中国测绘地图册》,在虞城西南部标着:木兰祠。“木兰文化”的影响力在于其深邃的“木兰精神”。上世纪90年代初,虞城就率先开始尝试挖掘和开发木兰文化,宣传木兰精神,打响文化品牌,并在文化保护和弘扬中探求“文化兴县”之路。2007年,虞城被中国民协正式命名为“中国木兰之乡”,并成立“中国木兰文化研究中心”;木兰祠被收入《中国名胜词典》;2008年6月,“木兰传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虞城积极把特色文化转变为经济发展的“引擎”,使过去的国家级贫困县成为“中国钢卷尺城”、“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潜力县、最佳投资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苹果生产20强县”,全国粮食先进县,河南省“软环境治理先进县”、“平安建设先进县”、“对外开放重点县”、“中原最具投资价值县”。流淌着木兰精神血脉的虞城大地,真正实现了文化与经济比翼齐飞!妇好:/showtopic-57187.html穆桂英:
马上分享给同学:相关主题推荐:
= =。。又是度娘的吧。。赞个
魔方格,最好的学习网站
魔方格,最好的学习网站
魔方格,最好的学习网站
回复 电影《花木兰》2009年12月由星光国际领衔出品的中国电影赵薇版《花木兰》 取得了票房和口碑双丰收,引国内外媒体关注,创新传统文化树新风。不但在国内上映时候成功迎战多部进口的美国好莱坞大片的围攻,在海外市场上也表现不俗,实现了“走出去”。该片去年11月27日全国公映,作为2009年贺岁档第一部国产大片,《花木兰》凭借民族题材和演员阵容的双保险,高举民族题材的大旗,上映时在众多好莱坞大片的围追堵截之下,创造了傲人的成绩。在中国内地、香港、台湾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亚太地区上映以来,票房已经突破1.1亿。《花木兰》海外再扬威,韩国首周末票房飘红华语片《花木兰》自9月2日起在韩国上映,首周票房名列票房榜前列,票房飘红。9月7日晚,在中国电影局参与的电影研讨活动中,现场表彰了近几年在“走出去”工程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国际上有巨大影响的十部国产影片,《花木兰》、《赤壁》、《建国大业》等优秀影片均在其中。主演《花木兰》的中国著名女演员赵薇更在2010年8月,出任第10届长春电影节形象大使并获得影后殊荣,日荣获第19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之第三十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奖等多个影后桂冠。电影《花木兰》成功斩获百花奖优秀故事片奖。《花木兰》热映的消息不但登上《新闻联播》还吸引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美国《时代》周刊专门在官网上以《中国VS迪士尼:木兰之争》为题发表评论指出,“中国本土的电影人也开始立足于发掘和创新传统文化,借鉴好莱坞的成功元素和商业操作模式。目前正在热映的《花木兰》正是一个很好的实例,经典题材加上国内一线的演员,以商业大片的模式加以运作,同样取得了丰厚的票房回报。人物葬地木兰祠始建于唐,金代泰和年间(1201年-1208年),敦武校尉归德府(今河南商丘)谷熟县(今商丘市虞城县)营郭镇酒都监乌林答撒忽剌又重修大殿、献殿各三间,并创塑了花木兰像。至元代元统二年(1334年),睢阳府尹梁思温倡议,募捐二千五百贯,重修扩建。清嘉庆十一年(1807年),由该祠僧人坚让、坚科和其徒田何、田桢、田松等,又募资修祠立碑。由于历代重修,祠宇占地面积一万平方米,祠地四百余亩,住僧人十余人。1943年毁于战火。现幸存祠碑两通。一是元代《孝烈将军像辨正记》碑,立于该祠大门内东侧。碑为青石,通高3.6米,宽1米,碑首前后皆为深浮雕的二龙云里戏珠,布局对称,造型大方。篆字题名《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碑四边刻有图案,上边用夸张浪漫的手法,刻有二龙戏珠,龙头大而逼真,龙身简而细小,穿入流云,生动美妙。两边阴刻牡丹花纹,线条活泼流畅,古朴而不俗。碑文正书31行,满68字,其刻书精美,苍劲有力。龟座高0.7米,龟形伸头直尾,四肢半曲,似起似卧,栩栩如生。碑文下款:元朝元统二年,祖居归德汤德立石,侯有造撰文,曹州李克均、李英刻石。此碑经专家鉴定,确属元代石刻真品。1982年,由省文局拨款,又重修碑楼,顶为轿形,尖顶四脊,合瓦挑角,17层封檐,前后园门,古朴典雅,碑楼四周砌有围墙。另一通是清朝《孝烈将军辨误正名记》碑,立于该祠大门外西侧。通高2.14米,宽0.78米,方座,碑额刻有深浮雕盘龙,篆字题名,碑文正书,归德府商丘县庠生孟毓谦撰文,归德府商丘县邑大学生孟毓鹤书丹,芒山石工张握玉刻石。1993年,虞城县举办了中国第一届木兰文化节。我国部分历史学家聚集在商丘,一起分析了《木兰辞》内容和尚存的元碑记载。大多数学者一致认为,花木兰的故乡在虞城。
回复 恩。。你就是复制粘贴过来的吧。。= =
没错 我就是顶贴王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回复 是百度的话,图片不是会挂吗?不过,我确实是粘贴的我想和木兰做朋友 小练笔200字 急_百度作业帮
我想和木兰做朋友 小练笔200字 急
我想和木兰做朋友 小练笔200字 急
花木兰是人人知晓的巾帼女英雄.虽说是英雄,并非做过多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但是她在世人眼中却是那么闪闪发光,光彩照人.是的,花木兰就是一位朴实的农家姑娘,她也许不能写出李白那样的浪漫的诗篇;也许不能画出齐白石那样的栩栩如生的画;也许不能像岳飞一样有着精忠报国的大志……但是,我就愿意和这样一位淳朴而又普通的农家女孩做朋友.我想和木兰做朋友,想要和她一起织布,一起去看军贴.一同去集市买鞍鞯、辔头、骏马、长鞭.与她一同收拾行李,骑上骏马,飞奔而去.也许在路上,木兰会问我:“你怕死吗?”我会果断地说:“不!”心中暗暗想:木兰,我要成为你,和你一样勇敢!我想和木兰做朋友,和她一起在夜幕降临的时候扎营在黄河边.听见黄河的流水声,看它雄壮的身姿.想要融入它,和它一样勇敢无畏、奋勇向前.当初阳未升起的时候,我们又出发了,木兰和我骑上战马,奔赴战场.我要和木兰一样在黄沙中飞驰,在杂乱的的敌人中厮杀.这时,一支长矛向我飞来,我丝毫没有发现,只听见“咚”,我摔下了马,木兰也是.原来木兰将我拉下了马,那支长矛飞了出去,刺向了敌人的胸膛.木兰再次问我:“你真的不怕死?”我再次摇头,毫不犹豫地说:“不!既然来了,就没想过要活着回去.要回去,就要扛着胜利的旗帜回去!”木兰欣慰地笑了.猛地发现,我已不像从前了.我想和木兰做个朋友,和她一起带着胜利回归.面对至高无上的皇帝,心中万分激动.当天子问所欲时,我要和木兰一样不慕高官厚禄,愿驰千里足,快还故乡.我们回来了,全村的人都十分欢喜,看到爹娘,泪不禁流了下来.坐在床上,和木兰互相整理对方的头发,穿回从前的衣裳……木兰又回到了从前的生活,一个农家女孩.我想和木兰做个朋友,和一位普通、机智、勇敢、孝顺、爱自己家人的姑娘做朋友.我并非想当巾帼女英雄,但是我会骄傲地说:“我和木兰做了好朋友,并从她那儿学到了好多、好多!”花木兰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_百度知道
花木兰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1、花木兰是一个曾经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巾帼女英雄形象。  2、人物出处  花木兰是中国古代传说的四大巾帼英雄之一,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个传说色彩极浓的巾帼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壮的英雄史诗。  花木兰最早出现于南北朝一首叙事诗《木兰辞》中,该诗约作于南北朝的北魏,最初收录于南朝陈的《古今乐录》。僧人智匠在《古今乐录》称:“木兰不知名。”长300余字,后经隋唐文人润色。  3、人物故事  北魏时期,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断南下骚扰,北魏政权规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线。但是木兰的父亲年事已高又体弱多病,无法上战场,家中弟弟年龄尚幼,所以,木兰决定替父从军,从此开始了她长达十几年的军旅生活。去边关打仗,对于很多男子来说都是艰苦的事情,而木兰既要隐瞒身份,又要与伙伴们一起杀敌,这就比一般从军的人更加艰难!可喜的是花木兰最终还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数十年后凯旋回家。皇帝因为她的功劳之大,赦免其欺君之罪,同时认为她有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职.然而,花木兰因家有老父需要照顾拒绝了,请求皇帝能让自己返乡,去补偿和孝敬父母。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花木兰,中国古代女英雄,以代父从军击败北方憨叮封顾莩该凤双脯晶入侵民族闻名天下,唐代追封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在后世影响深远。其事迹被多种样式的文艺作品所表现,尤其是电影、电视剧多次重拍,甚至影响波及美国和全世界。但正史中均无记载。
其他7条回答
巾帼英雄,代父从军,忠孝两全。正面形象。
千百年来,花木兰一直是受中国人尊敬的一位女性,因为她又勇敢又纯朴。
花木兰的故事是一支英雄的歌,悲壮的诗。《木兰辞》被列入中小学课本,被千千万万的青年学生所诵颂;多年来,木兰的事迹和形象被搬上舞台,《木兰从军》长演不衰。她的精神激励着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在保卫国家的战斗中做出了惊天动地的壮举。人们为了纪念她,在虞城县内还建有木兰中学、木兰火车站、木兰宾馆、花木兰度假村、花木兰产业集团、花木兰民兵连。商丘市还组建有花木兰武术协会、花木兰盘鼓队、花木兰舞龙队。每年的四月初八,木兰的生日,人们前来祭祀,人山人海,庙会盛大。现在,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名字不但在我国家喻户晓,而且由于美国迪斯尼公司耗巨资制作的卡通片《花木兰》的...
花木兰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个传说色彩极浓的巾帼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壮的英雄史诗。
花木兰是北魏人,北魏迁都洛阳之后,经过孝文帝的改革,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较为安定。但是,当时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断南下骚扰,北魏政权规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线。
但是木兰的父亲年纪大了,没办法上战场,家里的弟弟年纪又小,所以,木兰决定替父从军,从此开始了她长达多年的军旅生活。去边关打仗,对于很多男人来说都是艰苦的事情,更不要说木兰又要隐瞒身份,又要与伙伴们一起杀敌。但是花木兰最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十数年后凯旋回家。皇帝因为她的功劳之大,认为她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职,不过,花木兰拒绝了,她请求皇帝能让自己回家,去补偿和孝敬父母。
千百年来,花木兰一直是受中国...
花木兰替父从军、沙场征战和荣归故里的叙述,塑造了花木兰这一爱家、爱国、不慕名利、申明大义的巾帼英雄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儿女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
.她不顾战争的危险性和乔装被识破后所带来的种种恶果和世人不容的眼光,毅然代父从征,表现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更有一种孝顺的精神隐含其中.木兰既是一个现实社会中普通的劳动妇女的形象,又是人民心中理想化了的英雄人物.
既有儿女情怀,又有英雄气概的刚柔并济的巾帼英雄。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您现在的位置:&&>>&&>>&&>>&&>>&作文 花木兰正文
作文 花木兰
作文 花木兰
作者/编辑:佚名
  []  夜,格外宁静,皎洁的月光洒在大地上,一切都那么、静谧,。还同往常那样在天空上闪烁,晚风缓缓地吹着,但是,这段,木兰老是坐在织布机旁不停地叹息,织布声稀疏了下来。花木兰倚靠在织布机旁发呆,心事重重。昨天深夜一纸军队的文告打破了家中的宁静:军书连下十二道,每一道都在催促重新披挂出征。花木兰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父亲老了,木兰又无哥哥,处幼尚未成人,保家卫国责无旁贷。她下定决心自己替父从军。
  第二清早,花木兰就出门到街头上,买骏马、买马鞍、马笼头、马鞭,忙乎了好一阵子,备齐了战装,然后辞别,女扮男装头也不回地走了。早晨辞别了父母,晚上花木兰宿在了黄河边,她听不到爹娘呼唤女儿的声音,听到的只是黄河流的&哗哗&声。
  第二天早上,她辞别了黄河,晚上又宿在黑山头。
  经过了十几天的长途跋涉后,花木兰最终来到了燕山脚下,她听到胡人兵马的嘶鸣声。花木兰发誓:为了父母,为了国家,自己一定要全力以赴,战胜敌人!
  &杀啊&&&战场上炮火连天,马的嘶鸣声、战士们的呼喊声、如雷鸣般的马蹄声以及刀、剑撞击的&口当口当&声响彻整个大地,黄沙满天,血流成河,战场上敌人的尸体横七竖八地摆了一地,许多战士们都受了伤。已提升为将军的花木兰率领大兵冲向前去。寒风阵阵传来刁斗声,明亮的月儿映照在铁甲衣上,许多将士身经百战,为而死。经过十余载的,壮士们终于凯旋而归了。
  十几年的拼杀,十几年的搏斗,木兰领着胜利的军队归来了,皇上为她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宴。宴席上,皇上为战功卓着的花木兰敬酒:&你功劳不小,赐你做个尚书,行吗?&&不!&花木兰笑着摇摇头:&为祖国付出,这是应该的。我不需要做尚书,谢谢皇上的好意。但是否能给我一匹千里马,送我?&皇上用赞赏的目光看着花木兰:&好,既然你这么说,我就赐你一匹千里马,《》()。 ◆分享好文◆你要回家,我也不强求你了。&说着,叫手下从皇宫里牵出一匹自己最喜欢的千里马赏赐给花木兰,花木兰双手握拳拜谢皇上,然后骑上马走了。
  &嗒&&&嗒&&&嗒&,花木兰快马加鞭往家中赶,的泥土都扬了起来。此时,归心似箭的木兰心里好不兴奋,恨不得马上飞到家。
  父母们得知花木兰回家的,欣喜若狂,他们相互搀扶着蹒跚地走到屋外,目不转睛地盯着城门,眼巴巴地望着、望着&&
  &爹、娘&&&&花木兰的父母循声望去,花木兰骑在马上,飞奔而来,正在向他们招手。花木兰的父母顿时激动得两手发抖,先是一惊,又蹒跚的走过去。花木兰将马一拉,迫不及待地跳下马,张开双臂,紧紧地拥抱住爹和娘。娘摸摸花木兰的脸说:&兰儿,瘦了,瘦好多了,但越来越漂亮了?&&走吧,天色已经晚了,兰儿回家就好!&父亲边说边牵着马,拍拍木兰的肩说道。花木兰一家以及陪同她回家的战友们,一说说笑笑地走在回家的路上。花木兰感到一切都是那么的亲切和美好。
  &姐回来了,姐回来了!&弟弟欢呼着,紧接着年少的弟弟操起刀,回到厨房里杀猪宰羊,忙着为煮点好吃的。
  回到家的花木兰推开东阁门,坐在西阁床上,脱下战袍,穿上了旧时的衣裙,看着房间的旧物,她感到亲切而温馨。坐下来,她对着镜子在额上贴上了花黄,梳理着两鬓那乌黑的头发。
  &吱&&门推开了,花木兰笑吟吟地走出来:&让大家久等了。&边说边坐了下来。
  &啊?&战士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目瞪口呆:&十几年的战场,却不知你原是女儿身!&&哈哈哈&&&从花木兰家中传来了一阵阵笑声&&
&&&&:粉色小猪猪
  〔作文 花木兰〕随文赠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况】
  作文 花木兰所属栏目:〖 尚无数据〗
  “作文 花木兰”相关:
  〖〗链接地址:
  小学四年级作文提供的作文 花木兰由网友原创或转发,若作文 花木兰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本站联系,谢谢!
上一篇作文范文: 下一篇作文范文:
作文 花木兰相关作文范文《木兰从军》教学设计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span class="g-ico g-ico-star g-ico-star-on" style="width:%">
<span class="g-ico g-ico-star g-ico-star-on" style="width:%">
<span class="g-ico g-ico-star g-ico-star-on" style="width:%">
《木兰从军》教学设计
上传于||文档简介
&&《&#8203;木&#8203;兰&#8203;从&#8203;军&#8203;》&#8203;教&#8203;学&#8203;设&#8203;计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好想当兵上战场杀敌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