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cf生化神秘人人 2015/3/20 20:31:25_自己刷免费送审判者和ak无影地址:http://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The requested URL was not found on this server.
您要找的内容已被删除CF每日抽奖 CF如何免费获得审判者和AK无影
cf推出帮豆兑换抽奖活动,每个QQ每天可抽3次,每次消耗5帮豆,玩家们将有机会抽到Q币、审判者、AK无影、屠龙、帮豆、帮帮抱枕、雷蛇键鼠套装、cf点等奖励,小伙伴们赶紧参加吧!
cf帮豆兑换抽奖活动网址:
/shop/index/cf
活动时间:3月22日&&4月22日
CF帮豆兑换抽奖活动规则:
1 活动结束时间,请留意最新公告;
2 每个QQ每天可抽3次,每次消耗5帮豆;
3 所有武器、道具将以等值Q币形式发放;
4 活动面向所有帮帮用户;
5 腾讯公司有权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对活动进行解释。
以上就是手机56下载网小编gong给大家带来的游戏咨询,更多精彩,请关注手机56下载网。
相关游戏推荐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
cdec大师赛积分排名查询
cdec联赛排名查询
不要不要的是什么意思
19519人推荐
6.2分游戏辅助
21921人推荐
2.2分游戏辅助
31224人推荐
7.3分游戏辅助
41192人推荐
5.3分游戏辅助
5848人推荐
5.5分游戏辅助
6732人推荐
8.0分游戏辅助
7545人推荐
5.5分游戏辅助
8479人推荐
5.6分游戏辅助
9930676人推荐
9.3分视频播放
10650175人推荐
8.8分生活应用
1732人推荐
8.0分游戏辅助
2120人推荐
8.0分游戏辅助
8.0分游戏辅助
4149人推荐
8.0分游戏辅助
5201人推荐
8.0分游戏辅助
8.0分游戏辅助
8.0分游戏辅助
8113人推荐
8.0分游戏辅助
9116人推荐
10.0分视频播放
101550人推荐
10.0分学习帮助正确教育旗下网站
网校:8299所
24小时更新:2612
总量:5731709
2015届湖北省襄阳九中高考历史一轮套题检测:考点25 选修 2013年
2015届湖北省襄阳九中高考历史一轮套题检测:考点25 选修 2013年
资料类别:
所属学科:
适用地区:
所属版本:
资料类型:暂无
下载扣点:2点
上传时间:
下载量:4674次
文档大小:412KB
所属资料:无
内容简介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可能会显示内容不完整,请您查看完整文档内容。
一、选择题
1. (2013·大纲全国卷·T14)范仲淹倡导的“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的共同目的是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现状,而“庆历新政”更侧重于 (  )
A.增加赋税
B.澄清吏治
C.培养人才
D.充实边防
【考点】北宋的改革与变法
【解析】选B。范仲淹认为北宋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根源在于吏治不整,因此,他的改革主要针对的是腐败的官僚制度。王安石认为国家贫困的症结不在于开支过多,而在于生产过少,生产少则民不富,民不富则国不强,因此,他改革的重点在于增加财政收入。故排除A、C、D。
2.(2013·北京文综·T21)俄国在19世纪曾与西欧国家发生过两次大的战争。在这两次战争中,“俄国的士兵在1855年和在1812年时一样勇敢地作战”,但战争的结局大为不同,并对俄国和欧洲的历史造成了很大影响。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①1812年战争的胜利挫败了拿破仑称霸欧洲的野心
②1812年战争巩固了十二月党人对现存制度的信念
③1855年战争前赫尔岑等人提出了解放农奴的主张
④1855年战争的失败迫使沙皇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解析】选B。由题干材料可知,题目考查的是拿破仑入侵俄国的战争和克里米亚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③④表述符合史实。“十二月党人”是指1825年俄历12月发动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起义的进步贵族青年军官,故②结论错误。
3. (2013·上海单科·T20)这个国家刚刚与英国和法国打了一仗,输得一败涂地,以致民怨沸腾。人们甚至可以在每个劳动者的前额上看出那些情感的外在表现,而矛盾焦点直指该国最棘手的问题。据此推断,这个国家将要发生 (  )
A.明治维新
B.农奴制改革
C.洋务运动
D.南北战争
【考点】俄国的改革和资本主义发展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年,俄国与英国、法国、土耳其进行了克里米亚战争,由于落后的农奴制度,俄国最终失败,战争的失败不仅暴露了农奴制的落后,更加剧了国内的矛盾。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解放法令》,进行农奴制改革。故选B。
4.(2013·安徽文综·T13)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到:“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这说明 (  )
A.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
B.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
C.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
D.戊戌变法是发自民众的运动
【解题指南】本题考查对材料分析解读能力,内容考查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没有发动群众,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只是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梁启超强调要启发民智。
【解析】选A。B不太准确,戊戌变法思想来源于西方的启蒙思想,模式借鉴日本和俄国的变法;C太绝对,应是变法不能完全依赖朝廷;D表述错误,戊戌变法并没有发动群众,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材料只是总结变法失败的教训。
5. (2013·四川文综·T12)美国史学家班克罗夫特叙及“列克星顿的枪声”时,绘声绘色地描述了殖民地民兵同英军的对峙交火,十分肯定地指出,随着指挥官一声令下,英军士兵首先向民兵开了枪。随之,“各殖民地带着同样的冲动,飞快地拿起了武器;他们同仇敌忾,相互发誓要‘准备应对这一极端事件’,整个大陆万众一心,高呼‘不自由,毋宁死’”。对这一颇具文学色彩的描述,下列怀疑合理的是 
①列克星顿之战确有其事吗?
②各殖民地居民对英国的敌视态度是一致的吗?
③能肯定是英军首先开枪的吗?
④“不自由,毋宁死”是“万众一心”的声音吗?
【解题指南】本题考查了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美国人民的不同态度及如何研究历史的问题。研究历史要充分占有材料,尽量保证材料的真实性、充分性,客观公正地得出正确结论。
【解析】选D。列克星顿之战是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这是通过大量史实得出的正确结论,是不容置疑的,①的怀疑不合理,排除含①的选项,故选D。材料中论述受研究者立场影响,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
6.(2013·上海单科·T16)
A.征税问题
B.宗教问题
C.民族问题
D.战争问题
【考点】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选A。英国国王查理一世为了筹措军费、镇压起义,被迫于1640年恢复长期关闭的议会,计划向资产阶级、新贵族征税,而资产阶级、新贵族要求限制王权,取消国王的专卖权,1642年,查理一世挑起了内战,组织王军向议会军发起进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内战爆发,而法国大革命的起因同样涉及征税问题。故选A。
7. (2013·上海单科·T24)右侧日记最可能写于 (  )
【考点】预备仿行宪政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由图片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立宪”“议院”“昌言无忌”“且屡见诸诏旨”等,可知反映了20世纪初期,清政府为缓和社会矛盾,实行“预备立宪”,故选C。
8.(2013·上海单科·T28)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此处的“三大盟国”是 (  )
A.美国、英国、中国
B.美国、英国、苏联
C.美国、苏联、中国
D.英国、苏联、中国
【考点】《开罗宣言》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由材料可知是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3年11月,中国、美国、英国三国政府首脑在开罗举行国际会议,题干材料是会议发表的《开罗宣言》中的部分内容。
9.(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Ⅰ·T34)图6中①②③④分别是不同时期的欧洲局部图。符合德国历史发展进程的是 (  )
A.③②④①
B.④③①②
C.①④③②
D.④①②③
【解题指南】这是图片式材料型的选择题,解题的关键就是据图的主要变化得出结论。
【解析】选C。本题图示反映了德国两次世界大战前后版图的变化,依据所学分析其变化顺序即可,由图①中的奥匈帝国可以看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应是最早的。图②反映的是20世纪90年代后的德国版图,应是最晚的。故选C。
10.(2013·浙江文综·T21)“戴维营协议”是阿、以关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成为“以土地换和平”的成功范例。下列各项中,属于“戴维营协议”重要文件的是 
A.巴以临时和平协议
B.埃叙共同防御协定
C.《关于签订一项埃及同以色列之间的和平条约的纲要》
D.《关于在被占领土上巴勒斯坦临时自治政府安排的原则宣言》
【解题指南】本题考查历史推理能力。掌握签署“戴维营协议”的相关史实是解题的关键。“戴维营协议”是埃及和以色列达成的关于和平解决中东问题的原则性协议。
【解析】选C。具体推理过程如图:
11. (2013·浙江文综·T22)越是高度的概括,越容易引起争议。对20世纪历史的概括,下列说法中争议最少的可能是 (  )
A.帝国主义战争,社会主义革命,第三世界崛起,经济、科技和文化大发展
B.帝国主义战争和社会主义革命,冷战和走向多极化,和平、改革与发展
C.两次大战,两种制度,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革命与改革,和平与发展
D.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及局部战争,殖民体系瓦解,经济、科技和文化大发展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要注意前提:四个选项都对20世纪的历史进行了高度概括,但要在里面选出一个“争议最少”的选项。争议最少的标准应该有二:一是对20世纪的时间涵盖要完整,反映的内容要全面;二是要尽量用一些中性的语言表述,少一些富含“意识形态”的词汇。
【解析】选C。具体解析如下:
选项 具体分析 结论
A “帝国主义战争”这一概括显然把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段历史排除了。缺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20世纪当然是不完整的 错误
B 理由同上 错误
C 对20世纪的重大事件都有涵盖,且概括词的表述比较中性客观 正确
D 没有体现“多极化”,对于20世纪最后10年没有概括进去 错误
12. (2013·重庆文综·T11)硝烟散尽,反思长存。在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不断高涨的形势下,1950年召开了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这次大会 (  )
A.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发表了《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C.决定成立世界和平理事会
D.确立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解题指南】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考查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的主要内容。
【解析】选C。A是在1954年,由中国、印度和缅甸三国共同倡导;B《罗素-爱因斯坦宣言》是罗素、爱因斯坦在日于伦敦发表的一个宣言。D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
13. (2013·大纲全国卷·T22)《大西洋宪章》宣称,“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所赖以生存的政府形式的权利”“各民族中的主权和自治权有横遭剥夺者,两国俱欲设法予以恢复”“使全世界所有人类悉有自由生活,无所恐惧,亦不虞匮乏的保证”。在现代国际文件中,该宪章首次提出的主张是 (  )
A.维持世界和平
B.保障民族自决
C.尊重国家主权
D.消除世界贫困
【考点】《大西洋宪章》
【解析】选D。本题通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布的文件考查学生调动所学知识的能力。突破口是紧扣题干中“首次提出”这个限定词语。具体解析如下:
选项 具体分析 结论
A 维持世界和平最早见于《凡尔赛和约》 排除
B 保障民族自决最早见于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 排除
C 尊重国家主权最早见于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 排除
D “亦不虞匮乏的保证”意思是支持落后国家经济发展,这首次体现了消除世界贫困的思想 正确
14. (2013·浙江文综·T12)在人类文明史上,许多思想家对后世产生影响常常是通过教育的途径。下列思想家中通过私学培养人才的有 (  )
④亚里士多德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有整体史观。本题通过“兴办私学”这一切入点考查中西方的古代文明。
【解析】选C。①孔子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③朱熹的学说生前被官方诬为伪学,从而可知他不可能在“官学”培养人才。朱熹曾在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等场所招徒讲学。④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做过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的私人教师,晚年回到雅典后兴建了自己的讲习所——吕克昂学园。②韩非是法家代表人物,主张实行法治、提倡耕战,因此他不推崇文化知识,对私学采取简单消灭的办法。由此排除②。
15.(2013·天津文综·T11)凯末尔说:“我们希望成为一个现代化国家,我们的头脑愿意接受现时代思想,但我们仍得保持自身不变。”为此他推行的改革有 
①废除政教合一
②用拉丁字母拼写土耳其语
③走苏俄发展道路
④大力发展农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A。为建立一个现代化国家,凯末尔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①②措施顺应了现代化发展的要求,表述符合史实。而③④与史实不符。
16.(2013·上海单科·T6)唐王朝为改善民族关系,曾对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实行和亲。这里所说的少数民族是 (  )
A.匈奴   B.吐蕃   C.鲜卑   D.女真
【考点】唐蕃关系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能力。唐王朝为改善民族关系,与少数民族吐蕃实行和亲政策。641年,唐太宗派人护送文成公主到吐蕃,与赞普松赞干布成亲。其后还有金城公主下嫁赞普尺带珠丹,并结成联盟,将唐朝的先进文化带到了吐蕃。
二、非选择题
17. (2013·江苏单科·T24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孝文帝改革就其深度、广度和影响而言,可与商鞅变法相媲美。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东方文化较高诸邦……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种种因袭牵制,改革非易……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较之东方诸国,亦远为落后,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
材料二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材料三 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是继续保存拓跋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的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
——白寿彝《中国通史》
(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呈现怎样的特点?(4分)
(2)据材料二,归纳孝文帝“迁都”对改革的作用。从材料看,孝文帝“改革之心”坚定的原因是什么?(3分)
(3)据材料三,与商鞅变法相比,孝文帝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改革效果的基本因素。(3分)
【解题指南】本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解答本题需提取材料中与设问有关的关键信息,并结合两次变法的背景、内容和影响的重大史实,进行概括提炼。
【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一“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较之东方诸国,亦远为落后……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信息概括回答。第(2)题,结合材料二“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信息概括回答。第(3)题,结合材料三“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信息概括回答孝文帝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从对外来文化态度及改革者角度谈影响改革效果的基本因素。
【答案】(1)条件:东方诸国的变革经验;落后的秦国受传统束缚较少。
特点:注重创建新制度;变法彻底,功效明显。
(2)作用:减少改革阻力,为彻底移风易俗(如禁鲜卑语、讲汉话等)创造条件。
原因:北魏风俗落后,迫切需要改革;孝文帝仰慕汉族文化,改革热情高。
(3)问题:民族关系问题(或鲜卑族与汉族文化的差异)。
因素:对外来先进文化的学习与借鉴;改革者的信心与勇气。
18. (2013·福建文综·T41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治国者欲民之农也。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多),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
——摘自《商君书》
材料二 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在梭伦以前的时代盛行的农村高利贷,以及地产的无限制的集中,都受到了节制。商业以及靠奴隶劳动日益大规模发展起来的手工业和工艺,都成了流行的职业……由货币、奴隶以及商船构成的财富日益增加,但是,这些财富已经不是仅仅用来购置地产,它已经变成人们所追求的目的本身了。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商鞅与梭伦所采取经济政策的主要指导思想。(6分)
(2)据材料一,概括“事商贾”带来的危害。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10分)
【解题指南】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和雅典城邦发展社会经济的指导思想和道路。解题时,既要注意解读和提炼材料信息,又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二的信息,概括指出古代中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和古代雅典农商并重的不同。第(2)题,先根据材料一信息简要指出商业发展会减少农业劳动力和国家兵源,不利于诸侯争霸事业。再结合材料二信息指出,古代雅典梭伦改革发展农工商经济,为雅典政治民主和社会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
【答案】(1)商鞅;重农抑商;梭伦:农商并重。
(2)导致农业劳动力减少,影响农业生产和兵源;难以实现富国强兵,在诸侯争霸中将处于不利地位。逐步消除贵族特权,为雅典民主政治和工商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19. (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Ⅱ·T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唐前期,继续推行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在此基础上,实行租庸调制,“有田则有租(田租),有家则有调(纳绢布等),有身则有庸(每丁每年服力役二旬,若不服役则纳布帛等代替)”。庸和调在整个国家财政中占据重要地位。唐中期以后,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有幼未成丁,而承袭世资,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又有年齿已壮,而身居穷约,家无置锥者,乃厚赋之,岂不背谬!”百姓举家逃亡,规避赋税,被称为“客户”。
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两税法:以国家财政开支所需为总额,所谓“量出以制入”。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财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分夏秋两季征收,“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结果“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诚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每户负担并未增加,但国家财政总收入增加,对户口的掌握也更为准确,“天下便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两税法改革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税法与唐前期的赋役制度相比有哪些积极作用。(9分)
【解题指南】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概括、分析、评述历史问题的能力。解答背景时要注意结合均田制遭到破坏的史实作答。解答两税法的积极作用,可结合两税法的内容加以说明。
【解析】第(1)题,依据材料信息“唐中期以后,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等分析归纳。第(2)题,可依据材料信息“根据财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每户负担并未增加,但国家财政总收入增加,对户口的掌握也更为准确”,结合两税法实施后税制的变化说明两税法的积极作用。
【答案】(1)土地兼并严重,户口不实,贫富两极分化,国家财政紧张。(6分)
(2)简化了税制,扩大了纳税面;朝廷收入增加;促进商品经济发展;从以人丁为主到以财产为主,税赋负担相对公平。(9分)
20.(2013·山东文综·T35)(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宋人话本中很多故事涉及王安石变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
——据《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
(1)据材料,概括说明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6分)
(2)研究王安石变法时,你如何看待宋人话本的史料价值。(4分)
【解题思路】本题以宋人话本为材料,依托“三农”问题,考查了王安石变法,具有很好的史鉴功能。解答本题需要对话本有准确的认识。话本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同时,话本属于文学作品,有艺术加工成分,须用其他史料印证。通过这一认识,引导学生尊重历史,追求历史真实,学会如何正确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事实。
【解析】第(1)题借农村老妪之口向世人展示了新法存在的问题。如材料中提到的免役法,出发点是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增加政府收入,在材料中却出现了农民交钱后仍然服役和吏胥里保吃拿要的社会现象。第(2)题关键是对话本的史学价值定位。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发展的反映,但话本属于文学作品,其史料的真实性就需要借助其他史料辨析验证。
【答案】(1)免役法等新法加重了人民负担;用人不当,出现了官吏扰民现象;新法引起了民间不满。
(2)话本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一定史料价值;话本属于文学作品,有艺术加工成分,须用其他史料印证。
21. (2013·上海单科·T37)“他们”(12分)
  他们不可以被买卖,但他们仍旧是不自由的,没有主人的同意不能离开土地,如果变更给新主人,他们也随之被转让。他们有权耕作自己的数英亩土地,作为其一生劳作的回报,他们每星期要在主人的辖地上劳作数日,还得修缮主人的道路、桥梁和围墙。当他们结婚、继承父辈的田产或使用当地的磨坊时,要向主人纳税,到了圣诞节和复活节,也得付些钱款。他们用粮食、水果、蜂蜜、鸡蛋、家禽等实物按比例支付一年的收成。在和平无事的安宁岁月里,他们常常经营市集。
(1)材料中的“他们”是指哪一种人?说明判断的理由。(8分)
(2)结合材料概括“他们”所处时代的经济形态特征。(4分)
【考点】俄国的改革和资本主义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第(1)题,从材料“不自由”“不能离开土地”、可以转让、为主人无偿工作等信息,可知“他们”是指俄国的农奴;第(2)题结合材料“他们有权耕作自己的数英亩土地……使用当地的磨坊时,要向主人纳税……他们常常经营市集”判断这种经济是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
【答案】(1)水平1:基于材料的信息进行判断,并说明理由。(8分)
·农奴。他们与主人之间有人身依附关系,如他们不可以被买卖,人身不自由;主人不同意不能离开,随主人转让。他们与主人之间是依靠权利与义务(契约、法律关系)来维系的;如有权耕作自己的数英亩土地,但要在主人的辖地上劳作;或有权继承父辈的田产、使用当地的磨坊,但要向主人纳税。
水平2:能从材料中提取部分信息,或判断理由不准确(按题意相符程度给分)。
其他答案。(0分)
(2)水平1:做出的概括与材料中的信息一致,且概括正确完整。(4分)
·他们有权耕作自己的土地;使用当地磨坊时,要向主人纳税;他们常常经营市集。据此可知,庄园有农业、手工业和集市交换,大体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
水平2:做出的概括与材料中的信息部分相符,或概括较完整(按题意相符程度给分)。
其他答案。(0分)
22. (2013·重庆文综·T14)(3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赵武灵王(前325—前299年在位)与肥义谋胡服骑射。国人皆不欲,公子成(赵武灵王的叔父)曰:臣闻中国者,蛮夷之所则效也。今王舍此而袭(穿)远方之服,臣愿王熟图之也!王曰:夫服者,所以便用也;制国有常,利民为本。吾国东有齐、中山,北有燕、东胡,西有楼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则何以守之哉?而叔顺中国之俗,恶变服之名,非寡人之所望也。公子成听命,乃赐胡服。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骑射焉。
——摘编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二 凯末尔采取的一项激进措施,就是取消费兹帽,代之以西式礼帽。费兹帽是一种红色圆柱形的帽子,是当时穆斯林土耳其人的特殊服饰。他认为,土耳其人的这种装束是非常不合时宜的,是一种与现代文明社会格格不入的打扮,土耳其的社会(世俗化)改革必须从服装入手。他说:“自认为是文明的土耳其共和国人民,必须用他们的思想和他们的精神状态,用他们的家庭生活和他们的生活方式,来表明和证明他们是文明的。”
——摘编自钱乘旦《沉疴猛药——土耳其的凯末尔改革》
材料三 文化大革命时期“国防绿”“海军蓝”是中国城乡居民追求的色彩。那时期,穿一身“国防绿”、腰间系一条帆布大板带、肩背军挎包成为青年男女尤其是大中专学生追求的一种时尚。20世纪80年代,色彩鲜艳、款式时髦的服装逐步在大众中流行。毛皮大衣、羽绒服、西服、呢大衣等各种服装充分展现穿着者的风采与魅力。民众受西方现代文化的影响较大,中国服饰正式走向了多元化。
——摘编自陈志华、朱华《中国服饰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赵武灵王颁布胡服令的目的及其关于服饰的基本观点。(6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胡服骑射改革的时代背景。(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凯末尔为什么认为“土耳其的社会改革必须从服装入手”;(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凯末尔改革的政治前提,(2分)概括凯末尔改革对土耳其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4分)
(3)根据材料三,归纳中国民众的服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8分)
(4)综合以上材料,请你提炼其中蕴含的主题并进行简要论证。(4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概括能力,考点是古今中外社会习俗的变革。第(1)题“目的”和“观点”依据材料“王曰:夫服者,所以便用也;制国有常,利民为本。吾国东有齐、中山,北有燕、东胡,西有楼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则何以守之哉?而叔顺中国之俗,恶变服之名,非寡人之所望也”进行分析归纳,可概括为:发展骑兵,增强军事力量;服饰应利民、便用;服饰须因时势而变;“时代背景”从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战乱不断等角度思考。第(2)题原因依据材料“他认为,土耳其人的这种装束是非常不合时宜的,是一种与现代文明社会格格不入的打扮”得出;“政治前提”依据所学可知是民族独立战争的胜利,土耳其共和国的建立;“影响”依据“必须用他们的思想和他们的精神状态,用他们的家庭生活和他们的生活方式,来表明和证明他们是文明的”可知服饰的改革推动了社会的世俗化,促进了社会的现代化。第(3)题“变化”依据材料很容易看出由单一服饰到多元化服饰;原因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民众思想观念变化;外来文化影响等回答。第(4)题首先要归纳材料蕴含的主题,比如服饰(或社会习俗)的变革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再结合史实进行论证,论证时要做到史论结合。
【答案】(1)发展骑兵,增强军事力量;服饰应利民、便用;服饰须因时势而变。处于社会转型的大变革时期;战争频仍,各国追求富国强兵。
(2)费兹帽等装束非常不合时宜,与现代文明社会格格不入。民族独立战争的胜利,土耳其共和国的建立(或“凯末尔革命”的成功)。推动了社会的世俗化,促进了社会的现代化。
(3)由单一服饰到多元化服饰。改革开放;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民众思想观念变化;外来文化影响。
(4)【评分参考】略。
23. (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Ⅰ·T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在西安发布变法诏谕:“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至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制造机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时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所见”。以奕劻、李鸿章、荣禄等人为督办政务大臣,以刘坤一、张之洞为参预政务大臣,共同负责主持新政工作。在随后五年左右的时间中,改革逐步推行。史称“清末新政”。
——据《清德宗实录》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6分)
(2)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两次改革的结果差异很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并指出清末新政的实质。(9分)
【解题指南】关于戊戌变法的内容,课本有详细的阐述,关于清末新政课本涉及很少,对其具体内容只能通过材料概括。对两次改革的比较结合设问角度分析即可。
【解析】第(1)题结合所学和材料归纳二者的共同之处即可,可以从改革的内容、对西方的学习、改革的方式等几方面归纳。第(2)题分析二者结果差异的原因时,应主要从改革的主导者不同分析,前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后者则是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腐朽反动势力,另外推行过程不同、面临的背景不同等,作答时应要点全面、到位。关于清末新政的实质的分析,一看当时的背景:是在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清政府统治摇摇欲坠的情势下的被迫变革,二是新政的结果:所谓君主立宪只是一场骗局,《钦定宪法大纲》颁布后,专制皇权反而加强了,内阁也是皇族内阁,因此其实质是抵制革命、维护专制统治的一场立宪骗局。
【答案】(1)向西方学习;自上而下的改革;侧重制度改革。
(2)原因:改革主导者不同;地方实力派对改革的认识与支持程度不同;推行过程不同;面临的国内外情势不同。
实质:维护专制统治,抵制革命。
24.(2013·海南单科·T29)(12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民国建立之后,中国货币制度混乱,货币种类繁多,铜币贬值,地方钞券滥发无度。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期间,世界市场白银价格猛涨,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国内通货紧缩,货物滞销。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决定实施“废两改元”,统一币制,确立银本位,但辅币、纸币仍未统一。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宣布币制改革:自本年11月4日起,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所发行之钞票定为法币;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得行使现金;并规定其他发行银行原有流通市面的钞票,逐渐以中央钞票换回,凡手中持有的银币或生银应到指定银行兑换;确立法币外汇本位制,改革后的法币与英镑、美元挂钩。到1936年底,法币的国币地位得以确立。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作用。(8分)
【考点】民国时期的经济政策。
【解析】本题考查阅读史料的能力,第(1)题币制改革的原因从过去币制的混乱、国际环境、现实的需要等方面总结分析。第(2)题币制改革的作用从金融秩序本身的稳定、政府的统治、中国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的联系等角度分析。
【答案】(1)国内货币制度混乱;世界经济危机波及中国;巩固统治,发展经济。(4分)
(2)遏制白银外流,稳定金融秩序;促进了经济和贸易发展;有利于缓解经济危机影响;加强了政府的经济控制力,推动国家垄断资本形成;与世界经济联系加强,减轻了对外国资本的依赖。(8分)
25. (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Ⅰ·T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夫西人设立新闻纸馆,上以议国家之得失,下以评草野之是非,可以知四方之物价,可以悉外国之情形,原为有益之举。今宜仿而行之,惟不准议朝廷得失。凡外国物价,外国情形,及中国人而被外国人欺凌者,或传教不公道者,皆可写入新闻纸,布告各国,咸使闻知,使归曲于彼;且以见中国百姓痛恨洋人,必将激而生变。庶彼君臣闻之,惕然知惧,必饬令彼国公使领事,自行约束。
——《李鸿章附呈藩司丁日昌条说》(1867年)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后,维新派开始办报。他们在办报实践中提出,报纸必须“宗旨高而定”“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确而速”。严复强调办报须“一举足不能无方向,一著论则不能无宗旨”。有维新人士倡言:“无古今中外,变法必自空谈始。故今日中国将变未变之际,以扩张报务为第一义。阅报之多寡,与爱力之多寡有正比例;与阻力之多寡有反比例。”梁启超提出:“所贵乎报馆之著述者,能以语言文字开将来之世界也。”并说:“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其导端也……阅报愈多者,其人愈智;报馆愈多者,其国愈强。”
——摘编自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
(1)比较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洋务派与维新派在办报宗旨、任务、目的方面的认识有何不同。(9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戊戌变法前报纸在推动近代中国民主进程中的作用。(6分)
【解题指南】本题以新闻报纸的创办为切入点,考查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传播与实践。此题属于材料对比分析题,对于洋务派和维新派在办报宗旨、任务、目的方面认识的不同依据材料分析即可。对戊戌变法前报纸在推动近代中国民主进程中的作用可结合材料中维新派任务的论述和所学分析。
【解析】第(1)题对洋务派与维新派在办报宗旨、任务、目的方面的认识的比较,结合材料关键词,注意二者各自的侧重点对比分析即可。第(2)题抓住材料关键信息“阅报之多寡,与爱力之多寡有正比例;与阻力之多寡有反比例”“阅报愈多者,其人愈智”可以概括出其作用是为变法减少阻力;然后结合所学,维新派创办大量报刊作为宣传维新思想的主阵地,可以概括出几个要点:破束缚、拓视野、启民智、兴舆论等。
【答案】(1)宗旨:洋务派注重对外宣传,维新派强调政治属性。任务:洋务派强调披露洋人之事务,维新派倡导为维新变法服务。目的:洋务派意在维护朝廷并警示洋人,维新派强调利用报纸传播新思想,改变国人的精神面貌。
(2)逐步冲破封建专制的言禁,拓展了国人视野;进行了救国图存和启蒙思想的宣传,有助于开启民智;为社会变革作了舆论准备。
26. (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Ⅱ·T24)(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县设六十议员,是谓县议员;府设六十议员,是谓府议员;省设六十议员,是谓省议员。县议员于秀才中选择其人,公举者平民主之……府议员于举人中选择其人,公举者秀才主之……省议员于进士中选择其人,公举者举人主之……公举法:凡男子二十岁以上,除喑哑盲聋以及残疾者外,其人能读书明理者,则予以公举之权……兴革之事,官有所欲为,则谋之于议员,议员有所欲为,亦谋之于官,皆以叙议之法为之,官与议员意合,然后定其从违也。从违既定,乃由县详府;府议员意合,则由府详省;省议员意合,则详于君;君意合,则书名颁行;意不合,则令其再议。若事有不能衷于一是者,则视议员中可之者否之者之人数多寡,而以人多者为是,所谓从众也。推之,凡军国大政,其权虽出于君上,而度支转饷,其议先询诸庶民,是真为政者矣。
——何启、胡礼垣:《新政论议》(1895年)
(1)概括指出材料中民主设计方案的主要原则。(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该方案在中国近代民主进程中的意义。(5分)
【解题指南】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有效信息,归纳、概括以及辩证评述历史问题的能力。解答时划分材料的层次,归纳民主设计方案的主要原则,并认识民主设计方案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进程。
【解析】第(1)题,借助材料相关标点符号,完整全面地归纳概括民主设计方案的主要原则。第(2)题,利用材料信息“凡军国大政,其权虽出于君上,而度支转饷,其议先询诸庶民,是真为政者矣”,结合相关知识分析这一方案在中国近代民主进程中的意义。
【答案】(1)议员选举与科举功名相联系;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有一定限制;仿行宪政,议事原则自下而上,少数服从多数;军国大政仍归君主。(10分)
(2)进行制度设计;为之后的政治改革提供了思想资源。(5分)
27.(2013·山东文综·T36)(10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辛亥革命爆发后,山东巡抚孙宝琦曾致电清内阁,阐述对时局的看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顷者,宪法信条,业经颁布,君权削尽,仅存皇位,而各省不知信从,反多独立。……重以土匪蜂起,列强环伺,瓦解瓜分,危在旦夕。……今日各省民情,如决江河。然察其所为,决非种族相仇,实渴望共和政体。……依臣愚见,莫如毅然改计,俯顺舆情,实行公天下,宣布共和。
——孙宝琦致内阁电(日)
(1)概括指出孙宝琦的电文反映了哪些史实。(6分)
(2)结合史实,说明清政府是如何应对“各省民情”的。(4分)
【解题指南】本题的电报电文属于真实史料的再现与使用,符合新课标高考的“创设新情境解决新问题”的考查特点。解答时需要注意电报的时间与时局的密切对应。
【解析】第(1)题注意材料是陈述事实,对上级反映地方情况,找准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即可,如“宪法信条,业经颁布”“反多独立”“列强环伺,瓦解瓜分”“渴望共和政体”等。第(2)题依据所学结合史实把清政府的应对措施回答出来即可。
【答案】(1)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实行预备立宪;武昌起义爆发后,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帝国主义伺机扩大对华侵略;实行共和成为大势所趋。(答出三个要点即可)
(2)起初,清政府拒绝实行共和,派兵镇压革命军;后来,迫于革命形势发展,清帝不得不宣告退位。
28.(2013·海南单科·T30)(12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查《临时约法》,原为临时政府而设,自公布施行以来,于兹已二十阅月矣,其于国家之根本组织,固系因《约法》施行之结果而粗具规模;然于国家之政治刷新,要亦因《约法》施行之结果而横生障碍。综计临时期内,政府左支右绌于上,国民疾首蹙额于下,而关于内治外交诸大问题,利害卒以相悬,得失仅以相等,驯至国势日削,政务日隳,而我四万万同胞之憔悴于水深火热之中者且日甚。凡此种种,无一非缘《约法》之束缚驰骤而来……夫以吾国幅员之广漠,人户之众多,交通之隔绝,革命而还,元气凋丧,欲持急起直追之策,以谋闾阎一日之安,纵遇事假以便宜,犹恐有所未逮;何况《临时约法》限制过苛。因而前参议员干涉太甚,即无内忧外患之交迫,必且穷年累月莫为功。
——袁世凯《致众议院咨请增修约法案文》(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文件出台的背景,并概括指出袁世凯对《临时约法》的看法。(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袁世凯对《临时约法》的看法。(5分)
【解析】注意阅读材料,材料的出处是1913年10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背景,概括看法,并简析袁世凯对《临时约法》的看法。
【答案】(1)背景:袁世凯控制了政权;得到立宪派、旧官僚和列强的支持。
看法:《临时约法》限制过苛,制约了总统权力,阻碍政府施政和国家发展。(7分)
(2)评析:反民主;目的是废除《临时约法》;为复辟帝制制造舆论,阻碍民主共和进程。(5分)
29.(2013·福建文综·T41B)[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今日政治之进化,其动力全在十八世纪之末,而以诸大家发明学理之功最高焉。英之陆克(今译洛克)、法之孟德斯鸠、卢梭其最著也。同人就日本人所谓书中三先生学说重译、编辑,以成是编,聊为吾中国政治进化之前驱云耳。
——摘自《清议报》(1901年)
材料二 卢梭学说,于百年前政界变动最有力者也,而伯伦知理(欧洲政治思想家)学说,则卢梭学说之反对也。二者孰切真理?曰:卢氏之言,药也;伯氏之言,粟也。痼疾既深,固非恃粟之所得瘳(病愈)。然药能已(治愈)病,亦能生病,且使药证相反,则旧病未得豁,而新病且滋生,故用药不可不慎也。
——摘自梁启超《新民丛报》(1903年)
(1)材料一中“学理”指什么?指出“同人”对卢梭等人思想的看法。(6分)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实际,如何理解梁启超“用药不可不慎”的观点?(10分)
【解题指南】本题主要考查近代西方民主政治思潮对近代中国社会政治改良的影响。本题解题关键在于结合材料提示的时代人物回忆和联系所学知识,结合清末中国社会政治改良的学说和实践进行分析和回答。
【解析】第(1)题,由材料一信息可以判断“学理”为近代西方的启蒙思想,而先进中国人引入该思想则是为了影响和引导中国社会的政治变革方向。第(2)题,先解读材料并抓住梁启超观点的要旨,再依托清末康梁政治改革的史实进行简要阐释。
【答案】(1)启蒙思想;指引当时中国政治变革。
(2)梁启超认为,治病要对症下药,一种新思想的引进要切合国情;共和制不适合当时国情;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才是出路。但梁启超的君主立宪思想在当时中国是行不通的。
30.(2013·安徽文综·T36)(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1649年1月,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在审判中被控诉为“对本届议会及其所代表的人民发动了叛逆和邪恶的战争”。查理一世拒绝答复这些指控,并在法庭上辩护道:“我是你们的国王,你们法定的国王!……我拥有上帝对我的委任,这是出自古老的合法血缘,我绝不会背叛我的出身,绝不回答一个非法的新权威的提问!相对于这里担任我的所谓的审判者的人来说,我才真正地更能代表我的子民们的自由。”
——摘编自[英]布伦达·拉尔夫·刘易斯《君主制的历史》
材料二 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论在单个国家,还是在全世界,都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动荡的而又反复的过程。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于废除政治强制,遵守政治生活和公共生活中共同的规则,以宪法规定的方式获取政治资源。一开始表现为思想家的构想,然后,政治家借助群众的力量将其细化为若干改造现行政治生活的要求。这种要求起初可能是温和的、建设性的、改良性的,以后却可能变得激进。再者,胜者或暂时胜者一方将其形式化、法律化,固定为一种永久性的、历史性的进步。
——摘编自应克复《西方民主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查理一世所宣扬的观点,指出当时英国政治面临的焦点问题。(10分)
(2)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二,论述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动荡的而又反复的过程”。(16分)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西方民主发展的历程,由专制到民主,这一过程是渐进式的发展轨迹,在这一过程中有改革和革命两种方式,革命胜利后通过宪法或法律制度把胜利果实固定下来。
【解析】第(1)题查理一世的观点主要从材料一中提炼并结合其身份可以概括,如“我拥有上帝对我的委任”说明是君权神授,“这是出自古老的合法血缘”强调王位世袭、君权至上;“我才真正地更能代表我的子民们的自由”强调等级制度。焦点是国王与议会的关系,议会掌握立法权,实质上是王权与法的权威的关系。第(2)题本题是论证性的试题。首先要理解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动荡的而又反复的过程”,然后结合英国、法国和美国的民主建设过程进行论述,要把观点分解,史实要概括,做到史论结合,逻辑性强。
【答案】(1)君权神授、君权至上。国王与议会的关系,国王与法律的关系。
(2)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言之成理。
第一等 认识全面,思路清晰。史实准确,史论结合密切。表达通顺
第二等 认识不够全面,有基本思路。史实基本准确,史论结合不够密切。表达较通顺
第三等 认识模糊,缺乏条理性。未能结合史实。表达欠通顺
31.(2013·天津文综·T13)(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从德国打了败仗,“公理战胜强权”,这句话几乎成了人人的口头禅。……德国倚仗着他的学问好,兵力强,专门侵害各国的平等自由,如今他打得大败,稍微懂得点公理的协约国,居然打胜了。这就叫做“公理战胜强权”。
——《独秀文存》
(1)材料一中,陈独秀评论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为什么中国人非常关注这一事件?(4分)
材料二 1918年11月,北京大学举行集会。胡适在演讲中说:“这一次协商国所以能大胜,全靠美国的帮助。美国所以加入战国,全是因为要寻一个‘解决武力’的办法。”“如今且说美大总统所主张,协商各国所同声赞成的‘解决武力’的办法……”
——彭明《五四运动史》
(2)材料二中的“协商国”主要指哪些国家?胡适为什么说“协商国所以能大胜,全靠美国的帮助”?美国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武力”的办法?(5分)
材料三 在北京大学1918年11月所组织的演讲中,李大钊说:“我老老实实讲一句话,这回战胜的,不是联合国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不是那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
——《北京大学日刊》日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大钊演讲的题目。演讲中提到的“新纪元的世界改造”指的是什么?演讲反映中国思想界发生了什么变化?(6分)
(4)综合上述材料,分别概括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的观点,(3分)并分析当时的国内背景。(4分)
【解析】第(1)题,综合“德国打了败仗”“‘公理战胜强权’”“协约国,居然打胜了”等信息不难判断;第(2)题应首先依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和胡适演讲的内容判断出“协商国”即“协约国”,然后结合所学知识逐一作答;第(3)题,由“这回战胜的……是全世界的庶民”可知,该段材料出自《庶民的胜利》,它反映了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影响;第(4)题,三人的“观点”依据材料概括即可,“国内背景”要联系当时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变化回答。
【答案】(1)第一次世界大战。
因为中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
(2)英、法等国。
战争前期美国向协约国提供了大量物资;美国参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
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
(3)《庶民的胜利》。
俄国十月革命。
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向苏俄学习,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4)陈独秀:协约国的胜利是“公理战胜强权”。
胡适:“美国的帮助”使协约国取得胜利。
李大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是“庶民的胜利”。
北洋政府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新文化运动解放人们思想。
32.(2013·海南单科·T31)(12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罗斯福总统发表演说,就自己的想法放了一个试探气球。他说:在世界上横行霸道的瘟疫,现在蔓延开了;爱好和平的国家应该同世界各国一致行动起来,防止疫症蔓延。可是他的演说在国内引来的却是一片反对声。报上的评论、私人的来信,都骂他是战争贩子:“把侵略者隔离起来吗?”“这种口吻太像威尔逊了!”罗斯福后来告诉一个朋友说:“你一心想领导人们前进,回头一看,跟着的却一个也没有。真可怕啊!”罗斯福确实变得小心多了。他不像丘吉尔那样,在茫茫黑夜中独自大声疾呼,他必须留在比武场上继续奋战,不让群众意见与自己距离太大。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民众群情激愤,一致支持政府对法西斯国家宣战。
——摘编自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全面侵华后美国民众反对卷入战争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38年至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罗斯福政府针对法西斯侵略采取了哪些重大外交行动,这些行动起到什么作用。(6分)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
【解析】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第(1)题,日本侵华后美国民众反对卷入战争的原因,注意分析材料回答。第(2)题,1938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罗斯福对法西斯侵略采取的重大外交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作用,注意结合材料分析。
【答案】(1)第一次世界大战代价巨大,使民众记忆深刻,不愿意再卷入美洲以外的国际争端;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民众专注于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国内问题。(6分)
(2)行动:通过《租借法案》,苏德战争爆发后宣布支持苏联,发表《大西洋宪章》。(3分)
作用:根据国际形势变化,引导美国民众,逐步走上与法西斯进行斗争和与反法西斯国家联合的道路。(3分)
33.(2013·山东文综·T37)(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938年7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事室对中国抗战将面临的国际形势做过预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①苏俄不会单独出兵;②英国将在远东进行妥协外交;③美国不会单独干涉远东问题;④国联无力干涉。
——据鹿锡俊《国民政府对欧战
及结盟问题的应对》
(1)试分别说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事室做出上述预测的依据。(8分)
(2)概括指出当时苏、英、美三国的政策对远东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解题指南】本题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事室对中国抗战面临的国际形势的预测切入,考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苏、美、英的外交政策和国际形势。本题密切联系当前国际关系的热点问题,以1938年中国抗战面临的国际形势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去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以史为鉴。
【解析】第(1)题实际考查的是结论与史实的关系,史实的得出需要从苏、英、美三国的利益得失与政策调整来回答。第(2)题首先要对远东局势有大致的判断,然后分析苏、英、美三国的政策是否影响到远东局势。
【答案】(1)①的依据:苏联担心德国东侵,将战略重心放在欧洲。
②的依据:英国为维护自身利益,对法西斯国家推行绥靖政策。
③的依据:美国为避免卷入国际争端,实行“中立”政策。
④的依据:从“国联制度设计缺陷”“英法控制国联,实行绥靖政策”“国联不能制止战争的具体事例”任一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均可得分。
(2)纵容了日本在中国的侵略,恶化了远东局势。
34.(2013·上海单科·T39)战争与和平的抉择(12分)
  日德国重新统一,标志着德意志民族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然而,德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发展断裂巨大,某些模式一去不复返了。
以“战争与和平的抉择”为主题,叙述德国20世纪以来的发展之路。
【解析】解答本题要紧扣主题,结合20世纪以来德国发展的主要史实进行阐述。由于德国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德国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分裂为两部分,德意志民族对以往的强国之路进行了根本反思,通过法德和解、加入欧共体和欧盟,积极融入到欧洲统一的进程中,1990年,德国实现统一,走上和平发展之路。
【答案】水平1:能围绕与问题相关性较强的核心知识进行回答。(10分)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德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受到其军国主义传统和国家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双重影响,采取军事扩张的方式走上强国之路,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凡尔赛和约》把所有战争罪责都推给德国一方,对其严惩,埋下了民族复仇的种子。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催化下,希特勒纳粹政权再次将德国和世界推向战争的深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意志民族对以往的强国之路进行了根本反思,同时战后的国际格局如雅尔塔体制和冷战格局,为德国的重新崛起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德国努力探索与其他欧洲国家共同发展的共赢模式,通过法德和解、加入欧共体和欧盟以及实现两德统一等,终让国家走上和平发展之路。
水平2:仅运用与问题缺乏关联度的边缘知识进行回答(按题意相符程度给分)。
其他答案。(0分)
组织:水平1:叙述成结构。(2分)水平2:叙述较连贯(1分)。水平3:罗列史实。(0分)
35. (2013·新课标全国Ⅱ卷·T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反法西斯盟国组成军事法庭,在德国纽伦堡和日本东京分别对战犯进行了审判。该审判原则于日经联合国大会通过,1950年,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据此制定了《纽伦堡原则》,其内容有:
从事构成违反国际法的犯罪行为的人承担个人责任,并因而应受惩罚。
违反国际法应受处罚的罪行是:(一)反和平罪:计划、准备、发起或进行侵略战争或破坏国际条约、协定或承诺的战争;(二)战争犯罪:违反战争法规或习惯,出于某种目的或在占领区内,实施包括但不限于谋杀、虐待或奴役平民居民,谋杀、虐待战俘;(三)反人道罪:对任何平民居民进行谋杀、生物实验、放逐和其他非人道行为,或基于政治、种族、宗教背景的迫害,而此类行为已实施或此类迫害已执行或此类行为与任何反和平罪或任何战争犯罪相关联。
——摘编自何勤华《纽伦堡审判》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惩处的战争责任对象有何不同。(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纽伦堡原则》的意义。(10分)
【解题指南】本题考查联系所学知识概括、比较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介入了当前的热点问题——日本右翼势力的复活,体现了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
【解析】第(1)题,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巴黎和会中《凡尔赛条约》等对战败国的处置等史实,可知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以国家为惩处对象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增加了对战犯个人以及组织的惩罚。第(2)题,可从国际法的完善、处理战后事务、清算法西斯罪行、警示后人、维护和平等角度概括《纽伦堡原则》的意义。
【答案】(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以国家为惩处对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增加了对战犯个人(及组织等)的惩处。(5分)
(2)对国际法有所发展和创新;为处理有关战争问题提供了国际法依据;有利于清算法西斯的战争罪行;有助于警示后人、维护和平;保护了人权。(10分)
36.(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Ⅰ·T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越南战争使美国的政界、军界高层在后来进行战争决策时“形成一种新的共识:美国只应把动用军事力量作为最后一种手段;只有当美国国家利益明显受到影响时方可这样做;只有当获得公众强有力的支持时才能这样做;只有在有可能相对较快地以较小代价取得胜利时才能这样做。”
——摘编自哈佛·西提可夫《越战的战后影响》
材料二 1990年12月,海湾战争“沙漠风暴”行动发起之前,美国总统乔治·布什表示:“你们尽管放心,倘若需要采取军事行动,绝不会出现另一个越南。”
——摘编自威廉·黑德等编《回顾越南战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湾战争没有成为“另一个越南”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次战争的结果对国际关系的影响。(6分)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就是要明确越南战争和海湾战争各自的特点,要依据材料和所学分析海湾战争中美国没有深陷战争泥潭的原因并简析两次战争的结果对国际关系的不同影响。
【解析】第(1)题对原因的分析可以结合材料一的主旨“越南战争……‘形成一种新的共识’”,共识的内容就是吸取越南战争的教训;其他方面的原因结合所学分析,如战争力量对比、海湾战争是高科技战争等。第(2)题两次战争结果对国际关系影响的分析则要放在时代大背景下进行。越南战争是两极格局下的局部战争,海湾战争是两极格局解体后的战争,一方面是中东地区民族、宗教矛盾复杂,另一方面美国作为惟一的超级大国插手中东问题。
【答案】(1)美国吸取越南战争教训,确定战争决策的原则;越南战争实际上是美国与越南及其支持者的较量,海湾战争是多国部队与单一国家的较量;越南战争是美国发动的战争,海湾战争是联合国授权的行动;海湾战争是高科技战争。
(2)越南战争:推动美苏关系走向缓和;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
海湾战争:强化了美国的惟一超级大国地位;使中东地区的局势更加复杂化。
37.(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Ⅰ·T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韩愈是唐中后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当时皇帝崇信佛教,耗费大量财富。韩愈力加谏阻:“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当时士大夫热衷于辞藻绮丽、对仗工整但空洞无物的骈体文,朝廷亦将之作为选才重要标准。韩愈首倡“古文运动”,主张文章应仿先秦散文,“文以载道”。在他看来,由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孔子、孟子依次相传的“道”,在孟子死后失传,他承担起了重续“道统”的责任。
  韩愈提倡的“道统”就是孔孟的仁义道德思想,同时也作了一些新的阐释。他一面讲博爱,一面又讲“义”。他所说的“义”,主要是指“君臣、父子之道”,旨在论证儒家的仁义道德是惟一合法思想,为其反佛提供理论根据。韩愈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
——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提倡古文运动的背景。(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韩愈对儒学发展的作用。(7分)
【解题指南】本题属于人物评说题,既然是评说,在评论时要就事论人,即评论要有依据,不可空穴来风,并且要史论结合,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进行评论。
【解析】第(1)题对韩愈提倡古文运动背景的分析,一要结合韩愈生活的时代已经是唐王朝后期了,即唐朝由盛转衰时期,二是要从材料中分层概括出两个要点:一是内容空洞的骈体文流行,二是佛教盛行。第(2)题分析韩愈对儒学发展的作用,依据材料关键信息“他承担起了重续‘道统’的责任”“为其反佛提供理论根据”可以概括出两点;依据所学又可得出另一个要点:韩愈的“道统”论是宋代理学的先声。
【解析】(1)唐朝由盛转衰;内容空洞的骈体文流行;佛教盛行,华夏传统受到冲击。
(2)排斥佛学,弘扬儒学;提出“道统”论,承上启下;成为宋代理学的先声。
38.(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Ⅱ·T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中国古代有功臣配享制度,即一个皇帝逝去后,要在已故臣僚中选取功勋卓著的大臣陪祀其庙庭。功臣配享皇帝,是朝廷对该大臣的最高评价。北宋神宗时,王安石“变风俗,立法度”,主导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哲宗绍圣初年,诏“王安石配享神宗皇帝庙庭”。南宋建炎初,有人提出“自绍圣以来,学术政事败坏残酷,致祸社稷,其源实出于安石”。于是,“罢安石配飨神宗庙庭”。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宋史》记熙丰(宋神宗年号熙宁、元丰)事实者,成于南渡以后史官之手,而元人因而袭之,皆反对党之言,不可征信。今于其污蔑荆公(王安石)处,皆一一详辩之……荆公不仅为中国大政治家,亦为中国大文学家。
——摘自梁启超《王荆公》(1908年)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两宋对王安石的评价及其主要理由。(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重新评价王安石的目的及采用的方法。(9分)
【解题指南】本题考查对王安石的评价问题,旨在考查学生概括归纳材料以及通过历史现象比较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解答时注意结合历史背景,分析不同时期对王安石评价观点不同的原因。
【解析】第(1)题,依据材料可得出北宋褒扬、南宋贬斥的态度,并结合材料相关信息找到其评价理由。第(2)题,可结合梁启超的阶级属性以及时代背景,提炼解读材料有效信息,分析梁启超重新评价王安石的目的。利用材料信息“而元人因而袭之,皆反对党之言,不可征信”判断其采用的方法是重视历史记录者的态度;考订历史材料的真伪。
【答案】(1)北宋褒扬王安石,认为王安石变法对朝廷有功;南宋贬斥王安石,认为北宋灭亡根源于王安石变法。(6分)
(2)目的:弘扬历史上的改革精神;推进改革,挽救民族危亡。(4分)方法:重视历史记录者的态度;考订历史材料的真伪。(5分)
39.(2013·福建文综·T41C)[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找到了一条推动中国革命走向复兴和胜利的道路。结合图15,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1928年秋)
材料二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毛泽东《清平乐·蒋桂战争》(1929年秋)
材料三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毛泽东《如梦令·元旦》(1930年1月)
(1)据材料一,将“西江月”后□□□处省去的内容填写完整并指出该词创作的历史背景。(6分)
(2)上述毛泽东诗词展现了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场景。从材料二、三中找出相关的词句并以此论证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0分)
【解题指南】本题主要通过毛泽东诗词来考查近代中国土地革命的历史过程和认识。解题关键在于解读并提炼毛泽东诗词的重要信息,再结合所学土地革命相关史实进行回答。
【解析】第(1)题,从材料一中提炼重要信息,如时间为1928年秋,现象为国民党军队上山围剿红军引发激烈战斗。据此可以判断这是井冈山上游击战争的场景,由此回答问题。第(2)题,关键要从材料二、三中找出重要词句以印证井冈山斗争模式的合理性,包括材料关键信息和所学知识,都要围绕着有利于井冈山斗争的各种时代条件去入手,诸如军阀混战的外部条件、分田分地的内部斗争和偏远山区的地理优势。
【答案】(1)井冈山;秋收起义后,创建革命根据地,击退敌军进剿。
(2)军阀重开战(蒋桂战争)——军阀混战,为红军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分田分地真忙——土地革命,唤起民众。路隘林深苔滑(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直指武夷山下等)——偏远农村是敌人统治的薄弱地区,红军有回旋余地。
40.(2013·江苏单科·T24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
  克伦威尔和拿破仑是欧洲近代革命的杰出人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克伦威尔在他建立新模范军的时候,不论阶级出身和社会地位,一律论功行赏,但后来当平等派提出普选权的要求时,克伦威尔却竭力加以反对。他在一次向议会发言时说,穷人就是坏人,并且说,如果共和国注定要受苦受难的话,那么在富人之下受苦,比在穷人之下受苦更好一些。
——王觉非《欧洲史论》
材料二 拿破仑认为,法国发生革命不是因为法国渴望自由,而是因为要求平等。他所了解的平等是法律上所保证的同样的公民权利,而不是公民生活的同样的社会经济条件。因此他就决定用自己的法典确保公民权利的平等。……他消灭了政治自由,把他所了解的“平等”巩固下来,编成了法典。
——(苏联)塔尔列《拿破仑传》
材料三 克伦威尔对爱尔兰和苏格兰的征讨均以胜利而结束。以后,爱尔兰的土地被英国占领军没收,大部都落入英国高级军官之手。克伦威尔等人都成了爱尔兰的大土地所有者。
——刘祚昌《世界史(近代史编)》
(1)据材料一,概括克伦威尔平等观的变化。分别指出前后平等观产生的原因。(3分)
(2)据材料二,归纳拿破仑对政治“平等”的理解。材料二认为“平等”被拿破仑法典巩固下来,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法典“巩固”平等带来的深远政治影响。(4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克伦威尔平等观的主要政治倾向,并分析立法途径与革命战争对资产阶级文明扩展的价值。(3分)
【解题指南】本题主要考查克伦威尔和拿破仑。解答本题需提取材料中与设问有关的关键信息,并结合两位资产阶级革命家的主要活动,进行概括提炼。
【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一“不论阶级出身和社会地位,一律论功行赏,但后来当平等派提出普选权的要求时,克伦威尔却竭力加以反对”信息概括平等观变化,结合克伦威尔建立新模范军和镇压平等派史实概括原因。第(2)题,结合材料二“他所了解的平等是法律上所保证的同样的公民权利……他就决定用自己的法典确保公民权利的平等”信息及《拿破仑法典》的影响概括回答。第(3)题,结合材料三信息及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作用概括回答。
【答案】(1)变化:先提倡平等,后来反对普选权(或主张贫富有别)。
原因:前因:建立新模范军(推翻封建王权),以“平等”激励革命;后因:反对平等派,需要以“不平等”维护其独裁和富人利益。
(2)理解:平等是法律上的同样的公民权;平等是革命的目标(或用法典确保公民平等权)。影响: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法典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3)政治倾向:满足社会上层(如富人、高级军官)的利益。价值:冲击封建统治,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客观上传播革命思想。
41.(2013·海南单科·T32)(12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卢梭出身于手工业者家庭,是启蒙思想家中最激进的一位。“到大革命爆发,卢梭更是被激进派奉为祖师,罗伯斯庇尔把他的《社会契约论》当作圣经天天诵读”“各个派别的政治活动家也往往引用他的片言只语为自己辩护”。拿破仑曾说:没有卢梭,就没有法国革命。革命期间,他的雕像摆放在国民议会大厅。在法国大革命以后的100多年间,卢梭的思想还继续鼓舞或推动了不少国家或民族进行争取自身权利的斗争。
——摘编自王养冲、王令愉《法国大革命》等
材料二 法国大革命的亲历者贡斯当在反思大革命时指出:“卢梭珍爱一切自由的理论,却为所有的暴政提供了借口。”当代英国学者哈耶克分析道:“法国大革命曾经试图为增进个人的权利而树立法治,但其目标并未实现,原因在于大革命的一种致命信念,即既然所有的权力都已置于人民手中,一切用以防止权力滥用的保障措施也就不再必要了。”英国哲学家罗素甚至认为,“希特勒是卢梭的一个结果”。也有论者批评他是典型的政治理想主义者。
——摘编自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对卢梭的不同评价及其理由。(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对卢梭评价存在不同观点的原因。(4分)
【考点】卢梭。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的评价。第(1)题概括不同的评价,分析评价的理由。第(2)题分析不同评价观点产生的原因,注意从时代、立场、资料、方法角度去分析。
【答案】(1)赞赏卢梭:崇尚自由平等,反映时代要求;具有平民色彩;为法国革命提供理论武器,推动大革命爆发;对后世影响巨大。(6分)
批评卢梭:理论缺陷易导致暴政;理论过于理想化。(2分)
(2)时代不同;立场不同;分析方法不同;占有资料不同。(4分)
42.(2013·江苏单科·T24C)[探索历史的奥秘](10分)
  文物作为人类活动的遗存,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信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三星堆共出土了1 720件珍贵文物。按其功能分类,我们可将它们分为:祭祀品,共105件,主要是青铜器,其中较大型的樽和罍,其功能可能有两个方面,主要用于祭祀天神、地神和祖先,同时也可当作生活用品,比如装酒、粮食等;生产工具,共124件,主要是石器和玉石,其中有斧、凿、錾、刀等;兵器,共127件,主要是青铜器,还有石器和玉器,其中有青铜戈、玉戈、玉刀;生活与装饰,这方面数量最多,共1 364件,其中有青铜器、金器、玉器、石器、陶器、骨器、象牙器,以玉器为主,占615件。除上述四种类型外,还有80根大象牙……另外,还有当时的货币——铜贝4 662枚。还有数以吨计的陶片未计算在内。
——摘自冯学敏等《点击三星堆》
材料二 举世瞩目的三星堆考古发现,向我们揭示了三千多年前古蜀王国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情形,展现了一个湮没的内陆农业文明的辉煌。……三星堆考古发现提供的不仅仅是珍贵的资料,更重要的是将使学术界重新审视中华文明,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将因之而谱写新的灿烂篇章。
——黄剑华《古蜀的辉煌》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释读三星堆文物所蕴含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信息。(5分)
(2)推测是一种对未知现象作尝试性、合理性解释的思维方法。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推测古蜀国部落为什么会有大量“象牙”“铜贝”和“数以吨计的陶片”?(3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三星堆考古发掘的意义。分
【解题指南】本题主要考查三星堆文化。解答本题需提取材料中与设问有关的关键信息,并结合有关三星堆文化的重大史实,进行概括提炼。
【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一中三星堆文物类型,逐一概括。第(2)题,据“象牙”“铜贝”和“数以吨计的陶片”分别从自然生态、经济活动和人口方面概括回答。第(3)题,结合材料中“展现了一个湮没的内陆农业文明的辉煌。……将使学术界重新审视中华文明,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将因之而谱写新的灿烂篇章”信息概括回答。
【答案】(1)信息:政治:神权政治(或神权王权一体);阶级分化(或贫富分化);经济:农业和手工业较发达;军事:有部落战争;文化:精神生活丰富(或有审美要求)。
(2)推测:大量“象牙”说明古蜀国自然生态适合大象生存(或可能与远处部落有象牙交易等);“铜贝”说明有了一定程度的商品经济(或有一定水平的制币工艺等);“数以吨计的陶片”说明居住在该地的部落人口较多(或部落存在时间较长等)。
(3)意义:反映了古蜀王国的社会生活(或揭开了古蜀王国的历史之谜);三星堆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43.(2013·江苏单科·T24D)[世界文化遗产荟萃](10分)
埃及有句谚语:“世人怕时间,时间怕金字塔。”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佚名建筑师以精确的算术设计,建造了这座世界上最大的、重达625万吨的石块建筑物。这座陵墓总共用了200万块石头,其中的一些在原地采集,但大多数则从更远的尼罗河上游地区获取,趁洪水季节搬运到吉萨来。
——(美)马修斯等《西方人文读本》
材料二 1991年,埃及古物局的学者在胡夫金字塔东2.4公里发现了金字塔街,在其金字塔南数百米和大狮身人面像的东南,发现了金字塔建设者的墓。……1994年,美国筹备了一个基金会,恢复发掘这座消失了的城市。美国学者莱赫奈尔说,这座消失了的城市曾经居住过至少5万人,而或许多至10万人,其中包括建筑胡夫大金字塔的建筑家、工匠、面包师和普通劳动者。
——刘文鹏《埃及考古学》
材料三 在考察金字塔的建造过程中,今天的人们往往不易想象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政治和经济条件,过多地拘泥于技术问题的探讨而忽视了古埃及人所具有的最伟大的力量。
——王瑞珠《世界建筑史(古埃及卷)》
(1)据材料一,归纳与金字塔建造技术水平相关的信息。(4分)
(2)据材料二,概括金字塔考古的新发现,并说明其价值。(4分)
(3)材料三提出的考察金字塔建造的视角是什么?(2分)
【解题指南】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文化遗产——金字塔。解答本题需提取材料中与设问有关的关键信息,并结合有关金字塔的重大史实,进行概括提炼。
【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一“精确的算术设计……世界上最大的、重达625万吨的石块建筑物。这座陵墓总共用了200万块石头……大多数则从更远的尼罗河上游地区获取,趁洪水季节搬运到吉萨来”信息概括回答。第(2)题,结合材料二“发现了金字塔建设者的墓……恢复发掘这座消失了的城市”信息概括回答。第(3)题,结合材料三“过多地拘泥于技术问题的探讨而忽视了古埃及人所具有的最伟大的力量”信息概括回答。
【答案】(1)信息:设计恢宏;计算精确;巨石采集;运输科学。
(2)新发现:金字塔修建者的墓地;修建者生活的城市遗址。
价值:有助于了解修建者的社会分工和生活状况。
(3)视角:技术;历史背景。
44.(2013·海南单科·T33)(12分)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材料 重庆大足石刻始于初唐,兴于晚唐、五代,盛于两宋,现存约5万余尊,以佛教造像为主。石刻中的“牧牛”“醉酒”“养鸡女”等雕像,是生产和生活的生动表现,有一尊观世音菩萨像,菩萨不披袈裟,头着花冠,身饰缨络,颇似一尊宋代仕女像;另一尊母子像,母亲头包青丝帕,坦胸露乳,怀抱一男孩作喂奶状。这种头包丝帕的习俗,至今仍在大足边远农村地区沿袭。而“父母恩重经变图”共10组雕像,包括怀孕、临产、喂奶、母子同床等画面,并刻偈语:“三千条律令,不孝最为先,人间遭辟历(霹雳),地狱饮洋铜。”
在一处接连开凿的三个洞窟中,居中一洞为佛像,佛左右侍立十大菩萨;左为道君洞,太上老君像高洁古朴,左右侍立“大法”“真人”14尊像;右为文宣王洞,孔子头戴束巾,左右侍立颜回、仲由等十大弟子。
——摘编自刘长久等《大足石刻研究》等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大足石刻所体现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大足石刻特点形成的原因。(6分)
【考点】大足石刻。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第(1)题依据材料指出大足石刻的特点。第(2)题分析特点形成的原因。
【答案】(1)佛教中国化明显,儒家文化色彩浓厚;反映普通百姓生活;典型的地域特征;三教造像并存。(6分)
(2)中国文化兼容并蓄;佛教传播的需要,佛教自身变化;造像受世俗价值观和社会生活的影响;三教合流。(6分)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预览已结束,如需查看所有内容,请下载资料!
对不起,此页暂时无法预览!
官方微信公共账号
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f神秘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