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子急转弯里有仗卧平衡的石头

有关石头的古诗_百度知道
有关石头的古诗
!,呀呀啊啊!!!!,唉依哟哟!!!!!!!!我急死了
日暮千里帆,骗了无涯过客,金陵王气黯然收,身骑铁骢自臂鹰。天仗森森练雪凝。千寻铁锁沈江底,故垒萧萧芦荻秋。离离树木少。有多少风流人物?不过几千寒热?山形依旧枕寒流。从今四海为家日。且泛朝夕潮,东方白,石头岸边饮贺新郎·读史
人猿相揖别,郊原血,漭漭波潮大。一篇读罢头飞雪。一身犹未理。羽山数点青,小儿时节,楚色有微霭。因高见远境?盗跖庄蹻流誉后,余临石头濑。石头滩作
怅矣秋风时。人世几回伤往事。录自《河岳英灵集》
苍荻寒沧江,更陈王奋起挥黄钺,一片降幡出石头。流遍了。西塞山怀古
王浚楼船下益州。五帝三皇神圣事。歌未竟,几行陈迹。须臾遂入夜。寻源迹已穷。人世难逢开口笑,为问何时猜得。铜铁炉中翻火焰。只几个石头磨过,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海岸杂光碎,遗荣事多昧,尽此数州内,荷衣蕙为带,但记得斑斑点点,安得济时代,南飞落天外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5条回答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身碎骨全不怕”。“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
唐·白居易《太湖石》 烟翠三秋色,波涛万古痕; 削成青玉片,截断碧云根。 风气通岩穴,苔文护洞门; 三峰具体小,应是华山孙。
唐·白居易《涌云石》 苍然两片石,厥状怪且丑。 俗用无所堪,时人嫌不取。 结从胚浑始,得自洞庭口。 万古遗水滨,一朝入吾手。 担舁来郡内,洗刷去泥垢。 孔黑烟痕深,罅青苔色厚。 老蛟蟠作足,古剑插为首。 忽疑天上落,不似人间有。 一可支吾琴,一可贮吾酒。 峭绝高数尺,坳泓容一斗。 五弦倚其左,一歪置其右。 洼樽酌未空,玉山颓已久。 人皆有所好,物各求其偶。 渐恐少年场,不容垂白叟。 回头问双石,能伴老夫否? 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
唐·杜牧《题新定八松院小石》 雨滴珠玑碎,苔生紫翠重。 故关何日到,且看小三峰。
宋·苏轼《怪...
玄都坛歌,寄元逸人】杜甫
故人昔隐东蒙峰,已佩含景苍精龙。
故人今居子午谷,独在阴崖结茅屋。
屋前太古玄都坛,青石漠漠常风寒。&--------
子规夜啼山竹裂,王母昼下云旗翻。
知君此计成长往,芝草琅玕日应长。
铁锁高垂不可攀,致身福地何萧爽。
【中丞严公雨中垂寄见忆一绝,奉答二绝】杜甫
雨映行宫辱赠诗,元戎肯赴野人期。
江边老病虽无力,强拟晴天理钓丝。
何日雨晴云出溪,白沙青石先无泥。&----------
只须伐竹开荒径,倚杖穿花听马嘶。
【东峰亭各赋一物得幽径石】王纬
片石东溪上,阴崖剩阻修。
雨馀青石霭,岁晚绿苔幽。&-----------
从来不可转,今日为人留。
【黄家洞】李贺
雀步蹙沙声促促,四尺角弓青石镞。&---------
黑幡三点铜鼓鸣,高...
巨石亭亭缺啮多,悬知千古也消磨。人间正觅擎天柱,无奈风吹雨打何!——辛弃疾 咏石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古诗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闪亮的石头和金子700字作文
闪亮的石头和金子700字作文
精选作文:闪亮的石头和金子700字作文石头卧在池塘边,沙子上,高山流水中。一切风景的不显眼处尽是它的无所不在。然而,金子却隐蔽在暗处发亮。石头是变不成金子的。可是,石头却能以它磨牙吮血的意志精炼成一块晶莹的石英;甚至被人类弄成美丽的水晶,项链,首饰。尽管它的价值比不上金子,显得那么低微,可是石头也在处处发亮闪光,仰着头望着长空迸发一身的华丽。我们立身处世,就像平凡的石头一样,在人生的路上随处行走。愚人成不了智者,乌鸦成不了老鹰,我们身边的许多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有财富,有权力,有出色的本能等,都让人羡慕不已。于是人们就会思考:难道别人的运气就比自己好么?难道我没有能力成为他们吗?虽然我们的价值如同石头一般,但是只要有石头一样“宁可玉碎,不求瓦全”,努力迸发自己的光芒的精神,我们也能成为比金子更迷人闪亮的石头。《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人得经过多番雕琢磨练才能成材。坚硬的树能成栋梁,质朴的黏土能成雕塑,正确地认识自己,发奋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人生,梦想,向适合自身的路前进,像石头一样,一心一意地要努力找准自己的位置,向世界发光,像泰戈尔一样化作飞鸟,即使天空没有一片云,也要无悔无恨地飞过。不要盲目地设想自己无法做到的事,乌鸦始终是乌鸦,不可能像一只鹰那样勇猛地冲向猎物,它没有庞大的翅膀,没有尖锐的爪子,可是它虽然成不了鹰,但也可以学习鹰的勇敢的气魄,向世界展现乌鸦的傲气与勇气。从这一刻起,请唤醒像石头一样的你的灵魂,坚韧地生存,勇敢地冲破,使劲地发光,让别人看看我们比金子更贵重的,更值得珍惜的美和光芒。论证手法单一,论述语言无感染力
篇一:闪亮的石头和金子闪亮的石头和金子石头卧在池塘边,沙子上,高山流水中。一切风景的不显眼处尽是它的无所不在。然而,金子却隐蔽在暗处发亮。石头是变不成金子的。可是,石头却能以它磨牙吮血的意志精炼成一块晶莹的石英;甚至被人类弄成美丽的水晶,项链,首饰。尽管它的价值比不上金子,显得那么低微,可是石头也在处处发亮闪光,仰着头望着长空迸发一身的华丽。我们立身处世,就像平凡的石头一样,在人生的路上随处行走。愚人成不了智者,乌鸦成不了老鹰,我们身边的许多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有财富,有权力,有出色的本能等,都让人羡慕不已。于是人们就会思考:难道别人的运气就比自己好么?难道我没有能力成为他们吗?虽然我们的价值如同石头一般,但是只要有石头一样“宁可玉碎,不求瓦全”,努力迸发自己的光芒的精神,我们也能成为比金子更迷人闪亮的石头。《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人得经过多番雕琢磨练才能成材。坚硬的树能成栋梁,质朴的黏土能成雕塑,正确地认识自己,发奋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人生,梦想,向适合自身的路前进,像石头一样,一心一意地要努力找准自己的位置,向世界发光,像泰戈尔一样化作飞鸟,即使天空没有一片云,也要无悔无恨地飞过。不要盲目地设想自己无法做到的事,乌鸦始终是乌鸦,不可能像一只鹰那样勇猛地冲向猎物,它没有庞大的翅膀,没有尖锐的爪子,可是它虽然成不了鹰,但也可以学习鹰的勇敢的气魄,向世界展现乌鸦的傲气与勇气。从这一刻起,请唤醒像石头一样的你的灵魂,坚韧地生存,勇敢地冲破,使劲地发光,让别人看看我们比金子更贵重的,更值得珍惜的美和光芒。篇二:作文石头话题“金子与石子”话题作文讲评学案缀稿:冀常海日七(6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一位自以为有才华的青年因得不到重用,非常苦恼,他质问上帝,命运为何对他如此不公。上帝从路边随便捡起一块小石子,又随便扔了出去,问青年:“你能找到刚才扔出去的那块石子吗?”“不能。”青年摇了摇了头。上帝把手指上的金戒指取下来,扔到石子堆中去,又问青年:“你能找到刚才扔出去的金戒指吗?”“能。”果然,青年没多久就找到了金戒指。“你现在明白了吗?”青年犹豫了一阵子兴奋地回答:“明白了。”请以“金子与石子”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的范围之内。一、探讨文段:1、锻造人生,磨练自己,她把自己打磨成了舞台上的金子。每当想到那美丽绝伦的《千手观音》,不禁会记起那个美丽的女子――邰丽华。他不是上帝的宠儿,而是上帝抛入石子堆中的石子,她有着美丽的舞蹈之梦,但先天聋哑似乎让她与舞台无缘,但她并未因此而抱怨命运的不公,她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来练习舞蹈,用心去感受音乐的旋律,感受舞蹈的美,最终她由一颗小小的石子变为一颗闪闪发光的金子,她的人生价值在闪闪发光的“千手观音”中得到了彰显,他成了我们心中的“千手观音”。可见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我们的价值能否得到社会的认可,关键在于我们能否让自己的人生价值如金子一般闪闪发光。修改:2、思绪随风摇曳,摘下梦幻般朦胧的面纱,他的面庞如此清晰。他就是童二、范文品读做闪光的金子高三十七班赵振华“是金子,在乱石之中也能熠熠闪光。”上帝公平地赋予了我们生命,不要为不遇明主而呶呶不休,只有使自己成为闪光的金子,才能摄人心魄,展示才能,获得成功。纵览古今,无数的有志之士奋发图强,把自己打造成熠熠闪光的金子,将人类殿堂装扮得光彩夺目。在那个琴棋书画作为读书人必修功课、书法家多如繁星的年代,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不甘于平庸,他不甘心成为手法艺术蓬勃发展道路上的一粒石子,他立志独占鳌头,成为闪光的金子,他夙兴夜寐,临池学书,当临川城墨池的水被他的笔墨渐渐染黑,他逐渐剥去身上原本暗淡的躯壳,以“贵越群品,古今莫二,兼撮众法,备成一家”的风格,显现了自己金子般的质地。苦心人,天不负,王羲之正是凭借将自己“点石成金”的信念,依仗不断提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的书法技艺登峰造极,炉火纯青,一纸《兰亭集序》荣膺“天下篇三:石头与金子《金子与石头》一天夜里,埋在地下的金子和露在地上的石头在谈心。金子对石头说:“石头老弟,有句话不知该说不该说。你不过是一块石头,而石头呢,到哪里都是石头,你何必钻头觅缝,跑到地面上那么辛苦地招摇呢?像我,已经是金子了。金子呢,不论到哪里都是金子。即使埋在地里,也永远是金子。”石头对金子说:“不错,你是金子,这一点似乎我比不上你。但是埋在地下的金子,不为人们所知,又有什么价值呢?我虽然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如果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能为人用,就有了价值。何况,如果运用得当,价值还不一定低于你呢!听说过吗?埃及的金字塔就是用石头建成的。”金子沉默了。篇四:新材料作文“石头和钻石”的审题立意新材料作文“石头和钻石”的审题立意一、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黑暗中,石头愤愤不平地对身边的钻石说:“我不知道平时人们为什么把你抬得那么高,把你视作宝贝。现在你跟我又有什么两样呢?”钻石说:“是的,我和你一样,也不会发光。但我懂得如何对待别人的光芒。”这时,天边露出一丝星光。石头发现,身边的钻石立刻熠熠生辉,它的光芒甚至比星光更闪亮、更耀眼。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二、审题立意材料的内容是:石头看到黑暗中的钻石跟自己一样只是不会发光的,因而不承认钻石的价值超过自己,钻石一方面承认自己跟石头一样不会发光,又强调自己“懂得如何对待别人的光芒”。星光出现后,石头发现,星光下的钻石“立刻熠熠生辉,它的光芒甚至比星光更闪亮、更耀眼”。材料中所提及的对象有三个,即:石头,钻石,星光。材料是以石头的质问引出钻石对自己的认识,星光的出现印证了钻石远超石头的价值。因此,钻石是主要对象,石头是次要角色,它是钻石的对立面,是钻石的陪衬。星光不能作为立意角度。因此,材料的核心是钻石反射星光后,“立刻熠熠生辉,它的光芒甚至比星光更闪亮、更耀眼”。运用由果溯因法,可以得出,钻石最终能“立刻熠熠生辉,它的光芒甚至比星光更闪亮、更耀眼”而超越石头的原因,就是钻石对石头说的那番话“是的,我和你一样,也不会发光。但我懂得如何对待别人的光芒”。由“但”可知,这番话要强调的意思是“但我懂得如何对待别人的光芒”。因此,“但我懂得如何对待别人的光芒”就是整个材料中的关键句。这句话中的关键词是“别人的光芒”,“如何对待”实际上指“别人的光芒”可以理解为:别人的长处、优点;别人的先进经验、研究成果;能使自己的价值得到提高的人、物等等。(“物”比如是先进的仪器。)“立刻熠熠生辉,它的光芒甚至比星光更闪亮、更耀眼”可以理解为:借用后,自身价值得到提高,甚至超越了被借用者。因此,本材料谈的是懂得如何对待别人的光芒的意义。这样可以得出材料的含意:要善于借助别人的光芒,为己所用,以使自己更好地发光,凸显价值。据此,可提炼出这样几方面立意:吸收别人的长处并为我所用以成就自我(彰显自身价值);正确认识自我并善于借助外力以成就自我(彰显自身价值);善得人者得天下;因你闪亮而闪亮;懂得借力,成就自我;善假于物,成就自我。“正确认识自我”、“正确对待别人”“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态度决定一切”之类的立意,属于审题不严密,立意嫌宽泛,扣材料不紧。“尊重别人”、“抓住机遇”、“懂得感恩”、“学会欣赏”、“做自己”、“石头也会发光”之类立意的,属于审题偏差(如果“抓住机遇”重点是谈重视某种机遇进而促进自身内在价值得到提升则可说切题)。2柴静:自由就是脑子里没有障碍
&心界工作室
我第一次听周云蓬唱歌是三年前在一个酒吧里,没座位,大家都坐硬纸板上。
坐我前头两个姑娘在聊男朋友的事儿,拿着手机看照片,这个环境里,我有一搭没一搭听着。
他唱到《中国孩子》“不要做克拉玛依的孩子,火烧痛皮肤让亲娘心焦。不要做沙兰镇的孩子,水底下漆黑他睡不着。……不要做中国人的孩子,爸爸妈妈都是些怯懦的人。为证明他们的铁石心肠,死到临头让领导先走。”
这歌太狠了,象刀子一样扎人,我有点坐不住,听完站起身走了。
从1994年克拉玛依大火开始,多少事在人心里过一遍又是一遍,沤了好些年,他才写了这歌,火里水里,就这么沤出来的。
他写到最后一句的时候卡住了,把“大难临头”改成“死到临头”,才觉得一吐为快。
他9岁彻底失明,有记者问这是否从精神上摧毁了你?
他回答,不会的,那时我还没有精神。灾难来的太早,它扑了个空。
小孩子感到的是难受,象心上擦着砂纸“小时候总是姐姐带我去厕所,每次刚蹲下,姐姐就会在外面叫”完了吗?“我说”没完。“过几分钟,姐姐又叫”完了吗?“我说”没完!“心里特内疚惭愧,仿佛自己是个贼。那时想,什么时候自己想去厕所就去厕所,而且一个人去,想什么时候完就可以什么时候完,该多好!”
看看中国现在唱民谣的人,唱得青山绿水的,但70年代出生的人,谁有天真烂漫的过去?罗大佑唱《童年》是写实,周云蓬翻唱只能是个想象:“没那么文雅的童年,没山没水,我们那里就是些平房。”
没什么美,没什么诗意,就是这么个年代,就是这么回事。人在贫瘠的地里是贪婪地想象着一点儿湿味儿往出长的。
他有一个盲校的同学,妈妈是老师,每天都要读一百多页书给孩子听,听完了他就对周云蓬说“我讲给你听听”。周说“气得我……我妈妈不认得多少字,我就制定了一个策略,你不是看得多吗,我就看得精,背一本《唐诗三百首》,背一千遍。《古文观止》,古汉语,管它什么,拿起来就背。他就说,哦你这个古代文学还可以”。
这个看了诙谐又心酸。
他心里一直较这个劲,“要象一个正常人一样生活”,想去正常的学校上学,但不行,就报个高考补习班,离他家二十站地,都是走路。父母没空接,有次他爸爸骑个大的平板三轮车来接,那种运煤的平板车,停在外面,他就特别不好意思……觉得这种车,还不如自己走回去呢。就走回去。
十七八岁的时候,正是虚荣心最强的时候,下课时走廊里全是学生,他怕撞了人,还想到人群里有同龄的小姑娘,有一种自卑,他说那种心情特别扭,“走进那条走廊就像踏入地狱一样,总是等所有人都进教室了,最后一个进去。”
每天回家把课堂录音整理成盲文,有时候要抄好几天,他居然能这么把地理学好,“那时关于气候带,测算太阳高度角,都要看地图,理解起来特别麻烦,我要动用所有智慧来理解。”
他青春期这种狂热,几乎是一种精神上的高烧,不是这样也支持不下来。
我那时候能找到的有文学味道的书很少,他能找到的盲文书就更少,图书馆都是比如《毛泽东选集》,还有一些按摩的书,文学类的极少,《红楼梦》全是洁本,涉及谈恋爱的都给你删掉。他说“我恨透那些删书的人了”。
他考上长春大学特教学院的中文系。发现会弹吉它的男生比写诗的男生更吸引女生,就开始学琴,学完琴教人,教一小时琴,人家帮他念两个小时书。本来也想听点武侠小说,但觉得让别人念这样的书,自己就太亏了,就念世界名著,人家读得辛苦,他自己也只好强挺着不能睡着,“所以《复活》、《红与黑》、《恶心》都是半梦半醒中读完的。”
上完学他被分配到一个色拉油厂,“我想上班,工厂也不让我去上班。我特别焦躁,成天在屋子里转来转去。想着这样的日子离死还有几十年,怎么过啊?我想劳动,但是不被允许。经济利益还是另一方面。我参与不到现实生活中去,没有荣誉感,没有那种被人认可的成就感。”
他嘲笑那种日子是“狗活”,想来北京试试,先看能不能活下来,别的不会,会写诗,会弹琴,所以一下车就去了西直门地铁,卖唱挣了二十块钱,觉得能活下去,就留下来了。
卖唱这两个字看着很刺目,但他不回避这个词,他说这里头有一种命,“盲人有自己的祖先。荷马、高渐离这些盲艺人都喜欢到处走,在街头唱歌。可能因为失明以后会脱离社会的流水线,成为很闲很没用的人。没用也就不会受到流水线的带动、冲击,就到处转一转,用唱歌记录时代,一辈子就过去了。”
1998年我刚来北京的时候,碰见的男青年,经常都是三句话,“我漂在北京,我是搞艺术的,我总有一种想死的冲动”。
有的还有第四句话“你们学校在哪儿?要不我到你们食堂找你吧”。
后来看周云蓬写,他当时住在圆明园,那儿都是不着四六的艺术青年,大都这套路,靠这几句话泡妞和蹭饭,等饭点儿到了,坐人对面,你就得让他“吃一碗吧”。
“不吃不吃”,
“吃一碗吧”,
“不吃”,
“别客气,吃两碗吧”,
“那行”。
他没那种小混混气质,只好每天盐水煮面条,没事整天读《圣经》、读陀思妥耶夫斯基、读舍斯托夫和基督教神学的书,不停追问自己很多终极问题。自嘲当年的“大而无当”。
他自己也说,那个阶段,思想还没有落实到生活里。他的朋友写过,他喝醉了,一屁股坐在门前冰冷的水泥地上,死活不肯进屋,还用盲杖狠敲着地面,一遍遍地狂喊:‘要么握手,要么绝望……要么握手,要么绝望……’
“我以前是个苦大仇深的人。我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你是个残疾人,你要自强不息,身残志坚。我去北京之后一直在淡化这种意识,别老当悲剧英雄。”
他说人为什么会绝望?就是你脱离了个体,脱离了具体的生活你就容易绝望。
他现在喜欢老六的说法”见招拆招“……”人应该在具体的生活中生活,一件一件事情做,不要老想些大问题,大问题都是由小问题组成的,小问题做好了,大问题就自然解决了,老想没有用。
我俩初见面,我说我是谁,他说我认识你。我一愣,他说97年我在长沙,听你主持的电台节目,他还补一句证明一下“火柴的柴,安静的静”。
我都不太相信,怎么会在那儿遇上?他说当年在长沙唱歌,我奇怪,那时候湖南酒吧还远不成气候,好象都是夜总会,肥头大耳的主持人说塑料普通话,有小姐晚上跳艳舞的,唱歌的人都一口湘潭话,上台先说荤段子,后来知道他确实就是在这样的地方唱,介绍到他,主持人说:“这是来自北京的金甲壳虫乐队的主唱周云蓬!”
他挣点儿钱,到处走,走一走再回北京住一阵子,上海苏州杭州南京长沙腾格里的沙漠阿拉善的戈壁,那曲草原和拉萨。走滇藏路,徒步到昆明。晚上有帐篷,不是买的,是找个裁缝店,找了些塑料布缝起来的。晚上刮个风就倒。身上就只有四个凉包子,一瓶小二锅头,又下雨,饥寒交迫,就地睡下。帐篷根本不顶事,都湿漉漉地糊在脸上。
冷热饥渴,这都特别具体,用他的话说,算是知道了自己的渺小,也别追问什么终极意义了,没有那个。生活本身“不好不坏”。
有人说是不是用流浪考验自己的意志,他说:“这种考验有意义么?你也可以把手放到火上看谁时间长,这也是考验意志力,但是这是一种自虐行为嘛,为了显示人类的意志去做这种事情我觉得是一种虚荣,还不是个人的虚荣,是一种集体的虚荣感造成的一种东西,有的人以为全人类的目光都在注视着他,哪怕在孤独的时候,他也为了某种目光在生活。”
他喜欢走,但是走到哪算哪,不是为了征服什么,也没有那么强烈的目的非要走到哪。
当天在现场还有个女孩说,“我朋友让转告一声,希望您永远不签约大公司,永远在路上歌唱。”
周云蓬笑,“这是希望还是诅咒啊?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生活得好。只有不正常的人才希望自己受苦。就像《大独裁者》里说的一样,那些人是机器人。我觉得你的朋友应该希望我能卖很多唱片,签大公司,有海边的大房子,在新闻联播放《中国孩子》,我们不歧视主流媒体。”
众人看着我笑。
有人问,那请问怎么能兼济天下?
他说,作一个自私的公民,能捍卫自己权利就不错了。我们过去的教育都是兼济天下给自己弄得面目全非也不敢说话,太空洞了。
他说过其实人类这个概念就是一种幻觉,“因为你到不了所有的地方,你也不能接受所有的人,其实你所谓的人类就是你身边的亲戚朋友,别的都是一种虚幻的东西,而且最终要回归到个人,什么都要最终回归到个人。”
那天座谈会是聊诗与歌,我说小时候接触的第一首诗是“一朵红花红又红,刘胡兰姐姐是英雄,毛主席题词金光照,生得伟大死得光荣”,一边跳皮筋一边唱。
他也差不太多,等到了青春期,看朦胧诗的年纪,我抄汪国真席慕蓉,他看北岛泰戈尔,那种翻译体的痕迹不容易脱离,在他的书里还是看得出来,比如他写《山鬼》:上帝坐在空荡荡的天堂,诗人走在寂寞的世上……俯瞰逝去的悲欢和沧桑,扛着自己的墓碑走遍四方。
“沧桑”“俯瞰”,这种词儿我们都喜欢过,用他的话说,有一种“挺正经”的劲儿。
要打破这个不容易,学了那么多年都是要对仗要排比要押韵,“用十几个排比句把对方打倒”。
我和周云蓬那时候都经常代表学校去参加讲演。题目基本上都是《我的家乡》,最后一句通常是平地里突然拔高一声儿:“难道不是这样吗?”
一洒狗血就是满堂彩。
他一个老师挺好,调走了。有个同学写文章:“李老师,虽然你已经离开了我们……”
他说,人都不会表达爱了。
男女之情也一样,他说,说给你介绍个对象,这种词就是一个很官方用语,‘对象’是一个哲学用语,介入一种男女之间的私情,让你对这个词一点都没有欲望了。还有什么”生活作风问题,你的个人问题今天解决了吗?
他觉得普通话本来就是一种人造语言,却硬生生地介入了人的私人生活。
他用了有语音功能的电脑之后,人有了隐私才有尊严,能更自由地阅读,比方可以私下里看《金瓶梅》,可以狂热地看武侠小说了。他说,“阅读跟恋爱一样,要私人化,隐秘化。”
后来他四处走,喜欢听地方戏,看唱粤剧的盲人,全是北宋,南宋的古诗词。还有苏州评弹,小桥流水和白蛇传,用朴素的字儿唱人心里的感情。慢慢生活中尽量用直观的语言,不要块状,不要排比,尽量亲切。
他喜欢那些新的网络语言,悲催,苦逼,给力,说更多有色彩、有力量的民间语言出来,将来的诗人会有更好的土壤,可能会写的越来越好。
在座谈的现场他放了“野孩子”的歌,是写凡高的《伏热》:
他的心就象石头一样坚强
就算破碎了,那也是,那也是石头
他的爱就象花儿一样善良
就算天黑了,那也是,那也是花儿
他说,多简单的词儿,花儿和石头,这简直是被先锋诗人嘲笑的词,但这诗意。
周云蓬写过一段话,“在我的梦里,会凭着小时候的记忆,看到树是绿的,还是蓝的,我健康的奔跑,不用怕撞到什么。可是我梦见了她,完全是一个黑影,因为我从来没有见过她。从此我在梦里和白天,都是瞎的。”
这个疼,是在人心脏上捏一下。
之前他迷恋米兰昆德拉的小说里的萨宾娜,追求绝对的自由,“后来才明白,人一旦投入具体生活后就会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没法完全自由。生活一定要参与进去,然后才明白心灵的自由是怎么一回事,很多快乐是来源于不自由,你若是爱上一个人,它就是不自由的。一切专注都会损害自由”
两人在一起,没有钱,脾气也不会好,所有的浪漫都磨没了。快分手,他在宁夏,半夜听到楼道电话响就往外跑,总觉得是她打来的,还是分了手。
他说,恋爱的这种痛苦,会让人落到地面,精神回归到肉体。崔健怎么唱的?----恋爱的时候理论都是虚的,只有分手时的疼痛才是实的。
恋爱最让人了解什么是无奈,你没法预料也不可争取,命运象磕煮熟的鸡蛋一样,不急不慢地,把人的壳一层层磕掉了,柔嫩脆弱地露出来。
他原来觉得诗与歌高于生活,这后来才明白歌和诗只是生活的流露“那么多经历,那么多故事,最后变成一首歌,但它们的目的并不是变成一首歌,它们是没办法了”。
他写了这首《不会说话的爱情》:
绣花绣的累了吧
牛羊也下山喽
我们烧自己的房子和身体
解开你的红肚带
洒一床雪花白
普天下所有的水
都在你眼中荡开
日子快到头了
果子也熟透了
我们最后一次收割对方
从此仇深似海
你去你的未来
我去我的未来
期待更美的人到来
期待更好的人到来
期待我们的灵魂附体
期待我的灵魂附体,重新回来。
痛苦不是财富,痛苦就是痛苦,“你要知道这些经历是为了一首歌,你非气死不可,你才不愿意去写。你会想,别写那首歌了,宁愿经历好一点。”
只不过人无路可走的时候,说不出来的时候,音乐降临。
零四年以后,他经济压力不像以前那样大,精神上就自在一些,幽默感在音乐里也复苏了,不那么沉重,在歌里跟李白开玩笑。
他说住在香山把过去生活里黑暗的东西消解了很多.他喜欢爬爬山,偷偷翻到植物园里边,一条小路拐来拐去,能找到好多名人的墓。刘天华、刘半农、梅兰芳、马连良,还有梁启超,“他们都静静地呆在那里,看着我看不到的世界。”
他写了《春天责备》,说“这个诗刚写的时候,我是感觉到春天很多繁茂的花,它对于人是一种责备。你比方你的生活很抑郁,生活很暗淡,它对你就是一种责备。”
他写:“我的小屋后面是树木丛生的野山坡,坡上有一片墓园,墓园旁摆放着十几个蜂箱。天气好的时候,蜜蜂的嗡嗡声融入阳光,有一种催眠的作用。一个人坐上个把小时,时间缓慢逐渐凝固,感觉自己成了金黄琥珀中的一只昆虫。还有一只猫和狗,每逢我改善生活,他们都会不请自到。锅里的羊排熟了,我摸索着掀开锅盖,锅沿旁左边一只猫头右边一只狗头,都跃跃欲试着。”
这里头有一种烂熟的心平气和,他说古兰经里有句话:命运如大海,自由如小舟。你的船不可能到陆地上去航行,人要尊重一种界限,可是这只船在命运里还是可以很自由的。
他看不见字,但对《诗经》有一种嗅觉上的好感,他写:
“诗经最终长成了一株香樟树
杜甫是那种沉积的落叶
欧阳修是秋天的苦香
他说: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后来他写《牛羊下山》,包括《不会说话的爱情》的歌词,很多来自于嗅觉上的灵感。“牛羊下山,晚炊,草木香,山气日夕佳,生火的柴火和牛粪味,陈年的米缸。嗅觉更接近于艺术的本质,它和艺术冲动一样的深邃原始。”
他说在西藏喜欢听牛铃的声音。“一低头一抬头,周围全是牛铃的声音,变幻莫测又清透。我比较喜欢水声,海洋啊,流水啊。我去过雅鲁藏布江大拐弯,据说那里的水很壮烈。我听了听,像闷雷,很低沉,很持久。我是靠听觉来感觉世界的。”
这世界是他闻出来,听出来,摸出来,踩出来的,人们只是看到事物存在,但他能感觉到事物的存在,看看他写这个……
“为什么我唱:一个叫木头,一个叫马尾,
而不是一个叫马头,一个叫马尾?
木头里有人的向往和悔意。
张枣诗云:
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很多人有眼睛,但他们早已不看,不听,没有感觉,象石头一样不再闪烁。
在中央台录节目的时候,有观众对他说,“我非常不幸失明过,又非常幸运地重返光明,所以我想把失明时感受到的一切展现出来。”
周云蓬说,如果你失明的时候没有做好,那你能看见的时候也未必能做好,我并不认为失明的生活会是一种艺术的来源、灵感。
他说,失明是一个存在,对他来说,走在街上,被石头绊了个跟头,这个石头就会提醒你一次,你缺了些什么,那种感觉渗透一生,没法超越。他说,“我承认它的存在,也承认没法超越,或许这就是我看待它的态度。”
有人说那你怎么保持平衡,他说我尊重我的倾斜甚至倒下,平衡是高高在上者的品质。
常有人问他,“你看不见是否非常痛苦?”他说,“还可以。”
他们说,你真坚强。
他说,你要让每个人说起来,谁都挺痛苦的,痛苦是个最普通最平常最普及的东西,比电视还普及。
很多人说:“见到了你,才觉得能看见世界是这样的幸福”。
他说,幸福不是比较得来的。
老罗心疼曾轶可,要给她录专辑,有天说约了周云蓬和小河给小曾做配器,我们都意外——这八竿子打不着的几个人怎么掺和到一块,最后小曾果然没去,说瞧不上这音乐,他们几个人就围着个空椅子合了张影,罗永浩自己也觉得“不堪回首”,不过周云蓬说起这事儿笑呵呵,说小曾的歌挺好,词的语感很好。只不过她上了超女,所以争议大了。“如果她是一个地下乐队的,比如说”幸福大街“的,没人会觉得她这么跑调会怎么着,左小祖咒也跑,就没人说。”
他没有阵营感,也没有剑拔弩张的东西,不刻意制造高潮,也不刻意反高潮,他只是诚实。
座谈会现场有一个年青男孩,站起来对他说,很快要到克拉玛依多少年了,让他唱一首《中国孩子》。
他说,这不是唱这歌的场合。歌也不是说,来你唱一首吧就唱的,那对歌也不尊重。
那男孩说“那你就组织免费的纪念演唱会吧”。
他说他现在不打算做这件事,他又补了一句,“不纪念,人们也会记得的,慢慢来”。
我问他,好多人对你的期望就是希望你表现出更多愤怒的那个劲。
他说,我觉得愤怒是一种偶然的、意外的东西,人的常态应该是平静的、温和的生活。如果要是总是愤怒,人早活几年就给气死了。
我说,但有人对地下歌手的印象,应该像标枪和匕首一样。
他说,如果有目标可以自己去做标枪和匕首,但是不要苛求人们必须去做标枪和匕首。他写《中国孩子》也是从水与火的痛苦出发,从人的本能和感受出发去写的。
四川地震后,很多校舍倒塌,很多朋友问他,说,老周,《中国孩子》这首歌是不是专门为四川孩子再续写一段?
他说,我又不是郭沫若,才思没那么敏捷,我首先看重的是音乐的审美,而不是过分应景。
零八年一帮人去北京南站坐轻轨去天津,结果奥运期间买不到票,很可气。跟他去的朋友就说:老周,写个歌儿骂骂他们!
他说,“我很怕被这样”类型化“。其实我喜欢情绪更复杂一些的,PinkFloyd,Tom
Waits那样。那需要心态更放松,不要老进入两极状态”。
我说,很多人期望你能对现实进行批判。
他说,“音乐一旦变成无产阶级大革命,就是好,就是好,或者是什么,那就走向另一个反面了,我觉得应该音乐人心里有数,不是应该大家一捧你,你抗议你很牛,然后你就头脑一晕你就抗议一辈子,我觉得那个是很无聊的事情,也是一个特别危险的事情。”
所以他说诗歌的第一性永远是诗性,不是工具,不是用来教化和革命的。
很多人面对残疾人,都容易有一种沉重感。
就好象不沉重不够尊重,当天在现场问他的问题都是这么起头的“周老师,我问一个比较俗的问题啊,请问您有没有流浪的情愫?”
情愫,都是这样的词。
饭桌上刚认识的气氛里也有这个郑重的紧张,稍过一会儿就会发现,他松松垮垮喝着酒,但随手一句,可以在言辞上直接修理老罗,让我们乐不可支。他蔫坏一笑。
那天在现场,有人问我,说你怎么会跟老罗和冯唐这样的流氓一起混啊。我说,哪有姑娘喜欢肉头肉脑的好学生啊,只不过不好意思坏。
周云蓬也说,作为一个盲人不容易坏起来。人们会觉得,作为一个弱势群体,你还敢坏啊,太不要脸了。
他高中的时候跟转学来的姑娘恋爱,两人约会,因为看不见,被学校发现了,他是好学生,学校认为你怎么能这样自毁身残志坚的典型,他说“我情愿像一团泥那样瘫软在自己的幸福中,也不愿成为广场上站得笔直的雕像。”
他说所有弱势群体都有这个问题。“我基本上比他们还稍微坏一点,但也不够坏,但多少年我总希望能摆脱道德上的约束,我凭什么不能怎么样?首先我能破坏这种约束,然后我能自愿遵守。要不就特别扭,不自由。”
他看了我采访卢安克的节目,说那是一个有诗性的人,你看他说的那句话,“自由就是脑子里没有障碍”。
周云蓬在少年时代认识过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她是先天性失明。几乎没跟任何人说过话。只是据说歌唱得好。
大家围坐一处,想听她唱歌,一个高年龄级的女生陪着她。那女生说:“童童,给我们唱首歌吧。”大家很安静。她说:“一,二,三,唱!”孩子沉默着,如此多次,她的歌声才突然响了起来。她唱的是“黑鸦鸦的黄沙岗,挺起个钻天杨”。
周云蓬说,经她的口唱出,这首歌经加工后的浮华、庸俗之气沉淀净尽,只剩下那种来自民间的愁苦和苍凉。“这样小、这样封闭的一颗心灵对忧伤的理解,它事实上承载着何等重量的负担.”
他稍有名声的时候,有一个红色推土机的公益计划,把专辑销售的全部收入将作为启动资金,购买mp3、乐器,让盲童有接触音乐和书的机会。
他前阵子到上海演出,说:“有个小男孩,问我有没有使命感,我说没有。可他偏让我有。他说我觉得你有,我说我真的没有。他说你那有救赎感!这就做作了,我尽量淡化这种东西”。
他说尤其不喜欢“使命感”这个词,“好多事就是被太有使命感的人耽误了”。
他说过一句话“我是一个残损的零件,在社会精密的大流水线中派不上什么用场,那就做一个玩具,有朝一日交到一个穷孩子手中。
我们的文化里,最有名的盲人应该是拉《二泉映月》的阿炳,周云蓬曾经去过无锡,想写一本阿炳的传记,他有一个疑问是“阿炳的音乐几乎家喻户晓,可是他是怎样生活的?以怎样的方式去爱一个女人的?最专业的历史学家也知之甚少。”
他找来找去,还是没有找到什么资料,他说,如果阿炳在天有灵,他会想
“我活着的时候你们干吗去了?”
他说这事唯一给他的启示是,去理解、去爱你身边活着的人。
from :柴静的新浪博客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石头平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