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L网4 此男子风流一世风流的作品 这个ID谁知道现实中的手机号,或现实中地址,钱不是问题,真实就好。随便给一千块

我心中的完美男人--苏轼
―― 晋江文学城网友交流区
主题:我心中的完美男人--苏轼[81]
帮你发出来了。估计是因为晋江的网络不行,你第一次发是失败的,第二次发的时候,网页却认定你一分钟连续发两次,所以不许通过。其实你等一下,然后再发出来,就行了。是你原创吧?加精。
№1&☆☆☆晓风飞翔于 23:17:20留言☆☆☆ 
严格说起来,不是我的原创,有很多资料是从网上摘录的。我从高中的时候就非常喜欢苏东坡,因为觉得东坡比很多课本里推崇的“正面人物”要可爱的多,只是心里喜欢,却从未书成文字,一来没有人和我交流,二来我是一个懒人。来到这里,看到大家喜欢评论古往今来的才子佳人,不免心动,遂成此文。文字还没有润色、修饰就颇不急待的法上来了,文笔不免粗陋,望各位见谅。与正史中的寥寥数笔不同,本文所讨论的角度主要是从个人事业、成就、人格、感情等几个方面,妄图抽离人物所在的时代,画出一个有血有肉、真情实感的人。假定苏轼生在今天,他也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高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注: 文中 第4条“早排挤”应是“遭排挤”
№2&☆☆☆袁崇焕于 23:43:39留言☆☆☆ 
哈,我也说两句啊,千万别打我。苏轼是非常可爱非常可爱的一个人,但是不是有点儿不擅方圆权谋之道呢。要不怎么新党当政也遭排挤,旧党掌权时也遭排挤呢。志向坚定是好的,但在方法学上是不是能改进一点儿呢。毕竟人还是要适应社会的嘛。其实王安石和司马光那两个老头儿也不能算是坏人,总可以商量嘛。“一国两制”都可以搞,还有什么矛盾不能坐下来谈的呢。
№3&☆☆☆博浪踵相踪于 23:56:05留言☆☆☆ 
苏是个悲剧式人物。他的政治主张,恰好比王安石温和,比司马光进取。偏偏两家都不卖他的帐,王执政的时候,苏被贬;司马执政(应该说是旧党)时,他居然也是同一命运。可叹。其实苏轼和百姓接触较多,政治主张比较务实,如果由他来执政,时局会好些。诗人不幸诗家行,纵然苏轼一生不得志,却还是留给我们许多壮丽的诗词和轻松的趣闻,最可喜的是东坡肉,呵呵。真是人中之龙。
№4&☆☆☆晓风飞翔于 00:02:33留言☆☆☆ 
民间传说里的苏东坡很好玩,不过他怎么总是饰些倒霉角儿啊。比如说他下棋棋力不很高,输了于是就自我安慰说“胜固欣然败亦喜”,不就是玩儿嘛;还有他和佛印和尚谈禅,跟苏小妹赌对儿,都很没面子的。还有三言里居然还有他的那种故事,待遇太不工了。
№5&☆☆☆博浪踵相踪于 00:11:18留言☆☆☆ 
我怎么记得说苏老那个词是因为娶了新媳妇要搬家不方便再扫墓才写的?
№6&☆☆☆天笑于 01:07:03留言☆☆☆ 
老苏常将自己的姬妾送人,连怀了他骨肉的都不放过所以人无完人
№7&☆☆☆sa于 01:20:37留言☆☆☆ 
别的不提,单是第三条,俺只好摇头,楼主莫怪。
№8&☆☆☆四惊叹于 06:47:11留言☆☆☆ 
本话题不是什么原则性问题,各位朋友尽管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我不是FQ,不会自己喜欢什么,就一定要说服或者强迫别人也喜欢什么。――――――――――――――――――――――――――――看了几位朋友的评论觉得很有意思,我做两点解释。NO1.关于(博浪踵相踪)的回帖我的题目是“好男人”,而不是“成功的政客”,或者“聪明的臣子”。所以城府不深,不善权术,胸襟坦荡,光明磊落,不讲究“方法”、直话直说,恰恰成了优点。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朋友或者丈夫是这样的男人吧。谁喜欢天天和一个心机很重的人相处呢?呵呵,反正我是不喜欢。附:to晓风,大概像 胡适先生 这种人在政治里总是遭排挤的,但过后往往发现他们是对的。NO2.关于“四惊叹”提出的 “第三条”。早想到有人会提出这个问题,什么问题?苏轼再娶的问题,有人就议论了“你苏轼怎么言行不一致啊,一边‘十年生死两茫茫’,一边小老婆娶了好几年”。本来不想争论这个问题,既然有人提到了,我就说一说。首先,苏轼在发妻王弗去世后,终其一生,未再娶妻。按照古代的道德标准,苏轼这种才华横溢、成名已久的男人,娶个三妻四妾也很正常。请大家注意,老婆死后,苏轼后面续的几个都是“侍妾”,古代“妻”和“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年龄不小 的士大夫需要个丫头来服侍饮食起居,不是正常的不能在正常的事么?我个人认为,苏轼在感情上始终是忠于发妻的。“sa”所说的“将自己的姬妾送人”,恰恰证明了这一点,说明了其他女人只不过是生命中无足轻重的过客,真正在其生命中留下痕迹的只有王弗一人。
№9&☆☆☆袁崇焕于 07:42:50留言☆☆☆ 
to 博浪踵相踪刚才忘了说你说的“民间传说里的苏东坡很好玩,不过他怎么总是饰些倒霉角儿啊。”类似的戏谑也常发生在同时代的王安石身上,比如那个“淘干梁山泊,,可得良田一万顷”,所以我猜,要不然就是政敌们编造的黑材料,要不然就是老百姓怀念这位可爱的苏轼,编一些小笑话,口口相传。像赵高、秦郐、严嵩等 人民深恶痛绝的人,很少有关于他们小故事流传。
№10&☆☆☆袁崇焕于 07:54:42留言☆☆☆ 
☆☆☆袁崇焕于 07:42:50留言☆☆☆诚然以现在的观点去分析历史并不合适,但是他娶小老婆又是干什么呢,莫非仅仅是为了解决生理问题?那还不如说找感情替代品好一点,别把女性当附属品这种事看作理所应当的好么作为文人,他的成就无可贬低,没必要这么美化他,文天祥一样有妾,这并不妨碍他作为民族英雄屹立于生前身后之世
№11&☆☆☆天笑于 09:01:56留言☆☆☆ 
我的题目是“好男人”, 而不是“成功的政客”,或者“聪明的臣子”。☆☆☆袁崇焕于 07:42:50留言☆☆☆ --------------------------------------------------------------------------------噢,俺还以为就是指男人中的优秀者呢,敢情是特指那个方面的好男人。那改成“我心中的完美情圣(或丈夫)”不是更贴切。
№12&☆☆☆博浪踵相踪于 09:25:18留言☆☆☆ 
不要用完美二字。苏大胡子也有其时代局限性。如不尊重女性,曾随意将某小妾赠人。
№13&☆☆☆后主于 10:34:38留言☆☆☆ 
老苏的文偶喜欢,东坡肉也不错,说到情深则未必
№14&☆☆☆摩诃于 11:31:43留言☆☆☆ 
to 博浪踵相踪如果用这个题目“我心中的完美情圣(或丈夫)”,太过局限性了吧,一个好男人不仅可以成为好丈夫,还可以是至情至性的好朋友、好兄弟、好邻居、好同事、好公民……,就像金庸的天龙八部如果 只描写乔峰和阿朱的爱情,即使故事再缠绵悱恻,我们也不会认同乔峰是条汉子。――――――――――――――――――――――另外,我使用“完美”二字,主要是想夸张的表达出我对苏轼的敬仰。题目是“好男人苏轼”,而不是“圣人苏轼”,那么这里注定不是普遍意义上的完美。何况即使“圣人”孔夫子,要想挑毛病,也是一挑一箩筐。请各位不要以“完人”作为参照物,这样的讨论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这种人,从古至今就没有出现过。请各位 举一些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和苏轼作比较,我很想了解还有没有在做人方面能和他比肩的。天纵聪明、才华横溢、年少有为、事业有成、为人正直、富有同情心、勤政爱民(这一条不重要),心胸豁达,感情细腻,用情笃深。身处逆境,也不怨天尤人,而是苦中作乐,诗词书画文,多才多艺,还精通烹调,爱游玩,富有生活情趣。我想上面这些特点,即使在今天无论择偶、交友、还是选婿都是不可多得的优点。纳兰性德也是不错的,可惜感觉不如苏轼这么积极乐观。
№15&☆☆☆袁崇焕于 11:39:22留言☆☆☆ 
to 天笑" 诚然以现在的观点去分析历史并不合适" 请这位兄弟仔细看我的文章,我们即使以今天的标准去衡量苏轼,他也是没有问题的,因为他纳妾是在发妻去世以后,用今天眼光去看,老婆死了之后,再婚有什么错么,何况我前面还强调过,他还不是“再婚”,而是纳“侍妾”,比与丫鬟的关系更近一点。从他将侍妾送人的情况,更反映出,他的全部爱情都倾注给了王弗。
№16&☆☆☆袁崇焕于 12:08:33留言☆☆☆ 
偶素粗人,偶米有文化,8过偶还是要举手说一句,那个,为虾米偶觉得“我心中的完美男人”跟“苏轼”划等号就显得说不出滴别扭捏?ps,虽然偶也喜欢吃,8过每次一提到“东坡肉”,偶就会联想到“唐僧肉”……
№17&☆☆☆blue于 12:19:02留言☆☆☆ 
不说别的,为了一匹马都可以将自己的侍妾拿来交换,明显不尊重女人!
№18&☆☆☆ja□□in于 12:52:03留言☆☆☆ 
他被贬后为了节省开支,居然把小妾都几乎送人了,其中有两个都已经怀孕的他照送不误你心中完美男人是怎么做的吗?????
№19&☆☆☆月影之舞于 13:12:02留言☆☆☆ 
你可知道,当初王氏夫人在的时候,苏大胡子对他可没有诗词描述的那么好,颇为冷落。从那个时候,苏就有几个侍妾,他怎么可能对王氏夫人专一?他讲究的是,人不风流罔少年。
№20&☆☆☆moonlight于 13:36:28留言☆☆☆ 
to ja□□in、月影之舞列宁说过:“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把苏轼送妾的行为,转化为今天的情况来看的话,就是家庭罹患变故,把佣人遣散,托付给好人家。这正是苏轼人性化的地方,宁愿自己独自被流放,也不愿拖累其他人。关于不尊重女性的问题,注意这里的“送”,你如果理解成送礼物那就是不尊重。但是现在问题是,自己正处潦倒不堪之际,而不忍别人跟着自己受苦,这里应该理解为“送别”。侍妾们无非是从 伺候一个主人,换成另外一个主人,和现在的钟点工换主顾有何区别。苏轼并没有说为了钱,把妇女送到窑子里。我反复强调,在古代妻和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侍妾更像可以和主人发生关系的佣人,苏轼从头到尾只娶过一个妻子――王弗。如果苏轼因为被贬,把王弗都抛弃了。那我今天就不再写这篇文章了。
№21&☆☆☆袁崇焕于 13:57:14留言☆☆☆ 
请教这位兄台,moonlight从那部资料里看到的这个观点 ?“当初王氏夫人在的时候,苏大胡子对他可没有诗词描述的那么好,颇为冷落”
№22&☆☆☆袁崇焕于 13:59:23留言☆☆☆ 
身处逆境,也不怨天尤人,而是苦中作乐,诗词书画文,多才多艺,还精通烹调,爱游玩,富有生活情趣。☆☆☆袁崇焕于 11:39:22留言☆☆☆ ??--------------------------------------------------------------------------------其实他还擅长一点,那就是医术和养生之道,也不错的。
№23&☆☆☆博浪踵相踪于 14:13:07留言☆☆☆ 
to 博浪踵相踪谢谢。“其实他还擅长一点,那就是医术和养生之道,也不错的。 ”请问上面这条是出自哪里?*******************************************************其实我本来想写,小资男人――苏轼。但是我发现,东坡比小资男人的境界要高得多,无论是从人格上还是情趣上。用“好人东坡”又显太普通,所以用了一个比较夸张的题目。完美好男人。
№24&☆☆☆袁崇焕于 17:06:04留言☆☆☆ 
说明了其他女人只不过是生命中无足轻重的过客,真正在其生命中 留下痕迹的只有王弗一人。 ☆☆☆袁崇焕于 07:42:50留言☆☆☆  原来楼主心中的完美男人是这样的,明白了。帖子的题目很恰当。
№25&☆☆☆四惊叹于 19:13:59留言☆☆☆ 
“其实他还擅长一点,那就是医术和养生之道,也不错的。 ” 请问上面这条是出自哪里? ☆☆☆袁崇焕于 17:06:04留言☆☆☆ ??-------------------------------------------------------------------------------- 我原来有一本《中国历代名医录》,里面就有苏轼的大名,和他的主要功绩。不过刚才翻了一下,找不到了……伤心啊,惜哉。在网上找了如下一段,里面有一些:传统医药 : 《东坡志林》中的医药学  苏东坡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对医药养生学亦有研究,着有《苏学士方》。后人将其与宋代沉括的《良方》合刊,称为《苏沈良方》,有十几种版本传世,为文苑杏林所称道。   医家小传 苏东坡一生与医家们交游甚厚。被贬滴居黄州时,苏轼结识了善医而聩的医家庞安时。庞安时是宋代中医伤寒学派的大家,在所着《伤寒总病论》卷末附有《与苏轼书》一篇,讨论了着此六卷书的要义概况。苏轼在笔记中叙述了庞患耳聋,「以眼为耳」的诊病方法。《东坡志林》中记载了一位通晓导引之术的道士徐问真。他「以指为针」,治病多验,为病家所称道。大文学家欧阳修患足疾,饵方药无效。徐问真教欧公导引气血自踵至顶的气功疗法,病果愈。指针是集穴位按摩、针灸、气功为一体的疗法,以指代针,简便易行,疗效确凿。苏轼的笔录,为研究宋代针灸学的发展和流派提供了索引。《东坡志林.技术.医生》一章里,苏轼还记录了医官仇鼎和张君宜皆以善疗痈肿疮毒之疾而名噪天下。但仇「性行不甚纯淑」,张则以救人为职责,「用心平和」。苏轼认为为医者要讲究医德品行的修养,才能受到患者的尊崇。在《单骧孙兆》一节中,苏轼叙述了蜀人单骧,举进士不第,「顾以医闻」;孙兆则及第为朝宫而善医。皇帝召二人诊治不效,赐罪待诛。后来皇太后出面干预,言其非罪而获赦免,这是文学家笔下的有关宋代宫廷医学的珍贵记载。  医林箴言 苏轼以他深厚的医药养生学的素养,留下了诸多的言简意赅的论医箴言。《仇池笔记.论医》中,他指责士大夫们秘所患而求痊验的「困医」恶习。指出至虚有盛候,大实有赢状,疑似之间便有生死之异。患者应尽告所患疾病的症状,才能使医家「知患之所以然,望闻间切四诊合参,辨证施治而愈疾。仅让医家凭脉诊来推断病情,会导致误诊误治。这些至今读来,仍不失教益。《东坡志林.延年术》中,苏轼以同时代的赵抱一、徐登、张元梦等人,虽年近百岁皆不免一死的事例,认为「歧黄之术」虽然能延年益寿,却不能长生不老,而好此道者常常妄夸,以欺世人。表达了苏轼对炼丹术的科学认识和实事求是的生死观。《东坡志林.修养》是论述中医养生学的专章,涉及到情志、德行、饮食、房中、丹药等诸多方面。「任性逍遥,随缘放旷」的坦荡心境,「已饥方食,未饱先止」的饮食摄生的经验,《七德八戒》中「慎起居饮食,节声色而已」的养生要义的总结,都是宋代中医养生文化的真知灼见。  医方药膳 苏轼一生屡遭贬谪,每到一地,他都收集验方载于笔记杂着中。谪居黄州时,当地瘟疫流行,他将自已收集的秘方「圣散子」献出来,救治病人。在惠州,看到当地村民燃苍X熏蚊子,大表惋惜说:「此长生药也,人以为易得,不复贵重。」《论菊》中,苏轼把菊花称为「延年药」,在《论茶》中他倡导以茶漱口的口腔清洁方法;《论物理》中解析菱、芡虽同出水泽,但菱性寒,芡性暖的药理;《论雨井水》推荐用雨水煎茶煮药益人增寿等。《仇池笔记》中载录有用白茯苓、松脂末揩齿吞服,可固齿驻颜乌发;以熟地黄、麦门冬、车前子治白内障;用蜂房、蛇蜕、人发烧成炭,以酒调服后治疮疡不愈。这些都是苏轼亲自炮制后的效验方剂。《东坡志林》中还记述了治病健身的食疗药膳方,如茯苓面治痔疮、麦门冬饮安神催眠、山芋羹健脾益气等,是宋代中医食疗的珍贵史料。   在中国医学史上,历代笔记杂着多出自文人之手,所载的医学史料翔实可信,可补医史文献的缺憾。从苏轼的笔下,我们可窥见宋代中医药文化的一斑。(原所贤)
№26&☆☆☆博浪踵相踪于 23:54:32留言☆☆☆ 
楼主的名字...和题目配在一起,暴汗......(偶飘过~)
№27&☆☆☆断虹于 00:44:21留言☆☆☆ 
☆☆☆袁崇焕于 12:08:33留言☆☆☆以现代观念纳妾是合理合法的?将侍妾送人是合理合法的?不太清楚你对爱情的定义是什么,妻子去世就纳妾,如果说对妾没有感情的话,那等于是对妾的不负责任,如果说对妾有感情的话,爱情真的可以这样重复么,那又和你说的专一不是一回事了这样辩解我不认为有什么价值可言,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不可能是完全的,总有缺点,你这样诡辩式的神化已经是对苏轼的玷污了
№28&☆☆☆天笑于 10:07:52留言☆☆☆ 
同意楼上的纳妾也是高尚??送人还是高尚?要是已经有伴侣 又去和另外一个人一夜情 难道说 只是一夜情不是夜夜情 就说明他忠诚?
№29&☆☆☆杳然于 16:54:25留言☆☆☆ 
同意楼上两位~不喜欢这样极端美化,老觉得苏公的姬妾很可怜。苏公的成就是众目可见滴,但是在这方面也用不着美化呀,古时的男子有多少是把女子真正当人看的?苏老先生也不能免俗。不信你飞回古代去试试?
№30&☆☆☆乐兔于 09:26:20留言☆☆☆ 
苏轼把侍妾(或许是婢女,当时这两种都可供主人暖床用,且不负责)春娘跟来送行的朋友换了骏马,这跟换钱有差别吗?春娘怒道人不如马,然后撞槐而死,要按楼主说法倒是她自己糊涂了。一个暖床的还奢望苏大学士把她当人对待,还想要人的尊严,以死求证自己并非畜牲。从这一点来看苏轼的人格未必比得过一个暖床的。到死侍奉苏轼的朝云虽得苏轼爱怜生了几个孩子,死后得了碑铭表章她的忠心也不过是个侍妾,说白了是个善解人意的小玩艺儿。最心爱的摆设碎了有点情感的人都会伤心,写几句话追悼一下也正常,跟爱无关。当时大都如此不独苏轼,但把这看做苏轼有情趣就让人心寒。倒是奇怪∶妻子与侍妾作为人的根本差异在哪里?说白了,明媒正娶为妻,被卖掉的为妾,苏轼的妻子也不是他自己选的吧。楼主说的首先,苏轼在发妻王弗去世后,终其一生,未再娶妻。按照古代的 道德标准,苏轼这种才华横溢、成名已久的男人,娶个三妻四妾也 很正常。请大家注意,老婆死后,苏轼后面续的几个都是“侍 妾”,古代“妻”和“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三妻不行,就算是当时妻只可有一个。既然是妾,也无所谓续,妻子死了才有续后妻之说。所以,当时一个女子再美再好只要不是父母定亲正式嫁过来的就一辈子是侍妾,像苏轼对侍妾那样,怀了他的孩子照样送出去,其中一个孩子还做了宦官,姓粱。这跟遣散佣人似乎有差别吧。可虽说风俗如此,也有人为爱侍妾,宁可不娶妻也不负心上人,让她成为惟一。苏轼不是这样的人,他的确风流,但在对待女人上离完美差得远了。
№31&☆☆☆碧思于 11:46:29留言☆☆☆ 
看在LZ的ID也要顶~~~好帖留名.
№32&☆☆☆kyou-i于 15:28:49留言☆☆☆ 
没心思看完,光看论点,就很不以为然别的不说,就第3点 重情重义,感情专一 来说王安石强的多了,甚至连夫人为他纳妾都拒绝了这才是一生一世,一心一意的感情专一而且遣嫁儿媳,不误其终身,也可算重情重义死后会写点悼亡诗算什么那样元稹也可算千古第一痴情人了?围城中的汪处厚不也整天等着悼亡的机会吗?其实欧阳修在这方面也很不错也是终生不二妻至于苏轼最多是男人心目中的完美男人那种家中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不正是很多男人的梦想吗还能得一"重情重义,感情专一"美名何乐而不为呢?
№33&☆☆☆轻舟远帆于 14:05:34留言☆☆☆ 
☆☆☆轻舟远帆于 14:05:34留言☆☆☆顶
№34&☆☆☆ltm于 20:54:48留言☆☆☆ 
我个人认为,苏轼在感情上始终是忠于发妻 的。“sa”所说的“将自己的姬妾送人”,恰恰证明了这一点, 说明了其他女人只不过是生命中无足轻重的过客,真正在其生命中 留下痕迹的只有王弗一人。 ☆☆☆袁崇焕于 07:42:50留言☆☆☆ 王弗活着的时候苏东坡就有妾。感情专一?如不住想起言情里的男猪一边和别的女人上床一边对女主说我只爱你一个。这个灵和肉果然是分开的阿~~汗~~~~~如果说只纳妾不娶妻表示专一。那么是把妾当成什么了?把女人当成什么了?如果从词人文学家等方面来说。那苏轼真是一等一的好。可是说好男人~~~~~~~`不够格~~~~~~
№35&☆☆☆水稻于 18:39:13留言☆☆☆ 
同楼上,对于女人来说,“好男人”老苏是说不上的。其实倒是很喜欢老苏的那点豁达,什么时候都自得其乐,被老王新法一派排挤到密州了,还兴致勃勃地“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跑去打猎,从打个猎又想去打西夏,“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然后不忘文人相轻,写信给朋友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柳永)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可爱的人。人情上喜欢他们家里兄弟情分上倒厚,千里共婵娟是给他老弟的。至于男女之情,要是单单看个悼亡词的话,那谁有元稹了得?嘿嘿,“曾经沧海难为水……”哪,连修道都是为了亡妻,啧啧啧,反正没耽误他“取次花丛”就是了。文才好的,多少人盼着死个老婆,好写悼亡!王弗家里仿佛是哪一派的,好像失势以后苏轼还挺不满的,并非是什么好老公,实在记不清楚了,N久以前看的资料,欢迎有识之士指正。正妻尚且如此,何况婢妾?看到侍妾换马一节,时常想穿越时空痛扁这大胡子一顿! 笑~
№36&☆☆☆shifei于 02:40:00留言☆☆☆ 
纳妾还不如续弦再娶。。。。求名者比逐利者更糟。。。。
№37&☆☆☆顾遇于 05:19:05留言☆☆☆ 
请教这位兄台,moonlight 从那部资料里看到的这个观点 ? “当初王氏夫人在的时候,苏大胡子对他可没有诗词描述的那么好,颇为冷落”????☆☆☆袁崇焕于 13:59:23留言☆☆☆  请楼主看一下这个网页,大胡子不是只有一个妻子。至于冷落,上边已经有人替我补充了http://www.sudongpo.com.c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91&ArticlePage=1
№38&☆☆☆moonlight于 15:11:58留言☆☆☆ 
我喜欢苏轼!苏大胡子的才学是没有几个人比的上的!这一点没有一点可以质疑的地方!然而,作为一个封建士大夫,尤其是一个男人,他对待女性不说也罢!人都说他怜悯百姓,他的诗文中也有表现――然而,莫非他的那些15,6岁,被家贫的饿父母卖给他做小老婆的小姑娘就不是百姓,就不是人了?你们说现在社会上那些15。6岁的小姑娘是不是还是一个孩子啊?而当时却已经在懵懂之时被苏学士教导夫妻之事……然而却不但的不到夫妻相待的尊重,连怜惜都没有得到的资格?注意:苏学士的小老婆可是N多的哦!可不是一个两个的问题哦……也不是苏夫人病了死了苏学士无法派遣寂寞才找了小老婆哦……她们年轻貌美的躯体被换了物品,怪的谁?她们在怀着占有自己躯体的男人的骨肉时仍被抛弃,怪的谁?只怪她们不如苏夫人般是达官贵族家的女儿……而苏夫人的婚后生活是不是美满幸福呢?我们在自己的丈夫日夜脂粉环绕夜不归宿只是――相敬如宾,也是会感到幸福吗?请对苏学士心寸幻想的JJMM自己去翻书查看,一纸掉亡的词就可以抵消生前的幽怨了吗?苏轼――一个富有浪漫传奇色彩的才子,大才子!一个够人挺大拇指的封建士大夫!可是他不是一个好丈夫,也不是一个让女人幸福的好男人!如果在今天,或许他是一个星光闪闪的大众情人……
№39&☆☆☆千雪于 15:27:36留言☆☆☆ 
^(^?? 袁崇焕心中的完美男人--苏轼吓坏了…………
№40&☆☆☆hazel于 18:32:32留言☆☆☆ 
喜欢的  :)
№41&☆☆☆丫子于 09:09:35留言☆☆☆ 
欣赏苏轼,尤为厌恶方圆权谋之道。那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种旷达与从容岂是圆润变通可比拟的。
№42&☆☆☆祺祺于 14:03:32留言☆☆☆ 
侍妾没地位,写些悼念的东东只能掉自己的身价,苏学士哪那么白痴!!
№43&☆☆☆小初于 11:50:26留言☆☆☆ 
看来大家对第3条的“感情专一”争论比较大。那暂且搁置起来不讨论了,谈谈其他方面吧,即使第三条做的不够完美,能做到其他几条的人也是少之又少。
№44&☆☆☆袁崇焕于 10:49:04留言☆☆☆ 
说一大趴啦――――――当今这样的男人还有吗?有的话请找我――――
№45&☆☆☆哑女米米于 17:24:35留言☆☆☆ 
苏东坡只能算是卫道士。。。。在我眼里完全沾不上好男人的边。。。。。。伪君子不如真小人,苏某不讲人权,看不起妇女,吾极恶之
№46&☆☆☆rose于 15:32:39留言☆☆☆ 
to rose : 看来常州的那位老妇不是妇女了。ps:本来我不想回你的,因为我最讨厌你这种口吻,
№47&☆☆☆袁崇焕于 17:45:19留言☆☆☆ 
晕。。火气好大。。。常州的那位也是妇女,不过有附加。。。。。附加可以给苏某带来好处D妇女。。。所以由特权PS:袁小姐,心平气和对皮肤好。。。不太那么容易变成妇女
№48&☆☆☆rose于 19:46:08留言☆☆☆ 
汗~!有点象□□大会了
№49&☆☆☆janni于 20:16:40留言☆☆☆ 
青菜萝卜各有所好,偶只是说苏某在我心中不算好男人,不是要争辩他在其他人心中的地位。。。。。。汗,偶也不想讨人不喜欢D说
№50&☆☆☆rose于 20:20:52留言☆☆☆ 
给我的感觉,中国文人咋没几个好的东西!写写文章留留名,哄哄女人表现一下怀才不遇,好jian呀。
№51&☆☆☆小初于 20:36:09留言☆☆☆ 
我反复强调,在古代妻和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侍妾更像可以和主人发生关系的佣人,苏轼从头到尾只娶过一个妻 子――王弗。如果苏轼因为被贬,把王弗都抛弃了。 那我今天就不再写这篇文章了。????☆☆☆袁崇焕于 13:57:14留言☆☆☆  我看了《唐诗宋词鉴赏辞典》关于那首怀念王弗的江城子后的苏轼生平中有写苏轼的续弦就是王弗的妹妹怎么说终身未再娶呢?苏轼是文豪,是一代风流人物我也颇为欣赏他他的词题材广泛,无一不可入诗即可婉约也可豪迈可就人品来说实在算不上是个好男人就能力上来说不是聪明的政客并有着那时代文人的通病
№52&☆☆☆巽于 22:49:55留言☆☆☆ 
王朝云26岁就被他嫌年纪大了。是个伪君子。
№53&☆☆☆selina于 13:00:56留言☆☆☆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说一套做一套的见的还不多么那半缘修道的那一位可不也一样历史总归后人评说真实情况不过窥见一二添油加醋罢了较真就没趣了
№54&☆☆☆可叹于 15:17:08留言☆☆☆ 
3、重情重义,感情专一 4、立场坚定,人格高尚 嘿嘿,楼主对苏轼好像了解的不够吧。建议你去看看易照峰的《苏东坡》,作者查阅了很多史料,比较全面。
№55&☆☆☆荒原困兽于 23:20:51留言☆☆☆ 
苏轼对王朝云还是有很深的感情的据《林下词谈》说:苏轼在惠州时,一日正值秋高气爽,北燕南飞,於是携众在院中赏秋,命朝云唱:布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朝云还没有开始唱,就已“泪满衣襟”。苏轼问是什么原因,朝云答说:“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苏轼哈哈大笑道:“吾正悲秋,汝却伤春已”不久朝云也染病而亡。苏轼不仅为她写了墓志铭,称她“敏而好义”、“忠敬如一”还特作记念: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 素面常嫌粉穑醋辈煌舜胶臁8咔橐阎鹣瓶眨挥肜婊ㄍ巍朝云在岭南病死后,一日苏轼又听到,伤怀往事故人,泪流满面,从此终生不再听此词。
№56&☆☆☆木青于 06:44:15留言☆☆☆ 
中国大才子苏东坡的“情爱”红颜(zt)第一个进入苏东坡“情爱”视线的女人,是苏东坡的一个堂妹,她叫什么名字现在我们已无从知晓,只是在苏东坡的诗文中称她为“堂妹”或“小二娘”,这“堂妹”或“小二娘”可以说是苏东坡的“初恋”。他们的相识是在东坡的祖父苏序去世之时,那时,东坡十几岁,父亲苏洵远游归来,东坡的叔叔和亲属们也赶来奔丧,此时,他的堂妹出现了。这是一个很健康、很活泼、很可人的女孩,比苏东坡小几岁,他们在一起一定玩得很快乐,苏东坡心动了,那是一种情窦初开的萌动,那萌动是纯的、美的。我想到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郭沫若,在其《自传》中曾说,年少时,曾极想摸一下新婚嫂子的纤手,那是一种充满期待、充满羞涩的情感。据苏东坡后来回忆说,他自家的这个堂妹“慈孝温文”,因为同姓,在关系上进一步发展的路被彻底堵死了。后来这个堂妹嫁给了一个叫柳仲远的青年人。再后来,苏东坡旅游途中,曾在靖江她的家中住过三个月,并写了两首诗给她,其中一首中有“厌看年少追新赏,闲对宫花识旧香”之语,另一首则有“羞归应为负花期,已是成荫结子时”的句子。林语堂先生以为这两首诗是很典型的“情诗”,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苏东坡当时的心态。在苏东坡晚年流放外地之时,日,这个堂妹突然去世,而堂妹丈夫写给苏东坡的信,竟在路上整整走了三个月。也就是说苏东坡得到堂妹去世的消息是在三个月之后,就是“这样”,听到堂妹的死讯,东坡依然“情怀割裂”、“心如刀割”,并为堂妹写了颇有真诚之感、一往情深的祭文。祭文说:“……万里海涯,百日讣闻。拊棺何在,梦湿濡茵。长号北风,寓此一尊。”痛哉,惜哉!在他海南流放归来途经靖江之时,身染重病的苏东坡还是挣扎着来到靖江他堂妹的坟前,向堂妹及其丈夫致祭。这是苏东坡第二次为其堂妹写祭文,写得更为深情动人。那一天,是日,距离苏东坡在常州去世仅仅四十六天(苏东坡是当年的7月28日去世)。在第二天,当几个朋友去看望他时,竟惊奇的发现东坡先生在床上侧身面壁,哽咽抽搐,无法起床接待他们。他的堂妹成为了苏东坡一生中一道永远也抹不去的绚丽“风景”。  苏东坡的第一任妻子王弗是他生活中很出色的助手。1054年,就在晋京赶考之前,十八岁的青年才子苏东坡娶了十五岁的王弗。这是一桩典型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王弗是个很贤淑、“敏而静”的女人,她平实精明,一直关爱着自己的丈夫。她内向,与苏东坡的坦直豪放的性格恰好互补共助。她知道苏东坡勤读苦学,就伴他“终日不去”;对于书中记事,东坡偶有遗忘,她都能从旁提醒,东坡问她其他书籍,她也“皆略知之”。在东坡做官之后,她时常提醒着特“个性”、特“性情”的丈夫。东坡往往把与之交往的每个人都当成好人,自称“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又言“余性不慎言语,与人无亲疏,辄输写肺腑。有所不尽,如茹物不下,必吐之乃已,而人或记疏以为怨咎……”于是,就有了王弗“幕后听言”的故事。当东坡在与来访的客人谈话之时,王弗总是躲在屏风的后面屏息静听。有一天,一位客人走后,她问丈夫:“某人也,言辄持两端,惟子意之所向,子何用与是人言?”她说,你呀费那么多工夫跟他说话干什么?他只是留心听你要说什么,好说话迎合你的意思。多聪明的女人!又有一次,“有来求与轼亲厚甚者”,王弗待客人走后,立即对丈夫劝诫说:“恐不能久,其与人锐,其去人必速!已而果然。”有王弗在身边,可以说是苏东坡的大幸运。但好人往往不长命,日,二十六岁的王弗不幸病逝,遗有一子,年方六岁,那就是东坡的长子苏迈。公公苏洵对这个儿媳妇也非常满意,于是就对东坡说:“汝妻嫁后随汝至今,未及见汝有成,共享安乐。汝当于汝母坟茔旁葬之。”葬后,东坡在王弗的墓前悲痛的长叹道:“呜呼哀哉!余永无所一怙!”苏东坡与王弗共同生活了十一年。王弗去世后,东坡一直不能忘怀,妻子提醒他的话语不时在耳边响起。就在王弗死后的第十个周年,正当苏东坡调知密州(今山东诸城)的孤寂失意的日子里,在梦中又依稀见到了久别的妻子,于是写下了让后人读了只想落泪的两阕小词,以寄托自己的情思。其词曰:“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那年苏东坡三十九岁。词中写出了一个中年男人对爱妻十年前死别的惨痛回忆,透露出的是在失去幸福后只有在梦中才能追踪的那种凄苦心情,开创了用词来悼念亡妻的先河。  就在王弗去世后的第四个年头,1068年10月,苏东坡又做了新郎,新娘则是王闰之,她是王弗的堂妹,因排行的兄弟姐妹很多,称“二十七娘”。这也是个很不错的女人,只是不如王弗那样能干,也不似王弗那般经常给丈夫那样多的“提醒”。她秉性十分柔和,遇事顺随,容易满足,什么事都听从丈夫的心愿。那时,王闰之已经二十岁,比苏东坡小十一岁。闰之小时曾多次见到过东坡,早对这个姐夫佩服得五体投地。在东坡最活跃的那些年,王闰之一直与他相伴,抚养堂姐的遗孤和自己的儿子,在丈夫宦海浮沉的生活里,一直与丈夫同甘共苦。在《后赤壁赋》中、在《小儿》诗中,可以清晰的看到苏夫人温情的面影。在“乌台诗案”中,王闰之“几怖死”,哭得死去活来,苏东坡也万箭钻心、却“无一语之”,只回头“顾老妻曰:”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一诗送我乎?‘“王闰之听后”不觉失笑“。看到妻子笑了,于是东坡便分手而去。由此可看出,东坡与王闰之的感情极为笃厚,当此生离死别之时,尚能以旷达态度处之,说明他们间的理解是极深的。苏东坡的第二任妻子王闰之陪伴着他走过了人生中特别重要的二十五年,在1093年去世。她为苏东坡留下两个儿子:苏迨、苏过,当时,苏迨二十三岁,苏过二十一岁。而苏迈已经三十四岁了。”三子如一,爱出于天。“苏东坡亲自为王闰之写了祭文。他情发肺腑地祭道:”我曰归哉,行返丘园。曾不少许,弃我而先。孰迎我门,孰馈我田?已矣奈何!泪尽目乾。旅殡国门,我少实恩。惟有同穴,尚蹈此言。呜呼哀哉!“在祭文中誓言生则同室,死则同穴。在闰之死后百日,苏东坡特意请了当时的大画家李龙眠画了十张罗汉像,在请和尚给王闰之颂经超度乐土之时,将这十张佛像献于亡魂。王闰之的灵柩一直停放在京西的寺院里,一直停到十年后,苏子由才将她的遗骸与东坡的尸骨埋到了一个普通的坟墓里,实现了生前东坡在祭文中”惟有同穴“的誓愿。  妻子王闰之嫁给东坡后,还做了一件很值得称道的事情。那就是为东坡在杭州买了一个非常聪明的丫环,只有十二岁,名朝云。朝云天资聪明,在大师的训导下,渐渐更富才艺,这是苏东坡着意培养出来的一朵花,等花儿绽放之时,自然需要有人去采,苏东坡后来收朝云为妾也就不足为怪了。朝云被称为“如夫人”,苏东坡大朝云二十六岁,秦观曾写诗称她“美如春园,目似晨曦”,可以这样说,在苏东坡一生的几个女人中,朝云可以说是东坡的红颜知己,精神上的挚友。苏东坡总是称朝云为“天女维摩”(表示一尘不染之意)。晚年他为朝云写了不少的诗,感激她,赞美她,因为只有朝云了解他,理解他。如,在东坡被太后召回朝后,向当权者司马光提议不可尽废新法,但遭到了司马光拒绝,回到家对着朝云叹气说:“司马牛!司马牛!”还有那个流传甚广的故事:“东坡一日退朝,食罢。扪腹徐行,顾谓侍儿曰:”汝辈且道是中有何物?‘一婢遽曰:“都是文章’,坡不以为然。又一人曰:”满腹都是见识‘。坡亦未以为当。至朝云,乃曰:“学士一肚皮不入时宜。’坡捧腹大笑。”从这些记述中,可以看出东坡对朝云的看重。而实际上,在苏东坡晚年流放在外(遭贬岭南惠州)的那段时间里,始终随侍其左右的便是朝云,成为了苏轼的生命支柱。1083年,朝云为东坡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叫遁儿,在生下三天时,苏大诗人写了一首《洗儿诗》,用以自嘲:“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可惜此婴儿仅活了十个月不幸在金陵夭折,也就无法去实现其父的愿望,苏东坡哀痛不已:“羁旅失幼子”,“老泪如泻水”。遁儿死后,朝云再没有生第二个孩子。日,朝云得了一种烈性传染病,不幸身亡,年仅三十四岁。遵照朝云的遗愿,苏东坡把她安葬在惠州城西丰湖边的一座小山丘上,这里离一座佛塔和几个寺院不远,而坟墓后面,山溪落下如瀑布,水流入湖中。墓后是一片大松林,是一幽静之处。墓上筑六如亭以纪念她,亭柱上镌有一副楹联:“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当时,东坡为她写了墓志铭,称她“敏而好义”、“忠敬如一”。不久后,又写了两首词,来悼念朝云。自此,东坡一直鳏居未娶。那年苏东坡六十岁。
№57&☆☆☆木青于 06:45:22留言☆☆☆ 
to 荒原困兽很想看你推荐的――易照峰的《苏东坡》,可惜网上搜不到。单凭其 倾毕生之积蓄,救济常州之老妪, 恐怕这世界上能做到的没有几个人。就算是做秀,付出这么大代价来做秀,我也认了。********************************************下面是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中对苏轼作的评价。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家、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这个结论也许最能表现他的特质。苏东坡比中国其它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总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林语堂比易照峰差不到哪里去吧
№58&☆☆☆袁崇焕于 08:47:44留言☆☆☆ 
这位楼主好天真!
№59&☆☆☆ja□□in于 11:06:33留言☆☆☆ 
建议各位看看林语堂的《苏东坡传》!
№60&☆☆☆spring于 11:32:16留言☆☆☆ 
偶也喜欢苏轼。。。
№61&☆☆☆paris于 21:59:33留言☆☆☆ 
转过来一篇文章:『煮酒论史』 [宗教文化]月明多被云妨――驳网上流播的苏轼“春娘换马”的传闻 作者:小窗容膝 提交日期: 14:38:00??前段时间,某杂志刊登一篇《苏东坡的待妾之道》,称苏轼曾用一个□□娘的小妾换马,结果春娘不愿被拿来与马匹交换,于是触槐而死。很快,这个故事在网上大肆流行起来,有的网络作者也借用这个故事痛斥苏轼。一个本来以对妻妾深情著称的苏轼,成了网上很多人唾弃的对象。    然而,这个“春娘换马”的典故到底出自何处呢?原来在明末冯梦龙编的《情史类略》,附卷十三“情憾类”朝云条下:     坡公又有婢名春娘。公谪黄州,临行,有蒋运使者饯公。公命春娘劝酒。蒋问:“春娘去否?”公曰:“欲还母家。”蒋曰:“我以白马易春娘可乎?”公诺之。蒋为诗曰:“不惜霜毛雨雪蹄,等闲分付赎蛾眉。虽无金勒嘶明月,却有佳人捧玉卮。”公答诗曰:“春娘此去太匆匆,不敢啼叹懊恨中。只为山行多险阻,故将红粉换追风。”     春娘敛衽而前曰:“妾闻景公斩厩吏,而晏子谏之;夫子厩焚而不问马,皆贵人贱畜也。学士以人换马,则贵畜贱人矣!”遂口占一绝辞谢,曰:“为人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今日始知人贱畜,此生苟活怨谁嗔。”下阶触槐而死。公甚惜之。    冯梦龙又是从哪儿抄来的呢?找到明朝人钟惺编的《名媛诗归》中有这条记载。钟惺()和苏轼()年代相差几百年,不知道钟惺是如何在这么多年后突然发现这件逸事的?    而且,从原文记载来看,即使这件事是真的,春娘也只是苏轼的婢女,并非他的姬妾。当时奴婢本来就是主人的私人财产,最多能说明苏轼对奴婢人格的不尊重,根本谈不上他对女人薄幸!但我们却发现,现在很多人在引用这个故事的时候,把婢女换成了姬妾,这是什么出于目的?    最大的问题是,这件事没有可信度。    先说这个故事本身的问题。故事中,苏轼的诗句“不敢啼叹懊恨中”是不合平仄的,不知道怎么会吟出这样的诗句。而春娘很厉害,不仅引经据典责备苏轼,还口占一绝明志。显然故事的编造者想当然地以为苏轼是大文豪,身边的女人都知书,其实古代女子识字的一直很少。当时苏轼的妻子王闰之就不知书(居然还有人说她亲自教朝云琴棋书画!),朝云跟随苏轼多年,到最后才粗通文字。怎么一个婢女却写诗引典样样精通?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但几率很低――她要识字,应受过教育,如果她是从小被家里卖出来的,那她应是在苏家学习文字的,而苏轼的妻子尚且不识字,谁去先教这个小婢女?如果她是在家受的教育,长大后才卖出来的,则很少还会去当婢女的。    为了找到这个故事的出处,我先后查阅了颜中其编注的宋元明清有关苏轼的笔记1000多条,没有发现这条记载;翻了很多苏轼的传记,没有发现这条记载;看了很多关于苏轼的论文,尤其是写他家庭姬妾、写他歌姬诗词的文章,也没有条记载。唯独钟惺的《名媛诗归》突然冒出这一条。在现代人的著作中,我找到一本研究宋代女性作品的书,里面引用了春娘的故事来说明宋代女子命运的悲惨,赶紧看它的出处,顿时哑然失笑――明确说是出自钟惺,但作者不知是有意无意,没有标注钟惺的朝代。    拿一个明朝人的孤证,来指责苏轼的薄幸无良,这就是当前很多人干的事情。但值得欣慰的,凡是严肃地介绍研究苏轼的文章,都不曾采用“春娘换马”的故事。    故事中,苏轼是去黄州的时候用春娘换马的。他是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的,判词为“黜置方州,以励风俗;往服宽典,勿忘自新。”所以是要他去那里深刻忏悔改过自新的。而且他的政敌一直没有放过他,还在千方百计找他诗文中的把柄。到黄州后,他的一举一动,他的一诗一文,朝廷都了如指掌,这些都是史有明载的。    为了防止言多必失,苏轼尽量不与人来往,“黄(州)当江路,过往不绝,言语之间,人情难测,不若称病不见为良计。”(《东坡续集》卷四《与滕达道书》)为了防止再因文字获罪,他还尽量不作诗文:“某自窜逐以来,不复作诗与文字。”因为即使“其中无所云,而好事者巧以酝酿,便生出无穷事也。”(《东坡续集》卷五《答濠州陈章朝请》)    而且,苏轼去黄州,是朝廷“令御史台差人转押前去”,如同犯人,人身根本是不自由的。他的妻儿都是后来才被人送过去的。    这样一个黯然、孤独、惊恐地赴黄州的苏轼,这样一个身边朋友大部分都不理他,而他也不愿说话写诗的苏轼,居然去的时候还和人喝酒谈论人口马匹的买卖,还沾沾自喜地作诗记事,最后还闹出人命来了。最妙的是,这件事发生后居然没人注意,风平浪静,直到几百年后,才被善良的钟惺写进书里。――谁信?    考诸苏轼在黄州前后有过交往的人,有苏辙、文逸民、陈季常、王箴、李常、郭遘 古耕道、潘彦明、马正卿、徐君猷、安节、庞安常、米芾、杨世昌、李台卿、徐德占、李委、巢谷、参寥、崔闲、杨u、张梦得、王巩、王齐愈、王齐万等,没发现一个姓蒋的。不知这个蒋运使从何而来,怎么明人连他名字都不肯说?    我怀疑,这个所谓的蒋运使,可能原型是蒋之奇。此人与苏轼是同科进士,他还曾劝苏轼去他家乡宜兴定居。蒋之奇是变法新党的中坚,也是一个小人,欧阳修对他有恩,他却诬陷欧阳修扒灰,蒋之奇也因此被贬官,为士人所不齿。这些都是《宋史》上明载的。欧阳修是苏轼恩师,是苏轼一生敬重的人,苏轼对他的遭遇十分关切和同情,岂会不因此了解蒋之奇的为人?刘克庄有诗:“私怨有公论者,反噬非人情哉。颖叔发修阴事,资深叹轼奇才”,说的就是蒋之奇反咬欧阳修,李定虽然曾说苏轼奇才,却迫害苏轼却最积极。这是宋人熟悉的典故。蒋之奇害过苏轼恩师欧阳修,又是新党,刚出狱的苏轼“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完全是惊弓之鸟,怎么可能和新党人物推杯换盏,做出以人换马的勾当,酿就血案,还无人知晓?    千百年来,人们之所以喜欢苏轼,不仅仅是因为他才高八斗学际天人,还因为他有高尚的人格和可爱的性情。在同时代的文人中,可以说,苏轼是最尊重女性的。唐玲玲教授在《东坡乐府研究》中专门把苏轼写歌妓的词和柳永、欧阳修、黄庭坚的同类词进行比较,顿时高下立判。苏轼所有写歌妓的词,都是赞美她们的美丽、聪慧,舞姿的轻盈,歌喉的清越,绝无任何□□成分,相反地,常有一种关怀爱护之情。而柳永、黄庭坚,乃至欧阳修,他们的歌妓词章都脱不了章台淫腻的特点,“抱着日高犹睡”之类的句子随处可见。前人说苏轼有伯夷、柳下惠之风,诚非妄语。    “郑庄好客,荣我尊前时堕帻。落笔生风,籍甚声名独我公。 高山白早,莹雪肌肤那解老。从此南徐,良夜清风月满湖。”每句的头一个字连起来,正是“郑荣落籍,高莹从良”。这是苏轼在京口写给太守的《减字木兰花》,请太守让郑荣、高莹两个歌妓从良。苏轼心底的善良和乐于助人的天性,可见一斑。    一个对别的歌妓尚且如此尊重、爱护的苏轼,岂会对自己家的婢女反倒视若草菅?    苏轼在黄州的时候,听说武昌一带有溺婴尤其是溺杀女婴的习俗,于是立即鄂州太守朱寿昌,请他尽快设法救助那些一出世便有灭顶之灾的婴儿,并提出自己在密州曾经救助弃儿的方法,这便是那篇充满人文关怀的《与朱鄂州书》。    黄州时他生活非常贫困,又没有实权,但他对小儿救助问题不遗余力:    “近闻黄州小民贫者,生子多不举,出生便于水盆中浸杀之,江南尤甚。闻之不忍。会故人朱寿昌康叔守鄂州,某以书遗之,乃立赏罚,以变此风。而黄之士右耕道,虽惟鲁无他长,然颇诚实,喜为善。乃使率黄人之富者,岁出十千,如愿过此者亦听,使耕道掌之,多买米布绢絮;使安国寺僧继连书其出入。访闾里田野有贫者不举子者,辄少遗之。若岁活的百个小儿,亦闲居一乐事也。吾虽贫,亦当出十千。”(苏轼《记救小儿》)    一个如此尊重人、尊重生命的苏轼,一个努力改变溺杀女婴恶俗的苏轼,岂会对自己家的婢女反倒视若草菅?    最后,还得又回到这个故事上来。《北窗炙{》谈到苏轼的待客之道,说苏轼招待客人的时候,如果不喜欢他,就请歌妓唱歌劝酒,用丝竹之声聒噪耳朵,终席不和这个人交谈,而其人回去,往往还以为苏轼对自己热情。如果遇到喜欢的朋友,苏轼就会摒去声乐侍女,杯酒之间,终日谈笑。    《北窗炙{》是宋人施德操写的,更为可信。如果是这样,那苏轼怎么会和蒋运使做起人口买卖?第一、如果他喜欢蒋运使,那就不会让春娘劝酒;第二,如果他不喜欢蒋运使,就会在丝竹满耳的时候不理他,又怎会商量起用春娘来换马呢?    对于钟惺编的《名媛诗归》,《四库总目提要》的评价是: “其间真伪杂出,尤足炫惑后学。”可信度有多少,大家掂量去吧。春娘诗的前两句“为人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是来自白居易的《太行路》。“爱妾换马”更是乐府旧题,唐李冗《独异记》卷中:“后魏曹彰性倜傥,偶遇骏马,爱之,其主所惜也。彰曰:‘彰有美妾可换,惟君所择。’马主因指一妓,彰遂换之。马名白鹊。故后人□□妾换马诗,奏之歌弦矣。”钟惺为苏轼附会了这个故事,还对春娘每句诗都进行点评,殊为可笑。    这个故事为什么会附会到苏轼身上,大概是因为在黄州,真有一个女子因苏轼而死,罪魁祸首就是苏轼的个人魅力。黄州有个王姓女子,经常晚上悄悄跑到苏轼屋外听苏轼诵书。后来她始终不肯谈婚论嫁,苏轼知道后,表示一定给她找个好人家,但这个女子还是郁郁而终。苏轼因此写了《卜算子?缺月挂疏桐》,里面“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即说此事。这个故事在宋人笔记中出现不止一次,有说发生在眉山,有说发生在惠州,但词写于黄州,而且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进行实地考证过,在黄州的可信度比较高。这件事苏轼需要负多大的道德责任,那些痛斥苏轼薄幸的君子们可否告诉我?    还有人声称:苏东坡贬官之时,将身边的姬妾一律送人,其中据说有两妾已经身怀有孕。好一个“据说”,据说的事情也拿来攻击苏轼?朝云曾生过一子,可很快就夭折了。苏轼无比悲痛,“吾老常鲜欢,赖此一笑喜。忽然遭夺去,恶业我累耳。”“归来环抱空,老泪如泻水。”说朝云“母哭不可闻,欲与汝俱亡。”(苏轼《悼儿诗》)朝云只是一个侍妾,苏轼对她的孩子不疼爱吗?再看看上面提到的苏轼救助弃儿的事迹,你能想象苏轼会对自己孩子那么无情吗?至于宦官梁师成以及翰林学士孙觌自称是苏轼后人的荒唐传闻,一些研究苏轼的论著早就进行了驳斥,根本不值一提。    苏轼贬惠州时侍妾散尽在某些人眼里竟然成了苏轼薄幸的罪状?她们离开苏轼,或者苏轼遣散她们,是给她们一条活路,不让她们跟着去当时的蛮瘴之地送死。唯独朝云不肯离开,坚持要跟他在一起。苏轼有一首诗:“长春如稚女,飘摇倚轻|。卯酒晕玉颊,红绡卷生衣。低颜香自敛,含睇意颇微。宁当娣□□,未肯姒戎葵。谁言引弱质,阅岁观盛衰。g然疑薄怒,沃盥未可挥。瘴雨吹蛮风,凋零岂容迟?老人不解饮,短句余清悲。” 诗中写到了远谪岭南时,他怕朝云经不起瘴雨蛮风,曾劝朝云离去。朝云不但不肯离去,还为此生过气。最终朝云万里相随,死在了惠州。“伤心一念偿前债,弹指三生断后缘”“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如果朝云地下有知,看到还有人为她“打抱不平”,为她责骂苏轼,不知该作何感想!    苏轼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很广,冯梦龙将它们改编成“三言”中白话小说的就不少,但这条“春娘换马”冯梦龙也不敢放在“三言”里。而“三言”里关于苏轼的故事基本上都是无稽之谈,如五戒禅师投胎为苏轼的故事,让人作呕!还有说苏轼逼家里唱曲的琴娘去陪和尚佛印睡觉,以让佛印还俗,不成功则要逐琴娘出去。于是佛印写了一首诗明志,让苏轼叹服。实际上据宋朝僧人惠洪的《冷斋夜话》,当时苏轼等一帮士大夫在席上喝酒,谈起高僧道潜。爱开玩笑的苏轼便叫一个歌妓去向附近的道潜乞诗,于是道潜便写下著名的诗句“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轰动酒席,传为佳话。好个冯梦龙,把歌妓换成苏轼家里的琴娘,把时间地点改成深夜的房间,还编出苏轼逼琴娘陪和尚睡觉的鬼话,这样一来,苏轼成了什么人了?用“诬陷”已难以形容这种行为之万一!    当然,现在还有人学冯梦龙继续抹黑苏轼,比如说他不肯纳一个名妓为妾,名妓只能在绝望之余落发出家。不知道这是哪门子的事!苏轼在杭州曾和名妓琴操谈论过禅理,后来琴操看破繁华出家为尼。怎么在某些人嘴里就成了琴操要嫁苏轼嫁不到于是当尼姑去了呢?更可笑的是,这些人刚指责完苏轼妻妾众多(和同时代的人比起来,苏轼的妻妾还算多?),马上又恨苏轼不娶这个名妓那个歌女,到底苏轼要怎么做他们才满意?    “吾平生遭口语无数”,苏轼在生前被人网罗了种种罪名,没想到直到现在关于他的谣言还层出不穷。但一个正直、高尚、可爱的苏轼,一个被中国人世世代代喜爱的文豪,是不实之词抹杀不了的。诚然“月明多被云妨”,但明月的光辉终究是乌云无法永远遮掩的。
№62&☆☆☆苏大胡子于 12:52:23留言☆☆☆ 
NO NO NO??苏轼有好多小妾,你一定不知道,他只睡了一个晚上的丫鬟送给好友,结果丫鬟冷笑着一头撞死了的事吧!他是个大文才,不是个好男人。
№63&☆☆☆反对于 21:26:14留言☆☆☆ 
怎么说到后来□□味越来越重了??本来LZ只是在这里抒发自己对苏轼的喜爱与尊敬,正所谓一百个人看哈姆雷特,就会有一百个不同的哈姆雷特,有的人何必对别人的喜好加以指责呢??我对苏轼并没有太大的喜好,不过在这里还是想说句我的看法。我觉得LZ欣赏苏轼,是从当时苏轼所处的环境去看的。有的人说苏轼不尊敬女性,把他的婢女送给友人。可是我们想想那个朝代,有几个人是真正把下人当成人来看的??难道他们不认为下人不就是会走路、会说话的家畜吗??下人在他们眼里,就是自己的财产,自己拥有对他们的使用权。寻常的下人,就算心不甘,还不是只有忍了,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抗议的权利。当然,偶尔也会出现几个心傲的,清高的。但这毕竟是少数,如果大家都像春娘,那估计古代也就没有几个下人了,剩的都是主子。
№64&☆☆☆严重咳嗽中于 23:14:19留言☆☆☆ 
3、重情重义,感情专一 看到这条时我差点从椅子上摔下来还有他写给他亡妻那首词时是他的小妾在旁边磨墨的他太风流了
№65&☆☆☆木于 07:09:22留言☆☆☆ 
说苏轼有各种优点,我同意,他也是我很欣赏的文人.但说他重情重义\感情专一,真吓我一大跳.这话怎么来的,就因为他写了几首很感人的情诗? 要知道古代文人的创作和行为是两回事,不能混为一谈.元稹不就是边写"曾经沧海难为水"边纳妾吗?所以他们的诗文里总是写一些很感人的情诗,但其现实题材的来源不过都是他们的一点风韵事罢了.比如白居易晚年还养了一堆年轻姬妾,韩愈八十多岁了因吃□□而死.苏轼和原配感情是不错,但不妨碍他姬妾成群,把怀了自己骨肉的姬妾随便送人,甚至有一个姬妾因为了被他送给朋友而自杀了.他和王闰之感情不错,但也不妨碍他纳妾.当然我们不能用今天的道德观要求他,在今天看来他的行为完全是玩弄女人,没把女人当人看.但对古代人们觉得这是很正常的行为,文人玩女人更是风流雅事,是令人羡慕的.宋代文人流行蓄养姬妾,那时有点经济条件的文人都养了一群姬人,可以自娱自东,也用来招待客人.反正在那时的人的观念中,这些女人不能算人,只是用来玩的东西,主要肯宠幸她们是对她们的恩典,她们应该感激万分并逆来顺受.所以风流在那时不是道德缺陷.因此不好因为这个批评苏轼,但说他是女人心目中的好男人,却让人笑掉牙.除非甘心被人玩弄,现代女人不会接受他这样的男人了.他是个才华横溢\正直\个性可爱的人,但对女人来说,他不是天使,可能更接近于魔鬼.
№66&☆☆☆梦里飞花于 22:36:48留言☆☆☆ 
大家也别吵啦,伤了和气多不好的说。我说不如这样吧,让喜欢这种男人的女人这辈子就嫁这种男人,当然如果因为社会地位不高或是没有一个有背景的家庭什么的让你男人不把你放在心上,那是你自己活该了。如果喜欢这种男人的不幸是个男滴,那就祝愿你的女儿以后嫁这么个男人,当然你这个做爹的可要为了你女儿将来的幸福努力加油让你的女儿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哦。
№67&☆☆☆梦里不知身是客于 01:14:01留言☆☆☆ 
MS大家有意无意也要以现代人心中的标准去要求古人……可是,就是在今天,能如苏那样耀眼的男人也是凤毛麟角吧?站在今天的立场上,对他那样的封建君子的方式的确是很可能轻易不屑一顾的。能够在这里对苏的操行大发感慨的各位,至少,是脱离了精神和物质的种种限制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自己人生的幸福人群中的一员吧?处于这样的高度,在这方面要求高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但是,苏他毕竟不是现代的人……至少,如果和他面对一样的世界,在现代长大的某人并没有能做得比他更好的自信。真的,在偶的眼里面,今天有不少的人(不论男和女)的实际行动甚至还不到他的水平……汗||||……也不知道是否我们这边人比较穷的关系,我真实知道的人,绝大部分恋爱是为恋爱而恋爱、结婚是为结婚而结婚。刻意制造的浪漫,感觉上,与其说是美味的蛋糕,倒更像是成年游戏中冒出来的漂亮泡泡。尤其是婚姻,薄薄的温情面纱常常什么都遮不住。朋友曾经在耳边说过令我胆战心惊的一句话:结婚一定要找个有钱的男人,不然将来离婚的时候,受伤的同时,为了生活,还要跟他争财产。朋友是一个看起来家庭事业两得意的小女人,养着一个顶顶调皮可爱的胖儿子。虽然从很早的时候就决定这辈子都不要婚姻,还是会时时惆怅――就算不想承认,心中也还是模模糊糊有些希冀的吧?在我们这个充满诱惑和竞争的躁动不安的自由的世界里,我相信,像我这样发现自己都不能确定自己能否至始至终一心一意的人决不是一个两个的数量。撇开婚恋问题不谈,为了一点点利益甚至是快感而自甘堕落的事例难道我们还见得少吗?反过来说,如果苏有幸能跟我们生活在一片天下,站在一样的高度,他会做得比我们差吗?身为一个古人,苏的确是达到了一个让无数古代“俊杰”难望起项背的境界的…………不是吗?以怎样严苛的标准,如果身在古代的话,说他是个“好男人”也不会有谁觉得奇怪吧?(当然,前提是自己的身份不能是奴婢和妾)在真正见识到古代“文明世界”的野蛮黑暗一面之后……那个出至明人的以妾换马的故事,根本没有什么可信度……至于被贬以后把小妾啊侍婢啊歌舞女啊管他是谁的送人、遣散,也是被迫的事情吧?每个人活着都是要吃饭要穿衣滴!苏并非出身超级豪门(就是超级豪门出生,他被贬,家族就不受打击牵连影响吗?),被贬后,经济实力难道还如往昔强大?古代人出行MS艰难的样子……不说艰苦,光是银子就是大把的要花啊~就算钱不是问题,被贬了还风风光光的夹带小妾歌女啥的上路,不会招来更多打击,然后拖累到更多人吗?
№68&☆☆☆li于 11:22:10留言☆☆☆ 
回头看了一下,发现上面的语气,似有欠妥当……其实,小鱼自己也是以现代人眼光和标准去看苏的。只是,觉得他所做的一切,对于他来说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这里,对看了我那第一句而不快的XDJMS说一声抱歉了~
№69&☆☆☆li于 11:29:37留言☆☆☆ 
偶承认偶是俗人。唐宋文人,最喜太白东坡~
№70&☆☆☆IceCA于 14:00:26留言☆☆☆ 
重情重义,感情专一 ?????????其他的我都没意见,重情重义我也没意见,但感情专一说不上吧,谁不知道他那几个著名的美妾??
№71&☆☆☆呵呵于 23:38:57留言☆☆☆ 
老苏是个很可爱的人,是个被欺负的人,是个有坚持的人,是个懂洒脱的人――以上,不过我还是最爱辛弃疾。
№72&☆☆☆安静……于 17:29:13留言☆☆☆ 
唉,感情专一要怎么理解?真诚的待人,道德的付出感情而已。(定要小言里作死作活的所谓爱情,那我无语~~~yy可以,但yy成痴就麻烦了)这在现代都是很多很多男人女人们都无法企及的境界,可笑阿可笑,我真不明白现代人究竟有什么地方可以感到优越的??感情婚姻这一领域,如今的丑恶混沌对比古时真真有过之无不及。苏轼对妻有情对妾有义,那些个肤浅的所谓要专一的论调还是算了吧,真把言情小说当现实了?这年头,有点小出息的平庸男人都想着换糟糠妻,女人盯着钱权势选老公,社会是自由了,人心人情不见得高尚进步到哪里去~~~还有,八卦真是比较容易流传,但是动不动把几百年后某个无聊文人的无聊附会当真事,就真的很可笑了~~~~汗~~~就像几百年后有人翻出如今众多网站的混战口水贴当信史据一样可笑~~~~
№73&☆☆☆沁悠于 16:24:49留言☆☆☆ 
说明了其他女人只不过是生命中无足轻重的过客,真正在其生命中 留下痕迹的只有王弗一人。 ☆☆☆袁崇焕于 07:42:50留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显言情看得太多中毒了~苏轼诗词我很喜欢,性格的豁达我很喜欢可是对于他的感情嘛。。。。。。。就不好说了
№74&☆☆☆响桑竹于 12:11:15留言☆☆☆ 
№73 ☆☆☆沁悠于 16:24:49留言☆☆☆这样说就不对了吧。别说现代男人专一的也是一抓一大把,就是和苏同时代的王安石也是专一地不行。苏轼其他都好,唯独感情专一不敢苟同。如果你喜欢的话,祝愿你嫁个苏轼那样对老婆好对情人也好的男人,相信大人会甘之如待的!
№75&☆☆☆祈瑰于 16:10:53留言☆☆☆ 
我还是喜欢李商隐,忧郁专情,激萌!至于元稹,那就一半夜逾墙的文艺流氓,见一个踢死一个,薛涛,莺莺等等等等,他的红颜知己都可以编一本了,此人最□□的地方是爱装深情,他的诗最著名的有两种,一是悼念亡妻的一是淫辞艳曲,由此可看出此人人品,先把老婆气死再写,一边勾引人家小姑娘一边装贞洁烈夫背些啥曾经沧海的,脸皮之厚令人叹为观止.苏轼还好,但也不是啥良人.
№76&☆☆☆小呆于 11:11:52留言☆☆☆ 
×未遵守贴图规定,此图已删除!感情专一 呵!你怎么不想想他那两个貌美的小妾杨柳小蛮腰``````````
№77&☆☆☆女于 06:40:25留言☆☆☆ 
重情重义,感情专一??现实么?莫非不知他那两个貌美的小妾?诗写的好,不代表人品好啊,想想李商隐情诗写的那个绝啊~~照样小老婆一群啊
№78&☆☆☆yiye于 13:51:13留言☆☆☆ 
№73 ☆☆☆沁悠于 16:24:49留言☆☆☆  嗯,赞同。Actually,醍醐灌顶~
№79&☆☆☆IceCA于 00:09:18留言☆☆☆ 
苏先生滴文采是毋庸置疑的,可是对待女性问题时不严谨不端正滴态度就值得反省了
№80&☆☆☆寒犀于 00:19:50留言☆☆☆ 
(注意:一次最多可提交三万字左右,且一次最多可提交三张尺寸在范围内的图片,超出部分请分次提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世风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