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二战风云2的同盟国际里面的两个参谋长名字叫什么?

拒绝访问 | www.anhui365.net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anhui365.net)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8ec-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日耳曼人」(拉丁语 Germani)是古罗马人用来指称罗马文明世界的东北边境之外,莱茵河东岸、多瑙河北岸——也就是现如今大约在德国、波兰、荷兰、丹麦、瑞典南部这一范围之内——那些操着相似的语言、野蛮而未开化部落的泛称。正如罗马西北方向莱茵河以西那些相对弱小而后由罗马征服的野蛮人被罗马人称为高卢人(Galli)一样,日耳曼人是个外来的称呼,此情形可类比为古中国对于西戎北狄的称谓。&br&&br&在公元前一世纪罗马征服高卢之前,一些日耳曼人就已经迁居到莱茵河以西,生活在现今比利时到瑞士以北。他们被称为「莱茵河此岸的日耳曼人」(Germani cisrhenani),与「莱茵河彼岸的日耳曼人」(Germani transrhenani)相对。这一地区被罗马征服之后称为「小日耳曼尼亚」,现如今的亚琛、科隆等德国城市就是那时候被罗马征服的日耳曼人城市。而彼岸那些未被征服的日耳曼人则身处在「大日耳曼尼亚」的广阔范围之内。屋大维带领下的罗马人继而在公元前后试图征服大日耳曼尼亚,也取得过阶段性的胜利,一直打到易北河(现汉堡—马格德堡一线),但是日耳曼人不服,在条顿堡森林战役中将罗马军队全歼。此后罗马撤回莱茵-多瑙边境,再也不能染指大日耳曼尼亚。而日耳曼尼亚境内的日耳曼人也就从此过上了没有人统治的幸福生活……直到他们发现有人统治的地方更美好。&br&&br&公元五世纪开始,罗马帝国倾颓,日耳曼人在人口和匈人入侵的压力之下,不停向罗马帝国领土内暴力或着非暴力地迁徙,具体路线可见下图,除去「Hunnen」之外的每一根箭头都是日耳曼人的一支:&br&&br&&img src=&/7fddd29f275d0a0e0b32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7fddd29f275d0a0e0b32_r.jpg&&(来源:&a href=&///?target=http%3A//de.wikipedia.org/wiki/V%25C3%25B6lkerwanderung&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de.wikipedia.org/wiki/V&/span&&span class=&invisible&&%C3%B6lkerwanderung&/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所以「盎格鲁人」和「萨克逊人」——也就是今天的英格兰人——是日耳曼人,爱唱死亡金属的「哥特人」是日耳曼人,喜欢毁坏公共建筑或艺术品(vandalism)的「汪达尔人」是日耳曼人,善于制造性感摩托重车的「伦巴地人」也是日耳曼人。图中并未画出的日耳曼人,也就是一直呆在日耳曼尼亚没动窝的那些,有「阿雷曼人」、「法兰克人」,其中「阿雷曼尼亚」被现在的法国人用来称呼德国,「法兰克帝国」则被德国人称呼法国。但这两种人,其实都是日耳曼人。&br&&br&「德意志人」这一称谓则出现得晚得多,最早是源自古高地德语——也就是公元五世纪到十世纪之间居住在现在德国中、南部的日耳曼人所说的语言——的一个词汇,其拉丁语转写为 &i&diutisc&/i&,意思是「人民的」,指当时日耳曼人说的语言,用于跟以拉丁语为基础的「罗马的」语言相对,可以类比为「官话」和「土语」的差别,而「德意志人」就是「说土语(而不是某种方言拉丁语)的人」。德意志民族意识兴起之后,这个词就用来指代德意志民族了,标准德语写作 &i&Deutsch&/i&,汉语译作「德意志」。德意志人不一定是德国人,因为在德国出现之前,由德意志人组成的国家就存在很多了,即便在今日,德意志人也可能是奥地利人或者瑞士人。但毫无疑问,德意志人一定是日耳曼人。
「日耳曼人」(拉丁语 Germani)是古罗马人用来指称罗马文明世界的东北边境之外,莱茵河东岸、多瑙河北岸——也就是现如今大约在德国、波兰、荷兰、丹麦、瑞典南部这一范围之内——那些操着相似的语言、野蛮而未开化部落的泛称。正如罗马西北方向莱茵河以西…
德国人想统一欧洲都想疯了,割裂的欧洲发展的瓶颈实在太明显了;英国人的最高追求就是让欧洲永远不要统一,越乱越好。&br&&br&要不怎么说英国佬十二生肖属搅屎棍的呢。&br&&br&作为欧洲传统三驾马车、欧洲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大英帝国一直有“欧洲搅屎棍”这一光荣称号。&br&&br&凡是有利于统一欧洲的议程,我都反对;凡是需要我出钱出力的项目,我都退出。简称“两个凡是”。附带最重要的一点,欧盟的所有事务,我都有发言权,你们必须尊重我的意见。&br&&br&Bitch is so bitch.贱人就是矫情。&br&&br&欧洲宪法?我反对!财政契约?我反对!欧元?我反对!出钱救欧猪?我反对!反对!反对!我反对!全都反对!&br&&br&额……&br&&br&霸道总裁默克尔大妈说了,英国小妖精你们这么磨人,要么你们退出欧盟吧?&br&&br&卡梅伦小嘴一撅:我反对!&br&&br&默大妈:那我们来谈谈分摊债务配额?&br&&br&卡中堂:我一分钱都不会出,不出不出就不出。你再逼我,我就肥家组织全民公投退出欧盟!&br&&br&默大妈:这么说你们愿意滚蛋咯?!(星星眼)&br&&br&卡中堂:就不!&br&&br&德国人表示,感觉好累,再也不想统一了。&br&
德国人想统一欧洲都想疯了,割裂的欧洲发展的瓶颈实在太明显了;英国人的最高追求就是让欧洲永远不要统一,越乱越好。 要不怎么说英国佬十二生肖属搅屎棍的呢。 作为欧洲传统三驾马车、欧洲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大英帝国一直有“欧洲搅屎棍”这一光荣称号…
每个领导人都是背后的利益集团的代言人。拿破仑的失败主要因为他背后的利益集团的胃口太大,超过了拿破仑的天才和法国的国力所能支撑的。&br&&br&人为财死。绝大部分的战争,都有利益在背后驱动。拿破仑背后的利益集团就是法国新兴的资本家。&br&法国资本家急需把工业品输出欧洲其他国家,但是又要面临起步更早,工业体系更成熟,产品质优价廉的英国工业品的竞争。自由竞争显然不是对手,所以他们只能依靠他们唯一的优势:一个伟大的军事家和一支强大的陆军,去摧毁这个自由市场。&br&同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整个中西欧普遍出现了中产阶层,他们也希望打破现有的权力结构,获得更多的权力,也急需一个外力打破他们国家的王权。&br&这两只幕后之手推动着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拿破仑的最终目的也就一个,将英国的工业品赶出欧洲大陆。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必须搞大陆封锁。&br&&br&作为欧洲普通人来说,无法使用价廉物美的英国产品,却被迫要用价高物次的法国产品,自然不情愿,所以法国一下子成为了全欧洲的敌人。法国的军事系统也必须对抗大部分欧洲的军事系统,并战而胜之,才能完成大陆封锁。这个近乎不可能的任务就落在了拿破仑和他那良莠不齐的军队的身上。&br&&br&凭着拿破仑惊人的才能,在早期的战争中他几乎完成了这个任务。在1807年的弗里德兰战役后,他已经击败了欧洲所有的豪强,英国人被彻底赶出了欧洲,大陆封锁居然被他完成了。&br&&br&但是,站在巅峰的帝国隐藏着很多隐患:庞大的帝国稀释了法军的人力优势,英国人即将乘虚而入。长期的战争和槽糕的后勤导致了军队大量的伤病,大军团充满了新兵,战斗力下降了。法国因为总体战而变得衰弱,国内保王党伺机而动,民众的战争狂热开始消退。最重要的是其他国家的民众因为法国的入侵和封锁而陷入了贫困,仇恨在他们心中滋长。&br&&br&这个时候,除了法国的资本家和一小部分的工人,拿破仑几乎伤害了所有欧洲人的利益。而拿破仑和这一小部分人,唯一的依靠就是他的军事才能和他的大军团。&br&&br&但是,到了拿破仑战争的后期,不利于法国军事的各种因素变强了。&br&&br&他的对手们学会了法军的战术,双方在战术能力上接近了,同时一个在军事才能上不亚于拿破仑的名将开始登上舞台,他就是威灵顿公爵,在西班牙战场上他把法国的元帅们虐得死去活来。&br&帝国的变大使得法军防区变大,意味着大军团越来越远离补给中心,而后勤本来就是法军的短板。&br&最重要的是随着民众日益对立,使得拿破仑战争的形式从王国战争变成了民族战争,军队规模大幅度增加了,军队规模的增大导致了指挥系统的低效。&br&&br&拿破仑再厉害,也只有一个大脑。他的指挥再精妙,也要靠传令兵从指挥部骑马传到各军。当部队规模日益变大,指挥变得越加复杂的时候,他的命令的有效性和时效性变得越加低。加上他缺乏有效的参谋部,当他率领五六万人的时候,他可以灵活机动,施展各种精妙的手段打击敌人。当他率领超过十万大军的时候,他只能和敌人面对面硬碰硬。&br&&br&在瓦格拉姆和布罗迪诺会战中,双方都拥有超过十二万人的军队,每次拿破仑都选择了正面进攻,每次他都只取得了惨胜,大量消耗了他的老兵。&br&&br&而远征俄罗斯,则是他真正意义上的决定性失败,这之后他就没有什么机会了。&br&&br&和很多宣传不同,他既没有败给俄罗斯的冬天,也没有轻视后勤。&br&1812年的俄罗斯是难得的暖冬。而他的大军在夏天到秋天之间就已经损失了三分之二。&br&拿破仑从来没有像征俄一样重视后勤,他收罗了几乎全欧洲的马匹和车辆为他的大军运输粮草。&br&他失败最大的原因是在没有铁路的情况下,保证60万人远征千里之外的后勤是不可能的事。&br&&br&那他为什么要去做这件不可能成功的事呢,因为俄罗斯迫于经济压力要退出大陆封锁,这意味着英国商品的进入,这也意味着如果俄罗斯不得到惩罚,就会产生多米诺效应,欧洲那些经济就要崩溃的国家会纷纷效仿,这也意味着法国商品的末日。拿破仑背后的金主是怎么也不允许这样的事发生,而作为他们的代理人拿破仑就必须制止这种事发生,于是他必须赌一把命,远征俄罗斯。当然,他毫无悬念地输了。&br&&br&墙倒众人推,本来就恨他的全欧洲人民团结起来对付他,而他的新兵毫无战斗力,所以莱比锡他又毫无悬念地输了。&br&&br&当四十万联军攻入法国的时候,两个军事上最不利于他的因素又变得有利了。一个是军队规模变小,他只剩下两万多人,而且只有几千老近卫军还有战斗力,但是以他惊人的天才,这都不是问题。第二个是他终于本土作战,后勤不再是问题。于是他又恢复了早期的作战方式,打得数倍于他的联军一败涂地,四战四胜。联军尽管仍然占据绝对优势,但被他的威名吓破了胆,向他求和。这是他最后获得体面的机会,但是他误判了形式,拒绝了和平。于是联军被逼无奈,横下一条心,在下一次会战中击败了他,第一次把他赶下了台。&br&&br&他的第二次上台其实没有获胜的机会,小谈一下著名的滑铁卢。&br&&br&1.他的对手威灵顿公爵不是二流的将军,而是一个从来没输过的,和拿破仑同一等级的名将。&br&2.格鲁希不可能比普军更早到战场,滑铁卢开打的时候,他的位置要比普军远得多。&br&3.拿破仑的七万人要在四个小时内战胜差不多兵力,占据良好地形,名将统帅的英军,马上还要面对同样数量的普军,是不可能的获胜的。&br&&br&他在滑铁卢根本没机会赢。&br&&br&拿破仑的失败完全是因为他背后的利益集团过于贪婪造成的,但是他也是被同样一批人扶上台的,正可谓成也金主,败也金主。&br&------------------------------------------------------------------------------------------------------&br&&br&&p&天哪,我一直以为经济战已经是公认的了。居然还有这么多人质疑。当然,我觉得质疑没啥问题,我可以就我的知识回答一些,大家一起讨论其乐融融。&/p&&br&&p&但是有些人首先是凭他们从历史教科书上学到的东西来否定,说回答是阴谋论无节操,说赞的人都是瞎赞,然后再要我来拿出处。你们的逻辑还真强大啊,先否定,再质疑,我还没有拿出处和论据就敢否定。关键否定的人也没有否定的论据,你们该有多强大的心理才能一知半解就很自信地否定别人啊?你们也说老外的研究很多,那你们到底看过多少研究啊?你们要是真看了那么多研究怎么敢这么说啊?少说一半的研究都是说经济战啊,中文也有翻译啊。&/p&&p&我觉得我碰到这样的人我是最无语的了。&/p&&br&&p&先拿拿破仑自己的话来看看。&/p&&br&&p&日,拿破仑上书督政府说:“我们正确评价夺取埃及的必要性以便有效地摧垮英国的日子已为期不远了。”&/p&&br&&p&1803年13日,他致信其海军部长德克雷中将:“ 我要求你给我提供一份备忘录,说明如果马上发生海战,我们怎样才能使英国的商业遭受最大的损失。”&/p&&br&&p&“战争终将要爆发。尽管为了我,为了亚历山大皇帝,为了法俄两国的利益,都不应该有战争。凭着我以往的经历,我常常可以猜想未来的发展……它就象歌剧中的场景一样,但是,这个机关却是由英国人操纵的。《圣赫勒拿岛的回忆》,(1824年英文版),第4卷第七部分第134—139页。&br&&/p&&br&&p&&b&&u&他对科古兰所说的,英国人是他唯一的敌人,他只对付英国人。但是,“由于英国人的贸易遍布各地,他也不得不到处追逐他们。”《科古兰将军回忆录》&/u&&/b&&/p&&p&&b&&u&哦,喷子们,原来拿破仑也是无节操,喜欢猎奇,喜欢阴谋论,看过《货币战争》的耶。&/u&&/b&&/p&&br&&br&&br&&p&拿破仑自己的话看完,喷子们当然不相信拿破仑的话啦,然后看看史学家军事学家怎么说的吧。&/p&&br&&p&拿破仑把征服的矛头对准埃及时,心中还有进一步的目标,那就是摧毁英国在印度日益增长的势力。他想以埃及为垫脚石东进,如他所希望的那样,与土耳其结盟,然而再与迈索 的蒂普苏丹联合起来,把英国从印度赶出去。&/p&&br&&p&日沙皇保罗遇刺和4月2日纳尔逊在哥本哈根摧毁丹麦舰队使拿破仑拼凑北欧同盟以损害英国商业利益的企图受到了挫折。&/p&&br&&p&然而,尤为重要的是,俄国也被他拉了过来,成了他对英贸易战中的一名盟友。&/p&&br&&p&----------詹姆斯&b&·&/b&马歇尔&b&-&/b&康沃尔&br&&/p&&br&&br&&p&喷子们看到这里依然不会承认他们无知,会说我断章取义,那我找个总结性的吧。&/p&&br&&p&英法两国之间的斗争,不是正义与非正义之争,而是由早期工业革命中产生出来的两种生存价值的斗争。英国要想维持她的繁荣和权力,就得出口制成品;而法国要想繁荣,并以此来维护权力,也必须保护她的幼稚的工业。&/p&&br&&p&正是因为懂得这一点,拿破仑才发明了一个“大陆体系”,封闭了大陆的所有港口,禁止英国船只进入。这样一来,英国的贸易就会被压制,她的信用也会被损害。&/p&&br&&p&当时,“大陆体系”不仅使欧洲大陆的国家不能获得只有英国才能提供的货物,而且也使他们卷进到他(拿破仑)与英国的战争。&br&&/p&&br&&p&--------------------J. F. C. 富勒&br&&/p&&br&&p&富勒是谁?自己去百度吧。这么牛逼的人也是阴谋论?也是无节操?也是猎奇?半瓶水的喷子们,继续吧,总能找到你们想象中的漏洞的,无知者无畏呗。&/p&
每个领导人都是背后的利益集团的代言人。拿破仑的失败主要因为他背后的利益集团的胃口太大,超过了拿破仑的天才和法国的国力所能支撑的。 人为财死。绝大部分的战争,都有利益在背后驱动。拿破仑背后的利益集团就是法国新兴的资本家。 法国资本家急需把工业…
英国是历史悠久的君主制国家,直到今天,君主在名义上仍然是这个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br&&br&&ul&&li&国王的诞生&br&&/li&&/ul&最早在不列颠建立国家的,应该是前2000年代广泛分布在欧洲的凯尔特文明。关于凯尔特人的知识,主要是从罗马人的历史记载中获得。他们信奉自然宗教,各部族之间只有松散的联系,没有形成统一的政治实体,自然也没有王朝。尽管如此原始,他们的力量不容小觑,在公元前390年,凯尔特人洗劫了罗马城(显然,并不是居住在不列颠的那个部族)。&br&&br&凯尔特人之后,罗马人占据了不列颠的中南部。凯撒曾经在不列颠修筑据点,击败凯尔特人,但真正在这里建立有效统治的,是克劳狄一世(奥古斯都的孙辈,李维的学生),他征服的疆域基本上就是今天的英格兰。在这些被征服的地区,罗马文化取代了凯尔特文化。直到5世纪帝国东西分治以后,罗马人才放弃这里。&br&&br&为什么罗马人要放弃这块风水宝地呢?许多因素导致罗马帝国的衰落,其中一个是日耳曼人的迁徙。这次漫长而伟大的迁徙浪潮也波及到了不列颠,日耳曼血统的三个部族:盎格鲁、撒克逊、朱特,先后迁入不列颠。迁徙的过程充满了血腥与杀戮,从中诞生了亚瑟王的传说。凯尔特人不敌日耳曼人,只能迁入自然条件更恶劣的山区和森林。日耳曼人在这里建立国家,各自为政。七个较强的国家存续时间最久,故将此时代称作“七国时代”。&br&&br&在这七国之中,韦塞克斯(Wessex意即west Saxons)脱颖而出,成为诸邦领袖,但此时的英格兰仍非统一的王朝,而是具有邦联性质。什么样的因素促使这些互相征伐的小国站在一起?必然是更强大的敌人——维京人。9世纪维京人迁徙到不列颠,给这里的日耳曼居民带来了漫长的战争——如同他们的祖先对凯尔特人那样。在这些战斗中,第一位英国国王诞生了。韦塞克斯的君主阿尔弗雷德,率领臣民抵抗入侵,被尊称为阿尔弗雷德大帝(Alfred the Great)。这位领袖重新编排了军队,将一些土地分配给军人,修筑了许多堡垒和基础设施,这些堡垒日后发展为城市;在战场之外,他颁布了许多法律,支持了拉丁文典籍的翻译,主持编写了《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br&&img src=&/82ea0fac4a2c4eb0bbd006_b.jpg& data-rawwidth=&200& data-rawheight=&37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0&&Alfred the Great&br&&br&&ul&&li&诺曼王朝&br&&/li&&/ul&苏格兰的王朝历史与英格兰不同,此处只说英格兰。10世纪是韦塞克斯君主的世纪,他们不断强化对整个英格兰的统治,使它更像是统一的国家而非邦联。与此同时,维京人也加快了迁徙的速度。到11世纪时,丹麦人卡纽特完全占领了英格兰。1017年,他与前英王的遗孀结婚,从法理上成为了新的英王。2年之后卡纽特的父亲丹麦国王斯温去世,他又继承了丹麦王位。这样,他就同时成为两个王国的国王。&br&&br&流着日耳曼热血的撒克逊人显然是不能忍受被维京人统治,到1042年,拥有韦塞克斯血统的爱德华领导人民驱逐了丹麦国王。他在位时,开始修筑威斯敏斯特教堂,这位国王因虔诚的信仰而知名,被后人称作“忏悔者”爱德华。&br&&br&爱德华的继承人哈罗德二世(因为爱德华的祖父也叫哈罗德,故此人是二世),也许和他父亲同样勇敢,却遇到了更强大的对手。1066年,这位英勇的国王在黑斯廷斯之战殉国,征服者“诺曼底的威廉二世”加冕为“英王威廉一世”,开启了英国历史上的诺曼王朝。&br&&img src=&/f53bd2d52db84bc4d8f2_b.jpg& data-rawwidth=&164& data-rawheight=&2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64&&&br&威廉一世对英国历史的影响是转折性的。此前,英国在宗教、文化上更接近斯堪的纳维亚。威廉给英国带来了法语、法式的生活习惯,以及欧陆的骑士制度和封建制度。英格兰最早系统地统计人口土地自他开始,即《末日审判书》(看名字你绝想不到这本书只是地主记账……)。&br&&br&此时诺曼王朝的领土包括两个部分,英格兰和诺曼底。作为继任者,威廉二世大兴干戈,强化了对两个地区的控制。在二世意外死亡后,他弟弟亨利一世也忙于用战争巩固统治。亨利一世死后,王室内部又发生了夺位战争。最后亨利一世的外孙、安茹伯爵亨利胜出,他建立了金雀花王朝,史称亨利二世。&br&&br&&ul&&li&金雀花王朝&br&&/li&&/ul&金雀花王朝,在法国也被称作安茹王朝。安茹是一个地名,是这一支贵族的封地。有一位绰号为“金雀花”的安茹伯爵娶了英王的女儿,生了一个很有出息的儿子。这个儿子,就是后来的英王亨利二世。金雀花王朝值得大书特书,乔叟、《大宪章》、议会的雏形、玫瑰战争、百年战争都出现在这一时期。还开了几所大学,比如牛津剑桥。&br&&img src=&/e2a1a24a73c3a9ba36e38d1_b.jpg& data-rawwidth=&171& data-rawheight=&2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71&&&br&亨利二世,前面说他“很有出息”,此言不虚。他的领地不仅包括英格兰,还包括从比利牛斯山到英吉利海峡的法国西部地区(和法国的领土相比,英格兰还小了点哦)。看着曾经效忠自己的贵族一跃成为大户,法王是丢丢的不开心。所以亨利二世在世时没少和路易七世斗法。此外,他还进军爱尔兰,并开始推行什一税。&br&&br&老子有出息,儿子就未必了。亨利二世的载入史册的两个儿子,哥哥叫做理查,弟弟叫做约翰。理查不放过任何敌人,甚至他的亲爹,在成功击败了自己的父亲并气死他之后,理查继位为理查一世,因为作战勇如猛狮,被称作“狮心王”。比起阴冷多雨的英国,理查更喜欢待在法国。事实上他仅仅两次踏上英国,一次是登基,另一次后面再说。狮心王最显耀的事迹当属十字军东征。在伟大的萨拉丁夺回耶路撒冷之后,愤怒的教皇如同打了鸡血一样,鼓动继续东征。三位国王:德皇腓特烈一世、法王腓力二世、英王理查一世参与了这第三次的东征。由于德皇半路淹死,法王开小差,实际上东征的领导人是理查。第三次东征无功而返,理查被敌人抓起来,在缴纳了巨额赎金之后,被释放回英国——这是他第二次踏上英格兰。&br&&br&家不可一日无主,国不可一日无君。那么,在狮心王和萨拉丁搞基的岁月里,谁来管理国家呢?妥妥的是他老弟约翰。理查没有婚生子嗣,所以约翰继位为英王。在他爸爸亨利二世还活着时,他没有获得封地,故而也被称作“无地王”。狮心王没子嗣,约翰也没有很强的能力,这样贵族们渐生二心,尤其是在法国的那些领主,他们本来就是墙头草。在与诸侯的战争中约翰吃尽了苦头,又被法王腓力二世夺去许多领地。最后他被迫签订了一份限制王权的协议,即“大宪章”。约翰被视为庸碌无为的君主,同时也是罗宾汉传说里的大反派。但这些失误或许不该全归罪于他一人。此外,由于约翰在继位前已经是爱尔兰名义上的君主,所以他的继位标志着爱尔兰和英格兰第一次由同一位君主的统治。&br&&br&如果约翰算是一位有抱负但生不逢时的君主,那么他儿子亨利三世则是彻底的无所作为。在亨利三世统治的半个多世纪里,除了偶尔打压一下不安分的王室成员,就剩下修修教堂的工作了。不得不承认,君主的无为有时候对国家是好事,社会如常运转,财富逐步积累,至少不折腾。&br&&br&好景不长,亨利三世死后,血雨腥风再次降临英国。亨利三世的儿子爱德华野心勃勃,在还没即位时就预备参与第八次十字军东征。由于法王不给力,计划流产,他回到英国继位为爱德华一世(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一位英王“忏悔者”爱德华,由于“忏悔者”不是诺曼人血统,所以历史记载中把金雀花王朝这一位爱德华算为一世)。野心勃勃的家伙先是征服了威尔士,并将此地授予他儿子,从此英国王储就是威尔士亲王。然后他挥师北上,如果不是一个蓝脸大汉揭竿而起,他就能征服苏格兰——看过《勇敢的心》吧。长年打仗花光了家底,于是他不得不召开议会征收军费,这就是著名的模范议会(Model Parliament)。&br&&br&他儿子爱德华二世被宠臣所左右,没啥本事。到他孙子爱德华三世时,法王查理四世死后无嗣,爱德华三世参与争夺王位,引发英法百年战争。1346年,爱德华三世在克雷西战役以少胜多,成就了英格兰长弓兵的旷世传奇。三世死后,王权交给孙子理查二世。理查幼主,实权为其叔父兰开斯特公爵掌握,后被废,金雀花王朝终结。&br&&br&&ul&&li&玫瑰战争&/li&&/ul&&br&&img src=&/ae52b2be8_b.jpg& data-rawwidth=&200& data-rawheight=&19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0&&兰开斯特家族族徽——红玫瑰&img src=&/fcc5a0c36edd5c9b0635_b.jpg& data-rawwidth=&200& data-rawheight=&19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0&&约克家族族徽——白玫瑰&br&&br&在理查二世时代,由于兰开斯特公爵治国有方,议会和贵族都更倾向于支持他,而非理查二世。随着矛盾的激化,议会最终废了理查,拥立兰开斯特公爵的儿子亨利,是为兰开斯特王朝的亨利四世。这一事件也是首次由议会来裁定王位归属。兰开斯特王朝三位君主都叫亨利,即四世、五世、六世。五世的统治短暂而辉煌,他重新进军法国,并将勃艮第公爵纳为盟友。1415年的阿金库尔战役,续写了长弓兵的神话。相比之下,亨利六世对政治不感兴趣,但他却为英格兰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1440年,他创建了伊顿公学和剑桥大学国王学院。他处死了圣女贞德,在法国激起民愤,英军节节败退。&br&&br&前面我们提到,兰开斯特公爵称王并非依据长子继承制。因此在贵族中一直存在敌对势力。由于亨利六世精神失常,约克公爵理查便被任命为摄政王和护国公。兰开斯特家族的支持者主要在国家的北部和西部,而约克家族的支持者主要在南部和东部。这种分裂使国家走向内战,1455年爆发了公开的武装冲突,约克家族占据优势。1461年,约克家族的爱德华在伦敦宣布即位,成为英王爱德华四世,开启了约克王朝。战乱一直持续到1471年,兰开斯特家族下场凄惨。&br&&br&漫长的玫瑰战争对英国打击甚重,原本是亲戚的贵族反目成仇,互相攻伐。在战争结束之后,国家仍然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后任的爱德华五世和理查三世都没有足够的能力收拾残局,约克王朝最终为亨利·都铎发动的叛变所推翻。&br&&br&&ul&&li&走向辉煌&/li&&/ul&&img src=&/f863d864a72078cdd75eb9563efb1eb0_b.jpg& data-rawwidth=&200& data-rawheight=&19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0&&&br&亨利·都铎,作为兰开斯特派的后期领袖,在一场叛乱中推翻了约克王朝,即位亨利七世,创立都铎王朝。他致力于重塑国家,弥合贵族间的裂隙。迎娶了爱德华四世的女儿,从此两个昔日水火不容的家族合并。其子亨利八世,推动宗教改革,支持文化活动,扩大国王权力,革新军队建制。亨利八世身后留下幼主爱德华六世和一对姐妹——“血腥玛丽”和伊丽莎白一世,这对姐妹在宗教领域的争执带来了不小的灾难。随后,英国在伊丽莎白统治下进入一个“黄金时代”。&br&&br&伊丽莎白一世女王,即“童贞女王”,由于她没有子嗣,都铎王朝到她终结。她指定当时的苏格兰国王詹姆士·斯图亚特(苏格兰的詹姆士六世)为继承人,这就是英王詹姆士一世和斯图亚特王朝。&br&&img src=&/f4dc_b.jpg& data-rawwidth=&153& data-rawheight=&2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53&&&br&外来户詹姆士完全不懂议会在英格兰的力量,他相信“君权神授”,后来他的权力被架空了。到他的继承人查理一世时,未经议会强行征税,甚至纵兵劫掠。民众揭竿而起。最后,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斯图亚特王朝中断。&br&&br&查理一世死后的几年里,权力为“护国公”克伦威尔独揽,反倒加剧了专权,国家仍然混乱。1660年,流亡的查理二世被迎回,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查理二世死后,其兄詹姆士二世即位。在随后的“光荣革命”中,詹姆士被驱逐,其女儿玛丽和夫婿威廉被拥立为国王,共同统治,这就是玛丽二世与威廉三世,君主立宪制也由此确立。两位君主相继去世后,王位落到詹姆士二世之女安妮头上。&br&&br&安妮死后无嗣,限于《王位继承法》,英格兰国王不能是天主教徒,经过反复筛选,汉诺威选帝侯乔治成为英王。这位操着德语的外来户开启了汉诺威王朝。由于语言不通,他对参加议会很反感,就指定大臣代表自己,后演变成首相职务。&img src=&/3be35fabf6b5edcfe2849_b.jpg& data-rawwidth=&200& data-rawheight=&2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0&&&br&他的继任者乔治二世,爱汉诺威胜于爱英格兰,甚至亲自参加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还身先士卒作战。其后是乔治三世的漫长统治。英国赢得了七年战争,逐渐成为欧洲第一强。1776年美国独立,1789年法国大革命,1815年在滑铁卢击败拿破仑,疯子乔治见证了欧洲近代史上最壮丽的六十年。此后,历经乔治四世、威廉四世,英国进入全盛的“维多利亚时代”。&br&&img src=&/208c48b51b856f421bcf2d51f0377112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35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208c48b51b856f421bcf2d51f0377112_r.jpg&&二十世纪前期的大英帝国&br&&br&维多利亚的继任者是爱德华七世。由于维多利亚的王夫阿尔伯特亲王来自德国的萨克森-科堡-哥达公国,因此爱德华七世的王朝就是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到其子乔治五世时,由于一战的缘故,王朝更名为温莎王朝。1936年,乔治五世去世,长子爱德华继位,是为爱德华八世。爱德华“不爱江山爱美人”,最终成为历史上唯一自动退位的英王,王位传于乔治六世。&br&&img src=&/15c3b92f2ff5d274386f_b.jpg& data-rawwidth=&200& data-rawheight=&25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0&&&br&乔治六世继位时,面临着帝国走向没落的局面;同时,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都对英国构成威胁。作为最后一任印度皇帝、最后一任爱尔兰国王,他以夙兴夜寐的工作来履行国王的义务。此后,王位传给现任女王伊丽莎白二世。&br&&br&相关内容:什么是英国,英格兰和大不列颠&a class=&video-box& href=&///?target=http%3A///v_show/id_XNDY3NjEzMjM2& target=&_blank& data-video-id=&& data-video-playable=&& data-name=&《什么是英国,英格兰和大不列颠》& data-poster=&/08BBEDEE1CFDC2D257-6C3E-DA5C-240A-9C& data-lens-id=&&&
&img class=&thumbnail& src=&/08BBEDEE1CFDC2D257-6C3E-DA5C-240A-9C&&&span class=&content&&
&span class=&title&&《什么是英国,英格兰和大不列颠》&span class=&z-ico-extern-gray&&&/span&&span class=&z-ico-extern-blue&&&/span&&/span&
&span class=&url&&&span class=&z-ico-video&&&/span&/v_show/id_XNDY3NjEzMjM2&/span&
&/a&&br&&br&让我们重新梳理一下:&br&凯尔特部落→罗马帝国的一部分→日耳曼诸国→韦塞克斯君主的领导→维京人短暂统治→&br&诺曼王朝→(传位给外孙子)金雀花王朝→(国家分裂,玫瑰战争)兰开斯特王朝和约克王朝→&br&(国家重新统一)都铎王朝→(伊丽莎白一世无嗣)斯图亚特王朝→革命→还是斯图亚特王朝→&br&(安妮女王无嗣)汉诺威王朝→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后更名为温莎王朝)&br&&br&从政治上看,英国的王朝是贵族统治国家的产物;到近代以后,国家权力转移到议会,王朝只是国家象征。从文化上看,王权的根基,是上帝的权威,君主是上帝在人间施行统治的代理人。因此每一代王朝都必须按照传统,依据亲缘关系选择继承人,对君主的信仰也有特别的要求。当继承人的姓氏发生变化时,就自动过渡到新的王朝。从民族属性看,英国君主先后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维京人、诺曼人、苏格兰人、德国人。&br&&br&与中国的差异:中国的王朝同为贵族统治国家的机器,但是辛亥革命之后不再保留。由于中国文化中自古即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传统,所以王朝更替多伴随着内战,不乏起于草莽之中的王朝创立者。并且在新王朝建立后,往往对旧王朝“斩草除根”,或者迁都,或者屠戮旧王室成员等等。由于中国并没有单一的信仰,因此国家对君主的信仰也没有具体要求。同时中国的君主,主要是汉族人。
英国是历史悠久的君主制国家,直到今天,君主在名义上仍然是这个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 国王的诞生 最早在不列颠建立国家的,应该是前2000年代广泛分布在欧洲的凯尔特文明。关于凯尔特人的知识,主要是从罗马人的历史记载中获得。他们信奉自然宗教,各部族之…
需要说明的是,德语系国家对于公主的定义,与中国的公主是不同的。&br&&br&中国的公主,既是皇帝女儿(姐妹)的尊称,也是爵位。但德语系国家的“公主”Prinzessin,仅仅是对王室(独立主权领主)血统女性成员的尊称,直接理解为“皇女”会比较好一些。神圣罗马帝国是一个松散的名义上统一的帝国,版图中有七大选侯国,十几个大诸侯国,两百多个小诸侯国,还有上千骑士封地。这些诸候国的统治者可能是国王,公爵,也可能是侯爵爵伯爵男爵,只要对领土有独立的统治权,他们的家族都可以称为王室,而理论上任何一位国王或独立主权领主的所有直系、旁系女性后代,在未成婚前都可以称为”Prinzessin“,所以这个词相当的泛滥,Prinz王子一词的用法与之相似。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欧洲的公主王子们,用成千上万来形容,是丝毫不为过的。&br&&br&正因为有这样的历史背景,所以在翻译到中文时,经常有侯爵公主、伯爵公主之类的说法,也可以见到一个伯爵的儿子有王子殿下的头衔,因为其所在的国家可能是侯爵国,或是伯爵国。(例如在题主所提到的哈曼所著传记中,茜茜公主的侄女Marie Larisch Freiin von Wallersee就被译为玛丽-瓦塞莱男爵公主,原因就是因为她是茜茜公主大哥马克西米利安二世公爵的女儿,是其父亲因为贵贱通婚,而放弃了自己的继承权,她就只能以母亲的封号瓦塞莱女男爵,被称为玛丽-瓦塞莱男爵小姐。但是因为其姑母茜茜公主非常喜欢她,经常让她在维也纳宫廷出入,所以大家有时也尊称玛丽为公主——因为她出生时,其父还没有放弃继承权,所以理论上她也曾经是王室公主。但无论如何,她也不能被称为巴伐利亚的玛丽公主了。)&br&&br&公主,王子这么多,但其中有“精”也有“粗”。所以真正体现其地位的,是血统的纯净(即家族一直是与较大的皇室直系,最好是国王本人或国王的直系儿女通婚),采邑的大小、富庶和独立与否,最后才是封爵的高低。一个公爵的头衔虽然看起来比伯爵高,但是地位却可能远远不如。黑森-卡塞尔伯爵因为是有独立的统治权的伯爵国领主,所以他的地位远远高于一般的无统治权的其他公国普通公爵。对普通公爵的敬称可能是Serene Highness(尊贵殿下,比皇室殿下低一级的称号),但对这位伯爵的敬称则会是Royal Highness,皇室殿下。&br&&br&茜茜公主的父亲,仅仅是一位巴伐利亚王室的旁支公爵,一度只能称为Serene Highness(尊贵殿下),一直到1845年时,他才被提升为Royal Highness皇室殿下。父亲的地位提升了,茜茜公主出嫁前的头衔也变成了Elisabeth Amalie Eugenie, Herzogin in Bayern 她虽然也可以称为Prinzessin von Bayern,但这仍然不能改变她属于旁枝公主的事实。因为Herzogin in Bayern ,就说明了她父亲的公爵称号,是 in Bayern,而不是直系王室公爵的 von Bayern——前者是巴伐利亚王室王室旁枝的公爵头衔。&br&&br&说远一些,茜茜公主曾祖父Wilhelm在得到
Herzog in Bayern巴伐利亚的公爵头衔之前,是&br&Count Palatine of Gelnhausen 盖尔豪森王权伯爵,但其父亲的母亲,是其祖父John Charles的续弦。这位叫做Esther Maria的女性是其原配的侍女,是图林根的一个小贵族之后,在神罗帝国内部并没有完全被承认为正式的贵族,所以这场婚姻带有一定的贵庶通婚性质。John Charles最初承诺,Esther Maria不会因为这场婚姻得到贵族身份,其所有子女都没有继承权,但后来却改了了主意,向皇帝申请承认Esther Maria为伯爵夫人。可是,整个Gelnhausen家族,都拒绝承认这场婚姻,当然也包括位夫人和她的子女(当然也包括茜茜公主高祖)的身份,一直到John Charles去世,Esther Maria向宫廷议会起诉,自己和子女才获得了帝国和王室成员内的小范围的认可,但大部分王室成员还是拒绝承认茜茜公主高祖的合法性,也正因为这场著名的官司,这一抹”卑贱的血脉“一直在帝国内部广为人知。所以,对血统谱系最为看重的哈布斯堡王族,多半也一直记得这件往事,认为它影响到了茜茜公主的血统统净性——在他们的认知中,“上溯十六世纯净的血统”才是合格的。&br&&br&而比利时公主夏洛特,是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一世的独女,她的父亲利奥波德一世在没成为比利时国王之前,是Saxe-Coburg-Gotha王室君主的儿子,所以她婚前的封号是Princess Charlotte of Belgium, Princess of Saxe-Coburg-Gotha, Duchess in Saxony。(Prinzessin von Belgium, Prinzessin von Saxe-Coburg-Gotha, Herzogin in Sachsen)这里的介词用的是of(von),表示她既是比利时王室的直系血亲公主,又是Saxe-Coburg-Gotha王室的直系血亲公主。&br&&br&比利时的夏洛特公主谱系图如下,细看可以发现,谱系图中几乎没有出现任何旁枝王室,而其近亲多为英国国王、法国国王、奥地利国王,所以她的血统的确可以说是“无可挑剔”的。&br&&img src=&/d5f49d89dec2fa8b46eba31f87c20690_b.jpg& data-rawwidth=&1390& data-rawheight=&7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90& data-original=&/d5f49d89dec2fa8b46eba31f87c20690_r.jpg&&&br&所以从血统上来讲,夏洛特公主的确要比茜茜公主“高贵”一些。&br&&br&另外,题主那本传记原文中有一些表述引用是不太严谨的。至少“阿伦贝格家族虽然出身显贵,但却不是一个独立的王室”就有误。阿伦贝格,是德国北部的一个公国。最初它只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一个郡,后来在1576年被提升至候国principality(由于语言的不同,此词有多义,中文常被译为公国或亲王国,但此处实际应为候国,比公国低一等) 。到了1645年,它正式被提为duchy 公国。阿伦贝格占有413平方公里的土地,臣民约15000人。虽然小,但它确实是一个独立的王室。&br&&br&这个公国的统治者阿伦贝格家族,除了有阿伦贝格公爵的称号,同时还兼着阿尔斯霍特公爵,这是荷兰的一处富庶领地,同时更兼有着最初成为郡时的,统治者应有的神圣罗马帝国王子的称号,所以这个家族的后代,所有男性可称王子,女性可称公主。但是,在这三个封号中,阿伦贝格公爵才是德语系中相对最重要的一个title,所以,家族每代继承人使用的主封号还是Duke of Arenberg 阿伦贝格公爵。没有独立采邑的旁枝则称为prince/princess d'Arenberg,例如茜茜公主祖母,就可称为阿伦贝格公主。&br&&br&阿伦贝格家族虽然是一个独立主权的王室,但是因为国小人少,所以在联姻方面,对象的身份一直算不上特别高贵,多为非王室贵族。比如,茜茜公主祖母的祖父Louis Marie Eugène d'Arenberg,父亲是第五代Arenberg公爵,母亲却只是意大利的一位候爵小姐。而茜茜公主祖母的父亲因为只是家族的幼子,并没有继承公国,所以虽然他本人的封号是Duke Louis Marie d'Arenberg路易斯公爵,但他的后代却已经成了旁支王室。&br&&br&因此茜茜公主的祖母Amalie Luise虽然是阿伦贝格公主,但却只能是 Serene Highness。而她所嫁的Duke Pius August in Bavaria(Pius August Herzog in Bayern),此时已经不再有独立王室Gelnhausen,而只是巴伐利亚“的”公爵(是in Bayern而不是von Bayern)Pius August,属于旁枝。他们生下的儿子,茜茜公主的父亲马克西米利安公爵(又称马克斯公爵)也更加是旁枝,再加上这位马克西米利安公爵不太上进,所以最初连父亲Royal Highness皇室殿下的尊称都没有继承到,只能称为Serene Highness。一直到1845年时,才被提升为Royal Highness。&br&&br&图下为我绘制的茜茜公主谱系(点击可放大)&br&&img src=&/e65fb56145aab51aa3f9_b.jpg& data-rawwidth=&1457& data-rawheight=&7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57& data-original=&/e65fb56145aab51aa3f9_r.jpg&&&br&从上可以看出,茜茜公主父系,只是普通的王室旁系贵族,虽然母系是王系直系,但按照以父系为主的传统,谱系的确就不那么“纯净“了。&br&&br&传记中提到“茜茜的这位祖母阿伦贝格又同很多贵族,但都不是王室联亲;施瓦岑贝格,温迪希格雷茨,洛布科维茨,申堡,奈普佩格,埃斯奈阿齐。这样一来,未来的皇后由于祖母同各种非王室家族的联亲,虽然列入贵族社会之中,却无法立于贵族社会之上。“确实存在这里的联亲,主要是说的是茜茜公主曾祖父Louis Marie Eugène d'Arenberg自己和兄弟姐妹们的联姻情况。&br&详情如下:&br&茜茜公主曾祖父前妻为Shahovskaya,应当是俄系的普通贵族。后妻为 Anne Marie Adéla?de Julie de Mailly候爵小姐,这是一个法国的高级贵族小姐,但却不是王室,这个家族的远亲还出过路易十四的情妇,正是这位候爵小姐生下了茜茜公主的祖母&br&其姐姐 Marie Flore Fran?oise d'Arenberg 嫁Wolfgang Guillaume, III. duc d'Ursel乌塞尔公爵(位于阿登地区,今比利时和卢森堡),也是非王室贵族。&br&二姐Leopoldine d'Arenberg嫁Joseph Ludwig, Graf von Windisch-Graetz伯爵(其母Marie Antonia伯爵小姐,是神圣罗马帝国元帅 阿斯切尔伯格-弗兰肯堡伯爵路德维希·安德烈亚斯·冯·克芬许勒 Ludwig Andreas von Khevenhüller的女儿),即传记中提到的温迪希格雷茨家族。&br&大哥Louis Engelbert, VI. duc d'Arenberg,是第六代阿伦贝格公爵,娶的也只是Pauline Louise de Brancas-Villars ,一位法国的公爵小姐。他的长女Pauline 嫁给了Schwarzenberg的Joseph Johann 亲王Fürst。这就是传记中提到的施瓦岑贝格家族。&br&二Auguste Marie Raymond,娶的是法国Joffreville侯爵小姐。&br&妹妹Marie d'Arenberg,嫁了Starhemberg亲王(Fürst)的儿子。&br&&br&&br&_________________&br&后记:日,茜茜公主死于无政府主义者刺杀。距今正好125年。&br&是以为记。
需要说明的是,德语系国家对于公主的定义,与中国的公主是不同的。 中国的公主,既是皇帝女儿(姐妹)的尊称,也是爵位。但德语系国家的“公主”Prinzessin,仅仅是对王室(独立主权领主)血统女性成员的尊称,直接理解为“皇女”会比较好一些。神圣罗马帝…
事情很巧,因为之前读了关于“福建真的有很多人偷渡到美国或者其他国家吗?他们是怎么做的?”,也有感于他们的故事,所以一直想把这些故事记录下来。在一个小火车站等车的时候,忽然碰到了一位中国人,在这个偏僻的小车站,国人很少见,所以就打招呼,因为听口音是闽南的,所以就很冒昧的问了他的家乡,当确定是来自福建福清的,就又问了他是如何出来,师傅很爽快的告诉我是偷渡出来了,随后介绍了我的想法,陈师傅没犹豫,表示愿意告诉我他的故事。&br&&br&一下是我在一段8分钟的火车上,“采访”的一位福建人。&br&&br&时间:8 / 11/ 2012
[ 20:00 ]&br&地点:Bergen Op Zoom 至 Rossendaal 的火车上。&br&人物:陈师傅&br&&br&陈师傅本名并没有告诉我,只是示意我没必要 [1],1960年出生,是福建福清人。是1997年偷渡的,花费总共是11.5 万人民币,目的地是荷兰。&br&&br&来荷兰的原因,是因为听说这里赚钱多,而且陈师傅有朋友在Amsterdam,当时是他自己一个人,家中有老婆和一个儿子,当时儿子3岁。&br&&br&找的蛇头是一个据说口碑很好的北京人,答应是如果顺利,3个月就能顺利达到荷兰,结果也是的确如此。走的线路是一条很“轻松”的线路,当时,他们是申请阿塞拜疆的商务签证,然后从&b&&u&北京&/u&&/b&出发,坐飞机到&b&&u&香港&/u&&/b&,从香港再转飞机到&b&&u&吉隆坡&/u&&/b&,,然后是再转飞机到&b&&u&保加利亚首都&/u&&/b&&b&&u&索非亚&/u&&/b&,然后是在保加利亚待了3个月,在这一路上,陈师傅和同行的偷渡客都是合法身份,至于为什么可以凭阿塞拜疆的签证到保加利亚,陈师傅说并不是很清楚[2],然后他们一行人在保加利亚待了3个月。&br&&br&楼:为什么要在保加利亚待上3个月?&br&陈:是为了拿到保加利亚的一张有效期为1年的临时居留?&br&&br&楼:这是为什么?&br&陈:这张居留就好比一张护身符,如果你跑的时候(偷渡)被抓,然后遣返,你就会被遣返到保加利亚,而不是中国,这样你就可以再跑过去了。&br&&br&楼:那三个月,你住哪里,吃什么啊?&br&陈:是在一幢小洋房,4~5层高,住满了跑路的人,主要是福建人,还有你们浙江人。吃的是由一个人负责,每天出去买菜,然后烧给我们吃,土豆萝卜,有的时候还有牛肉。&br&&br&楼:那吃的还可以啊,听说很多偷渡客,都是没饭吃的。&br&陈:恩,很多很多跑路的都没口饭吃,我们很好了,那个蛇头很负责。&br&&br&楼:那有人看守你们吗?多少人?&br&陈:也不知道多少人,楼里面住的都是人,但是每一段路都有一个人会带路的,我到保加利亚之前,全部是一个蛇头带的,那个房子,大概是蛇头的大本营一样的。&br&&br&在获得了这张&护身符&之后,他们才开始了真正的偷渡,首先是蛇头给他们一堆日本护照,是真的,还在有效期内的护照,然后大家挑长的差不多的照片,因为对于欧洲人对亚洲人的面孔的识别度很低,然后从保加利亚搭长途客车到&b&&u&希腊&/u&&/b&,从希腊上船到&u&&b&意大利&/b&&/u&的一个小港口,在去希腊的路上,没有碰到警察,在意大利的港口时,陈师傅拿出了那本”真“的日本护照,过关了,这个时候,陈师傅说,感觉自己好像成功了,然后从意大利再坐长途客车,到&b&&u&德国&/u&&/b&,然后从德国坐火车到&b&&u&荷兰Amsterdm&/u&&/b&,&br&在到荷兰之前,陈师傅说一路上都很安全,很顺利。&br&&br&但在从德国到荷兰的火车上的时候,被荷兰的警察查票,同时如果可疑,会查身份,因为当时一行5个人,陈师傅说因为他们当时看起来可疑,就被带下了火车,去了警察局,在对比护照后,当地警察还和日本大使馆取得联系,因为只有一个带路人会日语,据陈师傅说在日本念过大学的中国人,其余4人都不会,所以陈师傅他们就坦白自己来自中国,被警察问及原因的时候,陈师傅他们就说自己是难民[3],然后20分钟后就被送到了德国和荷兰的边境的一个难民营,3天后被赶出了难民营,因为不符合要求,至此,陈师傅算是成功的偷渡了荷兰。至此以后,陈师傅开始打黑工,一直到2007年,当时有条件申请永久居留身份,但是第一次失败了,然后他有聘请律师打官司,一直到2009年,才拿到了合法身份。&br&&br&[1]:对于劳工而言,对于名字会多少忌讳,一来,有些偷渡客在国内可能多少犯了一些事或者欠钱,所以不希望别人知道,二来,有些偷渡客是为了躲避当地移民局的追查,经常乱说名字,所以在和中国人之间交流的时候,很多人只知道对方的姓,有的时候,姓都是假的。&br&[2]:在查询资料后,大概原因是以为阿塞拜疆作为前苏联的卫星国,保加利亚为前苏联的势力范围,(此处更正,感谢&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Niki Fu& data-hash=&789f2da53f98cbacfed0c& href=&///people/789f2da53f98cbacfed0c& data-hovercard=&p$b$789f2da53f98cbacfed0c&&@Niki Fu&/a& )这些国家之间是有某些条款,允许持有卫星国或者加盟国的签证前往这些国家的。&br&[3]:在欧洲国家,以荷兰为例,是允许以难民身份进入的,然后在荷兰生活工作。而且持有难民身份的人,在一段时间后,并且缴纳一定数量的税以后,是被允许转换成永久居留身份的。这一系列的条款同样适用于西班牙和意大利。&br&&br&在到车站后,陈师傅还和我站在他的下一趟车前面,聊了10分钟左右,因为时间有限,还有好些问题想知道,在走之前,陈师傅跟我说,他儿子来荷兰了,2010年来的,现在在上学,国家还给钱,老婆也快来了,现在就是等着退休了。&br&&br&&br&后记:&br&对于像陈师傅这样的偷渡客的故事,我之前断断续续的听到很多,有些是转述的,有些是断断续续的,这是第一次相对完整。如果在google上算直线距离,陈师傅一路走了18000公里左右,走了3个半月左右,从落地那一刻起到获得合法居留,花了12年。&br&&br&对于像陈师傅这样的,还有很多,有些人还有更悲惨的经历,饥饿,抢劫,强奸,爬山,过雪山,走草地,走山路,走夜路,这些不是电视剧的情节,是真实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在陈师傅上车前,给了我一个另外一个劳工的电话,说是那个师傅的经历比小说更惊险。走之前,送了我一个柿子,说谢谢我把他的事记下来。我说有机会,我会把你们这些劳工的这段故事记录下来,留下来。&br&&br&我想,有些事,是应该被记下来的。&br&&br&&br&Update========&br&20/6/2013&br&抱歉各位,之前一直没有继续更新,我大约到现在一共整理了15位亲历者的故事,也包括偷渡情节。但是有的不是福建人的偷渡,有来自中国的各个角落的。如果如果各位还有兴趣,我可以在自己的blog上或者weixin上,把这些故事一个个的记录下来。如果有兴趣的,可以在下面留言。&br&&br&&br&在另外一个问题补充了一些后来记录的故事。微信blog的,更新太慢,还是在zhihu留下记录好了。&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偷渡到欧洲的中国人有哪些故事?&/a&
事情很巧,因为之前读了关于“福建真的有很多人偷渡到美国或者其他国家吗?他们是怎么做的?”,也有感于他们的故事,所以一直想把这些故事记录下来。在一个小火车站等车的时候,忽然碰到了一位中国人,在这个偏僻的小车站,国人很少见,所以就打招呼,因为…
何为相见恨晚的知识?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答主基于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积累,试着分享一份重要知识列表,无法做到全面,但求言之有物。&/p&&ul&&li&&b&回答太长,不想读?&/b&&/li&&ul&&li&有空再读。记住四个字&b&“回归专注”,你就赚了
&/b&网上虽然有知识宝藏可挖,但也有刻意吸人眼球的“垃圾信息”。若被这些垃圾信息吸引,很可能陷入思绪紊乱和内疚!
【上网时请珍惜超链接的点击动作,不要漫不经心。】
每多点一次,思维关注点就偏离一点,想做的事就耽搁了一些……
连点三次后,可能会迷失方向,陷入时间黑洞!!&/li&&/ul&&/ul&&br&&img src=&/v2-f5b6fbca9bbf0e61_b.jpg& data-rawwidth=&642& data-rawheight=&3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2& data-original=&/v2-f5b6fbca9bbf0e61_r.jpg&&&br&&ul&&ul&&li&如何做到&b&回归专注?&/b&&/li&&ul&&li&首先可参考【&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永持正念(Mindfulness)- 逝水的回答&/a&】&/li&&li&如果闲来无事,只是想通过上网漫游寻找某种&b&意外的舒适感或收获新情报&/b&:那么请牢记——&b&凡事有始必有终(Everything That Has a Beginning, Has an End)
&/b& 如果没想好上网漫游的活动何时停下来,怎样停下来,
那么请在看到这则回答时【立刻停下来】
&/li&&/ul&&/ul&&/ul&&img src=&/1b07d12d1354dbd75d78fba_b.pn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1b07d12d1354dbd75d78fba_r.png&&&ul&&ul&&ul&&li&如果是&b&替别人做事时&/b&失去耐心上网闲逛,那么请亲口说出自己当下&b&正在做什么事,自觉难度如何?
如果&b&相对于自己当前的技能水平,这事的难度过高或者过低&/b&,那么试着与那人商量,逐步调整任务难度,&b&直到难度比自己技能水平略高一点,就有可能专注进去&/b&(参考 &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5%25BF%%25B5%%E8%25AB%259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心流理论 - Being in the flow&i class=&icon-external&&&/i&&/a&),举个例子:
&/li&&ul&&li&漫不经心地浏览网页,不求收获新知 =& 难度过低易迷失;&/li&&li&点开十多个超链接之后,还想保持阅读重点 =& 难度过高易内疚;&/li&&li&集中精力阅读单一主题&b&“如何看懂知识地图” &/b&=& &b&难度略高&/b&,容易专注进去
上述建议并不是答主的突发奇想,请看动画视频 &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丹尼尔·平克在《驱动力》这本书里描述的工作驱动力究竟是什么?&/a&你会发现高效的工作/学习的特点:一要避免受人支配、二要熟练、三要有目的
&/li&&/ul&&/ul&&/ul&&/ul&&img src=&/581ad0d42_b.pn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45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581ad0d42_r.png&&&ul&&li&&b&言归正传,相见恨晚的知识&/b&是怎么回事?
突然发现了一些有用的知识,以前从未听过/见过
或者,虽然知道大概,但从未产生求甚解的紧迫感,
今天急用但不会用,着急又懊恼。
&/li&&li&&b&怎样减少相见恨晚的情绪?&/b& &/li&&ul&&li&通过读书与交往增长见闻和经历,&b&拓宽视野&/b&&/li&&li&通过沉思与内心反省,&b&发现自身知识缺失&/b&&/li&&li&发现知识缺失后&b&立刻开始学习&/b&&/li&&li&学习不下去时&b&主动寻求智者点拨&/b&&/li&&li&因自律太差或遭遇人生变故导致以上方法都无效时,&b&勇敢面对别逃避
&/b&&/li&&/ul&&li&人类知识浩如烟海,&b&如何早点发现自己最需要的知识?&/b&&/li&&ul&&li&行万里路,要靠出行地图,读万卷书,要参考知识地图。&/li&&li&知识地图是什么样的?在哪里可以看到?&/li&&li&知识地图大部分存在于专家的头脑里,它的样子不固定,只能粗略地画出来。为了搞清楚知识地图是什么,应当先试着了解人类知识的概貌,以及人们对“知识海洋”的常见探索路径,请打开以下介绍资料阅读:
1 &a href=&///?target=http%3A//pimgeek.github.io/chat/what-is-ph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对话泡泡学知识:什么是博士?(大屏版)&i class=&icon-external&&&/i&&/a&
2 &a href=&///?target=http%3A//pimgeek.github.io/chat/what-is-phd-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对话泡泡学知识:什么是博士?(手机版)&i class=&icon-external&&&/i&&/a&
3 &a href=&///?target=http%3A///blog/2010/08/illustrated_guide_to_a_phd.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什么是博士?(静态网页版,阮一峰的网络日志)&i class=&icon-external&&&/i&&/a& &/li&&/ul&&/ul&&img src=&/cb245e20b0c2f781fea56a37edfee265_b.pn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cb245e20b0c2f781fea56a37edfee265_r.png&&&br&&ul&&li&&b&知识地图究竟是什么样的?是否有人绘制过?&/b&&/li&&ul&&li&&b&欧洲启蒙运动时期就有人绘制过——狄德罗与达朗贝尔:人类知识全图&/b& (&a href=&///?target=http%3A//quod.lib.umich.edu/d/did/tree.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he Encyclopedia of Diderot & d'Alembert Collaborative Translation Project&i class=&icon-external&&&/i&&/a&)
可参考一则知乎专栏文章学习:&a href=&/voidgarden/& class=&internal&&狄德罗和达朗贝尔之树 - 知乎专栏&/a& (感谢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38e9d62dd391bf8d7da50& data-hash=&38e9d62dd391bf8d7da50& data-hovercard=&p$b$38e9d62dd391bf8d7da50&&@莫祥熙&/a& 给出中文版链接)
&/li&&/ul&&/ul&&img src=&/9f6ce12d1267d10fbd7f576f_b.png& data-rawwidth=&1174& data-rawheight=&16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74& data-original=&/9f6ce12d1267d10fbd7f576f_r.png&&&br&&ul&&li&上面的知识图脉络太多?年代太久?想看到&b&更简明,更现代的知识地图?&/b&&/li&&ul&&li&请看 &b&自然科学的层次结构&/b&(科学松鼠会:&a href=&///?target=http%3A//songshuhui.net/archives/74603&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二十世纪最“反直觉”的伟大生物学发现:化学渗透&i class=&icon-external&&&/i&&/a&)
“…… (以下内容非原创,转载自科学松鼠会 &b&作者:曼斯·雷德&/b&)
自然科学中的各个领域,并不是齐头并进的,其中一些学科是另一些的天然基础。最主要的一个层次系统是这样的:
&b&  物理学 → 化学 → 生物学 → 医学,人类学,心理学 → 社会科学&/b&
越前面的越基础,每一种科学也许人类开始认识的时候是独立的,但追究到深处,你总是会发现你需要前面一层的大量知识才能产生认识突破。……”
&/li&&/ul&&/ul&&img src=&/v2-88eb063caceb975be94bfa2_b.jpg& data-rawwidth=&420& data-rawheight=&28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20&&&br&&ul&&li&手头已有知识地图,&b&怎样才能快速定位到自己最需要的具体资料?&/b&&/li&&ul&&li&善用图书馆,搜索引擎等信息检索手段。尤其在互联网上,&b&要掌握从海量资料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技能。&/b&关于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请参考以下教程和文章:&/li&&ul&&li&初级使用技巧
1 &a href=&///?target=http%3A///view/d441ba95efd21.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Google 搜索技巧入门(PC 版在线幻灯片)&i class=&icon-external&&&/i&&/a&
2 &a href=&///?target=http%3A//pimgeek.github.io/chat/googl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Google 搜索引擎使用入门(大屏版)&i class=&icon-external&&&/i&&/a&
3 &a href=&///?target=http%3A//pimgeek.github.io/chat/google-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Google 搜索引擎使用入门(手机版)&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进阶使用技巧
1 &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找到物理定律的英文原始文献?如库仑定律、高斯定理等:含操作步骤截图&/a&
2 &a href=&///?target=http%3A//pimgeek.github.io/jekyll/.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举例说明 Google 搜索引擎的重要用途 · 思圆笔记(BETA)&i class=&icon-external&&&/i&&/a& &/li&&/ul&&li&&b&鉴于目前国内访问 Google 不顺畅,建议用 &/b&&a href=&///?target=https%3A//suche.web.d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德国版 Google&i class=&icon-external&&&/i&&/a& &b&暂时替代。(更多替代方法参见:&/b&&a href=&///?target=https%3A//dynalist.io/d/vTe7R1Lb7fg7_udlLuYe-Hke%23z%3DoUdPpjY94pnAOJFWC8KUvWvq&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不翻墙直接访问 Google 的方法 - Dynalist&i class=&icon-external&&&/i&&/a&&b& )
&/b&&/li&&/ul&&/ul&&img src=&/80fa4bcab0351fdccb69c66fb55dcd00_b.png& data-rawwidth=&544& data-rawheight=&1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4& data-original=&/80fa4bcab0351fdccb69c66fb55dcd00_r.png&&&br&&ul&&li&随时都能从网上找到一些具体资料了,怎样把随手找到的资料尽快整理起来,&b&而不是仅仅放进浏览器收藏夹然后再不问津呢&/b&?&/li&&ul&&li&推荐一款数字化笔记工具 Workflowy,特别适合探索式学习者:&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玩转 WorkFlowy?&/a&。利用它,你可以把手头的资料&b&按照个人的学习目的,灵活便捷地整理起来&/b&。(也可以使用 &a href=&///?target=http%3A//dynalist.io&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dynalist.io&/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支持 Markdown 语法和直接贴图)
&/li&&/ul&&/ul&&img src=&/2ba96c977c206a590794fbd_b.png& data-rawwidth=&1253&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53& data-original=&/2ba96c977c206a590794fbd_r.png&&&br&&ul&&li&资料找到了,也得到了个人化的整理,&b&接下来该如何阅读呢?&/b&&/li&&ul&&li&读一读《莫提默·J. 艾德勒:&a href=&///?target=http%3A///subject/101320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如何阅读一本书 (豆瓣)&i class=&icon-external&&&/i&&/a&》
&/li&&/ul&&/ul&&img src=&/v2-9ad9c7e1d74da6c871699_b.png& data-rawwidth=&312& data-rawheight=&42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12&&&br&&ul&&ul&&li&关于网络阅读,请参考这则博客文章:&a href=&///?target=http%3A//pimgeek.github.io/jekyll/.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如何高效地使用电脑和网络 · 思圆笔记(BETA)&i class=&icon-external&&&/i&&/a& &/li&&/ul&&li&阅读策略有了,&b&先从哪个门类学起呢?&/b&&/li&&ul&&li&不确定学什么的话,可以先了解自身——学心理学,然后再沿着知识地图,向其它门类延伸。请参考这则博客文章:&a href=&///?target=http%3A////escape-from-your-shawshank-part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逃出你的肖申克:为什么一定要亲身经历了之后才能明白? by 刘未鹏&i class=&icon-external&&&/i&&/a& &/li&&/ul&&li&&b&心理学有什么用?&/b&不做心理咨询师也值得了解吗?&/li&&ul&&li&心理学在生活中有很多用处,比如:&/li&&ul&&li&买卖东西为何要设法让对方先开价?好消息与坏消息是否应该一起讲出来?看了《奚恺元:&a href=&///?target=http%3A///subject/187448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别做正常的傻瓜 (豆瓣)&i class=&icon-external&&&/i&&/a&》就明白了。作者介绍:&a href=&///?target=http%3A//.cn/s//.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奚恺元和他的幸福学&i class=&icon-external&&&/i&&/a& &/li&&/ul&&/ul&&/ul&&img src=&/v2-baf5eda56fad885ca7fb17c479b99c7a_b.png& data-rawwidth=&327& data-rawheight=&40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7&&&br&&ul&&ul&&ul&&li&为什么有些人总带着有色眼镜看人?为什么事故现场围观的人越多时出手帮忙的人越少?《戴维·迈尔斯:&a href=&///?target=http%3A///subject/147665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社会心理学 (豆瓣)&i class=&icon-external&&&/i&&/a&》会给出讲解。
&/li&&/ul&&/ul&&/ul&&img src=&/v2-7b88bcccde_b.png& data-rawwidth=&320& data-rawheight=&39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0&&&br&&ul&&ul&&ul&&li&发现自己有缺点为何不想主动承认?为什么仅仅被人言语拒绝也会有刺痛感?伤自尊时吃止疼片能缓解吗?认知神经科学中的“社会性疼痛”理论会给出有趣的解读。请参考另一个知乎回答:&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人都有弱点和黑暗面,为什么人们又习惯于惧怕暴露脆弱的一面?&/a& 英文好的读者请直接参考外文问答网站:&a href=&///?target=http%3A///questions/3239/what-are-the-effects-of-social-rejection-on-the-brai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hat are the effects of social rejection on the brain? - Neurobiology&i class=&icon-external&&&/i&&/a& &/li&&/ul&&/ul&&/ul&&img src=&/18e4a97bacbf29deb464c6ac49781c2d_b.png& data-rawwidth=&948& data-rawheight=&7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48& data-original=&/18e4a97bacbf29deb464c6ac49781c2d_r.png&&&ul&&li&看了社会性疼痛理论,感觉奇怪吗?&b&为何身体疼痛和情绪疼痛由同一脑区承担,导致肉痛心痛傻傻分不清?&/b&&/li&&ul&&li&想知其所以然,就要进入比心理学更低靠前一层的生物学寻找解答了:演化生物学和演化心理学会给出靠谱解释。&/li&&ul&&li&《迪伦·伊凡斯:&a href=&///?target=http%3A///subject/215706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演化心理学引论 (豆瓣)&i class=&icon-external&&&/i&&/a&》以漫画形式解释了人们在生物演化中形成的一些有趣的心理机制。(下图试图说明:腰臀比例为 0.7 很可能是人类公认的美女标准)
&/li&&/ul&&/ul&&/ul&&img src=&/7f170caf06_b.png& data-rawwidth=&595& data-rawheight=&6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5& data-original=&/7f170caf06_r.png&&&br&&ul&&ul&&ul&&li&《刘夙:&a href=&///?target=http%3A///story/9I0QMqv99QO/&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新著世界科学技术文化史&i class=&icon-external&&&/i&&/a&》虽然以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史为主题,但其中有很多演化心理学相关的讲解。
&/li&&/ul&&/ul&&/ul&&img src=&/cff9f45d0a52b915fc6c616_b.pn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cff9f45d0a52b915fc6c616_r.png&&&br&&ul&&ul&&ul&&ul&&li&第〇一讲 - &a href=&///?target=http%3A///story/9I0QMqv99QO/&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从古猿到智人&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第〇二讲 - &a href=&///?target=http%3A///story/5I2s9BeD07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走向农业时代&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第〇三讲 - &a href=&///?target=http%3A///story/0cK4I1c4s6v/&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文明的肇始&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第〇四讲 - &a href=&///?target=http%3A///story/lcpX27DJ86c/&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科学的起源&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第〇五讲 - &a href=&///?target=http%3A///story/5FSkrK9m6li/&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世纪温暖期以前的技术&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第〇六讲 - &a href=&///?target=http%3A///story/dHTFL09wrmU/&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地理大发现&的前因后果&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第〇七讲 - &a href=&///?target=http%3A///story/2JEwp2HQ1b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科学革命&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第〇八讲 - &a href=&///?target=http%3A///story/e4Ji8y4xKWc/&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工业革命&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第〇九讲 - &a href=&///?target=http%3A///story/i1WomOehV4R/&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科学与技术的联姻&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第一十讲 - &a href=&///?target=http%3A///story/hCZShkPjU5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物理哲学和生物哲学的对抗&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第十一讲 - &a href=&///?target=http%3A///story/23B8qj47icX/&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热兵器时代的战争&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第十二讲 - &a href=&///?target=http%3A///story/2sbQzZpzOOq/&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二战后的技术和工业&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第十三讲 - &a href=&///?target=http%3A///story/7wOG7Kihkq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实验生物学现代化和医学革&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第十四讲 - &a href=&///?target=http%3A///story/i96IBziLmp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i class=&icon-external&&&/i&&/a& &/li&&/ul&&/ul&&/ul&&li&若人类与其它生物都是演化的产物,那人类的优越感何在?人生的意义何在?&/li&&ul&&li&阅读《理查德·道金斯:&a href=&///?target=http%3A///subject/129240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自私的基因 (豆瓣)&i class=&icon-external&&&/i&&/a&》可以了解这些问题的回答,至少是一家之言。而关乎人生意义,可参考这则知乎回答:&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才能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激情?&/a& &/li&&/ul&&/ul&&img src=&/v2-e4afa_b.png& data-rawwidth=&303& data-rawheight=&43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3&&&br&&ul&&ul&&li&为了加深对基因、遗传和进化的感性了解,可以亲自玩一下这个“&a href=&///?target=http%3A//www.acfun.tv/a/ac122676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文汉化】:进化小车 (BoxCar 2D)&i class=&icon-external&&&/i&&/a&”游戏,看一辆随机“产子”的小车,需要经历多少代夭折才能多跑 100 米不摔倒(官网链接 &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BoxCar2D&i class=&icon-external&&&/i&&/a&,只能在电脑上打开,不支持 iOS 打开)。
&/li&&/ul&&/ul&&img src=&/3dbdac5dba0ee8c6e3396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3dbdac5dba0ee8c6e3396_r.png&&&ul&&li&读过《自私的基因》,“&b&人体不过是基因片段赖以存续的生存的机器&/b&”这样的断言是否令人感到难以置信?如果这是事实,那人类在某些情况下岂不成了基因的奴隶?&/li&&ul&&li&没那么简单。首先《自私的基因》一书会对这类问题做出澄清;其次,&b&人类对世界的观察和解释,也并非唯一确定。&/b&追问下去,很自然地踏入理论物理的讨论范围——什么是真理。
&/li&&/ul&&li&那么,理论物理学家怎样看待真理?&/li&&ul&&li&读一读《斯蒂芬·霍金:&a href=&///?target=http%3A///subject/542266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大设计 (豆瓣)&i class=&icon-external&&&/i&&/a&》可得到启发。这里摘录其中两个重要段落:
“……(在本书中)我们将采取一种特殊的解释现实的思路,我们把它称做&b&与模型相关的实在论&/b&。它基于这样一种观念——我们的大脑会为世界建立一个模型,并利用这个模型解释来自我们感觉器官的输入。&b&当模型能够成功地解释许多事件时,我们就会把现实的本质或绝对真相归因于这个模型&/b&,以及构成这个模型的元素与概念。
但是对于同一个物理环境,不同的人可能会有很多种不同的方式为其构建模型,且每个模型都可以使用不同的基本元素和概念。如果有两种物理理论或模型都能精确预测相同的事件,我们就不能说其中一个模型比另一个更真实;而不妨说我们可以自由地选择其中任意一个(对自己而言)最便利的模型。……”
英文原文见这则博客文章:&a href=&///?target=http%3A//pimgeek.github.io/jekyll/.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文摘翻译-与模型相关的实在论 · 思圆笔记(BETA)&i class=&icon-external&&&/i&&/a& &/li&&/ul&&/ul&&img src=&/v2-5b7acd2f175ec2f20e099e9d36ac23c7_b.png& data-rawwidth=&297& data-rawheight=&44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7&&&br&&ul&&li&讨论真理/实在论太抽象?想体验具体的物理现象?&/li&&ul&&li&可利用望远镜和显微镜粗略浏览全世界乃至整个宇宙的大概面貌:
&/li&&/ul&&/ul&&img src=&/e55aa949ef4c94a059e9_b.pn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6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e55aa949ef4c94a059e9_r.png&&&br&&ul&&ul&&ul&&li&直观易懂的交互式 Flash 演示《&a href=&///?target=http%3A//wanga.me/2995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宇宙的刻度2 The Scale of the Universe 2&i class=&icon-external&&&/i&&/a&》
直接打开演示地址(不支持 iOS 打开):&a href=&///?target=http%3A//m.wanga.me/2013/04/Scale2.swf&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m.wanga.me/2013/04/Scal&/span&&span class=&invisible&&e2.swf&/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li&&li&专业解说员讲述宇宙各个尺度下的物质和运动现象
&a href=&///?target=http%3A//en.wikipedia.org/wiki/Powers_of_Ten_%28film%2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owers of Ten (film)&i class=&icon-external&&&/i&&/a& &a href=&///?target=http%3A///v_show/id_XMjM5NzY3MDA4.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he Power of Ten&i class=&icon-external&&&/i&&/a&
6分钟带你遨游“人类已知的宇宙” - &a href=&///?target=http%3A///u/paike_eu49vyveb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秒拍视频&i class=&icon-external&&&/i&&/a& &/li&&/ul&&/ul&&li&看了宇宙的刻度,是否会有种人类太过渺小的感觉?&/li&&ul&&li&参考这则知乎回答:&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既然地球在宇宙中是如此的渺小,人类更是小到可以忽略不计,那么我们所做的一切又有什么意义?&/a&
“……(以下内容非原创,转载自科学松鼠会 &b&作者:曼斯·雷德&/b&)像物理、化学、生物这些基础学科,在一般人的眼中很可能枯燥且无实用价值,然而对于真正学懂而且融会贯通的人,&b&他们眼中的世界跟我们普通人是不一样的&/b&。大概十年前,我有幸遇到这样一个人,在短短一小时内就给了我以上的感悟,让我发现了在一个锐利的头脑支配下,简单的科学原理可以变得如此明彻,充满力量。……
小老头终于被问倒,全体学生大笑,我却一直在惊奇和震撼中。&b&他说的全是简单物理、化学,我在学校基本都学过,却从来没有给我如此透彻的视界。&/b&……”
&/li&&/ul&&/ul&&img src=&/efaa215d4027daf7332f67cb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efaa215d4027daf7332f67cb_r.png&&&br&&ul&&li&体验了宇宙的大概面貌之后,是否希望更多地了解物理学家眼中的宇宙奥秘?&/li&&ul&&li&可以观赏《PBS 的纪录片:&a href=&///?target=http%3A///subj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宇宙的构造 (豆瓣)&i class=&icon-external&&&/i&&/a&》,听物理学家讲解神奇的量子世界,无限可能的平行宇宙,隔空传物的科学原理等等。有个热门知乎问题的理论基础也在此系列片中得到了详尽的说明:&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假如把一个人粉碎成原子再组合,这个人还是原来的人吗? &/a& 下面仅列出四集纪录片中的第 3 集:量子跃迁
&a href=&///?target=http%3A///v_show/id_XNDc1MjM1NTUy.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宇宙的构造3:量子跃迁&i class=&icon-external&&&/i&&/a& &/li&&/ul&&/ul&&img src=&/v2-c7e537c66a7_b.png& data-rawwidth=&250& data-rawheight=&34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0&&&br&&ul&&li&看到此,是否觉得物理学变得更有趣了?是否希望更深入地学懂它?&/li&&ul&&li&物理学属于硬科学,了解科学理论的发展方式,对学懂物理学有帮助。请看来自科学松鼠会的信息图《菠萝油王子:&a href=&///?target=http%3A//songshuhui.net/archives/5671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科学&i class=&icon-external&&&/i&&/a&》。此信息图的大概意思是说:要勤于观察与思考,不断尝试对自然界中的怪现象做出解释,并且敢于用明确的证据推翻或拓展既有的解释,以下为图片摘要:
&/li&&/ul&&/ul&&img src=&/3311512dba2fdb7c01f92dbf6bcc7b4c_b.png& data-rawwidth=&1082& data-rawheight=&9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2& data-original=&/3311512dba2fdb7c01f92dbf6bcc7b4c_r.png&&&ul&&li&也许比起弄懂物理学,你更关心如何让自己的生活少些头痛?&/li&&ul&&li&卡尔·波普尔曾说过&b&“人的一生都是在解决问题”&/b&。
&/li&&/ul&&li&怎样获取提升解题能力的知识?&/li&&ul&&li&看这本书《乔治·波利亚:&a href=&///?target=http%3A///subject/212411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怎样解题 (豆瓣)&i class=&icon-external&&&/i&&/a&》,这本书解释了很多数学老师在上课时未必能说清楚的解题思路。可参考这则知乎回答:&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数学解题能力本质上是一种什么样的能力?&/a& 这本书的开头部分提供了一份常用的解题思路表格,截图如下:
&/li&&/ul&&/ul&&img src=&/v2-5c17cca66e1e9cdd1a7abca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7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5c17cca66e1e9cdd1a7abca_r.jpg&&&br&&ul&&li&如何提高逻辑思维能力?&/li&&ul&&li&学编程。努力借助编程语言操纵电脑,是最直接有效的逻辑思维训练活动。可参考:&a href=&///?target=http%3A////code-org-2-weeks-and-600m-lines-of-code-later-20m-students-have-learned-an-hour-of-cod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ode.org:两周 6 亿行代码,2000 万学生参加“一小时编程”活动&i class=&icon-external&&&/i&&/a&
顺便听听比尔·盖茨,马克·扎克伯格等 IT 巨人讲述编程的魅力。
&a href=&///?target=http%3A///v_show/id_XNTIzNzE2NzQ4.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文字幕]《多数学校不会教的东西》What Most Schools Don't Teach&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试着在大脑中构想计算机程序的执行过程。《丹尼尔·弗里德曼:&a href=&///?target=http%3A///subject/163297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he Little Schemer&i class=&icon-external&&&/i&&/a&》就是一本这样的编程书,绕开了大量与编程逻辑无关的技术细节,以超慢镜头电影一般的文字铺陈形式,直接展现程序的输入输出,便于读者在大脑中构想 scheme 语言程序的执行,令读者步步深入地领会递归编程的要义。
&/li&&/ul&&/ul&&img src=&/v2-27eda5aae9ae7ef81a2b827_b.png& data-rawwidth=&318& data-rawheight=&41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18&&&br&&ul&&li&如何进一步提升逻辑思维能力,甚至欣赏逻辑之美?&/li&&ul&&li&看一部内容贯穿数学,逻辑学,绘画和音乐等多个知识领域的的奇书《侯世达:&a href=&///?target=http%3A///subject/129120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哥德尔、艾舍尔、巴赫 (豆瓣)&i class=&icon-external&&&/i&&/a&》(英文书名: G.E.B. = &b&G&/b&odel &b&E&/b&scher &b&B&/b&ach)
1 从音乐的角度欣赏逻辑之美:螃蟹卡农
&a href=&///?target=http%3A///programs/view/-ES6MasH1k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巴赫的《螃蟹卡农》&i class=&icon-external&&&/i&&/a&
2 从折纸手工的角度欣赏逻辑之美:&a href=&///?target=http%3A//songshuhui.net/archives/1171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莫比乌斯带:只有一面的魔环&i class=&icon-external&&&/i&&/a&
对了,关于莫比乌斯环,还有一篇有趣的讽刺某些表意含混不清的哲学家们的文章:&a href=&///?target=http%3A///post/704610/focu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物理学家告诉你:怎样让哲学老师哑口无言(以及抱得美人归)&i class=&icon-external&&&/i&&/a& &/li&&/ul&&/ul&&img src=&/v2-bbce5aece4c7a345f7c5b1_b.png& data-rawwidth=&306& data-rawheight=&43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6&&&br&&ul&&li&不想花太多时间研究逻辑学,只是 &b&想掌握逻辑学中最关键的知识?&/b&&/li&&ul&&li&努力读懂“哥德尔定理”,它能帮人跳出许多直觉误区,建立开放思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b&只有行动过才知 “Impossible is Nothing”&/b&。参考文章:
1 科学松鼠会的一篇科普文章:《方弦:&a href=&///?target=http%3A//songshuhui.net/archives/2016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希尔伯特之梦,以及梦的破灭 - 哥德尔不完备定理&i class=&icon-external&&&/i&&/a&》
2 一篇博客文章:《刘未鹏:&a href=&///?target=http%3A////cantor-godel-turing-an-eternal-golden-diagona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康托尔、哥德尔、图灵——永恒的金色对角线&i class=&icon-external&&&/i&&/a&》
&/li&&/ul&&li&可学的和值得学的资料都有了,但在没有老师陪伴的情况下,怎么判断自己的确学懂了呢?&/li&&ul&&li&自学某项知识之后,可以试着对不熟悉这项知识的人讲解,如果能很顺畅地讲通,就说明自己学懂了;如果讲到一半卡壳了,则需要回头再学一学。请参考另一则知乎回答:&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号称终极快速学习法的费曼技巧,究竟是什么样的学习方法?&/a& &/li&&/ul&&/ul&&img src=&/f9bfddad07d_b.png& data-rawwidth=&460& data-rawheight=&2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0& data-original=&/f9bfddad07d_r.png&&&br&&ul&&li&对已经取得的成就感到满足,不想去&b&“破坏完美状态”&/b&,不乐意挑战新知识领域怎么办?&/li&&ul&&li&沿着知识地图返回到心理学领域,了解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学会从挑战中寻找乐趣,而不是在自我陶醉中寻找乐趣。参考这则 36kr 文章:&a href=&///?target=http%3A///p/14735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战风云攻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