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中世纪2全面战争秘籍的prebattle_speeches_subtitles.txt文件

> 中世纪2全面战争各个文件的解析和修改
中世纪2全面战争各个文件的解析和修改
关注我们,精彩游戏不断、丰富礼品多多。
说出你的不爽,你的想法将会改变游戏工坊!
热门排行榜
&nbsp&nbsp日期:
&nbsp&nbsp日期:
&nbsp&nbsp日期:
&nbsp&nbsp日期:
&nbsp&nbsp日期:
&nbsp&nbsp日期:
&nbsp&nbsp日期:
&nbsp&nbsp日期:
&nbsp&nbsp日期:
&nbsp&nbsp日期:
&nbsp&nbsp日期:
&nbsp&nbsp日期:
&nbsp&nbsp日期:
&nbsp&nbsp日期:
&nbsp&nbsp日期:
&nbsp&nbsp日期:
&nbsp&nbsp日期:
&nbsp&nbsp日期:
&nbsp&nbsp日期:
&nbsp&nbsp日期:
&nbsp&nbsp日期:
&nbsp&nbsp日期:
&nbsp&nbsp日期:
&nbsp&nbsp日期:
&nbsp&nbsp日期:
&nbsp&nbsp日期:
&nbsp&nbsp日期:
&nbsp&nbsp日期:
&nbsp&nbsp日期:
&nbsp&nbsp日期:(多图预警)昨天是钱老的生日。&br&大概每一个人中国人都以为自己知道钱学森这个人,其实大部分普通人所知道的,不过是那个政府口中的劳动模范一般的钱学森罢了。&br&&br&我过去两个月一直在看钱老的传记,心中难以平静。&br&看到这个问题下各位行家们的讨论,我想来为不太了解的同学们科普一发,大家当做背景知识看吧。&br&毕竟钱学森不仅是政治书上被列为两弹一星的样板人物而已,当你把他的形象立体出来,还原真实的血肉,他是那样一个有性格有故事的学术男神,恐怕至今中国航天界难有出其右者。&br&&br&&br&原文地址:&a href=&///?target=http%3A//mp./s%3F__biz%3DMjM5OTYwOTM0Nw%3D%3D%26mid%3Didx%3D1%26sn%3D0af476f3ac7a1ccd4f5f522%23r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他身为中国的火箭之父,还曾是美军上校,出入五角大楼》&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r&首先,列一列关于钱老的&b&5条不为大众所熟悉的屌炸天的经历&/b&。&br&&br&&p&&strong&经历1:&/strong&他在美国曾经拥有最高级别的安全通行证、参与绝密的军事项目研究、在五角大楼出入自由,时间达8年之久。&/p&&img src=&/d53cab0df8c9cdb88c6c18_b.jpg& data-rawwidth=&268& data-rawheight=&19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8&&&p&&strong&图:五角大楼&/strong&&/p&&br&&p&&strong&经历2:&/strong&34岁时,他作为美军上校,赶赴德国提审纳粹科学家普朗特和“火箭之王”冯·布劳恩,正是布劳恩主持设计了二战时英国人闻之色变的德国V1和V2火箭。&/p&&img src=&/64ee8d2fcc1f90ce12433aed704e8a74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30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p&&strong&图:德国V2火箭&/strong&&/p&&br&&p&&strong&经历3:&/strong&他年仅35岁就成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终身教授,而大多数教授都要从事20年以上的教学、咨询和管理工作才能获得这样一个教职。&/p&&br&&p&&strong&经历4:&/strong&他在25岁时加入加州理工大学的“火箭俱乐部”,是5位创始人之一。这个俱乐部就是如今NASA旗下著名的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的前身。这个实验室主导了NASA包括月球和火星探索在内的诸多项目。&/p&&img src=&/8ad3eca9b8a3e90c74eaacbbea182370_b.jpg& data-rawwidth=&250& data-rawheight=&10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0&&&p&&strong&图:NASA JPL&/strong&&/p&&br&&p&&strong&经历5:&/strong&在他诞辰时,如今继承NASA衣钵、特斯拉公司创始人名下的火箭公司SpaceX发出推特,祝这位NASA JPL的创始人生日快乐!&br&&/p&&img src=&/71dfb2eaaa8ff21b1ce5f5c_b.jpg& data-rawwidth=&278& data-rawheight=&25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78&&&br&&p&他不仅是中国政府推为楷模的模范人物,也是美国人心中杰出的科学家;&/p&&p&他不仅把中国从核威胁中解脱出来,而且他的智慧和才华,被美国人认为“不管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p&&br&&img src=&/fa661ad3e65c6ef8078013de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fa661ad3e65c6ef8078013de_r.jpg&&&p&&strong&图:一代学术男神钱学森&/strong&&/p&&br&&p&1934年,钱学森从位于上海的国立交通大学毕业。&/p&&p&据说他在学校里是学神,每次上课的时候坐在最后一排,从不听课。&/p&&p&你是不是在想你也是这样的?伦家学神才不是像你一样在玩LOL....伦家只是在看自己感兴趣的学术专著而已&/p&&img src=&/02ca7c7a11a2081fad8e_b.png& data-rawwidth=&266& data-rawheight=&38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6&&&br&&p&到考试的时候,因为交大学风严谨,大部分同学通宵复习都未必能勉强及格。&/p&&img src=&/2df994b64d0d0a979c385fb57bc9b194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2df994b64d0d0a979c385fb57bc9b194_r.jpg&&&br&&p&&b&钱学森却常年平均分超过90分......&/b&&/p&&br&&br&(下面这张成绩单是一位参与钱学森图书馆的建造的设计师看到我的答案后发给我的,感激不尽。按照高人要求加上了水印。很难在网上找到,极其珍贵。可惜这张看不到具体的分数XD)&br&&img src=&/6a02a3be59bb_b.jpg& data-rawwidth=&564& data-rawheight=&7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4& data-original=&/6a02a3be59bb_r.jpg&&&br&&br&&p&不仅在学校里对别人智商碾压,他在毕业时还考取了“庚子赔款奖学金”中唯一的一个航空留学生。这个奖学金全国只有20个名额哦!&/p&&br&&p&&b&下图是教育部发给钱学森的公费留学证书&/b&&/p&&p&(同样是高人给我的超级珍贵的图片!!请大家善待)&/p&&img src=&/48646e2cba208f5f9ead65ade6ebc69c_b.jpg& data-rawwidth=&608& data-rawheight=&7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8& data-original=&/48646e2cba208f5f9ead65ade6ebc69c_r.jpg&&&br&&p&说到“庚子赔款”这么奇葩的奖学金,是这样的。&/p&&p&在1901年的“庚子条约”中,清政府被迫赔款给美英日俄法五国。由于赔款金额巨大,相当于国家年收入的两倍,清政府分成10年还清,于是还要付利息。加上利息相当于又double了一下赔款金额。&/p&&p&结果美国人算完账之后,自己都吓了一跳&/p&&img src=&/9bcf3b7e8defa_b.jpg& data-rawwidth=&200& data-rawheight=&11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0&&&br&&p&在梁诚的努力下( 感谢 &a data-hash=&39ca79b3eea153bc0d949725acc12c52& href=&///people/39ca79b3eea153bc0d949725acc12c52&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勿为言之不预也& data-hovercard=&p$b$39ca79b3eea153bc0d949725acc12c52&&@勿为言之不预也&/a& 提醒),最终美国人将多出的部分以设立资助中国学生留美奖学金的形式归还给中国。&/p&&p&于是才有了后来很多中国科学家早年公费留学美国的一幕。&/p&&p&钱学森也成为了其中之一。&br&&/p&&br&&p&细思恐极,钱学森真是美国人费尽心思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礼物啊....&/p&&br&&b&图:钱学森的本科毕业证书(超级珍贵系列图片)&/b&&br&&img src=&/67cab46c0ee918f4c088d9d_b.jpg& data-rawwidth=&749& data-rawheight=&5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9& data-original=&/67cab46c0ee918f4c088d9d_r.jpg&&&br&&br&&p&钱学森考取这个奖学金之后,需要在中国游历一年,了解国内的业界现状。&/p&&p&说起来当时国内的航空业真是没什么好了解的,南京的工厂不过是几座库房、五六架进口的容克和海盗船飞机(corsair),全中国的飞机也不超过100架。&/p&&p&不过钱学森在这个期间认识了,被誉为&a href=&///?target=http%3A//mp./s%3F__biz%3DMjM5OTYwOTM0Nw%3D%3D%26mid%3Didx%3D1%26sn%3Dbee6d025a158a38ba4d07d1f3b63fdac%26scene%3D21%23wechat_redir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波音公司最佳工程师的波音之父”的王助&i class=&icon-external&&&/i&&/a&。钱学森在后来的回忆中,把王助列为对他最有帮助的13人之一。&/p&&br&gap结束偶们要去美国咯。&br&&b&这个是出国的签证吧(超级珍贵系列图片)&/b&&br&字好美......&br&&img src=&/d5c7f9de29c78cebae18caebc1f10931_b.jpg& data-rawwidth=&747& data-rawheight=&5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7& data-original=&/d5c7f9de29c78cebae18caebc1f10931_r.jpg&&&br&&br&&p&1935年,钱学森来到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硕士学位。&/p&&p&说实话,他在MIT的学习并不顺畅。主要的原因是,他是一个十分热衷于理论研究的人,而MIT的学风偏重实践。&/p&&br&&p&&img src=&/816daabc3fdb10df55dfb7ec_b.jpg& data-rawwidth=&749& data-rawheight=&5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9& data-original=&/816daabc3fdb10df55dfb7ec_r.jpg&&&b&图:钱学森的MIT硕士毕业证书(超级珍贵系列)&/b&&/p&&br&&p&当时航空学领域的学术明星是流体动力学大师冯·卡门&/p&&p&他当时在加州理工大学任教。从各个方面来说,加州理工都更加适合钱学森。&/p&&img src=&/11ac2ffde64d357_b.png& data-rawwidth=&427& data-rawheight=&3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7& data-original=&/11ac2ffde64d357_r.png&&&p&&strong&图:老顽童一般的钱学森恩师冯·卡门&/strong&&/p&&br&&p&据说,钱学森对这位航空学的传奇人物神交已久(事实证明后来成了一对著名基友),他甚至没有做任何的前期联系,就直接带上行李,从波士顿斜穿整个美国来到洛杉矶,到了那里才给冯·卡门写了一封求见信。&/p&&br&&p&&img src=&/fcfb68f23db397d3f0dd43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fcfb68f23db397d3f0dd43_r.jpg&&&strong&图:加州理工学院&/strong&&/p&&br&&p&见面之后,大师果然对这位中国学神敏捷的思维和智慧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两人可谓是一见钟情...&/p&&p&错了,是一拍即合。&/p&&p&日后他们成为震惊航空界的一对天才师徒。&/p&&br&&br&&img src=&/aed3be8cc2ab0_b.jpg& data-rawwidth=&666& data-rawheight=&4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6& data-original=&/aed3be8cc2ab0_r.jpg&&&b&图:钱老的加州理工博士毕业证书(超级珍贵系列)&/b&&br&&br&&p&在加州理工,钱学森延续了学霸神话。&/p&&p&他几乎不大跟别人交际,只是埋头读书&/p&&br&&br&&img src=&/51a1d082fed8d914b2d6a391d16fc9b2_b.jpg& data-rawwidth=&247&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47&&&br&&p&不过,1937年,除了读书之外,少有社交活动的钱学森,加入了一个神奇的组织:&/p&&p&&strong&加州理工的“火箭小组”&/strong&&/p&&br&&img src=&/28afded3b72ada668c02_b.jpg& data-rawwidth=&370& data-rawheight=&33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0&&&p&&strong&图:潇洒倜傥的火箭小组成员,不过里面并没有拍到钱学森&/strong&&/p&&br&&p&你要知道,在当时的人看来,火箭是一个科幻小说里的东西。&/p&&p&从来没有人做出来过,也没有人知道究竟能不能做出来。&/p&&p&就像我们今天怀疑外太空究竟有没有外星人一样,当时的美国人怀疑这个世界上究竟有没有太空飞行这件事情。&/p&&p&在当时,很少有人认为火箭是一个值得投入力量研究的科学领域。&/p&&p&正是钱学森当时加入的这个5人小组(后来他们被认为是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的5位创始人)向所有美国人证明了这一切都是可能的。(先美国一步,在德国也有人做着类似的事情)&/p&&br&&p&他们从在宿舍里捣鼓炸药开始,在冯·卡门的鼓励下不断地推进自己的试验。由于设备简陋,他们在实验时又特别拼,经常不顾危险,各种小爆炸小事故不断。&/p&&p&因此他们一度被称为——&/p&&img src=&/4faa7cf277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2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4faa7cf277_r.jpg&&(事实上这个小组里的人,各个故事都很足,感兴趣的可以戳:&a href=&///?target=http%3A//mp./s%3F__biz%3DMjM5OTYwOTM0Nw%3D%3D%26mid%3Didx%3D1%26sn%3Db4e1dd00ef31b245e12238cea7e51712%23r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杰克·帕森斯:他从没上过大学,22岁成为火箭之父,还创立邪教,被美国政府列入黑名单..》&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p&1938年5月,他们终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p&&p&他们研制的火箭引擎运行了整整一分钟,发出巨大的声响。&/p&&br&&p&&img src=&/53aa7f1d6fe3be257e6c_b.jpg& data-rawwidth=&200& data-rawheight=&24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0&&&strong&图:并没有找到这枚小火箭的图片,强行卖个萌。&/strong&&/p&&br&&p&这不仅引起加州理工师生的围观,而且被美联社记者报道,成为了举国皆知的大新闻。&/p&&p&美国人终于开始认识到:&br&&/p&&p&&strong&太空飞行是有可能的,&/strong&&strong&而且已经离我们十分近。&/strong&&br&&/p&&br&&p&1939年,敢死小分队终于出了一件几乎致命的大事:&br&&/p&&p&他们的火箭主体爆炸,而且一块金属碎片在墙上撞出了一个洞,飞行轨迹距离成员平时坐的椅子只有几英尺。&/p&&p&此后,加州理工禁止在校园里进行任何火箭试验,火箭小组也被赶了出去。&/p&&br&&img src=&/efb8eace9822_b.jpg& data-rawwidth=&380& data-rawheight=&38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0&&&br&&br&&p&不过他们并没有被惩罚,事实上,学校为他们找了一块人迹罕至的河谷作为研究基地。&/p&&p&这就是后来的“&b&喷气推进实验室&/b&”的所在地。&br&&/p&&p&(这一段在&b&《火星救援》&/b&里主角用氢和氧合成水的时候有提到过)&br&&/p&&img src=&/3f2a0fb0fd2f31bd7abca5faa2c60123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2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3f2a0fb0fd2f31bd7abca5faa2c60123_r.jpg&&&br&&p&时间来到了1940年,虽然美国没有正式参战,但是实际上全国已经进入了战争状态。&/p&&p&很快,钱学森所在的火箭小组被军方看重,开始拨出可观的经费支持他们的火箭研究。&/p&&p&而钱学森由于并没有美国国籍,无法得到必要的保密许可证。他便从敢死队的活动中抽身而出。&/p&&br&&img src=&/35a7b62b7cd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1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35a7b62b7cd_r.jpg&&&br&&p&其实纵观钱学森的一生,不得不说他是一个“&strong&生逢其时&/strong&”的人。&/p&&p&就在他由于国籍问题无法继续火箭小组的工作后不久,日本人做了一件世界闻名的蠢事:&/p&&p&&b&偷袭珍珠港。&/b&&/p&&br&&img src=&/8eedc35d66b94be1518803d_b.jpg& data-rawwidth=&310&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10&&&br&&p&这不仅使得美国正式卷入二战,而且还间接帮了钱学森一把:&/p&&p&在全国紧急战备的氛围下,&strong&美国不能再容忍&/strong&&strong&浪费中国科学家的智慧了。&/strong&&/p&&br&&br&1942年,在冯o卡门的推荐下,钱学森获得“&b&国家安全认可证&/b&”,&b&获准参加海陆空三军、国防部、科学研究发展局等一切核心军事机密工作&/b&,他在美国的火箭研制工作中做出了重大贡献。&br&1944年2月,喷气推进实验室成立,冯o卡门任主任,&b&钱学森担任火箭研究理论组组长,开始研究代号“列兵A”的火箭武器&/b&。&br&&img src=&/50cc77ce365f4ad534bafb4_b.jpg& data-rawwidth=&752& data-rawheight=&43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2& data-original=&/50cc77ce365f4ad534bafb4_r.jpg&&&b&图:那一时期的照片,右二为钱学森(超级珍贵系列)&/b&&br&&br&他就这样跨入了五角大楼!&br&要知道,他并不是美国公民,而是持“中华民国”护照的歪果仁!&img src=&/070de0c4f9c74087bbdcf5a7ee8556cb_b.png& data-rawwidth=&433& data-rawheight=&3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3& data-original=&/070de0c4f9c74087bbdcf5a7ee8556cb_r.png&&&b&图:五角大楼会议。后排左二为钱学森。&/b&&br&&br&&p&他还被五角大楼授予了一枚金质徽章,可以参与最高国防机密。&/p&&br&&img src=&/fd3c7aadbf265dcf9d32_b.jpg& data-rawwidth=&231&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31&&&br&&p&自此,他的研究重心也彻底从航空转向了火箭,走上一代火箭专家的颠峰之路。&/p&&p&此后的几年,是钱学森一生中最成绩斐然的时光。&/p&&br&&img src=&/b159e1a1bca43b3b079e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3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b159e1a1bca43b3b079e_r.jpg&&&br&&p&1945年时,德国战败,五角大楼迫不及待地派出一支顶尖科学家组成的先头部队,去德国“提审”德国火箭专家。&/p&&br&&p&&img src=&/eb3c16e4aed88cc8eb6be868f7aebbd8_b.jpg& data-rawwidth=&257& data-rawheight=&25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7&&&strong&图:身着美军军服的钱学森&/strong&&/p&&br&&p&钱学森就是在这个时候,&strong&穿着美军军服,佩戴上校军衔,&/strong&和恩师冯·卡门一起,赴德国与空气动力学家普朗特和“火箭之王”冯·布劳恩见面。&/p&&p&要知道,正是布劳恩主持设计了二战时英国人闻之色变的德国V1和V2火箭!&/p&&p&&img src=&/7dba64aef58ffe3d98f49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strong&图:冯·布劳恩与德国V2火箭&/strong&&br&&/p&&br&&p&请记住接下来这张历史性的照片:&br&&/p&&p&&img src=&/e117ef99df35a0c0cf3d2a_b.jpg&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2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e117ef99df35a0c0cf3d2a_r.jpg&&&strong&图:从左至右:普朗特、钱学森、冯·卡门&/strong&&br&&/p&&br&&p&照片中的普朗特、冯·卡门和钱学森分别为三个不同国家的国防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p&&p&普朗特为希特勒,冯·卡门为美国,钱学森为后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p&&br&&p&同时,普朗特曾是冯·卡门的导师,冯·卡门又是钱学森的恩师,最后就成了师父和徒弟联手审讯师祖,堪称历史奇景&/p&&br&&p&在德国,钱学森目睹了人性的种种可能:一个人既可以是创造性的天才,也会成为泯灭人性的刽子手。&/p&&p&钱学森拒绝出席和德国科学家的午餐会,他说:“我愿意向德国人学习,但不会跟他们一起吃饭。”&/p&&br&&p&时间来到1947年,对于钱学森来说是双喜临门的一年。&/p&&p&首先,钱学森接受了母校麻省理工学院的邀请,回到MIT任教,&strong&并在那一年成为了终身教授。&/strong&&br&&/p&&p&别人花20多年才能实现的目标,他用短短几年就完成了。&/p&&p&&strong&也是在那一年,他结婚了。&/strong&&br&&/p&&br&&img src=&/04b24cab1f49cc88eed2cf_b.png& data-rawwidth=&192& data-rawheight=&25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92&&&p&&b&图:钱学森的美女夫人蒋英&/b&&/p&&br&&p&我知道大家一定十分关心钱大教授,尤其是他的感情世界。&/p&&p&事实上,从很多方面来看,他都是一个Sheldon式的人物:&/p&&p&他一心从事理论研究,对于搞实践的或者是智商不够的同学,他完全无法理解,还时不时表露出鄙夷的态度。&/p&&br&&p&&img src=&/a64aa844ae7db03f4b52a_b.jpg& data-rawwidth=&330&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0&&&strong&注:上图并不是钱学森&/strong&&/p&&br&&p&钱学森上课几乎完全不跟同学交流,只是整版整版的写板书,全部是密密麻麻的数学符号。&/p&&p&同学们埋头一通狂抄。偶尔他会给一些提示,他会说“积分”或“微分”,大家就赶紧把提示写在公式旁边。但是你永远都搞不清楚他所指的是哪一个等式。&/p&&br&&img src=&/bdb46fb858dfadf4992c_b.jpg& data-rawwidth=&448& data-rawheight=&3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8& data-original=&/bdb46fb858dfadf4992c_r.jpg&&&p&&strong&图:钱学森在上课&/strong&&/p&&br&&p&据说如果有人问钱学森极其简单的问题,钱学森很有可能&strong&完全不理会&/strong&。&/p&&p&甚至有出现过问了愚蠢的问题之后,被钱学森告知&strong&以后不要再上他的课。&/strong&&/p&&br&&img src=&/0f3f4db2a38b6e715fb4e_b.jpg& data-rawwidth=&200& data-rawheight=&25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0&&&br&&br&&p&到了考试前夕,大家都感到复习很困难,钱学森却决口不谈与之相关的一切:&/p&&p&&strong&“如果你们真的理解了,&/strong&&strong&那就不会有麻烦”。&/strong&&br&&/p&&br&&p&果然,满分100分,班里的平均分只有十几分,班里的最高分是22分。&/p&&p&那个同学绝顶聪明,后来成为一名麻省理工学院教授。&/p&&br&&img src=&/d940bd65c2e026afc83b87_b.jpg& data-rawwidth=&282& data-rawheight=&28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2&&&br&&p&就是这样智商碾压所有人的钱学森,每天从早上7点到晚上11点,全部醉心于学术。&/p&&p&&strong&唯一的人生业余爱好就是:&/strong&&strong&古典音乐&/strong&&/p&&br&&p&可想而知,这样的他,到了37岁还没有女朋友。&/p&&br&&p&我前面已经说过了,钱学森的一生都是“&strong&生逢其时&/strong&”的。&/p&&br&&p&正是这一年,他回国探亲,遇到了比他小8岁的,钱家的世交千金——蒋英。&/p&&p&蒋英大概和钱学森是从小青梅竹马的,但是两人年纪相差八岁,在钱学森出国留学前,蒋英还只是个未经世事的女童,之后两人分别到德国和美国留学,中间全无联系。&/p&&p&直到钱学森这次回国,发现邻家有女初长成——蒋英不仅长得貌美似赵雅芝,而且还是当时国内颇有名气的女高音歌唱家。&/p&&br&&img src=&/74f53eac31f1bfa56b9d307d1fb6db7a_b.png& data-rawwidth=&328& data-rawheight=&46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8&&&p&&strong&图:婚后很多年的合影&/strong&&/p&&br&&p&我们前面已经说了,钱学森除了学术之外的唯一爱好是:&strong&古典音乐。&/strong&&/p&&p&而蒋英刚好是女高音歌唱家......&/p&&p&连钱学森自己都开玩笑说:哎呀,蒋英真是蒋家从小给我养的童养媳。&/p&&br&&p&话说,智商过人情商捉急的钱学森,并不懂如何追妹子,只知道每天赶到蒋家去,看起来是想找机会和蒋英聊天,实际上经常是只能和蒋老夫人聊天。&/p&&br&&p&到了他要回美国的时候,他单刀直入地问蒋英:&/p&&p&&strong&“你跟我去美国吧!”&/strong&&/p&&br&&img src=&/556b42ba2f0b2f37babc2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28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br&&p&真是捉急啊。这是要贩卖人口吗?&/p&&p&蒋英当时以不愿与家人分离为由,拒绝了钱学森。&/p&&p&实际上蒋大小姐心中,对这位年纪轻轻的教授,也是十分倾慕的,只是希望当中能有一些浪漫的过程罢了。&/p&&br&&p&结果被拒绝之后,过了几天,钱学森又问了一次,跟第一回一样直接:&/p&&p&&strong&“怎么样?现在就走,跟我去美国。”&/strong&&/p&&br&&p&结果,钱学森就靠着这两句“跟我去美国吧”,娶到了后来世界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蒋英。&/p&&p&我只能说缘分这种事真的是命中注定&/p&&br&&img src=&/c5aa9ad2717917cdb850306_b.jpg& data-rawwidth=&401& data-rawheight=&27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1&&&br&&p&1949年,钱学森和蒋英夫妇回到了加州,开始了浪漫温馨的小日子。&/p&&p&与此同时,他的事业也蒸蒸日上。他先后发表了几篇著名论文,被美国媒体竞相报道,他几乎成为了自己所在领域科学家的主要发言人。&/p&&br&&p&然而,1950年的一件事,改变了他的一生。&/p&&p&这件事我想你已经知道了:&b&冷战开始。&/b&&/p&&br&&p&美国人绷紧了每一根神经。他们紧盯着任何符合以下身份中的一种的人:&/p&&p&&strong&同情共产主义&/strong&&/p&&p&&strong&外国人&/strong&&/p&&p&&strong&科学家&/strong&&/p&&br&&p&而钱学森,至少符合其中的两条。对于他当时和共产党的关系,在所有的史料里都是众说纷纭。&/p&&br&&p&终于,钱学森的保密通行证被取消了,钱学森经历被逮捕、保释、被软禁、无数的听证会。&/p&&br&&p&这其中的一系列故事,像是谍战一般,在各种正史野史中说法不一而足。&/p&&p&我无力辨认其中原委,&strong&只放上一小段钱学森的听证记录(前面也有高票答主的回答中引用过了)&/strong&&strong&大家自行判断吧。&/strong&&/p&&br&&blockquote&&p&问:你效忠共产中国吗?&/p&&p&答:不。&/p&&p&问:你效忠谁?&/p&&p&答:我效忠中国人民。&/p&&p&问:在本国和红色中国发生冲突时,你是否会为了美国而与红色中国作战?&/p&&p&钱学森的律师抗议:现在并没有这样的战争。&/p&&p&问:你现在不能回答还是不愿回答这个问题?&/p&&p&答:我现在能回答这个问题,我的回答如下:我已说过我必然效忠中国人民,而如果在美国和共产中国之间的战争是为了中国人民的利益,我认为这是非常可能的,那么我将站在美国这边作战。对此是毫无疑问的。&/p&&p&问:但是你将先做决定?你将决定它是否是为了中国人民的利益?&/p&&p&答:是的,我将做这样的决定。&/p&&p&问:你不会允许美国政府为你做决定?&/p&&p&答:不,绝不会。&/p&&/blockquote&&br&&img src=&/db361ba5ce8c01eec984a4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5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db361ba5ce8c01eec984a4_r.jpg&&&b&图:1950年11月,钱学森在美国移民局的听证会上&/b&&br&&br&&p&可想而知,这样的答案完全不能让美国人满意。&b&钱学森自此开始了长达5年的软禁&/b&。&/p&&p&在此期间,他经历了这样奇葩的判决:一方面被判决驱逐出美国,另一方面却又由于保密原因而不得离开美国。&/p&&br&&p&后面的故事大家大概都已经知道了,我的科普差不多结束了。&/p&&p&各位围观的群众,本题的大部分行家答主们其实都在争论这个话题:&/p&&p&钱学森到底是被逼迫后只能回国,还是原本就打算回国、碰巧被逼迫了?&/p&&br&&br&&img src=&/e3af5aace35d21bfb2c8cd35b4a17d75_b.jpg& data-rawwidth=&827& data-rawheight=&61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27& data-original=&/e3af5aace35d21bfb2c8cd35b4a17d75_r.jpg&&&b&图:超级珍贵系列最后一张!高人发给我这张的时候我真的泪目了!&/b&&br&&br&&p&在国内,官方语言所描绘的故事是:&/p&&p&钱学森如何想要回国,却被美国人如何无赖般软禁、不放他回国、最后被周恩来总理用十几个朝鲜战争的美军俘虏交换,终于回到祖国怀抱发光发热;&/p&&br&&p&而美国人的大部分叙事里的故事版本是:&/p&&p&钱学森根本不想回国,他曾经申请加入美国籍,打算永远留在美国,却被美国政府怀疑、逮捕、软禁,之后在周总理帮助下恢复自由。此后他便对红色中国感恩戴德,同时对美国人恨之入骨,此后的人生对他来说就是&strong&“一个人对美国进行复仇的史诗”。&/strong&&/p&&br&&p&各中原因,随着钱老的仙逝,恐怕已经无从追究了。&/p&&br&&p&我在本文里也不打算下任何判断。&/p&&p&因为对于任何一个中国人来说,我们所真切看到的,不过是一个天赋异禀的科学家,在美国受到不公待遇后回到祖国,从此一心投身于国防建设,领导中国的导弹和火箭研究,从此不再受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威胁罢了。&/p&&br&&p&&img src=&/9c1cb0c02ab693b833803_b.jpg& data-rawwidth=&452& data-rawheight=&2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2& data-original=&/9c1cb0c02ab693b833803_r.jpg&&&strong&图:钱学森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strong&&/p&&p&&img src=&/e2d9e28c7401efe0adbf88d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6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e2d9e28c7401efe0adbf88d_r.jpg&&&strong&图:钱学森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strong&&/p&&br&&br&&img src=&/ef1e75dcbfc2ad28eadf9_b.jpg&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25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ef1e75dcbfc2ad28eadf9_r.jpg&&&p&&strong&图:在钱学森的努力带领下我国“两弹”成功试爆。&/strong&&/p&&br&&p&在美国人眼里,这位后来的“红色中国”的两弹一星元勋,让他的智慧为中国所用,“实在是一个世纪悲剧”。&/p&&p&而在中国,当我们这个国家沉浸在无休止的双11、双12的购物狂欢里的时候,很少有人知道,&strong&恰好这前一天,12月11日,&/strong&&strong&是钱老的诞辰。&/strong&&br&&/p&&br&&p&我这个门外汉在今天鼓起勇气写这个故事,只是希望证明,在这个国家,还是有那么一小撮人记得,我们的民族之所以能够安定地在这世界占有一席之地,是因为有过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科学巨匠。&/p&&br&&p&1947年,钱学森学成后第一次回国,在高校演讲,他用诺奖得主尤里的一句话结束自己的演讲:&/p&&br&&p&&strong&“我们要消灭众生的困苦和匮乏,&/strong&&/p&&p&&strong&带给他们愉悦和美丽。”&/strong&&/p&&br&&br&&br&&p&&strong&祝钱学森先生:生日快乐!&/strong&&/p&&br&&br&&p&资料来源:&/p&&blockquote&&p&叶永烈《钱学森传》(中国政府的官方话语下的作品)&/p&&p&张纯如《蚕丝钱学森传》(西方视角的作品)&/p&&/blockquote&&br&------------------------&br&&br&151213补充:&br&&br&评论区很多的人觉得我报喜不报忧,蓄意造神。&br&是我没说清楚。我写这篇答案的初衷是,我觉得大家对钱学森的学术成就了解得不够多,尤其是在他回国之前的成绩。所以全篇都是在写回国之前的学术生涯。&br&我没有提回国后钱学森的“污点”(在我看来主要是文革的事情)主要有两个原因。&br&第一是,在我读到的所有钱学森的传记里,不管是美国的还是中国的,都没有这方面的资料。我不是学历史的,各位如果有可靠来源,还请指教。&br&第二是,我本科是人大的,说到大跃进、文革的故事,我听说过的应该不比评论区的同学们少。刚开始听说的时候,你会觉得气愤难平,这些人怎么可以这样。怎么连这个人也是这样的。听说的越来越多以后,反而觉得,原来连那个人都是这样的。人人都是这样的。没有人是干净的。覆巢之下,安有完卵。&br&对于这个问题,我倾向于不对任何人在特殊时期的异常行为作出评判。在举国绝望的情况下作出的行为,不是你我坐在电脑前刷知乎的理智状态可以判断的。不论是钱学森,还是其他你们认为犯过错误的人,还是其他你们认为没犯过错误的人。&br&&br&&br&-------------------&br&&p&我的公众号:酷玩实验室&/p&&p&挖掘逗中有泪的技术宅事迹&br&欢迎各种类型的勾搭&br&&p&&a href=&///?target=http%3A///r/1XT_5t3EGIBnrZmF9yHH&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r/1XT_5t3&/span&&span class=&invisible&&EGIBnrZmF9yHH&/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二维码自动识别)&/p&&/p&
(多图预警)昨天是钱老的生日。 大概每一个人中国人都以为自己知道钱学森这个人,其实大部分普通人所知道的,不过是那个政府口中的劳动模范一般的钱学森罢了。 我过去两个月一直在看钱老的传记,心中难以平静。 看到这个问题下各位行家们的讨论,我想来为…
這是王小東先生講中國的普世價值。&br&王小东:中国的工业化将决定世界的命运&br& 11:46:10&br&&br&&br&王小东:中国的工业化将决定世界的命运&br&&br&一、中国研发飞机为什么这么快&br&&br&中国第四代军机J-20的亮相和第一次试飞,令国人欢欣鼓舞。但其意义决不限于国防方面。&br&&br&现在已经没有人再敢怀疑J-20的真实性了。我们的研制速度为什么这么快?宋晓军在电视节目中谈到这个问题,有人将其归结为三句话:&br&&br&第一,我们人多。指的是我们工程师多,科技工作者多,搞研发的人多。&br&&br&第二,我们钱多。尽管很多人可能根本就不相信这一点,但这是事实。很多人都不知道,我们的制造业增加值,即使按汇率计算,也已经与美国持平,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则更早就超出了,而今后,则将迅速将其落下。制造业属于GDP中硬的那一块。我们的GDP总量在表面上跟美国还有不小的差距,但从结构上看,比美国硬得多。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没有必要妄自菲薄。&br&&br&第三,从第一、第二两条可以推论,我们搞得肯定比美国当年快。&br&&br&我同意宋晓军的估计。是我们的估计更准确,还是那些悲观论者更准确?我们就往后看吧。&br&&br&二、中国拥有人实现工业化的决心和能力&br&&br&先进飞机的独立设计与制造,是一个民族科技工业综合能力的体现。四代机研发成功,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它突出展现了中国人在工业化道路上的决心和能力。&br&&br&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通过实现工业化来一雪耻辱的决心是无比强烈、举世罕匹的。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我们要摆脱被外国人欺负和奴役的命运,要在科技上赶超上去,要回归祖先的荣光,求强求富,这就是我们全民族的追求。170多年了,这股劲头谁也改变不了。这按毛主席的话说,就是我们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比较客气的说法。毛主席还说过,相对于其他民族,我们中国要对世界有更大的贡献。这是什么意思?这就是说我们将来要超过他们。这种想法、追求、决心,绝对不仅仅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才有的,这是超越政党,超越政权的更替,超越政治制度,超越一时的知识分子中流行的所谓文化思潮的。从曾胡左李,到康梁,到孙文,到蒋介石,也莫不如此。当然成就另当别论。&br&&br&光有决心是不够的,还要有能力。在此我们受惠于祖先几千年积累而成的传统。首先我认为,一个能制作出非常繁复的艺术品的民族,也能够擅长于制作精细、高端的工业品;一个民族在农耕文明时期形成的手工艺素质,在工业文明时代将起到相当决定性的作用;一个民族具有高超手工艺素质的人口的多少,将决定它能否在工业化中取得强势地位,甚至将决定它能否取得世界领导地位。在这一点上,我们尊敬欧洲文明,但我们自己也相当优秀,因为我们恰恰有长期能干细活的做精致物品的工匠的传统。除此之外,众所周知,我们还有重视教育、重视学习的传统。另外,根据西方人的评测,我们的平均智商也高。拥有了这些传统,在驾驭现代工业和科技方面,我们就绝不输于西方人。其实我这种见解并不新鲜,比如说上世纪三十年代——那个时候中国正处在最暗淡的时期,英国科学史学者贝尔纳在其名著《科学的社会功能》中就指出,中国人搞科学是没问题的:“从中国已有的成绩可以看出,经过适当改造的中国文化传统,可以为科学事业提供一个非常良好的基础。的确,只要有了表现在中国文化的一切形式中的那种细心、踏实和分寸感,我们可以有理由相信中国还会对科学做出即令不比西方更大,至少也和西方一样大的贡献。”&br&&br&由于上述现实压力与文明传统相结合,现实压力或动力,优良的传统,产生了一个歪打正着的现实结果,就是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们的基础教育太好了。这让我们拥有了与西方诸强展开竞争甚至进一步完成超越的能力。&br&&br&现代工业与科技的竞争,千条万绪,最核心的就是要有高素质的劳动力,包括普通工人到工程师和科学家。当然这个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高素质的劳动力,发达国家劳动力普遍素质比较高。但是,我们比他们更强的是,我们不仅有高素质的劳动力,而且数量还很多,这个他们就不如我们了。比如说美国,这个世界上如果把我们中国刨除在外的话,它的劳动力从质量和数量上来讲就最出色了,这成就了美国今天的霸主地位。可是我们中国比美国更多,所以我们超越它是没有问题的。印度人口跟我们差不多,但是高素质劳动力不如我们,这是事实,我们暂且不论原因。道理就这么简单,但是现在好多人看不到,中美在这方面比较,中国占有优势。柴卫东在《生化超越战》里强调,“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我今天讲话为什么气这么粗?中国人的有什么别人没有的长处?大道至简,没什么多说的,就一条:中国有更多的高素质的劳动力。&br&&br&宋晓军又一次跟我说:在当今这个世界,工业体系越来越复杂,产业链拉得越来越长,单凭一个国家的力量就能做到覆盖整个产业链的,从长远看,只有中国一国,连美国现在都没有这个能力,未来就更没有,尽管它过去曾有。我十分同意他的这个观点。美国现在都没有一个自己独立完整的产业链来支撑它现在的军事实力,所以它要把一些工作分包给它的盟国。当然它有这么多盟国是比我们强的地方。它作为这个世界的老霸主,有很多仆从,它可以拿这些活让它们去干。但是中国用不着仆从,中国一个国家就可以,这一点美国绝对比不上。中国一个国家就可以覆盖整个产业链,靠的是中国有无数优秀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以及技工。&br&&br&工业时代竞争靠的无非就是这几条:别人造不出来的东西你能造出来,别人能造出来的东西你造得比他好,别人造得同样好的东西,你造得比他便宜。要做到这几点,就得依靠无数特别优秀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以及技工,而今天中国拥有得最多。劳动力比中国还廉价的国家有的是,它们为什么就不行呢?是因为他们劳动力的素质不如中国。&br&&br&感谢了祖先以后,我们还要感谢今天中国广大的中小学教师。也许他们并没有这样的大局观,他们不知道前面我们讲的那些东西,但是,正是他们的默默无闻的工作为我们培养出了大量的优秀的学生,这些学生在数学和科学上超过了其他发达国家的学生,使我们在竞争中充满了信心。不久前上海学生代表中国首次参加国际标准化测试,语文、数学和科学就都得了第一名。美国的学生不仅跟中国比是不行的,在发达国家当中也不名列前茅,只有语文测试还凑合。正是有了这么多优秀的学生,使得我们将来可以制造出无数像四代机这样的惊喜。这一点可能好多人不同意,今天暂不展开,将来专门论述。&br&&br&工业化需要高素质的劳动力,反过来说,如果有了高素质的劳动力,而你却在工业化上停滞不前,那也是很危险的。你必须给我们这些具有极好的数学和科学潜能的年轻人找到出路,不给他们出路是不行的。就拿富士康跳楼事件来说,平心而论,富士康的工作条件在中国算是好的,里面卫生、娱乐、体育、健身设施等等都很完备,但是照样这么多人跳楼,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我们这么优秀的劳动力是不可能满足于像富士康这样低级别的工作与生活的。&br&&br&仅仅只能给中国那些高素质的劳动力提供富士康那样的工作,其实就是委屈人家,就是屈才。大家都有点误会,以为在那个东莞干活的不就是些农民工嘛。其实不然,好多人可能小时候是农村的,长大后人家已经是正儿八经的大学生了。就算不是大学生,那更多的也是因为我们大学的教育资源不够,不是他素质低,他的素质很可能远远高于美国那些上大学的人。去年美国《时代周刊》评年度人物,是中国的农民工。其封面上的那几个工人,是很有代表性的,决不是傻大黑粗的样貌,而是透露着精明和自信。你永远拿第一代农民工的待遇来打发他们,他们当然不干了。过去是有份活干、有口饭吃就可以了,现在不行了,饭和活他们都挑剔了,因为他们的素质比第一代强多了,他们要求的是配得上他们能力的工作和生活。所以中国的政治家,无论其自身的爱好倾向如何,都必须为我们这些具有很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潜能的年轻人找到更好的出路,要给这些人创造发展空间。你得让他们当科学家和工程师,而不是当富士康的这种血汗工厂里的工人。这是未来维护社会稳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他要是不跳楼而去干别的了呢?所以你要维持社会稳定,你就要给我们这些具有科学家和工程师潜质的人找到出路,你不往高端工业化道路上走怎么行呢?你不输出工业化怎么行呢?所以说,中国大量理工科人才的存在这件事本身,就是决定中国社会发展方向的一个重要变量。这一点无论什么政治制度都改变不了,更惶论具体的政治领导人是谁。&br&&br&三、我们宁可打铁炼铜,让美国人为我们载歌载舞&br&&br&晓军一天打电话跟我说:乔布斯搞的那些东西不是高端,这一点我们得讲清楚。我说:乔布斯搞苹果一代、二代、改进鼠标并推广其使用、在微软视窗之前做出图形界面,这些确实都是高端,现在他搞的iphone之类,虽然很赚钱,但绝不是什么高端。这里曾产生过一些歧义。有人说iphone的操作系统怎么不是高端?操作系统可以算是高端,我在前面说乔布斯“在微软视窗之前做出图形界面”算高端,就是指它的操作系统。iphone的操作系统还是继承那个东西的。另外,我们也不要把操作系统看得这么神秘。这个东西主要是中等水平的劳动力的堆积,要说技术含量,主要是写软件大军作战,如何管理协调的问题,需要经验积累,但绝不是高不可攀。中国搞不搞操作系统?从商业角度说,人家积累了三十多年,资源投入是个天文数字,我们现在可以不太贵就买到,在商业上,至少暂时是不合算的,但涉及国家安全问题时另说。我和晓军说不是高端,指的是iphone那个创意,包括按单曲卖音乐,算不上什么高端。还有什么金融业、好莱坞、格莱美、NBA,我们决不要去羡慕。特别是金融业,今天很多军人也热衷于炒作金融战争、货币战争,不走正道,不务正业,不可取。我们在金融方面,应该是避战,让西方国家去腐朽。现在,由于中国金融业盲目与西方国家“接轨”,行业工资极高,吸引了不少原本可用于理工的青年才俊,这是人才的巨大浪费,非常可惜。&br&&br&简而言之,我们宁可打铁炼铜,让美国人去为我们载歌载舞。因为打铁炼铜才是力量所在,那些东西,都是八旗败家的玩意儿。现在,我们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大的8万吨级锻压机,它可以让我们比美国更有效率地制造飞机部件,而且还在计划建造更大的,这些东西才是真正的高端,才是我们努力的方向。&br&&br&四、工业化将成为中国的普适价值改变世界的命运&br&&br&以这些高素质劳动力为基础的工业化,不仅将改变中国的面貌,也将改变整个世界的面貌,不仅将决定中国的命运,还将决定世界的命运。工业化不可能局限于我们中国国内,我们一定会走出去。不仅仅我们的产品走出去,还要让我们的工业化走出去,让我们的高素质的人才走出去,让这个世界其他角落都实现工业化。我们有大量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将来要到世界其他地方去工作,给他们带来文明,带来体面的生活,解决他们的贫困问题。这是西方人不愿意做或者也没能力做的一件事。在从事这一伟业的同时,也为我们自己谋得商业利益,谋得国家安全。&br&&br&西方人确实是工业化的开创者,他们发明创造了很多很多的东西,我们不能说他们对这个世界上这些贡献是小的。但是,西方人没能让工业文明的光芒,照到这个世界的每一个人身上。比如说非洲,他们掠夺了非洲,从奴隶贩卖到石油、钻石,却没有让非洲人民享受工业化的成果,没能让非洲人过上像他们那样的生活。&br&&br&前面我们是从四代机讲起的,但是我们绝不是说,以为只要有些好的武器就会在这个世界上当老大了,我们没有那么狭隘,那么黩武。我们变好的同时也是要别人变好,这是中国人跟西方先驱不一样的地方。实际上,在没有上层规划,没有思想、文化、舆论建设的情况下,中国的工业化已经走向了世界。非洲由于中国的存在经济发展上来了,非洲人民过的比过去好了。中国的工业化已经在惠及这个世界上没有被工业文明所照到的那些角落。西方人做不到的我们做到了。&br&&br&《中国人在非洲》这本书讲到,当他们问一个美国非洲问题专家,说中国在非洲扩张你们美国人担心不担心的时候?那个美国专家说,上帝保佑中国人吧,毕竟是中国人在非洲干了这些好事,而西方人没干。《中国人在非洲》总结道,中国把非洲这么一个有好几亿人口,却漂离了人类发展的轨道的大陆给拽了回来。这是极高的评价。你把一个大陆从濒临灭绝的这种境地拉了回来,这难道不是万世不朽的功德吗?这就是我们的普世价值。让几亿人住上更好的房子,喝上干净的水,用上电,这怎么不是普世价值?这不比那些空话强多了嘛。&br&&br&谁说我们没有普世价值?不仅民主是普世价值,科学也是普世价值,工业化也是普世价值。与西方不同,我们要让工业化惠及地球上每一个人,这就是中国的普世价值,就是我们现阶段的普世价值。我们承认我们目前的生活方式有问题,不够好,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还要改进自己的生活方式,社会制度,而且进一步,不仅要比现在的中国好,而且要比西方更好。到那时,不仅要让工业化,我们还要让我们这整套更好的社会制度来惠及地球上的每一个人。现在中国不大赞成追随西方的知识分子,反对普世价值,强调特殊价值,这实际上还是一种没有自信的表现。我们的祖先其实是讲普世价值的,全“天下”都要向我们的文明靠拢学习,这就是孔子和孟子的普世价值。后来我们衰落了,反而怕了西方的普世价值,强调我们有自己的特殊价值。等到我们再强起来的时候,我们还会拿出我们自己新的普世价值来。&br&&br&从中国大的国际战略格局来说,我们确实没有必要向任何其他国家再提出领土要求,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作为一个大本营已足够了。当然,我们不对其他国家提出领土要求,不意味着我们不在其他地区发挥影响,这是两回事。&br&&br&中国的很多人争论来争论去,我看他们的那些争论实在没有意义。我们为什么不向外看呢?我以为,中国的有识之士、中国的年轻人,少理会一点他们的那些争论吧,我们首先向西看,从中亚一直看到非洲,然后向南看,一直看到澳大利亚,再后向南美洲看。在国内争不清楚的情况下,我们一样可以向外拓展(我绝不是指领土扩张)。&br&&br&五、中国工业化的绊脚石——情怀党&br&&br&我对中国的前景、对中国工业化的前景如此乐观,可能多数人会感到惊讶。其实我指出的不过是显而易见的事实而已。为什么会产生惊讶?很简单,主流舆论根本不重视这一点。掌握话语权的知识分子不承认这一点,好多人对此就是视而不见。为什么?&br&&br&在此,我要引入工业党和情怀党这一维度。讨论和分析人类社会有很多的维度,比如说穷富维度,男女维度,民族维度,种族维度,等等。以中国现在的情况来看,确实存在着另外一个维度,就是工业党对情怀党。据宋晓军说,这一提法是某大报的一个女记者发明的。顾名思义,工业党有工业化倾向,相对而言从知识结构、智能上来讲,比较适合于搞工业的——当然了,他不一定非从事工业,比如说我认为我自己就是个工业党,但是我没有从事工业工作。思考问题的方式,他比较类似于科学家和工程师,而且他喜欢这类东西。工业党不是不讲情怀,他有自己的情怀,比如说我看到四代机,虽不能像有些年轻人那么“眼泪哗哗的”,但我确实有几次眼睛湿润了,这也叫情怀,但是这是工业党的情怀。至于情怀党呢,乐衷于讲情怀讲道德讲文化讲情绪。能力方面,他们在逻辑、数学、科技知识上比较差,跟科学家、工程师有较大差别。从价值取向来说,他们往往倾向于忽视、贬低工业方面取得的成就。他们其实更多地带有前工业文明或者说农业文明时代的纯粹文人的特色。&br&&br&当前中国主流的思想派别,是左派和右派(自由派)。不论左派、右派,其实都是情怀党。具体共同表现是,他们一面低估中国工业化的巨大成就,一面把美国看成神。美国人不可能出问题,美国人不可能不如我们。右派因此而崇拜、热爱美国,想跟美国站在一起,甚至成为了带路党——美国侵占中国,他们自愿给美国人带路。左派虽然反美,但对美国所谓不可战胜的神话,也是深信不疑。所以中美之间发生任何事情,他们都说中国是吃了亏,美国是赢了,美国是做了个局把我们装进去了。他们闭眼看不见美国今天所面临的困境,美国自家的金融危机也成了美国给中国设的陷阱。&br&&br&从四代机亮相以后左派和右派的反应,就可以看透情怀党的本质。拿网上的普通右派来说,一开始上来说四代机是假的,是政府的“五毛”走狗PS出来的。过了一阵子,知道没法说是假的了,就改口说这个东西肯定不灵;后来不能就性能做文章了,就开始骂这个飞机不是攘外而是安内的。对此,有个年轻人对他们的评论很逗:中国人民确实富起来了,因为强拆的房子上大概都按了相控陈雷达,所以要用四代机来拆。要没有相控阵雷达,强拆用得着四代机吗?&br&&br&网上的普通左派也非常有意思。左派是反美的,不能跟右派一样。但是左派上来也是说,四代机没有当年的运十重要。运十是中国人民的伟大成就,但是跟四代机不矛盾,你拿运十来压四代机丝毫没有道理。另一种说法是,现在领导人不行,人不行了什么武器都没用。再有就是说,现在的中国是个笑贫不笑娼的社会,你为四代机高兴,就是支持“中修”。&br&&br&这是网上的下层右派、下层极端左派的代表性言论。至于左派跟右派的那些代表性知识分子,面对J-20大都失语,选择了沉默,不知如何解释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呢?对此,一个年轻人总结得非常好:右派讲,没有宪政就搞不出来四代机;左派讲,没有“四大”(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就搞不出来四代机,可是事实上四代机出来了。你说他们怎么解释?我不是完全否定情怀党强调的那些东西,如他们所言,中国确实在政治、社会诸方面存在着很多缺陷,但是,即使存在着这种缺陷,中国人在工业化道路上还是大踏步地前进了,这是个事实。你不能否认这个成就。左派和右派都是犯了同一毛病,他们闭眼不看这样的成就。他们以为这个世界只有他们关心的那一个维度,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所以我这里把他们都归为情怀党。他们不知道这个世界上不仅仅只有民主专制、左派右派,姓社姓资,这样的维度,实际上还有工业这样一个维度。在工业和情怀这个维度当中,他们左派和右派都被压扁在一个点上了,就是情怀党,他们一点点都不了解中国工业。而我们中国很可能在将来恰恰是工业这个维度超越了他们所关心那个维度。我认为,中国的工业化这个维度,远远重要于他们所关心那个维度。&br&&br&我有不少私人朋友,不管左派右派,属于情怀党。与他们谈到这些问题时,他们常常说自己并没有感到中国工业、科技发展的成就。我就说你现在坐的高铁,你开车驶过的高速公路难道不是成就吗?手机信号那么好、网速那么快难道你没有享受到吗?你怎么可以这么没良心呢?这就是工业党跟情怀党的差别。情怀党是不讲事实的,他们只讲他们自己个人主观感受。中国有无数特别优秀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他们从事着默默无闻的工作,为民族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而这些浮在面上的知识分子自己什么都不会,对国家贡献非常有限甚至是负面的。一群百无一用的情怀党,却瞧不起人家。这个理我们要讲明白。&br&&br&就在中国左右两派情怀党口水四溅大放空炮的时候,中国的工业化已经不声不响地走向了更高的级别和更广的范围。西方国家还能不能挡住我们的脚步呢?我认为根本挡不住。有些人可能还不相信,但是实际情况就是如此。如果说在十年以前,西方国家还有可能联起手来遏制中国的话,那么十年以后的今天即使他们都联起手来也遏制不住中国了。那么,中国面临不面临危险呢?还是有危险的,主要是自己内部的。中国确实有很多弊病,比如贪污腐败,政治体制,贫富差距等等。但是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一片大好形势的情况下,这些问题都不致命,都可以逐步解决。唯一致命的问题就是工业化进程被中断了,那我们民族就无法复兴了。能够让这种进程中断的威胁,我看主要就是情怀党。情怀党从各个方面给中国“下绊儿”,也就是说主要的危险还是内部危险。这个世界上没有其他国家能绊倒中国,只有中国自己才能绊倒中国。如果情怀党完全得势,那就有可能阻断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因此说,中国现在最重要的争论,与其说是左派跟右派,不若说首先是工业党跟情怀党的争论。&br&&br&六、“情怀党让子弹飞,工业党让四代飞”&br&&br&就在四代机亮相的同时,一部喜剧电影《让子弹飞》也开始在中国热映。与面对四代机时的失语相比,《让子弹飞》博得了情怀党们的热烈追捧。&br&&br&《让子弹飞》讲的是对中国革命、中国历史的隐喻,体现了编导对中国革命、中国人民、中国历史的理解。对于这一隐喻,左派右派都各取所需,为他叫好。比如,右派认为此片揭露了革命的真相。左派则认为此片是在肯定革命。无论是左派和右派,他们对这个东西的解读都有道理。影片编导也的确是这个意图。然而,这些隐喻有多大意义呢?&br&&br&对《让子弹飞》,首先我认为的确是一部出色的喜剧片,里面许多故事和俏皮话我都很喜欢。但是仅此而已,不必高看。左派右派所欣赏玩味的那些隐喻,面对中国今日的现实,已经显得很苍白了。&br&&br&我们已经用不着这些历史隐喻了。为什么?中国的大势是工业化,而且要把这个工业化推向全世界,不可阻挡。在这个大势当中,未来的中国社会变动,你叫它革命也好,叫它改革也好,或者你叫它什么别的东西也好,很可能《让子弹飞》这种东西根本就没用,那些历史的隐喻或者是近代历史的传统对我们今天的创新起不了太大的正面作用,已经过时了,当然其中对于英雄精神的讴歌是不会过时的。年轻人看了此片只知道笑,没看懂内涵。没关系,他们的心灵用不着被这些阴暗的、沉重的东西所污染。我们现在已经弄出四代机来了,这里边其实有很多故事可挖掘,而那些人对此视而不见,还在津津乐道于驳壳枪,能不说他们落伍吗?我们的电影人,确实应该向美国人看齐,把背景设置在未来,拍科幻,探讨科学技术的进展到底会对人类产生什么影响,不要老是把背景设置在过去了。有人说,我们拍不了科幻是因为钱的问题。这是因为钱的问题吗?我认为根本不是,而是我们的电影人知识结构有问题。我们的科学工业技术已经大踏步往前走了,但是文化依旧是严重滞后的。中国这些文化人,他们对工业化和我们这个民族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就,毫无感觉,对于世界大势毫无感觉。中国的工业已进入了四代机时代,而文化还滞留在驳壳枪时代。情怀党们极度拔高《让子弹飞》,对四代机却兴趣索然,通过这一反差可以看出他们在智力上的不堪。&br&&br&对此,宋晓军在他的微博里揶揄道:“情怀党让子弹飞,工业党让四代飞”。也许很多人没看懂晓军的意思,他也不做解释,这个不好。我觉得晓军讲的是对的。&br&&br&七、我真羡慕今天的年轻人,他们赶上了好时候&br&&br&我年轻的时候,考上了北大数学系。整整十二年没有高考了,截留了多少英才!77、78级能考上大学的,都是尖子里的尖子,更不要说北大数学系了。坦率说:我的同学们,当然也包括我自己,个顶个的都非常优秀。后来我到日本去留学,上的是东京工业大学。这个大学,在其毕业生菅直人当上日本首相之前,中国人知道得并不多,但在日本地位相当高,可以说等价于清华大学在中国的地位,是日本工程师的顶级摇篮。我那时顶个“东工大学生”的牌子,过日本海关时,关员都另眼相看,连声说了不起,什么都不检查就放行。但就是这么个日本顶级名牌大学,他的学生要是跟我们北大数学系比,真是太平庸太平庸了。即使是日本头号的东京大学,它的电子工程专业学生会为了对付数学考试,把老师的题库从计算机里调了出来,自己不会做,请我来做。几百道题,我基本上不用思考就能做。只有一道题,我用了十几分钟思考:这是一道连续数学的题,却要跳到离散数学才能解出,我也解出了。我当时就想,日本最好的学生比我们最好的学生差这么多,我们的国家在科技上超过他们应该很容易。当时我太年轻,成熟一点后才知道,我们的国家太穷,我们空有人才却没有机会。&br&&br&我的那些极富天才的同学们,要么出国去为外国人民服务,要么留在中国什么都干不成。记得当时我有一个同学,是被分配到空军某研究所工作的。我在日本留学时,另一个同学写信来,说这个在空军工作的同学去美国了。我回信说:他不是研究我国防空方面的重要课题的吗?怎么去美国了?这对于我国国防不是损害吗?那个同学回信说:这年头还有替中国国防操心的?你没病吧?二十几年后,我才再次见到这位从中国空军去了美国的同学。&br&&br&可这能完全怪我的那些同学吗?毕竟你不能要求每一个人都当邓稼先、钱学森。更何况,邓和钱,虽然知道中国的物质生活艰苦,却也知道中国当时是他们最好的发挥才能的天地。而我和同学们却恰恰十分清楚,当时的中国没有我们发挥才能的天地。我决心为此而奔走呼号,转了文科,而我的更多的同学们选择到异国他乡,这都很正常。&br&&br&今天的年轻人真幸运,我们的国家有钱了,可以提供他们驰骋的空间了。看到我们的四代机,听说这是年轻人的手笔。我相信这一点,因为我们这代人,从科技研发说,是从失败走向失败的一代,我们甚至连父辈那个短暂的,被文革打断的赶超经历也没有过。美国的科技对于我们这代人,高高在上、遥不可及,所以我们这代人不大可能敢设计一个目标是与美国最先进战机对抗的中国战机。这种事只有年轻人才敢想敢干。当然,能批准他们这么干,也是老一代人的高瞻远瞩了。我们的年轻人将从胜利走向胜利,我真羡慕他们。
這是王小東先生講中國的普世價值。 王小东:中国的工业化将决定世界的命运
11:46:10 王小东:中国的工业化将决定世界的命运 一、中国研发飞机为什么这么快 中国第四代军机J-20的亮相和第一次试飞,令国人欢欣鼓舞。但其意义决不限于国防方面。 …
现在终于可以来回答这个问题了。过去20多年我曾经给这个问题准备过很多答案,依次自我否定后,又在新的维度回到原点,才有了你即将看到的东西。过去宣传说土改后农民志愿从军、支前,打造无敌之师。 后来知道,解放军征兵也按名额强派,支前主要靠雇佣,志愿兵微不足道。但共产党思想先进,组织严密,土改后征兵征粮效率比对手高的多,在更高层次实施阶级斗争,所以必胜。&br&&br&全文如下:&br&&br&&a href=&///?target=http%3A///MaPing/_305059.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马平:从《智取威虎山》谈解放战争研究的五层境界&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但原文还有一个影评放在正文前面,所以我就摘干货过来了&br&&br&&b&1 好人?坏人?&/b&&br&&br&几代人以来,中国人对解放战争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正是徐克这一版电影的叙事风格——解放军是好人,国民党兵是坏人。好人为老百姓打仗,英勇无畏;坏人为反动势力看家护院,战战兢兢。人多的时候,坏人偶尔会赢,但只要解放军集中兵力或是擒贼擒王干掉反动军官,战局立刻就是一边倒。至于为什么解放军是好人?为什么国军坏人多还要打败仗?为什么只要干掉军官,坏人就一哄而散?看电影、听故事的小孩子不会想那么多。甚至许多成人也持类似的看法。反正是几十年前的旧事,反正“好人”最后赢了,搞那么清楚干啥呢?&br&&br&&b&2 土改 保卫胜利果实?&/b&&br&&br&第二重印象就要理性一些。因为小孩子谈感情,成年人要谈理性,谈利益,抢我利益的是坏人,一起分享利益才的是好人。中学课本也好,严肃的纪录片和电影也好,谈到解放战争都要点出土改这个要害。指出解放军站在农民一边,替他们抢来了地主的土地,保卫土改成果。所以得道多助,农民支持解放军,愿意参加解放军保卫胜利果实。国民党军则站在地主一边,保护反动势力,打到哪里都是四面树敌。当时的中国是个落后农业国,大多数人生活在农村,其中的大多数是贫农,解放军站在大多数人一边,大多数人支持解放军,战争结果不言而喻。迄今为止,这套以土改为中心的解释还是官方的主流宣传词,是多数影视编剧的政治出发点,是受过义务教育的新一代人听到的最普遍说法。&br&&br&以土改为中心的简化社会模型咋一听很有道理,但只要想一下就能发现许多逻辑问题。其一,多数人支持并不构成胜利的充分条件,历史上均田免粮的造反者多了,成功的没有几个。其二,许多地方的土地矛盾并没有那么严重,常常找不出占有多数土地的像样地主,或是是荒地广阔,土地本身不构成主要矛盾。第三,城里没有地主,共产党虽然反对官僚资本,但也没有许诺要把资产分给工人,但共产党在大多数城市也获得了支持。&br&&br&再细细推敲,还有一个政治上不很正确,算术上却无可辩驳的说辞可以用来反对这第二重解释:&br&&br&首先,解放军有上百万人,农民参军不过是给解放军增加了百万分之一的力量,“保卫胜利果实”这个目标因此增加了百万分之一的胜率。但对自家来说,减少一个壮劳力,土地会减产,房子没人修补,和邻居争利益会挨欺负,这是100%会发生的事实。算利益,为何农民家庭愿意以派壮劳力从军、交公粮为代价,换取那百万分之一的胜率?为何农民在国民党军到来之时,会冒死加入民兵打游击?&br&&br&稍加分析,就能发现“保卫胜利果实”最多只能作为征兵、征粮的宣传说辞,实践起来解放军不可能主要指望志愿兵和农民的捐献打仗,胜利必然依赖更踏实的机制。对于有社会经验的成年人来说,想到这一点不难,甚至在读书时我就见过同学质疑历史老师的说法。解放战争的胜利必须用更合理的方式来解释。&br&&br&&b&3 不是我们无能,是共军太狡猾?&/b&&br&&br&既然无法从基本力量上解释,正常的想法自然是归于高明的计策。三十六计、三国演义、田忌赛马、说岳全传……几百年的世俗文学熏陶下来,要说服普通人相信共产党的胜利源于“谋略”并不难。更何况“谋略”这东西不仅适合用来写文艺作品,也适合充当茶余饭后的谈资。自从80年代官方政治-历史教育受到普遍怀疑以来,只要是谈到解放战争乃至共产党整个革命历程,随便哪个健谈的人都可以谈战史谈的口沫纷飞,内容不外乎是这样:&br&&br&【“毛泽东压服林彪,让东野先打锦州真高明!要让蒋介石先巩固了锦州,还不知道是毛主席还是蒋主席呢!”&br&&br&“刘邓大军南下,被堵在黄河边。刘伯承弄了几千个葫芦,扣上钢盔飘过河。国军还以为是共军强渡,拼命开枪开炮,刘伯承趁机就从别处过去了”&br&&br&“粟裕算准了杜聿明要往西跑。要不是粟裕想的清楚,让杜聿明带几十万人跑到江南,这长江就过不去了”&br&&br&“蒋介石的侍从室里全是共谍,国防部机密文件都提前让共产党看到了。为这一仗,共产党提前几十年就埋了钉子,要不怎么赢的这么容易……”】&br&&br&当然,这是水平比较低的讨论,资料来源往往是标着“解密”、“真相”的地摊杂志。随着讨论的深入,其中也会产生翻战史,看地图,查外国资料的专家,能做出许多上层次的分析,严密程度、探讨问题的深度远远超出了三国演义和地摊文学。比如:解放战争初期,蒋介石该不该把精锐部队派往东北?如果杜聿明在四平取胜后勉力渡过松花江,林彪是否会丧失回旋空间?彭德怀攻榆林前后,双方各自犯了哪些错误?渡江战役后,国民党军是否意识到二野主力被低调派往西南?许多解答整理出来还颇有道理,值得一看。&br&&br&但是,无论分析水平高低、严密与否。在这一系列的探讨中,设想的解放战争都是一连串的对弈。毛泽东、蒋介石、白崇禧、彭德怀等人分别在不同的棋盘上落子,共产党棋高一着,胜多负少,所以最终赢得了胜利。对于这一层次的研究者来说,不论最后总结是“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还是“共军太狡猾,从抗日时就保存实力、潜伏共谍”,他们实际上都得出了同样的结论。甚至官方的许多宣传,也往往把胜利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归结为领导人的高瞻远瞩,计无不中。电影严肃如《大决战》系列的潜台词正是如此。&br&&br&&b&4 组织的力量&/b&&br&&br&“谋略论”的致命问题是无法解释为什么共产党棋高一着。为什么高明的将领、专业的间谍、战术多变的军官总是出现在共产党一边——明明国民党能从更广大的地区、更多的军队中选拔人才。于是,“谋略论”走到最后总是变成了“天命论”,用神秘主义和运气来解释解放战争指挥水平的差异,这实际上完全违反了理性原则。所以,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开始发现更深层次的原因——组织水平。&br&&br&&b&&i&a 有组织才有战术&/i&&/b&&br&&br&军事理论和历史战例对所有人都是开放的。应该尽量绕开敌人的坚固阵地,攻击对方的后勤仓库;应该让部队机动起来,躲避敌人的火力,寻找对方的弱点;应该集中兵力在局部形成兵力优势……这些原则双方的军官都知道。但到底能不能实施,还要看部队自身的能力。&br&&br&比如说,如果你的军队每天只能走50里,对手的主力能走100里。这时候你就没资格琢磨迂回包抄、花样百出的玩调动了。因为不管你干什么,对手都能在慢一步的情况下从容应对。运动是相对的,你企图绕过敌人的正面,必然意味着把自己的侧翼先暴露给了敌人。显然,在对手比你快一倍的情况下,胡乱运动是作死。所以,运动慢的一方最好还是给自己挂个条幅“义兵不用诈谋奇计”,老老实实地一线平推。&br&&br&“用兵以能聚散为上”。除了迂回,实施任何复杂战术的前提都是分兵。而分兵有效的前提是小部队也有战斗力。分出去的1/10兵力达不到全军战斗力的1/10,这很正常。但如果连全军战斗力的1/100都达不到,那分兵就没啥意义了。&br&&br&在真实的解放战争中,运动速度慢、小部队缺乏战斗力的一方正是国军。为什么?因为国军的高级军官、中下层军官、和底层士兵的利益不同,思考方式也不同,军阀依靠封建制的管理方式来控制军队。在行军中,士兵缺乏快速行军的动员和激励,军官担心快速行军有逃兵(夜行军尤甚),食物供应也歧视一线单位,再加上各单位的行进难以协调,自然比共军慢了不少。纵使国军有再多的战术奇谋,也无从实施。&br&&br&对于国军各级军官来说,军队是自己的本钱,精锐打光了未必有人给补充,好武器用坏了没准会换成落后的。所以分兵的时候,无论是一个师还是一个连,都不愿意单独承担作战任务,都不愿意离开主力太远。结果,国军每次分兵都意味着漫长的扯皮,被分出去执行战术指令的部队无法做出任何威力侦查,会被任何有积极性的解放军小部队甚至游击队压缩向主力方向。&br&&br&所以,国军一方面无法实施复杂战术,另一方面部队控制的范围极小,只在主力行军纵队前后几公里才能做到有效控制,把剩下的战场都扔给了来去自如的解放军。1948年6月,晋军“亲训师”居然会让徐向前的几个旅埋伏到几百米内无法发觉(徐向前元帅距敌不过2公里),排着整齐的密集队形走向解放军的数百挺机枪。徐向前用20世纪的武器打了一场冷兵器时代的伏击战,消灭7000“精锐”的代价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说明晋系军队最精锐的师都派不出一个有主动作战积极性的侦察连,只能靠主力的目视侦查来控制战场。阎锡山输的不冤枉。&br&&br&&b&&i&b 有基层才有资源&/i&&/b&&br&&br&组织能力差异不仅仅体现于作战层面。在基层建设方面,国民党更是输了个干净。上千年来,皇权不下县,乡村是士绅土豪自治的空间。尽管三民主义也包括“平均地权”,但国民党从未实施过有效的农村改造,从未落实土改和减租。国民党的党部和县政府在大多数时间只能蹲在城里和士绅谈判,获取农村资源——或是翻脸命令军队抢劫、拉壮丁。但无论哪种方式,收集粮食和劳动力的能力都很低,都会在中间环节出现大量的贪污和浪费。&br&&br&对40年代的共产党政权来说,土改和减租最大的实效不是激励农民志愿从军,而是借此掌握乡-村级政权,让高效的现代官僚管制延伸到农村。土改之前,收税(公粮)要让乡村士绅和县里的官吏层层过手,穷人承担的多,富人不但少交,还能赚粮食。共产党把干部派下乡,一个村一个村地搞土改,同时发动农民起来,把各级乡村政权和士绅大户清洗了一遍。土改结束后,共产党政权可以直接核算土地面积和产量,用远低于国统区的实际税率获取更多的粮食。&br&&br&在征兵方面,国统区士绅买通官员把持拉壮丁业务,随意强迫贫民子弟当兵,借机敲诈中等人家,每次征兵都会带来巨大的动荡。共产党虽然也要在解放区征兵,但可以越过地主阶层直接清点役龄男子,名额分配公平,不会随意免除一部分人的服役义务。同时,共产党政权拨出税款补偿军属,要求未征兵家庭替军属耕地,从而大大降低了从军的成本。在未激起太多不满的情况下,共产党用全国1/4的人口为军队提供了可靠的兵源。&br&&br&控制了基层政权,共产党就能掌握农村的剩余粮食和劳动力,野战军一时用不上的资源可以拿来建设民兵。民兵打不过正规军,跑不过土匪,但能让任何企图染指农村剩余粮食的集团不断的放血——无论是日本步兵中队,国民党保安团还是土匪。土匪要么逃到深山,在饥饿中逐渐散伙,要么被迫去攻打集镇,和正规军作战。无论哪一种结果,都意味着地方治安问题一劳永逸地解决。在共产党已经建立基层政权的地方,解放区即便丢给国民党,也不会为其所用。&br&&br&四平战役失败后,林彪就任东北局书记,第一次讲话就要求全体干部&u&【脱下皮鞋,放下皮包,换上衣服,离开大城市,下到农村去搞土改,消灭土匪建立根据地;不要像二流子一样在城市里晃来晃去;只有建立了根据地才能解决兵源、粮源、伤员的问题。】&/u&东北野战军乃至全国解放军的胜利,物质基础不是大炮和坦克,而在于党组织能够命令干部离开大城市去农村,用根据地建设抵消了精锐国民党军初期的的犀利进攻。&br&&br&&b&&i&c 有团结才有战略&/i&&/b&&br&&br&从高层组织水平来看,国民党的南京政权不过是军阀共主,实际上各行其是。晋系阎锡山恨蒋介石的程度不逊于怕共产党,白崇禧宁可看着共产党赢得淮海战役也不给杜聿明增兵,渡江战役之前,汤恩伯宁可坐视共产党轻松过江,也要放空西线,诱导解放军先去碾压桂系的湖北。内讧如此,再好的战略又如何执行呢?&br&&br&反过来看共产党,45年一声令下增援东北,全国十几个解放区抽调精兵强将,让林彪这个多年不带兵的空头司令瞬间拥有最强大的部队;冯白驹带领琼崖解放军在孤岛上发展20多年,和来自东北的第四野战军约定共同作战,四野船队在海上耽搁了,琼崖纵队还是按时拼死出击,攻击有重武器的敌人,用生命换控制登陆场的时间,一直熬到四野偷渡部队上岸。无条件的团结因素才是共产党战略决策显得更“高明”的原因。&br&&br&&img src=&/afcd_b.png& data-rawwidth=&593& data-rawheight=&7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3& data-original=&/afcd_r.png&&&br&总的来说,用组织水平来解释国共战争的胜负的确很有说服力。第二层次的“土改说”和第三层次的“谋略说”都可以在这个结论下得到更清晰、更符合逻辑的阐述。目前大多数认真的研究者最后都走向了这个结论。&br&&br&&b&5 狠挖思想根源&/b&&br&&br&&i&&b&a有人不算穷&/b&&/i&&br&&br&“组织论”的主张者往往认定共产党组织严密的原因是列宁式体制。即作为共产国际支部的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十月革命传统,以“革命先锋队”体制管理全党,自上而下地强调党的组织原则。但这和“谋略论”有同样的问题——为何国民党和其他军阀不能采取类似的方案?为何国民党不能抄袭共产党的结构?&br&&br&从史实看,孙中山重组国民党,本身就是靠苏联顾问指导;蒋介石曾任共产国际主席团常委,是共产国际中级别最高的中国人;1925年胡汉民代表国民党要求成为共产国际支部,高呼:“第三国际是革命的司令部,总参谋部”,只是因为共产国际担心过早引发帝国主义干涉才未成功。从“列宁式”组织的传承来说,国民党即便不能说比共产党继承了更多的遗产,起码也算是拥有共同的起跑线。绝不能说共产党垄断了独门的“组织秘籍”。&br&&br&既然设计图是共享的。那么问题的核心还是还是出在构成组织的材料——人。什么样的人会加入一个全国乃至世界性的政治组织并充当忠诚的骨干?&br&&br&首先,他必须理解什么是“全国”和“世界”。上千年来,大多数农民一辈子没去过县城,顺从地在乡下服从士绅的管理,直到帝国主义带着工业化的力量进入中国社会,这个格局才被打破。到20世纪40年代的时候,中国有上千万人接受了新式小学教育,还有好几千万人离开了传统的小农经济或者庄园经济,集中到城市和交通要道附近,参与或至少见识了近代化的工商业生产——比如三次闯关东的杨子荣。对于这批人来说,世界再也不是一个村子或者一条山谷,而是几亿同胞共同生活的一片广大领域。他们开始发现几亿人的命运是连在一起的,不可能独立于这个大世界改变自己的家乡。&br&&br&其次,他必须有一定的理想主义,希望自己作一个好人,希望大多数人也能在一个“好”制度下做一个好人。理想主义往往来自于现实主义。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进入了百年动荡时期、中国和西方的差距渐渐拉开、农村的士绅土豪因为购买西洋商品而逐渐加强了剥削。类似的因素结合在一起破坏了中国人的农业社会,却未能提供一个发达的现代社会做替代。这逼迫考虑现实问题的人转向理想主义,转向寻求社会革命这个全面的解决方案。&br&&br&满足这两个因素的人有几千万。由于农业社会秩序解体,通过教育可以成为潜在组织力量的人还有上亿。那么下一个问题就是:“谁能提出一个可行方案来解决问题?”&br&&br&&b&b 时来天地皆同力&/b&&br&&br&共产党做到了这一点。共产党明确地指出,这个国家还有希望,但梦想成真的方式不是在现有的社会结构下继续努力,而是努力打破现有结构,消灭浪费希望的少数人。&br&&br&为何说少数人浪费了希望?因为少数人占有了大多数剩余产品。几亿人在糊口穿衣之余,积攒起来的少数剩余财富被统治者拿走了。农村地主(不论好坏)都占有地租,城市买办垄断了大多数商业利润,这些地租和利润没有被用来投资现代经济,而是用来消费西洋商品,用来投机获利,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储存起来。所以说旧社会的统治集团既落后(通过传统方式聚敛财富)又反动(拒绝把财富投资于社会转型),只有打倒他们,中国人才有机会通过努力改变这个绝望的社会。&br&&br&共产党的逻辑很简单,但很有力——阶级分析符合普通人的观感;夺回剩余财富用于全社会现代化投资的方案超越了传统农民起义的老套路,提供了20世纪视角下的希望;所以迅速得到普遍认同。在已经被近代化浪潮冲击的地区,知识分子和近代人口迅速接受了新方案;在近代化浪潮还不明显的地区,共产党努力搞教育,做科普,让封闭的农业人口认识到今夕何年,认识到自己的命运和整个国家挂钩。所以共产党获得了足够的追随者,能够从中挑选最忠诚、最能干的人搭建组织架构。&br&&br&相反,国民党虽然也继承了列宁主义的架构,却始终企图在原有社会架构上搭建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基础,然后逐步提出改良方案。国民党强调自己是上千年来中国旧结构的继承者,把农村士绅和城市买办当做盟友,通过旧的税收结构和投机市场来收集军政资源,也继承了旧体制的反动。国民党的方案或许也可以收买一定的知识分子和近代人口,但考虑到旧体制的低效,大多数知识分子和近代人口无法被全部收买,也无法在这个体制下实现“做好人”的愿望,自然宁可站到共产党的一边。国共的组织基础因此出现了数量级的差异。&br&&br&从20年代到40年代,共产党的控制区虽然一直比国民党小,但如果不计算那些“全省人民加入国民党”、“到操场坐2小时,大家就都是三青团成员”的荒谬事件,只比较县区党部(党委)踏踏实实发展出来的、能掌握的党员,共产党的党员数量一直要比国民党多。所以共产党有足够的力量改造农村,接管城市现代化企业,最后打翻国民党统治。国民党则遇到了死结:组织薄弱—→无法改良基层—→资源获取效率停滞—→组织发展停滞—→组织劣势进一步加强。即便中间出现了日本入侵、美国援助这些极有利于国民党蒋介石派系的事件,陷入死循环的国民党反动派还是在40年代末被彻底赶出大陆,依靠从整个大陆撤退的组织力量到台湾去搞土改了。&br&&br&总而言之,解放战争的胜负,根源不在49年渡江,不在于48年发起的三大战役,甚至也不在于46年抢占东北应该快一步还是慢一步。从20年代北洋政权解体开始,共产党的胜利已经是必然趋势:正确的革命思想带来先进的组织—→先进的组织令更多高级策略和先进战术成为可能—→战场胜利保证了解放区土改成果—→最后共产党打败了买办和地主,在4亿人口面前树立了无可置疑的“解放者”和“好人”形象,自然事无不成。&br&&br&这个过程就是样板戏时代几亿中国人可以背诵的一个寓言:&br&&br&&br&&blockquote&【大会闭幕以后,很多同志将要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去,将要分赴各个战场。同志们到各地去,要宣传大会的路线,并经过全党同志向人民作广泛的解释……&b&愚公批驳了智叟的错误思想,毫不动摇,每天挖山不止&/b&。这件事感动了上帝,他就派了两个神仙下凡,把两座山背走了。现在也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b&大山 ,一座叫做帝国主义,一座叫做封建主义&/b&。中国共产党早就下了决心,要挖掉这两座山。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b&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b&。全国人民大众一齐起来和我们一道挖这两座山,有什么挖不平呢?】 &/blockquote&&br&把20世纪波澜壮阔的革命史拿来当背景,才能在这个平常故事中读出排山倒海的力量。&br&&br&&b&6 返璞归真 大道至简&/b&&br&&br&说了这么多,和徐克的电影有什么关系?&br&&br&还真有点关系。徐克的电影是第5版《智取威虎山》,我也推演了解放战争胜败的5重理由。其中最初、最简单、最直观的解释和这一版电影的逻辑一样:【好人会赢、坏人会输】。经过一轮轮的推演,最后的结论是:【共产党为中国人民提供了正确的思想,让有想法的中国人争相选择当共产党,选择为所有同胞做一个好人】。转了一大圈,似乎又回到了最初的“好人论”。当然我们知道两者的内涵完全不同。前者是个人日常生活中的感性期望,后者是基于社会现实,结合国内外经验作出的宏大战略。&br&&br&然而,两个解释之间的相似绝不是偶然。孙子兵法明确指出:“上下同欲者胜!”。最高战略部署和普通士兵的行为达成一致,国家命运和普通人的生活不谋而合,正是伟大变革的必要条件。士兵行军一天,进门就帮房东打水扫地;艰苦的战斗后解放军严肃执行俘虏纪律,给俘虏治伤换药;辽沈战役八十万大军过后,锦州的苹果一个没少(见毛选)……无数个“好人”最后汇成洪流,扑向不让普通人做人的旧社会,这就是杨子荣、少剑波为了新中国而奋不顾身的年代,就是为今天的繁荣富强奠基的解放战争。&br&&br&&b&参考资料:&br&&a href=&///?target=http%3A///p-.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论老解放区的参军动员&i class=&icon-external&&&/i&&/a&&/b&&br&&br&&img src=&/f44f8bdfc9ca661ddee675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5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f44f8bdfc9ca661ddee675_r.png&&&br&&br&&img src=&/cf62e7846ea23bed18ac0c0e5d612ede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5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cf62e7846ea23bed18ac0c0e5d612ede_r.png&&&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什么只有中国采用“反法西斯战争”这个说法? - 马前卒的回答&/a&&br&&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相信共产主义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 马前卒的回答&/a&
现在终于可以来回答这个问题了。过去20多年我曾经给这个问题准备过很多答案,依次自我否定后,又在新的维度回到原点,才有了你即将看到的东西。过去宣传说土改后农民志愿从军、支前,打造无敌之师。 后来知道,解放军征兵也按名额强派,支前主要靠雇佣,志…
首先明确一点:&b&朝核问题从来都不是朝鲜的问题,而是美国与前苏联/中国之间国际政治博弈的一部分。&/b&&br&让我们先来看看朝鲜半岛的地理位置:&br&&img src=&/d465cdee449f2e8e02b0df40_b.jpg& data-rawwidth=&549& data-rawheight=&3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9& data-original=&/d465cdee449f2e8e02b0df40_r.jpg&&(红圈内为中国京津腹心之地,蓝圈内是建国初年TG唯一能拿出手的重工业基地)&br&从地理位置上看,朝鲜半岛像一把匕首,隔绝了日本海与黄、渤海之间的联系,也几乎锁死了整个华北的向东出海路线。朝鲜半岛与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一起,将黄海遮蔽为一个半封闭的海域,更是几乎将渤海直接封死。对于日本而言,朝鲜半岛即是大陆霸权欲吞并日本的前进基地 ,也是日本想要入侵东亚大陆的最好跳板。历史上,元世祖忽必烈两次入侵日本,都是以朝鲜半岛为出发基地。丰臣秀吉与伊藤博文这两位日本历史上鲜有的人杰,也是以征服朝鲜半岛为跳板,作为实施大陆政策的第一步。而韩国釜山与日本对马岛之间的对马海峡,更是几乎成为13世纪到20世纪700年间决定日本国运的重要航道:忽必烈侵日大军覆灭于此,丰臣秀吉侵朝大军从这里渡海出发,俄罗斯强大的第二太平洋舰队亦覆灭于此。&br&可以说,&b&朝鲜半岛即是大陆政权抵在日本后腰上的一把尖刀,也是日本强大时想要征服大陆的必经之地。&/b&&br&纵观中国历史,凡是定都北京的大一统朝代,朝鲜半岛都无法逃脱被压服、控制的地位。蒙元时期为征东行省;明朝时期为“不征之国”,朝鲜成为对大明忠诚得几乎过分的藩属;满清时期为朝鲜王国,是清廷近代丢掉的最后一个藩国。而随着文明的进步与海权理论的深入人心,朝鲜半岛对于大陆海防上的地位也愈发重要,蒙元两次征日,明朝万历皇帝时期的壬辰之役,满清光绪皇帝时期的甲午战争,本朝太祖初年的抗美援朝战争。&b&对于大陆政权而言,只要定都北京,朝鲜半岛就必须完全控制或者部分控制,这是大陆政权从白江口之战到抗美援朝一千四百多年时间总结出的铁律。&/b&&br&而建国初年的抗美援朝之战,当今很多人看朝鲜今天白眼狼一般的表现马后炮的表示志愿军白白战死在了朝鲜半岛。对于这种言论我只能评价——过于幼稚。本朝建国定都北京(图中红圈地区),此时的TG尚有西北西南华南尚未完全解放,还有一百多万土匪与KMT游击队活跃在各个省份,此时唯一能为TG输血的只有东北的工业基地(图中蓝圈地区)。同时,斯大林从未彻底明确的支持过TG,他对于体量庞大的中国敏锐的感觉到了隐约的威胁。渡江战役之前斯大林要求TG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世纪2全面战争下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