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帝国的兴亡 书评沙盘战棋

[转载]《漫谈桌上战棋》
作者:韩肇鹏(waffenss)
在国内,一说道“战棋”二字,恐怕大部分人的脑海里浮现出的都是《大战略》、《火焰之纹章》、《英杰传》、《装甲元帅》等这些游戏机和PC上耳熟能详的SLG类电子游戏,但是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其实这些电子战棋的基础都是源自桌上战棋。而说到桌上战棋,往往在国内仍然有概念上的误区,很多人一提到桌上战棋,以为就是《战锤(Warhammer)》,就一定要用模型兵、放在桌上场景推演的。尽管《战锤》进入国内相对比较早且目前很流行,但其实它只是众多的战棋种类和系列中的一个,并不是所有的桌上战棋都需要昂贵的模型、宽大的桌子、复杂的场景。&
谈到桌上战棋,首先需要简要谈下桌上游戏的概念。&
“桌上游戏”,广义上通常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桌上游戏(Boardgame):即国内圈内通常称为的“桌游”或“BG”。其定义很明显:就是在桌子上玩的不插电游戏,一套游戏通常使用各种图版,模型,大小标记来进行一场游戏。参与的玩家围在一起,按照相应的规则和背景执行游戏。同电子和网络游戏最大的区别就是,桌上游戏是人与人之间直接产生互动的游戏。种类十分繁多,有休闲类、交易类、拍卖类、建设类、益智类等上百种类。其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的《大富翁(Monopoly)》,而目前国外桌上游戏的发展速度决不亚于电子游戏,只是国内接触较晚,很多人还不了解。不过自2006年来,在国内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重庆、温州、大连、南京等城市都陆续出现了不少桌游吧、桌游商家以及玩家自发的桌游组织等。&
第二类、桌上角色扮演游戏(TRPG):即国内俗称的“跑团”。这样的游戏。通常玩家只需要1张纸、1只笔、1套专用骰子、1套手册(含:规则手册、冒险手册、怪物手册等),有时会配合一些简单的地图和模型。最著名的系列,当然是《龙与地下城(Dungeons
Dragons,简称D&D或DND)》了。目前国内很多大学和学院的奇幻文化爱好者组织都有“跑团”的社团。&
对于以上这两大类,不是本文的主题,故不再做过多描述。
第三类、桌上战棋(Wargame):按国外通常的概念,包含两大类:严格式兵棋和微缩模型战棋。其实“兵棋”这个词是大陆地区所独有的,以强调严格式战棋的专业性,(“兵棋”在国内又被称为“手工兵棋”,其意并非是手工自制,而是指非计算机化的实体人工推演)而实际上在国外和港台地区,“兵棋”和“战棋”并没有名词上区别,其英文原名都是Wargame这个单词。不过为了表现“兵棋”和“模型战棋”的不同特点,国外通常对前者称为“Counter-Hex
Wargame”,而对后者称为“Miniature
Wargame”。桌上战棋的背景题材包括从上古到近未来各个时期甚至科幻、奇幻题材的战争。&
下面详细介绍下桌上战棋类型和特点。&
桌上战棋通常分为三种级别:
战略级---玩家扮演的通常的国家级的指挥者,地图多为世界或国家区域,作战单位级别通常为集团军、军或师等。(象:《太平洋战争(Pacific
War)》、《第三帝国的兴亡(Rise and Decline of the Third Reich)》、《世界大战(A World
At War)》、《横扫欧洲(Europe Engulfed)》等)
战役级---玩家扮演的通常为战区、集团军或军一级的统帅,地图多为特定地区或战区,作战单位级别通常为师、旅、团或营等(象:《阿登44(Ardennes‘44)》、《六月6日(June
6)》、《中途岛(Midway)》、《东方红(East Is Red)》等)
战术级---玩家扮演的通常为战斗群或分队级的基层指挥员,地图多为战斗区域的地形地貌,作战单位级别通常为排、班、火力组或单车,甚至到单兵及独立武器装备等(象:《高级步兵班长(Advanced
Squad Leader)》、《火力战(Fire Fight)》、《机械化战争2:红星白星(MechWar2:Red Star
White Star)》、《战斗准备(Lock'n Load)》等)
严格式兵棋,最早于1811年由普鲁士的文职战争顾问冯·莱斯维茨男爵发明,德文名称叫“kriegsspiel”1816年,兵棋作为军官训练和计划作战的一种新手段在普鲁士步入正轨。
冯·莱斯维茨男爵的《kriegsspiel》:
从1872年起,兵棋,继总参谋部和军事学院之后,成为普鲁士军人对近代军事科学的第三大发明而载入史册,相继被世界各军事先进国家效法。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兵棋模拟不仅作为军官的一种训练活动,而且作为军事学校的教学内容已在一些欧美国家的军队中推广。从那时起,兵棋模拟在真实战争中逐步进入实战应用,对于模拟军事部署、战斗进程和预测战争结果发挥了重大作用。兵棋的产生虽然比现代Boardgame早100多年(象棋、围棋、麻将这些传统桌上游戏除外),但是直到二战以后,才陆续以商业产品的形式在民间流行,在民间发行的各种商业兵棋除了量化信息的数据不同外,其引擎系统与军事机构使用的专业兵棋没有太大的差别。
兵棋的组件构成通常包括:
1、& 地图:通常使用等边六角格地图,部分战略/战役级兵棋为区域地图或点到点式地图。
2、& 算子:绘有北约军标或其他军事符号和图案,以及各种量化数据的方型纸质棋子。
3、& 裁决表(CRT):以参战单位的战斗力为根据而量化设计成的一套计算交战双方战斗结果的概率表。
4、& 骰子或随机数表:用来模拟战斗中的随机概率,通常配合裁决表使用。
5、& 部分兵棋同时包含卡牌驱动系统。
代表作品:
1、《第三帝国的兴亡(Rise and
Decline of the Third Reich)》:
类型:战略级兵棋
发行:Avalon
Hill公司,1974年
设计师:约翰.普莱德斯(John
对阵人数:2-6人
平均推演戏时间:240分钟
简介:版图为欧洲地图,对阵方分别扮演英国、美国、法国、苏联、德国和意大利六国,再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全景的欧洲战场,算子单位基本为军或集团军级别的。SEGA公司出品的著名电子游戏《Advanced大战略》就吸取了很多本作的因素。
AH公司1974年版:
Press公司2001年发行的豪华重制版:
2、《阿登44(Ardennes‘44)》:
类型:战役级兵棋
发行:GMT公司,2003年
设计师:马克.西蒙尼奇(Mark Simonitch)、托尼.柯蒂斯(Tony
对阵人数:1-2人
平均推演时间:360分钟
简介:版图为整个阿登地区,对阵方分别扮演德军和美军,全面、详细、完整地展现了自1944年12月至1945年1月整个突出部战役的全过程。历史信息量丰富,包含了战役双方全部的参战部队,算子单位最低级别甚至到了营级。是笔者认为的表现阿登战役最优秀的兵棋之一。不过该作品的复杂度和难度较高,适合中上级水平的玩家。
3、《高级步兵班长(Advanced Squad Leader)》:
类型:战术级兵棋
发行:Avalon
Hill公司/MMP公司,年
设计师:唐.格林伍德(Don
Greenwood)
对阵人数:2人
平均推演时间:360分钟
简介:20余年经久不衰的经典系列。ASL已经不能简单地称为一套棋,而是被叫做一个“系统”。每个算子代表了班级作战单位、火力组,指挥官、炮兵、重型武器、大炮和车辆等,通过不同的地图版和地形组件组合成各种战场,供算子移动。玩家初期可以使用三套入门级基础套件(Starter
Kits1、2、3)的地图组件、算子和规则来熟悉ASL系统的基础。之后通过购买各种补充的扩展算子、地图、地形、新规则套装,ASL系统可以模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任何战区之连级地面作战行动。著名的PC游戏《近距离作战(Close
Combat)》系列的设计原型就是ASL。不过,要是把22年间发行的几十个ASL的扩展系列都能收集齐的话,也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了。。。
4、《光荣之路(Paths of
Glory)》:
类型:战略级兵棋
发行:GMT公司,1999年
设计师:泰德.瑞瑟(Ted
对阵人数:2-2人
平均推演戏时间:480分钟
简介:版图为欧洲地图,全景再现了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全过程,算子单位基本为军级别的。其独特的点到点式地图机制配合卡牌驱动系统非常适合中度进阶程度的玩家。该作品获得过1999年查尔斯.S.罗伯特奖最佳前二战版图游戏奖、2000年国际游戏者大奖和2001年游戏杂志百名奖最佳历史模拟奖。其同引擎(称为PoG系统)的衍生作品很多,几乎函盖了各个历史时期的题材,象《罗马帝国的和平(Pax
Romana)》、《天国王朝(The Kingdom of Heaven)》、《拿破仑战争(The Napoleonic
Wars)》、《乱中取胜(Triumph of Chaos)、《巴巴罗萨到柏林(Barbarossa to
Berlin)》、《斯大林的战争(Stalin's
War)》等都是其中较优秀的作品。
在兵棋当中,还有一种叫“Block
Wargame”的品种,我们通常称其为“暗刻类兵棋”,港台地区称呼为“木块战棋”。就是使用大约半英寸的正方型彩色木块将一侧立起来使用,使信息面朝向自己,对方看不到,在交战时双方才亮出,类似我国传统的《军棋》玩法。通常信息面的每个边缘会有该部队的不同级别标记,当该部队因战斗降级时,将木块旋转90度放置来表示。其中GMT和Columbia
Game都发行过很多优秀的暗刻类兵棋。象:《横扫欧洲(Europe Engulfed)》、《苏格兰之锤(Hammer of the
Scots)》、《十字军君主(Crusader Rex)》、《东线(EastFront II)》、《欧陆战线(EuroFront
II)》等等。
代表作品:
1、《横扫欧洲(Europe
Engulfed)》:
类型:战略级兵棋
发行:GMT公司,2003年
设计师:里克.杨(Rick Young)
玩家人数:2-3人
平均游戏时间:720分钟&
简介:展现了从1939年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整个欧洲战场。玩家可分别扮演德国、意大利、英国、法国和美国。规则系统完全吻合欧战各个时期和阶段的特点。隐蔽的集团军构建模式配合暗刻兵棋的特点增加了战役的隐蔽性和不定因素。
2、《苏格兰之锤(Hammer of the
Scots)》:
类型:战略级兵棋
发行:Columbia
Game公司,2002年
设计师:杰瑞.泰勒(Jerry
对阵人数:2人
平均推演时间:150分钟
简介:14世纪苏格兰起义背景的古战兵棋,如果看过电影《勇敢的心》应该不陌生。该作品获得过03年度国际游戏大奖。
游戏中还专门有一个威廉.华莱士的木块算子:
3、《十字军君主(Crusader
类型:战役级兵棋
发行:Columbia
Game公司,2005年
设计师:杰瑞.泰勒(Jerry
玩家人数:2人
平均游戏时间:180分钟
简介:游戏表现了1189年-1192年间著名的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与《苏格兰之锤》比较,该兵棋增加了政治、外交等方面的因素。该作品获得了05年度非二战类游戏大奖。
Columbia Games是专门出品暗刻类兵棋的著名厂商,其中使用相同游戏引擎设计的《东线(EastFront
II)》和《欧陆战线(EuroFront
II)》是两个比较经典的二战战略级暗刻兵棋系列。(不过笔者个人感觉该公司二战类题材没有其古战类的出色。象《苏格兰之锤(Hammer
of the Scots)》和《十字军君主(Crusader
Rex)》确是古战题材暗刻类兵棋的顶级作品)
《东线(EastFront II)》:
《欧陆战线(EuroFront
微缩模型战棋都是纯战术级的战棋。通常使用场景沙盘、金属或塑料比例模型,并配合相应的测量工具和规则系统及裁决表来进行游戏。所以微缩模型战棋没有固定的定制套装,而被称为“系统”。一套规则系统往往可以用于多种比例和品牌的模型,而同一种模型也往往可以用于多套游戏系统。大部分微缩模型战棋的模型和地形组件需要自己涂色或制作,制作模型本身也是玩家的乐趣之一。微缩模型战棋的题材除了军事历史类外也包含科幻类和魔幻类的题材,经典系列有:《DBA》系列、《战锤(Warhammer)》系列、《战争时代(Age
of Battles)》、《光荣之地(Field of Glory)》、《勇士(Warrior)》、《火与怒(Fire and
Fury)》、《二战行动(Operation:WWII)》、《速射(Rapid Fire)》、《战争之焰(Flame of
War)》、《大海战(Seekrieg)》、《战场演化(Battlefield Evolution)》、《星河战队(Starship
Troopers)》等等。&
微缩模型战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一战前,当时著名的科幻文学作家H.G.威尔斯于1913年编写了一本名叫《微型战争(Little
Wars)》的战棋规则手册,使用小比例军事模型配合沙盘场景来推演Wargame。这可以说是微缩模型战棋的的鼻祖,之后的各种微缩模型战棋系统都是在威尔斯的基础理念上发展来的。
1913年H.G.威尔斯所著的《微型战争(Little Wars)》:
(其实,微缩模型战棋也是严格式兵棋的一种,这一点可以在彼得·波拉所著的《兵棋推演艺术(The Art of
Wargaming)》一书中查到。)
代表作品:
注:由于《战锤(Warhammer)》系列在国内的知名度很高且普及较广,本文不再做过多介绍。
《战锤(Warhammer)》中古系列:
发行:Games Workshop公司,1983年
简介:经典且广为流行的最著名的奇幻类微缩模型战棋系统之一。
《战锤40000(Warhammer
40000)》系列:
发行:Games Workshop公司,1998年
简介:经典且广为流行的最著名的科幻类微缩模型战棋系统之一。
该公司还以相同的系统引擎推出了《指环王(Lord of the
Rings)》系列的微缩模型战棋:
1、《速射(Rapid Fire)》(通常简称RF):
发行:Stratagem
Publications公司,2005年
简介:当今国外最流行的主流二战微缩模型战棋系统,传统的回合制系统,规则简单,容易上手。由于其非1:1战斗比例(通常,1个模型士兵代表实际15人左右,1个模型车辆代表实际5辆车)的特点,可以推演营团甚至师级以上的规模,适用于所有品牌1/72和1/100比例的二战类陆军模型和少量空军模型。
2、《二战行动(Operation:WWII)》(通常简称AZ或OWW2):
发行:Alzo Zero公司,2003年
简介:意大利Alzo
Zero公司设计的二战背景微缩模型战棋系统,最初是为了配合意大利雷模型公司推广套装产品。目前其规则已经得到了更加深层的完善而成为一个独立的微缩模型战棋系统,独特的半即时互动战斗系统和洞察概念的使用使其大大区别于其他传统回合制同类作品,充分体现了实战中的多变因素和动态战场的营造。部队建制和武器资料详尽真实,设定细致到体现单兵不同武器装备的运用和车辆乘员的不同职责功能。战斗比例为1:1,基础行动级别为单兵,配合兵棋式设定的裁决表,会让追求真实细节的推演者和深度军迷大呼过瘾。不过其较复杂的系统和大量的裁决数据可能会使轻度玩家不适应。该规则系统适用于所有品牌1/72比例的二战类陆军模型和少量空军模型。
3、《战争时代(Age of
Battles)》(通常简称AOB):
发行:Zvezda公司,2004年
简介:俄罗斯红星公司推出的1:72比例微缩模型历史战棋系统,题材涉及:上古时代、古代欧洲、古代亚洲、中世纪欧洲、中世纪亚洲、日本战国、火枪时代直至一战前的所有时期。适用于所有品牌1/72比例的古代和火枪时代模型。
4、《De Bello
Antiquitatis》(通常简称DBA):
发行:Wargames Research
Group,1990年
简介:是目前国外最广为流行的、普及最高的古战模型战棋规则系列。适用于所有品牌15mm(1/100)或1/72比例的模型,通常在2英尺X2英尺的桌面战场上进行推演。每一军队由12个部队(每部队3-4只模型)组成,花费便宜,便于携带。每局游戏可于一小时内完成,快手甚至半个小时就能完成一局。规则简单、推演流畅、占地小、时间短、花费经济。目前的部队表包含几乎全世界范围的自上古至1600年左右的300多个国家和文明的军队清单。衍生规则DBR为文艺复兴至火枪时代前的时期、DBMM为多人大规模的DBA或DBR推演规则。
5、《战争之焰(Flame of War)》(通常简称FOW):
发行:Battlefront
Miniatures公司,2002年
简介:近年来流行的二战微缩模型战棋系统之一,使用该公司生产的1/100比例专用金属模型进行推演。传统的回合制系统,战斗比例为1:1,基础行动级别为班组,通常一个班组的模型固定在同一个底座上,一起行动和承受战斗损伤。规则简单,上手快,推演进程耗时短,规模能达到营级以上的战斗场面。虽然真实度和细节设定有一定局限性,但是很适合轻度军事爱好者。
6、《星河战队(Starship
Troopers)》(通常简称STM):
发行:Mongoose Publishing公司,2005年
简介:改编自罗伯特.海因莱因的著名同名科幻小说及保罗.韦浩云的著名同名电影。生物及部队全部取材自电影中的造型,而同时又包含了原书中出现的而电影中未表现的各种新型兵种、武器和生物。
7、《战场演化(Battlefield
Evolution)》(通常简称BFE):
& 发行:Mongoose
Publishing公司,2008年
简介:现代战争背景的微缩模型战棋系统,包括当代美国、中国、俄罗斯、英国、德国、中东及恐怖分子武装的最新的陆军和空军部队单位的资料,适用于所有品牌的1/72比例的现代题材的模型。
另外,还有一些超过一般Boardgame复杂度的、军事历史(包含部分奇幻)题材的、重度策略的大型版图游戏在国外通常被称为“Historical
Boardgame”,一般在各种游戏大奖中都设立有区别通常Boardgame的单独奖项.。我们通常称呼这类的Boardgame为“版图策略战棋”。通常都是大型版图配合各种模型和卡牌驱动系统。大部分版图战棋的游戏引擎和设计思路都是基于1959年面世的、被尊为20世纪西方国家六大经典桌面游戏之一的《大战役(Risk)》。可以说《RISK》是现代版图战棋的鼻祖。象《轴心国与同盟国(Axis
& Allies)》、《进攻(Attack!)》、《拿破仑在欧洲(Napoleon in
Europe)》、《帝国主义(War!Age of Imperialism)》、《帝国的征服(Conquest of the
Empire)》、《席德梅尔:文明(Sid Meier's Civilization)》、《钢铁洪流(Tide Of
Iron)》、《魔戒之战(War of the Ring)》、《勇武骑士(Warrior
Knights)》、《曙光帝国(Twilight Imperium
3rd)》等等都是属于版图战棋的经典之作。(注:有关版图战棋分类中的集换式模型战棋不作为本文讨论之内。)&
代表作品:
1、《轴心国与同盟国(Axis
& Allies)》:
类型;战略级版图策略战棋
设计:劳伦斯.H.哈里斯(Lawrence H.
发行:Avalon Hill
(Hasbro)公司,年
对阵人数:2-5人
平均推演时间:240分钟
简介:最著名的传统经典版图战棋之一。最初由Milton
Bradley基于著名版图战棋《Risk》的游戏引擎开发的,并于20世纪70年代由Nova
Games发行,从此风靡全球。20世纪90年代被著名版图游戏公司Avalon
Hill收购其版权并推出了全新改良版。2004版是该游戏的第四个最新重印版,不仅重新绘制了地图和制作了全部新版模型棋子,而且还加入了驱逐舰和野战炮的新兵种,并且改良和调整了部队能力、技术开发和国家优势等部分规则。而2008年底再次推出了新改良过的AH公司50周年纪念版,增加了意大利、中国、巡洋舰等新元素,改良了经济和科技体系,升级了海军和其他部分规则。
《轴心国与同盟国50周年纪念版(Axis & Allies Anniversary
Edition)》:
2、《进攻(ATTACK)》:
类型;战略级版图战棋
设计:格伦.卓沃(Glenn
发行:Eagle
Games公司,2003年
对阵人数:2-8人
平均推演时间:180分钟
简介:该作品提供给你一个以1935年为背景的世界环境,作为一个大国的领导者,可以通过军事、政治、经济和外交手段来兼并弱小国家或与其他大国抗衡,最终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该游戏的意图并不是完全模拟二战,而是让玩家溶入到那个时代并体会其中的乐趣。每个玩家需要通过外交压制或军事征服手段来扩展各自的势力范围,而每个玩家的政治和经济实力又直接影响到各种手段的实施。玩家间的阵营并不是既定的,是随着时势的变化而变换,这就大大提高了游戏的策略性和玩家间的互动性。让玩家从世界格局和战略层面体会了波澜壮阔的二战时代!该游戏获得了2003年“读者精选最佳桌上游戏”银质奖。
3、《帝国的征服(Conquest of the Empire)》:
类型;战略级版图战棋
设计:劳伦斯.H.哈里斯(Lawrence H.
发行:Eagle
Games公司,年
对阵人数:2-6人
平均推演时间:180分钟
简介:该作品是基于《轴心国与同盟国》的改良引擎设计的一款古代战争的版图战棋,游戏的背景为罗马帝国内战时期,玩家通过政治与军事手段消灭或臣服对手,从而成为罗马帝国的新恺撒---皇帝。该作品于1984年由Milton
Bradley公司发行,被称为当时的四大“游戏大师”系列之一。2005年,著名策略战棋公司Eagle
Games将该作品经过重新改良包装后再一次推出,除了重新绘制的超大型豪华地图和1:48精确模型棋子外(甚至货币都是按罗马货币的原样复制的!),还在旧有的规则上重新设计了一套升级版扩展规则,并使用了卡牌驱动系统来模拟罗马帝国元老院的政治体系,这样就大幅度增强了游戏的耐玩性和受众群!该作品是喜欢罗马文化和古代战争题材的玩家不可多得的精品,即使作为收藏目的也是非常赏心悦目的!
4、《钢铁洪流(Tide Of Iron)》:
类型;战术级版图战棋
设计:克里斯汀.T.彼德迅(Christian T.
Petersen)等
发行:Fantasy Flight
Games公司,2007年
对阵人数:2-4人
平均推演时间:120分钟
简介:该作品吸取了多款战术级严格式兵棋的很多优秀因素,规则简化容易上手,配合精美的模型和流行的卡牌驱动系统,很适合初接触战棋的二战军事爱好者。组合式地图和组件及自由建制的班组使部队和战术运用的自由化程度大大提高。在游戏过程中玩家会充分感觉到《兄弟连》、《拯救大兵瑞恩》等经典2战影片中那样作为普通一兵亲身体验惊心动魄的一线的战斗体验。同时,华丽的视觉效果也颇能吸引军事迷的眼球。
5、《魔戒之战(War of
the Ring)》:
类型;战略级版图战棋
设计:马可.麦吉(Marco
发行:Fantasy Flight
Games公司,2004年
对阵人数:2-4人
平均推演时间:180分钟
简介:凭借《指环王》小说和电影的热潮,该作品也获得更大的成功。作为一款硬派战棋游戏的元素,使用了比较少见的双线任务系统。双方阵营都各有两个胜利条件,只要达成任何一个就获胜。黑暗方可以干掉拿魔戒团,或者在魔戒团爬到末日火山前获得军事上胜利;而自由方则要设法把魔戒团安全送到火山口,或者占领一定数量的黑暗势力城池。这使对阵双方必须面对不同的两难策略。过分重视一种手段会使另一面暴露出弱点。整场推演就像是武术或拳手较量,双方在攻守上各有长处与弱点,是相当平衡的游戏。同时加入了卡牌驱动系统,这一方面是让推演融进更多原著的风味,另一方面则增加游戏变化性。该作品并不是太适合新手,但当你熟悉后会发现其双重平衡战略会深深吸引那些战略高手。同时,游戏还附赠了两百多个模型,三十几种不同造型中则包含了几乎全部原作中的主要人物和部队,一张精美地图,包装与调味也很贴近原著。对于魔戒迷来说,也是绝不可错过的华丽藏品。
受篇幅所限,本文仅对桌上战棋的分类与特点进行了一番比较笼统的描述。文中提到的大部分作品笔者都接触过或收藏,对于游戏的评价则更多的是笔者的个人体会和感受。桌上战棋的种类和作品浩如云海,本文所介绍的作品仅是沧海一粟。希望本文能够使国内更多人了解和喜爱桌上战棋,加入到战棋爱好者的行列之中,也愿这篇文章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在今后看到国内更多关于桌上战棋的文章。
附录:经典战棋作品集
(注:上古和中世纪兵棋战役级和战术级的界限有时不是很明显。)
1、一些经典严格式兵棋的代表作:
战略级:《罗马的和平》、《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的历史》等
战役和战术级:《SPQR豪华版》、《恺撒:高卢战记》、《恺撒在亚历山大》、《亚历山大的大战役豪华版》、《斯巴达克斯》等
战略级:《中世纪帝国》、《可汗:蒙古帝国的崛起》、《天国王朝》等
战役和战术级:《十字军君主》、《苏格兰之锤》、《恶魔的骑手》、《神之勇士》、《艾凡赫》等
日本战国:
战略级:《战国大名》、《源平藤橘盛衰絵巻》、《信长最大的危机》等
战役和战术级:《乱》、《侍》、《川中岛1561》、《关原》等
殖民时期到近代;
战略级:《武装帝国》、《士兵皇帝》、《拿破仑战争》、《华盛顿的战争》、《帝国争霸》、《征服伊甸园》等
战役级:《奥斯特里兹》、《拿破仑在阿斯佩恩-埃斯林》、《滑铁卢》、《库图佐夫》等
战术级:《机动》、《战斗》等
一战及之后:
战略级:《光荣之路》、《第一次世界大战》(SUNSET公司的)、《乱中取胜》等
战役级:《八月炮火》、《巨人的碰撞》等
二战:(太多了,只列举几个吧)
战略级:《世界大战》、《燃烧的世界》、《第三帝国》、《AETO》、《APTO》《太平洋战争》、《横扫欧洲》、《横扫亚洲》、《太阳帝国》、《巴巴罗萨到柏林》等等。。。
战役级:《6月6日》、《阿登44》、《失去的胜利》、《魔鬼的熔炉:安恒和尼米根战役》等等(太多了。。。不说了。。。)
战术级:《装甲44》、《ASL》系列、《LNL》系列、《CC》系列、《PG》系列等等(其他的就不提了。。。)。。。
冷战到现代:
战略级:《霸权》、《冷战》、《全球力量》、《第三次世界大战》等
战役级:《海湾打击》、《西奈》、《中美洲》、《福克兰战争》、《朝鲜:被遗忘的战争》、《北约》等
战术级:《火力战》、《机械化战争2红星白星》、《北约师指挥官》、《MBT》、《LNL》系列等等
海战类兵棋:
上古:《多桨战舰》等
近代:《黑胡子》、《光荣之海1805》等
一战到二战:《大海战》系列、《沉默的战争》、《日德兰海战》、《联合舰队》等
现代:《第七舰队》、《第五舰队》、《鱼叉》等
空战类兵棋:
一战:《黎明巡航》、《空中骑士》、《最高王牌》、《里希特霍芬》等
二战:《燃烧的蓝天》、《第三帝国空军》、《B17》、《空中力量》、《伦敦燃烧》等
现代:《黄蜂领队》、《战术空战》、《飞行领队》等
政治类兵棋:
《二战起源》、《间谍》、《冷战热斗》、《克林姆林宫》、《瓦尔基里计划》、《天定命运》等
文明发展类兵棋:
《七时代》、《文明》及扩展(老AH公司的)等
科幻类兵棋:
《活死人的黎明》、《星河战队》、《高达》系列。
另付:中国题材类兵棋:
古代:《中国:中央帝国》(文明发展类)、《五虎三国志》(战略级)、《三国演义》(战略级)、《孔明北伐》(战略级)、《魏武三国志》(战略级)、《春秋战国》(战略级)、《项羽与刘邦》(战略级)等
近代:《满清》(战略级)、《北京包围战》(战役级)等
内战及抗日:《军阀》(战略级)、《南昌起义》(战术级)、《四渡赤水》(战役级)、《中国战区》(战略级)、《天无二日》(战略/战术级)、《抗日》(战略级)、《血战台儿战》(战役级)、《猛虎出战》(战役级)、《中国内战》(战略级)、《淮海战役》(战役级)等
现代:《东方红》(战役级)、《红卫兵》(政治类)、《中苏战争》(战略级)、《中越大战》(战役/战术级)、《台海风云》(战役级)、《红龙崛起》(战役级)等
2、著名的模型战棋系统(《战锤》和奇幻类的就不说了):
上古及中世纪(含亚洲):WARRIOR系统、ZVEZDA-AOB系统、FOG系统、DBA、DBM、DBMM系统等
近代:FNF系统、AOB系统的拿破仑战争等
一战:GW的一战规则、POG系统等
二战:OWW2(AZ)系统、RF系统、FOB系统、FC系统、HOG系统、FOW系统、SK系统(海战)等
现代:BFE系统、FC系统现代规则、C21系统(空战)等
科幻:STARSHIPTROOPER、BATTLETECH等
3、一些著名的版图战棋(不含集换类模型战棋):
上古:《神话时代》(战略级)、《帝国的征服》(战略级)等
中世纪:《勇武骑士》(战略级)、《幕府:武士之刃》(战略级)等
殖民时代:《帝国争霸》(战略级)、《帝国时代3:探索时代》(战略级)、《海盗船》、《商船与掠夺者》(战术级)等
火枪时代:《拿破仑在欧洲》(战略级)、《拿破仑战争:鹰与狮》(战术级)、《美国内战》(战略级)等
工业革命时代:《帝国主义》(战略级)、《大战役》(战略级)系列等
一战:《外交风云》(战略级)等
二战:《进攻!》(战略级)、《轴心国与同盟国》(战略/战役级)系列、《钢铁洪流》(战术级)系列等
现代:《超级霸权》(战略级)、《美国堡垒》(战役级)、《纽约黑帮》(战术级)、《强权的统治》(战略级)等
文明发展类:《席德梅尔:文明》(战略级)等
奇幻和科幻类:《冰与火之歌》(战略级)、《魔戒之战》(战略级)、《曙光帝国》(战略级)、《星际争霸》(战术级)、《魔兽世界》(战术级)、《魔兽争霸》(战术级)、《符咒战争》(战略级)、《何露斯反叛》(战役级)、《旧世界混沌邪神》(战役级)等
--- 全文完
转载于北京战棋堂桌上游戏俱乐部论坛&
原文地址: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三帝国的兴亡 pdf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