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天塔旁的参观烈士陵园的意义灵园

华北华东行(一九八六年七月六日至一九八七年元月廿二日)
华北华东行
(一九八六年七月六日至一九八七年元月廿二日)
一九八六年七月六日
七月六日,十时十分由陕西省潼关方向东行至河南省境内又半小时入灵宝县豫灵镇,气温高热又多推车爬坡,左脚近年来生脚鸡眼行走不便,两日来脚上磨泡臀部红肿,本欲在潼关休息一日,奈又急切赶路,忍痛而行。
十三时半后轮内胎破,在卢台西坡推车下山入村补车一小时,又上东坡,此处北临黄河,可望中绿水横于河之北岸。去年游晋未去芮城永乐宫,成产遗撼。行至常阎村北有渡口标志,向之乃大禹渡。遂决定离公路北折行约十公里,一小时半过沼泽地而达于渡口时十九时正因木机船过黄河,十九时廿分入北岸边黄河水利委员会所属之大禹渡水文站,遂宿焉。
七日夜宿大禹渡口水文站二楼南望黄河东去静静无声,渡高处有亭,有碑石,古柏,原有禹王庙,毁于日伪时期,古柏相传为四千年大妻息之地,故称神柏腰围五米,叶茂根深,守在黄河之岸,为历史见证。
九时为水文站全体同志讲述旅游经过约一小时半。十五时十分推车登塬,因大暑坐于路边,遥望大河之南,停息一小时许。十七时十分入芮城县会议室内昼。先是部长张凤彦称人武部无客房,后阅我旅游印存并日记,又同意安排住处,政委韩宗武归来见其二人切切私议之后,遂安排住会议室内最优等卧室,晚间加菜,廿一时与人武部讲同志入剧场观蒲剧“情探”。
八日,八时半出城北行两公里半至永乐宫,宫观原址在芮城西南廿公里之永乐镇,相传唐代吕洞滨系永乐人宫观建设于元代公元一二四七年至一三五八年,历百十年建成。其著名者壁画艺术性高而保存完好。据专家分析,从壁画之源流与风格上看,三清殿礼通似宋代道教圣画名手武宗元之朝元仙伏图因而管定三陵殿壁画继承唐宗道教人物画传统风格并有所创新。因治理黄河,建三门峡水库,故于一九五八年山西省成立永乐宫迁建委员会,由中央美院及浙江美院艺术家临摹全部九百六十二平方米壁画。而后于一九五九年二月开专锯所有圣画,并诸位殿宇于一九六四年全部折建于芮城之北二公里半之今处。文化革命之前基本结束。共化费一百九十六万元。诸庙长期由道士住守至解放前所已无道士,而由一更门卖茶者老厚员管庙,十年动乱中,若被批斗,跳黄河自杀时年五十余。永乐宫现存面积百五十亩与清代相符。
十时半,离永乐宫南至仅一小时半再到大禹渡口。随即登船离山西境。
十二时一刻抵黄河南岸,黄河无固定渡口,在冲刷断崖处,随地均可靠岸。有同渡者南岸杨家湾人秦义文等弟兄同行,在南岸沿泽荆柳间穿行约八公里至西阎乡西北之杨家湾村,秦招待午饭。十七时一刻又行登昌阎坡,永泉埠坡,于十九时许到达河南省西大门灵宝县,宿人武部。
九日,在灵宝县政府坐等题字二小时,十时上路,十四时入陕县境十六时十分入三门峡市,投宿陕县人武部。
十日至三门峡市参观虢图太平兵马坑并出土文物,下午大霸参观。
陕县因其西南十余公里处有陕原,今张汴张村和宜村乡之地域。周公与召公分治以原为界,周召分陕立柱为界,石柱现存车马坑展览馆内,后陕西省之命名取陕原之西之义。陕州故载在今市区以西五公里处,古城为西汉时所筑,周十三里百廿步,北临黄河,高十余丈。一九五七年四月三门峡水惠州城属淹没区,以三年时间全城建筑全部折迁至今市区。唯金大定九年修复之宝轮寺塔至今仍屹立天空城之中。
十一日,七时许自三门峡东行,尽上坡天大暑,十放时半入渑池县城,共行七十四渑水池名北魏郦道元水经片云:洛水之所有熊身段山,山际有池世谓之渑池矣。史记六国年表,秦昭王廿八年,赵惠文王廿年,与秦会黾池蔺相如从渑池,秦赵会盟浙在今治亚六七公里处设秦赵二城,之后合称俱利城,取会盟对双方俱利之义,秦置渑池县。
十二日,晨七时半先至城西南二分米处秦赵会盟台今在部队院落之中。据碑石记载:明万历廿四年建亭于台,清嘉庆十三年复修。民国三十年六月重建台又立碑为高四米,宽四十公分方柱型碑。据当地人告千,此时仅有高台而无亭,其南另有高大古碑,今已不存。一九八六年三月重建亭并汉白玉栏杆,亭中有碑亦乃方型,为图楚南舒同等题字。
渑池城北九公里有仰诏村为著名文化遗址,据云文物不在该村,遂不往。
十时返渑池县城东去,于一小时行十公里过义马市,以经新安县境于十六时半到达洛阳市王城公园对门之洛阳军分区政治部。宿于内部招待所三号楼,并于小食堂就餐。
十三日气温太热,下半日在屋内工作。隔壁雷副司令赠竹帽一顶。
十四日,访洛阳市中老年骑自行车旅游队队长田春恒副队长郭济隆。
十五日,出门东南亚行过洛河大桥南行十三公里,经安乐窝约一小时许,到达龙门。洛阳有四时景,春看洛阳花,洛阳牡丹甲天下,今在盛夏,不见洛阳花,惟夏披嵩岑风,今去龙门,明去嵩山。另外二时景入秋玩天津月冬赏龙山雪。龙门山色亦为洛阳八景之一,洛水南有伊水西山对峙伊水中流,如天然门半故古称伊阙为洛阳周围八关伊阙为其一。龙门有东西二山,其西为龙山,其东为香山,白居易墓在香山琵琶峰上。白墓原无人看管。一九八三年四月投资一百廿万元在四十亩地段建乐天堂,道时书屋,现代碑廓,以及白亭,覃亭,松风亭,翠月亭等。原墓封土仅高三米,今加高一倍以石围之。白墓右前侧原有大石横卧刻自中碎吟先生诗,并李商隐作序,不知何年仅时其字迹漫没已不可识。今之卧石横四米六,高二米五,重达廿四吨,系自宜阳县张午乡龙窝河谷采来,除刻白传李序外,又刻采石经过,下署一九八四年牡丹节。牡丹花会,实际上形成花节。
今行四十公里。晚间写信给周毓慧祝贺她生一女儿。电报文:惠十四日午生八斤女。
十时许到达白马寺寺院。入寺登清凉台,见撤幻法师自台湾归来弘川法师等。彼热情相留,洛阳市统战部部长张辉平,民族事务委员会宗教科长李金松亦在。李黄骅县岭庄乡北王曼村人,以老乡故十分热情,晚间共饭,张李等来庙乃为研究成立耸林选举方丈事项。
白马寺乃佛教传入中国之后所茔建第一座佛寺,据云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原来各宗各派公认白马寺为祖高与释源近两年来,众为寺庙,然无存唯白马寺历代相自香火不断十年动乱中白马寺损失贝叶经四十余卷,频伽藏二部碛沙藏二部,大日本绩藏一部,日本新修大正藏一部,宋版修袖珍藏一部。历代名人字画,殿堂法器,铜佛像玉佛像等尽失。自一九六八年两年间老僧文丈自如八十四岁,僧自修七十岁西六十二岁,性宏五十五岁,愚阉六十二岁,永全六十二岁,为理七十岁,均因害怕忧虑,吃不下饭,又无医疗条件,相继死去。当年僧众十九死亡走去仅剩三人,海法为三人之一。
而白马寺,于一九八四年四月归还寺庙人管理,仅门票一项年收入可达三十万元。现今僧人六十,释撤门,法名明高,又号太空,四川省德阳县城关人宣统三年九月十五日,一九二七年四月出家新繁县华严寺,当年在新都县宝光寺受戒。次年入四川佛学院一九三一年往打箭卢跑马山修学藏文,受友于大勇法师一九三四年住拉萨哲蚌寺进修藏文经典。一九三七年朝礼印度,尼伯尔仰光甘佛教胜迹。一九四O年住宝光寺,成都文殊院十方堂,一九四四年至一九六二年住西康喇嘛寺,之后住德阳县城崇果寺,一九八O年四月,因成都净慈寺海山师出川朝礼九华山,南海普陀山,一九八一年住安徽潜山皖山三祖寺,次年住庐山东林寺秋末来白马寺至今,曾任四川崇庆寺主持。解放军入藏曾为响导,今白马寺扩大为丛林,洛阳市领导确定他为方太。此人笃诚玉善堪当重任。
徽屋侧有弘同法师一九二七年生湛师兵滩乡堤头村人,俗名王金城,又名豹子。初中学业,廿一岁被抓丁至海南岛,后至台湾任排长副官少尉军衔,一九五四年出家,一九八四年经香港归来年为白马寺首座即上座师,其在台湾著作有僧伽作持要集等。
十七日,晨六时半弘川法师来条洗面水,昨晚为余搭铺于法凉台东院。早饭罢登台告别。东行法里有狭仁杰墓斋云塔。行十四公里出至杜楼村,北有杜甫墓,往观墓地今为杜栖中学,入门内墙有清乾隆五十六年偃师知县南皮人汤毓倬撰重修唐拾遗杜文贞公墓记及偃师城西北土贵郁屯谒墓前石碑一通,古唐工部拾遗少陵杜贞之墓。一九六三年河南省拨专款以青砖护其墓,呈八角形。案杜甫唐睿宗先天元年出生于贡县窑湾村。其十三世祖杜预京兆杜陵人,故杜甫常自称少陵野老,或杜陵诸出。其曾祖依蔡任贡县令,遂落藉焉。杜甫迎慕杜预,曾于开元二十九年自齐鲁远洛阳,筑陆军庄于偃师西之首阳之,其他有杜预及杜审言,杜并等人坟墓。杜甫于大历五年病逝于自卢州而岳山近发之湘江舟中,遂葬岳州四十三年后,即元和八年其孙杜嗣业,自岳州平江启其灵柩归于偃帅。袷葬于首阳山下先人杜预之墓前。祖父审言墓之侧。据学校老师介绍,杜预墓近年因建工厂毁。
狄仁杰墓在白马寺东斋重塔西,平间偏南,二百米处,有碑石二通,寺碑土唐忠臣狄梁公墓,系明万历廿一年重立。西碑为元明完颜纲金养晦虞延玺,周鼎等人之诗作,明天顺三年河南起府虞迁重所立。碑石秘载宋代大观元年,曾建秋梁公祠,刻石志墓,孟津县老城乡西二公里郎山脚下,图河之阴为唐右丞相狄仁杰故里。亦有其墓,曾依宅建寺奉祀香火,名梁周寺。新唐书列传开:圣历三年,则天幸三阳宫王公甬僚感经侍从独赐仁杰第一区,眷礼旧毕辈者。孟洋县志载:从幸三阳宫赐第一区,今邑西梁周寺村,即其遗址。又载:昔夺取土者得志石知为公墓。由于可以认为孟津为真墓较为可靠。
在杜楼中学得识教导主任李槐生,留餐并午休于教师宿舍。十五时许行四公里入偃师城,至人武部办公室主任称领导均外出,人武部无居处,不予接待,有干事李建钢告余人武部政委在办公室,并写一地址。
中学院约余至其家中住宿。余在人武部门房写日记,十八时许李槐生来约余至其家住宿。李家在城北郎山脚下有土窑洞两孔,有老父名耀祖,年九十一岁,曾任洛阳偃师等车站站长,自言好游,去年曾游北京,今春游少林寺,余赠名酒及花生共五元赠之,夜间县委报导组原海友来采访谈至廿三时。夜宿窑洞清凉安静一觉天明。
十八日,八时原海友来并李槐生同入往城南二公里许之西毫古都遗址,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第二工作队队长赵芝荃。据介绍一九五九年徐旭生先生率队在偃所作夏墟调查在城西南九公里二黑头村发现文化遗址,有四个文化层,成为夏文化前为夏商相交文化,第三,四应为商前中期文化。发现大面积之夯土宫殿建筑遗址一号宫殿遗址面积达一万四千平方米,证明其第三期文化绝非一处普通村庄遗址,而应是一列王都。结合文献记载区前之考证,二里头文化第三期,当时商阳都西毫时期之物质遗其一二期文化当是夏王朝晚期之遗存。
一九八三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汉魏故城工作队在偃师城西尸乡沟一带又发现一座古代城址,大体为南北方形,除南城墙为洛水冲殿外,其他三面城基基本完整,其范围与郑州商城相仿,东西宽一千二百四十米,南北长其西部为一千七百十米,总面积一百九十万平方米,墙体厚度约十八米,残高一至二米,已探明城门七座,东西各三,北一,尸乡沟流经城内,城中部有宫城,宫殿王座是梅形。
主殿东西长约二百米,宫城东二座,具有都城规模之城址北依祁山南临洛河。今公路与商代大道重合,汉代大道在其北。
毫本高台之形,夏曰邑,商曰毫,周曰京,其义同,含有都城宗庙所在之意,王国维有说毫一文云:大地以毫名甚多,古有三毫,蒙为北高谷热为南毫,偃师为西毫,汤始居毫从先王居,练指更夏前所居之毫,即南毫,今商丘,灭夏之后建都西毫,而西毫在偃师,古无异说。西毫之说始见于汉书地理志班固之偃师尸乡西毫说为诸说最早。
参观工作队出土文放并至发掘现场参观。之后又西去田横寨遗址万夫不当之勇百田横墓葬碑。墓已发掘,故亦为汤倬书齐田横之墓。另碑为道先年间诗碑。
十九日,七时半人武部王振兴部长宣传部原海友生送行。八时在南街西行又南折遇洛河,伊河大桥经岳滩,顾县二乡,走农村小道至陈河村,访唐玄奘故里。陈河古名陈家屯,其南有小河名白云河,俗施陈河,故又名陈河,属维氏镇。全村近二百户,陈姓约八十户,薛姓约六十户,余为杂姓。原有陈氏祠堂,有族谱,文革中毁今村中,原祠堂以西陈百川之孙陈木林之宅第重修玄奘故居。村中老人云:世代相传,以屋为玄奘之居室。大门新建园上,石雕字系玄奘故居四字,陈姓家祠遗存大小两对石狮,移至大门内外。入门有东西耳房,进有北屋三间,已彩绘并塑如来观音玄奘三像,故居之恢复,全田村每人二元损资,由乡政府协助进行。门前碑刻三通,皆卧泥中,不可识辨视之当为晚清遗物。村人告知,村南凤凰谷中河畔,至今保存有马蹄泉及玄奘生母之墓。据史书记开,玄奘俗名陈褂,隋文帝仁春二年出生于缑氏陈河,其父陈惠曾任隋朝江陵县令,兄弟四人,褂行四,自幼常随其二哥陈素到洛阳净土寺听经,并在该寺出家。唐高宗麟德元年二月园寂于长安玉华寺。
出陈河村沿东北光沟行约一公里上塬,所见东北方向姚凹村之西北滹沱村西南有大冢高如山。住于滹沱岭之巅,古称景山。为唐太子李弘(墓前文何碑写作宏)墓,系李治第五子,武则天长子,显变元年被立为太子,因与武后政见不合,年廿四岁饮鸠而死,追讼为教敬皇帝。后恢复缑氏县以管理陵墓,墓为方形高五十米长,墓一百六十三米,宽一百四十七米。据计算,折合土方达一百二十于万立方,陵区四方之四门,每门双阙并立,今存门阙台茌,成土丘状,望柱翁仲,天马及李治亲书之孝敬皇帝窬德之记碑,均完好保存下来。
自太子冢西行到姚洼用午餐,又至府店镇,参驾店进入蒿山山脉推车一小时,过十八盘,于十四时十分到达少林口,不久即至少林寺。
少林寺位于中兴蒿山西麓,在登封县城西北十三公里处,而对少宝山,背依五乳峰,因在少宝山阴之茂密山林中,故名少林寺。
二十日,访登封县人民政府,十时出城北行四公里至蒿阳书陆军,弃车简装登太宝山,十一时半行一小时到达老母洞,又经石船行宫沿铁索道攀登主峰,于十三时四十五分到达太宝峰顶名曰峻极峰,所见有雕花碑首及桦座残留峰顶,时急雨如注,脱外衣以护书包。太宝山高海拔一千四百八十四米,其西太灵山海拔一千五百十二米,西山对峙,相去十七华里,中有环辕关,为古代洛阳外围八关之一,通向东南之咽喉。其关有东西两路口,其东与紧县交界,上题古环轼关四字,其西口与偃师交界,古称鄂板关,现今交通要道,惟昨日行之西不起,其不要关也。登太宝山道路有四,经直遥直谷上野坡,唐宗名人多走此道。经万岁峰,东侧迂远而上,为汉琥帝登山故道,自黄盖峰经岗坪度大小铁梁峡,为乾隆帝登嵩御道。余经逍遥谷经无极洞,十八依攀上,为明代徐霞客登嵩山隧道。至峻极峰所见太宝三十六峰峰在中腑视如观大海之神行飞鸟,遥望以下城池暗如昏暮。概所谓天上人间,仙境凡尘,斯地下奇观,亦已备矣,昔日常萝登山远眺,今灼灼与梦毕也,倾间急雨如注,若身临杳冥。。顿时雨霁峰豁而川明,五之狱之美,奇景苍萃大有生气盎然于清新感觉,又恋恋不能离。十四时许下山,经一小时半返蒿阳书院。前于见延安老干部任某在门外坐之中午饭等候多时矣。见余下山来两腿健步如飞,说花甲之年有如此神难于可贵。今行约廿五公里,困极七时入睡。
二十一日,十时行登封人武部部长陈正堂外出归来,又挽留并勉收饭金。经一小时至中岳庙,停一小时半,十五时半至密县打虎亭参观汉墓壁画,郦道元水经注湖水条下注云:洧水出河南密县西南马岭山,又云:洧水东流绥水会马水出方山绥溪,即山海所谓浮戏之山也。东南流经汉宏农太守张伯雅墓,茔域四周垒石为垣,隅阿相降列于绥水之阴庚门表二石阙,至对石兽于阙下。冢前有石庙列植三碑碑云:兽矣。今墓于一九六O年二月至一九六一年十一月发掘两墓相近,历史上曾多次被盗故仅有死者骨骸残部少数陶器其极珍贵者乃彩色壁画,据计算两墓其雕刻画像约二百平方米,彩色壁画约一百平方米。两墓以大石块及大青砖砌卷而成,据粗略估算共用石料一千多立方米,大青砖约十七万块,从墓址位置及墓前建筑遗迹看来,均与水经注所指相吻合。两墓基本一致,估计一为张伯雅墓,一为其亲属。
密县地区地势多丘陵,有龙首沟东西大岗,火龙岗等。至打虎亭,时在下午四时为时尚,至晚可达郑州,遂又行经老城,至七里岗,前车轮内胎破,修车半小时,已十七时半。决定今宿密县新城,密县地多煤,一九八五年产二二三。七万吨。老城地下已下滔,故迁新城于其北,近于青屏山脚下。断县五十三万三千五百一十二人,社会总产值七五。七七万元,工农业总产值五二。五O五万元农民人均收入三九O元。就人省来说,密县属于全省最富裕县第二位。目前有煤炭联合体个体厂家一百三十三家,年产二二三。七四万吨,年产值为四九九。三二万元。一九八五年主要畜产品猪肉八五四万斤,牛肉十万斤,羊肉二十二万斤,禽蛋三五九万斤,如以按全县人口平均计算,每人每年可吃食肉十斤多,蛋六斤如有出口则吃不上此数。自行车五万六千辆,缝纫机三万四千台,收音机十三万二千台,手表八万六千六百只,电视机九千八百台,录音机二千台,洗衣机二千台,电冰箱二百台。此变化说明广大农民已开始由温饱向富裕过渡中。
一九八六年七月二十九日
上午离河南省濮阳市老城北上,至十六时十五分入河北省大名县龙王庙乡,此地距北京四百七十四公里,为自古北京通开封古道。余第三次入河北省境内,前两次前年冬去年夏秋在河北省共行五千一百余公里,七十余县。
十七时许,在金滩镇以南突然枉风四起,阴云密布,余停车捆扎而后行,不久雷雨大作,电光闪闪,在大雨中行进约十余公里,而后雨稍小,廿时入山东省冠县境内沿街河大堤约行十公里至古城镇过卫河大桥,入河北省馆陶县城。县人武部在十字大街,东口道北,迎门办公室有政工科干事刘伯林见余雨中入屋,长发戴竹节笠,如打渔翁,一时愕然表情严肃,待余自我介绍后,部长汪金良自内院出,十分热情,住部长办公室,谈至深夜十一时多始离去。
三十日,九时雨中离馆陶北行,馆陶历来属山东省原左有陶丘,于其侧设馆,故名馆陶。十一时半到达丘县香城固乡,入内再次访杨书记刘乡长等人。诸领导挽留余谢之,雨中继续北行。十四时入威县城十九时半入南宫市到东大街县人武部。政委王维福热情欢迎,派人送至市招待所,住一一五房间。
三十一日八时半至南宫市政府后院看张裕剑撰写重修南宫县学记石碑。办公室副主任侯玉贵赠拓片影印碑文,十二时许入泊头市富镇,十四时经衡水市十八时半又雨中入城到武邑县人武部。
八月一日十六时十分入河间县城。人武部马贵龙部长热接待,又见政委秦俊生,晚间邀来县委宣传部长乔玉金,备极其盛酒席招待。马肃宁人,秦河廊人,乔交河人。谈至夜二十三时始离去。
河间之名始于战国,原系指九河流域之间地理泛称。至汉高祖建国之初始置河间郡,境风古城遗址有萧陵城,高丽城,东西武垣城等。西域秦置在今肃宁县窝北乡垣城村,遗址尚存。东城汉置在今河间县城南十二公里邵洪店村西附近,旧址依稀可辨,明嘉靖河间府志载:东武垣城在今河间城东北约十九公里行别营村以东,汉武帝得钩戴人于此处。诸史众说纷纭。西汉三国西晋曾四次建河间国,治所在今献县汉城街。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于赵都军城置瀛州。隋大业初将千余年历史之武垣县治所迁至赵都军城。隋太业初千余年历史之武坦县治所迁至赵都军城。即今间县城,又因其城位于沙(子牙)唐(古寇水)两河之间,故改名为河间。北宋大观二年置河间府,民国元年废府存县称河间县。今河间县总面积一千三百三十三平方公里,自然村五百八十,共五十七万八千六百四十七人(一九八三年统计)
二日,人武装部秦俊生政委骑自行车,陪同参观旧府衙门遗址。为唐代中央名传人刘长卿之故宅。又北行十五公里至诗经村,参观民国代总统冯国璋故里及墓地。村中原有停灵阁,将军第村东其第,今只剩廊一座。其北为墓地,家高数丈,第与墓前后各占地百亩,建筑宏伟,均毁于一九六六年。据介绍冯墓有二,西诗经村亦北之墓,南间墓门为五楹宫殿式建筑。四周以绿瓦红墙围绕,外有小河环护,门前有白石桥可通墓道两端,建白石坊三孔,两侧小列华表,翁仲兽等,墓碑高五米,书中华民国副总统代理大总统冯公国璋之墓。自补道碑,后至墓前,迤逦建宫殿广厦凡三重,后为享殿,一派帝王式陵寝气象。文革中红卫兵等撬开石门,墓内薄棺一口,为装军刀与磁制照片。后又于其东偏北近五公里处之半截河村打开冯氏真墓,系十二公分厚阴沉木杰棺,外涂石棉布,又多重自然漆,故封棺严密,五十年之久尸体尚完好未腐,肤为生。暴尸于野,旋即变黑。当为群众连同棺木被焚。墓内有元宝、银币,玉鼻烟壶。如意。右拇指和翠板指口含一粒猫眼珍珠。
十一时许,入诗经村乡政府,乡长王来山,书记冯秋山,武装部长白虎建请酒。诗经村分东西二村,冯氏故里在西村,东西两村各七百余户,两村冯姓近百户。有冯氏祠堂,今存门楼,南宅今为学校,墓前大宅今为县人武部民兵训练基地。仅存过殿其他建筑全毁。秦俊生政委自之曾在大宅的大金砖一方,归其所有。
诗经村以北偏西二公里有君子馆村,以西三十里铺村有毛公祠,西汉武帝时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以先秦典藉毁于火,在河间国都栾城即今献县南北分设日华宫,君子馆还聘四方学者传经讲学,博士毛苌,曾在君子馆诗经村口授诗经,使中华上古诗歌总集得明留传后世,毛苌死后葬其衣冠于大门三十里铺村,元至正余间又建祠于墓前,明称为毛肥书院,抗日战争前为县立高等学校,今毁,仅存重修毛公祠断裂石碑一座。据云:天津转物馆现存君子馆字样汉砖一方,系于君子馆村招贤馆原址出土。
十二时半与秦村委告别于诗经村西京大公路口,北行八十余公里于入夜九时许,到达霸县城以北地区,入京心却,欲行夜路,见道上众多骑自行车贩货去,遂顺路精神适伴夜行之。于天明三时许经固安县大兴县到达北京市北郊一路口,此处近于得胜门以北,迷失方向,年人可问道。见有解放军营房,门前战士站岗,问路不及,坐卧营门以外。总计今日行程约一百六十余公里。
三日,在北郊一部队门前小睡约二小时,五时骑车向道,又行约三十公里,经火神营入顺义县城,
二十三,七时骑自行车离沧东北行,遇沧县入黄验县有岭庄乡,慈庄为革命烈士赵博生之故里,赵原名恩溥驸县尖嘴所。据秘所在地华严寺碑文载:宋时称金沙镇明永乐年间称韩村,其县属地中南盐山县境,余为沧县境,一九三五年于韩村设新海设治局,后置新海县。一九四三年六月三十日因抗战时期冀鲁边区司令员兼警六旅旅长邢仁甫叛变投敌而杀害副旅长黄骅,以定县名作纪念,黄骅原名黄金山,一九一一年生于湖北省阳新县县磨石村。一九二八年参加县赤卫队,同年入党,次年编入红三军团,抗战初任晋西南党委军部长,支队副支队长,率队挺军鲁西任三分区司令员,鲁西军区副司令员,一九四一年调一一五师教道第一旅任副旅长。一九四三年六月卅日在大赵村为邢仁甫所派之叛徒冯冠奎剌杀。余入黄骅县革命烈士灵园重拜诸烈士遗像。
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九日
九日自河北省吴桥县桑园镇南行,于十五时许入山东省境又二时到达德州市区。
德州乃鲁西北平胡,冀鲁交界之处,京杭运河贯通南北,津浦石德铁道交会于此,故有神京门户,九达天衢之称。一九四九年全市十一万二千五百三十五人,一九八三年为二十六万三入百三十七人,增长一倍以上。全市人口以城乡而分城市占百分之五十三,乡村占百分之四十七,年龄变化,一九六五年与一九八二年统计比较六十一至八十岁老者由八千零五十八人,发展到一万五千五百六十六人,八十一岁以上者,由二百六十四人发展到八百九十人。大学生亦由七百八十五人,发展到三千一百七十五人。
明永乐十五年,苏禄国东王巴都葛叭筇剌西王巴都葛叭苏里峒王巴都葛叭剌卜联贞访华亲率亲属及侍者三百四十余人。梯山航海效贡中国,空国未归,鳞次阙卜所谓盛况空瓣。三王于八月到京向明帝进金缕表文献珍珠宝石玳渭诸物,明帝见东王恭顺特达聪明温厚以宾礼隆重接待,东王则请受章眼。明帝渐旨褒答,封以国王赐印浩,袭冠带及鞍马仪仗器物,其从者亦赐冠有差。文国辞归时帝又各赐玉带一黄金百白金二千罗锦文绮二百帛三,钞美锭,钱二千绚,金缁蟒龙麒麟衣各一,并优加赐霎遗官护归。以上均见明史卷三百廿五,三五居京二十七日,九月沿京杭大运河南下。东王中途逡疾至德州途北至陵,在驿馆盐死逝,讣告到京,成祖朱棣深为痛悼,派礼部郎中陈世启,携祭文至德州,为东王举行隆重葬礼,以王礼造墓,赐谥号恭定。明帝并谕王长子都马舍,尔以嫡长为国人所属,宜即继承,用绥蕃眠今特封尔为苏绿东王,以继尔父之志,勤谕都马含随西同二王归国,并同意东王妃葛木宁,次子温哈剌三子安都鲁及侍从共十人留居中国,居至三年然后遗归,以上见温安家乘要禄。永乐十六年,明政府于东王墓前建祭庙,主御碑,由成祖朱棣亲撰碑文,赞誉东王聪明特达超出等伦,王普墓逝盖有不随死而忘者诚大丈夫矣,永乐十六年初建正殿五楹车王画像,东西配殿各三楹,御制碑亭一座,仪门一间,大门三间,牌楼一座,翁仲石鸟为其秩,明政府思赐十二连成炎共祭田二顷三十八亩,永不起科,王裔之留中大者,俱关食傣粮,支给花布钞贯。春清明秋中元,有司察例至祭,载在祀典,祭品,花红席面及修理围墙,俱幸拨回民夏马陈三户承办,永远迁奉。以上载温安家乘要录。永乐二十二年,东王妃葛木宁归国,明帝厚赐送行。次年王妃回中国,此后再未返苏禄,与二位王子长期留居中国,后王妃及二王子逝世均葬于东王墓东南偶,苏禄国信奉依斯兰教,故为照顾其后裔之民俗习惯,于宣德年间以后,在王墓葬西南偶墓道西侧建清真寺一座,于宗桢元年九月二十二日剌封东王后裔汤守为清真寺主持,并给冠带,承袭宗派。清雍正八年,苏禄国王苏老丹访问中国,道经德州,赡拜祖茔,见殿宇倾圮入朝面奏,次年归国,清朝于十年发款银重修,苏老丹根据留居德州东王八代孙安汝奇,温宗凯之请求,转向清政府申请,由礼部旨查明以温安二姓入籍德。并规定温安二姓各立奉祀生一名照东省先圣先贤子孙之例,嫡裔承袭。据北营村老人回忆民国元年德州县长坐轿至墓前祭扫,摆供席搭席栅十余卫兵护卫。一九一七年秋恩则耿李社运沙决口使德州水绕城垣仅露七砖,北居全村仅存房至七间,水灾之大,王墓仅露坟顶,四周一片汪洋,御碑陷入泥中,清真寺殿堂滔于无存,灾后东王后裔变卖枯树劝募捐款,略加修整,然已大非昔比,一九五六年,山东省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解放以来至一九八二年国家文物局,省地市政府共六次拨款三十三万一千三百元,维修苏禄王墓,一九五六年省拨一千三百元将翁仲石兽等复位并植松柏,一九七五年六月十三日,省拨款一万四千元折墓地民屋填土两千立方米,植大侧柏二十八株,小侧柏一百十株,一九七九年九月十七日,国家文物局拨款五万元,加高王墓,修筑挡土墙,拆迁太子墓间民房,一九八O年地区拨款二万元,市拨款一万元拆迁民房,维修清真寺,八月省拨一万元修王墓及妃子墓下水道及碑亭钢花门,一九八二年二月省文化局拨五万元,拆迁民房七十七间,省城建局拨款十万元修北陵桥,省民委拨款七万元,市统战部补助三千元修建清真寺。一九八五年省市各拨款三十五万元,从一九八六年七月动工重建窑殿五间,东西起殿各三间及灵恩门还将重建牌坊及垣墙,目前已大部竣工。预计明年告成。东王画像为明代原物,由山东省持保藏,据东王后裔传说王墓内有四根铁柱以铁练袭木棺,称为吊棺。目前北营本东王后裔已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之一员,除外天津,吴桥,通县,开封等地之外,北营村一九八O年统计,温姓五户廿八人,安姓二十三户一百十六人,夏姓十户,三十二人,马姓五十一户二百零四人,陈姓于吴桥县。
十五日,七时半骑自行车经陵县临邑县城。
齐河等县境,中途车坏坚持登行,十九时半始达济南市,二十五日,参观西青龙桥街,万竹园并李美禅纪念馆,万竹园十三庭院,一百八十六间,占地十八亩。有望水东高白云三名泉。万竹园之名始见于元代,明朝隆庆四年,宰相殷士儋曾归隐万竹园。并易名通乐园,清代归诗人王苹所有,人称王氏南园,又称阁老园,王于望水泉畔建书屋,因其泉为济南第二十四名泉,故命名为二十四泉草堂。清末民初北洋常备军统制张怀芝(后兼省长为山东督军)于一九一二年至一九一七年集大江南北工匠大加修建成今日大规模。解放后其后代卖给国家,一九八五年八月四日,政府决定以该园建为李善禅纪念馆,今陈列善禅大师画作百余幅。
中午至个佛山公园绕山而西推车下崖,至南郊宾馆西侧新华社山东分社访老战友高级记者路云同志,社长刘光辉为余题字。下午又游龙潭公园。参观设于园之武中奇书法展览。在龙潭附近原有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二十六泉,今八泉湮没。于去年拆近四百七十二户,单位与居民,形成七公顷园基,于今年六月开始建筑,行划明年竣工,化费达五百万金。据民间传说,代秦琼故里在此清光绪间有碑石,文革时毁。
数日东在济市区骑车行约三十公里。
二十六日,九时许骑车至解放桥,又东行经历城郭店于十四时许到达明水镇,行五十二公里。入人民武装部,李政委热情接待。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秘书不同意签字盖章。章丘大葱栽培历史一千九百余年。大葱原产我国西部及中亚地带。初见于《礼记》曲礼,内则诒篇。据载凡脍春用葱秋用芥。脂用葱豪用菲。山海经中,有遍寺之山多葱,战国时齐国名著〈管子〉载:齐桓公五年北伐山戒出产葱与戒菽(古胡更)布之天下。目前河北省任县山东寿光县,辽宁凌源,铁岭县等,比以大葱著称,但不及章丘之葱棵大茎高,色白,味美高产著名,意丘以绣惠乡为主要产地,该乡年产一千五百万斤。曾多次送北京毛主席办公室,毛曾两次复信章丘。据县科委主任介绍今年种植四万多亩,产五六千斤,多者万斤。章丘大葱为世界之最,大梧桐株高达百七十五公分,株重千五百克,白长七十公分以上。白粗六。七公分。
晚间人民武装部李在岐同志请酒,特以大葱招待,果然味道香甜稍有辛辣,洁白鲜嫩,最适生食。
章丘,其旧城在西北十五公里,城北一公里处有山名章丘(今绣惠乡回村)田山得名。汉置阳丘县,北齐置高唐县,隋开皇十六年更名章丘。其境西龙山镇,为五个余前新石器时代著名龙山文化,相传明水西有柳下跖墓,奴隶起义领袖柳下湍活动于章丘一带。一九二六年中央科学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龙山首先在我国发现大量黑陶器文行,定名为龙山文化,成为古代东方一日文化系代表。龙山镇东山城村北,武原河东岸有地高阜宛着城垣,史称鸭鹅城,故名城子崖南北千五百廿米,东西宽四百卅米,文化堆集厚约三米,为龙山文化最初发现地。章丘在一九四八年全境解放,一九五八年由旧城迁县治于旺水镇。
二十七日,东行十公里至普集镇,以北十五里万山村为老首长李曼环卫屯故里,再北三里三山峪村为陈瑛故里,二人于一九三八年初在其故里举行起义,组成章邱第一支队抗日武装,二人现均为国防大学副政委,一九四六至一九五O年,在卅八军时,余作为新华社廿支社编辑主任在李领导下工作十时半至淄博市周村区之王村南折三公里上济王公路,十三时正入淄川城,投入民武装部办公室张家立森任派员骑车该同出市区上南山至洪山又南到南蒲松龄家庄参观,时十四时许,距城约十余华里。
蒲松龄故居在蒲家庄街北首,为一普通农家庭院,一九三八处为日本军焚毁,一九五四年由政府修复,自蒲四十岁聊斋志成书并自序聊自德同年去王村镇西铺村毕际有家中坐馆专达三十年,因而征集众多珍贵文物,放到故居,一九五八年成立蒲松龄故居管理员会,一九六六年文革文化命,故居被淄川红卫兵杳封,继而为村革委会占用,蒲秋龄墓在村北偶,东隔柳泉兴之相望,有汉雍正三年墓去碑,一九五四年建四角碑亭,十年动乱中红卫兵掘墓扬尻,砸毁墓碑。据当时目睹者云:浦氏头忱一付书,因墓开而风化,另有寿山石印章四枚,宝生炉,钢镜,旱烟袋,灯台,酒壶,酒杯,铜簪耳勺,金珠长命灯各一件,以上为民间人在掘墓时所得,今已收回,其他丢失无考。今墓碑为重刻,由沈雁冰撰书。蒲氏故居正屋有蒲秋龄画像一幅,身著清代公服头戴红顶小帽,左手拈须,端庄椅坐。此件珍贵文物系蒲氏七十四岁时由寓居济南之江南名人画家朱湘鳞所作。画像上方有蒲氏亲氏亲节亲拔两条,盖里六枚印章,其中,蒲氏秋龄与柳泉二印,其印章原件已由墓中出土,故只以灯写画像为传世真品,画像系由其后元关在一九五四年捐于故居陈列并由故宫博物馆揭裱修补。
蒲松龄故居纪念馆长,研究员鲁音为今题字,余亦题柳泉二字,馆长赠诗市文物志一集及其撰写蒲松龄小册子购聊斋一部。十七时半返回人武部,宿办公楼二楼。
二十八日七时半骑车南行二十公里至村山,访区政府,不为盖章,访区志办得资料一集,又至东郊北亭子一带过后乐桥,至蒲公祠,赵执信别墅,余观因怡二园,田园邻范公祠,怡在其北同上区图书馆,文化馆及少年宫,中午返市区游颜山风景区,参观颜文姜库庙。
十二月五日骑车至西南郊七贤,以北集村,沿济徐公路南行,约四十二公里至城历城县境过南北大桥入长清县境至万德庄下路东折七公里入泰山北麓山区,于十五时到达灵严寺,投宿济南空军后勤部综合。灵严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乃佛教新兴宗派禅宗来人丛林之一,唐时成为我国四大古刹之首,即山东长清灵岩寺,浙江天台国清寺,江苏南京栖霞寺,湖北江陵玉泉寺。寺院座落于巍峨王水山阴,翠峦叠裼,古木参天之中,故有泰山雄伟,泉城秀丽,灵岩幽邃之称。金代诗人赵秉久,明代学者王世贞称:济南山水窟,岩寺风景最,游泰山不游灵岩不成游。据灵岩志载:苻秦永兴中竺僧朗至此说法猛兽归伏乱石点头。朗公建精舍数十余区,为灵岩寺开山祖。今寺庙为唐太宗贞观年间慧崇高僧重建,现存殿宇多为宋代以后建筑。
灵岩寺二小门亦天王殿内,存有唐宋以来历代碑刻,其中珍贵者,灵岩寺颂碑,乃杜甫陪宴于历下亭(在大明湖中)之唐代文人书法家李邕撰文并书写。文祠雅训笔力雄健,风采动人,宋神宗敕赐十方灵岩寺碑,大元国师洪旨碑为汉藏文对照,历来为中外学者重视。此外殿宇内外共有乾隆御碑廿七通。乾隆南巡前后凡八次,每次均曾驻跏于此,泼墨勒石,装点山水,交于寺东建有行宫。千佛为寺内并作建筑,始建设于唐贞观年间,宋代重修,现存乃明代重建结构建筑,然其前檐石柱八根,雕龙凤花叶水波莲瓣宝装荷花等图案,文艺精美,有明显唐宋风格,殿内千佛生辉,肃穆庄严,正中毗卢佛乃宋代以藤胎髹漆塑造,东为东师佛乃明代成化十三年以五千斤铜墙铁壁铸造西释伽佛亦明代嘉清二十三年铸造。最为学者专家称道者为宋代四十尊彩色泥塑乃传世珍宝,四十位高僧神色各异,无一雷同,近代政治家梁其超刻碑大书海内第一名塑六字,艺术大师刘海粟题灵岩塑天下第一,有血有肉,活灵活现,后署年方八十八。据文物管理所所长孙存达副所长昌学才介绍灵岩寺在解放初为华东荣军疗养院占据,后为山东省卫生干校,文革中期为济南空后仓库,在殿宇中设八大仓库赡所幸者珍贵塑像得以保护无一损坏,千佛殿前院东墙外侧有汉柏一株,旁有明万历三十六年保护碑。汉柏北侧墙上有苏东坡碎碑。诗曰:醉中走上黄茅冈,满冈乱石如群羊。冈头醉倒石作床,仰观白云天茫茫。歌声荡谷秋风长,路人举首东南望,拍手大笑使君狂。经一九八三年调查,灵岩寺周围树木三百年以上者万余株。汉柏银杏树龄千年根深叶茂枝高十六米有长。
七日,晨八时半西北出县厅财源街步行过岱庙东街经红门上山于十二时半登上南天门,在天街识唐山解放军二五五医院李振基主任张爱华同志摄影留念之后入碧霞祠访张常明道长:青岛人年五十七岁,十五岁出家于崂山与匡常修为师第,一九五六年由泰山碧雾祠被强力赶走,在济南钞布厂做工近二十年,一九八五年九月该祠移交道教而回祠住持。目今道士约三十人,仅一年收门票得二十万元,另国家拨款十万元,如今殿修葺一新。十三时半到极顶访岱顶宾馆玉皇观,日观峰诸胜,十六时半自极横步行下山沿原路,至十八时五十分返抵住所。一九七九年曾登台上山仅用三小时,宿岱顶宾馆。
泰山初名岱山,主峰玉皇顶海拔高一千五百四十五米,气势磅礴拔地通天,故有登泰山如登天之说。汉武帝登封泰山曾叹曰:高矣,大矣,壮矣,赫矣,骇矣惑矣东方逆亦誉为泰山吞西华,压南衡,驾中嵩,轶北恒,为群山之最,为五岳之首。学者考证泰山年龄当在三千万年左右,泰山石刻则在二十五亿左右。清康熙帝曾派人航海测量得知泰山起源于长白山,系自辽东渡海而来。之所以誉为五岳独高,盖因其地理位置优越山势雄伟壮丽,历代帝王封禅去祭兴崇拜。故千百年来成为人们向往之圣地。
秦安城位地秦山之南,共南门往北为岱庙,书庙北门直达红门为一天门,古称江门宫,以共西北大藏岭有红石崖二石并列得名,秦安取意泰山要四海,皆安亦即国秦民安十日,参观孔庙孔林,访政协副主席,孔子基金会副秘书长翟盛奎,市副主编孔祥民,午间市人武部举行宴会宴请军队离休老干部,李胜利部长,高洪彦政委,邀我入席。邹县人武部政委陈长法军分区政府部宣传科科长翟东兵,省军区政治部张振江干事同座。翟科长席间赋诗,题曰:历史名城逢周公,并当场写余半身画像。十六句诗,其末名为“人生拼搏有众回,鹏飞九霄振军风。
三孔于一九七九年正式对外开放,孔府之地二百四十亩,孔庙占地二百七十亩,孔林占地三千余亩。另有颜子庙,周公庙等。十年浩劫,在三孔造成空,有史来重大损失。一九六六年十月北京师范大学学生谭厚兰率造反派学生二百余人到曲阜,煽动数万农民进城,破坏三孔。据翟盛奎介绍仅孔林中,掘墓六七百座。孔丘墙挖开,未见什物,孔令贻墓挖开得其金银器物。碑石砸毁无数,案史书记载,孔子莽鲁故城北河上,与今墓地合,然年代久远,葬时又生活贫困,不可能厚葬,造反派掘墓如校费,故未见其骨髓或遗物。孔子像砸毁,今由山东艺术学院于一九八三年至八四年重塑。当谭厚兰率众毁孔时,周总理下令谭等立即返京,从而三孔得到保护。
孔庙大门内有汉代石人二,文者恭和武者扬剑,高约二米五,原系汉鲁王墓前之物,乾隆五十九年,移置于矍相圊,后叶之不问。一九五三年移孔庙,建亭保护。今见武官石像自脸部而下以墨笔大书:滚你妈的蛋五字当是文革造反者之遗留。
十一日上下参观城东北周公庙。十二时出曲阜南关南行十二公里至小雪川南鸟村鸟儿音府鸟类曾有鸟落村中,孟子故里,今村分南北东三鸟儿村,故里在东鸟儿,原有木牌坊,孟庙、孟母林庙为谭厚占二等毁,今正重建中,木牌坊亦以重建,孟林在马鞍山,今以围墙围山护林。余在小学休息,
邹县火车站旧有碑石二,为民福户扬,刻孔子,孟子诞生圣地,文革时倒入土中,盖孔子出生地尼山,孟子出生地凫村皆邹县属地。解放后并县划归曲阜,孟母三迁其二迁在邹县城西庙户营,三迁到邹县南关,孟母在凫村以东马鞍山,而孟子墓则在邹县大东区山头村。孟庙原在孟林,宋元和间迁南关,故邹县亦有三孟即孟林、孟庙、孟府。
十二时八时许骑车沿邹浓公路昌野店主峰山区政府所在东折又北去于九时半至玉鲁南名山峄山风景区。
峄山在邹县城南偏东十二公里处,山势奇物兀而起,因其怪石万迭,山无土壤,积石相连,络绎如丝,故名绎山。又邹峄山东山,古人称之为小岱宗,素有齐鲁名山绿岱峰之说。以泰峰相提并论,然其海拔五百五十余米,周长约十公里,仅及泰山三层有一,但其山则以怪石叠积象形,透剔洞穴幽邃,灵泉喷溅而独具一格,古有峄阳孤桐之记载,诗经,鲁颂有保有凫峰之诗句。传说禹王疏导治水洪患绝迹,要求贡献峄山桐木制琴。桐琴音质优美,闻之如鹤唳凤呜,逐峄阳孤桐成为千古奇绝。孔子曾登峄山问礼于老聃之说,今有老子在此后山炉丹修行炼炉,洗药池遗址。孟子记载:孔子登泰山小天下登东山而小鲁。今有孔子登临处,小鲁台。史记秦始皇本记载:秦始皇于公元前三九年首次出巡齐鲁,即慕乘羊车率君臣登于峰山。其又次东巡,立碑。石七,而秦峄山碑为第一碑。原碑今存邹县孟庙,自古骚人迁客纷至沓来,不可胜数,如司马迁、华佗、蔡邕、李阳冰、李白、苏东波、王安石、欧阳修、黄启坚、德放翁、赵孟兆页、董其昌、袁牧、郑板桥等均在峄山留有足迹或诗篇墨宝。
今十时半由西路登山,见怪石参差嶙峋,班垒美壮书为海蚀岩是为巧石奇观据有人统计数为禽为猷之怪石六百余。垒垒巨石之间则为穴洞泉水,洞大如广庭小如斗室,纵横通过,深邃莫测有名号者孔洞一百三十四。诸如梁祝读书外洞,白云洞,仙人洞等。仙人洞又名负人硼广一亩八分三厘,其下可容五百人,登至主峰五华峰,有五巨石直插天表成莲花状,势极险峻余在其下孤嶂坪西去九天街,又返抵三清殿,五华山斋,沿东路至万麦宫太白楼,仙人洞,小阿五宫,即秦始皇行宫,在道士及工作人员处午餐,食小米稀饭,山东煎饼,然后登小鲁台,台南有太子洞:前即古刹国都城北门遗址,上有凌高台望人松。登台远眺,制国故城残垣残五米断续仍在。沿东路乱石中下山,经春秋书院,孔子教授学生处及峰阳书院至山门入口处时十五时三十分。
据峰山风景区管理所副所长王繁义告识,历经战争创伤尤以一九四五前后围剿盘踞峄山之土匪李老八(李兴泉)部,山上七十庙宇全数平毁,所谓五大奇观,廿四景,三十六洞天暗迭失色,历史名山峄山久为人所遗忘。自一九八六年始暮集资金百余万元进行重修,据曲阜师院罗成烈教授估算为恢复清末规模需金不下两千万元。临行为风景区留字为念。十七时返邹县城,
十三日,今两游孟庙孟府,两访中共驿县委办公室。得县书法协会主席冯广鉴墨宝。孟子学术研究会县文管所办公室主任胡新立赠资料并明信片。午间陈长法又加茶送行。十五时离孟府南行,落小雨于十八时半入滕县城投宿府前中路县人武部,住值班室,
孟子学术研究会成立于一九八二年,八四年曾举行全国性学术会议,其会刊不日出版。孟庙中孟子,乐正子,孟孙激像亦处孔庙中,孔子像,由山东艺术学院张昆齐塑造。孟子神龛乃曲阜工人李一中作品,共化费七万五千元。秦峄山碑为始皇二十八年由李斯撰文书写,传说后为北魏太武帝登峄山时推倒。然李斯小楷盛遐迩,慕名而来者络绎不绝,故又云,当地官民聚薪碑下,又焚毁之。至唐有叹息而又以拓片摹刻于枣木板上,绞枣木传刻亦不得见。宋元祜八年,骥县令张文仲乃以北海王君所藏之秦峄山碑旧本命工匠摹刻旧县衙门。传至元至无二十九年骥县尹宗德主簿董全以碑文残缺,又命工匠重新砻石摹刻,以至于今未至泯灭,而得以传留。今碑立于孟轲父孟孙激殿内右侧。碑高一百九十公分,长方形,宽厚皆四十八公分,三面刻正文李斯小楷,共二百二十二字。秦碑宋传元传,仍不失为国云槐宝。一九八六年五月峄山举行书会,海内知名者百二十余人,徐向前、赵朴初、启功、梁漱溟等均有题咏。上海朱复勘为当代楷书大家,为峰山书新楷,书李斯碑三百二十字,索润笔费四千元。据文物管理所介绍,国家计委、财政部已拨款一百八十万元,行划三年间恢复孟庙孟府孟村旧观。
十四日,九时离人民武装部,免收饭金,骑游展滕城街道,滕县为全国大县,人口百二十四万,为鲁南粮食大仓。街道宽广商业繁茂,比之曲阜邹县更大更美。十时出南关南行,十二时十分入微山县城夏镇投宿人武部招待所。
一九八六年十二月十五日
十二月十五日,今日自山东省微山县入江苏省境,十一时许入沛县县城宿人武部招待所。
沛县以古有沛泽,而得名,秦二世元年陈胜吴广发难之秦之时,沛县父老仗义而起,诛杀县令,开城拥戴刘邦为沛公。刘邦灭暴秦剪强楚,开平民革命先河,五年而成帝业,沛县为汉皇刘邦发迹之地,又系明太祖朱元璋先祖故里,沛县向以汉汤沐邑,明先址家。著称。萧何樊哙周勃王陵等人亦籍隶沛县。文天祥有过沛怀古诗云:秦世失其鹿,丰沛发龙颜,王侯与将相,不出徐济间。
相传帝腕时沛地称留国,乃尧之子封地,夏禹之车正奚仲受封于薛国称侯。沛为县制始秦,县名沿用至今,时隶属于泗水郡,冶在沛,西汉时改泗水郡为沛郡,治所迁至相县,今宿州西北。当时沛郡称大沛,而沛县则称小沛,沛县置城始于秦末。据乾隆沛县志记载,明城亦即老城西南相传有汉沛城遗址。元至正十七年曾在古城遗址筑周长约一公里小城后称为小王城。明朝沛城系嘉靖二十一年建,其遗址在今城北半公里处。唐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均称今旧城了秦汉宋之故治。乾隆四十六年黄河决口泥沙沫没老城,遂适城于栖山,咸青元年又因黄河决口迁于夏镇,十一年三月因捻军攻陷夏镇,于同年十一月再迁城至土桥寨,即今县城。
下午入沛县情博物馆参观汉刘邦大风歌碑。由丁伦一先生陪同并介绍,大风歌碑亦称歌风碑。碑刻刘邦大风歌,篆书相传为东汉蔡邕书写,徐州府志乾隆七年本称碑石长丈宽三尺余,文字长径尺阔八寸,字体结构匀称,风格庄重秀丽,沛县志依徐州志,但又云:一说曹喜书碑已残缺下半部。现存另一碑为元大德十年摹刻碑,以元碑比较,汉碑残高当原碑八分之五。元碑阴记载,汉高皇征县布局而还乡,筑台会诸乡会遂作歌,后人因台作室,前立碑石,大篆镌是歌,奈岁久风吹而雨剥,字画残缺,于是买石材摹靶旧字,易而新之,旧碑亦存焉。又据重修飞云桥记碑文载:泗水经邑南门外,南山平有台隆然,世新称汉高皇帝宴父老处,台畔树二碑,则刻其所歌焉。桥名飞云则摘其辞中起云飞之句成化间河决而台捐于泗碑且移就北岸之玻璃井。明唐顺之诗云:我来拟上歌风台,岂意台空只平地。琉璃古井亦崩塌,断碑无字苔藓蘙。可见汉碑明朝已断。汉碑原立于是城之西部,歌风台三间屋后墙正中而元碑则是一九三O年左右,在城东一里多处发现,后移至城内。今二碑江列。画于博物馆新建歌风亭中。一九八四年又摹刻一碑,由李鸿民撰摹刻碑记,孟昭俊摹并书,杜荣福李英山刊石称甲子碑,立于歌风亭处东道偶。
在沛县人武部招待所服务员赵素真赠送饭票一斤,菜票一元。
十六日九时南行,经铜山后县境,于十四时半入徐州市区,投宿某团军第二招待秘,宿南楼三O三高级房间。晚间政治部尊长闻干事张旭东来访,并约明日去淮海战役纪念馆录像。
十七日,昨夜今日大雪,上午至徐州市人民政府,萧树平副市长在其办公室接见。又访市志办公室,得资料二集。
余骑二十余分钟至南郊云龙山麓淮海战役烈士塔,纪念馆,在大雪纷飞中拍照数十张。
一九四八年日记载:九月下旬完成济南战役报导之后,于十月上旬连续行军,十三日接总部来电,要我军野十纵于十五日前结束一切工作,将有一重大战役开始。今住瞿村,十四日晨与亚萍登南山高三千米远望以北平原为黄水淹成泽国日落山。二十二日刘培善政委传达中央决策将举行淮海战役。廿五日行军至肥城。廿九日行军至宁阳马家店,十一月三日入宁阳城随宣保二位部长郑宇洪张公忱至二十八师,夜行军至兖州城,过泗水铁桥,夜行军至鄂滕二县之交福山县前刘庄。四日住滕县城北之滕城,六日住临城西北之丁楼,七日住沙构,中旬接前线分社来电报云:周迅采写之徐东寺山口争夺战及某师毁敌坦克廿辆两稿已发总社。寺山口阻击战在十一月十一日至廿四日并得到总社表扬。三十日政治部派骑兵至前线来告知,吴之非、季亚萍已到纵政,吴之非今为新化通讯社社长,十二月中旬在大仓围圈之阵地上睡于雪中积雪盈尺,寒冷异常,夜间阵地转移竟睡于人群中,天明始知乃敌人死尸。在防炮洞发现一少妇奄奄一息,身上有小儿约一岁,尚且活动,遂急至救护所抬人抬去到内。少妇苏醒后自言青龙集人,为敌兵奸污后逃出圈外,卧于战濠里。已十来日未进食矣。少妇二十二岁自言孩子得活已愿足矣,自身可以死去。一九四九年元旦,在阵上过年,再次探望被救活之青龙某妇女。二日与记者路云同返纵政见亚萍,其怀孕已三月。夜宿南口镇附近之戴庙村。六日返前线,今夜三时总攻开始。八日随军入青龙集。敌李弥总部设此。十日大儿敌军夜间孤身出青龙集过洛河,战场混乱难辨敌我,一日未得进食,天明至陈官庄,敌邱杜(邱清泉杜隶明)总指挥高性能此,村头一架小型飞机停落,战役结束,舍去胡庄,宋窑,陈庄,刘庄等地,自东至西巡礼全战场。晚返八十二团得命迅速转移兴龙飞虎政委乘吉普车到达日的地。十五日华东野战军十纵队改编为陆军第二十八军,即日行军至两淮一带休整。
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坐落于凤凰山东麓,于一九六O年四月五日奠基,一九六五年十月一日建成,高三十八米一五。纪念馆位于纪念塔之西南,面积二千八百余平方米,于一九六五年十一月六日落成,副馆长滕国宝交谈,向其介绍若干情况。
徐州古九州之一,尧封颛顼后裔彭坚亦彭祖于此,称大彭氏国,其国亡于商武丁四十三年。秦改彭城邑为彭城县。楚怀王心,西楚霸王项羽均先后建都彭城。刘邦封其异母弟刘交于此,号楚国汉宣帝,曾徙其子刘鼍为楚王,刘秀亦封其子刘英于楚国都彭城,章帝时徙封刘恭于此,为彭城国,东汉末年曹操迁徐州剌史部治彭城,徐之名至此始。东晋后衣冠士族大批渡江南去,司马睿遂京口今镇江设侨置徐诈,故徐州称北徐州。其名之含义据晋书地理志称,盖取舒缓之义,或云因徐丘以主名,十八日参观博物馆及登游云龙一日,午间兴化寺主持隆启耄尼留用斋饭,晚十六时半始下山。
一九八六年十二月十九日
十二月十九日,十一时二十分入安徽地至萧县官桥。又入宿县地至符离集买零碎烧鸡二角线,尝其味道而已。据镇工业办云:烧鸡历史七十余年,今年产四千呈示主要以缺头出口。其制造工艺十分精细,用饴糖浇麻油烹,并配了砂仁山茶,白芷,肉蔻。丁香,辛夷等十数种香料,放入六十年老汤中卤煮,故美味鲜美,腱而不胰。故成为全国名产。
十六时半入宿州城,投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牟正武极为关怀,立即命招待所起火烧水沐浴,晚间以丰盛酒宴招待。
二十日上午由政治部费学信干事陪同至市政府,市志办,拂晓报社,彭雪枫纪念塔,雪枫小学,并得书法家孟繁青墨宝,午饭后,在政治部与牟主任等合影,车至十三时送行后始返家用餐,费干事送至大路口。
行至桃园,见东去陈胜吴广起称大泽乡之路道冰雪泥泞,无法通行,遂继续南行入怀远县境君王乡,天黑投宿处女乡长王美英热情欢迎住小旅店。
宿州取古宿国名,秦时其地为相县,鲐县,符离县地,唐元和四年于汴水埽桥镇了今宿城大隅口建宿州,原以同年以土坯垒城,明洪武十年始以石为基,以大砖筑城。城周长六华里三十步,其西门称连汴门盖因汴沙流经于此,今城大河曰新汴河,南门曰望淮门,其南境濒临淮河。明万历二十三年,宿州知府崔维岳于城河内植莲藕,两岸夹植杨柳,至近代辛亥革命后几经战乱,宿州城池门楼仍基本完好。解六后除保留中共县委后院约百米一段年,其他均已拆除。该段北墙有扶疏亭,宋苏东坡为徐州二守时,曾为画竹一本赠宿州,二守,并有画竹诗:曰寄卧虚寂堂,月明浸疏竹;冷然洗我心,欲饮不可掬。后将画与诗镌于石,构亭储之,名曰扶疏,取竹影,扶疏之意。元末毁于兵火。明弘治年间,州字曾显金新筑亭,且将墨竹二段残碑嵌置亭壁。明清两代重加修葺,其他颂碑甚多,后亭毁,碑石大多损坪,为今亭又重建。
二十八日,其赠王美英乡长旅游诗一首:骑车至君王村西古白果树,下树三株,其干可三人合抱,余为乡题千年银杏树君王万户烟十四字。
九时南行过淮河涡河会流处于十二时半入怀远县城,穿城登荆山,参观卞和洞,又沿宝其东山脚下参观白乳泉称天下第七泉,泉旁有小楼名望淮楼。登楼北望淮水东流千帆意渡,有诗曰:注帆从天外飞来劈开两岸青山好趁长风衢巨浪,乱石自云中错落酿约一瓯白乳合邈明月饮高楼。旧匾已失,今由孟繁青书写。
十六时下山出城往北再过涡河大桥,沿北堤东行,又过淮河提揽河大霸往南入蚌埠市界,于十八时经胜利路延安路至交通路入军分区招待所。
蚌埠,淮河之滨新兴城市,尚书,禹贡篇载:泗滨浮馨淮夷嫔珠暨鱼。古代以来集馨玉珍珠及冰画为贡品。据资料记淡水河蚌有圆顶珠蚌,青壳蚌,北角无齿蚌,褶纹冠蚌,珍珠蚌,短褶矛蚌等。凤阳县志载,蚌步集在县西北五十里,蚌步某古宋珠之地。李商隐有诗词:蚌胎未满思新桂,高适更有词句:日出见鱼目,月圆知蚌胎,以珍珠比之明月,形容珍珠圆而茔晶。冰鱼鲁晶亮而头尖小,身滚圆透明,长数至盈尺。形为冰雪小棒,味美如嫩黄瓜,俗称黄花鱼,至清天仍为贡品佳肴。古时步埠通假船舶聚集之处日步头,亦曰埠头,故古称蚌步,及约今俗成蚌埠。明代乃凤阳府西北之边陲小集居民多以务农为主,聚族而居,原有七户尘之称斤,指其老居户而言,清末小蚌埠其正街,属凤阳往西属怀远,向东为灵圣所辖,故由三县成立三县司,由寿州镇台衙门派员带领十余士兵驻守。此乃初时设置治所之情况。一九O八年津浦铁路开工,千余筑路工人或为新居民,一九一一年津浦线通车后,此小渔镇一跃而为南北通颓败衢水陆枢纽,一九一三年始设安徽督军公署,俗称将军衙门,一九四七年设市,辖区五平方公里,人口廿万。一九四九年一月廿日解放,胸怀大志一九八四年统计,目前蚌埠市区面积四百十六平方公里,人口五十七万强。古老采珠之地已成为淮上明珠。
二十二日,十一时二十分至凤阳县城。
人武部在县府对门新建大楼抬招待所,但各办公室无人,问之曰已下班,等至十三时半仍无人。故先访城东北偶龙兴寺,又至城西二公里处参观明中都皇城遗址,仅存南门及西华门,西城墙保存尚完好,目前正修中。
十七时许返人武部,在宿舍访部长,正与人谈话,叫在外等候,无余坐屋檐下,待客离去后,入屋出证明,部长不看出,已有人说知可以住下,向其贵姓云姓吴大名则说就称部长好了,态度肃然。余至招待所,安排三楼大间,正下欲寻不见饭处时,见吴部长甄政委来住处看望,政委甄长连年五十,刚下乡归来,起车特来欢迎,部长吴守荣年四十余,言谈中似有为初见时之冷落而有歉意,甄政委令重新调住单间,命食堂备菜共酒。
凤阳在凤凰山之阳故名,凤阳新春又云国朝启运肇建中部,营皇城宫阙市凤凰山以为殿,势为凤凰嘶飞呜南昌朝阳,故曰凤阳。凤阳之地夏朝少昊之后于今城东临淮关附近建钟离子国。史家概言古钟离子国之地归属为吴头楚尾,盖其地吴王与诸侯会盟处,后楚灭吴越而属于楚。秦置钟离县。王莽之新莽时期因钟离养蚕富民政称蚕富县。东晋分九江郡为钟离郡。治所在临淮镇东魏于钟离设楚州。惰开皇三年,因濠水穿越而行,改称濠州,元至正十二年郭子兴起义军占濠州,至正廿六年朱元璋据濠州次年改称临濠府,洪武二年于濠州西南凤凰山之阳,筑新城,设凤阳县作中都,改钟离县为中立县,洪武三年改中立县为临淮县。洪武七年彻中都设中立府,府治迁至新城,称凤阳府。崇祯八年正月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破凤阳杀留守朱相国,焚皇陵民国初年降府为县,但仍为道专员公署之驻地。抗日战争胜利后,时蚌埠仍为凤阳县第二区,一九四七年元旦蚌埠设市,始今弃凤阳而去。
二十三日,八时十分东南行,过黄泥铺,入定远县地登红梅岭至林场丘陵地带。十二时半入定远城,道边午餐后继续东南行,过河池镇时已十五时半,距滁州五十公里,投宿镇东北三公里处驻军招待所,团政委吴小齐宣传股长高云来住得看望。今行七十四公里。
二十四日,七时四十分东行入山区过岱山西坡,攀磨盘山至顶入滁州市境,两日在丘陵地上下翻岗爬坡不计其数,行程缓漫行五十公里入滁州市亦然在深山中,欧阳修评翁亭记开文曰:环滁皆山地。十二时半入城而绕道去塘鹉山,顾文:其西南诸峰,林虞优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狼牙也,狼牙山古称摩陀岭,东晋狼牙王司马壑曾寓于此,而改称狼牙,山门苏东坡题作狼牙山。入山只六七里狼牙溪右有碎翁亭原有耿公石像高二米七八,傅抱石作欧公以画像,文革中均毁,更有郑板桥竹,唐伯虎画亦为造反派者焚之,今重塑欧公石膏像新增建苏翁亭记碑亭,更进山数里有开化寺,二十二尊佛像皆新塑。会果圆法师为寺及狼牙山管理处题字数幅。十八时入城军分区,参谋高于步洲热情看望。
滁州,以滁河得名,水蜿蜒于境东南。三国时名涂中,东晋为顿邱县,南朝梁立新昌郡,魏置南谯州,隋初改称滁州大业初为清流县,唐天宝间改为永阳郡,宋为滁州。唐武德初始有子城,罗城,月城。明代后因战火地震城墙逐渐崩溃倒塌,一九四九年解放时月城已无痕迹,罗城尚在,一九五四年尽拆城池。狼牙山险峻而秀丽,其峰耸然而立,其谷窈然而深藏。唐大历六年春三月,滁州剌史李幼卿筹资由僧法琛禅师主持建寺唐代宗批赐名为宝应寺。宋太完赐名开化寺,后易名开化禅寺,开化律寺,宋治平元改称狼牙寺,曾于五代十国显德三年,明洪武六年清道光年间光绪三十年共五次重建修建。一九六六年,寺内佛像全被砸毁百余名人硬匾烧光,次年该寺改为泥塑收租院,历代碑铭被移作泥人底座,毁碑刻之多难于计数。一九七七年成立管理处又作第六次修建。
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十二月二十五日,十三时十五分,由安徽滁州鸟衣镇压以东南八公里入江苏省境,至江浦县地西葛村。十六时正至浦口,过吴江入南京市区。
一九八七年元旦
上午,至新华社江苏分社会见原社长李久泽四十年前同在渤海日报工作。
二日,九时至堂子街四十七号看太平天国壁画,一九五二年发现时房主李章先年七十余,据云其祖父辈于太平天国建立于南京前夕建此屋,后为某王府,今存壁画廿幅,为原有之十分二三,其东壁画有大江望楼,罗尔纲等鉴定确为太平天国遗物。又西去水西门,中华门。今开为文物保护单位,据云今后将建成古代军事博物馆,明时南京廿九门,有城门歌:三山聚宝临通济,洪武朝阳镇太平,神策进串定中阜,仪凤清凉到石城。所谓聚宝即指今中华门,聚宝门形似陶瓮,又称瓮城。一九三一年改为今名。位于南京城正南,外壁以石条砌成,整个建筑以石灰桐油和糯米汁粘合而成,高廿一米四五,总面积一万五千一百六十八平方米,为中国规模最大之城门。有三道瓮城四道券门贯,共有藏兵洞廿七,可藏兵三千人,遇有敌兵攻手,城门千斤闸自动降落切断退路,伏兵四起,恰如瓮中捉鳖。
十一时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参观,馆址为明代中山王徐达府邸上德年间改为徐氏私园,取苏东坡,瞻望玉堂门在天上之意,因名瞻园,太平天国时为东王杨秀清王府,夏官副丞相赖汉英衙署,后为幼西王萧有和王府。一九五八年建为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女馆长姚呜凤为余题字,天国不朽太平永昌。十三时游雨花台烈士陵园,十五时游郑和公园参观郑和纪念馆。
明史郑和传,郑和云南人,洪熙元年二月仁宗命和以下番诸军守备南京,南京设守备自郑和始。今园南有马府街,园为其后花园,一九八五年七月一日为郑和下西洋五百八十周年曾召开郑和学术讨论会,设研究会纪念馆。
十六时至鼓楼参观日军大屠杀纪念碑。
三日八时许由鼓楼出中山门参观中山陵灵谷寺,瑞祥法师联字云游天下。
五日,九时之城南行十七公里至后白墅东折,又十三公里至茅山镇,村头有黄玻璃瓦顶仿古建筑,为新四军茅山抗日斗争历史纪念馆,入馆其领导招待午餐,十三时步行登茅山,满山布满冰雪,半山处有石级九百九十九,极顶有九霄万福宫,三进殿宇,重塑神象,有道士四十余。十四时半下山。由青年男女工人小阮小张扶仍滑倒数次,衣鞋尽湿,夜宿纪念馆招待所。今行三十公里。晚冷水沐浴,刷洗鞋袜,纪念馆书记赠资料一集。
六日,由茅山南行,四公里沿天王寺至常州公路东行三十一公里入金坛县城。
金坛古为乡,隋文帝开皇十五年改乡为县,名金山县。据县志载,六天之内有地国之洞天三十六所,华阳其第八也内有金坛百丈,秦时名为句金之墁,古人谓金坛之虚台。按句容亦依句曲之西得名,茅山为古句曲山。唐睦改金山县为金坛县。
入城县直街东有太平天国戴王黄呈忠府。仅存正厅三间七立梁上绘太平天国龙凤,皆楠木结构。
出戴王府之北有华罗庚中学,入内访问得知华金坛城人,金坛中学为其母校,另于金坛公园内建华氏纪念馆。
十四时半至南郊愚池亦名花园唐建段玉载纪念馆,纪念馆绿水环抱由东堤小道环水绕过五曲桥六角亭进入纪念馆所在之半岛,清代风格建筑灰瓦白墙,三面不波荡漾,水面达四十余亩,极为水上仙宫。纪念馆包括门厅纪念堂,东西陈列室。据云其后将建经音楼,其前将建卧波桥。游人所到无不为甚风光秀丽而吸引。据云所在原有庙宇早毁,一九八四年十月廿日落成之纪念馆第一期工程投资五十万元。
段玉裁清乾隆年间著名训诂音韵文字学大师。乾嘉学派之中坚与其好友王会孙齐名。王裁字若膺号茂堂,著述六书音均表,说文解字注,经韵楼集等数百卷,段老夫子少年聪慧,六岁时即有颖异有兼人之资,读书日进数千言之美称。年七十三,经三十年之艰辛,其说文注三十卷告成集一千七百年国学王大成,为九千汉字字音形义作详尽解说。甲子年为段老夫子诞辰二百五十周年,是年十月下旬在金坛纪念馆举行纪念会学术讨论会,学在云集,规模盛大,画家花曾作段夫子画像,沙孟海,林散之,尉天池约同等人书画达三百余幅,今得视赏墨宝亦一大幸。
据纪念馆工作人员潘风娣介绍并资料证实,段玉裁客死苏归葬祖籍,但其墓地久已淹没无闻。一九八四年四月自花乡七十高龄张佐老人口中得其祖上曾受人嘱托代管该墓,祖孙四代相传至今。墓未毁于兵火及战乱,却在解放后大跃进中被挖掘。老人感慨万千。四月间一连三日终于在该乡大霸头水库涵洞水下三尺处挖出一玉裁之母史太夫人墓碑,继又挖泥土碑铭为清故兵茂堂公夫妇墓葬。一代宗师,桑梓埋骨之地终于得见天日。中国训诂学会,长徐复教授,撰写重修段玉裁墓碑记立于其故乡,青山绿水尽和日丽之间,大师有知当含笑九泉矣。
十六时,天色已晚,投宿人武部,晚间吴厚富政委来住处慰问并挽留过腊八节。
七日六时半起床七时吴政委来邀去其家吃腊八粥。八时去县人民政府张延培副县长题华罗庚格言,树老易空人老易松戒空戒松任题段玉裁先生名句:不耕砚田无乐事,赠于渐逵碎六斋诗集。
八日,访常州人民政府,原副市长金德培顾问题恽代英诗句,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槟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气作楚囚。
瞿秋白纪念馆在常州市庙沿河八十四号,原址系瞿氏宗祠匾额篆书城西瞿氏宗祠,乃秋皇之叔祖父赓甫先生于清末住湖北政使时捐巨款修建,面积为旧共一千十五平方米,东西两院务四进为江南民居式庭院。一九一二年秋白因家贫而迁居祠堂东院,一九一六年因母亲金璇死而全家离去,秋白之生地在常州青果巷八桂堂天香楼为一旧式木结构二层,现为民居杂院,纪念馆陈列品中之秋白曾用过物品,如笔架笔洗砚台镇尺,书柜等,均系其妹轶群在杭州收藏,珍贵者乃秋白幼时所作山水画一幅,其父世玮公所画岁寒图。六十年代初秋白夫人杨之华,秋白妹瞿轶群重新改葬秋白之母墓并立碑石,十年动乱中碑毁尸杨,已无痕迹。
上午至局前街太平天国国护王陈坤书府,常州市文物委员会设此,工作人戴博元骑自行车陪同至东大街参观藤花馆,苏轼曾居住于此,大门系石库门式门楣书藤花旧馆四篆字约在民国初年刻石有正厅三间楠木梁柱形制古朴,当为元明之物,其东又有宅第,据云均系东坡居士居处,今为民居,不久将重建苏轼藤花馆。又东去至鲜鱼巷此乃盛宣怀故居,共八进,今为民居多已改建。又至和平南路二百三十五号,近代七君子之一史良故居,临街民房三间,亦未修建,再南有旧运河梁武帝大同元年新坊桥在街东首,原有碑,不存今正重修桥面,工费八万元,在清凉寺对面共产党人张太雷故居,东西两院正屋各三间两门并列现为民居,据云未内修复,然后入清凉寺参观现代名人书画展。
下午又东去参观著名古刹天宁禅寺。始建于唐天复年间,名广福寺,北宋政和元年现在建筑乃清同治至光绪三十年间重建,故称现名,原有殿宇八座,金楼各二十五座,建筑群四百七十余楹,占地一百三十亩,大雄宝殿重檐九级顶,高九丈九尺,进深约八丈余,殿内铁梨木大柱高达九丈,故有栋宇摩霄汉,金辉云霞之称,解放前后常住和尚八百多,时达三千众。解放后遂渐散去。一九五八年国家进行房改政策,大部归为民居,仅存有佛像殿宇占地不足八亩,留住约三十僧人。十年浩劫,庙房除屋架未折,上自屋面,下至地地坪尽遭破坏,六百余佛像无一幸存,八橱经卷焚烧大半。一九八零年八月市政府决定重修,次年三月动工。初时原副省长常州企业家刘国钧之夫人,香港捐赠修建天宁寺廿万元,文笔塔卅万元,市政府历年每次拨五万元,共三十万元,江苏省拨十四万元,国家文物局拨廿万元,至今已用费一百十万元。用木料三百立方,石料二千立方,重塑并金壮佛像四大金刚高达七米八,杭州灵隐寺四大金刚高六米,六百余,均为浙江余姚民间艺人作品。文革中住庙居民五十余人,已大部迁出。周围原庙居住二百五十余户及五单位之搬迁与否,乃财力问题,近年难以实现。
出天宫寺又东去入舣舟亭公园。宋时苏轼十一次来常州,并终老于常,相传此地为苏东坡来幸系舟处,南宋时常州人,建亭以示纪念故名。清初亭毁,乾隆二次来常时复建亭,并书诗立匾,太平天国时又毁。一九五四年建东郊公园,一九八四年重新建亭,因改名为舣舟亭公园。常州城中穿运河自西北而东,大小河流数十相连成水网状,舟穿梭往来如织,一幅典型江南水乡景象,舣舟亭在水城门以外,三面环水堆土成山,亭建于山顶。以东隔河有小岛广约百亩,居数百户人家,今已搬迁,折西三孔石仓桥改建于此,亦名弄进县广济桥,据云系明代建筑,广济桥与东岛相连成为公园之新园地。
常州更有红梅阁,季子祠,贞和堂,八桂堂,录慎行故居,李伯元故居等,均未修后,已无时间,未作参观。
徐霞客故居,余一九八四年所见全村皆旧瓦屋,惟此所为明代建筑,且有碑雕与古树一株,据史料记载,霞客母曾手植槐树(待查其依据)古建位村东,东临圣水桥,南接晴山坚故确定为霞客故宅。今已重新建屋三进,东西各有厢屋。负责人刘正泉,原系教师,今在新建故居重逢,分外亲切,刘老师因为全题霞客诗句:春随香草千年丰,人与梅花一样清。
余再次与刘老师交谈,得知霞客之墓葬变化情况。一九五八年马镇公社领导人,出于善意迁葬全乡各地埋葬之烈士,于公社附近建烈士陵园,同时未经请示将位于马公桥北一公里处徐霞客之骨骸装缸罐,迁入烈士陵园,后受到上级文物机关批评,又草草令一四类分子将其骨骸埋回原墓地。究竟迁回埋于何处不得而知,有人分析可能丢进墓地以东池塘之中。一九六O年上级拨款重修霞客,结果修在一座花岗岩墓坑之上,一九六六年动乱破所谓四旧将新修之墓破坏,据一九八O年迁墓当事人日睹,霞客墓系明矾浇浆墓坑,故可以确认重修墓时未加来证而张冠李戴,一九七八年秋迁葬于睛山堂时,发原墓证实系明矾浇浆墓坑,但空无他物,又发掘原墓之西南六O年重建墓,确为花岗岩墓坑,亦空无他物。由此证明,霞客遗骸已不知下落。一九五八年迁回原处人,今仍在,但失口否认丢失他处,坚坚说确已埋回原处。一九七七年在墓地西中村头附近田埂发现原墓碑,一九七八年在睛山堂后院所建之墓乃一空墓,一九八四年重修睛山堂时,又将墓后移三十公尺,并将原墓碑立于墓前。
十二日八时至市政协,访程诖秘书长山东胶东人,廿七军转至地方,攻书法为无锡文席知名人士程介绍认识江南诗词学会副会长无锡市书画院顾问冒亦诚,昌原政协秘书长已退休,今来读文件适巧,为余题字,十三日至常熟市体委见副主任陈金寿,而后去虞山北麓参观兴福禅寺。南齐邑人郴州牧倪德光舍宅为寺,名为大慈寺。据高僧传载:唐贞观开有黑白二龙交勇冲迸成溪遂成破涧。故又名破山寺。又传建大殿时殿内有巨石在西北偶隆起左视之为兴字,又视之似福字,大如伏牛,纹筋暴届,唐咸通年间懿宗赐大钟及兴福寺额,遂名闻海田,成为江南名刹。自古高僧代上,唐之怀述常达梁之彦称宋之晤恩,为兴福寺四大高僧今有高僧墓尚存。
兴福寺户衣山为宫,沓嶂四遮,古木参天,气象雄伟。十年动乱遭严重破坏,纱生老法师说,一扫而光连一双筷子未留。石代著字以画,有邑人黄山谷山水画等,大部分丢失,所幸渍沙经平伽经,日本大藏皆还完好保存下来,由图书馆交回。清代白玉佛坐像高约二米已毁碎。
自一九八一年五月重修庙宇,于上底完工,共用金八十万元,政府拨款五十万元,余者自筹,大雄宝殿匾由孙中山先生秘书田桓书写,老法师纱生题词后陪同参观欲留斋饭,告谢老法师送至山门以外。
十六日,再其上海警员备区政治部得介绍信一张,参观上海市静安寺和尚请用斋饭。去常熟路六十六号访老画家李善静老先生,李年八十一岁音颜健步为青年曾在大连与刘同珍同志相识,故十分热情,同赴华山路街道办事处参加画展开幕,又识北京人美再公周宝歙上海警备区原副司令宗凤洲之无人孙静其夫妇河北省蒿城县人,孙,李等皆有作品展当画展于十三时开幕,济之一堂皆六十以上老人,周老当众作介绍,余即席讲话,又为诸人签名留字,有书法家刘惜阐张家庆作书赠余。十六时许至香山路参观孙中山先生故居。
晚间上海市委原老干部局局长张民诚同志来住所看望,并赠苹果一袋。张一九二一年生南皮潞灌乡人,曾同在沧县马厂街模范小学先后读书,一九四四年任沧县抗日人民政府公安局长时又同一起工作,后任沧县县长。
下午再访李善静,周宝虚,李志作画梅稻图。,吉作诗,李老补画。
周老六十六岁,其母施锦川乃施滋卿之女,郑孝胥之姨表妹,周老笃信耶稣教,又重研究老子道德经及道教对人生指学有独到见解。
二十一日,访松江县人民政府西行参观西林塔,清真寺,陈化成祠,醉白池,雕花楼,方塔园之兴圣教寺塔,唐陀罗尼经石幢,原府砖雕照壁兰瑞堂,天后宫大殿及宋桥等。在参观雕花楼时,左脖颈扭伤,未能去城西北二十余里之九峰参观。
尚书禹贡载郑康成注杨州自淮而南至海以东者,故松江当属杨州之域,秦统一六国后成立娄县。同书又载,夏禹治水,使三江既入震泽底定。三江者指淞江今称吴淞江,东江即今黄浦江之前身段=,娄江其古河道在今太沧,浏河附近,太湖别名震泽,言三江之水导之入海,太湖得于稳定。三国时吴蜀鲍陵大战中,吴都督陆逊立功,孙权封陆逊为华亭侯,后又进封为娄侯。唐玄宗天宝十年吴郡太守赵居贞奏请将昆山南境嘉兴东境,海盐北境设置华亭县,元世祖至元十四年升县为府华亭府隶属于江淮行省。一年后改华亭府为松江府。民国三年改华亭县为松江县。据晋书载:晋代文学家陆机,陆云兄弟即华亭人士,极受洛阳中书令张华之推崇,张云与名士荀隐在张华府内相织,荀自称:日下荀呜鹤,德别称:云间张士龙。唐王勃作滕王阁亭,文中引其兴,有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之句。故云间为松江之别称。
西林塔在松江中山路路北塔弄之东,七层八角砖木结构,高四十余米,据松江府嘉庆志载西林禅寺及宋咸淳间僧睿建前有宝塔七层,名崇恩,又名圆应明洪武二十年僧淳厚重建长年失修,现仅存塔身。
陈化龙福建同安人,鸦片战争中抗英名将,曾任福建水师提督驻守厦门,后调任江南水师提督,驻守松江,一九四二年六月十六日在吴淞口抗击英军,身先士卒,英勇牺牲。邑人朱文璇等于当年请购原秀甲园地基在西林禅寺北,建陈化成祠,供寺陈公神位,四时祭祀,同治元年祠毁于战火,光绪廿四年重建民国初重修,现存祠殿两进,为农机所仓库库房。
清真寺住于中山中缸鼙行,据康熙十六年碑记,寺于元至正年间蒙古氏创造,经甬道西见分晓有小墓,碑记为元达鲁花赤墓。寺年久失修更在文革中毁。一九八六年九月开始重建,第一期工程大殿围墙等至今已化五十万元,由上海市文管会拨款。
醉白池信于人民南路占地七十亩,清顺治间,邑绅顾大申以明代旧园改建而成,据碎白池记:宋代韩魏公慕白居易而筑醉白堂于禄第之池上,水部君(指顾大甲)又仿韩而以堂名其池。明董其昌在此写有条幅:堂敞四面,面池背石,轩豁爽垌,前有广庭,乔枯丛筱映带左右。一九八一年整修,又大力扩充关为公园。西林塔附近旧有,雕花楼,为清代建筑三进二庭四厢之民宅院落。门厅朴素无华,染坊门窗装饰均施有情古花卉及王云义人物之精美木刻浮雕。今立塔园以方塔园以方塔即兴圣教寺塔为中心,于一九七六年修复方塔之后逐渐建成。一九七三年至七六年用款十九万元重修方塔。一九八二年于上海河南路折迁元代置天妃宫大殿落架移置松江方塔之北。一九八四年又自松江中山西路折迁明代兰瑞堂改建于方塔园内西部。兰瑞堂原有清代书法家张祥河出书匾额,现已毁,清初曾为江西巡抚朱春宅第大部分梁柱用楠木制成,故俗称楠木厅。方塔北有砖雕大照壁,建设于洪武三年。乃在兴圣教寺之基础改建府城隍庙时建立。照壁面宽三间高四米七五,宽六米一。于三十平方米画面上雕巨形怪兽如麒麟脚踩元宝珊瑚如意玉环等,旁有灵芝摇钱树。上方雕中天旭日。传说怪兽名猃贪婪无比,妄想吞日,蹈海而亡。
据工作人员杨济云介绍云塔园之设计系出自上海同济大学历史建筑系教授冯马忠之手设计费三万五千元。全园占地一进八十二亩,以方塔为主体,处处取方,以大方石铺地,四周组合文物古建,广植竹林,树木,曲幽处设茅亭,更有古柏古银杏以及自松江明代濯锦园及画家孙克弘园中移来五老峰,美五峰等太湖巨石点缀其中,人工开湖泊,湖泥叠土山,以杨州瘦西湖济南大明湖之手法,造成景深开阔,视野无限之效果,园林线条粗犷,山水原野,惟典明洁,余坐草亭离舍间,河水宋桥畔读诗,直至傍晚而归。
二十二日,队雨南风,七时三刻冒雨顶风东南亚行七公里至黄浦江米市渡乘船过渡,又行七公里至松隐东折九公里至金山县亭林镇。清雍正年间,由华亭县即松江划出云间,白沙二乡之半建奉贤县,划娄县之胥浦一乡及华亭县之枫泾,集贤,仙山,修竹节四乡之半建金山县。金山湖于海中大小金山岛故名其南境有金山卫,位于杭州湾,乃抗倭之军事要塞。抗日战争中日军曾由金山卫登陆,今有日寇杀光=害是中民众万人坑墓地。
亭林为上海十县三十四城镇之一,人口约五千,工商业发达,人均收入去年七百元,镇中有高阜名读书堆,高八九米,方圆十余亩,俗呼大寺山,相传为顾野王隐居撰写兴地志之所。野王字希吗南朝梁陈间文字训诘学家,吴郡吴人,初仕梁陈时官至光禄乡读书堆旧有大树古松,据松江县志载,明成化间从存。古松名剔牙松亭林里八景之。读书堆东侧原有八角井,又有墨池,仙人洞。萧中素游宝云大诗,有对来仙洞一丸泥句。亭林旧有松雪碑,又名子昂碑,元赵孟兆页题刻,十年动乱中毁。
亭林街南首有古松乃罗汉松,仅存半根树皮,技茂葱葱。相传系元代文学家书法家杨铁崖手植,古松高七米二,胸经十九厘米一七,胸围二米八,树莲四米八,杨维桢字廉夫,号铁崖浙江诸暨人,官至建生路总管府推官,张士诚在平江定都称王杨携家隐于松城迎仙桥河西,自云:余客松游亭林寻野王读书台所见已夷为隧陇化为草束门人留之小住,正六十寿,因植松自寿当在斯时也,明太祖开元抵家,年七十四殃葬修竹乡,王岽麓古松得以保存,列为上海市保护之古代=树,去年拨款十一万元,加石栏保护又建古松草堂成为游览之所。
亭林镇镇长车荣泉文书鲍益元借市场饭店招待酒饭,过阴历小年腊月廿三日节日。
十五时继续南行十五公里至查山,投宿上海警备区守备九团一营,据云,该团乃一九四七年攻打江苏盐城战斗中被授于叶挺团荣誉称号。今在雨中行三十七公里。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烈士陵园附近的医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