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分不清汤圆还是元宵 汤圆

|||||||||||||||||
&>>&&&&&正文
元宵和汤圆傻傻分不清?看看它们的区别吧
  温馨提示:汤圆不宜多吃或油炸
  元宵或汤圆的主要成分都是糯米,属于高碳水化合物,且黏性极高不易消化。此外馅料无论甜咸,都含高热量高油脂。患有胃肠道疾病、肾病、慢性胰腺炎、消化能力较差的老年人和儿童、体重超重者,更应少吃或不吃。
  不少人除了水煮元宵或汤圆,还喜欢油炸着吃。虽然这样会格外香脆可口,但油脂和热量的比例会更高。
  专家建议进食元宵或汤圆时,多喝元宵或汤圆的汤水。因为糯米粉中含有较多的水溶性维生素,可保证正常的胃肠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功能。
责任编辑:hn_新闻
48小时点击排行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当前位置:
有多少人分不清汤圆和元宵?标准答案在这里
发布时间:&&
文章分类:&&
点击上方“2144小游戏”可以订阅哦!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 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元宵节将至!汤圆君和元宵君又在市场上闹腾起来了,但大家需知道汤圆和元宵尽管在原料、外形上差别不大,实际是两种东西。下面一起了解元宵和汤圆的区别吧!
北方元宵——滚
首先需将和好、凝固的馅切成小块,过一遍水后,再扔进盛满糯米面的笸箩内滚,一边滚一边洒水,直到馅料沾满糯米面滚成圆球方才大功告成。
由于制作工艺不同,元宵比汤圆的口感要粗一些。
元宵的馅料相对单一,传统元宵以甜馅为主,馅料多为白糖芝麻、桂花什锦等。
元宵煮后,汤会比较浓,跟糯米面粥似的,表皮松软,馅料硬实有“咬劲”,果香和米香浓郁
南方汤圆——包
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团(跟做饺子时和面一样),放置几小时让它“醒”透。然后把做馅的各种原料拌匀放在大碗里备用(不须像做元宵那样切成小块)。汤圆馅含水量比元宵多,这是两者的区别之一。包汤圆的过程也像饺子,但不用擀面杖。湿糯米粉粘性极强,只好用手揪一小团湿面,挤压成圆片形状。用筷子(或薄竹片状的工具)挑一团馅放在糯米片上,再用双手边转边收口做成汤圆。
汤圆越软、滑越好,对糯米原料很讲究。选粘性特强的品种,要用“水磨粉”。把糯米粒用水泡过后,连水带米一起上磨,而且最好用石磨磨。磨成的粉用纱布袋吊 起来沥干,可以冷藏三四天(时间长了会发酸)。可见,好的汤圆很难工业化生产出来,这又是它与元宵不同的一个特点。
汤圆的馅料更为丰富,涵盖甜咸荤素,在传统甜馅的基础上加入肉丁、火腿丁等馅料。
汤圆与元宵食用禁忌
1、由于元宵或汤圆的主要成分都是糯米,黏性高不易消化,而馅料无论甜咸,都属高热量高油脂,因此专家提醒患有胃肠道疾病、肾病、慢性胰腺炎、消化能力较差的老年人和儿童、体重超重者,应少吃或不吃。
2、对于元宵和汤圆的吃法,较为健康的吃法仍为煮或蒸,且进食时,建议多喝煮元宵或汤圆的汤水。因为糯米粉中含有较多的水溶性维生素,可保证正常的胃肠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功能。这些维生素大部分都溶于汤中,有利于人体的正常消化和吸收。
哪些人不宜吃元宵?
年老体弱者:这些人消化功能减退,有些牙齿已经脱落,特别是老年人吞咽反射比较迟钝,可能会因急速吞咽而引起元宵卡喉,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
发热患者:发热时患者的胃肠道处于相对抑制状态,因此应吃些流食等容易消化的食物,否则会加重病情。
溃疡患者:吃元宵可促使胃酸分泌增多,加重对溃疡面的刺激,严重者可诱发胃出血、胃穿孔等。
糖尿病患者:元宵含糖量较高,患者若贪图口福,可使血糖急剧升高,不仅会加重病情,还会诱发酮症酸中毒。
久病初愈者:此时患者食欲虽有好转,但消化功能仍然较弱,过量食用元宵不利于康复。
急性胃肠炎患者:患者的胃肠道正处于充血、水肿状态,吃元宵会加重胃肠道负担。病人应吃些米汤、藕粉等易消化食物。
高血脂和冠心病患者:元宵中的油脂、糖等会增加血液黏稠度,使血流减慢,血压增高,还会加重心脏缺氧、缺血,诱发心绞痛。
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本文永久链接:/category/ent/440839.html
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由网友提交收录,文章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需收录/删除,请联系本站小编 QQ:
最新文章:文章推荐:
热门推荐热门文章
本周热门文章推荐
猜你喜欢最新文章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本版帖子相册用户帖子
查看: 1186|回复: 18
签到天数: 92 天[LV.6]常住居民II主题帖子积分
钻石会员, 积分 3215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848 积分
钻石会员, 积分 3215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848 积分
前几天有一个宁波小伙无意间跟我说起了元宵,我说元宵就是汤圆,汤圆就是元宵
他说错!我好奇巴巴的问他为什么说是错
他说这两种虽然都以糯米粉为主料,但是做法,馅料和口感都有很大的区别的!
被这位兄弟汗死了
难道这两个真有区别了?
民生零距离,生活早知道,欢迎关注稠州论坛微信公众号。
签到天数: 20 天[LV.4]偶尔看看III主题帖子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987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8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987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8 积分
没有吧 叫法不同
民生零距离,生活早知道,欢迎关注稠州论坛微信公众号。
签到天数: 92 天[LV.6]常住居民II主题帖子积分
钻石会员, 积分 3215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848 积分
钻石会员, 积分 3215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848 积分
没有吧 叫法不同
{:soso_e101:}有人跟我说汤圆是煮的,口感细腻润滑,元宵是蒸的,口感醇香,东北就是这样,南方叫法都一样的,元宵就是汤圆,汤圆就是元宵
民生零距离,生活早知道,欢迎关注稠州论坛微信公众号。
签到天数: 5 天[LV.2]偶尔看看I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306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35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306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35 积分
元宵汤圆傻傻分不清楚
民生零距离,生活早知道,欢迎关注稠州论坛微信公众号。
签到天数: 20 天主题帖子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80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7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80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7 积分
概念不一样
民生零距离,生活早知道,欢迎关注稠州论坛微信公众号。
签到天数: 2 天[LV.1]初来乍到主题帖子积分
多其马爵士
中级会员, 积分 332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74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332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74 积分
都一样的东西
民生零距离,生活早知道,欢迎关注稠州论坛微信公众号。
签到天数: 3 天[LV.2]偶尔看看I主题帖子积分
威望160931
还有这样滴说法
民生零距离,生活早知道,欢迎关注稠州论坛微信公众号。
签到天数: 92 天[LV.6]常住居民II主题帖子积分
钻石会员, 积分 3215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848 积分
钻石会员, 积分 3215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848 积分
还有这样滴说法
吼吼~~是滴,我也惊讶了
民生零距离,生活早知道,欢迎关注稠州论坛微信公众号。
该用户从未签到主题帖子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27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7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27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7 积分
民生零距离,生活早知道,欢迎关注稠州论坛微信公众号。
该用户从未签到主题帖子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66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3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66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3 积分
民生零距离,生活早知道,欢迎关注稠州论坛微信公众号。
Powered by
请谨慎发帖
本网站会记录您的IP地址。请注意,根据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您发帖内容、发帖时间以及您发帖时的IP地址的记录保留至少60天,并且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这类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本网发布的内容属原作者和本网站共同所有,未经作者和本网站书面认可,不得转载。
声明:本网言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所有帖子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社会化媒体
了解更多>>
桂ICP备 号
桂公网安备 36号
阅读下一篇
自媒体运营攻略
行业经验交流
Hi,在你登录以后,就可以永久免费的收藏任何您感兴趣的内容,关注感兴趣的作者!
已有帐号请点击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验证邮件
请在48小时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验证邮箱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重新发送
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又想起来了?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邮件
请在5分钟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重置密码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重新发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意见与建议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 留下您正确的联系方式,以便工作人员尽快与你取得联系
转藏至我的藏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元宵节为老人送汤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