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钠的用途,氢氧化钙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是常见的碱。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都能用作建筑材料
B.都能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C.它们的溶液都能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D.它们的溶液都能用于吸收二氧化硫气体
试题分析:氢氧化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不能用作建筑材料,氢氧化钙是重要的建筑材料,A错误;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易潮解,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氢氧化钙不具有吸水性,不能作干燥剂,B错误;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常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无现象,不能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C错误;氢氧化钠易溶于水,可用于吸收二氧化硫,D正确。故选D。
试题“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是常见的碱。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主要考察你对
等知识点的理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紫色石蕊试液能使盐酸变红色
B.氢氧化铁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C.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用布擦去即可
D.碱溶液里都含有氢氧根离子
化学实验室,我很向往.实验室有四个药品橱,已存放如下药品,实验室新购进的活性炭,应将它存放在(  )
盐酸、硫酸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下列实验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过氧化氢制氧气
B.高锰酸钾制氧气
C.刷洗试管
D.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高考全年学习规划
该知识易错题
该知识点相似题
高考英语全年学习规划讲师:李辉
更多高考学习规划:
客服电话:400-676-2300
京ICP证050421号&京ICP备号 &京公安备110-1081940&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0531号
旗下成员公司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氢氧化钠怎样变成氢氧化钙?方程式
2NaOH+CaCl2——Ca(OH)2+2NaCl氢氧化钙是微溶于水,会有沉淀.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2014中考化学有关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变质的探究复习题(含答案)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2014中考化学有关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变质的探究复习题(含答案)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
2014中考化学有关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变质的探究复习题(含答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
文章来 源莲山课件 w ww.5 Y
实验探究一有关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变质的探究
1.(2012年湛江)实验室有一瓶保管不当的试剂(如右图),其残缺的标签中只剩下“Na”和“10%”的字样。已知它是无色液体,是初中化学常用的试剂。小欣和小芳同学很感兴趣,决定对其成分进行探究。&【提出猜想】(1)这瓶试剂可能是什么溶液呢?①可能是NaOH溶液;②可能是Na2CO3溶液;③可能是NaCl溶液。(2)根据受损标签的情况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A.酸     & B.碱   & C.盐【收集资料】Ⅰ.初中化学常见的含钠化合物有NaCl、NaOH、Na2CO3、NaHCO3。Ⅱ.测定室温(20 ℃)时,四种物质的溶解度的数据如下:物质&NaCl&NaOH&Na2CO3&NaHCO3溶解度/g&36&109&215&9.6【得出结论】(3)小欣根据试剂瓶标注的溶质质量分数10%和上表中的溶解度的数据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________(填物质名称)。【设计实验】 (4)①小芳用胶头滴管吸取该溶液滴在pH试纸上,测得pH>7,这瓶试剂不可能是______。②小欣为了检验该溶液是NaOH溶液还是Na2CO3溶液,她又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及化学方程式取样于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钙溶液&__________________&猜想②正确,相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你选择与小欣不同类别的试剂,来鉴别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你选择__________ 溶液。&2.(2013年广州)实验室中的试剂一般要密封保存,否则可能会与空气接触而变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发现一瓶未密闭保存的KOH固体,对其成分提出以下假设,并完成了实验探究。 假设1:只含KOH; 假设2:含KOH和K2CO3; 假设3:只含K2CO3。(1)成分中可能含有K2CO3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______________,说明假设2或假设3成立。(3)进一步探究的过程如下:&①“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②“固体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③加入足量CaCl2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变质试剂也有利用价值,从KOH和K2CO3的组成和性质看,这瓶变质试剂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3.(2013年北京)化学小组的同学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实验方案如下: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及操作&实验现象&①将注射器1中的溶液推入充有CO2的瓶中&气球鼓起&②…&无明显现象&③将注射器2中的溶液推入瓶中&溶液中有气泡产生,气球变瘪&④向外拉注射器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步骤①中气体鼓起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步骤②中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步骤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本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小明和小艳在实验室配制石灰水时,小明同学将两药匙熟石灰样品放入小烧杯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充分搅拌后发现烧杯底部仍有不溶性的固体,于是他认为熟石灰样品已经变质。小艳同学不同意他的判断,你认为小艳同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针对该熟石灰样品的成分,同学们展开了讨论,请你参与讨论并完成实验报告。【提出问题】熟石灰样品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作出猜想】甲同学猜想是Ca(OH)2; 乙同学猜想是CaCO3;你认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与结论】请你通过实验验证你的猜想。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的熟石灰样品于烧杯中,加适量的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适量__________;向滤出固体中加入适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猜想正确【拓展与应用】小组同学反思了熟石灰变质的原因,认识到实验室应________保存熟石灰。5.(原创)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一瓶没有塞橡皮塞的氢氧化钙溶液进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提出问题】该氢氧化钙溶液是否全部变质? 【猜想与假设】猜想①:氢氧化钙溶液可能全部变质,变成碳酸钙。猜想②:氢氧化钙溶液可能部分变质,其成分是______________。【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1)取样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有________生成 &原溶液里一定有碳酸钙 (2)另取样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 & 溶液成红色&原溶液一定有________【实验结论】综合上述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猜想____________成立。【反思拓展】(1)氢氧化钙露置于空气中易变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在分析化学反应的物质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的是______________。6.某化学实验活动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参与他们进行的探究活动:【猜想与假设】猜想Ⅰ:全部是NaOH;猜想Ⅱ:全部是Na2CO3;猜想Ⅲ:______________。【实验与探究】(1)实验如下: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 & 结论及解释步骤一: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蒸馏水完全溶解,然后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实验过程中始终没有气泡产生&证明猜想__________成立步骤二: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蒸馏水完全溶解,然后滴加氢氧化钡溶液&实验过程中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猜想Ⅱ或Ⅲ成立,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2)为了进一步地验证猜想结果,小明同学提出了如下实验方案:继续步骤二的实验,过滤,然后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若酚酞变红,则猜想Ⅲ成立;若酚酞不变红,则猜想Ⅱ成立。小华同学立即对小明同学的方案提出了质疑,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氯化钡溶液呈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但碳酸钠溶液呈______________性(填“酸”或“碱”),能使酚酞变红。因此,他认为该方案的操作步骤中应该改进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小组的同学展开讨论,又提出了一个定量试验方案,通过测定产生沉淀的质量来证明猜想Ⅱ或猜想Ⅲ成立。试验如下:准确称量m克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热蒸馏水完全溶解,然后滴加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得沉淀的质量为n克,若猜想Ⅱ成立,则m与n的关系式为(用含m和n的等式或不等式表示,下同)______________;若猜想Ⅲ成立,则m与n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反思与交流】久置固体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原创)在化学实验室,小刚和小强意外发现实验桌上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他们对这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提出问题】这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 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会发生变质。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探究】为检验这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小刚和小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小刚:取少量样品加适量蒸馏水配成溶液后,滴入几滴酚酞溶液,若观察到溶液变红色,证明该瓶氢氧化钠固体没有变质。小强:取少量样品加适量蒸馏水配成溶液后,滴入适量澄清石灰水,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该瓶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变质。你认为上述实验方案错误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设计另外一个方案,证明该瓶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变质,并完成以下实验报告: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流反思】在实验室里氢氧化钠需要密封保存。药品密封保存的原因很多,请你写出浓硫酸需要密封保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变质的探究1.(2)A (3)碳酸氢钠 (4)①NaCl②实验现象&结论及化学方程式产生白色的沉淀&Na2CO3+Ca(OH)2===2NaOH+CaCO3↓(5)氯化钙(或氯化钡,或盐酸等)(合理即可)2.(1)2KOH+CO2===K2CO3+H2O(2)有气泡产生 (3)①过滤 ②CaCO3& ③使碳酸钾完全反应,防止对氢氧化钾检验的干扰(4)作钾肥(其他答案合理则可)3.(1)NaOH溶液吸收CO2,装置内压强变小,气球鼓起(2)向外拉注射器1(或充分振荡) 证明步骤1中装置内的CO2已被完全吸收(3)Ca(OH)2+CO2===H2O+CaCO3↓(4)CO2能和NaOH反应4.Ca(OH)2微溶于水[作出猜想]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实验与结论]酚酞溶液 稀盐酸 溶液变红色 固体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拓展与应用]密封5.[猜想与假设]碳酸钙和氢氧化钙[实验探究]气泡 氢氧化钙[实验结论]②[反思拓展](1)CO2+Ca(OH)2===CaCO3↓+H2O(2)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6.[猜想与假设]含NaOH和Na2CO3[实验与探究](1)Ⅰ 白色沉淀 Na2CO3+Ba(OH)2===BaCO3↓+2NaOH(2)碱 将步骤二中的氢氧化钡溶液改为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3)n=197m106 n<197m106[反思与交流]2NaOH+CO2===Na2CO3+H2O7.[提出问题]2NaOH+CO2===Na2CO3+H2O[实验探究]小刚 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及结论取少量样品加适量蒸馏水配成溶液后,滴加适量稀盐酸&有气泡生成,证明该氢氧化钠已变质[交流反思]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变质 文章来 源莲山课件 w ww.5 Y
上一个试题: 下一个试题:
? ? ? ? ? ? ? ? ? ?火碱、烧碱、苛性钠;氢氧化钙的俗称是熟石灰、消石灰.(2)要鉴别氢氧化钠稀溶液和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下列方法不能够达到目的是C(填序号).A.分别滴加碳酸钠溶液& B.分别通入二氧化碳& C.分别滴加稀盐酸&& D.分别加热原溶液至80℃(3)同学们将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合,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同时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进一步探究:【猜想与假设】甲同学认为:可能是NaOH、Na2CO3、Ca(OH)2;乙同学认为:可能是NaOH、Na2CO3;丙同学认为:可能是NaOH、Ca(OH)2;丁同学认为:可能是NaOH(填化学式).【交流与评价】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甲同学的猜想不合理.理由是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在溶液中会继续反应不能共存.【实验与探究】(1)乙同学取原滤液,向其中倾倒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于是得出该滤液中溶质是NaOH、Na2CO3的结论,证实了自己的猜想.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2)丙同学取原滤液向其中通入足量的CO2,溶液没有现象(填“有”或“没有”)产生,据此否定了自己的猜想.(3)丁同学为了验证乙同学结论也取原滤液向其中滴加了少量稀盐酸,却发现无气泡产生.【解释与结论】大家经过分析找出了丁同学所用试剂与乙同学相同,却没有看到气泡的原因.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丁同学滴加的盐酸量过少,氢氧化钠的量较多与少量的盐酸反应(或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拓展与延伸】通过上述的实验探究,你认为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成分时,除了要考虑生成物外,还要考虑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分析:(1)根据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俗称解答;(2)根据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性质的差异来解答,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及碳酸钠反应都会生成沉淀,且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3)【猜想与假设】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所以在溶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交流与评价】Na2CO3和Ca(OH)2在溶液中可以发生反应,所以不能在溶液中共存;【实验与探究】(1)根据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原理分析并书写方程式;(2)丙同学猜想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钙,而氢氧化钙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沉淀,使溶液变浑浊,可以据此解答;(3)如果盐酸的量不足,那么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的生成的二氧化碳马上就会和氢氧化钠反应,所以在有氢氧化钠存在的情况下,二氧化碳难以以气体的形式逸出;【拓展与延伸】通过上述实验,推断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成分时所要考虑的因素.解答:解:(1)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消石灰;故答案为:火碱、烧碱、苛性钠;熟石灰、消石灰;(2)A、碳酸钠可以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所以可以用碳酸钠溶液来区分出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故A能达到目的;B、二氧化碳可以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没有明显现象,所以可以用二氧化碳溶液来区分出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故B能达到目的;C、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都可以和稀盐酸反应,并且都没有明显的现象,故C不能达到目的;D、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加热后会由于溶解度降低而析出溶质,使溶液变浑浊,但是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没有明显的现象,故D可达到目的;故选C;(3)【猜想与假设】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所以在溶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如果碳酸钠和氢氧化钙有一种量不足,则还可能含有碳酸钠或氢氧化钙,根据甲乙丙三位同学的猜想,如果碳酸钠溶液合氢氧化钙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剩余的溶液中就只含有氢氧化钠一种溶质,故我们可以作出的假设为只含有氢氧化钠;故答案为:NaOH;【交流与评价】Na2CO3和Ca(OH)2在溶液中可以发生反应,所以不能在溶液中共存,故可以判定甲的猜想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甲;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在溶液中会继续反应不能共存;【实验与探究】(1)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无现象,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乙同学取原滤液,向其中倾倒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于是得出该滤液中溶质是NaOH、Na2CO3的结论,证实了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故答案为:Na2CO3+2HCl=2NaCl+H2O+CO2↑;(2)丙同学猜想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钙,而氢氧化钙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沉淀,而使溶液变浑浊,而丙同学通入二氧化碳后否定了自己的猜想,所以可以判定溶液没有变浑浊;故答案为:没有;(3)在有氢氧化钠存在的情况下,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的生成的二氧化碳马上就会和氢氧化钠反应,所以在有氢氧化钠存在的情况下,二氧化碳难以以气体的形式逸出,所以为了能够观察到有气体产生,必须提供足量的稀盐酸,而本题中丁同学没有观察到气泡生成,可能是加入的盐酸的量不足造成的;故答案为:丁同学滴加的盐酸量过少,氢氧化钠的量较多与少量的盐酸反应(或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拓展与延伸】通过上述实验,推断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成分时,除了要考虑生成物外,还要考虑反应物是否有剩余;故答案为:反应物是否有剩余.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物质的性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反应后所得溶液的组成进行猜想时,首先可以确定反应后的生成物的存在,然后根据反应物的过量情况,对所得溶液进行猜想.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初中化学
请写出以下各组物质在化学性质方面存在的相似点.(1)碳酸钠和碳酸钙都会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2)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科目:初中化学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是常见的碱.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理性质完全相同B.都能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C.它们的溶液都能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D.它们都能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
科目:初中化学
(2005?大连)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是常见的碱.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都能用作建筑材料B.都能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C.它们的溶液都能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D.它们的溶液都能用于吸收二氧化硫气体
科目:初中化学
铁粉、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硫酸铜以及氯化钠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回答下列问题.(1)沿海地区主要从海水中来获得氯化钠,请写出氯化钠的一种用途做调味品.配制溶液(2)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属于碱,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都含有OH-(填离子符号)(3)实验室有许多药品需要密封保存.下列药品需要密封保存的原因,解释错误的是DA.浓盐酸──防止挥发&&&&&B.氢氧化钠──防止与二氧化碳反应C.浓硫酸──防止吸水&&&&&D.氢氧化钙──防止与氧气反应(4)如图所示,甲乙丙丁为上述7种物质中的四种,图中两圆相交的部分表示物质间反应的现象,则A处的现象为无明显现象,其中丙与丁反应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科目:初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是实验室常用的碱.(1)要鉴别氢氧化钠稀溶液和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下列方法不能够达到目的是C(填序号).A.分别滴加碳酸钠溶液B.分别通入二氧化碳C.分别滴加稀盐酸D.分别加热原溶液至80℃(2)同学们将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合,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同时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进一步探究:【猜想与假设】甲同学认为:可能是NaOH、Na2CO3、Ca(OH)2;乙同学认为:可能是NaOH、Na2CO3;丙同学认为:可能是NaOH、Ca(OH)2;丁同学认为:可能是NaOH(填化学式).【交流与评价】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甲同学的猜想不合理.理由是Na2CO3和Ca(OH)2在溶液中可以发生反应.【实验与探究】(1)乙同学取原滤液,向其中倾倒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于是得出该滤液中溶质是NaOH、Na2CO3的结论,证实了自己的猜想.(2)丙同学取原滤液向其中通入足量的CO2,溶液没有现象(填“有”或“没有”),据此否定了自己的猜想.(3)丁同学为了验证乙同学结论也取原滤液向其中滴加了少量稀盐酸,却发现无气泡产生.【解释与结论】大家经过分析找出了丁同学所用试剂与乙同学相同,却没有看到气泡的原因.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丁同学滴加的盐酸量过少,氢氧化钠的量较多与少量的盐酸反应(或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分享给朋友:通用代码: <input id="link4" type="text" class="form_input form_input_s" value="" />复 制flash地址: 复 制html代码: <input type="text" class="form_input form_input_s" id="link3" value="" />复 制分享视频到站外获取收益&&手机扫码分享视频二维码2小时内有效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反应下载至电脑扫码用手机看用或微信扫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二维码2小时内有效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反应扫码用手机继续看用或微信扫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二维码2小时内有效,扫码后可分享给好友没有优酷APP?立即下载请根据您的设备选择下载版本
药品服务许可证(京)-经营-
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670号
请使用者仔细阅读优酷、、
Copyright(C)2017 优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铝与氢氧化钠反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