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零声用了一段时间却又换了一个这大便时痛是怎麽回事事

&img src=&/50/v2-ea4a1a8d93b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4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50/v2-ea4a1a8d93b_r.jpg&&&p&“嘿!你造么,XXX要准备漫改拍真人版了!”&/p&&img src=&/v2-47f3ed7c35de_b.jpg& data-rawwidth=&251&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1&&&p&不知道小伙伴们如果听到或者看到这么一句话的时候,会是什么反应。是目瞪口呆表示震惊和担忧,亦或是一脸的期待?反正每一次我的心里永远就三个字:“求不毁!”&/p&&p&近年来,日本电影界仿佛打了鸡血一般,一个劲地发展漫改真人化电影,每一次制作消息的传出总能引来网络上的一片轩然大波,观点或褒或贬,甚至走向两极分化,针对的不外乎是真人版的选角,编剧、服装、道具情景是否能还原等问题。相比之下,美漫漫改电影却几乎是一路高歌,票房和粉丝双丰收。&/p&&br&&p&
2017年要上映的日漫改编电影大部分都是经典而又备受注目,像《银魂》、《钢之炼金术师》、《JOJO的奇妙冒险》等这些耳熟能详且在二次元圈子有着广大粉丝群的动漫,如今却都也要走上真人化的道路。&/p&&p&&img src=&/v2-15fce2ce229aaa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2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15fce2ce229aaa_r.jpg&&左:《银魂》 中:《钢之炼金术师》 右:《JOJO的奇妙冒险》&/p&&br&&p&&b&选角到底有多重要?&/b&&/p&&p&每次谈到漫改,大部分人第一个关注的都会是真人版的选角,毕竟自己喜欢的角色当然希望能够很好地在真人版中被演绎出来,同时颜值气质能符合原作那就更好了(就你要求多)。但事实上,由于日漫的画风显得较为精美细腻也不那么带有真实感,比起在漫画、动画的效果处理上能够利用特效、线条来夸张地展现人物表情动作神态,真人的表情表现则显得受到局限,总不能说动画里一个目瞪口呆到下巴脱臼的表情能够让真人演员做到一样的效果吧?&/p&&img src=&/v2-8a19c83ffee6ec13c5d6_b.jpg& data-rawwidth=&582& data-rawheight=&3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2& data-original=&/v2-8a19c83ffee6ec13c5d6_r.jpg&&&p&太夸张的表情反而会让人觉得角色不真实且滑稽,因此如果说要将一个二次元人物真人化,对于原作粉丝来说无疑是一种视觉上巨大的冲击,而二次元与三次元的反差太大就更容易让人觉得跳戏。&/p&&img src=&/v2-ad338fad6f8b81cccb0db0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4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p&就拿今年8月份要上映的《JOJO的奇妙冒险》来说,在年初时“漫改小王子”山崎贤人所扮演的男主角东方仗助定妆照一经公布,便引来众多网民差评:“比我想象的还糟糕。”“感觉跟漫画形象严重不符。”“看起来就像完成度很低的COSPLAY。”虽说制作方想极力还原漫画人物,但是这超级非主流的紫色牛粪头放在真人头上也忒雷人……&/p&&img src=&/v2-abff3aa36be3ba914c4a_b.jpg& data-rawwidth=&590& data-rawheight=&3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0& data-original=&/v2-abff3aa36be3ba914c4a_r.jpg&&&p&反观美漫,美漫画风则显得狂野而真实,兼有夸张的幻想成分。漫画人物造型的塑造上(如面容、体格)贴近了真人的形象,因此美漫的漫改电影在角色的演员选择上就不会有太多的顾虑。再加上英雄人物大多总会带上面罩,颜值什么的也就不会显得太过重要了(瞎说什么大实话呢!)。但最重要的是,人家美漫漫改的演员更能圈粉啊!&/p&&img src=&/v2-186c0f2cd50df05b479de_b.jpg& data-rawwidth=&285& data-rawheight=&4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5&&&p&像如今《复仇者联盟》里饰演洛基的Tom Hiddleston(抖森)、《X战警》系列中饰演金刚狼的Hugh Jackman(狼叔)、美国队长扮演者Chris Evans(桃总)等一出现在电影院荧幕上,就能引来坐下无数迷妹尖叫!当然啦,观众对美漫作品中角色的CP之争热议也是推动美漫传播的一个良好手段……&/p&&img src=&/v2-b04c63b662b02025f8cdd456a171b11d_b.jpg& data-rawwidth=&310& data-rawheight=&18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10&&&p&咳,话题好像扯远了……我们再说回到漫改电影的宣传上。日漫漫改电影总是打着“改编自XXX”的旗号来吸引粉丝群的关注,虽然说在片子出来前就能获得一定的观众基础,但同时这样的宣传会给予观众一种心理期待,“求角色还原!”“求良心编剧不瞎编!”之类的想法也就油然而生,也难怪一些漫改电影出来后为什么老被吐槽选角和剧情了。&/p&&img src=&/v2-c199ca09f_b.jpg& data-rawwidth=&328& data-rawheight=&4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8&&&p&虽然说日本的漫改电影总是被吐槽选角,但其实也有个别成功的案例。就比方说《交响情人梦》,可以说这部经典作品是较少数的能够在真人化后比原作还美型的作品,其中最大的功劳大概要归功于男主角千秋的演员玉木宏的颜值了(花痴脸)。&/p&&img src=&/v2-dcd948a0750_b.jpg& data-rawwidth=&355& data-rawheight=&231& data-thumbnail=&/v2-dcd948a0750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5&&&br&&p&而饰演女主角的上野树里也完美地展现出野田妹的天真烂漫,加上大胆夸张的特效场景演绎她天马行空般的各种脑洞。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上野树里在小学时学过钢琴,因此剧中野田妹的演奏全是由上野树里亲自完成而非使用手替,野田妹不拘一格、随性的钢琴演奏也就更为真实了。就像现在人们常吐槽的,不是光用小鲜肉颜值就能成为一部作品的牌面,演员的演技才是真材实料!如果把这句话放在漫改电影的选角上,好像也没什么不对。&/p&&p&&b&主题内容的本质区别&/b&&/p&&img src=&/v2-387e45cacd65aceea04988f4_b.jpg& data-rawwidth=&282& data-rawheight=&4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2&&&p&《四月是你的谎言》&/p&&p&
在作品的内涵上,日漫漫改的创作更倾向于生活日常,题材以情感类居多,故事表达细腻且节奏较为舒缓。就拿爱情/友情题材来说,日漫改编电影总会带有着一股日系小清新,画面质感柔和,且更注重体现人物细小感情变化。&/p&&img src=&/v2-39fc2c762c8c641fcbc6e589aa3e54be_b.jpg& data-rawwidth=&347& data-rawheight=&4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7&&&p&还记得15年《未闻花名》真人版上映的时候,有不少人吐槽过真人版中个别毁原作的场景,我们举个栗子……&/p&&img src=&/v2-2e1fb1ead59840dabbce_b.jpg& data-rawwidth=&539&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9& data-original=&/v2-2e1fb1ead59840dabbce_r.jpg&&&img src=&/v2-eddf5d3be96da0d99ebccb_b.jpg& data-rawwidth=&526&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6& data-original=&/v2-eddf5d3be96da0d99ebccb_r.jpg&&&p&但是讲真一句,除了这些个别违和的地方,《未闻花名》真人版在情感处理和原作细节上都并不差。主角们在寻找面码和帮助面码的过程中,曾经分裂的友谊再一次聚在一起,电影很好地还原了和解与成长这一主题内涵。当经典ED 《secret base~君がくれたもの~》响起的时候相信大部分的观众无论你看没看过原著,也被骗了一波又一波的眼泪吧?&/p&&img src=&/v2-de24bfd0b8e8c8f6320c4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de24bfd0b8e8c8f6320c4_r.jpg&&&p&相较之下,近几年来,美国漫威和DC两大巨头的超级英雄电影就显得更富有激情了。作品中所体现的能够让人联想起当今社会的各种现象,引人思考。它属于更为深刻的隐性价值,而不是简单讲述感情故事。虽然像《超人》这样的一些美漫中也有着感情线,但比起打击罪恶、维护正义、拯救世界的大主题,这样的温情牌似乎也只能暂居于次要地位。&/p&&p&&b&漫改电影到底为谁而拍&/b&&br&&/p&&img src=&/v2-ffc8b465c58b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ffc8b465c58b_r.jpg&&&p&
其实漫改真人化作品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更依赖于它的受众群体,也就是说这个电影到底是拍给原作党看的,还是大众群体看的。很明显,如果按日漫漫改作品的创作动机来看,它很显然属于前者。而美漫漫改作品受众大、市场广、票房高,它的成功在于作品的故事内容更多地是反映了欧美社会的普遍价值观,且剧情发展迅速紧凑,适应了潮流的“快餐文化”,所以也就更容易为人接受。&/p&&img src=&/v2-efbcfd489bc5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efbcfd489bc5_r.jpg&&&p&美漫的受众群体不完全是原著党,作为商业性大片,美漫的漫改不仅有着流水线般的生产链条和人气爆棚的好莱坞影星,而且它的特效与场景CG制作也是一流的。好莱坞聚集着的特效顶级特效团队,掌握着包括CG、电影摄影、物理效果、 动作捕捉、粒子、画面同步控制、渲染等诸多技术。&/p&&img src=&/v2-63a5e002ce994a0604bdff57c8fadd1b_b.jpg& data-rawwidth=&345& data-rawheight=&4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5&&&p&《奇异博士》&/p&&p&尤其是3D特效的逼真效果,从一部美漫电影制作方动辄几亿的投资就已经能够感受到片方满满的诚意。有人说,如果你不是原著党,你可能看不懂美漫电影里的彩蛋和原著梗,但是剧情看懂了特效看爽了就好了呀!我记得上一年我被朋友拉着去看《奇异博士》,那之前我也没看过《奇异博士》的漫画,甚至连讲什么内容都不知道,片场里的妹子们都在讨论卷福,我却是一脸懵逼。&/p&&img src=&/v2-bb838ecbadf5a123c39cc7e7b9fadda7_b.png& data-rawwidth=&638& data-rawheight=&2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8& data-original=&/v2-bb838ecbadf5a123c39cc7e7b9fadda7_r.png&&&p&电影中大幅度的城市扭曲和空间转换,主角们在眼花缭乱的城市变换中上演追逐戏……一场电影下来,我已经完全被电影中炫酷的“奇异”特效给惊呆了!&/p&&p&
同样是漫改真人化,从二次元到三次元的跨越,它所要实现的不仅仅只是虚拟人物变成真人的转变,也是一个从平面到立体、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变。如果日漫漫改制作方能够投入足够的资金和技术,在尊重原作的同时基于现实作出适当的人物剧情调整,我觉得日漫漫改的效果也不至于差到老是被评论口水淹没的程度了。&/p&&p&————————————————————————————————————&/p&&p&本文首发于&a href=&/people/afba6d8c3ba6b01203ece84& class=&internal&&@任玩堂&/a&,恳请大家关注我们的&a href=&/org/ren-wan-tang/activities& class=&internal&&机构账号&/a&与新鲜出炉的&a href=&/appgame& class=&internal&&知乎专栏&/a&。&br&&/p&&p&下面是我堂近期发布的其他精彩内容:&/p&&a href=&/p/& class=&internal&&日本玩家被逼上梁山,为玩中国手游不惜盗用身份证 - 知乎专栏&/a&&br&&a href=&/p/& class=&internal&&如果你是《星球大战》的骨灰粉,家里就应该这样装修 - 知乎专栏&/a&&br&&a href=&/p/& class=&internal&&在网线另一端虐你的,可能是个盲人玩家 - 知乎专栏&/a&&br&&a href=&/p/& class=&internal&&《快打旋风》历代剧情分析--昔日英雄终成阶下囚 - 知乎专栏&/a&&br&&br&&br&&p&————————————————————————————————————&/p&&p&还有一些电视上不让播的内容我们放进了微信公众号,搜索:任玩堂 或 appgamecom,关注我们的微信,每天都有机会赢取精美周边!&/p&&p&同时欢迎您去我们的官方微博转转:&a href=&/?target=http%3A///rwtgam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ina Visitor System&i class=&icon-external&&&/i&&/a&&/p&&img src=&/v2-9e5b3f5b79e4885d2fdda6b8ec73a9d4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9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9e5b3f5b79e4885d2fdda6b8ec73a9d4_r.jpg&&
“嘿!你造么,XXX要准备漫改拍真人版了!”不知道小伙伴们如果听到或者看到这么一句话的时候,会是什么反应。是目瞪口呆表示震惊和担忧,亦或是一脸的期待?反正每一次我的心里永远就三个字:“求不毁!”近年来,日本电影界仿佛打了鸡血一般,一个劲地发…
&p&&b&答主见头像。&/b&&/p&&br&&p&对于这个问题我可以用一句话来回答——你们啊,naive!&/p&&br&&br&&p&&b&你为什么喜欢猫?&/b&&/p&&br&&p&婴儿时期的人类和哺乳动物,都存在着比较类似的外表特点:较大的头身比(婴儿头身比大约为1:3,成人为1:7),又圆又大的眼睛,粗短的四肢,以及柔软的皮肤或绒毛——总而言之,就是“短圆软暖”四个字。一亿年来的进化赋予了幼小哺乳动物这些卖萌的特征,主要是为了能够获得母亲的爱抚,以及在失去母亲时可能得到其他雌性动物的哺育,从而获得更大的生存几率。随着年龄增长,这些特征变得越来越不显著,然而在猫身上,成年的猫依然具有“短圆软暖”这些特点。喵星人这是靠着这一特点,获取了很多地球人的爱抚。&/p&&br&&p&当然,除了外表很有欺骗性之外,猫在声音上也下足了功夫。2009年发表于Current Biology上的一项研究发现,猫在向人类求食时候发出的声音,与其他时候发出的声音有很大不同。猫在求食时发出的喵喵叫中隐藏着一种高频的声音,其频率非常类似婴儿的啼哭声,成年人会对这种频率表现出急迫以及不愉快,从而做出迅速的回应。善待婴儿是人类的本能,而这项本能却被猫巧妙地利用了。&/p&&img src=&/3c75bc59ab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3c75bc59ab_r.jpg&&&br&&br&&p&&b&猫会喜欢你吗?&/b&&/p&&br&&p&在说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说说人类的另外一个小伙伴——狗。&/p&&br&&p&狗在15000年前就已经被驯化了,成为了人类的朋友。不仅是体型和外观上发生了很多变化,狗还失去了狼的很多野性特征,比如主动捕食以及团队进攻等。狗很愿意与人交流,狗可以听懂一些简单的单词并积极做出回应,甚至人类的一个手势就可以让它明白该做什么了。&/p&&br&&p&而猫就不一样了。人类最早的农业活动出现在9000年前,农业社会的一个棘手问题就是粮食的储存,珍贵而又缺乏存储条件的粮食很容易被老鼠偷食。由于猫具有捕食老鼠的本能,人们觉得饲养猫是个不错的解决方案,于是从那个时候时候起,猫就进入了人类的生活。人类觉得自己是在饲养猫,甚至把它作为自己的好朋友,而对于猫来说,它只是和你住在同一个屋檐下罢了,从9000年前,直至今天。&/p&&br&&p&养猫的人往往都有这样的经历,有时候无论你怎样呼喊它名字,它永远都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猫的主人们往往解释说这是因为猫比较懒,或者是因为猫不像狗那样容易听出是主人的呼喊。然而,东京大学的一项研究可能要给这些人重重一击了。东大的研究人员选取了20只猫,先让三个陌生人在猫的视线后面呼喊猫的名字,然后再让主人重复这一行为。研究人员通过摄像机监视瞳孔、耳朵以及尾巴的运动变化来记录猫的反应变化。实验结果显示,绝大部分猫其实都可以清楚的辨别出主人的声音,但,重点是,没有任何一只猫站起来走向主人,就算它们听出声音是来自主人,也拒绝做出回应——它们顶多用眼睛瞄了一眼主人罢了。猫的这种行为特征,跟狗是截然不同的。当然猫也并非一直不鸟你,它有时也会回应你一下,比如当它肚子饿的时候。&/p&&br&&img src=&/57c9a2deb06eccba7ae3ee897b64ecdd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57c9a2deb06eccba7ae3ee897b64ecdd_r.jpg&&&br&&br&&p&&b&猫不喜欢被你养的真&/b&&b&正原因是什么?&/b&&/p&&br&&p&将近一万年的时光足以改变很多事情,足以让珠穆朗玛峰上升30米,让海洋温度降低5度,
让遍布北美大陆的猛犸象灭绝,但并不足以驯化猫。通过7年的努力,研究人员于今年8月份完成了猫基因组的全部测序工作。这项研究成果表明,今天的家猫保留了野猫的绝大部分基因特性(除了多了一些人工选择的毛色),也保留着大部分野性行为:准备杀戮、寻觅食物和水、在公共场合自慰、卓越的夜间视觉以及拒绝被驯化等。&/p&&br&&p&如今的家猫和它们生活在沙漠里的祖先一样需水较少,因为它们具有较强的浓缩尿液功能。猫是纯肉食动物,它们的消化系统很难消化吸收素食里面的营养成分,你可以给狗喂养一些素食,甚至有的狗可以吃全素狗粮;但猫不行,它们跟你一起生活了一万年,仍然无法适应你的饮食习惯。对于狗来说,只要人类给了食物,它们基本不会主动去捕食其他动物。而猫却相反,它们对杀戮无比热衷。不仅流浪猫捕杀小动物,家猫的捕杀欲望也不会因为人类给的食物充足而消退——它们都是猫,猫是天生的杀手。据美国相关部门的统计,47%的鸟类死亡事件都是出自猫口,猫每年捕杀超过13亿只鸟类、63亿只小型哺乳动物,猫强大的捕杀行为导致了全球33个物种的灭绝。&/p&&br&&p&猫之所以不杀你,主要是因为你体型庞大。人类一万年来的驯化,把狗变成了可信赖的朋友,狗可以胜任看家护院、缉毒导盲以及雪上拉力等诸多工作;而人类养了一万年的猫,得到的唯一结果是多了一些有好看毛色的猫罢了。你无法驯化一只猫,它只是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从某种角度来说,“家猫”(Felis catus)这个物种,其实是不存在的。&/p&&br&&br&&p&越高冷,越跪舔。&b&在喵星人萌萌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冰冷无情的杀手之心。&/b&&/p&&br&&img src=&/7dce0a7079cff49c8710df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7dce0a7079cff49c8710df_r.jpg&&&br&&br&&p&参考资料:&/p&&p&McComb, K., Taylor, A. M., Wilson, C.,
& Charlton, B. D. (2009). The cry embedded within the purr. Current
Biology, 19(13), R507-R508.&/p&&p&Loss, S. R., Will, T., & Marra, P. P.
(2013). The impact of free-ranging domestic cats on wildlife of the United
States. Nature communications, 4, 1396.&/p&&p&Saito, A., & Shinozuka, K. (2013).
Vocal recognition of owners by domestic cats (Felis catus). Animal cognition,
16, 685-690.&/p&&p&Montague, M. J., Li, G., Gandolfi, B.,
Khan, R., Aken, B. L., Searle, S. M., ... & Warren, W. C. (2014).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domestic cat genome reveals genetic signatures
underlying feline biology and domestic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1(48), .&/p&&p&Nat Towsen. (2014). 6 signs that house cats
are actually ferocious wild animals.
&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ollegeHumor&i class=&icon-external&&&/i&&/a&&/p&&p&(三张喵星人的照片拍摄于北海道札幌市福猫咖啡厅)&/p&
答主见头像。 对于这个问题我可以用一句话来回答——你们啊,naive! 你为什么喜欢猫? 婴儿时期的人类和哺乳动物,都存在着比较类似的外表特点:较大的头身比(婴儿头身比大约为1:3,成人为1:7),又圆又大的眼睛,粗短的四肢,以及柔软的皮肤或绒毛——总…
这个问题再次暴露了知乎扯理论蛋不切实际的毛病。&br&谁说神仙不懂空气动力学了?你又不是神仙你怎么知道?你们这些年轻人啊,看到外星人一点点牛x就来将我们神仙批斗一番。美国阿波罗登月是什么时候?嫦娥登月是什么时候?别的不说,当年孙猴子偷的那些个桃子,就比你们的脑白金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br&超人飞为毛要飞?他赶时间啊骚年&br&他为毛赶时间啊?他要去救女朋友啊&br&&img src=&/9bd314e4b_b.jpg& data-rawwidth=&203&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3&&他女朋友在哪里?地球啊!&br&&img src=&/ccfb8a951f3ac_b.jpg& data-rawwidth=&220&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0&&一个球弧路径,肯定要平着飞啊&br&&img src=&/a9e3af4dbf3bc5c74ccee_b.jpg& data-rawwidth=&316&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16&&神仙呢?神仙都是下凡好吧,从哪里下的凡间呢,天宫啊!&br&&img src=&/5c14ce65bff9788c65fbf_b.jpg& data-rawwidth=&293&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3&&一个上下路径,直着飞有啥稀奇的呢?&br&&img src=&/6a7bf41cdf95_b.jpg& data-rawwidth=&220&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0&&你们人类不也是这么干的么?&br&&br&&img src=&/83ee6cf10b2cd0af3c03_b.jpg& data-rawwidth=&312&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12&&&br&&img src=&/b4f39ebf067d4d37b61f3_b.jpg& data-rawwidth=&329&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9&&
这个问题再次暴露了知乎扯理论蛋不切实际的毛病。 谁说神仙不懂空气动力学了?你又不是神仙你怎么知道?你们这些年轻人啊,看到外星人一点点牛x就来将我们神仙批斗一番。美国阿波罗登月是什么时候?嫦娥登月是什么时候?别的不说,当年孙猴子偷的那些个桃子…
谢邀。&br&老鸟开头应该这样写吧:十年记者生涯,我来说说。不过初来知乎,这头一篇回答真挺勾人回忆,我决定认真谦虚写完,不敢得瑟,权当是自我介绍了。&br&&br&基本的背景,是我在2004年进入《足球之夜》,到2015年辞职,绝大部分的时间都在一线跑。经历过没有明确跟队及跟队状态,有中超版权和没有中超版权的状态,以出镜报道为主和以采集素材后期编辑成片为主的状态。&br&&br&结论是,电视/广播/文字记者跑一线的感受是不太一样的,因为任务不同,最终作品/节目的劳动方式也不同,这决定了在现场的工作状态也不同,体验也是相当不同的。&br&&br&&img src=&/e013d2dbc77ad013a4a5b7_b.jpg& data-rawwidth=&3264& data-rawheight=&2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e013d2dbc77ad013a4a5b7_r.jpg&&&br&&i&(超长文章预警!)&/i&&i&(超长文章预警!)&/i&&i&(超长文章预警!)&/i&&br&&b&&u&以同行新人为受众,以任务为单位,我&/u&&/b&&b&&u&写篇流程攻略好了。&/u&&/b&&br&&br&&b&1、报批选题和编前会&/b&&br&任务不是一上来就去现场打怪的,而是要找叹号NPC(领导)。可能你是交上一份任务道具:选题,也可能通过对话就获得批准了。&br&&br&当然也可能是领导直接派任务下来。但无论是哪种形式,得在这个环节定下来的是:&br&&u&所拍摄素材的用途&/u&:供几档新闻?是否在接下来的足夜(节目)里播出?预想的节目时长?&br&&u&是否有直播连线任务&/u&:具体的时段?走自租卫星车线路还是公共信号?&br&&br&基本上这些答案都能通过编前会获得,顺便就可以确定和自己搭档的是哪位摄像,还有没有其他组一起出任务了。借这个机会可以大范围的沟通一下,听听其他人的意见,毕竟出发后任务就归自己,与任务无关的同事没关心的道理。&br&&br&&b&2、出发前准备&/b&&br&编前会开完还没有到现场部分。&br&首先是在确定出行人员之后订&u&机票&/u&和&u&酒店&/u&(得统一确定各位的出发时间);酒店除了位置、舒适度和价格,还要考虑具体去球场的线路,是步行还是打车。看起来这不是很大的问题,但想象一下带着几十斤的摄像机和三脚架,烈日当头步行10分钟,便是麻烦事了(还有之后的拍摄任务和出镜任务,还要有回程),特别是出镜的话是要穿/带正装的,像我这样出一头汗还好,否则体育场里可不好找地方重新打理发型。&br&&br&&u&领设备&/u&:摄像机、三脚架、电池、灯、话筒等等等等,考虑有没有专访,是否要带纽扣话筒,手持话筒选择有线还是无线比较方便(有线手持话筒没有电池和无线信号制约,是最安全的选择);&br&&br&然后是&u&信息确认&/u&:给相关俱乐部或足协联系人打电话,约定采访和采访时间,告知此行任务;一些重要采访对方也要走流程,得提供带签字盖章的正式采访申请传真;&br&&br&最后是&u&功课&/u&:针对这次任务,了解各种背景信息,做多复杂取决于你的时间和具体需求。足夜的岁月里大部分的任务是节目成片而不是出镜,只有片子拿得出手才会被表扬,所以当时的功夫也都下在这些部分了,这部分非常重要,准备好了一趟任务就成功一半了,所以我会给出例子。&br&&br&2011年李毅退役,我接手《听李毅讲大帝故事》一片。考虑到大帝经历之独特,我们想做个不一样的专访。除了刘建宏老师和李毅的面对面之外,我希望让李毅看看他过去的影像,无论是进球、错过进球还是那句著名的”天亮了“,与此同时会有摄像机来观察他的反应。&br&&img src=&/d1d2d68d0f2ec403a2f5ce0_b.jpg& data-rawwidth=&578& data-rawheight=&4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8& data-original=&/d1d2d68d0f2ec403a2f5ce0_r.jpg&&&br&成片的效果大家可以从网络视频中找得到。去年第一次和李毅搭档解说时,他还记得具体播出的年月(我自己都不记得了),满满的成就感。&br&&br&但说回来,从准备素材,到准备播放设备和场地,如何布机位如何布光,都是在采访之前确定好的,剩下的就是执行和微调了。准备有多足,成片效果就有多好。&br&&br&&b&3、MD-1&/b&&br&全称是Match Day -1,也就是赛前一天。一般情况下,赛前发布会、两队适应场地训练会被安排在这天。所以先说这两件事:&br&&br&&u&发布会&/u&:两队主帅各带一名球员,分两场开。记者前排坐,后排是摄像机预留地,这是基本搭配。大赛要求比较严,前排会留给图片记者,但只允许前5分钟进行拍照,或单给出1分钟时间专门用来拍照。&br&&img src=&/8b817c887ba948dedff8f_b.jpg& data-rawwidth=&2592& data-rawheight=&19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592& data-original=&/8b817c887ba948dedff8f_r.jpg&&&br&作为记者,这时最主要的任务是提问,当然有很多答案是可以提前预知的:比如关于明天具体会有什么样的战术,或如何评价对手的主帅、球队、成绩,这一系列的问题通常会被回避。有用的信息在于伤病情况和可能的轮换承诺,所谓有用,是指可能在成品节目或出镜时用得上的。&br&&br&提问的过程也是交流的过程,许多同行会忽略自报家门这件事(虽然大多发布会前都有提醒),我的方式是把“您好,XXX记者”放在提问之前,如果是从未采访过的对象的话,会把自己的名字加进去。一来这是礼貌问题,二来也让对方清楚正在回答的是哪家媒体提出的问题,通常会得到更具体及亲切的回答。&br&&br&&u&赛前训练&/u&:一般情况下只开放前15分钟。赛前一天球队的训练内容不会太复杂,全程一个小时。所谓前15分钟,无非让各路媒体拍拍热身,大家有画面可用,一些针对性部署的演练肯定是不会对任何媒体开放的。所以这个部分记者要做的事,首先是观察训练前球员的情况,比如很多教练会找有伤的队员谈话询问情况,或者单独找防线/锋线的球员叮嘱,这些都可以用在&b&出镜内容&/b&里。&br&&br&当然一些特别的场景,保持拍摄状态会有意外收获。比如2013年恒大客场对卡塔尔的莱赫维亚,由于我们到的够早,拍到了米卢和里皮的这段对话。面对米卢的情报侦查工作,里皮完全没有回避,而是非常开放的面对,谁知道哪句是真哪句是假?可惜当时我还读不懂这其中的玄机...&br&&br&&img src=&/e950b1bde5b0288ddb6d_b.jpg& data-rawwidth=&2592& data-rawheight=&19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592& data-original=&/e950b1bde5b0288ddb6d_r.jpg&&&br&赛前训练允许拍摄的地点各不相同,中超亚冠会允许在两个替补席之间的场边,大赛只能安排在球门后两侧的较远位置了。前者的情况下,有机会在球队进场时寒暄一下,问问状况开开玩笑,当然主要是为了丰富素材考虑,能寒暄的一般也是私下有联系的球员。&br&&br&利用在场内的场景出镜效果会好一点,背景够丰富。菜鸟时代最头疼的是这个部分,担心一遍说不下来,担心该表达什么,担心会不会说得不好。&br&&br&实际上,15分钟的训练,大概10分钟左右摄像是要好好拍素材的,一些新闻稿中提到的人要找机会拍特写(很多时候训练位置安排的远机器推不上去所以要找机会),然后调机位调光插话筒再录出镜,基本上只剩下3分钟的时间了。如果要说30秒,这意味着只有5-6次机会。&br&&br&我的经验是记点,确定自己要说的是几件事,每件事的重点和必须要说的细节,别太在意遣词造句,别把每个字都背下来就行了,如有同行新人可以慢慢体会。该准备的都准备好了,出镜应该是一遍过的。&br&&br&如果比赛日有现场连线的话,还要再&u&多做两件事&/u&:&br&一是和俱乐部新闻官确定连线时的采访球员和时间(如果对方愿意提供的话),二是和自租卫星车/公共信号制作方联系,确定直播事项和地点。自租卫星车的情况比较复杂,且遇到的情况比较少,这里不做更多说明了。&br&&br&最后,世界杯等大赛时,除了记者证件之外,还要领取相关权益的副证(如图中上部小卡片)。&br&&img src=&/4ee7bc3318f_b.jpg& data-rawwidth=&4032& data-rawheight=&30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032& data-original=&/4ee7bc3318f_r.jpg&&&br&在这一天的所有任务开始之前,早一点到球场,找到媒体办公室领取(以及场地拍摄背心),一个场馆去两三次的话和官员就挺熟的了,比如2014年在里约认识的英国姑娘Tara,一聊之下发现她中文讲得相当不错,细问之下知道原来平时就在北京工作。与这样的小惊喜不期而遇,也是记者的大乐趣之一。&br&&br&总之,在赛前一天把路趟熟,确定明天自己要走的路线(从哪儿进场从哪儿去发布会混合区),以及可能会有的路线变更(可能比赛日这条路就封闭了),确定明天哪些工作人员会和自己打交道,是非常重要的事。&br&&br&有些场馆的线路设计比较麻烦,国内的话比如杭州的黄龙体育场,赛后的路线是先从南塔离开内场,再从外边兜1/4圈,从外侧进入发布会,这要多耽误5分钟左右的时间,稍微慢一点就赶不上赛后发布会的开头了。&br&&br&&b&4、MD&/b&&br&&i&&b&非从业者其实从这里开始看就好了,满足猎奇部分的内容主要在这里。&/b&&/i&&br&&u&全流程&/u&大概是:&br&到达球场 → 拍摄球场外景/采访球迷 → 拍摄球队到达 → 进场并在开赛前一小时获得首发名单(这时候记者和摄像可能就分开了) → 记者进行直播连线 → 摄像拍摄场内球迷、赛前热身等 → 全场比赛拍摄 → 记者进行连线或赛后瞬间采访 → 赛后发布会 → 赛后混合区采访 → 赛后球迷采访/外景空镜头 → 结束。&br&&br&拍第一个镜头前60-90分钟到球场是比较安全的做法,虽然绝大多数情况下,这60-90分钟不过是在媒体休息室喝水,但保障的是很多意外事件时的播出安全:&br&&br&比如去年石家庄永昌首个主场比赛,由于当时球场还没有单独的媒体通道,我们只能挤过汹涌的人群进场(还会被球迷抓住寒暄合影),之后发现卫星车没有开到预定的地点,由于高清信号线的长度约束无法接入球场里,在一切问题解决之后,距离直播连线只剩下不到3分钟时间。&br&&br&但通常这个时候球迷非常少,采访球迷的随机性很大,也是相当好玩的事儿。特别是大赛期间,比巴西世界杯期间那个动图...这个你们自己去搜吧...&br&&br&实际情况是,当时的比赛是智利和西班牙的赛前,当这群家伙冲过来的时候我第一时间要辨别他们是哪头的,好在胡闹之后可以直接接提问,结果发现他们是...巴西人...&br&&br&同样是2014年世界杯,采访完阿根廷球迷后有个大爷没走,问我是哪儿人,我说我中国人啊,大爷就回答我说:啊!太好了,我是汪嵩的朋友。&br&&br&&img src=&/04ba618af6e37d7d1e0cae5c393fae6b_b.jpg& data-rawwidth=&3264& data-rawheight=&2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04ba618af6e37d7d1e0cae5c393fae6b_r.jpg&&&br&&br&后来我问了汪嵩,他说我不认识这大爷啊...&br&所以,我特别喜欢赛前球迷采访,因为80%的结果都是自己猜不到的,随机才好玩。&br&&br&&u&支线任务&/u&:所谓&b&直播连线&/b&。&br&站在HB(东道主转播机构,也就是主播台)提供的摄像机前,拿着他们提供的话筒,戴上他们提供的耳机(有些大耳机不好看又影响发型,可以要求换成自带的耳塞式的),到了预定时段就开始切进信号了。&br&&img src=&/eabca07db4dc_b.jpg& data-rawwidth=&3264& data-rawheight=&2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eabca07db4dc_r.jpg&&&br&在此之前要确认几件事,一是后方的电话是不是打进来了:大赛时直播点会配备卫星电话,提前把号码发回给后方等电话就行了,有时卫星电话不好打,后方也会通过记者自己的手机完成通话,总之让你能听见后方主持人说什么。&br&&br&二是构图,根据最终播出效果(可能是你的全屏,或多视窗),要帮助导演传话给摄像调机位调构图调光,这部分内容有预先沟通,基本在站位之前就能完成了。&br&&br&三是试话筒,要后方确保声音质量没问题,且声画对位,简单的方式是用手比划的同时从1数到10,后方很快就知道有没有问题了。&br&&br&一切就绪之后就聊吧,其实只要准备好了(参见MD-1赛前训练部分),直播流程都是很顺利的,偶尔的小失误也有后方主持人帮忙弥补,提出问题的同时也是帮自己理清思路,注意控制表达时长就好了。&br&&br&&img src=&/2755ddc93dccba0aaeb56a_b.jpg& data-rawwidth=&2448& data-rawheight=&3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8& data-original=&/2755ddc93dccba0aaeb56a_r.jpg&&&br&&br&但也有一些意外情况,比如后方直播流程走乱,预定的时段内无法直播,需要一口气把前方情况说清楚,然后录播。这也是情绪最容易波动,最容易紧张的情况。别为自己的失误自责,随着经验累积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的。&br&&br&顺便一提,我人生的第一次直播连线就是世界杯,2010年的南非。你说能不紧张么?那不也做完了么。&br&&br&国内比赛的赛前直播连线,通常都能配采访嘉宾,比如即将比赛球队的替补队员。如果是年轻球员的话,通常都是比记者还紧张的,所以多和他们开开玩笑,提前说明要问的问题,给他们时间思考如何更好的回答效果会更好。不要做太明确的行为约定,比如击掌啊什么的,一是看起来很傻(真的很傻),二是直播紧张的情况下,经常配合不到位(那就更傻了)。&br&&img src=&/d9b3ae1ce7c8db75d07c90d258bd9b01_b.jpg& data-rawwidth=&2000& data-rawheight=&118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00& data-original=&/d9b3ae1ce7c8db75d07c90d258bd9b01_r.jpg&&&br&&br&这个环节多为被采访人考虑,可以建立信赖关系,千万别只考虑自己如何出风头,观众心里都清楚得很。&br&&br&拍摄比赛的部分,国内限制不多,记者可以和摄像在一起。入行不久时,足夜老摄像P叔曾说:“人人认为足球记者幸福,比赛免费看,殊不知大家为进球欢呼的时候,摄像要冷静的寻找可拍摄的细节,最是注意力集中的时候。”&br&&br&这么复杂的原话我肯定记不住了,反正是这么个意思。我的习惯是&u&笔记本不离身&/u&,开场后双方的具体阵型站位、发生事件一定要记;直播信号之外观察到的细节一定要记;看到各种细节和变化之后自己的内心感受和判断一定要记。&br&&img src=&/45cb786bd1922630fcdb1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45cb786bd1922630fcdb1_r.jpg&&&br&这些都记下来了,赛后发布会和混合采访区的问题就有了,出镜时表达的内容就有了,成片的文稿也都有了。如果像个普通球迷似的看球,后边的工作通常会很惨烈。&br&&br&另一点是&u&和摄像的配合&/u&。摄像两只眼睛,一只盯着摄像机的寻像器,另一只虽然能略照顾到同一方向,但只能看个大概了。这需要记者随时帮摄像关注摄像机方向以外的细节,并提醒摄像。提醒的时机很重要,无论什么性格的摄像,都不会喜欢在自己集中精力拍摄的时候被打断,所以第一不要拍打,第二不要冲摄像大声喊。&br&&br&我会根据发现细节的重要性,决定&u&提醒的时机&/u&。一般情况下摄像一个镜头拍完之后做提醒,尽量不打断上个镜头(也许上个镜头的细节比你观察到的还有趣),特别重要的(比如场地另一端打起来了或者重伤),会在摄像耳边说,先提醒关键词“打起来了,有受伤”,再说清楚位置和人,有些摄像无法对上年轻球员的名字和脸,要提醒球衣号码。&br&&br&赛后不要急着离开拍摄位置,还有谢场等通常无法在直播信号里体现的好素材等着你拍。选好了地方,故事自然就在你眼前发生了。&br&&img src=&/6edafcd9fc_b.jpg& data-rawwidth=&3264& data-rawheight=&2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6edafcd9fc_r.jpg&&&br&&br&世界杯等大赛,场内只允许摄像一个人进入,记者只能上观察席(如果连观察席票都没有的话只能在媒体中心看球了),必要的时候可以准备个小望远镜观察细节,同时拍摄的重点在赛前和摄像沟通清楚,别指望通过微信等方式通知突发情况,有需要还是打电话吧(祝你能拨通)。&br&&br&中场休息是个很好的沟通机会,有需要可以提前把微信发过去让摄像中场休息看。另外,一定提前确定赛后你们的会合地点,一场比赛下来摄像的体能消耗非常大,尽量帮对方做些体力活儿。&br&&img src=&/02d1bc524aebb4_b.jpg& data-rawwidth=&3264& data-rawheight=&2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02d1bc524aebb4_r.jpg&&&br&赛后可能会有Flash Interview,也就是&u&瞬时采访&/u&。也就是跟着直播信号,在赛后第一时间所有观众都能看到的短采访,通常是1分钟。如果拿到这个权益,你将可以决定自己要采访的对象是谁,会有工作人员帮着拉球员,所以提前就位准备就好了。&br&&br&涉及到时间太短,提问长度一定要压缩,越简单越好。而且像亚冠以上规模的比赛,是严格要求提问者不能入画的,所以没什么可总结的,直来直去争取多问几个问题。有经验的媒体官员会提前和记者沟通两三种手势,用以提醒剩余时间(30秒/15秒/该结束了),尽量把重要的问题往前挪。&br&&img src=&/ffe90efa28fed916d91e4b_b.jpg& data-rawwidth=&959&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9& data-original=&/ffe90efa28fed916d91e4b_r.jpg&&&br&&u&赛后新闻发布会&/u&,帮摄像安顿好机位后往前坐,想提问就早举手,举高点,即使提问记者再多,如此显眼的每次都举手的人,新闻官也一定会给提问机会的(无论世界杯欧洲杯按这方式80%都会被新闻官翻牌),别忘记自报家门。特别多记者的场合,在提问前确保教练/球员看到你的位置,这样方便沟通,可以举手告诉他们”我在这里“。&br&&br&最后就是&u&赛后混合采访区&/u&了,这里是媒体人工作时比较&b&有战斗感的区域&/b&。基本规则是:围栏会将媒体和球员通道隔开,在球队离场的路上,能拦得住的人你随便采(禁止拉拽等不礼貌行为)。&br&&img src=&/dadf86a9ba8d71edcac652_b.jpg& data-rawwidth=&3264& data-rawheight=&2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dadf86a9ba8d71edcac652_r.jpg&&&br&&br&在这里有两种策略,要想清楚自己是主媒体还是从媒体。&br&&br&主媒体意味着你足够强势,能确保重要球员赏面在你的摄像机前停下来。如果是这样的话,首先往前(入口方向)站,确保最好的位置。一定会有从媒体想和你一起采访的(多伸一支话筒),别不情愿,混采区没有独家新闻。如果确定联合采访的话,错落好彼此的机位,别互相遮挡,有同行因为这些事情争吵甚至动手的先例,没必要。&br&&br&另外要考虑球员的情况,比如年初U-23亚洲杯,糜昊伦出现严重失误。赛后混合区我叫住糜昊伦,没有拍摄的情况下告诉他:”我觉得你比赛当中表现得不够勇敢,我希望起码赛后你可以勇敢的面对媒体,当然,是否接受我们的采访由你自己决定。“&br&&br&最终各位都看到了那段采访,这是我听过的赛后混合区采访中最令人动容的一段。糜昊伦忍着眼泪,没有替自己辩解,而是一直强调:”(有失误)我觉得特别对不起傅(博)指导,虽然外界很多人质疑他,但是这两年他特别辛苦的带队,你看他头发都白了。“&br&&img src=&/6bc6ce59a7a5d900807bbd_b.jpg& data-rawwidth=&3264& data-rawheight=&2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6bc6ce59a7a5d900807bbd_r.jpg&&&br&采访时傅博指导路过,看到糜昊伦接受采访时表现的很惊讶,然后没有阻拦笑着离开了。&br&&br&有时候媒体要有这样的作用,让球员在赛后有个表达的平台,而不仅仅是谴责、逼问、勾心斗角或相互恭维。那之后的比赛,糜昊伦继续首发,而且表现得很出色,我特别开心。&br&&br&如果自认与球员不够熟,或平台较弱,提前选好跟随的主媒体且沟通清楚,在这里给大家讲个失败的例子:&br&&br&2014年世界杯阿根廷和尼日利亚的比赛赛后,混合区被设置成了U字形,绝大多数媒体都涌在入口,通道尾部只有巴西ESPN的一组人,记者梳了个小辫子,看起来挺业余的。&br&&br&当时我和搭档的策略是站在U字型的底部,也就是正中间,原因是当多名球员一起走出时,排头的大量媒体不可能全都拿下,总有几个人是因为没有被翻牌,而产生失落情绪的,这时候我们就成为国内媒体独家采访了。&br&&br&依靠此策略,我们完成了罗霍和恩耶亚马(那个门柱哥)的采访,而且效果很好。但当梅西出现的时候,我们发现策略还是出了问题。&br&&br&梅西一路走过所有摄像机,根本没停步,所以瞬间所有摄像机和记者都沿着U字型移动,并叫喊着梅西的名字(当然走过我们面前的时候也是一样)。当大家都以为梅西不准备说话而停止跟随的时候,他却在尾部的小辫子面前停下来,主动拥抱。小辫子不慌不忙的从包里掏出个小礼物送给梅西,俩人寒暄了几句才开始正式的采访。&br&&img src=&/d4d279b62cdcd7b6a6ac0_b.jpg& data-rawwidth=&3264& data-rawheight=&2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d4d279b62cdcd7b6a6ac0_r.jpg&&&br&当我们发现再移动过去的时候已经有些晚了,于是最终的结果,是我们在非常别扭的角度下勉强拍到了采访(所以还不算失败到极致)。等梅西离开后,众人都向小辫子投去了佩服的目光:原来大神在这里。&br&&br&请重点注意自己的选择:按照排名列出要采访球员的前三位。球队输球的话,球员通常会扎堆离开,能采到一个就够了。混合区的乐趣就在这里,很有策略感。&br&&br&这里说句题外话,前几天有网友留言,说2013年亚冠决赛次回合看到我穿着全套正装,因为那天差不多还有30多度,所以顿时觉得我还挺敬业的。&br&&br&对于记者来说,这样的反馈足够令人幸福了,慢慢会发现,很多成就感是因为平时自己做得够严格够累,其实大家都看着呢。&br&&br&&b&5、后期和后续&/b&&br&在足球之夜,MD结束不算完,还得出成片。根据片子的类型不同,做法和流程也都不大一样。这里我不具体说了,还是举例子。&br&&br&2012年做《岡田武史在中国》,前期拍摄战线极长,从2011年12月一直到2012年5月。以至于采集了超过120小时的素材之后,留给后期制作的时间只有13天。当时的目标是做3集、每集20分钟的节目。&br&&img src=&/eb5e4df8c1ea8a8c2f9e967_b.png& data-rawwidth=&317& data-rawheight=&21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17&&&br&&br&在动手的第一天,日本NHK和我们同期拍摄岡田武史的纪录片成片播出。我在电脑上用极渣画质看了直播,当时的日文水平只能看懂生肉的2成内容,即使如此,我还是差点哭了(是真的差点哭了),因为对手成片质量给我造成了巨大压力。&br&&br&除了包装,后期编辑的95%都是我一个人完成的。由于编到第3集时觉得对前两集效果不满,又重新编了一遍,所以算下来是编了5集片子。最后冲刺的三天基本都是在办公室度过的,编完片子就住在台边上的梅地亚酒店,睡几个小时再继续战斗。&br&&br&我仍记得熬完最后一夜,早晨把合成好的磁带交给同事的瞬间。那之后24小时,我回家洗衣服、晾衣服、收拾行李、睡了4个小时,然后拿着行李出门,坐飞机去波兰报道欧洲杯了。&br&&br&这便是后期了,满载制作截止时间和质量的压力一个人对着键盘和鼠标疯狂啪啪啪的日子。&br&&br&另外,还有还机器、报销的手续和编后会的总结,前两样是我最不喜欢的内容。&br&&br&&br&&b&6、一些独特的经历&/b&&br&最初和被采访人打交道,双方的关系只不过是工作伙伴。但有些人会慢慢建立信任,成为朋友。比如拍摄《岡田武史在中国》期间,我已经可以得到允许,观看封闭战术训练了(当然拍摄是不行的),很多训练内容和细节都躺在我的笔记本里,这是我学习专业足球的宝贵机会。&br&&br&如今,每年也能找到一次机会和岡田武史先生一起喝顿酒,虽然从工作的角度上已经没有太多关联了,但是通过工作建立的信赖感不会变。我是对社交比较冷漠的人,但圈内一些朋友,是可以交心的。&br&&br&大概是去年,于汉超发来张照片,是当年拍摄《辽足双子星》时拍的。我不爱拍合影,所以各种大赛下来,除了和贝克汉姆拍了张之外,几乎再没有和球星的合影了。包括国内的采访甚至是朋友聚会,都极少主动拍。所以收到照片时,感慨了许久。&br&&img src=&/34d03f101df_b.jpg& data-rawwidth=&2592& data-rawheight=&19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592& data-original=&/34d03f101df_r.jpg&&&br&&br&而这份工作有机会让人行万里路。从亚洲到欧洲,从非洲到南美,从大城市到小镇子。见识不同景,结交不同的人,哪怕是一面之缘,彼此坦诚的5分钟也足以铭记许多年。&br&&br&2012年欧洲杯,在完成最后一句配音后,我转过头,发现HB的法国同行正拿着手机摄像头对着我。我以为他在拍照就给了个微笑,结果他是在录视频。&br&&br&录完后他冲我一乐:”把你邮箱给我我把视频给你发过去“。然后拍了拍我的肩膀说:”你是我见过的编片子手最快的人。“&br&&br&这一句话就足以让疲劳感清零了。&br&&img src=&/a26de17be3491defe9463e_b.jpg& data-rawwidth=&2448& data-rawheight=&3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8& data-original=&/a26de17be3491defe9463e_r.jpg&&&br&&br&&b&最后:&/b&&br&一不小心写的有教程感了,诸位多担待,前辈请忽略。难得有兴致,把从业的经验尽量分享,也怕很多本事过些年不用就忘了。&br&&br&唯一希望,是后来者能做得比我更出色。
谢邀。 老鸟开头应该这样写吧:十年记者生涯,我来说说。不过初来知乎,这头一篇回答真挺勾人回忆,我决定认真谦虚写完,不敢得瑟,权当是自我介绍了。 基本的背景,是我在2004年进入《足球之夜》,到2015年辞职,绝大部分的时间都在一线跑。经历过没有明确…
&img src=&/93b1dce2c8e0dd85cf91a33d4d7affe8_b.jpg& data-rawheight=&500& data-rawwidth=&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93b1dce2c8e0dd85cf91a33d4d7affe8_r.jpg&&&p&早上看见一贯标题党的某门户网站又开始拿“超级细菌”大作文章了,文章基本事实虽然没有大的偏差,但并不全面,花三小时写了这篇科普文章,非医学背景人士对“超级细菌”的大多数疑问应该都可以在本答案中得到解释。&/p&&br&&p&&strong&一、新闻中说的&/strong&&strong&“&/strong&&strong&超级细菌&/strong&&strong&”&/strong&&strong&究竟超级在哪里?&/strong&&/p&&p&抗菌药物是人类对抗细菌的主要武器,其机制和分类我在&a class=&internal& href=&/question//answer/&&抗生素消灭细菌的原理是什么? - 胡远东的回答&/a&曾经简要介绍过,有兴趣的知友可以了解一下。&/p&&p&对所有抗菌药物均耐药的细菌称为泛耐药菌(pandrug-resistant bacteria, PDR),媒体为了抓人眼球而取的“超级细菌”、“无敌细菌”确实要更引人瞩目一点,但这种称呼并不科学、严谨(原因接下来会说到),因此本文仍主要使用“泛耐药菌”这一官方名称。顺便说一下,这条新闻里的提到的菌株也不是首次发现,之前在英国已有报道,这只是美国的首例非输入病例而已,该菌株对临床上视为最后手段的多粘菌素耐药,算是另一个看点。&/p&&br&&p&&strong&二、细菌是如何获得耐药性的?&/strong&&/p&&p&细菌耐药性有固有性耐药和获得性耐药两种来源。&/p&&p&固有耐药性(intrinsic resistance)是由于该类细菌自身DNA上具有耐药基因,使其具有耐药性状,天然对某一类抗菌药物不敏感,如多数革兰阴性杆菌天然耐万古霉素及甲氧西林、肠球菌对头孢菌素类天然耐药。就好像奇幻小说里各个种族都有自己的种族天赋,矮人天生皮糙肉厚,有经验的玩家知道物理攻击对矮人士兵都不好使,上来都用魔法,而精灵智商高、动作敏捷,但都在物理攻击面前是脆皮大馅。&/p&&p&获得性耐药(acquired resistance)是指原先对某种药物敏感的细菌获得了对该药物的耐受性,其原因主要有:1.基因突变;2. 细菌从其他种类的耐药菌那里获得了耐药性。主要是通过可在细菌中转移的遗传元件如质粒、转座子、整合子等。某个邪恶矮人要是天赋异禀、智慧过人,学会了高级魔法(突变),或者某个黑暗精灵从自己丈母娘那里继承了一套刀枪不入的宝甲(可移动遗传元件传递耐药性),主角干掉他的难度顿时蹭蹭上了几个台阶。&/p&&img src=&/e1ca02d3d7dbf49542d0e_b.png& data-rawheight=&480& data-rawwidth=&7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5& data-original=&/e1ca02d3d7dbf49542d0e_r.png&&&p&图:耐药性通过遗传元件在细菌之间转移,红色为耐药性基因。图片来源:&a class=&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microbiologyonline.org.uk&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microbiologyonline.org.uk&/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p&&br&&p&&strong&三、泛耐药菌感染的后果是什么?&/strong&&/p&&p&在造成感染性疾病的前提下,后果非常严重(注意前提)。前年亲戚家九十多岁的老人家肺部感染,在隔壁诊所输了五天左氧氟沙星毫无效果,叫我去看的时候已经是准备开追悼会的节奏,换用了某口服抗菌药物后迅速好转,这就是使用敏感抗菌药物的效果。而更多的时候,医生拿着药敏实验报告,看着上面一堆表示“耐药”的R发愁,真有老虎吃天无处下口的感觉,尤其送到ICU的感染病人很多都已经在社区和下级医院折腾几轮,普通病房看做“重武器”的三代头孢之流在这里都属于可以提前排除的选项,亚胺培南在十年前我读硕士的时候还被医生看成原子弹一般的终极武器,现在耐药菌株也已比比皆是。对医生来说,治疗泛耐药菌感染的患者,心情就像官差要去抓一伙正在杀人放火、穿着全身铠甲的土匪,可供选择的武器却只有瑞士军刀和辣椒水,也许土匪没抓到几个,村子都已经被他们烧光了。&/p&&br&&p&&strong&四、泛耐药菌会引起瘟疫性大流行和大量人群死亡吗?&/strong&&/p&&p&细菌使宿主致病、致死的能力称为毒力(virulence),其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1. 细菌的侵袭力(invasiveness),指细菌突破机体防御屏障、体内定植、大量繁殖的能力;2. 细菌引起损伤的能力,包括细菌自身产生毒素、诱发机体过度免疫损伤的能力。&/p&&p&在教科书上,细菌的耐药性不属于毒力,但是可认为和侵袭力一样,属于细菌“得以生存、发展”的能力,要造成瘟疫性大流行和大量死亡,还需要同时具备极强的上述第2点“造成破坏”的能力。幸运的是,目前的多重耐药菌要么侵袭力不算强,要么生产的毒素都是机体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应付的大路货而不是终极生化武器,就好比一群重盔厚甲的土匪,手里拿的却还是杀伤力有限的菜刀木棍,只能欺负一下自卫能力不足的老弱病残,把泛耐药菌称为“超级细菌”个人觉得有点抬举它们了。&/p&&p&&img src=&/13f23afd58c21_b.jpg& data-rawheight=&1008& data-rawwidth=&9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76& data-original=&/13f23afd58c21_r.jpg&&图,细菌的毒力,图片来源:&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academic.pg.cc.md.us/&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cademic Computer Cente&i class=&icon-external&&&/i&&/a&r&/p&&br&&p&&strong&五、为什么没有既耐药、侵袭力和毒力又强的真·“超级细菌”?&/strong&&/p&&p&因为环境选择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细菌的某个性状既是特定压力下的生存优势(如抗菌药物存在时,具有耐药性的细菌更可能存活),但在压力改变时也可能成为细菌存活的不利因素(没有抗菌药物时,不需要表达耐药性状的细菌需要的营养比耐药细菌更少、繁殖更快)。几伙土匪同时下山抢粮食,身穿盔甲的土匪肯定没有丢盔弃甲的跑得快,盔甲这时就变成了一种劣势,几次都抢不到粮食,坚持穿盔甲的土匪就饿死得剩不下几个了。同样,假使有一种真·“超级细菌”同时具备强耐药性、强侵袭力和强毒力等性状,光是存活就要消耗大量资源,与那些仅仅糊口就可以过日子的“路人”杂菌竞争起生存空间来就很困难了。(关于此问题的另一种观点,请看本问题下 &a data-hash=&8d3f659bc15da& href=&///people/8d3f659bc15d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8d3f659bc15da& data-hovercard=&p$b$8d3f659bc15da&&@Yuey&/a& 知友的答案。) &/p&&br&&p&&strong&六、我们应当对泛耐药菌采取什么态度?&/strong&&/p&&p&细菌基因突变的概率据估算大概为一亿分之一,但如果考虑到几何数级的增长速度和以分钟计的分裂速度,这亿分之一的突变概率实在不能说小,所以耐药性问题是只要使用抗菌药物就必然会出现,只是时间早晚而已。&/p&&p&我们每时每刻都处在天文数字的细菌包围之中,其中的耐药菌也为数不少。我赌五毛钱:公交车拉手、毛爷爷、你穿了三天没洗的臭袜子……这些地方随便取个样培养都能发现耐药菌,但为什么你现在还没有因为多重耐药菌感染死掉?为什么感染在死因排名中还在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这当然得归功于我们历经几百万年进化出来的免疫系统,生活中绝大部分入侵机体的致病菌都被我们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清除了,抗菌药物仅仅是免疫系统无能为力时的帮手而已。还有就是你身体里借住的房客——正常菌群,他们也是抵御致病菌等入侵者的可靠盟军。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对细菌耐药性的问题有掉以轻心的空间,毕竟谁都会面临年老体衰的那一天,免疫系统和正常菌群也可能会突然因为种种原因消极怠工。如果不控制抗菌药物的滥用,而仅仅寄希望于新抗菌药物的研发,必然还会面临新抗菌药物迅速失效的问题。&/p&&p&在开头那条新闻的评论区,我发现很多人似乎都觉得滥用抗菌药物的锅得医生来背,实际上近年来通过各种整治,医院的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已经很严并且会越来越严,而缺乏监管的养殖业超剂量、混用抗菌药物才是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的最大源头。&/p&&br&&p&&strong&总结&/strong&&/p&&p&泛耐药菌仅仅指是细菌对主要各类抗菌药物都具有较强的耐药性,并不一定代表菌株的入侵能力和破坏能力也很强,实际上耐药性和毒力往往属于“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关系,健康人群并不需要过分担心,媒体所谓“超级细菌”的说法有夸大其词之嫌。但控制抗菌药物滥用、减缓耐药性在不同菌株之间的传播,仍然是一个需要切实应对的严峻问题。(题图来源:&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Military/Armored/women_armor_krod_mandoon_and_the_flaming_sword_of_fire_india_de_beaufort__wallpaper_16965&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i class=&icon-external&&&/i&&/a&)&/p&&br&&p&——————————————————————————————————————————————&/p&&br&声明:本文首发于我的公众号“远东医学”,有偿转载授权请私信本人或联系维权骑士,禁止网易新闻客户端转载。恕不回复任何涉及个人病情、具体药物、器械品牌的咨询。本文作者与上文中提到的所有药物的生产、经销方均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利益关系。
早上看见一贯标题党的某门户网站又开始拿“超级细菌”大作文章了,文章基本事实虽然没有大的偏差,但并不全面,花三小时写了这篇科普文章,非医学背景人士对“超级细菌”的大多数疑问应该都可以在本答案中得到解释。 一、新闻中说的“超级细菌”究竟超级在…
《快乐星球》片尾曲&br&再见了妈妈&br&今晚我就要远航&br&别为我担心&br&我有快乐和智慧的桨&br&当你醒来千万别告诉别人&br&我正摇着月亮船在银河上远航&br&&br&说实话,当年听这首歌的时候我还小,但就觉得细思极恐:&br&1.看过这部少儿剧的都知道,男主角乐乐每次去到快乐星球都是不被家人和老师所知的,即使有过一两集的暴露也会在一集结束的时候抹去他们的记忆。所以正常情况下乐乐去快乐星球没必要告知妈妈的。&br&2.而歌词里“今晚我就要远航”“当你醒来”透露出这不是一场对话,而是一封在晚上写下的留言,乐乐是在晚上走的。&br&3.以往乐乐在快乐星球所待的时间都不至于长到影响到乐乐的现实生活。乐乐一晚上都没回来,而且“当你醒来千万别告诉别人”表示乐乐即使到了白天都回不来了,已经有人意识到乐乐不正常的消失而开始询问乐乐妈了。&br&&br&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乐乐这次离开是夜晚出发的长期旅途,宁愿冒着暴露的风险也非去不可,而且此行已经不是乐乐一人之力就可以应付,必须透露给妈妈一部分真相请求妈妈帮忙掩盖事实。&br&(说真的,如果我不知道快乐星球这回事,我还以为乐乐杀了人要跑路了呢。)&br&为什么非去不可?在大结局时,乐乐已经成长为一个快乐、勇敢、诚实的完美孩子,快乐星球已经不需要再帮助他成长了,所以这次远行与他本人无关, 甚至与第一部的故事主线都无关了。我们只能从第二部里窥得一些线索:第二部的主线是快乐星球上的孩子醉心科学忽略感情,甚至企图消除伙伴的情感而被送到地球上历练——excuse me?你们快乐星球诶!居然跟我说你无视感情?明明第一部里面还培养人家地球小孩的感情好不咯?在第二部中,多面体莲蓉包们也已经不见了。这无疑是一场灾难导致的巨变。&br&所以我们大概可以知道:快乐星球上在第一部之后、第二部之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直接导致了快乐星球善良的原住民的消失,仅剩下一些保留高智商却没有发育出健全情感的不完整的孩子——第二部的主角艾克艾雪。&br&第二部乐乐曾两次出场推动了艾克的健全人格培养,说明乐乐在最后不知道哪一年还是回到了地球,却对快乐星球的变化无能为力只能尽力保护和引导快乐星球的后辈,以期快乐星球终有一日回归原样。&br&所以在片尾曲的神秘事件中,乐乐离开地球奔赴快乐星球并待了很久也没能和快乐星球的原住民们阻止灾难的发生。&br&&br&可是为什么乐乐不能好好地留封信,非要写一首晦涩难懂的童谣呢?我们知道,自古以来童谣都是一个魔咒般的存在——城中绯闻、改朝换代,大小天机都是通过童谣为世人所知。&br&这首曲子或许也是透露天机的有意为之,乐乐意识到快乐星球即将遇到灭顶之灾,而自己若是有意外,快乐星球的历史将再无人知晓,乐乐的这封留言既是祈求妈妈的理解和帮助,也是为快乐星球留下哪怕一点点存在的证明。&br&&br&&br&至此,事情的全部真相我们就都已知道:&br&乐乐在第一部最后已经失去了与快乐星球的联系,这不是快乐星球上的人有意为之,而是灾难即将开始,为了不让灾难扩散,快乐星球居民只能忍痛不再与地球联系。但尽管隐瞒了乐乐,乐乐还是察觉到了,因为与快乐星球深厚的感情,他不能坐视不管,哪怕赴汤蹈火、哪怕此去无回、哪怕知道会伤父母的心也在所不辞。这场灾难的损害巨大:快乐星球近乎灭亡,乐乐侥幸逃回地球(应该是多面体莲蓉包们拼死把他送了出来),剩下一些发育不完整的孩子被送到地球接受历练……快乐星球之希望,全在少年。&br&&br&让我们最后再欣赏一遍,乐乐为自己准备的绝命词,也是为地球人揭开了快乐星球面纱的一角:&br&我能够捉到月亮&br&我将用无数的梦&br&撑起无数的桨&br&用勇敢和智慧做我的船桨&br&摇着月亮船驶向远方&br&如果我能够捉到月亮&br&我会用蜡笔画出银河的气势&br&我会用算术数清所有的星星&br&把最亮的一颗带在胸上&br&再见了妈妈&br&今晚我就要远航&br&别为我担心&br&我有快乐和智慧的桨&br&当你醒来千万别告诉别人&br&我正摇着月亮船在银河上远航&br&再见了妈妈&br&今晚我就要远航&br&别为我担心&br&我有快乐和智慧的桨&br&当你醒来千万别告诉别人&br&我正摇着月亮船在银河上远航&br&&br&&br&———我是大吃一鲸的分割线(●°u°●) ———&br&&br&其实这是我今天上毛概无聊时随便一哼哼出来的歌,一时兴起开个了脑洞,没想到引起这么多人的共鸣,谢谢大家捧场ヾ(●?▽`●)ノ开心~~~?&br&&br&不过这只是我一个不严谨的脑洞而已,大家本着娱乐精神看看就好啦,不要做噩梦也不要碎了童年的美梦啊(づ ̄ ? ̄)づ
《快乐星球》片尾曲 再见了妈妈 今晚我就要远航 别为我担心 我有快乐和智慧的桨 当你醒来千万别告诉别人 我正摇着月亮船在银河上远航 说实话,当年听这首歌的时候我还小,但就觉得细思极恐: 1.看过这部少儿剧的都知道,男主角乐乐每次去到快乐星球都是不被…
不请自来。大家好。我来替别人现身说法一下。&br&首先表明身份,我是这个答案的匿名用户:&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你做过的生死抉择是什么?&/a&&br&当时不让跳伞的原因,最重要的就是防止坠入居民区、人员密集区,避免造成重大伤亡。&br&先不讲大道理,说个实例:&a href=&///?target=http%3A///view/2724305.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孟凡升_百度百科&i class=&icon-external&&&/i&&/a&&br&&blockquote&“八一”前夕,空军航空兵某师,华北某市机场驻训。&br&上午10时01分22秒,飞行三大队大队长孟凡升驾机起飞。&br&10时03分21秒,飞机发动机突然转速下降,温度下降,推拉油门后毫无反应,孟凡升意识到发动机有重大问题,迅速向飞行指挥员报告。&br&发动机转速不明原因迅速下降,飞机将失去动力。迫降?跳伞?孟凡升瞬间面临着生死考验。&br&机翼下,是繁华的城区,是一个个村镇,是安居的群众。孟凡升第一反应,迅速飞离城区上空,尽最大可能把飞机迫降回去,最大限度地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br&飞机在转弯过程中,动力基本丧失,无法保持平飞,高度急剧下降至300米左右。人机安全受到严峻威胁。这时,孟凡升判断,已无返回本场的可能。于是,他果断操纵飞机寻找场地,进行场外迫降。&br&孟凡升操控飞机,努力寻找迫降场地,但飞机下方村庄密布、林木河流纵横交错,根本没有开阔场地供其迫降。此时,飞机高度只有200米,万般无奈下,他请示跳伞。得到飞行指挥员准许后,他发现,飞机极有可能坠入前面的村庄。&br&生死关头,孟凡升不顾个人安危,竭力避开村庄,直至飞机降到不足100米,才在树林和河流中间的一块空地上空跳了伞。这时,已到了跳伞的最后极限,伞刚一打开,人就着地了。&br&在离机前,孟凡升还最后一次推拉油门,争取最后一丝机会,此时飞机实际高度只有97米。在整个处置过程的短短48秒时间内,孟凡升多次推拉油门杆,试图恢复飞机动力,3次主动放弃跳伞机会。&/blockquote&举他的例子,是因为我见过他,和他专门谈起了这件事,所以能够知道一些新闻报道之外的事情。其他细节不便透露,只说和问题有关的。&br&据他自己说,他这架飞机,当时失去动力的时候,是在平飞状态,飞机还是可控的,但是高度不高。所以他才能有余地把飞机飞离城区上空,也有余地来做空中开车的动作。但是当时高度下降地非常快,给他的时间和余地都非常小。他当时除了处置,也做好了准备,保持好状态的情况下,找准时机,开车不成功,随时准备弹出去。&br&最后弹出去的那一下,据他说,是条件反射式的:&br&&blockquote&“就感觉地上一片绿忽地一下就朝眼前扑过来了,赶紧一拉,还好弹出去了,差点来不及。后来一想挺幸运,飞机也没砸着什么,旁边的村子都没事。要是当时眼前扑过来的是村子,那我也没办法了”&br&&/blockquote&他已经把飞机尽量弄离开了市区了,但是下面的村子太多,隔不远就是一个,不远又是一个,根本没有大片的空地供他去选择。最后没有砸到,应该说还是有一部分幸运在的。&br&在这里要为部队的机场喊个冤,并不是机场修在了市区边上,而是城市这几年大发展,慢慢把远处的军用机场包围了。几乎每个机场的人都说,就在十年前,周围还是庄稼地呢,种的全是玉米,你看看现在?根本就是市区了嘛!不让他们在航线下面盖房子,可是拦不住啊!部队哪里挡得住这几年迅速崛起的政府+开发商组合啊。你一个小小的机场,挡得住人家买地盖房的脚步?&br&下来以后,他们领导给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表达对他尽全力避免了地面附带损伤的感谢。&br&对于领导来说,可能功利一点吧,没有附带的损伤,就不用赔钱了,事故责任的处理也会轻一点。&br&&br&我想说的是什么呢,作为飞行员,真的不希望自己的手上沾上别人的鲜血。&br&这应该是人之常情吧,就请各位想想自己开车的时候,看到前面突然出现了人,肯定会猛打方向避开,有时候把自己的车顶到树上去了自己受伤,都不想伤害别人。因为这个心理负担太重了。&br&我知道的几个出过事故,自己幸存,但是同伴牺牲了,每年到了日子就自己一个人跑到山上去烧纸,什么话也不说,几十年了每年都这样。他们心里面很苦闷的。&br&所以请相信,绝对没有人想要故意造成伤害。&br&&br&那么,如果出现了问题上描述的情况怎么办呢?&br&容我先修正一下题干,原题目是:&br&&blockquote&战斗机在市区上空失控到底该不该跳伞? &br&&/blockquote&这个问法是不对的。失控了,就是完全无法控制了,这个时候飞行员的选择只剩下跳伞了。因为没法控制了啊,那还怎么把飞机弄走?除了自己跳伞那不就没有别的法子了么。&br&题目应该改成:&br&&blockquote&战斗机在市区上空&b&故障&/b&了,到底该不该跳伞?
&/blockquote&这个问题,我认为:&br&&br&首先,飞行员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避免飞机坠落造成的伤害。也就是说,操纵飞机直到确认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后,再弃机跳伞。&br&&br&第二,如果确认飞机失控了,自己的任何操纵都不起作用,那就只能跳伞了。这时候再陪着栽进去,一点帮助都没有。属于幽游白书开头的那幕,白死了。&br&&br&第三,极端的选择来了,二选一:&br&&ul&&li&如果自己不跳伞,可以确保地面人员安全。&br&&/li&&li&如果自己跳伞了,地面人员死定了。&br&&/li&&li&没有第三种可能。&/li&&/ul&这种情况应该才是问题的真正目的吧?&br&&br&先说我自己。这种情况:&br&&ul&&li&有纪律的情况下,我会服从纪律。比如我在另一个问题下的回答,这没什么好说的,职责在这里,我必须这么做。说地世俗一点,我要是违反纪律侥幸活下来了,还不如死了呢。那样活着,要背负一辈子骂名,自己的全家都会受到影响,孩子将来也会有阴影,而且我无法给他树立一个父亲的形象,他会像杨过一样在成长中吃尽苦头。扯远了。&/li&&li&如果是没有纪律规定,我也会倾向于选择舍身取义。不是我装高尚,而是我确实感觉自己背不起那么多人命的包袱。但是到时候不知道会不会控制不住自己,出于本能地选择自己活命,这个我也没有经历过,我不知道。&br&&/li&&/ul&&br&&br&如果是别人遇见这样的情况:&br&&ul&&li&有纪律规定,应该无条件服从纪律。违反了,该怎么处罚怎么处罚。&/li&&li&没有纪律规定,这就看道德了。而道德,是律己的,不是管别人的。所以在别人面临生死的选择面前,我不想去评判。我觉得也没有人有权利去评判,因为我们无权决定他人的生死,当别人的生死与自己的性命同时握在手上的时候,那种感觉是极度痛苦的,我都不愿意去想象。&br&&/li&&/ul&有人可能会说,军人拿着纳税人的钱,职责就是就是应该舍生忘死。这种时候就是该自己死,让别人活。&br&我会回答:请你行使自己纳税人和公民的权力,把这种情况下的选择,通过人大立法,通过政协议案,写入到法律和部队的纪律条令中去。如果写进去了,所有军人都应当不折不扣执行。如果还是仅仅停留在道德层面,那还是不要去评判了。
不请自来。大家好。我来替别人现身说法一下。 首先表明身份,我是这个答案的匿名用户: 当时不让跳伞的原因,最重要的就是防止坠入居民区、人员密集区,避免造成重大伤亡。 先不讲大道理,说个实例: “八一”前夕…
&p&说起边角料,常年跟木材打交道的我们见得尤其的多,小的跟大家看到的差不多,但是有一种,基本就只有我们见得多。&/p&&p&大家都知道国内大量的高等级松木都是依靠进口,每到港口都能看到如此壮阔的场面。&/p&&img src=&/661eab4d7257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661eab4d7257_r.jpg&&&img src=&/cbe1e46fefceb5d64eb1c39fa1e8a1c0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cbe1e46fefceb5d64eb1c39fa1e8a1c0_r.jpg&&&img src=&/0be71c2cf43b11ba1ec264_b.pn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41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0be71c2cf43b11ba1ec264_r.png&&&br&&p&(从新西兰/北欧/北美等地进口的松木均是FSC森林资源管理认证的材料,意味着不会破坏任何自然生态与环境)&/p&&br&&img src=&/4bb775e7c4bc1d7fe758ee75d37622a0_b.jpg& data-rawwidth=&553& data-rawheight=&3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3& data-original=&/4bb775e7c4bc1d7fe758ee75d37622a0_r.jpg&&&br&&p&由于原木到港后,需要切割成锯材。而锯材是必须有相应的长度规格,比如3米,4米的通用尺寸,也可能是2.5/3.8这样的客户定制尺寸。&/p&&p&而每根原木的长度不尽相同,就需要在长度方向上尽可能最大化利用的方式来切割。这样就避免不了存在大量的20-40cm左右的原木废料。&/p&&br&&img src=&/853f5d14adead99aabc2_b.pn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853f5d14adead99aabc2_r.png&&&img src=&/337ad5ecd735d2757d5bab_b.png& data-rawwidth=&553& data-rawheight=&7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3& data-original=&/337ad5ecd735d2757d5bab_r.png&&&p&这就是我要说的主角,&b&原木边角料&/b&。 (后面高能)&/p&&p&通常这样的废料利用率极低,长度,径级都不同,多半是被人造板生产厂商、燃料颗粒等去生产刨花板等高能耗的生产线,从环保与实用角度来看并不合理。&/p&&br&&p&这样的浪费着实可惜,我们盯了它很久了。&/p&&img src=&/4d4e9fc4bb12ad1e1404a5_b.jpg& data-rawwidth=&180& data-rawheight=&15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80&&&br&&br&&br&&p&&b&· 如何用它们为生活增添更多乐趣?&/b&&/p&&p&&u&-- 首先,把原木废料处理干净,并做消毒防虫处理。毕竟是漂洋过海来的,清理下外敌也是应该的。&/u&&/p&&img src=&/6aa4da55acfebb6663250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6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6aa4da55acfebb6663250_r.jpg&&&br&&br&&p&&u&-- 然后,对表面进行处理,如果有残留树皮(一般不会有)。去除一些附着物,突起等,为砂光打磨做准备。&/u&&/p&&img src=&/c7a439bef37e30f8c83b9_b.jpg& data-rawwidth=&485& data-rawheight=&72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5& data-original=&/c7a439bef37e30f8c83b9_r.jpg&&&br&&p&&u&--外表面要进行砂光打磨,进入到日常生活还是要细腻些更安全。&/u&&br&&/p&&img src=&/2c64d3d3e64a6a8e73e2c4_b.png&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2c64d3d3e64a6a8e73e2c4_r.png&&&br&&p& --&/p&接着,得给它洗洗,擦油。原木的含水量通常比较高,为它单独做烘干实属不易,不如就保持它本来的面貌,带点裂纹,更显自然。&img src=&/a1a78b5cc712_b.jpg& data-rawwidth=&485& data-rawheight=&72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5& data-original=&/a1a78b5cc712_r.jpg&&&br&&p&&u&--最后根据自己的喜好,为它着色,便更容易在现代家居环境中扛起颜值担当了。&/u&&/p&&img src=&/ae36d5f682ea9ef883203_b.jpg& data-rawwidth=&360& data-rawheight=&4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60&&&br&&br&&p&&b&--------------------------------------------看我们的成果!-------------------------------------&/b&&/p&&p&&b&
【产品实拍图】&/b&&/p&&img src=&/b1b6f9bb3d96aa273e6e91cb09cbc587_b.jpg& data-rawwidth=&1500& data-rawheight=&22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00& data-original=&/b1b6f9bb3d96aa273e6e91cb09cbc587_r.jpg&&&img src=&/81ccf15fbb2c96c489f8_b.jpg& data-rawwidth=&2500& data-rawheight=&16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500& data-original=&/81ccf15fbb2c96c489f8_r.jpg&&&img src=&/185ecb818c80d6f35cfff_b.jpg& data-rawwidth=&1500& data-rawheight=&22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00& data-original=&/185ecb818c80d6f35cfff_r.jpg&&&img src=&/951a2bf77a537a47f60e2f5c0856fa6e_b.jpg& data-rawwidth=&1500& data-rawheight=&22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00& data-original=&/951a2bf77a537a47f60e2f5c0856fa6e_r.jpg&&&br&&img src=&/dda3ea551a26f7f05bf99_b.jpg& data-rawwidth=&1342& data-rawheight=&20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42& data-original=&/dda3ea551a26f7f05bf99_r.jpg&&&p&左:铁杉
右:花旗松&/p&&br&&img src=&/ebbccdc0b3bd1ad514dec2b_b.jpg& data-rawwidth=&1325& data-rawheight=&20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25& data-original=&/ebbccdc0b3bd1ad514dec2b_r.jpg&&&img src=&/1d411e64b7f483ddc135_b.jpg& data-rawwidth=&1656& data-rawheight=&2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56& data-original=&/1d411e64b7f483ddc135_r.jpg&&&br&&p&·被挽救的小木墩 【使用场景】&/p&&br&&br&&p&&b&↓沙发边桌组合&/b&&/p&&img src=&/53db2add8e982e59cb21c4b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53db2add8e982e59cb21c4b_r.jpg&&&img src=&/6b0f5bfaa2da_b.jpg& data-rawwidth=&424&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4& data-original=&/6b0f5bfaa2da_r.jpg&&&br&&p&&b&↓咖啡桌&/b&&/p&&img src=&/4d6dfd3a85fa915d82d2d9c_b.jpg& data-rawwidth=&736& data-rawheight=&13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6& data-original=&/4d6dfd3a85fa915d82d2d9c_r.jpg&&&img src=&/e59a717ce2f00f5701451eae_b.jpg& data-rawwidth=&363& data-rawheight=&36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63&&&img src=&/d1fe3ce2c8080dcf1c4ce710_b.jpg& data-rawwidth=&534&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4& data-original=&/d1fe3ce2c8080dcf1c4ce710_r.jpg&&&br&&p&&b&↓木座墩&/b&&/p&&img src=&/11e9c5e8_b.jpg& data-rawwidth=&552& data-rawheight=&7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2& data-original=&/11e9c5e8_r.jpg&&&img src=&/22ef74b134891ddebbe1_b.jpg&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22ef74b134891ddebbe1_r.jpg&&&br&&br&&p&&b&↓组合茶几&/b&&/p&&img src=&/64ec07bbafdfab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7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64ec07bbafdfab_r.jpg&&&img src=&/488d5b64e54dd48a71fd7b1f9382dd31_b.jpg& data-rawwidth=&426&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6& data-original=&/488d5b64e54dd48a71fd7b1f9382dd31_r.jpg&&&img src=&/b398b03e333d95b16eab3_b.jpg& data-rawwidth=&357& data-rawheight=&47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7&&&img src=&/8a3e2c76f7448ed82ddacca6ddc24cc1_b.jpg& data-rawwidth=&736& data-rawheight=&104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6& data-original=&/8a3e2c76f7448ed82ddacca6ddc24cc1_r.jpg&&&br&&br&&p&&b&↓床头边桌&/b&&/p&&p&&b&&img src=&/243331eda849a5e951cc17c3_b.jpg& data-rawwidth=&330& data-rawheight=&33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0&&&img src=&/47aefc281ba53b_b.jpg& data-rawwidth=&565& data-rawheight=&6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5& data-original=&/47aefc281ba53b_r.jpg&&-------------------------------------------------------------------------&/b&&/p&&br&&p&是,DIY起来有点费劲。&/p&&p&是,处理起来没有这么完善。&/p&&br&&p&&b&所以,这玩意,我们常年有售~~~~~&br&&/b&&/p&&p&&b&售价【9 9】,对,RMB。&/b&&/p&&p&&b&对,包邮。&/b&&/p&&p&&b&对,地址是:&/b&&b&&a href=&///?target=https%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首页-木上 MORETHAN-淘宝网&i class=&icon-external&&&/i&&/a&
(脸走亲戚去了,别问)&/b&&/p&&br&&p&更多家具内容:&/p&&p&知乎专栏:&a href=&/morethan& class=&internal&&木上 MORE THAN - 知乎专栏&/a&&/p&&p&公众号:
【&b&morethanwood】&/b&&/p&&p&&a href=&///?target=https%3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二维码自动识别)&/p&
说起边角料,常年跟木材打交道的我们见得尤其的多,小的跟大家看到的差不多,但是有一种,基本就只有我们见得多。大家都知道国内大量的高等级松木都是依靠进口,每到港口都能看到如此壮阔的场面。 (从新西兰/北欧/北美等地进口的松木均是FSC森林资源管理认…
&img src=&/58caefb4008cc3caa1d52bd_b.jpg& data-rawwidth=&670& data-rawheight=&5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0& data-original=&/58caefb4008cc3caa1d52bd_r.jpg&&(未经允许,禁止转载)&br&&br&虽然我不是地铁司机,但我认识很多地铁司机,我也曾驾驶着百米长的地下长龙在隧道里穿梭,我会想象自己正乘坐着一架时光机,也许速度够快的话,我就能带着一整车的人穿越到另外一个平行时空。&br&&br&“这种感觉好酷啊”,我对师傅说到。&br&&br&“酷你妹,快看线路,前面有道岔!”师傅眼里我像一个没见过世面的二货。&br&&br&“可是师傅你造吗,当我们移动速度达到光速的话,时光可能倒流啊。”我据理力争。&br&&br&“你想太多了,我们的车设计速度最高才120公里。”师傅十分不屑。&br&&br&“师傅,你一点都不懂浪漫,活该没有女朋友。”我心里想,嘴上可不敢说。&br&&br&列车终于要到达下一个车站,300米标出现了,我既兴奋又紧张。200米,100米,列车速度渐渐慢下来,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右手左手慢动作重播,对位,停车。我驾驶的列车在停车标±10cm以内的位置精准停靠,屏蔽门和车门的中线几乎完美重叠。&br&&br&我情不自禁地感叹道:“perfect!”&br&&br&师傅翻了一个白眼:“明明是列车ATO自动对位停车,关你毛事。”&br&&br&此时,屏蔽门和车门已经自动同时打开,我赶紧指着显示屏喊了句:“开左门。”这就是我们的作业规范,也称&b&手指口呼&/b&或者&b&指差确认&/b&。拥挤的站台人头攒动,下车的人如开闸泄洪般涌出车厢,上车的人不甘示弱,就像每天在早茶店开门营业时如潮水般涌入抢位的大叔大妈,与下车的人群互相推搡着,这是一场没有硝烟但却充满体味的战争。&br&&br&此时头顶的DTI显示屏关门倒计时间已经到了,师傅说你还不快关门。我心惊胆战地按下关门键,“滴滴滴”响的提示铃声阻挡不了人们争先恐后抢着坐我驾驶的列车的欲望,第一次关门后夹住了一个阿姨的菜篮子和一个梳着大背头的小伙子的早餐,我看清楚了那应该是出口外面李阿姨卖的加了两个鸡蛋的煎饼果子。我赶紧重新开关了次门,这才把所有门关好。&br&&br&师傅说:“你动作这么慢是要晚点的,如果只是夹到小物品而不是人的手啊脚啊头啊的话,可以开到下个站再开门处理。我们驾驶列车的终极奥义就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效率。”&br&&br&师傅说的好有道理,我赶紧手指口呼,确认下自己能完整地看到车尾的那排金光闪闪的led软管灯,说了句:“屏蔽门车门关好,缝隙安全。”然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便时痛是怎麽回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