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0rest 鼠标是怎么做到的

NEO与f0rest 谁才是CS历史上的第一人_爱玩网_网易
NEO与f0rest 谁才是CS历史上的第一人
Who's the best player易竞技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在NIP夺得IEM奥克兰的冠军后,f0rest也捧得了自己职业生涯的又一个MVP奖杯。这位传奇选手在年近30岁之时再次帮助忍者登上了世界第一。而在老fo长达十几年的职业生涯里,他用自己的表现征服了整个世界的CS(CS:GO)玩家,他注定将成为传奇。但即使如此,如果f0rest仍旧无法称为CS史上的第一人的话,那只因另一个人的存在——战神NEO。谁才是CS史上最伟大的选手,NEO还是f0rest?这个问题在争论了很多年之后,至今也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就好像科比和詹姆斯到底谁更强一样,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有自己的评判标准。
现在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两位传奇选手的职业生涯。【追风少年 f0rest】1988年的f0rest如今已经28岁了,这位来自瑞典的老将自2005年正式踏入职业圈,已经征战了近12个年头。而f0rest的成名之路则是起于那支宇宙战队Fnatic。2006年,年仅18岁的f0rest加盟Fnatic,在FNC的第一年便崭露头角,枪法宛如魔鬼一般的f0rest帮助Fnatic拿下了当年CPL冬季赛的冠军以及ESWC的亚军。而f0rest也获得了当年的最佳提名,并荣膺年度最佳CS选手。然而,在接下去的两年,Fnatic陷入挣扎,直到2009年,DSN带来了Get_Right以及Gux。2009年f0rest随Fnatic几乎包揽了当年所有CS项目的冠军,那支曾经名动宇宙的超级强队Fnatic也应运而生。(但即使如此,Fnatic在2009年最大的遗憾便是丢掉了WCG的冠军,战胜他们的正是NEO所带领的AGAiN)随后f0rest曾加盟过SK,但并没有随队拿到极为出彩的成绩,在2011的WCG总决赛上,SK再次负于了由NEO带领的ESC,f0rest与NEO的恩怨也越发深重。宇宙战队Fnatic2012年,已经24岁的f0rest与好友Get_Right一起加盟了睡衣忍者NIP,正式开启自己的CS:GO职业生涯,而这一次f0rest焕发了自己的第二春。2013年的上半年,NIP对CS:G0大小赛事几乎完成横扫,而在DH冬季赛上,遗憾不敌Fnatic获得亚军,2014年NIP成功复仇Fnatic夺得了ESL ONE科隆站的冠军。而在今年,这支被称为信仰的战队,重新找回了冠军的感觉,他们在DH马尔默站、SL-I群星联赛以及最近的IEM奥克兰中夺下三个冠军,并且在最新的世界排名中超过SK,成为了新晋的世界第一。如今的老f0没有了已经鬼魅的枪法,却有着极为丰富的经验和冷静的判断力。相较于内敛沉稳的NEO,f0rest性格更为开朗,喜爱搞怪的他征服了对手,也征服了像我们一般的平凡玩家。【战神 NEO】相较于f0rest,NEO则更像是一名全能战神,枪法凶狠,大心脏,在CS1.6时期简直可以用野兽来形容这位来自波兰的选手。NEO的成名要从pentagram(PGS)说起,2004年,17岁的NEO加盟PGS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在他的带领下,PGS很快的成长为当时的王者之师,连续斩获了WCG2006以及ESWC2007两个当时最为重量级的冠军。NEO也一举成名,在2007年荣膺了最佳电竞选手奖。那时的NEO是救世主,无数次以一己之力完成局势的逆转,战神从此诞生。NEO之后NEO辗转各支战队,但凡是他所在的队伍,都能很快成为冠军的有力争夺者。2009年,NEO率领AGAiN战胜了f0rest的Fnatic,夺得自己WCG的第二冠;2010年,NEO几乎毫无悬念的在HLTV举办的票选中,荣获了“年度最佳电竞选手”。2011年,又是NEO率领的波兰战队ESC Gaming战胜SK,夺下了WCG的冠军。WCG的三冠王让NEO在CS 1.6时期的成就达到了他人无法企及的高度。WCG20112012年NEO带领着ESC转型CS:GO,并于同年夺下了IEM大师赛的冠军。2014年初,NEO和pasha、TaZ等好友组成了VP战队,虽然此时的NEO已经没有了当年凶狠的枪法,但凭借着稳定的阵容和默契度,这支VP的实力仍旧十分强劲。NEO也随VP一起获得了大大小小七八个冠军,其中包括E联赛第一赛季的总冠军。但不稳定的发挥也会让他们在一些比赛中意外翻船,以至于冠以VP影业的称号。VPNEO如今也和f0rest一样蓄起了浓密的大胡子,即将步入30岁大关的战神也很难再有挽大厦于将倾的表现,但他仍旧是这支VP的灵魂所在。NEO与f0rest是CS历史上的两棵常青树,他们各自战功无数,都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而NEO在WCG决赛上两次击败f0rest夺得三冠,也注定了这两人的一生之敌。如今两位传奇都已渐渐走下巅峰,新生代力量渐渐壮大。而那个已经争论了很久的问题,就留给每一位热爱着的人们去评判吧。
本文来源:易竞技
&&&作者:SWK
&&&责任编辑:陈光_NY5433
你可能感兴趣:
24小时评论排行
新游测试表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CSGO杂谈 - 知乎专栏
{"debug":false,"apiRoot":"","paySDK":"/api/js","wechatConfigAPI":"/api/wechat/jssdkconfig","name":"production","instance":"column","tokens":{"X-XSRF-TOKEN":null,"X-UDID":null,"Authorization":"oauth c3cef7c66aa9e6a1e3160e20"}}
{"database":{"Post":{"":{"title":"CSGO皮肤获取渠道","author":"EthanJin24","content":"国服新开,有一大批新人涌入,在CSGO话题下也有一些关于皮肤获取的问题。那我今天写写CSGO中所有皮肤的获取渠道吧。一款全新武器皮肤的诞生,只有四种渠道:开启常规武器箱获取每周升级掉落玩家之间赠送地图礼品包Major期间掉落的纪念品武器箱一、武器箱获取这是CSGO中最大,也是最普遍的皮肤来源。开启一个武器箱需要消耗一把钥匙,钥匙在游戏的官方商店即可购买,价格是人民币17元/把。箱子掉落的途径是官方服务器或者社区服务器每局结束后的随机掉落,每周掉落的上限似乎是2~3个。(5E和B5据说国服公测后也会开放掉落)每个武器箱的武器系列都不一样,V社不定期会推出新的武器箱,这也是整个CSGO中获取StatTark暗金计数武器(国服貌似翻译为“数聚”?)和刀类皮肤的唯一途径。其他途径都无法获取刀类和暗金计数器类的皮肤。二、每周升级掉落CSGO在2015年推出等级系统(区别于竞技等级)。等级为0~40的循环,到达40级后可以领取一个当年的服役勋章(也可不领取继续升级),同年多次到达40级也可多次领取(颜色会有区别)。每周的第一次升级,必定且只会掉落一把武器或者一个喷漆。掉落的武器区别于武器箱武器,是各个地图的收藏品系列,以及特殊的收藏品系列。(掉落次数每周三刷新,不累计)此途径获取的武器大部分的品质都很差,不过也有小概率很多著名的武器系列,比如:“古堡激战收藏品”,其中包括AWP | 巨龙传说、M4A1-S | 骑士等。“神魔收藏品”,其中包括AWP | 美杜萨、M4A4 | 波塞冬、M4A1-S | 伊卡洛斯陨落等。“旭日收藏品”,其中包括AK47 | 水栽竹等。以上只有在大行动期间,购买了大行动通行证的玩家有机会掉落,无大行动的时间内掉落的武器系列价值都很低廉。但这条渠道不需要经济成本嘛,大家都有机会掉落,因此每周能升级最好都升一级。三、玩家之间赠送地图礼品包这条途径十分冷门,老玩家知道的可能也不多。CSGO游戏内商城有时候会刷新出一种叫做“礼品包”的道具。如下图,很少人注意过。价格也很便宜,效果就是:在一局游戏中使用,本局内随机一名玩家获得一件该地图收藏品。简单来说就是无聊的时候给队友送一个小礼物,当然,一般也没什么好品质的武器皮肤。四、Major期间掉落的纪念品武器箱 首先,要说明,这是一条不归路。众所周知,Major期间,玩家登陆GOTV观看比赛的动力之一,就是每一小局比赛都会掉落一个纪念品武器箱子。而且开启这个箱子不需要钥匙。最著名的莫过于“古堡激战纪念包”。因为这是一个可以开到“纪念品 AWP | 巨龙传说”的箱子啊当然,开到的概率和中彩票大奖也差不多,毕竟这么多届Major下来,世界上的崭新纪念品龙狙也就只有7把(不确定)?每把价值大约25K美元哦~大多数人都是5000块钱丢进去,50块钱走出来。所以纪念品箱子如果不是碰巧掉落,最好不要碰!以上就是获取全新皮肤的所有途径。一和二是最主要的掉落途径,三和四当做娱乐消遣便好。最后,再次提醒各位,想获取一款自己喜欢的皮肤,直接去市场或者交易网站购买是最好的途径!珍爱生命,远离开箱!!!","updated":"T09:21:22.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32,"likeCount":99,"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7:21:22+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e4c9f83b710a16d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32,"likesCount":99},"":{"title":"CSGO入门——基础设置,让你玩转CS:GO","author":"EthanJin24","content":"本文首发于“CSGO国服”微信公众号:CS:GO的游戏设置在同类FPS游戏中算是较为复杂的,面对数十条不同的选项设置,新玩家往往是一头雾水,不知如何修改。而一套合理的游戏设置,能让我们的战斗力达到MAX。那么今天就带你玩转CS:GO中的其余各项设置,在战斗中先人一步。(下文提及的几项设置建议统一修改,利于优化游戏体验,而其余设置可按照个人喜好修改)游戏设置“最大游戏流量带宽”表示游戏最大能占用的网络带宽。如果没有特殊需求,为了网络的流畅性,应该将其设置为“不受限”。“社区通知区域”表示社区通知弹出的区域,建议设置为“右上角”。因为其他三个方向分别显示着小地图、血量、剩余子弹数。如果这些方向弹出通知,则可能会阻碍玩家获得必要信息,从而影响游戏体验。“启用游戏内辅助消息”、“最大匹配延迟”、“日历时间格式”等设置等保持默认即可。“辅助消息”可以在游戏中给带来一些简单的小提示;“最大匹配延延迟”表示匹配服务器过程中,可以接受服务器的最大延迟。得益于国服的地理优势,我们的延迟一般不会高于50,此设置保持默认150即可。这里有个极其重要的选项——“准星风格”,这个选项决定我们使用的是动态准星还是静态准星。动态准星与静态准星各有优缺点。大家可以根据下文所说来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准星风格。首先我们先谈一谈动态准星。动态准星最大的优点在于可以培养新玩家“急停射击”的习惯。新玩家对于“停止移动-开枪”这一套“急停射击”动作不熟练。但CS:GO的游戏设定是只有静止射击才是最稳定的。这决定了动态准星很受一部分新玩家的青睐。动态准星的缺点在于目前没有很严谨的证明说动态准心随着人物移动状态而变化是完全实时的,如果等待动态准星变化再射击会严重延误对枪的时机。而且动态准星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玩家的注意力,这在紧张的对局中也是十分致命的。之后我们再说一下静态准星。它的缺点在于无法反映准星的稳定状态。但是其优点也很明显,当新玩家不熟悉枪械弹道的时候可以通过静态准星来练习压枪轨迹,而且当玩家掌握了“急停射击”的动作之后静态准星可以迅速的帮助我们锁定预瞄的位置,在射击的过程中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把握压枪的节奏。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玩家以及职业选手们青睐静态准星的原因。“自动换上捡起的武器”:在此我强烈建议新玩家选择“否”,这可以避免在交火时因为不小心捡到新武器导致在强制切换武器时被敌人击杀。至于其他选项,因人而异,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就不给出统一的设置了,按自己喜好来设置即可,对游戏水平的影响很低。比如“准星颜色”,每个玩家应该根据自己的体验,选择一个最合适自己的颜色,其他选项同理。键盘/鼠标设置鼠标是FPS游戏最重要的外设!没有之一,鼠标的设置是所有设置的核心!!!“鼠标加速”一定要关闭。如下图,我们将鼠标在鼠标垫上从A点移动到B点。在关闭鼠标加速的情况下,游戏中反馈出来的移动距离就是与A-B距离一样的A1-B1,无论你移动鼠标的速度是极快或极慢,反馈的距离都是一样的。但是打开了鼠标加速后,用慢速移动鼠标,反馈是正常的A1-B1。但是如果快速移动鼠标,比如甩枪拉枪等场景,系统就会给你一个加速度补偿,反馈就变成了距离更长的A2-B2。并且补偿的距离是随机的,只取决于你鼠标移动地有多快,这对于已经养成肌肉记忆的玩家,尤其是狙击手是很致命的缺陷,它会影响你甩枪的稳定性。“鼠标速度”:设置的标准是在你习惯的鼠标移动范围内,从左至右最大范围移动,能完成游戏内的180°转身即可。在能完成这个标准的前提下,越慢越好,有利于你的控枪和瞄准。“原始数据输入”:选择打开,这意为着游戏可以直接读取你鼠标输入的原始数据,不用再关注Windows系统的鼠标灵敏度,方便玩家熟悉不同的电脑。到了键位设置,这儿真的是1000个玩家心中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手的大小,键盘的布局都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我在这儿提供几个修改思路:手太小导致操作困难:可以把WSAD键整体修改下移为SXZC来控制前后左右,能更方便的控制下蹲的CTRL和起跳的空格,同理也可以将下蹲设置为Z键;手太大导致操作困难:可以将WSAD整体右移改为EDSF来控制等,总体来说因人而异啦。但麦克风强烈建议玩家更改按键,原始键为K,不论你的手多大也不会方便,建议设置为C、V等左手区键位。音频设置“VOIP音量”:“VOIP”意为“互联网语音协议”,这应该代表的是游戏内的语音音量。感觉队友说话声音太大影响到自己,可以将其调小。感觉队友语音声音太小听不清,可以将其调大。“音频输出配置”:看个人习惯,不过要指出一点就是前段时间更新后多出了一个HRTF的选项。所谓的HRTF是一种特殊的音效呈现方式,是针对HRTF耳机的。在普通耳机上不一定有很好的效果,而且会占用一定的CPU资源。所以玩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进行设置即可。“音乐选项”中除了“炸弹/人质音量”以及“10秒警告音量”其余都可以减小甚至关闭音量,因为他们可能阻碍的玩家听到有效声音。至于“按键发言”和“自由发言”的选择问题,我个人支持按键发言,因为CS:GO中声音很重要,而自由发言可能会干扰到队友的残局处理,由残局变成惨剧可不令人开心哦~以上本期的游戏设置基础啦,希望能提高大家的游戏体验,其实游戏设置不必一味的追求职业哥的设置,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HAVE A NICE DAY~","updated":"T14:06:52.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32,"likeCount":136,"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22:06:52+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b373cabdddb118ae50d93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32,"likesCount":136},"":{"title":"CSGO入门——鼠标速度与eDPI","author":"EthanJin24","content":"每款FPS游戏,玩家讨论的最多的设置就是鼠标速度,各类论坛中“职业选手的鼠标速度是多少啊?”、“我用Kennys的设置爽的一批!”、“告诫新人,鼠标速度越慢越好”等帖子层出不穷。但是,我想说,每个人的使用习惯是不同的,盲目套用职业哥的设置并不可取。说到底,在正确的习惯养成后,就应该随自己的使用习惯去设置数值,而不是为了盲目追求数值而改变自己的使用习惯。鼠标设置的两个前提:1、打开鼠标原生输入2、关闭鼠标加速一、DPI与eDPI的解释DPI:鼠标每移动1英寸(2.54厘米),鼠标指针经过的画面像素点个数。此数值不代表游戏内的实际速度。eDPI:DPI*游戏内鼠标速度,eDPI的数值就是游戏内实际速度的直观反馈。也有很多玩家问,我设置400DPI,2的鼠标速度和设置800DPI,1的鼠标速度有什么区别呢?两者的eDPI都是800,都表示鼠标移动1英寸,准星移动800像素。但是两者区别在于移动时的精度。800DPI,1的鼠标速度,表示鼠标每移动1/800英寸,准星移动1个像素点。400DPI,2的鼠标速度,表示鼠标每移动1/400英寸,准星移动2个像素点。但是在400DPI下你移动1/800英寸时,准星不会移动。只有到了1/400英寸这个距离,才会触发准星移动。因此,相比较之下,高DPI和低鼠标速度是优于低DPI和高鼠标速度的。但是,DPI也不宜设置过高。虽然在理论上高DPI意味着高精度,但在实际应用中,DPI过高,则会导致精度下降。罗技G502使用的PWM3366引擎虽然号称原生支持12000DPI,但是罗技的首席鼠标设计师Fran?ois Morier在2013年的解释过鼠标引擎的问题,有兴趣可以去看一看。YouTube视频地址:,因此按照目前的实际使用来讲,DPI不建议超过和1600都是很好的选择。二、eDPI的设置标准 CSGO中鼠标速度越慢越好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应该追求的是在自己习惯的范围内越慢越好。比如鼠标的使用分手臂流和手腕流,两者对于“慢”的标准必然是不同的。以上图为例,我是一个手腕流玩家,所以我鼠标的日常使用范围只在红色方框内。而我基友A,是手臂流玩家,他鼠标的日常使用范围就是在黄色方框内。可以看出两者的面积相差巨大,这导致手腕流的鼠标速度一般来说会高于手臂流。而鼠标速度的设置标准是:在自己习惯的使用范围内,从左至右移动,能保证自己能进行180°转身即可。在满足此标准的前提下,越慢越好。一线职业哥大都使用800~1500以内的eDPI,我们可以略为加快一些,但也不建议超过2000。三、鼠标速度快慢的优劣低eDPI优于高eDPI最重要的一个点:利于瞄准和控枪CS中,如果是中远距离交火,敌人在画面上几乎就只有一个点,此时低eDPI的优势就比较大了,瞄准和控枪时的小调整都较为方便。而高eDPI在此种情况的交火中,很容易因为手部一个细微的抖动,而导致准星大幅度位移。因此,即使高eDPI在搜点,转身时拥有优势,但都敌不过低速度在FPS最核心的要素——对枪上的优势。因此,较慢的鼠标速度仍然是目前FPS游戏中的主流。以下是各职业选手的统计,供各位参考。(转自reddit,原po主@fever_reaver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如有问题和疑问,可在评论区提出。如果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欢迎点赞以及关注专栏","updated":"T02:44:34.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40,"likeCount":82,"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0:44:34+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139ada87b473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40,"likesCount":82},"":{"title":"CSGO玄学—Marble Fade渐变大理石的鉴定方法","author":"EthanJin24","content":"渐变大理石是CSGO中中高端皮肤系列之一,也是我早期最为钟情,也是研究的最为透彻的一把刀。很多新人想购入这个系列的皮肤,但面对其中过大的差价往往会一头雾水。本文会介绍一下鉴别渐变大理石的几个基础要点。CSGO中同一系列的皮肤,价格大都是基于磨损度来界定的。但是有一些皮肤,他们拥有不同磨损的同时,还拥有不同的图案(比如:多普勒、渐变大理石、屠夫等等)。那么,界定价格的就不只是磨损,图案的“玄学”就出现了。多普勒和渐变大理石这两款皮肤的图案,都是基于上面这张模板。一个全新的皮肤诞生时,系统会随机从模板中截取一块图案,并进行调色,使它成为覆盖在刀具上的皮肤样式,这称之为图案模板编号。渐变大理石按玄学的分类可分为两种,我个人将他们分为:“冰火系列“和“顶色系列”冰火系列:刀身至少由2种,至多由3种颜色组成。包含爪子刀、刺刀、折叠刀。顶色系列:刀身至少由4种颜色,至多由5种颜色组成。包含M9刺刀,以及光谱箱子新增的一系列刀。冰火系列如上所述,冰火系列玄学刀,是由2~3种颜色组成。其中价值最高的当然是“冰火”,也就是刀身正面由红蓝两色组成;其次则是“伪冰火”,表示红蓝两色之中掺入一丝黄色;再往后则是“三色”、“杂色”,价格依次下降。鉴定冰火最安全的方法:对照图案模板这是我根据reddit上的数据整理的表格:有需要可私信获取现在游戏内检视皮肤时可以查看图案模板编号,再对照上表,一般来说,只有1st、2nd以及3rd被认为是真冰火,4th勉强可当做冰火买卖,但本质仍旧是伪冰火。真伪冰火之间差价可达上千,请务必注意奸商的诓骗。下面举个例子:这是商城中卖的最贵的一把爪子刀,我们看到他的图案模板为701,对照表格,可以看到,701属于2nd,即这是一把二档真冰火爪子刀。再次强调:不要相信任何截图判断!!!不要相信任何截图判断!!!不要相信任何截图判断!!!截图可以依据光线强弱的不同截出完全不同的效果,能相信的只有图案模板!!只要不属于前四档的编号,商家再怎么吹他也只是伪冰火!!顶色系列这个系列鉴别十分容易,查看刀的顶端颜色即可判断。光谱武器箱新添加的一些渐变大理石一般来说价格排序为:红顶&蓝顶&红尖&蓝尖&黄顶。商家日常称呼的“红顶大理石M9”就是这么来的,下图为我早年购买过的一把红顶大理石:购买这个系列几个注意要点,避免被奸商诓骗:红顶和红刀尖价格是有区别的,红顶&红尖,蓝顶同理。请注意高光下的刀尖是否会有一丝黄色,如有一丝黄色,可称之为伪红顶,价值同样下降。蓝顶同理,查看红尖与蓝顶的区别。以上,即为本篇玄学讲解,希望能减少新玩家在玩皮肤过程中的弯路。如果本文对您有帮助,欢迎点赞并关注专栏","updated":"T08:37:27.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24,"likeCount":64,"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6:37:27+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75dd993cb4e77dbe16d445b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24,"likesCount":64},"":{"title":"个人能力&指挥能力,你更偏爱谁?","author":"EthanJin24","content":"FPS游戏中,玩家一直都分为两个大类。其一是个人能力突出型的枪男,其二是大局观突出型的指挥。其间的孰优孰劣,玩家一直争论不休。说实话,这是个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恰逢Flash Gaming和Vici Gaming的BO3战罢,国内最出色的两位指挥之间的斗争暂时以Karsa胜出而告一段落,但这并不代表Karsa在战术或者个人技术层面就强于259。今天我想说说对于指挥这个位置。(本场比赛Demo:)很多玩家在看比赛的时候,都陷入了一个误区——“太过看中KDA”。很多人都觉得你杀的人少,那你就是菜,而菜,就是原罪。在日常路人天梯中或许这句话还有一定道理,但上升到职业水平中,KDA代表的只是低阶数据,很多东西即使是高阶数据都体现不出来,更不用说最低阶的KDA。一、指挥能力假设一种情况,地图:Cache,人员5V5,只有1个作为指挥的CT单守A点,此时对面5人对A进行烟雾闪光爆弹,但是爆完弹后,对面并没有立刻全员RUSH进点。这时候作为指挥,你会做出什么选择?1.大喊全员回防,立刻放弃B点,全部回防A点。2.自己先反道具后,让队友按兵不动,以不变应万变。这两种选择都是一种赌博,赌错了这锅就必定是指挥的。如果对面是一波A的假爆弹(cache上极其常见),爆完弹直接转B闪光RUSH怎么办?如果这是一波真A爆弹+晚出的战术,又该怎么办?一个普通玩家看到这些早就晕头转向了。而处理这些问题,就是一个指挥,一个In Game Leader在游戏中的最大作用。包括但不限于:分析队员报出的所有信息,综合考量场上形势,做出正确攻守判断根据场上形势和对面攻防侧重点,合理调整队友站位和枪械详细计算我方和对面经济情况,是否足够强起、起狙、ECO无论顺逆风局都要思考对面战术变动,并作出相应调整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记得,当初Vavle出台政策,禁止教练担任IGL后的一段时间,失去Karsa指挥的Tyloo打的有多蠢。那次在Dust2上打Envyus,Env已经击杀Tyloo1人,并且全队占领B区的情况下,Tyloo还是2A2中的站位,不知所措,这就是IGL不会玩的最经典例子。二、个人能力说完指挥的重要性,还得说说个人能力这一点。CS终究是一个FPS游戏,枪法还是所有战术的基础,同水平对决中有战术没枪法≈输,极少有例外。上面说过,一个优秀的指挥对于一支强队是必要的建队基石,但同时,这个指挥的个人能力也不能太差,至少要维持在平均线以上,这样的队伍才能在同水平的竞赛中脱颖而出,上升到更高水平的竞赛,乃至夺冠。纵观近年最具代表性的Major冠军们的指挥的数据:(数据来源:)2017::KD:1.04
Rating:1.012016::KD:1.27
Rating:1.14:KD:1.39
Rating:1.242015::KD:0.91
Rating:0.9:KD:1.21
Rating:1.13可以看到,其中最低的就是15年的Pronax,他是顶尖智力型选手的代表,而我们国内Advent的数据和他相仿,都是0.9左右的KD和Rating。但是,Pronax的队友是Advent无法比拟的,巅峰状态的Olofmeister、Flusha、JW和Krimz,这四个人在当时无可匹敌,再加上顶尖的指挥Pronax,这才造就了当时的宇宙队。而反观其他几位指挥,最低的galve的发挥也是在平均线1.0Rating以上的,在Major中更是达到1.04。也就是说,在实际比赛中,galve不会成为队伍的短板,反而能为队伍在输出上带来一个稳定的火力点。这也是我最希望国内能出现的指挥类型,个人发挥稳定,指挥水平也不低。其他几位,包括Fallen、Coldzera、Happy都可以是队伍排行前三的强悍火力点,都属于可遇不可求的指挥,出现概率太小。因此,CSGO的职业队伍还是遵从木桶效应的,当队伍有一个短板的时候,在同水平的竞争中永远是处于劣势的。而指挥通常就是这个短板之一,因为纯靠枪法上限终究不高,能到高水平竞赛中的队伍,必然拥有一套独特的体系,而此时,看的就是枪法了。最后,总结一下吧。当看到指挥的KD过低,请不要一味的贬低他。他带来的作用是数据无法体现的。比如拖住敌人进攻节奏,等到队友回防才阵亡,虽然数据体现出来的是0-1,但是这局的胜利是要归功于这个拖住敌人的选手的。但是,一支队伍想要向更高水平迈进,5个人的个人能力都是必须的。当任何一个人能力有短板,那么他就是队伍提升的阻碍,虽然他的指挥是这支队伍提升到这个水平的基石之一。国内的一线队伍目前就是面临这样一个巨大的矛盾:依靠IGL的指挥和队友的发挥打到了高水平,我们想要提升就得换掉IGL,但是我们换掉IGL,队伍又会下降一个档次。没有一个枪钢脑好的指挥,那这支队伍就难以夺冠。","updated":"T05:27:11.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46,"likeCount":96,"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3:27:11+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faf8ac9ef814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46,"likesCount":96},"":{"title":"NiP跌入谷底,未来是翻身?还是重组?","author":"EthanJin24","content":"今天凌晨,NiP再次爆出冷门,5-16大比分惨败给土耳其队伍Space Soldiers,1-3的战绩,使他们止步于欧洲区封闭预选赛,无缘欧洲区Minor。或许有些人还没明白NiP究竟有多么低迷。解释一下队伍冲进Major的流程:(关于Minor选拔赛和Major锦标赛的关系在中有更详细的介绍)其流程大约是Open Qualifier—Closed Qualifier—Regional Minor—Major Main Qualifier即地区开放性预选—地区封闭性预选赛—大区域预选赛—Major资格赛NiP应该是经过邀请,无需参加地区开放性预选,这意味着NiP在他们进Major的重重挑战中的第一重中倒下了。类似的地位可以类比一下本届Major预选流程中国内的VG战队,倒在了封闭预选,没有进入亚洲Minor。这不禁让广大玩家疑惑,这支曾经87连胜的传奇之师究竟怎么了?自从16年科隆锦标赛小组赛败给F3,首次无缘Major传奇组之后,NiP似乎走上了一条下陡坡,根本刹不住车。2016年7月
憾负F3,止步小组赛,跌入挑战者组2016年12月
E-league Major预选赛 2:16惨败Vega Squadron,首次无缘Major2017年5月
欧洲区封闭预选赛,1-3惨遭淘汰,无缘欧洲区Minor再来看看比赛中选手的表现:输掉的三场,全队飘红,没有一个KD是正值。虽说KD代表不了太多东西。但是如果全队都表现出这样的迹象的话.............作为曾经的一线队伍,天赋的下限摆在这里,但面对三线队伍仍然屡屡惨败,此次比赛要不是国内小弟Epsilon抬了一手,那场面就是0-3十分尴尬了。我个人认为,一支一线队伍,如果比赛打成现在这样,全队低迷。那么,很大可能就是队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出现了问题,彼此之间失去以往的那种信任感,或者是对自己以及自己的队伍完全没有信心,当你觉得你会输,那么你就会输。当初的Envyus,16年开始爆发的队内信任危机,Kio离队,队员各自为战,战绩也是迅速飘红。不过Env是属于个人能力突出的队伍,靠着一两个顶级选手的发挥,战绩也不会太惨。至少进Major没有什么问题。而NiP,自建队以来,个人能力从来都不是这支队伍的标签。他们是全球最顶级的团队流战队,这样的队伍一旦失去信心和配合,那么问题就会暴露的极其明显。一些菠菜玩家请不要说什么“签约Betway之后,NiP就变成这样,懂得自然懂。”这话的意思是NiP按着赞助商的意思故意打假赛。对此,我只能说这些人自以为是,没有一个赞助商,会让自己赞助的队伍在通往Major的道路上吃独赢。说NiP演的人,应该是不会衡量一个战队成绩以及知名度对于赞助商的利益和一场比赛赢得那点小钱对于赞助商的利益孰优孰劣。根据上述原因,我个人觉得,NiP已经到了重建的时候。这样的成绩,想要重新站起来太难了。这样浑浑噩噩,不如放弃推倒重来东山再起。","updated":"T09:20:58.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26,"likeCount":37,"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7:20:58+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984fa17e41f848beeebeaa8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26,"likesCount":37},"":{"title":"CSGO进阶——近大远小视觉差异","author":"EthanJin24","content":"首发于国服微信号,有删改“近大远小”这个词在很多进阶攻略中以及比赛解说的口中出现过。老玩家对这个概念深有体会,而新玩家则是一头雾水,心想:近大远小不是说透视现象的法则么?近处的敌人看起来比远处的敌人大,这个每个人都知道啊。又有什么作用呢?\n\n其实,在CS:GO中,近大远小并不是单纯的表示透视现象,而是一种视觉差值。这个概念解释起来也很简单,笼统一点:“离障碍物的角落越远,视野越广,反之同理”,更准确一点的话“双方互相瞄准时,身体边缘离掩体直角越近的玩家,越晚发现对方”。\n\n\n\n一、 概念解释\n\n放上两张图片,方便大家理解。\n\n蓝色线条:一名玩家的身体宽度or高度\n\n红色线条:一名玩家的头部中线,同时也是视线的接收部位\n\n灰色线条:一名玩家的视线如上图可见,玩家B在此时可以看见玩家A的左手,开枪也可以命中;而玩家A看向玩家B的视线,则受到了掩体的阻挡。\n\n这意味着,玩家B在掩体外架枪,玩家A从掩体内向外移动时,玩家B可以第一时间发现玩家A,而玩家A至少得在半个身位走出掩体后才可以发现玩家B。如果此时玩家B拿的是一把AWP,那么他可以做到在玩家A没有发现自己的情况下击杀玩家A。\n\n\n\n当然,离掩体近也并不是只有坏处,还有其他情况,比如下图~如上图可见,玩家A与玩家B在交火的过程中,掩体由水平变为垂直,因此,只露出半个身位就由劣势变为了优势。\n\n在此情况下,玩家B在极限情况下,可以只有头部暴露在玩家A的火力之下,而玩家A则是全身上下都暴露在玩家B的火力之下,孰优孰劣一目了然。这就是很多人将Dust2的A大坑称为全游戏最优秀的掩体之一的原因。\n\n\n\n画图画了这么久,来看看游戏里的实际体验吧~上图这个位置,是很多新玩家喜欢躲藏的点位,因为碰到清点不仔细的T可以阴人。而高分的玩家大多不喜欢这个点位,原因如下图哦~可以看到,T只要想搜这个点位的话,他可以第一时间看到CT的胳膊并开枪射击,因为近大远小,这个CT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死在了这儿,连凶手的影子都没看到!\n\n\n\n二、 实战案例\n\n上面说了这么多概念,我们也总不能纸上谈兵,来说点实战点位。我曾经在关于Dust2上CT防守站位的攻略中提到过, A大道的车位是一个很好的防守点位,至于原因嘛,我们可以看图说话~手持AWP的 CT在此处防守,按照近大远小的原则,T要从小道进攻,狙击开镜可以先看到T的手臂,并且A大车位并不是小道进攻T的第一预瞄点,因此,车位的狙击手,在匪徒不封三颗烟造烟雾墙的情况下,至少可以偷到1名敌人造成己方的人数优势。并且此点位退可与A坑队友会合,等待B区队友回防;进可顶到A斜坡,反道具后借掩体之利继续偷人。当然,近大远小原则,根据情况也可以化劣势为优势。比如我开头提到的A大坑。下面再说一个小技巧。\n\n例子是在Dust2上的B洞进攻B区。很多人都知道,CT在B区狙击位用AWP看防B洞是一个很好的位置,也符合CT防守时近大远小原则。T第二时间进攻B区的话,贸然往外跑,极其容易被击杀。此时,就可以用到一个配合掩体的小身位晃身技巧。如下图(不知道这GIF图能否播放)在上图这样不断小幅度快速晃身2~3次的情况下,如果狙击位有一名手持AWP的CT,他看到一条不断晃悠的手臂,有很大可能会开枪射击。但小身位晃身是职业选手都在使用的技巧,因此CT极难命中,反而会丢失架点的优势,此时T便可以抓住CT切枪的时机,在B洞使用AWP反架,或者针对性的使用烟雾闪光从而进入B点。\n\n\n\n三、 原理利用\n\n上面只说了近大远小原则在实际游戏中的Dust2地图上的两个案例。实际上,这条原则是适用性极其广泛,在所有地图中都要注意这个问题,因篇幅所限,不能一一阐述,只能简单描述一下此原则的使用方法。\n\n架枪的位置距离敌人可能出现的掩体越远越好从掩体后往外移动前,尽量做到小身位晃身侦查出掩体要果断,切忌贴着掩体静步慢摸","updated":"T06:34:26.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3,"likeCount":74,"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4:34:26+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b73a770e3faaf7d69c7675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3,"likesCount":74},"":{"title":"因为是CNCS,所以我们只能支持?","author":"EthanJin24","content":"Tyloo输给Renegades,本来也不想说什么,技不如人,甘拜下风就好了。结果一群人都开始:“Tyloo是比Renegades强的,只是输给了运气,对面状态好。”或者又是惯用的:“这次Tyloo打出风采了,已经是国内最强了,我们不应该苛责什么了”我想,这种阿Q式的自我安慰才是CNCS进步的一大阻碍吧?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半职业的Qeeyou战队,可以算是VG.CyberZen的前身。2015年Tyloo的历史也不知道有多少人还记得。那时候Qeeyou作为半职业队伍横空出世,没有一毛钱工资的他们,把国内组建最久的Tyloo压着打,不管是ESWC、SL-I、还是Minor的亚洲预选,Tyloo均被淘汰,未尝胜绩。敢问这时候是支持Tyloo的人多还是骂Tyloo的人多?毫无疑问,那时候基本没人支持,都是骂Tyloo不思进取,至少最多玩家聚集的贴吧是这样的。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6年QZ退役,白菜重回Tyloo,新鲜血液的加入、不受玩家的支持以及被对手压制的痛苦,激起了Tyloo的血性,他们这才开始改变,开始摆脱CyberZen的压迫走向亚洲王者,才开始有了这一大波所谓的粉丝。如果Tyloo自己想进步,他们能实现15-16年这样的大幅度进步。一年多的时间里,没有支持,没有鼓励,只有被压迫。他们才卧薪尝胆,忍辱负重,最后才翻身,击败对手,做到“勾践灭吴”。然而,现在呢?16年开始,Tyloo在2~3次击败VG后坐稳了亚洲老大的位置,那次偶然的DreamHack之旅,更是让他们开始懈怠和膨胀。从16年2月到现在17年6月,整整16个月的时间他们的细节,他们的配合,他们的风格依旧是一塌糊涂。16年下半年的时候,他们也有过转型的打算,对外宣称是打算改变这种莽夫的风格,改到现在,改出了什么?是风格变细腻了?还是小配合变好了?我想自从16年至今,不论是玩家还是解说,对于Tyloo的态度已经是支持的不能在支持,鼓励的不能再鼓励,这些支持和鼓励换来了什么???换来的是部分NC粉所谓的:“俱乐部不收你钱,不为你打比赛,你们凭什么品头论足??”是这样么?还有一些喷Mo的,我很讨厌喷选手。因为大部分比赛输掉都不是某个选手的问题,但这次决赛的Mo的确有问题。当然,所谓送狙之类的属于正确的战术没有打出效果,怪不了谁。可是古堡Tyloo14:13,对手ECO,只有一把长枪一把AWP。打到最后Tyloo的3打2,对手一把AWP一把USP,Tyloo三把长枪Somebody还成功绕后。这样的局面,最后输了。注意死亡的先后顺序,Somebody已经这么成功的绕后了,Mo只需要架点等待,但是他却冒冒失失的拉出去,大概是想抢人头?结果不用说了,Mo被狙死,HZ拉出去帮Mo补枪,也被狙死。最后Somebody拉出去面对两人枪口真的是无能为力。此局被翻,直接导致比赛失利。结果即使如此,还是有人说出如下的:“你说他不好?你行你上啊?”、“Mo是国内这个位置最强的选手了,你说他不好?那行,你告诉我换谁?”等等一大篇毫无意义的言论。我想问问,如果不去发掘新人,不去培养新人,难道等着新星从天上掉下来?这样的老人占着位置不肯走,难道会从天上掉下一个枪比Mo准,指挥比Mo好的玩家出来给你用?(即使Tyloo的临场水平也就那样,好不到哪里去)还是想学王校长直接从别的队把新星挖过来?你Tyloo独立经营之后有那个财力么?法国有LDLC作为青训队为G2和Env培养人才,瑞典有NiP和Fnatic有一大批2线队和兵队帮他们培养人才,北美也有成熟的赛事体系,可以发掘人才,南美有Fallen自己创办的CS学校,还有二队IMM也可以培养人才。以上这些都是当地一线队伍发掘新鲜血液的方式,而中国呢?你Tyloo去哪里挖?VG会给?EMP会给?有新星的队伍的老板都不傻,谁会把潜力股让给Tyloo?既然这样Tyloo还不肯自己培养,Mo28岁不退?那等他30岁了才开始重建?","updated":"T11:36:19.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38,"likeCount":86,"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9:36:19+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38,"likesCount":86},"":{"title":"NiP终变阵,Friberg离队,REZ加盟","author":"EthanJin24","content":"修仙党可能注意到HLTV在今天凌晨发布的新闻,NiP变阵,Friberg离开活跃名单,老四人组第一次出现变动。取而代之的是来自Epsilon的19岁小将REZ。从2012年开始组建的四人组,历经5年,坚持到了现在。他们创造了许多历史,比如耳熟能详的线下87连胜、NiP Magic等等,King of Banana——Friberg也是作为队伍内的突破手,贡献了大量的重要输出火力,是“信仰”建立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员。14年科隆Major决赛时,他手持AK47,孤身1人突破重围,面对巅峰的Fnatic时的5杀ACE至今让人记忆犹新。但是无奈于时代的进步,道具的利用被更进一步重视,打法的不断变迁。让他那略显老旧的“泼水流”的打法有些跟不上时代。加之受到一些舆论的抨击,或许使他的信心受挫,从14年底年开始,Friberg走上了一条下坡陡路,状态一路下滑。2014年,Friberg的Rating还能维持在1.0以上,作为突破手这属于正常范围,毕竟突破手的KD总是比不过断后选手的,Major期间他也能贡献出1.07的表现,虽谈不上优秀,但也绝对达到良好的标准。2015年开始,数据就开始急剧下滑,线下0.94,Major0.87的Rating都难以达到及格线,这使他从队伍的突破手转为队伍的突破口。2016年开始,Friberg离开了队伍突破手的位置,转为辅助位,负责投掷道具和补枪,走上了以前Fifflaren的老路,可比赛表现仍然没有好转的趋势。这样的情况一直延续到了现在。在其他三位元老也及其不稳定的情况下,NiP终究没有忍住,拆散了信仰组合,Friberg离开了活跃阵容。最后再放一个面对Navi的1V5 ACE残局,1:05秒的那个身法十分亮眼。接下来说说新来的REZ。说实话,我对这个选手也不是非常熟悉,印象仅限于他之前来华参加的一下工资杯比赛。那就从数据来看看吧。完整统计下,目前他应该是1.08的Rating,近三个月内1.11的Rating。这数据可以称之为稳定输出火力点,并且时而可以Carry。可以说他被称为瑞典新星是名副其实的。再来看看NiP为何会选中他。我想,除了年龄和Draken的强力推荐以外,下面这张图或许很能说明原因。注意LAN和Online的rating对比。他历年的LAN数据普遍比Online数据高出0.1以上,近三个月更是打出了7张地图1.43的恐怖rating,总体LAN rating也达到了1.15。这说明了这位选手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线下型选手。各俱乐部选拔选手时都是进行线上海选,到了细选阶段必定是要把选手集中到线下进行评估。因为线上赛和线下赛是两个概念,或许有些人会有疑问,觉得“这没区别啊?不都是打比赛么,设备一样就行了啊。”其实不然,很多选手在线上赛能表现的很好,但是到了线下,因为装备、场地、情绪管理等等各种原因,会导致发挥变差,能打好线下赛的选手才是好选手,这是各俱乐部坚持的真理之一。比如之Mouz的狙击手ChrisJ,被玩家戏称为OnlineJ的原因就是他的线下赛表现远差于线上赛,而这也是很多选手的常态。因此一位线下LAN的表现能好于线上赛的选手,或许是NiP的最好选择之一,不知未来我能不能把这个“之一”两字去掉呢?(以下段落与题无关,感兴趣的可以看,观点相悖的可以无视)最后,看到NiP的挖人选择,我又不禁想到中国的俱乐部——Tyloo以及队长Mo以及HZ的问题。我不否认,Mo目前的表现不差,不至于要因为表现而退役,但是从长远来看,他退下来,培养一个新狙击手或许是对Tyloo未来更好的选择。首先,来看看国外各队的青训情况。瑞典:Epsilon以及各类兵队、fnatic Academy等,为NiP和Fnatic提供新鲜血液。法国:LDLC提供新鲜血液,Envyus和G2可以不断挖角。丹麦:Heroic也在不断发掘新选手,Astralis和North可以从中选择。 北美:成熟的ESEA,RANK系统以及各类半职业队,可以为C9,Lipuid、OG等提供选择。巴西:二队IMM以及教父Fallen早前建立的CS学校也为年轻人提供了机会,可以进入SK。中国:?????????未来真的有类似于REZ或者Draken这样的新星选手,其他俱乐部真的会像Epsilon一样,愿意把这些新星选手出售???我可不这么认为。各家俱乐部都有自己的野心,就目前还没有经过线下大赛考量的一个AE已经被EMP当成宝捧在手心,一个表现比较稳定的Bottle老帅哥也是自己留着,最多租借出去一会儿,绝不给任何队伍挖人的机会,其他两支国内一线队伍也不可能会给Tyloo挖角的机会。其次,来看看Tyloo目前的年龄结构:DD 22岁、Somebody 21岁、BnTeT 21岁、HZ 27岁、Mo 28岁。三位年轻的支柱和两个老将之间的差距已经很大了,以前总说老带新,要用老将把年轻选手带出来,这很正确。可是现在这三个年轻人的实力已经超越老将了。说的直接一点,以前是老将带着新人前进,期待着新人成长。现在是新人拖着老人前进。CY1当初为何要不顾情分要求换掉Mo?诚然,他有一部分私心,但也有一部分是因为在国际大赛上,Mo的狙击已经承担不起带领Tyloo前进的责任了。现在的Mo还有一战之力,在国内还能打的风生水起。但是2年之后?4年之后呢?到那时,又要重新开始挖人实验?重新开始培养?那CNCS可还有出头之日?现在Tyloo连续击败FG和VG,看似风光无限,但懂的人都懂,比赛中有多少漏洞,又有多少关键局是靠BnTeT的个人能力莽下来的?按印尼大哥的水平,未来或许会和MachineGun一样跳槽到欧美二线俱乐部去谋求进一步的发展。到那时Tyloo怎么办?新星FG现在来势汹汹,Kaze成长起来,在线下能发挥出自己的实力,未必不能反败为胜。而老牌劲旅VG也正在重新摸索一套打法,成熟后也未必不能翻身。Tyloo现在不担心,未来或许会很迷茫吧。","updated":"T10:11:22.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5,"likeCount":48,"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8:11:22+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210ab4cfc82fd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5,"likesCount":48},"":{"title":"Dust2-T进攻的基本思路与道具使用(多动图)","author":"EthanJin24","content":"本来嘛,想先把CT防守站位写完。但是呢,把火车Train的防守站位了写一大半,还是感觉这些位置太“PRO”了一点,都是职业比赛中的常规站位,可能不太适合天梯,还是等暑假多跑跑图再补完吧~前几天又看到CSGO区有人提问,认为沙2上进攻很难,尤其是碰到架好枪的CT,更是束手无策。但实际上Dust2是一张攻守平衡的图,在水平相当的情况下,T善用投掷物可能更能占据主动一下。我说说我个人在这张图上惯用的进攻套路吧。先来看看这亘古不变的结构图:A、B、中三条路线碰到这种结构,入门后的玩家都知道中路的重要性,毕竟路人局最常用的两个战术就是B洞+中路出转B,夹击B区A大+中路上A小,夹击A区除了这俩,再有喜闻乐见的P90 RUSH B、P90 RUSH 中门、P90 RUSH A大这些“主流战术”等,但说实话高分局很少会这么玩。一、开局策略如果不RUSH,那么请一定要三线展开,防止CT前压!!!如果不RUSH,那么请一定要三线展开,防止CT前压!!!如果不RUSH,那么请一定要三线展开,防止CT前压!!!很多白银甚至黄金分段的玩家都容易犯这么一个错误:开局就喜欢集中走1~2条路线,剩下1~2个地方无人看管。这容易导致CT看着守区没动静,就主动前压,发现没人。那么就知道你们准备打另一个点。等你们准备进点的时候,就会感叹:“这点里的人真鸡儿多啊_(:з」∠)_”,或者会感叹:“这人真鸡儿阴啊,怎么摸我屁股_(:з」∠)_”。因此,开局B洞、中路、A门外三路都要有人看守,主攻B,摆出131阵型;主攻A,摆出122阵型,等到确定要打哪个点以前再全员集合,这能有效提升己方的地图控制,阻碍CT获取有效信息。二、进攻A点的步骤与投掷物选择A门进攻A大道时,最大的敌人就是驻守在A大拐角的CT狙击手,他能稳定击杀一名T,并且安全撤退。此时,烟雾弹的作用就凸显了,阻隔敌人视野~A大拐角烟闪各一枚:一般来说,A大的狙击手被封住了之后,会关镜换位置,比如跳到A大墙壁的台阶上。如果你们抓住烟雾爆开的瞬间,投掷闪光出A门,瞄A坑的露头位。就可以顺利的散开阵型,并包围A大拐角。(注意,闪光弹在烟雾弹爆开前一瞬间丢出去,注意听烟雾弹落地的声音)进攻A小道时,要担心来自中门的敌人,来自A小楼梯后的敌人,以及A包点的敌人。1烟2闪上小道的基本投掷方法:XBOX烟、小道近点闪、高点闪XBOX烟和小道近点闪均是左键直接丢出,而图3中的A点闪,是左右键同时按住并松开丢出的,此闪可以白到大部分A包点瞄A小道的敌人。(注意,丢图2闪光时,要注意小道箱子附近没敌人,图3闪光要注意自身的位置,不要近大远小导致手臂露出。)也可以辅之一个烧A包点的火,逼退A包点CT,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A大斜坡CT的视线。以上是我个人常用的A大与A小的投掷物。我个人的进攻建议是,两边最好打一个时间差,比如A门先几秒钟进攻,吸引CT注意力,A小道的队友再拉出去帮忙补枪。当然两边同时进攻也是没有问题的。三、B区进攻的步骤与基本投掷物说到进攻B区,那么中门是必定要控制住的,这可以切断AB两点之前CT的联系,做到局部多打少。最基础的警家烟想必大家都会封,我这里也不录GIF了,发几个个人常用的中门闪光,供各位参考。图1和图2都是我经常用来清中门近点的闪光弹,因为中门后经常会有CT阴着,不丢闪还是比较危险的。图1是左键跑丢,图2则还是左右键同时按住并松开丢出,这是看当年Env的Apex丢的(虽然现在去了G2)至于B外斜坡的狙击手的话,图2的闪有一定几率闪到瞄小道的CT,但保险一点还是再补一颗左键丢出的高闪,因为左键丢的闪光弹,位置比较深,可以白到B外斜坡的狙击手(比如B门外箱子拿狙击架拐角的CT),毕竟闪光弹可以买2颗,不用太省,一般2~3人进攻中门,至少要消耗3颗以上的闪光弹才较为安全。接下来是B洞啦,B洞真的是一个难以进攻的点位,因为出B洞必须经过一条狭长的走廊,并且出了B洞口,T需要面对一个大约120°的范围,这个范围内都可能存在敌人,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在B洞口外封一颗烟,并且丢出一颗藏在烟里的闪。T需要努力在闪光弹爆开后,尽快的散开,并且配合中门转B的T,短时间内清空整个B区,如果慢了,就可能受到CT的前后夹击。以上就是进攻B区时,我个人常用的投掷物组合,另外,个人的建议是,中门先动。这势必将打破CT的平衡,等到中门进攻打响后,B洞的T再根据情况选择是抓紧时间直接往外跑帮中门队友补枪;还是按顺序丢出烟闪帮中门队友吸引火力。四、残局的骚套路以下和本文没什么关系,只是看到B站的视频,目测这个打法可能是Navi搞出来的,分享一下。适合1v1残局的时候骗骗人,玩玩杂技——A门封警家烟~效果如下图,骗骗人玩玩杂技还是挺实用的,很容易让CT以为你在中路~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了,对您有帮助欢迎点赞并关注专栏~","updated":"T15:19:43.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9,"likeCount":146,"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23:19:43+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8a079e6e069c703d310bd5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9,"likesCount":146},"":{"title":"攻强守弱——tyloo的困境","author":"EthanJin24","content":"tyloo在这次预选赛还是做出了一些改变的,先不说改变的效果如何,tyloo愿意改,那就算是进步。我个人还是比较关注Mo这名选手。(首先得说,这次比赛没打出去,肯定不是Mo的问题,全队调整的还是不是非常好,状态有起伏,或许peacemaker在未来能带给tyloo一些改变。)Mo这次是有改变,进攻不会有钱就起狙,并且开始增加AK的使用了。这带给tyloo最直观的改变就是进攻的侵略性进一步增强了。最初的tyloo,在进攻端本来就是依靠快攻换人头来打开局面的。5把AK往前冲,正常情况下你守一个点的人不会超过3个,我就靠5打3的人数以及枪法优势去和你换人头,然后占点下包,转攻为守。细节和战术差之类的缺点在这套打法下那都不是事。tyloo就是依靠这套打法莽死了几支强队后在世界上有了点名气。“自古NA无CT”这句话在CS圈可能流传已久,而tyloo现在的特点和他们有些类似。个人能力绝对够,进攻凭借冲劲可以拿分,但缺乏一套合理的防守体系,加上并不细腻的指挥风格,在防守时屡屡丢分。而CT又是很吃经济的一方,往往输掉一两个关键局就会导致经济落后,加上tyloo的经济计算能力又不好,就很容易导致输一个长枪局后经济被全面压制。这让tyloo在上半场可以攻取很可观的分数,但下半场的防守就屡屡失误,比分就被逼近、扳平这是反超,最后很可能就输掉了。这次唯一击败的对手是Renegades,打的真的好像过山车。上半场进攻打成12:3,我觉得tyloo该稳了吧,就去看守望先锋的APEX了。结果过了半小时我去HLTV,想看看最终的分数,心想着,这次大比分血洗Renegades总算是为Minor的失利复仇了。点进Result,找了半天没找到这场比赛的结果。我觉得奇怪啊,难不成暂停队又喊了无限暂停拖时间???去Match一看。tyloo 14:13 Renegades。还好最后16:14赢了,不然真的会被黑成马啊。
这场比赛凸显了tyloo的攻强守弱的特点。上半场12:3领先,当然不能说tyloo的实力能吊着renegades打,但至少能说明牛仔不仅挡不住提速后的tyloo,并且他们的经济控制也不好。一般来说被打成这样,气势应该是很低落的,tyloo只要赢下一个关键局就能直接带走比赛,可是,下半场很是惊险,差点翻车。只能说tyloo的防守做得真的很差,我没有看到过程,整个下半场只看到15:13之后的三局,我没法说tyloo的经济控制做的怎么样,只能说他们至今仍然没有建立起一套合理的防守体系。狙击手的问题我也不多说了,这是这套阵容的缺陷,不换人解决不了的。但是另一方面,除开狙击手之外,几个队员的选位、配合必定是有问题的。我看tyloo这3场的防守,很惊险,总是有蜜汁自信的前压偷人反被抓。此时如果没有个人能力的发挥(比如某个队员站出来连杀),tyloo就很难依靠体系和配合来成功防守。一般来说防守体系这种事情是要丢给教练来做的,按队员的能力和枪械来布置合理的站位。但是tyloo的教练呢..........我们还是期待科隆之后peacemaker这位有一线执教经验的教练能为tyloo带来什么改变吧,tyloo如果能成功建立起防守体系,这套阵容还是有希望进Major的。==========================================7-2补充很遗憾,tyloo被淘汰了,不出意外的话,国内应该还是以tyloo打出风采的论调为主。但tyloo这次的确开始思变了,租借一个新教练也是一个好开始。但是我还是担心,万一BnTeT到时候被这个教练看上直接介绍进欧美的俱乐部怎么办呢。。。。。。今天打HR,输了可以说不冤枉吧,防守的确做的不好。各个队员还是各自为战的感觉,在防守的时候大多还是单人单线的打法,而顶级的队伍都是双人双线或者三人双线互补的打法。并且队员的选择也有很大问题,不会考虑自己的枪械。比如HZ,手持一把UMP45,在B小直接就拉出去和B点一楼底的敌人对枪,敌人拿的可是M4啊,枪械差自然就该全力避免远距离交火。当然这只是举了一个我看到的印象比较深的例子,没有指责任何一名队员的意思。只能说CNCS还是任重而道远,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啊。","updated":"T12:32:20.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34,"likeCount":77,"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20:32:20+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34,"likesCount":77},"":{"title":"CT最优最通用的防守策略——拖","author":"EthanJin24","content":"很多玩家作为CT进行游戏时,遇到敌人进攻,第一时间想的是我能杀几个?而不是我的队友离我有多远?这是一个CT玩家从微观角度来思考很容易走入的误区。这些玩家的想法是:我杀人就行,杀完了敌人我们就赢了。简单来说是的,这游戏的本质是一个杀人游戏。但是实际游戏中,不存在杀完敌人这种理想状态。大家在看比赛,或者复盘Demo的时候,多注意左上角的小地图。很容易的就能发现,一般来说,5v5的情况下,T会留1人断后,其他4个人会集合起来进攻一个点。但是,CT防守时,一个点至多会放3个人,比如古堡B点,一般都是3人防守,至多4人,而其他点位的B点,比如Dust2、Cache等等很多时候都是单人守点。这就意味着,T只要集合进攻一个点,那么人数优势在短时间内必然是在T这边。即使CT拥有防守的架枪优势,但也敌不过T用人数来推。想一想,下面两种情况:A,单人防守死城之谜的B点,T集合5人进攻,A打了一个半,然后被秒。此时A的队友还在回防的路上。等队友到位时,T已经展开阵型,架好了枪,明确CT即将到来,并且道具将路口封死。CT在35秒内必须全歼敌人才可能反败为胜。这时的优势在哪边?B,单人防守死城之谜的B点,T集合5人进攻,他利用掩体和敌人绕来绕去,用烟和火封住路口,让敌人不能快速占领包点。最后B死了,一人未杀。但是B的队友已经回防到位,绕后路的队友也即将到达,4个拥有地形优势的队友,包夹了5个还未展开阵型的T。那么优势又在哪边?如果你是他的队友,你喜欢队友A还是队友B?我觉得,可能会有人觉得A好,也会有人会觉得B好。其实,这可以算是CNCS和一线强队的差距。都说Tyloo守弱,弱在没有建立起防守体系,那何谓防守体系?其可以简单理解为各个队友之间的补枪能力。tyloo现在的CT,在面对敌方进攻时的第一反应就是:我能杀几个???之后便拉出去拼枪,想杀人。他们不思考队友的站位,没有从整体角度去思考防守策略。打弱旅,这种想法没什么问题,人家枪法没你好,用枪法可以直接碾压过去,杀2个甚至杀3个4个。但是如果碰到同水平或者更高水平的队伍呢?你或许只能击杀1人,或者只能将对方打成残血。等到对方占领包点,展开阵型。没有人数优势的CT,在道具不全的情况下如何回防?这时候就得吧259给拖出来说说了,可以说,他是中国第一道具使用者。他就像是B,没有杀人,却可以用道具为队友创造更好的条件。这样的选手的作用是数据难以体现的(对,我就是想吹259),但这也是他成为背锅侠的原因之一。所以给各位几个防守小建议:燃烧弹不一定要用来制造伤害,发现敌人进攻时丢在敌人的必经之路上,很容易就会让敌人前后脱节(比如跑出来2个,3个被火挡住进不来),避免初期交火时的过大的人数劣势。选择防守站位时注意队友的位置,发现队友都离你很远,那么宁愿去点外打侦察,避免和敌人直接交火。(比如死城A点,放掉A点,选择白车侦察,打回防)选择防守掩体时,要想好自己的退路,尽量少站在直接拼枪位。双向掩体是个好选择。(比如沙2A点箱子后,左边右边都可以拉出去打)看到敌人进攻,丢颗闪光弹再拉出去打。就算被打死,白了对方也能为队友争取几秒的回防时间,而这几秒可能就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最后,防守最好的策略,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拖时间,拖到队友回防到位,那么胜利就是你们的!","updated":"T18:01:48.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4,"likeCount":83,"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02:01:48+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4,"likesCount":83},"":{"title":"PGL 2017贴纸竞猜——个人分享","author":"EthanJin24","content":"又到了难得的Major时间,最近有些人在咨询我关于竞猜的问题,不如我直接写一篇关于竞猜的个人分享,小组赛之后的淘汰赛也会在本文下继续更新。首先,以下是我结合个人经验做出的选择与分析,并分享给各位。赛场情况瞬息万变,本文只是在综合分析下选出的最大可能性组合,给迷茫的新玩家一个大致的参考。如果有自己看法的还是相信自己,跟随自己的判断来做出选择。小组赛一、3-0的选择3-0的队伍,我个人看好三支,SK、Faze和Astralis。我选择的是Astralis。原因是这三支队伍在近期比较具有统治力,Faze在招入Niko之后一飞冲天,在数项线下大赛中闯入决赛,风头正盛;Astralis贵为卫冕冠军,且近期可能在集训,连科隆这一级别的比赛都退出,相信是志在卫冕;而SK自不必说,在科隆我们也看到了他们惊人的状态,新人felps与队伍磨合的很不错。但是,Faze的缺点在于队伍整体状态不稳定,比如Allu和Karrigan容易“隐身”,从而导致比赛失利,并且瑞士赛制BO1不稳定性很大。而SK实力众人皆知,如果“认真”打,他们必定可以3-0晋级,但问题在于,“大狗”的特点,他们的“剧本”不一定是3-0。因此我个人选择了相对来说稳定的Astralis,第二选择是SK,Faze也可一搏,但是他们吃状态。二、0-3的选择0-3的队伍,我个人看衰三支BIG、Vega、Penta。我选择的是Vega。0-3的队伍势必会从挑战者组中出现,纵观8支挑战者组,强弱也是比较分明的。其中Mouz、C9、G2、Immotals几乎没可能3连败回家,Mouz新人Carry,风头正盛,目标是传奇组;G2本就是传奇组的阵容,本次也是虎视眈眈;C9虽然有水友,状态也不稳定,但毕竟刚闯入科隆的决赛;而IMM这几支都属于老牌强队。至于F3呢,虽然他们看似鶸,但他们的实力可不止于比赛所表现出来的。我个人是把全力以赴的F3排在挑战者组头几名的位置的,虽然他们不太可能全力以赴。而我看衰的三支队伍,有两支Major新面孔,而Penta换血后则是好久不见。综合他们的表现、组队时间、队伍实力来看,个人还是不看好Vega。(存在一部分私心,实际三选一也没有问题)三、Major 8强之争我个人看好SK、Astralis、Faze、Fanatic、North、VP、G2、Navi。(排名有先后)SK、Astralis、Faze、Fnatic、North这五支队伍出线几乎是稳定的,瑞士赛制在出线方面的爆冷的几率太小,传统强队小组出线没有问题。VP说实话最近状态很差。科隆更是随Tyloo一起连续3败回家。但事实上我们永远不知道波兰影帝们的真实想法。而VP在Major前的状态历来都是“很差”的,不排除拉一波赔率的可能~但我一直相信这帮老家伙们,毕竟Major时的VP和平时的VP是两只完全不同的队伍。G2的问题一直很明显,缺一个好指挥,从而导致队伍打的比较没有章法,碰到顶级强队时,这个问题会暴露的很明显。但是小组赛有一半“虾兵蟹将”,我相信他们的个人能力能直接碾压出去。而Navi嘛,瓜皇今年的状态依然不好,没有15年那种“睥睨天下”的气势,但是作为顶级强队之一,他们优秀的地图控制依然不变;瓜皇虽然不能把把carry,但皇依然是皇;还有S1mple的个人能力在,因此我觉得他们出线也不是难事。至于没能进传奇组的队伍,我不选Mouz的原因是他们太年轻,当年Niko都未能带领他们突出重围,现在也难,今后经过磨练或许有机会;而Gambit,虽然他们也有过几次传奇组的经历了,但我觉得今年卷土重来的法国人回取代他们的位置;F3一直是安于现状的,吃饱了什么都好说,所以我觉得他们依然还是挑战者组的一队悍将;C9虽然近期成绩不错,但队伍还是缺乏完整的体系,队员状态也不稳定;而其他几个新面孔自不必说。以上是小组赛的竞猜分享,供各位参考讨论。淘汰赛的选择到时会在本文下继续更新。","updated":"T14:51:54.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54,"likeCount":34,"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22:51:54+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f2ac65bed865c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54,"likesCount":34},"":{"title":"8强战贴纸预测分享","author":"EthanJin24","content":"小组赛已经在昨天全部结束,今晚将开始8强的对决。对阵表已经放出,分别是:Gambit vs Fnatic
选择FnaticAstralis vs SK Gaming
选择SK GamingBIG vs Immortals
选择ImmortalsNorth vs Virtus.Pro
选择Virtus.Pro(个人选择,仅供参考)首战Gambit对阵Fnatic。在我心里的实力排位,Fnatic可能会比Gambit差一丢丢,但是这次比赛我还是选择了fnatic,在NiP已经老去重建之时,Fnatic作为CS圣地——瑞典最后的骄傲,我很好奇曾经的雄狮是否能再次崛起?我对他们仍旧抱有期待。第二场Astralis对战SK。只能感叹Astralis的运气实在太糟,小组赛第二轮提前遭遇SK,无缘3-0出线。结果8强战,这一号和二号种子队伍又一次提前相遇,和2015年克卢日上Envyus八强战对决Fnatic的境遇相仿。这场战斗可能就是决定本次Major冠军归属的一战,谁胜利就有很大可能拿下冠军。从硬实力来说,我选SK,当下的CSGO界,SK实在是一枝独秀,强如As也难以击败巅峰SK。第三场BIG对战Imm,虽然Big3-0出线,但不得不说有一部分运气在其中。作为一支新队伍,这些队员在此前大多是在二线三线战队效力,缺乏底蕴,对上Imm,虽有胜算,但实在不大。第四战North对战VP,说实话,这两支队伍在我心里属于五五开,胜负全凭临场状态。既然这是波兰主场,VP目前又处在高赔一边,那我当然信VP,高赔VP强无敌。那么我的四强选择是Fnatic vs SKImmortals vs VP如此对阵,那么进入决赛的基本就是SK和VP两支队伍了。那我还是相信SK会最终夺冠,成为比肩Fnatic的三冠王。以上就是个人分享+分析。不保证全部正确,仅供各位参考。","updated":"T05:41:48.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38,"likeCount":8,"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3:41:48+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9d7eeea6ac744b965f9614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38,"likesCount":8},"":{"title":"洪兴社——浅谈新科冠军Gambit","author":"EthanJin24","content":"前段时间的PGL Major可谓爆冷频频,大多数人贴纸竞猜也都是血崩。传统强队Navi、G2小组赛溃败,具有统治实力的SK止步8强,主场作战的VP以及卫冕冠军Astralis困于4强。决赛的对阵更是出人意料,Immortals以及Gambit这两支队伍站在了决赛的舞台上,最终Gambit击败“巴西二哥”Immortals,夺下了Major 冠军。这是一部很励志的草根逆袭经历。一支颠沛流离的队伍,从2012年离开VP开始,他们不断更换俱乐部、更换赞助。但他们的梦想是没有随着队名的更替而改变。2016年1月,他们从HS集体来到Gambit,正式开启了逆袭路。当年7月的Major ESL ONE Cologne,他们以黑马之姿在小组赛连续击败CLG与Astralis闯入8强。虽然最后0-2败给Fnatic让他们无缘4强,但作为一支Major新面孔,传奇组的席位已经足够让已经让大家记住他们。年末10月,他们招入了Navi弃将Zeus以及新人hobbit,这让当时的观众感到不解,为何要冒险找一个被队伍抛弃的年迈的指挥?他们自己或许也将这视为一场赌博。次年即今年2017年的E-League Major,他们的表现依旧是不温不火,让大家略感意外的是他们保住了他们传奇组的席位。看来Zeus的到来至少没让他们倒退,但暂时也没能让他们更进一步。在这之后就是本次Major的奇迹夺冠。说实话,我不知道他们这究竟能不能算作厚积薄发,在我看了一遍他们在淘汰赛的Demo之后,我只能说他们已经是一支强队了,但我仍不觉得他们是一支顶尖强队,这次夺冠,除了实力之外或许有更多的是运气使然。什么能被称为顶尖强队?不需要他们连续夺冠,也不需要看他们有多强的个人能能力。只需要看他们在比赛中的配合程度、足够大的地图池以及自身的战术池深度。在Zeus到来之后,他们有了一线强队的战术体系和临场应变,Gambit是有基本的强队体系和配合战术的,这也是他们能爆冷走到决赛去面对Imm的基础。但是,最大的问题是,这次的Gambit的夺冠之路上,个人能力的比重是要大于战术体系的。这次比赛,他们全队的状态都不错,mou和Adren更是状态爆棚,再加上签位优势,他们夺冠了。但个人能力放于战术之上,这在顶尖强队里几乎是见不到的,无论哪支Top级别的队伍,都只会是战术比重大于个人能力。注意红框内的数据对比,这是他们最近的状态与生涯平均的对比,本次PGL Major他们的Rating普遍比生涯平均高了0.1以上,在毕业比赛中这就是一个平庸选手和一个顶尖的选手的差距。但这也这意味着,如果他们之中有人状态开始疲软,0-3出局的Faze可能会成为他们的模板,当然不至于到faze这么惨,毕竟他们没有Faze这样多人状态起伏。试想一下,如果这次比赛,Astralis或者SK有一支队伍分在下半区。或者mou和Adren的状态回归到生涯平均的状态。那么他们夺冠的概率有多大?再想想2015年末的那支G2,再jkeam那疯子一般的个人能力的率领下一路高歌猛进,闯入四强,要不是不巧提前遭遇冠军Envyus,他们也能像这支Gambit一样冲进决赛,也有机会挑战冠军。但现在,谁还记得他们?当时的狂人jkeam现在在Dignitas为Major资格而奋斗。因此,对于在Top4里的强队而言,个人能力只是暂缓燃眉之急,战术体系才是长久之策。Gambit虽有此意识招入Zeus,此次Major也依靠实力与运气成功夺冠,但他们终究不是实力排序前3的队伍,这次major,伴随着Adren的MV与大金牙,让他们看似传奇,但他们今后要走的路还很长。祝愿他们今后能继续进步,再接再厉。","updated":"T14:07:54.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29,"likeCount":66,"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22:07:54+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49c2a2be89cdaf80f296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29,"likesCount":66},"":{"title":"死城之谜-cache攻守基础烟雾(多图)","author":"EthanJin24","content":"本文首发于微信号“CSGO国服”,有删改如今,死城之谜这张地图,无论在天梯或是职业比赛中都是大热门。多数玩家对于这张地图极其熟悉,攻守的基础烟雾弹也都知道如何使用。其实这张地图在2015年,还是一张CT优势图。但由于烟雾弹投掷方式被不断开发出来,死城之谜在当下的职业赛中已经被称为T优势图了。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这些进阶的烟雾弹吧~CT方这张地图被称为T图的原因之一,是相比于T,CT可用的防守烟雾不多。下面是比较基础的几个。A厅大门这是一颗CT最基础的烟雾,可以有效防止T的Rush快攻。但是天梯中经常有玩家丢的比较随意,落点过浅或过深都容易导致这颗烟成为T的单向烟。丢法如上图,在白车边贴紧角落,瞄准位置丢出。能稳定封住整个A厅大门,将封疵的可能性最小化,不给T可乘之机。B厅正门B厅烟有两种。适用于初期展开防守和后期的回防,各位可以视情况使用。第一种丢的较深,适合在初期防守,B包点确定无敌人时使用。可以有效降低T的活动范围,有利于管房的控制。丢法如下图,瞄准左边边缘线,跑动到恰巧下落时丢出,对投掷时站位没有太过严苛的要求,但是要注意丢出的时机,稍加练习即可掌握。第二种丢的比较浅,但是投掷时不会暴露在B包点的火力范围内,因此比较适合回防时阻断B厅敌人视线时使用。丢法如下图,贴紧B点2楼的内侧角落,向地面丢出,通过地面反弹达到目的,蹲着丢时B厅敌人无法发现你。开局不建议使用这颗烟,容易丢失地图控制。T中厅正门这颗烟同样有两种丢法,适用不同情况。第一种,适合第一时间到达CT中厅的CT使用,优点是方法简单、成功率高。丢法如下图,在中厅大致位置即可,保证投掷方向是T中厅大门即可(红线范围内),瞄准栅栏的中线,往前跑动时丢出。以上丢法的缺点是,如果CT慢了一步到达,那么就会暴露在抢占中路的T的火力之下,有被秒的可能性。那么此时就可以用第二种丢法。在中厅内通过墙壁的反弹实现封烟。丢法如下图,瞄准标记点,跑动丢出,对站位要求不是很严苛。这样的优劣就与方法一刚好相反。其优势在于不用暴露身位即可实现封烟,可以在不确定中路是否被占领的情况下使用。但是缺点则是有更大的失误可能性。以上就是CT方的几颗烟雾了,算下来只有5种,但这的确是CT能做到最好的也是最基础的防守了。接下来为各位展现一下T在进攻时可用的“烟雾万花筒”!T方T可用的烟雾真的数不胜数,下面挑出几个容易使用也极其实用的烟雾,按A点、中路和B点分类,A点:A点叉车烟:这是最最基础的一颗烟雾,相信大家都会丢,可以挡住来自白车和A小道的火力。方法也很简单,在A厅中瞄准白箱偏左一些,跑动时丢出。A点2楼烟:喜欢走蓝门的小伙伴都知道,开门的一瞬间很危险。因为叉车和A点2楼都可能会站人,但是如果丢出了这颗烟,那么开门时只需要担心来自叉车的火力了,可以说生存率大大提升。丢法如下图,走到T的蓝门外,紧紧贴住右边的管道(不需要跳上去),同时瞄准天线顶端,,直接丢出。A点死角箱:众所周知,这是CT最常规的架狙位,T进攻很可能会被死角箱后的CT率先偷人,因此一颗死角烟也可以学会已备不时之需,也可以作为假爆弹后转B的选择(其实这颗烟当初就是为了假爆弹而开发出来的……………),丢法如下图,在T中厅右后侧墙角,贴墙角站定,瞄准烟囱顶端的右侧,跳扔。A包点右侧:这两颗烟在任意情况下都是进攻A区最有用的烟雾,有条件的玩家尽量学会。两种丢法的效果时相同的,一种是在A厅外丢出,一种是在蓝门内丢出。效果及其优秀,能封住A包点、死角箱以及蓝门左侧死角(NBK位),这也是A点爆弹战术的核心烟雾。方法一是在蓝门内丢出,依靠弹墙实现。丢法如下图,准心拉到最低,瞄准地砖的直角,维持蹲的状态,之后瞄准箱子底部青苔的顶端,直接丢出。方法二是在A厅外,瞄准蓝门外的斜坡上最右边的白线,并贴墙站稳。瞄准正面右数第三块玻璃的左边缘,上抬到与天线顶端齐平的位置(用红线标出),直接丢出。第三块玻璃左边缘垂直往上,天线顶端水平往右的交点,这颗烟对瞄准位置还是比较苛刻的。A小道:可算作A点假爆弹的一部分,同时对于中路进攻也有一定帮助。丢法如下图,走到A厅外卡车前的角落贴紧,瞄准正面左数第二格窗户右边缘,上抬到右上方第一块玻璃的上方,跳投丢出。中路:CT中厅:一颗很简单的烟,却可以封死Ct中厅狙击手的视线,很实用。丢法如下图,T出生点前右数第三根斑马线顶端为起点,瞄准T中厅左上方窗户的中部顶端,跑动时跳投。。中路白箱:这也是一个CT狙击手的常规位,一颗烟雾即可封死。方法如下图,在T出生点前右数第一根斑马线顶端为起点,瞄准T中厅天花板与蓝箱的交界处,同样跑动跳投。中路组合烟:中厅和白箱烟覆盖的终究不够全面,那么这儿还有一个大杀器——中路组合双烟。如下图,贴住左侧往右侧丢,贴住右侧往左侧丢,效果很不错。以上就是中路常用的几颗烟,虽然简单,但是实用。B点:B厅正门:上面也说过这颗烟CT也可以封,在这儿的作用,主要是挡住来自B包点和B点2楼的火力,帮助T迅速占领管房。丢法如下图,对初期站位没有太严苛的要求,瞄准左数第三块玻璃左边缘上方,跑动丢出。B点无头位:这儿时CT的常规掩体,CT只露出一个头,却能看到T的全身。因此。避免风险,一颗烟搞定它!方法如下图,瞄准阳光房铁丝门正中站定,打破玻璃,瞄准天花板灰白交接处,直接丢出。B点CT出生点方向:这儿也是有两种方法,一种适合爆弹慢打,一种适合快攻Rush,各位视情况使用。方法一是在阳光房内,白箱后,跳上左侧台阶贴角落站定,打破玻璃,瞄准右数第二个棕色点状物,直接丢出。方法二是快攻打法,在跑往B厅正门的过程中,利用弹墙封住CT出生点方向,对站位同样没有严苛要求,瞄准如下图,跑动时丢出。B点2楼:B点2楼是一个狙击手喜欢待的位置,以下方法是给各位在Rush B区的过程中封住2楼,防止在进入包点的过程中被架枪的CT击杀。丢法如下图,也是跑动时丢出,对于站位要求不严苛,但考验丢出的时机,多加练习后即可稳定封烟。以上便是个人整理的死城之谜攻防烟雾,共计19个。当然,一下子要全部背下来很困难,主要依靠在游戏内逐步尝试,以赛代练,在比赛中用的多了,自然而然就记住了,想想受到你投掷的烟雾弹保护的队友对你的称赞,会不会让你更有动力呢?赶快打开游戏试试吧~~~","updated":"T12:24:57.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6,"likeCount":92,"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20:24:57+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9ce34a72e1bf9ca9a300051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6,"likesCount":92},"":{"title":"CSGO玄学—多普勒系列皮肤鉴定方法","author":"EthanJin24","content":"多普勒作为CSGO中的中高端刀类皮肤中保有量最大的一类,分类虽然不算复杂,但关于伽马系列的还是会有些人不明白。我还是顺手把我了解的知识发出来,做一个简单的科普。与冰火大理石一样,多普勒的图案也来源于同一张模板,后随机截取经加工得到:多普勒目前粗分为两大类:(适用所有刀种)A类是幻彩系列多普勒,由幻彩武器箱开启得到;B类是伽马系列多普勒,由伽马武器箱开启得到;在国外通常用“Phase”来区分多普勒的4种细类别,比如Phase1、Phase2等。传到国内后,我们习惯将其简称为P1、P2、P3和P4。而新的伽马系列多普勒出现后,也是四类,称之为Gamma Phase1、Gamma Phase2等(我们有时也会因为避免混淆,将其称为P5、P6、P7和P8等)幻彩系列多普勒幻彩系列的分类:最稀有:黑珍珠次稀有:红宝石、蓝宝石常见类:P1、P2、P3、P4(颜色所占百分比不固定,取大致平均值)Phase 1:20%粉色+80%黑色组成,即黑多粉少。粉色越多价值越高;游戏内可见:(均以刺刀为例,其他刀型鉴别方法相同)商城与库存图标:Phase 2:80%粉色+20%黑色,即粉多黑少,粉色越多价值越高;游戏内可见:商城与库存图标:Phase 3:10%绿色+20%蓝色+70%黑色,蓝色越多价值越高(绿色只有P3有);游戏内可见:商城与库存图标:Phase 4:80%蓝色+20%黑色,蓝越多价值越高;游戏内可见:商城与库存图标:幻彩多普勒的价格排序大约为:P3&P1&P4&P2此外,有三种例外情况:当粉色多到极致,没有黑色即为红宝石;当蓝色多到极致,没有黑色即为蓝宝石;当黑色多到极致,没有其他颜色即为黑珍珠;黑珍珠稀有度最高,但价格却低于蓝宝石,蓝宝石的价格大多数情况下也低于红宝石。红宝石:蓝宝石:黑珍珠:伽马系列多普勒:这是几个月前出现伽马箱子种的新增刀类涂装,因此很多玩家都对于其分类不太熟悉。但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伽马多普勒的颜色是由绿色、青色、黑色组成,我们来看看伽马多普勒的具体分类。最稀有:黑珍珠?(暂不确定伽马箱子是否出现,但按常理会有)次稀有:绿宝石常见型:伽马P1、伽马P2、伽马P3、伽马P4(也成为P5-P8)伽马Phase 1:80%黑色+20%绿色,即黑多绿少,绿色越多价值越高;伽马Phase 2:80%绿色+20%黑色,即绿多黑少,率色越多价值越高;伽马Phase 3:20%绿色+60%黑色+20%青色,黑色越少价值越高;伽马Phase 4:40%绿色+40%青色+20%黑色,青色越多价值越高;伽马绿宝石:100%绿色,注意P2爆绿(伪宝石)与绿宝石的区别;找到一张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对比图,可以看到,P3和P4拥有P1与P2不曾有过的青色,P4也有标志性的亮绿(浅绿?)色。关键要注意P3与P4的区别。以上,便是多普勒的基本鉴别方法。一言以蔽之:黑色多少决定价格多少,绿粉蓝价格依次下降。希望对各位能有帮助。","updated":"T19:24:17.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8,"likeCount":51,"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03:24:17+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7cbb2b43c1cb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8,"likesCount":51},"":{"title":"Astralis在炼狱小镇上的B点假夹击真强攻战术i","author":"EthanJin24","content":"在刚刚过去的PGL Major上,Astralis虽然在折戟半决赛,但这次他们所展现出来的战术配合依然是世界顶级的,值得借鉴与参考。小组赛上,Astralis与G2两大豪门在Inferno上进行了激烈的交锋。上半场作为劣势进攻方的Astralis拿下10分,最终以16-6的比分击败G2,更是体现了他们对于这张地图的深刻理解。先来看看Inferno的基本结构图:相对来说,Inferno的结构是比较复杂的,道路大都狭小且阴人位很多,整体结构是偏向于CT防守的。T如果只会蛮干,就很容易被CT分点剿灭。那么让我们来看看Astralis在这张地图上采用的战术配合,进而思考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实际案例:32夹击B区在Inferno上可以说这是一个很基础也很古老的战术,但是Astralis还是能将这个传统的战术加以改进,打出新意。在天梯中我们完全可以学习他们一些清点的操作,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他们的战术细节。Astralis开局默认32展开,3人前往A二楼,2人去往香蕉道,夺取A区二楼和香蕉道的地图控制。先来看看device在香蕉道的一系列操作,很值得我们学习。他手持Mac-10,首先丢出一颗B区外的近点烟雾,掩护自己安全走完香蕉道,而后又丢出一颗火,烧在B区外围,防止近点有CT架枪,再丢出一颗雷,目的是压低沙包后CT的血量。最后再烟雾边缘跳过木桶,配合闪光进行搜点。一轮道具投掷后,B区外的情况如下:再配合上一颗弹墙闪光弹,如果此时CT不信邪,坚持要前压香蕉道,那么就很容易被闪白带走。并且,Device这套投掷组合后的前顶也并不莽撞,他的身后还留有一个队友glave来掩护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f0rest csgo设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