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有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呢,我想看一路向西看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上中下)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上中下)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上中下)》是2012年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出版的书,作者是孙皓晖。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上中下)内容介绍
本书是长篇史诗性力作《大秦帝国》作者孙皓晖最新史论作品。作者从中国为何文明意识苍白,为何没有自己的文明话语权的问题意识出发,经十数年研究思索,在创作《大秦帝国》的同时,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集结为三卷本《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与一卷本《中国文明正源新论》。《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首次提出中国原生文明的概念,重新书写中国前3000文明史,细致梳理了秦帝国之前中国历史的七大历史性跨越,总结出中国民族五大生存经验。作者直面争议,推崇法家,批判儒家文化霸权,认为儒家独尊之后的中国文明失去了此前创造力,明确指出:中国文明的强大与不朽,不在变形的末端,而在雄厚的原生时代。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上中下)作者介绍
☆ 孙皓晖,共和国同龄人,出生于陕西三原。
☆ 曾任西北大学法律系教授,获国务院首批特殊津贴的专家。
☆ 年,基于对中国原生文明的思考,历时16年创作了长篇小说《大秦帝国》,共6部11卷,504万字。这是目前唯一一部全面、正面表现秦帝国时代的长篇历史小说,累计销售已达14万套,并被拍摄成了电视连续剧。
☆ 2011年,获新闻出版总署第三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奖。
☆ 2011年,获茅盾文学奖提名。
☆ 最新著作为《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上中下)、《中国文明正源新论》。
☆ 后续著作为上海世纪版《大秦帝国》(6部11卷)、《世界拥有这样的中国》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上中下)作品目录
总目录  总序 文明历史的叩问 1  第一编 远古文明与近古文明 19  第二编 早期国家文明 63  第三编 新文明酝酿时代 141  第四编 新文明爆炸时代 309  第五编 秦帝国时代 563  结语 前三千年文明历史之反刍 797  跋 微木填沧海 821  上部目录  [总序]文明历史的叩问 1  我们这个历史如此悠久的国家,为什么始终没有自己的文明话语体系?国家文明话语权的确立,是实现民族复兴与文明跨越的必备历史条件。  □中国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群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第一编]远古文明与近古文明  中国早期文明的坚实起点,文明社会持续发展的基本要件,大体都在这一时代被创造出来了。  聚合基因:神话时代与传说时代  1中国神话思维的爆发性特质 21  2远古传说时代的人神特质 25  3近古传说时代的人类生存状况 29  4近古时代的英雄战争 35  5黄帝大联盟权力:中国政治文明雏形 38  □中国文明在产生之初就与众不同  □伏羲氏、有巢氏、燧人氏、神农氏是中国远古四大圣雄  □黄帝大联盟权力的建立,是中国民族统一意识的最早体现  □黄帝时代是近古之世的器物发明高潮期  百年治水:走出洪荒时代  1关于中国洪水时代的真实性 43  2大洪水初期的经验式应战 45  3舜帝新政:第三度迎战大洪水 51  4大禹治水:近古社会走出了洪水劫难 53  5大禹治水奠定了国家文明根基 59  □百年大洪水是近古中国社会的真实历史  □惊人的历史密码:夏、商、周、秦四大族群共同参与治水  [第二编 ]早期国家文明  夏、商、周在中国原生文明史上独具一格。我们的商战传统,我们的文字结构,我们的兼容理念,我们的工艺传统,我们自由奔放的开拓精神,处处渗透着那个时代澎湃的热血。  夏:国家文明的开端——早期邦联制  1大禹后期社会的新冲突 65  2大禹后期创建的威权政治 70  3夏启政变:趋向国家时代的第一次跨越 74  4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76  5血统传承制的确立与早期君主制 78  6夏启时期正式迈入国家时代 80  □大禹死后的权力大变局:从“公天下”到“私天下”  □ 夏人是中国文明第一次历史性跨越的真正推手  □ 夏人开创了极具和谐性的农耕文明形态  商:成熟的邦联制国家  1治水建功:商人的早期生存史 83  2商人族群多迁徙的历史奥秘 85  3商旅经济是商人族群的伟大发明 88  4商人族群多种经济活动兼容并存 91  5商汤革命:鸣条灭夏之战 92  6成熟邦联:商汤创建的国家文明 96  7商汤王国创建的早期法制体系 99  8殷商时代社会精神的奔放与厚重 100  □ 商代之法,开创了后世成文法的先河  □ 殷商时期大政治家的出现频率居夏商周三代之冠  □ 商人的综合经济活动方式:渔、猎、农、牧四大领域交融并进  西周:礼治社会——精密的联邦制国家  1周人的早期农耕生存史 105  2周人与商王国的历史对抗 110  3牧野灭商的战争方式 116  4短暂邦联:周室王权的初建 119  5殷商复辟危机与周公摄政 121  6周公的大规模东征战争 124  7周公创建联邦制王权国家 128  8周公主持创建礼治文明 130  9周公主持创建系统化的国家官制 133  10周公主持创建的宗法制 136  □周人安土重迁的单一农耕文明传统  □周人政治文明的成熟:王权君统高于族权宗统  □周代贵族阶层生活的每个环节都充满了仪式感  [第三编 ] 新文明酝酿时代  春秋争霸,新势力崛起,国家权力重新整合。当时的中国文明,以整个人类前所未有的精神力度步入了一个新的转折时代,这就是大国蜕变。  周文明的衰落  1周人生活方式的基本风貌 143  2礼治文明的早衰 146  3礼治文明早衰的历史奥秘 147  4西周礼治文明的崩溃 153  5周宣王挽救礼治文明的努力 156  6历史折光:关于西周灭亡的神秘预判 159  7镐京事变:周文明的历史灾难 161  □周文明崇拜情结的历史根源  □礼治文明的三大先天缺陷  □关于西周灭亡的神秘预判——天意乎?  礼治冰河的解冻  1镐京政变战争的后续演变 165  2秦人族群重新登上历史舞台 171  3春秋发端期的生产力水平 177  4社会生活的求变潮流 181  5农耕经济的求变潮流 184  6工商业的求变潮流 187  7法律状况的求变潮流 190  8政治文明的求变潮流 196  □“烽火戏诸侯”的历史大结局  □镐京事变使秦人重登历史舞台  □革新求变精神与王道理念的激烈碰撞  小国争霸: 政治变革之发端  1春秋政治变革的历史阶段 203  2东周王权的无为状态 204  3周王权沦落的历史奥秘 207  4小诸侯的霸权争夺 211  5大诸侯国的实力扩张 216  6大国争霸之前的华夏格局 220  □东周中央王室的自动沦陷,是空前绝后的个例  □小诸侯争霸对王权的叛逆性强过后来的大国争霸  □戎狄四面侵扰:华夏文明第一次真正的存亡危机  大国霸业文明: 政治变革之深化  1齐桓公与管仲登临历史舞台 223  2管仲全面“修齐” 227  3齐国霸业 233  4晋国霸业 239  5秦国霸业 241  6楚国霸业 243  7吴国霸业 249  8越国霸业 250  □ 齐桓公任用管仲是阳光政治的典型  □ 秦国是春秋时期抵御野蛮文明入侵的最主要力量之一  □ 弭兵反战思潮是中国原生文明最可贵的遗产之一  □ 楚、吴、越整合南方蛮夷族群融入华夏文明的历史功绩  大国蜕变与阵痛效应  1大国蜕变的历史趋势 253  2齐国蜕变:田氏势力的崛起 254  3晋国蜕变:韩赵魏三家崛起 258  4楚燕秦阵痛效应:三大国进入战国序列 264  5郑国:中小诸侯国的阵痛效应一 270  6鲁国:中小诸侯国的阵痛效应二 278  7宋卫:中小诸侯国的阵痛效应三 290  □ 惠民政策与新兴势力的崛起  □ 就人口结构而言,楚国最复杂,秦国最简单  □ 孔子保守主义政治的失败  □ 国家政权更迭的历史道路,除了“汤武革命”的暴力置换方式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可供选择的方式?  两大时代的过渡  1春秋末期华夏文明圈的大格局 293  2周室王权的全面空洞化 296  3华夏文明圈与周边落后文明的交错态势 298  4过渡形态的时期确定 299  5过渡时期的社会风貌与社会精神 300  6过渡时期形成的普遍的尚武精神 304  □ 七国崛起,主导天下  □ 凡有血气,皆有争心;大争之世,多事之时  □ 春秋战国的君臣多是文武两通的杰出人才,很少有没上过战场的  中部目录  [第四编]新文明爆炸时代  战国时代是一个文明大爆炸时代,诸子百家、商旅贸易、技术创新……我们今天赖以前进的统一文明框架,我们熟悉的社会生存方式的基本传统,我们最主要价值观体系的历史根基,都产生于战国时代。  战国社会鸟瞰  1 战国时代的文明史地位 311  2 总图景:战国时代的四大阶段 312  3 冶铁工业:战国时代的生产力跃升 316  4 铁器应用的普及 321  5 农业水利的发展 328  □ 魏、楚变法之后,求变图存是当时强大的社会思潮  □ 合纵连横的邦交对抗,是战国时期国家对抗的基本方式  □ 六国合纵是最早的国家共同体;《战国策》是多极力量抗衡的百科全书  魏国李悝变法  1 三晋集团强势崛起 332  2 政策并进:战国初期的大国新战争 335  3 变法直接动因:魏氏大国战争的失败 337  4 魏文侯李悝变法 339  5 变法后魏国之大举扩张 348  6 魏国变法的连锁激发效应 350  □ 三晋集团强势崛起,同一阵线中不同集团的竞争是文明发展史上最大常数之一  □ 魏、赵、韩三国“互不开战,各自对外”的行动原则具有区域性国家集团特点  □ 法家主导战国变法潮流的历史走向;而儒家主张全面复古,不受新势力欢迎  楚国吴起变法  1 吴起入楚之前的生命坎坷 354  2 吴起入楚力行变法 362  3 吴起变法的当时成效 367  4 贵族复仇吴起惨死 368  □ 吴起变法瞄准了最要害的封地分治问题  □ 吴起变法经历的曲折,是战国改革派与保守势力惨烈交锋的缩影  韩国申不害变法  1 韩国变法史料辨析 373  2 申不害早期档案 375  3 申不害术治体系的根基 376  4 术治理论在政治实践中的变形 381  5 申不害的韩国变法 387  6 申不害变法在大国战争中流产 388  □ 商鞅的法治理念与术治派深刻对峙:个人行为是否以法律为准则,是国家或治或乱的根本界限  □ 韩国战时变法的悲剧:术治之下的阴谋化政治导致国家灾难  齐威王驺忌变法  1 田氏齐国的治国理念 393  2 齐威王田因齐的人才理念 395  3 整肃吏治:齐威王驺忌变法 397  □ 齐威王以重视人才闻名,可是齐国人才被任用为政的却很少,齐国的大政治家也极少发挥主导作用  □ 一直停留于局部变革的水平、变法始终具有人治色彩,是齐国变法的历史缺陷  秦国商鞅变法  1 秦国变法大出天下意料 401  2 秦国在战国初期的内乱穷弱 402  3 秦孝公集团力挽危局 409  4 商鞅第一次深度变法 414  5 商鞅第二次深度变法 420  6 秦孝公在秦国变法中的历史地位 429  7 商鞅命运的历史大悲剧 432  □ 求贤令彰显秦国强国之决心,也是强国者必要之选  □ 秦国变法出乎意料。大国对峙的夹缝,变成了敌对国家崛起的历史机遇  □ 大政在野不在朝。商鞅变法一开始就确立了“法以爱民”的方针  赵国武灵王变法  1 赵国的内忧外患空前加剧 441  2 赵国高层的变法大论战 444  3 军制改革:赵国变法的核心点 447  4 赵国军事改革大见成效 449  5 赵武灵王末期的政治大悲剧 451  6 后期赵国依旧强大的原因 454  □ 赵雍的政治幼稚病直接导致了他的灭亡  □ 赵雍死后赵国依然强大。社会深层利益合理化的全面变革,其本身的生命力是战胜历史倒退力量的最坚实根基  燕国乐毅变法  1 变法序幕:燕国的深重灾难 457  2 变法前奏:燕昭王发愤强燕 459  3 乐毅在燕国推行变法 461  4 铁血幻想:乐毅的灭齐之战 463  □ 燕昭王的变法说明,举凡弱国振兴,无不伴随着洗刷既往耻辱的强烈渴望  □ 燕国灭齐打破了山东六国联合抗秦的合纵格局,形成六大战国联手对齐作战  □ 燕昭王为变法积极求贤,为郭隗筑黄金台。黄金台的天下效应,与此前秦孝公的求贤令,几乎是等同的  战争文明之巅峰  1 战争文明的历史内涵 467  2 战国:人类古典战争水准的最高峰 469  3 战争文明的历史巅峰 488  □ 战国时代十四次大会战,五大系统兵器装备,战争方式大进展,几百部兵学著作——战国时代的战争文明,是整个人类古典社会的最高峰  原典思想大爆炸  1 战国思想大潮的总体气象 491  2 春秋战国原典理论的多元化大体系 494  3 原典思想大体系是我们的文明根基 502  4 春秋战国原典思想大系的历史特征 504  5 百家同构:华夏文明的多元均衡特质 507  □ 战国时代涌现了四百余思想家与实业学问家,原典著作一千卷上下。战国原典思想大爆炸的特质在于创造性  □ 百家同构,百家争鸣。文明体系的内在均衡性,决定了民族文明的强大生命力秦国政治危机  1 战国末期的华夏世界格局 511  2 秦国进入低谷的多维透视 513  3 秦昭王艰难立储:低谷第一次政治危机 517  4 太子嬴柱立嫡:低谷第二次政治危机 520  5 孝文王早逝:低谷第三次政治危机 524  6 庄襄王又早逝:低谷第四次政治危机 525  7 秦王嬴政力行主导一举粉碎嫪毐政变 530  □ 战国末期庙堂昏暗,恶政当国,英才陷落,七大战国突然同时跌入低谷  □秦国的权力继承问题解决不好是四次政治危机的直接原因  □奇人吕不韦的出现改变了历史  帝国序幕: 诀别吕不韦集团  1 秦王嬴政与吕不韦的鸿沟 535  2 吕不韦主持编撰治国大百科全书 538  3 法王之争:两种治国理念的巨大冲突 541  □《吕氏春秋》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秦王嬴政诀别吕不韦,是两种治国理念的巨大冲突  富国强兵:秦国实力大跨越  1 秦王嬴政面临的历史选择 547  2 开局首战经济:大修郑国渠 548  3 力拔新人重整政治格局 553  4 重建一支新锐秦军 561  □秦王嬴政大刀阔斧振兴秦国,从解决经济困局入手  □郑国渠的修建最初竟是韩国实施的疲秦计  □ 秦国准备一统天下,从人才储备开始  下部目录  [第五编]秦帝国时代  秦帝国最基本的历史功绩之一,是在统一中国之后,又统一了中国文明。秦统一中国文明,相比于统一中国疆域,是更具本质性的统一。秦帝国是中国统一文明的正源,是它创建了中国的统一文明,而不是其他时代。  统一首战:灭韩之战  1 统一之战为什么从韩国开始 565  2 秦韩新对抗的历史脉络 566  3 韩非入秦的悲剧命运 568  4 韩国无抵抗灭亡 580  □“间谍”韩非之死的历史公案  □ 韩国的“疲秦计”,反倒使秦国拥有了当时最为强大的后援能力  两强终决:灭赵之战  1 秦赵关系的发展脉络 583  2 秦王嬴政时期的秦赵对抗 585  3 灭赵战役的战略部署 588  4 赵国的迟滞应对 593  5 李牧被害赵军瓦解 597 6 赵国灭亡的深刻历史原因 599  □.秦赵同源,为何性格南辕北辙?  □.赵国灭亡的独特历史根源:赵人族群性格——烈而乱  □.李牧被赵国阴暗政治所吞没  和平岔道:灭燕之战  1 秦燕关系之历史脉络 603  2 大军压境燕国的尴尬应对 607  3 惊心动魄的暗杀:荆轲刺秦 611  4 刺秦效应:秦国放弃和平统一方式 619  5 灭燕战役的实际进展 620  □.燕与秦、赵的国家关系:无理性之复杂与荒诞  □.荆轲不是一个神勇高明的剑客  □燕国的灭亡,是长期固守迂阔的贵族政治传统的必然结果  沉闷死亡:灭魏之战  1 秦魏对抗的沧桑变化 623  2 灭魏之战提上日程 632  3 王贲灭魏的具体进程 634  4 魏国灭亡的历史解析 638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秦魏两国格局的历史性颠倒  □.水灌大梁:秦统一战争中惟一的水战  □.魏国式的人才意识:敬重迂腐虚名,排斥真才实学  分治绝唱:灭楚之战  1 灭楚之战的先期筹划 641  2 李信第一次灭楚之战的大失败 644  3 秦王嬴政清醒纠错 648  4 秦国六十万兵力之历史透视 650  5 王翦大军的第二次灭楚之战 654  □ .第一次灭楚之战:项燕大败李信  □ 楚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是推行变法浅尝辄止,始终没有解决封地治权问题  忘战灭国:灭齐之战  1 统一战争最后阶段的秦齐两国态势 661  2 齐国末期畸形政治场的历史透视 665  3 灭齐之战的实际进展 670  4 齐国灭亡原因的传统评判 671  5 齐国灭亡原因的新解析 674  6 秦灭齐之后尚未纳入统一的华夏政权 678  □ 齐国的古典绥靖主义政策,酿成了举国上下的软骨病  □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秦帝国整合民生  1 秦帝国统一初期的社会效应 683  2 秦帝国的整合民生大建设 687  3 秦帝国的人口土地新政策 696  □ .夷险阻,定地势:对整个华夏世界生存环境的大修复□.秦帝国全面推行重农不抑商政策  □秦帝国整合民生的系统政策,是推翻秦暴政说的最基本事实  秦帝国创建统一文明  1 统一文明之序幕:依法封赏功臣 700  2 创建统一政治文明:中央集权制大系统 705  3 创建国家礼法规范:典则统一 712  4 关于诸侯制与郡县制的大论战 714  5 全面推行统一法治 719  6 创建统一经济制度 725  7 文明旗帜:创建统一文字 733  □.秦帝国具有自觉的文明整合意识  □.任何进步新政权的反复辟政策,都有其残酷的一面  □.中国大地上第一次全面推行土地私有制  “三南”之忧:秦帝国统合岭南  1 中国“三南”地区的历史走势 741  2 秦帝国统合“三南”的战略实施 746  3 秦军在“三南”地区的统合政策 752  4 秦军“三南”地区重回中国文明海洋 756  □.开凿灵渠,确保秦军后勤大输送  □赵佗率领的秦军是最早的岭南客家人  □.统合岭南,使南中国滑过脱离华夏文明圈的险境  胡患之战:秦帝国草原大反击  1 帝国大反击的战略准备 759  2 蒙恬大军的草原大反击 762  3 翁仲神威:西部战线大反击 766  4 秦帝国修筑万里长城 768  □.蒙恬秦军北击匈奴,可能远达今日之贝加尔湖地区  □.长城是秦帝国时代一项伟大的士兵工程  □修建长城是当时历史条件下反侵略战争的正义选择  铁血风暴:秦帝国反复辟政治战  1 帝国之前历代政权的反复辟策略 775  2 秦帝国的先朝政策检查 778  3 秦帝国面对复辟势力的历史选择 780  4 分封制大论战后秦帝国的铁血反击 790  5 铁血政策之尾声 795  □.秦始皇在对待历史问题上,表现出旷古绝今的骄傲  □.张良:六国贵族复辟的精神旗帜,一个逆向的历史符号  □.以刑治方士为重点的坑杀事件,被简化讹传为“坑儒”  [结语 ]前三千年文明历史之反刍 797  1 连续大跨越:前三千年文明史概貌 797  2 我们的文明方向在哪里 798  3 文明史反刍的基本法则 799  4 前三千年文明发展的经验总结 800  [跋 ]微木填沧海 821
.豆瓣读书[引用日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引争论
□ 王欢  2012年伊始,曾创作《大秦帝国》的著名学者孙皓晖又推出了他的新作――《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上中下三卷)。作为探讨中国文明根源的著作,这两本书的出版意义非同一般。伴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快速增长,中国文明的发展方向何在,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讨论的问题。孙皓晖新著,就从中国古老的原生文明着手,探讨中国文明的前进方向。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一出版,就引起了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质疑声、赞同声从一开始就针锋相对,充满火药味。而其颠覆性的思想观点,又使这种争论不只局限在文史学领域,而是迅速蔓延到更多的领域。   在这部近70万字的著作中,作者明确提出:文明的忧患意识,是一个民族永恒的安全底线,中国社会应该告别“不争论”的特殊时期了。出版方世纪文景也表示,出版这样一本书,就是为了引起大家的广泛讨论,甚至争论,以共同思索中国文明的本质问题。可以说,这是一本力图理清中国前三千年文明史的书。一面呈现历史,一面解析历史,是这本书的基本特征。  早在作者孙皓晖创作《大秦帝国》的时候,这种批评与赞扬的交锋就显得格外突出。用评论家李星的话说,如同是引爆了一颗“深水炸弹”。而这次出版的《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所引起的激烈争论,可谓是深水炸弹被再次引爆。赞扬者评论此书为争民族话语权而鸣,为铸民族新灵魂而作,为今天的中国社会注入了一剂清醒剂。批评者认为,作者蔑视常识,无视几千年来人们已经形成的共识,扬法抑儒,可能造成新的历史偏见,变成“历史虚无主义者”。而作者孙皓晖则认为自己是在严谨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历史发展的本质是文明形态的演进”的历史哲学意识,而并没有采取中国人文学界在历史研究方面长期固守于事件陈述、编年考据等技术层面的研究方法。这种争论延伸到作者孙皓晖身上,到底他是治学严谨、思想创新的学者还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同样是两方完全对立的态度。  相比于思想界,民间的评论却呈现了一边倒的态势。网络上,作者孙皓晖的拥趸近百万,无数网友热情追捧,几乎全是正面的评价。  为何具有如此巨大的反差?这是一个非常有趣而令人深思的现象。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到底写了什么?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首次提出中国原生文明的概念,重新书写了中国前3000文明史,细致梳理了秦帝国之前中国历史的七大历史性跨越,总结出中国民族五大生存经验。  在这3000年中,华夏族群历经了七大时代――五帝时代、夏、商、周、春秋、战国、秦帝国。在其中的每一个时代,我们民族都曾经实现了一次巨大的文明跨越。经过七次大的历史跨越,我们民族终于登上了中国古典文明高原的最高顶峰――秦帝国时代,成功地实现了中国疆域的统一,成功地创造了中国文明的统一,给我们的国家与民族奠定了永恒不朽的历史生存范式。  作者认为,一个民族的发展要保持悠长的生命力,保持饱满的生命状态,就必须有坚实的文明根基。这种文明根基的坚实程度,不仅取决于文明传统的丰厚性,更取决于一个时代基于清醒的历史意识而确立的继承原则。而国家文明话语权的确立,是实现民族复兴与文明跨越的必备历史条件。  作者推翻旧史观,直面新时代儒法之争,推崇法家,彰显法治精神,批判儒家文化霸权,认为儒家独尊之后的中国文明失去了此前的创造力,是为秦帝国正名的最强音。他明确指出:中国文明的强大与不朽,不在变形的末端,而在雄厚的原生时代。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  孙皓晖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本版主要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纠纷处理 (9:00-18:00)
图书审核 (9:00-18:00)
售价:¥65.00
品相:九品
商品描述:
本书介绍了新文明爆炸时代——战国时代,内容包括:战国社会鸟瞰、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韩国申不害变法、秦国商鞅变法等。
为您找到相似的商品
加入购物车
加入购物车
北京市大兴区
加入购物车
北京市海淀区
加入购物车
加入购物车
加入购物车
加入购物车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市奉贤区
加入购物车
北京市海淀区
加入购物车
上海市徐汇区
加入购物车您还有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呢,我想看看 _ 荆沙汽车网
您还有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呢,我想看看
请采纳 ,所以用这个账户发,因为密码我忘了下面的那个是我的号
我也在找啊,我邮箱
我有这个篇章,马上发给你。但是我得知道你是要Doc的还是pdf的。
&中国文明正源新论&&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资料很少,能麻烦发一份到邮箱么?uishopping老鼠hotmail.com,谢谢。我这里有自己整理的大秦帝国全集,如有需要,可以交流。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不是什么纪录片的解说词。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作者孙皓晖,是他的最新史论作品。这是一本力图理清中国前3000年文明史的书。 作者从中国为何文明意识苍白,为何没有自己的文明话语权的问题意识出发,经十数年研究思索...
返回主页:
本文网址:http://www.0716auto.cn/view-36269-1.htm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想看一路向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