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寨班车在龙圩那个虹桥火车站夜班车

梧州市龙圩区
义项指多义词的不同概念,如的义项:网球运动员、歌手等;的义项:冯小刚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龙圩区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境内,为梧州市新成立的市辖区,龙圩区位于梧州市南部,全区辖4个镇,即以原的、大坡镇、广平镇、作为龙圩区的行政区域,70个行政村,1262个村民小组和7个社区居民委员会,面积982.9平方公里。共有人口约30.7万人,城镇人口约4.6万,农村人口约26.2万人。龙圩区于日经国务院《关于同意广西壮族自治区调整梧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3〕25号)批准成立,日正式成立的。并于日正式接管辖区内所有事务。
外文名称 Longxu district
行政区类别 市辖区
所属地区 中国华南地区
下辖地区 龙圩镇、大坡镇、广平镇、新地镇
电话区号 <p class="cardlist-value" title="
邮政区码 <p class="cardlist-value" title="3199
口 30.7万人
车牌代码 桂D
积 982.9平方公里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理位置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市区南部
著名景点 梧州允升塔、白鹤观
火车站 梧州南站
政府驻地 广西梧州市龙圩区龙圩镇龙城南路108号
言 粤语(广府片区)
汉、三国时属广信县。晋、南北朝时属。隋开皇十九年(599年)改名戎县城,曾为遂城县、戎城县县治。宋以后属苍梧县,宋熙宁四年(1071年)改为戎圩镇。清末属平乐乡,民国时期属戎城区。1950年隶第一区,1951年7月称龙圩镇。1952年5月,县城由梧州迁至龙圩镇。后曾改名城关公社、东升镇,1971年12月复称龙圩镇至今。1996年4月,龙圩镇、林水镇合并称龙圩镇。日正式成立梧州市龙圩区。日正式接管辖区内所有事务。
龙圩区位于梧州市南部,为梧州市2013年区划调整新成立的市辖区。全区辖4个镇即(以原苍梧县的龙圩镇、大坡镇、广平镇、新地镇作为龙圩区的行政区域),70个行政村,1262个村民小组和7个社区居民委员会。龙圩镇(4个社区、12个村):龙城社区、城东社区、城南社区、城西社区、林水村、恩义村、古凤村、大恩村、四合村、中村村、新利村、社学村、思念村、念村村、寨中村、保村村。大坡镇(1个社区、18个村):大坡社区、大燕村、新安村、大城村、胜洲村、马王村、白鹤村、大坡村、松柏村、夜村村、古元村、育民村、交村村、寨村村、坡头村、河步村、天堂村、新龙村、合垌村。广平镇(1社区、20个村):广平社区、广平村、平地村、城坦村、坛金村、淑里村、调村村、河口村、甘村村、上合村、平山村、武陇村、大尧村、金钗村、端村村、平乐村、华新村、扶达村、西罗村、夏村村、思化村20个村委会。新地镇(1社区、20个村):新地社区、回龙村、大维村、雁村村、训村村、新甫村、思贤村、都梅村、龙窝村、新地村、富回村、古卯村、四落村、古令村、殿村村、洞心村、大同村、富禄村、题甫村、大村村、新科村。
全区地属低丘,有部分低洼地。主要山峰有大平山、尖峰顶等。流经境内的主要河流有浔江、上小河、下小河。
土壤主要为赤红壤、沙质土。年均气温21.2℃,年无霜期323天,年均降雨量1506.9毫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资源丰富,自然条件十分优势,全区耕地面积20.15万亩,有林面积80.9万亩,辖区森林覆盖率达51.8%。野生动物主要有野猪、黄猄、狸、穿山甲等50多种。
共有人口约30.7万人,城镇人口约4.6万,农村人口约26.2万人。98%为汉族。
龙圩区隶属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为梧州市新成立的市辖区,位于梧州市南部,全区辖4个镇,以原的、大坡镇、、作为龙圩区的行政区域。
主要分布在原林水镇。2010年全区耕地面积8000公顷,其中水田5872公顷,旱地270公顷,粮食总产量5.6万吨,农业总产值50.25亿元,有农业人口25万人,拥有各种农业机械总动力15.3万千瓦。
2010年全区有林面积354130公顷,其中用材林27458公顷,经济林2380公顷,其他林9803公顷,林木蓄积量110万立方米,林副产品主要有松脂、玉桂、甜笋及李子、柿子等。
2010年全镇耕牛存栏23000头,生猪存栏45万头,家禽存栏300.45万只。拥有鱼塘670公顷,年产水产品1200吨。肉类总产量62000吨。
2010年区内有小学校(教学点)80所(处),在校学生85000人。有中学15所(其中县属5所)45000人。文化2010年城区内有市属图书馆1个,藏书12万册。
有电影院、影剧院、舞厅、卡拉OK厅、录像室等文化娱乐场所,城区及71个行政村开通闭路电视。
2010年龙圩区的医疗机构有梧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梧州市妇幼保健院龙圩区分院、梧州市第二中医院、梧州市鼻咽癌防治所龙圩区分所、梧州市卫生防疫站龙圩区分站等8家,有CT机、核磁共振机、体外碎石机、电动洗胃机、B超机等先进医疗设备,能开展普外及颅脑等手术。
2010年,区内有固定电话用户25万户,实现了村村通电话。移动电话200000多户,计算机互联网240000多户。邮电业务总量8.5亿元。
浔江在镇境通过。沿浔江而上可达、柳州、等地,下航可达广州,深圳,。1957年修建龙(圩)大(坡)公路。60年代后陆续修通了下昃至寨中等乡村公路。2010年镇内有线、省道、苍郁公路过境;有环城一级公路25公里;龙(圩)岑(溪)一级公路龙岑段75公里;龙(圩)至藤(县)一级公路龙潭段45公里。乡道36条,各行政村有公路相通,2005起南(宁)至梧(州)高速公路,柳(州)至梧(州)高速公路,桂(林)广(州)至梧(州)高速公路,梧(州)至贵(港)高速,梧州环城高速高速公路在本城区和城区内的保村,四合设有出入口立交,龙圩区是广西东部最大的高速立交大城区。全镇公路通车里程540公里。梧州西江三桥在城区东1.5处连接,界时与市区只有2750米。城区距梧州长洲民用飞机场5公里。日河南洛阳至广东湛江铁路全线贯同,城区距6公里。南宁至广州高速铁路在城区自西向南通过,在城区西1.5公里处。
长洲水利枢纽是国务院1993年批准的《珠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推荐开发项目,以和为主,兼有防洪灌溉、淡水养殖、供水、等综合利用功能的工程。坝址位于梧州市上游约12km处,距南宁382km,至广州303km。南宁至梧州二级公路由坝址右岸通过,距坝址1.6km。坝址位于西江干流--下游梧州市郊长洲镇,紧挨城龙圩镇,大坝跨长洲和泗化洲两岛并跨内、中、外三江,坐落在花岗岩带上,两岸开阔平缓,建设条件优越。集水面积30.86万平方公里,汇集了红水河、柳江、郁江和北流河的水量,流域经纬跨度大,各江的降雨时空过程不同,形成枯水期水量特别丰沛,多年平均流量6100立方米/秒,11月-4月枯水期平均流量达2368立方米/秒,保证率95%的枯水流量仍高达1090立方米/秒。水库总库容56亿立方米,滞洪库容37.4亿立方米。枯水期调节库容3.4亿立方米(周调节水平)。电站坝长3350米, 装有15台灯泡式贯流机组,总装机容量为62.13万千瓦,总投资约62亿元。该电站闸坝为世界最长的坝,也是世界上灯泡贯流机组最多的电站。人称"小葛洲坝",更被喻为"西江明珠"。
梧州市是一座有着21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汉高后五年(公元前183年)南越王朝设苍梧王城。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置苍梧郡(因梧州多刺桐树,又称苍梧花,故以花名定郡名)。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名梧州。明成化六年(1470年),明宪宗在梧州创设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总督府,辖广西、广东,梧州成为两广政治、军事中心。民国10年(1921年)始称梧州市。1927年梧州市政府成立,梧州为广西最早的省辖市。汉武帝初年,曾于梧州及今广东封开县一带设广信县(属交州苍梧郡)。后来,广信以西称广西,广信以东称广东,两广因此而得名。
位于忠义街。建于清五十三年(1714年),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重建,会馆面积1373平方米,砖木结构,分前、中、后3座和更楼(更楼在解放前已拆),中、后座深宽各8米,屋檐层为元宝脊。每座由4根大木柱和2根大石柱支撑,叠梁式构架,雕梁画栋,有较高的建筑艺术。1994年定为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炳蔚塔位于恩义村铁顶角山巅,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由原南五乡(今广平、大坡、新地、龙圩4镇)群众捐资兴建。塔身为青砖结构,呈六角形,塔高7层34米,底径7米,首层门额有当时梧州府知事袁渭钟手迹题刻"文峦耸秀"4字,二层门额题刻"炳蔚塔",为清代广西"三元及第"陈继昌手书。1987年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冠盖总庙位于龙圩区大坡镇,建筑年代无考。历史上,大坡所在地曾叫冠盖乡。整个建筑物分山门、正殿和后殿。庙前有一对石狮子,左雄右雌。山门由72支莲花托砌建,正殿供奉欧、莫、李三相侯王,有八仙过海和十八罗汉等雕塑,同时带有道教和佛教的色彩。解放初期,冠盖总庙被拆毁,所供奉的神像、石狮子、铜鼓全被丢进河流。现在的冠盖总庙是1989年村民集资筹建的,从建筑工艺上看,比不上原来的庙宇精雕细刻,佛教的十八罗汉也是重建时加上去的。重建的冠盖总庙更富有香土气息,每天都有很多村民和市民来烧香和燃放鞭炮,香火十分之旺。游客可感受浓重的道教和佛教色彩。
李济深故居
故居位于广西梧州市龙圩区料神村,距市区40多公里,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诞生在这里。故居建于1925年,庄园式砖木结构建筑,占地3400平方米。是青砖瓦房四合院式厢房和楼房,四周筑围墙和四角炮楼,院后有苍翠古铁力木林,风景幽雅。大门口嵌着一块大理石,上面刻着胡耀邦亲笔题写的"李济深故居"5 个大字。顺着扶梯登上二楼,四周回廊上栏杆别致,门窗上雕的花草图案,增添了古色古香的色彩。二楼是李济深的卧室和会客室、电报室,大体仍保持着当年的摆设。1929年,李济深被蒋介石囚禁汤山获释后回住于此,1936年在这里召开过民族革命。抗日时期联络国共两党及文化界人士、蒋光鼐、蔡廷锴、朱蕴山、、、宣侠父等商讨敌后抗日事宜。1944年接受周恩来建议回旧居组织民众武装,并与董必武派遣的一批爱国文化人士在这里组织"南区抗日委员会",开展敌后抗日并与保持电讯联系。故居瓦面建有墩子式的人行道,与四角上的炮楼相通,是一座进可攻、退可守的建筑物。解放后,曾多次进行维修,1997年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和自治区级的。游人为中西建筑艺术以及居室与炮楼完美结合叹为观止。
(),字任潮,广西苍梧人。北京陆军大学毕业,曾任粤军第一师参谋长、代师长,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黄埔军校副校长,政府主席。1933年在福建组织抗日反蒋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任主席;1948年发起成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任主席。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二届副委员长,全国政协第一至三届副主席,1959年在北京逝世。() 又名辛奇。龙圩镇林水村人。1937年在广西中学生看护训练班接受训练,6月加入,9月参加第二届。翌年冬,出任安徽省妇女战地服务团副团长,后任安徽省学生军团三中队指导员。1939年带领安徽学生军部分人员到无为县开展抗日宣传工作。1940年4月被派往来安县任中共屯仓区委组织委员。7月1日晚,屯仓区地主武装发动暴乱,黎琦新等被捕。7月3日,在新八岭车站附近被杀害,年仅21岁。() 原名黎琦清,是黎琦新烈士的胞姐。1936年春在南宁中学生军训地接受看护训练。6月参加第一届广西学生军,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9年随兄到筹办抗日报纸,与爱国青年王振华相识相恋。后王任重庆《新蜀报》记者。1941年12月,王振华因坚持抗日主张被国民党特务逮捕,黎也因受牵连被捕,关进重庆兵工署监狱。1946年被转移到白公馆监狱,黎、王在狱中结为夫妻,生下2子。黎洁霜拒绝敌人的威迫利诱,在狱中与中共党员一起同敌人作斗争。日,国民党当局对囚禁在白公馆、渣滓洞的300多人进行大屠杀,黎洁霜一家4人壮烈牺牲。() 又名茹燮才,龙圩镇高冲街人。年轻时在梧州飞机场当机械士。1929年调往广州,进行飞行训练,后编入空军第十九航空队任轰炸机中尉驾驶员。1937年8月,日军大举进攻上海,25日,茹康怦及其机组3人,奉命随群机出击,茹驾驶三号响克机,准确地把重型炸弹投到日军停泊在长江口最大的航空母舰"出云"号上,炸毁了日本自称的"海上霸王"。茹正准备撤离时,飞机被打中油箱着火坠毁,机组人员全部牺牲。茹康怦年仅27岁。() 龙圩镇思念村人。民国24年(1935年)在广西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54年后历任广西植物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副院长,第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等。1955年他在广西花坪林区调查中发现我国第二个植物"活化石"银杉,引起了世界植物界的重视。他研制用野生萝芙木生产降高血压药物,结束了中国依靠进口原料生产降压药品历史。著作有《广西野生食用植物》等及论文16篇。
《国务院关于同意广西壮族自治区调整梧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3]25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你区《关于调整梧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请示》(桂政报[2010]8号)收悉。现批复如下:一、同意撤销梧州市蝶山区、万秀区,设立新的梧州市万秀区。以原蝶山区、万秀区(不含旺甫镇)的行政区域为新的万秀区的行政区域。万秀区人民政府驻城南街道阜民路18号。二、设立梧州市龙圩区。以苍梧县的龙圩镇、新地镇、广平镇、大坡镇的行政区域为龙圩区的行政区域。龙圩区人民政府驻龙圩镇政贤路18号。三、将原万秀区的旺甫镇划归苍梧县管辖。苍梧县辖石桥镇、岭脚镇、京南镇、狮寨镇、六堡镇、木双镇、梨埠镇、沙头镇、旺甫镇。苍梧县人民政府驻地由龙圩镇政贤路18号迁至石桥镇东安街1号。上述行政区划调整涉及的各类机构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设置,涉及的行政区域界线要按规定及时勘定,所需人员编制和经费由你区自行解决。要严格执行中央关于厉行节约的规定和国家土地管理法规政策,加大区域资源整合力度,优化总体布局,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each(i, video) list}}
{{if list.length > 8}}
查看全部 ${list.length} 期节目
{{if _first}}
内容来源于
{{if list && list.length}}> 查看版本
历史版本:7
编辑时间: 19:41:24
内容长度:4969字
图片数:0个
目录数:25个
修改原因:,
评审意见:对版本内容有较大提升
龙圩区&-&简介
前身为苍梧县的县城,2013年3月成立梧州市龙圩区。龙圩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区南部,龙圩区是梧州市三城区面积和人口最大的城区,龙圩区距主城区10公里。龙圩区东毗肇庆市和本市万秀区城区,南连本市的岑溪市,西接本市的藤县,北与长洲区城区和万秀区城区接壤。
龙圩区&-&历史沿革
&汉、时属广信县。晋、南北朝时属遂城县,隋开皇十九年(599年)改名戎县城,曾为遂城县、戎城县县治。宋以后属苍梧县,宋熙宁四年(1071年)改为戎圩镇。清末属平乐乡,民国时期属戎城区。1950年隶第一区,1951年7月称龙圩镇。1952年5月,县城由梧州迁至龙圩镇。后曾改名城关公社、东升镇,1971年12月复称龙圩镇至今。1996年4月,龙圩镇、林水镇合并称龙圩镇,2013年3月成立龙圩区。2013年全区辖4个镇,7个社区居委会和70个村委会。龙圩镇(4个社区、12个村):龙城社区、城东社区、城南、城西社区、林水村、恩义村、古凤村、大恩村、四合村、中村村、新利村、社学村、思念村、念村村、寨中村、保村村。大坡镇(1个社区、18个村):大坡社区、大燕村、新安村、大城村、胜洲村、马王村、白鹤村、大坡村、松柏村、夜村村、古元村、育民村、交村村、寨村村、坡头村、河步村、天堂村、新龙村、合垌村。广平镇(1社区、20个村):&广平社区、广平村、平地村、城坦村、坛金村、淑里村、调村村、河口村、甘村村、上合村、平山村、武陇村、大尧村、金钗村、端村村、平乐村、华新村、扶达村、西罗村、夏村村、思化村20个村委会。新地镇(1社区、20个村):&新地社区、回龙村、大维村、雁村村、训村村、新甫村、思贤村、都梅村、龙窝村、新地村、富回村、古卯村、四落村、古令村、殿村村、洞心村、大同村、富禄村、题甫村、大村村、新科村。全区地属低丘,有部分低洼地。主要山峰有大平山、尖峰顶等。流经境内的主要河流有浔江、上小河、下小河。土壤主要为赤、沙质土。年均气温21.2℃,年无霜期323天,年均降雨量1506.9毫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丰富,自然条件十分优势,全区耕地面积20.15万亩,有林面积80.9万亩,辖区覆盖率达51.8%。2010年龙圩镇城区面积15.5平方公里。野生动物主要有、黄猄、狸、穿山甲等50多种。
龙圩区&-&经济状况
主要分布在原林水镇。2010年全区面积8000公顷,其中水田5872公顷,旱地270公顷,粮食总产量5.6万吨,农业总产值50.25亿元,有农业人口25万人,拥有各种机械总动力15.3万千瓦。
2010年全区有林354130公顷,其中用材林27458公顷,经济林2380公顷,其他林9803公顷,林木蓄积量110万立方米,林副产品主要有松脂、玉桂、甜笋及李子、等。
2010年全镇耕牛存栏23000头,存栏45万头,家禽存栏300.45万只。拥有鱼塘670公顷,年产水产品1200吨。肉类总产量62000吨。
龙圩区&-&交通运输
&浔江在镇境通过。沿浔江而上可达、柳州,桂林等地,下航可达广州,深圳,佛山。1957年修建龙(圩)大(坡)公路。60年代后陆续修通了下昃至寨中等乡村公路。2010年镇内有国道207线、省道南梧二级公路、苍郁公路过境;有环城一级公路25公里;龙(圩)岑(溪)一级公路龙岑段75公里;龙(圩)至藤(县)一级公路龙潭段45公里。乡道36条,各行政村有公路相通,2005起南(宁)至梧(州),柳(州)至梧(州)高速公路,桂(林)广(州)至梧(州)高速公路,梧(州)至贵(港)高速,梧州环城高速高速公路在本城区和城区内的保村,四合设有出入口立交,龙圩区是广西东部最大的立交大城区。全镇公路通车里程540公里。西江三桥在城区东1.5处连接,界时与市区只有2750米。城区距梧州长洲民用飞机场5公里。日河南洛阳至广东湛江铁路全线贯同,城区距梧州6公里。南宁至广州高速铁路在城区自西向南通过,梧州南站在城区西1.5公里处。龙圩区距梧州西江国际机场10公里。
龙圩区&-&邮电通讯
&2010年,区内有固定电话用户25万户,实现了村村通电话。电话200000多户,计算机240000多户。邮电业务总量8.5亿元。
龙圩区&-&文教卫生
2010年区内有小学校(教学点)80所(处),在校85000人。有中学15所(其中县属5所)45000人。文化2010年城区内有市属1个,藏书12万册。有电影院、、舞厅、卡拉OK厅、录像室等文化娱乐场所,城区及71个行政村开通闭路电视。
2010年的医疗机构有梧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梧州市妇幼保健院龙圩区分院、、梧州市鼻咽癌防治所龙圩区分所、梧州市卫生防疫站龙圩区分站等8家,有CT机、核磁共振机、体外碎石机、电动洗胃机、B超机等先进医疗设备,能开展普外及颅脑等手术。
龙圩区&-&城镇建设
&2010年城区建成区面积15.5平方公里,人口8.5万人,率62.5%。住宅建筑面积670.25万平方米,人均50平方米。公共建筑面积540.54万平方米。街道70条,总长55公里。
龙圩区&-&商业
&龙圩区是梧州市南部城区的商住中心,城区有新大圆塘、龙湖世纪城市场、林水市场、新塘冲市场、综合批发农贸市场。超市有美佳乐、永丰、广盛、坤华等。龙圩区准备在梧州市区现有的北京华联、南城百货在龙圩区开分店。现新建的龙湖世纪城步行街,苍海湖步行街两大商业步行街。
龙圩区&-&旅游景点
位于忠义街。建于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五十三年(1788年)重建,会馆面积1373平方米,砖木结构,分前、中、后3座和更楼(更楼在解放前已拆),中、后座深宽各8米,屋檐层为元宝脊。每座由4根大木柱和2根大石柱支撑,叠梁式构架,雕梁画栋,有较高的艺术。1994年定为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苍海湖公园
梧州苍海项目正按照计划形成一个约6000亩的自然生态调蓄湖(8000亩湖面),湖岸规划布局,紧密结合梧州历史文化,分为“门户苍海”、“宜居苍海”、“标志苍海”和“宁静苍海”四大区域。分三期投入建设,建设期6年,建成后形成贯通全城的环城水系,良好的山水城格局和城市新的南北发展主轴。苍海公园被定位为服务于市民的公园,让有更多亲水、亲绿、亲自然的机会。因此,苍海湖的定位,不仅是一座市政,还是一座生态湖和防洪调蓄水库,能够满足防洪排涝的需要,同时,对该流域生态环境得到保护,特别是对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等水环境的保护。“苍海项目”作为当前梧州核心项目,按照打造AAAAA景区的标准,突出梧州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特色,建成国内知名的旅游胜地,成为粤、港、澳的后花园,目的地和游客集散地。
位于恩义村铁顶角山巅,建于清四年(1824年),由原南五乡(今广平、大坡、新地、龙圩4镇)群众捐资兴建。塔身为青砖结构,呈六角形,塔高7层34米,底径7米,首层门额有当时梧州府知事袁渭钟手迹题刻“文峦耸秀”4字,二层门额题刻“炳蔚塔”,为广西“三元及第”陈继昌手书。1987年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李济深故居
故居位于广西梧州市龙圩区料神村,距市区40多公里,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李济深诞生在这里。故居建于1925年,庄园式砖木结构建筑,占地3400平方米。是青砖瓦房四合院式厢房和楼房,四周筑围墙和四角炮楼,院后有苍翠古铁力木林,风景幽雅。大门口嵌着一块,上面刻着胡耀邦亲笔题写的“李济深故居”5&个大字。顺着扶梯登上二楼,四周回廊上西式栏杆别致,门窗上雕的花草,增添了古色古香的色彩。二楼是李济深的卧室和会客室、,大体仍保持着当年的摆设。1929年,李济深被蒋介石囚禁汤山获释后回住于此,1936年在这里召开过民族革命同盟会。抗日时期联络国共两党及文化界人士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朱蕴山、梅龚彬、陈希周、宣侠父等商讨敌后抗日事宜。1944年接受建议回旧居组织民众武装,并与派遣的一批爱国文化人士在这里组织"南区抗日委员会",开展敌后抗日并与延安保持电讯联系。故居瓦面建有墩子式的人行道,与四角上的炮楼相通,是一座进可攻、退可守的建筑物。解放后,李济深故居曾多次进行维修,1997年被列为和自治区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游人为中西建筑艺术以及居室与炮楼完美结合叹为观止。
龙圩区&-&历史人物
(),字任潮,广西苍梧人。北京陆军大学毕业,曾任粤军第一师、代师长,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黄埔军校副校长,广东省政府主席。1933年在福建组织抗日反蒋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任主席;1948年发起成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任主席。建国后,历任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二届副委员长,全国政协第一至三届副主席,1959年在北京逝世。
()&又名辛奇。龙圩镇林水村人。1937年在广西中学生看护训练班接受训练,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参加第二届学生军。翌年冬,出任妇女战地服务团副团长,后任安徽省学生军团三中队指导员。1939年带领安徽学生军部分人员到无为县开展抗日宣传工作。1940年4月被派往来安县任中共屯仓区委组织委员。7月1日晚,屯仓区地主武装发动暴乱,黎琦新等被捕。7月3日,在嘉山县新八岭车站附近被杀害,年仅21岁。
()&原名黎琦清,是黎琦新烈士的胞姐。1936年春在南宁中学生地接受看护训练。6月参加第一届广西学生军,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9年随兄到香港筹办抗日报纸,与爱国青年王振华相识相恋。后王任重庆《新蜀报》。1941年12月,王振华因坚持抗日主张被国民党特务逮捕,黎也因受牵连被捕,关进重庆兵工署监狱。1946年被转移到白公馆监狱,黎、王在狱中结为夫妻,生下2子。黎洁霜拒绝敌人的威迫利诱,在狱中与中共党员一起同敌人作斗争。日,国民党当局对囚禁在、的300多人进行大屠杀,黎洁霜一家4人壮烈牺牲。
()&又名茹燮才,龙圩镇高冲街人。年轻时在梧州飞机场当机械士。1929年调往广州,进行飞行训练,后编入空军第十九航空队任轰炸机中尉。1937年8月,日军大举进攻上海,25日,茹康怦及其机组3人,奉命随群机出击,茹驾驶三号响克机,准确地把重型炸弹投到停泊在长江口最大的航空母舰“出云”号上,炸毁了日本自称的“海上霸王”。茹正准备撤离时,飞机被打中油箱着火坠毁,机组人员全部牺牲。茹康怦年仅27岁。
()&龙圩镇思念村人。民国24年(1935年)在广西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54年后历任广西植物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广西科学院,第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等。1955年他在花坪林区调查中发现我国第二个植物“活化石”银杉,引起了世界界的重视。他研制用野生萝芙木生产降高血压药物,结束了中国依靠进口原料生产降压药品历史。著作有《广西野生食用植物》等及论文16篇。
龙圩区&-&批文
《国务院关于同意广西壮族自治区调整梧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3]25号):人民政府:你区《关于调整梧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请示》(桂政报[2010]8号)收悉。现批复如下:一、同意撤销梧州市蝶山区、万秀区,设立新的万秀区。以原蝶山区、万秀区(不含旺甫镇)的行政区域为新的万秀区的行政区域。万秀区人民政府驻城南街道阜民路18号。二、设立圩区。以苍梧县的龙圩镇、新地镇、广平镇、大坡镇的行政区域为龙圩区的行政区域。龙圩区人民政府驻龙圩镇政贤路18号。三、将原万秀区的旺甫镇划归苍梧县管辖。苍梧县辖石桥镇、岭脚镇、京南镇、狮寨镇、六堡镇、木双镇、梨埠镇、沙头镇、旺甫镇。人民政府驻地由龙圩镇政贤路18号迁至石桥镇东安街1号。上述行政区划调整涉及的各类机构要按照“、统一、效能”的原则设置,涉及的行政区域界线要按规定及时勘定,所需人员编制和经费由你区自行解决。要严格执行关于厉行节约的规定和国家土地管理法规政策,加大区域资源整合力度,优化总体布局,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梧州市龙圩区历史概况。_龙圩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810贴子:
梧州市龙圩区历史概况。收藏
龙圩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城区南部,2013年3月成立为梧州市新成立的市辖区。龙圩区辖龙圩镇、新地镇、广平镇、大坡镇4个镇。龙圩区总面积980平方公里,龙圩区总人口30.3万人,龙圩区人民政府驻龙圩镇政贤路18号。
中文名称 梧州市龙圩区外文名称 Longxu dic wuzhoucity别
名 龙城行政区类别 市辖区所属地区 广西梧州市下辖地区 龙圩镇、新地镇、广平镇、大坡镇政府驻地 龙圩镇政贤路18号电话区号 0774邮政区码 543004地理位置 广西东部面
积 980平方公里人
口 30.3万(2012年)方
言 广府粤语、勾漏粤语气候条件 亚热带南部季风气候区著名景点 李济深故居,哥罗城遗址,粤东会馆,苍海湖旅游区火车站 梧州南站车牌代码 桂D
转自百度百科,欢迎吧友补充交流。
龙圩区前身为苍梧县的县城,2013年3月成立梧州市龙圩区。龙圩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区南部,龙圩区是梧州市三城区面积和人口最大的城区,龙圩区距梧州主城区10公里。龙圩区东毗广东省肇庆市和本市万秀区城区,南连本市的岑溪市,西接本市的藤县,北与长洲区城区和万秀区城区接壤。
汉、三国时属广信县。晋、南北朝时属遂城县,隋开皇十九年(599年)改名戎县城,曾为遂城县、戎城县县治。宋以后属苍梧县,宋熙宁四年(1071年)改为戎圩镇。清末属平乐乡,民国时期属戎城区。1950年隶第一区,1951年7月称龙圩镇。1952年5月,县城由梧州迁至龙圩镇。后曾改名城关公社、东升镇,1971年12月复称龙圩镇至今。1996年4月,龙圩镇、林水镇合并称龙圩镇,2013年3月成立梧州市龙圩区。2013年全区辖4个镇,7个社区居委会和70个村委会。龙圩镇(4个社区、12个村):龙城社区、城东社区、城南社区、城西社区、林水村、恩义村、古凤村、大恩村、四合村、中村村、新利村、社学村、思念村、念村村、寨中村、保村村。大坡镇(1个社区、18个村):大坡社区、大燕村、新安村、大城村、胜洲村、马王村、白鹤村、大坡村、松柏村、夜村村、古元村、育民村、交村村、寨村村、坡头村、河步村、天堂村、新龙村、合垌村。广平镇(1社区、20个村): 广平社区、广平村、平地村、城坦村、榃金村、淑里村、调村村、河口村、甘村村、上合村、平山村、武陇村、大尧村、金钗村、端村村、平乐村、华新村、扶达村、西罗村、夏村村、思化村20个村委会。新地镇(1社区、20个村): 新地社区、回龙村、大维村、雁村村、训村村、新甫村、思贤村、都梅村、龙窝村、新地村、富回村、古卯村、四落村、古令村、殿村村、洞心村、大同村、富禄村、题甫村、大村村、新科村。全区地属低丘,有部分低洼地。主要山峰有大平山、尖峰顶等。流经境内的主要河流有浔江、上小河、下小河。土壤主要为赤红壤、沙质土。年均气温21.2℃,年无霜期323天,年均降雨量1506.9毫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资源丰富,自然条件十分优势,全区耕地面积20.15万亩,有林面积80.9万亩,辖区森林覆盖率达51.8%。2010年龙圩镇城区面积15.5平方公里。野生动物主要有野猪、黄猄、狸、穿山甲等50多种。
农业主要分布在原林水镇。2010年全区耕地面积8000公顷,其中水田5872公顷,旱地270公顷,粮食总产量5.6万吨,农业总产值50.25亿元,有农业人口25万人,拥有各种农业机械总动力15.3万千瓦。林业2010年全区有林面积354130公顷,其中用材林27458公顷,经济林2380公顷,其他林9803公顷,林木蓄积量110万立方米,林副产品主要有松脂、玉桂、甜笋及李子、柿子等。畜牧水产2010年全镇耕牛存栏23000头,生猪存栏45万头,家禽存栏300.45万只。拥有鱼塘670公顷,年产水产品1200吨。肉类总产量62000吨。
浔江在镇境通过。沿浔江而上可达南宁、柳州,桂林等地,下航可达广州,深圳,佛山。1957年修建龙(圩)大(坡)公路。60年代后陆续修通了下昃至寨中等乡村公路。2010年镇内有国道207线、省道南梧二级公路、苍郁公路过境;有环城一级公路25公里;龙(圩)岑(溪)一级公路龙岑段75公里;龙(圩)至藤(县)一级公路龙潭段45公里。乡道36条,各行政村有公路相通,2005起南(宁)至梧(州)高速公路,柳(州)至梧(州)高速公路,桂(林)广(州)至梧(州)高速公路,梧(州)至贵(港)高速,梧州环城高速高速公路在本城区和城区内的保村,四合设有出入口立交,龙圩区是广西东部最大的高速立交大城区。全镇公路通车里程540公里。梧州西江三桥在城区东1.5处连接,界时与市区只有2750米。城区距梧州长洲民用飞机场5公里。日河南洛阳至广东湛江铁路全线贯同,城区距梧州火车站6公里。南宁至广州高速铁路在城区自西向南通过,梧州南站在城区西1.5公里处。龙圩区距梧州西江国际机场10公里。
2010年,区内有固定电话用户25万户,实现了村村通电话。移动电话200000多户,计算机互联网240000多户。邮电业务总量8.5亿元。
教育2010年区内有小学校(教学点)80所(处),在校学生85000人。有中学15所(其中县属5所)45000人。文化2010年城区内有市属图书馆1个,藏书12万册。有电影院、影剧院、舞厅、卡拉OK厅、录像室等文化娱乐场所,城区及71个行政村开通闭路电视。卫生2010年龙圩区的医疗机构有梧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梧州市妇幼保健院龙圩区分院、梧州市第二中医院、梧州市鼻咽癌防治所龙圩区分所、梧州市卫生防疫站龙圩区分站等8家,有CT机、核磁共振机、体外碎石机、电动洗胃机、B超机等先进医疗设备,能开展普外及颅脑等手术。
20年前的ps游戏全新复刻驾临pc端
2010年城区建成区面积15.5平方公里,人口8.5万人,城镇化率62.5%。住宅建筑面积670.25万平方米,人均50平方米。公共建筑面积540.54万平方米。街道70条,总长55公里。
龙圩区是梧州市南部城区的商住中心,城区有新大圆塘市场、龙湖世纪城市场、林水市场、新塘冲市场、综合批发农贸市场。超市有美佳乐、永丰、广盛、坤华等。龙圩区准备在梧州市区现有的北京华联、深圳南城百货在龙圩区开分店。现新建的龙湖世纪城步行街,苍海湖步行街两大商业步行街。
粤东会馆位于忠义街。建于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重建,会馆面积1373平方米,砖木结构,分前、中、后3座和更楼(更楼在解放前已拆),中、后座深宽各8米,屋檐层为元宝脊。每座由4根大木柱和2根大石柱支撑,叠梁式构架,雕梁画栋,有较高的建筑艺术。1994年定为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苍海湖公园梧州苍海项目正按照计划形成一个约6000亩的自然生态调蓄湖(8000亩湖面),湖岸规划布局,紧密结合梧州历史文化,分为“门户苍海”、“宜居苍海”、“标志苍海”和“宁静苍海”四大区域。分三期投入建设,建设期6年,建成后形成贯通全城的环城水系,良好的山水城格局和城市新的南北发展主轴。  苍海公园被定位为服务于市民的公园,让市民有更多亲水、亲绿、亲自然的机会。因此,苍海湖的定位,不仅是一座市政景观湖,还是一座生态湖和防洪调蓄水库,能够满足防洪排涝的需要,同时,对该流域生态环境得到保护,特别是对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等水环境的保护。  “苍海项目”作为当前梧州核心项目,按照打造AAAAA景区的标准,突出梧州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特色,建成国内知名的旅游胜地,成为粤、港、澳的后花园,旅游目的地和游客集散地。炳蔚塔位于恩义村铁顶角山巅,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由原南五乡(今广平、大坡、新地、龙圩4镇)群众捐资兴建。塔身为青砖结构,呈六角形,塔高7层34米,底径7米,首层门额有当时梧州府知事袁渭钟手迹题刻“文峦耸秀”4字,二层门额题刻“炳蔚塔”,为清代广西“三元及第”陈继昌手书。1987年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李济深故居故居位于广西梧州市龙圩区料神村,距市区40多公里,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李济深诞生在这里。故居建于1925年,庄园式砖木结构建筑,占地3400平方米。是青砖瓦房四合院式厢房和楼房,四周筑围墙和四角炮楼,院后有苍翠古铁力木林,风景幽雅。大门口嵌着一块大理石,上面刻着胡耀邦亲笔题写的“李济深故居”5 个大字。顺着扶梯登上二楼,四周回廊上西式栏杆别致,门窗上雕的花草图案,增添了古色古香的色彩。二楼是李济深的卧室和会客室、电报室,大体仍保持着当年的摆设。1929年,李济深被蒋介石囚禁汤山获释后回住于此,1936年在这里召开过民族革命同盟会。抗日时期联络国共两党及文化界人士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朱蕴山、梅龚彬、陈希周、宣侠父等商讨敌后抗日事宜。1944年接受周恩来建议回旧居组织民众武装,并与董必武派遣的一批爱国文化人士在这里组织"南区抗日委员会",开展敌后抗日并与延安保持电讯联系。故居瓦面建有墩子式的人行道,与四角上的炮楼相通,是一座进可攻、退可守的建筑物。解放后,李济深故居曾多次进行维修,1997年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自治区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游人为中西建筑艺术以及居室与炮楼完美结合叹为观止。
李济深(),字任潮,广西苍梧人。北京陆军大学毕业,曾任粤军第一师参谋长、代师长,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黄埔军校副校长,广东省政府主席。1933年在福建组织抗日反蒋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任主席;1948年发起成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任主席。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二届副委员长,全国政协第一至三届副主席,1959年在北京逝世。黎琦新() 又名辛奇。龙圩镇林水村人。1937年在广西中学生看护训练班接受训练,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参加第二届广西学生军。翌年冬,出任安徽省妇女战地服务团副团长,后任安徽省学生军团三中队指导员。1939年带领安徽学生军部分人员到无为县开展抗日宣传工作。1940年4月被派往来安县任中共屯仓区委组织委员。7月1日晚,屯仓区地主武装发动暴乱,黎琦新等被捕。7月3日,在嘉山县新八岭车站附近被杀害,年仅21岁。黎洁霜() 原名黎琦清,是黎琦新烈士的胞姐。1936年春在南宁中学生军训地接受看护训练。6月参加第一届广西学生军,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9年随兄到香港筹办抗日报纸,与爱国青年王振华相识相恋。后王任重庆《新蜀报》记者。1941年12月,王振华因坚持抗日主张被国民党特务逮捕,黎也因受牵连被捕,关进重庆兵工署监狱。1946年被转移到白公馆监狱,黎、王在狱中结为夫妻,生下2子。黎洁霜拒绝敌人的威迫利诱,在狱中与中共党员一起同敌人作斗争。日,国民党当局对囚禁在白公馆、渣滓洞的300多人进行大屠杀,黎洁霜一家4人壮烈牺牲。茹康怦() 又名茹燮才,龙圩镇高冲街人。年轻时在梧州飞机场当机械士。1929年调往广州,进行飞行训练,后编入空军第十九航空队任轰炸机中尉驾驶员。1937年8月,日军大举进攻上海,25日,茹康怦及其机组3人,奉命随群机出击,茹驾驶三号响克机,准确地把重型炸弹投到日军停泊在长江口最大的航空母舰“出云”号上,炸毁了日本自称的“海上霸王”。茹正准备撤离时,飞机被打中油箱着火坠毁,机组人员全部牺牲。茹康怦年仅27岁。钟济新() 龙圩镇思念村人。民国24年(1935年)在广西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54年后历任广西植物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广西科学院副院长,第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等。1955年他在广西花坪林区调查中发现我国第二个植物“活化石”银杉,引起了世界植物界的重视。他研制用野生萝芙木生产降高血压药物,结束了中国依靠进口原料生产降压药品历史。著作有《广西野生食用植物》等及论文16篇。
《国务院关于同意广西壮族自治区调整梧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3]25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你区《关于调整梧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请示》(桂政报[2010]8号)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同意撤销梧州市蝶山区、万秀区,设立新的梧州市万秀区。以原蝶山区、万秀区(不含旺甫镇)的行政区域为新的万秀区的行政区域。万秀区人民政府驻城南街道阜民路18号。  二、设立梧州市龙圩区。以苍梧县的龙圩镇、新地镇、广平镇、大坡镇的行政区域为龙圩区的行政区域。龙圩区人民政府驻龙圩镇政贤路18号。  三、将原万秀区的旺甫镇划归苍梧县管辖。苍梧县辖石桥镇、岭脚镇、京南镇、狮寨镇、六堡镇、木双镇、梨埠镇、沙头镇、旺甫镇。苍梧县人民政府驻地由龙圩镇政贤路18号迁至石桥镇东安街1号。  上述行政区划调整涉及的各类机构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设置,涉及的行政区域界线要按规定及时勘定,所需人员编制和经费由你区自行解决。要严格执行中央关于厉行节约的规定和国家土地管理法规政策,加大区域资源整合力度,优化总体布局,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1]
介绍的很全面
我难道会告诉你我已经全部都读完了吗
行政代码是什么
好好学习下
未来五年的龙圩,喜欢的看下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梧州龙圩汽车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