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塔山英雄连是英雄连3什么时候出受誉称号

英雄连队的基因密码
  ——“模范空降兵连”英雄血脉传承的分析报告   【编者按】空降兵是随着现代军事航空工业发展起来的新型兵种,是空基远程投送的战略常规兵力,也是大国强军的重要标志。空降兵某部二营六连是特级英雄黄继光生前所在连,也是空降兵这个星阵中最闪耀的光源。他们平时是样板中的标杆,战时是尖刀上的刀尖,用英雄黄继光精神激励一代代官兵听党指挥、献身使命,荣立集体一等功4次、二等功11次、三等功19次,先后被空军授予“空降兵模范六连”“抗洪抢险先锋连”和“黄继光英雄连”荣誉称号。日,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空降兵连”荣誉称号。新年伊始,记者走进“模范空降兵连”,追寻这支英雄连队的基因密码。   日,鄂北某机场上空云雾压境,潮湿的水汽把地面和天空连接成一片细密滤网,地面上一切动静似乎都能迅速传导至空中。空降兵某部二营六连正在进行该部年度军事达标考核--五公里武装越野。   跑道800米--整齐的脚步声托着“一二三四!”的和音,顿挫有力。   跑道2500米--喘息渐重,调整步频和呼吸。   跑道4000米--步伐沉重,脚步声中有杂音。   突然,队伍里扯出一声震天嘶吼--“黄继光!”   “到!”“到!”“到!”……应答声声如闪电,刺破浓雾,直上云霄。空气里霎时热血沸涌,像锅炉沸腾后的热气,生推着这支队伍抵达跑道5000米终点,跑道随后恢复平静,热气却久未平息。   消息传得比这股热气还快:六连整建制五公里武装越野用时20分18秒,打破所在空降兵部队该课目记录。在这次考核中,六连共有5项课目夺得第一。此时,距该连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空降兵连”荣誉称号仅80天。   在显微镜下,他们第N次成为了空降兵部队的样本。   生物学定义中,基因是生物体遗传的基本单位,通过复制、转录、翻译,完成生命的繁衍与生长。这是生物体的神奇密码。在“模范空降兵连”,也有一套决定着英雄血脉传承的基因密码。   没有任何地方比战场更需要忠诚和信仰   【语境链接】英雄基因的复制:DNA复制的结果是使一条双链变成两条一样的双链,每条双链都与原来的双链一样。   六连一代代官兵继承和传递上甘岭黄继光精神,永葆本色铸就铁骨忠魂,这是对英雄基因最精准也是最完美的复制。   朝鲜战场--五圣山--上甘岭战役--597.9高地。   1952年10月,597.9高地,这场原本不知名的高地举世闻名--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二营六连六班班长黄继光在此做出了用胸膛舍身堵枪眼的英雄壮举。   这支诞生于1941年的部队浴血趟过战争年代,先后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大小战役战斗163次,涌现出特等功臣吕慕祥、孤胆战斗英雄刘子奎、模范指导员张向庭等一大批功臣模范。   特级英雄黄继光牺牲后,六连官兵继承英雄精神,攀上一个个新的高地:   1961年,六连随部从步兵改为空降兵,全连官兵仅用67天成建制完成首次跳伞,率先实现了从传统步兵连到空降摩步连的转型。   1990年,六连率先完成某大型运输机和某新型伞三门四路试跳任务,加速了部队战斗力转型进程。   60多年后的今天,六连官兵已具备在多种机型、多种地形上运用多种方式跳伞的能力。原始森林、高原、沙漠、海岛、水网稻田……不管地形条件多复杂,气候条件多恶劣,都是一次成功,为大部队在各种地形跳伞摸索出一条新路,填补了中国伞兵史上一项项空白。近十年来探索出的10多套训法战法被空降兵部队推广。   只有坚实的基座才能承载起厚重的荣誉。   新干部和新战士来到连队,参加的第一个活动是参观连队荣誉室,听的第一堂课是黄继光故事,学的第一首歌是“特级英雄黄继光之歌”,看的第一场电影是《上甘岭》;连队晚点名首先呼点“黄继光”,全连答“到”;黄继光班保留着英雄床铺,每晚睡觉前,值日员负责打开被子,第二天起床后再叠起来;重大节日和重要庆典,连队邀请老首长、老英模话连史、讲战例、忆传统;连队围绕“英雄颂”主题组织文艺表演、操场文化、体育竞技、演讲比赛、“黄继光好战友”评选、“超级战士”评选和战神讲坛等活动;在局域网开设连队微博、英雄论坛、主题专栏,打造英雄文化网络传播新阵地。几十年来,虽然连队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但“英雄基因”深深根植于每名官兵的血脉。   “90后”战士郑瑞宇原本当兵入伍只想混个经历,入个党,复员回家后好安排工作。打好“如意算盘”的郑瑞宇刚分到连队时,看到英雄床铺不以为然,思想上叛逆,是六连出了名的“刺儿头”。指导员钟林安排当时的黄继光班班长彭江林和他结成了对子。   作为第35任黄继光班班长的彭江林军事素质过硬,能力突出,参加2009年国庆阅兵队员预选时,为了身体能达标,用了近1个月时间,天天吊单杠、练伸展,除了睡觉的时间,时刻保持拉直挺拔状态。“痛起来撕心裂肺,眼泪都是自己流出来的。”彭江林笑着说。最终,他代表黄继光班参加国庆阅兵。就是这么一个“过得硬的连队里过得硬的兵”给新兵郑瑞宇讲这段经历的时候,却遭到了郑瑞宇的不屑,他依然我行我素。   指导员钟林没有着急,而是安排郑瑞宇睡到了英雄床铺的上铺,并且让他担任起了荣誉室的讲解员。   与此同时,连队安排郑瑞宇和“90后”大学生士兵王辰一起创作微电影,连队的故事《我要跳伞》被他俩拍成“能量棒”传递到每个人手上,在政工网上引起很大反响。除了微电影的拍摄,郑瑞宇还负责回复连队微博,参加军网微辩论等。   几个月后,郑瑞宇参加了礼兵队选拔。4小时军姿的挑战让他有些吃不消,因为身体原因,站到一半他就申请休息。他走去一边的时候,感觉仿佛所有眼睛都在盯着他看,旁边有人议论纷纷:“这就是黄继光连的兵啊?”他这才清醒地意识到连队的荣誉是那么的珍贵,而自己的差距是那么的大。在后来的训练中,郑瑞宇刻苦努力,时时刻刻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休息时间自己加练,就为了争一口气,“我只是想让别人把之前的问号掰成感叹号,我是黄继光连的兵!”后来,郑瑞宇被选入了标兵队,成了别人口中“黄继光连的郑瑞宇”。   润物细无声。郑瑞宇就这样一点一滴地成长起来,慢慢领悟了黄继光精神的内涵,也理解了为集体荣誉挑战生理极限的班长彭江林。2012年11月,表现优秀的郑瑞宇被选为黄继光班第36任班长,接过了彭江林的接力棒。   和郑瑞宇一样,六连的每个人都与六连的历史丝丝相连,他们的铿锵步伐带动着连队的发展,他们的过硬本领牵引着连队的跨越,而连队,更是他们成长进步、实现抱负的沃土。在这里,英雄基因不断被复制,英雄故事不断被补充,英雄血脉生生不息,传承延续。   没有任何地方比战场更需要忠诚和信仰。上甘岭黄继光精神的意义和价值也早已铸入历史,融进了民族记忆,具备了不朽的生命力,激励官兵们不断攀登那些在不久的将来也会被载入史册的高地。   随时能上,到处能降,降之能战   【语境链接】英雄基因的转录:基因转录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将遗传信息由DNA转换到RNA的过程,是基因表达的第一步。   六连官兵用最朴素的坚守书写了黄继光精神在新时期新的内涵。瞄准打赢锻造铁拳尖兵,这是对英雄基因最忠实的转录。   李柯,空降兵某团一营营长,曾参加“爱尔纳突击”国际侦察兵比武、“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事演习、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等重大任务。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   2004年8月,李柯代表中国空降兵远赴爱沙尼亚参加“爱尔纳突击”国际侦察兵比武。在语言不通、地形生疏、假设敌有意刁难的情况下,与队友一起穿密林、过沼泽、趟冰河,完成了7个课目13项内容的比赛。   比赛过程中,他一直担任小队尖刀,多次与假设敌周旋,掩护小队安全转移,在小队两次被冲散的情况下,临危不乱,带领小队突破“敌军”封锁,并按时到达预定地点。在侦察课目中,李柯带领的侦察小组被一个排的“敌人”发现,他机智地掩护战友脱离了险境,自己却陷入重围。千钧一发之际,他用树根探探身边一块沼泽地的深浅,一咬牙跳了进去,并往脸上涂满淤泥。“敌人”来了,搜索后没有发现他,嘀咕一番离开了。蚊虫的噬咬、淤泥的恶臭,让他直想爬出来,但他却突然觉得四周安静得不对劲……漫长的5分钟后,果然4名“敌人”从不同的埋伏点失望地撤离……就是在这次比武中,李柯带领的小组拿下了1个单项第一和3个单项第二的好成绩。   李柯在这次比武中一战成名,受到了多方的高度评价。他却谦虚地说:“其实六连的每个人都能做到。你行不行,拿六连的尺子卡一下就知道了。”   单兵作战能力突出,集体表现同样不俗。   “嘟!嘟!”日早上7时30分,一阵凌厉的哨音在营区响起,担负战备值班任务的“模范空降兵连”官兵闻令而动,迅疾奔向各自战位。这是一次随机抽点、不打招呼的战备出动演练。   与以往相同的是,物资装载、人员登车、车辆编队,都是按平时战备出动流程走;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出动不再是车队围着营区跑一圈,而是直接开进某机场,并随即抽点人员升空跳伞。连队刚刚空降着陆,一道命令传来:“连长在空降中‘阵亡’,敌反空降力量已逼近空降场,处置!”指导员钟林临阵接过“指挥棒”,从容指挥战士们按照作战编组分批有序转移,沿事先选定的隐蔽路线第一个到达集结地域,将伤亡减少到了最低。连队官兵在丝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空中实跳、实投,人员装备无一损坏,圆满完成出动任务。   军人没有和平时期,只有打仗和准备打仗两种状态,必须时刻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发的姿态。近年来,“模范空降兵连”每年都要接受上级检验拉动数十次,次次拉得出、降得下、打得赢。连队坚持每月一回小拉练、每季一次紧急出动,迷彩服、迷彩鞋按穿戴顺序叠放,使穿戴时间缩短;战备库房按照单兵携行物资“箱包化”、班排物资“模块化”、连用物资“车载化”设置,做到“一推就装、一提就走、一放就用”;每周组织学习研究战备方案,人人对反恐维稳、应急处突、抢险救灾等10多个战备出动方案“一口清”,对各类情况的应急处置程序“一说准”。   “模范空降兵连”这支从597.9高地走下来的连队又一次次地走上高地。作为中国唯一一支空降兵部队中的尖刀连,他们代表的是中国空降兵的最高形象和实力。   第一只是合格,过硬才是标准   【语境链接】英雄基因的翻译:基因翻译是指把经过转录的RNA转变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分子的过程,是基因表达的第二步。   把握时代需要,将英雄精神发扬光大,并转化为履行使命任务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战斗力。勇挑重担砥砺铁血作风,英雄基因得以充分表达。   腊月寒夜笼罩大地,一声集合哨急速又犀利,眨眼间六连集合完毕,开始晚点名。   “黄继光!”指导员钟林声如洪钟。   “到!军魂使命高于一切!英雄精神高于一切!连队荣誉高于一切!党员责任高于一切!”   替英雄答到和“四个一切”的呼号声震天响,打破了冬夜的冷寂。   全连点名结束后,记者想采访一下几天没露面的连长,却仍没见到他的身影,一问才得知,连长张宇正在医院接受恢复性训练,他的腰椎骨折已打了钢钉。   视线拉回日。连长张宇带领连队71名官兵参加多兵种、多机种实兵演习任务。预演当天,狂风大作,帐篷都被卷走了。瞬间风速超过每秒14米,而平常训练一般超过12米每秒就可以申请不跳。嘈杂的飞机噪音裹挟着大风呼啸而来,身披伞具的六连官兵们面色凝重,许久无人言语。   关键时刻,连长张宇挺身而出,“同志们,今天这一跳关系到我们连队的荣誉和风采,老班长为了祖国的利益用胸膛去堵敌人的枪口。今天如果不是演习,而是真正的战争,我们都要跳下去!”说完,他就将自己的座次调整到第一位,在他的带领下,六连第一波次跳出机舱,当真是“云中跳、风中飘、雨中落”。   洁白伞花在天空中绽放,空降兵们英勇地跃入蓝天扑向大地,这次行动再次刷新了历史创造了奇迹。连长张宇却因腰椎骨折被送往医院救治。   从“红旗敢扛,第一敢争,敢于亮剑,敢于担当”到坚持“军魂使命高于一切,英雄精神高于一切,连队荣誉高于一切,党员责任高于一切”,几十年过去了,六连官兵的血性和作风没有一丝丝减灭,这就是新时期英雄基因在他们身上的具体表现。   让我们再把视线拉回到2008年5月汶川地震现场,正在四川什邡执行抗震救灾任务的空降兵某团接到上级命令:位于红白镇的巴蜀金河电站深山矿区有14名矿工受困,随时有生命危险,你团组成营救小分队,不惜一切代价营救被困人员。   紧要关头,团领导果断决定--由六连成立“敢死队”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   时任六连连长孙红波立即带领“敢死队”受领任务,他们带着砍刀和卫星电话,背上必需的食物、药品和水,按照矿工所指的方向,连夜出发。山石松动,战士们边爬泥石边往峡谷下滑。急行军15小时,翻越数座高山,当孙红波带着突击队员出现在矿工们的面前时,矿工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能站立起来的人齐刷刷跪下,泪流满面。   孙红波清查人数时发现少了一人,原来还有一名女矿工崔昌慧还在洞中,因为身体多处受伤,只好把她留在洞里,身边只剩一个苹果,估计生还的希望不大,还要翻越6个小时山路才能到达。   “不管行还是不行,只要还有一点活下来的希望,就不能放弃。”孙红波没做停留就带领两名侦察员直奔深山矿洞。终于,被困5天5夜的崔昌慧被救了出来。   英雄的传人身上流淌着英雄的血脉,闪耀着同样编码的英雄基因,在新的历史时期,他们忠诚无畏、迅猛善战、团结守纪、卓越奉献,他们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有人把镶嵌着英雄基因的“模范空降兵连”形容为不同于普通火车的一列高速行驶的动车组。当别人还在依靠车头带动火车的时候,他们已经在每一节动车车厢装备了动力装置。动车疾驰如闪电,勇猛似铁拳。   文/本刊记者 王前 通讯员 蒋龙 廖强民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军营文化天地
本期精彩导读
用户分享的文章
软件产品登记证书&&软件企业认定证书&&国际联网备案登记证书&&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雄连2阿登突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