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玩过一个手机好玩的足球网页游戏游戏

足球游戏里最让你触动的瞬间是什么?
最近有个问题比较火,叫做“游戏中什么瞬间触动了你”,可是几乎没有足球游戏玩家来回答(确实挺难回答),所以就提出这么一个问题,玩实况/FIFA中最触动你的瞬间是什么?这个问题放了半年怎么就忽然火了。。。
按投票排序
371 个回答
2012年的时候,有一次我心血来潮,在电脑上重新装了一次FIFA08。而那台电脑上还留着我当年打FIFA08的时候留下的存档。所以我很快就读取当年的存档,进入了游戏。我查看了一下经理模式的存档,发现当中有一个西甲塞维利亚的存档。我调取了那个存档,打算随便打一场比赛。开球后,我习惯性地把球倒到左路,屏幕上显示出了接球队员的名字:Antonio Puerta。我沉默地操纵着球队向对手发起进攻,直到此时我才注意到,我随便按进来的这场比赛,是一场冠军杯比赛。后来我得到了一个点球,我让普埃尔塔上前主罚,他把球打进了。我看着屏幕上的庆祝画面,愣住了。我突然间有一种冲动想直接关掉游戏,但我忍住了,最终我还是踢完了那场比赛。在看完了终场的庆祝动画之后,我还是直接关掉了游戏,没有保存。安东尼奥·普埃尔塔,生于日,塞维利亚本地人。游戏里显示,他的年龄是22岁。FIFA08时期,EA还没有提供在线数据库更新,所以这作游戏的数据库只有一个时间节点,那就是日。也就是说,FIFA08里的一切,都是日这一天的样子,永远如此。像是一个奇妙的,时间静止了的世界。而在现实世界中,正是日当天,普埃尔塔在主场对阵赫塔费的比赛中突发心脏病而昏倒。于3天后的8月28日离开人世。终年22岁。而据他身边人说,他最大的遗憾就是还没踢过欧洲冠军杯的比赛。而我在这样一个时间凝固了的世界里,又一次见到了那张年轻的笑脸。如今时间已经走过8年,普埃尔塔若活到今天,恐怕也已经是一位老将了。这8年间,西甲与西班牙队的种种悲喜,对于2007年的普埃尔塔来说,原本该是盛放的生命里的无穷可能才对。只不过,夭折的人们,却永远年轻。
玩足球经理是从cm4开始的,可能和很多人一样,从索奥尔制作的汉化版0506开始沉迷。现在读法学院,忙成狗,但还是会每个周五晚上,丢下别的一切事情来指挥半个赛季比赛,或者点开cm4,纯粹为了看看那些伴我长大的名字。和大家分享几个游戏里的人生吧:1. 小小贝:抠门的富二代
Fm15用我大曼狗开档,赛季初一番救火后喘口气,打算搜搜昔日92黄金一代如今在何方,搜索Beckham的时候我找到了一个结果: Brooklyn Beckham,布鲁克林,小贝的长子,如今在阿森纳青年队。
在游戏里小小贝主要位置是“拖后组织核心”,从数据来看,传中和定位球不太亮眼,但传接球扎实,意识不错,身体则有些单薄,毕竟是养尊处优的公子哥,和出身工人家庭的老爹不太一样。所谓情怀无价,老老实实向阿森纳掏出2.5m英镑买下,然后签约时遇到了麻烦:小伙张嘴要每周三千的工资,这真的不多啊,但我们队一般U19的工资也就一周一千。于是开始讨价还价,结果…结果…小兔崽子不谈了!为了两千块钱的差距直接拍桌子走了!
虽然知道这是游戏引擎的设定,但还是觉得有些好笑:该说他是艰苦奋斗好呢,还是纯粹抠门好呢?该不该派助理教练,他的吉格斯叔叔,好好和他谈谈人生经验呢?
经过这一番波折,下赛季才签下了小小贝,五六年过去了,他的潜力评分一直就是两星,但每次在杯赛轮换登场时,都勤勤恳恳执行着战术,身体长起来了,逐渐被练成了一个施耐德林式的工兵。有时形势不敢轮换,一个月没球踢也不闹意见,助理教练的训练报告中一直表扬他态度积极认真。
小贝若是知道自己的儿子在游戏里一直在努力地挣每一分辛苦钱,一定会很欣慰的,不知比有些开着红色跑车飞扬跋扈的二代高到哪里去了。2. 37岁的皮队,和他的忘年之交
众所周知,游戏里球员关系信息经常有“认为XX是一名出色的球员”“认为XX是球队的领袖”之类的,这个XX一般就是队内能力值最高的球员或者队长,每次看到新买来的球员昧着良心说“认为鲁尼是球队的领袖”时,我心中都是咆哮的:你们到底还要摊多少张大饼?!
然而只有一个小青年,成为了不一样的焰火。为了修补卡神隐身的bug,第二赛季的掷亿计划中就撸来了维拉蒂,同时纯属吃饱了撑的,在大联盟里带来了37岁的皮尔洛(就算不能上场了,放着看看还不行吗?)维拉蒂的个人信息栏里,赫然是“认为皮尔洛是球队的领袖”。
可能是因为两人属性差距已经太大,始终没有出现维拉蒂向皮尔洛拜师的选项。但有一幕我没有看错:某场打英甲球队的杯赛中,皮尔洛任意球再现江湖,在进球的一瞬间,代表维拉蒂的小圆点飞快地冲向了他的偶像(嗯我还是习惯了2D比赛界面)。虽然知道这一切背后只是游戏数据,但我相信那一刻,两个字符串之间或许产生了某些冥冥中注定的共鸣。3. 被误认为赵一脚的冯潇霆
不知大家还记不记得当年赵旭日在世青赛的横空出世,一脚石破天惊的远射,让包括我在内的多少人又一次误认为国足有望。
深受感动的我,在cm0506里,用曼联买来了…冯潇霆。
我纯粹只是记错名字了,潜意识里以为只有名字如此帅气的球员才配打出这脚远射。经过一番申请劳工证的撕逼,冯潇霆终于来到了麾下,和董国王一起吃遍了曼彻斯特的中餐馆子。我直到那时还没发现错误,一心认为一定是制作组弄错了,才会把他的位置弄成中后卫。于是,改练新位置,后腰,单独开了一个训练计划,专注远射。那时中二的我,一心就是“制作组欠你的,我来还给你。”
我不知道数据库里的冯潇霆心情是否是崩溃的,训练场上,他一次次莫名其妙被赶到中场,一次次l练习着重炮轰门。一个面容模糊的教练,坚定的告诉他,不要问,就这样练下去吧!
到后来,其实我已经发现自己把赵旭日和冯潇霆搞混了,而那时冯潇霆在英超中已经逐渐有了登场机会,是一名球风硬朗,覆盖面积大,通过率低的出色后腰,在基恩退役后不时和斯科尔斯搭档形成菱形中场。
然后,毫无征兆地,在一场比赛中,冯潇霆在三十米开外,迎球怒射,应声挂网。
人这一生就是难以预料,不但需要个人的奋斗,也要考虑历史的形成。一个十二岁小孩记错了名字,结果在那个硬盘里的平行世界中,他就被塑造成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人。我很想去问问,冯先生,当时钦点你当冯一脚,你到底支持,还是不支持呢?4. 饼王的第二春
熟悉曼联的朋友们都知道,双料队长鲁尼堪称一名优秀的吃饼型前锋、谈判型射手、庆祝式队长,他独创了“反向射门”等个人标志性动作,令战术大师范加尔专门一起为建队核心打造了一套10打12的战术体系。
偏偏这尊活佛,卖又卖不掉,又没法按在替补席上,头两个赛季连着几场不首发就给我闹情绪。
所以,当新闻弹出来说,鲁尼遭受严重影响职业生涯的伤病时,我的心情是豪迈的。哈哈哈哈哈终于一身轻松了! 玩过FM15的朋友们大概也有体会,德佩突破能力是相当妖的,于是鲁尼躺在医院里的半年间,进攻打得是有声有色行云流水:从斧头帮买来的高中锋卡罗尔当禁区内搅屎棍,德佩打内锋在两个肋部不时打出神仙球,涨了球的贾公子在踢抢点型边锋,在弱侧游击充当刺客,有点复制当年曼联前场乱跑打法的意思,而玛塔叔叔作为组织核心确保不XJBT
总之鲁尼从医院里出来以后,似乎也想明白了。续约,工资砍40%,一口答应,第三赛季卡罗尔加现金换来莱万、威尔逊能力值也起来后鲁尼彻底负责看饮水机,但他对此也没意见。体能状况一栏,常年处于严重缺乏比赛锻炼状态,在板凳上的他,像是一个快烂了的土豆。
然后,在圣诞赛程,又是双红会,莱万没体能,威尔逊伤了的情况下,我只好把这颗土豆再挖了出来。赛前也不知道出于什么恶毒的心态,特意点了个人训话,说,这是你的舞台。比赛结果证明,这的确是他的舞台。咣咣咣,进了四个,最后一脚凌空爆射,连那条2D的用于表示球网的线条,都在进球后不断地颤抖。
今天看篮球新闻,科比接受采访时直接说道“I freaking suck", (我真XX烂透了),他说自己不会投篮了。听到他这么说,我虽然是科黑,但心里还是很难受的。有多少球员,在他的黄金时代曾呼风唤雨,但岁月让他们逐渐失去了傲气,接受了自己的日益平庸,面对昔日纵横驰骋的球场竟会心生恐惧。
但我们的鲁小胖,在那个游戏世界里,没有放弃。
他也许会说,我才32岁,我依然年轻,我还在路上。
同样是fm。永昌冲超的前一年,我开档了还在中甲的永昌。那时候对这个队并不熟悉,应该说所有人都不认识,判断能力只能靠阵容深度那里看电脑给出的数据。几场友谊赛后,我发现了一员小将,在右边前卫的位置上踢的很努力,虽然数据并不是最亮眼的。而且这名字听起来就很帅的样子。就把他放在了主力的位置。一年后,冲超成功。接下来进亚冠什么什么的,就不赘述了,球员来了走走了来,他却没有离开。后来我引进了一个国外的右边前卫,数据亮眼很多,就想,是该告别了吧。那个档最终因为俱乐部老板破产要求我抛售球员,最终没有玩下去。但是一年后,当永昌真的站在中超的赛场上,我看到了熟悉的他。没错就是那个现实中,送过外卖,干过销售,从业余联赛到中乙中甲最终登上中超的“中超励志哥”,黄世博。大概只要努力,无论在哪个世界,总有人会眷顾你吧!
FM系列里人与人之间有一个好感值和厌恶值。好感值越高,球员,职员之间的配合效率越高,也约容易接受长年限合同和低薪水。在游戏中,这两项数值都是隐藏值,只有在核武中才能看得见然后在fm12里,我带着米德尔斯堡从英冠直打到欧冠五连冠,前后在米堡待了有十几年。很多球员都是年纪轻轻被我买来,我一天天看着他成长,成名,最后退役被我挽留进入教练组。但米堡毕竟是小球会,竞技上的成功掩盖不了经济上的短视。经常不经过我同意,董事会就强行甩卖掉核心球员。而且十年间,俱乐部主席换了三任,每换一任主席,伴随的就是长期的转会禁令和大批球员流失。终于在球队再一次强行甩卖掉我25岁的队长时,我愤然选择辞职(相比较而言温格真是能忍啊!)。在球队挽留后,依然选择辞职。在选择辞职那一下点击后,瞬间我游戏的收件箱里多了几十份邮件:我的整个教练团队,包括队医,球探三十多号人全部跟随我选择了辞职!米德尔斯堡的职员除了管理层瞬间全部成了灰人!虽然知道这一定是游戏好感值的设定,但那一刹那,我还是觉得心一颤一颤的。都是好兄弟啊!虽然我知道你们只是些虚拟人。当然,在现实中整个教练组随同主教练一起辞职的情况也很多。但大多数都是主教练自己的团队班子,一起来一起走。这里一起下岗了,明天说不定又在别处一起上岗了。fm的设定却是主教练永远是单身一人的,那些随我一起辞职的虚拟人们虽然随着我再次上岗被我一个一个的搜索出来聘到了新俱乐部,但还是有一些彻底就退役了,。还有一些我自己都记不清名字的队医之类,也就彻底不见了。愿你们在虚拟时间里过的都好。十月二十日二更。…………………………………………………………………………没想到这个答案这么受欢迎。趁势再说两个故事吧。关于两个人的故事。fm2014里,我选择了中超入英乙的补丁,所有的中国球员都可以不受非欧盟球员限制自由转会。我开档选择的上海上港,队中有一名十七岁的小球员叫李圣龙。我也不记得这个人是初始就有的,还是我随后从别的队买的。李圣龙当时的能力只有70出头(满分200),潜力也只有120出头。这个能力值在中国球员中也只能算一般。潜力值在中国球员中算高的,但也不是顶级(蒿俊闵潜力135)。在随后的几次比赛中我用了用,也没看出什么妖人的潜质,出场六次进一球,只能说表现平平。于是随着球队升入英甲,李圣龙也被我低价甩卖了出去。玩过fm系列的都知道,低级别球队向高级别联赛发展的过程中,球员更新换代是非常快的。很快,随着球队升入英冠,除了几名高潜力的年轻球员外,整个大打英甲的主力阵容也被我甩卖一空了。几年前甩卖的李圣龙更是连关注都没关注过了。转眼时间已经到了2024年,贵为英超四年三冠,欧冠卫冕冠军的上海上港揭幕战迎战升班马温布尔登。在客队球员中,我惊奇的发现了一个早已忘记的名字——李圣龙!28岁的李圣龙凭着自己的努力也来到了英超!翻开李圣龙的履历表,他之前十年的履历简直是令人眼花缭乱。基本的节奏就是:在英乙站稳脚跟,然后被租借至英甲球队。在英甲表现失望,被退回英乙,继续出色表现,再次转会英甲;在英甲站稳脚跟,被租借英冠球队,表现不佳退货,在英甲继续表现终于转会温布尔登,两年后随温布尔登升入英超。一个人,得有多大的毅力和勇气,才能一次次的面对挫折,一次次的离开自己已经如鱼得水的环境,冲上一个更高的舞台去重新做菜鸟,重新做替补,只为有一天能到达自己的梦想所在之地?我做这些不是想证明我有多强,只是想证明我失去的东西我自己一定拿的回来!28岁的李圣龙,用了十一年时间从英乙杀至英超,在英乙,英甲,英冠进球数都超过30个,在英超两年,出场21次进球4个,31岁重伤退役。我想那一刻,他心里是没有遗憾的。………………………………………………………………明日预告:兰伯特前身惠宁顿。这个故事发生在遥远的fm07。我当时忽发奇想要从英格兰最低级别带出一支劲旅来,于是在英格兰最低级的南北联赛中选择了一支叫做哈万特和滑铁卢村的球队(感谢评论区提醒,这个名字其实已经记不起来了,只记得滑铁卢……)。这种球队连很多球员都是半职业的球员,我上任的第一年很多时候都是带着球队不断打商业比赛,攒下钱来把主要球员的合同变成全职。就这样经过一年的奔波,第二年球队经济稍有好转,于是迎来了队史以来最大牌的球员——刚被某英乙队解约的惠宁顿。惠宁顿司职中锋,身高192,头球15射门10……好吧,这就是他全部的优势了,其他的都是短板。尤其是速度只有8,这意味着整个球员世界里除了守门员们,绝大多数人都比他跑的快。这就是一个标准的英式站桩式中锋,不过用来应付南北联赛和国家联赛,已经绰绰有余。在这两级联赛中,惠宁顿在我的两翼齐飞战术中如鱼得水,两年砸进了近50球,顺利跟随球队升入了英乙。进入了英乙以后,惠宁顿的短板开始放大了,一个赛季下来只打进8球,球队也在升级路上功亏一篑。于是我开始起念头要卖掉他了。这时候,神奇的事情开始发生了——怎么卖都卖不掉他!先是其他低级别球队他都不去,。再是买他的球队资金不足终止交易。球队升入英甲后又一度四名前锋齐齐重伤,被我紧急叫停了一次交易。结果惠宁顿临危受命,四场三球,力保球队杀入英冠。于是也就不好意思再卖他了。惠宁顿成了滑铁卢村的吉祥物和胜利雪茄。长年混迹于预备队,大局已定的情况下上场刷数据。四年下来,英冠两球,英超两球。顺利跟随球队一起尝到了英超冠军的滋味,也在兰伯特之前创造了在英格兰六级联赛均有进球的记录。随后几年,球队继续突飞猛进的发展,夺欧冠,签大牌,预备队里充斥着潜力170以上的小牛。而惠宁顿依然闲云野鹤般的生活,每周混迹于预备队联赛替补席,从不抱怨踢不上球,也不嚷嚷着要转会。每次合约期满都是提前一年痛痛快快的续约,要求的年薪从没超过200k。在这个15,16岁小牛都要求百万年薪的世界,作为球队资格最老的惠宁顿老老实实拿着不到20万的年薪,老老实实的担任着预备队的替补,眼睁睁看着预备队里的小伙伴们一个个的进一队,成球星,挣大钱。偶尔在联赛提前夺冠或胜局已定的情况下,惠宁顿也会披挂上阵。只要上场还真不含糊,几个赛季下来英超进球慢慢累计到了九个,唯一的遗憾可能就是因为报名名单限制,从未有过欧冠的出场记录和进球。就这样惠宁顿在预备队里待了五六年,在我终于下定决心要让他一圆欧冠梦和英超进球上双时突然选择了退役。然后在我的挽留下,惠宁顿成为了一名俱乐部职员。不过他没有选择任何教练职位,而是成为了一名球探,年薪比球员时拿的更少。而他也依然想球员时一样,认真工作,从不多话,提前一年准时续约,除了俱乐部哪都不去。时光荏苒,岁月静好。就这样一年又一年,惠宁顿就像是你小学时的门房老大爷一样,虽然并不重要,你可能都不会去注意他。但他就在那里,他本身就代表着你的记忆你的历史。然后在惠宁顿46岁时,突然有一天,我的收件箱里多了一份邮件:惠宁顿决定彻底退出足坛,享受退休生活。仅仅就是一份通知,连挽留的选项都没有。那一刻,我盯着屏幕,久久没有操作。因为我知道,我只要选择了前进,这一天过去,这个人就彻底从这个虚拟世界里消失了。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曾经与你并肩打下江山的人就要消失了。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会给那些小球员们去讲滑铁卢村曾经踢一场要给一场钱的破旧球场和半职业的合同。再也没有人会和你一起回忆英乙联赛最后一场绝杀升级的惊险。所有人都会以为事情本来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滑铁卢村就应该是世界豪门,就应该年年卫冕英超,就应该养着一群年薪百万能力170的牛人。他的故事不会有人提起,就好像滑铁卢村的过去不再有人知道。最后,我小心翼翼的为惠宁顿存了一个档,那个存档永远停留在了惠宁顿辞职的那一天。其实fm这个系列游戏如果只是为了夺冠军,签名将,可玩度是很低的,往往五六年之后就无欲无求了。我之所以能够把一个存档玩三十年,四十年,就是因为我从来不把游戏里那些虚拟人只是当成一个数据,而是把他们当做一个真正的人。他们有自己的选择,有自己的职业路线和命运。很多人,很多事,都值得你去反复回味。比如有一个存档里利物浦遭遇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转会资金被全部收回,所有球员被挂牌。无耻如我,立即开始了挖墙脚行动,如:雷纳等人纷纷被我纳入麾下。但有一个人却永远也买不到:杰拉德。不管你出价多少次,一到球员谈判环节,杰拉德就是一句干脆的:我对你的球队不敢兴趣。连出价的机会都不给。随后在赛季末,利物浦因为球员流失太严重而不幸降级,并且在随后几年里都在英冠蹉跎。而杰拉德也就始终跟随球队在苦熬,甚至一度失去了入选国家队的机会。等到四年后,利物浦终于重返英超,三十六岁的杰拉德心满意足的又踢了一个赛季英超,安心退役了。…………………………………………………………………………两千赞的感谢更。最后再说说fm世界里同样令人纠结的中国足球吧。fm里对中国足球的定位总体而言是一路下降的。cm里基本算亚洲准一流,偶尔还能在世界杯正赛里露露脸。到fm07,08里基本上就是亚洲二三流了,亚洲杯能进复赛基本就举国欢庆了(真实模拟了14年的场面,细思恐极)。而黑的最惨的要算是fm12,里面的中国队经常是和东帝汶,马绍尔群岛之流打的难解难分,世界杯预选赛经常是初赛就小组垫底出局(希望不要是十年后的真实模拟,细思恐极)。我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接手了中国国家队。当时我接手后的第一场比赛是亚洲杯预选赛的第二阶段淘汰赛,中国队首场客场一比零力克蒙古。次战主场放在了上海虹口。来了四万多观众!四万多!一支已经沦落到和蒙古打的难解难分的球队,依然有四万多支持者愿意去现场为他们呐喊助威!联想到刚不久国足与卡塔尔的世界杯预选赛,在第二天是工作日的情况下仍然有大批球迷熬夜看球支持国足,只能说不论是现实还是虚拟世界,中国队都有一批世界上最痴心的球迷。
实况足球,职业生涯模式。就是以球员视角踢球、训练、成长、老去,度过球员的整个职业生涯,直至他退役。这是一个我玩了一年半的存档。17岁时正式成为职业球员,司职前腰,情怀原因,国籍中国。开启了防作弊(自动保存)和高活跃度的转会。就像大多数年轻人一样,我能力并不强(65?)靠着异乎常人的早熟和优秀的视野(上帝视角踢球视野能不好么)我在小球队的第一赛季比赛十分抢眼,并很快被曼城买走,接受两倍于小球队的训练量。但能力有限,我踢不上比赛,甚至当不了替补,第一年浑浑噩噩地就这样过去了,偶尔当了几次替补,时间不够(游戏里时间更短啊),发挥并不好(一分钟能有什么发挥)。曼城并不与我续约。我又待了半年,我去了国米。当时我已经19岁了。那时候我是恨曼城的,尤其当我坐在替补席一边学习一边看着整场比赛快进着踢到终场而我始终未上时,我是恨透了的。在我心目中,这毕竟只是游戏,哪有这样对玩家的。但在曼城的日子也有收获,曼城的训练值是最高的球队之一,我长球很快。到了国米,我打上了首发,下半赛季甚至成了铁打的首发。但70几的能力值并不能立足,我也只能踢到65分钟就不得不被换下。但我没想到的是,在单赛季12助攻7进球的数据面前,国米竟然邀请我担任下赛季的队长,那时的我才刚满20岁,能力值只有77。而在同一时刻,我也收到了一份报价,来自曼彻斯特,曼城的死敌,红魔曼联。游戏里有这样的设定:每当你转会一支球队时,你的球迷人数就会有一次暴跌。球迷人数直接影响了你的薪水。但在队长和球迷人数的诱惑面前,我却依然选择了曼联的报价,因为在我心中,有一个很强烈的愿望:赢曼城,证明自己。值得庆幸的是,曼城、国米和曼联的训练能力都很强,能力值的上涨决定了我以后注定是一个不平庸的球员。我在曼联与桑切斯、鲁尼搭档,我只需要把球送到他们脚下,就总能进球,尤其是桑切斯(别问我他怎么转会曼联的,游戏一旦开始,整个足球世界都变了)。我就这样躺着刷了16个助攻成为了英超最佳助攻。在赛季中,我也第一次被国家队征召,打了几场热身赛,留下了不错的教练评分。但遗憾的是,对曼城包括足协杯的三场比赛都输了,曼联也没进欧冠,落入了欧联杯。尽管在对阵曼城的比赛前,教练都会说,“今天是德比,大家都知道比赛的重要性,要不顾一切赢下比赛。”但经过AI几年转会的洗礼,彼时的曼城有内马尔、厄齐尔、阿圭罗、皮克等巨星,而纳斯里也因为机遇原因成为了红色的顶级球员。曼联的阵容则逊色了好多。为了打败曼城,我决定去寻找一个更好的平台。而曼联的第一个赛季结束后,就是世界杯了。国足进了世界杯决赛圈(中国球员的数据在第一次学会编辑球员数据时就有略微变动,足以比肩日韩。)我被征召打一场比赛,首发,碌碌无为,45分钟就被换下去了。下半场丢了2球,输了。评分自然很低,第二场我就没再进入替补。小组赛结束后,国足三战全负1进球9失球,出局。我记得很清楚,我算过,场均丢3球,整。从国家队回来,球队的报价也收到了。切尔西是唯一一家能战胜曼城的球队,但给出的合同上场几率只有20%,薪水也低的可怜。我希望打败曼城,但我不希望我被这样看低。我可不是AI啊,我有智力!因此,我最后选择了拜仁。我不知道拜仁的锋线被TM卖到哪里去了,4231,箭头永远都是小将。我再也不能像在曼联那样躺着拿助攻,我甚至传不到锋线球员的脚下。因此我开始转型了,我把训练点数全加到了射门和力量上,开始尝试远射。游戏就是这样,只要多射几脚,总能蒙进。拜仁又确实很强,后场源源不断地输送炮弹让我射。欧冠中被切尔西淘汰略有些讽刺,但这并不妨碍我的高光。单赛季22进球拿到了德甲最佳射手,德国杯最佳射手,德国杯最佳助攻,欧洲足球先生。就像我不知道为什么国米愿意请20岁的我当队长一样,我也不知道22岁的我是如何打败英超进39个球的梅西(梅西被阿森纳买了...好了之后请不要关注这类问题)成为欧洲足球先生的(梅西是金靴但不是金球),这时,我才感受到游戏的暖人之处——有时候数据并不是衡量球员的全部。在拜仁第一年结束后,是亚洲杯。小组赛我被迫打到右边后卫,在艰险出线之后,我回到了前腰,随后靠着场场1:0的比分,走进了决赛。决赛时太激动了,60分钟0:0,而我背后铲球直接吃红。但中国队还是平下来了。并点球淘汰了对手。当时,我并不愧疚。那个铲球不过是按错了键,而按下铲球键时我面前刚好站了个其他人。我似乎无法意识到这一个铲球对整个中国国家队而言是多大的惨难。这是我在国家队拿到的第一座奖杯。当时我23岁。第二年,拜仁邀请我担任队长,我也请求穿上了10号球衣。这一年,我蝉联了德甲冠军,但欧冠中却遇上了曼城。不知为何,每次与曼城的对决表现都极差,我极力尝试远射,突破射门,分球给19岁的小将,甚至争顶,但依然打不破输球的魔咒。这也是我在拜仁最大的遗憾。随后,仓促地,我打完了整个国家队的世界杯预选赛。曾经拿下过亚洲杯冠军的球队出线肯定不会太难。而我成为了国足中能传能射的绝对核心。我喜欢开赛前教练说,“这场比赛我们以KinFee为核心,把球交到中路,让对手看看KinFee是怎么控球的吧。”而中国队以1:0小胜流横扫亚洲。拜仁的两年没有引援动作,我又厌倦了,24岁的我去了巴萨。巴萨当时被英超几支球队买的差不多了,但仍然是西甲豪门,欧战第一轮被埃因霍温淘汰,但拿了一次西甲冠军和各类联赛奖项。我知道,是时候回归英超了,我能力值到了93,我可以把自己叫做顶级球员了。我唯一一份收到的英超球队,不是别人,却是曼城。而且薪水高的吓人,5000万欧的年薪。那一年,我铁定创下了当年转会记录(梅西转会费我没看,不敢说历史最高),1亿欧元。我加盟了我曾经最受屈辱的球队,我曾经最想打败的球队。因为他的阵容豪华,因为他充满诚意的报价,也是因为我想拿下英超冠军,拿下欧冠冠军。之前的仇恨好像一下子就没有了,就像我喜欢着一个女孩,她拒绝了我,我因此怀恨。若干年后我变了,她再次注视向我时,我又燃起了最初的向往。那年发生了我职业生涯的两个大事。另一个,就是世界杯。转会完成后,我立刻前往国家队报道。没想到的是,转世的张呈栋成了87的前锋,武磊32岁了仍然实力不减,李建滨、张琳芃更是成了90的后卫。这数据有人为因素,我们姑且将它视为奇迹吧。国足曾经以1:0流横扫亚洲,到了世界赛场也用了相同手段。想赢怕输,我多次参与防守和回抢,几乎成了后腰,最后3场零封对手,进1个球,积5分艰难晋级。淘汰赛面对哥伦比亚,我采取了猥琐的后场控球流,企图将比赛拖入点球。谁知上半场球从我脚下被断走,直接丢球。这是我第二次在国家队犯的错误,这一输又要等四年。我不再无所谓了。到了下半场,全队进攻,作为节拍器,我几乎一刻也不浪费地冷静地发动进攻。2:1,中国队晋级。我的捡漏扳平比分。下一轮,面对可怕的阿根廷,中国队终于输了,输的很难看。被小矮子队头球轰炸。丢头球是很无奈的,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这样漏了一个人。中国队进了8强,也算是载誉而归了。我算了算,4年后,我29,巅峰期的最后一场比赛,世界杯,再战!这时,我已经玩了一整年了。对我而言,我不再是那个普通的游戏玩家,而是真正掌握了一个球员的人生。我以为自己会在曼城迎来最高峰,但事与愿违。曼城阵容中,有30几岁的厄齐尔,29岁的内马尔,30几岁的纳斯里,30几岁的阿圭罗,还有38岁的亚亚图雷。。。我是个前腰,我需要分配球权,但我一旦把球给内马尔,给阿圭罗,给厄齐尔就再也要不回球权。一个会死命突,一个会直接射,一个会传给前面两个人死命突或者直接射。现实中他们都是聪明的球员,而在这时我觉得他们无比的野蛮——也许,他们都是功成名就之人,一生中这么做,获奖无数,等他们老了,这些手段已经成了定势了吧。就像我一样,除了分球、跑动拿球再分球,就只有一脚禁区弧顶的远射。我不也一样蛮干么。拿下了英超冠军,无缘欧冠。在曼城踢球确实窝囊,但频繁的转会让我的球迷人数始终处于低位。我是世界级球星,我需要球迷!于是我在曼城一直呆了下去。毕竟,我还年轻。第二年,联赛第二,切尔西2负1平3位数积分夺冠。曼城进入欧冠决赛对阵阵容破败靠着奇迹闯入决赛的埃因霍温毫无悬念。第一次拿下了欧冠,我没有任何激情的感受。也许是曼城的打法太过个人,又或者仅仅是我这个占据核心位置的前腰却被边缘化,在曼城的比赛都不温不火。拿着高薪,我的重心全转移到了国家队。在理想队友中我选了四个中国队的小将,转世的杨旭、杜威、顾超都因为我的关系进入曼城接受顶级训练成长。因为学习缘故,在每日一场的强度下我一直在曼城呆着,蝉联了亚洲杯冠军,同时拿下了亚洲杯最佳射手、最佳助攻。在打完新一届的世界杯预选赛之后的冬窗,我离开了曼城。我一生颠沛,最后还是离不开流浪的命运。我想,我一定是累了,就像一个征战了无数沙场的战士,疲惫的回到了乡村,劈柴,养猪,这是我的归宿。还有一年是世界杯,世界杯将是我最后一场硬仗,无论输赢,打完这场,我就安安静静地在小球队踢球。我才28岁,不算老,状态正在无法上升的巅峰。我17岁出道,20岁成名,22岁拿下欧洲金球,卷走了欧洲几大联赛冠军,不得不说已经功成身就,而这场世界杯是我巅峰期最后一场战役了。转会窗口里【宣布退役】的按钮已经被点亮,我随时可以退出足坛。那时我一定与中国队的队友拿了世界杯冠军,带着小球队打到欧冠淘汰赛,受人尊敬。我会回顾我一生的照片,保存下来的射门镜头,我都数据和整个生涯起落。那将是我最满足的时刻。我主动联系了最开始的那个荷甲小球队。切尔西又找我了,开出了8000万欧的年薪。毫无悬念的,我选择了年薪只有2000万欧的小球队。到了球队,我才发现,我一人的工资大概占了整个球队支出的60%。是原支出的120%。都是不认识的队友,不认识的队伍,不认识的对手。我至今叫不出所效力的荷甲那支蓝色球队的名字。在那支球队有些慢热,磨合并不好。因为是冬窗,只有半赛季,在还剩最后两场联赛时,硬生生地将球队拉到了荷甲第二,埃因霍温之后,还上演了单场五球的壮举。o在国家队世界杯决赛圈前最后一场热身赛时,我半场就进了两球。想到只有2场联赛又没有欧战,很快就是世界杯了,我突然有了一丝小兴奋。盘算着花15分钟打完联赛,晚上认真打世界杯。就在国家队比赛快结束时,我收到了导师的短信,要我去下实验室,做下交代。我着急着打完联赛进入世界杯的时代,就没关实况。也是因为防作弊原因,直接退出会导致0:3告负。我按了esc暂停,画面卡在70多分钟。事情比我想象地多得多。整整一个小时后我才回到宿舍。电脑似乎有些烫。确切的说,是很烫。我不能退出呀,得打完这把比赛。世界杯前最后一场热身赛怎么能输呢!就这样在火热的键盘上打完比赛,我决定关掉实况让我的笔记本冷却一下。但突然画面卡住了。显示:存档失败。我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我很确定这和电脑温度过高有关。笔记本是很难跑动实况足球的,Toshiba的电脑又以散热差著名。这时候,电脑死机了。不得已我直接关闭了电脑。大约半小时冷却后,我再打开电脑,打开实况,读取存档。屏幕显示,读取存档失败。我退出游戏,再打开,读取存档失败。我关机,再打开,读取存档失败。我用修改器读取存档,unable to read beyond the end of the stream【quit】.我百度了,问了同学。我几乎可以确定,因为长时间运行实况足球导致电脑温度过高,在最后一场热身赛结束后自动保存时出了硬件性的错误,导致文档损毁。而我从来都是一场覆盖一场的,没有备份。我突然觉得,这就好像,那个叱咤足坛的球员,突然地死了一样。再也唤不醒了。我才29岁,我还有半个月就能踢世界杯了,中国队所有球员都是最佳状态,我甚至都还没替我现在的球队打完整个半个赛季。我突然不作声了。我看不了赛程表,看不了比分,看不了自己的数据,看不了以往任何一场比赛的进球纪录。我很确定,我死了。在我打完国家队最后一场热身赛的那个晚上,我突然从那个世界里蒸发了。也许是车祸。也许是火灾。或者狂热的球迷想要与我同归于尽。飞来横祸,我再也不知道英超最佳射手能进几个球,不知道中国队少了我这个中场还能不能赢球。不知道游戏里我的200万球迷会不会遗憾、落泪,不知道我曾经效力的球队是否会组织哀悼,不知道国际足坛会不会为我降半旗。第二天,各大报纸体育版一定会刊满我的信息,他们会选择我哪个时期的照片?我本以为,有一天,我会自然的找到一件我更喜欢的事情,让我不再去碰足球游戏,他就渐渐地被我淡忘了。我本以为,有一天,我厌烦了这款游戏,我踢到31岁,在顶峰中退役;也可以踢到38岁,惨淡地收场;甚至是踢完世界杯,3场全负,愤怒地退役。但那时候,我仍然可以回顾我的过去,看看我拿了多少奖,有过多么精彩的瞬间;那时候,无论我做了多么傻逼的决定,都是我自己做的,我不会后悔。现在你和我说,不能玩了,你死了,什么都看不了了,你和别人说什么别人都可以不信,一切都不复存在了,享年29岁。我不接受。但我没办法。我以为,这款实况足球,最多教我们如何踢好球,培养大局观,让我们爽爽球瘾。却没想到,在东芝Toshiba笔记本电脑的超烂散热之下,让我体会到了突然死亡的痛楚。想象下,当你29岁时,你的距离结婚只有半个月,的的创业公司半个月后就要上市了,你的妻子还有半个月就待产,你在戍守边疆还有半个月就能退伍见到一直与你通信的女同学了。接着你死了,突然地死了,车祸,火灾,战争,飞来横祸。死亡就像大梦初醒,比分、细节我记得那么清楚,但你无法相信;而我却记不清最后那支效力的荷甲蓝色球队到底叫什么,也无法进入存档查看。我一生颠沛流离,却无法落叶归根。我在天堂,看着那个突然死亡的球星自己。不,我什么都看不到了。我只是记得而已。
玩的中超低级联赛补丁,某一天发现对手球队的主教练叫罗纳尔多,我还以为是同名同姓的,点进去一看历史记录发现正统外星人无误。我不禁一愣,外星人怎么会跑到中乙来执教?直到我看到队名:guangxi jinsangzi更新竟然还是0工资,简直真爱
多图……说个手机端的吧-_-||gameloft的real soccer 2011,s40v5版。答主当年使用的手机是这货→_→Nokia 3208c虽然在诺记家的按键机里已经是比较丑了,但我还是觉得挺不错-_-||诺记的工业设计不服不行。RS2011的主界面是这样的好像混进了什么奇怪的东西→_→众所周知,gameloft没有买到球员版权,因此可能所有球队所有球员的名字都是与真实情况相似的拼写。例如,MAB是曼城的缩写——Manchester Blue比赛的场景大概是这样的我比较喜欢世界杯模式——因为这货可以从预选赛开始打。而且是用国足。亚太区模式是12个队分两组双循环,每组前两名出线。于是我每次从头开打时,都在暗暗祈祷避开日韩澳伊。因为这游戏没太多战术可言,数据就决定了比赛难度。而国足除了Heng-BW、ZhengZ、Gau-L、Hau-JN、ZX(应该很好猜的吧)等几个球员之外,其他人的数据简直无法直视。预选赛模式大概是这样的,找不到竖屏的,只好拿横屏的凑数了。最高难度,预选赛出线一般不是什么难事,除非与日韩澳伊在同一组-_-||不幸的是,有一次国足真和他们都分一块了。最后一轮打平就出线,主场面对伊朗的国足早早落后,86分钟时ZhengZ扳平比分。88分钟时,又丢球了。后来打得熟悉了之后,预选赛全胜出线没什么压力了,偶尔在面对日本或澳大利亚的时候平一场。然而正赛显然要难得多。各种艰难的比赛就不说了,最后终于夺冠一次也是欣喜若狂。但有一场比赛,我真是忘不了。那是小组赛第三轮,国足vs英格兰。国足至少领先两球获胜才能出线。一上来,Terry就进了个乌龙球-_-||当时我的心里是这样的:比赛打到70分钟时,国足基本已经过不了半场。75分钟,Kwiu-B远射拼到一个角球,ZhengZ开出,只见对方一名后卫高高跃起,把球顶进自家球门。没错,又是Terry。此时我的表情是这样的:然而86分钟,Gerrard还是进球了,国足2-1胜,但以一个净胜球的劣势屈居小组第三,未能出线。别找我,我想静静。补充看到有其他答主提到了已经逝世的狼堡球员儒尼奥尔-马兰达。答主现在在打手机端FIFA14的经理模式,带队多特。本赛季(18-19)对阵狼堡的时候,看到了已是队内主力后腰的马兰达,能力值85(对比:亚亚图雷86 布教授85)。希望他在这个平行世界能多踢好多年……说个开心的事吧~答主上赛季签下了一位中国前锋。现在阵型4132,他和莱万是双前锋,分列射手榜第一第二~再次更新21-22赛季刚刚开始。租出去一年的中国前锋回归,但状态大幅下滑,我无奈地把他卖到了QPR-_-||19-20赛季魏登菲勒退役,20-21赛季胡梅尔斯退役,本赛季莱万和本德拒绝续约,赛季末离队,可能也会退役吧。罗伊斯续约两年,京多安续约三年。早期六大核心的传奇终将落幕。
还是fm2013的时候,执教了巴萨2年,期间从东欧低价买了几个我觉得挺有特点的小牛,但估计潜力其实不高,而且有明显技术和精神缺陷。我第2年没拿到欧冠被解雇了。
赋闲在家两个月后,我踏上亚平宁,执教了在意乙苦苦针扎的佩斯卡拉,其中最吸引我的是维拉蒂,懂得自然懂。上半赛季佩斯卡拉以中场维拉蒂,前场cani为核心,踢得顺风顺水,联赛前三。然而,冬天切尔西一纸900万报价,强行带走维拉蒂,顿时让我心灰意冷,球队失去核心后,战绩一路下滑,cani受伤最后还剩9轮,落后第二名14分,cani复出,全队突然爆发出不可思议的能量,cani更是场场进球,最后一场比赛在一度落后两球的情况下最后时刻打入两球,逆转比赛,惊险晋级,同时球队意外的拿下了意大利杯,竟然有了来年欧联杯的参赛资格。
这一切,才是传奇的开始。
在巴萨买入的小将们因为潜力不足被纷纷挂牌,我用维拉蒂带来的几百万,同时购入四名平均年龄刚满18岁的孩子。有一句话此时在耳旁萦绕,靠一群孩子,你什么也赢不了。没错,我什么都没指望赢,我只想为这座城市多保留两年足球的喜悦。
根据小将们年轻有速度有活力的特点,我打造了前场全部小块灵的战术, cani作为攻坚战情况下的替补。然而正是这群被遗弃的孩子,在乙级也没有统治力的人,打出了不可思议的快速进攻和青春风暴。意甲联赛在这个赛季一片乱世,最后一轮前,佩斯卡拉形式大好,以74分领跑,第一名罗马73分。最后一轮我对阵一米兰,罗马主场对阵佛罗伦萨。
米兰这场比赛展现出了强大的整体实力,我的快速反击战术失效,佩斯卡拉被进一球后始终无法攻破他的球门,而罗马在主场,早早领先佛罗伦萨,同时紫百合还被罚下一人,比赛结束前的最后一分钟,实时积分榜依然显示76-74-60。最终球队兵败圣西罗,赛后训话界面,我深深地躺在椅子上,饱含泪水,我觉得孩子们已经做的足够好了,纵使遗憾也该知足了。慢慢点开收件箱,却发现满屏幕的祝贺我夺冠邮件。难道是bug?这是我的第一反应,我立刻查看了最后一轮的比赛记录:罗马的比赛补时了6分钟,少一人的紫百合最后两分钟打入两球逆转比赛,帮助我以一分之差奇迹夺冠。
在在欧联杯,球队也保持着在杯赛中的良好势头,一路过关斩将,决赛中,遇到了已经结下恩怨的罗马,
最终大败罗马,拿下双冠王。这一刻,我看着球队里一个个稚嫩的面容(其实都是随机头像啦),突然务必感激维拉蒂带给球队的900万。
若干年后,维拉蒂被我花4000万带回了阿德里亚蒂科球场,而这群诺坎普弃儿,
最终在诺坎普的欧冠决赛夜输给了巴萨,没能完成最完美的复仇。但是,Who Care.结语:没想到后来现实里,佩斯卡拉升级成功,已经坐稳了意甲,本帅甚是欣慰,而我现在也早已把这只球队,看成半个主队。因为实在太经典,所以当时截图了两个赛季的积分榜对比。
先说利益相关, 米兰+意大利 20年球迷从CM4一路玩到FM2015, 故事有很多,挑一个说吧,其实里面包含了很多小故事。自从FM加入了教练初始声望这个设定后,我就很少开档选米兰了,因为实在于心不安。都是在其他队打出名堂后等待米兰的邀请。 FM2012中,为了让这种快感来得更珍贵,更强烈一些,选择了南北联赛的Dover 队,球场6000人,总价值大概只有小几百K。一路跌跌撞撞进英超的历程就不说了,很多人都经历过。升上英超后,第一年保级,第二年中游,第三年进欧战区,第四年欧联捧杯。但球场始终是上限:12500座席。 而随着球队阵容的加强,势必工资水长船高,门票收入场场爆满的情况下一年只有25M,自然是入不敷出,于是就走上了和厂队之前一样的道路,靠变卖主力来维持日常开销。夺取欧联杯之后,卖的第一个人是中场核心,名字叫Juan Melo,
数值159/160,一个葡萄牙人,卖他的原因就是年纪偏大,已经28岁了,再不卖身价就会降低。 于是,这个在我升超第一年花3M“巨资”引进的中场,在表达了不舍之后,还是为俱乐部带来了15M的收入。此外,一对中后卫组合,CA150以上,PA都在160以上的,被阿森纳和老妇人分别挖走成了主力。这一个赛季,算是熬过来了。查看球迷满意度,对卖人不满,但还是对换来的英镑比较满意,认为卖了个不错的价钱。 卖完人之后,向董事会提交请求建新球场,不允,于是继续备战下一赛季。下一赛季,阵型开始从4123无锋战术变为4141, 参考穆氏一期的车子。一拨从英冠就开始收集,打了几个赛季替补的小牛开始上位。前锋Jonny Johnson ,英格兰人。 后腰Donnelly ,苏格兰人,都是CA150+, PA179,23岁. 这两人在新的赛季大放异彩 , 欧联继续杀入决赛不敌热刺,联赛冲进前四,Johnson进球数25+,进入国家队后场均一球, Donnelly 平均分达到了7.8+。赛季结束后排名奖金,转播费收入颇丰,足以弥补运营的亏损。 所以这个赛季没有怎么卖出球员,虽然新球场再次被拒,但大家还是充满信心地备战下一赛季。而就在这时,Donnelly 伤8个月,Johnson伤3个月的噩耗打乱了整个赛季的部署。临阵磨枪,从紫百合2M买进了一个替补高中锋,Garbini, 24岁,150/175,这个年龄基本上可以断定它的PA无法完全专为CA了, 但做一个替补是合格的,在这个赛季前半段,Garbini多次独中两元和帽子戏法,保证了球队的联赛排名,而恰好在Johnson伤愈后,他的状态也开始起伏不定,而伤愈的Johnson仍然保持着可怕的稳定性。于是,2M的Garbini,身价涨到8M的同时,也变成了超级替补的角色。中后场,上赛季不稳定的中卫搭配终于 有了解决方案,曼联的塞尔维亚小牛Milivanovic ,155/177 合同到期被我骑自行车免签来,加上上赛季从荷甲挖来的更年轻的coollen 150+/185,这两人组成了固定的中卫搭配。 至于DMC, Donnelly赛季报销,一个非洲的小将顶了上来,PA很高,但CA成长不理想。
此外,两个边锋的搭配,一个法国人一个意大利人,基本上占据了主力位置。
这个赛季,第一次进入欧冠的Dover成为了黑马,一路杀进决赛被 AC Milan 3比0血洗,这是我在游戏中第一次和我最爱的米兰发生接触。 联赛由于防守端变动太大,阵容不稳,仍然保持着第四的排名。这个赛季一结束,Donnelly伤愈复出,而面对着冠军杯之后球员的各种加薪要求,球队再次入不敷出,于是,看着Donnelly的CA从8月前的160降到150,我决定挂牌。15M,N多球队报价,球员找我谈话,不希望离开,在我表达了新赛季没有你的位置之后,他认可了,于是,15M转会拜仁。而这时,球迷不满了,不过没关系,在我夏天从西班牙免签来世界杯上表现出色的某老将时,一切争议都平息了。因为在球迷看来,无非是走一个球星进来一个球星,我们没有损失什么,还多了一笔转会费。但Johnson也不满了。我不知道这是他们一同养伤培养出来的感情还是其他原因,总之他确实很愤怒。
同样,这个赛季的新球场再一次被拒。12500座位的球场太小,已经无法承载一个欧冠亚军球队的梦想了,为了让这个梦想延续下去,我只能不断地卖出球员。而其中多数都是我在英冠就已经收集来的苗子,看他们的个人信息里最爱俱乐部都有着Dover,离开时都表达了不舍,但没办法,这就是金元足球,他们的离开,就是为了保留一份争冠的梦想,或者说,就是为了给那些主力发工资。新的赛季,Johnson再次开始伤病不断,伤伤停停,虽然只要上场就必定有好的发挥,但这是不够的,对于一个争冠的球队,保持稳定是必须的。Garbini 再次夺回主力位置,他坐上了替补席,成了超级替补。这个赛季,联赛冠军,欧冠冠军,再次面对的是 AC Milan,我们赢了。 赛季结束,利物浦,皇马向我发出了邀请,我拒绝了,我知道我开档的目的是什么,我在等那个连续两年碰到的对手的邀请。另外,新球场再次被拒。这个赛季,Coollen被皇马以37M强挖。董事会出面干预,上赛季免签的西班牙球星20M转卖,我终于再次走上了人口贩子的道路。再一次新赛季,Johnson 26岁,伤病越来越频繁,所以,面对着再次双冠王也无法弥补的30M+的财政赤字,我决定挂牌了,在我这里已经没有了他的位置,而对于国家队,34场29球的他是不可缺少的,我不想因为我的原因让全英格兰失去一个好前锋。 于是15M转会老妇人,其实他们出价最低,还是分期,但我卖给他们只是因为,老妇人缺前锋。 这一年,欧冠决赛连续第三年碰AC Milan, 回敬了他们一个3比0,英超只拿到了亚军,因为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中卫搭配。接下来,终于,再我连续第四年杀进欧冠决赛,惨败给巴萨之后,董事会同意建球场了,容量25000+,多了一倍,对于Dover这个小城市足够了,加上扩建,估计能上3W+,相比较其他豪门的球场来说,不值一提。它的名字也很朴素,就叫Dover球场,没有加上我的名字,虽然我已经是他们的传奇人物。但我觉得就应该这样,一个40M花费的新球场,为它做出最大贡献的,就是那些转会离开的球员们。故事还没有结束,入驻新球场的前一个赛季,我想看看以前卖出去的球员都怎么样了。 当年的双子星Donnelly , Johnson(我是这么看待这两个人的),29岁的Donnelly坐稳了拜仁主力后腰的位置,身加已经打到了20M。伤病也少了。而同样29岁的Johnson,去了老妇人后仍然伤病不断,CA从150+降到了130,下放预备队。于是我出2M,以64K高薪将一个只有130CA的人买了回来。 从董事会到球迷都觉得我疯了,但我知道这只是游戏程序的设定,在现实中,这一定是一个皆大欢喜的故事。这个赛季里,Johnson坐着它的替补席,偶尔垃圾时间混个进球,平时教教新人,过得舒心惬意。
这两个双子星,同样的开头,不一样的过程,但最后的结尾,我觉得都是值得让人高兴的。再往后到赛季结束,终于,新球场建好了,这意味着,每个赛季的球票收入将提高约30M,而这几乎刚好是我运营的亏损,也就是说,我不用再靠卖人来维持自己“豪门”的地位了,加上后续的扩建,一个新的Dover迎来了新生。 最后,在入驻新球场的同时,我接到了梦寐以求的米兰的邀请,但,我想你们能猜到,我拒绝了。因为,从我上面描述了那么多的文字,回忆了那么多的细节,我想你们也知道为什么我要拒绝。
PES2013,大师联赛,AC米兰,主打阵型4213,第1个赛季,花300万欧,从多特买来了23的斯文·本德就是这位:(一个赛季后还从药厂买来了不知道是他弟还是他哥的拉尔斯·本德)(一个赛季后还从药厂买来了不知道是他弟还是他哥的拉尔斯·本德)从此以后这两位就是后腰位置上的主要替补(主力是从拜仁买来的哈维·马丁内斯),而且成长值奇快无比,斯文·本德在四个赛季后从76涨到了90,拉尔斯·本德从74涨到了86四个赛季后哈维马丁内斯的身价(实况里面上指期望工资)达到了1500万,感觉难以承受于是用6800万把马丁内斯卖到了巴萨,然后把斯文本德升到了主力后腰,拉尔斯打替补。又过了一个赛季,国米用3500万来挖拉本,价格算是合理,不过我不太想把当打之年的鲜肉卖给死敌,所以选择终止协议,拉尔斯·本德跑到我这吵了一顿,没办法,第二次国米报价的时候我把价钱炒到4200万然后卖了。同一时期,拜仁花了5000万+800万年薪来买斯文·本德(斯本当时在我队里拿375万),我当时都急了(马丁内斯上赛季卖了,拉本也卖了,为了买穆尼亚因还卖了老将德容套现,斯本一走特么下赛季没后腰了),不过打开以后发现,斯文本德的状态显示的是“没有看出多大不满,可能会留在现在的俱乐部”。从此斯本就一直作为我毛主力后腰踢了下去,连续踢了十几年,数据一直涨到了109的极限值。而且直到39都没有下降,后腰这个位置我后来买了戈纳隆斯、伊格诺夫斯基、科尔辛、转世安布……但陆陆续续,这些人都走了(安布转世后莫名其妙成哥本哈根青训了……),只有斯文·本德一个人留了下来。在本德34岁的时候,拜仁又一次出了6000万和2500万的年薪(本德当时年薪1500万)来挖,得到的结果仍然是“没有看出多大不满,可能会留在现在的俱乐部”。上个赛季,本德39,仍然是球队的绝对主力,但是,此时的球队遇到了一系列问题:转世皮尔洛要求主力位置,40岁的欧足联最佳球员马塔叔叔的续约工作,都很需要钱。结果在欧冠决赛开始前,我大师联赛里的米兰二队——里斯本竞技(这货从我开档到当时一共从我这买了五个球员:布林德-3500万、博纳文图拉-4500万、加比亚迪尼-3700万,施奈德林-4000万,埃尔南德斯-3500万,大半支主力都是我米出品),提出愿意用3500万转会费+3500万年薪买本德叔的最后一年职业生涯(上个赛季我5500万把转世罗西基卖给了竞技的死敌本菲卡,结果罗西基那个赛季在本菲卡刷了个28+18……)重夺冠军。虽然斯本本人的仍然显示愿意留在现俱乐部,但为了给新人机会,以及让老将最后一年多赚点养老钱(斯本最后一年工资1700万),我决定送他去里斯本竞技。结果转会签署后的第一场比赛是当年的欧冠决赛,也就是斯本在米兰的最后一场比赛了。决赛打马德里竞技。那场比赛,我让斯本负责盯防马竞的头号杀器德罗巴(也是我卖过去的……),结果整个比赛,德罗巴基本上连球都没摸到过,每次马竞开大脚斯本都能按着德罗巴把球顶给我方自己人。可是不知怎么的,那场比赛我整场比赛踢不进球,托蒂的远射被扑,皮尔洛的任意球打横梁,角球开出托尼99精度的头球竟然在门线上被对方解围,就这样足足纠缠了89分钟,我仍然没法打破场上的僵局。第89分钟,我队获得角球,托蒂开出角球后被对方的米兰达头球解围,然后又被中场的科克一脚踢出,结果就在此时,斯本不知道从哪冒出来(我没操作),硬生生把球断下,当时他离球门大概40米,前面没人,但是对方的马里奥苏亚雷斯已经要封上来了。我想算了赌一下,于是直接加速一步,然后在40米开外直接让斯文本德爆射。球进了,最后一分钟进了,没有补时,马竞开球,随之比赛结束。斯本在最后一场比赛,赛季最关键的欧冠决赛中,打进了唯一的进球,获得了全场最高的8.0分特么,这真不是我瞎编的,也不是我故意踢成这样的,以至于很长时间,我都在怀疑konami是不是设计了个所谓的“传奇情节”,不然哪能出现这么完美的谢幕?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机足球游戏哪个好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