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迪熊是那个穿越火线挑战模式刷分

#每日一TED# 如此高大上的挑战怎能没有sakura ~ | MOOC学院
#每日一TED# 如此高大上的挑战怎能没有sakura ~
100天目标达成!!!坚持下来很不容易啊,最近忙着做实验,有两天都是夜里12点后回到寝室仍然为了当天的打卡而奋战,感觉瞬间回到了当年刷夜的时光啊~随着年龄慢慢增大告别每天上课的时代,感觉自己现在比以前懒惰了一些,拖延神马的都慢慢出现了。当初面对这100天的挑战就是想检验一下自己是否还有坚持不懈的那股劲儿,很欣慰,自己还有激情和韧性啊,这次我想给自己点个赞小鼓励一下,哈哈~~也希望这次活动能成为未来惰性和拖延再出现时的一股精神力量,鞭策自己克服拖延的坏毛病;也希望自己能把每日一TED坚持下去,因为听了这些演讲确实感觉自己的眼界更加开阔了,也收获了许多知识和思考。加油~001. [][奥尼士 - 基因并非不可改变] (4L) (*)002. [] [卡罗尔o德韦克 - 请相信,你可以进步] (5L)003. [][Anant Agarwal - 为什么MOOC如此重要] (6L)004. [][Arthur Benjamin - The magic of Fibonacci numbers] (7L) (*)005. [][David Merrill - Toy tiles that talk to each other] (8L) (*)006. [][Josh Silver - Adjustable liquid-filled eyeglasses] (9L)007. [][Marc Koska - 1.3m reasons to re-invent the syringe] (10~11L)008. [][Gary Flake - Is Pivot a turning point for web exploration] (12L)009. [][Bart Weetjens - How I taught rats to sniff out land mines] (13L) (*)010. [][AnnMarie Thomas - Hands-on science with squishy circuits] (14L) (*)011. [][Mike Matas - A next-generation digital book] (15L)012. [][Harald Haas - Wireless data from every light bulb] (16L) (*)013. [][Saul Griffith - High-altitude wind energy from kites!] (17L) 014. [][Kary Mullis - A next-gen cure for killer infections] (18L) (*)015. [][Frederick Balagadde - Bio-lab on a microchip] (19L)016. [][Sanjay Dastoor - A skateboard, with a boost] (20L)017. [][Bart Knols - Cheese, dogs and a pill to kill mosquitoes and end malaria] (21L)018. [][Michael McDanie - Cheap, effective shelter for disaster relief] (22L) (*)019. [][Cesar Harada - A novel idea for cleaning up oil spills] (23L) (**)020. [][Kate Stone - DJ decks made of paper] (24L) (*)021. [][Ryan Merkley - Online videl annotated, remixed and popped] (25L)022. [][Hadyn Parry - Re-engineering mosquitos to fight disease] (26L)023. [][EriK Schlangen - A "self-healing" asphalt] (28L)024. [][Geraldine Hamilton - Body parts on a chip] (29L) (**)025. [][Damian Palin][Mining minerals from seawater] (30L)026. [][Andreas Raptopoulos - No roads? There's a drone for that] (31L) (**)027. [][Jack Choi - On the virtual dissection table] (32L)028. [][Amit Sood - Building a museum of museums on the web] (33L)029. [][Mark Kendall - A needle-free vaccine path that's safer and way cheaper] (34L)030. [][Allan Adams - The discovery that could rewrite physics] (35L)031. [][Angela Belcher - Using nature to grow batteries] (36L)032. [][Andras Forgacs - Leather and meat without killing animals] (37L)033. [][Eric Frenkel - The universal anesthesia machine] (39L)034. [][Sheila Nirenberg - A prosthetic eye to treat blindness] (40L)035. [][Bill Doyle - Treating cancer with electric fields] (41L)036. [][Peter van Manen - How can Formula 1 racing help ... babies?] (42L) (*)037. [][Roger Stein - A bold new way to fund drug research] (43L)038. [][Kate Orff - Reviving New York's rivers -- with oysters!] (44L)039. [][Yves Behar - A supercharged motorcycle design] (45L)040. [][Nick Sears - Demo: The Orb] (46L)041. [][Suzanne Lee - Grow your own clothes] (47L) (*)042. [][George Whitesides - A lab the size of a postage stamp] (48L)043. [][Aparna Rao - High-tech art (with a sense of humor)] (49L) (*)044. [][Luis von Ahn - Massive-scale online collaboration] (50L) (**)045. [][Max Little - A test for Parkinson's with a phone call] (51L)046. [][Wingham Rowan - A new kind of job market] (52L) (?)047. [][Mark Shaw - One very dry demo] (53L)048. [][Ben Roche and Homaro Cantu - Cooking as alchemy] (54L) (*)049. [][Donald Sadoway - The missing link to renewable energy] (55L)050. [][Anna Mracek Dietrich - A plane you can drive] (56L)051. [][Robert Full - The secrets of nature's grossest creatures, channeled into robots] (57L) (*)052. [][Fabian Hemmert - The shape-shifting future of the mobile phone] (58L)053. [][James Patten - The best computer interface? Maybe ... your hands] (59L) (*)054. [][Jane Chen - A warm embrace that saves lives] (61L) (两天后才发现那天竟然没有发布成功,太坑了。。。)055. [][Elora Hardy - Magical houses, made of bamboo] (60L)056. [][Skylar Tibbits - Can we make things that make themselves?] (62L) (*)057. [][Cosmin Mihaiu - Physical therapy is boring -- play a game instead] (63L)058. [][ Julian Treasure - How to speak so that people want to listen] (64L) (★)059. [][Dan Ariely - What makes us feel goo about our work?] (66L)060. [][Joshua Foer - Feats of memory anyone can do] (67L)061. [][ Sonaar Luthra – Meet the Water Canary] (68L)062. [][Sarah Bergbreiter - Why I make robots the size of a grain of rice] (69L)063. [][Jennifer Golbeck - The curly fry conundrum: Why social media “likes” say more than you might think] (70L)064. [][Maysoon Zayid - I got 99 problems... palsy is just one] (71L) (★)065. [][David Bolinsky - Visualizing the wonder of a living cell] (72L)066. [][Hamish Jolly - A shark-deterrent wetsuit (and it's not what you think)] (73L)067. [][Andrew Bastawrous - Get your next eye exam on a smartphone] (74L)068. [][ Kenneth Shinozuka - My simple invention, designed to keep my grandfather safe] (75L) (*)069. [][Jon Gosier - The problem with "trickle-down techonomics"] (76L) 070. [][Tom Wujec - 3 ways the brain creates meaning] (77L)071. [][Marlene Zuk - What we learn from insects’ kinky sex lives] (79L)072. [][Nina Tandon - Caring for engineered tissue] (80L)073. [][Kwabena Boahen - A computer that works like the brain] (81L) (★)074. [][ Heather Barnett - What humans can learn from semi-intelligent slime] (82L) (★)075. [][ Bel Pesce - 5 ways to kill your dreams] (83L) (★)076. [][ Bill Gates - The next outbreak? We’re not ready] (84L)077. [][ Chris Burkard - The joy of surfing in ice-cold water] (85L)078. [][ Jonathan Drori - What we think we know] (86L) (*)079. [][ Rosie King - How autism freed me to be myself] (87L)080. [][Robert Muggah - How to protect fast-growing cities from failing] (88L)081. [][ Toby Shapshak - You don't need an app for that] (89L)082. [][ Catherine Crump - The small and surprisingly dangerous detail the police track about you] (90L)083. [][Jon Mooallem - How the teddy bear taught us compassion] (91L)084. [][ Ray Kurzweil - Get ready for hybrid thinking] (92L) (★) 085. [][ Deborah Gordon - What ants teach us about the brain, cancer and the Internet] (93L)086. [][Nikolai Begg - A tool to fix one of the most dangerous moments in surgery] (94L)087. [][ Alison Killing - There’s a better way to die, and architecture can help] (95L)088. [][Lorrie Faith Cranor - What’s wrong with your pa$$w0rd?] (96L)089. [][Janet Echelman - Taking imagination seriously] (97L)090. [][Will Marshall - Tiny satellites show us the Earth as it changes in near-real-time] (98L)091. [][ Jonathan Drori - Why we're storing billions of seeds] (100L)092. [][Patience Mthunzi - Could we cure HIV with lasers?] (101L)093. [][Pattie Maes and Pranav Mistry - Meet the SixthSense interaction] (★) (102L)095. [][ Michael Rubinstein - See invisible motion, hear silent sounds] (★) (104L)096. [][ Susan Cain: The power of introverts] (105L)097. [][ Harry Baker - A love poem for lonely prime numbers] (106L)098. [][Pamela Ronald - The case for engineering our food] (*) (107L)099. [][ Fei-Fei Li - How we're teaching computers to understand pictures] (★) (108L)100. [][Ash Beckham - When to take a stand - and when to let it go] (109L)101. [][Frans Lanting - Photos that give voice to the animal kingdom] (*) (110L)
048. [][Ben Roche and Homaro Cantu - Cooking as alchemy]
· 两位主讲人是一家名为Moto的餐厅的拥有者,但是他们的餐厅有些与众不同,他们喜欢尝试发明许多“创意食物”。最初的,他们将菜品和它的照片一起端上桌。后来,他们尝试将食物做成其他食物,比如将胡萝卜蛋糕做成木星的形状,将猪肉制成雪茄的形状~这些菜品都带给人们惊喜,并大受好评。· 他们的创意并没有停止,他们尝试用“食物模仿食物”,比如下面这道玉米片,实际上它并不是真的玉米片,而是用糖、巧克力等制成的一道甜品。当它端上桌时,人们以为是一道玉米片,而当品尝时才惊奇的发现这原来是一道甜品。· 这道“玉米片”用食材在外型上模仿其他食材,那么是否可以进一步在口感上模仿呢?而且,如果能够实现在口感上模仿某些食材,他们觉得这是由很大意义的。比如,某些食材的获得很不容易,不仅经济上成本很高,也许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如果能用其他易得的天然食材模仿这些食材,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并且对环境友好。进一步,如果能用一些天然材料模仿某些调味料和添加剂的味道,那么对于人类的健康也是有好处的。· 他们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比如用植物模仿牛肉,用西瓜加上一定的特殊处理模仿出了金枪鱼的口感和味道,如下图。目前,他们在这个方向的探索的努力还在继续,并希望将其推广开来。· Transcript:
049. [][Donald Sadoway - The missing link to renewable energy]· 目前,对于风能、太阳能等绿色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如何有效的将在有风和太阳的情况下电能存储起来,当没有风或阴天的时候能够使用。这种设备要求有三点:超高功率、足够的稳定性和低成本。· 主讲者提出了他的解决方案——液态电池。作为一个化学教授,他从电解生产铝的过程中得到启发,提出了了阳极为Mg,阴极为Sb,电解液为液态盐的液态电池的设想。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并且,他并没有雇佣资深的专业人员建造这个电池。而是选择了博士生,作为导师指导他完成了第一个液态电池的prototype,然后他又招募了其他的博士、博士后、本科生等组成了他的研发团队。随着他们的原型越来越优秀,政府、企业开始关注并给与他们资金支持,他们创建了公司LMBC。他发掘了青年人身上的潜能,组建了优秀的团队,团队成员与液态电池这个产品本身一同成长,这是过程同他的创意一样了不起。· Transcript:
050. [][Anna Mracek Dietrich - A plane you can drive]· 在很多科幻电影里都出现了飞行汽车的概念,人们日常的交通工具不止局限在地面,而是扩展到低空飞行,从二维平面拓展到三维空间,对空间的利用率大大提升,拥堵等问题能很好地缓解,出行的效率大大提升。· 其实,人们对于飞行汽车的探索已经进行了快一百年了,而到如今也不能说很好地实现了这一设想。而主讲人和她的团队在实现这一构想的路上迈出了很大的一步。据她所说,一起人们的构想总是“让车飞起来”,这个技术难度很大,而她们从另一个角度考虑这个问题“让飞机着地”——从而有了这款陆空两用飞车。· 他们对于轻型飞机进行改装,使得机翼可以折叠,装上轮子,对引擎系统进行改装,使得引擎在飞行模式下驱动飞行,而在陆地模式下驱动车轮行驶。这款飞车的用油不是航空汽油,而是一般无铅汽油。她们目前已经有两款产品通过了测试并获得相关部门的飞行和销售许可,已经有了一百多张订单。· 当然,这个飞行汽车与科幻电影里的描述还有很大距离,但是,不得不说,她们已经迈出了很大的一步,她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电影里的设想即将成为现实。 · Transcript:
051. [][Robert Full - The secrets of nature's grossest creatures, channeled into robots]· 主讲人好像是个机器人领域的专家,应该有不止一篇ted演讲。今天他带来的是关于蟑螂仿生机器人的介绍。· 很多人都很讨厌打不死的小强,他们体型很小,却跑的飞快,而且似乎可以跑进各种角落,想打死他们着实不容易。这些令我们恨得牙痒痒的特性在科学家眼里确实很了不起的优点,他们研究为什么小强如此厉害,可以跑的如此迅速、可以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穿越各种“地形”、跑到各个角落躲避人类的攻击。经过研究,他们发现这是主要因为支持他们运动的robustness system和独特的外骨骼构造。· 受到蟑螂的启发,研究团队研究建造了蟑螂仿生机器人的样机。这种机器人小巧、重量轻,并且具有蟑螂一样的外骨骼特性,柔韧、善变、抗损坏性好。它目前可以模仿自己爬墙、迅速翻转隐藏自己等蟑螂的动作。· 研究团队还在进一步研究,并且对希望对机器人进行改进,使它能做到更多高难度动作,希望将来能利用这些了不起的特性在某些领域大展身手。· Transcript:
052. [][Fabian Hemmert - The shape-shifting future of the mobile phone]· 主讲人是一名博士生,他为我们讲述了他对于未来手机交互性提升的建议。主要集中于三点:(1) 有质量。在手机里增加重心移动装置,根据实际交互情况改变手机的重量。比如,用户在浏览一张地图,而在某个方向地图还有大量内容,那么这个方向的重量更重,以使用户感觉到屏幕之外这个方向还有内容存在。(2) 改变形态。 根据手机浏览内容的不同手机可以改变厚度。比如你在读一本页数较少的电子书,其厚度较薄,而当你读一本页数较多的电子书,厚度会变厚。(3) 最有意思的一项,让手机拥有“呼吸”和“心跳”。当手机在口袋里处于待机时,其缓慢的有节奏的小幅振动,仿佛其在睡觉。而当有接收到信息时,其会突然“兴奋”。· 核心理念:Technology can be more human. 让科技越来越人性化~· Transcript:
053. [][James Patten - The best computer interface? Maybe ... your hands]· 在用户程序设计时,现在人们越来越经常谈到“交互”一词。而现在的大部分电脑程序和手机程序与用户进行的“交互”不过是让用户动动手指而已。而在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我们的手和大脑已经习惯了感知和操作那些摸得着的物品。所以,如何使得程序与用户的交互不只停留在键盘或屏幕的敲击上,主讲者给出了他的尝试。· 他设计了一种机器人,每一个机器人都有万向轮,可以使小机器人很容易的往任何方向移动,当用户用投影仪与这些机器人相配合的时候, 就拥有了这些物理的工具与数码信息相互动。 · 这个机器人的功能还相对简单,外观看起来也远远不够酷炫,界面用投影仪投影在平面上也显得太过于繁琐······我们可以列举出这套系统许多粗糙的地方,但是相比这个产品本身,主讲人提出的深度交互的理念,并且将其付诸实践证明了其可行性,这一切都对未来深度交互系统的设计上给出了很多启发。· Transcript:
055. [][Elora Hardy - Magical houses, made of bamboo]· 主讲人展示了她们在巴厘岛用竹子为主要材料制作的精美房屋。她们在尽可能不使用其他材料的情况下,通过各种精巧的设计和创新建造了精美的房屋。竹子这种材料十分丰富,同时又坚韧,优雅。她希望通过她们的尝试能使更多的人们接受用身边的竹子来建造房屋。· 这篇演讲没讲到具体技术,展示的是优雅的竹制建筑,体现的是设计者和建造者独具匠心的创意和了不起的工艺,而核心理念就是这句很值得玩味的话:...but one thing I know is that with creativity and commitment, you can create beauty and comfort and safety and even luxuryout of a material that will grow back.· Transcript:
054. [][Jane Chen - A warm embrace that saves lives]· 全球每年平均有2000万早产儿,早产儿面临一个很大的威胁,就是他们由于太过孱弱而无法保持体温,所以早产儿必须放在恒温箱(incubator)中,否则他们就将面临生命危险,而每年全球平均有400万个早产儿因此夭折。· 目前的恒温箱非常昂贵(2万美元),而且几乎只有医院才会配备。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这个价格太昂贵了;而某些地区,当孕妇在家中被接生时,是不可能配备这种恒温箱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主讲人研发了一种价格低廉、可配置在家中的简易”恒温箱“——它被称为”warm embrace“。· warm embrace非常轻便、简单,它看起来就像一个婴儿睡袋,其核心部分是一些蜡(wax),它的融化点为体温37℃,而当它融化后,其可以保证”睡袋“内的温度长期维持在37°C左右(也许是因为导热性很差?),而这样的简易恒温箱只要25美元,而且使用方便,甚至可以买一个放在家里,也不需要说明就可以使用。· Their official site: · Transcript:
056. [][Skylar Tibbits - Can we make things that make themselves?]· 主讲人演示了他认为的未来机器和建筑建造的模式——它们将能自我组装、自我复制和自我修复。· 参考自然界中各组织、结构的构造方式,比如蛋白质,DNA,构成它们的基本材料(氨基酸和碱基对)的个数成千上万,但是它们能自组装成极其复杂、精细的结构。所以,主讲人认为未来人类的建造方式的核心是“自组装”。· 实现自组装的四个关键因素。 (1) 解码我们所要建造的东西的所有的复杂度。(2) 需要可编程的部分,这部分能接受这一序列,并用于折叠或是重塑。 (3) 要一些能量来进行激活, 使我们的这些部分能够依照程序折叠起来。(4) 需要一些类型的纠错冗余。· 在自组装方向上,他们已经进行了初步探索,并给出了三个实验案例。虽然与目标还相距甚远,但是它们向我们预示了这些在建筑和机器中实现自我装配、自我复制和自我修复的可能性。在这些部分中有新的可编程性,从中又能获得计算的新可能性——空间计算。 想象一下未来构成建筑、桥梁、机器等的基本单元都能进行实际计算,这将带来多么令人惊奇的并行计算和分布式计算能力以及新的设计可能性啊!· Transcript:
057. [][Cosmin Mihaiu - Physical therapy is boring -- play a game instead] [1] 相信不少人都见到过甚至经历过康复治疗的过程——为了使身体的某些运动机能得到恢复,除了服用药物之外,往往有些时候还需要长时间每天定量的重复一些动作。根据过往的经验来看,很多时候,病人并不能自觉坚持不间断的完成康复动作,从而导致康复的进度缓慢。[2] 现在,“游戏化”是一个很热门的词汇,主讲者也把这个思想用到了这件事情上。他和他的程序员小伙伴们一起开发了一款名为MIRA的PC软件,可以帮助医生结合具体的康复动作将其定制为视频游戏(要配合一个摄像装置)。比如,某项康复需要病人重复手肘屈伸的动作,那么他们就将其定制为一款小蜜蜂采蜜的游戏。这样,枯燥乏味的动作被成了游戏操作的一部分,患者在游戏的同时就完成了康复治疗~ 大大提升了患者参与康复治疗的兴趣和自觉性,使得治疗效果和效率都得到了提升。[3] 目前,这款软件已经在10多家诊所投入使用。下一步,他们准备开发这款软件的家庭版。附:MIRA官网:Transcript:
058. [][ Julian Treasure - How to speak so that people want to listen][1] 说话时的“七宗罪”(seven deadly sins of speaking)(1) 爱嚼舌根(gossip); (2) 妄下判断(judging); (3) 消极(negativity); (4) 爱抱怨(complaining); (5) 爱找借口(excuses); (6) 谎话连篇(lying); (7) 固执武断(dogmastism)。[2] 如何使自己的语言更有力——HAIL(1) Honesty 诚实;(2) Authenticity 表达真实的自己;(3) Integrity 言行合一;(4) Love 富有爱心。[3] 擅用以下“工具箱”(toolbox):(1) 音域(register):如果要想让自己的声音有分量,需要将它定位到胸腔(人们往往把低沉的声音与权威联系在一起)。(2) 音色(timbre):人们往往更喜欢丰厚(rich)、平滑(smooth)、温暖(warm)的声音。这是可以训练获得的。(3) 韵律(prosody):很明显,说话声调一成不变的人让人厌烦;不要经常重复同样一句话(很多时候我们不经意会犯这个错误)。(4) 擅用节奏的变化(pace)。(5) 音调(pitch)。(6) 音量(volume)。[4] 6个声音预热训练,在有重要的说话场合之前,为声音预预热使其发挥更好功效。Transcript:
Sakura你太棒了!!!
059. [][Dan Ariely - What makes us feel goo about our work?][1] 在很多人看来,工作积极性的高低99%是靠薪水决定的。主讲人通过设计实验,提出了影响工作积极性的另外几个重要因素,并且给出了在“知识经济 (knowledge economy)”时代对于工作意义的思考。[2] 了解工作意义的重要性:(1) 了解工作成果的意义对于是否能坚持完成工作意义重大;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工作内容的喜爱程度对坚持的更久有积极作用。(2) 当面毁掉先前的劳动成果或者进行明知无意义的工作让人很难坚持,与前面一种情况不同,此时是否喜欢工作内容对于能否坚持更久几乎没有影响。[3] 适当提升难度对于提高工作积极性有正面作用。有趣的是,对于某些需要部分DIY的产品,这点对于提升销量也许有帮助,如演讲中蛋糕的例子。[4] 自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经济突出效率至上。而随着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已经逐步过渡到“知识经济”时代,主讲人认为,在这样的时代,效率已经是制约生产力发展的最核心因素,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工作“效率 (efficiency)”与“意义 (meaning)”的关系了。Transcript:
060. [][Joshua Foer - Feats of memory anyone can do] [1] 记忆比赛的冠军并不一定是天赋异禀的人:(1) 根据研究,记忆比赛的冠军们在大脑的生理构造上与一般人并没有明显不同。(2) 记忆比赛冠军的IQ并不明显高于一般人。(3) 他们在记忆与比赛相关内容时大脑激活的区域与一般人不同![2] "精细编码"技巧最关键是将要记忆的看似没有什么意义的东西通过想象,将他们“幻化”成有意义的东西帮助自己更容易记住。[3] 记忆宫殿或是那些记忆技巧,都只是捷径而已。其实,说到底它们都不能算捷径,这方法有效是因为它迫使你思考,它迫使你往更深层次去想,让你更加专注,大部分人平时并不会费力去训练这个。其实捷径并不存在,这一直就是我们能记住事物的原因。Transcript:
061. [][ Sonaar Luthra – Meet the Water Canary][1] 对于水源污染的灾害(比如霍乱的爆发),目前水质监测成本高、需要专业人员和专业设备、应急反应慢。所以,主讲人的团队研发了一种低成本、操作简易、可随身携带的水质监测设备—water carany(监测水质的金丝雀)。[2] 演讲发布时,该设备还在完善中,并没开始投入使用,对于原理也并没有介绍,只是介绍了其优点是:(1) 成本低廉,携带方便。(2) 操作简便,不需培训。只要将水样放入“金丝雀”顶端的口中,一小段时间后观察旁边的指示灯颜色即可,如果是绿灯,证明水质OK,如果是红灯,则证明水源遭到了污染。(3) 配有WIFI和GPS,可将检测数据实时传回监控中心,配合监控中心的大数据分析系统,可以即时对于灾情变化做出评估,利用应急反应的迅速响应。[3] 他们准备下一步将设备投入实地使用,来观察实际使用时的效果。更多可了解官网:。Transcript:
062. [][Sarah Bergbreiter - Why I make robots the size of a grain of rice]·主讲人介绍了mm尺度的微型机器人开发进展。[1] 关键技术: (1) mobility;(2) mechanisms;(3) motors;(4) sensing;(5) control;(6) power;(7) group behaviour。[2] 介绍了当前的主要技术进展和成果:(1) 如第1幅图所示的机器人腿部结构,借鉴了昆虫腿部结构的特性。(2) mm尺寸的马达为机器人提供动力。[3] 几种小机器人样机:(1) 运用上述腿部结构的样机(上左)。(2) 结合3D打印技术,类似于蟑螂可以快速通过障碍的样机(上右)。(3) 感应到强光后自动跳跃的机器人(下)。[4] 畅想mm乃至更小的微型机器人的美好未来:(1) 灾后迅速进入废墟中搜救幸存者。(2) 类似于白蚁的机器人能够为我们建造各种建筑。(3) 进入人体完成无创手术。Transcript:
063. [][Jennifer Golbeck - The curly fry conundrum: Why social media “likes” say more than you might think] [1] 大数据是近年来很热的一个词,而对于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的经典案例很多人也都耳熟能详,比如各种网站的用户个性化推荐,辅助诊断疾病,对于房价、股票的预测等等。而对于数据挖掘,好的算法固然重要,但是核心还是海量的数据。现在很多网站都把用户数据视为宝贵的资源,再为用户提供服务的同时,用户的各种数据也不断为网站的创造着财富。[2] 主讲人首先介绍了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的一些经典案例,向人们描述了这项技术的强大。而本篇演讲的核心并不是夸耀这项技术,而是提出了一个新的理念——比起现在网站默认用户的一切数据都是可以无条件被用来发掘的这一事实,用户是否应该有权利决定自己的数据是否能被使用。 [3] 比起呼吁政府制定政策或者章程等,主讲人主张利用科学的手段解决,她希望科学家能在技术上研发出用户的数据在第一时间被加密的技术,我理解这个加密不能是网站提供的,而是一种标准,用户有权利指定自己数据被他人使用的权限。我认为,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想法!Transcript:
064. [][Maysoon Zayid - I got 99 problems... palsy is just one] · 一个脑瘫(cerebral palsy)女孩讲述她如何与命运抗争,不屈不挠,最终成为一个喜剧演员的故事。· 她虽然从出生就带有残疾,但是她有了不起的父母。从小她的父母就培养她的自信,告诉她常人能做到的她也能做到。她的父母让她和她的兄弟姐妹一样去学校,她也要和她健康的兄弟姐妹一样做家务。虽然她的身体有残疾,但是她却拥有比正常人更加强大的内心!这也是她成功最关键的地方。· 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并且她的梦想竟然是成为演员,这个在很多正常人看来都不敢想象的事情!经过各种曲折,她最终成为了一名喜剧演员!· 现在,她是一名喜剧演员,并参与了很多节目,参演了电影电视剧,成就了很多健康人都没有成就的事业,核心就是一句话:You can do it, yes you can can!·Transcript:
065. [][David Bolinsky - Visualizing the wonder of a living cell]·
主讲人是一个“医学画家”(medical illustrator)。他“希望能过找到一种解决办法,能帮助人们理解生命科学中的真和美, 通过使用动画、图片以及讲述故事等方式,使那些人们不一定很清楚的事物可以被提出,被教授,被理解”。· 几年前,他和他的团队在Harvard开展了一个计划, 用动画影像的方式展示分子细胞生物学教学中提到的各种微观过程,直观、形象的展示这些自然界最精细、最复杂结构中的“真和美”。他们认为这将对分子生物学的教学具有重大革命意义,“由此学生会有更全面的印像,能把所有事情联系在一起 他们脑海中,将会形成一个生动的细胞印象——细胞好像是一个庞大的、繁忙的、非常复杂的城市充满了微型机器”。· 这个计划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而要全部完成还需4~5年。在本次演讲中,他展示了一段3分钟左右的短片,展示了在一个细胞内蛋白质被合成,然后被输运的过程。· 揭示科学中的真和美,通过形象的方式让科学与人们更亲近~·Transcript:
066. [][Hamish Jolly - A shark-deterrent wetsuit (and it's not what you think)]· 提起海中的猛兽,很多人第一想到的一定是鲨鱼。斯皮尔伯格导演的大白鲨更是让很多人谈”鲨“色变。虽然我记得不止一次在动物世界等节目中听到类似“鲨鱼很少主动攻击人类”的言论,但是每年全球还是会有鲨鱼攻击人类致伤甚至致残、致死的案例。在澳大利亚西部海岸,鲨鱼攻击人类更是成了一个难题,最严重的,有一年十月一个月内就发生了5起人类被鲨鱼攻击事件。· 如何能让人们在与大海亲密接触时尽可能的避免被鲨鱼袭击的厄运呢?主讲人和他的团队想出了一个非常“简单”但是又不可思议的做法--不是采用防鲨笼,而是设计一种特殊的潜水服!· 这个设想的基础是对于鲨鱼行为模式和视觉特性的研究。鲨鱼通过嗅觉来发现远距离的猎物,而当它来到猎物附近时主要是靠视觉来定位猎物,而鲨鱼的视觉是黑白的,并不是彩色的。· 基于对于鲨鱼视觉的了解,通过设计潜水服的图案,使其在水中这种特定的环境下体现出独特的光学特性,其对鲨鱼的视觉造成混淆,使得鲨鱼看起来的潜水员样子与实际的样子差别很大,甚至使得它看不见潜水员。· 经过实验验证,潜水服能很大程度上规避鲨鱼的攻击。· 关于科学: Scientific breakthrough, the kind that can potentially save lives, can sometimes be lying right out in the open for us to discover, in the evolved, accumulated body of human anecdote, for example, or in the time-tested adaptations that we observe in the natural world around us. Science starts with observation,but the trick is to identify the patterns and signatures that we might otherwise dismiss as myth or coincidence, isolate them, and test them with scientific rigor. And when we do, the results will often surprise.· Transcript:
067. [][Andrew Bastawrous - Get your next eye exam on a smartphone]· 全世界共有约390万失明的人,他们中的80%生活在低收入国家。这其中,很多人的视力问题并不是不可医治的,只是受到当地经济条件和医疗条件的制约,他们无法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主讲人曾深入到肯尼亚,带着价值十多万美元的专业诊断设备和一支由15个受训人员组成的小队,试图为当地有视力问题的人进行诊断和治疗。可是,他们这一行并不顺利,虽然有着专业的设备,但是他们却发现为这些设备找到稳定的电源十分困难,经常还需要用石油发电机来“自助供电”;而且这些设备昂贵、复杂、需要专业人士操控。在经济落后地区,这些特点使得诊断和治疗的成本较高且效率低下。·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他们开发了名为“Peek Vision”的手机App,它可以实现:(1)
用非医学专用术语分享诊疗数据,例如:用“sight sim application”程序, 在检测到患者的视力之后, 程序可以展示出那个人眼中的世界是怎样的。(2) 在手机上安装一个用3D打印技术制造的低成本扩展硬件,可以配合app来对于视网膜进行检查,效果可以逼近专业设备。(3) 可以在网上建立患者所在地、病情等档案,病人可以通过网络求医,医生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带着一部装有peek vision app和相应扩展硬件的手机上门为患者诊断,并给出治疗建议。这一切的成本只需要500美金。· 可见,现在移动互联网、软件工程技术和精密制造技术正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脑海中看似不切实际的对于未来的幻想也许离我们并不遥远。· official site: ·Transcript:
068. [][ Kenneth Shinozuka - My simple invention, designed to keep my grandfather safe] ·一个小伙子介绍了他自己研制的一款保护老年痴呆患者夜间安全的袜子。·老年痴呆患者有时夜间发病时会下床走动,这时容易因为摔倒、磕碰等发生意外。而如果每天都要一个家庭成员“值夜班”对家庭其他成员必然造成很大的负担,甚至损害健康。主讲人的爷爷就是个老年痴呆症患者,他对此深有感触,也正是因为如此,激发了他要开发一款针对老年痴呆患者的智能穿戴设备,当夜间老年痴呆患者发病下床时,监护人会收到报警信息。·他开发的穿戴设备是一双袜子,基本原理如下图所示。在袜子脚跟部位有一个压力传感器,当病人下床脚着地后传感器感受压力将其转换为电信号,电信号经过导线传递给无线芯片,芯片通过无线的方式发出报警信号。监护人的手机装有与该袜子配套的手机APP,手机接收到报警信号后,手机APP处理报警信号并提醒监护人。·技术要点:(1) 设计一款轻便、不会对病人造成不适的压力传感器。(2) 选择低功耗的无线芯片,保证充足的续航能力。(3) 配套的手机APP编写(java, xcode)。·这款袜子从原理上看似乎并不复杂,但是如何设计的既有效、耐用又不会对穿戴者造成不便,应该还是有很多细节。主讲人作为一个看起来不过20岁左右的年轻人,凭自己完成了整个设备的开发,包括软件和硬件,真的很了不起!他不仅发现了问题、渴望解决问题,并且敢于将想法付诸实践,用他强大的学习能力将解决问题的思路转化成了实际的成果,他的这些品质很值得我们学习!Transcript:
069. [][Jon Gosier - The problem with "trickle-down techonomics"] ·借鉴了经济学中的”trickle-down theory”,主讲人提出了对于目前科技应用的"trickle-down techonomics"的一些思考——现在的科技更像是财富和资本,因为少数人需求所创造或者被一部分人所“享受”,那么这些技术最终一定会造福所有人,而不会产生与我们愿望背道而驰的副作用吗?(Trickle-down_economics:)·主讲人列举了3个例子:(1) 随着健康监测智能设备的普及,一些医药公司和医院开始利用用户设备记录的数据来作为诊断治疗的重要参考,而随着这些参考带来的医疗模式的转变,那些无法负担智能设备的人会不会成为系统的累赘而最终被抛弃?(2) 随着电子图书的兴起,美国费城一些图书馆受限于资金问题,开始将图书数字化存放在云端,而对于很多孩子来说,智能手机和良好的网络条件并不是他们具备的,那么这部分图书资源无疑对他们关上了大门。(3) 在东非一些地区逐步兴起土地所有权数字化运动,而能通过网络掌握大量信息的资本商涌入从当地人手中大量收购土地所有权。·在当下,对于这些问题也许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但是这篇演讲至少能启发我们进行思考,在我们不断惊叹于科技进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同时,在我们大力推动技术快速革新以及进步的同时,除了效率和利润,我们也要考虑技术可能带来的副作用,要合理控制节奏、合理调配新老技术资源,努力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科技进步的成果。Transcript:
070. [][Tom Wujec - 3 ways the brain creates meaning]
·大脑是如何视觉化的?·我们越是了解大脑是如何创造含义的,我们越能更好的沟通、交流与合作。·介绍了三个与创造含义有关的大脑区域:(1) 腹面流(ventral stream):识别物体。(2) 背流(dorsal stream):空间定位。(3) 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创造感知。·对于更好的沟通和合作的启发:(1) 用图像来呈现我们要交流的内容。(2) 让这些图像是互动的,一边我们会尽可能的投入。 (3) 通过创造一个持续性的视觉来增强记忆。 这些启发创造的技术可以被广泛运用在解决各种领域的很多问题上 。· Transcript:
引用 的话:070. [][Tom Wujec - 3 ways the brain creates meaning] ·大脑是如何视觉化的?·我们越是了解大脑是如何创造含义的,我们越能更好...视频:
071. [][Marlene Zuk - What we learn from insects’ kinky sex lives]· 很有意思的演讲,通过昆虫世界尤其是它们交配时的一些例子来阐明在自然界尤其是昆虫的世界里,性别并不一定是向我们一直以来认为的那样,雄性就是充满攻击性、主动的;雌性就是被动、柔弱的。在昆虫的世界里,很多时候雌性在交配时是占有优势地位的;或者在群体生活中是主要“生产力”,比如蚂蚁和蜜蜂。通过这些例子,一方面让我们重新审视对于性别的默认态度;另一方面也提出在很多生命科学研究中以雄性个体作为标准对象的研究不一定就是天然合理的。· Transcript:
072. [][Nina Tandon - Caring for engineered tissue] 主讲人是一个仿生学家(biomimetic paradigm),她的工作是在体外培养各种生物组织,而十分关键的是,她们要尽可能模拟组织在生物体内的情况。她举例她们培养心脏的过程,让观众领略了这项技术的神奇与不可思议。她说这件事情给了她两个启发:lesson1: life can do a lot with very little. lesson2: cells do all the work.结合她的工作,她提出:我们再讨论对于环境的管理是否也应将人体内的环境考虑在内?· Transcript:
073. [][Kwabena Boahen - A computer that works like the brain]· 目前世界上最优秀的超级计算机的计算速度为10^16 bits / s,这与人类大脑每秒处理的数据量差不太多。但是超级计算机体积庞大,功耗惊人,而我们的大脑却以小得多的体积和低得多的功耗完成了同样的工作量,这是因为二者的工作模式有着根本的不同,对比如下图所示。· 在当前的电子计算机中,所有数据的计算都是在CPU中完成的,而人脑处理数据的模式则完全不同,它通过神经元的连接来高度并行的处理数据,而这一切的关键是神经细胞膜上的一种特殊的蛋白质,这种蛋白可以在某种刺激下受控的开或者关,而当其打开时一次可以容纳一个K离子通过,当其打开时,K离子通过形成电流,这些电流就是传递的处理信号。· 主讲人试图模拟人脑的工作原理建造能够模仿人脑的新型计算机,他们的研究目前距离能够实际模拟人脑还相差甚远。目前,他们只完成了一个模拟视网膜的系统。用当今新型半导体技术,用超小型的晶体管模拟神经元的膜蛋白,他们构建了一个仿真的视觉系统,如下图所示。· 虽然这个系统还很粗糙,而且模拟也只是大脑千千万万个功能中很小的一个。但是,通过主讲人的尝试,我们至少看到了一个小小的可能性——有一天,“将会出现一种新电脑,这种电脑将产生思想,具有想象力,充满创造力,以及诸如此类的能力”。· Transcript:
074. [][ Heather Barnett - What humans can learn from semi-intelligent slime] ·黏液霉菌(slime mould)是一种真核单细胞生物,它的特点是许多霉菌会彼此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超级细胞”——它们共享细胞壁,这个超级细胞中存在所有连接在一起的细胞的多个细胞核。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这种由单细胞细菌组成的“超级细胞”竟然具有一定的智能!·三个实验:(1) 在一个迷宫中的两个位置放置了黏液霉菌喜欢的“食物”,然后将初始霉菌群放置在其中一个位置。经过较长的一段时间,实验者惊奇的发现霉菌群竟然从连接两处的所有四条路径中找到了最短的一条在食物两点间建立起了连接!(2) 将培养霉菌的培养皿以固定时间间隔放置在冷气中一段时间(黏液霉菌不喜欢寒冷),霉菌在暴露冷气的时间段内降低繁殖速度。而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霉菌好像有了记忆一样,在不断重复这个过程很多次后,即使实验者在一定时间间隔后不再开放冷气,霉菌仍然会在原来开放冷气的时间段内降低繁殖速度。(3) 在一个区域内放置若干霉菌喜欢的食物,而实验者发现在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尝试”后,霉菌在各个食物点间构建了类似于人类交通网络一样稳定、高效的网络架构。一种单细胞生物竟然完成了看起来只有在大脑指挥下才能完成的工作。·黏液霉菌具有一定程度“智慧”的生物基础是什么呢?一种解释是在霉菌细胞内存在一种管状结构,各种营养物质和化学信息等在其中不断定向流动,使得细胞产生一种连续、同步的振荡,这种独特的信号包含了霉菌对于它所处的环境的认识。·黏液霉菌这种令人惊奇的智慧特性使得很多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人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主讲人建立了SlimoCo网站(),其中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对于黏液霉菌着迷的人,它们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各自的想法、各自在进行的实验。有如此多的人在进行研究和探索,也许有一天,黏液霉菌能在很多领域利用它们不起眼的智慧给我们带来重大的启发。Transcript:
075. [][ Bel Pesce - 5 ways to kill your dreams]
(★)·演讲者总结了摧毁一个人梦想的5个常见错误观念,告诫人们要提防这些妨碍个人进步和成功的想法:1. 相信一夜成名(认为成功存在所谓捷径,而不愿脚踏实地的坚持)。
Believe in overnight success.2. 总寄希望于别人给你答案(不自信,总是在寻找现成的答案而不敢自己去尝试)。
Believe someone else has the answers for you.3. 当取得一定成就后就可以放松下来。 Decide to settle when growth is guaranteed.4. 我之所以没做好,都是因为别人的错。(总为失败寻找借口)
Believe the fault is someone else's.5. 只在意结果,而不注重过程。(唯结果论)
Believe that the only things that matter are the dreams themselves.Transcript:
076. [][ Bill Gates - The next outbreak? We’re not ready]·去年,全球曾面临埃博拉出血热流行的风险。值得庆幸的是,这种可怕的传染病最终并没有大面积流行。之所以我们躲过了这次灾难,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1) 埃博拉出血热的传染方式并不是最容易传播的空气传播,而当病人具有一定传染性时往往已经卧床不起。(2) 埃博拉出血热出现时并没有在大都市,以至于其蔓延很缓慢,为及时控制疫情争取了大量时间。(3) 医疗人员的努力和付出成功的遏制了疫情的蔓延。·不得不说,面对这次危机我们躲过的有些侥幸,根据程序模拟,如果埃博拉病毒的感染方式和最初流行地想当年的西班牙流感一样,那么它很快将演变成全球性的疾病,并且带来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为了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全球性传染病爆发,主讲人建议我们携起手来,建立一个全球性的防疫系统,预防在先,并且做到任何地方出现可能蔓延全球的疫情时可以第一时间响应。他认为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1) 援助经济欠发达地区建立完备的医疗体系,改善当地医疗卫生环境。使得新生儿能接种疫苗,从源头上控制发病率。另外,万一有疫情发生时,可以迅速的发现、诊断并响应。(2) 在平时像训练常备军一样训练疾病防疫人员,当有疫情发生时保证各地区有充足的医护人员能第一时间投入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在疫情形成规模前对其蔓延进行迅速的抑制。 (3) 对全球性的防疫体系进行模拟与演习,发展程序等辅助手段进行防疫体系的模拟,找出体系的漏洞,模拟各种传染病爆发的模型,不断完善防疫体系,以便其能更全面、更高效的响应疫情。(4) 自然地,进一步进行各种病理学、流行病学等相关基础科学的研究。Transcript:
077. [][ Chris Burkard - The joy of surfing in ice-cold water]· 主讲人是一名“冲浪者摄影师”,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职业,我甚至觉得也许是主讲人自创的。他拍摄冲浪者的照片,然后卖给杂志社等。这个职业看起来很高大上,似乎轻松而又有趣。不过,主讲人并没有如此“轻松”地活下去,他渐渐开始对人山人海的所谓著名景区令他感到厌倦和乏味。他开始踏上了追求真正美丽海浪的旅程,他了解到,温暖海域的面积只占所有海域面积的~1/3,所以他不顾危险深入到了人迹罕至的寒冷之地。在那里,他终于找到了他想要的完美的海浪。接下来,再多的语言也是苍白,还是欣赏这真正美丽的海浪吧~· ... I really began to feel like every photograph was precious, because all of a sudden in that moment, it was something I was forced to earn. And I realized, all this shivering had actually taught me something: In life, there are no shortcuts to joy. Anything that is worth pursuing is going to require us to suffer just a little bit, and that tiny bit of suffering that I did for my photography, it added a value to my work that was so much more meaningful to me than just trying to fill the pages of magazines. · Transcript:
078. [][ Jonathan Drori - What we think we know]· 遮住答案,回答下面4个问题:(1) 用作木材的大树是由一粒小小的种子长成的,那么这些大树用来制成椅子等家具的东西是从哪来的?(99%来自空气而不是土壤)(2) 你能用一一节电池和一节导线来点亮一个小电珠?(是可以的)(3) 为什么夏天比冬天热?(因为夏天地球距离太阳更近)(4) 能否画出太阳系的“俯瞰”示意图,用来展示太阳系包含的行星及其公转轨道形状?(不是理想圆形,但是并没有在教科书中看到的那么明显的椭圆)· 这些问题看起来很简单,作答时大家都觉得自己的答案肯定是正确的,但是实际上也许根本不正确。比如,树从一粒种子长成参天大树,不少人想当然的就认为自然是植物从土壤里吸收了养分而长大,而实际上更多的是来源于利用空气进行光合作用。而对于小电珠的问题,如果你没有亲手摆弄过,而只是记得教科书中的电路图,那你可能会认为需要2根导线才行,事实上可以将导线的一头绑在电珠上然后一起放置在电池一极上。· 借由以上问题,主讲人想要说明,在知识的传授上,我们更应爱注重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而不是单纯的追求制作看起来多么酷炫的影片或演示道具,并配合冰冷的解释文字。学生并不是空的容器,他们对于知识的认知会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过往来源于生活环境的经验和感受,要设计引导性的学习,让学生能结合自己的认知特性自己理解和感悟知识,通过更多的互动和实践使得知识的传授变为一定程度自主探索,这样效果会远远好于灌输式的教学模式。· Transcript:
079. [][ Rosie King - How autism freed me to be myself]·主讲人是一个自闭症患者,面对不同于常人的疾病,她并没有自卑,而是对自己这种与众不同很珍视。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与众不同的人,而许多人对于与众不同的人似乎带有一丝恐惧和反感。人们都害怕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可是却忘了很多领域的杰出人士都有一些地方是与众不同的。·离开这篇演讲的主题远一些,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现在网上经常爆发各种骂战,不同明星的粉丝因为谁比谁更强而互相谩骂,某些人因为其他地方人的一些习俗而对人家恶语相向等等。其实有时候我很不理解,我们可以支持不同的人,喜欢不同的人或者生活方式,即使他人喜欢的不是你喜欢的,但是应该对他人的选择保持尊重,应该能允许不同的声音,如果大家都喜欢一样的人或事,都对所有事情抱有完全一致的观点,那么这个世界还有意思吗?我们讲和谐社会,我一直觉得和谐社会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包容不同的观点,包容不同的生活方式,对于与众不同的人,只要他没有违反法律和危害他人,即使他有不同的观点和处事方式,我们应该抱有尊重和包容。Transcript:
080. [][Robert Muggah - How to protect fast-growing cities from failing]·当今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口集中到城市,许多原来的农村或是城乡结合部开始走上城市化的进程。这种趋势不仅发生在中国,也发生在世界其他发展中地区。城市在未来世界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关注城市的安全问题,尤其是暴力犯罪问题很有意义。·研究表明,我们正处在人类历史最和平的时期,战争和地区冲突的频率和剧烈程度都远远小于历史上其他时期,每年全球平均因武装冲突死亡的人数远远低于因为暴力犯罪死亡的人数。而发达地区,如北美、西欧的大城市安全程度远远高于发展中地区大城市的安全水平。·决定城市暴力犯罪率的不是城市的规模,而是其发展的速度。其中一点体现在城市人口年龄分布上,很多人口快速增长的城市平均年龄十分年轻。而且,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一些犯罪开始侵入虚拟世界或者利用网络技术来进行高技术犯罪,这无疑使得案件的预测和侦破更加困难。·主讲人也提出了改善城市暴力犯罪的一些建议:(1) 基于城市发展不平衡的情况,鼓励良好发展的城市与脆弱的高速发展城市结成对,定期交流,由发达地区城市来传授经验,帮助脆弱城市进入健康发展的轨道。(2) 加强监控,并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城市中重点区域进行搜集数据并通过研究学习算法来预测案件发生,争取对于一些犯罪能做到预防在先而不是等发生了再来侦破。(3) 关注重点人群,对于可能犯罪的一些人群给予一定关注,疏导或者关爱。(4) 流动性和包容性对于一个城市健康发展十分重要。· Transcript:
081. [][ Toby Shapshak - You don't need an app for that]· 主讲人借由在非洲发展的针对手机应用的开发表达了他对于当今发达地区“创新”方向的看法。在非洲这样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很多人使用的手机还是像几年前我们使用的那种非大屏、彩屏的半智能手机,而非像我们现在大家手中的安卓或者苹果手机。然而,在我们每天热衷于手机刷微博、朋友圈、玩游戏的时候。面对实际应用的迫切需求,非洲人用智慧开发了很多针对半智能手机的应用,比如支付系统,预付费系统等等,这些我们目前在智能手机上几乎每天都在使用的技术有一部分正式起源于非洲。· 主讲人要表达的是创新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希望在发达地区的人们不要迷失在各种日新月异的新技术和爆炸的信息中,而是牢记技术的初衷是要解决实际问题。创新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追求花哨的外表和利用所谓的新研究成果来提高所谓的逼格从而在价格上忽悠人们,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为社会带来一些潜在的问题。· Transcript:
082. [][ Catherine Crump - The small and surprisingly dangerous detail the police track about you]video:·在各种描绘当代刑侦的影视作品中,我们看到过很多警方通过各种监控手段,利用海量的监控数据来辅助办案的例子。比如在很多地方的公路上,我们随处可见的摄像头,它能为车辆的牌照拍照,并利用识别技术自动识别出车辆的牌照号,如果你认为这些技术不过能帮交警用来罚罚超速什么的可就太低估这项技术了。在欧美,警方会把这些数据都记录在案,同时,很多警车都配备了拍照系统,警车巡逻时会自动为其见到的每一辆车辆拍照。警方利用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海量数据可以分析出特定人员的职业、活动范围、社会关系等等。可以说,在这些无处不在的监控下,警方或者说政府完全掌握了几乎每一个公民的活动轨迹。所以在很多影视作品中我们看到一些“有能量”的人突然出现在一个普通市民家,或者轻松的定位某个他不喜欢的人,然后派杀手找到他家将其杀死,这一切并不是影视作品的夸张手法,而是完全可能的。·像影视作品中描述的这些场景,当我们知道它并不夸张时,那真是“细思恐极”,所以,如何保护公民的隐私,对于无辜的普通市民这些数据是否应该被警方无条件完全掌握是值得商榷的问题。主讲人认为应该对这些警方监控的数据进行一定程度的管制,甚至对于无罪的普通市民要定期销毁对于他们的监控数据等等。应该说,在当今时代,随着技术的进步,公民隐私范围的定义似乎应该随着技术的进步而更新。如何监管大数据时代的对于市民的监控数据,如何避免这些数据被上层中的败类用于非法目的(比如敲诈、勒索等),如何贯彻保护公民的隐私权利是新时代必须要思考的问题。Transcript:
083. [][Jon Mooallem - How the teddy bear taught us compassion]· 主讲人讲述了泰迪熊诞生的故事(上图),并由此展开讲述了人和动物之间关系的转换与动物保护之间的联系。· 在动物保护的历史上,泰迪熊可以看成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在最初,某种动物在人类的眼中是可怕的,是人类财产甚至生命的威胁,在这个阶段,我们对这种动物表现出憎恶、恨不得将其杀光,我们开始对其进行捕杀。由于人类会使用工具,并且我们的技术在不断进步,经过一段时间,该物种的数量开始大大下降,人类在与其的关系中占据优势地位,该物种是存在还是灭绝完全取决于我们是否同情它们。也许这个物种比较幸运,就像泰迪熊一样,人们觉得它很可怜,原本凶恶的面孔变得值得怜悯甚至憨厚可掬。民众、动物保护组织等开始呼吁政府保护。随后保护展开了。。。而有些物种没有得到及时的关注,或者它长相丑陋、在人们中的印象并没有变得值得怜悯,这个物种就逐渐走向了灭绝。· 审视上述过程,我们是不是有些愚蠢呢?花费了大量的力气去杀害,然后付出了更大的成本去维持这个物种不被灭绝,而且这还引出了一个更严重的问题--保护依赖。一些珍稀物种现在没有了人类的干预和保护在自然界甚至自己无法正常繁衍、生存下去。每年投入在这些物种维持上的经费高的离谱。以此为鉴,今后人类在面对其他物种时是否不要再走这样一条十分愚蠢的老路。尊重物种多样性,给其他物种留下适当的生存空间,不要因为一时的印象就对应物种肆意滥杀,再次走上先破坏再保护的老路。保护地球上的物种多样性,不仅仅是对于自然的尊重,也是对于生态平衡保护大大有利的事情。新的时代,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但是我们更需要一个健康、和谐的自然环境,而一旦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这绝非某项科技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其恢复的。更重要的是,当一个物种灭绝之后,纵使有再高的技术,也无法使其死而复生,我们的后代将永远只能从纸上或者视频中看到它们。· Transcript:
084. [][ Ray Kurzweil - Get ready for hybrid thinking] (★)·在遥远的过去,恐龙曾统治地球长达1亿6千万年之久。可是在随后的历史长河中,作为爬行动物的恐龙逐渐销声匿迹,而哺乳动物逐渐成了地球上的“霸主”。我们都知道,哺乳动物在所有生物种类中是最高级的一种,它们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主讲人认为这种极强适应能力的核心是哺乳动物具有发达的大脑,它使得哺乳动物的个体具有学习能力,可以创造新的行为模式,而其他动物则遵循较为固定的行为模式,虽然也在不断进化,但是由于个体学习能力差,所以为了适合环境而做出的行为改变周期更长,表现出来的适应性更差。·哺乳动物也有成千上万种,其中灵长类最具有智慧,造成智慧差别的核心原因是什么呢?主讲人的研究认为是大脑皮层的面积(neocortex),大脑之所以进化出具有沟壑和隆起的形态主要是为了扩大大脑皮层的面积,大脑形成这种结构形式是哺乳动物史上的一个重大里程碑。·主讲人还提出了智慧行为在大脑中的过程模型,他认为一个复杂的行为在大脑中的思考过程是层状的,类似流水线,大脑中的特定区域负责一种特定模式的基础行为,就像流水线要组装一个复杂的机械,第一层就是加工各配件。下一层就是把相邻的零件组装成各个部分,然后各个部分再进一步组装成更大的子系统,这样逐层向上,最终拼装成整个机械。·基于以上两点研究,主讲人大胆设想了未来人类思考的新模式——混合思考。既然大脑皮层面积是智慧行为速度和广度的关键,利用纳米机器人通过毛细血管进入人类的大脑,在大脑生理学研究的基础上纳米机器人可以找到大脑合适的部位并与它沟通,当完成一个极其复杂的思考时,纳米机器人通过与大脑的“沟通”了解了其意图,并将其发送给人体外部的云计算系统,云计算系统构成了扩展的非生物的大脑皮层,利用扩展的大脑皮层完成超出原有大脑皮层容量的“计算”过程,使得人类对于目前大脑无法实现的更复杂思考得以实现!·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设想,但是似乎并非荒诞离奇,这些曾经在影视作品中才能见到的大胆设想似乎真的离我们越来越近了。Transcript:
085. [][ Deborah Gordon - What ants teach us about the brain, cancer and the Internet]· 蚂蚁是很常见的昆虫,夏日里经常见到成群结队的蚂蚁进进出出,然而蚂蚁之间是如何交流的?一个蚂蚁群落平常采取什么策略觅食、与其他群落争夺领地的?蚂蚁群落的策略能带给我们人类什么启发?主讲人已经研究蚂蚁群落几十年了,这演讲中她讲述了蚂蚁群落采取的策略与它们生存状况之间的关系,并给出了一些能将蚂蚁群落群体算法应用在人类社会中的一些设想。· 蚂蚁虽然是群居,但是一个蚂蚁群落并没有一个“指挥官“,蚁后只负责繁衍后代,而并没有发号施令的功能。蚂蚁的这种行动特性与网络、人类神经系统的工作模式有一些类似,所以主讲人试图通过研究蚂蚁群落的生存策略来为网络应用、人工智能、癌症治疗提供一些新思路。·Transcript:
086. [][Nikolai Begg - A tool to fix one of the most dangerous moments in surgery]· 很多手术需要在某些组织上穿孔,然后通过这些孔进行手术操作,比如腹腔镜、颅内的手术等等。想想就和容易知道,穿孔是一件有一定风险的事情,医生必须十分谨慎合理掌握深度,稍不注意就会伤害到正常的组织器官从而引起后遗症等等。· 面对这个问题,主讲人一直在思考如何在刺穿的工具上增加一些额外的保护来尽可能降低风险。关键在于刺穿的一瞬间,如果能够在刺穿的一瞬间快速的将“针头”收起那么就可以保护内部的器官不受伤害了。主讲人研究的工具基本原理如下图所示,在刺穿的过程中针头因为受到来自组织的反作用力而使得两端的结构能卡在内壁上,摩擦力使得弹簧无法缩回;而当刺穿的一瞬间,反作用力消失,摩擦力降低,弹簧将针头拉回盒内,保证刺穿后不会发生对内部组织的损伤。· So it's easy to think that for every major problem out there there's some team of experts working around the clock to solve it. The truth is that's not always the case. We have to be better at finding those problems and finding ways to solve them. So if you come across a problem that grabs you, let it keep you up at night. Allow yourself to be fascinated, because there are so many lives to save.· Transcript:
087. [][ Alison Killing - There’s a better way to die, and architecture can help]· · 死亡是人们不愿意提及的话题,提到死亡,大多数人的反应就是恐怖、痛苦,自然的,与死亡相关的一切都是令人感到恐怖的,所以许多恐怖故事的场景被选择在了墓地、太平间等等。而这篇演讲的主讲人就把眼光放在了与人们死亡挂钩的场所。· 当今社会,可能最终大多数人最终会逝去在医院里。而提起医院,你的印象是什么,没错,狭窄、长长的走廊,屋顶很低,天花板上每隔一段距离有一组日光灯,压抑、恐怖,带给人们的就是不详的感觉。主讲人讨论是否能改变与人们死亡相关的建筑的风格,能否让人们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不是停留在压抑、恐惧中。进一步的,通过环境和风格的改变,能否对于人们正视死亡这一自然规律有所帮助;让人们更好的了解死亡,进而更好的度过健康的岁月,活出精彩的人生。·Transcript:
088. [][Lorrie Faith Cranor - What’s wrong with your pa$$w0rd?]·为了提高安全性,网站要求用户输入的密码复杂性不断提高,但是这一切真的使加密更安全了吗?·为了满足密码的复杂性要求,不少用户选择了重复字段,这其实更加危险。·非数字和字母字符在密码中出现的概率不是近似均匀的,比如在问卷调查中,叹号是被使用最多的非字母和数字。·长密码和复杂密码确实能够提高安全性,但是复杂密码让人厌烦,所以与其制定规则让人们加入各种字符,长密码实用性更高。但是在使用长密码时要注意不要将一个短密码重复使用来凑够长度要求。·在用户设置密码时用密码尺提示安全性是有用的,但是应该提高标准。·Transcript:
089. [][Janet Echelman - Taking imagination seriously]· 主讲人原本是一个画家,在一次画展前她的画无法及时运到,所以她必须寻找其他作品,而正是这个巧合使她开始了一段更加璀璨的艺术生涯。她从住处附近每天看到的渔网处获得灵感,试图用渔网这种轻柔的材料来进行“雕塑”。这件作品获得了意外的好评,并且有一位城市规划者向她提出邀请,让她将这个设想放大成用于城市景观的大型“雕塑”。· 将小的艺术展览品放大成长期存在于城市中的巨型雕塑,这中间要克服的困难非常大。首先,要寻找一种能抵抗阳光辐射损伤、空气中化学成分腐蚀等的耐用材料。其次,对这种天特殊的结构要进行动力学模拟,模拟其在风中运动所展现出的形状。为了实现这项前人从未做过的模拟,她找到了空气动力学方面的人才,来帮助她完成设计。还有,如此巨大的作品不可能由人手工实现,所以需要设计工艺将手工打的绳结变成机器加工完成。经过大胆的尝试、不懈的努力和广泛的寻求帮助与合作,她们终于最终完成了这件前无古人的作品,如下图所示。· 自此以后,不断有地方或者机构找她帮助城市设计新的作品,她的艺术事业一步步走向高峰。可以看到,主讲人虽然是个艺术家,但是她的作品却处处蕴含着科技,她作为一个艺术家能通过广泛寻求帮助与合作攻克了许多技术上的难题,甚至创造了新的工艺,实在是不简单。她这种勇于挑战自己不熟悉领域,善于寻求帮助与合作的精神是连许多科学研究人员都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 Transcript:
090. [][Will Marshall - Tiny satellites show us the Earth as it changes in near-real-time]· 现在,我们可以利用卫星实时定位,也可以利用卫星对地球的某个区域进行拍照并实时传送回地面。但是,如果想要获得每天地球所有角落的卫星照片,利用独立的某个大型卫星是无法做到的。为了实现这种功能,主讲人带领他的团队创立了一个航天公司,他们开发了一种小到可以被人拿在手里的人造地球卫星(只是大小、重量未知),该卫星集合了最新的拍照技术,可以对地面拍摄高分辨率的图像。由于该卫星体积很小,可以在地球周围放置上百个形成卫星集群,卫星集群用类似CT的方式对于地球表面进行扫描,一天就可以扫描出整个地球表面的情况。这样,我们可以每天对地球表面各个角落的情况得到高时效的数据。这样,对于某些灾害的演变,冰川的变化等等可以有高时效的动态研究。· 主讲人团队希望这些数据能够向全世界公开,实现地球数据的“民主化”,可以畅想,如果这一切真能实现的话,那么势必将产生许多基于该项大数据的新型创业公司,还会对某些产业产生革命性的推动或者创造某些新的产业。同时,基于这些数据,很多科学研究,比如灾害、环境的演变等将有突破性的进展。· 他们的初衷自然是好的。但是,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几乎可以肯定的是,现在这些卫星只能看到地表大体积物体的演变,但是未来将能看到地面上的每一个人。那么,如果对这些数据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保障公民的隐私,防止该数据被别有用心的人用于监视和犯罪的目的也是必须解决的问题。·Transcript:
引用 的话:090. [][Will Marshall - Tiny satellites show us the Earth as it changes in near-real-time]...
091. [][ Jonathan Drori - Why we're storing billions of seeds]· 植物对于地球上各物种的生存都十分重要,如果没有植物,地球上的其他生物也将覆灭。然而,现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却越来越突出,不仅一些动物面临灭绝的危险,很多植物也处于濒危状态。而比动物保护要方便的是,植物物种的保存可以通过保存它们的种子来实现,基于此,来自世界各地的一些关心植物保护的科学家们建立了存储植物种子的“保险库”。· 参与此项目的地区派出工作人员来学习当地进入保护目录的植物种子的收集和保存方法,然后回到各自的地区去搜寻相应植物的种子并进行技术处理以保证其可以长时间保存。收集好的种子被送入“保险库”,保险库的环境条件被严格控制以保证种子的活性,使其在百年乃至千年后仍然可以发芽。· 除了保存,组织内的科学家还进行与种子和植物相关的科学研究,当一种植物的种子进入保险库后每十年进行发芽试验,观察其活性变化,并试图找出其活性和生理结构、基因方面的联系。他们将研究成果与合作地区的相关研究人员共享,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 目前,他们已经收集了2万多种植物的30亿枚种子,超过了植物种类总数的10%,他们下一步的目标是将这个数字提升至15%。该项目不仅是为地球的未来上了一份“保险”、产生了有价值的科研成果,而且已经为某些地区的植被恢复提供了帮助。某些因为人为因素而遭到破坏的植被利用存储的种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修复,可以说,该项目不仅在现阶段,在未来都会在地球的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Transcript:
092. [][Patience Mthunzi - Could we cure HIV with lasers?]· 主讲人提出了一种利用激光治疗艾滋病的新设想。目前艾滋病治疗的一个难点是无论是服药或是注射,药物经过血液到达病毒宿主细胞后药效要打一定折扣,这使得药物无法直接杀死病毒而只能抑制其活性,这样的后果是艾滋病患者必须终生服用或者注射药。· 作为一个激光科学家,加之看到激光已经在其他疾病治疗方面发挥了作用,主讲人试图利用激光来治愈艾滋病。她的设想是利用一束聚焦的很细的高功率激光来实施类似微创手术的过程。首先定位艾滋病毒的感染部位,然后利用激光切开一个很细的切口直至病灶,然后在激光在被感染细胞膜上切开一个小口的瞬间喷射药物,这样药物直接作用于被感染细胞,药效不会因为在血液中传输而减弱,能直接杀死艾滋病毒。· 可以看到,这项技术难度很高,既要有足够细且高功率的激光,还要能精确定位被感染细胞,还要有精确的同步技术。目前,这项技术还处于研发阶段,主要针对在培养皿中的体外细胞测试,距离研制成功还有一定距离,希望未来这项技术能研制成功并且能帮助人类攻克艾滋病无法治愈这一难题。· Transcript:
093. [][Pattie Maes and Pranav Mistry - Meet the SixthSense interaction] (★)·遇见“第六感”,不过这篇演讲讲的并不是超自然的现象,而是主讲人和她的学生开发的一件令人惊讶的可携带设备。·该设备是一种智能交互设备,它的主要部分是一个摄像头,一个微型投影仪,一片反射镜。用户手指上要佩戴一种辅助与其交互的“彩色小帽子”,它的计算处理部分和网络连接通过用户的智能手机完成。·它能做什么呢?首先,它可以识别用户的一些特别手势,比如用带有彩色小帽的四个手指比划一个摄影框,机器会自动利用摄像头拍照。操作上,利用投影仪它可以在任何表面产生操作界面,用户可以在这些界面上进行操作。说了半天,为什么和“第六感”扯上边了呢?那就是因为利用它,用户在做选择时可以由它辅助完成,就像神奇的第六感。比如,当你要购买一件商品,将其对准设备,该设备会自动识别商品并通过网络搜集其评价辅助用户对其品质就行判断。当用户将其对准一本书时,它会从亚马逊上获取评分,并将结果投影在封面上,而当用户翻开书籍,它还会进一步加载用户评价并将其投影到书页上。在生活上,它也可以是你的好帮手,比如将其对准将要搭乘的飞机的机票,它会自动获取航班即时信息并将结果投影在机票上。·这是一件很酷炫的设备,虽然它还在开发中,但是也已足够令人感到惊奇。原谅我不善于描述,上面的语言也许令你感到平淡无奇,那么就亲自去看一下吧,你绝对会感到惊奇和惊喜的!以前存在于科幻电影中那些酷炫的智能设备很快就会进入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了。· Transcript:
094. [][Sam Richards - A radical experiment in empathy]·主讲人用两个极端的例子让观众来感受换位思考的方法,比如让他们试图站在和美国军事冲突的中东人的立场上。除了他认为换位思考是成为一个社会学家的基础外,也希望人们通过换位思考能对一些生活中的琐事报以更加宽容和理解的态度。·“···如果你能把这样的社会学分析(换位思考法)运用到生活的各方面,你就能做到更多。如果你能理解,为什么那人以四十迈的速度超车,或者你十来岁的儿子、你的邻居在周日早上割草烦到了你·······这就是我告诉学生的——走出你自己的小世界,走进别人的小世界,不停地尝试,最终这些小世界就会交织成一张大网,它们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复杂的世界。不知不觉中,世界在你的眼中就不同了。”Transcript: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刀塔传奇挑战模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