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重楼价格 和华重楼的价格差异

云南重楼,滇重楼种苗,七叶一枝花种子,重楼种植栽培技术方法视频,重楼种子,重楼市场收购价格|李自杰重楼种植培育基地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重楼,为百合科植物云南重楼或七叶一枝花的干燥根茎,是具备消炎、抗病毒作用的特色中药品种;同时,又因其野生资源逐年枯竭,家种难度较大,因而又成为野生变家种的样板和价格风向标性品种。
图1:野生重楼移栽场(图中显示为移栽5年以上成品)
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重楼价格不断突破历史,接连创出新高。在2008年突破百元大关后,一路涨至今年的800多元(滇重楼正品,公斤价,下同)。7月份,又开始进入重楼每年的采收旺季,今年重楼到底产量如何?家种品是否能批量上市?后市价格如何?做为常年经营及种植重楼产地商家,笔者特分享如下:
一、 重楼的基本情况
1.资源分布情况:
野生资源加速枯竭,国外进口货源质量不佳
全世界重楼近30种,生存在国内的品种有19-20种。其中品质最佳的滇重楼(粉质重楼,皂苷成分含量高,药效佳)主要产于西南诸省(如图1),特别是沿金沙江流域,历来为优质重楼主产地。
图2:当前国内滇重楼主产地分布图
但随着中药工业原料及配方用药消耗,重楼野生资源日益枯竭。从2000年左右,就需依赖国外进口补充缺口。国外进口主要来自缅甸、越南、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内产区的同纬度地带。但进口重楼品种混乱,多数为劣质的胶质重楼甚至水重楼,真正合格的正品重楼数量只有50吨左右(如表1)
表1:国内主要伪劣重楼的类别及数量统计表
2. 价格变化情况:
连续保持上行态势后形成胶着
表2:近5年重楼价格变化表
从表2中明显可以看出,重楼至少近5年一直处于上行态势,但在年形成行情胶着,价格保持在730元-820元高位持稳。为何会胶着这么久时间,后面我们将重点剖析。
二、 重楼近几年产需量变化
1.产能逐年递减,物种出现危机
众所周知的是,无论国内还是口岸进口量,重楼产量已经连续近20年呈下降态势,特别是近10年产能更是加速下行。优质的滇重楼已不是资源供给问题,如不加快野生变家种工作,甚至可能出现物种危机。
图3:近6年重楼产量变化图(含进口正品重楼)
从上表也不难看出,特别是2014年后,重楼产量首次下降到1000吨以下,这也与其价格不断上涨形成了有力支撑。到了2016年,新货更难收上来。目前产新接近结束,初步预估,国内各产区加起来产量仅有350多吨;即使加上进口正品50多吨,整体2016年产能也不会多于410吨。
2.供给难以保障,需求量略有下降
重楼主要用于中成药生产,少量用于饮片。按照重楼的特殊药性,它的应用广泛,需求本将保持高速增长才对。但由于资源枯竭,价格高企;再加上假货泛滥,从而造成重楼需求量较5年前反而呈下降态势。但无论如何,重楼的刚性需求长期存在。近年来,各类大小工业企业年需求量约1600吨,医院饮片年需求约300吨,合计年需求1900吨左右。
与供给量相比,缺口十分明显,需求量远远大于供给。巨大的供需差距,才造成今天重楼连续多年高价地位。
三、伪劣品冲击,是造成行情长期胶着的根本原因
按照市场关系,如此大的供需缺口,重楼价格至少在三年前就应该突破千元以上,但为何还长期胶着难以再上新台阶呢?——
这与伪劣品充斥市场造成的价格冲击有直接关系
图4:近些年应市重楼基本都是6年以内甚至更小的幼根
近些年由于货源紧缺,价处高位,造成国内市场上重楼质量普遍下滑。一是个头偏小,长不够年份就被 挖出上市(如图4);二是伪劣品严重泛滥。目前充当原料的伪劣品如进口的尼泊尔、缅甸水重楼;国内的包括白花延龄草甚至是草海车、地蛛香等。
据多年跟踪,目前国内市场流通的重楼伪劣品远远多于正品,伪劣品与正品流通量保持在4:6比例,个别年份甚至是3:7之间。例如,2015年,国产正品重楼产量下降到350吨,加上质量较次的华重楼、金线重楼等,整体产量加起来不过570吨左右;但伪劣品产量竟然高达1200吨之多。因此,正是大量伪劣重楼冲击了正品的行情,占用了大部分重楼的需求空间。
四、后市观察:
正品重楼的空间得到释放,价超千元已成必然
要判断重楼的后市,必须注意两大背景:
一是国内中药质量要求日益提高
药市的两极分化已成常态,药监的飞检、临检如家常便饭。这种严格管控,必然造成伪品重楼的流通空间日益狭窄甚至彻底退出市场。那么,留下的巨大需求缺口只能用正品重楼来填补。
二是家种重楼短期内难以支撑供给
重楼近年来已实现家种驯化,可以人工种植,并在云南、四川、贵州、湖北和陕西等地推广。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育苗移栽,虽然苗价不高,但种植时间长,约需要8-10年(如图5),最终成本应不会低于现在价位;二是野生种苗移栽,拔苗助长,成本极高,约需4-5年。虽然较育苗移栽方法相对时间较短,但大量的种植也消耗了野生资源,反过来同样推动了重楼涨价。
图5:重楼的家种育苗到出产期需8-10年,成本高企
从目前发展家种的现状来看,家种货源商品重楼大规模上市应该是在年以后。在此之前,家种品很难对供给形成支撑。
所以,野生重楼资源濒临枯竭,产量迅速萎缩;家种重楼成本高居不下,耗费时间长,且远水解不了近渴;再加上伪劣品的退市,因此,重楼在今后至少5年内供需矛盾的基本面无法改变,只会与日加剧。
预计2020年以前,重楼价格将继续保持上行态势,短期内突破千元指日可待,从而成为野生药材资源价格的风向标;同时,也可以有效刺激野生变家种积极性,早日结束当前的资源饥渴状态,让祖国中医药良性可持续发展。
本文来自于中药材天地网,图片属临沧滇重楼庄园。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账号提交,由微讯啦收录,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扫码 分享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滇重楼每亩收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