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南海神庙2015年立春是什么时候候由波萝街

南海神诞为什么又是波罗诞?
  一年一度的南海神庙波罗诞日前落下了帷幕。这个庙会的历史可是十分悠久了,宋朝刘克庄《即事》诗写到:&香火万家市,烟花二月时。居人空巷出,去赛海神庙。东庙小儿队,南风大贾舟。不知今广市,何似古扬州。&当下,这该是广州乃至珠三角地区民间影响最大的庙会了。庙会祭祀的是南海神,农历二月十三是其正诞。本来的南海神诞怎么又成了波罗诞,二者是一回事吗?显然不是。
  南海神,是古人所认为的东南西北四海海神之一,《山海经》中已有此种说法。与四海海神对应的还有四方方位神,南方之神是祝融,&其都南岳&。到了汉代,海神与方位神合流,祝融又成了南海神,用韩愈的说法,&南海神次最贵,在北东西三神、河伯之上&。为什么?清朝学者屈大均说了:&四海以南为尊,以天之阳在焉。&然而,祝融不是火神吗?屈大均是这样阐释的:&火之本在水,水足于中,而后火生于外。火非水无以为命,水非火无以为性。水与火分而不分,故祝融兼为水火之帝也。&
  再看看波罗的得名。浏览诸多文章,大抵皆言因庙中有&夷人&或&番僧&种下的波罗树,并且点明这个番僧叫做达奚,达摩的小弟弟。根据宋朝阮遵的说法,达摩当年是带着两个弟弟&由天竺入中国&,经过南海神庙的时候,&欵谒王,王留与共治。达奚不可,揖欲去,俄死座间,化为神&。因为这老外&植波罗树,不克归,立化于此。故至今海神庙土人皆呼为波罗庙&。
  但照我来看,南海神庙或诞又叫波罗庙或诞,并非种植了波罗树这么简单,应该是两种信仰&&信南海神与信佛&&合而为一的产物。
  隋朝国家一统,文帝在全国大立神庙,不仅祀海神,而且祀山神。下诏的确切时间是在开皇十四年,即公元594年。其中,&南海于南海镇南,并近海立祠&。无疑,此举搭建了国家祭祀与民间信仰互动的平台。有史书记载的这个前提,我们会发现南海神庙对达摩传说的&攀附&一面。众所周知,达摩是在南朝梁武帝时由广州登陆的,彼时庙尚不存,焉能有弟弟不肯留下之说?因此,波罗及其衍伸出的树、诞、鸡等祭祀道具,必有另外一层原因,决不仅仅如屈大均所说的波罗树有多神奇,什么&树不著花,土人刀斫其干,液出而成实,丑若鬼面,剖之有房,熟而食之,如栗而香&。另一方面,&波罗&二字,很可能是梵语&波罗蜜&之省,而波罗蜜除了是一种水果,还有&到彼岸&的内涵,即由此岸(生死岸)度人到彼岸(涅槃、寂灭)。这一观念,南朝的人已经有了。《世说新语》载:&殷中军被废东阳,始看佛经,初视《维摩诘》,疑般若波罗密太多,后见《小品》,恨此语少。&刘孝标在此注曰:&波罗密,此言到彼岸也。&
  综合起来不难看出,南海神与波罗融为一体,不分你我,表明的是本土与外来两种信仰的融合。船只出海,在那些年代的&三观&中必要向南海神祭拜,这是沿海居民具有特性的现实精神需求,由生产生活方式所决定;而祈求佛祖保佑,则是佛教进入之后带有共性的普遍精神需求。南海神与波罗融合得太彻底,至于为后人混为一谈了。神庙中还有&千里眼&、&顺风耳&神像,这又是道教的守护神,亦可见南海神庙文化的多元一面。
  &第一游波罗、第二娶老婆&,民谚折射了波罗诞在百姓心目中的至高地位。2011年6月,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这一民俗榜上有名,等于得到了国家的认可。我们在热热闹闹传承民俗的同时,探究一下其深层内涵,也不失为趣味所在吧。
花城网文史
广州共有304条城中村,居住人口近600万,其中外来人口约500万,村域面积共716平方公里,面积相当于整个新加坡。广州这么多城中村,你又住过哪条?拆迁与改造,建设与破坏,新与旧,是广州城中村近年来的关键词;而在摄影师张志友的镜头下,以广州的城中村为切入点,我们可以看到广州这座城市,它的过去与未来在这个时空里交错。
摄影师历时四年拍摄十大广州城中村,你住过哪个?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广州是一座不会下雪的城市,与北方比起来,这里的冬天只能唤作“暖冬”。原因是广州地处亚热带,冬日无雪是常态。但是,从一些史籍记载看来,广州似乎并非一个从不下雪的地方。屈大均曾咏过罗浮山的大雪,也咏过羚羊峡的积雪,道光《广东通志》曾多次记载了广州下雪。
谁说广州的冬天不下雪?
  粤语方言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俗语,“唔使问阿贵(桂)”这句俗语,很多人都经常用,但出处何在?过去一直鲜为人知。
“唔使问阿贵”的“阿贵”到底是谁?
2014年荣华楼装修后重开,粤剧折子戏并没有像老火汤、白切鸡一样重现,时尚的装修,已没有了收起两张桌子便挂帘唱戏的随意。如今只剩下爱群大厦、大同酒家等几家餐饮场所有粤剧粤曲表演。食客边吃饭饮茶,边等待那些早已烂熟于心的折子戏粉墨登场。
广州还有茶楼可以饮茶听粤曲吗?
看日本的影视作品时,会发现日语中有很多发音与粤语十分类似,例如日本人常说的Hai,不论意思与发音都跟粤语中的“系”是一样的,类似的还有“电话”、“水”等。
点解日语同粤语发音会咁相似?
上次介绍了“犀飞利”、“炒鱿鱼”、“杯葛”等几个粤语俗语的由来,这次再为大家介绍几个新词:老细、擒青、孤寒、倒米……
粤语典故:采青太猴擒,就变成擒青啦!
《变形金刚》是许多80后朋友的共同记忆,随着近年几部真人版电影的上映,更是在全球刮起了一股新的“变形金刚热”。但是,对很多广东的朋友来说,这几部电影却看得一头雾水。到底小时候,我们熟悉的“柯柏文”、“麦加登”哪里去了?
变形金刚中港译名大对决
一年一度的广州南海神庙波罗诞日前落下了帷幕。这个庙会的历史可是十分悠久了,是广州乃至珠三角地区民间影响最大的庙会。庙会祭祀的是南海神,农历二月十三是其正诞。本来的南海神诞怎么又成了波罗诞,二者是一回事吗?
南海神诞为什么又是波罗诞?
灰塑,是岭南建筑的传统装饰艺术,精致细腻,色彩艳丽,题材丰富,主要用在门额窗框、山墙顶端、屋檐瓦脊、亭台牌坊等处美化装饰,与传统的岭南建筑三雕(砖雕、石雕、木雕)齐名。据文献记载,早在9世纪,灰塑就已经存在,而从最繁盛的明清时期算起,灰塑至少经历了500年以上的繁荣发展期。
行将绝版的岭南灰塑艺术:装饰与实用齐飞
中秋节是中国人心目中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现在已经被列入法定节假日。广州人更是如此,他们不仅重视中秋节,而且还过得非常有特色,吸引了不少外地人也去广州过中秋节。那么广州人的中秋节有哪些特色呢?
2015中秋节 广州人是怎样过中秋节的?
广州东站到深圳,广州东站到深圳的列车时刻表,广州东站到深圳的和谐号时刻表,广州东站到深圳的和谐号票价是多少,广州东站到深圳的和谐号要坐多久,广州东站到深圳的和谐号列车是非常多的,发车也十分频繁;广州东到深圳只需要一个半小时不到
广州东站到深圳的和谐号时刻表,时长,票价
高铁可以托运吗?高铁可以托运行李吗?高铁可以托运狗狗吗?高铁如何托运?旅客呼吁希望高铁可托运行李。铁路工作人员回应停站时间短实施高铁行李托运有困难。
高铁上托行李,行吗?
广州市车管所上班时间,广州市车管所办公时间,广州车管所地址电话,广州车管所可办理的业务。
广州车管所地址,电话,上班时间一览表
冬天鱼最肥,这可是钓鱼的好时机呀!广州哪里可以钓鱼呢?快来看看广州钓鱼地方的好推荐吧!
广州哪里可以钓鱼 广州钓鱼好去处推荐
由于近年来国家不断增加对社会服务类行业的系列扶持政策以及深化体制改革,居民服务业、卫生、社会保障 福利业的薪酬水平连续两年迅速增长,今年的增幅更是达到25%以上。平均月薪增长幅度最小的行业为住宿 餐饮 旅行社,可能是由于行业发展较为成熟,从业人员准入门槛较低所致。
2016年最新广州市平均工资调查报告
2014广州生日当天优惠最新版!过生日广州哪里有优惠?一年就这么一次,错过再等一年,一定要找个广州生日优惠餐厅过生日!呼朋唤友,庆祝牛日咯~以下优惠仅供参考,请使用前电话确认哦!
广州生日当天优惠——美食篇
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哪里?广州人社局咨询服务热线12333,广州市社保个人账户查询方法?
广州市社保个人账户查询方法
据统计,2015年佛山全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1572元,折算成月平均工资为5131元;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47057元,月平均工资3921元。
2015年佛山年平均工资61572元
黄秋葵的营养丰富,有植物伟哥之称。秋葵怎么做才好吃?秋葵有哪些做法?秋葵怎么做最有营养?
秋葵五味特别的菜给特别的你
从日起,河北省再次调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后的最低工资标准仍分为4个档次,其中月标准4档平均增长162 5元,增幅为12%。石家庄市区、保定市区、廊坊市区、唐山市区、秦皇岛市区等适用最高档标准的地区每月达148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4档平均增幅为12%。
2016年河北最低工资标准:石家庄最低月薪1480元最低时薪15.0元
花城网出品,必属精品
(C)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花城网 广州安霆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广州市天河北路183号大都会广场室广州2015南海神庙菠萝诞大全
【导语】:
广州2014(第十届)南海神庙菠萝诞举办时间、地点、门票、交通等信息攻略大全。 最新消息: 南海神庙静待第10届“波罗诞” 广州民俗文化节暨黄埔“波罗诞”庙会迎来十周岁,下月9日揭面纱 广府庙会刚过,黄埔“波罗诞”又来了! 时间:日至15日 地点:黄埔南海神庙 门票: 广州民俗文化节暨黄埔“波罗诞”庙会今年迎来“十周岁”,3月9日至15日期间,南海神庙活动和美食不断,通过新浪或微信参与相关话题互动的市民还有机会边逛庙会边拿奖品。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波罗诞”化身为“非遗”文化传承宝地,包括南沙麒麟舞、番禺龙舞、萝岗貔貅舞等在内的广州十二区市特有民俗文化活动齐聚“非遗大舞台”进行展演,丰富程度让人大饱眼福。 7天的庙会活动共有各类民俗文艺演出26场,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波罗诞”不仅增加“非遗”文化展,还采用新潮的“快闪”将岭南的客家山歌、咸水歌、南派武术、惊险杂技等传统民俗融入新潮的表演形式中,向市民大秀“民俗风”。 孙恺敏说,广州于2005年正式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创办广州民俗文化节,将其永久落户于黄埔南海神庙“波罗诞”,因此以广州民俗文化节举办十周年为契机,今年“波罗诞”将开辟“非遗大舞台”、“广州非遗保护成果图片展览”和“广州民俗文化发展”学术活动。 “非遗大舞台”将汇聚部分岭南优秀民俗文化活动项目进行展演,包括南沙黄阁的麒麟舞、白云和越秀的传统醒狮、番禺的龙舞和高桩醒狮、海珠和荔湾的咸水歌、花都和增城的客家山歌、从化的猫头狮、天河的猎德大鼓和萝岗的貔貅舞,相当于纳入广州十二个区市的当地民俗。 传统项目亦有创新。“仿古祭海”成为开幕式结尾的压轴戏,“非遗”舞蹈“凤舞鸾鸣”有所完善;“五子朝王”增加童男童女献贺寿、五子献福等远古习俗;“水神庆会”艺术表演中“水神”将齐聚抛洒吉祥物赐福百姓;“花朝节”在传统拜花仪式基础上全新创编小型歌舞剧《花仙子传说》。 来源:羊城晚报社 + 相关阅读:
+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上一篇文章:下一篇文章:
广州必去的十大旅游景点有哪些?到广州旅游不可错过的好地方有哪些?下面来看看广州必去的十大旅游景点,以供参考。
2016年长隆野生动物园有什么好玩的?2016年去长隆香江野生动物园玩什么好?2016年长隆野生动物园旅游-1日游路线全攻略。 本地宝郑重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地宝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地宝对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网友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汇深网 版权所有南海神庙 海丝福地(组图)
  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十四年(594)的南海神庙是历代皇帝祭祀海神的庙宇,为现今我国古代四大海神庙唯一保存下来面积最大、气势最宏伟的祭海庙坛。见证了1400多年来广州对外交通和对外贸易的繁荣,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缩影。文/图:刘茜 张成 吕寅森 李剑锋 肖昆华富有特色的仿古祭海表演。  神庙庇佑千年海上丝路
  距今一千多年前的隋唐时期,中外船舶出入海必经之路就是坐落着南海神庙的扶胥港,南海神能成为保佑人们海上航行的神灵,与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发展密不可分。
  《新唐书·地理志》中说的“广州通海夷道”即以南海神庙前的唐代古码头为起点。与之遥相呼应的是,阿拉伯地理著作《道里邦国志》《中国印度见闻录》也以广州为南海诸国航海的东方终点。当时,中国商船往往先把货物运到波斯湾口的西拉甫,然后换小船经红海运往埃及。
  海上丝绸之路的海贸税收让唐王朝认识到南海平静对中央财政的重要性。唐玄宗加封南海神“广利王”就是寄寓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广得财利”之意。
  宋人对海贸的热情更胜隋唐。早在宋太祖时期,就在广州设立了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为了招徕外商,宋太宗还曾派出内侍,携带诏书、金帛往南海诸国拜访,为海外贸易搭建商业平台,主动购买南海诸国的香料、药材、珍珠等物资。与海上贸易繁荣相应的,则是南海神地位的进一步提高。
  宋代留下的文章、碑刻赞颂了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中庇护神—南海神。如南宋乾道元年(1165)《南海广利洪圣昭顺威显王记》和乾道三年(1167)《重修南海庙记》“胡商越贾,具万斛之舟”“尘肆贸易,繁夥富盛,公私优裕,系王之力焉”。认为海外贸易繁荣与南海神庇佑密不可分。历次维修南海神庙的地方官员,多是负责海外贸易的市舶使、转运使。
  元明时期,广州贸易地位更进一步。元代和广州直接贸易的国家多达147个,占元朝对外贸易国家和地区的六成。明代郑和下西洋声势浩大,信仰宗教不一,但从明朝国家立场出发,为保证海上交通,仍以南海神为海神。永乐七年赐封号“宁海伯”以及建庙等措施的出现,实际上就是对南海神庇佑使节海上交通的肯定。到明代后期,广州实质成为了海上丝绸之路上中国最大的外贸港口。
  至清代,世界上几乎主要的国家都与广州发生直接贸易关系。在广州“一口通商”的83年中,广州在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份额发生了数倍的大幅增长。仅1792年到1837年,广州的贸易税收就由每年白银1300多万两增加到5500多万两。其中英国对广州贸易增加了80%,而来自美国的贸易则几乎增长了三倍。康熙手书“万里波澄”也是希望南海神保佑平静的大海能带给清政府更多的财税收入。
  海丝诸国的南海神印记
  南海神庙在过去千年海洋贸易中,不仅寄托了对航海平安的期望,更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将这种文化传递到了丝路沿岸的各个文化之中,历经千年仍旧能够看到它的光彩。
  阿拉伯著名文学作品《天方夜谭》,航海经商是重要题材,有不少故事就讲到与中国的贸易。
  那个从第七百五十九夜讲起的《沙夫·亚尔穆洛子与巴地亚·亚尔查玛尔公主的故事》就有王子为了要打听他的美人下落,率领舰队抵达广州,从南海神庙扶胥古港登岸觐见中国天子的情节。
  近年来,随着对外交往的频繁。南海神庙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远在北欧瑞典—海上丝绸之路的终点—南海神庙与海上丝绸之路也是一个热门的话题。
  1986年瑞典发现沉没的“哥德堡号”,打捞上来400多件完整的瓷器和9吨重的瓷器碎片,这些瓷器大部分具有中国传统的图案花纹,少量绘有欧洲特色图案,显然是当年“哥德堡号”为特定客户专门订购的“订烧瓷”。
  这一考古发现,极大激发了瑞典对重走海上丝绸之路的热情。瑞典人历时10年,按照260年前曾三访广州的“哥德堡号”的原貌,建造了“哥德堡号”仿古船,并按照当年航行的路线,沿着海上丝绸之路重返广州,再现了瑞中友好交往的历史。
  当“哥德堡号”仿古商船日抵达南海神庙时,一同迎接的还有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王后西尔维娅一行,这是南海神庙迎接的第一位外国国王。
  在南海神庙举办的“波罗诞”千年庙会经过重新包装,恢复举办11年来影响力也逐步扩大,接待了大量来自海内外的游客。其中不乏海丝沿岸各国华文媒体,2014年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33家海外华文媒体,对南海神庙进行了深入采访报道。
  上承千年余韵,南海神庙的影响力在现代仍具有不可忽视的力量。
  眺望21世纪海上丝路
  在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提出了将加强广州等沿海城市港口建设,强化广州国际枢纽机场功能。
  这是广州海事文化发展又一机遇,是南海神文化传承发展的契机。正如南海神庙伴随海外贸易港口而存在,一直是港口的组成部分,与海上丝绸之路具有难以割舍的联系。依托广州现有亿吨级吞吐量的国际化港口,继续夯实已有的制造业基础,加强跨境电商等新兴产业发展模式。广州南海神庙海丝传统与现代贸易精神前后传承,古今辉映。
  就像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在南海神庙前所说:“中国的迅速发展正给瑞典企业带来新的商机,未来两国间的联系必将更加紧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能找到自己的机遇。
  未来,广州必然能乘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级战略的东风,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航道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波罗诞延续千年的庙会
  民间俗称的“波罗诞”即“南海神诞”,是传说中南海神(祝融)的生辰庆典,已延续千年之久,演变成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盛事。2005年,广州市把南海神庙管理使用权移交黄埔区,并把广州民俗文化节永久落户在黄埔区,与“波罗诞”结合举办,已成功举办11届。目前,“波罗诞”已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评为广东省特色文化品牌、全省群众性文化活动优秀品牌,并被纳入《广东省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庙会主要活动最有代表性的特色项目有仿古祭海表演、五子朝王、花朝节、水神庆会、章丘诗会等,均取材于南海神庙深厚的历史文化,受到群众的热烈追捧。
  已经11岁的广州民俗文化节暨“波罗诞”千年庙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品牌。今年庙会活动以海丝文化为主角,以民俗活动的形式展开,增强对海丝文化和历史的展示,映衬了南海神庙“波罗诞”的历史地位和内涵,为古“海上丝绸之路”的影响力增色添彩。
  南海神庙东南侧将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该馆以收藏、研究和展示广州有关海上丝绸之路和对外贸易发展历史的文物为基本功能,结合展示明清古码头、石刻碑文等古代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遗迹,打造广州与海上丝绸之路沿岸国家和城市进行文化交流的平台,为广州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助力。
  南方碑林
  古代帝王在南海神庙每祭必立一碑,有“南方碑林”之称。据清崖弼《波罗外纪》记载,计有唐碑1通、宋碑11通、元碑10通、明碑26通、清碑21通,还有历代文人诗歌石刻16通。
  最著名的“万里波澄”碑是康熙皇帝在50岁生日(1703年)当天亲笔写下“万里波澄”四个大字,并命人雕刻成碑运到广州,立在南海神庙。这也是南海神庙唯一一块由皇帝亲笔的御碑,至今仍在庙内保存完好。
  唐韩愈《南海神广利王庙碑》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撰写碑文,著名书法家陈谏书写、著名雕刻家李叔齐操刀的镇庙之宝“三绝碑”。碑中有文“既贵而福,且不习海事”,“海事”一词最早就出自这里。碑文内容丰富,为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提供了早期的第一手资料。
  名木古树
  1985年,广州名木古树编号从南海神庙开始,1—8号的古树都在南海神庙。庙内有广州市第一批编号为第1号、第2号和第3号的名木—木棉树。1、2号每年都是广州最先开放的木棉花,分别开出黄色和红色木棉花。
  南海神庙章丘冈浴日亭东西曾各有一株300年的海红豆,西侧一株因大火焚毁,东侧一株仍生机勃勃。
  羊城古树名木第一批编号的第4号就是南海神庙西广场的一棵皂荚树,树龄390多年。
  南海神庙之所以又叫波罗庙,源于达奚种在南海神庙中的古印度波罗树。日本侵华时南海神庙前的波罗树被砍来烧炭,达奚种下的波罗树自此消失。目前“海不扬波”牌坊东侧的波罗树是1986年重植,也有近30年了。
  历史名人
  张九龄首开皇帝遣重臣代祭南海神先例。开元十四年(726)首席宰相张九龄奉唐玄宗之命,以特遣持节身份祭祀南海神,开启南海神祭礼盛典。
  苏东坡题诗浴日亭。北宋绍圣元年(1094),苏轼被贬发配惠州途中,寄情山水,在南海神庙浴日亭观看日出大海,豪情满怀写下《南海浴日亭》诗。
  其他如陈白沙《浴日亭和苏东坡韵》,杨万里的《南海东庙浴日亭》《二月十三日谒西庙早起》,刘克庄的《浴日亭步东坡韵》,屈大均的《广东新语》等文坛遗墨对南海神庙的描写均不在少数,仅浴日亭一处,就流传下诗篇数百。
  民俗传说
  达奚司空南海封神。唐代一个叫达奚的古波罗国人从海上丝绸之路来中国朝贡,登庙谒南海神,为美景所迷,忘记起航时间,滞留中国。宋高宗绍兴年间封为助力侯,帮南海神管理南海。
  波罗鸡起源有四说。不论是达奚司空封神时的鸡鸣说,还是庙头村民间的雄鸡说,都是寄望能带给人们幸福的一种寄托。
  南海神庙庙会为“波罗诞”,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现今全国唯一对海神进行祭祀的活动。在每年农历二月十一至十三举行,其中十三为正诞,即是南海神的生日。庙会期间,南海神庙周边地区乡民延续着古老拜祭南海神的民间传统和习俗,祈求国泰民安,海不扬波,出入平安。波罗诞期间波罗庙十五乡包的粽子,称“波罗粽”,用来祝贺节日赠亲送友。
  话说南海神庙的皇家故事
  瑞典国王王后曾来庙参观
  2006年,一艘从瑞典驶来的仿古商船“哥德堡号”,穿越260年的历史,经过300多天的航程,跨过万里重洋,来到了黄埔古港,与广州这座城市再续“前缘”。瑞典国王和王后乘坐仿古船“南海神·广州日报号”抵达南海神庙,观看了岭南特色的大型“仿古祭海仪式”。
  “四海之中,唯南海最贵”
  中国历朝历代皇帝虽然没有亲自来过南海神庙,但对神庙的重视一直非同寻常,其地位可并肩封禅之“五岳”,堪称祭海之“天坛”。公元594年,深感南海神影响巨大的隋文帝,下诏在广州建成中国最古老的皇家祭海神庙,并举行了首次大型国家祭祀。而且,既然是皇家神庙,级别自然不能太低,于是隋文帝大笔一挥:南海神享受公侯一级的待遇,神庙由专职人员管理。
  从那时起,南海神庙便正式成为了国家祭祀海神的庙坛,头上戴上了令天下神庙羡慕不已的“国庙”光环。
  国庙一当就是上千年,随后的历代皇帝都对南海神庙宠爱有加,前后十几次给南海神“加官进爵”,封得最多的是“王”,什么样的“王”都有。其中公元751年,为感谢南海神给国家带来丰厚的收入,唐玄宗将南海神册封为“广利王”,大意是“广收天下之利”。
  明英宗复辟 告知南海神
  竖立在南海神庙东廊的明英宗《御祭南海神文》碑是一块文字不多,但却是非常有趣的碑刻。其文曰:“兹予复正大统,祗严祀礼,神其歆格,永佑家邦!尚飨。”
  明英宗朱祁镇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当过两次皇帝和当过太上皇的人。碑文最主要的内容是明英宗“复正大统”,即从太上皇位置上复辟,重新当上皇帝,派大臣尹直千里迢迢来到广州祭祀南海神,要请南海神保佑其家邦太平。
  南海神为皇帝“送子”
  皇帝生儿子这类“私事”,有时也要求助南海神。
  明朝嘉靖皇帝登基11年都没儿子,非常着急,派道士蓝田玉祭祀南海神庙时顺道求南海神送个儿子给他。之后不久,嘉靖皇帝还真就有了龙种,大喜过望,马上再令地方官到南海神庙隆重祭祀,感谢送子之恩,刻碑记载这件事。在今天神庙仪门后的复廊中,就静静地立着这块御制碑刻。从此,皇帝南海神庙求子的事不胫而走,以致南海神也就成了继观音之后的送子神仙了。
本文来源:南方日报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南方报网
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717171条
评论327000条
评论220478条
评论183986条
评论124134条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新闻搜索:
广告热线:5
&您当前的位置 :
一带一路 广东出发:探寻海上丝路发源地 追溯南海神庙辉煌历史 时间: 10:01
南海神庙头门。
南海神庙西门。
  海口网特派记者程爱华 摄影报道
  南海神庙的历史积淀和考古成果,进一步确定了广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之一的地位。明清古码头和石刻碑文等文物也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的有力佐证,见证了广州作为中国门户、世界大港的千年辉煌。
  南海神庙又称波罗庙,坐落在广州黄埔区庙头村,是古代广州人民祭海求雨的重要场所,也是古代皇帝祭祀海神的场所。
  在古代居诸海神庙之首的南海神庙,是中国古代四大海神庙中唯一留存下来的建筑遗物,见证了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成为中国古代海上交通贸易的重要史迹。
  神庙始建于隋开皇十四年(594年),是中国古代历代帝王祭海的场所,距今己有1400多年历史。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考察团乘坐“和平之舟”到达广州后,第一站就参观考察了南海神庙,并确认这里是中国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
  广州是我国最早的海上对外贸易港口,而南海神庙地处古代广州的外港。在古代,不论是广州人出海,还是外国的海船到广州,在经过南海神庙古码头时,都要来南海神庙祈求“海不扬波,顺风顺水,生意兴隆,买卖两旺”。祭祀海神活动从官府到民间很盛行,从唐代到清代,先后有六朝皇帝给南海神封王、封帝、封神。
  南海神庙已成为见证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活化石。在南海神庙内,不少碑刻记载了中国海上交通贸易的历史,大量石刻资料反映南海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保护神,为广州与北海、泉州、漳州、宁波、扬州、蓬莱等城市共同打造“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增加了重要素材。
  (海口网12月1日讯)
相关链接: [来源: ] [作者:程爱华] [编辑:陈慧妹]  1
新闻排行榜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33 举报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5什么时候过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