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祖国的强大而英勇斗争的英雄联盟英勇黄铜级位

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斗争,有哪些英雄人物和他们的事迹_百度知道
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斗争,有哪些英雄人物和他们的事迹
王锡鹏。两江总督裕谦战死,蒙古族官员。英军进犯台湾时,虎门提督,后重伤7处战死。英军进攻吴淞口时,台湾兵备道姚莹,副都统海龄率1500兵士血战至最后一人,击毙300余人,战死虎门炮台。定海之战、总兵达洪阿组织军民击退英军,老将江南提督陈化成率军激战多时,总兵葛云飞,全部壮烈牺牲镇海之战。镇江之战、郑国鸿率5000守军血战至最后。 这些都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烈士,也是阵亡的最高官员,击毙32人,毙敌180余人,俘133人关天培
其他类似问题
其他21条回答
阵亡的普通士兵.
谁站出来斗
谁就是英雄
我更崇拜无名英雄
林则徐在广东设置严密海防使英军无懈可击;关天培在虎门炮台抗英壮烈牺牲;邓廷桢在福建抗击英军;葛云飞在定海任总兵抗英殉国;陈化成在吴淞抗击英军牺牲等
去打的都是英雄
詹天佑修铁路,外国佬说他不行,可是他自强不息,终于超前三个月完成了这项工程。。。。。。徐悲鸿为了不让外国佬瞧不起中国人,便立志学画,终于在最后的毕业期间,他打败了拿了当初瞧不起他的死外国佬。。。。。。
三元里抗英:1841年 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战争
邓世昌 黄海海战
詹天佑,徐悲鸿,关天培,葛云飞,王锡鹏,等人都是英勇斗争的英雄
裕谦——1841年八月,英军兵临镇海。两江总督兼钦差大臣裕谦亲自督战,无奈手下将领意志不坚定,导致士兵溃退……裕谦被士兵强行架着逃离。走到孔庙之前一水池处,裕谦看到“流芳”二字,随即跳池殉职(一说后来被人救起,但是无颜面对败局,吸过量鸦片而死)。裕谦是我国历史上对外战争中牺牲的最高级别的行政官员。也是我国对外战争中牺牲的最高级别的少数民族官员(蒙古族人)
日,英军发动进攻,虎门战役开始。英军攻占大角、沙角炮台,并击败清军水师。比起先前的表现,守军作战也很勇敢,共计战死282人,受伤462人,沉没战船11艘,直至炮台被打塌后才开始后退。英军仅受伤38人。
日,本来就毫无希望的谈判已经破裂,英军开始向虎门核心阵地布置进攻。26日清晨,英军正式发起进攻,到当天下午五时,英军击败全部8500名守军,关天培壮烈牺牲。由于主要在射程外炮击,英军损失轻微。
日,三元里民众与英军交战,其采用战术之成功足以使任何清军将领汗颜。但英军最终还是突围,英军战死5人,受伤23人。另有一名少校疲劳过度而死。31日,民众包围英军占领的四方炮台。时值停战期间,清方派主战的官吏余保纯将民众劝归。
日,英军围攻厦门。英军战术无非是正面佯攻,侧面迂回,轻松绕开石壁。如此简单的战术,英军已用过多次,但是由于瞒报严重,颜伯焘和道光帝并不知情。守军一的开始抵抗也较为激烈,但是腹背受敌,且炮台失去作用,很快不支。到了黄昏,清军外围阵地已全部失守。英军也停止进攻。
日,英军攻打厦门城。守军已于夜里逃散,厦门失守。此役,清军阵亡总兵一名,副将以下军官7员。士兵减员324名。英军战死一人,受伤16人。战后英军对石壁炮台的防御力评价相当高。
日,主力英军(海陆军共计四千人)北上浙江。此时浙江由头号主战派裕谦主持,浙东防务与战前相比也已得到全面加强,降职的林则徐曾一度在镇海协助组织防务,经历了几次战斗的林则徐认识到定海必然守不住,应该主动放弃。这个建议当然不可能被采纳。
日,英军本来打算攻击镇海的主力海陆军四千余人受到风力影响,集结于镇、定之间的海面。随后的几天,定海清军与英军屡有交火,均损失轻微。
日晨,英军向定海发动总攻,至下午2时,五千多守军全部被击败。定海三总兵牺牲。英军战死2人,伤27人。
日,英军向镇海发起攻击,几小时后,外围阵地纷纷失守。此时战斗虽未结束,正在镇海东城墙指挥的两江总督裕谦已经知道希望全无,遂跳水自尽。
日,英军逼近宁波,负责此处的太子太保余步云弃城逃跑,宁波失守。
日,“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步军统领正黄旗满洲都统崇文门监督正红旗宗室总族长雍正帝四世孙前黑龙江将军前盛京将军”奕经受封为扬威将军,调集八省援军入援浙江。
日凌晨,经过四个多月的准备之后,鸦片战争中唯一一次收复失地的反攻在奕经的指挥下打响,四小时后,规模庞大的反攻宣告失败。
日,浙江巡抚刘韵珂上“十可虑”折,虽未明说,但暗示战争已毫无希望,且充满危险。
日,英军撤离宁波,集结兵力准备沿长江向内地进攻。
日,英军2000人攻破乍浦,此役清军抵抗激烈,战败自杀者甚众。英军阵亡9人(其中一名中校),受伤55人。
日凌晨,乍浦的英军全部出动攻击吴淞。吴淞是江苏海防重点,新任两江总督牛鉴亲自坐镇于此。但战斗至中午12点,清军全部逃散。清军阵亡江南水路提督陈化成以下88人,英军被击毙两人,受伤25人。同日,英军第二期增援部队到达吴淞口,在华英军总兵力达到20000人。与清军相比,不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这都算是一支空前强大的军队。
日,英军占领上海。
日,英军战舰十二艘,轮船十艘,运输船51艘,士兵7000人组成舰队从上海出发,直扑镇江。
日,清军开始增援镇江。
日,英军开始攻城。此时镇江城内驻军仅有1600人,城外2700人,火炮很少。而英军仅参加攻城的兵力就达6905人,英军占绝对优势。战斗开始后,英海军组织火力猛轰城外清军,城外清军缺少掩护也没有任何反击手段,很快便溃散。英军组织火力轰击城墙,可是城内驻军有1185人是驻防在此的京口八旗。他们安家此地已经200多年,所以仍然节节阻击。同时英海军组织小船沿水路攻击镇江西门,遭到城墙上清军火炮的有效轰击,狼狈退出。最后,占尽火力优势的英军从北、西、南三个方向突入城内,守军一直坚持巷战到深夜。城内清军的伤亡率达30%。镇江的火力兵力远远不及虎门,城墙坚固远远不及厦门,战前动员远远不及定海,准备周密远远不及浙东,但是此役英军有39人毙命,130人受伤,3人失踪。多于上述四战役所毙伤敌军的总和。
日,英军离开镇江,准备进攻南京。在此之前,清方决定求和。
日,道光帝正式下旨同意签订条约。
1840年6月,中英鸦片战争爆发。由于清军的武器与英国军队相差甚远,再加上几十年的太平盛世,缺乏实战的洗礼,尽管清军官兵作战英勇,仍无法阻挡英军的进攻。战争开始后不久,英军一路北上,先后攻陷了舟山、宁波、定海等地,随后又占据了吴淞,逼近南京城,清朝南北交通命脉———京杭大运河面临着被切断的危险。情急之下,清政府只得从全国各地调集兵马,仓促应战。1840年底,清政府的调兵令传到了远离前线的藏族聚居区———四川嘉绒(今阿坝州)汶川县三江乡土司索衍的手中。面对国家危难,索衍当即决定,派瓦寺土司守备哈克里,会同大金土司阿木穰等人,率藏军开赴东南沿海,协助清军保家卫国。在历史上,藏族人民一直有着协助中央政府保卫祖国的优良传统。清朝乾隆年间,瓦寺地区的藏族土司千总刘正祥、王保等人就曾率藏兵协助清军抵抗廓尔喀(今尼泊尔)对西藏的侵略。在清军总督福康安的统一指挥下,瓦寺藏军“六战六捷,杀敌四千,收复后藏”。在那场战斗中,许多藏兵为国捐躯。几十年后,当英国侵略者的隆隆炮声回荡在祖国边疆的危急时刻,藏族勇士们再次做好了为保卫国家而牺牲的准备。1841年11月,2000名藏族远征军在松潘一带集结完毕,准备出征。四乡八里的父老为这些勇士举行了盛大的壮行仪式,喇嘛们祈求神佛的保佑,乡亲们献上洁白的哈达。藏军将士们跨在高头战马上,头戴虎皮帽,身着藏袍,个个显得精神抖擞,踏上了保卫国家的征程。清军统帅不学无术,靠算命指挥作战就在藏军出征前几天,道光帝的侄子、钦差大臣奕经,也从京师率部出发。但奕经并不懂军事,是个夸夸其谈的高手。1842年2月,奕经一行抵达杭州。不久,各地增援前线的兵勇也陆续赶到。就在等待藏族援军到来之时,奕经听人说杭州西湖关帝庙最灵,就去求了一签。这支签上写道:“不遇虎头人一唤,全家谁敢保平安”。奕经百思不得其解。三天后,哈克里和阿木穰率藏族远征军千里迢迢赶来后,奕经恍然大悟。藏军到达后,奕经惊喜地发现,藏兵们头戴虎皮帽,正好与签中的“虎”字相应。奕经天真地认为,只要按签上所示,让两支戴着虎皮帽的藏兵打头阵,定可保清军旗开得胜。于是,他不顾双方悬殊的武器差距,竟命令部下强攻英军,收回宁波和镇海。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奕经将进攻的时间选在日四更时分。奕经之所以把日期定在此时,是因为这天是难得的“四寅期”,即虎年虎月虎日虎时!他又任命属虎的总兵段永福为大将,这样就凑足了“五虎”,此次反攻也被称作“五虎扑羊”之计,“羊”即指洋人。奕经认为,“五虎扑羊”之计再加上头戴虎皮帽的藏族远征军为先锋,清军自然会大获全胜。血战宁波,“虎头”藏军成破城先锋奕经“五虎扑羊”的谬论固然可笑,但哈克里和阿木穰率领的藏军确实英勇善战。每次发起进攻前,他们总是主动要求打头阵,不甘落在别的队伍后面,在作战中,他们更是表现英勇,视死如归。按照战役部署,由阿木穰率领的百余名藏族士兵负责攻打宁波城的西门。战斗打响后,在城里内应的配合下,藏兵擒杀了城门口的英军哨兵,打开城门,随后清军大部队迅速攻入城中。攻入宁波城后,清军大队人马直奔英军指挥部。据史料记载,英军指挥部的所在地“门坚墙高”,进攻士兵无法攀登。英军用优势火力射击,将装备上处于绝对劣势的清军击退到宁波城狭窄的街道里。随即,英军又爬上临街的屋顶,对准拥挤在街心的清军进行射击。清军冒着弹雨发起强攻,但毕竟火力太弱,始终无法前进。不久,英军拉来了大炮轰击,清军伤亡惨重,阿木穰和他率领的百余名藏族士兵全部为国捐躯。事后,曾有英国军官记载:“他们的尸体厚厚地乱摊在四旁,据说他们曾经决定不战胜即战死。他们的帽子是用老虎皮制的。”从英国军官的记述中可以肯定:这些英勇捐躯的将士,正是前面所提到的藏族士兵。两战镇海,藏军肉搏战中重创英军在宁波反击战打响的同时,由哈克里率领的另一队藏兵来到了镇海附近,作为清军将领朱贵的先头部队,他们的任务是夺取招宝山上的要塞威远城。由于人生地不熟,藏军在进军时迷了路。当他们赶到时,正遇到从镇海城败退下来的清军。两军随后合为一路,向招宝山发起了进攻。攻山战斗开始后,哈克里率领藏族士兵冲上陡峭的台阶,杀向招宝山上的威远城。藏兵敏若猿猴,在英军的枪林弹雨中闪转腾挪,攻入威远城。山上的英军拼命用大炮向下射击,但命中率极低,没有对藏兵造成什么威胁。就在英军抵挡不住,准备四散逃命时,停泊在江中的英国军舰从背后向藏军开炮,腹背受敌的藏军为保存实力,不得不撤退到慈溪大宝山进行防御。3月15日,英军从宁波出动近2000人前后夹击驻守在大宝山的清军。朱贵率领包括藏军在内的500多名清兵英勇抵抗。战斗中,朱贵手舞战旗,指挥部队作战,不幸被英军的炮弹炸断了右臂,他忍着剧痛改用左手指挥战斗,最后被英军子弹击中,壮烈殉国。他的儿子朱昭南继续指挥战斗,也在战斗中阵亡。经过10多个小时的激烈战斗,清军已弹尽粮绝。眼见英军冲上了阵地,哈克里从腰间抽出战刀,与冲上来的敌人展开了肉搏战。在乱军中,他身中数枪,倒在了阵地上。战后,损失惨重的英国人仍心有余悸,承认“自入中国来,此创最深”。由于在大宝山之战中伤亡惨重,英军不敢再次进攻,慈溪县城才得以保全。当地百姓为纪念清军的功绩,募捐建立了“交节祠”,祭奠为国捐躯的清军官兵。阿木穰、哈克里等藏族勇士的英名,也被安置在祠中祭祀。这些为保卫祖国而牺牲的藏族远征军的辫子,被剪下后送回了故乡汶川县的三江乡,人们在那里修建了一座“辫子坟”,以缅怀这些为祖国捐躯的勇士们。他们的英雄事迹也一代代流传至今。鸦片战争期间,民族英雄林则徐一度驻节县城,水师提督关 天培曾在香山辖属的磨刀洋迎击英国侵略军,广大民众保家 卫国的英雄事迹更是广泛流传北洋水师,是中国清朝后期建立的第一支近代海军舰队。北洋水师日于山东威海卫刘公岛正式成立,在1894年-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创建1874年日本派兵登陆台湾企图将之占据,清兵以仅有之战船赴台将之驱逐。事件引起朝野的警惕,清政府于是决定每年拨出四百万两作为经费(实际用在购置军舰款项只为每年一百万两),加快建设海军。大清海军分为三洋:北洋负责山东及以北之黄海、南洋负责山东以南及长江以外之东海,两广负责福建、南海。后来当时之南洋大臣沈葆贞,以四百万年费同建南、北两洋舰队经费分散力量不足。而北洋舰队负责守卫京师,奏准优先集全力建造。 1875年,命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创设北洋水师。 1875年,李鸿章通过总税务司赫德在英国订造4舰炮船,开始清朝海军向国外购军舰的历史。 1879年,向英国订造巡洋舰扬威、超勇。 由于对在英国定造的军舰不满意,1880年,经过反复比较向德国船厂订造铁甲舰定远、镇远。 1881年,先后选定在旅顺和威海两地修建海军基地。 1885年,海军衙门成立,李鸿章遣驻外公使分别向英国、德国订造巡洋舰致远、靖远与经远、来远。 日,北洋水师正式宣告成立并于同日颁布施行《北洋水师章程》。从此,近代中国正式拥有了一支在当时堪称世界第六、亚洲第一的海军舰队。 1888年以后,舰队经费大幅减少,多被政府挪置往其他各处,如修建颐和圆工程等等。时而正为海军技术突飞猛进之时,至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时北洋舰队已多年未置新舰,部份应进行之更新工程如更换新式火炮亦未能进行。原有的战舰已开始落伍,无论航速、射速皆落后于日本。朱贵将军与英军殊死搏斗而阵亡的英雄事鸦片战争时期民族英雄全表陈化成(江南提督)陈阶平(福建水师提督)陈连升(广东三江口副将)达洪阿(台湾镇总兵、提督)邓廷桢(闽浙总督)葛云飞(浙江定海镇总兵)关天培(广东水师提督)海龄(江宁副都统)江继芸(金门镇总兵)乐善(直隶提督)林则徐(钦差大臣)凌志(福建金门镇总兵江副将)刘大忠(广东香山协副将、武功将军)刘耀椿(福建兴泉永道兼金厦兵备道)麦廷章(广东水师提标、左营游击)沙春元(天津镇标右营游击)史荣椿(直隶提督)王鼎(军机大臣、“死谏”英雄)王锡朋(安徽寿春镇总兵)韦逢甲(乍浦同知)祥福(湖南总兵)谢朝恩(江苏狼山镇总兵)姚怀祥(定海知县)姚莹(台湾兵备道、按察使)叶名琛(两广总督)裕谦(两江总督、钦差大臣)张然(福建水师后营游击)郑国鸿(浙江处州镇总兵)郑鼎臣(郑国鸿之子)朱贵(浙江金华协副将)陈棠(广州西关丝织业机行工人)邓潜(广州城北三家店打石行业工人)何玉成(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组织者)林福祥(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组织者)王韶光(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组织者)韦绍光(广东南海县恩洲堡三元里村东华里农民)徐保(浙东人民抗英力量“黑水党”领导者)颜浩长(广东番禺县唐夏(今棠下)乡农民)包世臣(清代爱国思想家)丁拱辰(鸦片战争时期爱国志士、发明家)龚自珍(清代著名思想家和爱国诗人)何大庚(爱国知识分子)林昌彝(鸦片战争时期爱国诗人)钱江(爱国知识分子)魏源(清代爱国思想家)张际亮(鸦片战争时期爱国诗人和思想家)张维屏(鸦片战争时期爱国诗人)邹伯奇(鸦片战争时期爱国志士、发明家
参考资料:
林则徐。。
日 关天培血战虎门 日,民族英雄关天培率部在虎门与英国侵略者激战时壮烈牺牲。 关天培,江苏淮安府山阳县人,1834年调任广东水师提督。这时候,外国侵略者看到清政府腐朽昏庸,千方百计企图打开中国的大门,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关天培到任以后,亲自查看海防要塞,决定增修和加强虎门炮台,并加紧操练军队。1839年,林则徐任钦差大臣,到广东禁烟。关天培成为林则徐的得力助手。他一面积极协助林则徐收缴外商鸦片,一面认真布置海防,督造排桩,设置铁链,准备抵御侵略。 1840年7月,英水手在尖沙嘴一带横行霸道,杀死一无辜村民,林则徐提出抗议,要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交出凶手,义律不但不交,反而乘机扩大侵略,接连几次向广东沿海武装进犯。关天培身先士卒,率领将士严阵以待,英勇抵抗,屡次打败英军,使他们的侵略行动未能得逞。 义律看到关天培率领的兵力强大,不敢任意挑衅,而英国的鸦片贩子仍在继续走私鸦片。关天培积极配合林则徐,搜捕鸦片走私船。鸦片战争爆发后,关天培在林则徐领导下,率兵英勇反击英军,英军无法侵占广东,只得分兵北上,进犯天津。而昏愦的道光皇帝却屈从了侵略者的要求,下令将林则徐革职,派直隶总督琦善替任。 琦善一到广州,就反对林则徐、关天培的做法,下令撤除关天培多年苦心经营的海防,水师被遣散三分之二,战斗力最强的募勇被全部遣散,这正迎合了英军的需要。 1841年1月,英军乘虚而入,攻陷沙角、大角两炮台,这样虎门失去屏障。此时虎门炮台只有少数兵力防守,形势万分危急。关天培坐镇前线,向琦善请求增援。可是,琦善这个可耻的卖国贼唯恐防碍“议和”,不敢发兵。关天培极为愤恨,决定死守。他拿出自己的银钱补充军饷,鼓励将士英勇杀敌,又将数枚脱落的牙齿和几件旧衣寄给家眷,表示了与炮台共存亡的决心。 2月26日,英军向虎门大举进攻。敌人在炸断拦江铁链,攻占横档等几座炮台之后,全力轰击关天培所在的靖远炮台。关天培率领将士,挥刀上阵,指挥士兵顽强坚守。战斗从中午到深夜,进行得异常激烈。无奈寡不敌众,守卫炮台的将士大半英勇牺牲,关天培也受伤10多处,周身鲜血淋漓,但他仍屹立阵前,亲手燃炮射击。这时,敌人从炮台背后蜂拥而上,一士兵要将关天培背下阵地,他横刀阻止。为了不使提督大印落入敌手,关天培急令随从将大印带走,随从哭着拽住他的衣襟,请求一同撤走。关天培厉声拒绝,坚持指挥,激励士兵奋力苦战。忽然,敌人又一发炮弹袭来,这位年逾六旬的老将不幸中弹牺牲。最后,守卫炮台的400多名将士,全部壮烈殉国。 民族英雄陈化成 陈化成(),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抗英名将。 十六岁时,陈化成跟随伯父来到台湾。在那里,他亲眼目睹了当地老百姓受洋人压迫的痛苦,听说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英雄事迹。这些事迹深深地震憾着他,他暗暗下定决心要像郑成功那样为国效力。 清道光十年(1830年),陈化成晋升为福建水师提督,带领水师进驻厦门,位居武职从一品高官。虽然陈化成位列福建省水师的最高军事长官,但他的生活却非常俭朴,在一间不足200平方米的普通民居里他一住就是十年。 从1832年12月开始,英国军舰不断地侵犯我国东面沿海一带,陈化成“督帅水师,认真巡逻”,查缉鸦片走私船和货栈,多次将滋扰我国沿海的英舰驱逐出境。后来,英舰又多次窥伺我国福建沿海,陈化成都及时发现了敌情,亲自率领将士进行阻击,粉碎了英舰妄图从沿海入侵中国的阴谋。道光皇帝曾在召见陈化成时对他赞不绝口,谓其“身经百战,勇敌万人,宜膺重任”。 道光二十年(1840年),英国侵略者全面入侵,鸦片战争爆发。这一年,已逾六十的陈化成正任江南水师提督。虽然年事已高,但他“益感愤激昂,誓以死报国”。在钦差大臣,两江总督裕谦等抗英派的支持下,陈化成积极备战,在察看了吴淞一带的江防地形后,他在这一带筑起了26座坚固的土堡炮台,并亲自督造精良的铁炮、火药。江南水师向来缺乏训练,而且没有和敌人实战的经验。陈化成便任命勇敢善战的福建亲兵为教练,他还经常亲临校场,对将士们督促激励,即使是在“风雪方盛,平地稷数尺”的寒冬腊月,年迈的陈化成也会驾着小舟和将士们一同操练。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九月,浙江定海不幸再次沦陷,葛云飞等三位总兵在战役中英勇牺牲。不久,镇海地区失守,裕谦宁死不降,投水自杀,以此报国。陈化成感慨于国家的苦难和同僚的牺牲,在写给同乡、四川总督苏廷玉的信中说:“英夷到处猖出,已破虎门,势必窥吴淞。某海上攻战40余年,风涛素习,严兵戒备。如夷来,必能破之,以振军威。设时机不测,亦以死继之!” 英军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六月侵犯吴淞口,陈化成和全体官兵一致表示要同侵略者决一死战,吴淞以东西炮台为犄角,对于两江总督牛鉴向英军求和的建议,陈化成坚决反对,他带参将周世荣坚守东炮台。六月十六日,开蒙蒙亮时,英舰蜂拥而来,对炮台进得犯烈攻击。在大炮不停的轰击下,整个炮台硝烟弥漫,烈焰腾腾,弹片横飞,形势十分危急。就在战争最激烈的时候,陈化成亲自上前开炮,打沉了一艘冲在最前面的敌舰。炮战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清军水师在陈化成的带领下共击沉、击伤敌舰四艘,打死、打伤侵略者无数。清军士气大振,愈战愈猛,英舰不得不仓皇逃遁。 这时,一直躲在宝山城内未敢露面的牛鉴收到了陈化成击退英舰的消息,便大摆总督仪仗,想要到西炮台捞取战功。没想到,在去往西炮台的途中,英军认出了他的旗号,对他进行了猛烈的炮击。牛鉴听到炮声,顿时吓得面如死灰,顾不得总督的身份,混在士兵中狼狈逃跑。崔吉瑞也临阵脱逃,致使东炮台陷落。东炮台陷落后,英军开始集中兵力围攻西炮台。陈化成腹背受敌,水师伤亡惨重。在这紧要关头,周世荣也逃跑了,部将请求陈化成迅速撤离炮台。陈化成爷望青天,豪迈地说:“奉命御贼,有进无退,我将以死报国。”接着,他拔出佩刀,带领士兵与爬上炮台的敌人进行殊死搏斗。在搏斗中,陈化成多处负伤,战袍被鲜血染得通红。在击退了一批敌人后,陈化成终因流血过多,倒在了炮台上。 吴淞保卫战一共坚持了七个昼夜,虽然这场战役没有获得成功,但是水师在陈列化成的指挥下击毁英舰八艘,击毙英军500余人。英军统帅占领上海后心有余悸地说:“清朝如果有两个陈化成我们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葛云飞(),字鹏起,又字凌台、雨田,萧山进化山头埠村人。7岁进私塾,边读书边习武。嘉庆十九年(1814)应试,补本学武生,二十四年中武举。道光三年(1823)为武进士,授守备,又擢升游击、参将,至定海总兵。 道光十九年(1839),葛云飞因父病故奔丧,行前,曾上书浙江巡抚:广东告急,恐及浙江,应事先定谋。二十年(1840),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英国侵略军进攻广东失败,北犯浙东,侵占定海、镇海、宁波。巡抚乌尔恭额,服葛之先见,专函邀之共商战事,葛即辞母前往,主张“先言守,后言战”。后清廷向英方屈辱议和,英军撤离定海。葛奉命与王锡朋(寿春总兵)、郑国鸿(处州总兵)率将士重建定海防务。二十一年(1841)九月下旬,英军再犯定海,葛云飞和郑、王协力奋起抗敌,几度击败英军。当时葛云飞一面飞书求援,一面亲自组织炮火还击,击伤击沉英舰二艘。苦战4天,王、郑先后阵亡,葛在前后无援,腹背受敌,粮尽弹缺之中,率兵士二百余人与敌人肉搏。拼杀中,葛云飞手握战刀,转战二里许,格杀无数,气贯长虹。终因多处中弹,依崖身亡,壮烈殉国。谥壮节。葬于所前乡三泉王村黄湾寺北侧。 葛云飞一生善武,亦能习文。著有《宝刀歌》、《名将录》、《制械制药要言》9卷、《全浙沿海险要图说》8卷及诗文等。
陈化成死守吴淞口,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战定海,关天培虎门殉国
林清徐,虎门销烟
1839年9月 林则徐(九龙之战)击退英军1840年7月 姚怀祥(定海之战)战败自杀1841年2月 关天培 (虎门之战)督战时负伤,提刀与英军肉搏被杀10月
定海三总兵(定海之战)王锡鹏 作战时先中炮后中刀而死郑国鸿 提刀与英军肉搏被杀
葛云飞 提刀与英军肉搏先中刀后中枪而死(镇海之战)裕谦 战败跳水而死1842年 3月 奕经(反击战)准备了四个月,发动了鸦片战争唯一一次反击战,可惜兵败如山倒6月 陈化成 (吴淞保卫战)负伤仍坚持战斗,中炮过多而死7月 海龄
(镇江保卫战)英勇抵抗,战败自杀
林则徐不畏英国,毅然烧掉祸害中国人民的鸦片,虎门销烟点燃了中华儿女抗击外国人的信心,也杀了外国人的嚣张气焰。
后ihklnklhbklbkjgioj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抗英名将陈化成,生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字业章,号莲峰,福建同安丙洲人。《同安县志》说他“幼端重,智勇过人,尚气节”。28岁参加清军水师(海军)以后,经过30多年的浴血征战,从普通一兵累迁至江南水师提督,积累了极其丰富的海防实战经验,并以“爱兵如子、身先士卒、治军严谨、廉洁奉公”著称于世,名闻遐迩。保卫厦门清道光十年(1830年),陈化成晋升福建水师提督,进驻厦门,位居武职从一品高官,为福建省水师的最高军事长官,而其“公馆”却仅是一间不上200平方的普通民居(今草埔埕9号),他在这里一住十年。1832年12月,英国军舰开始侵犯我国东南沿海,陈化成“督帅水师,认真巡逻”,英舰无机可乘。嗣后,英舰多次窥伺福建沿海,他都及时发现敌情,率领将士阻击,使英舰的侵略阴谋不能得逞。1840年英国发动可耻的鸦片战争,进犯厦门,陈化成督师抵御,保卫了厦门。战死吴淞 陈化成任福建水师提督十年间战绩显著,深受上级器重,在厦门海战后荣调江南水师提督,进驻上海吴淞。这时,他已是65岁高龄的老将了。陈化成到任之后,对局势的严重性作了充分的估计,立即着手整顿海防,加强军事部署,并积极训练水师,提高官兵的战斗力。他还经常告诫将士,“武官临阵,斯为奉职,死生固度处事。若畏死,不作武官矣。”晚年的陈化成,身居显要职位,却仍保持平易近人、不摆官架子、不搞特殊化的作风。他有高级官署,却与士兵一起住营房,同甘共苦。冬天积雪,气候寒冷,他照样亲自驾船巡视防地,探问将士寒暖。他奖罚分明,严禁官兵骚扰老百姓,深受吴淞一带人民爱戴,称他为“陈老佛”。 吴淞是我国长江口的重要门户。日清晨,英军大举进犯。大敌当前,陈化成身先士卒,登上西炮台指挥战斗。经两小时的激烈炮战,击伤击沉好几艘英舰,打下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但由于驻守宝山东炮台的两江总督牛鉴,贪生怕死,听到炮声就放弃阵地逃跑,英军轻易地占领了东炮台,造成西炮台腹背受敌的不利局面。在英军猛烈炮火围攻时,陈化成毫不畏缩,坚守阵地,最后只剩下亲兵几十人,还激励他们奋勇杀敌。英军步步逼近,弹飞如雨,陈化成的胸部、胁下中弹一百多处,还顽强地拼搏,直到壮烈牺牲,时年67岁。
金申兵,虎门提督,战死虎门炮台。定海之战,总兵葛云飞、王锡鹏、郑国鸿率5000守军血战至最后,全部壮烈牺牲镇海之战。两江总督裕谦战死,蒙古族官员,也是阵亡的最高官员。英军进犯台湾时,台湾兵备道姚莹、总兵达洪阿组织军民击退英军,击毙32人,俘133人。英军进攻吴淞口时,老将江南提督陈化成率军激战多时,击毙300余人,后重伤7处战死。镇江之战,副都统海龄率1500兵士血战至最后一人,毙敌180余人。 这些都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烈士。
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万岁我们强大的祖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