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措人消稳定员工队伍计划措施的是那个按

第三方登录:悠 岁 月 情
―纪念南京支边青年支援新疆建设40周年
曾经的岁月蹉跎,曾经的惆怅迷茫,曾经的艰难困苦,曾经的刻骨难忘!
光阴荏苒,南京支边青年支援新疆建设已经四十周年了!四十年的光辉历程中,南京支边青年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壮丽的篇章。
四十载悠悠岁月,往事历历在目。四十年前,一批一批十六七岁的南京支边青年,他们与全国各地大中城市数十万支边知识青年一道,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走出校门,离开父母,“打起背包就出发,我们都听党的话”,从南京毅然踏上西去的专列,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西出阳关,来到了新疆。为新疆的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文化进步无私地奉献了他们的青春。在大批进疆的南京支边青年中,其中一批人来到了准噶尔盆地的边缘――国营新疆呼图壁种牛场(当时叫奶牛场).他们以创业者、开荒者的雄姿,义无返顾地投身到种牛场的开发建设之中。
在巍巍的天山脚下,茫茫的戈壁荒漠上,南京支青们以场为家,以苦为荣。支边何俱创业难,脚踏实地过三关(思想关、生活关、劳动关)。他们与条田、斗渠、农渠相依相伴;与地窖、土屋、油灯相处相安。开荒造田、铺路、转草场、造林带、盖厂房、建学校……处处有他们撒下的汗水;农工、牧工、机工、会计、统计、教师、医生、队长、指导员……个个岗位都有他们青春年华无私地奉献。甚至一些支边青年的英魂都长眠在这块土地上。
如今,岁月流逝,时过境迁。蓦然回首,往事一去悠悠。当年支边的少男少女,他们己是知天命之岁,根根白发记载着岁月的洗礼;他们已是花甲年纪,道道皱纹镌刻着豪情与艰辛。蹉跎岁月,大漠理藏着他们的足迹:风雨历程,天山见证着他们的业绩。四十年过去了,支青们脑海中仍闪现着那刻骨铭心的激情,仍魂牵梦绕着那块奉献了青春的土地……
早在五十年代,国家制定“屯垦戍边”政策,动员大量的部队复员官兵和内地支援边疆建设的农村青年和城市知识青年到新疆去,组织军垦、农垦系统。“支边青年”四个字在中国大地上应运而生。1954年12月5日成立了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国营新疆呼图壁奶牛场也于1955年3月25日成立,后更名为国营新疆呼图壁种牛场。
三年大跃进之后,从一九六一年开始,国民经济进入“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时期,国家果断地压缩三千万城市人口,其中精减职工八百五十万人。从一九六二年开始,组织知识青年下乡上山。一九六四年一月九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动员和组织城市知识青年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正式发布.这是指导知青下乡的纲领性文件。从一九六二年开始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正常进行了四年多,基本上是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对城市青年来说,留城还是下乡,都有一定的自主选择余地。董加耕和候隽当时都是品学兼优的高中毕业生,他们出于忧国忧民,毅然放弃高考,立志下乡务农,而成为一代青年的学习榜样。
从一九六六年到一九七六年,神州大地爆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一九六八年十二月二十日,毛主席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的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最高指示”一发表,全国各大城市立即沸腾起来,连夜上街游行,敲锣打鼓热烈欢呼,这就把上山下乡发展成为一场政治运动。当时的动员,不止“来一个动员”,而是天天上门动员,直到你同意上山下乡插队为止。这个时期,以老三届为主的知识青年,除了上山下乡插队,几乎别无选择。
从一九六二年到一九七九年,全国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总人数达到1776.48万人,其中江苏省有86.12万人:跨区安置全国总计为142.38万人,其中江苏省跨区安置到新疆的有1.7万人。
当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厅局所属的农、牧、林、工业部门均在南京市各区招收支边青年.根据自治区畜牧厅分配的招收指标,呼图壁奶牛场于一九六五年和一九六六年在南京市玄武区征召支边青年。
征召工作由南京市委市政府统一布置,各区委区政府具体承办.各街道办事处、各中学都大张旗鼓进行宣传动员,“好儿女志在四方”、“一颗红心,两手准备”、“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宣传标语帖满大街小巷。“我们新疆好地方”、“呼图壁奶牛场机械化程度高,拿工资,生活待遇有保障……”当年就是这样宣传的。的确,到新疆支边比到农村插队更有吸引力,更何况有的青年已在家呆上一、二年也无业可就。动员会后,社会青年,在校学生,升学落榜的应届高中、初中毕业生纷纷报名。更有些青年冲破家庭的层层阻拦,前来报名。领取《江苏省知识青年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垦建设报名登记表》填表报名,登记表不仅登记支青本人和父母及社会关系情况外,还记下了坚决支边新疆的豪言壮语。之后参加体检,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对“报名登记表”进行政治审核,签署极符时代特征的政审意见,新疆呼图壁奶牛场前去征召的同志进行面试,最后由区政府集中审核。被批准后,由街道办事处或学校组织的送喜报队伍,敲着锣鼓,打着彩旗把支边的喜报和批准书送到家中。之后便发放进疆衣物:棉胎、被里、被面、棉衣、棉帽、棉鞋,还有一枚“江苏省参加新疆农业建设知识青年”的胸牌。
呼图壁奶牛场在南京市分三批招收了支边知识青年。第一批:121人,其中男60人,女61人,是在新街口、香铺营、丹凤街、太平门、玄武门、四牌楼、梅园等办事处招收的。他们于一九六五年八月九日离宁,八月十七日到场。第二批:94人,其中男50人,女44人,是从九中、二十六中、三十四中、四女中、梅园中学中招收的,他们于一九六五年九月二日离宁,九月十日到场.第三批:181人,其中男70人,女111人。是从太平门、玄武门、四牌楼、丹风街、香铺营、梅园等办事处招收的,他们于一九六六年八月十八日离宁,二十六日到场。三批一共征召396人,其中:男180人,占45%:女216人,占55%;高中毕业生67人,占17%;初中毕业生227人,占57%;小学文化程度102人,占26%;年龄在16岁以下的有114人占30%。
支边青年离宁前,不少人到雨花台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合影留念,之后便个个身背背包,手提柳条箱、胸戴大红花,别着“江苏省参加新疆农业建设知识育年”的胸牌,由新疆前来征召的同志及区委区政府护送的同志带队离开了家门。所在的学校、办事处、区政府分别举行了形式不同的欢送大会。各界人士还举着彩旗,敲锣打鼓,.夹道欢送。当时南京长江大桥还没有建成,桥墩才刚刚露出水面,大家轮渡过江到浦口火车站。车站内外.更是人声鼎沸、锣鼓喧天、彩旗飘扬。下午五时许,随着52次列车的一声长鸣.车站内催客下车的电铃和广播声一遍又一遍响起,站台上送行的人群和车厢内支边育年的激动情绪再次沸腾,呼唤声、叮咛声、抽泣声、嚎陶声汇成一片。列车最后一声长鸣,和着人们的喊声、哭声、泪水分开了车厢前紧握着的手,满载着悲壮但充满希望的支边青年们呼啸着离开了江南大地,向大西北驶去。列车跨黄河、穿秦岭、西出阳关驰戈壁,没日没夜地奔跑。车厢内歌声飞扬“打起背包就出发,我们都听党的话,哪里需要我,哪里就是我的家……”
新疆呼图壁奶牛场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位于乌鲁木齐以西72公里,是新疆最大的种牛培育和鲜奶生产基地,全场辖区面积120多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二十八万多亩,最远的生产队离场部有30多公里。奶牛场虽经各族职工多年来的开发建设,但当时的生产生活条件仍十分艰苦。全场职工翘首以盼南京支边青年前来参加开发建设。在全场职工的期盼中,在广播喇叭“我们新疆好地方啊,天山南北好牧场……”的欢快歌声中,南京支边青年们从乌鲁木齐坐汽车来到了场部,受到各族职工载歌载舞夹道欢迎。支青们在场部品尝了哈密瓜,稍作休整后便被分配到各生产队。最远的被分配到离场部30多公里外的小海子分场农五队、农九队(不久农九队与民兵二连合并组建农八队)。
傍晚时分,满载着支边青年的敞篷大卡车离开场部,沿着戈壁滩上的土路向小海子分场驶去,沿途看不见一棵树,茫茫戈壁滩一眼望不到边,岌岌草、梭梭柴、红柳、沙包、白花花的盐碱地在汽车两旁一闪而过……天色快黑了,还没有到目的地。着急的支青开始问:“快到了吧?”带队的同志讲“你们看见三堆火的地方就到了。”汽车开进了戈壁深处,遥远的天际边出现了三个小小的火光,人们开始激动起来“快到了!快到了!”支青们终于到了目的地,戈壁深处新的家。一路上汽车颠簸得翻肠倒肚。而汽车扬起的灰土将人们个个变成了土人。队长、指导员及老职工早就从地窝子里出来迎接他们,把仅有一幢土屋――大库房让给支青们住。房间内已钉好了一排大通铺,中间用芦苇隔开,一边住男娃,一边住女娃。在微弱的煤油灯下,支边青年们进入了甜美的梦乡,开始了人生美好的憧憬。。。。。。
&&&&&&&&&&&&&&&&&&&&&&&
&&&&&&&&&&&&&&四
启明星还在天边闪烁,支青们已经扛着铁锹,举着红旗,唱着歌曲,排着队伍来到这块千百年来的荒凉戈壁开荒造田。支青们的到来,惊跑了戈壁滩上的野兔、黄羊,推土机的轰鸣推倒了几米高枯死的胡杨树.人们砍倒了碗口粗的梭梭柴、红柳。支青们二人一组或抬或拉把枯树、梭梭柴、红柳运到规划条田外一堆一堆堆放起来。早上8:
00食堂送饭的牛车给支青们送来馒头、苞米面糊糊、咸菜和开水。吃过早饭后,又投入了紧张的劳动。稚嫩的肩膀抬肿了,纤细的小手起泡了,但没有人叫苦。白天的戈壁滩,娇阳似火,干风吹得人鼻孔冒烟,加上推土机作业时扬起的灰尘,让人喘不过气来。红柳层中、枯树洞内,时不时会爬出青青的长蛇,常常令胆小的女娃心惊肉跳,而胆大的男娃闻知后,则跑过来用铁锹三下两下便结果了这条长蛇的生命。经过这场惊喜,大家的累意也被冲得光光,又兴奋地干起活来。夕阳西下,支青们下班前把那一堆堆的枯树点然起来,顿时火光冲天。黄羊停止了奔跑,野兔在吃惊地观望。支青们一个个拖着疲惫的步伐,带着满头满脸的汗渍和灰尘,向驻地返回,而身后那一堆一堆的火光,仍在漆黑的戈壁深处激情地燃烧着。
一排排整齐的条田被开垦出来,紧接着就是平整土地、修毛渠、农渠、斗渠、干渠。新疆常年靠引雪水灌溉农田,引水灌溉,修渠是必不可少的。当时修渠的工具就是“和平牌”“大象牌”“公鸡牌”铁锹,大家使用时非常爱护,常把它擦得亮晶晶的。修毛渠要求“一锹深、二锹宽”,挖干渠要求上口宽5.10米深2.05米,这些技术要求,不少人现在仍记忆犹新.由于戈壁滩上盐碱危害农田,还要挖排碱渠。挖排渠大都在冬天进行.新疆的冬天,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白天在零下二、三十度是很平常的事。而下起雪来,能下个一天一夜都不会停。皑皑的白雪一下就是一尺多厚,来年三四月份才能化掉。挖排渠时,支青们四点多钟就起床戴着棉帽、棉手套,穿着棉衣棉裤、毡筒,肩扛洋镐、铁锹摸黑踏着厚厚的积雪,冒着刺骨的寒风向工地走去。热气从口翠上面钻山来,立刻变成霜结在睫毛上,眼睛眨几下就被粘起来。到了工地,任务分配下来后,首先要把戈壁上的积雪铲净,然后再用洋镐刨。地冻二尺有余,一镐下去,手震得生疼,只是刨下一个白印子。一个上午只能刨几个洞,然后再沿洞周围刨个缝,再用镐一别,就把一块冻土块别了下来,然后再用手搬上去。食堂把早饭、午饭送到工地时,馒头都冻成硬块.苞菜也成了凉菜。饿急的拿起冻馒头就啃,啃一口一个白印子。也有的拾起枇杷柴点着火烤热了再吃。一旦有了火,男娃女娃都会围上来.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吃饭时,两只脚还得不停地跳,不然,一会就冻麻木了。饭后,谁也不肯休息,抓紧时间干。许多人手磨起了血泡,震开了虎口,挥肿了胳膊,但谁也不甘示弱。尽管冰天雪地,支青们仍干的汗流夹背,个个脱去棉衣棉裤,在呼啸的寒风中,穿着单衣单裤还热气腾腾地用镐刨,用手搬。天黑之前,硬是把上口宽4米下口宽1.5米深2.5米的挖排渠任务完成。返回的路上,人们呼出的热气都让自己露在外边的头发、眉毛结成白白厚厚的一层霜花!
在荒漠戈壁中引来的天山雪水,沿着干渠、农渠灌溉着支青们辛勤开垦出来的条田。开春,农田要灌返青水;秋末,农田要灌保墒水.“不漏灌、不串灌、高不旱、低不淹、不跑水”这是对浇水班的要求。浇水分白班夜班,昼夜不停,接班的人不到,当班的人不走。浇水时一人一道毛渠,水流到哪人跟到哪。“跑水了!”险情一出,必须不顾一切去堵缺口。有时还会掉进枯树坑的陷阱,深没膝盖,脚拔出来后,胶靴却陷进泥中,都无暇顾及,赶快去堵缺口。缺口堵住后,已浑身是泥、是水、是汗。水在条田里欢快地流,人累得气喘吁吁,倒掉胶靴里的水重新穿上。拾几把枇杷柴点着火暖暖身子。不一会还要提着马灯拿着铁锹去察看水头。夏天浇水时,有时还能捉到6号水库跑下来的鱼。没有东西装,就脱下衣服装鱼,有时连裤子都用上了。浇水班辛苦,浇水夜斑更辛苦,但没有一个支青叫过苦。
&耕耘之后是收获。“喜看稻菽千层浪”,块块条田,麦浪滚滚,到了开镰收割的季节。康拜因收割前,要人工为其割机道、平毛渠.凌晨四点不到,支青们就手拿镰刀摸黑下地了。到了麦田天刚麻麻亮,镰刀一伸进麦垅,讨厌的蚊子小咬就出来叮人,一叮一个疙瘩,又疼又痒.支青们全不顾这些,挥镰割麦,个个争先恐后,看谁割的快、割的净、割的多.十点钟以后,太阳烤得人直冒汗,口干舌燥.腰已连续弯了几个小时,疼痛难忍,割几把就要站起来直直腰。就这样,支青们憋足了干劲,把一块又一块条田的机道割了出来。康拜因夜以继日把一块块条田小麦收割完后,又转入在场上脱粒。人工喂机子又累又脏,脱粒扬起的飞尘让人睁不开眼,不管你戴多厚的口罩,扎多大的头巾,一个班次下来后,头发内、鼻孔里还是塞得满满的灰尘,连吐出的痰都布满着黑迹。但看到金灿灿堆积如山的麦粒,一个个黑乎乎脏兮兮的脸上仍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小麦获得了丰收,玉米获得了高产。几千亩玉米成熟后,只能靠人工掰,拖拉机拉回场上后再脱粒。从十月份能干到十二月份,即使冰天雪地也要把玉米从地里掰回来。支青们天不亮就起床下地掰玉米,太阳落山才能收工。有的支青坐在装满玉米棒子的拖拉机上,一路唱着歌回队。玉米拉到场上后,紧接着就要没日没夜地人工喂机子脱粒。脱粒机张开大口吞下一筐一筐倒进的玉米棒子,吐出黄灿灿的玉米粒子,扬起高高的灰尘。脱粒分白班夜斑,最苦的要数夜班。邹小萍、侯新、秦金兰.等女支青主动向指导员杜子仁请战,坚决要求上夜班。当年她们只有十五、六岁,人比脱粒机也高不了多少。被批准上夜班后,她们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提着一筐筐玉米棒子,吃力地举过头顶倒在脱粒机内,一干就是十二个小时。那时还开展劳动竞赛,倒一筐发一个扉子,为了多拿一个扉子,争取上光荣榜,她们你追我赶,谁也不甘示弱。当年她们像大寨铁姑娘一样,在奶牛场广播中传颂,受到大家称赞.
小麦玉米获得了高产,大白菜、土豆也喜获半收,远销乌鲁木齐、昌吉等地。到农八队菜地拉大白菜的车辆整天络绎不绝,真是喜人,而哈密瓜、西瓜更是又大又甜,回宁探亲的支青,几乎每人都要带上几个去让父母品尝。这种喜悦与自豪,已在支青心目中漫延了四十时年至今!
&&&&&&&&&&&&&&&&&&&&&&&&&&&&&&&&&&&&&
&创业难。支青们在茫茫戈壁滩开发出六号、八号灌区。开始,没有房屋住,就挖地窝子住。地窝子,就是在地面上挖个四米多宽、二十几米长、二米多深的大坑,上面横着几根钻天杨树干,铺上红柳芦苇,盖上泥土就可以了。地窝子,在中国建筑史上找不到它的位置,但房屋所具有的功能,它都一应俱有。酷热的夏日,地表温度三、四十度,而地窝子里只有二十四、五度,睡午觉还要盖上被子。严寒的冬季,室外冷到零下二、三十度,地窝子里炉火通红,火墙烧得暖暖的。人们在里面只需穿着单衣单裤。地窝子,这是当年创业时的住所。男娃一处,女娃一处,一个地窝子里能住上二十几个人。支青们排队买饭的食堂在地窝子里,连队召开职工大会在地窝子里,传达毛主席最新指示、清理阶级队伍、一打三反、农业学大寨.....一场又一场政治运动的召开都在地窝子里!地窝子,留给人们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终生难忘!
“先生产后生活”,农牧业生产上去后,开始打土块盖新房。盖房一般先建办公、生产用房,后建职工集体宿舍和职工家属宿舍。生产队规划房屋布局整齐合理,道路、林带一应俱有.所建房屋全为土坯结构,打土坯就成了首要工序。打土坯头一天要做坯场准备工作,先挖一个大坑,再从渠道里引进来水把土泡透,接着要在平整好的场地上铺上麦芒。第二天,天不亮就要起床到坯场把泥巴从坑里翻上来,吃过早饭就开始脱坯。蹲在挖好的泥巴前,双手从泥堆上挖下一团泥,在铺好的麦芒或细砂上滚动几下,然后双手托起几十斤重的泥团跑到十几米远,把泥巴扣在坯斗里,用手沾水抹平,再把坯斗轻轻提起,一块土坯就算成型了。每人每天要完成400块的任务,一天干下来,着实累得腰痛胳膊酸。支青们越干越熟练,有的一天能打500多块。生产队十几栋房屋的土坯就是支青们和老职工一起没日没夜打出来的。
“民以食为天”。凡是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无不对当年的“吃”留下深刻的印象。关于吃,每个支青都可以回忆起一大堆苦涩的往事。当年支青的粮食定量是每人每月22.5公斤(新疆计量讲公斤、克,一公斤为二市斤)其中70%为粗粮,即玉米面;30%为细粮,即小麦面。当年支青都在长身体时期,加上劳动强度大,油水少,普遍感觉不够吃,.常常是不到开饭时间,肚子就饿得傲傲叫。开饭时间一到,食堂窗口前就排起了长队。晚餐赶上吃面条、吃面片子,一次只能买200克,有的排上三、四次队才能吃饱。那时女娃也顾不上秀气了,600克(一斤二两)面条下肚后还感觉没吃饱,九点多钟又去敲食堂的门,再买下200克(一斤六两了!)吃下肚才能睡着觉。而男娃干脆拿脸盆去打面条。包子、馒头都是200克一个,打赌吃包子吃馒头都能吃上五、六个!现在想想,真是不可思议!不少人写信让家中寄来全国粮票补贴。有探亲假的,从南京回新疆时,在那拥挤不堪的52次列车上,带来大包小包的都是肉呀油呀!当年还有所谓的“病号饭”,也就是面条之类顶多加些菜叶,能看见几颗油星在闪烁而已。有的支青干活累得挺不过去时,装装病,不但可以休息,还能享受平时吃不到的“病号饭”!那时逢节假日、休息天,每十天休息一天,食堂只开早晚二顿饭。平时伙食如此,春节来时也没有什么变化。那时让过“革命化的春节”,一天两顿饭,自然还是馒头、苞米面糊糊、咸菜、苞菜汤之类。每逢佳节倍思亲。除夕夜晚,有的女娃想家了,就忍不住哭泣起来,年龄稍大的去劝,越劝哭得越厉害,结果一屋人都跟着哭了起来。
一九六六年春节过后,春洪就提前来了。春洪,淹没了条田,冲垮了道路,灌进枯树坑更是深深的陷阱,牛羊误入陷阱丢命的事时有发生。二月十七日傍晚支青葛保雄从场部看病步行返回农五队时,不小心陷进302号地泥潭,深没腰部七个多小时爬不出来,直到次日凌晨才被打井队同志发现,聂岗春、刘春林奋不顾身将他救了出来。马车是当年主要的运输工具,春天道路泛碱,马车陷进去,越陷越深,任你怎么鞭打,马也拉不出来,要是赶上深夜受阻,那就更遭罪!而现在春洪又把场部通往小海子的唯一土路在“三棵树”以下淹没了。马车和链轨机都无法行走,职工的口粮无法运下来,农五队食堂已无存粮,二百多号人已面临断炊。场党委采取紧急措施,将粮食送到6号水库,然后再由人背粮抄小路到农五队.三月二十号,还是天寒地冻的日子,农五队支青们摸黑上路前往二十公里外的六号水库背粮。途中女支青谷翠霞,邵柏玲等人陷入泥潭出不来,许淮海等人滚过泥潭把她俩救了出来.之后,不少男支青干脆扒在冰冷的泥潭里硬是用血肉之躯连成一条生命通道,让背粮的支青一个个从他们的身上爬过去。粮食运来了,支青们个个都变成了泥人!
&关于断粮的事,不只农五队。当年,为解决场里的生产生活所需木料,入冬时,曾组织上百名支青由老职工梁廷胜带队去南山原始森林去清林,把一些一、二人都抱不过来的枯死的树伐倒。利用羊肠小道浇上水冻成雪道把伐下来的树干从山上放下来,再用汽车拉回场里。上山三个月之后,大雪封山,汽车上不去,上百人的口粮断了,用带去的猎枪打野猪充饥。当年没有通讯工具,只能派人下山送信。从山上到雀儿沟有上百公里路,最难的是要穿过冰雪覆盖、野兽出没的原始&
森林,没有人敢下山送信。而南京支青董新生自告奋勇和王子纯一道下山送信,走时每人带几个& 馒头和一把斧头防野兽用,艰难地走了二天一夜,馒头吃完了吃雪,脚磨山了水泡也不能停下来&
休息,人只要一停下来非冻死不可。经过万般艰辛,董新生先到了红山水库,见到场里的人时,& 大家都认不出来他了。在山上他三个月没理发没刮胡子,模样全变了。领导得知山上断粮的消息&
后,连忙火速组织人员上山送粮。山上的同志无不感激董新生和王子纯二位同志。
那时,不但粮食供应紧张,连饮用水也奇缺。农五队、农八队吃水要用牛车到三公里远的小&
海子分场去拉。冬天挑冰块化水洗脸、洗衣服,化雪水做饭。而夏天酷署口渴难耐时,开水送不上来,不少人就喝又咸又苦渠道里的水。即使水中有青苔,红虫也顾不上,干渴比饥饿更难受。
吃的艰苦,也有吃的趣闻,像冬天在戈壁滩厚厚的积雪上套野兔子,打野鸭子……还有很多很多趣闻轶事。
支青们不但把荒凉的戈壁开垦成良田,同时也把文明之风带给了这片沃土。当年,先期而来的老职工为奶牛场的开发建设付出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但其中有很多老职工文化水平不高,他们&
终日辛苦耕耘,文化生活单调。支青们的到来,丰富了奶牛场的文化生活,带来了精神文明新风.& 支青组建的文娱宣传队,活跃全场上下,把欢乐送给了各族职工;田间地头,会议室内,支青在&
领学老三篇、最高指示,教唱革命歌曲:在各个连队,他们办政治夜校、开扫盲班,帮助老职工& 学文化、学科学;节假日,他们举办歌咏比赛,打篮球、拔河、下棋、开展积极向上的文娱活动,&
抵制赌博等不良之风。支边青年将大城市先进的科技和生活方式带到奶牛场,文明之风使各族职工受益匪浅。
“家书一封值千金”当年奶牛场没有邮局,上下三十多公里没有班车通行。支青和各队老职工的书信、报刊、文件的传递就靠一个外号叫“毛骡”的支青传递。他的真名叫陈殿华,是一九&
六五年南京支青,支边来场后分配到农五队。当年冬天,也就是十一月七日,他被大家推选为通& 讯员。他办事认真、能吃苦。冬天,无论天下多么大的雪,天不亮他就冒着严寒,穿过白茫茫的&
戈壁向场部走去,厚厚积雪中留下他深深的脚印。每天要往返步行六十多公里路,从场部背着大量的报刊、包裹及上百封信件,回来之后天己漆黑一团,他顾不上疲劳,把一件件、一封封信件送到各个支青、老职工及连队领导手中。寒去暑来,他不辞辛苦地为大家取信、送信、寄信,从未掉过一封信;常年累月,他任劳任怨地为大家传递着亲情、恋情、友情。须知当年,家书岂止抵万金,
看电影这是当年最开心的文化生活。一些支青担任电影放映员,用牛车、马车、手扶拖拉机带上电影放映机、柴油发电机轮流到各生产队去放映电影.那时大部分电影被禁放,只剩下“样板戏”和少得可怜的几部电影。而且那时电影全在露天放映,夏天蚁子咬小咬叮,冬天穿着厚厚的棉衣,还冻得直打哆嗦。即使如此,人们看电影的热情丝毫不会减少。“放电影啦!放电影啦!”小孩子们高兴地奔走相告。放映员在空旷场地的二根木杆上挂起了银幕,捆好喇叭,拉开电源线,架好35毫米放映机。待天黑后,银幕前后已坐满了人,不久电影放映员启动放映机,一束白光射到银幕上,有人恶作剧地抖动着手影,影片开始后,顿时全场鸦雀无声。冬天,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人们,只露出两只眼睛一动不动的盯着银幕,两只脚冻得不停地在地上跺着……人们坚持着看完整场电影。散场时.已是深夜,叫喊声、呼唤声此起彼伏。人们带着看完电影后的激情和喜悦回家。若是到外队看完电影,深更半夜,拖儿带女,在漆黑的土路上深一脚浅一脚往回走,跌跌撞撞,虽狼狈不堪但个个仍心满意足。
&一九七0年前后,场部、分厂及生产队陆续办起了学校。当年选拔的老师,几乎全是文化素质较高的南京支青。
"b, p, m, f.....”朗朗的读书声传遥了戈壁大地.一九七0年夏.奶牛场最边远的生产队――农八队建起的学校开始上课了。队领导把当年最好的土屋改建成宽敞明亮的教室,用水泥加上黑墨汁泥在墙上当黑板、一排排课桌用士块叠成,教室里砌有冬天防寒用的火墙。教室门前,还平整出一块场地当操场。推荐教师时,广大职工一致推荐一位南京女支青当教师,她叫宣怀秀,外号叫小二,她在家中排行老二。他性情温和、心地善良,说话总带着笑,个头不高、责任心强.当时队上已有十七、八个要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他们在戈壁滩上长大,没有受过学前教育,让他们安静地坐在教室里上课,是要耐心地教育。每天上午上课前,她都耍挨个给孩子们检查:手指甲剪了没有,脸洗干净了没有,铅笔削尖了没有,家庭作业做完了没有……上课也要点名:“吴新文”“到!”“杨建红”“到!”“库鲁巴”“到!”库鲁巴是班上唯一的维吾尔族小女孩.点名时.哪个同学没来,放学后她都会去家访,给补课。上课时,她认真讲解,耐心引导,循循善诱.她对待学生像白己弟弟妹妹一样关爱,从未打骂过孩子。课间操时,她带领孩子做操、跑步.休息时,给孩子们讲故事,一群孩子围着她静静地听讲:夏收时,她带领孩子抬麦穗交给队里:严冬时,她带领孩子们扫雪、堆雪人、打雪仗……探亲时也要带些南京的糖果给孩子们吃。库鲁巴有次生病缺课,她步行五、六里路到她家帐篷里给她补课。她自己生病了,还坚持给孩子们上课。她一个人教这个班不但要教语文、教数学,还要教唱歌、画画、体育。更要注重德育教育,培养孩子们讲卫生、讲文明、讲礼貌、爱科学、爱劳动、好好学习,长大要做共产主义事业接斑人。她白天跟孩子们上课、做操、讲故事,晚上在煤油灯下备课、批改作业.她任劳任怨,一心扑在教育孩子们的身上。为这些孩子的成长铺垫了一个平台;为孩子们漫长的人生道路,点亮了第一盏明灯。当她把一年级的孩子教到三年级时,她不幸患病住院,即使在病床上还记挂着这些孩子升入四年级后的学习情况。一九七四年元月,当她病逝的消息传到农八队学校后,孩子们都哭了!库鲁巴的爸爸哈斯木听到后,骑马赶到农八队,沉痛地跟指导员郭德亮说“宣老师,亚克西她走了,我们难过喃!"像宣怀秀这样一心扑在教育上的老师数不胜数。邹小萍,厂部小学校里的老师,也是一位南京支青.她当班主任,工作认真负贵,身教重于言教.七月卅日学校组织学生拾麦穗,她怀孕快临产了,还挺着大肚子冒着40度的酷署,带领全班学生到几公里外的麦田里去拾麦穗。她腰弯不下来,就坐在地上,把自己周围的麦穗拾干挣后再用手撑着往前挪,坐下来再拾……就这样咬着牙,坚持到傍晚拾完麦穗带领学生回到学校。第二天她就生下了自己的女儿。她的敬业精神至今仍在奶牛场教师中传诵!
当年一共有六十五名南京支青先后在奶牛场的小学、中学里当老师。他们个个兢兢业业、踏蹄实实、任劳任怨,把自己的知识和青春年华都无私地奉献给了奶牛场的教育事业。为奶牛场、为新疆、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栋梁之材.他们在奶牛场教育了一代人,却影响了几代人!
另外,有十一人当上了医生,为广大职工防病治病,为场医院的创立、发展、壮大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有六人当兽医,为畜牧业发展做出了贡献。有四十名南京支青当拖拉机手、康拜因手、推土机手、挖土机手,是场机务战线上的主力军.他们风餐露宿驾驶着东方红一54.带着双轮双铧犁把荒凉的戈壁开垦成一块块良田,拉着二十四行播种机,把希望的种子播向大地:牵引着康拜因,收获着丰收的喜悦。有十九人担任会计、统计等业务干部,为连队当家理财,为职工领发工资,为领导当好助手。更有十三位支青被场领导培养选拔到队长指导员的岗位上,成为农牧业战线上的带头人,为奶牛场的发展做出了全方位的贡献。
&&&&&&&&&&&&&&&&&&&&&&&&&&&&&&&&&&&
戈壁滩上的红柳.绿了又红,红了又绿;田间路旁的沙枣花.谢了又开,开了又谢:岁月的年轮,在支青的身上多了一圈义一圈;爱情的春雨已洒落在天山脚下。当年支边的少男少女,经过岁月的历练,开始了谈婚论嫁。每个人都有一段难以忘怀的情感经历,每一对姻缘无不打上那个时代的印记。尽管支边当初,每一批男女比例儿乎绝对相等,但真正到了谈婚论嫁时,生活环境的艰辛、社会环境的影响,做出的抉择也各不相同。同去的支青有些结成了伉俪,相伴终生。不同的民族也会佳偶天成。南京支青哈文兰1968年嫁给了哈萨克族青年铁力别克,就是缘分。两个人同在一个队,又都是同年同月同日生,当时一个是兽医,一个是挤奶员,他们在共同的艰苦劳动中结下了情缘,走上了婚姻的殿堂。婚礼是按哈萨克族习惯举行的,他们也是唱着语录歌进了洞房。
选择支青也好,选择贫下中农也好,选择干部、军人也好,无论当年怎么选择,当年申领的结婚证都是一种格式。正面是红底黄字,左边是汉字,右边是维吾尔文字。“结婚证”三个大字上边,印着“毛土席语录”“实现婚姻自由,男女平等……”“真正的男女平等,只有在整个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才能实现。”反面是粉红底黑字,维吾尔文字在左边,汉字放在右边了。内容为“结婚证姓名一性别一年龄一岁自愿结婚,经审查合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关于结婚的规定,发给此证。填发单位:呼图壁县呼图壁镇革命委员会xxxx年XX月XX日”
“坐上大卡车,戴上大红花,远方的年轻人,塔里木来安家……”支青们终于安下了自己的家。两个人的单人床板一并,就是结婚后的双人床。儿女的出生又为这个家增添了无尽的欢乐和慰籍。支青们开始辛苦的操劳起这个家。夏天,休息天也不休息了,起早贪黑打土块盖小房子改善居住条件。从戈壁滩上挑来烧饭取暖用的批把柴,在家门口堆成了小山;秋天,在家门口挖菜窖子,开始储存大白菜、萝卜、土豆。冬天,一夜大雪过后,早早起来把屋项房前的厚厚积雪扫掉。然后,去自流井挑水。严寒的冬季,自流井周围结成厚厚的冰,走在上边一不小心就要滑跌倒,天天都有人跌得人仰马翻。初为人母的女支青,就蹲在自流井的冰上洗衣服,刚洗好的衣服一会儿就冻结在一起.白天,支青们劳累一天回家后,未进家门,鸡呀鸭呀就迈向前向主人要吃的.不少支青的家中都喂鸡、喂鸭、喂兔子。写到这里,讲一件趣事。开春后,南京支青董文兰家养的一只老母鸡突然不见了,怎么找也没找到,心想是不是谁嘴馋抓去杀掉吃了,心疼几天就忘了。可是过了二十三四天后,这只老母鸡居然领着一群自己孵出来的小鸡回来了,这才叫“真是乐死人!”当年维系支青生活来源是工资。病假、探亲假、工休日工资照发,只有事假才扣工资。从1965支边进场起月工资一直是25.80元。从1967年7月1日起增加到30.88元:1975年1月1日起才增加到41.25元。直到1978年3月1日工资才调整到50元。这是农工工资,机务、教师的工资要稍高些。支青有了孩子,尤其是女知青当了妈妈,更是含辛茹苦。白天,繁重的体力劳动,累得腰痛腿酸,回家后还要忙家务忙孩子。若孩子有个头痛脑热更是操碎了心。为了孩子,为了这个家,支青们更是勤勤恳恳,伴着岁月默默做着奉献。
&&&&&&&&&&&&&&&&&&&&&&&&&&&&&&&&&&
悠悠岁月情。在当年艰苦创业的历程中,奶牛场各级领导对这批涉世未深稚气未消从大城市一下子来到戈壁滩的少男少女们倍加关爱和呵护。生活上给他们以温暖,劳动中给他们以照顾,政治上给他们以鼓励,培养他们入团入党。对一些出身不好的支青,能顶住压力,一视同仁加以培养,使不少人成为教师、会计、统计、医生,还有的被选拔到领导岗位上。在当年阶级斗争风声鹤泪的年代,他们这样呵护着一代支青,实属不易。时至今日,支青们只要提起陈芝旺、倪建强、李光淑、孙样印、杜子仁、粱廷胜、薛海秋、郭德亮、徐新民、卢志云…等等当年的领导,无不心存感激。
老职工和支青的关系非常融洽。老职工对支青更是关怀备至。支青处处和老职工打成一片,同劳动,共甘苦。为老职工写家信,开拖拉机的为他们到戈壁滩上拉批把柴。老职工家属生孩子了,支青把家中从南京寄来的红糖送去……而支青病了,无论酷暑盛夏,还是腊月寒冬,不管白天还是黑夜,赶马车的老职工杨宗文都会套上马车,迅速把支青送到卅公里外的场部医院看病而毫无怨言。逢年过节,老职工总是争着请支青去他们家吃饭。你若去了,他认为是看得起他家,高兴得不得了。一天下来.东家请,西家请,其乐融融!平时生活稍有改善也忘不了去请支青。老职工王中友,每次家中杀鸡,都要叫安江去请聂宪、朱啸天等机车上的支青来家里改善一下伙食.一位女支青生儿子时,家中连一个鸡蛋都没有,民族职工哈斯木冒着鹅毛大雪给她家送来了30个鸡蛋。要给他钱,坚决不收,诚恳地讲:“给钱就看不起我们民族人了,就肚子胀呢”!民族职工淳朴、热情好客。每逢古尔邦节、肉孜节在请领导的同时,也把支青请到帐蓬里作客,热情地招待大家。帐篷中间摆放上各类干果、囊饼、o子、点心。大家依次双脚跪坐在帐篷四周,一边聊天,一边喝起奶茶。不久主人的妻子端来用刚屠杀好的羊肝炒上的热菜,再拌儿个凉菜,就开始喝酒。大家边吃边喝边唱,气氛相当融洽.喝的差不多了,主人拿来撤玛宛儿(洗手用的铜盆)和巧尔拱(铜水壶)来请你洗手,说明手抓羊肉(民族人叫摩尔达克)就要上来了.主人拿水壶往你手上倒水,‘底下用盆接着,倒三遍水洗三把手,用毛巾擦干。接下来就开始吃手抓羊肉。大家更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豪爽极了。接下来就是吃抓饭,等吃完抓饭天都快亮了。如果你是骑马去的,还可以参加他们的叼羊比赛,那场面就更刺激了。新疆的冬天,一入冬雪就没完没了的下个不停。飘飘洒洒的大雪覆盖着大地,放眼望去天地浑然一色.支青李德乾就在返队时迷了路,被素不相识的民族职工发现,把他带进帐篷里,给他喝奶茶,吃手抓饭,晚上留他在帐篷里住宿。
支青之间更是患难与共,情深谊长。干重活累活,男支青总是帮助女支青去干,而女支青省下饭票也送给男支青,年长的支青像对待小弟弟小妹妹一样呵护年幼的支青。大家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王宝兰是南京支边青年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大家都叫她“小宝兰”。她是1952年11月26日出生,1966年8月支边时还不满14周岁。为了能支边新疆,她瞒报岁数,把年龄写成“16岁”,实现了支边新疆的理想。到奶牛场后,她和所有支青一样拾荒、造田、割麦子、挖排渠,干活时,大家都自觉照顾这位小妹妹.有一天深夜,小宝兰生病了,急需送场医院救治,可队里又没有马车可送。情急之中,徐长根、蔡兆明等七八个男支青找来扁担绳子捆成担架,垫上被子,让她睡在上边,大家轮流抬着。漆黑的夜晚,支青们手提马灯,穿过茫茫的戈壁滩,在高低不平的十路上,一路急行了三十多公里,把她抬到场部医院,及时得到了救治。
当年文化生活非常单调,一到晚上,只要队里不开会,老职工们就会聚到支青的集体宿舍,听支青们吹牛。那时最感兴趣的就是听聂宪“吹”“一支绣花鞋”怎么不翼而飞,火葬场太平间如何阴森莫测,梅花党幽灵飘荡,令人不寒而栗。一晚上讲上几段,能讲好长时间。常常是饭还没吃完,听讲的老职工都上门来了。就这样一个个夜晚,陪伴着大家度过了难耐的文化饥荒,凝结了支青和各族职工之间割舍不断的真情。
紧张的劳动之余,善意的恶作剧也时有发生。夏收场园上劳动时,能逮到不少成窝的红红的刚出生不久的小老鼠。调皮的男支青就动起了歪点子,下班后带上几只,偷偷放在女支青宿舍的门上。女支青一开门,小老鼠就掉在了头上,吓得直叫。还有在工休假日晚上,有个闲得无聊的男支青用床单、电筒等作道具,扮成鬼去吓唬女青年。所有这些恶作剧,至今回忆起来,仍回味无穷。
一九七六年夏季.六号水库举行纪念毛主席畅游长江10周年纪念活动时,突然在水库闸门口传来了孩子们“救人啊,救人啊”的喊叫声。在水库闸门口的一条木船上一个小女孩不慎掉入水中,在闸门口处挣扎,眼看就要没命了。支青王汉水看到后,火速跑到闸门口,什么也没有多想,衣服都来不及脱.不顾危险跳入闸门口的水中,把落水的小女孩救上岸,把其他小孩赶离水库。这件事至今人们仍记忆犹新。
返城大潮。
1978年10月18日,云南农垦总局西双版纳分局景宏农场10分场上海知青丁慧民起草了《致邓副总理的公开联名信》得到974名知青的联名签署。信中讲述了云南知青的困境和要求回城的愿望。公开信发出后,没有回音。11月16日他们又发出第二封公开信,仍无回音.于是53841名知青在丁慧民的带领下开始了长达二个月的罢工,使整个垦区工作陷入瘫痪。云南垦区的风波很快蔓延到各地。新疆阿克苏垦区16个团场的上海支边青年也举行了游行、集会、停产罢工、要求回上海。12月18日丁慧民又带领60名知青北上请愿,于12月27日到达北京。1979年1月4日,国务院副总理王震,民政部部长程子华等中央首长受华主席、邓副总理委托接见了于慧民等十位代表.邓副总理亲自对此事作了指示。次日,丁慧民即带领北上知青取道重庆于1979年1月18日返回昆明。真是巧得很,也就是丁慧民等知青抵达昆明的这一天,1979年1月18日国务&
院知青办《关于处理一些地方知识青年请愿闹事问题的请示报告》提出了六条意见,上报国务院& 后即被批准下发。六条意见:1.积极办好国营农场......2.需要商调回城的可以参照已经办理病退、&
困退的规定,仍由知青部门负责办理.3.城镇职工退职退休后可以招收其在农场的子女.4.从国营农场参军的知识青年,从1979年起退伍复员后可以回父母所在地分配工作。5.城市招工时,允许到农场商调本市知青。6.上海郊区去云南农场的青年,本人愿意回原籍社队,可以允许。云南省委第一书记安平生在一月二十一日昆明召开的三省四市会议上讲“知青闹事两个多月了,现情况己明。办法有了,解决问题按中央国务院六条,省委同意。对知青尽量做工作,愿意留下的欢迎,不愿意留的都走……”从丁慧民第一封信的发出,到省委书记安平生的讲话整整99天,大返城开始了!云南地区十万知青悉数返回了城市。一下子终止了在中国大地上延续了近三十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知青们发自内心感谢世纪伟人邓小平!
种牛场党委遵照畜牧厅指示,认真贯彻中央国务院六条意见精神,切实做好支青返城工作,要求场机关及各个生产队、厂,对已接到商调函的支青,要尽快给予办理离场交接手续。从一九七九年五月份开始,商调函来一个,办妥一个,来一批,办妥一批.支青要回南京了,领导为他们高兴,职工为他们高兴!相处十几年的支青真要走了,领导倍感惋惜,职工更觉难受。走前,连队领导及职工纷纷邀请支青去吃上一顿离别饭。走时,支青们把自己养的鸡、鸭,烧饭用的堆成小山的枇杷柴,及一些农具、用具无偿地送给了老职工。用拆下来的床板做成包装箱,只装上被褥衣服,支边时的胸牌,学毛选、学大寨、生产大会战、年终评比场部发给的奖品奖状,仿佛要将过去的时光全部装起来带走.而有些洒脱的单身支青却将所有的东西全部送给了老职工,“不带走一片云彩”,只带着与生命等价的户口和档案。当支青坐着队里派给的马车离开时,领导与支青紧紧握手舍不得松开,职工在田间地头向奔跑的马车频频挥手,小学校的孩子们望着离去的老师泪流满面……归心似箭的知青们坐马车到了场部,又换乘场部的汽车来到了乌鲁木齐。随着火车的一声长鸣,支青们又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回到了古城南京。
当年支边种牛场的396名支青中,绝大部分回到了南京。少数人还留在新疆乌鲁木齐、呼图壁、善都、米泉、哈密等地。有10名支青毅然放弃了回城的机会,在种牛场的教育和农牧业战线上继续奋斗着、奉献着。还有一些知青的英魂却长眠在这块土地上。人们忘不了沙明,他是南京第三批进疆支青,来时刚满16岁,活泼好动,为人热情,是个十分讨人喜欢的小男孩。进场后当了八年的放羊倌,与羊群和草场结下了不解之缘。夏天,茫茫的戈壁滩上,沙明骑着马,扬着鞭,奔驰在草场内,守护着四、五百只的羊群。冬天,要转草场到南山冬窝子,那儿牧草茂盛,但山路崎岖难行,悬崖绝壁下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可走,悬崖边则是万丈深渊。在羊肠小道上,羊只能一只一只跟着走,马要牵着慢慢地过。1974年转场途中,沙明为救一只掉到悬崖边上小羊,自己摔到崖底。场里派出的马队几天后才在山谷中找到他的遗体。无法确定他24岁的生命时钟是何时停正来的,只见他左腕上的手表停在11:30!他为保护国家财产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场里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年迈的父母也从南京赶来为他送行。时至今日,人们仍十分怀念这个把青春和生命都奉献给这片土地的十分讨人喜欢的小男孩―沙明!
还有南京支青韩学明在农五队铡草时,因排除铡草机故障,不幸滑倒在铡草机刀片上,身负重伤,失血过多,抢救无效,永远离开了我们.实现了他当年支边时写下的“把青春和生命都献给新疆建设事业”的誓言。
返城的支青开始了人生新的拼搏。尽管他们人生最美好的青春时光已经过去了,但他们凭着&
坚强的意志、吃苦耐劳的精神,一切从零开始。坚韧不屈、顽强奋斗,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中留下了一行行新的人生轨迹。昔日的农工有的成了今日的科长、处长、经理、厂长。过去的男娃、女娃,有的当了会计、教师、教授、所长、院长。有的开办公司,成为民营企业的老板。更多的人&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成为企事业单位的骨干力量。还有一些人,在自谋职业的道路上艰辛拼搏、自强不息、勤劳致富,负重至今仍负重致远。当年支边的少男少女,现在不少人都当起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当年出生在戈壁滩上的支青后代,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有的当起了医生、教师、教授、研究生、公务员;有的自己开起了公司,当上了企业的经理、厂长、董事长。有的留学国外继续深造,更多的人兢兢业业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
“西部大王”的风采,“西部大王”是国内摄影界同行送给摄影家屠耀康的美称。屠耀康,1966年8月支边新疆呼图壁种牛场,时年16岁,个子不高,支青们都亲切地喊他“小康”,并一直喊到现在。在支边新疆的艰苦岁月里,茫茫戈壁,有他开荒造田的身影;厚厚积雪,有他看护林带留下的脚印。摄影,是他们的业余爱好,也是他的精神寄托。繁重的劳动之余,总能看到他拿着一部从南京带的老式相机,用父母从南京寄来的胶片,为支青、为职工、为连队,为种牛场,为当年的岁月拍照。在夜晚,他在居住的地窝子里,煤油灯下,用最原始的方法冲印的张张照片,记录着一代知青的酸甜苦辣,记录着种牛场的发展壮大,记录着共和国的前进步伐。农业部出版发行的《中国黑白花奶牛育种成功十周年》画册,大部份照片都出自于他的手下。
随着支青返城的大潮,他回到了南京,继续展现着他的摄影才能,为南京奶业集团做宣传摄影广告,出宣传摄影画册。割舍不下的新疆情缘,仍让他始终把镜头瞄准西北。每次去西北采风,都是风餐露宿,忍饥挨饿奔波在戈壁沙滩,雪山草原。“天路”是阿里地区全国最难走的一条盘山公路,山路陡峭,九曲十八弯。为了拍摄运输军车车队进藏的镜头,他硬是在山顶上冒着严寒呆了一天半的时间,终于捕捉到镜头之中。《屠耀康西部风情摄影画册》摄影集2002年12月由中国摄行出版社向国内外出版发行。紧接着《内蒙古克什克腾旗的春天》摄影集也发行问世。由江苏省文联、江苏省摄影家协会联合举办的《屠耀康西部摄影展》在江苏省美术馆开幕,引起极大轰动。一幅幅色彩纯净,令人心旷神怡的作品,让人尝心悦目;一张张影调柔和,韵律优美,如入仙境的佳作,让人心驰神往。“西部大王”的美称由此而来。他的不少摄影作品在国内举办的影展、影赛上获奖,他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从二OO四年起又受聘于南京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对他进行专题采访报导。近几年来,屠耀康摄影采购的足迹,从天山
南北到东海之滨,从大兴安岭到雪域高原,已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屠耀康,他的人生,因支边而壮丽,因摄影而辉煌!
“那个年代已过去这么多年,酸甜苦辣还在梦中出现”回城支青们始终魂牵梦绕着天山戈壁.种牛场的父老乡亲也深情地思念南京支青。在种牛场建场四十周年庆祝活动的喜庆日子里,向回城的南京支边青年发出了邀请信.十九位当年支边知青,从南京来到了种牛场。阔别十几年,今日回故乡,乍见疑是梦,恨别情未休。支青们踏上了日日夜夜思念的土地,喝上了无比甘甜的自流井水,见到了久盼的场队领导和父老乡亲,个个心情激动,感慨万千!支青们高兴地看到了十几年来场里发生的巨大变化.路宽了,树高了,楼多了,人富了,三种产业并进、多种经济并存,已成为中国重点种畜牧场之一,全国最大的种牛培育和鲜奶生产基地,是享誉海内外颇有知名度的现代化企业。场领导和各族职工见到了为种牛场开发建设付出了人生宝贵青春年华的南京支青更是盛情招待。场领导设宴为代表团接风洗尘。领导还陪同代表团坐上场里的大轿车到全场上下参观访问。当年的老职工更是争着拉着代表团团员到自己家中吃饭.述不完的情,讲不完的话。有一位年愈花甲的老职工为了会见一位当年的支青,从几十公里外走到代表团驻地东泉宾馆。他坐在宾馆外的台阶上,从中午一直等到夜间二点多钟,见面后紧紧拥抱,老泪横流,动情地讲“我们总算把你们盼来了!”而当年被支青教过的学生,他们己长大成人,成为场和自治区各条战线上的栋梁之材.不少人已是科长、场长、经理、教授、院长、高级畜牧师.但他们见到日思夜想的老师,更是得意忘形,欢喜若狂。汤泽民当年在场中学担任老师,这次回场参加场庆,整天处于学生的热情包围中,学生们一桌桌丰盛的宴请,一张张师生亲密的合影……这场景当时被大家称之为“汤泽民旋风”.一九九五年九月二十六日,种牛场建场四十周年庆祝大会在场棉纺厂召开.新疆人民广播电台进行现场实况转播。支青代表步入会场时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学生组成的鼓乐队奏起了欢快的迎宾曲。大会开始后,金庆桐代表当年396名支青向大会宣读《贺词》受到了七次热烈的掌声。这时新疆人民广播电台现场播音员激动地解说“引人注目的南京支边青年代表团的贺词把大会引向了高潮!”这声音随电波迅速传遍天山南北、长城内外、大河上下……
浓浓深情暖冰冰。孙根生,1965年第一批来到种牛场的南京支青.当过农工、牧工.由于长期的艰苦工作,致使其患上强直性脊柱炎和风湿性关节炎.整天拘楼着腰,连半桶水都拎不起来。经有关部门鉴定,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1985年5月种牛场为他办理了病退手续,1991年带着失去母爱的儿子回到了南京.在一个不足3平方米的披屋里一住就是七年.儿子叫孙冰,是南京新宁中学初三(1)班学生.高高个头,浓浓的眉毛下有一对乌黑闪亮的眼睛,他待人彬彬有礼,性格内向,消瘦的脸上充满着真诚.他学习刻苦,是班上的学习尖子,多年来被评三好学生.他又是一个十分孝顺的孩子,默默操持着一切家务,悉心照顾着残疾的父亲,吃力地挑起家庭的重担.孙根生,这个饱经磨难的父亲,用他那每月80多元的病退工资支撑着这个家,支撑着孙冰上学。父子二人,就这样无声无息、无怨无悔、默欺无闻地生活在南京城的一条小巷深处.1996年5月30日江苏电视台记者左一宪偶然得知孙根生父子的境遇后,记者的职业敏感促使他立即将情况传回台里,引起重视,更唤起全社会向孙家父子伸出友爱之手。6月1日江苏电视台副台长陈良超和工会主席顾金荣山现在孙根生的小屋里,并亲自送上台和工会捐助的5000元人民币。父子俩哭了.随后,江苏电视台制作了电视报导《一个真实的故事》共六集:《孙冰和他的父亲》、《伸出你友爱的手》、《真情永恒》、《爱的旋律》、《走向明天》每集30分钟。六集播完后,又重播一次。从6月6日晚9:
30第一集的播出,到9月11日晚11时复播完最后一集,历时四个月。当6月6日第一集播出后,立即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随后《扬子晚报》《金陵晚报》《南京日报》《新华日报》《江苏广播电视报》《莫愁》杂志均进行了大量的报导,众多素不相识的市民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南京、无锡、徐州、连云港、西安、上海……等地无数人给他们汇款赠物。湖南路商场6月21日作出决定,除承担孙冰今后上学的所有费用和发给奖学金外,每月支付120元生活费,直至走上工作岗位。种牛场领导行建华得知孙根生父子的困境后,立即在全场干部会议上进行募捐。场工会也在6月20日向全厂职工发出募捐《倡议书》,很快各族职工11030元的捐款汇到了孙根生手中.这不仅让孙根生父子感激不尽,更让众多回宁的当年支青深受感动.他们发自内心感谢他们第二故乡的父老乡亲――新疆呼图壁种牛场的领导和广大各族干部职工!
&&&&&&&&&&&&&&&&&&&&&&&&&&&&&&&
悠悠岁月情难却。南京支青在种牛场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风雨历程,在这里只是只言片语的追记.写不尽的岁月,记不全的人生,讲不完的故事,燃不尽的激情.仅以此篇献给支边到新疆的南京支边青年!
四十年过去了,那刻骨铭心的激情,激励着一代人又一代人。四十年的魂牵梦萦,是对新疆沃土的牵挂,是对种牛场父老乡亲的眷恋,是与天山戈壁割舍不断的情缘。
当年的支青,象戈壁滩上的红柳,坚守在种牛场这块土地上矢志不移,无悔无怨,伴着岁月默默地做出过奉献。今天,他们都陆续退休或即将退休了。大批城市支边青年活跃在边疆的一个省份并长达整整一代人的时光,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将来也不可能再有。他们的事业与生活,他们的苦与乐,他们的行与思是首隽永的诗,是一曲壮阔的歌,将永远成为支青人生的慰籍,后人宝贵的财富,共和国历史画卷中浓重的一笔。
支边到新疆天山南北的南京支边青年战友们,新疆将永远记住你们!
&&&&&&&&&&&&&&&&&&&&&&&&&&&&&
&&&&&&&&&&&&&&&&&&&&&&&&&&&二00四年十二月九日
&&&&&&&&&&&&&&&&&&&&&&&&&&&&&&&&&&&&&&&&&&&&&&&&&&&&&&&&
楼主邀你扫码
参与上面帖子讨论
发表于:08-12-26 15:52
& 满含热泪看完悠悠岁月情,仿佛又回到过去的岁月.艰苦的生活不仅磨练了我们,更成了我们的精神财富.&
发表于:08-12-27 10:23
&真实写照。
发表于:08-12-29 20:01
列车,带走了我们一代人的青春,在毛主席挥手我前进的时代,顿成燎原之势,他们中,有的人再没回来,今天回望40多年,岁月磋跎,在我们年轻的躯体永不缺少激情的血液,同样的激情也以不同的方式释放,遍布边疆和大江南北的知青怀着;大有可为的梦想,走出城市,进入了陌生未知的边疆农场,农村,他们经历了有汗水困苦,欢笑愉快,也有难言的泪水。而支撑他们的,恰是各式各样的梦想和对未来美好理想及憧憬。然而当时的现实远没有大功i宣传机器中所描绘的那样美好,无数美好,无数美丽的青春就这样伴随着光荣和梦想在时光中褪色,有人在艰苦奋斗的岁月中消失,有人在单调的重复中沉沦,更多的人在艰苦的挣扎后,回到了城市。但无一例外的是,那曾经令他们为之神往的光荣和梦想时代都悄然逝去,代之而来的是悄然出现的半头银发,和那几乎湮没的往事记忆。也许,这就是我们成长的价值吧、时至今日,不管怎麽说中国的历史在一场歪打正着的运动中,造就了【知青】这样一个群体。这场运动以对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产生了冲击和影响。今天怎麽评价都不为过,在今天,我们仍然时时。事事可以看到这种影响。【知青】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了。但是【知青】并没退出历史,他不仅影响了知青这一代【包栝知青父辈】。也必将在另一个意义上深刻的影响他们的下一代,可能是下几代人。&&&&&&&&&&&&&&&&&&&&&&&&&&&&&&&&&&&&&&&&&&&&
发表于:09-10-31 16:51
感谢张勤叔叔
&&& 我父亲孙根生现在住在江宁,他的电话
发表于:09-10-31 18:44
感谢楼主,让我们二代人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发表于:09-11-18 23:04
你尚未登录或可能已退出账号:(请先或者
【敬请阅读】
亲爱的网友们,、有更新哦!
请您务必审慎阅读、充分理解各条款内容,特别是免除或者限制责任的条款、法律适用和争议解决条款。免除或者限制责任将以粗体标识,您应重点阅读。
【特别提示】
如您继续使用我们的服务,表示您已充分阅读、理解并接受《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全部内容。阅读《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过程中,如果您有任何疑问,可向平台客服咨询。如您不同意《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任何条款,可立即停止使用服务。
南京西祠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我已阅读并同意、中的全部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稳定员工队伍计划措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