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国慕容氏世系表现在还有多少人?

东胡鲜卑族显于史书者,共五部:乞伏氏、秃发氏、宇文氏、慕容氏和拓跋氏。在魏晋南北朝时代,它们先后在我国华北、西北地区建立多个割据政权,其中以拓跋氏建立的北魏,版图最大,历时最久。当在长江流域代晋建宋时,就意味着黄河流域的五胡十六国行将谢幕,而以狂风扫落叶之势最后戛然收尾的胜利者,即为鲜卑族之拓跋部。拓跋部从公元386年建立北魏,到439年统一北方。肇基北朝,拉开了南北朝对峙的帷幕。立国长达一个半世纪(386年~534年),北方万里江山尽为其所有。北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对我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产生过重要而积极的影响。 由游牧民族过渡到农耕民族,是鲜卑族拓跋部历史上的重大变化。而其所建立的北魏政权,之所以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是因为这一民族善于吸收汉民族文化的精髓,从而使该民族脱胎换骨,社会、经济、文化得到迅速提升。当时在统一北方的战争中,每个民族都面临诸多对手,互相杀伐,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如果稍有闪失,整个民族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万丈深渊。好在拓跋部的几代首领都能审时度势,纵横捭阖,确定先后打击的目标,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鲜卑族拓跋部谱写出了一曲荡气回肠的时代最强音。正是在这种血与火交织成的惨烈熔炉中,铸就了中华民族一次空前规模的民族大融合,鲜卑族拓跋部是其中融合最为彻底的游牧民族,他把原始部落的尚武精神与华夏民族的辉煌文化与传统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催生出新的民族精神与性格,喷薄出勃勃生机。在中国的历史书页上,闪耀着夺目的光辉。可以说,如果没有北魏帝国的承前启后,也就搭建不起隋唐恢弘盛世的桥梁。 拓跋史迹 鲜卑拓跋部是发源于中国东北的一个古老民族,居于鲜卑山,因此得名。后渐南迁至蒙古草原,以“射猎为业”,靠游牧为生。“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纪契而已”。他们在大兴安岭北端或东麓游牧渔猎了数百年,繁殖了六七十代人。在中原的夏商时期,史书上始出现一个叫毛的首领,才开始组成氏族部落联盟。史书上说:“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 但是,强悍的匈奴人雄踞漠北,恃强凌弱,一路追杀着他们。鲜卑人几乎无路可逃,最后逃到大兴安岭深处一个天然的洞穴里,即鲜卑旧墟石室嘎仙洞,在此休养生息。 北魏建立后,拓跋贵族依据“人相传授”的口碑史料,约略知道自己的祖先发源于大鲜卑山石室。石室坐落在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首府阿里河镇西北10公里处,在大兴安岭北段顶峰东侧,鄂伦春人称之为嘎仙洞(1980年7月考古发现)。在离洞口西侧的洞壁上,刻有201字的祭文,是拓跋焘太平真君四年(443年),派中书侍郎李敞来此祭祖时刻下的。
东汉初年,匈奴境内连年灾害,人畜死伤大半。乌桓(我国北部游牧民族)乘机进攻,匈奴北徙数千里,漠南空虚。时拓跋部落联盟首领推寅,率领族人,向南迁移到“大泽”地区,即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的呼伦湖区一带游牧。 东汉和帝永元三年(91年),北匈奴被汉朝与南匈奴、乌孙、丁零、乌桓、鲜卑等族击败,被迫西迁,于是鲜卑又大规模成扇形南迁与西迁,进至匈奴故地,留居故地的南匈奴10余万众,亦自号鲜卑。拓跋部落一个叫邻的酋长,为便于迁徙,“七分国人”,加上拓跋本部,共有8个部落单位,即拓跋八族,放弃呼伦湖附近的牧地,南迁填补匈奴留下的空白,最后到达了今河套平原东部一带,“逐水草而居”,拓跋部被人称为“索头鲜卑”。由于这一地区自然条件比较优越,尤其适合畜牧业发展,拓跋部慢慢强大起来。拓跋部逐渐与土著汉人、丁零、乌桓、匈奴人残余等通婚融合成一新的部族,社会生产向前迈进了一大步。邻因此被大家推为“推寅”。显然,“推寅”此时已演进成拓跋酋长的称号。 邻的儿子诘汾,相传与天女相配,生子力微(175年~278年),故当时谚云:“诘汾皇帝无妇家,力微皇帝无舅家。”说明在中原的三国时期,拓跋部还处在原始社会末期,没有产生一夫一妻制家庭。曹魏甘露三年(258年),力微取得世袭权,在定襄郡的盛乐(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一带),尝试着建立了政权。初现国家的雏形,这是拓跋部迈出的重要一步。 西晋末年,部落首领猗卢(?~316年)统一了拓跋各部,在永嘉之乱中依附西晋,抗击匈奴刘聪、羯赵石勒。因有功于朝廷,在310年被西晋怀帝册封为代公,314年,进封为代王。拓跋部居住的定襄郡则被称为代国。猗卢得晋人帮助,开始设置百官,“明刑峻法”。猗卢把境内各族分为南北二部,由南北两部大人统率。这时的代国虽已初具国家政权性质,但部族的传统习俗依旧,仍处在部落军事联盟崩溃的前夜,部落首?为原始民主选举产生,君民平等,礼俗宽简,谁也不能有特权。而猗卢要仿效汉制,行使君王的绝对权力,就不可避免地要与祖宗传统、各酋长的根本利益发生尖锐冲突。当时,在代国境内有很多归附者和土著汉人,鲜卑贵族就用新旧人来区分这些归附者。他们把鲜卑八部人称为旧人,归附的晋人、乌桓人及其他民族的人称为新人。新旧人之间,互不信任,重重。猗卢信任新人,引起了旧人的憎恨。猗卢便用残酷的刑法压服各部,前后杀死上万人之多,在拓跋八部引起恐慌,但也引起了公愤。316年,也就是西晋灭亡的那一年,拓跋其余七部(猗卢部除外)联合猗卢子六修,发兵往讨猗卢部,猗卢兵败逃匿民家,被民妇认出,猗卢被杀。猗卢死后,拓跋部重新陷入分崩离析的境地之中。 建国立制 东晋咸康四年(338年),其首领什翼犍(318年~376年)重新统一拓跋各部,在繁(今山西浑源西南)继位,自封代王,建立代国,又重新迈出了建国的艰辛步伐。 什翼犍曾在后赵石勒都城邺城做人质10年,深受汉文化的影响。后被迎回,即代王位。制定法律,设置官职,选贤任能,各司其职,起用汉族人作长史。他设左右近侍,宣传诏命;又设内侍长4人,参与政务。汉人燕凤为右长史,许谦为郎中令,官号完全复制晋朝。制法律六条,规定犯大逆之罪男女老少皆斩,盗私物者以一赔十。“控弦百万,号令若一”,部落酋长此时已成了军事长官。代国的国家体制开始确立了。公元340年徙都盛乐,初步涉足农业生产,封建因素有很大增长。 鲜卑拓跋部从力微建都定居始,中经猗卢,再到什翼犍,拓跋部经历了14个首领,终于走向了正式建立国家的轨道。到什翼犍时,国家机构更趋完备。拓跋部的社会形态也彻底摆脱了原始公社制而向阶级社会迈进。其表现形式就是不再以血缘关系组成氏族,而是以地域来划分居民,组成行政单位。一些新加入的部落、逃亡的流人和战争中俘获的奴隶,成为拓跋部落新的成员。在力微时期,就有内地诸姓75姓,四方诸姓35姓,其中有匈奴、高车、柔然等族,加入到这个新的民族共同体中来。如此以来,象征国家权力的军队、监狱等也就随之出现了。再加上生产力的发展,交换也产生了,汉族商人长期往来于拓跋部与汉地之间,用牲畜交换金帛缯絮。这些都毫无例外地加速了奴隶制国家的形成。 正当拓跋部在建国的道路上疾走的时候,不幸与前秦大帝遭遇,苻坚一代雄主,有志于统一中国。因此苻坚在灭掉前燕之后,就把目光投向了北方草创中的代国。 公元376年,前秦大军在石子岭一战中大败代军。身患重病的什翼犍逃到阴山之北,太子寔君在堂兄拓跋斤的挑拨之下,起兵将什翼犍以及自己的继母、六个异母弟弟全部杀死。拓跋部发生内乱,前秦趁势攻下盛乐城,代国灭亡。苻坚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对拓跋寔君弑父之举,深为痛恨。遂把拓跋寔君和拓跋斤押至长安,处以车裂之刑。为奖赏伐代有功的匈奴族首领,又将代国一分为二:黄河以东归匈奴族独孤部刘库仁统率,黄河以西归匈奴族铁弗部刘卫辰统率。 代国灭亡时,寔君子拓跋珪5岁,随生母贺兰氏逃到了舅家贺兰部,依附拓跋珪的舅舅贺兰讷。不久,贺兰讷的弟弟贺兰染干发现外甥拓跋珪英武多智,就想方设法要除掉他,多亏贺兰氏机智保护,才屡屡化险为夷。拓跋珪在战乱流离中,度过了10年寄人篱下的日子。 拓跋珪(371年~409年),出生于参合陂北(今内蒙古凉城东北岱海)。鲜卑族人,北魏开国皇帝。为什翼犍嫡长孙,故幼年生活在皇宫中。虽然早年过着流亡生活,但拓跋珪性格刚强,被拓跋诸部认为是能“光复洪业,光扬祖宗者”。 383年,苻坚兵败淝水,前秦土崩瓦解,北方短暂的统一又为分裂割据所取代。拓跋珪借助贺兰部家族的势力,乘势纠集诸部,于东晋孝武帝太元十一年(386年)正月在牛川(内蒙古呼和浩特东)召开部落大会,宣布即代王位。迁居盛乐,重建代国。定年号为登国。这是北魏的开始。拓跋珪时年15岁。同年4月,拓跋珪称魏王,改国号为魏,制定典章,重建国家,史称北魏。拓跋珪即太祖道武帝。 拓跋珪继代王位时,整个塞上还处于分裂状态。为了稳固地位,统一各部,拓跋珪连年征伐,向四周各部落如高车、柔然、库莫奚、独孤部等不断发动战争,收服了周边许多部族,获得大量牛马和牲口。尤其是对拓跋部世仇刘卫辰父子,拓跋珪更是怀着复仇的决心。394年,在北伐柔然凯旋之后,又一鼓作气回师大破刘卫辰部,刘卫辰父子相继死于乱军之中,拓跋珪犹有余恨,把5000多名俘虏全部投入到黄河激流之中淹死。刘卫辰族诛,只有第三子郝连勃勃逃脱,他就是后来十六国之一大夏国的建立者。 此役拓跋珪缴获良马30多万匹、牛羊400多万头,一跃而为塞北唯一的强大部落,周围各部族无不闻风臣服。 魏道武帝是北魏前期一位十分英明的君主,在他的周围,集结了一大批汉族人才,凡士大夫来谒门求见,不论老少,一概引入谈话,量才录用。才使北魏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并在参合坡大破强大的后燕,使北魏的势力深入到中原地区。相关阅读推荐:分页:1/2页&&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
·····
·····
·····
·····
西晋惠帝后贾南风杀人取权揽朝政西晋惠帝是有名的傻子汉灵帝皇后何氏临朝称制引狼入室何氏是继宋皇后之后,汉桓帝皇后窦妙掌权失权忧郁终窦妙是汉桓帝的第三任皇汉顺帝皇后梁妠临政三朝难称“明后”汉顺帝皇后梁妠经汉安帝皇后阎姬执政一年遭废黜汉安帝十三岁即位,一直汉章帝皇后窦氏开后汉女人干政先例世人将汉分为前汉、汉文帝皇后窦氏干政及三朝汉文帝刘恒的皇后窦氏先后干在东汉末年这样一个时局混乱、群雄逐鹿的动荡年代,曹古代开国皇帝在坐稳了江山后,大都鼓吹自己出生时的传刘禅是号称“枭雄”的三国顶尖风云人物刘备的儿子,蜀狼是一种可怕的动物,以其机警、奸诈、凶残、狡黠、嗜猛志常在,勇冠三军——中国古代20大武将排名20常山龙导读:中国古代历史上绝大多数统治者都重农抑商,但宋导读:晚清光绪年间,京师盛传“李鸿藻为青牛头,张佩导读:翻开中国近代史,不难发现,列强对中国的入侵大导读:我们今天之所以不停地提到乾隆皇帝,主要就是因导读:18世纪中后期,文字狱在乾隆帝的推行下愈发严酷导读:北京历代帝王庙是明清两朝专门祭祀古代帝王的皇突厥是我国北方境内一个古老而又显赫的民族。早在南北汉和帝皇后邓绥的传奇一生:邓绥并不是和帝刘肇的第一王政君是历汉朝四世的太皇太后,也是历史上最长寿命的在整个西汉王朝历史中,吕雉是个不得不说的人物。在史西汉汉文帝初期,吴国与中央政府之间发生了一件很不愉美军口述:“我军越南虐待女俘比日本人残忍!”“在我信薛仁贵是唐朝名将,绛州(今山西河津市)人,著名军事1921年10月的德国旅游胜地巴登巴登(Baden-Baden),发生话说那北部的匈奴人马,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大患。早在清廷和平谈判的咨文和雅克萨俄军的败报,在沙皇彼得大喀尔喀蒙古各部纷争,牵扯到俄国干涉和噶尔丹插手,事一、围攻伊藤桂一《北支战线》一书中提到华北八路军与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旷日持久,兵连祸接,中原板由于先前征讨刘秀失败了,王莽于是再征召42万大军,命海洋比陆地更重要,这在当今已经成为人所共知的事情,李逵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也是元杂导读:话说只要有监狱,监狱里有犯人,就会有越狱发生导读:中国考试制度发生根本性的改革是在隋唐时期。因导读:早在北魏时期,人事部门就鉴于官场上升官竞争过导读:DNA生物技术现在已成为亲子鉴定、血缘断代的常规导读:这是一个神话故事,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下分导读:从某种程度上说,陈友谅与朱元璋争天下的历史意导读:说起女人化妆,实在是个有趣的事儿。有人俏皮的“天高皇帝远”是一句流传甚广的民间口语,出自明朝人在宋代,地处大樟溪两岸的小小福建永泰县,竟然爆出了在历史上,匈奴是一个骁勇剽悍的民族,也是西汉王朝的导读:古代帝王出行,仪仗非常繁杂,扈从前呼后拥,车导读:东汉末年的战乱中,曹操集团逐渐获取中原控制权导读:“龙凤呈祥”是一个被误解千年的词。凤最早作为在很多的小说中,都讲赵匡胤是一个杆棒等身齐,打得八在《庚溪诗话》中记载,赵匡胤在没当皇帝之前,曾经写这里首先要提到赵普,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号称“半部论周世宗柴荣对赵匡胤恩宠有加,可是在周世宗去世的第二花蕊夫人是宋朝初年最有名的女子,据说宋太祖和宋太宗宋太宗苦心策划的兄终弟及继承制度有何明显漏洞呢?尧舜历史上真实的八贤王是怎样的人?八贤王怎么死的八王爷,宋太宗赵光义太子赵元佐为什么被废?赵元佐因为发疯被废导读:“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01:望江南。本名《谢秋娘》。李德裕为亡妓谢秋娘作。王守仁(日—日),汉族,幼名云据宋·无名氏《释常谈》:南北朝时著名的大诗人谢灵运导读:无天佛祖是谁?无天佛祖是怎么来的?无天佛祖在神导读:孙悟空结拜七兄弟,孙悟空的结拜兄弟是哪几个?西导语:三炷香的含义。进寺庙烧香,经常是烧三炷香。少噤若寒蝉jìnruòhánchán[释义]噤:闭口不作声;若:后生可畏主人公是谁?成语后生可畏的意思及故事[释义]后不辨菽麦bùbiànshūmài[释义]辨:分清;菽:豆类。分导读:《金瓶梅》开创了中国小说史的许多‘第一次’,
123456789101234567891012345678910
历史人物首字母索引:
人物朝代、地区索引:首页 > 文化/起源> 姓氏起源
慕容氏的人源分布情况
姓氏起源&&&|&&& &&&|&&&阅读:94
慕容复姓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不过,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四百三十六位,在复姓中排序为第二十八位。
慕容本是鲜卑族的一个部落名称,据传中古代部落首领高辛氏的后代居东北夷,三国时首领莫护跋率族人迁至辽西建国,号鲜卑,在涉归做单于时自云:“慕二仪(古指天地)之德,继三光(日月星)之容”,因此以慕容为姓。
在汉桓帝时,鲜卑分而治之,分地中,东,西三区,中部由柯最阙统治,他居住在慕容寺,故更姓为慕容。相传莫护跋在棘城北建国时,很喜欢北方汉人当时很流行的步摇冠(带有坠饰的帽子),也叫人做了一顶,整天戴在头上。鲜卑人因此戏称之“步摇”。而由于语音与慕容相似,后即讹传为慕容。他的后人就将错就错,将部落改称慕容。
西晋时期,慕容氏族人建立了燕国,正式以慕容为姓氏。在东晋到十六国时期,燕国曾鼎盛一时,在北方建有前燕,后燕,南燕,西燕等国,慕容姓氏得到了很广泛地流传。
今江苏省的苏州市,河南省的焦作市温县、开封市、叶县、许昌市、南阳市镇平县、平顶山市、中牟县,广东省的广州市、高要市、新会市、台山市、中山市、珠海市、东莞市、高州市、吴川市、信宜市、化州市、电白市、阳江市、南海市、番禺市、顺德市,辽宁省的沈阳市、朝阳市、营口市、丹东市凤城区,山东省的龙口市、烟台市栖霞县、荣成市、蓬莱市、莒县,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龙川县,甘肃省的庆阳市,陕西省的西安市、吴堡县、绥德县,湖南省的邵阳市绥宁县、浏阳市,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鹤岗市,河北省的涿州市、邯郸市,安徽省的蒙城市、利辛县,云南省的大理白族自治州,贵州省的六枝市,内蒙古自治区的赤峰市、乌海市,四川省的成都市,山西省的太原市,湖南省邵阳市,吉林省的吉林市,重庆市的江津县,北京市,上海市,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新加坡等地,均有慕容氏族人分布。
目前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燕国历史,后燕,也就是慕容氏那个时期的燕国具体的历史时间和人物,谁能提供一下。
燕国历史,后燕,也就是慕容氏那个时期的燕国具体的历史时间和人物,谁能提供一下。
皇族姓氏 都城和诸城 朝廷人物 重大的历史时间 高分悬赏,谢谢了!
后燕是中国五胡十六国时由鲜卑慕容氏所建立的政权。
前秦在383年淝水之战大败后,投降了前秦的前燕有势力贵族慕容垂于384年集合鲜卑建国。385年起定都中山(今河北省定州)。
394年灭西燕。统治范围包括河北、山东、山西和河南、辽宁的一部分。
407年被北燕所灭。
详细资料:
十六国之一。鲜卑族慕容垂所建。都中山(今河北定县)。盛时有今河北、山东及辽宁、山西、河南大部。历七主,共二十六年。十六国后期中原地区最强盛的一个王国。
前燕慕容垂在位时,慕容垂因宗室内部矛盾投奔前秦,为苻坚将领。淝水之战后,垂至邺拜谒先人陵墓。时丁零族翟斌于河南起兵反秦,镇守邺城的苻丕(苻坚庶长子)命垂及宗室苻飞龙前往镇压。途中垂袭杀飞龙,与前秦决裂。384年,垂自称大将军、大都督、燕王,建元立国,史称后燕。有众二十余万,进围邺城。385年苻丕自邺城撤往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河北之地尽属后燕。386年,垂自立为帝,定都中山。392年消灭割据河南的丁零族翟魏政权,394年灭西燕,基本上恢复了前燕版图。
395年垂命太子宝率军八万进攻北魏,在参合陂(在今山西阳高境)大败。396年垂亲率大军往攻,一度取得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同年四月垂病死,子宝继位。北魏拓跋焘以步骑四十万来攻,夺取晋阳, 进围中山。397 年宝突围北奔龙城(今辽宁朝阳),开封公详、赵王麟先后据中山称帝,十月北魏攻下中山,河北郡县尽为魏有,后燕被分截为两部分。
401 年宝为臣下所杀,垂少子熙立。407年汉人冯跋等杀熙,拥立养子慕容云(高句丽人,本姓高氏)为主。409年,云为其宠臣离班等杀死,后燕亡。
后燕大体承袭前燕制度,除州郡县治理的编户之外,还有不隶郡县而属军营的人口。后燕慕容氏以坞堡主为守宰,与汉族豪强大族合作,共同统治。慕容宝时核定士族旧籍,分辨清浊,尊重士族特权,大族势力得以发展。他又下令校阅户口,罢除军营封荫之户,分属郡县,招致怨恨和反对。后燕原不采用胡汉分治政策,但慕容垂时已由太子宝领大单于,置留台于龙城。慕容盛时曾立燕台于龙城,以统诸部杂夷。慕容熙即位,将北燕台改为大单于台,置左右辅。后来在龙城实行了胡汉分治。 后燕世系
燕元 世祖 慕容垂 384 59 13 71 昌黎棘城人,鲜卑族,前燕慕容huang第五子 原为前秦大将,符坚惨败于淝水之战后,慕容垂即图恢复燕国,于384年称燕王,两年后称帝,定都于中山
永康 烈宗 慕容宝 396 42 3 44 慕容垂第四子 以太子嗣位,398年四月,为部下鲜卑族兰汗所杀
建平、长乐 中宗 慕容盛 398 26 4 29 慕容宝庶长子 398年四月即位,杀兰汗,称长乐王,同年十月称帝,400年,去帝号,改称庶民天王,401年被部下射伤,寻死
光始、建始 昭文皇帝 慕容熙 401 17 7 23 慕容垂少子 慕容盛死,太后废太子,立熙嗣位,407年七月,冯跋杀慕容熙自立,后燕亡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历史话题领域专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姑苏慕容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