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什么cs表叫什么?表摔坏了 忘记叫行车记录仪什么牌子好了 求高人指点

不迷信品牌,也晒晒我的装备,难能可贵的是还有感受,也让朋友们少走点弯路。
我只写我现在还在使用的装备,及我对装备的感受,以前用过的装备一笔带过。先说说我是个怎样的人,这其实很重要,因为人的性格直接决定了你会用什么样的装备。首先我是个UL党,在功能不变的情况下当然希望背的越轻越好,所以我的偶像是爱水电。其次,我还是个有点怀旧的腐败分子。出去都用gopro把全程录下来,拍照片都是无损。所以我的装备不轻,基础装备在12KG左右,所以我已经背叛了UL精神。第三,我有点生存控,相同的东西总喜欢备一份,炉头酒精,柴火炉通通都要带。哎,其实这样的人是很累的。废话不多说,开始写吧。首先就是背包:kifaru ku5200 我一共拥有过两个背包,DANA DESIGN Sun Ribbon,Granite Gear trace60L太阳神是我最喜欢,最有感情的。在刚入门的两年时间里陪我去了很多地方。到现在他都是我背过的最舒服的背包,当然,我仅仅拥有三个背包而已,说这话不是很客观。后来带的东西越来越多,才意识到轻量的可贵,终于在前年婺源之行后,把它收藏起来了。但身边的装备出了一拨又一拨,还是没舍得把他送给别人。追踪是我轻量化的第一个包,如果换成背负重量和自重来说其实还是大了。但此包最好的地方是包体可大可小,基本能做到一包走天下。其实官方标明的背负重量都是有水分的,特别是行货标明的重量。这就出现了同样追踪,有些18KG,有些23KG,但我是用18KG来装的,很明显的,太轻了。5200是我现在使用的包,也是打算一直使用下去的。自重虽然很大,但无奈我要背的东西太多了。唯一不好的就是太宽了,想过换成3700,无奈没钱,呵呵。拼途网友回复:Dana design ,一看就是有米之人,呵呵。拼途网友回复:装备合适就好,奢侈了浪费。拼途网友回复:炉头:MSR Reactor+Evernew eby255我一共拥有过三个炉头:MSR Windpro,MSR Pocket Rocket,MSR Whisperlit是我,我一直都很喜欢MSR。最开始徒步的时候一直坚持双炉头的搭配。那是巴望着随身掏出一个炉头出来泡茶喝。后来发现,那一点都不现实,大风,低温的环境因素很多。小火箭除了轻,我想不到第二个特点,但是稳定。出他的原因是冬天去太白,半路怎么点都点不着,温度低,加上深恶痛绝挡风板,就换了反应堆。风神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炉头,火盘大,大小火都可以,也不是很重,我一直拿来当主力使用。但是,但是,万恶的挡风板,好吧,我是个怕麻烦的人。现在用的反应堆除了重,我一切都都很满意,加上一个气罐达到了恐怖的900g,或许这也是我对MSR唯一的不满。他家的产品对重量控制的一直不太好。我一直幻想着除了钛板的套锅,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搞到手。再就是石棉火盘太容易抽风,稍微滴点水都会变成黑点,时间长点的一个月才能恢复,但也的确很骚。我自己用小电饭煲的配送的蒸格剪了一个小的放在里面做米饭。堪称做饭利器。而且下面再放一层蒸格的话,可以饭菜同时做好,最底下的米汤还能喝,野外什么都很宝贵,燃气更是如此 普通的反应堆的照片大家都看过,我来一张做米饭的照片吧。这个蒸格是可以自由上下而不需要支架的,因为铝的可以随便掰。这样的好处是可以随时根据人员的多少来决定做米饭的数量,我最多做过5个人的量。户外好几年了,关于米饭的解决方案一直都困扰着我。单纯的蒸太费气,提前泡太费神。这个原理是农村那种方法,先捞后蒸。先把水放到米下面一点点,热水漫上来先把米煮熟,等过了几分钟,把水出来喝,留一小部分蒸,出来的米饭又软又不烂。还很省气,基本就是20G一次,不管一人量还是多人量。Evernew的这个炉子我很喜欢,也曾自己做过酒精炉,但铝合金强度不大,总担心半路出点故障什么的,我是个生存控。本身的钛挡风板同时也是个小柴火炉,我没烧过,不知道效果如何。有个小诀窍,就是用大瓶银鹭花生牛奶的底座正好扣在收纳好的炉子上。这样防止压扁了。 轻的东西都让人喜欢,呵呵拼途网友回复:餐具:28CM大铁锅+百折餐具曾经我有一套Mysolo c3后来我才发现,钛根本不适合做餐具。糊锅不说,最受不了的是受热变形。但那一段时间,我也没得选择。小树家的大铝锅虽然只有70G,但这个材料我真有点不敢用。虽然生活在一个百毒的世界里,但能避免还是避免一点吧。这就像神鬼,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一样。入了反应堆就没得选择,不换也得换,谁叫万恶的MSR不出钛版呢。这个大铁盆137g 4l。可以容纳多人出火锅,除了重点几乎没缺点。也是我唯一没更换的装备。曾经想用比他轻十几g的22cm的锅换掉它,可惜的是在酒精炉上接火面积对效率影响真的很大。现在我没事依然爱逛两元店,收集尽可能轻的东东。百折餐具。这个也基本没得选择。33g,但我只敢拿来装点凉的东东。不知道厂家在哪里,也没标示成分。如果哪天nalgene,或者是特百惠生产就好了,再不济lock&lock都行。这个餐具还有个好处是可以拿来做菜板用。拼途网友回复:楼主写的很细,分享心得也非常有爱心,但如果有图就更好了。拼途网友回复:Mysolo C3是在什么情况下变形的能细说一下吗?用什么炉头烧的,C3当时是在炒菜、煎蛋还是煮汤烧水,哪个部位变形了,烧了多久后变形的?我正考虑换钛锅,想参考一下。拼途网友回复:嗯,好经验,感谢分享。我原来也想入套Mysoco C3的,幸好没动手。拼途网友回复:LZ挺爱折腾!拼途网友回复:受热不均匀糊锅的那地方就很容易变形,煮米饭,煎鸡蛋没控制好火候就会,这个品牌无关,是钛的金属特性决定的,我那个evernew的酒精炉的钛分火盘也一样变形
作为一个男淫,或多或少总会喜欢烧点什么,相机哪、手表哪、音响器材哪、汽车哪。。。。。。户外行走多年,曾经用过最简陋的装备,在吃够了装备的苦头之后开始喜欢上体验不同的户外用品,这也算是玩户外的一种方式吧。经常在买装备的时候安慰自己:我不吸烟也不酗酒,连茶都不喝,省下的钱买装备总比吃喝嫖赌好。呵呵呵,典型的阿Q精神!自己购买使用了一些户外品牌,也用过见过朋友的装备,简单聊聊自己对这些牌子的感受,也许会给各位购买装备提供一点帮助。个人之见,一家之言,如果有跟各位相异的意见也请多担待。品牌顺序以装备分类排列,目前能记得曾使用和购买过的国内外户外品牌,暂时就这些,只算正品,不算外贸货以及一些叫不出名的杂牌。品牌应该还遗漏了一部分,有待日后想起来再补充。分类:一,帐篷二,背包三,服装四,鞋子五,杂项||一,帐篷、睡袋、睡垫帐篷:1,MSRMSR作为全球帐篷品牌中的大牛,把它列在第一位,确实与其在帐篷领域中的地位是相符合的。从高山帐篷到普通休闲帐篷,其做工和用料之精良,其设计之优异,使之成为众多品牌竞相模仿的对象。他家的帐篷是我用得最多的。缺点就是价格过高。使用型号:hubba,hubbahubba,zoid1,zoid2,windstorm,velo,fury,fussion。其中hubbahubba先后用过四个,很老的版本和10版本都用过,虽然先后进过这么几个,因受其宣传的影响,很想对其产生感情的,可最后还是一个都没有留下,感觉就是一个普通的款型,其实盛名难负。倒是单人款的HUBBA我还比较喜欢,轻巧,装入25升的背包很方便,很适合不想背负太重的人使用。用来送女孩儿是很好的选择。ZOID1,我很喜欢,也是很轻巧,虽然不能自立,但是搭建仍然很快捷,两头地丁一打,搞定,我一个人搭建,五分钟以内搞定。面料是70D,很扎实的做工,想必现在动辄20D的面料,确实ZOID让我放心。所以在出掉一个之后很快后悔,前不久前又进了个全新的。进ZOID2,是因为受ZOID1影响,爱屋及乌,是个二手帐篷,结果没想到居然面料因为老化,下雨漏水,正在跟卖家扯皮。ZOID2其实空间也很大,真正如果是两人用,也很舒适。WINDSTORM,俗称的红猪,我只能说,太结实太结实了!内空超大,曾经在川西七藏沟挤了8个人在里面聊天,简直可以用户外堡垒来形容它,抗风性抗压性超强,难怪是MSR的旗舰型号。可惜,我不登山,用在徒步路线实在是太可惜了,也太重了,所以转掉。VELO,定位于自行车玩家的玩具,但是用于徒步也非常强大,门厅大得简直不像话,可以放下两辆自行车,也可以并排睡下三个人。三杆结构,注定了它坚不可摧。在恶劣的天气下,可以在门厅里面休息,打牌,做饭,缺点也是一个:重FURY,FUSSION,东西是好,不过用在平时的周末出行线完全是杀鸡用牛刀,没必要,而且死沉死沉的,转掉2,BIGAGNES后起之秀,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跻身帐篷一线品牌之列。设计很合理,很多设计理念比较超前,屡屡获得OUTSIDE等装备大奖,使用起来非常的舒服,我非常喜欢这个牌子,曾经写过翡翠和狂欢的评测,现在网上搜索到的这两个型号的评测,多半是我写的。我很看好它后续发展势头。他家的翡翠和狂欢是我非常喜欢的。缺点同MSR。使用型号:翡翠、狂欢、温室、马刺2、马刺3、盐溪、猞猁hubbahubba和翡翠想比,我觉得翡翠无论是空间(门厅、内空)还是设计(翡翠可以另配超大门厅),都比前者强了太多。所以我前后进出了四个hubbahubba,而翡翠就进了一个,一直用了好几年。这个型号真的是太棒了!狂欢,四季帐篷,也是款非常不错的东东,重量2.8公斤,在自己的接受范围内,不管是内帐还是门厅,都很大,半球式的结构,足以抵御非常恶劣的天气,价格相对来说也比较合适,所以这个帐篷我也一用好几年,用到现在外帐篷被划了个眼儿仍然舍不得出。温室,和沃德的HOGAN一样分了轻量和超轻两个型号,我用的是轻量款。曾经对那种鱼脊式的帐篷不是很感冒,所以到手很快就转掉了。马刺2,确实不愧为大奖产品,其特点为重量轻,用材好,空间大。和hubbahubba相比,我更喜欢这款马刺,颜色更亮骚。盐溪,是我用过的帐篷里面面料最扎实的一款,面料非常非常的扎实,并且帐篷杆在顶部行成一个三角形,非常有创意的设计,很牢固,曾经在七级大风下使用,很稳定,空间也非常大,可惜就是颜色有点诡异,整个帐篷居然是纯白色!连帐篷底都是白色,不知道设计者是怎么想的。3,SIERREDESIGN也算是一线帐篷品牌,但是相比前面两个牌子来说,其设计和重量显得比较中庸和保守,以结实耐用著称。也许我用过的几个SD的帐篷都用得不是地方,以至于让我对他家始终喜欢不起来(我也知道是自己没用好)。使用型号:BAKU2,BAKU1,大力神BAKU是个一层半的帐篷,即带门厅的单层帐篷,因为重庆地处湿热环境,所以单层帐篷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凝露,一凝露就掉落在帐篷里,所以很快就转掉了。大力神,无可否认的是,它的做工太棒了,是个超级强悍的高山帐篷,看看那手指头粗的帐杆就知道了。可它对我来说完全是个悲剧,我在贡嘎徒步的时候,遇上了连绵不断的雨水,结果,能够抗暴雪的大力神在雨水的温柔抚摸下彻底歇菜,从线缝里渗进了不少雨水,害得我成了同伴笑话的主角,悲崔啊!4,BLACKDIAMOND也算是后起之秀吧,本来BD是以技术装备起家的。在收购了顶级帐篷品牌——BIBLER之后,借鉴了其设计理念。但也许是因为BD一直走技术路线,所以他家的帐篷始终给人适合登攀,但不适合徒步扎营使用的印象。使用型号:firstlight看这个型号的名字就知道它的分量,EPIC面料透气很好,可惜在长时间的大雨下还是显得脆弱了点,从此对在南方使用单层帐篷心有余悸。5,THENORTHFACE我非常喜欢的一个品牌,从服装到鞋子,从帐篷到背包,全线开花全线丰收的品牌还真不多见,他家的帐篷非常不错,珠峰大本营最常见的高山帐篷就是他家和MHW的。可惜在国内被众多的仿品和厂货搞得声名狼藉。使用型号:T23,还有个单层的抗风性很强的那款帐篷,型号忘记了T23,非常喜欢的一个型号,我烧帐篷就是从它开始的。稳定的青蛙帐,三杆结构,两杆交叉,第三根杆撑起门厅,VELO也是这样的结构,我喜欢这种结构。全纱网,印象中最深的是在晴朗的夏天,只用内帐,躺在里面看满天的星斗。另外一款我记不得型号了,现在懒得去查询,反正就是顶部有个烟囱样式的设计,单层,抗风性和透气性很好。鉴于我信不过单层帐,所以用了一辆次,体验了一小下下就出掉了。6,VAUDE提到这个品牌,很多人想起的是背包,可是它和TNF一样,都是全能型选手,他家的帐篷也是很牛鼻的,包括HOGAN等众多型号都是非常个性和经典的,我个人把他家的帐篷归结到一线当中。使用型号:HOGAN,MARK2,还有款老式的单杆帐篷。HOGAN,很经典的帐篷,但是以前因为不是很喜欢鱼脊帐,所以没有用几次就转掉了,后来想想,其实这个帐篷还是很不错的,在冬天使用很好,轻巧,稳定性好,可惜门厅太小,还有就是因为内帐的原因,在夏天使用的话会比较热。MARK2,空间很大的帐篷,非常大,使用很舒适,外帐快挂很方便,一分钟不到就可以将帐篷和帐杆链接起来。那款单杆帐篷,杆超级的粗,用的是ESTON7075,很强大,可惜搭建的时候很挑地方,所以没用多久就出掉了。7,LUXE我个人认为,LUXE是国内帐篷品牌中的第一品牌。包括蜘蛛,萤火虫,寄居者。。。都是国内山友非常喜欢的经典型号。有自己的独特设计,但是也有很多抄袭来的设计,不过能够以有限的价格提供经典的设计给山友使用,我觉得已经很不错了。使用型号:塘鹅、蜘蛛塘鹅,我在西藏和天山穿越的时候用过,在天山穿越时的两个晚上,扎帐篷的时候是顺风而扎,到了晚上风向变化,风从侧面来,外帐内帐被吹得倾斜,差点压住我的脸,害得我半夜起来从新调整方向,这就是我不喜欢鱼脊形状帐篷的由来。纱网面积很大,晚上透风性好得过分,我只用一条CAMP的小蚂蚁在博格达峰脚下度过了难捱的一夜,冷啊!蜘蛛,我个人认为是LUXE最经典的型号,比寄居者好(因为我对HUBBAHUBBA不感冒),稳定性好,空间大。可惜就是杆细了点。8,KAILASKAILAS这两年发展势头很猛,得力于优秀的销售渠道和推广力度,但是还缺乏厚度。他的帐篷我就用过一款,感觉虽然设计还行,可是在做工和面料方面,我觉得应该做得更好才对。使用型号:秋梦加强版这个型号的空间和设计还是不错的,可惜做工很一般,并且面料看起来档次很低,让我心里很不爽!不提了。9,KIMCAMP普通的牌子,多年前用过他家的一款四季帐篷,很好用。不知道现在的做工怎样,很久没有关注了。型号:忘记了,四季帐篷早以前用过他家的一款四季帐篷,真的很不错,非常结实耐用,而且设计也还行,两杆双交叉点,很耐操。唯一的缺点就是太重,一个普通的两人帐篷,居然有3公斤重。10,ACME够用,好几年前他家的包比较出名,初出茅庐的驴友在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时多多少少都回把它纳入选择范围之内使用型号:忘记了好多年以前用过,够用吧,不做什么评论了,反正现在很少看到他家的帐。11,SHEHE凭着给MARMOT做代工的优势,他家的东西性价比还算不错。有几款帐篷,感觉性价比超高,可惜推广做得太差,导致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他还出帐篷。型号:忘记了样式跟TNF的T23差不多,都是青蛙帐,物料扎实,做工精细,价格便宜,可惜啊,推广太差,真不知道他家是怎样想的。12,MARMOT与他家的羽绒制品在户外界的地位相比,他家的帐篷要算做一线品牌有点勉为其难,面料和材料方面还有待提高使用型号:曙光2要说的话,他家的帐篷也还不错,可是耐用性还是差了点,曙光,我从新的用了几次之后转给朋友,结果和朋友几年不见,现在看到那帐篷的压胶条基本上都已经泛白得不像话了,晕倒。好在价格不贵。13,MOUNTAINHARDWEAR大牌,又一大牌,帐篷很牛鼻,前面说过,在珠峰大本营看到的最多的帐篷就是他家和TNF的,尤其是其大本营帐,已经成为了各个登山营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使用型号:WAYPOINT轻便型帐篷,像个甲壳虫,没有什么感觉。14,KELLTY感觉是美国的牧高迪,在美国销量很大,做工一般,设计一般,在米国也许是性价比颇高,但是在中国,我就觉得性价比一般般了使用型号:记不得了,回头查查用料一般,设计一般,做工一般,没有什么特色,普普通通的一个帐篷,与LUXE相比,我宁可用后者。15,DANADESIGN呵呵,他家的包是如雷贯耳,但是帐篷估计就没有多少人听说过了,事实上,DANA确实出过帐篷使用型号:忘记了和别的帐篷不一样,其他帐篷防雨主要依靠面料涂硅防水,而这个帐篷是靠面料本身细密来防水,所以不用担心老化的问题,结构非常稳定,当然,这种防水方式的面料,重量一般都会比较重,它也不例外,两人帐篷重量达到了2.8公斤。16,阿悠金字塔很便宜,酱铺老兄转给我的,空间超大,足足有一米九高,作为户外活动室非常不错;17,懒猫单人金字塔写过评测,轻,真的很轻,我之所以能够用14升的背包将夏天所有装备装完,帐篷就是采用的这玩意,搭建起来也非常有型,可惜就是空间太小了一点,作为胖子的我,使用起来觉得不方便。18,有间客栈的A塔小小地用了一把,还不错,但是底部和地面的缝隙比较大,在刮大风的时候容易被风沙糊弄一脸。睡袋:1,天石他家的睡袋性价比很高,他的一款棉睡袋我已经用了好多年了,仍然在用。其做工对得起那个价格。要是一般性的徒步户外,它一定是首选的帐篷品牌。使用型号:忘记了舒适温度零下5度以内,棉睡袋,做工还不错,在冬天重庆周边的温度以及川西高原的普通徒步,带个这个睡袋,再带个小棉袋或者小蚂蚁,完全足够了。2,SHEHE前面说过,他家给MARMOT做代工,其工艺还是很让人放心的,价格中等略高,要是再便宜点就好了。使用型号:忘了我只记得极限温度是零下27度,去西藏和新疆的时候戴上了它,可是很少有机会用上,只用了两三次,在冈仁波齐转山的时候使用正好,其他地方使用很热,回到重庆更没地方用了。3,CAMP就用过一款小蚂蚁,漏绒漏得剩一层皮,不提也罢。使用型号:小蚂蚁漏绒漏得厉害,每次露营收帐篷的时候总会在内帐里找到好多的鸭毛,雷死个人,现在就剩一层皮了,作为夏天和初秋使用倒是正好。4,BIGPACK没错,BP还出过睡袋,物美价廉型号:忘记了我用得很久的一个棉睡袋就是他家的,夏天用,很小巧,收拢之后体积只比我两只拳头大,信封式,可以当睡袋,也可以当垫絮,还可以当睡袋内胆,夏天使用刚好,很不错。5,爱水电没得说,国产睡袋的第一牛,他是一个户外装备爱好者自己创意和设计,自己生产的品牌。但是其做工和用料之考究,绝对是一等一的,如果换个国外的品牌,也许价格会高上一倍。可惜价格太高,阻碍了其销量,一个睡袋的价格足以买到全套普通的户外装备了。使用型号:SA800做工精良,用料好,温标也很合适,在今年的秦岭鳌山穿越时候派上了用场,帐篷内零下八到十度的环境使用,正好,很温暖,再套上小蚂蚁,就汗流如雨。睡垫:1,AIRWAVES性价比还行,可惜我的早就坏掉了,漏气,仅仅能够起到隔潮的作用,凑合着用吧一直想上个T家的自充,但就是感觉下不了手,呵呵,奇怪了2,THERMEREST的P4(女款)3,VAUDE的北极光4,THERMEREST的NEOAIR||帐篷都用过这么多牌子啊,想必去过的地方应该很多!||二,背包1,DANADESIGN被收购的,停产的贵族品牌,绝对的大牛,那跳跃小人的LOGO,让众多的装备者趋之若鹜。背过他家N款小容量背包,无论是做工还是细节,都在鸟之上,背负相当的舒服。使用型号:TATOOSH15,TATOOSH35,T,T3000,BOMBTATOOSH系列,在我第一眼看到的时候喜欢得简直不行,那面料,那LOGO的材质,比我见过的其他背包简直强了不是一点半点,我认为鸟的小包和这个系列相比简直就不能比——不是一个档次的。正因为如此,现在的TATOOSH,在二手市场上出现很快就会被秒杀,并且价格还很昂贵,简直可以当投资品了。T系列我虽然用过00,可是这三个型号,我先后进出了七八个,包括小人版,过度版,都是背一段时间,厌倦,想念,收购,厌倦。。。。呵呵,真的叫折腾。可是这个背负是我背过的小包当中最舒服的之一了,而且它的背负适应各种身材,我体重是八十公斤,我前女友体重八十斤,然而,同一个包,我们俩背负起来都感觉很舒适,真是很强大。BOMB,技术包,我对它的外观不是很喜欢,所以到手不久就转掉了。2,GRANITEGEAR我承认,我是花粉,在所有的背包品牌当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这个牌子——花岗岩。多年前当我第一次看到他家推出的超轻背包时,简直惊为天包,后来相继购买了他家从90升到20升的十来款背包,背负都极其舒服,感觉好像这个品牌就是为我而量身打造的(很臭美吧,呵呵)。现在的花包,创新能力是我最欣赏的,每次出的新包总会让我惊喜,期待着他能走更好,期待他家的新包。使用型号:00,3800,VAPOR,ALPINEVAPOR,山脊,WISP,烈火,光环追踪,焰火5500,我走西藏和新疆的那三个月,一直用这包,这包的背负极其舒服,是我背负过的大包中最舒服的,至于经常为人诟病的夏天背负热的问题,其实我觉得还能忍受(我是胖子我怕热)。90升的容量,东西多的时候还可以升包达到100升以上,如果东西少,因为包体简单,可以通过打包带压缩,看上去像个50、60升的背包,这点让我极其满意。4800,我的第一个花包,背负系统和一样,很舒服,但是对于包体两条全开拉链的强度有点不是很放心,所以没用多久就转了。4500,感受同,外观跟差不多,感受也大同小异VAPOR,超轻背包,70D的包体面料,这是让很多人攻击花包的原因之一,我不担心它的耐磨度,但是因为重庆周边山区荆棘丛比较多,我怕被挂坏,所以没有多久就转掉了,但是包型很喜欢,没有顶包,很独特。ALPINEVAPOR,技术包,但是我用它来徒步,有VAPOR的优点,但是面料要扎实很多,毕竟要考虑到冰爪和冰镐的插挂。我最喜欢的背包之一。以后有机会再搞一个。山脊,虽然是技术包,但是我更愿意用来做为日常出游背包使用,背负重了不舒服,但是外观很眩目,呵呵。WISP,轻量化的小包,06年在西藏时,我把它揉成一小团放在5500里面,到了一个地方就背着这个小包出去乱逛,可惜后来因为装的东西有点重,开线了,后来我到北京的时候去安飞龙公司给退了,补了个差价换了ALPINEVAPOR(安飞龙的态度还不错)烈火,我很喜欢的一款花包,虽然有六十升的容量,可是在空包状态下整包甚至比30升的其他品牌背包更小,军绿色的外观能充分满足部分军事情结;光环追踪,这包在网上看起来很舒服,可是实际到手并不是很喜爱,原因在于鱼刺型的背负系统,比较容易藏污纳垢,所以尽管背负比较舒适,我还是很快将它出掉3,OSPREY市场营销做得非常好,产品线长,型号推陈出新的速度也很快,在美国的户外背包品牌中,他的市场占有率是最高的之一。可惜不知怎么回事,在背过他家从大到小数款背包后,始终对其无爱,唯一留下的一款O包,还不是他家自己设计的。我对其评价是因为太过耀眼,所以一些失败的设计被有意无意忽略掉。使用型号:新月70、ATHER60、ATOMOS50、ATOMOS35、变异,FLAP,小鹰38新月70是O包老款旗舰型号,我是在朋友那里看到他背了这个包,然后自己也搞了个来试下,结果发现那个外露的拱形铝杆支架让我很恶心,总担心会被别的东西给撞坏。弓形背负,使得背包内靠背处也是弧形,对于喜欢帐篷靠背竖放的我来说,把帐篷放进去总会七拱八翘的,很别扭,所以就自己装了几次包,一次都没出去用就出掉了。ATHER60,也是铝杆,很不爽,走路的时候吱嘎吱嘎,很快被我淘汰ATOMOS简直是个经典的失败,当时买的时候是冲着它的亮丽外观去的,结果发现,35升小包,水袋仓如果放入一个盛满水的水袋,拉链会因为重力原因下垂导致很难拉上,这算是一个小小的BUG,后来找经销商换成50,结果悲剧了,稍微装重一点点,那背负就很伤肩膀。现在这个系列还出了65升,真不知道设计者是猪头还是白痴。唯一喜欢的就只有他家的变异,38升,能够装下所有冬天出行的装备。虽然是个技术包,东西不多的情况下用来徒步,背负感觉也还不错,而且面料很扎实,在地上拖过去拉过来的折磨都没事,所以现在我冬天重庆周边出行都用它了,一用就是好几年。4,始祖鸟从价格上来讲,绝对是这些背包品牌中整体价格最高的品牌。以前的鸟代表着最先进的技术,最强悍的材质,最精湛的做工,BORA、NOZONE、RT无一不是经典中的经典。然而与国外鸟的价格比起来,国内的总代理加价实在心黑,加上现在的鸟和老鸟相比,真是越来越不堪入目。选择鸟就应了那句话:只买贵的,不买对的。使用型号:BORA65、BORA35、ACRUX50、NOZONE、RT55,RT35、RT25、BLADE21、15,NOZONE45,军包ILBE老款的BORA绝对是经典的好包,他的背负系统很适合我。面料超级扎实,做工精良,曾经是我很长一段时间的主力背包。可惜后来的新款与之相比就觉得是偷工减料了。所以现在二手市场上的老BORA一出来基本上就没影了。ACRUX50,AC2系列的产品之一,曾经背它去溯溪,不会水的我把它当游泳圈使用,靠着它,我甚至游过了一个小水库(想想胆子真大)。泡久了,卷口处还是会轻微进水。这包好是好,但是这个系列的粘胶好像出问题的不少,老化程度比较快,且已经有N个脱胶的案例了,只能返回加拿大修理,很麻烦,所以用了大半年就出掉了。NOZONE和那个45升技术包,面料扎实,但不适合我用,毕竟我主要是徒步和穿越,所以它在技术上的好处,我也体会不到。RT,怎么说呢,非常经典的小包,面料扎实,无论是日常使用还是技术使用,都很合称。RT25使用刚刚好,夏天周末线路足以装下所有的装备还不打外挂,我用了很久,后来和前女友分手,还给她了。这么经典的小包可惜停产了。现在成了一包难求,偶尔出现一两个二手,价格还是天价,不值得。35使用起来可以作为四季短线背包使用,55则增加了厚厚的腰垫,但是因为收的尺寸不符合我的码子,所以束之高阁BLADE21,15,电脑包,反正就满足下自己的虚荣心吧,当然,做工还是一如既往地好。5,MAMMUTLOGO是一头猛犸象,这个牌子也因此被称为大象,被很多的装备者追捧,甚至达到了生平不识猛犸象,便称烧货(烧装备的货)也虚妄的地步。然而,这个品牌其实是一个技术性品牌,它家的长处并不在包上,虽然小包做工也还不错,曾经用过几个小包,也就一般般罢了。至于他家的大包,我是没啥兴趣滴。使用型号:一个30升的小包,忘记型号了样式很漂亮,做工也很精良,可惜就是不经折腾,搭货车的时候,丢在车厢里,居然面料被磨穿了。可能某些人要说,包不是酱紫用的,但问题在于同样的环境下,别人的包都没有问题,彻底无语,从此对他家的包断了念想。6,VAUDE德国品牌,最早被国人所知,就是他家的背包。曾经在N年以前,看到沃德,我是用仰望的角度来打量它。现在看它,可以把它归结为背包二线品牌中的头牌。性价比很高,经得住折腾,有自己的设计理念,是欧式背包的典型代表,这就是我对沃德背包的看法。使用型号:17+2的自行车包、V65+15、还有款35升的小包17升的小包居然是网背,还可以调整背负大小,确实很见设计功底,我曾经用它装下了周末出行的所有装备,还不打外挂,窃笑一个。V65+15,名字很长一串英文,反正就是沃德的旗舰包,号称防水背包,并且背负系统是一整块合成树脂材料。这包的负重能力相当的强悍,曾经有此背公用腐败物资达到将近60斤重量,提的时候感觉好重,可是一上身,居然活动自如,双肩并没有负压的感觉,我感觉这是我背过的背包里面负重效果最好的一个包,可惜,扣件质量一般,在冬天穿越秦岭鳌山的时候坏掉一个扣件,并且沃德的售后服务态度很差劲,以不是正规渠道购买为由拒绝进行维修,严重鄙视。35升这个包也很经典,背出去周末活动或者是城市游也很好,做工较好。7,THENORTHFACETNF的背包其实很不错,相当的不错,可惜在国内,主力产品是休闲式小包,因此被大家忽略掉了。他家的大型背包屡屡获得各种户外装备大奖,就我自己背过的TNF背包来说,我认为把它列入一线背包品牌一点不过分。使用型号:HOTSHOT,水袋包HOTSHOT有很多个型号,我这个是牛仔布料的复古版,很漂亮,比普通款好看多了。原来我经常用它上班背笔记本使用水袋包,这个包我的使用频率也非常高,经常用作一天线路以及参加户外比赛的时候使用,外观靓丽实用,可惜配的那个NALGEN水袋质量实在是不敢恭维。8,GREGORY被誉为背包中的劳斯莱斯,不知道是谁给安的这个称号。不过他家的研发能力确实很强悍,几款扬名天下的顶级超重超大型背包就是他家的。产品线长,涵盖了从顶级登山负重大背包到休闲小包,再到时尚背包和军包,且做工和设计都非常精良。我个人认为现在的背包大牌中,它应该排第一位。使用型号:MAKALU70、PALISADE80、BALTORO706575、SUNBIRDRUCK、EKKO、RAMBER(电脑包,好像是这样拼写?)、NANO、SEQUENCEMAKALU是经典的登山背包,地质队员曾经对它进行了详细的评测。包体很简单,就一个大背囊,没有多余的口袋,适合登山,但是徒步负重并不是很适合。P80,算是GG家徒步负重里面除了惠特尼之外的旗舰型号了,背负能力也确实很强大,11年款的包底仍然延续了GG大包那种浸了胶的包底,强悍耐磨。而且我选择的大红色很漂亮,很醒目,不用担心迷路之后别人找不到你,哈哈哈哈!BALTORO70,徒步的经典款式,不用多介绍了,网上的介绍已经很多。现在的B75、B65都是福建产的,本来曾经对B65有过期待,结果上手之后,第一次用,包体就开线了,其做工和老款相比实在是糟糕透顶太阳鸟,复古版的帆布背包,每次看到它总会让人联想到六七十年代美国那些放荡不羁的嬉皮士,很复古很怀旧,在保持了原有古典风格的前提下,采用了先进的面料,使其背负舒适度最大限度提高,我喜欢穿着牛仔裤背着它出行EKKO,我背过的第一个GG包,做工一般,当时拿到手上还很让我很失望,大名鼎鼎的GG就是这个鸟样?所以很快转掉了。不过后来见多了背包,发现确实也就如此而已。电脑包,背上去看起来像背了个龟甲,简直就一忍者神龟现身。不过别看它只是一个小电脑包,背负上身的感觉还相当的不错。里面的电脑保护袋可以单独取下来使用。NANO,小包,漂亮,背负舒肤,皮实,个人认为其做工不亚于鸟的RTSEQUENCE,城市通勤包,采用的TPU面料作为包主体面料,非常扎实,压缩带采用的和汽车安全带一样的材料,非常结实,作为城市用包很好,可惜电脑仓对电脑的保护做的很不够,没有厚厚的海绵作为保护,把我的电脑给摔坏掉了。9,BIGPACK时光流转十年,这个品牌绝对是中国户外装备市场上绝对的NO1,很多人的第一个真正的户外背包就是从它,我也不例外,背了好多年这个包才坏掉,现在看看那价格,真是无敌的物美价廉。可惜随着各个户外大牌进入中国,他的光环逐渐退色,最后被LAFUMA所收购,从此世间成绝响。使用型号:好像是叫DISCOVERY?很多人的第一个真正的户外背包就是从它,我也不例外,背了好多年这个包才坏掉,最后送给一个想买包的朋友。10,DEUTER背过他家的小包,和沃德是同出德国,在国内卖的比较火,产品型号太多,让人眼花缭乱,可惜让人记住的经典型号,我实在是想不起来。相较之下,我还是更喜欢沃德使用型号:一款防水小包样式,我实在是喜欢不起来,做工一般,没多久就转让了。11,CT只用过一款,反正从它身上能够找到太多OSPREY的样子,无爱使用型号:查查看,60升的12,MOUNTAINHARDWEAR背包不是他家的强项,虽然一度推出了一些别出心裁的产品,比如机甲战士,可惜很快就烟消云散,还是老老实实做帐篷和服装这份有前途的工作吧,别在背包上费工夫了。使用型号:超轻超薄面料那款,查查型号13,MOUNTAINSMITH其实我觉得这个品牌很可惜,其大包的背负设计和做工有点类似鸟,背负比较舒服,外观也很好看,可惜的是,它家的市场推广实在不敢恭维,这么物美价廉的一个品牌,做成今天这个样子,实在是对不住MZX。使用型号:相机包14,PACSAFE以防盗抢著称的箱包品牌,创意很不错,但是在产品质量方面还有待提高使用型号:小挎包肩带非常结实,仔细触摸,可以感觉到包裹在肩带里的钢丝。但是面料很容易被刮毛,这还是众多包里面我遇到的唯一一个容易起毛的包,很不爽。15,奥索卡国产品牌中的第一品牌,这是它留给我的印象。只用过小包,感觉做工还不错,价格也不贵,要是遇到商场全场折扣,价格还算不错。16,凯乐石17,狼爪||三,服装1,BLACKYAK02年的时候第一次接触到这个牌子,虽然不喜欢棒子的东西,但是他家的东西相对其他大牌来说算是比价经济实惠,并且因为是亚洲款,不像别的欧美牌子很不好找到适合自己五短身材的衣服和裤子。因为和本地代理商很熟悉,所以能够拿到很好的折扣,买了多件他家的衣服,包括冲锋衣,T恤,皮肤风衣,平时郊游的时候穿穿是很不错的。感觉现在在走时尚和运动路线,款式还算不错吧。使用型号:皮肤风衣、皮肤马甲、冲锋衣(型号不晓得)、T恤、抓绒他家的皮肤风衣我有两件了,一件马甲一件长袖,使用起来感觉还不错,防雨差了点,但是很轻薄透气,夏天户外活动大可以用其抵御太阳的暴晒冲锋衣因为买的时间太久了,从2002到现在都快十年了。面料很厚实,前几年使用的时候,很喜欢穿着它往荆棘里冲,总有一种很踏实很安全的感觉,现在老化得比较厉害了,也有好几年没有穿它了,就让它压箱子吧。T恤,穿起来都大同小异,透气,凉快就行抓绒,夹克款式,可以单穿,有时上班也穿2,SHEHE市场曾经做得很不错,也许是傍着MARMOT这个大牌,总感觉他家的东西性价比很高。买过他家的冲锋衣和快干衬衣裤子,一般的户外穿着是不错的。可惜这些年没什么长进,款式陈旧,也没见什么让人耳目一新的东西出来,可惜了。使用型号:冲锋衣、冲锋裤、快干衬衣、快干裤、T恤、皮肤风衣曾经有段时间身上全是他家的东西,价格也不贵,简单实用,陪伴了我多年。冲锋裤在穿了六年以后,终于在今年元旦的秦岭鳌山穿越中彻底坏掉,值了。快干衣裤,T恤,这个我不挑剔,反正就那么回事,不多说皮肤风衣,是几年前购买的,当时貌似市面上皮肤风衣还寥寥无几,一百多块钱的玩意,居然蛮好用,曾经在刺丛中穿行过,居然奇迹般的没坏,实在是让我大喜过望,值!3,MARMOT他家的东西,还是羽绒制品好,当然,响当当的产品还包括那如雷贯耳的神衣,穿着的感受是确实还不错,能够防点小雨,透气性很好(相较防水性,我对透气性更加看重,也许是因为自己容易出汗的原因)。缺点是服装的款式很一般,一点都不靓。使用型号:神衣上面提到了,简单防泼水,透气性超好,有一定保暖作用,很棒的东西,就是式样太难看4,始祖鸟不用说了,鸟的衣服做工实在是很好,细节处理,包括领口,袖口的走线,压胶等等,都很细致使用型号:ALPHAGORE面料超轻冲锋衣(PACLITE)采用的是GORE-的PACLITE面料,轻薄型冲锋衣,前短后长,是始祖鸟服装的典型风格。刚开始穿得时候防水性还不错,雨水落到衣服上就像荷叶上的露珠,很滑溜,但是多穿段时间,面料表面的防水性下降,水珠散开,然后常常是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给热出汗来),实在是受不了。这充分说明了一个问题,不管多好的冲锋衣,如果时间久了,使用效果都不会有多大区别,所以现在我对户外服装无爱了5,THENORTHFACE使用型号:软壳、T恤N件,衬衣N件,短裤,抓绒套头衫6,VAUDE使用型号:T恤、快干裤7,CARAVA使用型号:冲锋裤、T恤8,OR使用型号:抓绒外套9,哥伦比亚使用型号:软壳N、T恤N、衬衣N10,MOUNTAINHARDWEAR使用型号:T恤N11,雪狼使用型号:抓绒12,雪豹使用型号:羽绒服13,KAILAS使用型号:快干14,JACKWOLFSKIN使用型号:夹克、风衣15,NORTHLAND使用型号:保暖内衣||四,鞋子1,LOWA2,迈乐3,潘彼得4,vasque5,CRISPI||哇唔,用过好多||五,杂项头灯:1,BLACKDIAMOND型号:忘记了使用四节五号电池,后脑有一个很大的电池仓,重,亮度还好,用了三年,坏掉了,交给卖家重庆沙木尼户外给我修理,结果修理修理,不了了之,东西也不知道给我弄哪里去了,靠!2,PETZL型号:E—LIGHT非常小巧,使用两节纽扣电池,总共才30克重,轻巧耐用,并且装它的小盒子也很可爱,像一个感冒清胶囊。携带方便,亮度一般,但是对于这么小的头灯来说已经是非常不错了。据资料显示还可以防水,可是我还从来没有尝试过。现在这个是我的最爱。头巾:1,BUFF型号:不知道有多条头巾,BUFF的就一条,但是实际使用感觉和别的杂牌相比并没有多大区别,反正该起毛的还是起毛,也没见柔顺度比别的好多少,但是价格高出N多倍,不划算啊不划算。2,不知名型号:不知道多条,反正使用起来我觉得和BUFF的没有多大区别,所以,这个东东还是老老实实用个价廉物美的比较好手杖:1,LEKI型号:SUPERMAKALU我的第一根手杖,就是LEKI的这个型号,那根手杖陪我走遍了西藏新疆的东南西北,陪我在重庆周边山区走了无数的穿越线路,粗暴使用过N多个场合,最后终于寿终正寝,但是直到最后,手杖的仗尖仍然完好无损。不愧是手杖中的战斗杖!从那以后,我又买了一对LEKISUPERMAKALU,一直陪伴我四年多,依然坚固如初。2,BLACKDIAMOND型号:忘记了买过来一根,和SUPERMAKALU相比,我还是更喜欢后者,所以没有拆封就出掉了,因此没有什么实际使用体会。雪套雪套是很有用的东西,除了冬天雪地行进的时候使用,下雨天或者泥泞路上也可以保护裤脚不被打脏,想想,进帐篷的时候穿着一条肮脏的裤子进去,是件很恶心的事情,有了雪套就不一样了。此外,在夏天的穿着短裤穿越草丛的时候,雪套也可以保护小腿不被荆棘刮伤1,LUXE型号:不知比较薄,和其他的雪套采用带子作为固定工具不一样,他家的雪套采用的是细绳,因此给穿戴带来比较大的麻烦。本来是帮朋友买的,结果买了之后又没要,扎自己手里了。2,SHEHE型号:不知还不错,好看,耐用,用了多年,结果在贡嘎的时候放帐篷外面给藏民顺了,可惜3,CARAVA型号:不知SHEHE掉了之后就买的这个,面料比较扎实,够用就好炊具我对炉头的要求就是小巧,火猛,所以基本上我的炉具都是按照这样的标准来选购的,使用过的炉头基本上都是一体式的炉头。1,KOVEA型号:CAMP3,CAMP4使用的是CAMP3钛版,小巧倒是非常的小巧,可惜感觉火力不够猛,淘汰掉了。CAMP4够大,火了也还行,适合放置大一点的锅,可就是体积太大,所以也给淘汰掉了。2,MSR型号:小火箭这是我用过的炉头里面最喜欢的一款,火力强劲,抗风力好,并且轻巧易带,我非常喜欢,可惜在贡嘎的时候,同行的一小崽儿是新手,借用我的炉头烧水时没有固定好,导致接口处漏气,整个气罐连同炉头燃烧起来,差点把我帐篷给点着了,万一爆炸就事大了,情急之下他一脚连炉带罐踢入河里,再也捡不回来了~!3,火枫型号:忘记了仿制的CAMP3,别人给我的,用了用,感觉一般。4,SNOWPEAK型号:地炉超轻款,小巧,做工精良,但是使用效果一般,所以也很快出掉5,GSI型号:高压锅呵呵,现在有时候走走腐败线,想吃点排骨汤啊或者来点咖喱饭,就买了个他家的高压锅,实际使用效果很不错,做工比一般的高压锅强多了,阳极氧化铝的锅壁很厚实,使用起来很放心。能够在川西高原上吃到热乎乎的肉汤和米饭,真是太爽了。重量一般,貌似是2公斤还是多少,这点重量我还是愿意背的。就是稍微占体积了点,每次要带它出去,我起码得换上个38升的包才行。6,BRUNTON型号:CRUX,猛禽小火箭丢失以后,我就换上了CRUX,但是说实话,我很失望,CRUX虽然炉盘比较大,但是火力并不猛,和小火箭相比,我认为小火箭的火力更生一筹。后来慕名换上了猛禽,但是火力我依然觉得不比小火箭强,哎,现在只有先凑合用着吧7,PRIMUS型号:黄石使用效果还行,不过我对这个牌子不是很喜欢所以很快就出掉了。水具用过最长的水具是一个军用水壶,就是那种最老式的壶身带把,带餐盒的,既可以当水壶也可以用来直接当饭盒。后来才换成了各种水袋和杯子。1,SOURCE型号:2升水袋SOURCE的水袋经得住折叠,尽管使用时间久,但是多次折叠的地方还是比较结实,这点比鸭嘴兽强,但是缺点在于不太经得住开水烫,这点很讨厌,另外就是水嘴那个部位很容易积垢,还很难清洗。2,PLATYPUS——鸭嘴兽型号:2升水袋鸭嘴兽的优缺点和SOURCE刚好相反,经得烫,但是多次折叠的地方要不了太长时间就破口了,不知道是属于个别现象还是普遍现象,反正我是用过一个就不再用了3,MSR型号:4升双峰驼要说既能经烫又经得蹂躏的,自然要算上MSR的双峰驼,简直太强悍了,我这个水袋没有配水管,就一个袋子,夏天我喝水的量很大,所以用个四升的,喝的时候直接倒嘴里,很有天龙八部里面萧峰和燕云十八骑在少室山下喝酒的那种豪迈感觉。偶尔撞上水当淋浴器使用,哈哈哈哈。4,哥伦比亚型号:650毫升树脂水杯这个水杯很有创意,杯盖上配了一根空心塑料柱,可以拆卸,也可以往那根柱中间灌上水,然后放入冰箱冰冻室,待结冰后,往水杯里装水,再盖上盖子,就可以让水杯里的水变得冰凉。5,Nalgene型号:水袋我对他家的东西没有任何好感,其实这个水袋是和TNF那个自行车骑行包是配套的,买那包就自带一个水袋,可恶的是水管和水袋连接不好,漏水,并且不怎么经得烫,貌似这个问题已经不是我一个遇到了,很多人都在抱怨。加上之前的毒瓶事件,让我只能用竖中指的方式来表达对他的不屑。6,西格型号:铝制1升水壶东西倒是做得比较精美,但是经不住摔,一摔就瘪,还有就是必须配合壶套使用,否则一壶开水灌下去,简直没法握持,所以很快就淘汰掉。7,哈尔斯型号:0.75升水壶今年元旦去穿越鳌山,我很悲催,脑袋被驴踢了,带了个MSR的双峰驼上去,后果就是水直接冻住,没法喝,还不能把灌满了水的水袋给丢掉(几百大洋啊),所以回来后立马买了个保温杯,实际使用保温效果很好,和象印,膳魔师相比,性价比很高。8,BRUNTON型号:0.75升铝壶使用效果和西格一样,不多说了。导航GPS是很好的导航工具,但是电池没电了就是麻烦事,而指南针也会因为碰撞消磁等原因导致使用不稳,所以户外定向技能和经验也是非常重要的,最后是做到三者合一。不谦虚的说,一般的环境下,不用工具,仅凭植被和天象,我也能大致分清东南西北。其他的导航工具只是起到辅助作用。1,GARMIN型号:俄勒冈400T还正在学习使用当中,今年国庆乌孙之行将用上它2,CASIO型号:80T很不错的户外手表,功能齐全够用,但是我没有带表的习惯,尤其是不喜欢夏天的时候汗湿的手臂上还带快手表,实在不是件舒服的事情,所以很快转掉。3,指南针型号:哈尔滨仪器厂出品的地质专用罗盘精确度很高,也很结实,比户外店摆着的那些小塑料罗盘可强多了,缺点是太大太沉,作为一个指南针,这个确实重了点。刀具因为我是刀友,刀驴双修,所以过手过的国外品牌刀具至少也在一百把以上,很多个型号玩过N把。和很多刀友不一样,刀到了我的手里,我就拿来使用,没有什么舍不得的。1,来泽曼使用型号:来泽曼WAVETTI钛柄,功能齐全,可是和SOG的钳子相比我觉得还是差了点,曾经用它的螺丝刀拧螺丝,螺丝没动静,倒把螺丝刀的端口给拧花了,郁闷。加上太重,没多久就出掉了。2,瑞士军刀使用型号:猎人、前驱、刀卡,还有个小刀忘记型号了,猎人这个型号我用了八年了,现在仍然在使用,非常经典的款式,功能全部能够派上用场,坐飞机和火车都能顺利过安检(当然,飞机是托运)。前驱要长一点,也是很实用的刀款;刀卡实在是没有意思,不管啥功能都不好用。另外个小瑞因为体积太小,没多久就丢失了。3,BUCK使用型号:119,110,880,888,881,860,120,650,653,655...美国刀具的大牛,传统美式刀具的代表,119我用了N年,户外刀具的经典。110也不用说了,经典得不能再经典的折刀,我认为如果要挑选巴克直刀折刀的代表,那么直刀非119莫属,至于折刀,那当然是110了。其他我用过的巴克都是格斗刀(120作为户外使用刀长了点,尽管样式传统,但我把它归结到战术刀里面),不是很适合户外,不多说了。4,BENCHMADE使用型号:530,710,910,610,630,635,...同巴克一样,只讲讲适合户外用的,这些型号里面虽然140蝴蝶把它定位于战术,但是因为其锋利的极右开锋带来的强大切割能力,所以我以前还是经常在户外用它来切东西,好用。710也是一样,蝴蝶最经典的折刀型号之一。5,SOG使用型号:S37,M37,S14,S2......这个品牌定位于战术,以前偶尔用M37来切割东西,其他都不是很适合户外使用。6,GERBER使用型号:MK2,鳄鱼(直刀+折刀),大中小飞霸....鳄鱼是很好的户外刀具,克拉通手柄握持非常舒服,户外使用很合适,但是对背锁的折刀无爱7,SPYERCO使用型号:C10,C07,C08,C63,C36,C55,C81,C95,FB01......蜘蛛也是一个创新能力很强的品牌,什么古怪的设计什么先进的钢材他都能使用,用过他家很多个版本的东西,反正就一粗丫头,够你用8,CHRISEREEVE使用型号:大沙,SABLE大沙,经典得不能再经典的折刀,克里斯里夫凭此扬名立万;SABLE,户外使用的猎刀,非常好用。9,三刃木使用型号:910,930,....他家早期型号我使用了个遍,玩过不下25个款,但是锁定问题很糟糕,磨损很厉害,我很怕这种锁定不牢靠的东西,所以后来不管它样子如何好,我再不用了10,KABAR使用型号:49....美国军刀的象征,也适合户外,碳钢材料好打理,也是实用的粗丫头11,FALLKNIVEN使用型号:MC1,S1,A1,A2.....S1和A1非常适合户外使用,可是蛤式打磨对不会磨刀的我来说很头疼,并且其夹钢虽然硬度高,但是很容易崩刃,所以后来无爱12,COLDSTEEL使用型号:太多了反正CS的老板是个剽窃狂,全世界任何一个民族,稍微有点代表性的东西,他都可以拿来为自己所用。从高端到低档的刀具,他一律通吃,所以找来很多诟病,但无可否认的是,这个犹太胖子的营销推广确实做得不错,其亲自操刀上阵的测试光碟迷死了不少刀具发烧新手,我也曾经是其中之一。13,STRIDER使用型号:HT,MT,AR以粗糙,高价著称,其实就是赋予了刀具除了切割以外增加了撬的功能,在美国这样一个崇拜硬汉的国度,他家的东西宣称硬汉的工具,确实迷死了不少人。。。||还行,去过一点地方||等补充,强人强帖||好强,可以很好的参考了||看来要长篇连载啦!||等待下文||断肠草,你竟然也写这些无聊的东西……||LZ在YY呢吧||期待下文...||BIGAGNES!?!?!?!?!你覺得合南方地區用嗎???||看完,如果你用過的話可以寫好一些,MSR,SD,BA的帳蓬價格不是問題,有一些大問題在這帳蓬發生很多次,現在我不會再買了,背包評論有點........||牛人!强帖!MARK一下,期待欣赏后续点评。||哈哈哈哈,请允许我唧唧歪歪一下吧||呵呵,这些东东全部是自己用过的,所以我的评论完全是自己的感受而已,如果与你的观点相异,请勿怪||为什么不适合呢?||這是BigAgnes2PcampAluminumpoles,為什麼只有pole呢???帳蓬哪去了????||新驴的我好好学习下!||这是谁的图片?这个跟我有什么关系?
今天回家的時候,走到小區門口了,卻忽然停住不願進去。站到街邊,看熙來攘往的人,聽嘈雜的來自四方八面的聲音,不知何故,淚水奪眶而出。發短信給朋友,說心裏空空的,不知要去哪裡,怎麼做。轉眼看到路邊一個老爺爺像是算命人,恍惚竟覺得他是在等我,於是上前向他討教。老人家失聰,我們用紙筆交流。寫下自己的生辰八字後,他子醜寅卯,掐指尋紋,給我一一指點迷津。其間,我問了他一個問題,說是此生會否居無定所,漂泊無依?他笑笑寫道,你命裏缺水,根本談不上漂泊的,只再三叮囑我,要“用金泄原土”。只是為何,老人家,我多想問你,在我的心裏,總是想著離開,想著啟程,想著遠方的朦朧的召喚。我還年輕,我也迷信,即使你說我的命好,我卻傻傻不肯相信。蘭因絮果,現業誰深。路,還是得自己走。||自己坚强的走。。。你的心之所向就是你的归宿。。。。。||You'llbefine||在路上走着,大概都会对一些看起来有些内容的算命人产生种奇妙的感觉。走在路上大概就如风一般漂泊,虽然是在寻找一种意义,路上的艰辛又往往让我们心里缺少一种踏实的底子……我个人对很好的算命人也是有些敬佩和相信的
我的行程总共11天,算上但是在当地只住了8天玩9天,两晚在飞机上,莫名的就少了一天。具体行程如下,请最近去过的朋友推荐运动量不大适合老人的项目和餐厅和旅馆。Day1-31周四:北京--奥克兰Day2-32周五:--基督城上午10:00抵达Day3-33周六:基督城-格雷默斯-霍基蒂卡Day4-34周日:霍基蒂卡-约瑟夫冰川-福克斯冰川Day5-35周一:福克斯冰川-瓦纳卡Day6-36周二:瓦纳卡-皇后镇-Day7-37周三:皇后镇--格林诺奇---皇后镇Day8-38周四:皇后镇-库克村庄--蒂卡普湖Day9-39周五:蒂卡普湖–基督城Day10-310周六:晚上基督城--奥克兰--北京Day11-311周日:抵达北京||一样的路线关注中。。。||马克之~请问楼主这个路线应该不赶吧?比你们多一天行程~||楼主是要带父母出游?“请最近去过的朋友推荐运动量不大适合老人的项目和餐厅和旅馆”这句话不加标点确实可圈可点啊。如果是带父母出行,我强烈建议不要走西线。冰川活动并不适合老年人,除去冰川之后,西海岸的风景也不胜出。建议把相应的时间给东海岸。
这几天买了件kailas品牌的event面料托尼冲锋衣,开始关注其冲锋衣面料来,找到些资料,与大家分享,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我还有一件BLACKYAK的GTXXCR冲锋衣,透气及舒适性上比托尼冲锋衣要差不少。根据图表Gore-tex面料确实比一般的面料要好,但是还是有些面料,如event要比Gore-tex好得多,希望大家能关注下其他面料,以免日后遇到便宜的好材料货品由于不能辨别而错过。不知道大家是知道得多,还是不知道的多,有的人说是yj贴,好像大家都知道的样子,有的人说是枪手,真不明白你们怎么定义以及辨别枪手的。得,我再把数据图贴出来,大家自己看,自己辨别,反正东西都是从网上找的,别说你找的就比别人的准。有朋友问为啥用event的冲锋衣少,网上的说法是Gore-tex更善于宣传!但是Gore-tex确实要比绝大多数材料的透气性要好,根据图表来看,无论是登天还是东丽的顶级材料同GTX都还是有差距,至于event强于GTX,主要还是因为不需要PU面料保护透气薄膜,所以才能实现实时透气,以及高的透气量!市面上基本上就只有kailas和沃德有event材料的衣服,只能说event厂家不善于推销自己的产品,而成衣厂家更愿意用大家接受的GTX来生产,如果有一天event材料被广大用户认可了,那么成衣厂商肯定会大面积选用event材料的.我们作为使用者,肯定最开始接触的就是GTX,之后才是一点点地接触到其他材料,我也是这样,但是几次以后,就会发现,像我这样的出汗多的人,即使是GTXXCR也还是不能满足透气需求,自然会考虑相应的替代品,况且自己的那件BlackYakXCR冲锋衣为三层压胶,算是比较重型的冲锋衣,这好这次有机会买到event材料的,而且是超轻系列的,只有450G,正好同已有的不冲突,也有机会用其他品牌的材料.还觉得有一点,毕竟GTX的衣服非常多,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可以有非常多的选择,重型的、轻型的、柔软的,总之,冲锋衣要选择自己需要的,而不需要盲目崇拜那种材料!闲来无事,秀一下自己的户外产品标牌,纯娱乐!包括:TrekstaCHEROKEEXCR390元购入,HYPERGRIP底;NIKKO3510V底375购入(给老婆的,她还没穿过);BlackYakGTXXCR1JK99-0611冲锋衣990购入;KAILASZKG11304event材质托尼冲锋衣450元购入。说说使用感受:Treksta:透气性好,防滑效果好。上周去上方山爬山都不觉得热,舒适,反正注意力就从来没来的鞋上。NIKKO:我的是男款,蓝色的。透气效果一般,只适合冬天或春秋稍冷的天气,天热的时候,引用一位网友的说法:就是热带雨林BlackYak:漂亮,有暗纹的那种,透气性好,剪裁非常适合我。有一缺点:主拉链的几个搭扣容易刮别的衣服,俺用和路雪冰袋上面的搭扣剪成相应的小片给粘上了,这样用的时候把小片拿掉就可以了,还可以防止刮衣服。要是其他朋友也有搭扣的困惑,也可以用此方法。搭扣就用和路雪冰袋上的,宽度正合适,长度可以任意剪裁。KAILAS:超轻,透气性好,不错的选择。适合春秋天热些的情况。||测试标准,测试环境,牢固度,寿命等等还有很多区别吧?||又见yj贴||等着LZ被G饭们喷||这个贴也yy大了前不久顶过国产面料但奈何找来的枪手实在太蹩脚||没什么有说服力的数据~||本来一开始有图,也有说明,有人说是yj贴,以为大家都知道,就把图以及说明都删了,之后马上出来个说俺是枪手的,也没有数据,那就再贴出来,大家自己看!||{:5_136:}||{:4_123:}||{:4_112:}纯粹学习。
很多新驴的经历非常类似,都是匆忙买了一整套装备,走了一次2、3日的线后,以后基本中止了户外活动。他们没有对户外的艰苦程度,运动强度有个详细了解,对自己的体能、毅力、户外技能和经验也没有清醒的评估。匆忙采购的装备,在短时间内给自己的经济造成很大压力,也难于买到合适的装备。我觉得新驴还是从一日游开始,循序渐进,可能会玩得更长久、更安全、更快乐。先说装备,一日游的装备,基本包括于多日游中,所以不会花冤枉钱,如果觉得自己想走远一些的线,只需要在一日游装备基础上增加就行了。一日游需要:普通背包。行程短,暂不需要非常好的背包一双徒步鞋。在你没想好能走什么长线之前,还是先添置一双较硬一些的高帮徒步鞋吧,这种鞋的通用性很强。不要一上来就买一双重装登山鞋,因为鞋贵,就想一双打天下,那是不可能的。一对护膝,一对登山杖。保护不能马虎,从开始爬山就要爱护你的膝盖,这个选中档的就行,就算老驴也没必要追高档的水具。水袋或水杯,虽是一日出行,水袋还是很方便。衣服没有太高要求,夏天不必非得穿速干,冬天不必非得出冲锋衣裤和抓绒,因为是一日出行,你有选择好天气的机会,不像多日,天气糟糕也得继续前进。帐篷、防潮垫、睡袋、炉头、锅等宿营装备也不必急急忙忙的买,因为一日游当天往返,不用住宿,所以你不必在想好自己能去哪之前踌躇买什么温标的睡袋。有些驴友匆忙买了宿营装备跑到野外睡觉,结果发现在野外不舒服的寝具、蛙叫虫鸣、风吹草动、一惊一乍,让他这个长年紧张工作的人跟本睡不着。吃饭带点干粮就行,不用开火。最简单的就是压缩饼干,最好带包榨菜补充盐份。以后有精力了,可以午饭开火煮个面什么的,练练户外炊事。其次,也是最重要的,选一条一日的线路,看自己在负重走山路的情况下能走多少公里。普通人在城市里很少有步行5公里的,出门就坐车,人已经养遵处优惯了,这样的体能在山里走上10公里,海拔1000米左右的上升,人基本就废了,一周都缓不过来。更不要提一天10小时,20多公里山路,连走上2、3天了。我认识的很多人只是背着一顿午饭和2L水,走10公里山路就不行了,这时候他们一般都挺自觉的把刚买的70L大包雪藏起来或转手卖掉,再也不提户外了。选一条好的一日游线路也很重要,我相信每个城市周边都会有一些自然风光的景点,北京最好的线就是“香八拉”,这条线有N多种走法,最长的有46公里一日线路,如果能走下来,体能上基本可以算老驴了。一个线路走过几次后换个线路,让每次出行都有新意新风景。如果线路少的话,就加大强度,原来用6小时走完的减到4小时,原来负重5公斤的加到10公斤。每次可以报团和不同的老驴一起拉练,一路走一路聊天,你能看到别人在用你一直梦寐以求的装备,你可以和大家交流装备心得,可以和老驴讨教出行经验,学到很多泡论坛学不到的实用的知识。脚力练出来了,对很多纸上谈兵的事情有了直观的认识后,再报一些2日、多日的团,采购一些宿营、炊事的装备,在老驴的帮助下,完成线路。户外不是像很多新驴那样,上来就急着买70L的包,急着买帐篷和睡袋,好像不露宿就不叫户外。饭一口口吃,路一步步走。钱也是一元一元的挣来的,装备慢慢买,少花很多冤枉钱。||很有道理。大多数人体能都不怎么样||youdaoli||起步必须累死不然他们太瞧不起咱们这爱好了||必须包括脚底打泡口渴难耐两腿灌铅饥寒交迫狼狈起身仓皇出逃最后发誓再也不sb了下回继续勾引||你这话也有道理,不然新驴把户外和郊游踏青混为一谈,很容易忽视安全性和老驴的一些忠告。||体能第一,心态也很重要。不过这个好像太从自虐角度出发了,户外不等于自虐吧。||表示说得对、所以咱的都是一天用的||很中肯的建议啊,听你的我先练练再说||喜欢啦怎么都好不喜欢了一天也都放弃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路由器什么牌子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