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t9110-2007怎么excel2007应用大全

HJ 19-201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 标准资料免费下载 - 标准资料网
HJ 19-201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标准名称: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英文名称:Technical Guideline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cological Impact
发布部门:环境保护部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首发日期:
作废日期:
起草单位: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本标准规定了生态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方法、内容及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建设项目对生态系统及其组成因子所造成的影响的评价。区域和规划的生态影响评价可参照使用。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5 工程分析 3
6 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价 4
7 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 5
8 生态影响的防护、恢复、补偿及替代方案 5
9 结论与建议 6
附录A(资料性附录)生态现状调查方法 7
附录B(规范性附录)生态影响评价图件规范与要求 8
附录C(资料性附录)推荐的生态影响评价和预测方法 10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T7 海洋调查规范第9 部分:海洋生态调查指南SC/T 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技术规程SL 167-96 水库渔业资源调查方法
所属分类: 环境保护
污染物排放标准
污染物排放综合
上一篇: 下一篇:您的位置: &
《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技术规程》行标即将实施
优质期刊推荐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pdf
扫描二维码,下载文件到手机
相关文档推荐
当前文件信息
浏览:344次
下载:44次
您的VIP会员已过期,是否续费?
用户应遵守著作权法,尊重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不违法上传、存储并分享他人作品。举报邮箱:
京网文[0号 京ICP证100780号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内容
SC/T& &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技术规程
标准代号:SC/T
推荐级别:★★★★★
标准分类:行业标准
更新时间:日
文件类型:压缩包格式
授权情况:免费下载
推荐网址:
资料来源:网络收集
资源语言:简体中文
文件大小:341.00KB
浏览次数:
下载次数:
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技术规程
下载说明:
☉推荐使用 WinRAR v3.1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料。
☉如果这个资料不能下载的请点击错误报告,谢谢合作。
☉下载本站资源,如果暂不能下载请过一段时间重试。
☉为了达到最快的下载速,请不要同时下载几个资源!
☉本站提供的标准资料:SC/T
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技术规程,仅供学习研究之用,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购买正版海洋预报:
舟山市舟基港航机械有限公司港航机械制造基地填海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核准前听证会公告
舟山市舟基港航机械有限公司港航机械制造基地填海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已经由浙江省海洋生态环境科学研究所编制完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第十条规定,我局将组织舟山市舟基港航机械有限公司港航机械制造基地填海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核准前听证会。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1、舟山市舟基港航机械有限公司港航机械制造基地填海工程项目位于舟山市长白岛,填海工程占用海域面积计172亩,其中滩涂面积77.4亩,海洋面积94.6亩,项目新建海堤657米,工程总投资约26063.3万元。该填海工程进行后,对外海域环境影响较小,具体见附页。
2、申请听证方式:需要申请听证的个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公众代表、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于本公告公布之日起5日内向我局报名申请听证,我局将按规定审查或公告登记后组织听证会。申请电话:;1;联系人:郭朋军、尚云斌;联系地点: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
3、听证参加人员和具体听证时间及地点另行通知。
&&&&&&&&&&&&&&&&&&&&&&&&&&&&&&&&&&&&&&&&&&&&&&&&&&&&&&&&&&&&&&&&&&&&&&&二○一○年十二月三日
舟山舟基港航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港航机械制造基地填海工程项目环境影响及对策措施
一、对环境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概述
、海洋水质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填海筑堤过程中的抛石等作业,将对填海区域附近海域的SS浓度增加,但这种影响是暂时的,且是局部范围内,不会对海域造成明显影响。施工期间的生活污水排放量较小,生活污水经过通过修造临时厕所或利用周边原有的卫生设施、厨房设置隔油池等措施后,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后排入近岸海域,对海水水质影响不大。施工期船舶实行“铅封”管理,船舶含油污水严禁排海,统一收集至有资质单位处理。汽车冲洗废水在施工场地内设隔油沉淀池,经处理后回用于施工生产如抑尘。码头灌注桩施工产生的一定量高浓度泥浆废水,收集到沉淀池进行沉淀处理后达标排放,对水质环境影响不大。
2、海洋沉积物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填海工程将使原有填海区域的海洋沉积物底质类型发生改变,填海区域海洋沉积物全部消失。
达标排放的含油污水由于浓度较低,排放量小,散在水中的油将能被海水稀释,基本不会与水中固体物质进行交换而沉入水底,基本不会对海洋沉积物造成明显影响。
3、海洋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本次填海共涉及到滩涂及浅海面积为172亩,预计本次填海将损失潮间带及底栖生物2.28t。海域生物资源因海水搅动、抛石填筑施工,部分迁移能力差的生物也将受到破坏。
4、渔业资源、渔业生产的影响
海堤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爆破挤於法处理堤基方案将对海洋渔业资源造成一定的损失,本填海工程共损失成体渔业资源5.11t,鱼卵74万枚,仔稚鱼280.2万尾。 本项目附近海域渔业资源相对较少,距离海洋捕捞区较远,本项目的实施不会对附近海域的渔业资源造成大的影响。
5、其他环境要素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项目填海区距离居民较远,建设单位只要定期做好洒水工作,基本不会对外环境造成影响。
本项目运输车辆沿线没有居民住户,所以车辆运输噪声基本不会对人群造成影响。项目建设地周围1100米范围内无居民点,施工场地中施工器械产生的噪声不会造成噪声污染影响。
③固体废弃物
施工单位应规范运输,不要随意洒落,也不得随意倾倒建筑垃圾,制造新的垃圾堆场。项目施工垃圾应集中堆放,且应以蓬布等遮盖,周围挖截留沟,定时清运。截留沟废水应汇至简易沉淀池。施工期间生活垃圾应收集到项目独立设置的垃圾箱内,并委托环卫部门定期集中清运,这样对外环境影响不大。
④水土流失
本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水土流失量主要来自回填区、开挖区,施工期间若不采取合理的防护措施,新增水土流失量为1244.17t。本项目在建设施工期和工程运行初期中,原生水土流失量为0.00t,水土流失总量为1244.17t。
6、冲淤影响预测分析结论
(1)潮流预测结果
①工程建成后,对大范围的流场基本没有影响,影响范围仅限于工程附近的海域。工程对附近水域落潮流的变化基本上局限在以工程区域为中心,以西500m,以北300m,以南700m左右的范围内。全潮流速基本都是呈增大的趋势,增大范围为0.01~0.05m/s,离堤线越远增大越少。同时码头所在区域,受码头桩基的阻挡流速增大幅度要小。全潮平均流速变化百分比分布和全潮平均流速变化分布特征类似,增大幅度约为10%~50%。
(2)冲於预测结果
①工程建成后,工程后冲刷和淤积的范围主要集中在以围垦区为中心,向北400m,向西1000m,向东南3000m的范围内。工程建成后,工程附近基本处于冲刷状态,仅在岛东北侧航道产生0.1~0.2m的淤积,对航道的及码头的影响甚微,在冲淤平衡后仍能保持一定的水深来维持航道的通畅和码头的正常使用。
二、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工程海域生态保护对策措施
、在实施陆域回填时,应采取先建筑堤后填的方法,减少填筑过程中产生的悬浮物进入附近海域,石方填筑时,在满足填筑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填筑块径较大的石料,以减少悬浮泥沙的产生和潮水冲刷引起的侵蚀;
b、堤基处理施工爆破应对施工工作面进行围堰,尽量减小对海域生物、渔业、通航船舶的影响;
c、在施工期应预防为主。在各种作业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施工队伍的组织和管理,采用先进技术设备,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科学安排作业程序,减少泥、沙的散失和掉落,尽量避免和减少泥砂土的掉落量,造成海水悬浮物的增加量,从而影响浅海水生生物的生长;
d、施工时间应尽量避免在雨季、台风或天文大潮等不利气象条件小进行,并尽量缩短施工对海域水质的影响时间;
e、项目运行后要对进行流速、泥沙的测量,若发现存在淤积现象要及时进行疏浚工程。
2、渔业资源保护对策措施
(1)采用大爆前的小型爆破措施,先驱赶鱼群离开,远离,减小爆破区域内生物密度分布,待正常施工时,减少对渔业资源的损害。若条件允许,可以在爆炸点周围制造气泡幕,以大大减少从爆炸点传出的压力,从而有效地避免爆炸对周围鱼类和环境的影响。
(2)爆破的影响范围随炸药量的增加而扩大,使用炸药量不宜过大,采用毫秒微差工艺、最大单响药量宜在100kg以下,爆破次数不宜过多,避免冲击波压力的迭加,使爆破伤害影响减到最小。
(3)停止爆破后,鱼、虾类仍可补充进入爆破区,因此尽可能缩短爆破工期,以减少整个爆破工期内的损失。
(4)考虑到鱼卵、仔鱼和幼体比成体更敏感,从减缓爆破对渔业资源的损害程度,建议爆破作业避开鱼类产卵和幼体索饵季节,主要在5月~9月份。
(5)根据《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建设单位应当在爆破作业前报告海洋主管部门,海洋主管部门应当及时通报海事、渔业等有关部门。进行海上爆破作业,应当设置标志、信号,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海洋资源。
(6)本海域渔业资源的损失主要是仔鱼和幼鱼的损失,对于鱼卵、仔鱼和幼鱼的损失,应该考虑采用资源修复的办法,进行增殖放流。
2、海洋资源生态损失及补偿措施
项根据《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技术规程》(SC/T)中规定对水域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影响的,其生物资源损害补偿年限不低于20年。因此环评对填海工程海洋生态环境补偿费暂按20年估算,打桩过程中影响范围内造成的底栖生物损失海洋生态环境补偿费暂按3年估算,该项目海洋生态环境补偿费为59.2万元。补偿方式宜采用底播增殖方式。底播增殖的时间和实施海域应根据不同品种的习性以及工程附近海域的环境特征来确定。底播增殖的苗种应选用本地常见的经济苗种。
、水土保持措施
、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开挖和回填区的表层土剥离、截水沟、排水沟设置;
b、植物措施:种植灌木、小乔木等;
c、临时施工场地水土流失防治:施工临时工程,包括临时排水沟、沉砂池、泥浆沉淀池、临时砖砌挡墙等。
、其他污染防治对策与措施
a、尽量减少露天堆场和裸露场地,对必要的露天堆场加盖蓬布,露天堆场应设专职人员看管,堆场不要正对风口;b、裸露场地应定期洒水,保证一定的含水率以减少风力扬尘。
②交通沿线的扬尘措施
a、对运输车辆加强管理,定期对运输车辆的车轮进行清洁,清扫车体周围的泥土,以减少车辆带入运输途中的粉尘;b、对运输路面勤洒水,使路面保持一定比例的含水率,且对运输道路进行及时清理,这样可以减少70%左右的扬尘。
2、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尾气防治
a、定期对施工机械和车辆进行检修与维护,以保证其正常运行;
b、采用清洁燃油,尽量避免施工机械和车辆处于空负荷运行,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2)废水污染防治对策
、施工过程筑路材料、挖方、填方(如碎石、粉煤灰、黄沙、泥块等)应尽可能远离海岸堆放,并建临时堆放棚;近海岸的材料堆放场、挖方、填方四周应挖截留沟,以尽可能减少对沿岸海域的影响,截流沟废水汇入简易沉淀池。
b、修建简易沉淀池,建设施工废水经沉淀后排放,且不得直接排入附近水体。另外,对施工过程中用来人工搅拌混凝土的场地进行硬地化。
c、作业船舶产生的含油废水实行“铅封”管理要求,不得随意排放入海。
d、对工程施工海域组织专门的监测机构,进行定期的水质、生态和渔业资源动态跟踪监测,以便及时掌握工程施工海域渔业生态、渔业资源的实际变动状况,为制定相应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e、修造临时厕所或利用周边原有的卫生设施、厨房,设置隔油池等,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
(3)噪声污染防治对策
a、建设单位应严格控制作业规程,严格控制单位耗药量、单孔药量和一次起爆药量。 b、选用噪声小、效率高的手持式风转、挖掘机等施工设备;c、在不耽误工期的前提下,合理选择作业方式,尽量少使用炸药爆破作业。
②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与作业时间,加强对施工场地的监督管理,对高噪声设备采取相应的限时作业,严禁夜间从事产生噪声污染影响的各种施工作业。
③施工车辆在施工场地尽量不要鸣笛,同时应保持良好的车辆状态。
④优先选择性能良好的高效低噪施工设备,施工中注意维护保养,使其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⑤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选用有一定素质且工作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进行施工。
(4)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对策
a、对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可回收建筑固废,应分类收集交有关单位回收利用。
b、对于不能回收利用的建筑固废应建设专门的堆放场地,对堆场加强管理,定期将这些建筑固废委托相关部门处理。
c、施工过程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应设置专门的容器或场所放置,委托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来清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ccess2007应用实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