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不足如何治疗搬运气血气

小周天功法,又称“周天搬运法”
小周天功法,又称“周天搬运法”
小周天功法,又称“周天搬运法”&  小周天功法,又称“周天搬运法”、“内丹术”、“人仙功”等。它是开发潜能、得道成仙,秘不外传的修道大法。  在古代,人们把天体当作圆形,划为365度去观察。认为圆形的天体中心有个带子,称为黄道带,天体围绕黄道带旋转一圈为一个大周天。太阳系内有九大行星,围绕太阳旋转一圈为一个小周天。在道家对人体的研究和自身以身试法、实证实修的实践中,发现人的全身共有365个穴位,恰好与天体的365度相吻合;人的上半身任督二脉上分布的9个主要穴位,正好与太阳系的9大行星相吻合。认为天体是放大了的人身,人身是浓缩了的天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天人合一的观点和理论。在进行人体修炼时,道家认为,内气围绕全身365个穴位旋转一圈,就等于转了一个大周天;内气围绕人的上半身任督二脉上的9个主要穴位旋转一圈,就等于转了一个小周天,这就是大、小周天及周天功法的说法来源。至于“内丹术”,是相对于“外丹术”而言的。古代帝王为了追求延年益寿、长生不死,从而得道成仙,就搜罗和聘请一些方士、术士,利用铅、汞、硫磺等为主要原料炼化金丹。但由于采用此种原材料炼化的所谓“金丹”,含有的毒性很大,致使服用者不但不能延年益寿,反而因中毒赔上了性命,更使成仙的美梦成为泡影,故而使外丹术遭受严重挫折,从此一蹶不振。北宋时期,道教南宗五祖之首张伯端,号紫阳,是大、小周天内丹术的奠基人。所谓内丹术,是指人体通过一定的方法技术和路线步骤,进行大小、周天搬运的气功锻炼,打通全身阻滞的经络,从而使自己气血顺达、经络畅通,以达到祛病健身、延年益寿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再通过进一步的修炼,让气团在下丹田里凝聚成为一颗“丹”。这个丹,聚则有形,散则无形,有透视和内视功能的人才能看得见。有了“金丹”,就相当于在人体内储备了一个核反应堆。金丹虽小,能量巨大,可以随着人的意念调动,能够随时以意引气,冲开全身任何部位被阻塞的经络,达到治疗疾病、强身健体和激活人体本来就有的、潜藏在意识深处的各种特异功能的目的。中国古代道家把修炼有成的人,分为三个层次和等级,即天仙、地仙和人仙。所谓天仙,是指那些已经得道、成道,达到天地人合一境界的最高修行者,就象太上老君、如来佛等,他们是已经脱离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最高层次的仙佛。所谓的地仙,是指那些比天仙的位置稍低,但也修炼有成、神通广大的人。所谓人仙,则指位于天仙、地仙之下,凡夫俗人之上的修行者。所以,修炼小周天不但是祛病健身、延年益寿、开发智慧和潜能的大法秘法,更是人们追求大解脱、大解放,成佛成仙、成真成圣的必由之路。  由于人的大脑、面部以及五脏六腑,都位于人体的上半部分,因此,修炼小周天功法,用意念引领自身的真气围绕上半身循环,不断刺激位于任督二脉上的诸多穴位和头部,就必然会对人的健康和智慧起到良好的作用。下面主要就小周天功法的修炼方法和需要注意的事项作简要介绍。  一、小周天功的修炼方法:  人体上半身任督二脉上所分布的9个主要穴位是:下丹田(神阙、肚脐周围)、会阴(前后阴之间)、尾闾、命门、大椎、玉枕、百会(头顶正中凹陷处)、上丹田(印堂、两眉之间)、膻中(两乳之间正中部位)。在熟悉并牢记以上9个穴位具体部位的基础上,在坐、卧或松静站立,心无杂念干扰、环境幽静的情况下,就可以随时进行小周天功法的修炼。其具体方法是:双手重叠(男左手在内,女反之),劳宫穴轻轻贴于下丹田处。两眼微闭,全身放松。意念观想自己小腹内(下丹田)有一火球在熊熊燃烧,火苗发红发亮,下丹田慢慢出现温热的感觉,然后以意念引领并随意念体会温热的感觉向下行走至会阴(前后阴中间部位)。稍稍停顿后,待会阴处出现温热或麻、胀、跳等感觉时,再用意念加观想,引领温热或麻、胀、跳至尾闾。在不急不燥,心平气和,顺其自然的身心状态下,用上述方法,按下丹田—→会阴—→尾闾—→命门—→大椎—→玉枕—→百会—→上丹田—→膻中,最后又归至下丹田的顺序和路线,围绕上半身任督二脉旋转一圈为一小周天。  二、辅助功法  1、经常进行从头到脚,自上而下的全身拍打,可活血通络,增进敏感程度和功效。拍打时,要五指微蜷成空心掌为宜。  2、日常工作生活中,只要条件允许,尽量将双手重叠(男左手在内、右手在外、女反之),轻贴于下丹田,以常养丹田之气(有道是三分炼七分养即指此)。  3、太极手印采能法:双手五指微蜷成半圆形状,男左右手重叠,左手大拇指和并拢的其它四指,轻轻压住右手大拇指和并拢的其它四指(女反之),即为半个圆形的阴阳太极图手印。然后,将此手印放置于下丹田处,全身放松,微闭双目,观想宇宙中的光、电、声、能、气及自身需要的各种超级能量,顺时针(女反时针)呈旋转状从太极图手印圆孔中,源源不断地向小腹内汇聚。仔细体会能量、气流通过手印进入下丹田时的感觉。只要放松,顺其自然,慢慢就会有明显变化,这是快速采集宇宙超能的秘法。待感到下丹田被能量充满充盈后,再将两手重叠,温养片刻,凝神入气穴,加意念使其凝聚化丹,存入丹田即可。  4、条件允许时,背对突出的墙角松静站立,将脊椎对准突出的墙角撞击,由轻到重,以能忍受疼痛为限。由于脊椎上的诸多穴位与脏腑相对应,故长期撞击,不但等于经常按摩脏腑,有利于五脏六腑功能的强化,同时,对于小周天气路的循环,也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5、利用业余时间,到寺庙、古老建筑、名胜古迹、过去大户人家的古坟、以及山清水秀的环境中,多采天地真气。采气方法:松静站立,双眼微闭,意想自己与天地和当地的环境融为一体,宇宙和周围的浩然之气把自己包围。默念“我在气中,气在我中,天人合一,人天相融”。或将太极手印放置下丹田处,闭目观想宇宙真气源源不断呈旋涡状进入自己的小腹。待感觉小腹胀满后,可养气片刻结束。  6、①搓双手:站、坐均可,全身放松,两眼微闭,两手相对,快速将双手搓至极热。血压正常者,指尖平行向前;血压高者,指尖向下;血压低者,指尖向上。边搓边加意念“聚集能量,为我所用”。②干洗脸:将搓热的双手擦洗面部,双手同时从下颌开始,沿两颊向上经鼻翼两侧至额头,再向两边往下擦至下颌为一遍,如此反复多次。边擦边想“皮肤细腻,面色红润,皱纹舒展,青春常驻”。③干梳头:双手十指叉开,半握状呈梳子型,从额头发际处向后反复梳理多次。边梳边想“白发变黑发,稀发变浓发,不痒不脱发,满头秀发”。④拍头:双手十指稍蜷,扣成空心掌,从额头向上至后脑依次拍打,由轻到重,以能忍受为度,最后拍打面部。边拍打边想“经络畅通,开发潜能”。⑤搓耳朵:双手大拇指和食指分别揉捏两耳,从上到下,由轻到重,至耳垂时向下拉拽。耳朵对应全身,对耳朵上的疼痛点可反复揉捏,直到疼痛消失。边揉捏边想“调理全身,强肾固本”。⑥叩齿:上下牙齿相对,叩击36次。边叩边想“震通经络,调理全身”。然后,将唾液分三口咽入下丹田,深吸一口气存入丹田,养气片刻,收功。本辅助功法,可作为小周天修练结束时的收功方法,也可作为单独功法习练。  三、注意事项:  1、修炼的姿势可以灵活掌握,但进入功态的前提,是身心必须全面放松。如过于疲乏、烦恼、急燥或心绪烦乱时,不能勉强修炼,克服急于求成的心理,否则会适得其反。  2、在修炼期间,除了保持良好的心态外,饮食最好以清淡素食为主,尽量不食荤腥及刺激性大的食物。  3、由于各人的慧根和经络敏感程度不同,因此,修炼中所得到的感觉和效果也会有分别和差异,但只要坚持不懈,终可获得正果。  4、每次修炼以意引气所转圈数以36、49、72、108为佳,如时间充裕,可继续修炼,若有事必须停止,最好将气引入下丹田并静养片刻再结束。静养时,观想气光能在下丹田内高速顺时针旋转(女反时针),由大到小,最后汇聚成一粒如弹丸大小的金丹存入小腹。  5、修炼前最好松解皮带、衣扣,含胸拔背,百会穴与会阴穴成上下垂直,如果采取坐姿,勿使会阴穴受压。  6、刚开始修炼时,会感觉如丝线一股气流沿任督二脉运行,似蚂蚁小虫爬行,若有若无,若隐若现。随着程度加深,气流会逐渐由细变宽,由弱到强,但无论明显与否,一切顺其自然。  7、修炼中,如出现疼痛、酸痒、胸闷、憋气、头晕或气机乱窜的现象,其原因一是气冲病灶,二是气路不畅。应对的方法,一是继续放松身心,让气归位;二是对憋闷不畅的部位,进行由轻到重地拍打。  8、古代人们修炼小周天功法时,有百日筑基、积气冲关之说。主要指刚修炼时,往往出现气流到达某个穴位后被阻滞而不能过关的现象。可采取对相应部位进行揉捏、按摩、拍打等方法,以促进和加速真气通过。或以意领气,憋气冲关。  9、修炼小周天的最佳时间为农历每月的初一、十五、二十四节气和其他重要节日,如国庆节、圣诞节等。每天夜里子时(11点至凌晨1点)是一阳初生之时,并且夜色已深,许多高僧大德都会把此时作为修炼的最佳时机。故子时面向东方,以趺跏姿势静坐修炼为最佳。  10、小周天搬运法不与其它任何强身健体、开发智慧的功法相矛盾和冲突。在修炼其它功法的同时,可以修炼本法。  11、由于每个人的身体素质、经络类型、对功法的理解以及心性、悟性的差异,有些人在修炼过程中,大脑中可能会出现类似闪电的亮光,或者仙佛的影像,或者突然看见自己体内的脏腑、骨骼,或听见某种话语和其它声音。无论出现何种情况,都是正常现象。唯一正确的办法是不追求、不留恋、不惊讶、不害怕,一切顺其自然。  12、修炼中,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结合季节的变化,分别施加不同的意念。比如,夏天酷热难奈时,可以意想一股清澈透明的甘泉,沿任督二脉流淌。严冬寒冷时,可观想一团熊熊燃烧的炭火在小腹内升起。或者哪个地方有阻滞,就想像用一声震耳欲聋的霹雳,一下将其炸开等等。总之,法无定法,顿悟为法,灵活运用,即为大法。  13、本功法为意念周天,随着修练程度的加深,可产生条件反射,转为经络周天循任督二脉自动旋转。  14、小周天搬运法是修炼大周天的基础功法,故修炼好小周天,不但对于延年益寿和开发自身潜在能力能起到极大的作用,同时,也会对进入更高层次的修炼,打下良好、稳固的基础。  15、小周天搬运法,在古代属于秘不外传的修炼大法。许多师父直到临终之前,也舍不得将其具体修炼方法向门内弟子传授。据此,足可见其珍贵程度。虽然现代社会是改革和开放的社会,但有缘得到此法者,也应该加倍重视和珍惜。&附通周天方:&&&&红参4克、鹿茸3克、雪莲30克、西红花5克、何首乌30克。将上药装入酒坛内,密封口,埋入地下30天后取出。每天早饭前服一两左右,也可制成9克重蜜丸早晚各服一个。服药至49天,十二经络、奇经八脉气路大开,形成规律自然循行,百病不侵,气力倍增,行步如风。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采气十三种秘法
采气十三种秘法
  采气就是从天地宇宙空间、日月星辰及万物之中,将各种不同能量流、信息采集体内。盗天地,夺造化,激发自身内在的潜能,补自身不足,培养充实自身元气,加速天人合一最高妙境的早日实现。宇宙的正气不同于五谷之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大能源。学会广泛吸取万物之气,才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量,以补充人体能量的消耗。
  采气的机理是要通过练功者意念作用,使自己全身毛窍穴位自动打开,使自身封闭场向外开放。这时人体吸收体外各类能量流及信息的本领加强,使体内的能量流、信息进行交换,纯化体内能量流,并获得高能能量流,激发人体潜在能力,从而产生各种特异功能。
  一、采气预备式--净体功
  (1)站立、坐在椅子上或平躺在床上均可。一般应取站立姿势,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脚稍成外八字,膝微屈,两臂自然下垂放于身体两侧,身体要正直,使百会与会阴穴成一直线,下颌微收,舌抵上腭,口唇轻闭,目视前方,微闭双眼,面带微笑,自然呼吸,排除杂念。
  (2)想象自己在一处风景美丽的高山之上,意想全身膨胀变成无限大,意想身体向天上宇宙星际无限拉长,头部伸向宇宙上空银河系,双脚伸入地球中心,穿过地球。周围有雾状的白色气流在脚下飘飘游荡,这时仿佛天底上只有我一人,周围除日月星辰和光明外什么都没有了。我的身体充满了整个宇宙空间,想象全身皮肤没有了,关节也不存在了。然后观想自身气体从颅顶升起,与宇宙上空的太阳慧光能量流融通,想象头顶上空的太阳、胸前方的月亮和脚下的地球,各慧光能量流放出的光芒将身体内外照得透亮,这时身体就像一个很亮的光体在整个宇宙空间放大光明。今后练功要保持这种境界,在这样的意境下练功可使你长功很快。
  (3)然后吸气,意想全身皮肤。随呼气默念"松"字,要意想全身皮肤表层张力随"松"字而逐渐消失,呼吸要深、长、匀、细。如此呼吸放松3遍后,再放松全身肌肉、筋膜、骨骼和关节、五脏六腑、大脑,每个部位各放松3遍,最后从上向下总体放松3遍。具体操作就是随呼气默念"松"字,意想从头部松到脚下。这样一个循环为放松功。如自我感觉放松不太理想,也可以再做一遍放松功。
  (4)转两手掌心向外,两手掌从两侧由下往上沿宇宙天边画弧。双手掌随吸气向上缓缓上举时,意想将宇宙间全部慧光能量流聚集在头顶上方的宇宙星空。随呼气变掌心向下,意想慧光能量流顺双手掌流下,贯人头顶"百会"穴,这时双手指尖相对沿身体正前方下降。意想贯人顶的光能量流自头、颈、胸、腹,沿两大腿下至小腿、脚底"涌泉"穴和脚大拇趾尖出去人地心,穿过地球进入宇宙星际。同时两手导引至下丹田位置后放回身体两侧。按上法连续做30分钟左右。
  大多数采气方法都要求将身体放到太空之中,意想所采之气缓慢罩住自已形体。至于慧光色彩选取,一般开始时以金黄色、金白色为主。练功时间可在30分钟以上,但是也可以十来分钟,甚至几分钟。无论任何时候都可以练此功,如行走坐卧等均可。呼吸可采用自然呼吸或逆腹式呼吸。长期修炼后,念力增强,意念宇宙慧光能量流聚起来,贯入病人头顶百会穴后直达病灶处,或直接进入病区,意想病气散开,病情好转。这样就调节了病者生物场,使病者康复。同样,这种方法也可以集体发功治病、带功等。采气方法十分多,练功者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一、二种方法长期修炼,这样才能练出功夫来。
  二、采天阳之气
  (1)练功者双腿开立与肩同宽,膝微曲,其它要领和前面练功一佯。双臂曲肘上抬成120度,掌心朝上,内含,高于头部,手指张开舒展,指向天空。
  (2)意想天空宇宙慧光能量流源源不断由手心劳宫穴吸入,经臂内流入下丹田。
  三、采地阴之气
  (1)姿势和上式相同,不同之处就是将双臂下落,掌心朝下,松肩空腋。
  (2)意想地球慧光能量流,源源不断由掌心劳宫穴和脚底涌泉穴吸入,经手臂内及腿内上来进入下丹田。
  (3)采天阳之精华可以壮阳生阴,采地阴之精华可以滋阴补阳,以期阴平阳秘,经脉气血畅达,强身健体,祛病延年。
  四、采金津玉液
  (1)练功者无论用何种姿势均可。闭唇用舌在口腔内上下左右正反搅转18周而后舌抵上腭,抬起两手,拇指腹点按大迎穴和颊车穴连线中点两分钟。这时可感觉口腔内唾液增多,尔后鼓漱36次,闭目内视,分3口咽下,意念送入下丹田部位。停留一会儿,再接着咽第二口及第三口,方法一样。然后内视下丹田送人的金津玉液化为气态,在全身上下各处运行,而后收功。
  (2)此法可促进消化腺的分泌,使胃液分泌增多,改善消化功能,治疗胃病、腹胀等,可以增进食欲,润脏腑,降心火,促使营养吸收。唾液中含有消化酶及其它人体有用的酶,具有杀菌、助生长和提高免疫机能等作用。
  五、采太阳之气
  (1)形体采气法。练功者采取站、坐、卧中的任一种形体,放松入静,意想天上太阳慧光能量流从上而下进入人体。太阳能量流罩住自己整个形体。意想全身毛窍打开,参予呼吸。随吸气能量流入体内,呼气时什么都不想,只内视体察体内的变化。这时全身有一种冲胀感觉均为正常。待脑际一片空虚后,意想自己整个形体送入太阳之中,太阳和形体不分彼此,使身体进行熔炼。
  (2)关窍采气法。练功者采取站立姿势,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手臂从身体斜方展开成120度,臂微曲,掌心与肚脐同高或高于头顶,或平于会阴穴,主要由太阳的位置决定。掌心内含朝着太阳,意想上方太阳能量流随吸气吸入劳宫穴和百会穴,或吸入天目穴,或两穴同时吸入,呼气时内视直达下丹田。
  (3)循环采气法。方法及要领同前一样,不同就是太阳能量流吸入后,沿中脉下达双脚心,然后从涌泉穴和脚趾出来,进入地球,并穿透地球沿天体上升到太阳之中,这样为一个循环,接着做下一个循环。
  六、采月亮之气
  采月亮之气同样有三种方式。三种采气方法和采太阳之气的姿势、意念相同,只是第一种方法无需将形体放入月亮之中。采月亮之气最好在农历12日至18日之间行功。
  七、五行采气法
  (1)五行采气法是以金、木、水、火、土所组成,这样就有五种采气法。古人认为,人体五脏分为五行,其气通于五方五时。肺属庚辛金,其气通于西方;肾属壬癸水,其气通于北方;肝属甲乙木,其气通于东方;心属丙丁火,其气通于南方;脾属戊己土,其气通于中央。另一方面根据五行相生、相克原理,就可以根据自身某个脏腑较弱而多采某方向的气,使其强健。
  (2)具体操作就是面向练功者所选的方向站立,掌心朝前,手臂与肩同高,意想前方所采之气经人体各毛窍、穴道吸入体内,然后进入所选方向对应的腑脏。该腑脏有冲胀感均为正常,然后直至收功。
  (3)中央采气法就是意想上空之气由上而下吸入体内,同时下方之气由下而上吸入体内,然后进入脾脏。
  八、慧光采气法
  (1)练功者松静站立,或坐式、卧式都可以。睁开双目,看前方宇宙空间能全部收入的慧光,然后两眼睑缓慢地、轻微地闭合。同时,意念和慧光结合到一起而内收于上丹田,这时再内视下丹田。静养一会儿后,接着采气,要领同上。
  (2)练功者可以对着太阳、月亮、星辰、花草树木及万物,采集它们各自的能量流和信息。
  (3)长期修炼此法,可以很快掌握快速治病及遥感治病。慧光治病法一般地说几秒钟或者一刹那间就能起到疗效,速度比任何方法都快。
  九、随游采气法
  (1)如果你外出或旅游之时,可以广泛采集名山大川、古寺庙及各种树木花草之气。这些地方都是历代气功前辈们的练功场所,气场强度很大。这时进入气功态,会感觉到气感比平常强。
  (2)练功者可用多种方式采集外空间气场,一般意想全身毛窍、穴位全部打开,广泛采吸各种慧光能量流,送入下丹田,时间越长越好。采过这种气后,可使你在很长时间内感觉气感很足。
  十、意念采气法
  (1)练功者松静站立,或采用坐式、卧式,要领同练功时一样。该法原理就是广泛采集宇宙天体之中的气功信息、高能信息以及不同种类中药材的各自信息。
  (2)具体操作是,进入气功态后,意想天空宇宙中有众多高功夫的气功师练功时放出的高能量信息,吸入体内,意想这些气功师正在给你加功,给你推关开窍.要诚心诚意,有一种敬仰、崇敬的尊师之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接收到出山和未出山的高功夫气功大师的信息。
  (3)对于天外生物信息,接收原理相同。至于采吸中药材原理是这样的,人体有十二正经、奇经八脉,不同种类的中药归经不同。练功时意想某种中药或者将中药放在体旁,这时你自身所对应的经脉就有感觉,在你的周围就有这种中药的气味,练功时间长了,该经脉就畅通了。如拿着中药获答,默念裁等,都会出现气行任督二脉,督脉气上升,任脉气下降。
  十一、火神采气法
  (1)练功者每早清晨,旭日东升之时,双目朝着太阳,意想两眼球为一底边向上的等边三角形,天目穴正好为此三角形中心。再取脑内五枕穴为一点,作成三棱椎形,意想太阳慧光能量流射出一股能量,直达该三棱椎形内,并将该三棱椎形照得透亮。
  (2)意想玉枕穴像一平面镜反射向太阳,同时用意念将三棱椎形内的能量流不断吸入下丹田,而三角形平面又不断从太阳吸取能量流。双眼直视太阳时,可以看到太阳变成一个发光玉盘,太阳周围有一道光环。随着功夫的提高,就可以看到太阳背面天体的形状来。
  (3)如果太阳周围有云层,可用双手掌心朝着太阳,手臂抬起高于肩部,肘部回曲,使小臂向斜上方伸展。食指和拇指展开,两拇指相对(相距2厘米左右)呈水平面,拇指和双食指呈三角形,手掌背距前额一尺左右。目光从手的三角形内向外看太阳,随呼气沿水平线向左右拉开,意想将云层扒开。长期修炼此法,即可达到拔云见日之功。吸气时双掌回原位。
  (4)修炼此法开始时,要观看早晨的太阳,随功夫逐渐上升可逐步将练功时间(一定要慢慢来)向后推移,最后能看平时太阳也不刺眼时,功夫就上去了。此法可以诱发透视功能。初习者切不可操之过急的推移观看太阳时间,以防不测。
  十二、飞瀑采气法
  (1)练功者站立在流动的江河边,身体迎着水流方向,也可面对着瀑布练功。掌心朝前内含,手臂和身体微微拉开上抬。如当地没有河水,也可立于湖泊边。
  (2)意想水流源源不断翻滚,就像条白龙进入劳宫穴或百会穴,观想水流进入体内后上下滚动,同时手指不停的前后抖动,招引水流更多的吸入体内,直至收功。
  十三、神电采气法
  (1)此法和古代功法"五雷掌"略同。练该法时需要在打雷之时,练功者松静站立在室外没有雨的地方,面朝闪电方向,两臂下垂展开,掌心内含。注意一定不能站在树下及易遇雷击处。
  (2)随闪电时,意想体内能量流被激发,使自身玄关窍穴冲开。这时候天空宇宙中各慧光能量流被电击后,激发转变成高能亚离子态,它们的能量十分巨大。这时我们意想天空中的高能量亚离子,全部从全身八万四千毛窍孔充分吸入。
  (3)练本功法要有一定功底才能修炼,且有第二人在场做监护,以防被雷击。
  十四、二十四节气采气法
  (1)在二十四节气的那一时刻,就是天地交泰的一瞬间,宇宙中可发生多种奇妙变化。宇宙中的生物、植物及万物,它们各自的慧光能量流都发生了由低能向高能的转变,以及各自磁场方向的改变,而后逐渐消失,回到原来状态。这时我们进入气功态后,自有一种妙意。这时候采集天外宇宙之气,可使功夫上长很快。
  (2)从人体解剖学得知,颈椎骨七块,胸椎骨十二块、腰椎骨五块,合起来共二十四块,它正好和二十四节气相对应。这种巧合正是体现了人为小宇宙、天地为大宇宙之观点。每一块脊椎骨都对应着一个节气。人体椎骨是从上向下数,而节气则是由下往上数。这样第一个节气是冬至测对应的是第五腰椎,四腰椎对应小寒,三腰椎对应大寒,二腰椎对应立春,一腰椎对应雨水;十二胸椎对应惊蜇,十一胸准对应春分,十胸椎对应清明,九胸椎对应谷雨,八胸椎对应立夏,七胸椎对应小满,六胸椎对应芒种,五胸椎对应夏至,四胸椎对应小暑,三胸椎对应大暑,二胸椎对应立秋,一胸椎对应处暑;七颈椎对应白露,六颈椎对应秋分,五颈椎对应寒露,四颈椎对应霜降,三颈椎对应立冬,二颈椎对应小雪,一颈椎对应大雪。
  (3)练功者在节气前15分钟,采取任何姿势练功均可,放松入静进入气功态。内视该节气所对应的椎骨。广采宇宙之气,从身体八万四千毛窍吸入体内,进入该椎骨处。有内视功能的人可以看到该椎骨突然发很亮的白光(这时假如睁目,看时间正好是该节气时间,相差正负2分钟左右,但是我们最好不要看表,只安心练功),1分钟左右后白亮光消失。继续练功广吸天外之气,15分钟后收功。
这是采能量的方法.
寒逸轩∠掌门() 15:20:57
寒逸轩∠掌门() 15:34:50
一套完整的功法体系。
内丹功法是其中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每门武功(指功法本身)有相对的独立性,而且各自的锻炼目的和效果不同,但它们之间有一定的依赖性,是相辅相成的。按传统的要求(出于锻炼效果考虑),在修习内丹功法之前,首先必须经过筋骨锻炼(包括各种基本功法),其目的在于舒展骨络,筋络、关节并拉长韧带,从外及里,否则练习静功时,难免腰酸腿痛,骨软肉僵,盘坐不起、体力不支。然后经过经络锻炼(引气归元功法),其目的在于畅通经络,收集耗散之气,调整全身气血平衡。再经过经脉锻炼(坠手、含机桩等功法),其目的在于练气修脉,旺盛气血,充盈骨髓。经过这些层次的锻练,修练内丹功法才能较快地取得奇效,并且消除一切可能出现偏差之虞。反之,内丹功的锻练,也能助长其它功夫,如前所述,它能促进排打功夫的锻炼,又有“功拳结合”之能。
1.基本打坐姿式(结印)
①宽衣松带,面南端坐在平坦舒适的坐褥上,使睾丸垂悬不触外物。将腿盘曲,足心朝天,足跟抵在会阴穴前面,右腿盘曲压在左腿之上(单盘)。要求右脚的“昆仑穴”(在足外踝后)压在左脚的“三阴交穴”(在足内踝上三寸上)。妇女相反,用左脚的“昆仑穴”压右脚的“三阴交穴”,左脚在上,右脚在下。两足心尽力朝上翻,大腿、小腿膝须放平,不能翘起。
注:“昆仑穴”是足太阳膀胱经要穴“三阴交”,是足太阳脾经要穴,又是足三阴经脉的交会 。
故此,“昆仑穴”压在“三阴穴”上,符合“阳穴扣阴穴”、“阳脉冲阴脉”,“阳阴相接”之理。如坐双盘,则先将左脚心向上翻起,放在右大腿上,然后再将右脚盘压于左脚之上,足心向上,仍然是右脚之“昆仑穴”压左脚之“三阴交穴。”妇女左右脚相反。
②身子前倾,向前拜扑于地,然后向后微仰,如此三次(目的是使胯骨松开,背脊骨直),然后端身正坐,立背脊,身体微向前倾。
③上下松肩(肩关节上下、左右抽动),使肩骨松正。
④右手掌(阴面)握左手掌背(阳面),右手中指尖的“中冲穴”扣压左手掌心的“劳官穴”,右手四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并拢贴在左手掌心上;右手的拇指按压在左手的虎口处的“合谷穴”上(左手虎口要撑圆),然后将左掌心翻向外。接上,右手握住左手向外平探,掌心向外,两手与肩平。手型不变再往回缩。如此伸缩三次,伸缩的目的是使左右手的腕关节、肘关节和肩关节松开。此后手型不变(右手阴面握左手阳面,扣穴位置不变),将两手置于腹下,右手背轻贴在肚脐上,手心尽量向外翻。
妇女握法相反,左手阴面握右手阳面,扣穴位置相同。
注:拇指是手太阴肺经的末梢,“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要穴,放手上结印法也是“阴阳相接”。
⑤颈项松直,头微向上顶,提耳根,收下腭,与拨背贯串(督脉拉直)。
⑥搭鹊桥:舌头上卷抵住上腭称为搭鹊桥(沟通任督脉,舌不辨味)。
塞兑:口微闭,不思言语;耳不聪而内听无弦曲。
垂帘:眼微闭留一丝光亮,目光内敛,心不随景转。初练者若闭眼容易昏睡出偏。
调型:四肢不动,浑身似金刚。
鼻息:呼吸自然,微细绵长,但不可勉强,更不可着意思息长。
静功的坐式(结印)法,各派不一。以上介绍的坐式是本门所秘传,它有两个基本作用:第一是通过活络,即畅通精气通道,组成回路。第二是起火,即发动气机(详见下面“练功时间”一节的讨论),因此坐式应保持舒适,骨骼松,肌肉松,经脉紧。
若能按以上姿式盘坐,周身不动,则自然不用调身。若觉坐式不尽舒适,则可将身体四肢,前后左右上下蠕动,体察是否已达到上式坐式的要求。力求坐得舒适,则浑身无牵挂矣。
初练静功之诀在于至静。在练本功之前,应安排好一切心事(日常事务等),专心练功;还要逐渐适应周围的环境,使周围的噪声或突发奇事的声音不致引起心头烦燥;应尽可能告诫家人或同伴不要在练功的时候打扰,并对一切可能偶然出现的喊声、味觉、嗅觉、闪亮等有所思想准备,不至惊慌失措,难于应付。
4.引火(行功)法
回复到基本坐式,初时垂帘之眼凝视三尺之外一片卧牛之地,仿佛真有一牛睡卧于彼,随呼随吸,一起一伏。良久,神光收回凝视两眼角的大眼子(睛穴),待两眉间的印堂穴有微微的感觉后,当即印堂穴后面的明堂穴上如置一明镜,将大眼子之神光沿督脉往下照。自大眼子开始下照→鼻准→人中(上唇中间凹处,督脉之末端)→过鹊桥(舌头)任脉下照→十二重楼(喉管)→天突(在喉结下凹处中)→璇玑(在天突下一寸)→膻中(在胸骨上,两乳头之中间)→鸠尾→中脘→阴交→入黄庭,静待片刻,便觉小腹有微微感觉,即将小腹微内收,同时倒吸一次。此过程便是引火法。每次练功只能引火一次,不可多引。引火过后即归无为之法,无念无虑以至静。
5.无为法(心法)
所谓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其要让事物按照其本身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让气血自然地沿其轨道运行,而不掺与人为的干涉。初练者往往总是不能静下来,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事情或思绪突然撞入心扉,引起烦恼和自责。当静不下,千思万缕缠绕心头之时,便不由自主地强迫自己不要去想,然而越是想要不想事情越是会想,如同陷入泥泽,愈拔愈陷,愈陷愈深,终于不能自拔,于是便自责自恼。这是十分正常的,要达到无念无虑有个阶段,但也有方法可循。流行之法有数息法、意守丹田法等等,目的是使精神集中。为使初学者掌握致静方法,我们不妨借鉴佛家和道家练功的一些方法。口诀曰:“有欲观窍,无欲观妙”,“先存后忘”。注曰:“有欲者,杂念丛生,六尘之所致;窍者,开窍也,六尘之所由。观窍者,欲人守六根是也,无欲者致虚守静,自然妙趣横生。”以六根不净者,是五蕴未空,若要得空,当先存之以虚其心,次忘之以廓其量,随处随时无不自在。”“六根、六尘、五蕴”是佛学的概念。六根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尘指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五蕴指色、受、行、识、想五蕴。佛家认为,(在练功时)人的欲念是由六尘(外界的色、声、香、味、触和内在的法尘)所致。例如,眼见到光(色),则欲辨其色;耳闻声则欲辨其律;鼻吸香、舌触五味皆起香味的感觉,身受触则思动,念头一起则法尘乘入等等。有欲念之人要想致静,则要守住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以防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乘入。守住眼根(窍,则色不能入;守住耳根,则触觉不能感;守住法(意)根,一念不起,则万念皆绝。守六根而六尘不净者(虽守六根,六尘却不能净绝)是五蕴(色、受、行、识、想五蕴)未空的缘故。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由此可见,关于致静,佛教徒自有一套理论方法。故吕纯阳说:“《金刚经》大旨,总是欲人守六根,绝六尘,而六根六尘之不净者,以五蕴未空也。观自在菩萨,特为拈出。”
道家认为:人体是通过眼、耳、鼻、舌、身、意六种途径获得知识,获得对事物的看法和了解,故也称眼、耳、鼻、舌、身、意为六识,其中意为六识之主帅,眼为六识之先锋(意识即是人们的思维活动),故诀窍是欲伏其心,先摄其目。”《阴符经》说:“机在目。”与佛教理论相区别的是,道教是从人体科学(或医学)的角度来阐述这个问题的,通过方士们自身的体验和临床实验,他们发现,色从眼入,则(肝)魂不守舍;声从耳入则(肾)精摇散;鼻辨香嗅,则(肺)魄飞;舌辨味,则(心)神不宁;触及身体四肢肌肤,则(脾)意念丛生。因此合眼光,则魂归肝;凝耳韵,则精归肾;调鼻息则魄还肺;缄舌气,则神志清朗归心;四肢不动则意归脾。其中尤以合眼光为重要,这是因为眼为六识之锋,是人类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次之是四肢不动,意念不起。若守住六根,使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不感受外来刺激。所谓五识各返其根,则精、神、魂、魄、意(称为身体之五灵)各归其所;五灵归其所,则五行(心、肾、肝、肺、脾)不相涉入,四像(精、神、魂、魄)调和,经络脏腑自然能按自己固有的规律开动气机,心自然定。从而达到入静和入定的目的。现代科学的观点是:眼、耳、鼻、舌、身(肌肤)是人体外部感受器官,意识是人类大脑正常的思维活动。以眼(视)觉为例,当外来的光信号入射并刺激眼内的视觉细胞时,视觉细胞产生生物电信号,由传入神经(又称感觉神经,属周围神经系)将生物电信号传送到中枢神经系(包括脑神经和脊髓),经中枢神经处理后,作出反应信号,又传出神经(又称运动神经。属周围神经系)将电信号传送到身体的各个效应器官,对入射的光信号作出反应动作。这个反应过程往往很快完成。因此在练功时,色、声、香、味、触五种外来的刺激都将引起中枢神经的“多余”工作,它必须对这些刺激进行分析、比较,并作出相应的反应。“法”刺激引起意识活动,也增加中枢神经的负担,而中枢神经受到刺激,脑神经有活动,则人就安静不下来。在练功过程中,合眼光,凝耳韵,调鼻息,缄舌气,四肢不动,使得眼、耳、鼻、舌、身这些感受器官感觉不灵敏,感觉细胞的兴奋性受到抑制,当色、声、香、味、触这些外来的刺激作用到感受器官时,感觉细胞不能被激发,因此很少或几乎没有生物电信号到达中枢神经,练功过程中中枢神经很少受到刺激,大脑处于休息状态,这时它将按照“静”的状态去调节身体各部分(这是身体固有的功能)。
由此可见,关于致静致虚的方法,无论佛家还是道家的方法都是符合现代生理科学的原理的,它们的理论基本上是正确的,只是与现代科学使用的名称和符号不尽相同。当然它们没有现代科学描述得那么细致和具体。但是单从宏观结论来说,上面所说道教的理论似乎比现代生理学要深入一步,因为道教(或中医)认为声、色、香、味、触五种刺激不仅影响到脑神经(中枢神经系),而且分别影响到各自所属的脏腑经脉系统,并且在临床上有相应的治病方法。
松溪派秘传口诀中处理练静功时不能纯静的情况还有两种简便易学的方法。
一种是,若万念俱生,千思百虑之时,当正襟危坐,默默自问一句:“你是谁?”休要回答,休要理他,自能猛省回头,醒悟妙旨,百虑尽除。只此一句,多则不灵。正是:“从来菩萨不 离身,自家味了不相亲。若能静坐回光照,便见生前旧主人。”呼哉!欲知他是谁,灵山佛祖心。
第二种方法是:按金水木火土五行相生的次序,默念五脏之神名,一念即走过,休要恋停留。
肺金→肾水→肝木→心火→脾土→肺金。此为一转,一转念毕,百虑尽除,至多不过三转,多则无益,而且有害。初学者,切不可用第二种方法,需待内功根基稍实后方可致用。
6.退火(收功)法
引火之后,则致虚守静(行无为功法),盘坐既久,心身和悦,则可下坐,此刻当行退火(功
)之法。盘坐时间多少,由自己体力而定,不可强撑,体力不支,强撑无益,也无效验。但也
不可稍有烦累,即不思进益,草草从率。初练时,一般可坐半小时
,逐渐可坐一小时,二小时……若体力能支,尽管放心坐下去,坐腿子本身就能消除疲劳,胜
似睡眠。收功之时,先将两手掌心相互搓热,在面上乾抹两转,然后五指如钩,将头发向后梳
,发角向两翼抹。然后两手分别搓擦两耳数下,再用拇食两指钳住耳垂部向下拔数下;然后两
手中指弹脑后风池穴数下,名曰鸣天鼓。然后前扑倒地礼拜数次(主要是活动背脊和胯关节筋
骨,并无迷信色彩)。欢悦而起,将周身皮肤擦热,特别要注意擦按重要经脉、穴位。再沿地
缓缓行走几圈(佛家称为跑堂,主要是活动下肢酸麻的关节和筋骨)。最后练一遍引气归元或其
它基本功,练本门的四平手拳最适宜。
收功(退火)法主要是对身体各部位进行按摩,一方面使各部位的肌肉、骨节、筋脉等得到活动
,最主要是关闭在练功时张开的毛孔、关窍和穴位;否则毛孔和穴位张开,通风容易得风寒感
冒之类的疾病,影响练功效果。
古代按摩法(供参考)
南齐陶弘景《养性延命录》中的按摩术:“清旦未起,啄齿二匕(次),闭目握固,漱唾三咽,
气寻闭而不息,极乃徐徐出气,满三止。以两掌相摩令热,熨眼三过,次又以指按四目比,令
人目明。以两手掩两耳板,上下热摩之,二匕乃止,令人开不聋。次右手从头上行引左耳二巴
,复左手从头上引右开二巴止。次又行两鬓发兴之一匕,总取发两手向上极势一匕,令人血气
通,头不白。又法,摩手令热以摩面,从上至下祛邪气,令人面上有光彩。摩手令热摩身体,
从上至下,名曰干淋浴,令人胜风寒,百病皆除,展夕梳头满一千梳,大去头风,令人发不白
元丘处机《四气摄生图》中百按摩法:“以手左拓右拓上拓下拓前拓后拓,嗔目吓齿,摩手热
摩眼,拔耳捩腰,震动双作双作反手为之。然后掣足仰展覆展都数约七八而止,徐徐作之。仍
想空作太和气断下入顶,如云入山,入皮入肉入腹入四肢,五脏皆受其润,则觉腹中有声,意
专存思勿念外像,则元气达于气海。须臾自达于涌泉。旦曰引一通至三通令人力健开目聪明,
百疾皆去,无限年日,长存不忘,得满千万通去仙不远矣。”
据本门前辈所传,年月日练功时间的掌握如下:
①每日在亥子之交(晚11时左右)开始上坐,每次上坐时间不限长短,以体力能支为准。
②每月逢初三、初八、十五、十八、二十三、三十日尤当抓紧时机(亥子之交)练功。
③每年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前后几日更应闭门依时练功。
松溪派修习内功非常注意掌握练功时间。其理法主要出自《阴符经》,即要“盗天人合发之机
”,认为“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
化定基。”这里“杀机”应理解为发生的运动和变化。人与自然界(包括天地)之万物是一个不
可分割的整体,当自然界发生变革(运动变化)时,即所谓“天发杀机,地发杀机”是也,人的
生理、思想、乃至人类社会都将随之而变化(内功理论中,主要指人的生理)。因而,若能仔细
体察自然界万物的运动变化规律(包括天文、地理、气象、物理、化学等知识),体察人体随自
然界(环境)变化的生理过程(包括生理和心理),即所谓“观天之道”,在练功时,抓住自然界
与人体生理共同发生变化的时机逐渐修炼,则能加快练功的效果,打下良好的基础,最终达到
内丹功夫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由此可见,正确掌握练功时间是十分重要的。
道家医学或中医学都是依据“气机”“经络”‘脏腑”和“脉学”等一套理论,配合易学符号
和概念,研究人体的生理过程随自然界(环境)曲变化过程。他们认为,人的生理随自然界的变
化(如日月星的运行、地理位置的改变、时差、天气的变化、音色等等),主要反应在气血运行
(流注)规律上。计算气血流注较常用的方法有:纳子法、纳甲法、灵龟八法、飞腾八法等。下
面仅举纳子法为例。
纳子法主要是描述一日之中各个时晨十二经络的旺盛关系。它认为,“气血于寅时由手太阴肺
经开始流注,卯时流注手阴明大肠经,辰时流注足阳明胃经,己时流注足太阳脾经,午时流注
手少阴心经,未时流注手太阳小肠经,申时流注足太阳膀胀经,酉时流注足少阴肾经,戌时流
注手厥阴心包经,亥时流注手少阳三焦经。次日子时流注足少阳胆经,丑时流注足厥阴肝经,
寅时再流注手太阴肺经,周而复始,如环无端。”
气血流注十二经时间
经脉 胆 肝 肺
时辰 子 丑 寅
时间 23—1 1—3 3—5
经脉 大肠 胃 脾
时辰 卯 辰 己
时间 5—7 7—9 9—11
经脉 心 小肠 膀胱
时辰 午 未 申
时间 11—13 13—15 1
寒逸轩∠掌门() 15:34:57
寒逸轩∠掌门() 15:37:43
真气运行法在丹道中的地位
&&&&&&&&&&&&&&&&&&&&&&&&&&&&&&&&&&
&& 真气运行法是李少波老中医总结的一套功夫,以其实用性和真实性赢得了很多人的青睐,李少波老人一生不遗余力地推广真气运行法,造福社会,深受大家的尊敬。李少波老人已九十多岁了,此文谨献给李老,表示我个人对他的敬意。
&& 我们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事实证明真气运行法是真实存在的,它似乎与传统的丹道完全不同,在很短时间就能打通人的任督,于是很多人以为它是对传统丹法的改良或简化,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丹法革新。其实,真气运行法类似的方法,在李老以前就已经存在了,不过名称不同罢了。在传统丹法中,有的称之为丹术之前的道术,有的称之转轱辘,有的称之为开关展窍。但是,像李老这样系统总结,广为传播,影响之大,效果之好,大概无人能出其右。
&& 凡打通任督,形成真气循环运行的,真气运行法都称之为小周天。有的人看其与传统丹法的小周天不同,自作聪明的在前面加上"气脉"二字,于是有了气脉小周天与丹道小周天的区别。
&& 那么,真气运行法果然与传统丹法不同吗?为此,我们要简要回顾一下传统丹法的基本原理。
&& 丹法认为,十六岁之后,阴阳互藏,我本为乾,彼本为坤,然而我阳中藏阴变为离,彼阴中有阳转为坎。顺则生成,逆则成仙。取坎填离,修炼阳神。功夫分为三段,炼精返气,炼气返神,炼神返虚。药分内外,外药是彼铅,经小周天火候,锻炼成外丹。内药是汞精,经大周天火候,锻炼成内丹。外丹了命,内丹了性。
&& 很显然,真气运行法的确与小周天是不同的。因为小周天是活子时,采取真阳之气为铅,运行任督二脉,中间还有卯酉沐浴。炼的是外药,要生而后采。而真气运行法的真气,意到气到,吸升呼降,不必象小周天那样缓缓而行,中间也没有沐浴的功夫。
& 那么真气运行法真的是另避奚径吗?翻阅丹经时,我突然有个大胆的设想,对照丹经检验自己的假设,居然丝丝入扣,完全吻合。
&& 原来,真气运行法采的是内药,转的是大周天火候,炼的是阴神。理由要简说明如下(说得比较简单,大家可以自已去对照丹经):
&& 内药是采而后生的。真气运行法的真气,恰恰是用意念和呼吸配合的情况下产生的。在采内药方面,《仙佛合宗》提到要用呼吸振动而后产生。在《仙佛合宗》提到内药如火珠,真气运行法真气恰好也是热的。
&& 内药采取一般需要七天左右。真气运行法的第一步功,一般也是七天左右。
&& 大周天火候有天然火候。真气运行法的真气运行基本上也是自然运行的。
&& 大周天会出现胎息现象。真气运行法也会出现胎息现象。
&& 大周天过程中会出现种种幻象。真气运行法后面也会现现种种幻象。
&& 大周天后面会出阳神。真气运行法后期,眉心出现祥光,随着功夫加深,祥光中还会出现自已的法身。
&& 我以为,离中本为阴精,在阳气的点化之下变为阳精,行大周天火候凝结为阳神。真气运行法不行前段炼精化气的功夫,直接采取离中阴精,行大周天火候,凝结的应为阴神。陆西星在《金丹就正篇》说:"然皆绝口不言开关展窍离形交气之说。而今乃有之,是知蛇足不添,则骏骨无价。大道之厄,斯人为之也。"《悟真篇》说:"其中惟闭息一法,如能忘机息虑,即与二乘坐禅相同。若勤而行之,可以入定出神。奈何精神属阴,宅舍难固,不免常用迁徒之法。既未得金汞返还之道,又岂能回骨换阳,白日而升天哉?"两人指的可能就是这种功法。
&& 真气运行法,是不是真的大周天火候,大家可以讨论和验证。这里我们可以假设,真气运行法真的就是采内药,行大周天,结内丹的功夫,那么这个消息是相当振奋人心的。
&& 首先,我们知道,真行运行法能修炼出阴神,所缺的是前而炼精返气的功夫,如果我们能找出炼精返气的功夫,那么修炼阳神就指日可待了。这好比我们弄到了半本武林秘籍,虽然缺了半本,但总比没有强,至少我们有了盼头。
&& 其次,现在丹道门派太多,真伪参杂,很难辨识,有了真气运行法,我们就可以比照各派的理论,凡采大药、大周天功夫与其相违背的,必须是伪道。这样看来,而陈致虚、伍冲虚等人的丹道理论,大概是真的。呵呵,现在影响很大一些门派,真实性就要打折扣了。
&& 再次,如果大家没有修成阳神,最后修个阴神也不错。不过,按丹经所讲,在大周天时期,可不能随便出阴神,眼下网上有个别人把出阴神的经历拿出来炫耀,殊不知出阴神是很危险的事。
&& 然后,真气运行法的爱好者,也有了丹经的依据,可以按图索驹了,省去了摸着石头过河的风险。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气血不通如何调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