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时代4霸王立志3南蛮入侵怎么找朵思大王

三国大时代3南蛮入侵秃龙洞怎么去_百度知道
三国大时代3南蛮入侵秃龙洞怎么去
舒.孟获出现在这个数组 收服孟获.. ,或者收服孟获.,打破数不推翻兀突骨 2. :吴&#47.,不费劲杀孟获7次.,可参考周太的10级武器拿法.孟获任何时间.:一开始就已经被冲下右边.,保卫战!前1...发生火灾,进入阵列 3的敌人在“气候事件NI哟RU有自军低“事件1与2
经验之前完成士气......:解决兀突骨后:齐全南蛮平定战如果你只是想到这一点了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真三国无双3南蛮夷平定战怎么杀朵思大王_百度知道
真三国无双3南蛮夷平定战怎么杀朵思大王
提问者采纳
人物也满级,杀朵思大王不应该是个问题吧!先把他从象上弄下来,方法很多,全部的武器道具什么的都有,可以射箭,可以跳砍,可以分享给你。下来后把他引到岸上,也可以骑象用蓄力把他震下来,骑马的话可以直接砍下来,然后……本人做了一个存档你问这个问题,但是属性是初始的,有需要的话,说明你的玩的境界还不是很高
提问者评价
本人刚过关,你的回答就来了。谢谢啊
其他类似问题
真三国无双3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三国大时代3南蛮侵怎么修改人物属性_百度知道
三国大时代3南蛮侵怎么修改人物属性
//pan.baidu!游戏联网才能进入
http.7_内购破解。强烈建议在飞行模式下进行内购
其他类似问题
大时代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主题大家2009新年快乐!新年贴一些读书笔记,另捣鼓人们参加聚会
&IP地址*.215.8.72&
&时间09-01-01 21:09:40
去年底,整理了一些过去的读书笔记,都是没发表过的,没变成所谓混蛋铅字的。其实他们越是拦着咱不让发的,那必须越是里面有真家伙的。新的一年开始啦,咱把它们连成一串一起发,发到咱们自己家,调动调动大伙儿“生活,读书,新知”的兴趣吧。顺便借贴鼓动鼓动大家全体所有都呼朋唤友,拉家带口,吆五喝六去参加17号的绿野十年庆祝欢乐团圆大宴会。一听有这活动,一听这个主题我就很特别非常十分超级太不是一般二般的欢欣鼓舞澎湃激动老去了,好几个白天兴奋得没睡着觉都。这次大宴会的总策划是成尔同志,我的老部下,那组织水平,那办事能力,那行动效率,让咱一百个放心都不够用,一千个踏实都不够使。谨顶一下。我也摩拳擦掌地翘首以盼望大家热热闹闹到场一起热闹热闹呢,但是就目前的人数统计来看,貌似三老四少,爷们儿妞子的热情有点儿小憾有点儿蔫,是咱北方大风吹的?大雪砸的?大严寒冻的吗?不像传统绿野的作风。到宴会那天我会跟大家见一面子,交流交流感情,碰上性感的妞子呈倍数交流交流感情。咱实在人类开宴会不就图两字儿吗:喜兴。
&主题《三国演义》读书笔记
&IP地址*.215.8.72&
&时间09-01-01 21:13:26
(一)总体感觉这个基本和读过它的所有中国人一样――古人用三个字总结,现代人用五个字总结――“甚牛逼”和“相当的牛逼”。(二)具体印象1〉说说老祖宗据笔者家族里的老人讲,按照祖谱,我们家的人都应该是诸葛亮的后代。虽然《三国演义》里已经写明诸葛亮的儿孙在蜀国保卫战中全部光荣牺牲,但至少我爷爷还是坚定不移地相信近两千年前那位无所不能的“卧龙”一定自有妙计去保留一丝革命的火种。于是诸葛孔明就成了我们家假定中的老祖宗。既如此,我岂有胳膊肘儿不往里拐之理,自然是先来说说“家里人”。人说,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的地位就像孙悟空在《西游记》里的地位一样。地位不地位的我不懂,我就知道这两位都够能折腾的。然而令我有些意想不到的是: 在《三国演义》靠前近三分之一的章节里诸葛亮都未曾现身。可卧龙毕竟是龙,一经出现便是包装华丽地闪亮登场。像是明星炒作一样,三把火烧红了诸葛亮。三把火烧着的地点分别是博望破,新野和赤壁。后来小伙子越烧越过瘾,也仗着那个年代消防技术还不成熟,在全书中酿造火灾无数。终于在后来一次名为七擒孟获的大型反恐行动中玩火玩得有点儿过,给凭借秘密藤甲武器反叛中国的恐怖主义国家“乌戈国”烧了个种族灭绝。而这次火攻也导致了上天给诸葛亮减了阳寿。诸葛亮自己也认识到了这一点――“蛮兵如此顽皮,非火攻安能取胜?使乌戈国之人不留种类者,是吾之大罪也”……作为《三国演义》的灵魂人物,诸葛亮的生平自然得到了作者的浓墨伺候。在此我没必要多做感慨评论,历史上出自各种大师的点评、批注加起来也够好几本《三国演义》了。我只是想说,让我真正认识诸葛孔明,并为之感动的一段却是出现在他死后很多很多年,《三国演义》全书行将结束的一个章节里。其时,曾经傲视群雄的曹氏家族日落西山,司马氏集团取而代之,继续扮演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角色。另一方,后主刘禅昏晕无道,西蜀江山气数已尽。魏国前线总指挥,司马昭麾下大将钟会夺取安阳关,挥师灭蜀已成定势。故事就发生在这个紧要时期。却说钟会屯军阳安关,连续两天三更半夜听到西南方向喊声大震,致其夜不能寐。哨兵巡视后却并未发现蜀军半个人影。次日钟会亲自带兵巡山探知究竟,却遭到了不知自何而来的“亡灵军队”的袭击,众人丢盔卸甲,抱头鼠窜。所幸全体官兵只是受到惊吓,顶多是跌马摔伤。钟会问了“地陪”同志才知道,原来此山名为定军山,内有诸葛武侯之墓。在受到钟会的拜祭之后,在天有灵的诸葛孔明才撤去了“亡灵军队”,并托梦给钟会。梦中,诸葛亮表示自知西蜀天命已尽,却严肃告诫钟会破川之后不可滥杀平民,伤及无辜。虽然去世多年,但武侯诸葛还是为了天下百姓的安危,不惜冲破阴阳两界的阻隔,率领无数长眠地下的忠魂冲入敌阵救人民于水火。这是什么样的境界!!!这是什么样的品德!!!这是什么样的人民的好总理!!!罗贯中是位大师,而大师就是有大师的样子。虽说这个神话似的故事只是浩荡全书中无关大局的一个小插曲,却把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公仆形象塑造得完美无缺――诸葛亮,一个有人性的神。2〉《三国演义》里的西方人纵观全书人物,上到一国首脑,下到山野隐士,其中“碧眼黄发”者无数。最夸张的就是吴主孙权――“深目高鼻,碧眼紫髯”――典型的西方人长相,基本可以断定这小子是老孙家从北欧领养过来的。这一有趣的现象让我怀疑在当时是不是有一些不堪本国腐败制度,不公平竞争和恶劣就业环境,害人奶粉而通过文言托福,八股雅思后有幸移民到中央之国的外国先民。当然,这种内容通常会让那些喜欢“创造历史”的“专家”们浮想联翩,再经巧妙构思,“大胆”发掘整理,最终编制出一些类似“汉武帝大战凯撒”,“李广射死屋大维”之类的牛逼故事……3〉妖魔鬼怪虽说在《三国演义》的前八十多回里时不时会出现一些诸如神灵显圣,飞马上天之类令人匪夷所思的灵异事件。但这些情节还算是始终没有突破从小接受唯物主义教育的现代读者忍耐与宽容的极限。但《三国演义》“演”到七擒孟获的时候就越来越像《西游记》了。什么木鹿大王,朵思大王,带来洞主;什么柔泉,黑泉,灭泉,哑泉;什么银坑洞,桃花水。当这一切还不过瘾的时候,书中竟然出现了当地山神直接光明正大地和诸葛军师对话,奉送军事情报的场面(大概是罗贯中老先生嫌费事儿,连托梦这个步骤都省了)。这些还不算什么,蛮军将领一亮相场面就更夸张了。先说说“杀蛇为羹,煮象为饭”的木鹿大王。其人“深通法术:出则骑象,能呼风唤雨,常有虎豹豺狼、毒蛇恶蝎跟随。手下更有三万神兵,甚是英勇。”哥们儿一念咒儿更了不得了――“忽然狂风大作,飞砂走石,如同骤雨;一声画角响,虎豹豺狼,毒蛇猛兽,乘风而出,张牙舞爪”……他们一打仗热闹极了,什么猩猩猴子,老虎大象全出动了,知道的是反叛朝廷,不知道的还以为马戏团巡演呢……再谈谈孟获的两个结义兄弟,一个叫忙牙长,一个叫兀突骨――一听名字就知道全家都没文化!忙牙长属于典型的文盲会武术,谁都挡不住;兀突骨“身长丈二,不食五谷,身有鳞甲,刀箭不入”……话都甭费,天生的ET,更没人挡得住。更牛的在后边,蛮兵蛮将率领马戏团刚扑过来,诸葛亮一翻扇子就everything搞定了。看明白了,原来法力最大的还是我们众望所归的“卧龙”。《西游记》里的小孙跟他一比整个儿就一小巫。好在跌宕起伏,妙趣横生的“异域征讨”过后,罗贯中大师终于渐渐恢复了一个古代知识分子的良知与理智。此后的三十章节里虽然也有很多有违科学常识的内容,但大规模的超自然现象密集发生的情况毕竟没有再出现过。。。4〉《三国演义》里的幽默以全书风格来看,作者的风格似乎是“严肃地讲故事”,并没有太多幽默掺杂其中。纵观一百二十个章节,只有两处勉强引人发笑的地方。第一个出现在第十一回,那里面有一段孔融小时候的事。说是孔融10岁那年去拜访一个姓李的官员。通过观察小融与座客对答,老李认为孔融这小子很聪明,以后肯定有出息。这时堂上有人说,“小时聪明,大时未必聪明。”孔融立马儿对曰:“嗯那,您说得太对了,您小时候一定很聪明!”哈哈,真搞笑……顺便说个题外话。我早期的时候,大人们经常念叨“孔融让梨”的故事。也不知道是他们的口条有问题,还是我幼小的耳朵没发育完全。在不知道这四个字后面的完整故事之前,我每一次都把它听成是“恐龙让梨”。于是每当大人们说起这四个字,我当初的脑海里就浮现出这样一个场景:一只巨大的长颈龙或坐或站在地上,两只前脚无限恭敬地捧着一个雪白大鸭儿梨……5〉关于阵前叫骂全文一百二十个章节里每一个章节都提起过两军对骂或一军单骂的“战场实况”,可从来不怎么涉及辱骂的具体内容。后来有一章偶然提及,我才知道原来三国时期的武将也都满有涵养的,绝对不像现代街头不良青年一样“口吐莲花”。阵前所骂言语顶多是互相嘲笑,揭老底之类的,并无什么脏字。我原先还以为他们往来之间骂的都是“吾奸汝母”,“余奸尔二大爷”,“观汝丫之操行”和“与汝丫死磕”之类的……古代将士的儒雅风度又一次涤净了我肮脏的灵魂,虽然我并不是个善于保持干净的人。(三)引申思考1〉关于三国背后的历史《三国演义》是一部讲中国历史故事的书。而对于中国历史的看法,我完全赞成柏杨与黑格尔的观点。“中华帝国是一个神权政治专制国家。家长制政体是其基础;为首的是父亲,他也控制着个人的思想。这个暴君通过许多等级领导着一个组织成系统的政府。(……)个人在精神上没有个性。中国的历史从本质上看是没有历史的;它只是君主覆灭的一再重复而已。任何进步都不可能从中产生。”――黑格尔(1822年)中国的古代史有点儿像中国的当代足球,青少年时代是世界水平的,然后不管怎样英雄辈出,波澜壮阔,终是逃不出一个循环往复原地打转的怪圈。而雷打不动的皇权制度和骨子里害怕变革与竞争、基因里依赖权利和关系的思维方式是古人(不单指作古的人,也包括保有古代思维的人)无法走直线,只能走圆圈的内因。无数读过《水浒传》的人总是为宋江的投奔朝廷,葬送英雄义军而惋惜。事实是,根本就没什么可惋惜的。宋江梁山集团即便夺了天下,掌握了政权,也只不过是一个封建官僚政府代替另一个封建官僚政府――换汤不换药,换纸盒不换薯条。2〉血与肉《三国演义》全书中塞满了这样的文字:“人马俱溺于水中,死者极多”、“军士自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军民共戮,玉石俱焚”、“火紧风急,人马乱窜,死者无数”、此处“损兵三千”,彼处“折兵一万”……好像中国古代的士兵就像中国当代贪官的海外存款一样――只是一堆抽象的数字。仿佛他们只是一堆历史里的符号,而不是一个个有血有肉鲜活的生命,不是谁的儿子,谁的丈夫,谁的兄弟,谁的父亲……在千千万万的读者为历史上那些英雄豪杰,名人志士们或鼓掌叫好,或叹息不已的时候,有没有人关注过同是生长在神州大地上这些不尽草根们的命运?这些历史上的“无名小卒”才是从我们这块巨大的土壤中走出来,和我们血脉相连的祖祖辈辈。,今天,这些书画中模糊的面容或许化身为大都市建筑工地中忙碌的身影,施工高层脚手架上渺小的黑点,黑暗矿井中疲惫的身躯,尘土飞扬的大道边,汽车站上攒动的人群,可他们才真真切切是组成这个国家的血与肉……
&主题我看三国时
&IP地址*.118.212.230&
&时间09-01-02 21:47:01
我看三国时 1 孔明六出祈山我在全国地理信息系统上上找到了 汉中 祈山 五仗原 陈仓 定军山斜谷 子午谷
渭水 街亭 等的GPS坐标几乎还原出了 孔明六出祈山 在google earth上的线路图。[本想贴上来 怕人骂我太无聊]我们绿野人爬的太白山,就是秦岭顶峰,横亘在 汉中
渭水[咸阳]之间。2 困惑汉献帝希望曹操死。自己会恢复皇权。结果曹操死后,不是 随着曹操死,树倒猢狲散,人走茶凉而是 曹操儿子被人拥立当皇帝。曹家的后代怎么莫明奇妙地重导汉献帝的覆撤?司马家到底何德何能 能夺表江山?仅仅只是皇帝是小孩就能把皇位让人夺走吗?而刘蝉的皇位没让人夺走
&IP地址*.215.8.72&
&时间09-01-02 22:36:11
1你贴吧,咱不怕别人骂咱太无聊,混驿站有几个有聊的?2这玩儿,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着刘蝉没被夺走估计是因为家里没贼,不过后来也被外贼给夺了。不过刘蝉最后的结果也挺好的,照样被养起来吃喝玩乐一辈子。介奏是国情。
&主题《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
&IP地址*.215.8.72&
&时间09-01-01 21:15:11
要是单看书名,几乎不会有人认为这是一本讲哲学的书。苏菲是个快过15岁生日的挪威小丫头,生活在一个风景秀丽的小地方,过着小女孩的小日子。可自从一个不请自到的哲学老师艾伯特突然走进她的生活,苏菲的世界便完全改变了。作者乔斯坦.贾德借助艾伯特给苏菲上的哲学课而将一整部西方哲学简史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读者们婉婉道来。可以说《苏菲的世界》是一本西方哲学的入门读物。书中的“艾伯特”从几千年前的北欧真话,古希腊神话讲起,一步一步地一直谈到了当代哲学的潮流。时间上跨越了古希腊、中世纪、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直到近现代。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哲学巨匠也在书中依次粉墨登场。从古代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现代哲学之父卡迪尔,再到启蒙运动时期的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随后是“浪漫主义运动”时期的黑格尔,再后是十九世纪中后叶的马克思、达尔文以及同时代的尼采,最后法国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传奇人物萨特。纷繁复杂的各种“主义”也按时间先后一路喷涌了出来。理性主义,知性主义,浪漫主义,存在主义,虚无主义,马克思主义,超自然主义等等等等。另外,作者为了折腾书中人物苏菲,甚至还让小红帽,芭比娃娃,泰迪熊,米老鼠等卡通人物时不时突然亮相。《苏菲的世界》之所以在创作出版后不久就成了畅销书并被誉为名著,除了本身内容真才实学外,可读性和趣味性强也是关键因素。总结起来有两大点,一是书中阐述哲学观点后必举生动例子;二是书中有书,故事中有故事。前者我没法在此详述,读者看一遍书就知道了,后者倒是可以简单说说:故事的主人公苏菲其实是生活在故事中的另外一本书里,而这另一本书是一个住黎巴嫩的少校写给他女儿的。但苏菲和创造他的少校,以及少校的女儿却又都是在作者乔斯坦.贾德笔下的人物。而且在书中,笔下人物与笔下人物经常互动,这里的关系一时半会儿也解释不清楚,总之读者看看就明白了。除了哲学外,《苏菲的世界》还涉及了不少科普知识。比如“观测太空”的那段知识就让无知的我在惊讶中了解了如下不可思议的常识:“我们只要眺望太空,所看到的一定是从前的太空。我们永远无法知道现在的宇宙是什么模样。我们只知道它当时如何。当我们仰望一颗距离我们有几千光年的星球时,我们事实上是回到了几千年前的太空。因为我们眼中所见的一切事物都以光波的形式出现,这些光波需要时间才能传过太空。我们可以拿打雷来做比方。我们总是在看见闪电后才听见打雷的声音,这是因为声波传送的速度比光波慢。当我听到一阵雷鸣时,我听到的声音事实上已经发出了一会儿。各星球间的情况也是这样。当我看到一颗几千光年之外的星星时,就好像见到几千年前发出的‘雷声’一样。”纵览全书,一些出自各个年代哲学大师的妙语也是层出不穷。摘抄几句如下:“有两件事物我越是思考越觉神奇,中心也越充满敬畏,那就是我头顶上的星空与我内心的道德准则。它们向我证明:上帝在我头顶,亦在我心中。――康德”“所谓哲学的问题就是每一个世代,甚至每一个人,都必须要一再的问自己的一些问题。――萨特”更重点的一句是:“闲散是天才的理想,懒惰是浪漫主义者的美德”。浑浑噩噩活了将近三十年,看完这句我才感动地知道:原来我也是一浪漫主义天才……作为一部世界名著,在其接近尾声时也曾带给了我一段令人乍舌的情节。苏菲的密友乔安在苏菲的生日派对上和其男友眉来眼去,然后又当着自己的父母和苏菲众亲朋热辣接吻,最后干脆和男友滚到草丛中尽享水鱼之欢去了。乔安的父母非但一点也不脸红,而且当爹的还非常自豪地来了句:“有其父必有其女啊!”身为挪威人的作者临了儿临了儿也怎么都不会忘了向全世界读者展示一下北欧性开放从娃娃抓起的文化。绝了!
&主题好多年前看过这本书,当时半懂不懂的看完了,对西方哲学也不过是记住了几个人名而已,倒是他的续篇那个讲扑克牌得很合我胃口:)
&IP地址*.114.155.166&
&时间09-01-04 21:43:04
锻炼身体,天天向上
&主题续篇没看,我去找找。
&IP地址*.215.8.72&
&时间09-01-10 09:54:25
&主题《一千零一夜》读书笔记
&IP地址*.215.8.72&
&时间09-01-01 21:16:55
经过很长一段不短的时间,我终于把《一千零一夜》从头看到完。故事中的人有苦,有甜,有心酸,结局总是很圆满。读故事的人一篇一篇攒后感,熬夜写给大家看……书上说:“《一千零一夜》很多故事来源于古代波斯、埃及和伊拉克的民间传说,但阿拉伯人民经过吸收、溶化、改造和再创作,使它们真实生动地反映了阿拉伯社会的生活。”本人捧来好好读罢,谨根据自己浅薄的理解,谈谈个人对此书的认识。其中罗列出一些书中各故事的共性,加以粗陋的分析,各位见仁见智,有可笑之处还望多多赐教。(一)家有仙妻不容易《一千零一夜》中的很多男主人公都有幸娶到了仙女妻子。这些妻子通常是天上王国的公主,同时具备无比美丽的长相。而我们的男主人公呢,通常都是些凡人。为了拥有这些仙女姐姐,他们又通常在高人的指点下,趁仙女姐妹们洗澡或玩耍的当口儿将心上人脱在地上的羽毛衣裳私藏起来,以令她无法飞回天国,从而成就自己的好事。而这些变相受骗,屈尊下嫁的仙女们婚后自是不太甘心,总会想方设法地找机会寻找被夫君藏起来的羽衣,找到之后竟带着孩子远走高飞,返回天国。可女人的感情又是复杂的,仙女也不例外,这就使得她们在临走时必定扔下句话,留个天国的家庭地址,让真爱她们的丈夫们亲自找上娘家门来。这可苦了那些可怜的丈夫们,他们又没长翅膀,又不认识天国的路。但信心坚定,为寻回妻儿不惜奔走十万八千里,不惜付出生命代价的男人们都会在万能真主的护佑下客服万难、勇往直前,跨越N座大山、N个海洋、甚至蔚蓝长空,最终和考验他们是否真心的仙女妻子们拥抱团聚,弄得天国里也尽是小夫妻们混合着幸福,心酸和感慨的眼泪。《巴士拉银匠哈桑的故事》便是这类寻仙妻情节的代表。我想,这些故事的寓意大概是:美妙的婚礼过后,要想维持幸福长久的婚姻,一个当丈夫的更要在婚后漫长的岁月中坚定不移,为克服种种困难而披荆斩棘。较之仙女妻子,凡人丈夫的肩上要挑起更多的担子,扛起更多的责任。个人认为,无论你的妻子是不是仙女、会不会飞,作为一个好丈夫,你要爱她,关怀她,别废话。用mef的明言讲就是:不抛弃,不放弃……(二)关于对未曾谋面美女的“一听中情”《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中,下到衣食犯愁的小学徒,上到养尊处优的王子,有好几篇故事的男主人公都是在听亲戚,朋友,甚至路人对某美女(通常是公主)绘声绘色的描述后而单方面地对她疯狂相思,奋起而追的。正可谓:真人还没见着呢,光听听形容就已经欲火焚身了。相比于相对较能令人接受的“一见钟情”,这种“一听钟情”在现代人眼里看来着实不怎么靠谱。童安格歌中的那位“神秘叶丽亚”貌似就是从《一千零一夜》中得到的灵感。想要改变这种“隔山猜美人”的情况,看来还是要等待照相机的发明和互联网的普及。不过,那些穷小子或浪王子“翻山越岭,跋山涉水”找到心移之人后无一例外都非常满意。这往往会让一个很现实的读者为他们长舒一口大气……可话说回来了,你是看上人家了,人可倒看得上你啊。这类一看见就想追,一追还准追不上的女人我见得多了,人家是那么好对付的吗?于是,自打追求者们终于千辛万苦见到魂欠梦绕的大美女以后,好戏就开始了。一开始,他们会展开凌厉的攻势,甜言蜜语,巧做机关,但美女们(通常是公主)个个矜持稳重,不给对方任何的机会!见求爱受阻,追求者们开始托人弄窍,动辄撕心裂肺地吟情诗,甚至以自杀想逼。美女们仍大义凛然,不为所动。最后,恨铁不成钢的编剧和导演无奈派出了各路神仙,小伙子们终于以非自然力量反败为胜,抱得美人归。《麦仑?沙迈追求漂亮女人的故事》便是上述模式的代表作之一。此模式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公式:春梦+非自然力量=关于爱情的美丽传说。在现实生活中,笔者也曾“翻山越岭,跋山涉水”,经年累月地追逐过一个仅曾谋面几小时的超级大美女。可笔者依亲身经历得出的公式却是:春梦+个人力量=生活又一次教育了我……(三)两救阿里巴巴的“小保姆”一提起阿里巴巴的故事,相信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四十大盗”和“芝麻开门”这两个耳熟能详的词组。其实,阿里巴巴之所以能混到今天,之所以能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人,他的故事之所以流芳百世,完全得益于一位平凡的,并且社会地位不高的女性。正是这位叫做马尔基娜的女家政服务员(旧称女用人)以自己的机智识破了匪首的诡计,并且勇敢地将大盗们烫死,攮死,从而两度救主人于水火。而他的主人――阿里巴巴却面临杀身之祸而浑然不知。阿里巴巴的故事再次证明了一个真理,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怎么着也得有位牛逼的女人……还没有的,该抓紧可得抓紧了。(四)永远的帅哥美女读过所有故事,读者不难发现:《一千零一夜》中几乎所有的男女主人公几乎都是男的英俊潇洒、讨人喜欢,女的天生丽质、身材一流――“如月儿般美丽”。绝无长相一般的实力派英雄出来搅局。当然了,古代各国的传说故事中,这是一个固定的模式。那个年代写东西,主角要是一阿甘,估计写得再好也没人看。笔者把这一现象解释为作品的“历史局限性”,实属无可厚非。但笔者对于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以及社会生活中的相貌歧视是非常反感的。在真实社会里,某些时候,一个人的长相,身高可以令他/她占到某些大便宜或吃某些大亏。而这些便宜和亏完全与此人的性格、为人,或是此人生活上是否积极乐观,事业上是否刻苦努力无关。邓亚萍小时候就差点因为身高问题而没有进专业队。面目棱角分明并不能做为内心正义刚强的证据,“月儿般美丽”的小脸之下也并不见得就绝不可能藏着一颗午夜般黑暗的心脏……写这几句其实就是想说:别让某些文艺作品误导了现实生活;判断一个人不应通过他/她的外貌,而应通过他/她的品德。啥叫精神文明?肯定不是说一个人长得精神,他就文明。“和谐”社会的构建靠得也决不仅仅是美女和帅哥。(五)关于每个故事的大结局无论过程怎样惊心动魄,无论主人公经历过多少艰难险阻,受尽多少屈辱折磨,只要他诚实善良,勇敢无畏,最终总会和心上人“恩恩爱爱,过着甜蜜美满的幸福生活。”千篇一律的结局其实道出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那就是:为人诚恳善良,平时热情帮助同志只是一个人取得幸福生活的基本条件,要想最终实现革命目标还是要经历艰苦斗争,体验坎坷过程。故事中,无论你是帝王富商,还是平民百姓,都逃不出这个定律。不知现实生活中的你能否是个例外……
这个贴子最后由 化敌为笑 在 日 21:18:16 编辑
&主题《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
&IP地址*.215.8.72&
&时间09-01-01 21:20:32
《穆斯林的葬礼》――很早就被这个书名吸引,知道这肯定是个“很好很强大”的作品。着手开卷阅读却是因为此书是我计划中一个必读的任务。故事在两个年代穿插进行,一是抗战前后的民国时期,二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故事中的主角有N位,并且大都来源于真实的曾经的生活。下面这段文字是该书的官方总结:
“全书五十余万字,以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丰厚的容量,深刻的内涵,冷峻的文笔,宏观地回顾了中国穆斯林漫长而艰难的足迹,揭示了他们在华夏文化与穆斯林文化的撞击和融合中独特的心理结构,以及在政治、宗教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和追求,塑造了梁亦清、韩子奇、梁君壁、梁冰玉、韩新月、楚雁潮等一系列栩栩如生、血肉丰满的人物,展现了奇异而古老的民族风情和充满矛盾的现实生活。作品含蓄蕴藉,如泣如诉,以细腻的笔触拨动读者的心灵,曲终掩卷,回肠荡气,余韵绕梁。”
这个总结真是太官方了,官方得都有点儿“中央”了。在这个高度概括的鲜明旗帜下,俺再总结一个“地方”的哈。
头几章中,作者除交代故事主线外,还对中国穆斯林的由来、传统、习俗,以及民国年间老北京的风貌,韵味甚至风味食品都进行了深入描写。尤其是对老北京东来顺涮羊肉的那段十分内行专业的描述直让我想飞回北京,甚至是飞越大半个世纪的时间,直接前往几十年前的那个东来顺。除去对贯穿始终的对玉器行当的精深讲述外,这些对文中各行业的细节描述,也如出自业内人士之手一般。看过后就是一个字儿:赞!
不过读到中后部分时,本读者确实也因为八十年代主流文学特有的带一点儿说教,并且啥事都有点儿小煽情的讲话方式而觉得有那么一点点儿小乏味。这大概是因为本人历来就不是那么喜欢读一些小男、小女、小情感,小悲伤之类的东西。然而,这小乏味并不能拦着我喜爱这部巨著。并且,看到后面几章时,先前的那一点点儿小乏味也自己个儿消失了。
这出悲剧在最后几个章节真可谓是越演越悲,悲得连作者在写她的时候都止不住泪水,心绞痛一次次发作……本人属于那种看恐怖片都能看乐看开心的类型,而《穆斯林的葬礼》令我这样的人员都几度眼睛湿润。倒不是说这部作品擅长“赚取”眼泪,而是所有读过她的人都会被她触到内心深处最本质的东西,那是一种人类与生俱来,并刻在骨髓中的共有物――任年代的变换,意识形态的更迭,都不会被丝毫改变。但具体这种共有物是什么?俺也说不大清楚哈。凡伟大的作品都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所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我想,大概正是因为她们可以跨越时空的界限参透人性中这些说不清楚的共同之处吧。
通篇文字中,一家两代人两条故事主线交替进行,最后合为一处。而两条主线衔接处并不生硬,而是让人感觉像是在看电影。能让读者置身于其中的故事是好故事,能写出这种故事的作家当然就是好作家啦。在给全书收尾的后记中,作家霍达向读者们详谈了故事的背景,写作过程和对文学的一些看法。其中很多观点令本粉丝由衷欣赏和佩服。摘录几句如下,大家共勉:
“文学,来不得虚伪、欺诈和装腔作势,也容不得污秽、肮脏和居心不良。‘文如其人’,作家的赤诚与否是瞒不过任何人的眼睛的,我历来不相信怀着一颗卑劣的心的人能写出真善美的好文字。” “我笔下的主要人物,既是人间曾经有过的,也是我所憧憬的。我觉得人生在世应该做那样的人,即使一生中全是悲剧,悲剧,也是幸运的,因为他毕竟完成了并非人人都能完成的对自己的心灵的冶炼过程,他毕竟经历了并非人人都能经历的高洁、纯净的意境。” “最高的技巧是无技巧,仅仅炫耀技巧就失去了灵魂。让人看见的技巧是拙劣的技巧。” “必须真正理解‘历史无情’这四个字。谁也不能改变历史、伪造历史。”
一整部书,五十万字,一家两代那么多主角,所有这些都是为牢牢写出一个“情”字。从古至今,很多伟大的作品从开篇到结束也都是在围绕着这个字。其实早就不相信世界上有这种东西多年啦,但今天完整读过此书后,似乎俺又有点儿小动摇了哈。。。
&主题《棋王》读书笔记
&IP地址*.215.8.72&
&时间09-01-01 21:21:44
你也能一天英雄瘾 ――《棋王》读后感上新东方时遇到个老师叫王令,专讲语法。老王讲的洋文我没记住什么,倒是他对中外文学的一句评论令我始终不忘――“但凡伟大的作品都是平凡的语言中蕴藏着深刻……”。当时王老师在讲英语写作,说一些同学专门喜欢在作文里使用一些晦涩难懂的古英语,然后联想起了文学,就有了如上评论。
喜欢这句,喜欢可以达到这句话境界的作品。真正的大师不会以高深的生字和难懂的句子完成自己的工作。真正伟大的作品也从不以字数多少为标准。《棋王》通篇字数不足3万,可说它是传世之作也毫不为过。作者阿城仅凭此三万文字的处女作便成了一代大师。所以说大师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先说这本小说的风格。人说阿老先生的文字风格堪称鲁迅转世,把《棋王》从头看起,其中大部分内容都让我感觉此种评论模棱两可,不是很贴切。然看到全文倒数第二句“衣食是本,自有人类,就是每日在忙这个。可囿在其中,终于还不太像人…”时,我顿拍电脑而起――此人莫是鲁迅先生灵魂附体?
再说《棋王》里的写人――少有工笔勾描,少有细腻雕琢,多是三言两语把书中人物托出,外貌,性格跃然纸上,似是素描高手的画作,只几条粗线,便可将所画之人交代个棱角分明。
再说《棋王》里写场面。看过此书的人当然都不忘棋王与各路高手对决的压轴段落。在我看来,《棋王》中这段小小棋盘上的运筹帷幄,高手厮杀,其精彩与气势并不亚于《三国》赤壁一战中千军万马,英雄逐鹿的浩大场面。
文字的魅力便是将波澜壮阔的场面,横扫千军的气势,催人泪下的情感置于静如止水的纸背之下,只等你翻看到此,腾地跃然而出,竟能令你如临其境,平静外表下的内心也一番惊涛汹涌。
再说《棋王》里的煽情。不是乱煽,也不是经常煽,人一煽就绝对的煽在了点儿上。煽出了肯定能使读者产生共鸣的感情。煽情的字数也不多,一个小自然段----足够。
最后说本书中心思想。各个文学官网上都用阿城自己的话给《棋王》在说什么做过定义:“普遍认为很苦的知青生活,在生活水准低下的贫民阶层看来,也许是物质上升了一级呢!另外就是普通人的‘英雄’行为常常是历史的缩影。那些普通人在一种被迫的情况下,焕发出一定的光彩。之后,普通人又复归为普通人,并且常常被自己有过的行为所惊吓,因此,从个人来说,常常是从零开始,复归为零,而历史由此便进一步。” 俺完全同意哈,我在看这段官评之前就认为《棋王》的主旨便是写出我类大时代下“健康向上”的“和谐”小人物的存在及存在的意义。尤其在看完最后惊心动魄的棋王只身独战九名高手一段后,一句潜藏记忆深处的国外广告词顿又浮出脑海――“You can be hero, just one day….”。字面直接翻译是: 你能当英雄,哪怕就一天。我把它翻译成: 你也能过一天英雄瘾……
&主题曾经很喜欢阿城文风,《棋王》《树王》《孩子王》。最喜欢他的《树桩》,尽管很短。
&IP地址*.161.35.40&
&时间09-01-03 21:31:06
微笑着面对生活
&主题《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
&IP地址*.215.8.72&
&时间09-01-01 21:22:42
我见过两个版本的曾国藩家书,一个被编校整理成了七个部分,分别是“修身篇,劝学篇,治家篇,理财篇,交友篇,为政篇,用人篇”;另一个则被编校整理成了九卷,分别是“修身,教子,持家,交友,用人,处事,理财,治军,为政”。这回我读的是前一个版本,并依各篇把笔记整理成了几个部分。全书被喻为名著,内容较为广大,关于它的介绍与评论,网上权威的多的是,我就不往里填零碎了。本笔记只笔记一下本笔者认为需要重点做笔记的部分,并且拿出来跟大家伙儿分享分享,交流交流。依照七个部分的次序,咱先从修身篇说起。修身篇中,我认为最经典的一句是:“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这句话翻译成现汉就是,治疗心病的药是胸怀广大,治疗身体的药是不乱吃药。依我的想法儿,他人类不管走向什么世纪,它医学不管将来发展到什么地步,这句话也是放之各时代而皆准的。因为心这个物件儿,确实不是一般药物,器械说治就能治的,它“农夫山泉――有点儿玄”……书中还有给上面这句话起辅助作用的一句:“自古圣贤豪杰,文人才士,其志事不同,而其豁达光明之胸,大略相同”――说的还是心胸。这句话翻译成现汉就是:古来成功人士虽志向各有各的,但豁达光明的胸怀大概其都是一样的。此句还让我想起了另外两句名言:一,幸福的人总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二,世界上最广阔的莫过于大海,比大海还牛逼的是天空,比天空还广阔的是人的胸怀……劝学篇第一段让我觉得必须笔记的话语出项在“劝学篇”里“致九弟?做人须要有恒心”一信中:“凡人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看罢此段,骤然屏息,冷冷静静看两遍,再冷冷静静自顾自顾,感觉后背跟扎了不少各种尺寸的针头似的,一没留神就遭遇了传说中的如芒在刺。过了几天在看《名著通览》时发现伟大领袖毛主席青年时代也把这句话当作金玉良言。于是乎我就想起了一句老话――什么所见略同来着?也是一没留神……其实“做事有恒”这个观点在劝学篇里的很多信件都有阐述,可以说是贯穿始终。比如:“虽极忙,亦须了本日功课,不以昨日耽搁,而今日补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预做。”除了做事有恒,另一个在“劝学篇”中贯穿始终的观点就是:专。“谚曰:‘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致诸弟?述求学之方法)”。“读经以研寻义理为本,考据名物为末,读至有一耐字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通,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读史之法,莫妙于设身处地,每看一处,如我便与当时之人,酬酢笑语于其间。不必人人皆能记也。但记一人,则恍如接其人,不必事事皆能记也。但记一事,则恍如亲其事,经以穷理,史以考事,舍此二者。更别无学矣(致诸弟?讲读经史方法)”。“弟要学诗,先须看一家集,不要东翻两阅,先须学一体,不可各体同学,盖明一体,则皆明也。(致诸弟?述学诗习字之法)”。这一句的要义笔者在现实生活中也听别人讲过,不过人家讲的不是读书,讲的是烹饪。此人是一特二级厨师,做法餐的,他说,其实一个厨师如果西餐学得特别精,那他做中餐也会很强,因为厨理都是相通的……做事有恒,专一,这些东西乍一看你会觉得都是老生常谈。但咱也可以好好想想,这些东西为啥那么老了,不同的人员说了那么多遍了,还是一代一代的人都在不断强调呢?除了有恒,专一这些主线,各个信中的许多段落也是精彩而有理,易生共鸣N多:“精神愈用则愈出,阳气愈提则愈盛。每日作事愈多,则夜间临睡愈快活。若存一爱惜精神的意思,将前将却,奄奄无气,决难成事”尤其是“每日作事愈多,则夜间临睡愈快活没精打采”这句,不是一般二般,一点半点地切中要害,各种同感。一天下来,只要干得都是正事儿,没费什么功夫儿在闲玩上,那甭管再苦再累,睡觉时也一定舒坦,因为心里踏实。而“若存一爱惜精神的意思,将前将却,奄奄无气,决难成事”这句大概就是阐述一下点儿啷当的人喝西北风的几率比较大。劝学篇中有段讲立志的话亦非常深刻,抄录如下:“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毫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欲为孔孟,则日夜孜孜,惟孔孟之是学,人谁得而御我哉?若自己不立志,则虽日与尧舜禹汤同住,亦彼自彼,我自我矣,何与于我哉(致诸弟?必须立志猛进)?”这段话大概其就是说,要是自己想学好,怎么着都能学好;自己不想学好,就是跟大圣人住一块,也是他是他,我是我,虾米用都没有。为了督促弟弟们更好地学习,曾国藩还建立了每月让弟弟们做作文寄给他的制度。曾国藩在京城工作学习之余批阅这些文章,及时再寄回家中。在这些来来往往的信件中,曾国藩提到了不少学习方法,比如:“若事事勤思善问,何患不一日千里(致诸弟?按月作文寄京)”;“曾以为学四事勉儿辈:一曰看生书宜求速,不多读则太陋。一曰温旧书宜求熟,不背诵则易忘。一曰习字宜有恒,不善写则如身之无衣,山之无木。一曰作文宜苦思,不善作则如人之哑不能言,马之肢不能行。四者缺一不可,盖阅历一生深知之,深悔之者,今亦望家中诸侄力行之。(致四弟九弟?述为不学有四要事)。”治家篇治家篇里的信件包括曾国藩写给爸妈,爷爷奶奶的和兄弟们的。而从语气中可以看出曾和曾父在往来信件中对对方都非常客气,总要说一大堆特定的称谓或是恭维的话。这爷俩儿都是文化人儿,写信像是严肃地做游戏治家篇第一封信的标题便是:禀父母?述家和万事兴。这个标题基本上也就是整篇的指导思想。很多封信中的句子都围绕着家和万事兴这一主题进行阐述,比如:“兄弟和,虽穷氓不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在家庭对外政策上,曾国藩是这样说的:“庶人人畏我之威,而不恨我之太恶(致诸弟?述改建祖屋之意见)”。翻译成现汉就是:让人人都敬畏我的威严,但又不是特别痛恨厌恶我。凯撒说过这么一句话:“我不在乎你们恨我,我只要你们怕我”。两者一比较,还是咱国家的含蓄一些,貌似后者更肆无忌惮,飞扬跋扈,可谓气焰十分嚣张。关于环境卫生问题,曾国藩大人也给家里人做了重点布置,他在“致诸弟?在家宜注重勤敬和”一信中吩咐各位弟弟:“诸弟不好收拾洁净,比我尤甚,此是败家气明,嗣后务宜细心收拾,即一纸一缕,竹头木屑,皆宜检拾,以为儿侄之榜样”。大概意思就是说经常不打扫卫生的家庭是会衰败的家庭。想想也挺有道理的,您说谁进门看见一堆乱七八糟物件儿堆屋里没人管,脏盘子脏碗两礼拜没人刷不心烦,不心堵啊?除了交待讲卫生的问题,曾国藩还向四个弟弟们交代了败家,败人的关键所在,以示警戒――“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佚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致四弟?教子侄宜戒骄奢佚)”。注:佚是放荡的意思。后面更有一封信搬出了八条祖训以教育弟弟们: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身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致四弟?教子弟牢记祖训八字)。在治家篇最后一封致四弟?宜以耕读为本里,曾国藩向弟弟们以及今天的读者们讲述了一个欢乐大家庭的观念,那就是多生孩子多种地,全家和睦乐融融。这不由不让人想起了十年前“金龙鱼”食用油的一句广告词:“幸福,不就是全家人在一起吃顿饭吗”。当时我对这种小家小气的说法还很不屑,现在想想,能做到这一点,其实真难,真难……理财篇家书的这一部分题目虽然叫理财篇,可前十几封信都是哭穷诉苦,实是无财可理。此情景从这些信件的名称上便可看出,如:禀祖父母?述告在京无生计;禀祖父母?述京中窘迫状;禀父母?筹归还借款;禀父母?借银寄回家用;禀父母?在外借债过年;禀父母?家中费用窘迫;禀祖父母?无钱寄回家;禀父母?在京事事节俭。从诸信的内容可以看出,青年时代初入北京公干的曾国藩手头儿其实很不富裕,往往是拆了东墙补西墙,而且还经常换房子搬家。综合分析得出结论:敢情曾国藩年轻时也是一北漂儿……说句题外话,其实这世界上有一定理,那就是甭管是古今是中外,绝大多数牛逼人年轻时都有经济困难的情况,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本大侠下月房租怎么交就还没着落呢。而到了理财篇的后半部分,读者可以看出曾氏家族的经济状况有了明显的改观。曾家有了钱后不忘帮助乡里乡亲,周济亲戚族人,这从信件们的标题上也可以看出,如:禀祖父母?请给族人以资助;禀祖父母?先馈赠亲戚族人;致诸弟?述接济亲戚族人之故;禀祖父母?赠亲戚族人数目;禀叔父母?请兑钱送人;致诸弟?节俭置田以济贫民;致九弟?顺便可以周济;致九弟?周济受害绅民;致四弟?送银子共患难者。但是,老增家接济别人也不是瞎胡乱给钱。“周济受害绅民,非泛爱博施之谓,但偶遇一家之中,杀害数口者,流传迁徘,归来无分者,房屋被焚,栖止靡定者,或与之数千金,以周其急。先星冈公云:‘济人湎济急时无。’又云:‘随缘布施,专以目之所触为主。’即孟子所称是乃仁术也。”这段话的中心意思就是那句老话:救急不救穷。在理财篇里,还有一信讲到了与人办事周旋时的技巧:“与人晋接周旋,若无真意则不足以感人,然徒有真意,而无文饰以将之,则真意亦无所托之以出,礼所称“无文不行”也,作生平不讲文饰,到处行不动,近来大悟前非,弟在外办事,宜随时斟酌也。”翻译成现汉就是说,办事的时候没真意不能感人,但要全是让真意傻呵呵地直来直去,没有其他文辞以修饰渲染装点,没有工宣,没有包装,那也是办不成事情的。其实总结起来还是那句江湖老话:光练不说是傻把式,光说不练是嘴把式……此篇在叙事时也偶有提到一些社会现象的时候:“逆夷海氛甚恶,现在江苏滋扰,宝山失守,官兵退缩不前,反在民间骚扰”。翻译成现汉就是:夷人(英国侵略军)在沿海地带气焰十分嚣张,现在又到江苏骚扰,宝山失手,官兵不跟洋人干,反倒骚扰老百姓。这景象里的主角们和那些六,七十年后不抗战,只捣乱的军阀是多么的相似。为政篇在为政篇中我学到了生僻的成语,一是“鸿嗷天下”:形容遭水灾人民悲惨的哀声响彻半天中;二是“无势无趣”:指失去军势、军心。尤以前者令我久久无语,虽然经过了那么多年代,那声声“鸿嗷”似是犹在耳畔,甭管什么年头儿,甭管什么劫难,甭管谁该负责,那都是中国人,都是老百姓啊……为政篇信件太多,在下看得草草,没太多笔记的东西。只抄录了两个原则性的东西以为记录:“至于相当大事,全在明强二字,《中庸》学问思辨行五者,其要归于思必明,柔必强。”意思是:至于担当大事,全部诀窍在“明强”二字。《中庸》所说学、问、思、辨、行五方面,它的要点归结为:思必明、柔必强。说到“中庸”,很多很多,确切的说是太多太多人想当然地以为这两个字是中和,平庸之类的意思,进而理解为“中庸”是宣扬处事世故圆滑,不变化,不进取等等古旧思想。其实,古汉语中,中为附和,庸为广大。附和广大以后,我发现我跑题啦!“戒惰莫如早起,戒傲莫如多走路,少坐轿。望弟留心儆戒,如闻我有傲惰之处,亦写信来规劝。”这句话貌似是写给权者看的,因此就不做现汉翻译了。用人篇此篇篇幅较前几篇少很多,只有十来封家信。早就看书上说曾国藩的用人之术是相当强大的。但信中透露的细节不是太多。但是这里面观人用人的基本原则写得还是非常直截了当的:“余告筱辅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尤以司劳苦为办事之本。引用一班能耐劳苦之正人,日久自有大效。”总结成现汉就是:找人就要找这种人――干实事,没官腔儿;有条理,不吹牛,外塔一吃苦耐劳。但如果一时选不到这样的人员怎么办呢?没关系――“办大事者以多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满意之选不可得,姑节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这句就是说如果特满意的人没有,那咱就选个差不多的,再慢慢给他教育到自己满意了。嘿嘿。全书分篇的介绍到此告于段落,以后如有心得,在下会随时补充。下面的部分就是瞎扯点不着边儿的东西了,轻松一下呗。1.谁发明了“汗”?您知道吗,这几年的网络流行词“汗”其实并非现代年轻人首创,前人早已熟练使用多少世纪了。《曾国藩家书》“劝学篇――致诸弟?讲读经史方法”里就有这么一句:“今四弟之所责我者,正是此道理,我所以读之汗下”……不光您汗下,我汗也下了……2. 曾国藩家书中唯一的困惑整个家书行笔流畅,说理清楚,叙事条例性强,没什么看不懂的地方。唯独下面一个细节笔者才疏学浅百思不得其解。“昨岱云自天津归云:‘船不甚好’。男颇不放心,幸船上人多,应可无虑”。这句话翻译成现汉就是:“昨天岱云从天津回来说:‘船不怎么好。’儿子很担心。幸亏船上人多,应该没有什么可顾虑的”。我实在想不出船上人多人少和船本身安全不安全有什么关联。3. 曾国藩家书中的迷信“禀父母?取借款须专人去”中有这么一段话:父母大人万福金安。男于五月中旬,染瘟症,服药即效,已痊愈矣,而余热未尽,近日头上生癣,身上生热毒,每日服银花甘草等药,医云:“内热未故,宜发不宜遏抑,身上之毒,至秋即可全好,头上之癣,亦不至蔓延。”又云:“恐家中祖坟上有不洁处,虽不宜扰动,亦不可不打扫。”男以皮肤之患,不甚经意,仍读书应酬如故,饮食起居,一切如故。信中所说的这位医生见到患者得了皮肤病,也许是不知道怎么下药,竟把病因归结于患者祖坟有不洁之处!跳跃思维的我见过,思维跳成他这样都能蹦迪的我真头一次听说……4. 曾国藩的文字solo作为道光年间的文科高考状元,曾国藩那笔杆子,那叫一杠杠的。以下摘录一段精彩的文字solo大家共赏:腊月信有湖涂字样,亦信之不能禁者,盖望眼欲穿之时,疑信杂生,怨怒交至,惟骨肉之情愈挚,则望之愈殷,望之愈殷,则责之愈切,度日如年,居室中环墙,望好音如万金之获,闻谣言如风声鹤唳,又加以堂上之悬思,重以严寒之逼人;其不能不出怨言以相詈者,情之至也,然为兄者观此二字,则虽曲谅其情,亦不能不责之,非责其情,责其字句之不检点耳,何芥蒂之有哉!笔记总结:曾国藩家书问世这么多年,神州大地上这么多大人物,中人物,小人物都将其奉为名著,爱不释手,这么多关于它的文章书评读后感写出来,其实绝大多数人都是关注书中的内容。不过我倒是更关心他写家书这件事情本身。流传下来的家书一共有1500多封信,据说实际上写的还要多。年代跨越了道光,咸丰,同治三朝。在那个通讯并不是特别高效顺畅的年代坚持按时给家写信(毛笔信),甚至在多次面临生命危险的战争时期(家书中多有提到自己被围困,随时准备以身殉国)依然毫不间断,而且下笔从容淡定,叙事条理清楚,这些说明了什么呢?甭说别的,咱们这些出门在外的人员,能每一周给家里写封算上标点百字符以上email的人又有多少呢?
&主题附带:《兄弟连》观后笔记
&IP地址*.215.8.72&
&时间09-01-01 21:26:04
感动――那必须的:《兄弟连》观后感10集电视剧用两天的时间看下来,看下来就是一通必须的乱感动。《兄弟连》是2001年出品的电影型电视剧,2003年夏天在中国火爆。2003年夏天我忙于出国留学,到了2003年底人都已经到了国外了才想起来看《兄弟连》。那段时间比较着迷一些关于二战时期欧洲战场的事务,玩耍了一款比较玄幻的老游戏《重返德军总部》,此外时不时地晚上吃完饭到同学家观看《兄弟连》。那段时间甚至有天晚上做梦都梦到我孤身进入了恐怖的德军总部……
但是忘了为什么,我那时候并没有把《兄弟连》看完,看得断断续续的,而且还没有看最后一集。一晃五年了,这五年里我曾六次深入故事的主要发生地――德国,期间也参观过包括埃布莱顿施泰因要塞和希特勒故乡在内的不少德国、奥地利的二战“古迹”。而“兄弟连”曾经征战的所有国家我也都到过――荷兰,比利时,法国,德国,奥地利……可这么多年我一直没有找个时间把《兄弟连》完完整整地从头看到尾,于是总没事儿想起这个电视剧来,就跟个什么大事儿似的老装着。
这个周末也不知哪根儿筋搭对位置了,我用迅雷把10集《兄弟连》一口气下来了,再一天五集一口气看完。看完之后又是老么多感触一阵一阵的,不拿出来跟大伙儿分享分享还真叫一难受。先来说说整部电视剧给我印象最深的几个片断吧。
说《兄弟连》是部电视剧其实有些牵强,这部全胶片的“电视剧”由包括汤姆.汉克斯在内很多牛逼导演打造,感觉就像是一部巨长的电影分成了十段,或者说是十个短电影一段一段地放。第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片段出现在第一集“新兵训练”中:
训练期间,E连连长索伯尔虽治军严格,但毫无原则地对士兵瞎胡乱粗暴,更要命的是他指挥模拟作战时瞎胡乱看地图,结果出了不少瞎胡乱子和笑话(搁绿野里,丫就是一个毫无方向感的白痴领队)。而最要命的是,他自己在演习中出了错误却暗示下属温特斯替他扛下责任,想玩儿个“潜规则”(绿野里这类领队历史上也有过哈)。主角温特斯拒不配合索伯尔这一套,向军事法庭提出上诉。而他的兄弟们也冒着被判“临阵哗变”而排成排枪毙的风险力挺温特斯,弹劾不称职的连长索伯尔。在这一段情节中,兄弟连中的兄弟二字和他们所遵守的共同原则跃然观众眼前。
第二个片段出现在第二集:日,101空降师趁夜幕冒着猛烈炮火空降诺曼底,各连兄弟们从起初的丢装备狼狈不堪到迅速集结、杀敌夺枪,摧毁敌人据点,一整天战斗下来可以说经历了前半生未曾经历过的磨难,也感受了前半生未曾感受过的震撼。
转天晚餐时,从不喝酒的温特斯为了增进和战友们,尤其是和他有点儿小不痛快的葛奈瑞的感情而接过战友递过来的酒瓶子灌了一口。先前葛奈瑞曾对“温斯特甚至连酒都不喝”这一点大加鄙视。而新连长温特斯这一大口喝下去显然达到了消除隔阂的效果。这就是所谓的不在乎喝多少,关键要看喝得到位不到位。
喝完后,温特斯还拿英语跟战友们说:“It’s been a day of firsts”。这句话可以直接翻译成“今天全是第一次”;电视里翻成“今天的第一次还真多”,意味深长,也挺贴切。总之这句话一语多关,带给人很多联想感触啥的。我就是觉(三声)着,一个人这辈子里应该有这样的一天――经历从未经历过的艰险而勇往直前,胜利和苦涩都收获了一车,24小时下来大家把酒聚餐时感慨这么一句,也不管明天是狂风还是暴雨――挺爷们儿的(我相信,不少真正的绿野人都体会过类似这样的一天。顺便在这里捎带提醒一下绿野里极个别的光爬山,不哈酒的同志们:该喝也得喝哈)。至于本集的另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杀俘虏”片段实在是看过的人都难以忘掉,所以就不在此赘述了。
第三个片段乃最精彩的一段,已成为公认的《兄弟连》主要招牌镜头,出现在第五集。连长温特斯单枪匹马穿过堤坝,只身趟入狼阵,举枪面向眼前第一个敌人,四目相对时却赫然发现他面前毫无准备的敌人竟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半大小孩。连长大概犹豫了0.24516秒钟,然后果断开枪将其击毙。后来这一镜头曾在连长的记忆中反复播放。此役后,温特斯从连长提升到了营主任参谋,后来又成了营长。这个情节第一肯定必须是要体现温特斯连长的英勇;第二是体现战争的无情,三便是温特斯内心的矛盾和对战争的思考。值得一提的是,这一集是由汤姆.汉克斯导演的,大部分观众也认为这是兄弟连中最精彩的一集。
第四个片段出现在第八集“最后的巡逻”中。此时战争已近尾声,E连暂时驻扎在法国哈根努。此地相比火线来说当然安全许多,不过这也只是相对而言,因为河对岸为德军地盘儿。 团部出了一个跨到河对岸,潜入敌观察站捕捉战俘的任务,让E连挑15个精兵组成一个小分队去完成任务。此类任务属于战争中可有可无,无关痛痒的那种,用队员韦伯斯特的话讲:“可能10分钟就完成,也可能除了导致15个人死亡外一无所获。”入夜,小分队顺利完成抓捕任务,但损失了一名队员。转天,团部再次下达夜间渡河抓捕俘虏的任务,由营长温特斯再次下达命令,负责布置。温特斯爱护兄弟,为避免他们在战争已近结束时付出不必要的伤亡而暗示队员们晚上可以安心睡觉了,不用真的去履行第二次抓捕行动,转天写个相关报告出来就行了。转天,队员写出一份假报告交给团部,团部也没啥察觉。
这是个庞大战争中的小细节,领导温特斯与下级兄弟们默契地“完成”了任务,没费一兵一卒子。战场上勇往直前,置生死于不顾的温特斯并没有像以前的连长索罗尔那样瞎胡乱严格,而是“艺术”地进行着领导,避免了兄弟们不必要的牺牲。此举看似胆大包天欺瞒上级,但温特斯非但没有因此受责备,反而赢得了更多人的尊重。比起只是表面上很有原则的索罗尔,貌似做事灵活的温特斯是不是内心中有着更加坚定的原则呢?
最后一集中,战败的德国军官解散部队前的讲话和在奥地利湖光山色下边打球边以话外音讲述兄弟连中所有战士后来的生活与归宿也都是极度感人的情节。在此也不多说了,看过的人自会有各自的感触。
几个令我印象颇深的情节说完了,再说说整个片子看过后我的一些想法。《兄弟连》中我最崇拜的人当然是营长温特斯。当头儿,一定要当像温特斯那样的头儿――战场厮杀,身先士卒;临阵指挥,从容若定;为人做事,平易近人;无论何时何地,始终关怀兄弟,从不跟二逼似的瞎胡乱严厉(同理,在绿野里当领队,也一定要当温特斯那样的领队。2003年看过《兄弟连》后在下恍然不小一悟:二战历史里的温特斯不就是现今绿野中的我吗!!!想冲我扔砖头的请排队领号哈)。
最后一集看完,为虾米所有观众都会心潮澎湃,感动万分?因为观众们仿佛是跟着兄弟连一国一国走下来――法国、比利时、荷兰、德国,奥地利;也仿佛是跟着兄弟连一个战役一个战役打下来――诺曼底,巴斯通,哈根努……也甭提啥“反法西斯”啦,“为了人类进步的伟大事业”啦这些口号,其实真正让人感动的,是一个人在一生中能有机会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伙计们为着一个貌似崇高的目标生死与共、并肩奋战,书写历史。就像片中最后一段,已是满头白发的老英雄温斯特在访谈中对着镜头意味深长的那段话:I cherish the memories of a question: the grandson asked me the other day: “grandpa, were you a hero in the war?” grandpa said: “no, but I severed in the company of heroes.”――我很珍惜这样一段记忆:有一天我的孙子问我:“爷爷,你是战争中的英雄吗?”爷爷回答:“不,但是我在英雄们的连队服役”。
年逾古稀的李普顿在最后一集末尾的访谈中引用莎士比亚《亨利五世》中的一段话,俺也拿这段话给这个观后感整一结尾哈: From this day to the ending of the world??We in it shall be remembered??We lucky few??We band of brothers 从今天起到世界末日 我们会永被铭记 我们是幸运的少数 我们是兄弟连……
&主题兄弟连讲的就是荷兰的市场花园战役,没实地考察一下?
&IP地址*.116.137.9&
&时间09-01-01 21:45:30
&主题在arnhem(阿纳姆),荷兰德国边境城市,战时的大桥保留至今,当然实地现场看过不止一次了。
&IP地址*.215.8.72&
&时间09-01-01 21:46:15
还在那泡过妞子呢。。。。
这个贴子最后由 化敌为笑 在 日 21:50:29 编辑
&主题阿姆斯特丹的色鬼,哈哈
&IP地址*.116.137.9&
&时间09-01-01 21:54:35
&主题这都哪儿跟哪儿啊???
&IP地址*.215.8.72&
&时间09-01-02 06:08:57
&主题兄弟连我看了不下五遍,就两个字,感动!而且还是那种无法用语言表述出来的感觉
&IP地址*.78.55.25&
&时间09-01-01 22:15:05
我很有诚意的望着你
&主题我电脑上还存着呢!
&IP地址*.200.144.210&
&时间09-01-01 23:11:00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
&主题写读书笔记好习惯,加深印象总结心得,我也要学习
&IP地址*.116.137.9&
&时间09-01-01 21:34:21
最近正在看矛盾奖作品,部部精彩,呵呵
&IP地址*.215.8.72&
&时间09-01-06 21:48:23
&主题新年好,恁老人家
&IP地址*.205.78.38&
&时间09-01-02 19:35:19
到祖国大地视察来没?
&主题恁老亲自出马去吃么?那么就给偶们开个后门坑个3,5个位?
&IP地址*.205.78.38&
&时间09-01-02 19:40:30
各个超级美驴帅蓝啦我猜恁激动地那么多天不睡觉,是在倒时差吧?听说不好倒?
&主题新年好。
&IP地址*.215.8.72&
&时间09-01-02 21:21:26
我不用倒,到哪儿都是野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国大时代4霸王立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