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区华歧乡余家坪村有健安喜中国官网连名子

  过去的五年,是秦州区乘风破浪大步前行的五年,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五年。“十一五”以来,秦州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陇上强区为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强区、三产富区、产业富民、项目拉动”战略,特别是近两年来,区委、区政府抢抓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和国务院关于支持甘肃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等历史机遇,按照“率先发展,争创一流,建设首善之区”的发展思路,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了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良性互动,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升,社会和谐基础不断加强,经济社会步入又好又快发展轨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十二五”期间,秦州区经济社会事业将乘势而上,加快发展,在新的征途中书写新的更大的辉煌!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成效明显。城镇就业人员达到7.4万人,比“十五”期末增加2.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了4%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持续扩大,劳务输出总数达74.2万人次,比“十五”期末增加34.2万人次;共有3.1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69万人,比“十五”期末增长359%;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7.66万人,比“十五”期末增长14倍;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万人,比“十五”期末增长11%;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0.25万人,比“十五”期末增长64%。  启动了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工作,累计建设经济适用住房1106套,9.08万平方米,解决了800多户住房问题;廉租住房13.4万平方米,2794套廉租住房实物配租配售113户,发放租赁补贴资金2226万元,满足了群众多层次的住房需求。  义务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五年来,共投入义务教育保障资金及校舍改造资金26878万元;先后筹资83010元,资助贫困学生538人;争取国家“两免一补”资金为29663名贫困学生免费发放教科书;发放住宿生补助款97990元,资助学生410人;农村学校为两女户减免学杂费6.5万元;取消进城务工人员1100名子女借读费24万元。全区小学和初中学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巩固率分别达到99.9%、99.85%和99.47%、98.7%。  城乡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秦州辖区现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70家,卫技人员3108人,病床2680张,截止2010年参合率达95.47%,发放合作医疗住院补助1.3亿元。  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更加完善。形成了区、乡镇(街)、村(社区)三级联合互动,政府、企业、社会各方协同运作的低保运行格局,2010年城市低保保障对象达到1人,月发放保障金533.6万元、物价补贴271万元,农村低保保障对象由最初的人增加到1人,保障标准提高到850元。救助临时救助对象79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38.53万元。农村五保供养实现了全员纳保、应保尽保,今年前3季度,共发放五保供养资金360.3万元。  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全面推进。争取社会福利设施、防灾减灾、国际援助和慈善资助项目20个,秦州区综合社会福利中心项目一期工程,中央投资620万元,建筑面积7949平方米。秦州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项目总投资250万元,2010年11月份将投入使用。新争取省慈善总会敬老院建设经费50万元,养老服务实施项目建设资金150万元,社区建设资金90万元。  救灾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全力做好“5·12”抗震救灾和“8·12”抢险救灾工作,先后争取国家及省市农村住房灾后恢复重建资金2.46亿元,完成了1间的住房维修,12457户重建任务已完成,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8·12”特大暴洪发生后,市、区党委、政府迅速反应,带领民政、水务等部门到现场组织抢险救灾;驻区部队、通讯等驻区单位积极支援抢险;娘娘坝镇广大党员干部、村干部以及广大群众积极开展自救,经过多方的共同努力,终于排除险情,目前已转入灾后恢复重建阶段。民生工程扎实推进 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  通过近几年的发展,秦州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生态环境建设得到加强,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28.91%,2010年预计达到29.98%,空气质量控制在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以内,城乡人居环境得到大大改善。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投资6381万元,实施城市基础设施等6方面27个城市建设项目。完成天水市生活垃圾处理场、罗玉河新桥建设及罗玉河五中便桥加固。先后综合改造16条城市主次干道,完成了80多条巷道的整修改造,道路通行状况显著改善。实施城市绿化工程,城市公共绿地面积达到272.88平方米,绿地率达到27.37%。不断加强市容市貌整治,户外广告、临建审批管理更加规范,乱堆乱放、乱泼乱倒等现象得到有效遏制,营造了良好的人居环境和投资创业环境。建成了数字化城市建设管理指挥中心,实现了城市管理的科学化、数字化、精细化、规范化。  村镇建设稳步推进。2009年,实施了天松、汪苏等通乡油路6条163公里、通村砂砾路8条42.8公里、通村水泥路55条135.9公里;建成农村沼气4076户,实施10处农村安全饮水项目,解决了4.4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组织实施了9个建制镇小城镇重点建设项目,编制完成了9个建制镇总体规划和49个村庄建设规划;完成了全区16乡镇299个村3300户危旧房改造工程,改造房屋面积20万平方米;完成了关子、藉口等镇道路拓建工程,建成了藉口四十铺果品蔬菜批发市场和皂郊镇集贸市场;完成了太京镇卫生院及关子、藉口商贸综合楼建设;新建了一批市场型、生态型小康农宅。截止目前,全区16个乡镇乡乡通油路,30%的行政村通水泥路,100%的自然村通农机路及100%的行政村通汽车,实现村内道路硬化、街院净化、村庄绿化的“三化”标准,使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善。城市功能日益健全城乡建设展现新面貌  近年来,该区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收入稳步增长。2009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10.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49元,分别比2005年的6.4亿元和1740元增长65.56%和63.73%。  产业基地规模不断扩大。林果、蔬菜、畜牧三大传统优势产业得到巩固提升,种植面积达48.97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51.38%,收入达5.09亿元,占全区农业总产值的60.6%,人均主导产业收入1296.4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4.7%。  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十一五”期间,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社51个,发展会员4860人,带动农户1.25万户参与生产,实现盈余99.12万元,成员股金分红2.7万元。2009年,全区龙头企业总数达到69家,农业龙头企业共实现销售6.3亿元,实现利润7130万元,出口创汇150万元,带动农户13.5万户。  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形成了以中梁、藉口等乡镇为重点的优质苹果、大樱桃产业带,玉泉、太京、藉口为主的反季节蔬菜产业带,牡丹、汪川、大门为主的特种玉米生产带,藉口、关子、秦岭、太京为主的中药材生产带,太京、藉口、天水的蔬菜生产带,牡丹、天水、华歧的葵花生产带,玉泉、太京、天水、皂郊的畜牧养殖产业带等10大产业带,全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产业格局初具雏形。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农业工作取得新成果  2010年全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达到70.2亿元,是“十五”末16.32亿元的4.3倍,完成“十一五”末预期目标29.42亿元的238.61%。五年平均增速33.88%,比“十一五”规划的平均增速12.5%提高21.38个百分点。工业拉动全区GDP增长4.89个百分点,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4%。  近年来,该区坚持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全力以赴抓项目、上项目、促发展,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中材水泥一期、和谐建材、西联蜂业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华天电子科技产业园、天水西电铜钨合金触头、天水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超净热灌装生产线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长城电器产业园正在加紧论证。积极推进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企业改制工作,全区共改制企业75户,改制面达100%;积极帮助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完成了省部属9所厂办学校的接收工作,区域内有5户企业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有26种产品荣获省名牌产品称号。  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快。东十里工业示范区已入驻项目24个,有13个项目建成投产,计划总投资7.28亿元,已到位资金5.25亿元。暖和湾工业示范区新入驻项目25家,总量达到51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3亿元。东十里工业示范区已初步形成以电工电器、农产品深加工为主导的产业聚集区,暖和湾工业示范区已初步形成以新型建材、机械加工为主导的产业聚集区,两个示范区产业聚集效应和带动辐射作用逐步增强。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工业经济实现新发展  近年来,该区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功能,强化宣传促销,文化旅游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区经济发展中最有活力的增长点。2006年—2010年10月,秦州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190.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9.5亿元,与“十五”期间相比分别增长124%和200%。  旅游产业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态势。玉泉观、南郭寺、伏羲庙景区成功晋级和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陆续建成四星级、三星级旅游公厕5座;炳灵寺现已成为陇东南地区规模较大的一处佛教旅游胜地;天水关、轩辕故里齐寿山等一批景区(点)纳入秦州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全区现有农家乐及生态休闲园区近40多户,举办了“秦州区首届农家乐名优小吃评选活动”、农家乐旅游发展研讨会等,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基本确立。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带动了全区商贸、餐饮、住宿、娱乐、交通、通讯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2009年,旅游接待人数和综合收入翻了一番。在旅游业的带动下,全区第三产业迅猛发展,现有从事第三产业的单位和经营网点1.59万家,从业人数10.1万人,2009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39.3亿元,对经济社会的贡献率达70.79%。以旅游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迈出新步伐  >>>  天水长开公司产品车间  全区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47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83.22亿元,2010年计划完成97.15亿元,是2005年的2.07倍;全区人均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7627元,增加到2009年的13228元,预计2010年达到14631元。五年平均增速12.16%,比“十一五”规划的平均增速提高了0.16个百分点。  年,全区财政大口径收入连续迈上了5亿元、6亿元和7亿元三个台阶,分别达到4.66亿元、6.03亿元和7.11亿元,2009年财政大口径收入比2006年增加近1倍;年,全区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完成1.91 亿元、2.36亿元和2.93亿元,增幅分别达到21.10%、23.96%和23.95%。2009年,全区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7.01亿元,,财政支出规模比2006年翻了3番。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1.46亿元,实现主营收入51.87亿元、上缴税金1.57亿元、实现利润2.03亿元,分别比“十五”末增长83.58%、84.99%、15.44%、30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0年计划达到11147元,是“十五”末的1.6倍,五年平均增速9.8%,比“十一五”规划的平均增速提高0.8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2010年计划达到3050.4元,是“十五”末的1.75倍,五年平均增速11.13%,比“十一五”规划的平均增速提高3.13个百分点。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经济总量再上台阶  秦州商城一角  天水娃哈哈生产车间  经济适用房一角  藉河农业高效示范区  鸟瞰藉河风情线  秦州区盘山公路  二妙轩碑
天水日报社天天天水网电子报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天天天水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健安喜官方网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