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是一位游戏达人比价器,有没有可以通过游戏赚钱的办法啊?

杨林的流水账
对面视聊这个产品,将随机视频(类chatroulette)在YY亿万用户的大平台上实现,我个人理解是期望通过这个产品促进用户间的交流,加速用户关系沉淀,提高用户粘性。 我们从用户需求出发,作为一个有正常性取向的寂寞男屌丝,在对面视聊的使用过程中,用户期望:跟我视聊的是一个有视图效果好的漂亮的软妹;
&&&视图效果不好的漂亮软妹; &&&没有视图的妹子 &&&好吧,有视图的男生我也接受。用户能够通过对面视聊找到朋友,看到他们的真相并有足够的意淫空间与他们沟通,并有发展关系的可能性。但是实际使用过程中,屌丝们得到的是:黑屏-跑掉了-黑屏-看不清是男是女-不知道是不是个人-黑屏……用户的期望完全没有得到满足,更不要提对用户预期的匹配度了,当然这并不全是产品的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人进入chatroulette是对这个产品的毁灭,含蓄的中国人还没有进化到能坦然面对和一个不认识的人视频的阶段,无论是我们真正使用chatroulette过程中,还是间接的从youtube上看到的各种chatroulette的搞笑视频,都基本看不到亚洲人的身影(当然语言不通也是一个影响因素),中国人占领chatroulette的后果就是现在的对面视聊,大家都不想让对方看到自己,又希望看到对面是一个妹子,最好是娇滴滴的细声线软妹,结果是大家都对着两个黑框傻笑。那么,改进这个产品,下面的建议或许派的上用场:改变游戏规则的情况下:改视频聊天为文字/语音聊天,视频为可选项。也许这是更含蓄一点的方法更被目前的中国人所接受,形式不重要,我们的目的是促进用户间的交流,加速用户关系沉淀,提高用户粘性,尽管我们要面临关系沉淀到QQ上的极大可能性上。不改变游戏规则的情况下:改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增加奖励/惩罚机制。我鼓起很大的勇气开启视频玩对面视聊,可是看到的全是黑屏,最后,我用一张纸挡住了视频头,继续我的对面之旅……我想经历了这些的老用户,除非他无聊的想死的时候,才会再次打开对面视聊吧……那老用户,我们先不去管他,怎么引导新用户从恶性循环到良性循环,使我们当前迫切要去做的事情。当然,这并不容易,可能的方法包括并不限于:赞/踩:Nice时,就可以点赞,同理对于黑屏或者看不清的朋友我们要踩。赞数高的用户匹配高优先级的用户,分数低的用户降低他的匹配优先级,希望用户可以形成良性循环。在随机匹配的时,可以加入随机奖励,比如在未告知用户的情况下,随机到1个月的VIP,1个浣熊公仔等等,给用户惊喜,超过用户的预期(我不但可以随机到美女,还有奖品拿,Surprised)。举报,这不是现在的举报非法情况,这里理解成评价更合适,当碰到黑屏或者看不清的情况,我们可以举报对面,被举报的用户会收到建议,建议无效的用户,我们将降低他的优先级,频繁被举报我们甚至可以考虑禁用几分钟。这些方法虽然说起来很简单,但是每当我想要深入思考这些方法带来带的用户反馈时,都会存在一些困惑,因为我还无法感受到YY用户对这些方法的反馈,更不要说无法对他们的反馈做出判断,也许做出来看看结果是更好的办法。Ok,当我们重新确定了玩法,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观察用户反馈,看看我们还要做什么。提到chatroulette的YY化,我突然有一个想法,就是漂流瓶的YY化,想一想真是很兴奋呢,这种非即时的信息交流肯定要比即时的好玩、容易玩的多。PS:随机视频的用户会出现在我的最近联系人中,应该是个BUG,不知道是否有人注意到。
初步体验了多人视频的功能,知道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功能,没有真切的体验到多人视频在YY上的典型使用场景,从我目前很局限的角度看,多人视频更多的期望是可以满足多人视频表演的需求,但我在使用YY过程中又没有感觉到很强烈的需求。看回到产品本身,将视频局限在公告栏上,是一件很憋屈的事情,YY频道界面我认为这个公告板是一个很糟糕的部分。比如会出现这样:这样:这样:确实令人不爽呢。那么我们尝试将多人视频重新设计,比如这样: 多人视频与娱乐模板同样位置(同时扩充到6个视频位,可以对每一位视频进行献花/赞等交互),应该会更好点。&通过这样的规划,我们可以重新规划出多人视频的使用流程: &&&管理员开启多人视频模式有资格的用户可以点击我要上麦发起申请给管理员 管理员通过用户开始连接视频在申请的视频位置,同时自动连麦 好了,我想这样的改变会带来一些好处,当然也会有些未考虑到的地方,仅供相关人员参考。PS:这里可能会有人问两个问题&①与各类型模板重合,如果要开启娱乐模板怎么办,是否会有冲突?我的理解是多人视频是娱乐模板的一个补充,管理员可以在单人/多人视频之间轻松切换。②这样的视频排版,我想缩小频道窗口怎么办?这应该是技术问题,视频图像应该跟窗口同比例增大/缩小。&
YY的密码找回流程的策划不应该是独立的,注册流程也是密码找回流程的一部分, 解决了注册流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会解决到现存YY密码找回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当前注册流程对找回密码的影响主要在注册流程中缺少了对用户填写账户信息的引导,造成的后续账号不完整、再完善账号信息困难的问题,致使密码找回流程中出现大量全裸账号,造成找回密码逻辑的混乱,找回成本高、效率低的现象。如果在注册的时候就尝试完善账户信息,尽可能的获取账户保护相关的信息,可以解决大部分账号相关问题。以这个思路再进一步思考,我陷入了一个困境:是否在注册时要求填写邮箱?要求填写的情况下,未验证邮箱的账户仍可以正常使用YY,但会有Web和客户端主界面安全中心和客户端弹窗的提醒。在传统观念里,强制要求填写邮箱的做法有些激进,对于YY用户注册的门槛似乎偏高,但经过互联网15年的普及,这个门槛似乎又不再存在了。在无法决定的情况下,我又做了一个不要求填写的原型(主要区别在:1.是否需要二次输入密码确认,2.注册后的页面),希望通过这两种情况都上线做的小范围AB测试,观察数据、反馈及用户调研后再做决定。另外,在注册时对验证码的机制进行了整理,具体规则如下(同一IP下):验证周期:1、2、3自然数天数周期递增&&下面是两种情况的原型:不要求填写邮箱的原型:初始页面:&获取焦点时的信息提示:&注册完成时的注册信息提醒,对用户进行了引导和恐吓,促使用户设置密保:要求填写邮箱的原型:初始页面(要求填写邮箱,只需要输入一次登录密码,因为可以即刻通过邮箱找回):获取焦点时的信息提示:&&注册完成后,无需做太多变化,除引导用户验证邮箱外还可以对YY内容做展示等。经过注册流程的优化,下面开始对密码找回流程进行优化,先分析一下现行的密码找回流程,如图:&可以看到现行的密码找回流程虽然实现手段尽可能的多,但问题不少,特别是申诉流程,逻辑不清,流程复杂,经过对注册流程的优化,对密码找回流程可以做出如下修改:&其中需要注意的是:1.选择密保手机找回时,可以通过手机号判断运营商,让用户更快速的获取有用信息,如图:修改前
&&&&&&& 修改后 2.通过密保邮箱找回时,现有流程需要两步:确认密保邮箱—确认认证码,这里第一步确认密保邮箱可以去掉,一步完成验证码获取。修改前 &&&&第一步(确认密保邮箱)
&&&&&&&&&&& &&&&第二步(确认验证码) & &&&&&& &修改后 &&&&&&&&&&&&&&&& &&&&&&&&&&&&&&&仅一步 &3.进入申诉部分,可以通过系统自动对用户填写的内容进行判断,给出匹配百分比,辅助客服人员进行判断,提高效率。4.申诉成功后,需要用户先设置密保,才能进行重置密码。&5.申诉部分,现行需要5步完成,如下图:&重新梳理申诉流程,如下图原型图如下:&发起申诉账户资料&完成申诉& &&注册和密码找回流程的相互关联的,我相信经过如上方法优化,用户和我们都可以从中获益,是一个双赢的策划方案。
每当我尝试去写一款产品的体验报告时,都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我是这款产品的忠实用户。我一直认为,只有在用心感受了一款产品,才能真正从用户角度去思考,很遗憾,我并不是搜狗浏览器的忠实用户,在我的评价标准里,Chrome是最好的浏览器,慎重起见,我高频度的使用了搜狗浏览器半个月,这期间我有一个明显的感觉:搜狗浏览器是一个为用户解决问题的产品,背后的团队是一个想办法为用户解决问题的团队,曾经,我也是有这样气质的团队中的一员,从超级代理到防假死,从小号多开到动态提醒,都是那么的亲切,MSNLite也是这么一款产品,哈达工作室也致力于找到并解决用户在使用中遇到的问题。 说回到浏览器,谈谈自己的一些理解。纵观整个浏览器市场,没办法忽视的是IE6的50%市场份额,我想这将会成为各个浏览器的主战场。 我尝试去思考为什么IE6还有这么大的市场份额?这背后是怎么样的人,为什么他们不愿意更换更好的产品? 下面几条,或许能概括出一些原因: 1.IE6的基础体验,IE6虽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在基础功能上的快速、简单、稳定,我用过目前市面上的众多浏览器,很遗憾,在基础功能方面,除了Chrome,没有一款能够超越IE6。 2.用户习惯,当用户习惯了一款产品,他的转移成本是非常高的,或者可以说是人的惰性。 3.机器性能太差,用户对其他的浏览器会有先天的恐惧感,害怕会很慢很卡,而对于这类情况,事实往往也是这样。 那么,搜狗如何争取他们呢?浏览器作为基础应用,每个用户都有自己的使用习惯,争取新的用户就要跟用户已有的习惯做斗争,转换成本会很大,除了深挖用户需求,解决用户已有问题外,借助优势资源的推广,将是有效也是必须的一个方向,众所周知,360是依靠安全卫士掠夺市场的,那么对于搜狗: 1.当用户重装系统/更换电脑时:对于每个人来说是一个新的选择,好比买了新房大家都想好好装修下一样,当重装了系统/换了一台新电脑,一定会去想着更新一下软件,这一点搜狗的主要竞争对手360也是这么做的,那么,用户先装360还是先装输入法呢,作为装机老手,经验告诉我,会有一大部分人先装输入法,虽然360安全卫士占据的是系统层优势,但输入法占据的先发优势,通过输入法转换用户,我只看到了弹窗推荐,应该还没有在用户新电脑这个时间点上的推荐。 2.与其他优势资源的结合:通过搜狗浏览器,可以实现P2P传输的搜狐视频,与搜狐视频达到双赢;通过与搜狐畅游的页游/端游的双向激励,达到可以预期的增长等等。 &再细化到搜狗浏览器,大多数时候我们会认为功能最重要,然后UI/UE会以低于功能的重视级别来做,UI/UE得到的重视程度并不足够,但是面对当前浏览器市场功能越来越严重的同质化的现状时,UI/UE将会越发的重要,其与功能在产品流程中越来越密不可分。个人认为,搜狗浏览器并不简洁,对UE没有做更细的推敲,仅收藏夹就能找到4个入口,这背后的考虑也许诸多,但从产品上讲这并不优雅。在UI方面不优秀,色调搭配更不出众,并没有到达与诸如防假死、超级代理这样真切的为用户解决问题的重要功能想匹配的水准,很明显的功能远大于UI/UE,团队对UE/UI的重视不够,这将会大大的限制搜狗浏览器的发展。这是我在MSNLite产品上的教训,也算是一点经验。 同时,我还注意到,在众多浏览器中,搜狗浏览器的关系化进程是相对较慢的,客户端关系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近处看,收藏夹、用户信息的漫游,从用户角度出发,为用户提供方便,已然成为了浏览器的标配功能,从远处看,通过对用户进行分类,对用户行为进行分析,为用户理解积累原始资料,为产品发展提供方向,甚至可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内容推送,这是趋势,是未来。同时,可以与兄弟产品打通账户,在账户系统的基础上,通过运营手段在使用过程中给用户正向激励,提高用户的忠诚度。在我看来,有这么多可以看到的好处,搜狗浏览器真的应该加快关系化的进程了。 最后再细化到搜狗浏览器的产品功能,可以看出,搜狗浏览器的产品团队,已经在为用户解决问题的道路上走了很远,成果多多。我从用户角度,找到一个使用浏览器时的问题,提出一个可能实现的产品:现如今,网站通过将内容分页提高自己的PV是目前常见的手段之一,特别是以图为主的网页,18张照片真的敢放18个链接,而从用户角度考虑,这些是不必要的,是有使用成本的,那么我们可以提供阅读模式,提供内链预加载,在告知用户的前提下,为用户主动加载被分页的内容在同一网页,这样,用户只需点击一下“加载剩余图片”,即可查看剩下的本需要点击17次才能看完的内容,甚至可以在已告知用户的情况下,直接加载所有18张图片,我们姑且称之为网页的“全景模式”。再深一步思考,所有需要翻页的内容都是可以通过浏览器智能转换成瀑布流的形式,开启了“全景模式”,我们可以主动加载页面内容,将预加载的内容加载到当前网页上,这样,类似论坛、贴吧、微博等互联网主流产品类型,都将成为这个产品的处理目标。 在此提出“全景模式”,期待更多的讨论,证明其的可行性。
与其说魔兽世界成就了九城,不如说魔兽世界成就了多玩,多玩从网页开始靠魔兽世界专区立足带动其他游戏专区,到后面发现了当时的团队语音IS、TS通话卡的问题,通过YY更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造就了多玩无法预期的未来,然后的在线演艺、教学也都自然而言的事情。 我是YY的老用户,更可以说是多玩的老用户,6年前,我还在上高中的时候,就沉迷于魔兽世界,开始是每天必上17173,后来因为多玩魔兽专区的快速全面的报道,迁移到多玩魔兽专区,在新闻下面看别人和参与吐槽也是一大乐趣。我曾是魔兽世界里一名优秀的RL,体验过IS和TS的困扰,感受到YY解决问题的决心,亲历了用户整体从ISTS转移到YY的整个过程,可以说,YY就是靠语音通话流畅这一点统一团队语音市场的,也是基础体验的重要性所在。 YY作为一个工具已经很成熟,如何在现有模式下挖掘出更大的价值,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题。 从第一次使用YY到现在,断断续续使用YY也有很长一段时间了,感觉一直都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用户接触到的信息是相对封闭的。如果我作为一个通过游戏新接触YY的用户,我除了和游戏团队语音以外很难知道YY还能干什么,随着YY多领域的发展,有大量的优质内容值得我去接触,但我发现YY没有提供完善的途径给我。 如何引导游戏用户、音乐用户、教育用户转化成他们可能感兴趣的其他领域的用户,让他们能更高效的接触到跨领域内容,使他们在YY找到另一个使用的理由,从而增加YY的使用黏度,提高用户活跃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我能看到的YY在打通封闭群体的努力是从11年9月的3.9开始,将原先杂乱的分类列表整合进频道排行榜,到4.0确定以活动中心为重心,频道排行辅助的两个主要推荐平台,在此之前,用户在客户端上很难高效的获得其他频道的精华信息,用户扩散主要靠用户口碑和自组织的宣传。 但是我觉得在这个问题上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去探索,这里提出几个探索方法,按解决难度排序: 弹窗推荐系统 弹窗一直是颇受争议的一个功能,很多&有气节&的产品经理都对弹窗功能持批判的态度,不过以我之前观察MSNlite上探索弹窗的经验来看,弹不弹窗,取决于弹窗带来的效益是否大于因此给用户体验带来的伤害,提供个性化选项完善的高质量资讯弹窗并不会对用户体验造成太大的影响,反而,对不少用户来说,这是一个习惯性需求。 对于弹窗推荐系统,主要两个方面: 大弹窗——整合活动中心和频道排行,内容以当天热点活动与推荐频道运营为主,YY在网页端已经有海量的高质量内容值得展示,这里客户端和网页端的内容差距太大。 小弹窗——主要做精准分析行为弹窗 ,根据用户行为推荐用户可能感兴趣的活动 新手指引 通过新手指引一方面,把YY的更多功能展现给用户,另一方面,培养用户使用活动中心、频道排行的习惯,辅助打通小圈子仍是一个好的方法。 网页端的新手指引,入口非常容易被忽略,可适当增加新手指引在网页端的展示比例。 客户端的新手指引,气泡提示操作流程以及重点推荐和容易忽略的细节。 YY等级再探索 好友列表上的展示:目前YY等级太过单一(等级系统是一个可以深挖的运营系统,但目前来看,YY对于等级系统的运营有点简单粗暴,这里先不进一步探讨等级系统的运营。)我认为加入游戏达人、音乐达人、学习达人等各个领域的勋章/等级,通过对话窗、好友资料、好友列表上的展示,达到对隐藏内容用户间的横向宣传,同时也增加了不少运营渠道。 基于用户行为信息的智能推荐 从QQ圈子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重要的启示是——对用户信息(已有的好友关系、用户信息及用户行为)的收集、梳理和匹配,可以带来巨大的能量,刺激用户关系链的生成,激活用户间的交流。 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用户信息的整理,我们可以对查找/添加好友的过程做一些优化: 查找频道——查找前可推荐不同维度的热点频道、查找后可推荐相同维度的热点频道。 查找Y友——推荐有类似特征(所在地、所属公会、使用行为偏好、新增信息点)的用户,向YY的弱项-用户关系链做进一步的尝试。 查找群——鉴于群产品目前的定位与现状,建议优先推广频道。
这些文字是12月初就写好,想要给爸妈的看的,但是一直在犹豫,最后发出时间是12月底,因为公司融资失败,需要重组,对公司对我自己都没有再留下的理由。对于我而言,我第一次创业失败了,但是从成长意义上讲,我的第一次职场生涯不是失败的,在创业公司的一年,无方向的肆意成长,有尝试不同方向工作的机会,真实的认识了自己,对于创业,对于家庭,对于工作都有了新的看法。在这里,再次感谢父母对我的支持,感谢公司对我的培养,感谢每个关心支持我的人,特别是旺财和泛舟,谢谢。&我做出离开的决定,是经过我长时间的思考的,是比一年前做出离开广州的决定时更冷静,一年前或许还带有热血情怀,有不理智的因素,但这次不一样,这一次我犹豫了很久,思考了很久。到年底了本来就想做一些总结,具体事务另起文章,这里主要总结一下心态的变化。现在看看,一年前确实很幼稚,想着自己通过几年拼命,创业赚大钱,早点解放过好日子,随着一步一步的走过来,见到了很多,做了很多,想了很多,现在的我更多考虑的是如何更好的成长,更健康的成长。总结下来,主要有下面几个原因:1.相比于创业是奔大富大贵,我现在更相信创业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过一种不受体制约束,投入很多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生活,而目前的我显然不希望继续过这种生活。2.昨天晚上跟同事爬了香山,发现我的体力大不如从前,还没上山,仅仅是山前的一段较陡的公路我都走的气喘吁吁,突然觉得如果再像这样一周六天,天天12个小时以上坐在电脑前,身体是会报销的。3.创业期低廉的工资对我、对我们家来说是不够的,而随着我对期权这个概念的理解的深入和公司发展状况,我发现期权对我来说是没有意义的,我需要更高的工资来改善我自己和家里的生活。4.公司发展,并没有想象中的好。公司发展的好坏,其实对我做离开的决定的权重并不大,因为知道创业并没有那么容易,来之前已经做好了吃苦的准备。决定性的是,我发现公司里的同事并没有想象中的优秀,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我感觉公司没有前途,因为创业成功决定性的是优秀的人,而目前公司的大部分人都不是那么优秀,不足以一同开创事业,而小部分优秀的同事,离开的离开,没离开的也已经在谋求出路,我想我即使在这里继续干下去,成长也不会太大,会有更好的环境需要我去体验、去学习。这一点应该是决定性的,因为已经看不到希望,所以也不用再等待。5.一直很认同一句关于成功的话:“事业、家庭、健康,这三样都好,才算成功。”以现在的情况,虽然在追求事业的路上,但是家庭和健康是失败的,现在这个时候,应该多做一些平衡。其实还有几点,但是都是细枝末节可以忽略的,就不提了,就这样吧,这一年,经历了很多,学到很多东西,也成长了很多,我不后悔来北京,谢谢曾经支持过我的人们,谢谢!
创业团队,除了开发快,也需要个人做更多的事,普遍的说法叫“补位”,并且积极面对任何工作的挑战,团队需要什么,就需要有人跳出来去做,不会也要学着去做,并且努力做好。刚到公司的时候,人还不多,只有一名产品,没有运营和推广,既然有人在做产品,作为新手的我就需要去学着做运营,学着做推广。&1.客户服务客服工作,是我做的最多,也是我感到最自豪的事。作为产品菜鸟,更真切的接近用户,感受用户,观察用户的行为,是基础,也是根本,并且,从反馈中提取的产品信息对产品改进的意义是绝对的,这更是用户体验的核心所在。同时,对用户反馈的及时处理,会在心理上给用户极大的安慰,即使当下无法解决问题,用户也会开心的对你说没关系,用户希望得到重视,也为能接触到开发者感到荣幸。不夸张的讲,我一个人支撑了整个MSNLite的客服工作,每天少则数十条,多则上百条的各个渠道的反馈,挨个回邮件,一一答复,从每日人均上线不到2万人到现在的逾十万人,从静态页面的反馈面板,到可以直接回复反馈的用户数据中心,从单一的反馈页面,到微博、QQ、QQ群、MSN群、论坛、360软件百科等多种的反馈渠道,一步一步走来,把客服工作本身当做一个产品,去体验,去优化,形成了一套高效的反馈回复系统。总的来说,客服工作的核心是通过客服工作跟进、总结、整理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与用户的亲密接触,对反馈的收集整理,结合自己对产品细节的理解,从用户的声音中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办法,优化MSNLite的细节体验。“做不好客户服务的产品运营不是好产品经理。”2.微博的运营推广2010年10月份,新浪微博已经倍受业内关注,新浪股价也从27美元一路飙升到80美元,腾讯微博也强势介入,如何用好微博传播,确实是一个需要探索的项目。刚开始仅仅做一些日常的维护,发一些版本消息,产品信息,业界新闻,效果并不明显,或者说,微博首先是一个很好的与用户沟通的途径,依靠良好的维护,形成品牌价值,通过价值吸引质量粉丝转发,才能使微博本身变成一条很好推广途径。从与用户的沟通、反馈中整理需求,提取价值,才是微博运营的核心价值所在,通过前期的积累,11年4月份到时候,团队做了一次付费推广,作用并不明显,虽然粉丝数增多了,但是MSNLite的每日新增用户量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变化,也间接证明了我上文的猜想,相反,质量粉丝因为对产品本身的喜爱,自发的发微博评价,转发,会带来了明显的用户, 因为他们本身是在使用MSNLite,知道哪里有价值,他周围的人本身也是使用MSN的,通过他们知道了MSNLite,熟人推荐+目标用户,必然效果明显。另外,搜索MSN相关的关键词,主动宣传MSNLite,也是效果非常明显的,特别是抓住MSN出问题的时机,每天手动评论、转发相关微博,竟然也能带动当天整个新用户增长,虽然比较累,不过确实值得。3.百度知道、问问、知乎等问答网站通过知道、问问和知乎等问答网站回答MSN的相关问题,推广MSNLite,效果也是不错的。MSN本身问题多多,知道、问问、爱问这一类的网站,随便搜索一下都有很多可以回答的问题,只要注意答案不要被审核卡住即可,知乎上就只有通过自问自答形式来执行了,诸如“MSN这么烂,为什么还有人用? ”“MSN有哪些好的替代品? ”除了自问自答,答案总结也必然要突出显示MSNLite。4.厂商软文掐指一算,给PChome、CNbeta、新浪科技、驱动之家、华军软件园、天空下载站、小众软件等多家国内IT媒体都投过稿,4篇发表。总的感觉,老媒体已经没有多少推广价值了,基本没有人看,不过对品牌传播,品牌形象还是有价值。CNbeta、小众软件这种独立媒体效果明显,应该跟目标读者多为IT从业人员,爱尝鲜爱折腾,同时也都是MSN的用户有关,可惜的是,CNbeta只发过2篇文章就再也不给我们发了,小众软件也是等了很久才被收录,更小一点的独立媒体倒是比较容易。我写的厂商软文一览:&5.用户调研用户调研是验证产品假设的最好的办法,但是相当费时间,做了几个用户调研,但总觉得缺乏系统的思路,往往花费了大量时间却得不出令人信服的结论,今后需要多加强这方面的学习才是。6.产品内推广产品内推广可以说是在内部争议比较大的项目,有些人认为产品内推广影响了用户的体验,是应该尽量避免的,另一方面则认为不通过产品内推广带来用户,谈何用户体验。对于我,更倾向于后一种,用户体验是建立在用户量的基础上的,或者说产品初期不能太专注于产品体验,而在于产品功能是否能解决用户现存的问题,这才是最大的用户体验问题。用户体验作为近年被炒作的概念,已经近似于玄学,很多产品拿着大道理来讲怎么样好,怎么样不好,生搬硬套,结论明显不合理,而自己却沉浸在对概念的无限意淫中,真是不禁让人莞尔。产品内推广的种类非常多,多到了繁杂的地步。大概列了一下,有这几种:1.对话框安全锁推广2.截图消息推广3.交换名片推广4.消息邀请推广5.文件发送推广6.群组消息推广7.推荐勋章邀请8.微博应用推广9.抽奖推广都是很小很小的功能,通过对推广内容的异步A/B测试,提高转化率。ZW开始负责产品内推广,后来在HK负责下将产品内推广推上了新的高度。我一直辅助参与推广项目,从他们身上学到了非常多的东西。
一转眼,工作一年了。去年12月22日,是我正式开始工作的日子,记得那时候,刚辞掉了实习,办完离校手续的我坐了29个小时的火车,从广州来到北京,那时候天还很冷,在广州快4年半,身边没有一件厚衣服,把能找到的衣服全都穿上,里里外外裹了3层,才算勉强御寒。这一年,不大不小做了不少项目,产品、运营、推广,经历了很多,学到很多东西,也成长了很多。是时候做一些总结了,就以流水账的形式记录一下这一年,我做的一些事情。产品方面1.名片项目 &&&角色:产品新手项目,是为MSNLite的名片功能做优化,希望提高名片的使用效率及名片的信息量,从而提升MSNLite的外部扩展性和粘性。因为是第一个产品,听从老板教诲,简单易用是第一步。记得设计稿出了好几版,最后名片的样式是从QQ邮箱的明信片中得到的一些灵感,虽然从功能上看,非常简单,但是样式上自己还是比较满意,小菜鸟也得到了一些认可。2. &&角色:产品MSNLite微博客户端,依托于新浪微博的一个产品,希望借助微博的力量扩展增加MSNLite的用户量的途径,提高MSNLite的粘度。这是给我很大教训的一个项目,前期设计了一款功能比较齐全的原型,遭到老板的反对,希望做一款更专注于阅读的微博客户端,面对推到重来的局面,因为长时间的产品争吵,希望换个控件调整一下,主动请辞,交给另外一个产品去做,自己做了微博客户端的产品辅助,随着微博客户端的完善,以及在期间心态的调整和个人的成长,学到了产品与其他产品、技术如何沟通,以及对产品的耐心,不抛弃,不放弃,体验用心去打造一款产品,后来重新负责MSNLite微博客户端,从反馈中挖掘,从使用中感受,增加功能,优化细节,很自然的感觉。微博客户端的用户评价很高,也为MSNLite的推广开拓了一条新的道路。3.好友动态 &&&角色:产品同样是一个MSNLite的一个插件,是扩展MSNLite社交应用的另一个产品,依托于MSN的Messenger connect,同样希望扩展增加MSNLite的用户量的途径,提高MSNLite的粘度。依托微博客户端的基础,很快就完成了项目,从产品角度看还算比较简洁,符合预期,但是从统计结果发现使用量并不大,总结发现,Messenger connect虽然内容比较全,贯通了社交网络的大部分内容,但是内容杂乱无章,提供的数据接口体验很差,造成了产品遇冷。在后续版本改进的时候发现无法解决内容问题,也无法改进接口,就当成一个传播途径了,没有更多的改进计划。4.基础体验 &&&角色:产品、项目经理第一个项目经理项目,也是我主动争取到的第一个项目,从长时间的客服工作中发现的这个问题,反馈发现,基础体验不好,使用不稳定,是用户流失最大问题所在,多表现在经常崩溃、登录慢、登陆不了、传文件慢、MSN分支协议支持不完整等,项目持续了2个月,大幅度改善了基础体验,通过超级代理提高了登录的问题,期间赶巧碰到了一次MSN掉线潮,每日新增用户量大增,离线文件功能增加了传文件的取到,兼容了Yahoo通,重视崩溃问题,将崩溃率降低到历史最低。虽然项目组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是从来没有回答老板关于什么时候才算基础功能好的问题,一方面,3个人的团队解决问题时间和能力都很有限,很多问题是没有办法解决的,另一方面,自己没有KPI的概念,没有想过用一套指标来衡量基础体验,最后这个内部的明星项目草草的结尾了。从这个项目起,结合长期以来做客服的经验,感悟到产品经理的精髓在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此也一直在身体力行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对项目管理也有了更深的理解,KPI,mailstone成了项目中必须思考的事情。5.群网盘 &&&角色:产品、项目经理对MSNLite高级群的一个补充,也是从反馈中提取出来的一个项目,这个时候已经不算是新手了,碰巧遇到了刚从百度来得st,和他搭档是我在哈达半年来从来没有的舒服,第一次感觉团队的力量,第一感觉到和优秀的人搭档的如沐春风。也是我第一次质疑当前团队的能力及辍学来创业选择是否是对的,是否更有利于我的成长。6. &&角色:产品产品、项目经理、前端开发这应该算是一个MSNLite的推广项目,也是我自己开发的第一个项目,当初是因为看到MSNShell的一个SEO网站,老板觉得我们也可以做,恰巧当时我参加42区一个活动,千鸟分享到,产品会一些CSSdiv更好,这样就可以做出高保真的原型,我想想是这么回事,再详细的说明文档也不如高保真原型来的实在,就决定一个人边学边做这个项目,一个非常简单的关于MSN相关问题的静态网站,没有什么需要提及的,是自己自学的一个练习,虽然网站做成了,但是发现之前说好帮我们做SEO的哥们不干了,只是给了一些聊胜于无的建议,而我们这里也没有人会SEO,这个项目基本上也算是搁浅了。最近hj把MSN百科又抓了起来,开始做SEO了。7. &&&角色:产品、项目经理、设计师这是一个探索性项目,MSNLite作为公司的核心项目,一直没有探索到爆发点,11年的秋天,又是移动互联网的有一个高潮,小米发布了手机,米聊用户600万,微信随后宣布5000万用户,但凡是移动互联网的项目,都受到了资本的青睐,老板左右摇摆了几个月,终于决定进行移动互联网的探索,很久没做项目的我,因为热爱尝鲜,天天鼓捣一些手机新产品,有幸成为了先锋。友聚这个项目,是Doodle中国化的一个探索,结合了周末组织活动时存在的问题,传统的组织活动路径是活动想法的诞生—组织者通过逐个短信电话的方式通知—最后通过多层反馈确定出行计划,而这个过程中,沟通效率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友聚就是希望通过简化这个路径来解决组织活动中的问题。这是我第一个独立产品,也是第一个全部负责设计的项目,虽然团队都是手机方面新手,但是从结果来看,还是可以接受的,项目中途遇到了沟通上的问题,延期了1个礼拜,从这里我学到了掌握项目管理中的几个关键时间点的办法,小团队的敏捷开发,没有富裕的时间写详细的需求文档,1天时间就要出原型,3天就要出效果图,紧接着就要开始设计,节奏就很快,如果自己节奏没有和项目同步,就会出现问题,掌握好几个时间点,进行必要的团队讨论,确认行程,把比较大的产品分解成多个里程碑,定义、设计、实现、测试,在迭代中迎接变化,在迭代中解解决因为变化带来的问题,才是一个靠谱的项目经理应该做的。
现在看看,当时很幼稚,确实把事情想简单了,想着自己通过几年拼命,创业赚大钱,早点解放过好日子,随着一步一步的走过来,见到了很多,做了很多,想了很多,现在我更多的考虑如何更好的成长,更健康的成长。相比于创业是奔大富大贵,我现在更相信创业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过一种不受体制约束,投入很多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生活,而目前的我显然不希望继续过这种生活。——后记也许现在是时候用文字记录下这段经历,坦白一些事情了。是的,正如传闻的那样,我退学了。我放弃了侥幸保送上的中山大学研究生不读,放弃了马上要拿到双学位的创业黄埔班不读,放弃了埃森哲咨询和手机产品公司策划的offer,离开了所有朋友,离开了生活4年的广州,一个人北上,为了梦想,为了…不安定。认识我的人都会说,你是一个稳重的人。可是,我说这不完全对,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不是一个渴望安定的人,我不喜欢看的到未来的生活。两年以后,研究生毕业,进入腾讯?网易?华为?中兴?埃森哲?IBM?亦或者是考个公务员,拿着愈万的月薪,过着安稳的日子。可是,这有什么意思呢?这不是我想要的。我是一个嗜赌的人。用22年的积累去赌一个未知的世界,用安稳去赌风险。我是一个幽默的人,我会乐观的去憧憬,去走我要走的路。我,是一个有梦想的人。我现在在北京哈达在线网络技术有限公司myhada.com,对,是跟迅雷有关,但不是“研究生不读跑去迅雷了”。现在中国的环境,可以说是全民创业,特别是在互联网界,创业的能人更是太多了,但是,金波是我见到的唯一一个真诚的,踏实的,会写几千字的文章招人的创业者,也是真正一个令我信服的人,我看到他的文章时就决定跟定他了。曾经我比喻我们这里是比创新工场更有血性的地方,因为创新工场不会死,我们会。我们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我们会工作到11点,12点甚至2,3点,“如果2011年我们仍然找不到爆发点,我们现在的项目就会死掉。”前两天金波是这么说的。是的,我们的项目会死。我们不知道前方有什么,我们只知道我们不会跌倒,我们会一直走下去。&2010年,是我人生的新元年。这一年,一切都重新开始了。这一年,我上路了。走好!&另附,我第一封为了找工作写的信:&终于等到你——写给机会的一封信谁,能预测未来呢?谁能想到,睡前一个无意的点击,会让我浑身颤抖,以睡眠质量自豪的我会兴奋到失眠?这一切,仅仅是因为一条简单又不平凡的招聘信息。因为我知道,我终于等到了你。我必须努力尝试抓住你。刚刚在床上的辗转,前不久面对父母的惊讶与不解,曾说的话又一次浮现耳边:“我现在不退学,是因为我没有碰到机会,一旦碰到,我会奋不顾身的扑去,谁都无法阻止我。”对于一个全家人寄予希望的保送研究生来说,退学意味着很多。但,我信命。我,2000年开始接触计算机,随后沉迷各种网游,随着网游发展接触互联网,观察,学习互联网也接近10年了。2006年幸运的考入中山大学,也是从这时起,我认为命运在指引我。本科四年,完成了基本的个人素养堆积,成为一名自认为心智健全的成年人,第一次全面、深刻的认识了自己。2009年保送中山大学读研,保送过程很纠结,前几年富足的校外名额当年突然很紧俏,虽然我已经联系好复旦大学的教授,也无济于事。最后留在中大,一个月后中山大学成立创业学院时,我似乎看到的命运的指引,一切那么恍惚,又那么真实。创业,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必修课,不是选修课,一直以来,个人的各种职业发展规划都离不开创业的话题,因为我的能力、性格都适合创业。2010年9月至今读研已经2个月有余,对研究生生活完全提不起兴趣,几经思考,决定以校外为主的学习路线,并在最近完成了这一目标,有序的进行着:从现在开始寻找校外实习,对接明年暑期实习。结果也令人满意,拿到俩家实习offer:埃森哲咨询实习生与悠乐无线产品策划实习生。在经过慎重的思考后,我选择在悠乐无线做产品,因为我知道我要什么,能做什么,能把什么做好,“相比于做咨询在天上飞:光鲜,受人仰视,丰厚的待遇,我更喜欢做产品:踏踏实实的在地上跑.”在微薄上留下这几行字的时候,我已经接受了只有埃森哲薪酬一半不到的悠乐无线产品策划实习生一职。正是因为我对互联网的热爱,对创业的坚定,我对自己说,我一定要抓住你。我坚信只要努力,便能得到好的结果。我坚信我能做成任何事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游戏达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