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和堂这段时间必胜客有没有优惠券做什么优惠活动?

有没有这段时间要去西藏的?_成都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735,651贴子:
有没有这段时间要去西藏的?收藏
如题,寝室最后一个室友都去工作了,只剩下自己了,真不知还能做什么,在成都三年多,一直想去西藏,想在这段时间去洗涤下心灵,安稳一下躁动的心,有没有一起的同学?
登录百度帐号我的游戏推荐游戏
后查看最近玩过的游戏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9.12 坐标杭州 去厦门 有人同行或一样的这段时间?
12号飞机走 16 17回 可以动车或飞机住青旅民宿中间有一天去福建土楼就看看有没有人同行或者也是这段时间在厦门拼途网友回复:帮顶下 可惜厦门兴趣不是很大,,9月7号走 11回杭州 楼主有什么好推荐的。。拼途网友回复:推荐什么?地方?我才青岛回来 那边不用很久时间拼途网友回复:。。青岛去过好多次。。唉
杭州出发 除了近点的也就土楼 武夷山想去。其他的地方要么去过要么时间来不及。。拼途网友回复:-0-拼途网友回复:打算来厦门的朋友,可以来这个厦门旅游攻略小组看看 /group/xilinge/
在这里喝茶实在是太贵了,心里想着我是来喝文化的,于是稍有安慰。||上次我们去的时候还摔了人家一个盖碗儿……哭了……||杯具。真的杯具了||是啊哈哈~我们在三楼花园那里喝的环境真是特别好特别特别有感觉真跟四合院似的||恩从来没有这么认真的喝过茶主要是银子起了作用。。。||恩……是啊喝茶时候如入仙境结账时候泪流满面啊哈哈哈||没事没事咱喝的是文化。。。||哎对……我都想能不能自己弄出那感觉来--||||好像不行哎主要是感受那个氛围其实还有一种喝茶的氛围推荐你去成都的茶馆在公园里喝茶很安逸的||我去过~那种跟北京的不一样两种味道都不错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成都美食哈哈哈哈||恩各有情趣吧个人来说还是比较喜欢跟朋友们在一起去哪里就不重要了||“哥喝的不是茶,是文化”||前阵子差点去逛,喝喝茶,看着挺有味道的。||记住这个教训吧!
特别提示:本次活动的时间选定综合考虑了太湖的季节气候和水温条件,其他的时段更有可能遭遇气候不稳定和水温过低的危险,类似活动,务请特别注意安全本次太湖穿越,从无锡南泉镇下水,于湖州正北方太湖旅游渡假区渔人码头上岸,全程直线约56公里,实际划了大约65公里,总共划了13个小时(出发那直线距离不到10公里的一小段,航向不稳定,划了个S,当时gps累计都15km了)航线示意流水账一下8月开始收集气象水文航线资料,核定路线,通讯情况9月开始肌肉耐力训练,在此之前有两次~25公里的内河划船经历一般划船不需要太多体能,主要还是练腰腹上肢的力量想订阅太湖的水情短信也没找到门路9月9日惊讶地得知我的搭档Eric19号要出差,而26号的周末因为国庆假期调整已经无法安排,国庆过后,水温太低不敢安排,只可能等明年了,仓促决定这个周末就出发:本来想再苦练一个礼拜的肌肉耐力,对讲机换个短天线便于防水,再磨合拉练一次,都来不及了晚上在楼下小河划了2个小时多,热身,顺便适应新买的桨密切关注3地(无锡,苏州,湖州)天气,确定是小北风,比较少的降雨概率,维持无锡-湖州的航线计划Eric很乐观说可以10个小时到,我根据我的自行车长途经验很悲观的把底线划在12-15小时所以预定出发时间早上6:30,大约18:30-21:30才会到,夜划最多约3小时,准备了强力头灯和后闪灯(闪灯没来得及买专用的,用自行车的代替,防水差一点)9月11日折腾了好久(龙阳路堵车),直到半夜才赶到无锡南泉镇住进小客店伟大的后援车9月12日0530起床,收拾,发现天已经很亮,失策,以为要6点才亮天,吃早饭0630赶到太湖边(南泉镇南),找了个湖边的棚子下水0700正式下水,Eric划窄版平台舟,我划Eric借的海洋舟,无舵,下水100多米才发现忘了穿水裙,回去取离岸渐远,有点找不到北,本来应该沿西偏南,行坤申针,结果gps没摆正,走了几个S形,直到掏出指南针才走正方位,风浪不算小,船头总是在偏,要花很大的力气不断修正,两个人的速度都上不来,维持5kmh左右0900遇到第一批渔船0950?指南针落水(没有捆)1000在一艘无人渔船旁休息,两人并排,毫无征兆的左侧翻落水,不会爱斯基摩翻滚,但很有耐心地扯开防水裙爬出来了(15s左右),没有隔舱,船身灌满水后无法恢复,Eric试图把我拉到渔船上,但拉不动,折腾很久,向远处渔船呼救,渔船一边拉网一边赶来,帮着把艇拉上去倒了水,再次入水,渔民说:这么大风浪你们跑出来做什么。在水里泡了20分钟,身体发冷,检查了一下装备,捆在船头的GPS不见了,防水袋进了些水我刚刚恢复,Eric也翻转落水了,他是平台舟容易恢复,不过对讲机没了我和借的海洋舟这回基本要靠目测了,忍住冷战(开始后悔没有带冲锋衣),认了一个方向,划了没多久,忽然一列大货船鱼贯而过,我估计是无锡湖州航线的船,一问果然,这下好了,我们可以用货船当航标沿途没隔5公里左右还有一座航标,中间还经过过一个休整很好的避风港,都没有停留我防水袋中的面包已经浸满了湖水,不过想想不会那么容易拉肚子,还是将就吃了非常害怕再次翻船——一翻了就无法恢复1200左右打开老手机上的gps,加载GE卫星照片显示我们在西山大桥正西方1300gps显示我们在西山岛北缘正西方1400gps显示我们在西山岛最西面角西北7公里左右,离目标28公里(估计)只留下三个点的gps记录1455看到西山西部的山(飘渺峰?),距离5km左右,手机gps不能用了(上次日照进了海水,不稳定)1530座舱全是水,舀了3次Eric和他的平台舟1700问过路的船只,有说到湖州10公里的(不可能),有说20公里的(也不可能)1800太阳开始下山,估计到湖州还需要2小时,没有gps很没底1830附近灯塔和货轮开始亮灯,这时候开始看到航线右前方的隐约灯光,离开航线,向灯光处划,很乐观地估计很快就到了1900天黑了,打开头灯,顺便看了一眼最后一个gps,因为防水袋进水,不能用了灯光看似很近,实则很远,四周茫茫一片,黑暗中非常害怕翻船1945到了靠岸边的拦阻桩,从这里开始,没有浪了,速度大幅提高到约两倍速2007到岸,感觉真好中间航向不稳定,总是会被浪往左右压迫,浪费了大量的力气个人总结横渡太湖是很艰苦的活动,水面广阔得让人绝望,如果遇到异常天气,会有极大的危险,考虑失温,暴风雨的危险,每年适合独木舟横渡的时间并不很多,需要一点运气这次主要的天气是阴天,北偏西风2-4级,浪高0.5米左右,时有白头浪,太阳只是在湖州露了一小脸,能见度相当差,5km外基本什么也看不见,不利于辨别方向,好处是水的消耗很少(人均1L不到)有浪没浪速度差别太大了,我这样的菜鸟有浪的时候速度就是上不来,到了静水同样的出力,速度暴涨,划得也舒服(不需要纠正方向了)眼睛能看见岸的地方浪比较小,太湖中心区波浪明显较大广阔水域,缺少地标,控制航向以指南针较为可靠,GPS估算距离方位等较为适合,各有所长无锡到湖州的航运相当繁忙,特别是中午和傍晚,大货船列成编组,是非常好的航线标志,沿途绝大部分地方有手机信号(中间有5公里左右没有信号的区域)准备太仓促,我第一次使用没有密封舱的海洋舟,完全没有训练,倾覆会带来极大的麻烦((本来以为只要正过来把水舀掉就可以,结果不行),翻过一次之后精神高度紧张,困倦时完全不敢休息,长期坐在狭窄的座舱也是很痛苦的,横渡太湖这样的活动,还是平台舟比较安全物品防水保护不足,造成重大问题,使用的头灯,因为电池组没有固定,如果翻船也会是个大问题(我救生衣上没有口袋,现在想来应该穿有拉链口袋的裤子,放在口袋里,直接塞在腰里也可以应急),这样的活动每一件关键设备都应该事先想好固定保全的方法有人把夜划当成一个风险,个人看法,这样长的航线,不做夜划的准备才真的是疯了风险是在行动能否成功,而非人身安全上,以目前太湖的水文天气情况,我认为两条船只要有一条平台舟就并无生命安全之虞每个人对风险的承受能力都不同,如果要追求万无一失,舒舒服服地有后援船保驾护航,户外的心态就会大不一样,当然有人会很享受这样的户外最后,还是一句老话,实践出真知回来后,上肢肌肉酸了一天,其他无异常,体能消耗不大偕行装备:25L涤卡龙漂流袋一个(漏水主要是因为这个袋子扎口比较麻烦,当时上船时可能扎得不好)20L尼龙防水袋一个(放衣物,放在漂流袋中)大号Dolfin防水合一个(手机,相机,手机GPS——TrekBuddy加载GE图)Garmin60csx一个(加套防水袋)汽车导航器1个(放在漂流袋,受潮了)铝合金指南针1个主锁一个(固定漂流袋)8mm丙纶绳8米头灯1(4wLED)+10AH电池组(8小时续航)闪灯(2组电池)小刀1600ml水瓶1(没喝完)3L水袋(没用上)太阳镜1帽子1骑车用半指手套1(绝对必要,不然手会被磨破的)面包1天量香肠2包巧克力糖若干||很牲口的工兵,PF,占沙发||板凳||牛人啊||工兵普通快干长袖??不冷..貌似损失惨重啊~~||一如既往的暴力||看来准备上和技术上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周六,3级风以上,湖边浪高大于20CM,大雾,能见度不超过5公里。约早上10点到下午2:30,我们一行8人在东山对出湖面划船和帆板12:40收到小桥发来短信,但没有听到。12:55分小桥打来电话,说工兵翻艇,掉了GPS和指北针。13:00打通工兵电话。表示可以用手机的GPS,并决议继续完成横渡。我们表示可以随时找快艇过去接应。约下午4:30,147跟ERIC通电话,得知大概还有20公里能完成。我们已经不敢打工兵的电话,GPS需要用电。20:15收到小桥电话,安全到岸。全部人放下心。开始我还以为你们2人用的都是平台舟,没想到工兵用的是海洋舟。用不习惯的话,海洋舟很容易翻侧。这次我们在太湖划时,也有人翻船。没有经过训练,翻侧后几乎不可能再上船。很幸运的是你们遇到了渔船的帮忙,不然就危险了。还有,我觉得这次的海洋舟缺少了尾舵,更难保持直线行走,估计一定不止60公里。“1530座舱全是水,舀了3次”。我想翻侧后就没有再装上防水裙了吧?||没有隔水舱,除非能非常快的翻滚,全船进了水,无论如何不可能恢复里程肯定不止60,应该总是弯弯曲曲的划,一不留意就会偏出500米,有舵也许好点防水裙一直装着,浪打上一次,边缘就会进一点水,时间长了水就很多了,如果没有,一个小时可能就满了||呃继续拍工兵上次是摔伤脚,这次有同伴还有渔民帮忙,下次不可再这样涉险!!后援居然不是包船跟随??终于,工兵把他所有的GPS折腾完了,不必顾忌我与FW的窥视不管怎样,还得恭喜一下。||对牛人们的景仰如滔滔湖水绵延不绝......||有机会去练习一下爱斯基摩翻滚,学会了可是用来救命的。据前辈说,通常1天就能学会(不过我学了2次,13都没有掌握到)。船舵就是用来校正走偏的,所以如果有舵肯定好很多。顺便问一句,有晕浪吗?||工兵同学翻船以后,我们一路是顶着再次翻船的压力继续的,这个给我们精神负担相当大,成了我们最大的敌人。途中我无数次确认工兵的平衡情况,得到肯定答案后顶压继续。这次活动准备过于仓促,希望大家引以为鉴:1,使用了错误的皮划艇,在没有翻滚技术在身的情况下,切忌到有风浪的开阔水域划艇;2,下水后没有检查装备就仓促离岸,结果水裙忘带折回去拿,指北针没有紧固失踪,GPS没有固定好翻船后失踪,步话机落水,防水袋变成水包等等3,Backupplan太不周全,途中依赖航线和老乡渔船的程度相当大。4,下水和登陆地点以及备选登陆地点都没有准备,给最后挣扎可能造成很大困难。我们最后还算顺利,遇到了城市一般强大的灯光和灯塔,但是接近登陆点还是遇到了栅栏和高出水面30cm的不明围栏。总结行程,我们靠的是镇定、毅力和运气完成的,后者成分相当大:很早的翻船,及时得到老乡的Help,后面翻船就难办了;没遇到特殊情况;在GPS失踪的情况下发现航道,沿途可以跟船家问路;一路顺风(风向和航向30偏角);天黑时刚好发现一盏城市的灯…………第一次远航,才理解渴望靠岸的感觉!如果,再来一次的话,我需要更详尽的plan和更厚实的肱三头肌(胸大肌没用)!!!||海艇+平台,策略是不错的。平台翻艇后,很容易自行上艇。然后平台救援海艇,互助上艇也比较好办。当然这需要个人技术上的准备。救援装备、安全装备的准备也很重要。经验靠慢慢积累。||请教工兵悄悄问一下,大桶是压仓用的吗能不能像这个图片一样,再艇两边加装这种东西。防侧翻||1.出海前最好先练习翻船后两人互救技术,在两人(两船)互救技术熟练之后再出海,(珠海这边是这样要求的)。2.在航行中,两船距离一般不要超过200米,这样一条船翻了,另一条船可以及时救助。3.翻滚技术不是必要的,一般在空船的情况下,翻滚是不难的,但一旦船装了大量行李,翻滚是非常困难的事情。||牛人啊!啥时候一道活动?||牛人||非常惊险!下次有备而上!||工兵此次损失惨重,不过勇气值得敬佩||恭喜有惊无险顺利完成||猛的.经验学习中.要狂练肱三头肌.||工兵,你实在太牛了!上次跟你在张家浜、川杨河晒成两截的腿还没有恢复了,不知道你怎么样了||学而实习之...不错受教||我要说句难听的——一点也不钦佩。缺乏最基本的准备和检查,更不用说这类长距离开阔湖面双艇无后援纵穿+夜航的风险分析和控制。能回来算命大。拿自己和别人的命开玩笑。大家都看了卢溪峡的视频,如果有人回不来,谁去面对他的家人?应当限制工兵召集活动的权限6个月。
今年中秋啦有没有人要去呢912.。。。乃们懂||马上7月底去了9月份要上课||我也马上要去了后天||八月开始计划9月假期希望能去啊~~||一看912头像果然是~一到9月就开学了,暑假去||9.17北京出发,9.24返回求团火车票,已有两人豆邮联系||912是中秋啊喂~~咩哈哈ls北京好远~开贴求团吧||我马上就又要去shopping了||果然是912啊||咦楼上头像好面熟
这条街只需一眼便可望尽繁华,至少现在我是这么认为的。||没了?||嗯拍的太多懒得做
http:a04.htm9.12—亲历狗牙山探险看着桌面新京报将近整版的报道,揉着酸痛的大腿.12日的经历如电影般在眼前闪现,难以释怀。因从事户外销售方面的工作,一直积极参与着户外活动,与驴友密切接触。多次活动都是参加1.0的休闲登山。在我心目中能够达到1.5是一个飞跃。等待着机会,经过反复考虑权衡选中了517版块上狗牙山一日穿越。没想到竟是中了彩票!在周二的时候就开始酝酿报名,担心自己力不从心,执着地寻找着同行者。拿出驴友通讯录,对经历丰富者逐一联系,并在房山的多家驴友里征询结伴。可几个原本约定只要我叫一定同行的,听说是狗牙山之旅,竟然都不约而同的婉转谢绝了。难道狗牙山真的那么危险吗?一种不祥的感觉在我脑海开始萦绕了。最终找到了房山当地的三位高手,全都是经验丰富体力充沛的强驴,其中一个还是领队出身。我终于可以放心了。几乎这一周的时间都在脑海中准备和期待着这次旅行,我把完成它当成成为真正驴友的通行证。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天是我的生日,我要用这种方式给一生留下纪念。终于到了周日了,提前一天晚上就早早的清点了装备,在带不带冲锋衣的问题上犹豫了一下,还是因为笨重放弃了。不经意间把前一天老公活动用的头灯放在了包里。没想到这两个动作在后面的遇险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临行前晚突然接到更改集合地点的通知,直觉领队缺乏计划性。周日六点与各位汇合,可惜“唯一”突然放弃了。我们一路开车非常顺利,把车停到了电视塔的空地,没想到这一停就是一天一夜,还真是省了很多钱呢。7点10分就来到了集合地点,看到雪莲和笑傲,第一眼的感觉是刚出校门的大学生。而“笑傲”黑色灯笼裤身材矫健,臂膀刺着纹身,恍若一名愤青。说实话他们并没有给我留下足以信任的印象。出发后我一直坐在他们身后,沿途听到两人在解决由于更换地点没有带上的人的投诉。尤其是雪莲口气很冷静、态度不卑不亢,让我感到这个小丫头不一般呢。一路行走都在与同伴闲聊,让我忘记了是去爬山探险,而是坐在旅游团的大巴车上。进去临近的方位,到处都在修路,感觉到两个领队开始对起始地点含糊。我们选择了一个地方下车,事实证明这是事故的伏笔。错误的下车地点,让我们在烈日下徒步走了一个多小时。就象另一位队友游记中所述,对大家的体能和给养造成无端的消耗。进入山口处,开始午餐。可爱的九歌晚一步到,当得知只有二十分钟休息时间,失望的说白带两套锅了,看来喝茶是不可能了。过了十分钟他竟然变戏法似的端出一锅热汤面,那种诱惑真是难以抗拒。于是相约一定一起走一次,吃到他烧的饭煮的茶。饭后做了动员,告知后面是大约十公里的路,我们预计在六点到达停车地点。时间紧张速度要求提升。事后到达高压线地带,雪莲无意中提到这里是上一次到来午餐的地点。两处午餐地点相去甚远,这就注定我们旅程无法按预期时间完成。作为没有更多经验而且第一次来到这个地方的人,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相信领队,坚持跟着走不要掉队。烈日炎炎,上升的过程感觉呼吸困难,中间一次脚部抽筋,几次都担心自己体能能否完成任务。无痕开始把我的背包接了过去,一直帮我背到最后。当真正来到狗牙山的山脊起端,我才倒倒吸口凉气,原来考验才刚刚开始。陡峭狭窄的山脊绵延不断,不知道哪里是终点。行走的难度是两边都是悬崖,而中间的道路就是岩石,没有规律可言。你必须变化不同的适合的翻越姿势去渡过它。很多时候我站在那里发呆,几乎要思考三秒钟才决定动作的方式。在狗牙山上行走,仿佛武林高手在过招,你需翻转腾挪英勇无比。考验的不光是你的体力,更是你的平衡力和胆魄。可以说走过来的每个队员都是非常英勇的。印象最深的是吃西瓜,在最艰难的地段,雪莲把西瓜切好,给身边的几个分完后,就放在那里,每个也是唯一一个通过的人吃上一块在前行。当时我在距离二十米的地方,在那种条件下,我原本至少要走十分钟的,西瓜的诱惑让我至少提前了一半的时间。那个时候已经接近黄昏了,同行的无哥开始担忧,感觉到了一丝不妙。眼前绵延不断的山脊,如果完全走到尽头至少还要大半天,我们到底在哪里下撤?没有人知道。只能闷着头行走,不停的重复那种翻转腾挪。直到突然听到手台里说到“路错了”的话语。雪莲让我们原地待命,现在想想不知道怎么和雪莲走到一起的,因为她身手敏捷、神出鬼没,仿佛一个女侠。她突然决定带两个人去探路,在决定如何走。只有我们三个在等待。我们口上没说,但看着太阳几乎骑着山尖了,大家心中都感觉到不妙。最后的指令是返回,爬上另一座高山和后面的四个人汇合,组成一个队伍。就是我们那最先下撤的十个人。其中一个大姐原本是和另两个人一起走的,但那两人因为脱水和疲惫走不动,她很明智的快步追上了我们并成一队。而后面的两人最终成了21人之一。雪莲毕竟来过,所以选择的路线大方向还是没有错,但是草木横生,几乎无路可走,只能自己开路向下闯。雪莲带人在前面开路,我们在后面用红色塑料袋做着路标,这也是需要检讨的地方,由于没有做路标的经验,在最重要的转折点没有做标志,正如九歌所言,第一个路标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找到第一个后面就很好找了,必要的时候可以拿任何鲜艳物品做路标,一定选择在关键的位置,要醒目。由于我们的路标没有及时找到,让后面的七个队员费了很大的周折,一直不停的和雪莲询问路标的位置。这一点我们深深自责。天不知什么时候黑了,那种感觉完全和城市不同,是彻底的黑夜和寂静。我们十个人有三个头灯。开始不敢开只开了两个,我庆幸自己那不经意的动作把头灯带在身上。后来也一直给雪莲用着,发挥了很大作用。大家的水基本已经消耗完了,我的包里有一根黄瓜和一个梨。当领队在集合食物时,我隐瞒了这个情况。我在做最坏的打算,到迫不得已再拿出来给大家。就那么闷头走着,似乎这个山谷有着无穷无尽的长度。中间雪莲说看到村庄人家了,我心中惊喜。事后才知道那是个遥远的传说。走到一个绝路,雪莲让大家原地等待,她和狼去找路。头灯都关了,在黑夜中默默的等待,大家议论着议论着是否该报警,这时手台传来消息,有人已经打了119。想想山上还有二十多个兄弟不知在何处,不禁担心起来。大家都很冷静,更多的在考虑明天是否能正常上班,该找什么理由请假。自己突然开始胡思乱想,如果出现意外怎么办?竟然给老公发了个短信:如我有不测,你可以去越南讨个老婆,还有的我意外险单在第二层抽屉里。想的更多的是四岁半女儿可爱的面庞,那个时刻我突然特别渴望抱着她。其实心里很清楚不会有生命危险,但是那种联想在不知觉中浮现着。进入深夜,山里开始冷起来,我后悔没有带着冲锋衣。雪莲回来了,带来另人振奋的消息(事后知道她的消息掺杂了水分是为了给我们鼓起勇气),还几百米的路就能上了村民们走车马的路了,就意味着彻底脱险了。人的适应能力是超强的,你在平日很难想象自己能在黑夜中爬没有路的山,而在那个时刻大家仿若急行军般前行。将头灯分开,分别给前后人照亮,口中一直相互提醒着小心。前面的一个姐包上背着小铃铛,紧张的气氛中,那清脆的响声给身后者莫大的安慰。先是走到了石阶路,很象是前人修葺的,大家同声欢呼。直到真正走到雪莲形容的车马走的路了,那种感受可以用“热泪盈眶”来形容了,踩在上面是那么蹋实。这时接到了派出所民警的电话,他们已经在迎候我们的路上了。这时雪莲告诉大家,狼身上背着西瓜可以切开了。她一样在做着最坏的打算。我也把私藏的梨和黄瓜拿出来分享。大家都“贪婪”的吃着,其实西瓜已经沤烂了,但是依然很香甜。有人提议大家照张相吧。我一看表十点多,心想这是今天生日的礼物了。一路轻松的走到了村口,那个阵势今天还清晰可见。几十名村民聚集在那里,很多是白发的老人。他们看到我们热切的迎上去,迫不及待的询问着各种情况。雪莲被包围了,还有派出所的民警,他们最想知道的是山上到底有多少人,大致在什么位置?我茫然的看着他们,难以形容内心的感动。抓住一个好象管事的人说:“他们缺水和食物,一定要带着快点救他们!天已经冷了!”没想到这个人是村长,他提高声音说:“我是这个村的村长,你们放心,只要有我在,每个人都能就下来!”那一刻我的眼睛彻底湿润了。无语,只是下意识的向他作揖感谢。向导带着我们八个人(雪莲和狼要求带老乡上山留下了)穿过村庄到村头的村委会,沿途各家妇女老乡都在迎候着我们,安慰着我们。那时侯已经快深夜了,按说都该睡觉了。我们这些不速之客的到来,注定了是一夜无眠。到了村口更是灯火通明,两辆消防车闪着灯格外醒目。看到我们到来消防人员马上迎了上来。八个人没有了头目,我和另外一个队员回答问题。在整个营救过程中,作为第一梯队下山的人员,能提供的线索格外重要。几乎所有见到我们的各支队伍都抓住我们问相同的问题:山上有几个人?大致在什么方位?你们从哪里上山的?行走路线是怎样的?山上的人员有无受伤?在村委会里,村长、村支书、斋堂镇李镇长还有各色人等,更是把我们彻底盘问。当得知我们的行走路线时,感慨说我们在山里长大的人都不敢走那段路。你们真行啊!这个时候感觉到还是有政府好啊,马上刚烧开的热水、整箱的康师傅方便面端上来了。只要我们提的要求,几乎尽其可能给予满足。我们象一群淘气的孩子,被大人揪回了家,该说说该骂骂,可是心里还是疼爱的。这个时候突然进来几个装备隆重的人,后来得知是蓝天救援队赶来了!又是那些问题再次盘问!还好雪莲在(消防没有同意她上山)我记得那一刻的情形,雪莲面色凝重,对着我身边刚刚泡好方便面开始吃的狼说:“狼,我要上山,你能更我去吗?”狼马上说:“行!但能等几分钟吗?”可怜的他贪婪的看着碗里的方便面。我也赶紧劝雪莲吃口面在走,可是她非常严肃的说:“人就不下来我什么都吃不下!”我心头一阵酸楚,可想象她内心承受着多大的压力啊。我追随着他们到了集合地,蓝天的队员在紧张的准备上山。这可能是我见过的最全的登山装备了。当时还不理解,已经那么多人上山了,还有什么必要在上去呢?后来才明白,这种专业山地救援的装备和经验是不能替代的。事实证明他们在最艰苦的情形下,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蓝天的一个女队员,年龄不大,斯文秀气,身着装备非常酷。我得知是消防队把他们请来的。蓝天的小奥拓快速进山了,一个白色捷达紧跟着上去,好象是记者。现在知道了,他们是新京报的,只有他们在9月14日的报道是最准确的,因为他们亲自上山了,而不象其他报媒只是在下面等待,通过与周围的盘问获得信息,所以当天晚上在网上发布的新闻就不准确。一切恢复了平静,很多队员到车上休息了。我一直坐在下面,想等着后面的七个人回来。和我们一同守侯的有政府各级人员、各家媒体陆续到达在等消息、蓝天救援的几个人员。终于第二批七个队员到达了,他们完全靠自己的力量走下来的,费劲周折找到了我们留下的路标,一路几乎是在草丛树枝中滚下来的。虽然之前几乎没有交流,但这个时候我们相见格外的亲近。我们已经休整过来了,完全能感知他们此刻的需要和疲惫,赶紧招呼着上厕所、喝热水、买面条等。他们几人是在8264集结参加的,整体都是素质非常好的强手。只是其中一个队员没有经验,是在大家的一路鼓励和帮助下才走了下来的。他们为没有被救援而感到欣慰。从后来队员对媒体和蓝天不敬的态度,我才得知作为强驴被救援是非常不光彩的事情。对后面二十一个人的等待是非常漫长和焦灼的,天气寒冷,我不得不到了车厢里,虽然是凌晨却也睡意全无。我在想象山里发生着什么。大家都休息了,我只能通过到村委会里面去打听进展情况。这些领导都在议论和等待,每次问完了都感觉很抱歉。终于我知道在东壶壶口找到了全部人员。下撤的艰难是可以想见的,当我真正迎接到他们归来的时候,激动难以言语,几个女队员当时情绪还很平静,但是一到车边就激动的抽泣起来了。我过去拥抱,她的肩膀抖的厉害。我说:一切都过去了,好起来了!昨天在店里,两名来买装备的顾客在议论这件事情,当得知身边的人竟是当事人,惊叹的呼叫起来,原来在她们心中,这个历程如英雄般值得夸耀!我苦笑无语。祝福英勇的笑傲、睿智的雪莲,祝福所有经历这次磨难的队员,我们友谊长存!经验分享:当遇到难度较大的户外活动时,在装备准备上要按照更高级别做。1.5很可能就成为了2.5;水\头灯\冲锋衣会在深夜迷路时发挥重要的作用.当然还有亲人的问候和关怀,只有信念存在才有获得生存的机会.||不错不错哈哈||啊,原来是你,房山的驴友,呵呵||好的领队是多么重要。||恐怖的。||一天的路程?怎么搞的跟去阿富汗山区一样。。。。||怎么会弄成这样||{:5_146:}||安全第一怎么来保证||路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储备干部是做什么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