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外勤qq怎么绑定手机号退出绑定的手机

安卓神行者软件可以骗过51外勤软件吗_百度知道
安卓神行者软件可以骗过51外勤软件吗
提问者采纳
哒咔考勤禁止任何作弊软件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我不是微信的产品经理,以下为我的猜想:&br&微信是一款即时通讯社交关系产品,因此,它的所有设计都围绕这个特征展开。&br&&br&第一,不管是二人会话,还是朋友圈,最大的特点是时效性和真实性,微信可能期望引导用户分享自己即时的所见所闻。试想,允许导入后,会不会出现各种回忆视频、小电影、或者商业广告视频等等,对于朋友圈而言,这是垃圾,需要杜绝。&br&&br&第二,安全因素,规避诈骗风险。必须使用微信录制视频,不允许通过其它渠道导入,避免了恶意使用欺诈视频进行诈骗活动,微信是一个拥有高度信任关系链的app,如果开放视频导入,微信有机会成为第一大诈骗平台。&br&&br&第三,老板说要这样做,要知道腾讯的特色是老板文化,老板说的方案大都要执行。微信更是如此,不是传说,微信的产品经理只有张小龙一个人,下面的产品经理都是张小龙的影子吗。&br&&br&第四,符合微信追求极致简单的风格。试想,如果允许导入视频,那需要考虑,支持什么视频格式?最大支持多少M?视频的分辨率支持是多少?是否将手机文件夹中的视频自动列举出来给用户选择?如果列举,需要列举哪些格式?。。。这些问题会给用户造成负担。&br&&br&第五,和语音保持一致。语音不能导入,因为语音和视频,都是沟通和展现的方式,对于同类的功能,产品逻辑保持一致,叫做交互设计的统一,同类功能,不同的交互体验,用户容易产生疑惑。&br&&br&第六,哈哈哈,可能这是第一个版本,未来微信的产品经理会将视频导入功能加上,不断迭代试错,验证用户行为,调整产品策略是产品设计惯用的招数。微信亦如此。
我不是微信的产品经理,以下为我的猜想:微信是一款即时通讯社交关系产品,因此,它的所有设计都围绕这个特征展开。第一,不管是二人会话,还是朋友圈,最大的特点是时效性和真实性,微信可能期望引导用户分享自己即时的所见所闻。试想,允许导入后,会不会…
来自子话题:
不限于「最美应用」,针对新手设计师聊聊。&br&&br&「科班」与「非科班」绝对不是重点。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误区,我不是设计专业的学生,是否从事设计相关的工作?其实可以看看,在大多数院校,大多数专业,有多少学生毕业后真正从事了完全对口本专业的工作?高中毕业,大家凭借有限的信息、对自己有限的了解、因为亲朋好友的建议等等,选择了某个专业,并不一定适合自己。在大学里,学习知识不再像高中一样,局限在老师的课堂之内,更多的需要自己主动学习,而所学的内容,也需要从以考试为准面向实际中的需要。&br&&br&我的一位朋友,当年面试他时,同样是大三,他的专业和设计毫无关系(反正他也不上课...^_^),小时候也没有美术学习的经历,自己对界面设计产生了兴趣,从网上到处找资料,完全自学。我在看他的作品时,尽管和一线的设计师相比还不算太成熟,但是和相同阶段的学生相比,已经领先了一大步。到今天的时候,已经是非常好的设计师了。我在他身上看到了两点:1.够主动,有了想法和动力,找到了方向,就尽全力去做。2.善于学习和练习,始终在设计圈子里、在浪潮上,而不是局限在爱好者的界限里。&br&&br&关于一本二本, &a data-hash=&aeab926d1c75b979ce05ec2& href=&/people/aeab926d1c75b979ce05ec2&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马晓曦& data-tip=&p$b$aeab926d1c75b979ce05ec2&&@马晓曦&/a& 说的很好:「你面试的时候记得带着学位证和作品集,看看马力先看哪个?」对于所有的互联网团队也是一样,如果哪个公司还需要看学位证而不是作品集,这样的地方不去也罢。&br&&br&关于怎么做:&br&&br&&b&1. 一技之长&/b&&br&设计本身也是挺大的领域,细分下去,有产品设计、交互设计、视觉设计等等。无论未来是做哪一块,一定要有一技之长,也就是在你的技能体系里最突出的一块。例如,你的视觉设计做的非常好,就会是一个巨大的优势,尽管你未来的职业发展可能会做交互设计、产品设计,这里的硬功夫仍然能够帮到你。对于新入行的人,有更突出的技能,比全面而不深入,来的要更好一些。当然再之后的发展需要再继续拓宽。&br&&br&&b&2. 以量变带动质变&/b&&br&设计是辛苦的工作。最终的作品看起来就几个界面,但是背后的设计功夫非常多。我们在设计「最美应用」客户端的界面时,第一版看起来很简洁,背后却是几十个版本的设计方案,一步步打磨下去,其他的最美产品也都是这样。对于新入行的设计师,不妨先多做临摹,从 Dribbble 等等网站上,找到好的作品,密集的练下去。如果一天能够用十几个小时来练习,半年后就会有成效。&br&&br&&b&3. 突破一个个瓶颈&/b&&br&很多设计师都告诉我,每一段时间,都会遇到一个瓶颈,设计能力提升不上去。这个时候不要着急,多看多想多练,一两个月看不到什么,但是时间再久一点,再回头去对照,就会发现自己又上升了一大步。&br&&br&&b&4. 对照最好的设计&/b&&br&现在国内的设计领域整体上水平仍然比较差,这一点看看各大公司出的产品就能了解。设计圈过于浮躁,能说的人往往不能做,外表风光却往往无法用自己的产品说话。在网上吸收知识,不要看到三言两语就觉得已经了解了设计理念与趋势。多去吸收那些真正好的设计,从临摹开始,从积累技能到逐渐开始自己创造,始终从作品的角度向最好的看齐。&br&&br&&b&5. 理想主义的 Aggressive&/b&&br&只要你能做出好的设计,就一定要有极大的热情,去让它成为现实。设计如果仅仅是落在方案上,就如同 Dribbble 上的大多数作品一样,对于现实世界并没有太大意义。好的设计师需要能够坚定的将「设计+技术」做到极致,和工程师一起协作,创作更美的产品。&br&&br&&b&6. 兴奋&br&&/b&对于创新、对于新产品和设计有「莫名的」兴奋。最美团队的伙伴们都是这种类型,在创造新事物方面有兴奋点。墨守成规、更喜欢冷眼旁观而不是冲在浪潮之上,这种感觉对于大多数工作其实也能接受,但是对于设计不行,一定要能够兴奋。&br&&br&&b&7. 潜力&/b&&br&对于新手,最美团队最注重的是潜力,因为你在什么阶段能够做到什么程度,有经验的设计师都太了解了。你需要以行动来表明自己的潜力,让我们看到你将来能够做的更好,这就够了。作品集就是这个行动的外在表现。&br&&br&&b&8. 立足设计,而不止于设计&/b&&br&最美是非常注重设计的团队,从工程师到运营的伙伴,都非常在意设计。反过来,设计师也应该从其他伙伴身上学到知识,例如我们的运营伙伴会内部分享他们的经验,这些都应该被消化吸收,让设计师具备更高更广的视野。这就需要有开放的心态。&br&&br&归根结底,对于新手来说,以视觉设计为例,更多的是要积累自己最底层的能力,踏踏实实:大量临摹作品-&逐渐小范围创作-&发现自己问题-&临摹学习-&参与实践 这样做下来。&br&&br&作品积累到你觉得合适的时候,可以把作品集发到 &br&&br&这就是成长。
不限于「最美应用」,针对新手设计师聊聊。「科班」与「非科班」绝对不是重点。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误区,我不是设计专业的学生,是否从事设计相关的工作?其实可以看看,在大多数院校,大多数专业,有多少学生毕业后真正从事了完全对口本专业的工作?高中毕业…
来自子话题:
知道又能怎么样呢。&br&&br&自媒体还算好的,把知乎上的回答转去涨点粉,如果粉丝多的话可以打广告赚点钱。&br&&br&更可恶的是一些商业性的大型网站和媒体。之前数次发现自己的回答被一些编辑拿去作商业使用,自己却从未被告知。维权无果之后,删了很多回答,一些擅长的题也不想花时间去回答了。&br&&br&我给媒体写稿件,一千字至少能还赚几百元。但很多时候,第二天就要交稿了,我还会拖着稿件不写来刷知乎(知乎晚期患者...)&br&其实来知乎回答,花了时间又没钱赚,纯粹是因为感谢知友们的分享,所以也想在能力范围内分享自己知道的知识给大家。&br&&br&真的很想对那些无良编辑说:没告知的情况下就用了我的回答,您的工资是不是也该分我一点呢?&br&(当然也有很好的编辑,使用我的回答会私信我并支付一定的稿酬。在此向他们表示感谢和敬意。)&br&&br&举个例子,这是很早之前发生的一件事了,某数码大站抄袭我在知乎的回答:&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太平洋的编辑对我在知乎上的回答进行演绎并商业使用(未通知我),如何维权?&/a&&br&&br&最让我哭笑不得的是,太平洋算是国内数一数二的数码站了,编辑却是这幅德行。(拒不承认抄袭,且事发后修改了被我指出的抄袭之处。)
知道又能怎么样呢。自媒体还算好的,把知乎上的回答转去涨点粉,如果粉丝多的话可以打广告赚点钱。更可恶的是一些商业性的大型网站和媒体。之前数次发现自己的回答被一些编辑拿去作商业使用,自己却从未被告知。维权无果之后,删了很多回答,一些擅长的题也…
&b&排名第一的答主辛苦了!但是我反对你的答案。&/b&&br&我算是很多人口中所谓的草根大号了。今天就来现现眼。&br&先说明,本号&b&草根+没节操+广告狗&/b&,知乎上的朋友就不要关注了。&br&&br&粉丝48万。&br&&img src=&/48a3f9b6f87f88abac52_b.jpg& data-rawwidth=&684& data-rawheight=&2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4& data-original=&/48a3f9b6f87f88abac52_r.jpg&&PV100+万&br&&img src=&/409d4a9ffffa1e95efbc58a35f00aad4_b.jpg& data-rawwidth=&983& data-rawheight=&7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83& data-original=&/409d4a9ffffa1e95efbc58a35f00aad4_r.jpg&&&br&第一,只取头条不靠谱,头条只是编辑认为精彩的文章,但是读者未必买账。给你看看最近我的几个非头条的阅读量。题目我不遮了。&img src=&/d6df432c268d2dfd8b061a257d2344d1_b.jpg& data-rawwidth=&942& data-rawheight=&3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42& data-original=&/d6df432c268d2dfd8b061a257d2344d1_r.jpg&&&br&&img src=&/ed4ee875ec4c25532eddb_b.jpg& data-rawwidth=&942& data-rawheight=&3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42& data-original=&/ed4ee875ec4c25532eddb_r.jpg&&&img src=&/c45ce1ac53feef8805bec403_b.jpg& data-rawwidth=&941& data-rawheight=&3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41& data-original=&/c45ce1ac53feef8805bec403_r.jpg&&&br&第二,只取某一天的打开率阅读量不准确,至少也得一周以上的平均数值才有价值,给你看看我的两天的头条的对比。&br&&br&7月19号&br&&img src=&/3ce01edabbff7ef8f80a68c_b.jpg& data-rawwidth=&938& data-rawheight=&3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38& data-original=&/3ce01edabbff7ef8f80a68c_r.jpg&&7月18号&br&&img src=&/3eb267e2eb_b.jpg& data-rawwidth=&939& data-rawheight=&3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39& data-original=&/3eb267e2eb_r.jpg&&&br&第三,不要唯阅读量论英雄。还是那句话,影响有影响力的人,才是真的有影响力。我的号每天PV都在百万以上,但是我从来不会觉得那些高质量的自媒体不如自己,因为阅读量并不能说明一切。知道在微信上哪种文章阅读最高吗?贴个给你看看。&br&&br&&b&谣言。&/b&&br&&img src=&/cce08559eee6abd9b97d2a4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cce08559eee6abd9b97d2a4_r.jpg&&&br&&b&假爱心&/b&&br&&img src=&/8e2eea83adb77f09a6474_b.jpg& data-rawwidth=&54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0& data-original=&/8e2eea83adb77f09a6474_r.jpg&&&br&还有各种色情擦边球的不方便贴了。可是这种吸引穷屌丝的文章再高的阅读又有什么意义呢?你是广告主你会找这种号投放吗?&br&我觉得粉丝群价值这样分 穷屌丝<黑木耳<文艺青年<时尚中产<土豪俱乐部<塔尖精英&br&不是很严谨,大家凑合看。&br&&br&另外我认识一个号,高了有十几万阅读,平均一两万阅读量,但是我觉得比一千万的阅读有价值。&br&&b&阿尔法工场&/b& 关注者多是投资界精英,经常举办线下高尔夫球会&br&&img src=&/664cdc194b69e642a7e456b9b165b95c_b.jpg& data-rawwidth=&54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0& data-original=&/664cdc194b69e642a7e456b9b165b95c_r.jpg&&&br&&img src=&/1dddb7ecbea8273_b.jpg& data-rawwidth=&54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0& data-original=&/1dddb7ecbea8273_r.jpg&&&br&这才叫高大上,阅读量算什么?&br&阅读量可能是我的十分之一,但是价值是我的几百上千倍。&br&而且市场其实也认同这种价值,这个单个公众号号据说已经融资,价钱可能够清华南都接十年的广告了吧。&br&&br&所以我觉得公开点击率,会使得公众号洗牌,大号越做越好做,小号越来越难做。因为之前几乎所有的号一出场都宣称是中国第一XXX,微信最大的XXX,一亿人关注的XXX,这种号底裤的确被扒下来了。&br&坏处就是会使公证号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因为火的文章藏不住了,比如前天好多号都在抄口香糖,昨天又有无数个号在抄暖男。&br&&br&但是对于大多数有价值的号来说,其实公布阅读数没什么,继续专注自己的领域,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就会成为有影响力的号,阅读量只是一个参考,影响一个企业家抵一千个穷屌丝(就是我这样的),还有如果你号上女孩多,卖东西的话转化率比穷屌丝关注的笑话号高多了。
排名第一的答主辛苦了!但是我反对你的答案。我算是很多人口中所谓的草根大号了。今天就来现现眼。先说明,本号草根+没节操+广告狗,知乎上的朋友就不要关注了。粉丝48万。PV100+万第一,只取头条不靠谱,头条只是编辑认为精彩的文章,但是读者未必买账。给…
微信发家的根本原因本来就不是靠什么所谓的优秀产品设计&br&而是靠QQ关系链的导入&br&所以发展的主要障碍就是美国人民以前不用QQ
微信发家的根本原因本来就不是靠什么所谓的优秀产品设计而是靠QQ关系链的导入所以发展的主要障碍就是美国人民以前不用QQ
这个问题我还是比较有经验的~&br&&br&你可以查看一下自带的兔斯基的表情~都是GIF格式的,并且长宽都在200×200px范围内,而且最外侧有一圈白色的描边~微信添加未处理的自定义表情会有锯齿是因为它会自动把背景颜色给变成透明色~&br&&br&所以如果要让自定义的图片也有很好的效果的话不妨可以照着自带的这些特征来进行编辑一下~&br&将图片大小缩小为200px×200px,背景色为透明色,再加上一个白色的描边,大功告成!&br&&br&于是我们提取出line中的表情再加以编辑,我这里以花痴兔来举例编辑,图片重新编辑后如下~&br&&img src=&/4ca5fe45efcd7c43ae8d5291_b.jpg& data-rawwidth=&200& data-rawheight=&2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0&&&br&&br&这就是一张非常符合微信标准的自定义表情啦~我们来发送以后看看效果~&br&&img src=&/203d0eabf67fbdcffe6ede96d07a6f21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203d0eabf67fbdcffe6ede96d07a6f21_r.jpg&&&br&恩~显示效果很不错~没有了锯齿状的边缘&br&最后我来放福利了,我自己因为女友有使用line表情的需求(= =,所以这个也可以当作一种礼物吧),所以做了有106个自己常用的可以在微信里面完美显示的表情,里面包括line里的基础人物外还加了hello kitty和鸟叔以及哆啦A梦的表情包~一部分表情可见下图~下载地址在最下面~&br&&img src=&/a3eee6a1fd31c158ea505e5_b.jpg& data-rawwidth=&562& data-rawheight=&94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2& data-original=&/a3eee6a1fd31c158ea505e5_r.jpg&&&br&&br&【下载地址】&br&里面有Line的表情啦~版权问题~我就撤下下载链接啦~各位可以按照我的方法进行自己编辑~
这个问题我还是比较有经验的~你可以查看一下自带的兔斯基的表情~都是GIF格式的,并且长宽都在200×200px范围内,而且最外侧有一圈白色的描边~微信添加未处理的自定义表情会有锯齿是因为它会自动把背景颜色给变成透明色~所以如果要让自定义的图片也有很好的…
来自子话题:
&p&暂时没有太大影响。&/p&&p&淘宝是&b&购物方式&/b&、微信是&b&生活方式&/b&,&b&生活方式涵盖购物方式&/b&。&/p&&p&如果正常发展下去,超过现有电商平台是有可能的。&/p&&p&但未来的事,我们不能凭空猜测,我们只能拭目以待。&/p&&p&早年的PPG,是否有人了解。当年被无数人看好,现在是中国电商十大失败案例之一。&/p&&p&早年的凡客,被吹的如何如何,今天凤凰涅槃、否极泰来了嘛。&/p&&p&国际的亚马逊进入中国,每年的营业额增长几何。&/p&&p&说这些只是想说一个观点:&b&要冷静看待这个问题。&/b&&/p&&p&以下是一些愚见,欢迎讨论。&/p&&p&——————————————————————————————————————&/p&&p&我将按以下三个要点来分析&/p&&p&&b&第一 微信是什么(微信是电商平台嘛)&/b&&/p&&p&标题是“微信公众平台增加微信小店,对现有得电商平台有什么影响?”&/p&&p&请看到这个答案的各位在心理做一道判断题:&/p&&p&你认为微信现在是一个电商平台嘛(
)。&/p&&p&你会选择是and不是呢。&/p&&p&我选择&b&不是&/b&。原因很简单,就在微信的自身定位。&/p&&p&微信的定位就在微信的PC首页。微信,是一个&b&生活方式&/b&。&/p&&img src=&/4e8fb6b220c97fdf9fe64_b.jpg& data-rawwidth=&364& data-rawheight=&27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64&&&img src=&/d70d6c2ad629e10e95824afaf5d73a36_b.jpg& data-rawwidth=&365& data-rawheight=&32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65&&&br&&p&我们要记得,&/p&&p&我们打开微信先看到的是一个地球;&/p&&p&不是掌柜老婆跟人跑了,今天挥泪大甩卖,9.9包邮,还送退货险。&/p&&p&微信一个最早看似和QQ是一个东西的玩意,现在成了马腾腾的护城河。&/p&&p&腾腾在一次会议上说他是幸运的。说不敢想没有微信他能不能扛的住。&/p&&p&为什么微信是护城河呢,因为它是生活方式,高过购物方式。&/p&&p&那什么是生活方式。百度结果如下:&/p&&p&生活方式(Lifestyle)是一个内容相当广泛的概念,它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劳动工作、休息娱乐、社会交往、待人接物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以及与这些方式相关的方面。可以理解为就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与社会条件下,各个民族、阶级和社会群体的生活模式。&/p&&p&简单说:&/p&&p&你上班写字楼、下班公交车、放假看电影,吃饭KFC,旅游新马泰,购物万达华润沃尔玛。这就叫生活方式。&/p&&p&可怕的事情发生了,微信在如上的例子中,基本每个环节都伴随着你。&/p&&p&上班做电梯无聊的时候你有没有微信。&/p&&p&上班无聊趁老板没看见你有没有微信。&/p&&p&在公交车上,可以闲情逸致的看别人挤而自己抢到位置的时候,你有没有微信。&/p&&p&其他例子不再举。微信确实做到了融入我们的生活。成为了一个生活方式。&/p&&p&&b&第一部分结束。结论就是 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不是电商平台。&/b&&/p&&br&&br&&p&&b&第二 什么是电商平台。有什么特点,和微信比缺什么&/b&&/p&&p&电商平台,全称电子商务平台。电子商务平台即是一个为企业或个人提供网上交易洽谈的平台。企业电子商务平台是建立在Internet网上进行商务活动的虚拟网络空间和保障商务顺利运营的管理环境;是协调、整合信息流、物质流、资金流有序、关联、高效流动的重要场所。企业、商家可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的网络基础设施、支付平台、安全平台、管理平台等共享资源有效地、低成本地开展自己的商业活动。&/p&&p&最简单的解释,就是电商平台就是一个在网上卖东西的地方。&/p&&p&卖东西对应的是买东西。但买东西是什么呢,我们可以说买东西只是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你是去超市买菜还是去菜市场买菜,就好比你是去淘宝买东西还是去天猫买东西。你只会在需要买东西的时候才会去,我不买东西我去超市干什么。所以超市们都学聪明了。把超市变成一个商业中心,里面不但有商品可以买,还有好吃的,还可以理发SPA看电影。然后让你经常去这个商业中心成为你的习惯,成为你的生活方式的一部分。&/p&&p&打个比方,如果淘宝是个超市,那微信就是个购物广场。&/p&&p&购物广场,超市是辅助的,一般在地下一楼。&/p&&p&超市,超市是主要的,一般在二楼和三楼。&/p&&p&如果你还不懂区别,想想你和女朋友去超市和购物广场时候女朋友的表情就知道了。&/p&&p&马云做淘宝的思路是把淘宝做成一个很大的网上市场,你所有来我这开店的人我都收点税。让淘宝成为一个必需品。大家都来买,就我流量最大,你们就都要来我这开店,这种商业模式就好比国家商业模式。比如我们日常的水、电,其实都是国家卖给我们的商品,但是我们都忽略了。马云就是这个思路。然后是靠免费开店,引入卖家,而这些卖家很多都是第一批卖家。聚集人气之后一步步做大。这是马云从他阿里巴巴起家B2B到B2C一个很顺理成章的思路。成功的做成了一个网络超市。&/p&&p&电子商务可以说是马云自己给忽悠起来的。电商不错,马腾腾看马云搞的不错,说出于防御策略我也要干。说干就干,就弄了拍拍、QQ网购,还收购了易迅,最后又都给了京东。大家都说腾讯是看到自己实在不行了,没有电商基因,只有做社交的基因。而社交这个东西,是马云一直想搞一直都没搞成的。索性马腾腾把电商扔给了刘强东,轻装上阵自己继续搞社交。&/p&&p&微信的思路是什么。微信要干什么。打个比方&/p&&p&马
云说,我是中国最牛逼的电商平台,&/p&&p&马腾腾说,我是一个生活方式。&/p&&p&马
云说,我是中国最大网络超市,&/p&&p&马腾腾说,我是一个生活方式。&/p&&p&马
云说,我什么都卖的好,&/p&&p&马腾腾说,我是一个生活方式。&/p&&p&马
云说,我是沃尔玛、家乐福、大润发。(超市,一般只会买东西才去)&/p&&p&马腾腾说,我是华贸、万达、万象城(生活方式,可能是因为吃饭、聚会去)&/p&&p&马云让淘宝成为买东西时候的必需品。(淘宝是购物方式)&/p&&p&马腾腾让微信成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微信是生活方式)&/p&&p&微信这个产品从把握人性的角度明显比淘宝卖货高一个层次。&/p&&p&&b&第二部分结束。结论:电商平台是购物方式。微信平台,是生活方式。购物方式只是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微信可以卖货,但不是全部。淘宝可以干的微信也可以干,微信可以干的,淘宝干不了。&/b&&/p&&br&&br&&p&&b&第三,微信开店对目前电商平台影响大嘛。&/b&&/p&&p&我从商家入驻微信和入驻淘宝两个平台盈利难易的角度来分析。&/p&&p&电商基本的盈利模式是,流量——转化率——购买成交——老顾客维护——二次购买&/p&&p&从淘宝平台来看,按照上面的公式,很容易做到并解决这五个点。淘宝的销售模式已经很成熟。这里不细解释。&/p&&p&从微信来看:&/p&&p&流量,来自于粉丝,相比于淘宝平台的流量可以向淘宝购买是截然不同的。如果获取流量和粉丝,在微信平台,对于中小卖家是难题,对于已经有品牌知名度的商家相对容易。&/p&&p&转化率,在消费者没有认知度的情况下,没有对你产生信任的情况下,购买是很难的。&/p&&p&前两点就已经很难解决了,后面几点就无从谈起。&/p&&p&从目前的微信情况来看,除了一些大的品牌外,比较成功的公众号都是生活服务类的公众号,比如搞烧烤的,便利店之类的。&/p&&p&中小卖家在微信上以公众号的方式成功运营实现盈利的几乎没有。做朋友圈生意这里不算。&/p&&p&简单的说,就是目前微信公众号开店还没有成功的运营盈利模式。也许有,人家在闷声发大财吧。所以目前来讲冲击不大,因为中小卖家,或者说没有品牌的卖家是电商的绝大多数。而这些卖家没有盈利模式。所以不会很快有影响,至少近几个月不会。&/p&&p&但商业的本质是相通的,应该不会太久吧。我对这点很乐观。&/p&&p&还要看微信的引导。(微信在电商这块目前还是很低调的)&/p&&p&未来会怎样,我们无从知晓。&/p&&p&但当下有无影响,你想想自己在微信买东西多还是淘宝买东西多就知道了。&/p&&p&不喜勿喷。欢迎讨论。&/p&&p&以上写于5月30日 05:49&/p&&p&——————————————————————————————————————————&/p&&p&以下为5月31日更新&/p&&br&&p&对微信现在存在的几种购物模式做一个小结(转发朋友圈,打款支付宝这个类型这里不计) 欢迎讨论&/p&&p&A 微购物—支付&/p&&p&以“杰克琼斯”公众号做例子。这类公众号为服务号。多出现于微信支付出现初期,自建后台或者使用第三方后台。首次下单需要输入客户的地址。支付跳转页面左上角会出现“微购物—支付”。&/p&&p&B 微信小店&/p&&p&以“好药师”公众号做例子(我不是做广告啊,我也是看见新闻里说这个号如何如何才去看的)。这类公众号为服务号。在首次下单购物时需要输入客户的地址。支付跳转页面左上角会出现“微信小店”的字样。&/p&&p&C 订阅号类公众号(公众号分两种,订阅号和服务号)。&/p&&p&以“真维斯”“森马”公众号做例子。这类公众号是订阅号。在商家实现京东或者QQ网购接口对接的情况下,可以实现购物。(感觉这与订阅号最初的初衷有违背)&/p&&p&D 出现在微信“发现”频道。下面新增 购物 一栏。购物场景与C类相同。&/p&&p&简单分析和评论下几种购物模式 拙见 欢迎讨论&/p&&p&1.“微信小店”的出现,因为在提交订单前要自己重新填写地址,猜测没有和QQ网购平台和京东平台对接。可能属于微信自己的一块。如果属于微信自己的,在腾讯京东合作大背景下这么搞,用意是什么。本人不敢妄猜。拭目以待。&/p&&p&2. 在“发现”频道下增加“购物”一栏,意义重大。原因主要是商家可以通过入驻京东或者QQ网购平台,而使商品在这里出现,从而获取流量。这就帮商家解决了流量问题。这个栏目好比在微信这个大生态系统下的“淘宝首页”。&/p&&p&3.假设,未来如果出现一个专门的分类栏,类似于现在的“购物”一栏,里面全部是“微信小店”,“微信小店”的产品可以按一定规则出现在这个汇总栏目里。那么微信就帮助微信小店的店主们解决了流量入口问题。这个时候可能会是一个很关键的时候。这时候微信小店会对电商平台产生比较大的影响。(注:本文旨在讨论微信小店对电商平台的影响)&/p&&p&这个棋局要看微信怎么走下去。&/p&&p&胡乱假设,各位莫笑。&/p&
暂时没有太大影响。淘宝是购物方式、微信是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涵盖购物方式。如果正常发展下去,超过现有电商平台是有可能的。但未来的事,我们不能凭空猜测,我们只能拭目以待。早年的PPG,是否有人了解。当年被无数人看好,现在是中国电商十大失败案例之…
我觉得一天到晚琢磨这种事情,肯定不是好事。&br&事实上大多数你发短信的对象真没care这个。&br&看到就赶紧回掉好了
我觉得一天到晚琢磨这种事情,肯定不是好事。事实上大多数你发短信的对象真没care这个。看到就赶紧回掉好了
生殖器成了嫖娼工具,造物主是否应该负责?
生殖器成了嫖娼工具,造物主是否应该负责?
看了&a href=&/people/hu-di-44& class=&internal&&胡迪&/a&的回复,是根据受众行为习惯和产品类型做的矩阵分析,很有想法,点了&b&感谢&/b&,但没点赞同,因为我觉得“爱上网”和“不爱上网”做分类不太准确,现今很多爷爷奶奶级的亲属都是微信的重度用户了,他们还不怎么会用淘宝/微博呢。很多年长的人,对移动互联网的使用都是从微信开始的,猜测微信的实时在线数已经超过了QQ&a href=&/32003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令人震惊的两个微信数字&i class=&icon-external&&&/i&&/a&。&br&综上,&a href=&/people/hu-di-44& class=&internal&&胡迪&/a&的讨论很有启发性,但因为工具设计失误,导致分析结果有&b&偏差&/b&。&br&&br&我在后面的内容给出我的分析意见,希望与大家讨论商榷。&br&【以下分析截止2014年2月,讨论内容基于微信5.2版本】&br&&br&————————正文————————&br&&br&微信的功能比较杂,已经形成独立品牌的包括:&b&朋友圈&/b&、&b&微生活&/b&,加上基础的&b&即时通&/b&和&b&LBS&/b&,以及刚刚出现还摸不清方向的&b&微信红包&/b&……几种功能&b&形式不同(特指媒介角度)&/b&、&b&用户渗透率也相差甚远&/b&,因此,此文就这几个功能分开讨论:&br&&br&&b&1、微信朋友圈&/b&&br&&b&微信朋友圈的广告最像硬广告&/b&,所以我们从微信朋友圈说起。&br&我们可以先拉出最经典的消费者决策模型来评估:&br&&img src=&/f119fcaa9f06e7ac2cadbcc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f119fcaa9f06e7ac2cadbcc_r.jpg&&如图,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的复杂程度不同,其中最主要的是参与程度和品牌差异大小。同类产品不同品牌之间的差异越大,产品价格越昂贵,消费者越是缺乏产品知识和购买经验,感受到的风险越大,购买过程就越复杂。阿萨尔(Assael)根据购买者的参与程度和产品品牌差异程度区分出四种购买类型。&br&&ul&&li&&a href=&/wiki/%E5%A4%8D%E6%9D%82%E6%80%A7%E8%B4%AD%E4%B9%B0%E8%A1%8C%E4%B8%B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复杂性购买行为&i class=&icon-external&&&/i&&/a& 消费者高度参与,需要经历大量的信息收集、全面的产品评估、慎重的购买决策和认真的购后评价等各个阶段。如购买计算机、汽车、商品房等。&/li&&li&&a href=&/wiki/%E5%8C%96%E8%A7%A3%E4%B8%8D%E5%8D%8F%E8%B0%83%E8%B4%AD%E4%B9%B0%E8%A1%8C%E4%B8%B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化解不协调购买行为&i class=&icon-external&&&/i&&/a& 不同品牌商品间差异不大,但价格昂贵、或是偶尔购买的商品和风险商品。消费者希望听到有关其它品牌商品的一些优点,证明自己的购买决策是正确的,以化解购后的不协调感。&/li&&li&&a href=&/wiki/%E5%A4%9A%E6%A0%B7%E6%80%A7%E8%B4%AD%E4%B9%B0%E8%A1%8C%E4%B8%B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多样性购买行为&i class=&icon-external&&&/i&&/a& 不同品牌商品间差异较大,但价格便宜,经济风险小,如食品、化妆品等商品。消费者愿意经常尝试一下未曾用过的商品或新产品,其购买行为表现出一种寻求多样化的特点。&/li&&li&&a href=&/wiki/%E4%B9%A0%E6%83%AF%E6%80%A7%E8%B4%AD%E4%B9%B0%E8%A1%8C%E4%B8%B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习惯性购买行为&i class=&icon-external&&&/i&&/a& 消费者花最少的时间,近便购买自己熟悉的品牌,是最简单的购买行为。主要是价格低廉、经常购买、品牌差异小的产品如食盐、鸡精、牙膏之类的便利品。&/li&&/ul&根据这个矩阵分析,我们可以看到,&b&理论上紫色象限的产品例如3C最适合在朋友圈做推广(因为复杂购买货化解不协调购买模式下,消费者对朋友推荐的信任远远超过广告主的鼓吹宣传,而朋友圈恰恰是一个基于熟人关系的社交媒介平台!)&/b&。&br&但事情又没有那么简单。&b&麦克卢汉说“媒介即信息”&/b&,&b&我们综合要考虑微信朋友圈搭载哪些信息形式,才能准确分析出现实状况下,到底哪些产品适合在微信朋友圈上做推广&/b&。&br&&img src=&/13dcd41f8f2eba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37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br&大家在微信圈晒什么信息?首当其冲的无非是:美食、娱乐、旅游、美女照、恩爱照和孩子照片。这时候我们发现,&b&你在微信朋友圈植入吃喝玩乐的广告还算贴切,如果莫名其妙发一条3C产品广告就很突兀生硬、甚至是无礼(骚扰他人屏幕)&/b&。这样算起来,&b&现阶段最适合在朋友圈推广的产品类型是红色象限的产品如快消品明星产品、景区、餐厅、娱乐等体验式消费品&/b&:&br&&img src=&/bc517cdfaacf75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bc517cdfaacf75_r.jpg&&&br&&img src=&/eafca2ee5d1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eafca2ee5d1_r.jpg&&&br&甚至,因为微信朋友圈流行晒孩子,&b&教育类&/b&产品也蛮适合在微信朋友圈做推广的:&br&&img src=&/dae5ce47466aa02abc433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dae5ce47466aa02abc433_r.jpg&&&br&以上三个例子都需要注意广告内容的形式,不要太粗暴的硬广,最好做到&b&有趣&/b&、&b&有料&/b&(详细情况查阅&b&内容营销&/b&相关资料)。试想,消费者在一个环境优雅的高档餐厅享受了低调奢华的一餐,顺便发一些照片秀一下当晚的生活品质,这多符合用户在微信朋友圈的行为习惯啊。&b&如果将来微信能支持“在贴图的同时能粘贴商户链接”那就更完美了!&/b&&br&&br&那是不是说,3C产品在微信朋友圈没戏了呢?&br&不一定!&br&刚才说到了,之所以觉得紫色象限最有前景,是因为在&b&消费者“减少失调购买行为”和“复杂性购买行为”中,&/b&&b&对朋友推荐的信任远远超过广告主/推销员的鼓吹宣传&/b&——大家都有过在QQ上求助朋友、请他们帮你决策购买的经历吧?&br&当然了,&b&现阶段微信朋友圈的功能还不足以承载3C产品的推广&/b&:消费者只是偶而购买3C产品而已,你根本不知道他什么时候需要什么产品,&b&冒然的产品广告或者活动促销纯属无的放矢&/b&,形成信息污染。如果设计一个&b&“帮我挑”&/b&功能,就能倒过来!&b&当用户产生购买需求的时候主动征求朋友建议、同时触发广告推送&/b&!那么情况就大不一样了——这时候消费者已经处在AIDA模式最末端的&b&Action阶段&/b&(相关阅读:&a href=&/wiki/AIDA%E6%A8%A1%E5%BC%8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IDA模式 - MBA智库百科&i class=&icon-external&&&/i&&/a&),真正的&b&临门一脚&/b&啊,朋友们给的意见,将会&b&极大的影响当事人的品牌决策&/b&。&b&这就是信任的力量。也是微信朋友圈的力量&/b&。&br&下图为本人模拟的“微信朋友圈-帮我挑”界面及流程:&br&(淘宝有“帮我挑”,但它是针对其他购买者等陌生人或者弱社交关系发起的,所以这个APP的使用率很低)&br&&img src=&/f8aaa9d3b61c7e0d2de66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f8aaa9d3b61c7e0d2de66_r.jpg&&&img src=&/12e8b8d41a2d24eed1da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12e8b8d41a2d24eed1da_r.jpg&&如图,当事人可以用分类形式筛选一个意向范围,&b&选择几个产品请朋友们投票&/b&;或者直接输入多个意向产品请朋友投票。他甚至可以直接&b&定向给特定的朋友&/b&(例如数码达人)提醒他们收看。而朋友们呢,他们可以通过&b&投票&/b&或者&b&评论&/b&甚至&b&帮忙转发&/b&的形式给予反馈,最终促进当事人的消费决策。&br&对于微信产品本身而言,这个“朋友圈帮我挑”这个功能是&b&有助于提升朋友间的互动热度&/b&——且这种互动是积极健康的(朋友求助、朋友帮忙、经验交流、和谐融洽),&b&这种结果是微信产品开发团队喜闻乐见的&/b&。&br&而&b&对于微信销售团队而言,&/b&&b&“朋友圈帮我挑”至少可以产生两处绝佳的广告位,带来大量高品质广告主&/b&。如图,&b&广告位A可以卖给产品厂家&/b&,&b&广告位B则适合电商网站&/b&。此处虽然是以&b&3C产品&/b&为例,但是&b&汽车&/b&、净化器等&b&功能性生活用品&/b&均可参照此例。熟悉广告行业的人都知道,&b&汽车、3C等都是最有钱且素质最高的优质广告主&/b&。由于消费者处在AIDA模式最末端的ACTION阶段说明他们&b&已经具有极其确定的购买意向&/b&、&b&非常接近购买环节&/b&了,&b&厂商们绝对不会吝啬在这个节骨眼上砸入重金广告费&/b&。而对于&b&电商网站&/b&,&b&广告位B是重要的引流入口&/b&,不赘述。&br&最后,对于用户而言,我们可以在发动“帮我挑”行为之后,被&b&奖励几块钱的微信红包/现金券&/b&(反正有厂商替我们买单的是吧),也是有收益的事情。至于用户体验嘛……整个过程还是&b&很简单便利的&/b&。&br&综上,至少朋友圈稍作升级,有望&b&轻松获得大量优质广告主&/b&,且这将是一个&b&多方共赢&/b&的局面。&br&&br&&b&2、LBS营销&/b&&br&&img src=&/c0faafdfcec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c0faafdfcec_r.jpg&&目前,通过“附近的人”和“摇一摇”功能,&b&色情行业&/b&私底下有挺热闹的运用。由于微信公众号是不带地址信息的,所以商业号在这方面难以有什么动作。未来不好说,&b&如果微生活能支持LBS,未来的商用前景是无限的&/b&。&br&&br&&b&3、微生活营销&/b&&br&&b&虽然微信用户有6个亿,但微生活的真实用户数量恐怕还不到1000万。&/b&&br&微生活对外宣称,领卡人数是3000万,里面到底有多少人真实使用过这张卡?三个人里面能有一个人使用吗?不好说。&br&在微信用户中,微信朋友圈的使用度差不多是100%吧。微生活会员卡的使用度就差得远了,也就网购经验丰富的年轻人能操作这些东西,对于年长的用户而言,这个玩意儿的使用门槛还是挺高的。&br&基于此,&b&目前微生活的市场体量还很小&/b&。但是,由于微生活是一个&b&CRM系统&/b&,从长远看,它能创造很强的&b&用户粘性&/b&。&br&&img src=&/b2ce7cedae4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b2ce7cedae4_r.jpg&&据微生活自己的人讲,&b&微生活的核心是CRM&/b&。目前主要对&b&餐饮商户&/b&推广,&b&不免费&/b&。&br&&b&基于微信CRM的个人定制化促销推送前景很大&/b&,这一点我不否认。高额费用(不仅仅指服务费,企业在使用这个平台的时候还会增加&b&管理成本&/b&和&b&人员成本&/b&)会一定程度限制其发展。更重要的是,这个东西的使用效果与商户的执行力度直接相关,&b&再好的功能如果不被利用也是只沦为噱头&/b&。微生活会不会跟企业CRM的推广陷入一样的尴尬境地?这需要在2014年继续观察。&br&针对微生活营销中的&b&“赠券”功能&/b&,我稍微延伸一下。我提供一个假想:&b&微生活赠券有没有可能跟月饼券一样,被民间私自发展为一种金融产品&/b&?这是个有趣的问题。&br&&img src=&/2e4f1760d7dee1a690cad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2e4f1760d7dee1a690cad_r.jpg&&理论上讲,我给你送礼,你不&b&一定需要真的到店去真实消费&/b&(绿色箭头流程),如果商户愿意直接回收我们的现金券呢(黄箭头所示),这事儿还真&b&不能说得太细&/b&。考虑到国内限制三公消费,大环境下,老戏法借助微生活平台能玩出什么新变种,还真不好说……有一点可能肯定:如果我假想的这种可能成为现实,&b&大额的现金券一定比小额的现金券使用率更高,整个平台的交易额一定相当可观&/b&(在微生活的市场成熟阶段)。&br&&br&在餐饮行业之外,&b&利用微生活和即时通,“类中介行业”可能大量节省运营成本&/b&:&br&(“类中介行业”:房产/招牌中介、调研公司、在线教育培训、DM派发等各种需要雇佣大量人员“扫大街”而不断动态更新数据库的行业)&br&我不是说,靠着微信平台就可以不要中介公司了,而是说,可能节省&b&低端人力奔波带来的成本&/b&。以某些咨询公司为例,他们为企业提供&b&神秘顾客&/b&服务,手下一大批兼职的暗访员(经常是大学生),相当于会员;在从前,一旦有项目,他们需要逐个通知,当面培训,为了核实暗访员巡查结果的真实性,需要用到很复杂琐碎的文件程序。有了微生活平台就可以不一样了,筛选会员即可一对多下达工作单/培训教材;而暗访员在规定时限内上传一个带位置信息的监测照片/语音/视频即可证明自己完成了工作(企业对市场督导人员的管理亦可参考此例)。&br&不过对于公司来说,他们本身不希望会员资料落到微信手里。所以将来具体怎么用,还得他们自己琢磨。&br&这个方向也许能玩出一些花样,但它不会是微生活的重点(因为对微信而言没什么收益)。&br&&br&&b&4、其它&/b&&br&&img src=&/50e2ee728cfafc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50e2ee728cfafc_r.jpg&&&br&如果说微信的初繁荣和性有关,那么今年春节&b&微信红包的大热则是因为游戏和博彩&/b&。微信红包是移动营销中一个有里程碑意义的产品,连马云都形容其“偷袭珍珠港”。作为新事物,我们目前数据不足,暂时不做评论,待看2014年风云变幻吧。
看了的回复,是根据受众行为习惯和产品类型做的矩阵分析,很有想法,点了感谢,但没点赞同,因为我觉得“爱上网”和“不爱上网”做分类不太准确,现今很多爷爷奶奶级的亲属都是微信的重度用户了,他们还不怎么会用淘宝/微博呢。很多年长的人,对移动互…
对有些女生来说,发微信朋友圈的作用可能不是”晒“,而是”收集“和”记录“&br&&br&根据进化心理学,女生擅长”收集“。同时女生也更容易多愁善感和怀旧。&br&&br&保存电影票和飞机票本身就是一个值得鼓励的行为,尤其是飞机票。因为它们记录了一个人的足迹。可以想象,在晚年的时候,选个阳光明媚的下午,闲来无事翻看一沓保存已久的,泛黄的飞机票,可以勾起多少美好的回忆。&br&&br&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保存这些东西难度很大。且不说年轻人喜欢搬家到处走,为了收集还要单独开辟出一个储物空间,每次还要不辞辛苦地放好整理好。相信很多人都做不到。不过,拍照放朋友圈的话,时间地点,甚至当下的感想,和谁在一起,都能被明明白白地记录下来,可谓是再方便不过。哪怕自己很久很久都不会看一次,但是这些电子记录一直在那里保存着。只要账号不丢就一直在。&br&&br&也就是说,用微信朋友圈记录下来的话,怀旧的机会是有的,只是时候未到。&br&&br&再过个十年八年,回头翻翻,其乐无穷。&br&&br&==================================&br&05/31 更新&br&&br&在朋友圈发照片的记录和日记的记录是不一样的。日记,因为其私秘性,一般不具分享的可能性。而朋友圈则带有了收集+即时分享的意义。如果我们再扯点进化心理学的话,女生不是很早就在山洞里边聊天(也就是分享)边等男人打猎回来么。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等距离固然是增加了,但是这种分享的心理不见得减少。社交网络自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分享收集二合一的平台。闺蜜看到了你的照片也许会留言说带好吃带回来,也许有许久不见的老朋友正巧在你的目的地城市可以一聚,何乐而不为呢。&br&&br&也许有些人是出于炫耀的心理,但是说晒机票电影票是炫耀实在是没必要。这年头谁一年不出去玩几次,电影更是沦为逛街的附带娱乐了。很多其他答案集中在个例比如&美丽的学姐&上,但是我相信对普通人来说,微信就是个跟好朋友互动对的平台。大家平起平坐,谈笑风生,谈何炫耀!另外,你如果想找人分享你看了电影或者要去旅游的欢乐心情,直接拉一个人说&XXX,我马上要去海南玩喽&,也许炫耀成分更明显吧。&br&&br&或者说这是一种当下年轻人的状态。有太多想要分享的东西,但是非常依赖社交平台作为联系朋友之间的纽带。发到微信朋友圈,恰好有类似经历(或者只是闲得蛋疼)的朋友回复两句,大家调侃一下,也不是坏事。比如&我去年也去了海南,海边有家饭店特别好吃,叫XXX,可以一试哦&。信息分享,何乐不为。&br&&br&对于问为什么不用evernote或者私密性更强的记录方式,我的回答是&br&1. 对于许多人来说,整理和分类evernote记录本身也是一件耗时耗力的事情,跟直接保存票根难度差不多,不容易坚持下来。微信朋友圈这种东西,传一张照片就可以了,不用再操心什么。&br&2. 在社交平台上有更多的机会分享给自己的朋友,因此更有动力。&br&&br&最后,如果非要说利益相关的话,我很少po照片到社交网络,所以无意为自己洗地。但是我很喜欢看朋友去旅游的照片,分享她们的快乐。昨天刚看到一个朋友登山成功,乐颠颠地赞了一个-。-
对有些女生来说,发微信朋友圈的作用可能不是”晒“,而是”收集“和”记录“根据进化心理学,女生擅长”收集“。同时女生也更容易多愁善感和怀旧。保存电影票和飞机票本身就是一个值得鼓励的行为,尤其是飞机票。因为它们记录了一个人的足迹。可以想象,在…
来自子话题:
成功的让我禁用了朋友圈
成功的让我禁用了朋友圈
&h1&源自于Facebook的一個活動The Great Giraffe Challenge&/h1&&br&這裡是解釋 &a href=&/watch?v=E3GnUw2MZm0&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watch?&/span&&span class=&invisible&&v=E3GnUw2MZm0&/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img src=&/cb68c42a77adc_b.jpg& data-rawwidth=&637& data-rawheight=&3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7& data-original=&/cb68c42a77adc_r.jpg&&發起人是New Zealand 新西蘭的 Andrew Strugnell&br&起初並不是一場商業活動,應該是因為萬聖節的緣故,大家就玩一些trick,而他想到的這個小玩笑不小心風靡全球&br&&br&官網在這裡Website: &a hre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玩法就是猜一個腦筋急轉彎。。。&br&&br&Here is the riddle: 3:00 am, the doorbell rings and you wake up. Unexpected visitors, It's your parents and they are there for breakfast. You have strawberry jam, honey, wine, bread and cheese. What is the first thing you open?&br&&br&必須吐槽這個老梗。。。小學的時候玩腦筋急轉彎經常遇到的,很容易啦!&br&&br&然後不知道是誰把原來的謎題改成了這個版本&br&&br&玩玩这问题 ! 你走进自己的房间,床上有4 只猫,1只长颈鹿,2只狗,5头猪,也有3只鸡和一只鸭子在飛。请问有多少只脚站在房间里? 如果你答案錯了必須用這長頸鹿作為你的頭像一天。&br&&br&在facebook上面,用的長頸鹿頭像都是真實的照片。&br&不過到了中國貌似就出現了這個卡通的變種。。。。&br&然後我就搜索了一下,得到的結果是。。。。&br&個人覺得這個開始是純的整蠱遊戲,然後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面有演變,就變成了我們現在看見的這個樣子。&br&&br&&img src=&/ebd5f312feb1b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ebd5f312feb1b_r.jpg&&&br&這個iphone套在阿里巴巴上有賣。。。
源自于Facebook的一個活動The Great Giraffe Challenge這裡是解釋 發起人是New Zealand 新西蘭的 Andrew Strugnell起初並不是一場商業活動,應該是因為萬聖節的緣故,大家就玩一些trick,而他想到的這個小玩笑不小心風靡全球官網在這裡…
11.30更新:增加自问的两个问题的答案。&br&——————————&br&回答一下第二题吧,其他两题以前见过,也见大佬们讨论多次了。&br&&br&关于消息的基础数据,比如文字、图片、发布时间、地理位置,这些咱就不表了。这些数据基本上与权限和性能没有多大关系,可以理解为单独存储,纯技术活。&b&这里只讨论权限与性能相关的数据结构。&/b&&br&&br&&br&&p&而在权限管理上,采用了给用户打“标签”来进行分组,这个标签的分组与微信通讯录一致。在数据上,就是给每个关系增加一个“标签”标记。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微信的关系在产品使用上给用户是双向的(即互相关注),但是在存储的时候,是给互相关的两个用户分别建立了关系数据,也就是每个人独有自己的一份“通讯录”。这个通过删除了自己的好友之后,自己并不从别人的通讯录删除就可以看得出来。标签分组的基础数据就是这样了,这也是后面朋友圈权限管理的基础。&/p&&br&按照一般的逻辑,朋友圈的timeline是获取所有朋友的消息,然后剔除掉没有授权给自己看的消息,剔除掉自己屏蔽的用户消息,然后才得到自己当前看到的timeline。如果是这样做的话,等于每次刷新朋友圈,都要跑到所有的消息池里面去翻一遍朋友们的消息,还要去判断用户是否有权限阅读,显然是效率低下的方式,何况是这么大de一个访问量和数据量。所以,肯定不是这个样子的数据结构。&br&&br&&b&解决这种性能问题一般的思路就是把需要大计算量的内容分布到平时零散的时间去做&/b&,也就是说,平时就把每个用户需要的timeline准备好,等到用的时候(刷新朋友圈)就直接读取准备好的内容。那么答案就出来了,那就是除了存储一份上面讲到的文字,图片等基本信息外,还需要给每个用户存储一份timeline数据,注意,是每个用户一份。当然,这里的“每份”不需要存储完整信息,只需要存储消息的ID和时间(可能需要)。每个人刷新自己的朋友圈时,读取自己的那份数据就行了,既不用去消息池子里面筛选,也不用判断用户权限。&br&&br&那是怎么实现权限控制呢?当一个用户发布一条消息时,服务器就会给每个有权限接收这条消息的用户的timeline中写入这条消息。也就是在用户发布的这一刻,就做好了权限安排,而不是等到读取的时候。这样就自然减少了读取的时候的计算量,提高了效率。&br&&br&至于分库分表这些就不展开了,知道有这么回事就行。有时候这种技术上的设计也是会限制产品的设计。&br&&br&基本思路就是这样了,用iPad敲的,很痛苦,只想尽快结束。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测试下:先发一条带阅读权限的消息,比如允许某个标签的人看。然后再给这个标签添加一个新人。结果是这个新人是看不到这条消息的,因为,权限划分是在发布的时候就划分好了,新人加入标签是在发布之后,所以没法获得这条消息的权限分配机会。&br&&br&终于要结束了,那么问题来了,看看这个问题与产品设计还有哪些关系:&br&&b&1、朋友圈的消息为啥不能编辑,只能删除?&br&2、上述发布时的权限分配规则中会考虑屏蔽的人吗?也就是问,如果一个用户A屏蔽了某个人B的朋友圈,B发布的消息会进入A的timeline的准备数据中吗(不是指用户微信里看到的)?&/b&&br&&br&看点赞的数量,高的话就回来把这两个自问的问题回答了。&br&&br&&b&自问的答案:&/b&&br&1、我理解这是产品设计和技术实现平衡的结果。编辑功能对于主要以发布照片和即时消息的朋友圈来说,并不是刚性的需求。但是在上面的技术框架下,编辑功能在技术上,就不好实现。具体来说就是:前面我们讲了,权限的控制是在发布的时候确定了,如果增加编辑功能的话,意味着一旦用户在编辑的时候调整了阅读权限的话,就需要将之前写入到有权限的用户timeline的数据删除掉,重新写入一遍,这对于技术实现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成本,需要更新的数据很多(该条消息所有涉及到的用户的timeline数据都要更新)。所以,平衡的结果是宁愿让用户删除了重新发布,也不提供编辑的功能。你可能又要问了,删除时就不用更新相关人的timeline吗?首先删除比写入简单多了,第二个是用户timeline的数据可能还真不用删除。具体原因就不解释了,想知道的给我们留言单独解释。&br&&br&2、先说一下我的答案:在发布时的权限控制是不会考虑屏蔽的人的。(&b&这里的“屏蔽”指的是发布消息的用户的好友们屏蔽了发布消息的人,而不是发布消息的人的屏蔽清单,想想是不是!&/b&)前面我们讲了,在消息发布的时候,服务器会根据用户设置的权限信息,将消息有选择的放到有权限阅读人的timeline中。如果这个时候需要考虑屏蔽的人的话,那就还要去读取每个有权限阅读的人的屏蔽人清单,然后根据每个人的清单去决定是不是放到这个人的timeline中,显然这又会增加多大的计算量。那么有人就要问了,那怎么实现屏蔽的功能呢?两种方法实现,一种是在这个用户刷新朋友圈时,将读取到的自己的那份timeline数据(含屏蔽人的消息),在服务器端过滤掉屏蔽人的消息;另外一种则是读取的时候,服务器端按照原样下发给客户端,客户端根据存储的屏蔽清单来过滤,被屏蔽的则不显示给用户。两种方法在实现效率上几乎没有差别,通过对于微信的使用体验来看,我倾向于这个是由客户端来过滤的。实际这也可以有方法去验证,这里就不做了。这种屏蔽方案也是基于上面提到的“&b&把需要大计算量的过程分散到平时零散的时间去做&/b&”。&br&
那么怎么验证上述关于屏蔽的逻辑是对的呢?上面我们在验证“发布时进行权限分配”中讲到了,后添加标签分组的人,是看不到之前发布的分组权限消息的。这里我们也可以通过类似的方法验证:把用户屏蔽后,该用户的消息全部看不到,但是取消屏蔽之后,又立即能在朋友圈中看到,包括之前发布的消息但没有看过的消息。&br&&br&&p&最后要说的是,作为一个微信设计的旁观者,以上答案是作为一个用户从系统分析的角度去考虑的,并不代表微信确实是这样的一个设计思路,但答案中的方案已经尽可能做到了可以验证。&/p&&br&so,你说产品经理要不要学技术了?&br&&img src=&/cf489bffb87cf72e2fc806484bec3a53_b.jpg& data-rawwidth=&258& data-rawheight=&25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8&&不解释,加入后回复 &b&015&/b& 查看本答案图文版。
11.30更新:增加自问的两个问题的答案。——————————回答一下第二题吧,其他两题以前见过,也见大佬们讨论多次了。关于消息的基础数据,比如文字、图片、发布时间、地理位置,这些咱就不表了。这些数据基本上与权限和性能没有多大关系,可以理解为…
快播给他做了示范
快播给他做了示范
透支自己的信用和本来就不广的人脉挣钱,挣到了小钱失去了更多的机会。&br&&br&最近屏蔽了好多发代购的好友,首先我肯定不会从他们那儿买东西,买衣服我宁愿去逛商场或者天猫也不愿意买不确定真假的东西,而且与朋友交易本来就不是一件让人爽快的事情,无论贵贱真假。&br&&br&假如最后你朋友圈发了一张生活的事情,发现都没有人给你点赞回复了,凄凉么?
透支自己的信用和本来就不广的人脉挣钱,挣到了小钱失去了更多的机会。最近屏蔽了好多发代购的好友,首先我肯定不会从他们那儿买东西,买衣服我宁愿去逛商场或者天猫也不愿意买不确定真假的东西,而且与朋友交易本来就不是一件让人爽快的事情,无论贵贱真假…
.&br&哪个看着累,选哪个。&br&.
.哪个看着累,选哪个。.
你在乎的人用什么,你就用什么。
你在乎的人用什么,你就用什么。
目前流传得比较广的有两个版本: &br&&img src=&/fa8f7a2cf_b.jpg& data-rawwidth=&54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0& data-original=&/fa8f7a2cf_r.jpg&&&img src=&/57a85db22cc6fecde1aa08d0a386a2bd_b.jpg& data-rawwidth=&54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0& data-original=&/57a85db22cc6fecde1aa08d0a386a2bd_r.jpg&&&br&先说前面那个. 前面那个比较像是腾讯会做的事情 —— 不改变原有的应用结构, 仅仅是把 iOS 元素去除, 加入 (相比之前) 较为标准的 Android 元素. 这样做的好处是符合腾讯一贯的习惯, 不会大幅度的改变用户的使用习惯, 不会&造成用户认知上的障碍&, 同时也&试图向平台规范靠拢&. 另外, 按照&a data-hash=&29c46bb90cbd& href=&/people/29c46bb90cbd&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李楠& data-tip=&p$b$29c46bb90cbd&&@李楠&/a&的说法, 这样的 Tabs 更容易做成&兼容 Smart Bar& 的形式 (把 Icon 当成 Tabs 用, 就像 Flyme 自带闹钟一样, 不符合 Android Design 但是能兼容 Smart Bar), 应该算是魅族 (和他的用户) 不断向腾讯争取的结果. 如果是这样的话, 也许李楠先生又会很高兴的站出来说&看, 现在微信遵循 Android Design 了 (明显还没有), 所以就能适配 Smart Bar 了&? &br&其实我甚至觉得, 腾讯会出一套&&b&Android Design 皮肤&/b&&(就像新版 QQ Android 里面那套 iOS 7 皮肤一样...), 来满足某些需求... &br&&br&第二种比起第一种显然更符合 Android Design (Fixed Tabs 的设置, List Margin 的设置, Action Overflow... 但是: &br&Action Bar 不是标准样式的 Action Bar —— 这个很好理解, 毕竟要考虑兼容 2.3 和以下的 OS. &br&Fixed Tabs 也不是标准的 Fixed Tabs —— 同上... &br&朋友圈的图标变扁了 —— 这年头大家都变扁... &br&&我&Tab 完全不知所踪 —— 放进了 Action Overflow, 但是我觉得很奇怪, 这应该是个很常用的 Tab, 不适合放进 Action Overflow 啊. &br&表情商店, 摇一摇, 漂流瓶和附近的人都变成在发现里了 —— 有点奇怪, 改得有点多, 原因也不明所以. &br&游戏中心的图标颜色变了, 原先是 (顺时针) &b&黄红绿蓝&/b&, 现在是 &b&黄绿红蓝&/b&, 表情商店图标的颜色也从绿色变成了黄色, 原因完全不明. &br&扫一扫, 摇一摇, 附近的人和漂流瓶全部都是单色图标, 而朋友圈, 游戏和表情商店是彩色, 看起来很没有一致性. &br&&朋友圈&那一行的行高 (70dp) 非常奇怪, 比起他的行 (54dp) 要大很多. &br&但是很明显, 最让我觉得不安的是, 比起之前的微信, 这个版本的改动&b&太大了&/b&, 很难想象腾讯这样的公司会做出这么激进的改动. &br&&br&另外, 这些东西和我做的 Redesign 尝试都没有关系... 早在今年六月的时候我的朋友就告诉我腾讯内部在做 Android Design 版本的微信了, 现在做成这个样子我反而应该觉得&进度好慢&. 现在的状况应该是有至少两个版本 (或更多) 的内部测试版, 泄漏的截图不排除是腾讯探口风的动作. 我个人觉得很有可能第一个版本会先通过并且上架更新 (交互上的变更较小, 视觉上和 iOS 那个&适配 iOS 7 版本&趋近, 免得引起大量用户反弹), 再依照这个版本的反馈进行后续调整 (第二个截图那个方案有可能直接抛弃). 甚至有可能第一批先出&Smart Bar 专版&, 然后再出纯粹的 Android design 版本 (注意, 很显然, 我的意思是两个版本是不一样的). &br&&br&对于问题的后半段 (会不会习惯), 我觉得对于我这样的几乎不用微信的人来说, 没什么好不习惯的吧... &br&&br&对了, 漏了一句 —— 利益相关: 我是&a href=&/adia-wechat-visual-redesig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 Android Design in Action —— 以微信为例&i class=&icon-external&&&/i&&/a&的作者.
目前流传得比较广的有两个版本: 先说前面那个. 前面那个比较像是腾讯会做的事情 —— 不改变原有的应用结构, 仅仅是把 iOS 元素去除, 加入 (相比之前) 较为标准的 Android 元素. 这样做的好处是符合腾讯一贯的习惯, 不会大幅度的改变用户的使用习惯, 不会"…
第一部分:关于移动端产品的效率:&br&1. 为什么移动端产品要有效率?&br&
答:手机是一部随身的亲密的工具。&br&
所以手机必须要有效率,必须尽可能地清除干扰。&br&
微信就是个讲究效率的工具。
QQ群是很没有效率的工具。&br&&br&2. 什么是移动端产品的效率?&br&
答:对于移动端产品来说,每点亮一次手机屏幕,都是很慎重的操作。&br&
没有充足需求来点亮一次屏幕,那就不要点亮。&br&
如果手机被点亮10次,9次是干扰,那效率差极了。 加入“接收QQ群提醒”很可能出现这个结果。
&br&&br&3. 为什么QQ群没有效率?&br&
QQ群的消息不是针哪个人的,而是广而告之。&br&
微信加入“接受QQ离线消息”还是有意义的,因为QQ消息是针对某个人的。&br&
但是,谁会到QQ群里专门喊你?&br&
QQ群的信息是突发的,无序的,繁杂的,不可控制的(只能粗暴地屏蔽)&br&
(试问:哪个群里边没有几个话特多特烦的讨人厌的话唠?你想引话唠入你的随身工具吗?)&br&
微信群是有效率的:&br&
大家因为某个&暂时话题&而聚在一起,聊啊聊,聊完了大家就一哄而散。这时,这个群就沉默了。
直到下一次,大家再因为下一个&暂时话题&而来聊。&br&&br&&br&第二部分:关于桌面端产品向移动端的进化&br&1. 并非每一个桌面端产品都能顺应移动时代的潮流并移植到移动端的。&br&
比如说,excel就不能。因为excel的操作复杂。&br&
比如说,QQ群也不能,因为信息流量太大。&br&
比如说,dota也不行,因为需要鼠标啊。&br&&br&2. QQ群的人数太多,信息流量太大,信息更新太快。只适用于桌面端,不适合移动端。(否则手机就闪成烟花了)&br&&br&3. 遇到以上情况时,就只能这样做:&br&
忘掉web端的设计逻辑&br&
重新把用户问题和需求写在黑板上&br&
按照移动端的设计逻辑,去重新设计。&br&
(这一点,豆瓣是模范)
第一部分:关于移动端产品的效率:1. 为什么移动端产品要有效率? 答:手机是一部随身的亲密的工具。 所以手机必须要有效率,必须尽可能地清除干扰。 微信就是个讲究效率的工具。 QQ群是很没有效率的工具。2. 什么是移动端产品的效率? 答:对于移动端产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qq绑定手机怎么解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