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刚,肥硕母和干瘦雄是怎样做出贡献

种赛鸽四种身形交配的心经-辉煌鸽舍110-中国信鸽信息网
辉煌鸽舍110
   我的鸽舍
   我的文章分类
   最新评论
   最新留言
辉煌鸽舍110
会&员&名:辉煌鸽舍110 文章总数:5篇 推荐篇数:0篇 留言数量:0条
访问次数:
鸽舍积分:32
建立时间:
种赛鸽四种身形交配的心经
作者:胡刚&
来源:转载&
&&分类:收藏文章
&发布时间: 23:31:11 &
&& “本能飞”、“肥硕母配干瘦雄”,引起了鸽界热议。可见对赛鸽交配规律性的探索及其总结,对鸽友和我本人来讲,不是一件小事。
对公棚前奖鸽作出技术的探索,是我棚当前面临的主要课题。
经三年实战,和对各地公棚高手的拜访学习,上手了多羽公棚入赏、大奖、冠军鸽后,对公棚赛鸽四种身形交配有了如下体会和心经。
公棚归巢、入赏和大奖鸽,一步一个阶梯,要想夺得大奖,上到冠军高位,离不开对大奖鸽肌肉、骨骼、身形、活力的探索;离不开从细微处对赛鸽形体适飞赛程、地理和天气的探索。说到底,冠军鸽的速度、耐力和夺冠的形体特征,不是无本之木,它是鸽友赛鸽技术高低的试金石;选择种鸽体形是预测和总结交配技术的核心;种鸽形体的交配技术,是我们在解决了公棚归巢率之上,更高层次的艺术追求,是真正的高手对赛鸽运动深邃认识后的感悟,是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
我棚入公棚三年,赢得了七项鸽王、20项冠军,经历了三次种鸽体型交配观念的转化。
第一年,投石问路,想解决能归巢、能得奖的问题。入棚选择了适合家飞形体的鸽子,虽得大奖,但大奖仅限于平原地区,送的数量也太少,缺少统计意义。
第二年,着重解决了归巢率问题。总结了适飞公棚的种鸽身形交配手法,遴选出了入棚幼鸽的原则;使归巢率和指定得奖率达到67.9%。
第三年,在解决了归巢率和得奖率的基础上,向更高层次的大奖率进行了冲击。夺得了春赛鸽王冠军、秋赛决赛冠军、指定鸽冠军9项。
三年五个赛季,三次对公棚种鸽形体交配技术的提高,总结出了公棚四种身形交配的心经,应该是我棚公棚致胜的主因之一。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不是不知道,就怕没见到。
赛鸽的身形,我们总结分为四类:
一、梨状;二、玉米棒状;三、三角状;四、手榴弹状。
我们先来讨论一下这四种体形的优劣:
在讨论前,要强调的是,不同的赛程决定不同的形体特征;同样的赛程,也会因不同的地形、气候等因素,产生不同形体的得奖鸽。此所谓“兵无常态、水无常形”,常胜的鸽友,一定会灵活地去看待赛事和赛鸽的形体特征。
归纳出来的以上四种身形特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鸽不同很难将四种身形断然分开。这四种身形都是在矛盾统一体中显示的特殊性,有时很难用明确的语言确切地表述,资深的鸽友我想是能够理解的。
最显著的特点是肌肉向前部集中,背部弓起有力,龙骨中长、不高,尾背部收缩较快。这样呈梨状的鸽子,速度必快,但快则必脆,丢失率高。詹森鸽常出梨状鸽的代表作。
梨状鸽是最具爆炸性的身形,黑马大奖鸽常具此状。对它的制作,体现着鸽主对速度感的把握,此类鸽肌肉饱满且向前,全身浑圆,气囊饱满,充满激情和力量。距离往往限定在400公里左右易夺大奖,天晴或顺风时,500公里常拔得头筹。而连续多关或艰难赛程,又常常是梨状鸽的死穴。
梨状鸽利刃易断,佼佼者易折,归巢率低,大奖率高,非赛鸽高手一般不敢过这虎跳峡。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武松才会常选这条险路走。
梨状鸽,大赢大输,玩的就是这个心跳。
梨状鸽父母选配的心经是:龙骨前顶、肌肉前倾。向前、向前、再向前!
2. 玉米棒状鸽
最显著的特点是前胸紧缩,低长龙骨,长背,紧蛋门,后身饱满,全身挂肉少。尤其是玉米棒状鸽后身龙骨与蛋门在同一平行线上,持握时手感舒服。高手会从玉米棒状鸽的手感上,推测出其700公里远距离、阴雨天快速归巢的能力。
玉米棒状鸽的稳定性,决定了此类鸽在公棚交送中,占有较大比例,符合鸽友稳中求胜的想法。
稳,看似好事,但资深鸽友常会舍稳求快,一箭中的,抢得大奖才是目的。他们会放弃或者少交玉米棒状鸽,因为送一组,入赏一羽,基本保本,入赏两羽,才可小赢;如果再给这两羽小赢的鸽子,押上重炮,以大减小,到头还是个输字。当然,不排除特别艰难的赛事,玉米棒状鸽夺得大奖的可能性。
选用玉米棒状鸽,贵在稳字当头,增加归巢率和得奖率。不死必归,烂天常胜,是参赛保本、坏天夺大奖、稳中求胜夺得团体大奖的良策。
玉米棒状鸽父母选配的心经是:前胸缩减,龙骨降低加长。背部延展、延展、再延展!
前胸饱满,龙骨前端高、后端向上猛收,后身少肉。持握时由于后身肉少,使膀肩开合,裹不住前胸。三角状的鸽子,多膀条较宽,副羽较短,短距离速度超常,性急,中远程特别是艰难赛程,难得大奖。
三角状赛鸽,速度快,特别是短程速度更有压倒性优势,国内外300公里以下赛事常独占鳌头,尤为短程赛鸽主所喜爱。
由于三角状赛鸽肌肉量大,密度高,后腰缺肉,常常显得前重后轻,一遇喂食过量,会因超重难得大奖。此类鸽适合严格的家养调训制度,许多高手运用赛鸽技术,在家养中调食、调水、调训、调药,保持创造巅峰,常能使三角状赛鸽,以压倒优势夺得短程赛冠军。但是三角状鸽难适应公棚多关养、少训练的管理方式,此类缺少本能飞的赛鸽常在公棚赛中丢盔卸甲。
三角状鸽父母选配的心经是:扩充胸部肌肉,提高前龙骨厚度,增大前后龙骨提收的角度。提收、提收、再提收!
4. 手榴弹状
此类鸽多是梨状和玉米棒状鸽适配的优势产物。它将梨状置于前身,将玉米棒延展于后身,形成手榴弹状。这类鸽速度适中,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稳定性。在公棚多关艰难赛事中,常会表现出色,综合鸽王多见此类身形。
手榴弹状鸽是激进和保守的综合体,是0.618黄金分割的产物。由于手榴弹状鸽来自于以上三种体形的交配综合,所以对其选配与选择,只有资深鸽友才能掌握其要诀。微妙在于,高手可在一羽手榴弹状的赛鸽身上,通过持握和对父母的分析,敏锐地判断出它更偏向于以上三种形体的某一类型,从而推断出这羽手榴弹状的鸽子,更偏向具有速度、稳定和艰难赛程的哪项特质,以此作出正确判断。
比如将梨状鸽和玉米棒状鸽交配,常会出一种前胸饱满,却又不太宽;龙骨前高,却又不太厚;后背延展性较梨状鸽要长,龙骨却又不像玉米棒状鸽那么长,却又像玉米棒状鸽一样,不向上猛收,呈低平状。这种长背短平龙骨的结构,常会形成蛋门较宽的体形特征。用手从蛋门往龙骨处回摸,会明显地感到指头碰着龙骨后端,形成一个台阶。家赛的鸽友均不喜欢这类蛋门上提,龙骨下坠的鸽子。但是如果这类鸽子蛋门厚硬,却又符合公棚大奖鸽的身形模式。这一点,暗合了漂亮脸蛋长不出大米,完美身形得不到高奖的戏言。
手榴弹状的鸽子,是水与火的结晶,是稳定与速度的共存体,是鸽王、团体冠军得主的尚方宝剑,也是可遇难求的神来之笔。
手榴弹状鸽父母选配的心经是:扁圆胸、长背、平龙骨,裆位上提,龙骨和蛋裆有明显落差,形成台阶。起台、起台、再起台!
肥硕母配干瘦雄常能生出手榴弹状鸽。
总结了四种形体赛鸽的优缺点及交配心经,不是为了纸上谈兵,结合公棚设奖和所处地形、气候的要求,再谈身形、速度与获奖的关系,就更有实战的意义。
现公棚多采用两关或三关赛制。
短程最快的三角状鸽,可入训赛条件好的平原赛棚,以求在300、400有抢奖机会。
梨状鸽不仅在300、400有大奖机会,而在500公里决赛时,天好仍有胜算。
玉米棒状鸽虽在300、400得奖几率不大,却常在500公里,特别是艰难赛事中,大有胜算。
手榴弹状鸽是公棚选送的较高境界,有可能兼得各赛程的大奖,虽不是最快,却常能斩获公棚鸽王和团体大奖,更是不可小觑的。
感谢我所拜见的诸多公棚高手,热心而诚恳地将自己的冠军、前奖父母鸽,以及他们有关选配的理念,传授给我。
运动、所有的运动;运动员、所有的运动员,都会对肌肉、体形有着独特的本质性要求,离开了形体和肌肉,去选择运动员,推测比赛的输赢,只能是天方夜谭;离开了对赛鸽形体、肌肉作育的探索,就会背离赛鸽成功的正道
本文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报刊、广电、网站或个人博客如需转载或引用须取得本人许可!
&? (117次)
<FONT COLOR="#14-11-16 23:00:49
&? (149次)
<FONT COLOR="#14-11-15 23:42:48
&? (145次)
<FONT COLOR="#14-11-15 23:34:40
&? (117次)
<FONT COLOR="#14-11-11 23:32:57
发表评论:
注:如果要使用用户名发表评论,请先到各地鸽舍首页,已登录的鸽友可直接发表。
以上信息由鸽舍自行提供,该鸽舍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
中国信鸽信息网胡刚:冠军父母身形合配的规律一(图表)_日志_敏哲鸽舍
- 赛鸽资讯网
胡刚:冠军父母身形合配的规律一(图表)
来源:胡刚&&
发表时间: 9:27:14&&
浏览数:777&&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之胜在于心。
&&&&&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鸽友们在享受了去年胜利的欢乐,承受了去年失败的痛苦之后,无不静下心来,苦思冥想着制胜的绝配。
&&&&& 毫不夸张地说,一配定天下、一配决胜负,配鸽的成败展示着赛鸽家整体水平的高低。
&&&&& “种、养、训”三字要诀细分起来,仅一个“种”字就包含着选种、配种、育种三个细节,而枪打十环的核心就是“配种”。
&&&&& 配种又可细分为近交、远交、杂交、杂杂交;配眼、配骨、配膀、配身形、配肌肉诸多要点。本文讨论的主旨,是将配对的要旨,细化到对雄、雌身形选配的规律上来。
&&&&& 下文我将结合本棚连续作出家赛、公棚数百次冠、亚、季军的实践和遗传学的基本理论,对冠军父母形体合配的规律,探索如下。
&&&&& 一、种鸽身形交配的归纳
&&&&& 1.& 在赛鸽运动中,中型或偏小体型赛鸽,常会在中远程夺冠,对这一普遍规律,资深鸽友都是认同的。怎样选用身形大小不同的种鸽,才能作育出适飞身形的赛鸽来,是我们总结的要点。
&&&&& 2.&&& 绝对的大与绝对的小的赛鸽,是不常见的。除此之外,我们可将赛鸽大略分为大、中、小三个类型。按照大配大、大配中、大配小、中配大、中配中、中配小、小配大、小配中、小配小的排列,囊括了我们鸽友对种鸽交配身形的九种基本组合。
&&&&& 3. 在四十多年的赛鸽作育探索中,我成百数千次地运用这九种基本组合,作出过数千赛鸽。冠军就是作育方法是否正确的直接物证。
&&&&& 二、冠军父母身形合配的理论指导
&&&&& 冠军父母身形合配,是建立在遗传科学基础之上的,我棚用以下遗传学的理论作为实践的有效指导。
&&&&& 1. 回归理论
&&&&& 回归理论是遗传科学的基本定理。换成白话说,动物身材的高低、长短都有一条中线。以人为例,大个配大个,多生中等个子;小个配小个,也多生中等个子。如果两个2米以上的人婚配,代代都生超大个子,后代早就戳破了天;小个子几代再连生更小的个子,儿孙就会变成了蚂蚁。
&&&&& 正是由于回归定理的作用,黄种人身高基本中线,男在1.68米,女在1.57米左右。赛鸽体形大小也是遵从回归理论的。
&&&&& 2. 伴性遗传和限性遗传规律
&&&&& 复杂的科学理论,难以被大多鸽友理解,但又决定着赛鸽的遗传。
&&&&& 伴性遗传规律,以人的遗传来解释,更简单明了。父亲的遗传特征,会双向遗传给女儿和儿子;而儿子更多的显性遗传着其母亲的特征;外孙的身上最多的继承着外祖父的遗传特征;同时祖父的遗传特征也会在儿子、女儿、孙子、孙女身上凸显出来。
&&&&& 如色盲,父可传子,也可由子中断,传女则必色盲。
&&&&& 母若色盲,则儿子必为色盲,孙子中断色盲遗传,孙女不是色盲,却为色盲基因携带者;女儿本身不色盲,却为色盲隐性遗传基因携带者,外孙却又为色盲,外孙女终止色盲遗传。
&&&&& 伴性遗传规律又可推出,孟德尔分离规律和分离比规律,有志于研究赛鸽遗传的朋友,应去细读遗传学形成和发展的基本知识,以指导赛鸽的作育。
&&&&& 复杂的遗传学规律,我们不再细说。
&&&&& 三、九种基本配法
&&&&& 基于以上理论,我们将九种基本配法所出赛鸽体型列表如下:
&&&&&&&&&&&& 种鸽九种基本配法所出子代体形大小一览表
&&&&&&&&&&&&& 大♂大♀中♂中♀小♂小♀
&&&&&&&&&&& 1大♂ × 大♀★★★★少少
&&&&&&&&&&& 2大♂ × 中♀★★★★少少
&&&&&&&&&&& 3大♂ × 小♀少★★★★少
&&&&&&&&&&& 4中♂ × 大♀★少★★★少
&&&&&&&&&&& 5中♂ × 中♀较少较少★★较少较少
&&&&&&&&&&& 6中♂ × 小♀少少★★★★
&&&&&&&&&&& 7小♂ × 大♀少少★★★★
&&&&&&&&&&& 8小♂ × 中♀少少★★★★
&&&&&&&&&&& 9小♂ × 小♀少少★★★★
&&&&&&&&&&&&&&
&&&&& 细读种鸽交配一览表,我们可以发现以下规律:
&&&&&&&&&&&& 1. 小雄配大、中、小雌,均可作出适飞的中雄、中雌、小雄、小雌;
&&&&& 2. 大雄配大、中、小雌,尤其是配大雌和中雌很少作出小体型的雄和雌;
&&&&& 3. 中雄配中雌、大雌,也不易作出偏小体型的幼鸽来。
&&&&& 4. 九种交配均可作出中体形赛鸽,而大雌、大雄、小雌综合九种交配做出量较小,符合回归理论。
&&&&& 四、肥硕母配干瘦雄是作育冠军的秘诀
&&&&& 1. 小雄配小雌虽能出中、小体形的幼鸽来,但所出中、小体形的幼鸽,往往肌肉力量稍欠,夺大奖难。
&&&&& 大雄配大雌所出大体形幼鸽,大多垮、松、沉、龙骨厚,易飞短程好天,难飞远程艰难赛程。所出中体形幼鸽,肌肉多暴涨、量大,多属训赛鸽类型,适合反复家训、随时调养的家赛;交送公棚难得奖。
&&&&& 3. 中雄配中雌是最不容易掌握的配法,会生出比大配大,所出更松垮的大体形废鸽来。此配所出小体形鸽,会因小而失力,难得大奖。
&&&&& 4.& 易作育出中、小体形适赛鸽的6、7、8、9种配法,较好的配法是,小雄配中雌;更好的配法是,肥硕大母配干瘦雄。这两种配法,所出的中小体形赛鸽,多紧、实、饱,力量较足,常常能斩将夺冠,赢得大奖。
&&&&& 俗语道,父好好一坡,母好好一窝。肥硕母对干瘦雄符合差异性交配的杂交原则,所出中小形适赛幼鸽,多且不说,还常会作出形体缩小如父亲,肌肉暴涨如母亲;膀羽骨架如父亲,力量速度如母亲的优势鸽来。难怪大名鼎鼎的詹森019、盖比娇小号都是举世夺目的小体形黄金种雄,这一点我也曾在欧洲著名赛鸽家中屡见。
&&&&& 大母配瘦雄,冠军你也行!
&&&&& 五、我棚冠军父母身形图像对比
&&&&& 用语言来叙述肥硕母、干瘦雄不是很直观。种雌肥硕,大到何等?种雄干瘦,小到怎样?
&&&&& 下面用照片直观地展示一下,我棚近年作出公棚冠军,父母的真实身形对比。
&&&&& 1. 公棚三项指定冠军、鸽王亚军,“中原秀女”父母身形对比
&&&&& 雨点为肥硕种雌,灰色为干瘦种雄
&&&&& 大小对比很明显,仅胸围雌比雄就多了5公分。
&&&&& 2. 北方公棚三项指定冠军,父母身形对比
&&&&&&&&&&&& 雨点为肥硕雌,灰为干瘦雄
&&&&& 种雌比种雄胸围大4公分。
&&&&& 3. 11年秋公棚决赛冠军“大漠裸飞”父母
&&&&& 胸围对比,肥硕母比干瘦雄大4.8公分。
&&&&& 以上冠军父母三配对,我们对其身长、膀长、胸围都做了认真的测量。因为,所有的真实落实在数字上的时候,才显得更加确切和明了。
&&&&& 三羽肥硕母平均身长29厘米,膀长34.3厘米,胸围33.8厘米;
&&&&& 三羽干瘦雄平均身长26.6厘米,膀长30.3厘米,胸围29.6厘米。
&&&&& 两者三项数据相减,肥硕母较干瘦雄身体长2.4厘米,膀长4厘米,胸围4.2厘米。按动物公母的体形来看,雄性应比雌性雄伟高大,加上这一因素,肥硕母之大,干瘦雄之小,理应对比更加明显。
&&&&& 4. 翰林存折
&&&&&&&&& 获得12次700公里各项冠军,后代百羽前奖的“翰林存折”,
&&&&&&&&& 身长仅27厘米,胸围28.2厘米,确实是一羽干瘦小体形种雄。
&&&&& 鉴于网络文章字数的限制,将本文分上下篇发布。下篇为:《冠军父母身形合配规律》二,是全文不可分割的主要内容。从40羽冠军父母及冠军本身作育的详实统计,得出规律性认识。请鸽友查阅。
用户名:&密码:如何育出公棚优势鸽?
14:41 来源:搜鸽网 点击数:
概述: 打公棚赛,每位鸽友都希望送上自己的优势鸽,然而在挑选中,如何能育出送上公棚赛的优势鸽?在众说纷纭中,每个人却有着各自不同的见解。
& &打公棚赛,每位鸽友都希望送上自己的优势鸽,然而在挑选中,如何能育出送上公棚赛的优势鸽?在众说纷纭中,每个人却有着各自不同的见解。  所以有朋友经常在网上和我联系,探讨这个话题。在这一文里,我以自己有限经验表述一下自己的观点,以飨读者,愿望是彼此交流能有所启迪,如有不当之处,还望闻以戒之。  所谓的优势鸽,指的是针对某一特定赛事,作育具有特定品质优势的鸽子。那么,什么样的鸽子适应公棚赛的特点,并具有品质优势呢?这首先就要从公棚比赛的特点上来考虑,以下我做三个方面的分析:  (一)幼龄早熟  我们知道,全国所有公棚赛几乎都是当年幼鸽赛,这就要求你送的鸽子最好是早熟血统。因为在公棚幼龄鸽的路放中,成熟的鸽子才可能领飞,没成熟的鸽子,一般只可能跟飞,这对以后比赛的归巢率和夺奖率是有很大影响的。  我们不能因为鸽子早熟,产生雄鸽过早撵蛋、雌鸽过早下蛋,而心存忌讳,忽视公棚赛鸽宜早熟的原则。这种情况毕竟只是周期性的、一时可能的不利,但对鸽子比赛逢时和胜算的概率来说,早熟毕竟要比晚熟鸽来得要快、要稳些。  在优秀的早熟品种中,大家可以参考的:外血的有比利时詹森系列、国血的有吴淞小尖嘴系列。注意,例如是日本吴淞、赛阳吴淞、比利时吴淞等杂交鸽,但是李鸟吴淞是属于晚熟的。我们也可以在自己棚里现有的育成品种中,通过实践挑选出早熟的优秀鸽系。  (二)抗病免疫力强  公棚养鸽子,由于数量太大,难于管理,得病率和死亡率要普遍比自己家养的高,很多鸽友鸽子送进去没几周,你就收到了爱鸽的死亡通知书。  这虽然有公棚照顾不周的技术原因,如防疫管理、饮食管理和隔离管理等,但其中也和大群体中病毒容易交叉感染的恶劣环境是分不开的。  人说满患之灾必有瘟疫,就是这个道理,所以送公棚要送免疫力强的鸽子。  在免疫力较强的鸽子中,欧洲有德国鸽子(包括黑鸽和花鸽),国血有吴淞墨雨点黑盖及日本势山灰等,特别是吴淞原种鸽,抗病力是最强的。  (三)短距离速度  大家都知道500公里快速稳定,是参赛公棚决胜之本,离开这一点,其它优势将变得毫无意义。所以,打公棚首先要在速度上追求优秀的血统,遗传上最好是三代稳定的。  在速度上有优势的血统鸽子,欧洲有比利时詹森系列和荷兰灰系列;国内有吴淞小尖嘴系列和日本势山系列。  欧洲鸽体型一般较大,后者体型相对较小。尤其是吴淞小尖嘴、小麻雀系列,品系越纯,体型就小而匀称,手感极好。  综上所述,杂交配对出公棚赛鸽,需要的是育出抗病力强、稳而快的优势鸽。小体型的德国花鸽或国血吴淞血统,配大体型比利时快速鸽血统为最佳。前者抗病免疫力较强,耐力较好,善长距,稳中且有速度,体型较小;后者爆发力强,冲刺性好,善短距,体型较大。两者杂交结合取得优势后代的几率就会较高。  体型的大小在速度运动的特点上,似乎我们人类也是如此。百米赛跑的都是大个子夺魁,小个子则往往会在一千米以上到马拉松中赢得桂冠。  所以,我们的专栏作家胡刚先生曾称小体型干瘦雄配大体型肥硕母是公棚赛鸽夺冠的决胜之门,是很有道理的。这个观点符合公棚赛鸽育种优势的特点。  当然,只要血统路子配对得当,大雄配小雌照样也是会夺冠的。  我的同乡专栏作家袁民先生,他的区冠军“电弧”是个大雄,配上得当的小体型雌,子孙三代上海特比环大奖赛照样高位入赏。  鸽子的外观特点,是根据血统渊源为基础的。如果血统相对较纯,遗传品相就会相对稳定,包括体型的大小,配出的后代如能出成绩也会比较稳定,这是配对获取杂交优势的根本。  鸽子的杂交优势体现的是血统的融合性,我想和雌雄之别没有必然的利害关系。  世界上没有任何种鸽,能有我们吴淞鸽血统杂交的相融性那么好,它们曾经配任何血统都能飞出成绩,只是距离长短不同而已。  所以,没体验过当年吴淞小鼻子系列中小尖嘴、小麻雀品系的人,不容易感受到这一点,也很难分析出吴淞鸽的种性档次。  吴淞鸽的原种在当年狂热的超长距热潮中冲得荡然无存,现在我们能看到的主要是李鸟吴淞,现在很少能见到日本吴淞、赛阳吴淞、比利时吴淞等等,可以说五花八门全走了样子。  当年吴淞的日本军鸽中唯一没有德国鸟,这大概是当年德国纳粹认为和他们日尔曼血统一样只有自己的鸟是优秀血统,所以不出国门,专为自己军用。卖给日本作军鸽,后来遗留在吴淞的,都是抢来的比利时鸟和荷兰鸟,加上日本自己的鸟组成的侵华日军的军鸽队。所以,当年的小鼻子吴淞鸽的本地原种和日本大鼻子军鸽杂交出了一大批快速鸽,可惜就是不容易突破超长距。超长距是杂交李鸟(德国鸟)以后才得到的辉煌。  所以,现在还称得上吴淞鸽的,其实大多数都有李鸟血统,它们是杂交出优势的超长距系列,这是当年上海鸽友热捧超长距的结果。特点是稳定有余,耐力特强,速度不慢,却冲刺不足。  如今这些超长距血统的吴淞鸽,回血偶尔会出别样的,但通常都不会被重视,因为那些出成别样的回血鸽,后代往往因失去了超长距档次(放长距不归)而惨遭淘汰。  当年,上海有一句“短距太快,长距会丢”的老话,说的就是这些返祖的吴淞混血鸽。殊不知,它们很可能是吴淞短距快速冲刺鸽的返祖。如今看来,正合当今时髦呢!  你要不信,就再拿它们配上詹森或其它欧洲鸽系试试,不定就给你育出如今热门的公棚赛冠军鸽!  此话不能说死,也不能多说,不然又要遭拍砖。 & &早熟、抗病、短快的鸽子有很多品种,上面只是举些例子,好鸽子中国有外国也有,不要认为我只是在强调吴凇鸽一定好,其实詹森鸽也好、德国鸽也好、荷兰鸽也好、日本鸽也好、包括现在我们也称源自全世界进口外来血统的台鸽,所有品系都好!只要能根据鸽子品种的特点,合理配对育出适合地方赛的优势选手鸽就行。 & 能用得好的鸽子才是你真正的好鸽子。问题是落在谁的手里应用,谁能应用的最好,这就是个技术问题。这里包括对种鸽鉴别和配对。这是需要你抱着谦虚认真的态度去学习和实践的。  个人观点,可以不屑一顾。种赛鸽四种身形交配的心经-中华信鸽信息网
? ? ? ? ? ? ? ? ? ?
&&您的位置: -
- [育种配对]
种赛鸽四种身形交配的心经发表时间: 9:38:16&&&作者:胡刚
“本能飞”、“肥硕母配干瘦雄”,引起了鸽界热议。可见对赛鸽交配规律性的探索及其总结,对鸽友和我本人来讲,不是一件小事。对公棚前奖鸽作出技术的探索,是我棚当前面临的主要课题。经三年实战,和对各地公棚高手的拜访学习,上手了多羽公棚入赏、大奖、冠军鸽后,对公棚赛鸽四种身形交配有了如下体会和心经。公棚归巢、入赏和大奖鸽,一步一个阶梯,要想夺得大奖,上到冠军高位,离不开对大奖鸽肌肉、骨骼、身形、活力的探索;离不开从细微处对赛鸽形体适飞赛程、地理和天气的探索。说到底,冠军鸽的速度、耐力和夺冠的形体特征,不是无本之木,它是鸽友赛鸽技术高低的试金石;选择种鸽体形是预测和总结交配技术的核心;种鸽形体的交配技术,是我们在解决了公棚归巢率之上,更高层次的艺术追求,是真正的高手对赛鸽运动深邃认识后的感悟,是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我棚入公棚三年,赢得了七项鸽王、20项冠军,经历了三次种鸽体型交配观念的转化。第一年,投石问路,想解决能归巢、能得奖的问题。入棚选择了适合家飞形体的鸽子,虽得大奖,但大奖仅限于平原地区,送的数量也太少,缺少统计意义。第二年,着重解决了归巢率问题。总结了适飞公棚的种鸽身形交配手法,遴选出了入棚幼鸽的原则;使归巢率和指定得奖率达到67.9%。第三年,在解决了归巢率和得奖率的基础上,向更高层次的大奖率进行了冲击。夺得了春赛鸽王冠军、秋赛决赛冠军、指定鸽冠军9项。三年五个赛季,三次对公棚种鸽形体交配技术的提高,总结出了公棚四种身形交配的心经,应该是我棚公棚致胜的主因之一。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不是不知道,就怕没见到。赛鸽的身形,我们总结分为四类:一、梨状;二、玉米棒状;三、三角状;四、手榴弹状。我们先来讨论一下这四种体形的优劣:在讨论前,要强调的是,不同的赛程决定不同的形体特征;同样的赛程,也会因不同的地形、气候等因素,产生不同形体的得奖鸽。此所谓“兵无常态、水无常形”,常胜的鸽友,一定会灵活地去看待赛事和赛鸽的形体特征。归纳出来的以上四种身形特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鸽不同很难将四种身形断然分开。这四种身形都是在矛盾统一体中显示的特殊性,有时很难用明确的语言确切地表述,资深的鸽友我想是能够理解的。1. 梨状鸽最显著的特点是肌肉向前部集中,背部弓起有力,龙骨中长、不高,尾背部收缩较快。这样呈梨状的鸽子,速度必快,但快则必脆,丢失率高。詹森鸽常出梨状鸽的代表作。梨状鸽是最具爆炸性的身形,黑马大奖鸽常具此状。对它的制作,体现着鸽主对速度感的把握,此类鸽肌肉饱满且向前,全身浑圆,气囊饱满,充满激情和力量。距离往往限定在400公里左右易夺大奖,天晴或顺风时,500公里常拔得头筹。而连续多关或艰难赛程,又常常是梨状鸽的死穴。梨状鸽利刃易断,佼佼者易折,归巢率低,大奖率高,非赛鸽高手一般不敢过这虎跳峡。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武松才会常选这条险路走。梨状鸽,大赢大输,玩的就是这个心跳。梨状鸽父母选配的心经是:龙骨前顶、肌肉前倾。向前、向前、再向前!2. 玉米棒状鸽最显著的特点是前胸紧缩,低长龙骨,长背,紧蛋门,后身饱满,全身挂肉少。尤其是玉米棒状鸽后身龙骨与蛋门在同一平行线上,持握时手感舒服。高手会从玉米棒状鸽的手感上,推测出其700公里远距离、阴雨天快速归巢的能力。玉米棒状鸽的稳定性,决定了此类鸽在公棚交送中,占有较大比例,符合鸽友稳中求胜的想法。稳,看似好事,但资深鸽友常会舍稳求快,一箭中的,抢得大奖才是目的。他们会放弃或者少交玉米棒状鸽,因为送一组,入赏一羽,基本保本,入赏两羽,才可小赢;如果再给这两羽小赢的鸽子,押上重炮,以大减小,到头还是个输字。当然,不排除特别艰难的赛事,玉米棒状鸽夺得大奖的可能性。选用玉米棒状鸽,贵在稳字当头,增加归巢率和得奖率。不死必归,烂天常胜,是参赛保本、坏天夺大奖、稳中求胜夺得团体大奖的良策。玉米棒状鸽父母选配的心经是:前胸缩减,龙骨降低加长。背部延展、延展、再延展!3. 三角状前胸饱满,龙骨前端高、后端向上猛收,后身少肉。持握时由于后身肉少,使膀肩开合,裹不住前胸。三角状的鸽子,多膀条较宽,副羽较短,短距离速度超常,性急,中远程特别是艰难赛程,难得大奖。三角状赛鸽,速度快,特别是短程速度更有压倒性优势,国内外300公里以下赛事常独占鳌头,尤为短程赛鸽主所喜爱。由于三角状赛鸽肌肉量大,密度高,后腰缺肉,常常显得前重后轻,一遇喂食过量,会因超重难得大奖。此类鸽适合严格的家养调训制度,许多高手运用赛鸽技术,在家养中调食、调水、调训、调药,保持创造巅峰,常能使三角状赛鸽,以压倒优势夺得短程赛冠军。但是三角状鸽难适应公棚多关养、少训练的管理方式,此类缺少本能飞的赛鸽常在公棚赛中丢盔卸甲。三角状鸽父母选配的心经是:扩充胸部肌肉,提高前龙骨厚度,增大前后龙骨提收的角度。提收、提收、再提收!4. 手榴弹状此类鸽多是梨状和玉米棒状鸽适配的优势产物。它将梨状置于前身,将玉米棒延展于后身,形成手榴弹状。这类鸽速度适中,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稳定性。在公棚多关艰难赛事中,常会表现出色,综合鸽王多见此类身形。手榴弹状鸽是激进和保守的综合体,是0.618黄金分割的产物。由于手榴弹状鸽来自于以上三种体形的交配综合,所以对其选配与选择,只有资深鸽友才能掌握其要诀。微妙在于,高手可在一羽手榴弹状的赛鸽身上,通过持握和对父母的分析,敏锐地判断出它更偏向于以上三种形体的某一类型,从而推断出这羽手榴弹状的鸽子,更偏向具有速度、稳定和艰难赛程的哪项特质,以此作出正确判断。比如将梨状鸽和玉米棒状鸽交配,常会出一种前胸饱满,却又不太宽;龙骨前高,却又不太厚;后背延展性较梨状鸽要长,龙骨却又不像玉米棒状鸽那么长,却又像玉米棒状鸽一样,不向上猛收,呈低平状。这种长背短平龙骨的结构,常会形成蛋门较宽的体形特征。用手从蛋门往龙骨处回摸,会明显地感到指头碰着龙骨后端,形成一个台阶。家赛的鸽友均不喜欢这类蛋门上提,龙骨下坠的鸽子。但是如果这类鸽子蛋门厚硬,却又符合公棚大奖鸽的身形模式。这一点,暗合了漂亮脸蛋长不出大米,完美身形得不到高奖的戏言。手榴弹状的鸽子,是水与火的结晶,是稳定与速度的共存体,是鸽王、团体冠军得主的尚方宝剑,也是可遇难求的神来之笔。手榴弹状鸽父母选配的心经是:扁圆胸、长背、平龙骨,裆位上提,龙骨和蛋裆有明显落差,形成台阶。起台、起台、再起台!肥硕母配干瘦雄常能生出手榴弹状鸽。总结了四种形体赛鸽的优缺点及交配心经,不是为了纸上谈兵,结合公棚设奖和所处地形、气候的要求,再谈身形、速度与获奖的关系,就更有实战的意义。现公棚多采用两关或三关赛制。短程最快的三角状鸽,可入训赛条件好的平原赛棚,以求在300、400有抢奖机会。梨状鸽不仅在300、400有大奖机会,而在500公里决赛时,天好仍有胜算。玉米棒状鸽虽在300、400得奖几率不大,却常在500公里,特别是艰难赛事中,大有胜算。手榴弹状鸽是公棚选送的较高境界,有可能兼得各赛程的大奖,虽不是最快,却常能斩获公棚鸽王和团体大奖,更是不可小觑的。感谢我所拜见的诸多公棚高手,热心而诚恳地将自己的冠军、前奖父母鸽,以及他们有关选配的理念,传授给我。运动、所有的运动;运动员、所有的运动员,都会对肌肉、体形有着独特的本质性要求,离开了形体和肌肉,去选择运动员,推测比赛的输赢,只能是天方夜谭;离开了对赛鸽形体、肌肉作育的探索,就会背离赛鸽成功的正道。规律在何处?念念不见君,连山起烟云!
&&& ?& (10/5/17)
&&& ?& (09/8/13)
&&& ?& (09/8/3)
&&& ?& (09/8/3)
&&& ?& (09/8/3)
&&& ?& (09/8/3)
&&& ?& (09/7/27)
&&& ?& (07/3/20)
分辨率: &中华信鸽信息网&& 版权所有
电话:025-99078&&邮箱:
CopyRight & <font color="#02-2015
( CRP)www.xingewang.com.cn, All Rights
《国家信息产业部ICP信息备案中心》
本站网络实名:信鸽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雄是公还是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