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钱新郎接新娘堵门游戏盖头有是如花有是王母的那个是什么游戏

[转载]散文研讨:贾文清作品
&&&&&&&&&&&&&&&&&&&&&&&&&&&&&&&&&&&&&&&&
&&&&&&&&&&
&&&&&&&&&&&&&&&&&&&&&&&&&&&&&&&&&
&&&&&&&&&&&&&&&&&&&&&&&&&&&&
&&&&&&&&&&&&&&&&&&&&&&&&&&&&&&&&&
普济寺安抚远方飘逝的灵魂
&&&&&&&&&&&&&&&&&
&&&&&&&&&&&&&&&&&&&&&&&&&&&&&&&&&&&&&&&&&&&&&&&&&&&
普济寺,坐落在西宁市南门外体育场门口,与著名的青唐城古城墙只有几步之遥。以前,这里是西宁市的南城门所在,南城墙就筑在这一条线上。现在,南城墙早被夷为平地,已开发成城市住宅区,起了个响亮到吓人的名字,叫国际村。我去拜访普济寺的时候,普济寺被国际村的高楼包围着,像一片飘落在地上的树叶,一不小心,就要被高楼的森林融化掉。我和普济寺的住持坐在花木葱茏的小院里,可是,外面建筑工地上高耸入云的井架和轰鸣的搅拌机,使我们无法平静地享受小院里的荫凉。终于,我提出了那个令我担心的问题:“普济寺该搬迁了吧?”没想到住持神色安详地告诉我:“不搬。国家重视保护古建筑,他们这一片的规划都是围绕着普济寺设计的。”我从心里长松了一口气,一个城市不管如何现代如何繁华,它总要守住它的历史。而古建筑,就是这些历史的见证者,一段段尘封的往事,都隐藏在这些无言的古建筑里。
如果说,角厮罗古城墙见证了青唐城的繁华。那么,普济寺则见证了明清时期西宁市的又一次繁华。那时候,山西、陕西的商人大量涌入西宁城,开创了西宁的又一次商业盛市。只不过,普济寺掠去了商业兴隆的面纱,看到了繁华背后山陕商人艰难曲折的经商路程。因为,它是厝放客死他乡的商人们棺木的地方。
这里有必要说说山西和陕西的商人。历史上“晋人善商”。晋人为什么“善商”?据清朝乾隆年间的《太谷县志》上记载,说山西太谷县“土地瘠薄,民多而田少……故耕种之外,咸善谋生,跋涉数千里率以为常……”“土地瘠薄”,我们已从“农业学大寨”时那一圈圈开在山坡上的梯田中领略到了。把一生的汗水洒在那一块块贫瘠的土地里,却换不来足以果腹的粮食。怎么办?他们把迷惘的目光投向家乡之外的辽阔天空,试图用一个男子汉的强韧筋骨走出另外一条摆脱贫困的大道。于是,他们拉起骆驼,背起褡裢,驮载着货物也驮载着希望,驮载着汗水也驮载着艰辛,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到自然资源丰富但商品奇缺的边远山区,用手里的商品换取口外的皮毛、药材、畜牧产品。这样,就形成了历史上的“晋商”,久而久之,这些商人积累了巨大的财富,山西遂成了“海内最富”。
当时的山西商人有多富,我们无法想象。直到现在,如果我们去过平遥古城,就能领略当时山西富商的气派。平遥古城的“日升昌”票号,是中国的第一家民办银行,开创了存、贷款业务和异地汇兑业务。从此,商人结束了携带着大量的银钱赶路而担惊受怕的日子。而在平遥古城的大街上,像“日升昌”这样的票号,是鳞次栉比,一家挨着一家。所以,平遥被称为中国明清时期的“华尔街”。
如果说平遥古城是山西富商们的工作场所,那么,山西的祁县和太谷县,则是商人们的生存家园。著名的乔家大院就坐落在祁县。它是主人乔贵发当年只是“走西口”队伍中的一个青年农民,来到口外后,从当铺里的伙计干起,慢慢地开设了“复盛公”商号。而正是这个复盛公,奠定了一个城市的商业基础,这个城市因此而崛起。所以,在内蒙,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那么,他在家乡的宅院盖得不管有多么豪华多么气派都不为过。
山陕商人有如此雄厚的商业实力,他们不可能遗忘掉坐落在湟水谷地,民风淳朴的西宁城。西宁有雪白的羊毛,这种羊毛在所有的畜产品中出类拔萃,在国际市场上被称为“西宁大白毛”,还有黑色的紫羔皮;西宁有名贵的药材,冬虫夏草、人参果、大黄;西宁还有闪烁着奇丽色彩的民族工艺品,所有这些,都是世人眼中极其珍贵的物品,只有富贵人家才置办得起,用以炫耀家资的阔绰。
于是,精明的商人牵着骆驼,驮载着货物,也带着他们的希望和风俗来到了西宁古城。在清朝乾隆皇帝举行登基大典的那一年,第一批山西商人走过了漫长的路途,来到了西宁古城。他们卸下驼背上的布匹、茶叶,换回西宁人手中的皮毛,药材,再长途贩运到外地。他们带来的商品使西宁人眼界大开,很快就销售一空。商人们发现了这一块经商的风水宝地,越来越多的山陕商人来到了西宁,他们在西宁开设铺面,建立商号,最早出现在西宁的商号是山西人开的“晋益龙”和“合盛裕”。这两家商号把苏杭的绸缎、天津的布料、安徽的文具、四川的竹编、江西的瓷器、湖南的茶叶、宁夏的大米以及陕西的干果和兰州的烟叶摆放在柜台里出售,使西宁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第一次出现了域外的商品,市民们争相购买,赞不绝口。
于是,商家又去组织更多的货源。这些货物需要长途贩运,西宁又出现了一个新的行业——过载行。就是专门替商人拉运货物的脚户,自己也兼做客栈和转手的生意。人们给做这行生意的人家起了个名字,叫歇家。那时候,西宁城里最大的歇家有四家,他们是福盛店、庆泰店、洪顺店和义成店。
货物由过载行的脚户们源源不断地运到西宁城,山西商人的生意越做越大了。他们四处搜集采购新鲜奇特的商品,拉到西宁城里出售。1933
年,一家山西商号从天津采购了一批水果糖,西宁人第一次见识了这种亮晶晶的糖果,有钱人家便争相购买,以尝了一块“洋糖儿”为荣。又有一家商号进了一批肥皂,市民们买来一试,洗出来的衣物又鲜又亮,和那种用猪的胰脏砸出来的肥皂简直有天壤之别,大为惊奇,称之为“洋碱”。据说,那会儿的阔太太小姐们以用洋碱为时尚,洗完衣服后,总要保留一点淡淡的肥皂味道。可是,也有的商品连商家都不知道做何用途,因而放在店里长期无人问津。也是三几年,西宁市的一家商号进了一批美国产的汽油。西宁人没见过这种有股怪味,还带点颜色的清水水,不知道它是干什么用的。问掌柜的,掌柜的也说不上。后来,过了一年多,有一个在外地做大生意的客商来到西宁,才知道,汽油是照明用的。掌柜的率先买了一盏汽灯挂在门口,人们发现,这个汽灯比家里的清油灯盏又高级出许多。于是,有钱人家纷纷购买汽灯,汽油又很快销售一空。
在山西商人开店铺设商号做生意的时候,从陕西(当然,别的省份也有,不过,总是这两个地方的商人居多)来的商人在资本上稍逊于山西商人。但他们大多有手艺,在西宁城里开设小作坊,前店后厂,加工出售自己的产品,也因此慢慢积累了资金,闯出了名气,和山西商人一样跻身于富商的行列。
第一个在西宁展示手艺的陕西人叫赵春庆,他于清朝同治八年,也就是1871年来西宁后,就在南山根底下修建了一座砖瓦窑,手工烧制青砖、青瓦。后来,他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到解放时,他的家族已拥有了八十多座砖窑,两台制砖机,两台压瓦机,基本上就是一座小型的砖瓦厂。
以前在西宁比较有名气的陕西商人还有:刘德才,他在玉井巷开设了“长盛德”炮坊,专门制作鞭炮,使西宁人在过年时第一次点燃了爆竹。杨喜娃,他有做鞍鞯的手艺。来西宁后,他改进工艺,专门用互助北山林场的桦木做鞍鞯,做出了风格独特的“西宁马鞍”,在市场上特别走俏。赵兴海,他会搓麻绳。当然,麻绳现在是用不着了,可在当年,麻绳是必不可少的生产生活用品。赵兴海做出来的麻绳结实耐用,在当时很有名气呢,人们纷纷购买,他也因此赚得了一份不菲的家业。值得一提的是,到了民国的时候,有一个小手艺人,人们连他的名字都不知道,只知道他姓王。西宁人把外地人一律叫“客娃”,就叫他王客娃。王客娃有一手做馒头的绝活,他蒸出来的馒头又糍又喧,像千层饼一样,可以层层剥开。而掰下一小块泡到碗里,又可以泡出来一大碗馒头,喧得像面包一样。他蒸馒头的时候不用手抟,用刀切下面剂子直接摆到笼屉里,人们就给他的馒头起了个专有名字,叫“王客娃刀把”。从此,西宁人把馒头又称作“刀把”,把城市里有工作轻松挣钱的人叫“吃刀把”。呵呵,题外话。
山陕商人大批涌入西宁城,必定带动了商业贸易的繁荣,商号多了,其他行业也随之兴起,开饭馆的,开客栈的,钉马掌的,糊顶棚的,卖小吃零食的,还有钉碗补锅的……据说,到了清朝光绪年间,在西宁开大商铺的山陕商人就有五十多家,小摊贩小作坊不计其数,故此有“客娃满半城”之说。这么多“客娃”聚在一起,难免有许多事物纠纷。他们就想有一个组织,来出面安排调停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于是,成立了“旅青山陕同乡会”,并商议集资修建一座“山陕会馆”。对商人来说,钱不是问题。很快,资金筹措到位,在一位姓祁的木匠的带领下,修建了一座豪华的山陕会馆。现在,这座会馆还在,青砖粉墙,雕梁画栋,可以想见当年的繁华与气派。只可惜,失于保护,被一个什么街道工厂占用。到了2006年,国家重视保护古文物,筹巨资重新整修了山陕会馆,会馆面貌焕然一新。其中有许多楹联匾额很值得一看,是我省著名的书法家们题写的,有李海观、方标、樊华、石映浩等人的墨宝。在会馆左侧的财神殿门口,有这样一幅对联:“只有几文钱你也要他也要给谁是好;不做半点事朝也拜暮也拜叫我如何。”即便这样,还有许多人在撅着屁股烧香磕头。
有了会馆,山陕商人的生意做得更加顺畅了。到了1911年,西宁市商会正式成立,推选大商号的经理担任会长。我统计了一下,到解放后公私合营,共有十四个大商号的经理担任会长,其中山西人就占了八位,还有一位连任两届。那会儿,山陕商人在西宁市场上几乎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最大的商号是一个叫陈子昌的山西人开的,叫“庆盛西”店,经营金银首饰、绸缎布匹、鞋帽百货。所有商品一律从北京老字号进货,因而保证了商品的质量。用今天的话说,他们卖的全部是品牌。当然,他们的消费对象也全是有钱人,穷人是进不起庆盛西的。
最大的食品店是山西人开的,叫个“恒聚成”店,卖茶叶糕点、干鲜调料,还卖西宁人从没见过的海鲜,他们还自己炮制腌菜,自己酿造调味品。据说,他们店里光是醋的酿造方法就有很多种,有“快醋”、“慢醋”之分。我小时候,我的外公从街上买回几条鳝鱼,不会杀,就拿斧头在院子里乱剁,弄得一院子血淋淋的到处都是蠕动的鳝鱼,我吓得躲在角落里放声大哭。外公就抱怨:“这个张世锡,把蛇板抓上了,也不教给个烧的办法。”张世锡是恒聚成的老板。其实那会儿已是七十年代了,张世锡早都不知作古多少年了,他的店铺也早已消失,可老百姓还记着他的名字,可见恒聚成店在西宁城中曾产生过多大的影响。
最大的饭店也是山西人开的,叫个“福义园”饭店,坐落在大新街,是个四合院,有房屋39间之多。大概也是属于高档酒楼一类,因为它从不接待零星散客,专门承包宴席。一桌饭资要银元二十块。我算了一下,以三十年代为例,那会儿一块银元就可以买面粉30斤,鸡蛋100个,清油8斤,大肉10斤。由此,可以算出这桌饭的规格档次了。可以想象,那个时候这座福义园酒楼是怎样的高朋满座,觥筹交错;夜夜笙歌,流光溢彩。古老的西宁城因这些外帮商人竟也有了几分富贵景象。
他们的总部“山陕会馆”更是门庭若市,热闹非凡。刚开始还是商议事物,祭拜诸神的场所,后来,渐渐演变成了文化娱乐场所。唱戏的,杂耍的,以至后来演电影的,都在山陕会馆的戏台上演。会馆门口就有无数个卖香烟的,卖瓜子的,卖干板鱼的,蜡花豆的,拉洋片的,撂地摊卖大力丸的。熙熙攘攘,好不热闹。因而,那个时候西宁人骂闲得无聊之人时就说:“你没干头了隍庙里浪去,会馆门上转去。”
实际上,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脑海里经常浮现的,却是前一阵子刚热播过的电视剧《闯关东》。山西并不是富庶之地、鱼米之乡,是因为“土地瘠薄”才跑出来做买卖的。也许,他们当年走的路,就和“闯关东”的路一样艰难曲折,充满艰辛。在那个交通落后,信息闭塞的年代里,商人们怎样靠着肩扛手拉、骡马贩运一步一步走到西宁来的,我们不得而知。只有一首歌印证了那个时代商人们艰难的历程:
&&&&&&&&&&
哥哥你走西口,
&&&&&&&&&&
小妹妹我实在难留。
&&&手拉着哥哥的手,
&&&&&&&&&&
送哥送到大门口。
&&&&&&&&&&
哥哥你走西口,
&&&&&&&&&&
小妹妹我有句话儿留。
&&&&&&&&&&
走路要走大路上,
&&&&&&&&&&
人马多来解忧愁。
这首“走西口”,把年轻商人们抛家舍业,长途跋涉的哀伤表达得淋漓尽致。即便这样,出来经商的人也不都是个个满载而归的。一个成功者的背后隐藏着无数个失败者。在巨大的财富积累后面,山陕商人付出了极其昂贵的人生代价。有的人成功了,发了大财,而有的人却是血本无归,以失败而告终。有一些山陕商人,恕我隐去他们的名字。有一个人,他从小就没见过父亲的面,因为在他还没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就跑出去做生意了。他听同村庄的人说,他的父亲走的是西北这一条线。他长大后,就出去寻找父亲。他到处寻问,整整找了三年,最后在西宁街头碰到一个老人,他向老人打听父亲的情况,探寻之后,原来这个老人竟然就是他的父亲。还有一家父子三个人,父亲先跑出去做生意,整整二十年没有回家,也没有音讯。哥哥长大后出去找父亲,这一找也没有了音讯,弟弟长大后又出去找,又找了三年,盘缠用完了,就靠乞讨为生。有一天,他口渴难耐,向一位卖菜的老农讨要一个萝卜。仔细一看,这个衣衫褴褛的农民竟然就是他的哥哥,而他们的父亲,终是音信杳无……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了,我在想,在兄弟两个出去找父亲的时候,他们的母亲,也是当年那个年轻的妻子,在家里过的是怎样望眼欲穿、以泪洗面的日子啊。如果把“走西口”仅仅理解为年轻夫妻的离别之情,似乎有点太肤浅了。
这是做生意没有成功的例子。即使有些商人生意成功了,发了大财,可是商业竞争中的残酷,商场上的缁铢必较、尔虞我诈、互相倾扎,使这条艰难的经商之路实在充满了太多的凶险和酸楚。第十任商会会长高子龄,开着恒庆成商号,最红火时是山陕商人中的首富,统领着西宁城所有的大小商号。可是,由于商业变故加上政治原因,高子龄最后不得不煮上几个鸡蛋上街叫卖。因此,那个时候西宁城里流传着这样一句歇后语“高会长卖鸡蛋——没法儿了”。
生意上的事情瞬息万变,让人无法说得清楚。这就想到了商人的回家之路,有的商人发了大财,当然是金银财宝满载而归,衣锦还乡了。也有的商人没发财,但也能平平安安地回到家里。还有的商人发财了,却很不幸,客死他乡。但没关系,他有钱,可以请过载行帮忙把亡灵送回家乡。最不幸的是这样一类人,他们满怀希望地从家乡走出来,加入到经商的队伍中,期望能赚回银钱改变生存状态。然而很不幸,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失败了。更为悲惨的是,他们不但没有赚回银钱,还因为疾病、因为灾荒,他们把自己的生命也丢在了异地他乡。
由于有同乡会,有山陕会馆,他们的亡灵还不至于暴尸荒野。但同乡会捐赠的钱极其有限,只能买一口薄棺材,把灵柩寄放在寺庙里,待他的家人在方便的时候运回老家。刚开始,灵柩可以寄放在“山陕义院”里,可是亡故的商人多了,义院寄放不下。这样,普济寺就出现了。实际上普济寺并不寄放灵柩,在普济寺的旁边,有一座“寄骨寺”,棺木就厝放在这里。寄骨寺里供奉着专管尸骨的“骨魂”神像,令人望而生畏。
千里迢迢地跑出去做生意,却客死他乡,家人的悲痛自不待言。但人亡故了,一定要把尸骨运回老家去,落叶还要归根呢。有的人家等条件稍有好转或子女长大成人,就到西宁来转运亲人的灵柩。
那会儿转运灵柩一般不用车辆。亲人已经亡故了,再让他长途跋涉受尽颠簸之苦,于心不忍。于是,多数人家雇两头走骡,一前一后,中间绑上轻便结实的担架,俗称“架窝子”,由两头骡子驮着走。那时候的人迷信,不愿意把骡子雇给运送灵柩的人家。主人为了雇到走骡,就得多掏银钱,而且还要给骡子披红挂花,以辟邪趋吉。棺木抬起时,要在灵前燃放鞭炮,还要给赶骡子的脚户披红挂花。所以,当时的西宁城里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
&&&&&&&&&&
热热闹闹的东大街,
&&&&&&&&&&
冷冷清清的西大街,
&&&&&&&&&&
揣揣摸摸的北大街,
&&&&&&&&&&
吹吹打打的南大街。
其它三大街且不管它,南大街就是因为南山下有一片荒冢,人们出殡都要经过南城门,也因为搬运灵柩的山陕商人起脚前要举行个仪式。
那时候的路途相当难走,走进小峡口,就如同进了鬼门关,“地拔双崖起,天余一线青”。一条窄窄的羊肠小道,上面是突兀的石崖,下面是滔滔湟水河,那会儿的湟水比现在大多了,河水汹涌,响声雷动。脚户们战战兢兢地走在这条小道上,还得大声喊叫,让对面路过的客商停下来。否则,狭路相逢,谁也走不过去。
这些商人们经商的经历让人扼腕叹息,他们回家的路途竟也是这样的艰难。
一批灵柩运走了,又一批新的灵柩寄放在“寄骨寺”,每当它们起程时,就在普济寺披红挂花,燃放鞭炮。转运灵柩的亲人们流着感激的泪水和寺院的庙官们告别,感谢他们对亲人亡灵的照顾。普济寺,曾经安抚过那么多飘逝在远方的灵魂。后来,寄骨寺不再寄放亡灵,被拆了。普济寺还在,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在默默诉说着曾经发生的故事。可是,它被巍峨的国际村包围了,谁还有耐心听这些诉说呢?然而,它依旧在默默地诉说着,毕竟,在它的前面,还有一片保留到至今的地名,叫山陕台。那是留给曾经的山陕商人的。
&&&&&&&&&&&&&&&&&&&&&&&&&
&&&&&&&&&&&&&&&&&&&&&&&&&&&&&&&&&
西宁人传统的婚礼习俗
婚姻是一个人一生当中的大事,是另一段人生的起源,所以,中国人的婚礼很隆重,有复杂的程序,而且每一个程序都包含着深厚的寓意。西宁人的婚礼同样热闹风趣,并且还保留了许多古老的传统礼仪,所以,婚礼在人生礼仪中,是一项最重要的礼仪。
在西宁人的传统礼仪习俗中,主要包括人生礼仪和社会礼仪两大部分。这些礼仪文化绝大部分和中国各地遵从的礼仪一样,但也有很多西宁人自己独特的礼仪风俗。这些礼仪风俗是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沉淀下来的,它们就像河湟谷地淳朴的民风一样,带着岁月的悠然和从容,被这里的人们风奉行着、崇敬着。看看我们的传统礼仪习俗,会感受到河湟谷地人民别样的风俗民情。当然,这里说的是汉族礼仪文化,在西宁的少数民族同胞,也有自己独特的礼仪文化,以后再作介绍。
说媒&&说媒也叫“走茶叶”,是指媒人穿梭于两家之间说媒撮合的时候,提的礼物就是茶叶。为什么要用茶呢?究其原因,一是茶树比较特别,明代有个叫郎瑛的人,写了一本《七修类稿》,里面有这样的记载:“种茶下子,不可移植,移植则不复生,故以喻女子受聘”。所以,把女子受聘,也叫“吃茶”。《红楼梦》中就有王熙凤戏谑林黛玉:“你既吃了我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家作媳妇?”西宁人延续了这种古俗。第二个原因,是西宁没有茶树,不产茶叶。茶叶从遥远的南方千辛万苦地运送过来,就成了稀罕品。所以到女方家说媒,拿着茶叶显得比较郑重。西宁人不仅说媒,走亲戚看朋友也也喜欢拿茶叶,认为茶叶是贵重礼品,提上茶包就显示出对方在自己心目中的位置。尽管茶叶并不贵。
媒人第一次上女方家提亲,就拎上一包茶叶,外面包上红纸。来到姑娘家后把茶叶放在大红面柜上,向姑娘的父母介绍婆家的情况,介绍女婿的人品,并且征询姑娘父母的意见。所以这一次拿的茶叶叫“提话茶叶”,姑娘的父母如果同意,就留下提话茶叶,如果不同意,当然也留下茶叶。把人家拿来的礼物当面退回去,似乎显得不近情理。只是在吃饭的时候,用招待的饭食含蓄地表达出来,“成了是拉条儿,不成是面片”,如果愿意,就做一顿拉条儿,表示常来常往不断头。而如果不愿意,就做一顿面片,媒人一看,也就明白,这桩媒做不成了。当然,在以前,婚事成不成的主要原因,在于讲究门当户对,用西宁人的话说,叫“砖大门对砖大门儿,土大门对土大门儿”。如果两家贫富悬殊,或门第不当,那婚事十有八九是不成的。
咱们按同意的方向走。
&姑娘家收下茶包,意味着可以考虑婚事。媒人和婆家人不敢怠慢,抓紧行动。在第三天或第四天,就由媒人拎着茶包再次上门。这一次拎的茶包比较多,分成若干份,每份两包,外面依旧包上红纸,分送给姑娘的舅舅、伯伯、叔叔等,有几个长辈就送几份。当然,女方家也不闲着,在接到媒人要上门的通知后,早已把这些亲眷们请到自家的炕上坐定,备好饭食等待。媒人上门,再次介绍男方家情况,并就婚事如何备办,征询女方家的意见。这回提的茶叫“头回茶叶”,也叫“说茶”,意思是正式说媒。如果姑娘家同意,亲属长辈也没有意见,媒人则高高兴兴地吃饭喝酒,箸觥交错之间,表示已认可了这门婚事,并就订婚、送彩礼、择喜日等事项先进行粗浅的商议。
&之后,媒人还要选一个日子,第三回上姑娘家送茶叶。当然,这一次送的茶叶就不止单纯是茶叶了,还要加上核桃、桂圆、红枣等干果。拿的分量也多。茶包上面不仅贴红纸,红纸上面还要贴上金黄色的双喜字。这一次的茶叶也有个名堂,叫“桃果茶”,寓意是“讨得结果、择吉定亲”。娘家人照例准备丰盛的酒食招待媒人,饭桌上,即把列好的礼单及送礼、订婚的日子一并告诉媒人,好让媒人转告婆家及时准备。当然,现在社会进步了,年轻人相识的机会很多,似乎不用媒人来回撮合了,但在农村,不管小两口是怎么认识的,在商议婚事的时候,还是要请个媒人,一来便于周旋说和,二来,增加婚礼上的气氛。一般情况下,媒人在送桃果茶的时候,还要给姑娘送羊毛衫、大衣、皮包、或者首饰、手机之类的。
&第三次送茶叶,表示婚事基本定下来了,所以这一次的茶叶也叫“定茶”。
订婚。在以前,举行订婚仪式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带点迷信色彩的“合婚”。还是由媒人出面,把男女双方的出生年月,生辰八字等写在一张大红贴上,这种帖子也有一个专用名字,叫“庚帖”。媒人把庚帖写好后,再交给双方的父母,由他们找阴阳先生推算八字,看生辰对不对,属相和不和,有没有相克的地方?这就是所谓的“合婚”。在以前,合婚是个重要的关口,有很多很般配的婚姻,就因为阴阳先生的胡说八道而没有成。因为,按他们的推算,属相既合、生辰八字又好的婚姻几乎没有几对。但如果真的合出来是八字不犯、属相不克的“上上婚姻”,男方就要给女方送一定数量的礼物,包括给姑娘的一套衣物,提的礼品包也不再是茶叶,而是“羊肉方子”和酒。“羊肉方子”就是一块切成四方形的羊肋巴,每块大约五六斤重。
&现在,这一仪式早已被丢进历史的垃圾堆中,现在的年轻人结婚,再也没有“合婚”、“订婚”这一说,如果有,也是和下面的“送礼”仪式合到一起进行了。
送礼&在媒人给女方家送“定茶”的时候,姑娘的父母就把开好的礼单顺便交给媒人,上面列着所要彩礼的数目、质地等。彩礼分为两项,一项是表礼,一项是干礼。表礼就是各色衣物、首饰、化妆品等,而干礼就是现金。当然,这个礼单的数目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很大的关系,要符合大多数人家结婚时所要的数量。就是别人家要多少,自己家也要多少,还要看婆家的经济状况和自家的经济实力,不能随心所欲地胡要,否则就会被别人笑话。
在西宁的历史上,有很长一段时间内,彩礼的数目一般分为二十四表礼,或者三十六表礼。一份表礼就是一块一丈四尺长的衣料,还有一串穿了五百枚铜钱的钱串。二十四表礼就是二十四块衣料,二十四串铜钱。这些衣料也分不同的质地,富裕人家送绫罗绸缎,而且还送三十六表礼,贫寒人家就送各色花布、粗布,一般也只送二十四表礼。但绝大多数人家都是绸缎和色布各送一部分,既不显得寒酸,也可以让新媳妇缝制不同的衣服。到解放后,送二十四表礼、三十六表礼的习俗慢慢消失了,因为社会发展了,各种卖成衣的商店应运而生,新媳妇就不用自己缝制衣服了。彩礼的礼单也随之变成了棉袄多少件,四季衣服多少件,毛线多少斤,还要什么牌子的手表等等,还有干礼多少钱。实际上,“干礼”就是娘家置办嫁妆的这部分费用,娘家陪送给新娘的嫁妆要等于或大于干礼的数目,否则会被婆家人看不起。
后来,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就干脆没有“表礼”这一说了,娘家开口要多少钱,这一部分钱就包括买衣服和首饰的钱。而婆家也乐得省事,全部送成现金,由新娘子自己去挑选可心的嫁妆。社会发展到今天,独生子女增多,在婚姻中,似乎没有“送礼”这一说了,两家都是一个孩子,都在为孩子竭尽全力,送来送去的没啥意思。男方家只要准备好房子,女方家就会承担装修、买家具、买电器的费用,一切以孩子们今后的幸福为原则。但在偏远的农村,要彩礼的风气似乎还很盛行,而且只要干礼,动辄几万十几万。这份干礼也不陪嫁给女儿,留着给自己的儿子娶媳妇。如此恶性循环,婚姻似乎陷入了一种怪圈之中。
言归正传。到了送礼的这一天,媒人带着男方家的亲戚,主要是男方的舅舅、伯伯、叔叔、姑父之类的四到六个人,抬上准备好的彩礼,每份彩礼上都包着红纸,红纸上贴着喜字。另外,还要端上一个礼盒,礼盒里装着红枣、花生、柿饼、瓜子、葡萄干、桂圆、糖果、蕨麻、枸杞、核桃、松籽、蜜饯等十二样干果。礼盒上面放着两块羊肉方子,同样贴着红纸和喜字,这个礼盒一般由媒人端着,除此,还要带上茶叶两包,烧酒两瓶,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往女方家去送礼。
女方家早已做好了准备,请了厨师预备好酒席。炕上也坐满了亲戚,也是姑娘的舅舅、伯伯、叔叔之类。在送礼仪式上,女眷似乎不参与。
&酒席一般是八盘,这是一道青海人独创的筵席,菜的样式、花色、搭配,还有上菜的顺序,都有严格的讲究。当开始上甜食时,也就是上“酿米”、“酥合丸”这两道菜时,未来的新娘子穿着大红棉袄,头上插满绢花,由一位年长的女眷陪同着,给桌上的人敬酒。男方家的舅舅或伯伯喝下酒后,会在敬酒的托盘里放上一个红包,或一块衣料。当然,这是很久以前的规矩。现在,送礼仪式上新郎也参加,而且由于两人经常见面,新娘也不再刻意打扮。只是,放进托盘中的红包只会越来越鼓,不敢有丝毫的缩水。
送礼的第二天,女方家准备好羊肉方子一个,茶叶两包,请媒人回送给婆家,这个仪式称之为“回酒”。同时暗示婆家,对送来的彩礼表示满意,将按彩礼的数目为新娘准备嫁妆。
备婚。这实际上是结婚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仪式,但往往被研究婚俗的专家们忽略掉了。以现代社会为例,结婚前装修房子,采买家具电器,拍婚纱照,新娘子购买首饰、选择礼服,到结婚前夕订酒席的饭店,花车的租赁,伴郎伴娘的人选。新娘子的化妆,盘发,选择婚纱,哪一样不得要费尽心思,精心策划?往往在备婚阶段因为意见不一致而闹分手的。所以,备婚是个漫长、复杂而又特别磨人的阶段,也是考验小两口以后生活能力的阶段。
在以前,备婚也很复杂,那会儿男女双方不见面,不会因为意见不和而打架,但并不意味着没有矛盾。往往是跟自己的父母闹,女儿嫌母亲陪嫁的少,儿子则嫌父母偏心,给他娶媳妇时掏的钱和别的兄弟一样多。
在或明或暗的嫌隙中,结婚前的筹备工作还是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特别是新娘家,忙着准备嫁妆。嫁妆分为三部分,一是陪嫁的炕柜、门箱、书架等,这要请来木匠打制。二是各种首饰,包括戒指、耳环、手镯、簪子、胸壶等,要到银匠铺选好款式,请银匠打制。第三部分就要靠新娘自己动手了,包括四季的衣服,各种刺绣品,还有床上用品,那会儿应该叫炕上用品,被褥、床帐、枕头都要靠新娘一针一线绣出来。还要给新郎准备一套衣服,婚礼那天当众穿在新郎身上,叫做“冠带新郎”。
在结婚的前一天,新娘家一片繁忙,新娘沐浴过后,既由一位请来的女傧相为新娘“绞脸”,就是用一根绷紧的线绳把新娘脸上的汗毛拔去,之后,用一枚煮熟的鸡蛋在新娘脸上轻轻揉搓,使脸上皮肤变得光滑滋润。条件好的人家,还在这几天里专门煮了梨汤让新娘洗脸,近亲的女眷们送来牛奶、糯米粥、桂圆红枣汤给新娘喝,让新娘在结婚这一天显得容光焕发、光彩照人。
新娘在炕上绞脸的时候,外面的亲眷们在忙着为新娘“添箱”,就是亲戚朋友们过来随份子、搭礼。现在多是现金,在以前,都是给新娘送一些衣料或生活用品。最常见的是暖瓶、洗脸盆、镜子。新娘家准备了丰盛的席面,招待前来“添箱”的亲友们,到下午四五点钟,婆家会打发四个小伙子前来“抬箱”,就是把娘家陪送的大型家俱提前搬过去摆在新房里,但只搬空箱子,不搬亲友们添箱的礼物,这些礼物要留到婚礼上给娘家人撑门面。就如现在年轻人结婚时,把娘家陪送的冰箱洗衣机先摆进新房里,到结婚那天只在包装箱上贴上喜字拉过去。我以为这是现代生活催生出来的,没想到还有一些古风古韵在里面。在婆家的四个壮小伙抬箱子的时候,娘家也派四个小伙子,把家俱护送到婆家,叫做“押箱”。抬箱和押箱的挑着家具,专门走人多热闹的大街。一路上欢笑热闹,招摇过市,以此显摆他家的婚事办得多么气派。解放前西宁人口稀少,全市只有五万人,住在城中的更是寥寥无几,所以彼此都认识,街上的人只要看见抬箱者和押箱者,就知道是谁家和谁家在办喜事。
到了晚上,前来“添箱”的亲友们大多离去,只有几位至亲的女眷们坐在炕上,比如新娘的姑姑、姨妈、舅母等,还有新娘的母亲和送亲奶奶,她们守着新娘,依次嘱咐新娘到婆家去应当遵守的礼节,比如孝敬公婆、和睦妯娌、夫妻恩爱、勤俭持家等等。当然,也教授一些婚礼上应当注意的事项,比如进洞房时要抢先一步,到婆家后几天不下炕,怎样和婆婆小姑子斗智斗勇。有的大户人家,在这天晚上还要请城里有名的唱家来唱曲儿助兴,主要唱一些平弦、越弦等。内容也多是宣扬尊老爱幼、克己忍让的,如《赵五娘吃糠》、《丑女识宝》、《三娘教子》等。
娶亲。西宁人娶媳妇都是在半夜里进行,不能见太阳。一般都是凌晨三点左右出发,赶天亮前把新娘娶回家里。对于这个现象,有研究婚俗的专家认为,这与古代抢婚的习俗有关,很久以前生活在青海这块土地上的古羌人,地域辽阔、人口稀少,娶妻很困难。故此,只要看到年轻的女性,必定要抢过来做妻子。倒不是说抢婚一定要在夜里进行,而是娶亲的人提心吊胆,唯恐自己如花似玉的媳妇半路上被别人抢去。为安全起见,只好半夜里偷偷摸摸地把媳妇娶进门。
&现在早已没有抢亲这一说了,恐怕你前脚抢媳妇,后脚警察就会抢你,但这个奇怪的习俗却顽强地保留下来了,社会发展到今天,西宁人娶亲依然是在半夜里进行。
&在女方家,新娘的亲戚们围着新娘说长道短的时候,男方家已经做好了迎娶的准备。新房里挂着宫灯、喜幛,桌上供着红鸾喜神的牌位,左右贴着“东王公赐福、西王母降祥”的喜联,在大红蜡烛的照映下闪闪发亮……
新郎倌已穿戴一新,以前是长袍马褂,现在是西装革履,准备跟着娶亲的人去迎接新娘。娶亲人主要有媒人、娶亲奶奶(娶亲奶奶是上有父母公婆,下有儿女,且能说会道的“全可人”)。还有负责抬东西的,负责敲门的,现在还加上了负责摄影录像的。这些人捧着两只大红的喜盒,一只喜盒里装着新娘上轿时穿的衣服,戴的红盖头,还有化妆品、梳子、镜子、头绳绢花等。另一只喜盒里装着送给娘家人的“离娘肉”,包括羊肉方子、酒、茶叶、红枣、核桃等,这些东西都是双数。在以前,还有吹鼓手,三四个人拿着喇叭、唢呐、竹笛、云锣等,一路上吹吹打打地往新娘家走来。
到了新娘家门口,只见大门紧闭,悄无声息。这时候,娶亲队伍中的吹鼓手就走上前去,对着大门起劲地吹打乐器,敲门的人也上前敲打大门,并高声喊叫。关于喊门的对答,据说也有约定俗成的内容,比如,外面喊:“开门来,我们移花儿来了!”里面问:“你们移的啥花儿?要移到什么地方去?”外面答:“我们移的牡丹花,要移到……”里面又说:“那门锁着,钥匙寻不见呗。”外面的人会意,赶忙掏出红包从门缝里塞进去:“钥匙在这儿哩,麻烦打开个!”里面突然变得鸦雀无声。于是,吹喜乐的重新呜哩哇啦地吹奏起来,敲门的人又开始下一轮的对话。按照西宁人的规矩,这个过程要重复三遍。
&三遍过后,门突然打开,只见新娘家冲出十几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把娶亲人挡在门外,同时搬出一张方桌,上面摆着拴了红线的酒壶和酒盅。这些人斟满酒盅,开始给娶亲人敬酒,从媒人敬起,喝一个放进去一个,不喝的人不让进。一时人声鼎沸,笑语喧哗,热闹的婚礼就此拉开了帷幕。实在不会喝酒的人,也要接过酒盅浅抿一下,否则很难通过这一关,这个过程叫“拦门酒”。
关于“拦门酒”,据说也是抢婚习俗的遗存,是说以前那些强盗们抢媳妇时遭到了娘家人激烈的反抗。
喝过拦门酒,进入新娘家,媒人和娶亲奶奶就把喜盒里的东西掏出来放在堂屋面柜上,掏一样给娘家人交代一样。东西摆完,站在后面的吹鼓手们又把乐器放在嘴上,开始新一轮的吹吹打打。乐声中,来娶亲的人们表情严肃,开始焚香、点蜡,并跪拜神位,叫做“敬神祝福”。现在这一仪式早已消失,因为现在的人们已经不敬畏鬼神了。
拜过神位后,即由娘家人请到早已准备好的酒席桌前,款待前来娶亲的人,这顿饭叫“上马席”,条件好的人家准备“八盘”,条件不允许的人家准备“六大碗”。顺便说一下,“八盘”和“六大碗”有很大的区别,一是数量上有差别,八盘是八个菜,六碗当然只有六个菜。二是质量上有差别,八盘装在盘子里,菜的内容一目了然,而六碗是装在碗里,看着碗挺大,其实底下装的都是洋芋豆腐青菜,只在碗的上面摆几片肉装样子。酒席中间,娘家人还要给每个来娶亲的人都要赠送一个红包。
在娶亲人说说笑笑吃上马席的时候,这边的闺房里,新娘在做出嫁前的最后准备,娶亲奶奶匆匆吃两口“空茶”,就是上正菜之前先上的馍馍奶茶,等不及后面的八盘或六碗,就拿着从婆家带来的娶亲用品,开始打扮新娘。以前并不注重化妆梳头发,只在脸蛋上涂点胭脂,头上随便梳两个“抓角”。值得一提的是,那会儿出嫁姑娘,新娘在娘家并不改发式,还是照着姑娘打扮,只有到了婆家,拜过天地后,才改成已婚妇女的发式,这个习俗在很多地方都流传着,并不像现在的影视剧、书本中描写的那样,新娘在上轿之前就已经发髻高耸,想当然地把人家打扮成已婚妇女。
&新娘梳好头后,便穿上淑衣淑裙,外套“优衣”,这个优衣,必须是正月十五演社火时,给那位叫“胖婆娘”的角色做的戏衣。胖婆娘在社火中暗含着“送子娘娘”的意思,借胖婆娘的衣服,就是暗中祈望新娘身体健康,嫁过来后能生养儿女,所以,那会儿谁家娶媳妇,都要拿钱去租胖婆娘的优衣,就如现在租婚纱一样。除“优衣”外,新娘戴的盖头也颇有讲究,是专门到寺庙里找老和尚或老喇嘛包经书的包袱皮,用这样的包袱皮当盖头,大概是沾染了经卷的气息,有辟邪趋吉,大吉大利的功效吧?这块包袱皮很珍贵,就由新娘戴到婆家去作为珍藏,新娘的母亲另外买一块红绸缎送还到寺庙里。
那会儿的新娘出门还要带两样东西,日月镜和宝瓶。日月镜是大小两块铜镜,分别挂在前胸和后背,大的那块叫日镜,挂在背上,属阳。小的那块叫月镜,属阴,挂在胸口。新娘身上的两块宝镜,据说发挥着照妖镜的作用,能照出一切鬼魅邪祟,使它们不敢近前侵害新娘。但是我想,这也是很早以前抢婚的时候,人们为了避免误伤新娘而想的办法吧?而“宝瓶”就是一个很普通的瓷瓶,内装五色粮食、钱币等,意味着新娘将家里的粮食钱财都带过去了,嫁过去后衣食不愁,不指靠婆家过日子。
与此同时,娶亲奶奶还要向新娘的母亲讨要一样东西,这是两只精巧的小碗,装着满满的大米和红枣,再用红纸整个包裹起来。这个仪式叫“讨饭碗子”。娶亲奶奶把讨过来的“饭碗子”带到婆家,交给婆婆,直到新娘生了头胎孩子,这对小碗才可以启封使用。由此,我想到了明清时期流行于江浙一带的“十里红妆”。青海人大多是从外省迁徙过来的,其中不乏南方人,那么,新娘怀中紧抱的宝瓶,婆婆珍藏的“饭碗子”,可否就是十里红妆的缩影?
出门的时辰到了,新娘在娶亲奶奶和送亲奶奶的搀扶下迈出闺房,来到家中的正房,新娘开始大哭,说着不忍离开父母的话语,新娘的母亲也大哭,说:“总算你进了神仙一样的人家……”此时,堂屋地中已摆着一只装满粮食的大斗,这只斗跟别的斗有点区别,中间钉着一道横梁。新娘就在这只斗上象征性地坐一坐,随即,围在一边的人扑上去争着抓取斗内的粮食,据说这只方斗象征着平安,谁抢上内中粮食就能保证谁平安。好在这只方斗很大,每个人都能抢上一把粮食,所以每个人都能平平安安。
在大家欢笑着抓取粮食的时候,新娘走出房门,手里拿一把红筷子,背着撒向屋内。有人说,这是“快生贵子”的意思,呵呵,想当然了,这其实是把好运永远留在娘家的意思。之后,由新娘的哥哥或舅舅抱起新娘,塞进放在门口的花轿内。轿子里已经坐着一个小男孩,俗称“压轿娃娃”,一般由新娘的侄子或外甥担任。
一路上,新娘要不间断地哭,不能停下。假若停下了,就会遭到别人的耻笑,认为巴不得当上新娘子。即便这样,还是有一句俗语流传下来了:“剩饭咋热是冷的,新娘咋哭是哄的”。
时光走到今日,许多繁文缛节已经消失殆尽。然而,旧的礼节消失了,新的礼节在不断地诞生,比如,现在的新娘化妆,就由专业的化妆师上门服务,一连几个小时精心打扮,淡妆浓抹,头发上撒金粉,眼皮上贴星星。光是指甲的修饰,就有千变万化无数种名堂。临上花车前,请专业的摄影师拍下全家福,新娘穿着婚纱站在最中间,这也是新娘家族一段美好的记忆。
&婚礼。花轿到达新郎家门口,顿时乐声大作、鞭炮齐鸣。在以前,新娘在大门口下轿后要穿过院子进入花堂。院子里挂着大红灯笼,点着“松蓬”,就是把木料搭成井字形的篝火。照得院内亮如白昼,地上铺着大红毡,新郎和新娘并排缓步前行,红毡不够用,就由两三块倒换着铺。
花堂里面人声鼎沸,灯火辉煌,供桌上摆着红鸾天喜神的牌位,香炉中香烟袅袅,花瓶里芙蓉锦绣。西宁人还喜欢摆一溜干果筒子,里面盛满了红枣桂圆等干果。印有喜字的大红蜡烛闪闪发亮,公婆分坐在两端,由司仪主持婚礼。西宁人把司仪叫“赞礼”,赞礼果然嗓音洪亮,神态轩昂,指挥新郎新娘拜天地拜父母。当然,以前的赞礼不会一上来就喊“一拜天地”,而是有一大段的说词,什么“三份钱马九柱香,梧桐树上落凤凰……”
随着一声“送入洞房”,两边的宾客突然像受惊了一样,扑上前去抓住新郎新娘就往洞房里推。据说,谁捷足先登进入洞房,在以后的生活当中,谁就拥有主动权,所以,两边的人都拼命把自己的人往前推。往往挤到洞房门口,两个人谁也进不去,就有聪明的人一把抓下新郎的帽子,朝床上扔去。人没到,帽子到了,也算抢先了吧。可怜新娘无物可扔,又蒙着红盖头,只好甘拜下风。不仅如此,在进入洞房的那一刻,婆家的女眷们在厨房内拿着菜刀锅铲擀面杖乱剁乱敲,名曰“铡煞”,说是给新人避邪,可这暴力的场面是否在给新人一个下马威呢?
&进入洞房,洞房的供桌上再没有红鸾喜神了,却点着一只巨型的油灯,这盏灯是一个包着红纸的大瓦盆,盆里装满了各种粮食,上面覆盖着一个粗泥碟子,碟子里注满清油,里面卧着一根染红的棉花芯子,这盏灯叫“长命灯”,要在洞房里点三天三夜不让熄灭。新郎用秤杆挑去红盖头,看见新娘美丽的容颜,四目相对,却不敢传情达意,因为旁边就站满了婆家的女亲眷。其中一位端着红漆托盘,上面放着两盏“喜茶”,就是奶茶,漂着两个圆圆的红枣。新人喝下喜茶后,另一位女眷上前,红漆托盘里是两只用红线拴在一起的酒杯,请新人喝交杯酒,西宁人把这个仪式叫“合卺礼”,“合卺”的杯子也很讲究,最好是黄杨木的,没有黄杨木别的木头也行,但一定是要木制的。交杯酒不能用手端,更不像现在演绎的那样套着胳膊喝,而是头对头地一起去喝,往往新郎和新娘头碰在一起,就有好事者把两个人的头摁住不放,新房里顿时笑声一片。
在以前,西宁人结婚还有“禳床”的习俗,就是撒帐。撒帐必须是男性,若是老汉,就一个人,若是年轻小伙子,就派两人。撒帐的人手里端着大盘子,里面是满满的核桃、板栗、桂圆、糖果和钱币。他们站在床上,先念“禳床词”,之后,一把一把地往四处抛撒盘子里的干果,一边撒一边还念叨:双双核桃双双枣,养下娃娃满炕跑;双核桃单枣儿,养下儿子叫尕宝儿;单核桃双枣儿,养下丫头叫巧儿……新房里的人就抢拾这些东西,据说给新人撒过账的干果有神奇的功效,捡到核桃的要生男孩,捡到红枣的要生女孩,捡到钱币的要发财,捡到糖果的能找上对象,若已经结婚,则预示着一生甜蜜幸福……所以,在新房里捡东西的人你抢我夺,欢声雷动,人人脸上都喜笑颜开。
在新房里闹得一片欢声笑语时,另一间屋子里也是热闹非凡,前去娶亲的人和娘家送亲的人因为劳苦功高,被婆家安排在一起吃酒席,谓之“下马席”。
摆针线。婚礼仪式完成,差不多天也就亮了,新郎要去请新娘的家人来赴席。新郎倌穿戴一新,在“支客”的陪同下出门去,支客就是婆家专门请来在喜事上帮忙的人,每个人都有具体的分工。
新郎和支客们来到娘家,娘家人又摆出方桌敬“拦门酒”,之后,进入房中,将带来的礼物摆在面柜上,在祖宗牌位前叩头行礼,意思是,从此以后,我就是你们家的女婿了,我也是这个家庭中的一员了。岳父母满心欢喜,做长面招待女婿和支客,意思是祝愿这门婚姻天长地久、不要中断。吃过长面,新郎和支客们还要到新娘的舅舅、伯父、叔叔、姑父七大姑八大姨家去叩头行礼,这些人家也早已做好准备,擀好长面,做好鸡汤臊子,等新郎进门后招待他们,寓意着我们从此以后成了亲戚,要长久地来往。这个仪式叫“踩门认亲”。
&认完亲后,新郎和支客们暂且回去,让娘家人收拾嫁妆。过不长时间,新郎和支客们再次来到娘家门上,诚恳邀请娘家人去赴席。娘家人则假意推辞一番,意思是姑娘给你们当媳妇是应该的,再不好到你家去叨扰等等,新郎和支客们只好又回去。第三次,新郎和支客们再来邀请,这回娘家人不再推辞了,夹裹着包袱,抬着礼盒,大人小孩高高兴兴地到婆家去吃酒席。
&不是娘家人装腔作势,而是历来流传下来的规矩,新郎必须“三请三邀”,娘家人才肯到婆家。社会发展到今天,这一规矩早已打破,现在的婚礼一般都在大饭店举行,不用婆家邀请,娘家人早早过去操心张罗。
&一干人马来到婆家门口,婆家人不甘示弱,一张大桌子把大门挡得严严实实,不喝酒谁也别想进。于是,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娘家人鱼贯进入婆家大门。
院子里,已经摆好了桌子。等娘家人坐定,支客们便倒上奶茶,端上来馓子、油包儿、点心等食物,有的人家还做一种叫“炒酒”的食物,这个仪式叫做喝“下马茶”。喝完下马茶,收拾完桌子,婆家的人都聚拢过来,该是娘家人“摆针线”的时候了。
以新娘的母亲为主,几个女眷把带来的包袱全部打开,把里面的东西尽数摆出来。衣服、被子、毛毯、床罩之类的大件就搭在院中的铁丝上,枕套鞋袜荷包针扎之类的小件,就摆在方桌上,当然,贵重物品如手表、首饰、手机,也得一一摆出来,丝毫不敢马虎。在以前,种些衣物枕套之类,都是新娘亲手绣制的,摆出来的意思,就是让婆家人看看新娘子的针线手艺如何,所以叫摆针线。摆针线的另一个意思,是暗示婆家人,你们送的东西都陪嫁过来了,我们没有贪污。你婆婆妯娌大姑子小姑子的都看清楚,免得日后挑我们的礼。并且,在你们送的基础上,我们家额外陪送了多少东西,希望你们心中有数。
&针线全部摆出来后,新娘的母亲打开一个包袱,拿出一套衣服,由新娘的舅舅亲手给新郎穿上,谓之“冠戴新郎”。这里面也有一个说法,如果先穿鞋子,是表示娘家人对新郎非常满意,日后把他的地位抬得很高;而如果先戴帽子,就有点压制新郎,让自己家的女儿占上风的意思。由此可见,婚姻是个多么深奥的事情啊,每时每刻都在昭示着它的复杂和不可操作性。
&冠戴完新郎,娘家人还要给新郎的父母,亲戚们赠送衣服、鞋袜、枕头、手巾等礼物。这个仪式叫“抬针线”。抬针线有出门针线和不出门针线之说,出门针线是指给婆家所有的大小亲眷每人都有一份礼物,包括已出嫁的女儿。而不出门针线只给公公婆婆,新郎的兄弟们赠送礼物。抬什么样的针线,根据娘家的经济情况而定。
&抬完针线后,就把外面摆着的衣物丝织品刺绣品之类的收起来,装入陪嫁过来的门箱之内。全部装完后,由公公婆婆向箱子内撒核桃、红枣、钱币等。娘家人站在一旁起哄,嫌钱币的响动不够大,逼着公婆拿出大票子往里扔。所以,凡是做过公婆的人都在喟叹:媳妇娶到门前,还得一头牛钱。最后,在众人的注目下,由小姑子给两个门箱落锁。娘家人一般给小姑子一双袜子或一只针扎作为答谢。由小姑子锁门箱,大概含有希望小姑子口风严谨,不要到母亲面前挑唆嫂子是非的意思。
之后,新娘的母亲把钥匙亲手交给婆婆,由婆婆打发人把门箱抬到新房之内,摆针线仪式结束。
接下来,便摆开宴席招待娘家人,新郎的父亲和兄弟们一桌一桌地敬酒,劝大家吃好喝好。请来的支客们在端上香喷喷的饭菜时,还要和娘家客人划拳喝酒,务必使娘家人全部喝醉,这样他们才算尽到了职责,心里才高兴。
&吃饭中间,在一道叫“葛仙汤”的菜上桌时,新娘的母亲则要离开席桌,手里拿着毛巾红包之类,现在还加了香烟和酒,到厨房答谢掌勺师傅,这个礼仪叫“抬上汤”。新娘母亲把礼物一一送给厨师,表示感谢。嘴巴会说的还有一套套的谢礼词,什么“厨长厨长,手艺高强,切得又薄,炒得又香,一条毛巾擦个汗,几元薄礼谢厨长……”厨长用围裙擦擦油手,憨厚地笑笑,也说一些恭喜恭喜、花好月圆之类的吉利话。
&现在,这一仪式好像反过来了,各大饭店为了争夺客源,不仅饭菜打折优惠,在结婚仪式上,还要给新郎新娘及家人赠送礼物。给厨师抬上汤?那是哪一辈子的事情。摆针线,也早已不摆了,一是现在的新娘不知针线为何物,二是现在的流行趋势一天一个样,流行什么穿什么,谁没事买一大堆衣服放在家里干什么?所以,这一仪式消失了。
闹洞房。娘家人酒足饭饱,再由新郎和支客们恭恭敬敬地送回家去,这时,天已差不多黑了,支客们收拾完残席后,开始鬼鬼祟祟地行动起来。原来,他们是为晚上的“闹房”做准备,商量着怎么“闹”才尽兴。
&这时候,新房里已经聚集了很多人,西宁人很看重闹洞房,认为闹得越凶,小两口以后的生活会越幸福,所以,很多人是婆家专门请来的。这些人挤在新房里,逼着新郎新娘表演各种节目,语言粗俗,动作放肆,小夫妻俩敢怒而不敢言,只好任他们摆布。即便闹得过火了,婆家人也不敢有丝毫不满的表示,因为有个说法,“结婚三天没大小”,意思是不分尊卑,不论辈分,任何人都可以拿新郎新娘取笑逗乐。新房里闹得怎么出格,公公婆婆听见了也只当没听见,任其胡闹。西宁人传统的闹房节目有“点烟”、“筷子夹针”、“吃悬果”、“糊仰尘”(仰尘就是纸糊的顶棚)等等,据说都非常的不雅。我就曾亲眼看见过一次村庄里结婚,闹房的人把干辣椒煨到新房的炕洞里,结果把新郎新娘呛出病来,都住院了。
&如此看来,闹洞房实际上是一个很不好的习俗,那么它为什么就不被淘汰,而是一代代地流传下来了呢?究其原因,它的存在,自有它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以前,男女双方在结婚前从来没有见过面。直到娶进门来挑起盖头的那一刻,新郎才知道自己的媳妇长得啥样子,是俊是丑是健康是残疾都得要接受,反之,新娘也一样。两个从未见过面的人突然要在一起生活,而且还要进行人生实质性的夫妻生活,他们很难一下子进入角色,都存在着非常大的心理障碍。
闹房就是给他们一个缓冲的阶段。在众目睽睽之下,原本陌生的新郎新娘坐在一起,被别人逼迫着做各种亲昵的动作,就是在无意间暗示他们,夫妻生活就是这样子的,所以不必害羞,也不必有顾虑。
经过闹房这一关,新郎新娘的心理障碍减轻了许多,可以坦然地面对以后的生活。
而且,当闹房的人闹得心满意足、尽兴离去的时候,有一些小孩子还偷偷摸摸地躲在新房的窗户根底下,听新郎新娘都说些什么话,这些小孩子里也包括新娘的小姑子和小叔子,这个习俗,叫做“暔床”。
人生最重要的礼仪就是这样传下去的。
所以,存在的,都是合理的。
现在,闹洞房的仪式依然存在,但已经没有了那种神秘、那种悸动、那种羞涩和忸怩了。
&因为,现在婚前同居已很普遍,而且,孩子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掌握性知识。
第二天早晨,婆婆会烧好洗脸水,由小姑子端着,请新嫂子起来洗脸。脸盆里不光是洗脸水,还有婆婆放进去的银镯子、铜钱、核桃、红枣等。新媳妇洗完脸后,要用婆婆的衣襟擦手。同时要给小姑子一个红包表示感谢。这个仪式叫“盥洗”,预示着一家人相亲相爱、团结和睦的家庭生活开始了。
&闹公婆。婚礼后的第三天,婆家才开始招待自己家的亲戚朋友,也是摆上丰盛的宴席,也是由支客陪着,大家猜拳行令,尽情吃喝,快乐而热闹。其间,还有一次热热闹闹的谢媒仪式。当宴席吃到中间,开始上甜食时,新郎和新娘端着酒壶酒杯,挨桌给大家敬酒,旁边一位女眷陪着,通常是新郎的大妈或婶子,她的任务是介绍新娘子认识所有的来客,敬一位就介绍一位:这个是党家嫂子,这个是姑舅姐姐,这个是上院里的嬷嬷,这个是下院里的婶婶……新娘就甜甜地叫一声,那位亲戚在喝下酒的同时往新娘的托盘里放几块糖或糖包,预祝他们以后的生活甜甜蜜蜜。当然,现在这些东西早已拿不出手了,放在盘子里的,是清一色的人民币。这个仪式叫“认新亲”,意思是叫新娘认准自己家的亲戚六眷。
这边刚敬完酒,那边突然有几个人将公公婆婆拉过来,按在椅子上不由分说地抹起来,给公婆的脸上涂上锅底的黑灰,为了增加亮色,还要挤进去一些黑鞋油,把脸彻底抹成黑色,再用口红在两腮边画个红艳艳的红脸蛋。之后,给公公反穿上羊皮袄,腰间绑上一根草绳,草绳上拴着火铲、炉钩等用具,头上扣一顶破草帽,叫“煽火草帽”,还要戴上一副用箩卜块抠成的眼镜。把公公装扮成这样,叫“打扮火爷”。给婆婆同样反穿上皮袄,腰间绑一只大牛角,耳朵上挂两只用大红辣椒穿成的耳环,叫做“牛角婆婆”或“歪辣婆婆”。牛脾气倔,不好驾驭,惹急了还爱用牛角顶人。辣椒表示厉害,预示着婆婆厉害,不好伺候,在以后的日子里一定要处理好婆媳关系。
那么,把公公打扮成这样又预示着什么呢?如果请婚俗专家来解释,得要从人类的始祖讲起,得要从母系氏族社会讲起,得要从古羌人的婚姻习俗讲起,那就太繁琐了。现在的寓意是:你当公公了,要树立起自己的威信,时刻注意检点自己的行为,对儿媳要像女儿一样疼爱,不能干出有悖于人伦的事情。
把公公婆婆打扮好后,摁坐在高椅子上,请出小两口来敬酒。新媳妇端着酒杯,改口叫爸爸妈妈,叫一声就得要往托盘里放一次钱,喝一杯酒也要往托盘里放一次钱,直逼得公公婆婆把身上的钱全部掏干净为止。
&回门。新媳妇娶过门,该请的客全部请完,该打点的人情也全部打点好了,但婆家并不能就此松一口气,因为还有很多仪式需要公婆出面操作,比如谢东,就是答谢喜事上来帮忙的支客们。比如打点新娘下厨房,新娘回门等。
其实在整个婚礼上,新娘的父亲一直不露面,就是第二天早上去婆家摆针线,他也回避不去。直到婆家招待完全部的宾客,他才拿着给女儿女婿的礼物,带上一把挂面,到婆家去看望女儿,这个习俗叫“下面”。其实下面也是个很重要的仪式,况且来“下面”的是新娘的父亲。婆家早早地做好准备,请亲朋好友来陪这位岳丈大人。
不论酒席有多么丰盛,美酒有多么醇香,新娘的父亲一定要带一把面条,还有青菜、咸盐,甚至调料。酒席吃到最后,还要把他带来的面条煮好,再由他亲口吃下去。关于这个习俗,有一个后娘虐待女儿,最后由婆家伸张正义的传奇故事,女儿的父亲夹到中间很难做人,所以,下面的习俗是他自己带面条,自己吃。
古诗上说:“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是说新媳妇要在娶来的第三日开始下厨房做饭,但在西宁人的传统婚俗中,新娘子在第八天才下厨做第一顿饭,通常做一顿臊子面,请全家人来吃。臊子面的好坏在于擀面的功夫上,擀得又薄又光,切得又细又长,才被认为是好茶饭。在这一天做饭叫“霸家鬼儿”,看她是否节约粮食柴禾,是否持家有方。在第九天做饭叫“久机灵儿”,主要看新娘子是否聪明伶俐,心灵手巧,是个有生活情趣的人。
之后,便是回门。现在回门是小两口自己回,在以前,是婆家人倾巢出动,全部都回。说白了,这一天是新娘家回请公婆一家人。也是在清晨天不亮时,一家人提着礼物浩浩荡荡地来到新娘家,娘家准备丰盛的酒席招待。席间,两亲家母坐在一起,亲亲热热地有说不完的话。从此,两个原本陌生的家庭,因儿女的婚姻而走到一起,成了亲戚,有着血浓于水的亲情和友情。
当晚,全家返回,新郎和新娘也跟着回来。
大约过半个月时间,新娘的母亲正式邀请女儿回娘家,叫做“坐娘家”,新女婿亲自护送到娘家,留下媳妇自己回去。这一回在娘家待五到七天,叫“坐头回洞月”。新婚夫妇,如胶似漆,新娘的母亲把女儿叫回去“坐洞月”,是让女儿休息几天。所以说任何习俗都是在生活实践中产生的。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接新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