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黑猪母猪苗还有24天下崽还能做伪狂犬苗吗做还能起到免疫吗

> 猪伪狂犬病免疫与控制的误区
猪伪狂犬病免疫与控制的误区
作者:佚名来源:互联网时间: 23:09点击:次
  猪病由于其发病广泛、经济损失巨大而倍受广大规模化的重视。据笔者调查,几乎所有的大中型猪场都实施的免疫接种,这对于我国猪伪狂犬病有效的预防和控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尽管如此,目前仍有相当多的猪场因为对猪伪狂犬病的免疫预防认识模糊或被误导而导致免疫程序不合理、免疫密度小(只免母猪、不免)、疫苗选择不当等多方面影响因素的存在。进而引起猪伪狂犬病野毒抗体的阳性率维持在高水平,并导致猪场的水平下降和猪群健康状况的恶化,最明显的表现是商品猪群的综合症(PRDC)日趋严重和生长阻滞,并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鉴于此,笔者从免疫学的角度出发来阐述猪伪狂犬病的预防和控制,以期者重视。
  1、免疫程序不合理
  问题1:有的疫苗供应商和/或有关专家推荐母猪产前和配种前都必须免疫接种,这对后备母猪而言相对合理,对于经产母猪则极不科学、而且十分危险。大家推算一下,按照此程序母猪每胎免疫两次,每年需要4-5次,每次免疫间隔时间的长短差异较大。母猪产前(一个月)到下一胎配种前的时间约为45-50天,而配种前到产前的时间间隔约为90天,这就是说一头母猪一年之中隔50天免疫一次,再隔90天免疫一次,再隔50天,再隔90天免疫,直到年终。同一头猪同一种疫苗而免疫时间间隔如此之大,极易造成野毒入侵和野毒扩散,同时疫苗浪费。建议:群每年三次(间隔4个月)或每胎产前4-6周免疫一次,但必须选用安全、有效和合法的gE(g1)基因缺失疫苗。
  问题2:只免母猪不免仔猪。众所周知,伪狂犬病病毒可感染不同年龄的猪群,能引发不同的病症的损失。许多猪场只重视种猪群的猪伪狂犬病的免疫和预防而忽视了仔猪的感染和传播,这与目前PRDC的流行广泛、病因复杂也密切相关,此外,几乎所有猪场母猪(种猪)、仔猪和肉猪同场、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人员流动性大,没有实施全进全出和多点式生产等,这都造成难以阻断猪场内和猪场间的病原循环与传播,因此更应实施全群免疫、提高整体保护。
  问题3:仔猪免疫密度太大,接种时间太早,某些猪场实施产房仔猪13日龄滴鼻,20日龄或断奶时肌肉注射及生长猪的加强免疫等三次接种。许多资料表明,仔猪的伪狂犬病多见于7日龄内,尤其是刚出生的3日龄内的仔猪发病和死亡为主,若此时滴鼻,往往不能及时产生免疫保护即发病死亡,再者关于鼻腔鼻粘膜的局部免疫保护效果如何还有待于研究,如母源抗体干扰,弱毒疫苗对的安全性等。目前,国外除一家运动公司外均不推荐滴鼻免疫。关于滴鼻免疫接种还请猪场管理者审慎。预防仔猪的早期感染发病还有赖于母猪的免疫和卫生管理,以减少感染机会。据国外资料反应,若母猪免疫效果确实,则仔猪体内母源抗体可持续至8-14周;笔者于1999年-2000年曾对广东和湖南的部分规模化猪场做猪伪狂犬病抗体调查和野毒与疫苗抗体鉴别检测时发现,仔猪母源抗体的持续时间约为6-8周,这与国内猪场的方式和水平相对较低、生物安全状况不尽人意及免疫等因素基本相附,因此母源抗体下降稍快。鉴于此,笔者建议仔猪在6-8周时免疫接种,有条件的猪场可以先检测再确定免疫时间。
  问题4:许多猪场未做免疫监测便实施全群统一接种,造成意外损失和潜在威胁。一般来说,疫苗是用于健康动物的免疫接种来预防发病,而实际生产中的猪群总会存在少数感染猪和亚健康状态的猪,若不加选择的实行全群免疫风险非常大,而且部分猪存在抗体干扰和,往往造成免疫失败。
  2、疫苗接种途径:猪与鸡在呼吸系统结构和生产方式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关于猪群的喷雾、滴鼻、刺种及其它特殊的免疫途径的研究不多见,其效果还没以一个评价标准,另外猪群多采用开放和连续的生产管理方式,也不利于具体操作。目前猪用疫苗还是以肌肉或皮下注射为主,至于其它免疫接种途径应慎用方利于生产安全。
  3、免疫剂量不足: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免疫剂量是成功免疫的基础。部分猪场由于对疫苗接种存在模糊认识,总以为猪越小免疫剂量越小一味减轻仔猪初次接种量。恰恰相反,仔猪年龄小、体重轻,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十分完善,又有母源抗体存在,若不给予足够剂量的疫苗抗原,难以激发有效地免疫反应和免疫保护,即造成基础免疫失败,早期感染发生,疫病控制困难。再者猪伪狂犬病疫苗生产门槛低、厂家多,质量控制和检验标准参差不齐,许多疫苗剂量不准,从而易于导致免疫效果不佳。
  4、疫苗选择容易进入误区:目前,猪用疫苗供应市场比较混乱,品种繁杂,没有标准,难以选择。
  误区1:不是基因缺失(损)越多的疫苗免疫效果越好,上文提到免疫效果首先取决于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免疫剂量,而免疫原性往往与制苗毒株的抗原性密切相关,基因缺失太多易于造成制苗毒株的抗原性弱、繁殖力低、免疫反应小。另外,接种动物的健康状况也严重影响免疫效果。作为基因缺失疫苗,更重要的是可以区分野毒和疫苗的抗体,便于净化本病。
  误区2:灭尖疫苗并非十分安全(基因缺失的灭活疫苗除外)尤其是常规的强毒灭活苗,由于制苗毒株选择、灭活剂、生产工艺和佐剂等方面的差异,有时导致灭活不彻底造成强毒扩散引发疫病、毒株筛选不当免疫效果不理想、佐剂不过关副反应太大等。
  误区3:对疫苗而言,并非抗原含量越高越好,若抗原量太高,即剂量过大易于引起免疫耐受而致免疫失败。安全、有效的疫苗的抗原量应处于某一范围内,并非愈高愈好。
  误区4:不同基因缺失的弱毒疫苗最好不要混用,尽管基因重组的几率非常小。混用易于导致鉴别诊断和检测等方面的困难。
  关于免疫监测;由于强毒灭活疫苗的广泛使用,给野毒的监测带来了相当大的障碍,再加上许多猪场母猪带野毒和潜伏感染的现象持续存在、仔猪免疫与否无法统一,这都不利于免疫检测的准确性。鉴于目前国内这种复杂情况,笔者以为先用比较一致的基因缺失疫苗免疫猪群,坚持2-3年,逐步用基因缺失的疫苗毒株取代中清除野毒,此后再做监测和根除。有条件的地区或猪场可以尝试下面几种方法:
  (1)淘汰扩群;
  (2)后代隔离;
  (3)检测和淘汰;
  (4)管理与免疫
  选择何种方式根据以下因素进行判断:
  首先:该病流行程度;
  第二、是否有尽快要求消除该病的需要;
  第三、费用问题;
  第四、再次感染的可能性;其它,如猪群的疾病状况,遗传价值,经营者所承担的义务及管理能力等。
  总之,关于免疫方面的问题较多,笔者不能逐一讨论,希望借此抛砖引玉,以便有效地实施猪伪狂犬病的免疫预防。
责任编辑:&&
产品直通车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不同佐剂对伪狂犬活疫苗免疫效果的比较的研究pdf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不同佐剂对伪狂犬活疫苗免疫效果的比较的研究pdf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我家的母猪还有5天就下窝了,刚刚给别的猪打伪狂犬打错了打到它身上了有没有事呀?有办法挽救吗?_百度知道
我家的母猪还有5天就下窝了,刚刚给别的猪打伪狂犬打错了打到它身上了有没有事呀?有办法挽救吗?
提示该问题下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我有更好的答案
可以去找兽医,兽医说没救就没有救了
猪皮厚,没事
没得影响!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母猪伪狂犬疫苗要这样做,才能防住仔猪伪狂犬的发病
母猪伪狂犬疫苗要这样做,才能防住仔猪伪狂犬的发病
作者:佚名来源:猪大佬时间: 17:28点击:次
责任编辑:尚晓雅&&
产品直通车蓝耳病会影响猪伪狂犬病疫苗的免疫效果
【猪场/规模】江西都昌县某猪场,母猪规模300头,自繁自养。
【发病经过】
2014年2月以来,全场猪群出现不稳定,全程死亡率达40%。起初母猪零星出现发烧、不食,怀孕中后期母猪出现流产,仔猪断奶后出现发烧、扎堆,保育猪出现顽固性拉稀,针对疫情猪场使用硫酸安普霉素、硫酸粘杆菌素、替米考星等药物后,效果不理想。
【病例图片】
(图1流产,图2、3扎堆,图4拉稀,图5肝脏白点,图6间质性肺炎,肺间质增宽)
【诊疗情况】
保育猪群出现顽固性拉稀和顽固性呼吸道问题,表现为伪狂犬感染症状。根据临床表现及病理解剖变化初步判断为蓝耳病和伪狂犬混合感染导致的猪群不稳定。笔者到场了解情况后随即采集具有典型症状的仔猪组织病料和母猪血清病样送往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疫病诊断中进行相关检测。
【实验室检测】
1、母猪抗体检测结果
血清学检测报告单
抗体检测结果如下:
从检测数据分析,送检母猪的蓝耳病毒的血清抗体50%呈弱阳性,且抗体检测值离散度较大,这表明猪场的蓝耳病处于不稳定时期,要加强蓝耳疫苗的免疫。
2、仔猪伪狂犬病原检测结果
猪伪狂犬病病毒(PRV)检测方法及判断标准:采用的是hotstart
PCR扩增技术,扩增目标是PRV的gH基因,能够从阳性模板中扩增出346bp的片段。泳道2(样品1)和泳道3(样品2)中均能够扩增出346bp大小的条带,表示送检样品有猪伪狂犬病病毒的感染。
根据临床症状、解剖病变及实验室检测,可以判定该场存在蓝耳病,导致母猪的伪狂犬免疫效果受到影响,猪群发生伪狂犬疫情。
【解决方案】
1.停止当前蓝耳病疫苗的免疫(以前使用海利高致病性毒株蓝耳病疫苗)。
2.做好母猪药物保健:用替米考星200ppm+参芪肽能500g/t拌料,连续用药15天,降低蓝耳病病毒血症和提升母猪免疫力;发病肥猪:复方阿莫西林500g/t+盐酸多西环素500g/t+参芪肽能500g/t,连续用药7天,防止继发感染。
3.做好疫苗免疫:
母猪:免疫蓝耳病疫苗(辉瑞)1头份/头;间隔15天,普免伪狂犬活疫苗HB-98株2头份/头;
仔猪:初生仔猪用HB-98滴鼻,1头份/头,30日龄和70日龄各肌注1头份;10天左右进行蓝耳病免疫(辉瑞)1头份/头。
【结果跟踪】
通过一个多月免疫方案和保健方案的调整,目前该场基本稳定。很多规模化养殖场在追求生产成绩的同时,忽略了母猪的健康水平,特别是蓝耳病等免疫抑制性疾病在猪群中处于活跃期时,会影响其他疫苗的免疫效果(如伪狂犬,猪瘟等)。处理此种病例,首先要弄清楚导致问题的根源所在,借助检测手段对疾病定性,然后采取相应的方案。当猪群中蓝耳病不稳定时,建议从母猪群着手,先做好母猪群的保健(替米考星)和提升免疫力的中草药(参芪肽能),降低母猪病毒血症,提升母猪免疫力,之后再进行疫苗免疫。建议仔猪群按照标准免疫程序做好蓝耳病和伪狂犬病的疫苗免疫;发病猪群进行药物保健,防止继发感染。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母猪下崽摆酒设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