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痛风还能活多久治好吗?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杨爱成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痛风可以治愈吗?
痛风可以治愈吗?
痛风可以治愈吗?
一、痛风概述
(1)定义:痛风是持续、显著高尿酸血症,在多种因素影响下,过饱和状态的单钠尿酸盐(MSU)微小结晶析出,沉积在关节周围、皮下、肾脏等部位,引发急、慢性炎症和组织损伤,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疾病。属于代谢性、风湿性、晶体相关性疾病,其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特指急性特征性关节炎和慢性痛风石疾病,主要包括急性发作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尿酸盐肾病和尿酸性尿路结石,重者可出现关节残疾和肾功能不全。高尿酸血症(HUA):国际上将HUA的诊断定义为: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两次空腹SUA水平:男性>420 umol/l,女性>360 umol/l。一旦超过此浓度时尿酸盐即可沉积在组织中,造成痛风组织学改变。
(2)流行病学:痛风多见于中年男性,女性仅占5%,主要是绝经后女性,痛风发生有年轻化趋势。
(3)痛风发生的机制: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是高尿酸血症。正常成人每日约产生尿酸750mg,其中80%为内源性,20%为外源性尿酸,这些尿酸进入尿酸代谢池(约为1200mg),每日代谢池中的尿酸约60%进行代谢,其中1/3约200mg经肠道分解代谢,2/3约400mg经肾脏排泄,从而可维持体内尿酸水平的稳定,其中任何环节出现问题均可导致高尿酸血症[1]。血清尿酸在37℃的饱和浓度约为420umol/l,高于此值即为高尿酸血症,而临床上仅有部分高尿酸血症患者发展为痛风。
无论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痛风,其病因都可概括为尿酸的生成增加或(和)尿酸排泄减少,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具体如下:
1).原发性痛风:多有遗传性,但临床有痛风家族史者仅占10%~20%。尿酸生成过多在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的病因中占10%。其原因主要是嘌呤代谢酶缺陷,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缺乏和磷酸核糖焦磷酸盐(PRPP)合成酶活性亢进。原发性肾脏尿酸排泄减少约占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的90%,具体发病机制不清,可能为多基因遗传性疾病,但应排除肾脏器质性疾病。
2).继发性痛风:指继发于其他疾病过程中的一种临床表现,也可因某些药物所致。骨髓增生性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红细胞计数增多症、溶血性贫血和癌症等可导致细胞的增殖加速,使核酸转换增加,造成尿酸产生增多。恶性肿瘤在肿瘤的放化疗后引起细胞大量破坏,核酸转换也增加,导致尿酸产生增多。肾脏疾病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多囊肾、铅中毒和高血压晚期等引起的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可使尿酸排泄减少,导致血尿酸浓度升高。药物如噻嗪类利尿药、呋塞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小剂量阿司匹林和烟酸等,可竞争性抑制肾小管排泄尿酸而引起高尿酸血症。另外,肾移植患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也可发生高尿酸血症,可能与免疫抑制剂抑制肾小管排泄尿酸有关。
上述两种情况导致尿酸盐沉积,尿酸盐结晶可以趋化白细胞,然后释放白三烯B4(LTB4)和糖蛋白等化学趋化因子;单核细胞受尿酸盐刺激后可以释放白介素1(IL-1)。长期尿酸盐结晶沉积招致单核细胞、上皮细胞和巨大细胞浸润形成异物结节即痛风石。痛风性肾病是痛风特征性的病理变化之一,表现为肾髓质和椎体内有小的白色针状物沉积,周围有白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原发性痛风患者少数为尿酸生成增多,大多数由尿酸排泄障碍引起。痛风患者常有阳性家族史,属多基因遗传缺陷。
(4)临床表现:痛风的自然病程可分为四期,即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急性期、间歇期、慢性期[2]。各期临床表现如下: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仅有波动性或持续性高尿酸血症,从血尿酸增高至症状出现的时间可长达数年至数十年,有些可终身不出现症状,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痛风的患病率增加,并与高尿酸血症的水平和持续的时间有关。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多数患者发作前无明显征兆,或仅有疲乏、全身不适和关节刺痛等。典型发作常于深夜因关节痛而惊醒,疼痛进行性加剧,在12小时左右达高峰,呈撕裂样、刀割样或咬噬样,难以忍受。受累关节及周围组织红、肿、热、痛和功能受限。多于数天或2周内自行缓解。首次发作多侵犯单关节,部分以上发生在第一跖趾关节,在以后的病程中,部分患者累及该部位。其次为足背、足跟、踝、膝、腕和肘等关节,肩、髋、脊柱和颞颌等关节少受累,可同时累及多个关节,表现为多关节炎。部分患者可有发热、寒战、头痛、心悸和恶心等全身症状,可伴白细胞计数升高、红细胞沉降率增快和C反应蛋白增高等。
间歇发作期:痛风发作持续数天至数周后可自行缓解,一般无明显后遗症状,或遗留局部皮肤色素沉着、脱屑及刺痒等,以后进入无症状的间歇期,历时数月、数年或十余年后复发,多数患者1年内复发,越发越频,受累关节越来越多,症状持续时间越来越长。受累关节一般从下肢向上肢、从远端小关节向大关节发展,出现指、腕和肘等关节受累,少数患者可影响到肩、髋、骶髂、胸锁或脊柱关节,也可累及关节周围滑囊、肌腱和腱鞘等部位,症状趋于不典型。少数患者无间歇期,初次发病后呈慢性关节炎表现。
慢性痛风石病变期:皮下痛风石和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是长期显著的高尿酸血症,大量单钠尿酸盐晶体沉积于皮下、关节滑膜、软骨、骨质及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结果。皮下痛风石发生的典型部位是耳郭,也常见于反复发作的关节周围及鹰嘴、跟腱和髌骨滑囊等部位。外观为皮下隆起的大小不一的黄白色赘生物,皮肤表面菲薄,破溃后排出白色粉状或糊状物,经久不愈。皮下痛风石常与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并存。关节内大量沉积的痛风石可造成关节骨质破坏、关节周围组织纤维化和继发退行性改变等。临床表现为持续关节肿痛、压痛、畸形及功能障碍。慢性期症状相对缓和,但也可有急性发作。
肾脏病变:1)慢性尿酸盐肾病
尿酸盐晶体沉积于肾间质,导致慢性肾小管一间质性肾炎。临床表现为尿浓缩功能下降,出现夜尿增多、低比重尿、小分子蛋白尿、白细胞尿、轻度血尿及管型尿等。晚期可致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出现肾功能不全。2)尿酸性尿路结石
尿中尿酸浓度增高呈过饱和状态,在泌尿系统沉积并形成结石。在痛风患者中的发生率在20%以上,且可能出现于痛风关节炎发生之前。结石较小者呈砂砾状随尿排出,可无症状;较大者可阻塞尿路,引起肾绞痛、血尿、排尿困难、泌尿系感染、肾盂扩张和积水等。3)急性尿酸性肾病
血及尿中尿酸水平急骤升高,大量尿酸结晶沉积于肾小管、集合管等处,造成急性尿路梗阻。临床表现为少尿、无尿,急性肾功能衰竭;尿中可见大量尿酸晶体。多由恶性肿瘤及其放化疗(即肿瘤溶解综合征)等继发原因引起。
(5)检查:
1.血尿酸测定:男性>420 umol/l,女性>360 umol/l则为高尿酸血症。
2.尿尿酸测定:低嘌呤饮食5天后,24小时尿尿酸排泄量>600mg为尿酸生成过多型(约占10%);<300mg提示尿酸排泄减少型(约占90%)。
在正常饮食情况下,24小时尿尿酸排泄量以800mg进行区分,超过上述水平为尿酸生成增多。这项检查对有痛风家族史、年龄较轻、血尿酸水平明显升高、伴肾结石的患者更为必要。通过检测,可初步判定高尿酸血症的生化分型,有助于降尿酸药选择及判断尿路结石性质。
3.尿酸盐检查
偏振光显微镜下表现为负性双折光的针状或杆状的单钠尿酸盐晶体。急性发作期,可见于关节滑液中白细胞内、外;也可见于在痛风石的抽吸物中;在发作间歇期,也可见于曾受累关节的滑液中。
4.影像学检查
急性发作期仅见受累关节周围非对称性软组织肿胀;反复发作的间歇期可出现一些不典型的放射学改变;慢性痛风石病变期可见单钠尿酸盐晶体沉积造成关节软骨下骨质破坏,出现偏心性圆形或卵圆形囊性变,甚至呈虫噬样、穿凿样缺损,边界较清,相邻的骨皮质可膨起或骨刺样翘起。重者可使关节面破坏,造成关节半脱位或脱位,甚至病理性骨折;也可破坏软骨,出现关节问隙狭窄及继发退行性改变和局部骨质疏松等。
5.超声检查
受累关节的超声检查可发现关节积液、滑膜增生、关节软骨及骨质破坏、关节内或周围软组织的痛风石及钙质沉积等。超声下出现肾髓质特别是锥体乳头部散在强回声光点,则提示尿酸盐肾病,也可发现X线下不显影的尿酸性尿路结石。
6.其他实验室检查
尿酸盐肾病可有尿蛋白浓缩功能不良,尿比重1.008以下,最终可进展为氮质血症和尿毒症等。
(6)诊断:
痛风诊断:中老年男性肥胖者,突然反复发作的单个跖趾、跗跖、踝等关节红肿剧痛,可自行缓解及间歇期无症状者,应首先考虑到痛风性关节炎;同时合并高尿酸血症及对秋水仙碱治疗有效者可诊断为痛风;滑液或滑膜活检发现尿酸盐结晶者即可确诊。临床诊断须满足以下至少6条或以上标准:
(1)急性关节炎一次以上的发作;(2)1天内炎症达高峰;(3)单关节炎发作;(4)发红覆盖关节;(5)1MTP疼痛或肿胀;(6)单侧1MTP发作;(7)单侧跗关节发作;(8)痛风石(证实或可疑);(9)高尿酸血症;(10)X线关节内偏心性肿胀;(11)X线皮质下囊肿无侵蚀;(12)发作时关节液中MSUM微结晶;发作时关节液微生物培养阴性。
高尿酸血症诊断:《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明确了高尿酸血症的诊断标准和分型[3]
国际上将HUA的诊断为: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两次空腹SUA水平:男性>420 umol/l,女性>360 umol/l。
分型诊断:HUA患者低嘌呤饮食5天后,留取24h尿检测尿尿酸水平。根据SUA水平和尿尿酸排泄情况分为以下三型:(一)尿酸排泄不良型:尿酸排泄<0.48mg.kg-1.h-1,尿酸清除率<6.2ml/min。(二)尿酸生成过多型:尿酸排泄>0.51mg.kg-1.h-1,尿酸清除率≥6.2ml/min。(三)混合型:尿酸排泄>0.51mg.kg-1.h-1,尿酸清除率<6.2ml/min(注:尿酸清除率(Cua)=尿尿酸*每分钟尿量/SUA)
考虑到肾功能对尿酸排泄的影响,以肌酐清除率(Ccr)校正,根据Cua/Ccr比值对HUA分型如下:>10%为尿酸生成过多型,<5%为尿酸排泄不良型,5%-10%为混合型。临床研究结果显示,90%的原发性HUA属于尿酸排泄不良型。
二.痛风的治疗
2013年欧洲年会共识认为痛风是一种可以治愈的难治性疾病。既然痛风可以治愈,为什么还那么多人反复发作,久治不愈呢?有两方面原因:
(一)部分医师未认识到高尿酸血症的危害,不重视降血尿酸治疗。
(二)患者缺乏痛风治疗相关知识,治疗不规范。常常表现为:1、不重视早期治疗;2、只在痛风发作期治疗;3、长期滥用止痛药、糖皮质激素。;4、过于害怕药物的副作用,不能坚持血尿酸规范化达标治疗;5、过度控制饮食;6、对非药物治疗(饮食、运动、复查)不重视。
结果就是痛风反复发作,出现持续性关节炎、肾结石、痛风石,甚至导致高血压、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和尿毒症等严重的不可逆的并发症。因此,必须规范化治疗痛风,治愈痛风,避免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一)痛风的规范化治疗
早期痛风治疗指南只强调急性期的治疗;近期痛风治疗指南不仅强调急性期的治疗,同时开始关注缓解期的降尿酸治疗,尤其是分层的降尿酸治疗。痛风治疗最新的最佳方案:药物+非药物综合规范化治疗。坚持规范化治疗,就能逐渐减少痛风发作,直至不再发作痛风,最终逆转和治愈痛风。
治疗目的:迅速有效地控制痛风急性发作;预防急性关节炎复发,预防痛风石的沉积,保护肾功能、预防心血管疾病及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纠正高尿酸血症,阻止新的MSU晶体沉积,促使已沉积的晶体溶解,逆转和治愈痛风。理想血尿酸值为300umol/l以下。
痛风的一般治疗 可以概括为管住嘴、迈开腿、控体重、多饮水。
“管住嘴”即低嘌呤饮食
人体内20%的血尿酸来源于食物,控制饮食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降尿酸和预防痛风急性发作的作用。选用低嘌呤食物,避免食用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浓汤、肉汁、海鲜。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豆类和豆制品所含的植物蛋白不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尽量少吃)。避免酒精饮料(特别要避免饮用啤酒)。牛奶、鸡蛋、精肉等是优质蛋白,要适量补充。嘌呤易溶于水,肉类可煮沸后去汤食用,避免吃炖肉或卤肉。饮食控制必须兼顾到优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热量的合理均衡,过度控制饮食有害健康。严格控制饮食只能降低70-90μmol/L血尿酸,不能只吃疏菜、水果,否则会因为饥饿、乳酸增加,痛风更容易发作。
“迈开腿’即适量活动:坚持适量运动,痛风患者比较适宜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运动量要适中,控制心率为:170-年龄(有氧运动最大适宜心率)。运动要循序渐进,首次运动时间15分钟;保持2周增加到30分钟;再过2周增加到45分钟,可一直保持。因故暂停运动重新开始运动要重新计算运动时间。每周运动5次以上即可。
控体重:控制体重使体重达标可有效预防痛风的发生。超重或肥胖就应该减轻体重,减轻体重应循序渐进,否则容易导致酮症或痛风急性发作。
多饮水:每日饮水量ml,增加尿酸排泄。以水、碱性矿泉水、果汁等为好,不推荐浓茶、咖啡、碳酸饮料。
2.痛风急性期的治疗
目前仍采用24h内服用NSAID、 COX -2抑制剂、秋水仙碱或类固醇药物等进行抗炎治疗;而对于降尿酸药物的治疗,传统的方法是在急性期症状缓解(≥2周)开始,但是2012年美国ACR痛风治疗指南首次提出在抗炎治疗的基础上,可以立即开始降尿酸治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将其纳入,以便临床上选择使用,并在今后的实践中加以验证。已服用降尿酸药者出现急性发作不需要停药。[4]
3.间歇发作期及慢性期的降尿酸治疗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强调了对部分患者小剂量抗炎药连续使用6个月的必要性,同时配合持续的降尿酸治疗6个月以上(预防性使用小剂量秋水仙碱或NSAIDs在开始降尿酸治疗的同时,进行降尿酸药物治疗)。有利于促进体内尿酸盐结晶的溶解和清除,使扩大的体内尿酸池逐渐恢复正常,控制痛风的慢性发展和多次复发;共识强调了痛风治疗的长期性和定期复查血尿酸的重要性。
降尿酸药物应用指征:①高尿酸血症;②急性痛风一次以上发作;③痛风石形成;④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⑤尿酸性肾石病,肾功能受损;⑥发作时关节液中MSUM微结晶。满足以上1个条件即可。
合理选择降尿酸药物
抑制尿酸生成药:别嘌醇:需小剂量起始,逐渐加量。肾功能不全患者应减量,推荐剂量为50一100m g/d,Ccr<15m l/m in禁用。特别指出,别嘌呤醇亚裔人群包括中国汉族人使用时发生严重超敏反应的风险高于白人,此类反应与白细胞抗原H LA-B*5801等位基因的阳性率直接相关。中国汉族人为此基因阳性率为6% -8%,而白人仅为2%。建议亚裔人群在使用别嘌醇前如有条件应该进行H LA一*5801基因快速PCR检测。而2008年我国台湾地区已经对于准备使用别嘌醇的患者实施该基因的检测,对于结果阳性者不予使用。在药物安全性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的环境下,用药前先进行该基因的检测,可以减少和规避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非布索坦(febuxostat):为非嘌呤类黄嘌呤氧化酶选择抑制剂。该药的服用剂量为40 m g或80m g,每日1次。
促进尿酸排泄药物:①苯溴马隆:是一种增加尿酸排泄的药物,常用剂量下,具有良好的降尿酸达标率,长期应用还可以部分溶解痛风石。该药也适用于Ccr> 20min的肾功能不全的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患者使用。近年来无论是欧洲风湿病联盟(EULAR)还是英国风湿病学会((BSR),无论是日本、菲律宾,还是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的痛风和HUA治疗指南或共识,都对该药的良好疗效和安全性给予充分的肯定。在不具有条件进行高尿酸血症病因分型的情况下,促尿酸排泄药可能具有更为广泛的适用人群。治疗期间每日饮水量不得少于,以促进尿酸排泄,在开始用药的前2周可酌情给予碳酸氢钠或构椽酸合剂。不良反应主要是胃肠不适、腹泻、皮疹等,较为少见,罕见肝功能损害。对本品过敏、严重肾功能损、严重肾结石患者禁用。②丙磺舒:0.25g,每日2次,一周后可增至一次0.5g,每日2次,以后可给予最小有效量维持。肝肾功能不全、伴有肿瘤、放化疗患者均不宜使用本品,不推荐儿童、老年人、消化胜溃疡者使用。
促进尿酸分解药物:尿酸酶:可催化尿酸氧化为更易溶解的尿囊素,用于降尿酸及减少尿酸盐结晶的沉积,但目前在中国尚未上市。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建议,如果单药治疗不能使SUA控制达标,可以审慎考虑联合治疗。降尿酸药应持续使用以有效控制痛风发作,同时定期监测。
4、碱化尿液
碱化尿液可使尿酸结石溶解。尿液pH < 5.5时,尿酸呈过饱和状态,溶解的尿酸减少;pH >6.5时,大部分尿酸以阴离子尿酸盐的形式存在,尿酸结石最容易溶解并随尿液排出体外。因此,将尿pH维持在6.5左右最为适宜。常用的碱化尿液药物为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对胃刺激比较大,可间断性服用,不建议长期连续服用。
5、积极治疗与血尿酸升高相关的代谢性危险因素
2006年欧洲抗风湿联盟(EULAR)关于痛风防治建议中强调,积极控制高血脂症、高血压、高血糖、肥胖和戒烟,是痛风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6、避免应用使血尿酸升高的药物
有些药物会导致血尿酸升高,应避免使用。常见会导致血尿酸升高的药物有:阿司匹林(大于2g/d)、利尿剂、环孢素、他克莫司、尼古丁、酒精、左旋多巴、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对于需服用利尿剂且合并高血尿酸症的患者,避免应用噻嗪类利尿剂,同时碱化尿液、多饮水,保持每日尿量在2000ml以上。对于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选噻嗪类利尿剂以外的降压药物。科素亚(氯沙坦钾片)是目前经过验证的既能降压又能降低血尿酸的降压药,可作为优先考虑的降压药物。
(二)痛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痛风的治疗已经不满足于单纯的西医治疗,现代医学治疗痛风在起效迅速的同时,存在严重的肝肾毒副作用。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痛风的研究备受关注,因其疗效好且毒副作用小而受广大患者欢迎。经方的使用效果毋庸置疑,但是已不能满足病情变化的需要,各地区医家因地制宜自拟汤剂,皆取得良好疗效。
(1)痛风急性发作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痛风病变在筋骨关节,急性发作期多属于湿热痹阻证。临床上,予常规治疗(饮食控制、碱化尿液、饮水等)+秋水仙碱或非甾体消炎药等治疗基础上拟祛风除湿,清热养阴类汤剂治疗,有良好效果。如贾伟林拟止痛如神汤;符春平拟清热泻火汤;钟秋生等自拟祛瘀清热汤;杨振国拟术柏痛风汤;张智勇拟通痹汤……这些汤剂的广泛应用使治疗效果倍增。
(2)痛风缓解期的中西结合治疗
中医认为,痛风的缓解阶段主要病机是由于脾胃虚弱,运化无力,气机阻滞,导致痰、湿、瘀等病理产物堆积。故在痛风的缓解阶段,治疗上可在给予饮食控制加用别嘌醇及苯溴马隆的基础治疗上,结合中医健脾和胃祛湿,祛痰化瘀之法拟汤剂治疗,在痛风缓解期可增强疗效,减少痛风发作的次数。
三、结语:
痛风需要强化治疗,追求临床治愈。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原发性痛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风湿病学杂志,):6,410-413.
2.郭立新等.痛风.内科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2年1月,856-864.
3.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分会.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内分泌与代谢杂志,):913-920.
4.郭立新.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谈高尿酸血症的治疗[J].药物与临床,):22-23.
与医生电话交流
网上免费问医生
发表于: 16:17
杨爱成大夫的信息
杨爱成大夫电话咨询
杨爱成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网上咨询杨爱成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杨爱成大夫提问
杨爱成的咨询范围:
擅长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慢性肾衰竭、急/慢性尿路感染、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IgA肾病、糖尿病肾病、紫癜性肾炎、尿路结石等泌尿系疾病诊治。对本专业急、危、重、疑难病的诊疗具有较高水平。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肾病积累了丰富经验。擅长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治疗急慢性肾衰竭。对风湿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血管炎、干燥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系统性硬化症等诊治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对生物制剂治疗风湿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杨爱成主治疾病知识介绍
肾病科好评科室痛风多饮是否还能治好
患者信息:男
病情描述: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喝酒,每餐饭都离不开酒,饮食也不规律,身上出现多饮,今年被确诊痛风,是否还能治好
希望解决的问题:痛风多饮是否还能治好
最佳回答百姓健康网54876位专家为您在线解答
病情分析:您知道痛风患者在生活中都有哪些是不应该做的吗?这也是很多痛风患者都在关心的问题。针对痛风疾病的发病原因,掌握一些痛风的基本的保健知识也是很重要的!痛风患者在生活中都有哪些是不应该做的呢?痛风疾病在临床上主要采取怎样的治疗方式呢?
痛风患者在生活中的禁忌事项
1、避免受冷、过度疲劳、感染、外科手术、进餐过饱、饮酒等诱发因素。
2、控制摄入含嘌呤的食品。患者以肥胖者居多,因此必须控制饮食,降低体重。适当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以减轻肾脏排泄蛋白质代谢产物的负担。
本病系嘌呤代谢紊乱所致,故每个患者应熟知各种食物中所含嘌呤的多少。
3、脂肪具有阻碍肾脏排尿酸的作用,故应限制饮食中的脂肪摄入。
痛风的治疗方法多的让人眼花缭乱,很多的痛风患者都在为选择什么样的产品来治疗痛风的时候,台湾痛风药茶【降酸养肾茶】却探出了头。台湾痛风药茶“降酸养肾茶”能快速补充抑制尿酸合成的“转移酶”,有效纠正嘌呤代谢紊乱,快速分解液中尿酸,从根本上解决高尿酸症,台湾痛风药茶“降酸养肾茶”具有以下三大独特功效:
排尿酸:快速恢复肾脏自主排酸功能,并促使其正常分泌,尿酸生成减少,病人尿酸指标逐步下降。
止疼痛:药物有效成分直达发病部位,迅速缓解疼痛,消除炎症,痛风患者明显感觉关节轻松。
消结石:患者嘌呤代谢和机体自主代谢功能恢复正常,痛风结石全部溶解,机体免疫力增强,痛风治愈。如此好的效果使他称为了治疗痛风的最佳方法。他使痛风患者告别痛风不再是什么困难的事。
更多咨询电话号400-777-6622
回答时间:
Ta帮助了2560人
回答列表(3)
Ta帮助了3520人
病情分析:痛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是由于体内尿酸产生过多排泄不畅引起的
意见建议:根据你叙说的情况,建议服用别嘌醇和丙磺舒,并增加每天的饮水量促进尿酸少产生多排泄。在晚上临睡前服用吉非贝齐,降低甘油三酯
回答时间:
Ta帮助了1156人
病情分析:你好。因未见到病人,不了解具体情况,所以不能提出具体建议,意见仅供参考。
意见建议:1、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控制饮食,避免食入高嘌呤食物,如内脏海鲜啤酒白酒等。2、适当锻炼、适当多饮水;服用促进尿酸排出药如立加利仙。3、如果有关节肿胀疼痛,可以服用非甾体止痛药,如扶他林、芬必得等。外用扶他林乳剂等。4、劳累、走路过多、食入高嘌呤食物后、饮酒后等均可以导致复发。5、最好还是到当地大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
回答时间:
Ta帮助了3329人
病情分析:您好这个痛风是肾功能不好的表现引起了尿增高这个可以喝咖啡的因为这个是生物碱有一定的利尿效果能降酸和中合酸碱,
这个你还需要多喝一些水这样有利于通过小便排出尿酸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日常就是少吃肉能吃但不要吃太多不要喝酒。
回答时间:
安安静静女
27岁提问时间:
病情描述:痛风患者,尿酸575。准备每天吃半粒别嘌醇控制尿酸,但不知道这样的量长期服用,对身体肝肾的损害大不大?或者其他有什么副作用小的尿酸控制药吗?
医生建议:是药三分毒,长期服用必然可能导致或多或少的肝肾功能损害,缓解期可以试试苯溴马隆片促进尿酸排泄,还应该避免饮酒,避免海鲜、动物内脏、豆类食物等嘌呤含量高的食物。
知情者不知情男
50岁提问时间:
病情描述:尿酸高,痛风。非布司他服用两月,转氨酶升高,肾结石0.3左侧
医生建议:你好,结合你提供的情况,建议最好去医院风湿免疫科,调整用药,并吃些保肝的药物。也可以去医院中医科看看,吃些中药,调理身体状况,平时要多喝热水,别吃辣椒,戒烟戒酒,多吃蔬菜水果,别吃海鲜,别吃动物内脏,希望我的分析建议对你有所帮助。
淡淡女人OL女
25岁提问时间:
病情描述:母亲多年高血压,肾脏功能差,两年前肌酐150,尿酸510,下肢疼,服药效果不明显,时降时升,反复发作。有什么好办法?谢谢。
医生建议:最好能去看一下中医,根据个人体质和具体病情有关不适现象全面调理一下比较好一点,高血压,痛风很容易引起并发症,所以还是面诊比较好一点。
37岁提问时间:
病情描述:痛风伤口破口,什么药可以促进愈合
医生建议:这位朋友,我看了你的症状。图片,有痛风。可能伤口愈合比较慢。每天泡脚后,涂红霉素软膏看看。也可以用氟轻松,
46岁提问时间:
病情描述:尿酸值偏高注意哪些事项?有得风湿的隐患嘛?啤酒海鲜不能吃以外还有哪些忌口
医生建议:根据你的情况和提问,尿酸偏高最主要会引起痛风疾病,会引起风湿病的,你所说的是要忌口,还是要忌鸡蛋,动物内脏,高蛋白的食物痛风还能走路吗以后,治好了会不会有后遗症
痛风还能走路吗以后,治好了会不会有后遗症
发病时间:不清楚
病情描述:痛风还能走路吗以后,治好了会不会有后遗症
所患疾病:痛风(已到医院就诊)
你好,根据你的情况,出现痛风的症状,主要是因为尿酸高引起的,出现痛风结石沉积在关节内,甚至沉积在肾脏出现肾结石,需要控制饮食,调节生活习惯,避免海鲜、啤酒、豆制品等等食物,还有就是多吃蔬菜水果。适当时可以用一些别嘌呤醇和秋水仙碱,还可以用不熟的木瓜煮水泡茶喝。希望帮到你。
痛风发作时关节部位等处出现红肿热痛,剧烈的疼痛有的在半夜发作,痛风期间多休息,少走路,痛风病情稳定后是可以走路的,痛风是因为与体内尿酸水平有关,只要你保持合理的饮食,加上平时多喝水,尿酸水平就不会升高,痛风也就不会发作。如果你饮食不合理,生活无规律,痛风还是会发作的。目前没有详细的研究表明痛风有后遗症,但还是建议到专业治疗痛风的医院接受治疗。
疾病百科&·&痛风
痛风(gout)是一种由于嘌呤生物合成代谢增加,尿酸产生过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而致血中尿酸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炎性疾病。首次发作多侵犯单关节,常见第一跖趾关节受累。表现为关节红肿灼热、触痛、功能受限。典型发作表现为:疼痛发作在24小时内达到高峰;14天内缓解;急性关节炎缓解后一般无明显后遗症状。本病以关节液和痛风石中可找到有双折光性的单水尿酸钠结晶为其特点。其临床特征为:高尿酸血症及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间质性肾炎,严重者见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常伴尿酸性尿路结石。多见于体形肥胖的中老年男性和绝经期后妇女。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改变,其患病率逐渐上升。&
精选问题 查看更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芹菜籽能治疗痛风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