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金属职业者职业人网是倒闭了吗

中国男网若职业化队员全破产 中国网球到底该怎么走_网球频道_新浪竞技风暴_新浪网
中国男网若职业化队员全破产 中国网球到底该怎么走
  自从引进了大师杯,上海就走在亚洲男子网球赛事的最前沿。而现在,中国不仅有连着两年被评为“最佳ATP1000赛”的上海大师赛,还有财大气粗、请得动世界第一的中网。但一南一北两个高端男子赛事,至今扶不起一株男网“小草”。今年上海大师赛,中国男网无一人进入第二轮,网管中心主任孙晋芳扫兴之余,也婉拒了记者们的采访。
  训练方式的差距&&一把拍子的教学落伍了
  这两年,上海浦东网球俱乐部(前身为巴士网球俱乐部)先后与三名外教合作,不断发现中国原有训练方式与欧美的差距。
  西班牙人弗朗西斯科?罗伊格来得最早。这位巴塞罗那“托托”网球俱乐部(BTT)的经营者,也是纳达尔的硬地教练,托尼叔叔在家带孩子的时候,就由弗朗西斯跟随比赛、指导训练。每年吴迪、周奕妙等7位一线队员都要去BTT训练三个月,这家大牌俱乐部不仅球星云集,更在男网训练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在此期间,队员们着重练不失误、练战略战术、练体能。
  美国人蒂姆是上世纪80年代单打世界排名前40的选手,也曾是李娜前教练莫藤森的双打搭档。他格外看好中国网球的未来发展,便主动将自己的简历传真到上海,甚至免费上课一周来证明自己的资质。相比中国教练,蒂姆特别重视运动员的心理,他要求把球员的比赛精彩镜头剪辑成3-5分钟的短片,配上球员自己喜欢的音乐,在比赛前播放,形成自信的心理暗示。另外,蒂姆还对教练在巡回赛中的工作做了具体规定:巡回赛中不仅要安排好训练,教练更要负责看下一个对手的特点,去挑类似的陪练。两站之间的中转星期仍要抓住赛场其他运动员,每天打训练比赛。
  另有一位澳大利亚教练,原供职于上海的涉外网球俱乐部,如今每天负责球队半天的日常训练。对比三个洋教练,俱乐部总经理苏忠明表示,中国教练“一把球拍上场”的教学方式落伍了。高科技已经改变了生活,高科技也改变了网球训练,“现在外国教练都是背着一个大包来,里面有电脑、有摄像机、有笔记本,一大堆东西。他把训练拍下来,让运动员自己看哪里做得不好。我们还引进了国外四大满贯的技术统计软件,把日常训练变成直观的数据,运动员的优缺点一看即知。&”
  训练模式的反思&&教科书打不过野路子
  采访中,一位少体校教练对记者说:“其实我们中国运动员的技术不差的,说明我们青少年教练的水平不比国外差。几个国家队队员动作都很漂亮,成年后打不过人家,是我们缺少比赛的经验。&”
  但苏忠明总经理却提出不同的观点:中国队员从8岁到28岁都在练动作,是因为动作好教,比赛技战术复杂。但按照国外的网球教学思路,12岁以前动作定型,14-16岁就是比赛总结经验的阶段。我们的青少年在世界上是有优势的,ITF国际青少年排名,郑赛赛曾列第7。但15岁向职业发展后,吴迪的青少年赛对手托米奇职业排名已经到了前50,吴迪还在400开外;周奕妙和A?拉德万斯卡在青少年赛也曾是对手,但波兰姑娘早已进过世界前十,我们的小花还没打进前200。“动作像教科书一样标准有什么用?就是打不过国外动作七倒八歪的‘野路子’。&”苏忠明反问道。而这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国内教练水平的不够,自己没打过ATP,怎么指导队员准备比赛、做训练计划?
  另外,据苏忠明观察,外籍教练在训练手段上不仅千变万化,一个细节就能直观显示出他们比国内一些教练训练更高效率。以日常训练来说,同样一位教练带4名队员,本土教练常常安排队员排队喂球。&2小时下来,教练累得满头大汗,每名队员的触球时间是半小时。而国外教练却会分别布置任务:这个对墙打,那个先练发球……总之不让一个人闲着。结果,2小时训练课,队员触球时间满满2小时,效率是中国球员的3倍。&“难怪人家到了出成绩的时候都是跳跃式进步,我们只能自然进步,一下子就落后了。&”
  训练师资的困惑&&教练资质良莠不齐
  苏忠明的观点,在中国网球的教练圈中引起了争议。男网国家队队员公茂鑫就不服气地表示,中国教练的水平丝毫不差,“不跟外国教练一样?都是通过教练资格考试的。&”
  也有上海本地教练透露,二三线队伍的教练月收入才两三千元,靠这点怎么结婚怎么买房?只能花大量时间在外面当陪练、当私教。但收入轻松过万之后,已经没有时间、精力钻研业务了。当然,卢湾区少体校的王教练也表示,基层教练还是很渴望得到培训的机会,“外面流行什么打法,上海的网球教练圈子没有沟通、没有研讨,我们自己也感到,青少年的训练和比赛是脱节的。”就这一问题,浦东网球俱乐部方面已作出承诺,今后会注意和二三线队伍的沟通。在外教来沪执教期间,俱乐部也将安排一周公开训练课,对基层网球教练开放。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的另一个问题,是教练资质的良莠不齐。《网球俱乐部》杂志负责人陈诚介绍,现在上海有百余家网球俱乐部,教练员月收入从四五千到七八千不等,由于目前有很多个认证系统,“教练资质”并不像开车考驾照那样规范,标准统一。
  根据“上海网球123推广计划”提供的数据,2006年上海网球人口为54万,至2008年每年增长20%。2009年后涨速放缓,为15%。10年间网球人口的成倍增长,教练供不应求,用一位圈内人的话说,“凡以前在球场打球的人都当了教练”,素质自然难以保证。而上海网球123项目负责人李耀介绍,对于“教练资质”上海早有相关规定,“但管理没跟上,现在主要以经济考核为主,职业素质考核还没成为制度。&”但他也表示,这是中国网球发展必经的过程,“硬件上去了,人的问题没解决。&360行,刚刚有了网球教练这一行,改变需要时间。&”
  出国打球一年50万&&职业化模式尚难推广
  李娜法网夺冠,在中国掀起了一股网球热。但随着娜姐成绩突然滑坡,这股家长带着孩子报名网球俱乐部的热潮也在2个月之间,没了热腾劲儿。记者向多位网球俱乐部基层教练询问后得知,主要原因是亲眼看到网球训练的辛苦,孩子不愿意了。也有一些家长被“贵族运动”的收费吓到了:上海青少年俱乐部一年的基本训练费用,最低5000元。暑期夏令营,包含教练费、住宿、学英语等费用,就上到了3万。
  孩子打到一定水准,不少家长便开始请私教,一年费用15万元。但私教的模式也被批评缺乏队内竞争、打法也过于固定,不利实战。上海更有五六位家长把孩子送到了国外,其中1996年出生的华润豪曾是10岁年龄组的全国总冠军,12岁年龄组的佼佼者。但他前两年离开巴士网球俱乐部去到美国著名的埃芙特网球学校训练后,与国内同龄人竞争反而没了优势。但以他每年被学校安排打10-15场ITF比赛算,9个月&(去除暑假、圣诞)的开销将近50万元。
  还是来看看正规少体校的收费吧,全运会体制下,场地费、教练费、装备都由国家负担,平均每年的开销是1万元。吴迪等一线队员被俱乐部安排,一年要打20-25场ITF赛事,更有3个月的西班牙训练,难怪俱乐部总经理苏忠明要说,现在的中国男网选手,如果像国外选手一样费用都自己来,家家要破产。&“我们现在是400位的排名,前50位(水准)的保障。但这可能恰恰阻碍了队员去争取好成绩,托米奇比吴迪还小1岁,今年澳网打到八强,他知道自己要是职业赛拿不到奖金,那十几年的钱就白扔了。巡回赛要还是亏本,那没两年他就退役了。这种压力下,他训练、比赛的动力是不一样的。&”
  为全运精耕细作&&举国体制艰难维系
  去浦东网球俱乐部采访之前,听到一个说法:这支肩负全运任务的“上海队”,却不招上海人。基层教练和家长都感到很受打击。但俱乐部也喊冤枉:我们的大门始终敞开,只是上海家长心疼孩子,不肯往我们湖州基地送;另外现在全国青少年比赛八强,哪里还找得到上海人呢?
  为什么上海队的训练基地放在湖州?当然跟资金紧缺有关。另外,早几年湖州有个教练,带着一群孤儿练网球,几年工夫竟有小成。上海队从中挑了两三个,签了十年长约,更将14岁以下的第三梯队6、7名队员放在那里。基地配有文化课老师,训练、上课两不误,但上海的家长们去看了看,条件不及上海,没一个肯把孩子留下。至于上海小选手为什么打不进全国八强,据说跟国内青少年网球界仍较普遍的“改年龄”有关。&12岁的跟14岁的打,力量相差太远,怎么赢得下来?而输个两三年,队员自己信心丧失殆尽,便放弃了网球这条路。
  所以上海队的现状就是,成年队4女3男,加上第二梯队的4男1女,要肩负下届全运会“1、2金”的任务。为全运精耕细作,背后风险巨大:吴迪这样的尖子队员不能有一点闪失。而也有教练提出,一支队伍不具备一定规模,队员的打法不足够丰富,很难出人才。&“简单说,有发球好的才能有接发球好的,少林功夫也不是只有一种啊。&”对比国内豪门天津队教练、队员多达百人的厚度,浦东网球俱乐部只能动足脑筋弥补,请国际选手一起练。随着国内的国际比赛增多,教练到现场抓人很方便,免费提供两站比赛之间的吃、住,邀请亚洲、欧洲、美国排名在200-500位之间的选手来切磋,训练质量有保证,对方也很愿意。
  上海网球调查与思考?二
  大师赛总票房增83%观众仅多3000人
  球市 在热情与冷静之间
  为期9天的2011上海劳力士大师赛已经落幕,所有媒体都无法回避两组数字:一边是截至“十一”期间,票务销售比去年同期增加83%,尤其后三天全部售空。另一边,是受费德勒、德约科维奇退赛以及纳达尔提前出局影响,观众总数仅11.3万人次,相比被世博会覆盖的2010大师赛只多了3000人。
  在球票销售的热度与上座率的冷清之间,在赛事报道的热点与旗忠外围的冷淡之间,在赞助商的热情与网球消费的冷静之间,大师赛看到了巨大的市场,也对来年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赞助票可二次利用
  今年上海大师赛的入场人数,和票房销售成绩,两个数据都让人意外。先来看看今年的票房为什么这么火爆吧。据赛事主办方久事赛事总经理姜澜介绍,今年刚刚升级为荣誉赞助商的鸿星尔克,将旗下74家旗舰店全都作为上海大师赛的展示、推广尤其是售票窗口。是鸿星尔克为大师赛贡献了全国市场,令上海大师赛的门票今年第一次卖到了湖南。&“没有他们,我们根本不可能建立如此规模的销售网点。&”而大师赛创始赞助商“喜力”也在赛事期间打造出一辆双层大巴,往返于新天地和旗忠球场接送球迷,涂有大师赛字样的车身,更是醒目的流动广告……当赞助商和大师赛“血肉相连、相濡以沫”的时候,销售的军功章上就有了他们的一半。
  销售胜过100分,上座率却未达标。这又是为什么?&30%的门票打包给了赞助商,赞助商当作“月饼票”送给了客户,几经转手之后,拿到票的未必喜欢网球,或者有兴趣、但是票来得太突然,已经有了别的安排,总之很多持票人没能来到现场。这里,想给上海大师赛、尤其是赛事的赞助商们提个建议,学学美网的赞助商,赛事回馈的球票送客户固然是重要的公关,但在大师赛外场摆一些桌子,设一些答题赠票活动,更可以起到宣传企业品牌的作用。
  最后,需要稍作说明的是,上海大师赛的观众总数之所以不到ATP要求的“25万人次”的一半,是因为上海观众人数的算法与国际不同。国际惯例都是重复计数,例如一名观众持票入场,检票机对着芯片“嘟”一声,便计一人次。一场比赛看完,离开球场办点事,下午再进场,又“嘟”一声,又计一人次。
  换票服务可成惯例
  赛事总监吕华勇说,上海大师赛遇到的最大挑战,是没有地铁。虽然今年赞助商中新加盟了联邦快递,帮忙设计班车路线,并保证明年会推出更快、更便捷的班车方案。但班车再好,还是比不上地铁。
  没有地铁直接与市中心相连,位于闵行区的旗忠森林网球中心就像一座孤岛。&9天的上海大师赛,市中心负责看(电视),旗忠负责赛,这是上海大师赛的硬伤,而四大满贯赛无一不是直通地铁的。尤其温网,虽然位置偏了点,但从伦敦城内坐火车15分钟即到,很是方便。
  去一趟旗忠不容易,所以手里没有票的球迷轻易不会动身。而到了现场买不到票,更不愿白跑一趟,这便一头撞上黄牛。赛事总监吕华勇提醒球迷,“现金交易有风险。&”现在加了芯片的球票固然很难造假,但假币的流行仍在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今年大师赛在加强对黄牛打击、管理的同时,首度从观众手中回购球票,“官方黄牛”小试牛刀。
  明年可推“假期套票”
  相对于英国人3000英镑的平均月收入,2012年温网第一比赛日,中央球场票价44英镑起,看中国金花,买20英镑的场地票就能饱眼福;而男单决赛日入场券也不过120英镑,5英镑就能入场感受气氛,坐在“穆雷山”看大屏幕,温网的票价很平民。换算下来,上海大师赛决赛的A+票,可比温网男单决赛还贵。但既然组织者介绍,票价是调查公司做了大量调查,得出准确数据之后决定的,而且它的确卖完了,说明票价能被市场接受,并没有阻碍球迷到现场看球。
  但如果向上海大师赛提更高的要求,那么四大满贯的多种套票方案又值得借鉴了。美网的“假期套票”很适合明年的上海大师赛――据姜澜介绍,明年由于ATP赛程微调,上海大师赛的前三天很可能搭上国庆长假。虽然是赛事相对平淡、缺乏大牌球星出场的三天,但如果利用好国庆长假的优势,也能化比赛为网球旅游,结合酒店住宿打包销售,更可实现多赢。而“球员套票”是法网的独创,464欧元(会员价397欧元)的总票价中包括两周赛事的一等票以及一条龙VIP服务:早上9点,在球场对公众开放前,就能走特殊通道去练习场。然后早餐、参观球场几处著名景点、午餐,还能带回一份特别礼物。每两套票,还送一个停车位。
  由此看来,球票销售并不在于票价低,不管是低价位还是VIP,都有一片市场。关键是要面向不同群体推出各种针对性服务,让球迷各取所需。
  可利用赞助拴球员
  全球经济危机后,网球赛事赞助增长率从2007年的10%,降至2009年的1.3%。但上海大师赛去年获得冠名,赞助金额增长一倍后,今年又增长了10%。这一组数字,足以说明赞助商对上海大师赛的热情。
  虽然巨星接连退赛,虽然每年在大师赛现场啤酒销量只有几千瓶,几乎只是澳网、美网第一天的销量,但喜力(上海)市场总监徐顺兴仍然感到满意。&“13年前喜力公开赛的外场,只有一些小小的摊子,摊位的功能只是卖东西。而今年我们对外场舞台的投入,多过三年前一倍。我们请国外的乐队来,每天请球星来互动,我们还多付费用,请穆雷来办签名会,希望提供给观众整体的体验。舞台的规模、活动的规模一点不比我们在澳网办的逊色,虽然上海大师赛还在‘推广期’,但这些都体现了我们的信心。”而鸿星尔克更自豪地表示,正是2009年成为上海大师赛赞助商,他们才相继入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亚洲品牌500强”等。
  而记者也由喜力对全球网球赛事的赞助、鸿星尔克签约罗布雷多想到,上海大师赛有5个级别、23家赞助商,如果能通过这些赞助商“强制”大师们来上海、即使打不了比赛也露面与球迷做些交流,哪怕只是坐在包厢看一场球,上海球迷也算饱眼福了。就像今年,如果劳力士能把费德勒请来,“奶粉”们该多高兴啊。
  □晚报记者 王嫣 报道
相关专题:专题 
更多关于&&&的新闻
<FONT COLOR=#8f-10-19 13:39
<FONT COLOR=#8f-10-19 10:13
<FONT COLOR=#8f-10-18 22:07
<FONT COLOR=#8f-10-18 11:44
<FONT COLOR=#8f-10-18 10:17新媒体时代职业新闻人的身份转型
陈屿+孙文跟随信息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新媒体时代已经悄然到来。新媒体容量大、传播快且门槛低。曾几何时,传统媒体一枝独秀的光景已不再,新媒体百花齐放的局面已经初步显现。新媒体的痛点和痒点在何处?媒体记者应该如何随之精准定位,并探索自身的转型路径?围绕这些问题,本文将略做探讨。痛点:“身兼多职”和“能力危机”今年四月,《中国新闻周刊》总编辑李靖宇决定辞职。他认为,在当前媒体发展潮流之下,与其做全媒体融合的尝试,不如转而投身新媒体。除了部分纸媒倒闭,一些纸媒高管也选择加入网络,而这种“易帜”之事对公众而言已属平常。许多媒体工作者也对传统媒体表达了悲观的看法。财经杂志执行主编金丽萍称,在未来纸质版将会消亡。由于传统媒体的盈利主要以广告为主,而这种模式已经很难维持整个运行链条的持续运转。专栏作家魏武认为,纸质媒体会衰落,但新闻从业者的专业技能是永远不会过时的。[1]范·哈克等人在《新闻业的未来: 网络新闻》一文中认为,当前有更多的人在从事新闻记者的工作, 但是这些新增加的人并不是在传统报纸媒体或广播电视媒体中工作。面对竞争,大多数媒体所有者压缩新闻组织, 利用更少的资源来做更多的事。而且,人们拥有带摄像头的手机的比例增速惊人,。这一结果加剧了在新闻采集过程中, 新闻记者与这些免费新闻来源的“竞争”。[2]除了外患,还有内忧。自媒体浮出水面后,让“人人都是记者”的论调一时甚嚣尘上,而这也让很多传统媒体的从业者遭遇了“能力危机”。在传统新闻运作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媒体人,在这种变革中很难进行相应地适应。新媒体要求新闻工作者应从过去拥有一技之长便可“包打天下”,转而向“身兼多职”、“多栖作战”的全媒体记者转化。这就要求记者不仅要熟练掌握写作和编辑的技能,还要提高自身在获取图片、视频及进行网络互动等方面的能力。新时期的新闻记者,不仅要善于在采访中获取线索、挖掘和加工新闻事实,还要能熟练地运用网络,让网络资源成为采访的“第二现场”。与传统媒体不同,新媒体时代带来新闻行业在工作流程、专业要求和审美取向的革新,也让媒介与受众、媒介与记者之间的关系出现微妙变化。这些深刻而巨大的变化,让不少从事多年新闻工作的记者一时难以适应,并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媒体竞争加剧和媒体记者队伍的缩减,对单个记者从“质”和“量”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面对众多自媒体的竞争,要求新闻从业者能够成为“身兼多职”的全能型记者。新媒体的兴盛带来了媒体行业转型之痛。痒点:视野拓展和内容为王财新传媒总编辑胡舒立女士2012年在中山大学举行的 “第12届新世纪舆论监督研讨会 ”的主题发言中指出:“传统媒体不能满足于只在微博上说点贴心话 , 不应该因为在140 个字里把话说得漂亮而沾沾自喜 , 而要看你背后的媒体到底用报道说出多少事实和真相。”[3]2016年春节前后,一条“上海女孩因一顿饭逃离江西农村”的消息在新媒体上引起轩然大波。随后的调查显示,当事人不是上海人,而是南方某省的一位已婚女子徐某。她春节前后也没有到过江西,相关报道内容也纯属编造。近年来新媒体频频爆出假新闻。有些消息可能影响有限,并未造成不利的影响。而有些虚假新闻,通过新媒体的发布后,之后在其他媒体的推动下,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相当大的波澜。[4]胡舒立认为,一些网民出于好奇之心传播一些未经证实的信息 , 还有些人则可能空有一身热血与激情,却不能提供精确和有深度的报道,甚至还有一些人利用新媒体平台故意发布虚假的信息,或者随意侵犯他人之隐私。这都使得网络空间信息的可信度不高,真假难辨。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大众对传统媒体、官方微博发布的信息给予了更多的信任。这种形势为传统媒体记者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机会,让他们得以在未来新媒体领域展开专业化的实践。同时,因为他们提供了典型的专业报道案例,为新媒体从业者提供学习的机会,进一步提高新媒体的新闻质量。由此看来,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并非只是简单动了传统媒体的奶酪,而应是给予了传统媒体一种新的存在形式。因此,网络新闻的数字化时代并没有威胁到专业新闻的独立性和质量,而是给予它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于传统新闻从业者来说,新媒体提供了一个“弯道超越”的机会;对于受众而言,既能够从新媒体的扩张中获取更多有益信息,又能够在鱼龙混杂的信息时代,通过专业渠道获取更权威的表述。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吴飞认为,对于新闻专业主义而言新媒体的发展不仅没有破坏性,而且带来了更多的激励因素。与传统传播渠道相比,网络新闻报道拥有更广阔的接受面,因而能够得到更多读者的关注,引发更为广泛而深刻的讨论,进而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由于每篇报道,都将面临更多的肯定和批评。在这些讨论中,不乏一些真知灼见,这有助于众多的公民记者和专业记者不断砥砺自我,从而在追求新闻专业主义的道路上不断前行。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并没有出现对传统媒体的“排斥反应”,而是力主让新闻的价值进一步彰显。今年六月,“媒体转型与融合发展”主题论坛在扬州举办。会上,东方早报、澎湃新闻总编辑刘永钢认为,新媒体应坚持内容为王。在“澎湃”,关注度高的以严肃新闻为主,而非八卦新闻。而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副总裁潘乐群认为,新闻人需要寻求知识定义的变化,新闻职业的内涵与外延需要得到全新的界定。新闻人转型能力要具备:内容在争议性上获得眼球;个人要成为网红;内容除了生产还要运营;此外粉丝的维护,直至社群也十分重要;最后就是对行业的理解。[5]由上面的表述可知,自媒体只提供了一个技术平台和信息传播渠道,给“人人都是记者”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但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成为一名记者,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记者的工作。将来的记者,专业技能全面、复合多种渠道、具备深刻的思想,不仅仅是“观察者”,也应该是“思考者”和“全能手”。记者这个职业,除了要有信息传播的职能,还将担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从而充分起到导向性的作用。
专业记者由于获得了更多的专业训练和实践,他们的作品比普通网民的原创作品肯定要更为优秀和精彩。在不久的将来,信息的生产和传播将更为简单便捷,但对信息的质量将要求更高,成为记者的门槛也随之水涨船高。“人人都是记者”让新闻更贴近于受众,让新闻的产生更为大众化和草根化,这种新闻从业者和作品的“海选”,将会为新闻行业发展提供更为深厚的土壤。[6]定位: “把关者”和“意见领袖”在新媒体的浪潮下,新闻业不仅仅是要呈现新闻,而且要告诉人们有关这个世界新的或正在发生的有意义的故事,让人们设身处地了解这些新闻, 将这些新闻解释给其它人知道, 并且让人们便于获得这些信息。因此,在21 世纪, 好的新闻记者可以通过文本、音频以及视频,在事实的基础上讲述这个真实世界的故事。人们也可以把这些故事互相关联,并正确地使用它们。这些新闻内容从形式和视角上来看表现各异, 它包括广播与电视报道、 文学新闻(literary journalism)、纪录电影、新闻摄影和数据可视化等其它更多种形式。要强化专业团队合作。新闻从业者必须同时成为会运用多种方式讲故事的人、应用社会科学家,并且要从技术上懂得复杂数据系统的运作。得益于网络团队的协助,记者可以更好地在信息海洋中遨游。因此新媒体环境下,记者需要学会融入分工更加精细化的专业团队。如何分工、协作,使用多种工具和展示手段,第一时间利用官方微博展示新闻现场,并随时更新;再发回最新图文和视频信息,在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上推送;最后形成深度新闻报道。问题是,在所有这些领域,很少有记者能够达到如此的专业层次。因而他们必须各展所长,从自己擅长的特定知识领域或是新闻生产环节的某个阶段出发,开展有效的衔接与合作。如果不采取这些措施,他们在与大量收集日常信息的电脑程序,或是现实生活中日益增多的公民记者比拼时,将不再具有竞争力。未来的新闻业将会出现更多信息制作领域的合作者。专业新闻记者的价值将体现在他们的分析思考能力,和结成分工协作网络的能力。要突出核心竞争力。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认为,新媒体是一个新增量,这个增量很大很快,会抬升新闻的职业门槛,转变职业的价值,改变职业的运行方式。目前记者的职业正面临着挑战,看起来好像门槛变低,普通人都能做记者。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记者职业的门槛也在提升,要做好记者将更难,专业操守、专业分析、快速反应及深度思考等各方面能力要求更高。但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初心不变,为广大受众提供优质新闻产品和多层次的思考解读,才是专业记者所应该努力的方向。学会进行手机上的采编。在新媒体时代,新闻生产形式变得多样化,但无论形式怎样变化,都离不开时效性的限制。为了寻求质量和速度的统一,记者必须能够在现场即完成采写,并能够将作品迅速回传,并在第一时间予以发布。与笨重的电脑相比,智能手机更能够适应如今快速反应的要求。因此当前记者要适应新媒体的采编节奏,尝试离开电脑桌,习惯用手机拍照、拍视频和写稿,具备在第一时间以多种方式展现新闻事实的能力。这样在新闻现场,才能快速向新媒体平台推送丰富的信息,做到快人一步。做信息的“把关者”。如今人人都是新闻事实的传播者,众多的公民记者虽然能够抢在第一时间记录和传播突发事件,但限于专业水准,很难做到准确与全面,并保持客观公正性。还有人出于自身考虑,借助自媒体散播虚假失实的信息。因而每逢突发事件和重大事件,新媒体的消息满天飞,其中鱼龙混杂、真假难辨,极易造成公众的误解甚至恐慌,造成不良后果。而此刻正是专业记者崭露头角的时机,他们以专业的眼光对众多信息进行甄别、分析和整理,通过正规渠道进行权威发声,通过大量客观、公正、详实的报道进行引导,从而营造出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有力维护传统媒体的公信力。[7]推进跨业态的合作。新媒体时代信息泛滥,受众往往并不缺乏信息,而是更需要权威、真实、有价值的新闻。在纷繁复杂的海量信息面前,记者需要专业合理地选择、通过评价和鉴定,对无序的信息进行分类整合,验证信息来源。并提供独特的视角,来帮助用户更方便、更准确地理解和接受新闻事实。同时媒体记者要强化和新媒体之间的互动,通过良好的互动与合作,来提升引导舆论关注方向的能力。做有观点的新闻。在二十一世纪,新闻行业为了获得公信力,最关键的不再是客观,而是它的透明度和独立性。提供一个明确的观点,会让新闻报道比中立的事实叙述更具有其说服力,并且可看可听的形式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会越来越重要,这就要求新闻分析要以报道为基础。所以新闻记者保持了价值理念,并通过增加其新闻全流程的透明度,从而让其报道的价值更为全面和深刻地体现出来。转变沟通方式。亚里士多德认为 :“当听众的情感被演说打动的时候, 演说者可以利用听众的心理来产生说服的效力 , 因为我们在忧愁或愉快、 友爱或憎恨的时候所下的判断是不同的。” 人民日报微博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口语表达是人民日报微博甫一上线就广受关注的特点之一,这种将民间话语风格体现在新闻评论中的做法,被网友称为“小清新”。大胆使用民间及网络语言,使得人民日报微博与读者的距离更近,增进了感情,营造了良好的互动氛围。此外,该微博还通过公民视角让自己站在普通民众的立场上,对政府提建议,而不是由上至下发指令。这话语方式很好地迎合了公众的期望,充分拉近了官方媒体与公众之间的感情,从而达到“打通体制内和体制外两个舆论场”的目的。[8]注释:[1]熊建鹏、王哿、蒋子文:《&中国新闻周刊&总编辑李径宇离职,称想做新媒体方面思考》,澎湃新闻日[2]Bregtje Van Haak,Michael Parks,and Manuel Castells. The Future of Journalism:Networked Journalis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012[3]吴飞:《新媒体革了新闻专业主义的命?——公民新闻运动与专业新闻人的责任》,《新闻记者》2013年第3期[4]吕胜根:《新媒体虚假失实报道的原因及对策》,《今传媒》2016年第4期[5]陈洁文、刘江瑞:《新媒体时代:内容依然为王 专业新闻草根新闻将并肩作战》,《扬州晚报》日[6]王晴川:《自媒体时代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和反思》,《上海大学学报》2012年第11期[7]黄晓耘:《试论新媒体时代新闻记者的改变与坚守》,《视听》2016年第1期[8]董天策、梁辰曦、夏侯命波:《试论&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新闻评论的话语方式》,《国际新闻界》2013年第9期
2016年11期
新闻前哨的其它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职业全能培训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