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龙在天不花钱能玩吗爱吃饺zi还玩吗

饺子的故事
饺子的故事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冬至日,早晨起来就收到了高中同学程桂芬的美好祝福:弯弯的饺子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快乐皮儿幸福的馅,含在嘴里心更甜。一口咬开喜团圆,二口咬开福无边,三口咬开时运转,四口咬开好财源。冬至时节吃水饺,愿所有的友友们从此薪“水”涨,“饺”好运!也祝大家今天开心快乐!
读着这段美妙的文字,回想起了好多关于饺子的美好往事。
小时候的我,不懂得冬至日吃饺子的习俗,只知道大年三十儿全家一起包饺子、吃饺子的快乐。
三岁的时候,我跟着妈妈回到了她的老家黑龙江绥化。
绥化姥姥家,人真多好热闹。有两个姥姥:妈妈和老姨的娘,我叫她大姥姥;二舅的娘,我叫她小姥姥——后来才知道,其实小姥姥的年纪比大姥姥大好多,但是小姥姥比大姥姥长得瘦小,所以我才这样叫她们。除了姥姥们,还有二舅和二舅妈、老姨、大哥、二哥、三哥、小姐儿。
大年三十儿的下午,我看见二舅妈在剁饺子馅儿。她的双手各操着一把菜刀,左右开弓。我问她为啥用两把菜刀剁馅儿,她微笑着说:“这样式儿的剁得快呀。”
傍晚,炕上暖暖的,长辈们、哥哥姐姐们围坐在小炕桌周围,一边儿谈笑风生,一边儿包饺子。包好的饺子被二舅妈摆在面板上,摆得整整齐齐的,一边儿摆还一边儿数着饺子的个数,数完了还向大家“汇报”。
看看时间差不多啦,小姥姥下炕穿鞋,然后拿起一板儿饺子,到外屋地去煮饺子啦——东北人家住的平房,外间儿是有灶台、水缸等家什的厨房,里间儿是“一间屋子半间炕”的卧室,所以呢,东北人不管到了哪儿都管厨房叫“外屋地”。小姥姥煮饺子的时候,也是一边儿把饺子往锅里下,一边儿轻轻数着个数。
这个时候,大家纷纷把炕桌上的面板搬到炕上,二舅妈把炕桌擦干净。不大一会儿,胖乎乎的饺子出锅啦,大家开始吃饺子啦。
老话儿说“饺子就酒,越喝越有”,二舅拿出一瓶白酒,一边儿自斟自饮,一边儿问我:“小峪呀,饺子香吗?”“香啊。”“哈哈!二舅就知道小峪最乐意吃饺子啦!香就多吃点儿。”“嗯哪。”
大家一人一个小碟儿,各自往小碟儿里倒上酱油、香油、醋,然后夹起饺子蘸着吃。只有小姐儿的吃法不同:她的面前放着一个大碗,她把饺子夹起来先咬一小口,然后拿起酱油壶,往饺子里倒酱油,接下来再用同样的方法倒醋,最后一口吃下去。妈妈说,她这是懒,懒得要命。我倒觉得她这么吃更麻烦更累。别人吃饺子,小碟儿里的酱油香油醋会越来越少,可是小姐儿的碗里,酱油香油醋会越来越多,因为饺子是漏的。
大家都吃饱之后,小姥姥和二舅妈收拾碗筷去外屋地刷洗,二舅坐到对面炕上最暖和的地方去抽烟。
等到碗筷都洗干净并且收拾停当,大家继续包饺子,一边儿包饺子一边儿谈笑风生,一直干到半夜。
等到大家终于不再包饺子了的时候,我看见,家里大大小小的面板全被用上了,而且炕上、炕桌上、外屋地灶台的边缘上、大柴锅的盖子上、水缸的盖子上,都摆满了放满饺子的面板。
我问二舅妈:“包这么多饺子干啥?吃不了咋办?”“咱们东北有年三十儿守夜的习惯,包饺子是为了守夜不困。”
以后,又吃了好多天饺子,吃得二哥都不乐意吃啦!
回北京不久,我就上幼儿园了。
幼儿园的阿姨们经常带我们去大院儿外的杨树林子玩儿,有的时候也带我们去稍稍远一些的八一湖玩儿。
每年总有那么一些日子,杨树上有一种长得像毛毛虫的东西落在地上,落得满地都是。那不是虫子,是杨树上自然生长的东西,是绿色的或是绿色和褐色相间的,阿姨们叫它们“杨花儿”。
每到杨花儿掉落的季节,阿姨们带我们出去玩儿的时候,会让我们多捡杨花儿,谁捡得多、捡得快,阿姨们就表扬谁;回到幼儿园后,李阿姨会把我们捡的杨花儿归拢到一起,交给炊事员伯伯们,让他们给我们包猪肉杨花儿的饺子。猪肉杨花儿馅儿的饺子可好吃啦,那些在捡杨花儿的劳动中受到表扬的小朋友就会吃得多吃得快,阿姨们还要表扬他们;傍晚,受表扬的小朋友的爸爸妈妈来接他们回家的时候,李阿姨还要当着他们的爸爸妈妈的面儿再表扬他们一次,那样,他们会更喜欢上幼儿园啦。
在家里,爸爸妈妈也经常在星期天包饺子。后来有了富强粉,他们偶尔也用富强粉包饺子。富强粉看起来比普通的面粉要白很多,吃起来口感也更好。
一九七六年入冬后,妈妈委托去哈尔滨出差的何叔叔把我送到了绥化姥姥家。
可是,这时的绥化传言要地震了,所有的人家也都睡地震棚了。相比之下,北京的地震棚好歹是个房子,方方正正的,有门有窗有屋顶,看着就结实,屋里好歹有个类似床的东西,晚上睡在那上边儿还挺舒服的,还可以生火,挺暖和的;可是姥姥家的地震棚,其实就是用厚毯子搭的三角形的窝棚,一大家子人到了晚上就互相挤着睡在地铺上,睡觉之前还要全副武装:白天穿在家里穿的衣服不但不能脱掉,还要穿上厚棉袄、穿上有帽子的棉猴,躺下后还要盖上两层厚厚的棉被!大家都是侧身躺着,挤得要命,整宿不得翻身。天啊,这哪里是睡觉啊,分明是在受罪!
大姥姥知道我睡不惯地震棚,就去跟王家大舅母说了。王家三姐听了,就建议大姥姥把我送到海伦县她老舅家,那旮瘩的人没睡地震棚。
老舅一家人和蔼热情。我跟大姥姥来的第一天,老舅、老舅母就包饺子给我吃。看那饺子,边儿有点儿发黑,吃起来,边儿有点儿硬。老舅说,这是用特意给我买的富强粉包的饺子。哈,这真的是富强粉吗?反正挺好吃的,馅儿是猪肉白菜馅儿的,贼啦香!
回到绥化跟王家三姐说了,三姐说:“小峪你别听老舅搁那旮嗒瞎扯淡啦,海伦哪有富强粉啊!他用的是黑面吧?!”
(搁:东北方言,读作gě,“在”的意思;那旮嗒:东北方言中读作“耐”旮嗒,“那地方”的意思。)
回到北京后跟妈妈说,妈妈倒是特别相信老舅给我吃的是富强粉包的饺子,就是再难买,他也会给我买来的。
好多年以后的一个星期天,妈妈出差已经走了好几天了,爸爸说请张仁亮叔叔来家里帮忙包饺子。可是张叔叔迟迟不到,爸爸等不急了,就自己先剁馅儿了。
爸爸正忙着,忽然听见开门的声音,是张叔叔来了。他们俩互相看了一眼,谁也没跟谁说话,爸爸继续低头剁馅儿,张叔叔脱掉外衣,去厕所洗了洗手,也开始忙活起来了。
他们好久都不说一句话。
爸爸剁馅儿剁了好长时间,却发现这些踱好的馅儿越看越不对;停下来用手抓起来一些仔细看看,才知道是剁得太狠了,面板都给剁坏了。爸爸叫张叔叔过来看看,张叔叔走过来一看,二话不说就把那些木头渣子挑出去了。
这次的饺子也很好吃。
我经常利用星期天闲暇的时间去三站地之外的新华书店买故事书。要是去得晚了,妈妈就多给我一些钱,让我在书店附近的饭馆儿吃完午饭再回家。
偶尔吃吃饺子,回家后即使不挨打也得遭到一顿狠狠的数落,因为,早在那个年代,吃一顿米饭炒菜才花三四毛钱,要是吃饺子,一顿饭至少得六毛五或者七毛,太贵了;而爸爸妈妈又是极其节省的人,我在外边如此的挥霍,他们当然生气了。
初中,我是在北京十中上的。初一那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在我们班全体同学的强烈要求下,校领导同意我们在学校玩儿一宿。
班主任张老师提前将所有的东西置办好;晚上,他发动所有会包饺子的同学跟他一起包饺子。大家忙得热火朝天:擀皮儿的擀皮儿,拌馅儿的拌馅儿,包饺子的包饺子。
干活儿的人多,饺子一会儿就包好了。张老师问:“谁会煮?”小个子男生黄平自告奋勇:“张老师!我来!”
其实黄平根本不会煮饺子,只会烧水。水刚烧上他就下饺子,水刚开他就捞。你说,这样煮出来的饺子它能熟吗?张老师发现问题后赶紧找了个真正会煮饺子的同学,跟他一起手把手地教黄平煮饺子。
后来还是不让黄平煮饺子了,接替黄平的是谁我不记得了。
饺子吃起来很香。
我吃完饺子正要去刷饭盒,却因为一点儿引人发笑的意外事件给耽搁了;好容易止住笑,却发现饭盒不见了。
再找到饭盒,是元旦假期结束后上学的第一天。饭盒变得里里外外都黏黏的,我去用开水烫了好几遍都无济于事。后来才知道,那天夜里大家吃完饺子之后,张老师派人把所有同学的饭盒收集起来,用饺子汤洗了!那饺子汤喝着好喝,可是它油乎乎的,哪能用来刷饭盒呢!
那个小小的黄平,你别看他那会儿连煮饺子都不会,可是他高中毕业后上了私立大学,学的可是烹调专业,毕业后留校当了系主任,还给他的哥哥们当了义务厨师——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高中,我来到了岳各庄中学。高一那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我们班的同学破例被学校领导批准在学校狂欢一宿。
夜里包饺子,无论会不会的同学都来插一小手。
看这饺子皮儿擀的,有大有小不说还形态各异;所以饺子包出来也就有大有小形态各异。
有个超大的三角形的饺子皮儿,被一个同学包成了唐三角的形状——哎哟呵呵呵!这个饺子是不是甜的呀?
范军宏是个具有男子健美运动员的绝妙身材的帅小伙儿,他包的饺子也与众不同,都是金元宝形的——就他能用形态各异的饺子皮儿包出一模一样的饺子来!好帅!
饺子有大有小,煮的时候呢,小个儿的都煮得稀巴烂了大个儿的还没熟呢!
哈哈哈!这个晚上过得真爽快!我这帮同学真的挺可爱的!
我是一九八一年从海淀区的花园村一小转到丰台一小的,自从转学以来,花一小的同学只有金松还跟我保持来往。
大学期间的一个假期,我和金松跟花一小的班主任刘老师约好,挑个好日子到她家里聚一聚。刘老师非常高兴,把花一小同学杨俊的联系方式告诉我们了。
到了约定的日子,我和金松、杨俊一起准时来到刘老师家。
刘老师和女儿早就做好包饺子的准备了。
大家有说有笑地开始干活儿了。刘老师说:“老人们都说,饺子里包上硬币,谁吃到包了硬币的饺子谁就会交好运发大财。咱们也包硬币吧,看谁能吃着。”可是大家觉得硬币太脏了,不如包巧克力。刘老师的女儿最喜欢吃巧克力,一听说饺子里要包巧克力,她高兴得欢呼起来!
大家一边儿包饺子一边儿海阔天空地大声聊天儿。聊着聊着,金松和杨俊突然凑近了小声嘀咕起来。这俩“密谋”什么呢?难道说谁要倒楣吗?哈哈哈!
我们五个一起包了好多好多的饺子,我们都走了她们娘俩还能吃个两三顿呢!
饺子煮熟了,大家边喝着啤酒边吃着饺子,好不热闹!
第二天,金松打来电话告诉我一个秘密:“昨天包饺子的时候,咱们不是决定包巧克力吗?可是我跟杨俊商量,跟她们娘俩开个玩笑,这巧克力嘛,就不包啦,让她们娘俩找不着急死!”哦,闹了半天,他俩昨天就是“密谋”这个呢!只听金松接着说,“我刚刚给刘老师打电话说了这事儿,她女儿听了还假装生气呢。咱们走后,为了吃到巧克力,她女儿一个人又吃了好多饺子,直到再也吃不动了还没找到那颗巧克力,于是把剩下的饺子全部用筷子夹开,最终也没有找到巧克力,气坏了。她说:‘这俩家伙真坏!’”我笑着说:“你俩本来就够坏的!”“哈哈哈!”
一九九一年暑假,我回到了绥化的姥姥家。
这一大家子人早就不挤在一间屋子两张炕上了,而是盖起了两层小楼,各家都有自己的空间了。
我就住在二哥二嫂家。
有一天下午,二嫂叫我带着她的女儿孙聪出去玩儿。九岁的孙聪成乐意跟我玩儿了,我俩玩儿得成高兴了。这次回来,我发现老家的人不说“贼”或者“贼啦”了,取而代之的是“成”。
晚上,二嫂招呼我&(东北方言,叫我)
带着孙聪去吃饺子——哦,她把我支走,就是不让我帮她包饺子啊。
孙聪一听说吃饺子,成高兴啦,大声招呼我一起去,然后迫不及待地拉着我上楼啦。
可是,看见满满两大盘饺子,孙聪倒不着急吃啦,而是让她妈妈拿来一个小碗,自己倒上醋和酱油,倒了几滴香油,然后用筷子夹了几个饺子放在碗里。一切都做好,孙聪跑到一边儿坐着发愣去了。她妈妈看着她,笑着对我说:“这孩子就乐意吃腌饺子,每次吃饺子都要腌一会儿才吃呢。”“哦!”孙聪这时看看我,做了个鬼脸儿。好顽皮好可爱的小闺女!
我到科技建筑设计院报到的当天(一九九三年二月八日)晚上便上了南下的火车,前往广东惠州出差。
在惠州的日子长了,我们这些来自北京的人们都想吃饺子了。我就利用业余时间上街走走,帮大家找找饺子馆儿。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一家“西安饺子馆”,进去一问,这饺子实在是贵得不像话,折合成北京的标准,大概是三十多元钱一斤。回去跟大家一商量,还是先不吃饺子了。
后来,查世旭奉命回京,大家请他带回来一些饺子给大家打打牙祭。
查世旭回来的时候还真的带来满满一饭盒煎饺子,是他妈妈亲手为我们做的。感谢查妈妈。查世旭回到驻地的时候已经是晚饭时间了,他顾不上休息,连忙把饺子取出来让炊事员加热,然后分给大家。除了炊事员和几位老工程师不吃之外,大家每人都分了不少。那顿饭吃得真香,大家谁也顾不上聊天儿,吃得那叫一个认真啊。大家远在他乡好几个月了这顿饺子总算吃出了久违的家乡的味道。
在惠州半年,我根据设计院的规定申请回京休假,于是被院领导召回北京了。
我们的科技建筑设计院,每天中午为全体员工提供免费的工作餐。每星期六中午吃饺子,下午就不上班了。
一所所长李丹和二所所长孙承惠,本是在南京工学院读研时的同学,又都是东北老乡;而东北男人大多数都有酒量。星期六下午不是不上班吗?每到星期六中午吃饺子的时候,他俩就一人买瓶啤酒,是嘴对嘴长流水,喝得那叫一个痛快。
当时热播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中有这么个情节:姜文扮演的北京人跟美国人叫板,一仰脖喝下整整一瓶二锅头。看完这集电视剧,第二天又是星期六了,又吃饺子了,二位所长这回没买啤酒,买了一瓶二锅头,互相叫起板来。吃饱喝足,俩人都有些醉意了,大发感慨道:“看来这电视剧还是不能看多了,看多了学坏呀!哈哈哈!”
要说在科技设计院,最有意思的不是吃饺子而是包饺子。每到包饺子的日子,负责管理食堂工作的乔正龙会到各个办公室去请人,只要小乔一声令下,一定会有好多人争先恐后地向食堂跑去。
大家倒不全是真的愿意干活儿,而是我们这里的劳动纪律过于严苛,而且院办主任还天天查岗,可是去食堂包饺子就没这么多限制了,大家一边儿干活儿一边儿说笑,无拘无束的好不热闹。
这拌饺子馅嘛,大家猜谁拌得最好?是厨师朱师傅?是炊事员张师傅?朱师傅可是持有二级厨师证书的专业厨师啊,张师傅退休之前虽是工厂里的技工,但对做饭颇有研究。难道,拌饺子馅儿拌得最好的真的是他们?我告诉大家:还真不是,拌饺子馅儿拌得最好的是勤杂工王师傅!
有一次包饺子,按照院办主任的临时规定,要以肉为主。这肉嘛,是王师傅亲自买来的,买来后亲自剁馅儿、拌馅儿。拌馅儿还没拌完,大家就闻到了满屋扑鼻的香味儿。
这次来包饺子的特别多,就连从来不帮忙的孙承惠也来帮忙了!孙承惠是擀皮儿的好手,他当仁不让地从别人手里抢过了擀面杖,大笑着开始表演自己的擀皮儿绝技!
孙承惠擀皮儿擀得也太快了,另外三个擀皮儿的联合起来跟他比赛也赶不上他。所以,我们这么多包饺子的,用的绝大多数饺子皮儿都是孙承惠擀出来的!
所以,大家戏言:“今天包饺子,用的是王师傅的肉、孙承惠的皮!”哈哈哈!人肉大饺子!
包饺子也有快的。一所的年轻建筑师金京浩一来包饺子,大家都不聊天儿了,全听他一个人一个接一个地讲那些似乎永远也讲不完的小笑话。就这样一边儿讲笑话一边儿笑一边儿包饺子,因为孙承惠没来擀饺子皮儿,这饺子皮儿还供不应求了!我们中因为包饺子包得快受到王师傅和朱师傅赞扬的那位,她只包了一个金京浩就包了四个了!
听金京浩讲笑话的间隙中,有人夸奖金京浩包饺子包得快,他笑了,说:“这在我来说算慢的。在家里,我有一个小勺子,是专门用来包饺子的。左手拿起饺子皮儿,右手用小勺子舀上满满一勺馅儿,往皮儿里一按,然后将皮儿一挤就成了,比这筷子顺手多了!”“啊!”“哦!”“哟!”“金京浩真伟大!”
有一次包饺子,包着包着馅儿不够了,王师傅赶紧再拌馅儿;包着包着面又不够了,王师傅又赶紧和面;包着包着馅儿再次不够了,王师傅又去拌馅儿了……
天啊,等到面和馅儿达到平衡的时候,这饺子可就“泛滥成灾了!哈哈哈!大家笑得前仰后合!
有个来自山东的同事有一次擀皮儿的时候说,他们老家管饺子皮儿叫“面皮”。大家一听全笑了,因为按照一般规律,“面皮”的意思是脸面!
包饺子,包的不是饺子,包的是心情,是同事之间的友情!
一九九七年春节期间,我随深圳某旅游公司在北京组织的旅游团赴泰国旅游。领队是在深圳打工的北京姑娘,导游虽是泰国小伙儿,但他的祖上是中国潮州人。北京姑娘操着一口浓重的北京老胡同口音,而泰国小伙儿操着一口潮汕普通话。他俩可是一对儿恋人哟。
大年三十儿的年夜饭,大家跟导游和领队建议,大家一起凑钱买面买材料,大家一起包饺子吃。导游听了特别高兴,立刻说道:“那好,我们一起包饺子吃吧。”“饺子”,按照他的潮汕口音,说成了“饺zǐ”,于是,他的女友,那个美女领队就在大家的带领下一起嘲笑他:“你?就你?会包饺子吗?连‘饺子’俩字儿你都说不好!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笑声此起彼伏。嘲笑归嘲笑,大家笑够了,开始带着高度的耐心教他:“‘饺子’。第二个字要读得轻,跟着学:‘饺zi’。“饺zǐ。”“不对,是饺zi。”“饺zǐ。”“饺zi。”“饺zǐ。”“饺zi。”“饺zǐ。”
五分钟以后:“饺zi。”“饺zǐ。”
十分钟以后:“饺zi。”“饺zǐ。”“饺zi。”“饺zǐ。”“哎呀我说你怎么回事儿啊?连这个都学不会吗?我还就不信了,今儿非教会你不可!”“我今儿非学会不可!”“‘听听,‘今儿’都学会了‘饺zi’学不会?别急,接着来:‘饺zi’,”“饺zǐ。”“不对,第二个字要读得很轻:‘饺zi’。”“饺zī。”“饺zi。”“饺zi。”“终于学会了!再说几遍!”“饺zi,饺zi,饺zi,饺zi。”“恭喜你,终于说对啦!”“那好,我去准备材料,大家准备包饺zǐ。”“天啊,前功尽弃!”“哈哈哈!”
你别看这导游说话水平不怎么样,他可是擀饺子皮儿的好手,这饺子皮儿擀得真是又圆又快,着实让我们吃惊不小!
这顿年夜饭啊,吃得精彩!
春节过后,我离开科技设计院来到农机局下属的华成设计所,最初的一年里在远离农机局的一间小平房里办公。
每天刚刚上班时的两个多小时还像个办公室的样子,大家各忙各的工作,到了10点半以后,可就像是四个老太太带着两个小伙子过日子了:王军去淘米蒸饭,然后我俩一起去采购;回来后,王军开始给自己炒菜,偶尔也帮那几个老太太炒炒菜,我呢,就陪在王军身旁跟他闲聊,四个老太太在我身后饶有兴趣地听着。十二点了,大家就开饭了。午饭后是午睡时间,午睡过后才重新进入工作状态。
我们偶尔也提前进入过日子的状态,我和王军去买面和肉馅儿、大葱和蔬菜,回来后大家一起包饺子。
二零零二年,我离开设计所来到了环洋公司。二零零四年,我和公司的一大帮同事,每天中午步行十分钟到市委党校的食堂吃饭。
市委党校的这家对外的食堂,除了供应自选的炒菜和主食之外,还有丰富的风味儿小吃。风味小吃的专柜,每星期二供应水饺。每到星期二,排队的人就特别多。
这里的水饺确实好吃,以至于我吃了第一次之后,每到星期二的中午要是吃不上饺子,这心里就会别扭一下午。
有一个冬至日正赶上是星期二,食堂里排队买饺子的人大增。大师们边包饺子边煮饺子,忙得不可开交。
饺子卖到供不应求的程度,负责煮饺子的大师傅大声喊着让别的大师傅到里间去取速冻饺子了。队伍里有人说:“饺子就是好吃,又赶上今天冬至,你看这新包的饺子都供不应求了!”
买完了饺子端着餐盒找找自己的同事,忽然看见王晓蔚、李宁两口子坐在不远处正吃着。
走过去坐在他们对面,看了看他们吃的是什么,发现小蔚吃的是饺子,李宁吃的却是米饭和菜。“李宁啊,你怎么不吃饺子啊?不爱吃吗?”小蔚说:“其实她最爱吃饺子啦!”“是啊,我最爱吃饺子啦。”“那你为什么不吃饺子啊?”“这儿的饺子我吃过一回,一吃就知道是速冻的,我就不爱吃速冻的。”哦?还有这样的事儿?!
以后还是每星期二来市委党校食堂吃饺子,边排队边细细观察,还真的发现了其中的秘密:当天包的饺子是不煮的,包好了拿到里间去冻上,把上周的速冻饺子拿出来煮!
李宁的嘴真够厉害的!
不过我倒不在乎,是饺子我就吃。
春节长假过后第一天上班,又是星期二,我们这帮市委党校食堂的忠实粉丝(至少有十几个)又不约而同地来到了市委党校,而且除了李宁之外,大家都准备吃饺子。
可是党校放寒假了还没有开学,食堂还没开呢。
我们大家只好上街找饺子馆儿。
走了好远的路,终于找到一家可以吃饺子的餐馆儿,大家这回算是如愿以偿了。
吃着热乎乎的水饺,大家感到自己的终日操劳的身体终于得到了休息,自己的长期受到摧残的心灵终于受到了安慰。
在我家里,每当出游归来不想做饭的时候,就去超市买速冻饺子回来煮着吃。妈妈说,以前都是特别有空闲有精力有体力的时候才吃饺子,如今却是越累越忙越吃饺子。
奶奶曾经教我爱人将饺子弄熟的方法:在水里煮个八成熟,捞出来上锅蒸,直到蒸熟。无论是速冻的、自己包的还是超市里买的现包现卖的饺子,奶奶都是这样处理。
我在东方华翔公司工作期间,曾经跟同事们一起去超市排队买现包现卖的饺子。看着年轻的美女服务员包饺子的动作好像是慢条斯理儿的,其实她包饺子一点儿也不慢。
公司的五十二岁的王总工程师是个爱吃饺子的人。他对饺子是这样评价的:“饺子这东西是好东西,主食蔬菜和肉全有了,还有营养。”他最喜欢吃芹菜猪肉馅儿的,他说,芹菜对高血压患者有好处。王总每次想吃饺子了都会叫上我一起去距离写字楼不远的饺子馆儿。。
有一次王总叫我一起去吃饺子,被所长沈工听见了,他也要一起去。王总听说沈工也要吃饺子,不是“很”高兴而是“相当”高兴。路上,沈工告诉我们:来北京久了,也爱吃饺子了。以后,王总再去吃饺子,不仅会叫上我,如果沈工在也一定叫上他。
今天又到冬至日了,这个冬至日偏赶上是周末,离家不远的好适口主食店卖饺子,是现包现卖的,快到中午的时候我去排队买了两盒。
儿子他妈回家后将饺子煮熟,给我和儿子他奶奶,儿子每人分了十二个。可是儿子他奶奶吃不了那么多,给了儿子两个。儿子他妈为了避免儿子吃多了生病,跟儿子要了一个。
按照以往的规律,我吃起饺子来没完没了,小时候曾经一口气儿吃了三十个大饺子!可是今天吃了十二个就饱了。看来真的岁数大了,不服老不行啊。
儿子吃了十三个。这孩子吃嘛儿嘛儿香,让我们省了不少心。
最让我高兴的是,平时由于身体原因吃饭不大好的儿子他奶奶,今天也吃了十个饺子!
儿子他妈不大喜欢吃饺子,我们吃饺子,她吃面条。
全家一起吃饺子过冬至,真的好温暖!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菜谱分类导航&
菜谱分类导航&
& 多馅水饺
准备时间:10分钟内
制作时间:10-20分钟
用餐人数:6人以上
广州&不在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家里还有面粉呢 一次做了好多水饺 前面忘拍图 后面做韭菜馅才拍了
1.取饺子皮平放手上 我的饺子皮做得太大 给切成2份了
2.切好的韭菜加点盐拌好 放一小把到饺了皮上
3.捏边 完成!饺子不多的话可以一边放一锅水煮着,做好的饺子沾点粉放一边 等到所有的包完,水也差不多开了,就可以下锅啦
4.煮好的饺子
5.顺便做了些面条
煮饺子要等水开了再放 并且水要足够多 放水后用筷子轻轻拨开已免饺子粘连到一块
向你推荐:
&人气:100
微信二维码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B2-收藏的论坛
御龙在天 逐鹿圣殿荆州幽州谁笑到最后
  【逐鹿圣殿】在日由:【逐鹿楼兰】+【王者圣殿】= 【逐鹿圣殿】合区而来,至今为止该服务器也已经处于120封印状态很久了。   先来看看帝国幽州由龙吟总部太子爷带领,大家也都知道龙吟现在没有霸刀的支持下是逐渐衰弱但是现在看来逐鹿圣殿的龙吟也是一如既往的强大啊,在合区的前几天各国都是招人广告不断,荆州和幽州的实力也是不相上下,但是在荆州高战不少,禁卫军基本也都是12星套的大手,而大都督【不爱吃饺zi】更是18 星大神,在此看来荆州荣登第一也是毋庸置疑的啊,虽然国家强大但是有个盟国也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太子就立马拉了益州结盟,也联合了豫州结为暗盟,这2国我想也是早就愿意了的吧,毕竟有帝国荆州的庇护日后也好找盟国帮忙啊。  再看看强国幽州国王【乐战丶小天】也是个15星大神,说缺钱嘛肯定是不缺的,在合服之后小天更是举办多种活动发放给国民,从而笼络人心也让国民知道有这么一个土豪国王跟着他有肉吃,就是干啊的激情。由于荆州和益州结盟还与之豫州为暗盟也使得幽州是压力不少啊,但是由于幽州的强大执行力也导致荆州益州豫州没占到多大便宜。  其他国家也差不多都如此吧,自合区以来,一直以低调发展为主的燕州每天都可以在世界频道看到他们收人的信息,累积的实力不容小觑。终于在12月6 日,因燕州国王【小战】和扬州国王【温柔】个人原因两国开始国砸,随后燕州高调宣扬州国战。国战于12月8日晚正式开打,30分钟国战结束,燕州成功拿下国战胜利。面临强势的燕州,扬州国民无心战斗,国王【温柔】尴尬下麦,并未宣起反击战,从而士气大跌,看来对日后的发展是极大的不利呢。  12月9日,自合区以来青州爆发了第一次激情的王城战。反王的是12月8日刚空降青州的【至高丨荣耀】家族,刚着陆便创建了帮派开始收人反王。由于散人的稀少,所以在青州收人极难。而只有一个家族的反王帮能不能反下王,【至高丨荣耀】自己心理都没有底。但战斗迫在眉睫,就算收不到人也只能硬着头皮上。12月9日王城战准时开打,经过1个小时的奋战,【至高丨荣耀】成功夺下王城,成为青州之王。不过这人口稀少的王帮是否能在青州有立足之地令人担忧,不过着实是令人担忧,比较青州之前的王当了很久,在上图看来是夺取失败啊。   日也就是前天荆州拿下了皇城,现在以荆州的实力来也就幽州能为止匹敌,但是荆州由于有2国为盟,幽州想拿下皇城也是难上加难啊,不知日后皇位是谁,还是为之期待的。   12月15日幽州对燕州,豫州对江州的2场国战,看来幽州打燕州完全是为了夺大鼎而去啊,不知徐州可会挺身而出助燕州一臂之力呢,豫州不知是否想拿江州大鼎,如果拿下了,那么荆州想拿鼎就很轻而易举了,不知荆州是否会暗中相助呢,很值得期待啊。
  此人则是荆州大都督【不爱吃饺zi】在逐鹿圣殿也可能是无人能敌了吧,人物18星,副将15星,马装14星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了吧,也是让许多屌丝们为之膜拜的,让丽儿也心生膜拜之心,希望饺子后期也能一如既往的成为逐鹿第一人哦,很是看好荆州。
  其实在此区看来公会有几个,不知道后期是否会跑路,如果跑路了这个区基本算是没激情了吧,比较人员也会稀少很多,不过已经到120封印还没跑路的可能也是打算长期玩这个区的,希望后面会越来越激情,国砸不断,这个也当然是许多玩家愿意跟随的理由。
近期游戏热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御龙在天不花钱能玩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