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页机有哪些专业自我管理技能有哪些

新收录《英汉印刷与包装词汇手册》内容
当前位置: >
国外智能化折页机技术一瞥
时间: 来源:科印传媒《印刷技术》 作者:蒋文燕等&
【内容提要】近几年,智能化折页机的出现,大大简化了折页机的操作过程,有效地减少了设置时间,提高了折页质量和生产效率。本文将对国外几种主流的智能化折页机技术性能进行简单分析,探讨影响折页质量的因素,供国内同行参考。
  折页是印后加工中最复杂的一道工序显影,是成品质量的基本保证。从折页方式看,有平行折、垂直折、混合折、Z字型、扇形折、交叉折、包心折、单联折、双联折等多种样式,实际的折页方案常常是多种方式的组合。影响折页质量的因素很多,如纸张的定量、厚度、丝缕,油墨的覆盖率报纸印刷,车间的温、湿度等,都与折页质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操作人员必须懂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更好地保证折页质量。   近几年,智能化折页机的出现印刷工艺,大大简化了折页机的操作过程,有效地减少了设置时间,提高了折页质量和生产效率。这些智能化设备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通过计算机将各类基本的折页方式进行编程,编排出若干常用的折页方案商业印刷,存储在折页机上供操作者选择调用;第二,利用伺服电机技术,将原先的手工设置和调整,转换成更高效、更精确的自动控制;第三,通过友好的操作界面数码印刷在中国,自动完成或主动引导操作者完成各项操作。   本文将对国外几种主流的智能化折页机技术性能进行简单分析,探讨影响折页质量的因素,供国内同行参考。   Baum公司iFold折页机   Baum公司根据实际生产中的折页技术数据和折页的专业知识,整合出一个基于PC的软件系统,应用在指定的几款落地式折页机中胶印机,并与该公司的Baum 20 AutoSet软件进行了捆绑。 包装贸易  AutoSet软件能将该公司生产的iFold折页机的相关信息与自动化控制结合起来,为每一项作业提供了经济可行、内容具体的解决方案,能够对操作者就折页问题进行&全天候&的指导。该公司30英寸幅面的落地式折页机,不仅可提供230米/分钟的高速度,而且能随时提供各类诊断信息上海宏景,给操作者提供专业技能指导。   iFold折页机内置30种预编程折页方式,可存储100种客户自定义折页方案。操作者选择好折页方式后,控制系统就会通过显示屏发出指令,引导操作者正确完成各项设置。这些指令不只针对第一折页单元,还包括第二、第三折页单元。操作者可随时打开视频印刷工艺,观看现场操作示范,查看机器的相关主题,如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等。   配置了AutoSet软件以后,iFold折页机能自动完成所有设置,包括栅栏板、挡规和收纸装置等。Baum公司落地式折页机的核心机型为20英寸乐凯二胶,最大幅面为30英寸。   Baum公司最近推出的Flexifold折页机,是一款小幅面、能快速设置的落地式折页机,专门用于品。针对激光打印纸和高速静电复印纸的特点,采用了聚氨酯折页辊。有预编程、可编程、故障检测、屏幕显示等功能,采用模块式结构方案。 重组  海德堡公司斯塔尔折页机   海德堡推出的新一代TH/KH斯塔尔折页机化妆品包装,堪称智能化折页机的典范,为操作者提供了从输纸到收纸的全程支持,凭着杰出的性能和质量获得了用户的一致称赞,并且完全兼容JDF/JMF,能够与其他生产线和管理工作流程完全整合包装材料,使活件的处理过程更加透明。UV印刷
海德堡斯塔尔TH/KH型折页机包装印刷
  在软件设计和机械结构上,TH/KH折页机具有如下性能:   (1)图形用户界面采用简单的符号和图形,能以清晰、直观的方式显示机器的所有功能,人机交流十分便捷。   (2)折刀轴可通过专用工具包,以机械方式承印材料,向上抬至操作性较好的高度,然后进行安装、调整。   (3)栅栏板的隔离罩开启容易,栅栏板在整个宽度方向上都非常容易操作。   (4)全新的气流输纸台板,通过气流(不是真空)将纸张推向侧规,完成定位。输纸线带托着纸张沿导轨送至第一折页单元。由于纸张由气流支撑印后工艺,而不是靠吸嘴吸住,所以传递过程非常平稳。取消了传统线带上的压纸球,纸张表面不会摩擦污损。对于字典纸一类的薄纸,也能很好地完成定位。倾斜的输纸导轨上装备有数字监控器,能够实时显示纸张的实际位置和目标位置北人股份,并实现快速、精确的调整。气流大小的数值可以保存在系统中,便于再次调用。   (5)为TH/KH开发的新版Tremat纸张分离系统,能很好地控制纸张的分离,分纸能力可达5万帖/小时,操作和设置都十分方便。新版Tremat安装在纸堆的侧面术语,更换纸堆时,可快速移开,提高了装纸的便利性。
相关文章:
 看过本文的读者还看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印刷工程专业职业技能培训教材:印后加工技术与设备
滚动鼠标滚轴,图片即可轻松放大、缩小
印刷工程专业职业技能培训教材:印后加工技术与设备(图1)
【图书描述】:本书根据印后加工技术的特点将其所覆盖的技术分为三篇,即印刷品表面整饰、书刊装订以及纸制品成型加工,针对每种印后加工技术所涉及的工艺、材料及设备都作了系统的介绍,还对目前较为先进的材料、工艺、设备加以介绍。【编辑推荐】:《印后加工技术与设备》根据印后加工技术的特点,将内容划分为三大块:印刷品表面整饰、书刊装订和纸制品成型加工,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覆膜、上光、印刷品表面金属光泽加工、书刊装订以及模切压痕等技术的原理、工艺、材料和设备,并介绍了目前较为先进的印后加工技术。同时结合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及企业对相关技术岗位的要求,在每章前面提炼出初、中、高不同的理论内容要求。所以,《印后加工技术与设备》既适合于做印刷大专院校的教材使用,也适合从事印后生产的技术人员阅读。【内容简介】:《印后加工技术与设备》面向大专院校的师生及从事印后生产的一线技术人员,是有效的教学、生产专业工具。全书根据印后加工技术的特点将其所覆盖的技术分为三篇,即印刷品表面整饰、书刊装订以及纸制品成型加工,针对每种印后加工技术所涉及的工艺、材料及设备都作了系统的介绍,并结合劳动部、新闻出版署1998年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平装混合工精装混合工》考核大纲的要求,以及目前印后加工企业对技术工人的岗位要求,提炼出每章应知应会的内容,使读者充分了解印后加工各技术岗位的理论要求。《印后加工技术与设备》图文并茂,通俗易懂,除保留了传统的印后加工技术外,还对目前较为先进的材料、工艺、设备加以介绍,力求让先进的印后加工技术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并在生产中得以广泛应用。【目录】:绪论一、印后加工技术的分类二、印后加工技术的现状三、我国印后加工工艺的特点四、印后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思考与练习第一篇&印刷品表面整饰第一章&覆膜第一节&覆膜概述一、覆膜的作用与特点二、覆膜的分类及应用场合三、粘合原理第二节&覆膜材料一、薄膜材料二、胶体材料第三节&覆膜工艺一、覆膜工艺中的关键技术二、三种传统覆膜工艺三、水性覆膜技术四、PUR胶即涂式覆膜五、影响覆膜质量的因素六、常见故障分析第四节&覆膜设备一、即涂覆膜设备二、湿式覆膜设备三、预涂覆膜设备第五节&特殊覆膜工艺一、无胶覆膜二、开窗覆膜工艺第六节&覆膜技术的发展一、对覆膜加工技术的思考二、覆膜技术的发展思考与练习第二章&上光第一节&上光概述一、上光的作用及特点二、上光的分类第二节&上光材料一、上光材料的分类二、对上光涂料的要求三、油性上光涂料四、水性上光涂料五、UV上光涂料第三节&上光工艺一、上光工艺中的关键技术二、上光技术应用的注意事项三、影响上光质量的因素四、上光加工中常见的故障第四节&上光设备一、上光机二、连线上光设备三、胶印印刷连线上光四、柔印印刷连线上光五、凹印连线上光六、丝网印刷连线上光第五节&特殊上光技术一、对覆膜产品的上光技术二、局部UV第六节&上光技术的发展趋势一、印刷上光与传统覆膜二、上光技术的发展前景思考与练习第三章&印刷品表面金属光泽加工第一节&烫金一、烫金的特点及应用二、烫金箔的种类及应用三、烫金工艺四、烫金设备五、烫金新技术第二节&金银墨印刷一、金银墨的组成及特点二、金银墨印刷注意事项三、金银墨印刷工艺技术要点四、金银墨印刷常见故障第三节&扫金技术一、扫金技术的特点二、扫金工艺三、扫金工艺的发展第四节&仿金属蚀刻技术一、油墨特性二、承印材料的选择三、网印工艺的控制第五节&折光技术一、折光技术概述二、折光工艺要求思考与练习第二篇&书刊装订第一章&装订概述一、装订的概念及作用二、书刊装订工艺流程三、书刊结构四、书刊装订的演绎过程五、书刊装订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思考与练习第二章&书刊单机加工第一节&折页一、开料二、折页的方法与要求三、折页设备四、折页机的发展变化五、新型的锁式书帖第二节&配页一、配页方法及要求二、配页设备三、搭页机第三节&订联一、铁丝订二、锁线订三、无线胶订四、特种类型装订五、塑料线烫订第四节&上封一、封面的形式及加工要求二、包封设备三、包本的质量标准四、包本机常见故障第五节&裁切一、影响裁切质量的要素二、裁切设备三、裁切质量要求四、裁切故障分析思考与练习第三章&联动生产线第一节&生产线概述一、装订联动生产线的概念二、生产线的节拍三、装订联动生产线的种类第二节&无线胶订联动线一、无线胶订工艺要求二、无线胶订工艺流程及生产要求三、常见无线胶订联动生产线四、平装书刊装订质量要求五、无线胶订的发展趋势第三节&骑马订联动线一、骑马订联动线的工艺要求二、骑马订联动线加工过程三、常见骑马订书联动生产线四、骑马订书刊质量要求五、骑马装订联动机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第四节&精装联动生产线一、精装联动生产线的工艺要求二、精装书书芯加工三、精装书书壳加工四、套合加工五、压槽成型加工六、常见精装生产线七、精装书刊装订质量要求八、精装书用料计算思考与练习第三篇&纸制品成型加工第一章&模切压痕第一节&模切压痕概述一、模切压痕的作用及产品的分类二、模压原理三、模切压痕版的设计第二节&平压模切版的制作技术一、绘制模切图二、切割模版三、装模切刀和压痕线四、开连接点五、粘接模切橡胶条六、试切垫板七、压痕底模制作第三节&模切压痕工艺一、加工工艺流程二、工艺参数及其影响三、模切压痕工艺问题与排除第四节&模切设备一、模切机的分类及工作原理二、常见模切机类型第五节&模切材料一、黄纸板二、箱纸板三、卡纸四、瓦楞纸第六节&模切新技术一、连线模切技术二、磁性模切技术三、激光数字模切技术第七节&模压技术的发展一、国产模切烫印设备的发展过程二、优势与差距三、发展趋势思考与练习第二章&纸制品成型第一节&折叠纸盒成型一、常用纸盒的特点二、折叠纸盒的盒型结构三、糊盒工艺四、常见糊盒故障分析五、糊盒设备第二节&瓦楞纸箱成型一、瓦楞纸箱的工艺特点二、瓦楞纸箱的生产流程三、瓦楞纸箱的质量要求第三节&其他纸制品成型一、纸袋二、纸杯思考与练习参考文献【文摘】:第一篇 印刷品表面整饰  第一章 覆膜  第一节 覆膜概述  覆膜就是将涂布黏合剂后的塑料薄膜,与纸质印刷品经加热、加压后粘合在。起,形成纸塑合一的产品,它是目前常见的纸质印刷品印后加工工艺之一。  覆膜技术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首先为美国陆军所采用。我国覆膜工艺是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受日本年历卡启发,印刷品上试验成功,并很快得以广泛应用。  一、覆膜的作用与特点  1.覆膜的概念  覆膜也可称作过塑、裱胶、贴膜,就是将塑料薄膜涂上黏合剂,将其与以纸张为承印物的印刷品,经橡皮滚筒和加热滚筒加压后合在一起,形成厚度为10~20um纸塑合一产品的一种印后加工技术。  覆膜工艺是目前备受关注的一项印后加工工艺。经过覆膜的印刷品,由于多了一层薄而透明的塑料薄膜,表面更加平滑光亮,不但提高了印刷品的光泽度和牢度,延长了印刷品的使用寿命,同时塑料薄膜又起到防水、防污、耐磨、耐折、耐化学腐蚀等保护作用。如果采用透明亮光薄膜覆膜,覆膜产品的印刷图文颜色更鲜艳,富有立体感,能够引起人们的食欲和消费欲望。如果采用亚光薄膜覆膜,覆膜产品会给消费者带来一种高贵、典雅的感觉。
店主昵称:
电&&&&&&话:
售&&&&&&价:9.60元
全部图片(1张)
Copyright(C)
孔夫子旧书网
京ICP证041501号
海淀分局备案编号
购物车共有0件商品,合计:0.00元关注折页的一切
随着印刷出产朝着批量越来越少、交货期越来越短的偏向开展印刷,印后加工也面对着新的应战,这就要求一线操作人员增强对新设备、新技能的调查,不时进步本身本质。印后紧跟“短、平、快”按需印刷的开展,使得无线胶订工艺成为主流。作为无线胶订的第一道工序,折页即显得尤为主要。因为手工折页易呈现八字皱、空筒、铜版纸失落色、切后失落口等弊端,且周期跟不上,因此采用折页机成为必需,装订厂当前已有80%都购置了折页机。为了使折页机更好地发扬效果,笔者从调理和运用方面谈谈领会。
工艺布置为装订效劳
印刷厂要树立前道工序为后道工序效劳的认识。在制版工艺上,要求折页机侧规为印刷叼口t恤印刷,栅栏规为印刷拉规;假如是需求开料的(如零版等),则要求剖切断为折页侧规,或印刷拉规为折页侧规;另一剖切边为侧规,叼口为栅栏规。印刷开白料时要求印刷礼貌为直角。要防止开料纸张倾斜景象,不然虽印刷无问题印刷杭州,但下道工序却无法展开任务。B-B型双面胶印机要求拉规起效果,印品礼貌一致,打版居中。在辅佐任务中要采用准确的操作办法,如选好样品划一堆放,每千张夹一纸条印刷厂,既稀有量又便利折页。错开堆放,易向下弯折,发生不进栅栏毛病。半数角、断纸、破纸进行肃清,削减折页机停机次数。印刷后实时进入折页工序,包管温湿度的均衡。
操作技能和设备无缺
在出产冷季印刷体,操作人员应勤练根本功,如撞纸码纸等,学会依据纸张变形状况拍纸,使其挺度添加,顺畅进入栅栏;学会处置纸张非机械要素(如湿润、油墨未干等)惹起的毛病。注重日常设备保护华联印刷,按要求对机械进行光滑,防止因折辊轴承、齿轮无油而发作机械毛病。紧固传动件皮带,包管折辊出页线速度比保送带线速度快,克制因前张未出栅栏、后张追尾而形成的不进栅栏毛病。包管设备的无缺率,使机械顺畅出产。
经常见毛病及扫除办法
1.吸嘴吸纸不实时
(1)吸嘴内弹簧掉效。改换弹簧。
(2)吸嘴气路壅塞。用气泵吹风吹通。
(3)吸嘴吸力不敷。加大气泵吸气量t恤印刷,调理吸嘴与吸纸轮的分派量。
(4)分纸弹簧(毛刷)压纸过长,调理适度。
(5)纸堆后沿堆放不齐。上纸划一。
(6)吸嘴内气垫密封欠好或老化。改换气垫。
(7)压纸杆距纸堆太近,外表7~10张未分隔,提拔欠好。压纸杆向双方调理。
2.走纸不畅
(1)吸嘴吸力大于吸纸轮吸力。调理吸气阀或去失落吸嘴胶皮。印刷
(2)吸嘴上针阀未翻开。调低碰撞螺钉。
(3)吸气轮端面与进气口间隙太大。将间隙调到0.2mm
(4)电磁阀吸气工夫太短或过长、任务不良、同步检测电感器未任务。调理脉冲,节制吸气工夫,换电磁阀广州手刺印刷,调理同步器。
(5)吸气轮离纸堆太远或风轮套磨损。使吸气轮与纸堆间距在5~10mm,换风轮套。
(6)进栅栏边纸堆色块为黑色标居中时,纸张不出。用白纸盖住快升光电开关,用纸堆上接近开关节制高度。
(7)吸轮下挡纸片偏高。使之距吸轮3~5mm。
(8)吸轮的吸点不是最下方。调理到最下方。
(9)主吹风太小,纸张未切近吸轮。加大气泵吹风或调理吹风阀。
(10)纸堆离拉规太近印刷体,撞纸。使纸堆与拉规有5~8mm间距。
(11)双张节制器过低。使1张纸顺畅经过,双张停机。
(12)压球排布与运用欠妥。削减压球,从新陈列。
(13)走纸保送带活动不灵敏。检查相关零件,避免轴承损坏等。
(14)走纸倾斜、纸张有折角和破裂,双张或多张。对症扫除。
3.不进栅栏或进不到位
(1)纸张质量欠好印刷厂报价,不服整,纤维偏向不准确或带静电。对症处理。
(2)油墨未干或纸张湿润。烘干或去湿。七彩印刷
(3)栅栏板地位、角度纰谬或栅栏内有异物,螺钉松动等。对症处理。
(4)栅栏的托纸杆与压纸杆变形,过纸地位间隙过小。校直托纸杆与压纸杆,使过纸地位间隙一致。
(5)进纸过桥与折辊中间线不相吻合。对好中间线。
(6)折辊胶套老化或变形、发黏等。加工折辊。
4.纸张碰折刀
(1)纸张定位工夫偏长hp印刷,折刀抬升过慢。调理同步开关,使纸张定位工夫恰当。
(2)纸距不平均。查电磁阀任务功能,间隙能否一致,改换磨损的传动无级变速带。调理吸轮外侧的小带轮,使吸轮与输纸速度同步。
5.页码忽正忽歪
(1)防退压球不到位。使其到位。
(2)后侧挡规撞纸不到位。应向中间线挨近。
(3)压痕刀或打孔刀片不尖利或装置欠妥。刀台与接受环的间隙按所折纸张厚度调整。
(4)折刀下降过深印刷廠,两头不服直,或不在两折辊的中间地位。折刀在最低地位时,折辊夹住印刷页,折刀校平直,无摩擦声。
(5)传送带松紧纷歧。包管相同张紧度。
6.折叠边底脚不齐
(1)折刀下降过深西安印刷厂,与折辊不服行或折刀下降过快,纸张定位工夫短或撞刀。折刀下降深浅适宜,两头一致,并与折辊相平行。调同步器,使工夫适宜。
(2)折辊两头间隙纷歧。按所折纸张调整间隙。
(3)压球与防退毛刷(压球)轻重纷歧。按纸张厚度陈列压球凸版印刷,安好防退毛刷(压球)。
(4)侧挡纸规调整欠妥,离纸边太近。挡纸规与折页边间隔恰当,避免撞页。
(5)打孔刀装置欠妥。刀台与承位环间隙调整适宜。
(6)折辊上有油墨等杂质聚积。用汽油和干抹布擦洁净油墨、纸毛。
(7)折痕位与折刀位不重合。挪动纸堆使其重合。
7.栅栏折页误差大
(1)折辊间隙不平均,压力纷歧致。按纸张厚度调理折辊压力。
(2)压球排布不合理,输纸欠好。按纸张定量陈列走纸拉规压球平版印刷工,使输纸顺畅。
(3)栅栏间隙不平均。调理左右间隙一致。
(4)过桥侧规与栅栏不垂直。使其垂直。
(5)纸堆距侧接规则位边太远。调到相距5~8mm。
(6)栅栏下唇板地位偏高或前挡规过于倾斜。按要求调理。
讯:如果说,2010年是我国印前CTP的爆发增长年。2012年,或许将成为印后设备升级换代的新纪元。无论是从展会推新、企业动态,还是行规制定、技术研讨,印后无疑正掀起印机制造商们的新一轮技术博弈。
MBO在首届南方展上推出的折页联线
印刷展会 印后悄然“唱主角”
事实上,印后设备的展览热潮从去年就已然掀起。
2011年11月的第四届中国国际全印展上,上海电气印刷包装机械集团旗下上海紫光推出ZXJD450/22平装胶订联动线、上海亚华推出全新全自动模切机ExcelC-106E、上海申威达推出以国内最大规格的SQZK1660型切纸机为主机的裁切生产线;北人集团推出TSK ZXJD450无线胶订联动线;辽宁大族冠华推出了LD560配订折联动线、ZYZ-500型折页机……
在前不久举行的2012年首届南方展上,印后设备更是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天津长荣股份作为展位面积最大的参展商之一,带来了MK 1060ST烫金模切机、MK 1060ER全清废模切机、ECOPRESS 1050E清废模切机等多款高性能机型;上海电气印包集团旗下上海紫光、上海亚华、上海申威达联合参展,带来了LQD8E骑马装订联动线、裁切生产线等印后设备;折页专家MBO带来了国内首款自动折页机——T 535 EA自动高效型栅栏式折页机;上海耀科推出NIKKO 1630E上吸式卡纸/瓦楞纸两用全清废模切机;温州三鑫推出全自动压纹机;东莞顺景源展出炬兴MY 1300E半自动模切机;东莞铖铭首次推出半自动模切机;……
“相比印刷机、印前CTP,印后应该是现在印刷机械最有发展空间、最热的市场。”在首届南方展现场,从事印后模切机销售的杨先生告诉记者。
从大部分依靠手工完成,到而今的备受关注,日日出新,中国印后设备市场缘何如此火热?笔者认为:市场源于需求!
印刷鸡肋 保有最大“爆力”
犹记得,2011年对北人集团公司装订机械分公司总工程师刘小栋先生进行采访,作为印后设备的研发生产者,他对印后市场做过一番解读:受制于印后工序多、工艺复杂,所需机器设备太多,实现机械化难度大等现实原因,印后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大部分工艺依靠手工完成,在印刷行业没有受到应有重视,甚至一度被认为是印刷“鸡肋”。印后工价低,门槛低,印刷厂靠印后不赚钱,低成本就能做印后加工,使印后市场竞争更加混乱。
中国拥有大批量低成本的劳动力一直是印后设备不受重视的一大诱因。但随着近年来市场发展的变化,劳动力转移、新生代员工择业需求转变、人工成本上涨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企业开始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用工荒”问题。招不来、用不好、留不住成为用工需求旺盛的印后加工企业而言,无异于制约发展的“紧箍咒”。
与此同时,应对市场更加快速、多变的印务需求,数字化印前CTP、高速印刷机等先进印刷设备被越来越广泛地推广使用,如何提高印后生产效率,提升工艺水平,使之不再成为“拖后腿”的印刷软肋,也成为紧迫课题。“机械代人工”成为印后企业不得不考虑的发展出路。
相对于已经渐趋成熟的印前CTP市场和已经发展稳健的印中技术,印刷后道设备的市场才刚刚受到重视,其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都备受关注与期待。印后提速 发展方向多元化
从当前的印后设备的推陈出新中,我们不难看到其具有的共同点,如自动化、高效率、智能化、数字化等。
针对其发展需求,笔者认为,以下几方面将是印后发展的重要趋势:
其一,针对数字印刷的配套印后。无论是国情国策还是世界趋势,数字印刷都是不容忽视的印刷新方向,其受热议程度,从近期屡屡传出的全球各大印刷企业参加DRUPA展计划中,就可窥探一二。但与传统胶印等方式相比,数字印刷具有自己诸多生产特点,对印后设备的诉求点也不尽相同。更加多变、小批量、短版、个性化的数码印刷品,如何实现高效的印后加工?对印刷设备制造商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全新的可探空间。
其二,装订联动线等多功能印后设备。从当前市场热推的产品来看,平装胶订联动线、骑马钉联动线、裁切生产线、精装书加工联动线、配锁联动线、本册印装联动线等一体化设备较于单机操作,在节省人工、提高效率等方面,都有着十分显著的优势。此外,如上光覆膜机、模切烫印机、折页胶订线、过油上光两用机等多功能印后设备,也受到了印企的高度关注。
其三,两极化的印后设备。匹配当前印刷的发展趋势,印后加工设备一方面将往大幅面、大批量、高速度的方向发展,满足大宗印务,工业型印后加工需求。另一方面,满足微小批量、精装潢、个性化需求的小型、家庭或企业式印后设备也将有所发展。
其四,环保型印后工艺。随着环保理念的日益深入人心,绿色印刷越来越受到行业人士的重视。印后要实现“绿色”,其使用的加工材料、工艺选择都将有所侧重。而印后工艺的变化,必然带动能满足环保印刷工艺的印后设备研发和推广使用。
当下,人们对印刷品的外观要求越来越高,如何通过印刷后道的模切、烫印、上光、折页、装订、裁切、覆膜等工艺,对印刷品进行精加工、创意装潢,增加印刷品的附加值,提高产品的档次和功能,印后工艺升级成为印企越来越重视的课题,印后设备升级势在必行。谁能技高一筹,决胜于这片新的蓝海?印界翘首以盼。
随着印刷生产朝着批量越来越少、交货期越来越短的方向发展,印后加工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这就要求一线操作人员加强对新设备、新技术的了解,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印后紧跟“短、平、快”按需印刷的发展,使得无线胶订工艺成为主流。作为无线胶订的第一道工序,折页即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手工折页易出现八字皱、空筒、铜版纸掉色、切后掉口等弊病,且周期跟不上,因而采用折页机成为必须,过去不用折页机的装订厂目前已有80%都购买了折页机。为了使折页机更好地发挥作用,笔者从调节和使用方面谈谈个人体会。
工艺安排为装订服务
印刷厂要树立前道工序为后道工序服务的意识。在制版工艺上,要求折页机侧规为印刷叼口,栅栏规为印刷拉规;如果是需要开料的(如零版等),则要求剖切口为折页侧规,或印刷拉规为折页侧规;另一剖切边为侧规,叼口为栅栏规。印刷开白料时要求印刷规矩为直角。要避免开料纸张歪斜现象,否则虽印刷无问题,但下道工序却无法开展工作。B-B型双面胶印机要求拉规起作用,印品规矩一致,打版居中。在辅助工作中要采用正确的操作方法,如选好样品整齐堆放,每千张夹一纸条,既有数量又方便折页。错开堆放,易向下弯折,产生不进栅栏故障。对折角、断纸、破纸进行清除,减少折页机停机次数。印刷后及时进入折页工序,保证温湿度的平衡。
操作技术和设备完好
在生产淡季,操作人员应勤练基本功,如撞纸码纸等,学会根据纸张变形情况拍纸,使其挺度增加,顺利进入栅栏;学会处理纸张非机械因素(如潮湿、油墨未干等)引起的故障。注重日常设备保养,按要求对机械进行润滑,避免因折辊轴承、齿轮无油而发生机械故障。紧固传动件皮带,保证折辊出页线速度比输送带线速度快,克服因前张未出栅栏、后张追尾而造成的不进栅栏故障。保证设备的完好率,使机械顺利生产。
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1.吸嘴吸纸不及时
(1)吸嘴内弹簧失效。更换弹簧。
(2)吸嘴气路阻塞。用气泵吹风吹通。
(3)吸嘴吸力不够。加大气泵吸气量,调节吸嘴与吸纸轮的分配量。
(4)分纸弹簧(毛刷)压纸过长。调节适度。
(5)纸堆后沿堆放不齐。上纸整齐。
(6)吸嘴内气垫密封不好或老化。更换气垫。
(7)压纸杆距纸堆太近,表面7~10张未分开,提升不好。压纸杆向两边调节。
2.走纸不畅
(1)吸嘴吸力大于吸纸轮吸力。调节吸气阀或去掉吸嘴胶皮。
(2)吸嘴上针阀未打开。调低碰撞螺钉。
(3)吸气轮端面与进气口间隙太大。将间隙调到0.2mm。
(4)电磁阀吸气时间太短或过长、工作不良、同步检测电感器未工作。调节脉冲,控制吸气时间,换电磁阀,调节同步器。
(5)吸气轮离纸堆太远或风轮套磨损。使吸气轮与纸堆间距在5~10mm,换风轮套。
(6)进栅栏边纸堆色块为黑色标居中时,纸张不出。用白纸挡住快升光电开关,用纸堆上接近开关控制高度。
(7)吸轮下挡纸片偏高。使之距吸轮3~5mm。
(8)吸轮的吸点不是最下方。调节到最下方。
(9)主吹风太小,纸张未贴近吸轮。加大气泵吹风或调节吹风阀。
(10)纸堆离拉规太近,撞纸。使纸堆与拉规有5~8mm间距。
(11)双张控制器过低。使1张纸顺利通过,双张停机。
(12)压球排布与使用不当。减少压球,重新排列。
(13)走纸输送带运动不灵活。查看相关零件,防止轴承损坏等。
(14)走纸歪斜、纸张有折角和破碎,双张或多张。对症排除。
3.不进栅栏或进不到位
(1)纸张质量不好,不平整,纤维方向不正确或带静电。对症解决。
(2)油墨未干或纸张潮湿。烘干或去湿。
(3)栅栏板位置、角度不对或栅栏内有异物,螺钉松动等。对症解决。
(4)栅栏的托纸杆与压纸杆变形,过纸位置间隙过小。校直托纸杆与压纸杆,使过纸位置间隙一致。
(5)进纸过桥与折辊中心线不相吻合。对好中心线。
(6)折辊胶套老化或变形、发黏等。加工折辊。
4.纸张碰折刀
(1)纸张定位时间偏长,折刀抬升过慢。调节同步开关,使纸张定位时间适当。
(2)纸距不均匀。查电磁阀工作性能,间隙是否一致,更换磨损的传动无级变速带。调节吸轮外侧的小带轮,使吸轮与输纸速度同步。
5.页码忽正忽歪
(1)防退压球不到位。使其到位。
(2)后侧挡规撞纸不到位。应向中心线靠拢。
(3)压痕刀或打孔刀片不锋利或安装不当。刀台与承受环的间隙按所折纸张厚度调整。
(4)折刀下降过深,两端不平直,或不在两折辊的中心位置。折刀在最低位置时,折辊夹住印刷页,折刀校平直,无摩擦声。
(5)传送带松紧不一。保证同样张紧度。
6.折叠边底脚不齐
(1)折刀下降过深,与折辊不平行或折刀下降过快,纸张定位时间短或撞刀。折刀下降深浅合适,两端一致,并与折辊相平行。调同步器,使时间合适。
(2)折辊两端间隙不一。按所折纸张调整间隙。
(3)压球与防退毛刷(压球)轻重不一。按纸张厚度排列压球,安好防退毛刷(压球)。
(4)侧挡纸规调整不当,离纸边太近。挡纸规与折页边距离适当,防止撞页。
(5)打孔刀安装不当。刀台与承位环间隙调整合适。
(6)折辊上有油墨等杂质堆积。用汽油和干抹布擦干净油墨、纸毛。
(7)折痕位与折刀位不重合。移动纸堆使其重合。
7.栅栏折页误差大
(1)折辊间隙不均匀,压力不一致。按纸张厚度调节折辊压力。
(2)压球排布不合理,输纸不好。按纸张定量排列走纸拉规压球,使输纸顺利。
(3)栅栏间隙不均匀。调节左右间隙一致。
(4)过桥侧规与栅栏不垂直。使其垂直。
(5)纸堆距侧接规定位边太远。调到相距5~8mm。
(6)栅栏下唇板位置偏高或前挡规过于倾斜。按要求调节。
它确实来了!当金融危机过后这样的一个时代已然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微利,当那些从风暴中幸存下来的企业,正打算庆幸自己「命大」的时候,喊了许多年的微利时代成了他们即将要面对的一大难题。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外印刷订单大量减少,招投标导致的教材降价,教材循环使用,印刷市场正在逐步萎缩,而另一方面原材料的价格却不断上涨,新的劳基法实施后企业的用人成本也在增大。伴随着金融危机行业大洗牌也在所难免,利润成了企业渴望而不可及的东西。
然而企业的生存之源在于利润,没有利润的市场不会长久,企业如果回避这个现实,妄想通过打价格战盲目追求市场占有率,也许能暂时残喘存活下来,或者换来一页页漂亮的市场统计数据,但实质上却无异于慢性自杀。头痛治头,脚痛治脚方法显然不适合印刷行业的微利时代。
那么在微利时代,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印刷市场,企业们应该如何行动并「杀出一条血道」呢?
开拓新的市场
目前,印刷市场也像其他市场一样,正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明显迹象。一极是大众性消费市场,用户只愿付出低价格得到基本或低端产品和服务,如中小学教材、大型出版机构、企业集团、政府机构的印刷业务集中招标现象。另一极是个性消费市场,在领域印刷企业可以开拓和发展出独特的专业化市场领域。在印刷市场,表面看似已经血腥一片的「红海」之中其实还隐藏着许多没有被发现的「暗海」,而以往的「大众」市场萎缩也会在相对寂寞的市场形成独特的「新蓝海」。
通过数位化不断提升质量
「印前数位网络化、印刷多色化、印后多样自动化、器材高质系列化」的理念,指导企业整改、升级,走专业化道路。有实力的企业可以通过不断改造和产业、设备升级,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把握住危机背后的机遇进一步壮大自己。
不死守本地向外地拓展
据国外一项调查表明,印刷包装行业在国外的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比例,而且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或国家,人们对印刷包装的需求量就越大。同样,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日益提高,印刷包装行业市场前景乐观。
台湾、香港等地考察,发现这些地区对印刷包装需求量大。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这些市场的购买能力下降,然而这对于内地印刷企业物美价廉的产品却是一个极好的机会。企业通过开源节流,不断提升实力,开拓出更广大的市场。
经营自主品牌
曾几何时,许多印刷企业还认为自己是加工业,没有自主品牌的产品,印刷企业不需要也无法实施品牌战略。面对微利时代,大打价格战只会让企业伤痕累累。开发自主品牌实际上对企业来说是一个战略方向问题,即解决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的问题,并能坚持抵御住一些诱惑,按既定的品牌定位战略去经营。此外经营品牌还要进行灵活有效的品牌传播。
投资上游环节
印刷企业如果也在造纸、油墨、印刷机械等制造商,乃至其原材料供应商那里进行投资或进行其他形式的合作,遇到纸张企业赚得盆满钵满的情况,我们也会分得一杯羹。当然,联盟伙伴、投资项目的考察、选择,合作形式的商定等,需要十分谨慎。还有,投资不能遍地开花,而要选准目标,集中「火力」。合作的形式要按照市场规律办事。
当前,印后工序在许多印刷企业被视为“鸡肋”而成为遗忘的角落,甚至干脆“壮士断腕”而完全依靠外包甩掉这个“赔钱货”,这和印刷业经营者对印后重要性认识不足不无关系。书刊印后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长期以来,从出版单位到印刷企业,却往往对此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因此,非常有必要重新认识和强化认识印后的重要性,真正树立以装订为中心,科学安排、合理调度印刷生产各个环节。笔者认为,印后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3点:
一是装订速度直接影响出书周期。装订工序步骤繁多,特别是装订加工工艺复杂的书刊,印后工序需要的时间要比印前、印刷多得多。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客户确认、生产安排、设备等因素,导致印前、印刷等诸环节未按计划时间完成,但最终交期难以更改,压力全部在装订。装订工序往往既要替前道工序“擦屁股”,还要加班加点赶工期,一些加工环节连必要的工艺时间也无法保证。出版社为了抢占市场,将图书出版周期无限度地缩短,为了保证交期,自然谈不上精工细做,只能减少或缩短一些工序的加工过程,如平装书不经捆页压实就开始配页,彩色印张墨迹不干就开始折页配帖,覆膜固化时间不够就裁切封面,商轮烘干彩色书页没有在空气中进行必要的自然调湿就开始配套装订等,这又怎能保证装订质量呢?
二是装订效率直接关系印制成本。书刊印刷企业面对的客户群体的变化,客户,尤其是杂志和目录印刷客户对更快、更好、更便宜的孜孜追求,都使得速度成为印刷商在竞争中制胜的关键因素,也是客户评价印刷企业服务能力的重要指标。要满足客户群的以上要求,就必须引进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联动线设备代替传统的手工作业,减少差错废次率,提高生产效率;加速印后向技术、人才、资金集约型的转变;科学调度,无缝衔接,避免因生产安排失误而造成的等工和赶工现象。
三是装订质量直接关系到阅读效果和使用期限。装订质量要素,如书刊内文页码、版面排列是否正确、整齐,图表连接是否恰当,订、锁、粘连是否牢固、平整不变形等;装帧封面是否牢固、干净、平整,翻阅时是否平服、摊得开,外表是否美观不变形等;装帧材料选用是否恰当、合格等,都会直接影响阅读和使用。随着多年来印前、印刷设备的不断更新,印刷质量已经不是书刊质量的主要问题,而装订却成为制约我国书刊印刷发展的瓶颈。
长期以来对装订的忽视,印前、印刷环节生产工艺对装订工艺要求不了解、不沟通,特别是部分印刷企业装订外包的生产方式,造成了大量伪装订质量问题,板子打在装订,根子却在其他环节。对印后的忽视和大量“甩包袱”势必进一步加剧对印后的误解。
如折线位置与颜色分界线不重合,看似折页问题,但实际上却可能是设计折页产品时对纸张厚度与折页关系考虑不周造成的。多次折页,特别是较厚纸张的多次折页,折在内部的页面尺寸必须稍小于外部的页面,即设计给出一定的裁切补偿量,以增大实际的裁切量。补偿量不当,会使整个书帖不平服。如果此时在折页过程中对页面的裁切量进行补偿,折线位置刚好与颜色分界线重合,又会造成成书时实际上的不重合。
再如,成品页边距过小或部分图文被裁切,只要折页边平直整齐,裁切量和成品的尺寸正确,就极有可能是设计时页边距偏小造成的,而不是装订工序的问题。
还有,近年来的数字印刷,如果考虑不周,同样会带来装订工序无法解决的伪装订质量问题。如数字印刷过程中,纸张因为受到高温烘烤造成含水量下降、脆性增加、强度下降,折页时很容易破损。应先在折线处进行压痕处理增加韧性,或利用空气自然湿度对纸张进行调湿处理后,再进行折页。另外,数字印刷品静电现象较严重,采用电离气流系统消除静电后,折页会比较顺利。
随着计算机及其相关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印刷出版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越来越普及的CTP(计算机直接出版)技术便是明证。从几年前考虑要不要上CTP,到现在决定上哪个品牌的几台CTP这样的思想巨变下,也许在未来的几年间,印前传统的照排机、扫描仪、晒版机、打印机等设备便可以直接进入印刷历史博物馆了。
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在中国印刷企业竞相提升印前设计能力的时候,在不断完善印刷精细程度的时候,却对于“精美创意最终需要通过印后加工来完美实现”这一事实视而不见,许多印刷企业在对于印后方面的运营和管理也几近处于真空状态。曾几何时,我们每每听到艺术设计师发出无奈的感慨:倾注大量心血的设计作品,在所有的印前、印刷部分都做到了完美,可是一到印后,便做得一塌糊涂,最终出来的是一堆废品。
这种情形在我看来是必然的。放眼望去,中国绝大多数印刷企业都十分舍得花费重金投资印前及印刷设备,并在这些领域的技术提升和人才培训上下足了功夫。近来,中国大量高校和印刷职业技校都在开设较为完善的印刷体系课程,这也使得在我国的印刷和设计水平与欧美先进印刷企业不断拉近距离的同时,却将印后领域放任不管,很多企业都忽视印后设备升级和技术人员的培训,而在技术培训课程中,印后也仅仅是提示性地介绍了一些早已淘汰落后的印后设备和加工方法。
折页在印后中地位
通过工作机会,我走访了华东、华北、华南地区的大部分印刷企业,发现中国的印后领域依然是被人遗忘的荒原隔壁。技术人员基本上处于随机管理状态,工人的文化层次较底,大部分都是小学、初中文化水平的操作者,很难建立技术经验积累,产品质量很难得到进一步提升,再加上印刷企业本身轻视印后技术培训,面临印刷工价不断降低的压力,往往导致印后操作人员的待遇过低,人员流动性大。尽管有些印刷企业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但在选择国外高品质印后设备时,苦于缺乏经验丰富的机长,担心难以发挥印后设备的实际效率,从而放弃提升印后设备和技术人员的层次,如此的恶性循环就造就了中国印后加工品质很难普遍的提升。
由于印前和印刷工艺技术大家都已经相差无几,印刷出来的质量差不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压力面前最终拼价格,价格越来越底,利润越来越薄,印刷企业又进一步压低印后投入的空间,甚至在无锡市场出现了印后免费加工的恶性竞争局面,导致产品质量上的“差不多”现象。
但实际上,印后对于印刷企业相当重要,甚至可以成为强大的盈利环节。印刷企业在向其客户提供设计加工服务时,不同艺术性及功能性的印刷品将满足客户的各种特定需求,而折页便是满足印刷品艺术性及功能性的重要加工手段,要提高印后加工品质,特别是在书刊及商务印刷中,折页工序便成为了极为重要的加工步骤。
而我们必须看到,其实折页和印前设计又是具有相当大关联性的工序,这里要谈到中国印刷企业特有的现象:在国外往往是印后加工能力去引导印前设计,而在国内,部分对印刷工艺不甚了解的设计师为了一味取悦客户,经常给印刷企业加工带来难度,最终成为了印前设计完全主导印后加工。比如在折页工序,往往折页机械加工不了的产品就只能采用人海战术,完全由工人纯手工制作,极其低下的工作效率暂且不说,印刷品最终质量肯定也大受影响。
随着中国的劳动力成本的提升,我想企业成本管理上应该会重新考虑印后工序的重要性,而折页在印后加工领域的地位也决定了,折页作为一个可增长和提高附加值的工序将会给印刷企业带来新的发展点,但前提是:印前设计和折页方式方法要达到较好配合。
重视折页方法
印前设计部门在设计折页产品时,首先要考虑折页加工的折手(折页方法)折页的方式(单折页,骑马钉装,还是磨脊胶装,穿线精装,YO圈装等)。好的设计不仅能体现出印刷品独有的魅力及功能,更能在加工制作中使其在成本、效率上得到较大提升,后面我们可以用实例给予证明。
印前设计时一定要根据产品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纸张来印刷生产,折页是对折页的次数是有一定的要求的,纸张的克重越小折页次数可以越多,一般的国内折页机只能折些50-180g/m2的纸张,而德国MBO折页机在纸张上可以适合做到30-250g/m2的纸张范围,30-80g/m2的纸张一般来说可以折4次以上,可以折成256P-4P。
纸张克重在70-157g/m2的纸张比较适合书刊,商务类手册,最多进行三次折页,例如垂直三折页16P必须要在书帖中划孔排出书帖中的空气,否则容易产生八字皱,打孔刀的使用上要考虑不同纸张使用不同的齿距、齿宽的刀具。
纸张克重在100g/m2以上的一般用8-12齿,齿距2.5-3mm的刀具,100g/m2以下的纸张一般用12-18齿,齿距在1.5mm-2.5mm的打孔刀划开在书头位置,书背在无线胶装时才可以打孔,一般要根据无线胶机排书机的下帖原理使用不同的刀具,例如,马天尼胶装机吸背下帖的排书机一般只要书帖不散页,可以用普通8-12齿,齿距2.5-3mm的刀具生产。但排书机是吸书脚下帖的方式就要求书背打孔刀的齿距要求在5-6mm,否则容易造成书帖撕页、烂页的情况发生。
纸张克重在200-250g/m2的纸张在上折页机的时候,一般只能做4P折页,且容易出现折页痕暴线的现象,解决暴线问题可以在折页机上增加一个辅助压痕装置,既在折页前进行压痕后折页,这些都是联机生产的。辅助压痕的效果可以和模切机模切压痕的质量媲美。而且可以解决模切机多张一起产生的上下印张压痕的深度不一和压痕处可能出现的掉色现象,在效率上比手动平压平模切机能提高近10倍的生产速度,而且节省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折页机的使用价值,能够给客户带来增值。
德国MBO折页机为了满足更大范围纸张的折页需求,在纸张表面处理上有很多解决方案,能够满足各种纸张的的压痕、打孔、打垄线、分切、开窗、限时跳刀分切、喷胶等处理。所以折页机的可折纸张范围可达世界最广范围为30g/m2~250g/m2。而且折页范围堪称世界之最,最大可以做到1.62米的宽幅,最小折页尺寸可以达到18毫米的极限药品。化妆品广告折页。
重视纸张选择
在折页产品设计时还要注意印刷用纸的纸张丝缕方向的问题,70g/m2以下的纸张在第一折痕的方向应该和纸张的丝缕方向垂直,这样有利于纸张能够顺利的进入到折页栅栏,但70g/m2以上的纸张第一折痕应该和纸张丝缕方向平行,这样可以减少折页纸张的暴线问题。
如果还有出现暴线的问题,可以考虑使用上面提到的增加联机压痕装置。如果在设计产品时考虑印张宽幅大小时一定要使用丁三开纸张,一定要注意在裁切白纸时把纸张分开摆放生产,否则可以造成印张纸印刷时的纸张伸缩方向不一致,折页纸张丝缕方向不同而产生的折页产品长短不一的折页误差现象。
在设计版面和折页方式时要考虑所用纸张的等级和纸张的参数性能,纸张的理想含水量约为5.5%~6.0%,纸张含水量少的会造成纸张比较容易发脆断裂。再生纸纸张纤维短不宜设计成风琴多折页,因为风琴多次折页后折页很容易断裂或者爆裂,会影响正常的阅读和翻阅次数。纸张克重较大的纸张基本上用在广告产品宣传等高档次的画册或者样本之类,此类产品在设计时可以考虑表面覆膜来解决丝缕问题产生的暴色。胶版印刷用纸一般有字典纸,圣经纸,双胶纸,书写纸,轻涂布纸,双面铜版纸,哑光铜版纸。这些纸张的只有在30-250g/m2范围内均可以采用折页机直接生产。书刊设计用纸张的纤维方向必须与书本的书脊成平行,这是最基本的法则,绝不能忽视它。有时也有一些广告性的印件是选用相反的纤维方向,但是这类的情形是非常少,而且需要很小心的计划。一般说来,纤维方向必须与装订线相平行。否则会出现书本很难翻开的现象。
折线位置和颜色分界线不重合,折页产品在设计拼版时要考虑多次折页后内页和外页尺寸的变化,书帖外页的尺寸必须大于内页的版面尺寸,这是我们很多的设计的人员经常忘记考虑的,所有版面都是一样大小,特别是造成骑马钉的书帖产品在后道加工时裁切掉出血位,有的内页裁切掉了文字或图文,而外页还没有切到正常的出血位。这个内外页尺寸需要变化的量我们称之为爬移量,裁切的补偿量。具体补偿量的大小与纸张克重和书帖装钉厚度有很大的关系。64P以下骑马钉本册纸张克重大,折页次数和书帖多的产品爬移量一般在1-3mm,100P之类的骑马钉本册爬移量大小基本和本册的厚度相当。包心折页的内页都要在设计时比外页尺寸缩小1-1.5mm,纸张克重大的包心折页尺寸缩小量在1.5-2mm,多次包心折的每一个外页都要比内页大1.5mm左右才能保证折页时内页不会产生卷角现象。包心折页绝对不能像设计风琴折那样所有版面平分,这样会造成折页线的位置和设计的颜色分界线完全不重合的现象,影响整个产品的外观表现。关门折页在商务样本的表现力也是一种非常流行的设计拼版方式,关门折内页面的在尺寸上最少要比外页小1mm,否则关门折后会出现书帖不平整,内页外翘起或者折页尺寸变大的情况。在设计时先要考察生产关门折的设备是那种类型,关门折页的设备有两种,一种是电子栅栏,还有一种是关门折刀。电子栅栏是采用气动或者电磁阀工作来完成关门折页,在推动纸张内页时不能接触到折页辊,所以关门内页与外页尺寸空隙大小在3-10mm范围。第二种关门折刀一定要加配关门折毛刷才能完成关门折页,书帖出来的方向在第一组折页后需要把纸张方向转动90度后进入关门折刀。优点是关门后的内外页尺寸可以缩小到1mm。
重视折页方法
印前设计要考虑书帖的折叠方向。一般折页机在纸张定位时是根据印刷的咬口和拉规来定位折页位置,对开印张折页成16P书帖,折页机是用印刷的咬口定位长度方向,拉规进入栅栏定位宽度方向,所以在折页时都有各个部分的尺寸定位,如:导向槽定位,栅栏档规定位,折刀横向定位和弹规定位。
拼版方式要考虑折页书帖的出口方向和纸张的定位,很多的印刷企业使用是四开的印刷机,在设计时一定要注意正折页(逆时针方向折页)和反折页(顺时针方向折页),中国市场上基本上是混合式折页机在折页方式上有限制,而全栅栏的万能折页机就可以满足任何方向的折页方式。而且能够解决多种复杂折页。全栅栏折页机在欧美市场的占有比例达到60-70%,所谓的一次投资,无折页局限之犹。而目前中国内市场大部分厂家基本上处于底端折页市场,甚至还有很多的企业还在使用欧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机械式折页机,生产效率低,生产质量波动较大,生产损耗大,机器维护成本提高,说明我们中国的民族工业在技术研发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书刊装订中,胶订书与平订书相比较,减少了撞书、捆书、浆背、分本等几道工序,减少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机械化程度,缩短了装订周期;胶订机的价格一般印刷厂能够接受;无线胶订书的成品平整、牢固。胶订工艺明显的装订优势,受到出版及印刷界的青睐,使之在为印刷产品装订工序中的主流。为了施胶后书脊处页与页之间的牢固,避免书背在铣深后折连页的存在,版式设计中在书脊处增加了3mm左右的铣背深度线,这就是不同于其它装订方式的新增线条。从此线条到外裁口线为该书的成品尺寸。在印前设计中要非常注意针线的位置。
在微型折页的设计中,要注意拼版排列个数和折页品的大小,通常折页成品高度在小于70毫米以下的小折页中,一般在生产时是安排做成双联或者是三联的方式生产,印前设计时要考虑排版的方式,此类产品尽量不要做成自反版印刷,而更多的使用正反版印刷,可以给后序裁切和折页根据现有设备的做最好的联数生产。多联生产可以成倍的提高生产效率,折页P数少的小折页,可以在折页出来的地方安装双联分切刀。不同的设计方式可以完全改变生产的工艺性和生产效率。例如有一个36P的骑马钉B6尺寸165×119mm小册子,在印刷后就可以直接上折页机先在长度方向风琴2折,出来后安装2个打孔刀到把宽度方向进行3等份后再进行风琴2折,最后再来个垂直折页,这样做成来的半成品就可以直接以一贴的书帖上骑马钉进行生产打钉,也不会出现有错贴的可能性,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减少了裁切,普通方法是(4P+16P+16P)方式生产,这样会增加生产的裁切工序,存在骑马钉错贴,倒帖的可能性,所以改变以前方式可以给后工序带来很多成本和效率上的提高。
印前拼版设计要注意过页图(每页图文的对接),跨帖图(每帖图文的对接)的设计,这是关系图文是否对齐所产生的整体美观效果的体现。特别是有些设计是夸线,跨文字的拼版设计,对印刷和折页位置要求是比较高,要求做好各个方面生产工作。印前拼版要准确,印刷拉规、咬口精准到位,裁切无上下刀,偏斜误差和折页偏差,各个工序都要做到准确定位,才能保证图文接线,过页,跨贴的位置的准确性。跨贴图比过页图的更难在折页的时候把握,所以在设计的时可以调配书帖的排版方式,以减少跨贴图的产生。例如:有一个内文52P的骑马订小册子,拼版面方式就可以有多种方式,可以排为8P+16P+16P+12P,也可以做成16P+8P+12P+16P,或者其他的方式来解决跨贴图的产生。同样哑光铜版纸是印刷和折页时非常容易产生印张过底,拖花,蹭脏等质量问题,在设计的时要考虑满版图文的部分尽量不要设计在一书帖的最大,最小页码处,这样在折页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上述的质量问题,同样也可以用上述的办法错开设计版面。
尽管印前设计和印后折页从工序角度看距离非常遥远,但正如“蝴蝶效应”,任何一个印前设计的细节都可以牵一发动全身,建议印刷企业根据公司的设备能力和技术能力多多做好沟通,把好的设计和解决方案做成公司的ISO文件。我相信折页工艺和印前设计能够达到更好的协调生产。
既然我们已经有了各种高效的设备实现书刊的按需印刷,那么现在应该更多地关注一下如何装订图书。在我们能够涉及到的一些装订系统中,我们发现许多有意义的新产品,虽然还处在较低的水平,但对于奇缺胶订设备的市场来说也能给人一定的惊喜。
目前大多数的图书都是平装书,这类图书的装订是用胶水在书脊上和页面上粘上封皮来完成的,印刷专业术语称为胶订。无论这样的书是否真正地“完美(“胶订”一词在英语里也有“完美装订”的意思)”,但它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一种装订方式,并在书刊印刷行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装订的几个因素
在许多地方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印刷的目的是印刷一些单页还是会印刷每页不同的单行本,或是按照预期的要求印制完全相同的书。如果说这些书是按照某一位客人的定单印制的,那么选择能适应各种需求的设备和软件就显得至关重要了(例如,他们印成的书将会摆在书店或是为做某种服务使用的)。现今,大多数按需印刷图书的设备的安装都是为了印刷几十或几百份的短版印刷作业而设计的。在这一点上,需求取决于出版商而不是个别客户(值得一提的例外是Ingram公司的“LightningSource”设备,它可以真正用于处理单印本的需求)。从接到任务,到生产,再到运输,这几个环节来看,当印数少的时候,它们都会变得很容易做到。但是真正的按需生产,如只印刷一本的图书生产将在未来变得越来越重要,并且已经出现一些相关的设备和工具了。
在我们开始讨论装订工艺之前,我们将需要准备和注意的环节说明一下。因为它们直接关系到装订方法的选择问题。我们认为以下的条件都应是满足的:书稿是完整的,且已经是按页排列好了的;合适的外包式封皮已经设计出来了,书脊符合书的厚度;一个合适的单色的印刷机也已准备妥当;能够按照书本的设计的容积用合适的速度对纸张双面印刷;彩色封皮已找到相应的颜色来印刷。
一旦书籍被排版出来,接下来的一步就是将书籍组版待印。这在数字印刷的环境下相对比较容易,因为纸的尺寸是与设计出的页码大小紧密联系的(在滚筒印刷中,应是于滚筒的宽度有关的)。而最基础的问题是书是单页印刷(一张印刷纸只印一个书页)还是双页印刷(一张印刷纸印两个书页)。在一些滚筒设备中,有时还进行三页印刷。
纸张纹理的定向
另一个对组版设计有影响的因素是纸张的纹理定向。如果纸张的纹理正好与书脊平行,那么书本很容易打开,装订的安全性也相对较高。许多情况下,纸张纹理将被确定为正确的方向上,但另一些时候却不是这样。实际上,当在滚筒印刷机上印刷时,就无法选择纸张纹理的方向。对许多书页的大小来说,你可以选择从纸的什么位置开始印刷,而另一些时候,你却是无法选择的,你得到的纸张纹理在什么方向上,就只能在这个方向上印刷。幸运的是,纸张纹理的定向对于一般的普通纸来说并不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尤其是在一些轻重量印纸的数字印刷上。
许多时候,热溶胶粘剂被用于胶订技术中。尽管冷胶也有用的,但它仅可被用于少数的几种设备上。因此,这里我们不讨论它。现在有最主要有两种热溶胶:由EVA制作的标准热溶胶和PUR胶。PUR是一种新产品,主要用于高强度装订,并且具有一个较宽的温度容差范围。但相对来说它比较昂贵,还需要一个较长的固化干燥的过程,另外还需要特殊的处理过程来避免它在装订的过程中变为气体。以上这些原因将它的用途限制住了,主要用于大容量的传统装订中。在数字印刷中,我们还是坚持使用传统的的热溶胶的。
胶订的各种方法
“梳壳封皮”对于装订工艺来说是精加工的过程,它会使书本更加坚挺,也易于打开。这时,前面和后面的封皮从书脊处被划出一英寸的小区域,形成封面上书脊的缝合处(梳壳),胶水则被根据适当的量延伸到最后一页和第一页相应的部分。这种把封面附着的方法可以使最后一页和第一页较为安全;使书本打开的较为容易。但是大多数的小型装订机是做不到这点的。
另一种装订方法是“飘浮书脊”。最基本的胶订是将胶水直接涂在书脊上的。这样将会使书在桌子上打开时不能展平,这对于一些书来说也许不是什么问题,但对另一些书来说这点是不会受到欢迎的。例如,当你手上正忙着作其他的事情时,但你又必须参考书上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你又如何办呢,如琴谱、菜谱和一些工具书。使胶订书可以平放的一个有效的方法是仅在书的边缘上涂上胶,而书脊的其它部分均为“漂浮”着的。
大多数中大型装订机在准备书脊时会用到很多方法,但首选的是利用胶。他们将胶涂抹在书脊的划痕上,这样可以使书脊表面光滑,装订时胶更容易上些。
就像我们所确定的那样,这种书籍的准备工作虽不能伤到书本身,但对于大多数的数字印刷产品来说是不必要的。胶会被固定在页的空闲的边缘处,使得书页能够排成一线。另一方面,书脊的准备工作对于平板印刷更为重要。因为平板印刷的鲜明特点便是经常有折页的边缘,还常常有许多重叠在一起。像这种状况,墨平划痕就显得非常重要,这样就可使胶达到每一页上。
封面的考虑
封面的印刷在装订书籍的步骤中是不可缺的。如果是短版印刷(几百本的话),平版印刷的封皮十分实用的。但通常我们会选择用基于色粉的印刷。封面印刷所用的色剂通常被覆膜,即可以保持封皮的耐用性,也可以使封皮看起来更贴近平版印刷的质量。喷墨印刷的封皮已得到广泛流传,而且也不一定非得覆膜。它能避免色粉出现划痕,往往这种划痕经常出现在封皮经常被弯曲的地方。
装订后,书籍经常要拿去修齐三边,以达到美观的外表效果。另外光边也有实用的价值:如果外侧的书边不被修齐(与书脊相对的边),书则不易被翻动。光边有三种方法:对大批量的印刷,三刀切的光边非常可行,但价格比较昂贵。还可以选择任何大小的切纸机,手动或是电动的,这种方面也得切三刀,是一种比较耗劳力的方法;第三种方法是使用计算机控制的单刀切纸机,它可以旋转和定位书籍。
原则上,如果书的各页切得相当准确;如果书的封面合适书页的尺寸,书脊的厚度也是合适的;如果页面和封面在装订时都经过了很好的校准。如果这些假设都成立的话,那么就不需要进一步的修边了。这种时候,我们称为“只修理封面(TCO)”,以下所列的各种机器都可做到这一点。你会发现,它们有时在当书页还不成一线的时候,就开始传递了,因此,他们有时是不可信的,但大多数情况下,他们还是可以完成任务的。
联机作还是非联机作
你的装订机是和你的印刷机连在一起(联机作)还是在另一个单独的作间(非联机作)?联机作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没有作间隙。这种无作间隙的作可以节省劳力,还可以减少人工事物造成的浪费。联机作应该被用于大多数大量生产的数字印刷系统中,但是它在实际中是很少使用的,那是为什么呢?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不是经济有效的。
每年的两会,都万众瞩目,因为它与国家的大政方针、国计民生、产业发展有着密切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每年的两会,都有话题。今年的话题又有哪些备受印刷行业的关注呢?近日,笔者采访了一些业内人士,综合他们对各种问题的关注度,大致集中在4个话题上:低碳环保、实体经济、企业减税以及行业的“软肋”——印刷工价。
话题一——低碳环保
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张双儒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他非常关注两会对于低碳、环保的话题。他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印刷产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机遇。目前,我国绿色印刷进入了实质性的进展,人民群众对低碳、环保、绿色印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两会如果在这些方面出台一些政策,必将推动印刷行业更健康持续地发展,也必将会推动印刷行业在实施低碳环保方面有更大的进展。因此,对这些方面的政策,我们有重大的期待。”
近年来,绿色印刷概念在行业内已深入人心,很多企业都在转变观念,提出使用绿色环保油墨的企业越来越多。去年11月,上海举行全国首台机组式宽幅面联机折页柔性版印刷机开机仪式,这次开机意味着柔印技术在书刊产品领域的第一次冲锋。据了解,这台机组式宽幅面联机折页柔性版印刷机不仅是国内第一台用于书刊印刷的绿色环保印刷机,而且完全是国产制造。但从实验结果看,实现绿色印刷的相关设备和技术还未达到一定的水平,使得绿色印刷成本较高。
上海绿色教材印刷试点单位上海印刷(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剑毅告诉记者,从实验结果看,与胶印相比,柔印成本相对较高,特别是前期的制作成本比较高。他认为,如果设备性能和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成本进一步下降,那么绿色教材印刷的推广力度就可以进一步加大,因此非常关注政府就这方面的相关扶持政策。
话题二——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是近段时期的热词。当企业家不愿意继续经营企业、不再投资了、把钱从企业里拿出去转向投资市场……但凡有一天,实体经济真的空虚了,后果将不堪设想。德国经济之所以在国际金融危机之下在欧洲“独善其身”,正在于它的实体经济没有被“釜底抽薪”。
全国人大代表、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在两会召开之前曾对媒体表示,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最大的就业容纳器和创新驱动器,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维持经济社会稳定中发挥着中坚作用。中国的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发展实体经济才是打造中国经济最坚实根基的前提。他认为,应该“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
近年来,在人工成本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夹击下,印刷企业处在转型升级的“阵痛”中,在外围经济形势不稳定的情况下,有的企业被淘汰出局,有的企业选择“就地卧倒”,有的企业转行,有的企业则通过兼并重组做强做大。对于印刷企业家们,企业生存成本较高,在当下有诸多不利因素的环境里要想经营好自己的企业,确是一件非常见功力的事情。
北京华联印刷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朱敏向记者表达了她的关切:“我希望在两会的时候,国家能更加关注实体经济。在转型、调整结构的大环境下,印刷企业在今年,甚至明年,可能都还会经历一个比较困难的时期。企业在转型、调整结构的时候,撑不下去的企业就倒闭了,或者被兼并重组了,这种情况在一两年内不会消失,还会持续下去,我想大多数实体经济都会面临这个问题。”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贾春琳向记者表示,无论是对杂志还是书刊或者商业印刷企业来说,都在面临着整体的一个升级过程,在产品质量、供货速度以及更增值的多元化服务方面,都会有一些高的要求。从竞争的产业发展角度来看,应该是一个越来越更具规模化竞争的方式。当前,国家提出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因此这块会有发展,对于实体经济而言,原有的粗犷式发展会越来越精细化一些,会要求企业更有管理更有策略。
话题三——企业减税
据有关机构统计,80%的城乡就业、60%以上GDP和50%以上的企业纳税均来源于中小企业。
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最新调查显示,65.2%的企业经营者建议“加大对企业减税的力度”,该建议位列企业当前最为需求的政策之首。
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点多面广,规模小、利润薄、抗风险能力差,对税费敏感程度更高。许多中小企业增值税发票难以抵扣,实际税负较高。以印刷行业为例,据记者了解,当前中小印刷企业利润率一般在3%~5%之间,已经到了一个生存的边缘。高税负下,中小企业的资金运转矛盾加剧,企业投入、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以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都将受到较大影响。在两会上,部分代表、委员建议推进结构性减税,减轻企业负担。
对此,张双儒表示:“国家在扶持中小企业方面已有相关政策出台,对于我们印刷行业而言,多数属于中小企业,现在国家对中小企业实施的金融扶持政策,对中小印企就是一个利好。另外,国家在增值税方面也在进行改革,由营业税转增值税,也会给印企带来一些好处。所以,我对两方面都有所期待,希望增值税改革试点成功,尽快地实施,这对所有企业的发展都会是一个具体的支持。”
朱敏也表示,希望国家能切实为企业减税减负,让企业能够有更多的资金提高员工的待遇和收入,让企业能够持续发展。她说:“我们做企业的太知道其中的困难了,去年我们不停地给员工提高收入,我们去年的人力资源成本比前几年提高了20%多,企业确实付出了很多,希望国家更多地考虑民生,让人民群众的收入真正提高。”
全国人大代表、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在微博上表示在今年的两会上围绕企业减税进行提案。李东生表示,减税是很多民众的愿望,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减税也能增强企业竞争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李德成对媒体表示,中小微企业的利润率很低,如果税收政策很高,企业根本没法发展,给了钱也没用。目前实体经济难以起来,与税收原因也有关。
财政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财政收入10万亿元,比上年增加2万亿元,增长24.8%。在经济增长放缓、企业负担加重以及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给企业减税减负,增加员工工资,让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当是印刷行业最关注的问题。
话题四——印刷工价
对于印刷人来说,与减税呼声“并驾齐驱”的是提高工价。接受笔者采访的印刷企业老总们希望两会之后,相关部门能考虑给长期低迷的工价涨涨价。工价,是印刷行业的一个“痛”,一个无休无止、扯不清的话题。在企业生存成本不断走高的时候,长期受压的工价仍然没有“抬头”的希望。很多印刷企业特别是书刊印企的老总,他们都很无奈。
中国印刷总公司总经理罗钧向记者表示:“我们搞印刷的特别艰苦,印刷工价特别低,而且是很多年以前定的,现在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涨价,唯独印刷工价不涨,不仅如此,而且仍然在降低。从国家层面上讲,要么让工价完全市场化,要么修改原来的定价。毕竟印刷行业是一个挺大的行业,从国家层面根据各方面情况看看有没有让它提上去的可能性。当然,让国家给一个市场竞争激烈的行业定一个价,难度也是蛮大的。”
就目前发展趋势看,首先,劳动力成本只会越来越高,自今年以来深圳等地在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这是一个风向标;其次,从趋势上看,原材料只会涨价,人民币汇率有波动,有升值预期;最后,在环保、节能方面,企业的压力会比以前更大,企业对环保设备的投入会有所加强。在企业负担很重,利润微薄的情况下,企业的利润再被拿走30%~50%,企业还有多少剩余资金可以运转?可以投入技术创新?可以提高员工工资?唯有工价,很多印企老总希望涨一涨,多多少少能给企业增加一点儿利润。
近日,上海出台《上海市出版物发行网点建设扶持资金管理办法》,根据办法单个实体书店有望获逾50万元资助。相对于图书市场,印刷市场是一个更加市场化的市场,竞争激烈,目前,印刷企业的利润远远低于出版社和书店的利润,如果让一个行业仅仅处在微利下发展,这个产业还能强大、有后劲吗?给工价一个合理的说法,应该是时候了。
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包装印刷业在2010年上半年已呈现恢复性增长。对于全年走势,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包装印刷分会秘书长李志伟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0年包装印刷行业整体状况已恢复到2008年前的水平,订单、产出都普遍看好;进入2011年,转型、低碳、环保将会是热点,同时高规格、高起点、新机制的现代企业继续发展成长。但不容忽视的是,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和人员成本的上调,将使得企业利润有所下降。
重组整合将会延续
包装印刷行业在2010年呈现良性发展态势,在其订单、产出普遍看好的背后,重组整合是包装印刷业的一大看点。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国有控股企业抑或是民营企业,在“调结构、保增长”的大背景下,为了集中资源优势、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着重组整合。
李志伟介绍,在包装印刷行业中,企业的整合主要是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之间进行,即从当地或集团的权限对下属企业进行重组或整合,如几个企业合并、外迁,把原有在市区的地产做投资或物业,使得资产得到充分利用。通过对原有规模小的企业整合,使它们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可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还可减少原有领导层的规模。
值得一提的是,对民营包装印刷企业来说,他们从打拼创业到发展壮大,这些企业的经营者已经逐渐认识到企业规模小的弊病,家族式企业、兄弟型企业应该向现代企业发展,因此在经营管理上,他们大多采取聘用职业经理人来管理企业,进而通过较为科学的现代化管理手段把原来分散的小企业整合起来。
李志伟说,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中,无论对国企还是民企,整合是应对市场的一个手段,同时也是工业快速发展形势下的一个必然结果。总结2010年的包装印刷业的发展特点,他表示:高规格、高起点、新机制的现代企业在发展成长,小规模、低水平、装备差的作坊式企业在逐渐减少,且这种状况在2011年仍将会继续延续。
降低成本迫在眉睫
进入新的一年,李志伟表示,从行业角度来看,转型、低碳、环保将会是2011年的热点。对于不同地区的环保要求,在环保达标、产品达标方面企业要进一步关注与自身生产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但同时还要注意到,对企业发展而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如何应对市场通胀压力,原材料价格的市场波动、煤水电气等资源品价格的上调压力等都会影响到企业的运行成本。因此,在经营管理中,要运用各种手段和措施向管理要效益、要利润;在成本管理上,采取精细化管理制模式,想方设法降低产品成本,克服人员工资的上调带来的成本压力。
人工缺乏特别是技术人员缺乏现象,同样存在于印刷包装企业。从生产现状看,印后加工工序急缺人手,很多企业经常为招不到合适的员工而无奈叹息。《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的企业为了应对人员不足的局面,把招聘信息常年挂到网上。李志伟指出,技术管理人才和技术工人的缺乏是2011年包装印刷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在各地培养印刷包装技工的职业学校学生很受企业欢迎。有些产品印后加工工艺复杂,需要大量的人力来完成。
2010年尽管在印后加工机械设备的研发力度方面有所开展,但仍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当是企业目标,由此印后加工设备的研发与应用是替代包装印刷手工操作的大趋势。李志伟表示,各种市场需求因素必然会催生印后加工机械市场的发展与繁荣,包装印刷机械市场在这方面会有新的机遇。
胶印仍是工艺主流
如今,数字印刷技术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在包装印刷方面的应用上好像并不很明显。随着印量的增加以及色彩管理的应用,柔印、胶印以及凹印等传统印刷工艺仍占很大优势。对此,李志伟说,数字印刷现在被炒得火热,界定范围很不规范。在印前制版方面,它取代了照相制版,用计算机及各种软件进行制作。可变信息及个性化数字印刷也只是应用在小批量印刷上。由喷墨印刷替代传统的胶印、凹印、凸印、柔印等,在印刷数量上微乎其微。在大批量的包装印刷上,单纸胶印仍然是主要的加工手段。
印刷业的吸金之地
随着电子书和网络等新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传统印刷业的宝地–书刊印刷受到较大冲击,安全边际相对宽松的包装印刷成为众多投资人的目标。况且相对于书刊印刷,包装印刷的利润率要高一些,因此毫不夸张地说,包装印刷业是2010年印刷行业的吸金之地,一年来各地对包装印刷的投资可谓如火如荼。
有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包装产业总产值有望突破1.2万亿元,那么包装印刷行业也将从中分羹一杯。李志伟客观地说,包装印刷产品的市场是刚性的需求市场,包装印刷领域的竞争从上个世纪就已开始,在印刷行业里,包装印刷的利润比其他印刷(如书刊、表格、画册等)略高一点,而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最终目标。所不同的是,现阶段对包装印刷的投资力度比前一时期投资额度要大。
机会在高档包装
包装印刷产业近些年的连续快速增值,得益于消费的快速增长。从各种公开数据显示,我国的消费市场呈现良好稳步的上升趋势,包装印刷企业的订单也随之源源不断。因此,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关键还要看获取订单的能力。此外,企业的设备、技术、人员素质等也都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信誉。
包装印刷是给他人作嫁衣裳的,没有自己的产品。包装印刷行业的运作特点是订单销售模式,是根据产品销售的市场来区分高低档次的,最终由客户来决定。李志伟介绍说,包装印刷企业更愿意承揽高档包装,高档包装因采用的纸张不同,加工工艺繁多、复杂,就会计价高,企业的利润也就会相对高一些。如一般外销的产品、化妆品、高档消费品(烟、酒、礼品等)。对于如水泥袋、药品袋或者简单的纸袋类包装来说,因用料价格低,印刷色次少,没有印后加工的需求,价格和利润自然就低。当然,鉴于消费的群体、国别、风俗、文化的不同,对包装的需求就有很大的差别。
品牌建设作主专业市场
如果说,刚刚过去的一年,包装印刷企业是以扩大市场规模、提升档次为主,那么进入“十二五”之后,将以品牌建设为主。在我国,以主打包装印刷作为支柱产业的地方不少,如北京印刷包装产业基地、重庆包装印刷产业基地、广东印刷包装专业市场、昆明国际包装印刷产业基地、福建石狮包装印刷产业基地等,这些遍布各地的包装印刷产业基地正在火热建设和发展。李志伟表示,相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形成品牌的包装印刷专业市场将会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拓展区域影响力,进而带动区域专业市场的发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折页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