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撞死人怎么判刑人怎么判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免费发布咨询,坐等律师在线服务
需求发布后
10分钟内收到律师在线回复
平均有多个律师参与回复
得到了圆满解决
您的位置: &
酒驾撞死人怎么判刑,最多可以判几年?
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因为搬家十几年断了联系,昨晚接到对方的电话,于是就出去见面吃饭,十分高兴就喝了很多酒,想到是凌晨路上没有多少车,就开车回家在转弯处一不小心撞死一个人会判刑几年?
公众采纳地区:广西-玉林咨询电话:18074***帮助网友:83 次点赞人数:<span class="s-c666" id="r_ 人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二)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三)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四)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五)严重超载驾驶的;(六)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犯交通肇事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羊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11:10
律师回答地区:四川-成都咨询电话:400-帮助网友:5988 次点赞人数:<span class="s-c666" id="r_1 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11:09地区:广西-南宁咨询电话:13878***帮助网友:122 次点赞人数:<span class="s-c666" id="r_ 人根据刑法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11:12地区:四川-成都咨询电话:400-帮助网友:129624 次点赞人数:<span class="s-c666" id="r_63 人没有逃逸情节的,会在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判刑。认罪悔罪,积极赔偿受害人损失并取得谅解的,可以从轻处罚。 18:05
无锡推荐律师您当前位置: &>&&>&&>&&>&
醉驾撞死人怎么判?
[标签: ] 作者:sisi 浏览量:45838 更新日期:
  核心提示:饮酒驾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终身禁驾。如果醉酒驾驶撞死人已经可以构成交通肇事罪,那么醉驾撞死人怎么判?下面由法律快车编辑为您介绍。
  醉驾撞死人怎么判?
  首先,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   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对交通肇事罪规定了三个不同的刑级(量刑档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二)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三)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四)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五)严重超载驾驶的。 &&& 更多网友在关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法律问题,建议您详细咨询网站相关律师。
相关经验参考
相关法律知识
浏览了该咨询的用户还关注了
最新热门法律经验推荐
扫一扫,法律管家助您生活无忧!
法律快车 版权所有 2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粤B2-
(注:此客服QQ不进行法律咨询!)国内首例!醉驾撞人却不拘役,用这种方式替代?_国内新闻_海峡网
您现在的位置:&&&
原标题:关注 | 国内首例!醉驾撞人却不被拘役 用这种方式替代 怎么回事?
11月1日凌晨,浙江瑞安的张某在喝完酒后开车回家,途经塘下广场北大桥附近时,撞上一辆停在桥上的人力三轮车,致三轮车主擦伤,两车不同程度受损。事发后,张某将三轮车主送往医院治疗,并赔偿三轮车主经济损失8000元。
△车祸时现场监控视频
经血样检验,张某血液中的乙醇含量为139 mg/100ml,属于醉酒驾驶,负事故全部责任。按我国刑法规定,张某醉酒驾驶应处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拘役,然而张某并没有受到拘役处罚,这是怎么回事呢? &&
&情节轻微 如实供述& 决定不起诉
对于张某的判决,浙江省瑞安市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金亮亮表示:&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张某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3条之一第1款第2项规定的行为,但犯罪情节轻微,能如实供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7条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73条第2款的规定,决定对张某不起诉。&
经检察机关审查认定,张某归案后能如实供述,且没有司法机关规定的从重情节,酒精含量又在140mg/100ml以下,且已调解赔偿,基本符合相对不起诉的标准。
在征得张某同意后,由&爱心顺风车&公益组织安排其学习交通规章、担任交通劝导员,在交警规定的区域进行交通劝导和宣传等公益服务。达到30小时以上服务时限后,由该公益组织联合公安机关评估其表现,出具书面考察报告。瑞安市检察院根据反馈作出不起诉或起诉的决定。
11月27日,张某完成自愿社会服务30个小时,拿到了瑞安市检察院的&不起诉决定书&。
本来出了这个交通事故还要被拘留的,政府、检察院有这个平台经过交通劝导,弥补一下自己,感觉挺人性化的,挺好的。
浙江瑞安市检察院副检察长 应维新:
我们想通过这个政府购买公益组织服务的形式,对醉驾的当事人进行文明劝导等工作,使他们充分认识到醉驾的社会危害性,提高法律意识,增强交通意识,从而达到刑法的目的。
据介绍,让符合不起诉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参加公益服务,对其帮教,从而实现以购买公益服务的方式落实醉驾不起诉,这在国内尚属首例。
以服务换刑罚 醉驾是否被"轻判"了 &&&
从日,刑法修正案(八)正式施行后,醉酒驾驶正式被列入危险驾驶罪,饮酒驾车也得到了更严厉的惩罚。那么,浙江瑞安这次出台《关于&醉驾&案件实行购买公益服务落实不起诉的意见》是否意味着对酒驾&松绑&了呢?
今年1月17日,浙江省高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通过印发《关于办理&醉驾&案件的会议纪要》,对醉驾入刑的细节进行调整。
&&&&&&&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联系或者请点击右侧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责任编辑:刘微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 举报邮箱:
本站游戏频道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温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C)2016 海峡网(福建日报主管主办) 版权所有 闽ICP备号-2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海峡都市报(海峡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友情链接: |醉驾撞死人被判死刑审判长解释原因
男子醉驾撞死人被判死刑 审判长解释原因去年12月14日中午,孙伟铭驾车搭载父母在城东一酒楼为亲属祝寿。其间,他大量饮酒。随后,他驾车从酒楼送父母到成都火车北站搭乘火车,尔后又驾车返回成龙路往龙泉驿方向行驶。
当日17时许,孙伟铭在一路口从后面撞上与他同向行驶的一比亚迪轿车尾部。发生事故后,孙驾车逃离现场,继续往龙泉驿方向行驶。当车行至限速60km/h 的“卓锦城”路段时,孙伟铭严重超速,驾车越过绝对禁止超越的道路中心黄色双实线,先后撞向对面正常行驶的一长安奔奔轿车、奥拓轿车、蒙迪欧轿车及奇瑞 QQ轿车,直至孙的别克车不能动弹。最终,孙伟铭的行为造成长安奔奔车内4人死亡1人重伤、公私财产损失共5万余元的严重结果。“被告人孙伟铭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昨日,成都市中院对疯狂别克连夺4条人命案一审公开宣判。长期无照、醉酒、超速、越双实线,酿下4死一伤的惨剧,法院一审认定被告人孙伟铭的行为置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于不顾,已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情节特别恶劣、后果特别严重,处以极刑。据了解,此案尚属全国首起因交通事故被判极刑的案件。判决认为:孙伟铭放任危害结果发生,主观故意明显昨日上午,成都中院对此案公开宣判。市中院在判决书中认定:去年5月,在成都一家技术公司工作的被告人孙伟铭购买了一辆别克轿车,之后他在没有取得合法驾驶资格的情况下,长期无证驾驶该车,并有多次交通违法记录。证据显示,直到案发时,这辆别克因交通违法的电子眼记录达10次,包括超速、闯红灯等,其中6次为孙伟铭造成。去年12月14日,事故发生后,警方接到群众报案赶至现场,将孙伟铭抓获归案。经鉴定,孙伟铭驾驶的别克车在碰撞前瞬间的行驶速度为134~138km/h,孙伟铭事发时血液中的乙醇浓度为 135.8mg/100ml,属醉酒驾车。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孙伟铭无视公共安全,长期无驾驶证驾驶机动车辆并多次违反交通法规,反映出他对交通安全法规以及他人生命、健康或财产安全的蔑视。在去年12月14日案发时的事实充分证明,孙伟铭无视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明知越过道路中心黄色双实线会发生与对面车辆相撞、车上人员死伤的严重后果,仍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他的主观故意非常明显。各方反应孙伟铭显得很镇静:我要上诉“我要上诉!”市中院大法庭内,宣判时,被告人孙伟铭一直低头站在被告席上,显得很镇静。“我希望法院能给我一个救赎的机会。”当法官问他上诉理由时,孙伟铭镇静地再次强调说,事发当时,他是因为喝了酒,意识很模糊,不是故意超越双实线撞车。“我还很年轻。”30岁的孙伟铭低声说,他并不是漠视他人的生命,他根本没想到事发时因为自己的一时疏忽而酿下如此大祸,希望法院能给他一个救赎的机会。“我会准备详细的上诉材料,向法院提起上诉!”当法警将孙伟铭带离被告席时,孙伟铭哭着朝法庭旁听席连喊三声:“爸!妈!我对不起你们!”“那个人是孙伟铭的母亲。”宣判完毕,旁听群众都退出了法庭,一位身穿粉红色衣服的女士被认了出来。“不公平,就是不公平!”该名女士哽咽着大声地说。受害人家属流泪鼓掌:很满意法官的宣判结果话音刚落,旁听席上众多的受害者家属全部高举双手,鼓掌欢呼。案件得到这样的判决结果,很多受害人家属都在悲哀与欣慰的情绪中,默默流下了眼泪。“这样的判决结果,确实给了我们受害人家属一个交代。”庭下,被撞成重伤的受害人的儿子韩先生说,此案经过上次公开开庭后到现在宣判,他们再没有得到过被告人的经济补偿和赔付。在这段时间里,被告人的家人也曾主动找到过他们,提出希望受害人家属能向法院请求轻判,得到他们的原谅。“当然,我们提出了一些合理的要求。”韩先生说,但对于这些很合理的要求,对方没有了回音,所以也就这样不了了之。“我们对这个判决很满意。”受害人家属说,目前,他们三个家庭已另向法院提起了民事部分的索赔,共计150多万元。审判长释疑为什么会判死刑就此案的定罪量刑,宣判后,记者对此案审判长进行了采访。此案的审判长称,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和交通肇事罪是同属于刑罚中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范畴,但从主观上来说,前者为故意犯罪,而后者为过失犯罪。依照我国刑法规定,犯罪的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而犯罪的过失则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一种心理态度。审判法官说,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属危险犯,依照我国刑法规定,只要实施此行为就构成犯罪,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最高可判处死刑。“此案是综合考虑了被告人孙伟铭极大的社会危害性,以及对被害人及家属所造成的无法弥补的损失等因素,依法对被告人孙伟铭作出上述判决。”据了解,当前,无证、尤其是醉酒驾车、故意严重超速等已成为社会一大公害,无视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也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相关危害行为均引起大家的公愤,并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期就有不少此类案件常见于报端。一审判决最终能否得到支持现在还不能肯定,但其却向社会传达了一个信号,醉酒驾车等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已引起国家相关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随着执法的严格、驾驶人员守法意识的增强及社会各界对此的关注监督,这种无视他人生命的行为必将依法得到有效打击和控制。相关人员应以此案为鉴,切实树立起自觉守法的意识,再不要害人又害己。王鑫 陈兴静 成都商报记者 杜雯特别调查驾驶员多认为判得重不开车的觉得很合理昨日记者随机调查了20位市民,一半的市民认为对被告人孙伟铭的量刑偏重,一半的市民则认为“这样的判决很合适”。认为判决偏重的市民中,大多数会开车;而支持法院判决的市民,则很多不会驾车。“醉酒驾驶,再怎么说他也不是罪大恶极啊,罪不当死。”市民李先生说:“我认为判处死缓更能让人接受。”市民张先生说,杭州飙车案刚刚宣判,法院以交通肇事罪判刑3年,家属获赔100万,“那可不可以理解为赔得好就轻判,没赔钱就会重判?”“这样的判决很合理!”同时,有很多市民赞成法院的判决。市民向女士说,这个案子的性质特别恶劣,后果特别严重,社会危害极大,酒后驾驶让市民没有安全感,这样的判决很合理。有市民说,在当前恶性交通事故高发的情况下,这样的判决能给社会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本报记者杜雯专家争论孙伟铭一审被判死刑的消息一传出,立即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法学界内部也形成了不同观点,记者昨采访了多名法学专家。中国刑法界有名的刑法专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阮齐林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行为,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一种故意行为。此案的焦点就在于,肇事司机对事故发生的后果是不是足以认定故意。如果肇事司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危害后果而持以放任的态度,就构成间接故意,是可以认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在此罪名下,如果案件性质非常恶劣,判处死刑也是可以的。支持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王建平:判刑恰当,严厉警告酒后驾车“这起案件并不是一般的交通肇事案。”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王建平说,禁止酒后驾驶,这是法律禁止性的规定,此案被告人情节非常严重,危害了不特定大多数人的生命安全。近期宣判的杭州飙车案,造成一人死亡,被告人肇事后停了下来,在现场等候,并报警,“这两起案件从性质上讲完全不一样,孙伟铭案认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性很准确。”王建平说,按法律对这一罪名的量刑幅度,最轻10年,最重死刑,孙伟铭没有任何从轻减轻情节,而且情节非常恶劣,所以法院判处死刑是恰当的。“这对市民酒后驾车是个严厉的警示。”反对省律协刑事诉讼专业委员会委员周建中:定性准确,但量刑过重“定性准确,但量刑过重。”四川省律协刑事诉讼专业委员会委员周建中说,此案是一起交通事故,相对于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投毒、放火、爆炸等行为来说,肇事司机的主观恶性并没有那么大。依照我国现行“少杀慎杀”的刑事政策,对交通事故中的肇事司机判处死刑,明显偏重,“判处无期徒刑可能更为合适”。四川师范大学法学专家崔巍则坚持认为,孙伟铭长期无证驾驶说明主观上心存侥幸,认为自己有一定驾驶能力,自信不会出事,主观上不可能是想放任去撞人;其醉酒驾车的心态也是一样的。崔巍认为孙伟铭的主观上定性为过于自信的过失更适当,这属于典型的交通肇事罪。但如按交通肇事罪处理,依法最高对孙伟铭判7年有期徒刑,又偏轻;依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又偏重。崔巍表示,对类似严重交通肇事行为需要通过修改刑法和出台司法解释来给出更为准确的定性。本报记者杜雯《刑法》第115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刑法》第133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请您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的【+】,找到【扫一扫】。对准二维码扫描后即可关注赢了网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醉驾撞人重伤怎么判 的文章

 

随机推荐